檢視 英國 的原始碼
←
英國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英國(United Kingdom)'''的文化是世界文 化中心,二十世紀初,曾以日不落國的強勢, 統治著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它的正式國名 叫做「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從君權到王政復古=== 這個國家歷史悠久,大約在公元前六百年 ,皮克特(Pict)人來到不列顛島,打敗當地土 著定居下來,當地土著則往南移遷徙至英格蘭 的低窪地區。到了公元四十三年,不列顛島已 成為羅馬帝國的屬地,倫敦就是在當時開始發 展起來的。公元四一四年,羅馬帝國式微,乃 從不列顛島撒退。五世紀中期朱特人(Jutes) 、盎格魯― 撒克遜人(Anglos-Saxons)等從歐 洲大陸聯合入侵,破壞了羅馬文明。公元五九 九年,傳入基督教。六世紀末,境內七個強大 的王國彼此爭霸,無法抵抗外侮,因而北歐海 盜不斷入侵。 公元八二七年,所有王國合併成英格蘭王 國。英格蘭的意思,是指「盎格魯人的國家」 。古時候,在不列顛群島上的人,都被羅馬人 稱為盎格魯人(Anglo),意思是「好戰的人」 。後來「盎格魯」的發音轉變成「英格魯」, 葡萄牙語又轉訛為「英吉利」;英格蘭王國又 是聯合王國的中心,因此以它為代表,中文簡 稱為英國。 在九世紀以前,其中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 的海盜,也就是一般所稱北蠻、或諾曼人、或 者維京(Viking)人,他們是丹麥和挪威人的 祖先,五世紀以後由於生活的進步、人口的增 加,原來的農耕和漁獵不能滿足他們的所需, 而南下侵襲紉掠,範圍包括英格蘭、愛爾蘭、 西班牙、法蘭克、義大利等地,尤其法國和英 國受害最嚴重。他們南下,到達法國南部居住 ,並且和法國人通婚,學習法國人的語言和習 俗。他們侵略英國始自公元七八九年,也正值 七王之亂的時候,然後渡過英吉利海峽,在一 ○六六年進佔英國,成立諾曼王朝(Norman Conquest),和居住在英國的塞爾特人、羅馬 人、盎格魯撒克遜人同化,再演變成現在包括 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斯人和愛爾蘭人在 內的英國人。 在九世紀的時候、英國就有了議會制度, 當時由貴族們所組成的賢人會(Witan),成為 國王的諮詢機構;賢人,也即是議員,全部是 主教及大貴族。凡是遇到國家有大事發生,一 切政策都要獲得賢人會的同意後才可以實施。 在十一世紀到十五世紀間,英國是被一些部落 酋長分割統治、互相爭殺,其中尤其是以約克 郡和蘭卡斯特郡的衝突最為激烈;英格蘭和蘇 格蘭也有各自的國王,這種互相爭雄的局面, 延續達好幾百年之久,其中諾曼第公爵威廉在 一○六六年征服英國,為賢人會選為英王,年 底加冕為王,是為威廉一世。他在位期間,也 是英國最強盛的時期,後來將賢人會改成大議 會,仍然供作國王諮詢。 公元一一五四年,亨利二世繼位為王,成 為金雀花(Plantagenet )王朝的開宗,連同他 在法國所擁有的領土加以整頓,實施中央集權 體制,他為收攬民心,頒布了著名的「自由憲 章」,而這部憲章也是日後大憲章的藍本。在 亨利二世的大力改革下,英國國勢又達到一個 新的高峰。 第三代的約翰王在位時,專制暴虐,失政 之處很多,引起人民反抗,貴族們要求君主立 憲,對約翰王施加壓力。一二一五年,迫使國 王簽署了大憲章(Magna Carta),限定國王 徵收新稅或特別稅的時候,事先要經過議會的 批准;同時又規定沒有經過法院的裁判,國王 紐一權囚禁貴族。這就是英國最早保障全民利益 的憲法,也是英國今日憲政的肇始。 大憲章的簽定並未對約翰王造成約束,引 起各地諸侯反抗並向法蘭西國王求援,法王迅 速佔領了英國大半領土。一二一六年約翰王去 世,亨利三世繼位,貴族又起來抗爭,一二五 八年在牛津召集了一次會議,一共有二十一個 城市派有代表出席,每個城市有兩名代表,又 在每一郡中推舉出一個騎士和貴族共同參加會 議,商討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而不受國王的剝 削,共擬定了二十九條改革草案,強迫亨利三 世及太子簽字,這就是「牛津條款」,這個會 議就叫做議會。牛津條款雖然使大憲章進一步 獲得保障,但因而也造成日後國王與議會的長 期對立,以及形成內戰的源頭。 一二七二年亨利三世去世,太子愛德華( Edwar 巳一世繼立,一二八二年威爾斯地區 叛變,乃親率大軍征討,歷經二年敉平,合併 威爾斯,一三○七年死於征討蘇格蘭途中。其 子愛德華二世繼位,一三二七年議會中的騎士 和城市代表聯合起來抵制貴族代表,因此議會 分成上下兩院:上議院就是貴族議院,由原來 議會中的貴族和主教組成;下議院就是眾議院 ,由城市和騎士代表組成。這個議會經常利用 徵收稅捐的同意權,來迫使國王進行各種政治 改革,因此議會便成為限制王權的重要機構。 英法之間關係的曖昧始自諾曼第公爵征服 英國,英王僅為法國的諸侯,但因為戰爭、繼 承和婚姻等關係,自威廉之後英國又在法國境 內不斷擴充領地,一度其面積甚至超過法國的 領土面積,因此法王久已欲削弱英王這種尾大 不掉的情形,訂下削藩政策,且時時藉機屈辱 英王,英王也久存報復之心。當愛德華三世執 政時,因王位繼承問題在一三三九年至一四五 三年間引發了「英法百年戰爭」,結果英國失 敗,喪失了對法國境內領土的統治權。 英法戰爭期間,英國貴族利用戰亂乘機擴 大私人勢力,到了一四五五年,英國的蘭卡斯 特與約克兩個家族為了爭奪王位引起內戰。在 戰爭時,蘭卡斯特家族配戴紅薔薇為標記,約 克家族配戴白薔薇為記號,這也就是歷經三十 年、歷史上知名的「薔薇(玫瑰)戰爭」。 百年戰爭後,又歷經長期內戰,人民開始 厭戰,而且在戰爭中英國的封建諸侯大量死在 沙場,封建勢力衰退,乃支持王權以穩定社會 。一四八五年,亨利七世建立的都鐸(Tudor) 王朝開始,君主權力高張,民族意識增強,自 己的語文也告形成,乃逐漸形成一個民族國家 。但內亂才告平定,英國也進入了專制主義時 代,因而又造成後來歐洲的專制獨裁。 英國的宗教改革,在一五二七年前雖已暗 潮泅湧,但未明朗化。一五○九年,亨利八世 在位,因離婚問題與羅馬教皇對立,乃脫離羅 馬教會,並把羅馬教皇的勢力排擠出英國之外 ,成為英國的政、教領袖。一五三四年頒布「 國王至上令」,確定國王代替教皇成為英國教 會的首腦。 一五五八年,亨利八世的女兒伊莉莎白一 世即位,次年在宗教上採取和解政策,國會在 一五七一年通過法令宣佈:凡懷疑英格蘭女王 為國教首腦者即為叛國,信奉天主教的為叛徒 ,因此備受迫害的天主教徒共一百餘人被處死 。對外則開始一系列的殖民擴張,於一六○○ 年創設東印度公司,開始向海外發展,憑藉它 的優越海軍,先後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以及荷蘭和法國等海上發展先進國家,從而 稱霸海上,相繼將北美、印度、澳洲和南非等 納入版圖。她在位五十四年,是一位受全國人 民愛戴的成功君主,尤其最後的十五年,國內 一片繁榮景象。她把自己獻給了國家,為了通 貨膨脹應急,賣掉珠寶和王室土地;為了不願 國家捲入戰爭,甚至終生不結婚,一心一意讓 國家從穩定中走向繁榮。一六○三年伊莉莎白 逝世,因為沒有兒子,都鐸王朝絕嗣,由她表 姊妹蘇格蘭女王的兒子詹姆斯一世,來繼承英 格蘭的王位,建立斯圖亞特(Stuart)王朝,從 此英格蘭和蘇格蘭成為一家。 詹姆斯一世(James I)就位後,高唱君 權神授的論調,極端專制,與英國國會不斷發 生衝突,並且壓迫當時反對英國國教的清教徒 ,因而種下了仇恨的因子。詹姆斯一世死後, 由他的兒子查理(Charles)一世於一六二五年 繼位,這位新王更加獨裁專制,橫徵暴斂,和 議會之間也產生了對立。一六二八年三月議會 提出權利請願書,迫使英皇查理一世簽字,其 中規定沒有經過議會投票通過,國王不能向人 民徵收任何捐稅;沒有經過法院的判罪,政府 不得拘捕或科罰人民;軍隊不能佔住民房。查 理一世雖然簽署了這個請願書,卻在一六二九 年下令解散議會,致使人民紛紛起來抵制王權 。後來蘇格蘭人叛變,查理一世為了征討叛逆 ,所以在一六四○年召開國會,希望軍費能夠 被通過,結果沒有如願。一六四一年,愛爾蘭 脫離英格蘭自行獨立;這個時候英格蘭新國會 向查理一世提出大諫章,指斥國王過去種種措 施的不當,並且將國王的親信大臣斯德拉福伯 爵和勞德大主教兩人判處死刑。一六四二年八 月,查理一世親自帶兵前往逮捕國會中的五名 領袖議員,國會也號召民兵抵抗,於是爆發了 五年內戰。 一六四四年七月,國會議員也是清教徒領 袖的克倫威爾(Cromwell)所組織的騎兵團, 在馬斯敦(Marston)草原大敗查理一世所屬的 騎兵團。一六四五年九月克倫威爾又在內斯比 (Naseby)一役中,再度擊敗查理一世的軍隊 ,查理一世逃亡蘇格蘭,後來被捕回英格蘭處 死。英格蘭由克倫威爾主政,改成共和國。蘇 格蘭由查理一世的兒子查理二世繼位,並且和 英格蘭分離。一六四九年,克倫威爾親率軍隊 討伐愛爾蘭,攻城屠民、焚燒村落,因此激起 愛爾蘭人民的猛烈反抗,一直到一六五三年, 才完全征服愛爾蘭,但是已經種下了愛爾蘭人 仇恨英格蘭的心理,所以導致了以後愛爾蘭再 獨立的根源。 克倫威爾征服愛爾蘭後,又派軍隊攻打蘇 格蘭,查理二世逃亡法國,克倫威爾就將蘇格 闌王的皇冠掛在斷頭台上,表示已經取消蘇格 闌王的資格,同時在一六五四年頒布法律,將 央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合併成一個國家。這 個時候英國和荷蘭發生戰爭,荷蘭戰敗,從此 英國國勢日振,開始進而問津世界事務。在英 法聯軍打敗了西班牙後,英國又取得敦克爾克 和西印度群島中的牙買加群島。 自從英國改制共和國後,克倫威爾大權在 握,自稱「護國公」,時常獨斷專行,不尊重 民主議會。一六五八年九月三日克倫威爾逝世 ,由他的兒子李查繼任「護國公」,但是因為 無法制止想復辟的司圖亞特王朝保皇黨和爭奪 高位的長老會教徒,所以自行辭職求去,英國 司圖亞特王朝復辟派,擁護查理二世在一六六 ○年回國復位,接任英王,英國又由共和政體 恢復到君主政制,史稱「王政復古」。 ==='''帝國的興起和沒落=== 查理二世在位二十五年,因為有前車之鑑 ,所以不敢違反國會的任何決定,因此使英國 的政治,能夠漸漸走上民主議會政治的正軌。 一六七九年,國會廢除了一些獨佔與防礙自由 競爭的舊法,通過人身保護法,嚴禁政府非法 逮捕人民,國王薪給每年也要經過國會的通過 後才能支付。這些作為讓當時的其他國家視英 國為庇護所,移居英國者也漸多。 一六八五年查理二世逝世,他的弟弟詹姆 斯二世繼位後,恢復專制作風,並且使英國幾 乎成為聽命於法國的附庸國,國內人心大憤, 就驅逐詹姆斯二世。一六八八年迎接出嫁到荷 蘭詹姆斯二世的女兒瑪麗和她的夫婿威廉為國 王,稱為威廉二世,就位後多聽從國會的主張 。一六八九年,國會發布人權保障的重要文件 權利宣言(The DeClaration 魚R 蘇叮思,對 君權的限制更加明顯,從此結束了英國的專制 王權,國會成為國家最高的立法機構,掌握全 國的最高權力。 此後英國國會勢力鞏固,但是也分成擁護 王室和主張共和兩派,這就是英國民主議會兩 大政黨互相制衡的開端。英國因為內部有國會 來協調有關政治方面的事務,所以自十七世紀 後期開始,雖然有王室興替的變遷,但是用武 力爭奪政權的情形卻很少發生。再加上向外開 拓市場和尋找殖民地都有相當收獲,生產方面 又有瓦特發明了蒸氣機,觸發了產業革命,激 起英國人積極向外發展的雄心。所以從十七世 紀後期開始,英國就向北美探求殖民地,同時 逐漸佔有北美十三州的地方;又進一步與法國 爭奪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谷,在一七五六年爆 發了戰爭,結果英國戰勝,在一七六三年的巴 黎和約中,法國只好將加拿大的一部分和密西 西比河的東岸地區割讓給英國。 一七七六年,北美十三州組成的美國,宣 告脫離英國的統治而獨立,使英國在對外擴張 方面,受到了嚴重的挫折。但是從一八三○年 起,英國在維多利亞女王手中,又開始慢慢的 走上全盛時代,同時也達到英國向外發展的顛 峰狀態。國內也正值工業革命初期,具有潮濕 空氣的英國,是棉紡最適宜的所在,機器紡紗 織布,棉紗不易中斷,因此紡織業的機械化為 英國掀開序幕,到一八三○年左右已泰半為機 器作業,至一八四○年之後,幾全為機械化的 天下。 一八三九年,英國政府宣布統治紐西蘭的 法律,澳大利亞也相繼置於英國的管制下。一 八四一年,從荷蘭人手中取得南非洲的好望角 。後來又得到蘇彝士運河的特權,並且統治了 馬爾他、塞浦路斯、亞耳丁、緬甸、可倫坡、 新加坡和印度。一八四二年和中國發生鴉片戰 爭,迫使滿清政府割讓香港,強租九龍和威海 衛,並且開上海、寧波、廈門、福州和廣州等 五地,作為英國的通商口岸。到了一九一四年 ,英國已經擁有全世界四分之一陸地面積的屬 地,管理著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就這樣英國 在砲利艦堅的強勢擴充政策之下,成為海上的 霸王、世界的盟主,以「日不落帝國」自豪。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國勢開始走下坡 ,由頭等強國地位降為二等國。一九三七年, 愛爾蘭宣布脫離英國獨立。尤其是自第二次世 界大戰後,英國更進入沒落命運,成為世界上 第三流國家,帝國面臨眾叛親離的慘境,屬領 逐漸變遷,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斯里 蘭卡、印度、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屬地,相繼 獨立,只在形式上仍屬大不列顛國協的一份子 。緬甸、巴基斯坦、孟加拉、愛爾蘭、蘇丹以 及許多非洲和西印度群島上的殖民地,也都紛 紛獨立自主,和英國完全脫離關係。原有埃及 和伊朗等給予英國以特權的國家,現在不但取 消特權,並且還幾乎變成仇敵;中國西藏、伊 拉克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原有勢力範圍內的地區 和國家,也完全失去影響力。同時有一些大不 列顛國協的份子,在政策上也和英國大唱反調 。總而言之,現在英國已是百孔千瘡,每下愈 況,緬懷過去的盛世,大英帝國確有不勝今昔 的感慨。在國際關係上,今日英國堅守民主陣 營,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並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一份子,於一九七 三年一月一日加入歐洲共同市場。一九九五年 七月選出梅傑(John Major)袒任首相。一九 九七年五月二日選出工黨黨魁湯尼• 布萊爾為 新的首相。 ==='''英國的政制和政黨=== 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有明文規定國家 和國民間應盡的義務和權利、國家主要機關的 權力,以及國家基本國策的憲法,但是英國並 沒有這種憲法,因此一般稱英國憲法為「不成 文憲法」,它是根據國家一些重要的歷史性文 件、社會習慣、法院判例或國會通過的一般法 律,獲得國家組織的基本原則,然後以這些基 本原則來代替憲法。這些重要文件如一二一五 年的大憲章,一六七九年的人身保護令,一六 八九年的權利法案,一七○一年的殖民法和一 九一一年的國會法等。 這個國家的政治體制,在法制上,立法、 行政和司法三權,分別由包括國王和上下議院 組成的國會、內閣和法院所行使,並採取君主 立憲和王位世襲的制度。國王是國家和大英國 協名義上的元首,實際上國家權力是由行政、 立法和司法三種機構分別掌理。 英國因為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和北愛爾蘭 等三國合成,所以國旗也由這三個國家的國旗 重疊而成為藍底紅色白邊的米字旗。它的歷史 過程是一二七七年,白底紅十字的聖喬治旗成 為英格蘭的國旗;一六○三年,英格蘭伊莉莎 白一世駕崩,由蘇格蘭國王兼領英格蘭國王, 稱英王詹姆斯一世,把藍底白斜十字蘇格蘭國 旗與英格蘭國旗重疊為國旗;一六四九年,克 倫威爾征服愛爾蘭,在一八○○年把三個國家 統一為一個國家,並且在一八○一年將三國的 國旗重疊為現在的國旗。此外,以薔薇為國花 。國慶日則分成三區,日子各不相同,英格蘭 為四月二十三日,蘇格蘭為十一月三十日,威 爾斯為三月一日,但全國統一的國慶日是四月 二十一日的女王生日。 就理論來說,英國國王仍然擁有國家最高 權力,他是陸、海、空三軍的大元帥,正義的 主持者,榮譽的泉源,教會的最高領導人,所 有政府機構都是秉承國王之命行事,首相及各 部大臣都是他的臣僕,他們的施政是由國王授 權,政府只能對國王建議,而不能命令。但是 實際上經由全體人民選出來的政府,可以建議 國王去做任何政府所希望做的事情,因此國王 是沒有任何政治權力:他不能自行從事任何政 治活動,也不可以自行發表任何政治性的談話 ,因此國王是從來不接受記者訪問的。也正因 為如此,所以國王沒有任何政治上的責任。 英國國王雖然沒有政治實權,但卻是國家 的元首,所以享有最高的榮譽。任何政黨的黨 揆,在大選後成為下議院多數黨領袖具備了組 閣的條件時,必須經過國王的召見和任命,才 能成為首相而正式公開組閣。當他到了難以為 繼的時候,也必須向國王提出辭呈,才能卸下 政治責任;一個首相無論如何權高望重,也不 能稱他所組成及領導的政府為他的政府,而要 稱之為國王陛下的政府,他的一切政策都是奉 國王之命而行。所以每逢新的國會開會時,執 政黨的施政計劃,是由國王親自到國會發表。 國會由國王下令召開,也由國王下令解散,這 些命令也都是根據首相的建議而發布的。 國家的一切榮譽,無論是爵位或勳章,都 是由國王頒發;至於授給何人以何種爵位或何 種勳章,大多數也是由首相建議,國王會照辦 不誤;州只有極少類勳章,頒發之權才完全操在 國王自己手中。遇有外國元首來訪,也是由國 王出面迎送和接待,社交性的國宴是設在白金 漢宮;但是外國元首如果是來英國商討兩國間 的實際問題,就必須到唐寧(Downing)街十 號的首相官邸去與首相討論。 現在英國國王正式頭銜是:「伊莉莎白二 世,奉天承運,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及其他領土與屬地之女王、國協元首、護教者 。」(Elizabeth the Second by the Grace of God, of her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of her other Realms and Territories, Queen Head of the Commonwealth Defender of Faith.)。王儲為查理(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 因為英國國王是國協的元首,所以他又是 國協各會員國的元首。一般人對國王或女王的 稱呼,在正式場合或文書上都稱為陛下(Your Majesty),在非正式場合或較親切的情況下 ,則稱國王為先生(Sire),稱女王為夫人( Ma'am)。國王與人握手,必須由他主動先伸 出手來;人民和國王握手時,要將手掌直直的 伸出讓國王來握。現在國王皇室的費用年金, 包括皇室其他成員俸給在內,全年為九百萬英 鎊;國王出國訪問或招待來訪外國元首的費用 ,也由年金開支;國王並需繳納百分之四十的 個人所得稅。 行政權操在內閣手中,內閣首相由大選中 獲勝的執政黨領袖擔任,在形式上由女王授命 組閣。閣員約二十一人,由首相在本黨下議院 議員中選任。內閣執法很嚴,向國會負責。首 相可以解散國會下議院,進行新的大選。內閣 除了首相外,還設有外交部、內政部、國防部 、商工部、就業部、環保部、農漁食品部、勞 工部、出口信用保證部、財政部、衛生部、社 會福利部、掌璽部、教育部、運輸部、能源部 、關務署、公平交易局、蘇格蘭部、威爾斯部 、北愛爾蘭部和蘭卡斯特直轄地部等。 立法權屬於國會,國會分為上、下兩個議 院。上議院(House of Lords)有上議員一千 一百八十四人,其中除未成年的十二人(由國 王派任或世襲)外,成年的上議員實際上只有 一千一百七十二人,由世襲及加封之貴族教士 和社會賢達等組成。上議院兼英國及大英國協 的最高法院,因此上議院院長擁有與司法大臣 同等的權能,屬於內閣的一員。 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有下議員 六百五十一人,全部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任 期最長為五年,可以連選連任,立法權雖然屬 於國會,但是由民選的下議院所掌握。而從實 際上的決策過程來看,通常內閣決定的英國法 案,原則上已經是決定了,國會過程多會通過 ,最多也只略予修正而已。 國會主要職責在立法,國會議員在國會內 所發表的言論和所作的表決,對外不負法律上 的責任。議案由政府部門或國會議員提出,經 立法程序呈兩院通過,並經女王同意後,立即 成為法案。這是國家大法,人人均需遵守,否 則將受法律制裁。國會其他職責還包括制訂稅 法提供政府財源、督導政府政策,尤其著重在 預算方面。 在政治選舉方面,英國實施「贏者全拿」 的選舉制度,每一個選區得票最多的政黨可以 得到國會席位,得票次多或更少的都與國會席 位無緣。 在英國的各地區中,北愛爾蘭是最具有自 治權力的地區,它的立法措施和行政上的職權 歸屬於北愛爾蘭自治政府及其議會統轄。北愛 爾蘭的議會也是由上議院和下議院所組成。 司法權屬於法院,司法獨立,不受行政權 的干涉。法院分為地方法院、高等法院、上訴 法院及國會上院等。法官之任用及升遷,自成 系統。英國的憲法是不成文憲法,其中含有國 會制定法、國會習慣、判例和專家學者的意見 等成分。對違法性拘留的補救措施,以及經由 市民選出的陪審團制度,是英國司法制度的一 大特徵。 英國政黨眾多,主要的有保守黨、工黨、 自由黨、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威爾斯民族黨 、蘇格蘭國家主義黨、厄爾斯特忠誠黨和北愛 爾蘭社會民主勞工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工黨 、保守黨、自由黨和共產黨。 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的前身是 王黨,是英國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政黨,它的 名稱在一八三四年正式被採用,當時英國政壇 是由保守黨和自由黨所輪流交替掌握。保守黨 主張企業自由化,藉以增加生產效能,並且採 取堅決反共及核武嚇阻侵略的政策。這個黨於 一八四一年執政,由皮爾(Sir Robert Peel) 出任首相,後來因為內部分裂,政權被自由黨 所取代。一八七四年保守黨重新執政,由迪斯 雷利(Benjamin Disraeli)出任首相。一八八 |○年政權再落到自由黨手中,在以後的二十年 中,保守黨只得到三次組閣機會。一九○六年 大選又告敗北,一直到一九一五年五月,才加 入艾斯奎斯(Asquith)的戰時聯合內閣。一九 二二年十一月大選,保守黨重握政權,由波那 勞(Bonar Low)出任首相。此後除了兩任短 命的工黨內閣外,保守黨一直是在朝的執政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擔任首相,一九四四年政權落入工 黨手中。一九五一年保守黨奪回政權,一九六 四年又敗在工黨手中。一九七○年由保守黨領 袖奚斯(Edward Heath)出任首相,一九七四 年又失去政權。一九七九年再度主政,柴契爾 夫人(Mrs. Margaret Thatcher)成為英國歷 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享有「鐵娘子」之稱的 美譽,她在連任兩屆英國首相之後,又於一九 八七年六月贏得大選而三度蟬聯首相寶座,創 下了史無前例的紀錄。一九九○年十一月由梅 傑出任首相,一九九五年五月下台。 工黨(Labour Party)是英國最有勢力的 政黨之一,它的前身是一八九三年成立的獨立 工黨。工黨的名稱是在一九○六起正式被採用 ,在當時的大選中,工黨有二十人當選。自這 個時候開始到一九一四年止,工黨雖然維持著 獨立政黨的地位,但是因為羽毛未豐,實際上 是依附自由黨,成為自由黨的友黨,在國會中 與自由黨同進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工會 懼力增加,工黨的力量也因此增強。一九一七 年到一九一八年的黨章中,工黨宣示它將取代 目由黨成為英國左派政黨的決心。一九二四年 土黨在自由黨的幫助下,由黨魁麥克唐納( MaCdonald)出來組織第一次工黨內閣,但是 小久就告夭折。此後工黨雖然成為英國最大政 黨之一,但是在國會中還是不能佔多數。一九 二九年麥克唐納第二次出來組織工黨內閣,可 是一九三一年的經濟不景氣,第二次使工黨政 府垮台。後來工黨曾經和自由黨及保守黨組織 聯合內閣,但是勢力漸形衰退。第二次世界大 戰後,工黨勢力突然膨脹,在一九四五年的大 選後,由黨魁艾德禮(Clement Attlee)出組 第三次工黨內閣。一九五一年大選,政權又轉 移到保守黨手中。一九六四年大選中東山再起 ,由威爾遜(Harold Wilson)出任首相,一九 七○年再度失去政權。一九七四年又出來執政 ,由賈拉漢(James Callaghan)出任首相,一 九七九年再失去政權。一九九七年五月在大選 中獲勝,黨魁湯尼。布萊爾出任首相。英國工 黨是世界社會民主黨之一,傾向於企業國有化 政策;主張非核武主義及退出歐洲共同市場, 不惜靠借債來提高人民福利及失業津貼。 自由黨(Liberal Party)在英國政壇是一 個歷史悠久的老牌政黨,現在是英國的第三大 黨,它的前身是民權黨,從一八三九年起才改 稱為自由黨。在一八三二年到一八八六年的半 個世紀多時間中,自由黨幾乎完全掌握了英國 的政權。自一八六五年到一八九五年間,是自 由黨的全盛時期,黨內人才濟濟,名相輩出, 聲勢浩大,每選必勝,曾有「正統的執政黨」 之譽。縱然在本世紀初葉,路易喬治首相主政 之日,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德國,黨譽亦 隆;但是後來因為處理愛爾蘭獨立問題,在「 放」與「不放」的看法上,黨內意見分裂,右 翼大將脫黨而去,實力才被削弱。因此在第一 次世界大戰後,自由黨一蹶不振,一直到現在 還沒有起色。 英國共產黨,是國際共產黨中最弱和最灰 色的一環,在英國生存不易,發展更加困難, 它唯一能夠控制的組織,只有一個電器工會, 現在只有二萬五千名黨員。由於英國政局一向 穩定,民主秩序穩固,沒有給共產黨以可乘的 機會,所以英國共產黨在國內一直發生不了什 麼作用。 英國政壇素來被工黨和保守黨兩大黨所把 持,但一些小黨的存在使政黨政治更加多彩多 姿。其中的怪物瘋言瘋語瘋子黨主席蘇奇的政 見是:把倫敦往南移八百公里以改善英國的氣 候;要狗兒吃含有磷光的食物,人們就不必袒 心踩到狗屎;人們可全年享受日光浴,使用十 進位的時鐘,每天十小時,每小時十分鐘。他 對選民說:「把選票投給瘋子是明智之舉。」 另一小黨彩虹聯盟主張把英國國號改為「 翡翠彩虹島」,在烏托邦裡不必使用貨幣和納 稅,所有民生必需品可自由取用。自然法黨要 把軍人訓練成瑜伽飛行者,以解決英國所有難 題。格蘭洛德黨主席「水桶頭」自稱是外星人 ,已經活了兩百六十七歲。已被定罪的毒梟馬 克斯為獨立候選人,他的政見是讓大麻合法化 。新芬黨是愛爾蘭共和軍的同路人,他的頭子 亞當斯認為應讓北愛爾蘭脫離英國而獨立。 主張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國民黨(SNP) ,認為蘇格蘭擁有自己的文化、法統,應脫離 大英王國而獨立,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一日蘇格 蘭四百萬餘選民作歷史性的地方分權公民投票 中,這個黨是居主導地位,這也是首相布萊爾 競選時重要承諾之一,這項公投通過之後,蘇 格蘭將組織議會,將於西元二○○○年開議, 這是自一七○七年愛丁堡國會解散後,蘇格蘭 首度自組議會。 ==='''佔有歐洲門戶地位=== 英國是歐洲大陸西北方處於英吉利海峽、 大西洋和北海間不列顛群島上的一個島國,是 北半球的中心點。它的位置介於西歐和北美間 ,居世界航線中心,佔有歐洲門戶的地位;平 時是交通津樑,戰時為海上長城。經緯度的位 置,在北緯四十九度到六十一度,西經一度到 九度之間。本土包括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 )的英格蘭(England)、蘇格蘭(Scotland)和 威爾斯(Wales),以及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等地。東濱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峽和 多佛海峽與法國對峙,西北臨大西洋,西部隔 愛爾蘭海的聖喬治(Saint Georges)灣和愛爾 蘭相呼應,境內的北愛爾蘭和愛爾蘭接壤。 另外英格蘭南方的海上有威特(Wight)島 和海峽(Channel)群島,在西南方的海上有夕 利(Scilly)群島,在威爾斯北方的海上有安格 爾西(Anglesey)島和曼(Man)島,在蘇格蘭 北海上還有奧克尼(Orkney)和謝德蘭( Shetland)等小群島。全國總面積二十四萬四 千一百零八平方公里,約合九萬四千二百五十 平方哩;南北兩端最長的直線距離是九百六十 八公里,東西最大的寬度則為四百七十公里, 國內任何地方距離海岸線或水域都不超過一百 二十一公里。 本土以切維厄特丘陵(Cheviot Hills)高 聳綿延五十公里為界,北部是蘇格蘭,南部是 威爾斯和英格蘭。英格蘭是本土中最大的部分 ,面積十三萬三千三百五十九平方公里,佔全 國土地面積百分之五十三,分成三十九個行政 郡區和七個大都會區;南北長五百七十公里, 東西最寬的部分是五百一十五公里。威爾斯位 於大不列顛島西南部,是一個三面環海的多山 半島,面積二萬零七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分成 八個行政郡區。蘇格蘭是英國最北邊的部分, 包括附近有人住的一百八十六個島嶼,面積共 七萬八千七百六十七平方公里,分成三十三個 行政郡區。北愛爾蘭面積一萬四千一百二十平 方公里,分成二十六個行政郡區。 地形可分成三個部分:一個是高地地區, 包括英格蘭、威爾斯和英格蘭的西北部,最高 處海拔一千呎;一個是低地地區,海拔在三百 三十呎以下,是英格蘭部分;另外一個是佔全 國總面積百分之五的高原區,海拔在一千六百 呎以上至四千四百零三呎。 英格蘭的北部、西部和西南部有三個海拔 三千呎的丘陵區,東南部和東部有兩個海拔不 到一千呎的地區,這五個地區之間的地帶,大 部分是富庶的農業平原;北部山區的斯卡費爾 (Scafell)峰,海拔三千二百零九呎,是英格 蘭的最高點。蘇格蘭有三個自然地理區,北部 高原上海拔四千四百零三呎的朋尼維(Ben Nevis)山是英國的最高舉。威爾斯大部分被 坎布里亞(Cambrian)山脈佔據,最高點是海 拔三千五百六十呎的雪墩(Snowdon)山。北 愛爾蘭大部分都是低高原和丘陵。 英國因為地形狹長複雜,所以缺乏大河, 國內比較大的河流有長三百四十八公里的塞文 (Severn)河,源出威爾斯北部山地,向南注 人布里斯托海峽(Bristol Channel)。泰晤士( Thames)河全長三百三十八公里,源出英格 闌南部西側的科茲窩德(Cotswolds)山,東流 往入北海;水流緩慢,有航行之利,兩岸風光 幽美,民豐物阜,首都倫敦就是在它的下游, 倫敦塔橋以下河段是重要而繁忙的航道。亨伯 (Humber)河是由特倫特(Trent)河和烏斯( Ouse)河匯流而成,注入北海。此外,境內的 重要河流還有默西(Merser)、克萊德、斯佩( Spey)、泰威(Tawe)、巴恩(Bann)、厄斯、 福伊爾(Foyle)和迪(Dee)等河流。所有河流 的下游都有三角洲和港口,上游都有運河聯繫 ,形成整齊的水道網。最大的運河叫做大千運 河,是溝通愛爾蘭和北海的運河。 這個國家的氣候和歐洲大陸不同,它雖然 位當北大西洋的東北角,但是因為受到大西洋 暖流的影響,所以氣候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北部冬季平均氣溫為攝氏四至六度,南部夏 季平均氣溫為攝氏十二至十七度。常年平均氣 溫在蘇格蘭最北端為攝氏六度,在英格蘭最南 端為攝氏十一度。英國氣候雖然溫和,可是境 內濃重的濕氣對人體健康不利,所以英國人患 風濕症的相當多。 一般說來,英國陽光微弱,倫敦以北每天 平均日照只有四個小時,蘇格蘭北部只有三個 小時,所以雲霧特別多。國內不常有雷雨,雨 量分布由北向南逐漸減少,西部雨量較多,東 部雨量較少。全境平均年雨量在一千公釐以上 ,東南沿海平均年雨量為五百公釐,東岸背風 地帶年雨量約為七百公釐左右,最北部蘇格蘭 高地迎風地帶,年雨量可達三千公釐以上。 ==='''資源豐富工業發達=== 在古代的時候,英國是一個農業國家,但 是自從產業革命後,農業就慢慢地衰退,現在 農業人口約只三十多萬,耕地也只有一千七百 六十萬英畝,全年糧產只夠三個月食用,需要 自國外輸入大量糧食。主要的農產品有小麥、 大麥、燕麥、甜菜、馬鈴薯、蘿蔔、蔬菜和水 果等。 國內森林面積共有兩百萬多公頃,主要分 布在蘇格蘭東北和英格蘭東南部,盛產軟木。 境內草地面積有九百多萬英畝,加上大西 洋暖流經常帶來灌溉雨水,所以畜牧業十分發 達,全國約有羊二千九百萬隻,牛一千三百萬 頭,還盛產馬、豬和家禽等,因為國內需要量 大,所以有半數的肉類和乳酪需要自國外輸入 ,有百分之八十羊毛要向國外購買。 英國因為四周環海,到處都有漁場、有良 好的港灣,漁業發達,是世界六大漁業國之一 ,蘇格蘭附近的亞伯丁和英格蘭的格利斯比( Grimsby),是國內兩大漁業中心,另外還有 三十多個小漁港,全年魚穫量約一百三十萬噸 ,以鱷魚為最多,但是每年還要輸入魚油約二 十二萬噸。 礦產資源主要的有煤、鐵、鉛、鋅、石灰 石、火成岩、銅、錫和石油等。煤礦集中在英 格蘭和威爾斯兩地,多數煤礦接近海岸,便於 輸出,各地煤層變動很少,多數煤層接近地面 ,可以露天開採。煤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百分 之十二,煤產量可達二億二千萬噸左右,成為 出口品的大宗,全國有煤礦工人約六十多萬名 。英國年產鐵砂四百六十多萬噸,生鐵和鐵合 金一千二百七十萬噸,但是英國鐵砂消耗量大 ,所以還要自國外輸入。石油年產量約八千五 百萬噸,北海石油及天然氣產量非常豐富,除 自足外並可外銷。 英國是世界上重要的工業國,鋼鐵工業十 分發達,年產量約三千六百萬噸,鋼鐵業集中 在伯明罕、利物浦、曼徹斯特、雪菲耳和科芬 特里等地,其中以伯明罕最盛。核子工業也十 分發達,現在有十個核能電廠供發電和研究發 展。在動力方面,除了石油外,電力年發電量 約三千五百億屘;國內瓦斯管長達六億多公尺 ,使用瓦斯的人數有一千六百多萬。在車輛工 業方面,約年產汽車一百八十二萬輛,摩托車 十萬輛,自行車二百三十萬輛。英國航空工業 工人約有三十萬名,每年外銷軍用民用飛機總 值約十億英鎊。造船業集中在格拉斯哥和紐卡 塞兩地,造船量每年約一百三十萬噸。全國有 電機工人九十萬名,全年生產總值約三十二億 英鎊,其中輸出部分約佔十億英鎊。機械工業 有一百四十萬名工人,全年輸出機械總值約十 五億英鎊,其中以農業機械最多。紡織業是國 內最重要工業之一,位居世界第二,紡織工人 約佔全國人口十分之一。此外,化學工業也很 發達,英國的染色顏料最為出名,國內還有人 造絲、製藥、肥料、煉油、水泥、食品加工、 服裝和軍火等工業。 英國是世界第五大出口國的貿易大國,國 內經濟以對外貿易為主,有形對外貿易上多係 入超,但是自從北海油田發掘後,油料貿易轉 為出超,有助於減少有形貿易的逆差。而另一 方面,英國以最完備及最前進的金融市場,加 上銀行、保險、對外投資、技術合作、船運和 觀光事業等的發達,使無形貿易的收入非常可 觀,因此英國的國際收支每年都有巨額順差。 主要的貿易伙伴為歐洲共同市場各國,以及美 國、日本、瑞士、瑞典、丹麥和我國等。平均 全年輸出總值約為一千九百六十億美元,主要 輸出品有煤、鋼鐵、紡織品、化學製品、機械 、工具、電機、電氣、軍火、布料、顏料、藥 品、魚貨、飛機、船隻和汽車等。 平均全年輸入總值約為兩千一百九十二億 美元,主要輸入品有糧食、肉類、乳酪、羊毛 、魚油、鐘錶、家禽家畜、工業原料、石油製 品、鐵砂、生鐵、建材、棉花、黃麻、生絲、 橡膠、太陽眼鏡、裝飾照明設備、禮品和茶葉 等,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輸入國。 在交通方面,英國鐵路密度全球第一,除 蘇格蘭北部外,其他各大城市間,最少有一條 以上鐵路相通,鐵路全長約三萬三千多公里, 幹線鐵路已經電氣化,全國約有兩千五百個火 車站。各重要城市間,還設有長途電車,以補 鐵路的不足。公路全長約三十三萬九千公里, 大多數都是高級路面,還有高速公路,有各種 汽車一千五百萬輛,所有車輛向左行駛。 水運方面,因為河流短促,內河航運多賴 運河,國內運河全長約三千八百六十四公里。 海運是英國立國的根本,加上良港眾多,與全 世界各大港口間都有船隻往返,因此海運十分 發達,佔全球第二位。全國有商船七千多艘, 總噸位達二千八百六十五萬五千多噸,全國有 三百多個港口,但是大多數是小型港灣。比較 重要的港口有四十四個,其中進出口貨物量在 一千萬噸以上的港口有七個,在五百萬噸至一 千萬噸間的有五個,其餘港口的貨物量均在二 百五十萬噸以下。 航空事業,全球第二,擁有超音速民航客 機;國內各城市間有密集的班機往來,和世界 各地也有繁忙的營運航線,全國共有一百二十 八個民用機場,其中有五分之一民航機場年輸 送旅客人數在十萬人次以上;全年航空運送旅 客總人數為六千一百二十萬,運貨量約七十三 萬噸。 貨幣單位叫做英鎊(Pound Sterling),一 英鎊(f)分為一百便士(Pence)。紙幣有五、 十、二十和五十英鎊等;硬幣有一、二、五、 十、二十和五十便士及一英鎊等七種,一英鎊 約可兌換一點六二美元。這裡銀行的營業時間 是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上午九時三十分到下午三 時三十分,有少數大銀行的分行星期六上午照 常營業。各大機場也設有很多銀行的分行,以 方便旅客兌換錢幣。這裡的英格蘭銀行,相當 於發行貨幣的中央銀行,國內還有很多銀行和 十一家儲蓄銀行。 ==='''觀光事業非常興盛=== 英國是全世界第六大觀光國家,現在每年 有二千一百萬名觀光客入境,為國家增加了一 百六十七億美元的觀光收入。前往英國旅遊需 辦理簽證,觀光客出入境手續簡單。我國人民 申請赴英簽證,可在例假日除外的週一至週五 上午九時至十二時,到台北市仁愛路二段九十 九號七樓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辦理,辦事處電 話為(02)3223235。通常辦理簽證只需四十八 小時即可取件,取件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下午二 時至四時。六個月以內的短期、包括單次和多 次簽證手續簡便,只需附本人已簽名有效期六 個月以上的護照、與護照上同樣大小照片兩張 、本人簽名的英文簽證申請書、存款證明和簽 證費用,入境時需持檢疫證明。如果想在英國 停留半年以上,必須提出財物狀況證明和停留 理由、詳細住址、旅遊計劃書及其他可能被要 求的附帶文件;留學生也需提出校方正式錄取 證件和學歷證明。 由我國前往英國旅遊,可直接自台北飛往 ,每周英亞航空公司有八班飛機前往倫敦。除 了個人行李和飾物之外,每名年滿十七歲的旅 客准許免稅攜入的物品為六十公克香水加九盎 斯古龍水;香煙二百支、或小雪茄一百支、或 雪茄五十支、或煙絲二百五十公克;烈酒一瓶 ,加兩瓶酒精不超過百分之二十二的葡萄酒或 兩瓶蒸餾葡萄酒。歐盟以外國家入境的遊客可 攜入土產價值不得超過一百三十六英鎊的物品 。一九九三年歐盟國家實行單一市場後,旅客 在歐盟國家購買已付稅的商品限量為:香姻八 百根、小雪茄四百根、雪茄二百根和煙斗、或 手捲煙絲一公斤;酒類為烈酒十公升、飯後酒 二十公升、餐酒九十公升和啤酒一百一十公升 。貨幣攜入不加限制,但攜出時限二十五英鎊 現金,或相當於三百英鎊以內的其他外幣。 旅客出境時,必須在飛機起飛的兩小時前 到航空公司的櫃台辦理報到,填妥出境卡。出 境時可以隨意帶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出境,並可 以憑當初向店員索取的購物出口證明單,向海 關申請退稅。攜出藝術品及古董要受嚴格檢查 。在英國搭乘民航機要付機場稅,到歐洲共同 市場國家或英國境內機場稅為五英鎊,到其他 國家是十鎊。 一般觀光客也可以經由海路前往英國,自 美國前往英國有伊莉莎白二世號豪華郵輪直航 ,康納德(Cunard)號郵輪會為單程旅客安排 一象華的海空聯票。此外,英國和愛爾蘭及歐洲 大陸間,有許多渡輪來往。從挪威、瑞典、丹 麥、德國、荷蘭、比利時和西班牙的港口,都 有渡輪前往英國。 隨著歐洲共同體整合工作的陸續展開,由 英國、法國和比利時三國政府共同興建的英法 海底隧道,也於一九九三年五月正式通車營運 。這條海底隧道全長五十五公里,可通巴士和 火車,使得倫敦至巴黎、布魯塞爾的車程縮短 至三個小時。 入境隨俗,我國人民如果要到英國觀光或 從事商務旅行,必須先瞭解當地人民生活環境 及風俗習慣,才能保證旅途的輕鬆愉快。 到英國旅遊的最佳時期,是每年的五到十 月間。這時霧和雨都少,也不太有強風吹襲, 整個英倫三島多被北大西洋高氣壓所籠罩,天 氣比較晴朗。但是英國的氣候特徵是變化快, 好、壞天氣並不一定是持續著的。如果一天內 晴、雨各佔一半的話,就算是好天氣了。雨量 以英格蘭南部最少,一年中降雨日數約為一百 五十天,愈向西方及北部雨量愈增,好天氣也 愈來愈少。冬天是最掃興的季節,風雨很強, 還有大雪,很少日照,不適旅行。 在英國旅遊,有許多類型不同的住宿地可 供選擇,包括大飯店、旅館、賓館、民宿、農 舍和度假屋等,不論選擇何種宿處,優良友善 的服務品質,都能令人感到滿意。大城市中的 大飯店設備都很完善,房間裡有中央空調系統 、床邊音響、電視機、電話、咖啡壺和私人衛 浴設施;飯店內附設餐廳和酒吧,有的還提供 游泳池、網球場、健身房、小型高爾夫球場、 蒸氣浴和夜絡會等,有時也會為住客安排騎馬 、打高爾夫球、釣魚和風帆出海等活動。門口 有(B&B)標誌、住宿附早餐的旅館非常方便 ,氣氛良好,招待親切,無論城市、鄉村和觀 光點都有;有些旅館由古堡改建而成,有的是 天花板有低矮橫樑的古老鄉村旅館,甚至可以 租到有四根床柱舊式睡床的旅館。賓館大多數 設在海濱城市或旅遊區,價錢比旅館稍貴一點 ,但有較多的客房。如果想和英國人的家庭住 在一起,體驗一下英國家庭的生活和參加一些 家庭活動,可以找民宿解決問題。如果喜歡在 英國鄉間多處遊覽,眾多農舍也提供住宿且附 早餐服務,甚至可以自己煮食。在英國可以很 容易租到度假屋,或是連傢俱及家庭用品都有 的村舍、或一層房子、或公寓,經濟實惠,不 但方便,還具隱密性,但是要付一筆押金,淡 季可獲房租折扣優待。年輕的自助旅行者,可 以透過基督教青年會(YMCA)或女青年會( YWCA)找到更便宜的住所,皮卡地里旅遊中 心有專供學生居住的房屋資訊。 現在英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環境已經有很大 的改變,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壽命增長,離 婚率增加,教育機會普及,科學技術進步,人 民生活水準也普遍提高,家庭平均人數降低, 文化生活非常豐富,僅倫敦一地就擁有一百多 家戲院,十幾所音樂廳、芭蕾舞廳和歌劇院, 七個主要藝術館,大型博物館十二家,小型博 物館及畫廊共有八十多家,四百所圖書館,一 百四十家電影院,具有歷史性的建築物、公園 、運動場、社交俱樂部、休閒中心及酒店等遍 布市區。賽球、划船及賽馬等活動頻繁。 英國人非常喜愛寵物及花鳥,每兩個家庭 中就有一家飼養貓狗,據統計全英國約有貓狗 五百萬隻。一般英國人休閒活動多以家庭為中 心,親友互訪也多在家觀賞電視。 廣播由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所獨佔 。國內共有四個電視台,係BBC-1 , BBC-2 ,TTV及Channe1-14等,前兩台設有電視廣 告,係國家電視台,電視機用戶每年需繳納電 視機執照費。據估計,在冬季英國人每周約有 二十個小時消磨在電視機前,周末則多去公園 、運動場或海邊活動。 全國有一百三十五種日報和周刊,一千二 百種地方周刊,世界三大通訊社之一的路透社 (Reuters),就是在一八五一年創辦於英國。 在所有日報中,每日電訊報發行量超過一百萬 份,泰晤士報為三十六萬份,獨立報二十七萬 七千份。 在工作時間以外,英國人消磨在酒吧的時 間不少。據非正式的統計,全英國酒館多達七 、八萬家,通常在下午五、六點鐘公司行號都 下班了,百貨公司、購物中心也都打烊了;下 班的人三、五成群共赴酒館,天南地北的聊天 ,或是在酒館裡玩橋牌、打電動玩具、點播優 雅的歌曲,他們就可以消磨整個晚上,這也是 典型英國式生活的一環。因此五花八門的酒館 相應產生,有的座落在熱鬧的市中心、風景優 美的村莊,以位置取勝;有的則以裝橫特色招 攬客人,甚至以福爾摩斯的住家、某次大凶案 的凶宅,或者是有名的鬼屋,來吸引大腥好奇 的客人,從別致的招牌造型就能讓人嘆為觀止 了。 一般英國人性格比較拘謹保守,但富有幽 默感,有耐性,並且守法。常見英國人排隊等 候公共汽車、購票、或在公共食堂等候進食, 都是秩序井然,從無爭先恐後的情事發生。在 英國汽車駕駛人及前座乘客必須繫安全帶,地 下鐵車廂內禁止吸煙,公共汽車的站票乘客每 車不得超過七人。這個國家自來水可以生飲, 使用二百四十伏特五十周波電壓,流行小費制 度,上洗手間也要小費。 在社交禮儀的衣著方面,英國人在辦公室 或公共場所中,衣飾多整潔正式,多穿深色素 面衣服。在約會時,則穿西裝打領帶;赴宴時 以深色為佳;但在週末及非正式休息場合中, 便裝即可。 在食的方面,聞名世界的下午茶為英國人 士所愛好,多半在下午三時左右,常以小糕餅 佐茶。如果是到英國商務考察,除在商言商外 ,如能安排與貿易伙伴在茶館喝茶、酒吧小飲 ,不僅能體會出英國人傳統悠閒之情,又能解 除若干拘束以增進友情。英國人多嗜杯中物, 因此正式宴客時要以飯前酒、配食酒及飯後酒 招待客人;配飯酒宜用葡萄酒,紅酒佐肉食, 白酒佐海鮮類。接受宴會時應準時赴約,要贈 送小禮物給女主人。在餐廳用餐,多半由侍者 領位入座。 在行的方面,行路應從容不迫,誤與他人 相撞時,雙方都應說聲Sorry 或EXCuse Me 致 歉。車站通道行人都靠邊行走,可視站牌決定 應靠向何側。在自動電扶梯上應靠右邊站立, 左邊供人超越時行走。公共汽車上都留有供殘 障人士或老年人乘坐的位子,應注意其告示牌 。英國人向來樂意指點途徑,如迷路不必怕問 ,但不要忘了說聲謝謝。在倫敦任何會晤都應 預先約定並準時赴約;如果因故需要順延,應 先電話通知致歉意;市區交通相當擁擠,約會 應顧及行程時間提早出發;見面如非熟友或深 交,只能稱呼姓氏。與英國人聊天,不可談及 私事,尤忌詢問年齡、薪水或房租等個人隱私 。公共場所有許多不准吸煙區,應加注意。 倫敦有很多出租汽車公司,遊客如持有國 際駕照,可以租用自行駕駛的小汽車,賓士、 BMW、凱迪拉克或勞斯萊斯等各種牌子,應 有盡有。也有連司機一起租用的豪華座車出租 ,可租用數小時、一天、或長期,翻開倫敦電 話簿(Yellow Pages)的Car Hire欄內,就可 以查出各出租汽車公司的名稱、地址及電話。 當地車速限制為市區每小時三十哩,郊區六十 哩;高速公路七十哩(約一一二公里半)。 這裡寄往國外的郵政包一曇,正常重量限制 為十公斤以內;但是如果未超過二十公斤,郵 局也會受理。包一裊尺寸限制為長一點零五公尺 ,及長度與周長(C 斤多)合計兩公尺;如未超 過一公斤半及長度與周長合計三公尺,郵局也 肯受理。几是重兩公斤以下的信函與印刷品, 或重五公斤以下的書籍與小冊子,以及重一公 斤以下的小包一裊,則可用航空快遞寄往國外。 郵局的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是早上九時至下 午五時,週六至中午十二時半。特拉法加( Trafalgar)廣場郵局,週一至週四及週六早 上八時至晚上八時,週五早八時半至晚八時。 英國的公共電話有兩種型式:紅色舊式的 先撥號,等聽到有回音時再塞入十便士的硬幣 ;新式的灰褐色方形按鍵電話要先塞入硬幣, 然後再按鍵,時間快用完時有警告鈴聲,可再 投幣續用,有些可使用信用卡。英國的電話國 碼為四四,自外埠打電話到倫敦,需冠以地區 號碼七一,當地緊急求救電話號碼為九九九, 而倫敦市區電話查號台的號碼為一九二。打市 區電話有三種價格:週末、假日及每天下午六 時到次日早上八時之間為優待價格;自動撥號 電話可達到一百二十個國家,自英國撥向其他 國家,前面二個數字固定為○○,接著便是受 話人國家的號碼,如台灣是八八六;其次是地 區號碼,如台北是○二;再接下去就是受話人 的電話號碼。所以如果從倫敦用自動撥號電話 撥川流出版社的電話號碼,應為○○―八八六 二― 二九四六四三五一,等候約一分鐘後,就 可聽到電話了。如果經由國際台打國際電話, 則需撥一○七。 在度量衡方面,英國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 日起改用公制,但是目前卻兩制通用。 旅客在抵達英國前,最好先購買少量英鎊 ,這樣就不必一入境就往銀行跑,萬一銀行關 門,便會徒增許多不便。英國的銀行是兌換外 幣最好的地方,雖然也要手續費,但比設在各 觀光區私營換幣處要低廉得多,並且絕對是依 照當時的匯率兌換。鉅額的旅費應該使用旅行 支票,這是最安全的方法,因為如果遺失或被 竊,可以申請補發;英鎊的旅行支票可以立刻 兌換成現金,但是旅行支票的匯率變動快速得 難以捉摸。在英國最方便的還是使用Visa、 American Express、Master Card和Dinner's Club等國際知名的信用卡,許多大飯店、娛 樂場所、餐廳、航空公司、百貨公司、超級市 場和客運公司都會接受。但是買少量東西,偏 僻或鄉間小店及付小費,信用卡則英雄無用武 之地,非得現金不可。這裡的銀行上班時間, 大致為每週一至週五的上午九時三十分至下午 四時三十分。政府機構及公司行號上班時間為 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郵局為上午九時至下午 五時五十分。一般商店營業時間為上午九時至 晚上七時,超級市場晚上延長至八時。 在國定假日方面,全國性的假期計有一月 一日的新年,一月二日的新年銀行休假日,四 月十四日的耶穌受難節(Good Friday),四月 十七日的復活節(Easter Monday),五月一 日銀行休假日,五月二十九日的春季銀行休假 日,八月二十八日的夏季銀行休假日,十二月 二十五日的耶誕節(Christmas Day)和十二月 二十六日的英國傳統親友互訪日(Boxing Day)等。 ==='''倫敦是最古老都市=== 倫敦(London)是英國的首都,也是全國 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的中心,是世界第四 大都市。自一九六五年四月一日起在行政上被 重劃為大倫敦市,人口約一千萬,它的位置在 英格蘭的東南部,地跨泰晤士河下游西岸,東 西長三十哩,南北寬二十哩,面積廣達一千五 百五十四平方公里。泰晤士河從倫敦西側的溫 莎堡流經市區,支流密布全市,這些河流使倫 敦常受水患的威脅,因此一九八四年在泰晤士 河南岸興建伍利芝大水閘,利用一連串設置於 水面下約五層樓高的水門,把北海隔離起來。 自倫敦橋到河口距離約九十六公里,這一帶河 寬約兩百公尺以上,漲潮的時候,大海輪可以 直接進入,船舶綿延達五十公里。 倫敦市中心區早在羅馬人征服之前就為塞 爾特人所完成,倫敦古城的位置是位於現在泰 晤士河左岸的低丘上。羅馬人相當重視此地的 戰略地位,在此建設道路及橋樑,並且開墾泰 晤士河沿岸的沼澤地。其後因撒克遜人及丹麥 人的入侵,使得倫敦遭受嚴重的破壞。但十二 世紀後又成為漢撒同盟(十三至十五世紀德國 北部繁榮城市的聯合組織)根據地,以重要的 商業都市聞名於世。在一六六六年的倫敦大火 後,倫敦外觀採用新古典主義式重新建起宮殿 ,紀念碑也相繼完成,因此倫敦市容急速地發 展起來。到了一九三八年,市區仍不斷地擴大 ,成為英國的政治、金融中心。 現在的大倫敦包括了原有倫敦的市區與近 郊,共劃分為三十二個郡級市(Borough),其 中十二個組成內倫敦,二十個是外倫敦。倫敦 市的位置是坐落在泰晤士河左岸,在倫敦橋的 北方,雖然面積只有三平方公里,但卻是金融 與商業的中心,在市中心的英皇十字路一帶, 有英格蘭銀行、交易所和市長官邸等重要的建 築物,還有很多大銀行、商店和出版社也集中 在這裡,因此這裡不單是倫敦的中心,同時也 是英國經濟的重心。 倫敦大致可以分成東、南、西、北四個部 分。東端位於利物浦街車站的東側,這裡多半 是工人的住宅,倫敦港也在本區內。南倫敦是 主要的工廠地區。西倫敦是在市中心區的西邊 、泰晤士河左岸,是花錢、立法、製造時尚的 地方,這裡有大商店、王宮、博物館、畫廊、 劇場、政府機關、公園、議會和西敏寺等,是 文化中心地。北倫敦是指麗晶公園以北地帶, 在戰前就是著名的住宅區,這裡有公園、綠地 和高爾夫球場,是寧靜、舒適的好地方。 事實上,這個大不列顛心臟的倫敦是由兩 個城市構成:一個是在倫敦堡和倫敦橋間的城 牆都市,這是由古羅馬人所建立的,這裡整個 廣大的區域,已形成倫敦的重要財政行政區域 ,到處可以看到壯麗的古老建築物;另外一個 是從英國工業革命以後,逐漸向郊區發展的網 狀商業區。 好幾世紀以來,倫敦是世界上最富有和最 有權勢的首都,並且是民主政治誕生的重要地 方,英國的歷史和它的氣質對倫敦有很大的影 響,英國人在這種環境下,孕育出愛好民主和 崇尚自由的習性。這是一個相當吸引人、具有 特殊媚力的國際性大都市,它不像巴黎或雅典 那樣具有羅曼蒂克情調,不像紐約或東京那樣 令人狂熱,也不像羅馬或馬尼拉那樣充滿了溫 暖的陽光,更不像曼谷或伊斯坦堡那樣具有異 國情調,它是一個充滿了霧氣、雲煙、灰塵、 深晦和潮濕的都市,因此有「霧都」之稱。每 年十一月間霧季開始,濃霧分成黑和黃兩種顏 色,黑色的霧含有泰晤士河南岸工業區的大量 煤煙,黃色的霧含有大量硫黃,對人體的健康 都有很大的害處。由於霧裡夾雜著很多煤煙粉 ,所以顯出一種令人見了會很不舒服的顏色。 有人認為英國人的堅忍性格是在霧裡養成 的,因為他們在霧季裡,每天都要忍受一段時 間的濃霧侵襲;也有人認為英國的外交手法, 也是得益自倫敦的大霧,因為英國外交家們在 國際政壇上的外交手法,使別人看起來如煙如 霧,莫測高深。平時倫敦濃霧起自黎明前,到 下午三時左右才散去,不論何種車輛,都要白 天亮燈慢慢地行駛,連路上的行人有時也會常 常發生相撞的事件。 倫敦平時每年下雨的日子,都在一百五十 天以上,因此這裡的居民們出門多帶著雨具。 這個都市無嚴寒酷暑,最低氣溫是一月份的攝 氏二點二度,最高氣溫是七月份的攝氏二十一 點八度。生活在這個都市裡的人們,夏秋兩季 西裝可以混穿,有時可以穿薄毛衣,冬天則要 準備厚大衣。 這裡對外交通非常方便,在航空方面,倫 敦有希斯洛、史坦斯特德、蓋特威(Gatwick) 、倫敦市區機場(London City Airport)和洛 托(Luton)機場等五個民航機場。其中的希斯 洛(Heathrow)國際民航機場兼營國內航線業 務,共有四個航運大廈,不同的大廈有不同的 航空公司辦事處,並且都有旅館附設的櫃台, 以方便一些未預定房間的旅客。第一航運大廈 是英國航空公司班機飛往歐洲的起降總站,到 荷蘭阿姆斯特丹及比利時布魯塞爾,每天就各 有七、八個班次,還可飛到法國第戎、德國杜 塞道夫及丹麥的哥本哈根等地。英國國內航線 班機也在這裡起降,包括從倫敦到愛丁堡、格 拉斯哥、利物浦、亞伯丁、伯明罕和根西島等 地。第二航運大廈是希斯洛機場最擁擠的總站 ,從歐洲各都市來的法航、德航、義航和北歐 航空公司等的外國班機,全部都飛抵此站,連 來自台北和東京的班機,也是降落此地。第三 航運大廈是歐洲各國班機起飛的航站;從日本 到倫敦繞北線及繞南線的班機,以及從美國和 非洲飛來的班機,都是利用此站起降。 四個航運大廈的各航站間,都有機場巴士 相通,所以旅客們如果想從國際線改搭國內線 班機時,就必須利用機場巴士作為交通工具。 這個機場入境手續繁瑣,海關人員冷漠驕傲的 臉上毫無笑容,對旅客也毫不放鬆地一一加以 盤問。入境手續得依照入境審查次序辦理,各 人依次分別進行,如果有家人同行,可一併辦 理,審查人員會問旅客造訪目的和居留日數。 入境審查結束後,便可到一樓的行李領取處領 取行李,再到海關檢查台接受檢查;若行李過 多,可利用手推車,此處行李常遭盜竊,因此 貴重物品或現款,最好不要放在行李箱內。 希斯洛機場東距倫敦市中心區為二十四公 里,兩地間的主要大眾交通工具為地下鐵( Underground)、航空巴士(AirBus)和計程車 。這裡地下鐵車輛是特別為航空旅客而設計的 ,地鐵迂迴的經過四個航空站,旅客可以很輕 鬆地把大型旅行箱放置在適當的位置,行李可 以利用手推車運送,車廂內禁止吸煙。自機場 駛向倫敦的皮卡地里藍線(Piccadilly Line) 地下鐵,可以和倫敦市內二百六十八個地下鐵 車站轉車相通,並銜接倫敦各主要火車站轉往 各大城市。地下鐵的營運時間自每天上午五時 零七分至晚上十一時五十分,由機場至市中心 的行車時間為四十五分鐘,約四至八分鐘開出 一班,票價是三英磅二十便士。 機場的航空巴士站和地下鐵站是在一起的 ,大約自每日上午六時三十五分到晚上九時三 十五分鐘,每隔十分鐘開出一班,全部車程約 為五十分鐘時間。巴士站就設在各航站大廈前 ,有很明顯的Airbus標誌,乘客們隨身攜帶 的旅行用大皮箱,可自行放置在車門旁的行李 放置處。航空巴士的行駛路線分為A1、A2及A3 等三種,Al是到維多利亞火車站,A2則到派丁 頓火車站,州終點是尤斯頓火車站。如果坐計 程車則需四十英磅左右,外加小費。 蓋特威民航機場的位置在倫敦南方四十二 公里處,與倫敦的維多利亞站有火車相通,自 晨間四時半至晚上十一時,日間每十五分鐘有 一班特快列車,夜間每小時也有一班車;週末 及星期例假班次較少。這種特快火車自機場到 市區車程約三十分鐘,在倫敦地下鐵站台可以 購買地下鐵和火車的聯營車票,車費八英磅九 十便士。如果是搭乘金獅航空公司飛機,可以 在該公司設在維多利亞火車站的辦公室,辦理 登機手續及托運行李。倫敦市區和蓋特威機場 間公路交通非常擁塞,計程車的車費又貴,因 此一般人出入機場,以搭乘火車為宜。這個機 場也有自行駕駛或司機駕駛的租車服務。為了 連接蓋特威和希斯洛兩機場間的快捷交通,有 線的「七四七」型客車往返營運,從清晨六 時至中午十二時,每十五分鐘開出一班;十二 時至十四時每二十分鐘一班;十四時至二十二 時三十分,則每隔三十分鐘開出一班,其餘時 間每小時也有一班,車程約六十五分鐘。 史坦斯特德(Stansted)機場在大倫敦市的 東郊,英國航空公司國內外班機都在這裡起降 ,由倫敦可到愛丁堡、格拉斯哥、利物浦、根 西島和澤西島等十五個城市。國際航線主要有 比利時、捷克、法國、德國、丹麥、義大利、 挪威、西班牙、瑞士和荷蘭等國家的多個城市 ,都有頻繁的航班。其中僅僅飛往荷蘭阿姆斯 特丹每天就有八次航班,鹿特丹每天三個班次 。機場至市內交通除巴士及計程車外,還有定 時的火車班次至利物浦街。 在陸上對外交通方面,英國是火車的創始 者,火車和英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時速一百 二十五公里以上的城市列車(Inter City)是串 聯幾個主要城市最受歡迎的交通工具,舉凡離 開倫敦前往其他地方,火車是最方便、舒適、 經濟和省時的選擇。英國的鐵路火車是供中長 程距離的旅客乘坐,因此鐵路都不經過市區。 倫敦有三十個火車站,內有八個主要車站:其 中維多利亞站是通往南英格蘭、法國和比利時 等地;尤斯頓站則通往北威爾斯和蘇格蘭等地 ;聖班卡站通往倫敦北方和雪菲耳等地;利物 浦站通往東英格蘭,並可搭乘渡船轉赴荷蘭和 北歐等地;國王大道站通往北英格蘭、約克、 紐卡塞、愛丁堡和格利斯比等地;派丁頓站通 往倫敦西郊、南威爾斯及牛津市;中央廣場站 通倫敦東南方,途經福克斯頓(Folkestone) 等地;滑鐵盧站是世界第一條載客的地下鐵, 完工於一八六三年,它除了是通往倫敦南方各 地、也是英法海底隧道高速子彈列車歐洲之星 (Eurostar)的終點站。尤其是通往歐陸的維 多利亞東站,人如潮湧,熱鬧非常,但是秩序 井然。搭乘國際列車出入英國國境,只須出示 護照讓稽查人員審核便可。 倫敦各火車站多與地下鐵車站在一起,所以 轉車換車非常方便。除了臥車外,沒有預訂 車票的必要,車票在火車站隨時可以買到,毫 不困難;火車票分為頭等和二等兩種,來回票 較為便宜,尤其是當日來回票更經濟,但只限 在上午九時以後使用;如逾站或上車不及買票 ,可以在車上補票。對號快車加掛餐車,一般 列車也有冷飲及三明治出售。 對外公路交通也是四通八達,維多利亞公 路總站位於維多利亞火車站附近,每天有一千 一百多輛客車來往各地,路線幾乎遍及全國數 以百計的大小城市。凡是國內各地火車不能到 達的地方,一定有公路長途巴士服務。公路特 快巴士非常普遍,有女服務生隨車服務,且供 應冷飲及播放錄影帶用以解除旅途寂寞。一般 旅客搭乘公路巴士經濟實惠,票價較火車便宜 ,有單程票,當日來回票,以及有效期三個月 的來回票。 市區交通以地下鐵(Tube)最為便利,倫 敦地下鐵是世界上最安全最有效的交通工具之 一,尤其是在有大霧的時候,地下鐵最為安全 ,現在共有十一條路線,可以說是四通八達, 非常方便,每天有數百萬名乘客;在車站售票 處可索取免費的地下鐵路線圖,其中有詳細站 名和交叉轉車地點。每條鐵路線各以黑、藍、 紅、黃、綠、紫……等不同顏色區分,票價視 行車區域而定。全倫敦共分為六大區,第一區 包括倫敦市中心;第六區最遠,包括希斯洛機 場。成人票價約為一英磅十便士(一區)至三英 磅二十便士(各區);五歲以下免費,五歲至十 六歲為五十便士至一磅五十便士。另外還有當 日來回票,每張約三英鎊,因此一天之內乘坐 越遠越划算。還有倫敦旅遊卡,這類票券不但 有優待折扣,並且可以省卻每次搭車排隊購票 的時間。旅遊卡分為一天、二天、三天及四天 等四種,票價約二百至一千元台幣,於效期內 不限次數的使用於地下鐵及巴士,詳情可前往 車站服務台或電話。01-2221234詢問。市區地下 鐵行車時間大約自清晨五時三十分起至午夜十 二時止,星期天班次較少。 城市列車(Inter City)時速一二五公里, 高速而方便,對於不是英國籍的居民和觀光客 ,發行了知性之旅國鐵票(Britrail Pass),時 間為四、八、十五、二十二天、一個月及一個 月內任選四、八、十五天等數種,票價合新台 幣約為四千至一萬五千元,五至十五歲可獲八 折以上的優待;在蓋了生效章之後,在效期內 就可不限次數、不限旅程的乘國鐵暢遊英國。 一般廣泛在歐陸各國通用的鐵路聯票( Eurailpass),在英國不能使用,但英國另有 幾種優待票,例如青年半價優待卡(Young Person's Half-Fair Card),每張十二英鎊, 購買資格是未滿二十四歲,或持有國際學生證 ,辦理時應帶兩張相片及身份證件。 另外,英國東南區通行票(Britrail South East Pass)有八天任選三天、四天(普 通票),以及十五天任選七天等,票價約二千 至三千五百元台幣,可以搭乘以倫敦為中心一 百五十公里範圍內的火車,不限次數的去暢遊 牛津、劍橋、溫莎古堡、坎特伯里古城等各景 點。還有國鐵無限制搭乘歐洲之星限定次數的 聯票,可以延伸英國行程至歐洲大陸,詳細情 形可向倫敦(0171)828-0892服務電話查詢。 公共汽車也是市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舉世聞名的紅色雙層公共汽車有三百條路線, 用號碼區分,在地下鐵任何車站均可以取得巴 士路線圖。票價因區域而有所不同,也有各種 優待票發售,其中有一種「任君遨遊」(Go as you please)票,可供乘客在三天到一個星 期內不限次數的搭乘公共汽車及地下鐵,方便 而實惠。公共汽車是先上車,後買票;不太擁 擠的路線是一人服務車,司機兼售票,在車上 要保留票根以備稽查員臨時檢查。下車時將車 票丟在車門旁的廢票箱裡,中間車門只准下車 ,不許上車。在比較忙碌的路線車旁設門,但 是有車掌,下層的後面是敞開的,只要車子停 下,就可以隨便上下,門旁車掌胸前掛著一個 印票機,按下數字鍵,就可以印出車票來,票 上有線路號數,上車站號及票價等,看來非常 方便。票價依距離而不同,越站乘車依規定要 受罰,但是下車都不收票,守不守法純看國民 道德了。 車掌多數是男性,而且多數是印度人,偶 爾有女車掌但都是四、五十歲的婦人,年輕的 女車掌如鳳毛鱗角。車掌要在兩層車廂間跑上 跑下,又要賣票,又要找錢,相當辛苦。下層 的座位有向前的,也有兩側相對的,所有的車 子都禁止吸煙,攜帶較大物件要放在樓梯下的 空間裡。上層都是面向前的座位,只可以坐, 不能站;帶狗的乘客規定坐上層,車廂前面右 上角有一面圓形的反射鏡,司機可以從反射鏡 中看到上層的情形。 倫敦的公共汽車站牌上有站名,分普通站 及招呼站兩種:普通站每站必停;招呼站在下 車前按電鈴一聲,示意司機停車,如果不按鈴 、或按兩聲鈴、或站上無人候車,司機不一定 會靠站停車的。一般說來,公共汽車上扒手很 多,乘客要小心自己的財物。白天公共汽車從 清晨六時半到晚上十二時行駛,接著另有夜間 公共汽車可以搭乘。另外有一種叫做「紅箭」 的單層紅色公共汽車,主要行駛在各個火車站 間為投幣式,需事先準備好零錢。到市郊可以 搭綠色的公共汽車,有長程回數票出售。 到倫敦旅遊的外來旅 客,可以搭乘由五家 遊覽公司經營的專用遊覽巴士,簡便而經濟。 如欲搭乘此種遊覽巴士,可事先向旅遊社,或 直接向當地旅館櫃台洽詢。 另外,倫敦觀光局為外來遊客設計的紅色 雙層巴士,頂層露天全是雅座,別具情調,遊 客只要在設有站牌的指定地點候車即可。這種 巴士行車路線是途經大理石拱門、國會議事院 、西敏寺、特拉法加廣場、白金漢宮、聖保羅 教堂而至倫敦塔。河上巴士船是另一種悠閒的 交通工具,使觀光客可以從河上觀賞倫敦泰晤 士河兩岸的風光。 全市共有一萬五千多輛計程車,以及兩萬 多名註冊有執照的計程車司機,這種司機必須 參加認識路途的考試,能背熟倫敦所有街道名 稱,並且能夠說出兩個地區之間的最短路線, 及格後才發給准許營業的執照,他們不但非常 守規矩,並且都溫和有禮,每星期有三萬名乘 客。倫敦的計程車大多數是外型優雅、漆成黑 黝黝的顏色看起有點像古董車。這裡的計程車 可隨地載客,沒有固定的招呼站,車前的For Hire燈號亮著,就表示是空車,隨處可招手 攔乘。計程車按表收費,計程表上有兩個數目 ,一個是表示乘客及行李數的追加車資,另一 個才是計程計時的車資,把以上的兩種車資加 起來再加百分之十至十五的小費,才是全部車 資。 大倫敦地區有八百多間合乎標準的大大小 小各不相同的旅館,按其等級的不同,房間價 目相差懸殊。旅館大約可以分成五級:一星級 是小型旅館,設備勉強過得去;二星級旅館標 準略高,各層樓有公用浴室及洗手間;三星級 旅館設備較好,房間內就有浴室、電話、彩色 電視、冰箱、空調設備和私人浴室;四星級旅 館設備,不但舒適且服務水準很高,有現代化 的私人浴室;五星級是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 有數百間以上客房及第一流的服務設施及品質 ,旅館有種種附屬的高級服務設備,如購物街 、三溫暖、美容院、夜總會、各式餐廳、咖啡 廳、會議室、郵電局、外幣兌換處、球場、健 身房、游泳池和大停車場等。倫敦還有許多價 格便宜的小型賓館,大多數無私人浴室,但有 洗臉盆,宿費包括供應早餐在內,分歐洲大陸 式及英國式兩種,英國式早餐內容比較豐富。 在各火車站附近有許多供膳宿的寄宿舍最為便 宜。 初抵倫敦,可先到英國旅遊局(BTA)所 設的服務中心,索取一些資料,同時中心服務 人員也會協助旅客辦理酒店房間、鐵路車票和 戲院入場券等的預定;英國旅遊局有設在維多 利亞車站的總局,希斯洛機場、滑鐵盧國際站 ,以及許多重要觀光地大公司中都有旅遊局的 服務台。或者直接撥電話0171-8248844,報上 你的信甩卡(Visa或Mastercard)號碼即可。 在英國旅館裡打電話費用昂貴,無論是查 詢電話號碼、打免費電話、或利用簽帳卡打電 話都要收費,而且很貴。通常打電話查詢電話 號碼,電話公司每通收費零點二五英鎊,但旅 館每一分鐘就要收費二點五至二點六四英鎊。 因此儘可能少在旅館裡打電話,免得平白付出 高額的額外費用。 倫敦的旅館大致多數仍保留著古老的傳統 ,但是也有許多新建的現代化觀光大飯店。在 六月到八月這段旅遊的季節裡,觀光客在到倫 敦之前,最好先行預定房間。這裡主要的旅館 有康勞特、倫敦希爾頓、麗池、邱吉爾、布徹 斯特、文藝協會、聖詹姆斯、夏惠、公爵、克 萊武登、布朗之家、格羅斯凡諾、卡頓塔、柏 克萊、克拉瑞吉斯、蘭卡斯特、五月博覽會、 西貝利、薩伏伊、瑞茲、皇家花園、華加戴里 、奧多福、蘭妮公園、海德公園、坎布里亞、 皇家山、朗迪士、史屈連宮、沙頓公園塔、瓦 辛頓、大都會和克利夫頓福等大旅館。 其中的康勞特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在世 界十大旅館中排名第九。麗池(Ritz)是市中心 著名的商務酒店,擁有一百二十九間豪華客房 及套房。在白金漢宮附近的紅盾招待所,是英 國救世軍所辦,不以牟利為目的,因此房租非 常低廉。此外,倫敦還有許多青年旅舍,收費 包括房租及早餐在內,非常便宜。 倫敦還有一家專門接待女客投宿的瑞福( Reeves)旅館,它的存在顯示了女性旅客對女 性旅館的需要。過去有許多女性旅客抱怨一般 旅館都是為男性而設的,對女性的服務態度很 差,櫃台服務生老是以看應召女郎的眼光打量 女客,教人混身不自在;到酒吧喝杯飲料,時 時得應付無聊男子的糾纏,女性住房內沒有加 鎖。隨著女性在社會上嶄露頭角,越來越多的 女性因商務需外出旅行,因而這家專為女性顧 客服務的旅館就應運而生。 倫敦也有許多各國風味不同的餐館,除了 傳統的英國菜,義大利、法國、印度、墨西哥 、美國、希臘、泰國、日本等國的菜館餐廳都 很多;唐人街的中國餐館更是價錢公道,口味 也很正宗。當地人的食物除了一些調味簡單的 菜外,就是烤牛肉,外加一些能長久儲存的糧 食而已。比較有名的菜餚有烤羊肉、蘇格蘭燻 鮭魚和多佛海峽的比目魚。普通餐廳果腹的食 物有用上肉燒成的牛排、炸雞加馬鈴薯片和狀 如餃子的可尼喬等。 附設在觀光大飯店內的高級餐廳都對外營 業,有豪華豐盛的餐飲供應,還有包括酒在內 的高級自助餐供客人選擇,另有商業午餐方便 住客招待客戶,可以一邊進餐一邊從事商業洽 談,堪稱經濟實惠。在一般的專業化餐廳中, 習慣上都把菜單和價目表張貼在入口的玻璃窗 裡,價格註明已包括稅金在內;如未加服務費 ,可酌量付百分之十至十五小費;已加服務費 的,如滿意其服務,不妨再酌給小費。 很多餐廳在下午二時半開始至傍晚左右有 英國式下午茶供應,佐以英國式甜點,價廉物 美。英國人愛暍茶的程度,比起我國廣東人的 飲茶習慣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清早開始 喝起,十一點有午前茶,之後有午餐茶、下午 茶、晚餐茶、晚間茶,名目不一而足,對茶的 品種、來源、添加物、添加順序都十分講究。 有朋自隔鄰來以茶待之;三五好友相聚,品茶 敘之;家人團圓,更是藉茶交流情感;因此英 國人一天喝上七、八次、十幾次茶完全不足為 怪。所以許多大百貨公司都附設茶坊,如哈洛 斯(Harrods)就擁有十多家茶坊。街上也有不 少專設茶店,位於比卡地里的福爾圖和梅森( Fortum & Mason)百貨公司地下一樓和地面 一樓是專賣茶葉和茶具,四樓附設供人休憩、 裝演氣氛相當好的大型茶店。另外還有隨處可 見的連鎖店,「魚與洋芋片」咖啡店,是較大 眾化的下午茶場所。 在鬧區中,也有很多小食店、披薩店、自 助餐館和速食店,還兼外賣,價格非常大眾化 。在倫敦街頭的許多酒吧也兼賣簡便冷食,別 具風味,一杯在手與友聊天,可洗一日塵勞。 有很多小食街及露天飲食市場,不但有各種口 味的小食供應,並且有街頭賣藝者,是市民們 悠閒的好去處。市區有不少中國餐館,以廣東 式飲茶居多,也有少數京菜或川菜館,其中的 龍巢(Dragon's Nest)餐廳風味絕佳,以川菜 和粵菜為主,也混有其他各地菜餚,如上海小 籠湯包、鮮蝦餛飩和素餃等,但它的招牌菜是 左宗棠雞。市內有名的辛浦森餐廳,開設於一 八二八年,外表獨特,有點像私人俱樂部,顧 客必須盛裝用餐,招牌菜為烤牛肉和約克夏布 丁,首創用銀製托盤來上菜。 倫敦的公共廁所到處可見,它們以白色的 馬賽克瓷磚、銅質水龍頭,以及實心木板門等 的特色而聞名,有些公廁甚至有侍者細心地為 如廁者脫下夾克、遞上毛巾,使上門者享受帝 王般的待遇。許多公廁都是收費的,位於騎士 橋的哈洛斯百貨公司盥洗室每次收費一英鎊。 這個都市裡的每一吋地方,都在訴說大英 帝國的光榮歷史,它有無可取代的魅力,不僅 處處保有歷史遺蹟,奇妙的是隨時會給人以現 代化都市的觀感,不論是新的或舊的,傳統的 和新潮的,都不著痕跡地被倫敦所兼容並蓄。 倫敦夜晚的盛況在歐洲也是很出名的,最 熱鬧的蘇荷區一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法國 軍隊曾在這附近駐紮,因此有小法國之稱。如 今城開不夜,夜總會、脫衣舞廳、遊樂場、歌 舞上空酒吧、中國餐廳、戲院、窺看美女戲院 、小電影院和俱樂部等,所有能夠想出名堂來 的娛樂花樣,這裡都應有盡有。人們通霄達旦 ,飲酒作樂,可以一邊飲宴,一邊觀賞歌舞, 各種精彩刺激的表演,極盡聲色之娛。這裡的 海灣街二十號,是莫札特少年時代的住所。西 南邊的卡納比街,則為披頭式服飾的發祥地, 非常吸引年輕觀光客。 比卡地里圓環的脫衣舞是倫敦最好的脫衣 舞,十分講究氣氛。當脫衣舞孃出場時,樂隊 奏起旋律緩慢的抒情曲,燈光逐漸暗淡下來, 偌大的舞台上只剩下灰濛濛的一片,有如倫敦 街頭的大霧。突然燈光亮了,樂聲也變得瘋狂 奔放,脫衣舞孃踏著輕盈的舞步媚笑而出;一 支舞後燈光又暗,當再度轉明時,台上出現了 一大群漂亮的舞孃在表演著美妙的團體舞;女 主角施施然舞到台下來,邊舞邊逗弄著觀眾, 邊舞邊脫,把脫下來的衣物放在觀眾的肩上或 頭上,逗得觀眾哄然大笑。但是這裡脫的最大 限度,是把上身脫光,露出豐滿的乳房,下身 一定要在前後保留一片梧桐葉子遮掩私處。 蘇荷(Soho)區有許多酒吧、咖啡館、餐 廳和其他娛樂場所,是讓人自由自在、到了這 裡不受任何拘束的樂園,也是遊客們雲集之處 。這個地區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據說在一六八 五年時,受迫害而逃到英國來的法國新教徒,| 就是在此定居,現在每年七月這裡還會舉辦熱 鬧有趣的「蘇荷週」慶祝活動。整個活動由莊 嚴隆重的開幕儀式揭開序幕,並且照例由倫敦 市教會長老組成的隊伍,從聖詹姆斯公園出發 ,最後在蘇荷廣場與其他參加慶祝遊行的隊伍 會合後,開始熱鬧的慶祝活動,各式各樣的餘 興節目使遊客目不暇接,其中最精彩的節目, 是端著放有啤酒和葡萄酒瓶的槃子,衝進終點 線的競走遊戲,這項比賽是由蘇荷區有名餐廳 的侍者們參加的。蘇荷區的伯威爾(Brewer) 街,是艷名遠播令人臉紅心跳的倫敦「紅燈區 」,色情玩意應有盡有。只是這裡的妓女不准 在街頭拉客,而是躲在寓所裡和客人交易,僅 在門口漆上粉紅色,使尋芳客不致摸錯門路。 英國為了吸引觀光客,警察們也只好對色情業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豎立著一座希臘愛神艾洛斯(Eros)銅像 的比卡地里圓環(Piccadilly Circus),位於特 拉法加廣場的西北方,是倫敦市內所有幹道的 交通樞紐,世界各地的地下鐵大都參考這裡的 設計藍本而建。本區專賣紳士用品,是倫敦首 屈一指的商業中心。麗晶(Regent)街到牛津( Oxford)街一帶,有許多百貨商店和精品店, 展售金飾、鑽戒和寶石等高級商品;西側的龐 德(Bond)街,聚集了許多畫廊和古典藝術品 。傑明(Jermyn)街與比卡地里大道平行處兩 旁,以販賣名牌煙具、香水和葡萄酒聞名。 入夜後,這裡有變化萬千、色彩鮮豔的霓 虹燈在爭奇鬥豔,使倫敦夜的氣氛更加濃厚, 六家性商店門前,掛滿了不堪入目的照片。在 五月博覽區(May Fair)一帶,是另一處娛樂 中心,但是來尋歡作樂的,多數是上流社會的 人士。對音樂迷來說,倫敦的夜是富有魅力的 ,尤其在每年九月開始的音樂季節裡,照例有 由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 和皇家交響樂團等所舉辦的世界一流演奏會, 最被重視。 另有兩處廣場,一個是素有「小美國」之 稱的格洛斯芬納(Grosvenor)廣場,北側立有 美國已故總統羅斯福的紀念像;西側是美國大 使館及許多政府機關,北邊靠近海德公園有格 洛斯芬納教堂。另一個是一七三七年興建的柏 克萊廣場,參天老樹,綠意盎然。格洛斯芬納 廣場附近南莫爾頓街上的皮毛店,頗獲好口碑 ,兩旁的露天咖啡店,常有許多怡然自得的英 國人休憩其間。 歌劇也是倫敦特產之一,英國又是莎士比 亞的故鄉,這裡一共有五十多家歌劇院,不乏 由世界各地專程來看歌劇的人,一演就是數十 年仍盛況不減的劇目,如貓(Cats )、西貢小 姐(曰辟5 Sa 付。已等,至今還深受觀光客和當 地居民的喜愛。到劇院看歌劇,一般都相當正 式,男觀眾平時上衣打領帶,在首演那天還要 穿大禮服才能進入。 倫敦的戲劇在全世界佔重要地位,劇場多 集中在比卡地里圓環和老威治一帶,較知名的 有皇家劇院、國家戲院、巴比肯(Barbican) 劇院、皇家宮廷劇院(Royal Festival Hall) 、妮絲提戲院和麗晶公園露天劇場等,演出戲 碼、場次、時間、地點可至當地買一本What's on & where to Go週刊或是Time out雜誌 ,裡面會有詳細說明。戲劇種類有豪華歌舞、 滑稽喜劇、莎翁名劇和芭蕾舞劇等。 在倫敦購物非常方便,遊客要購買由名師 設計的商品,可以去高貴商業區的騎士橋( Knightsbridge)街和龐德(Bond )街,這是高 級名品的集中地,許多世界聞名的設計師都在 這裡設有精品店。位於騎士橋的哈洛斯百貨公 司和塞爾弗里奇(Selfridges)百貨公司也值得 去逛逛,光是欣賞櫥窗內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 精品,就已經是一件賞心樂事。位於比卡地里 的科芬園和托卡德洛中心(Trocadero Centre )是購買手工藝品的最佳所在,也有不少吃、 住的地方;附近福爾圖• 梅森百貨公司,曾獲 皇室授予的特許證,專門供應皇室各項用品。 要看時裝和音樂音響器材,應該去充滿活力和 朝氣的牛津街。 牛津街(Oxford Street)是一條長約兩公 里由西到東跨越倫敦市區黃金地段的大道,公 認是全歐洲購物者的樂園,每年有三千多萬名 遊客光顧這裡的十四家大百貨公司、二十家珠 寶店,以及近三百家中型商店。各商店的店員 ,精通八十多種語言及方言,其中包括阿拉伯 語、廣東語、蘇聯語和史瓦希利語等。 底裙街(Petticoat Lane)的位置在利物浦 街的東南方,它事實上是一個非常平民化的大 市場,滿街販賣的都是舊衣、舊鞋、陶器、食 品和日用雜貨等,尤其是星期天的早上最為熱 鬧。這裡原來是許多貴族的官邸,街道高尚優 雅,但因一六六五年時這裡發生鼠疫,貴族都 紛紛遷離,歐洲各國其他的人民逐漸移居至此 ,街道兩旁才開始聚集許多攤販,貨物便宜的 程度,令人驚異。 購物必經之地的麗晶街,有蘇格蘭毛料、 瓷器極品、巧克力糖、積加(Jaeger)、貝利( Bally)等名店和專賣店,同時也有許多年輕人 喜歡的服飾店和平價商店。 科芬園(Covent Garden)是全市最具規模 的跳蚤市場,在古代原為威斯敏斯本篤會女修 道院的花園,十七世紀貝德福伯爵擴建,後來 是倫敦最重要的青果花卉市場長達三百多年。 大仲馬「茶花女」小說中,女主角與公爵相識 的地方就是在科芬園。經過三個世紀的洗禮和 喧囂之後,昔日的風貌已有極大的轉變,現在 成為各種商店、各式餐館、酒館、咖啡座、市 場攤、藝品店及街頭藝術家們活躍的區域,鮮 活躍動的氣氛,會立刻讓人情緒沸騰到頂點, 而為古老及陰沈的倫敦注入了陽光和新生命。 這裡不但深深地吸引了倫敦的青年,在一些吵 雜的酒吧、露天咖啡座和餐館中,到處可以見 到人群在專注地聆聽著爵士樂和搖滾樂。 在廣場的大鐘樓前不難發現有許多席地而 坐的人們,正津津有味地欣賞著各國街頭藝人 賣力而不刻板的表演。這種新的街頭絕活,內 容五花八門,非常有趣,在一旁欣賞的觀眾, 有時候會被邀請一起加入表演。這些藝人的表 演只求與君同樂,尋求意念的認同比賺取酬勞 來得滿足。近年來,科芬園幾乎已經成為演藝 明星的發源地,一些具有天賦的人,多半在這 裡發跡,進而踏入倫敦的演藝圈。 科芬園最大的特色在於它雖然是商業區, 但卻絲毫不帶市儈氣;相反地,處處都透露著 濃郁的藝術氣息,觀光客在這裡瀏覽街頭商店 的櫥窗,真可說是賞心悅目的事,因為這裡的 許多櫥窗,各有各的不同風格,每個店主人對 它的布置和擺設,都投入了很多心血,連廁所 裝飾也是與眾不同的,不但乾淨芳香,還有壁 畫和盆景的布置,看起來簡直像藝廊一般。 科芬園素有倫敦舞蹈中心之稱,這裡有許 多大大小小的舞蹈班教授著各類舞蹈以應愛好 者的需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裡不但是跳蚤 市場,而且是著名的手工藝品中心,從各式玩 偶、毛織品、毛海毛衣、二手貨到各式手繪的 貝殼雕飾及古董,應有盡有,交易情形非常熱 絡,有時人們可以在這裡買到自己意想不到的 東西。這裡還有一座倫敦交通博物館,每日上 干十時到下午六時展示倫敦市民歷代用以代步 的各種交通工具。 貝提科霍街和波特貝洛(Portobello)路最 為觀光客所嚮往,這裡的街邊有許多古玩和飾 物出售,相當引人入迷。凱姆登(Camden)大 追在星期三和週末有上百個攤位在這裡集中, 終成一個大露天市集,營業時間從上午九時到 下午五時。在西端市場裡,每天上午八時到下 午一時左右,大約有五十多個攤位在這裡集中 ,販賣各種日用品和食物。新凱利多尼恩市場 有一百家店鋪和三百五十家各種攤位,營業時 間是上午六時到下午二時。 曾經以迷你裙而領先世界女裝風氣於一時 的倫敦,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時裝前驅都市 ,市內的卡納比(Carnaby)街,滿布著高級服 裝及布料店,這裡年輕的男女個個都是身穿最 時髦的服裝。大體說來,倫敦的物品對男士比 女士們更適宜,尤其是高級品,例如英國的西 裝料是世界性的金字招牌,煙且(也是享譽全球 歷久不衰的,每位癮君子都以擁有英國的打火 機、煙斗和雪茄為榮。這裡的毛織品、雨傘和 皮製品也都是一流的,英國的威士忌酒和高爾 夫球具也傲視群倫。 哈洛斯(Harrods)百貨公司位於布朗頓道 (Brompton Road),坐地鐵在騎士橋站下車 就到了,這是全英國最大的百貨公司,無論你 想買什麼,一定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到英國旅 遊,不能不到哈洛斯走一趟,如果能碰上耶誕 大拍賣當然更好。最特出的是它的食品部,貨 品包羅萬象,無奇不有,而且陳設豪華;鮮魚 陳放在小噴泉上,泉水涓涓地流在魚身上,整 日不息,非常美觀;手工製造的巧克力精緻無 比,即使只買一小塊,也用華麗的花紙包裝。 總而言之,這家巨型百貨公司會令人大開眼界 ,就算空手而回,也不枉此行。 這家外貌磚紅色的大百貨公司非常有意思 ,在它的正門入口處懸掛了一塊招牌,上面寫 著:公司內禁止攝影、禁止抽煙、不能牽狗入 內,穿短褲子、兩截露肚臍裝、穿背心的都不 能入內,因此進入這家公司的看來都是淑女與 紳士。 在查靈十字(Charing Cross)路上,有一 家人潮十分擁擠的福爾大書店,共佔有十一幢 房子的門面,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一家零售書 店,以三十哩長的書架子、廣達九哩的地板、 三百萬冊以上的存書自訓。此外,還附設書廊 、專賣樂譜和唱片的部門、演說廳、讀書會, 以及一個專門出借書籍的圖書館。每日收到近 三萬封的來信,其中包括從世界每個角落裡寄 來的訂書單。這個擁有七百名員工的大書店, 是一個包括各種不同部門的書店集合體,有世 界上最好的醫藥叢集;東方書籍部門有近東和 遠東所有不同語文的書籍,它擁有的書籍珍本 和著作原稿都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 銀月女性書店(Silver Moon Women's Bookshop)是相當有特色的英國及歐洲最大 的一家女性書店,「銀月」一詞取自公元前六 世紀古希臘女詩人莎福(Sappho)的一首浪漫 詩,她是歷史上記載最早描寫有關女同性戀的 詩人。店裡除了陳列與女性議題相關的思潮類 書籍,還有女性執筆的文學類小說和偵探小說 ,近七、八十坪的地下室全部關為女同性戀書 場,成為全英國最大的同類書區。 在倫敦五月博覽(Mayfair)區的新龐德( New Bond)街三十四至三十五號,是世界骨 董拍賣界龍頭老大蘇富比(Sotheby's)的大本 營,它成立於一七四四年,創始人是書商森姆 碧加,最初拍賣物品以書籍和文學著作為主, 後來業務擴展,涉及各種不同的領域,包括書 籍、錢幣、郵票、金牌勳章、樂器、珠寶、老 爺車、科學儀器、搖滾樂演唱會紀念品、玩具 、餐酒、名人日記、貼身內衣、漫畫以至電影 海報等各類骨董,都成為拍賣的對象。歷史上 最昂貴的書籍「獅子亨利福音」就曾在蘇富比 落槌定案,於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六日,以八百 萬英鎊的高價賣給了德國銀行財團。一九八七 年一次轟動的大拍賣,場地移師到日內瓦湖畔 ,出售的是溫莎公爵夫人的珠寶,透過人造衛 星及電話競標,引起全球矚目,最後以五千萬 美元成交,比蘇富比預期高了五倍。 蘇富比大廈的招牌旗幟鮮明,穿著體面制 服的門房,隨時準備為上門的顧客開門迎駕。 二樓有數個展覽廳,公開展出即將拍賣的物品 ,遊客可以流連欣賞,參觀及交易時間為週一 至週五的上午九時到下午四時半,星期天偶爾 開放觀賞拍賣品。 在蘇富比東方的國王(King)街八號,是 世界拍賣界排名第二的佳士得(Christie's)公 司所在地,這家公司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佳話, 要算是一九八七年後印象派畫家梵谷遺作的拍 賣了,當時那幅「向日葵」以兩千四百萬英鎊 成交。 倫敦的商店,除了食品、書籍和藥物外, 都要附加百分之十七點五增值稅,甚至美容院 和餐廳也不例外,通常在標示的價格中,都已 含稅。在英國境內只停留三個月的觀光客,在 貼有"Tax Free"的商店購買物品時,只要 能證明是外國人的身份,並將它帶出英國,就 可免稅。但要填一張價目表,離境時將表和物 品交由海關查核,不久後就會收到郵寄扣除手 續費後的退稅。 商店在平常的日子裡,營業時間自上午九 時三十分至下午五時三十分左右,週末營業時 間縮短,每周四營業時間則延長至晚上七、八 時左右。 喜歡體育運動的人,會發現倫敦是一個令 人興奮的競技場。英國的國民運動是板球,在 市內各地的草地上,無論是職業選手或業餘球 員,都熱衷於這種運動。足球賽和橄欖球賽也 經常舉行;尤其是每年六、七月間的溫布登網 球大賽,更是盛況空前,而且世界聞名。賽馬 在英國幾乎每一天都有,買馬票賭馬是公開合 法的,場內場外,人人交頭接耳的交換馬路消 息,氣氛非常熱絡。 一般說來,倫敦是車水馬龍、熙來攘往的 熱鬧大都市,但大多數的街道不僅狹窄,並且 有坡度,有很多建築物都是維多利亞時代遺物 ,兩千多年前廊掛式的羅馬建築現在還能看到 ,四、五層樓的舊房屋和二十多層樓的新建築 物參差夾雜,顏色或深或淺。市區中最高的建 築物是郵政電訊塔,高達六百三十三呎;最矮 的是甘迺迪半身銅像,附近有上千馴鴿嬉戲飛 舞,不避行人。三百二十二公里長的泰晤士河 是倫敦的生命線,安祥恬靜,河身不寬,河水 悠悠地流著,頗有「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 生煙」的韻味,更看不出早晚水面有六呎的差 距。這條河四分之三可以通航,四月至十月間 ,有水上觀光遊輪定期行駛漢普頓廣場與格林 威治兩地之間。兩岸風景優美,每年的七月, 河上舉行有皇家賽舟會,十分熱鬧;河上有幾 座大橋,各有來頭,都很有名。 倫敦大約有華僑二十五萬人,大多數集中 在市區東部的唐人街,街上有三座標準的中國 式牌坊樹立在三個通道入口處。沙夫茨伯里大 道(Shaftesbruy Avenue)靠蘇荷區南側,有 一百多家店舖,大多數是中國餐館和雜貨店, 還有少數中藥店、美容院、中文書報社、工藝 品店、旅行社和一家黃金賭場。倫敦的唐人街 幾乎可說是飲食街,餐廳走大眾化路線,由於 物美價廉,吸引了大批的本地英國人和觀光客 。這裡餐廳以廣束菜為主,連服務也是港式的 作風,旺記餐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的特 色是便宜又大碗的賣點,因此生意非常興隆; 可是惡名昭彰卻成了它更大的話題,老板和伙 計對客人都是愛理不理的態度,對用筷子不順 手的老外也不提供刀叉,但是英國食客卻十分 認命地接受這種「不人道」的待遇,使旺記天 天客滿,座無虛席,有很多人是特地前來過「 被虐待」的癮。 唐人街的華人,以香港人居多,尤其是香 港新界地區的人最多,流行著上水、元朗和粉 嶺一帶的寶安縣客家話。一些來自台灣的新華 僑,散居在市區各地,他們有充裕的經濟能力 和文化水準,多從事較高層次的服務業。 市區內還有一些地方,是觀光客們參觀的 好場所。白宮(Whitehall)大街,是政府首長 們的官邸區。摩爾(The Mall)大道在特拉法 加廣場的西南方,是一條通往白金漢宮大門前 的大道,長約一點六公里,每當國家有正式慶 典儀式時,這裡是遊行隊伍必經之地,星期天 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車輛禁止進入,成為散 步的好地方。和摩爾大道平行的保羅摩爾大道 ,因十七世紀風行皇室的鐵圈球而得名,附近 有許多俱樂部,如陸海軍、利佛姆、旅客、皇 家汽車和劍橋等,大都採會員制,每家俱樂部 都各有傳統及特色。 從白金漢宮往前走,就是寬闊幽靜的帕爾 格拉維亞住宅區。再向前走,便是倫敦著名的 文化區,叫做土樂安廣場,又稱倫敦的波希米 亞,這裡有作家、藝術家、浪漫詩人、書店、 畫室、沙龍、咖啡館、恬靜的小街和美麗的小 廣場等,人們身臨其境,好像是置身在另一個 世界。由文化區沿著國王路向前走,沒有多遠 的地方就是以賣舊書和現代化繪畫著名的六鐘 街。象牙市場在離倫敦不遠處的聖嘉芙連船塢 的頂樓,每當拍賣期間,就會臨時粉刷一新; 市場裡的象牙、犀牛角和河馬牙等堆積如山, 琳瑯滿目。經過國王路上的區公所向左轉,走 進奧克萊街的盡頭後右轉,就可看到赤爾希長 老教會,據說亨利八世即在此悄悄的與第三任 妃子舉行婚禮。「法國革命史」的作者喀茱爾 的故居也在附近。再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幢十 五世紀的建築物克洛斯比館,館內庭園淡雅, 綠蔭蒼郁,登高瞭望,泰晤士河鄰波盪漾。右 邊的巴塔西橋,向著對岸的公園綠地展開雙臂 。沿著河岸散步路徑往回走,則會經過威爾希 植物園、國立陸軍博物館,然後到達拉內夢花 蘇格蘭場是英國倫敦警察總部的代號,一 共有一萬六千多名警官,負責維持方圓一千八 百平方公里內居民的安全。這裡的警官們除了 維持倫敦的治安外,還兼管著許多其他的事, 像交通、計程車和公共汽車的管理,市區內建 築物的安全檢查、醫藥服務、失物招領以及外 國旅客在倫敦停留期間的安全等。蘇格蘭廣場 的歷史是很有趣的,大約在一千多年前,英格 蘭國王愛德華賜給蘇格蘭王肯尼斯一片靠近西 敏寺的土地,他命令肯尼斯王在那兒蓋一個居 所,然後規定他每年要親自到倫敦來向自己表 示忠誠。肯尼斯王遵令行事,並且自他以後的 蘇格蘭王也一成不變地每年都到倫敦來,住在 這個叫做蘇格蘭的行宮中,朝覲英格蘭王。當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在一六○三年逝世後,蘇格 蘭王詹姆斯六世繼承王位,成為英格蘭和蘇格 蘭的共同國王。於是每年由蘇格蘭王前來朝覲 時所住的行宮不再有存在的必要,因而分成兩 個部分,分別稱為「大蘇格蘭場」和「中蘇格 蘭場」,都成為政府機構的辦公場所。到了一 六六二年,倫敦市的警察總部遷入蘇格蘭場至 今。 萊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地處倫敦 諸廣場的中心,廣場中央疊立著莎士比亞的銅 像,外圍的小花園,也豎立了幾位名人銅像, 如牛頓和畫家瑞諾茲等,廣場附近有多家大餐 廳和電影院,是逛街的好去處。這裡設有一家 半價售票站,專門以半價出售當天各種藝術文 化演出尚未售出的門票;但要另加一又四分之 一英鎊的服務費。 ==='''市內名勝古蹟眾多=== 倫敦由於人口非常擁擠,所以設有許多大 小的公園和廣場,以供調節空氣及提供觀賞休 憩之用。全市共有一千七百座公園,約佔有全 市十分之一的面積,其中最有名的是海德公園 (Hydr Park),也是全市最大的公園,位於 西區,白金漢宮的西北磷,佔地一百四十公頃 。園內禁止車輛進入,以正常步行的速度,約 需四個小時才能遊畢全園。這裡最早是屬於西 敏寺的,後來成為英國皇家遊樂嬉戲的地方。 在十五世紀的時候,英王亨利八世等人曾在此 地獵鹿、打熊;由於幅員遼闊,昔日曾有綠林 強盜出沒。到了十六世紀時,英王詹姆斯一世 首次將海德公園開放供民眾遊樂。在十八、十 九世紀時,它一度還成為決鬥者的場所。 公園裡有森林、湖泊、河流和草原,部分 地區是野鳥保護區,也有人工開鑿的湖河,真 個綠野千頃、林蔭夾道,靜謐悠閒,生趣盎然 ,栽植了成千上萬黃色的嫩水仙花,市民們都 喜歡到這裡來踏馬、散步和休息,也是英國人 夏日泛舟戲水勝地。這裡的人工湖裡有天鵝、 野鳥和野鴨,公園裡鴿子群四處飛來飛去,時 常可以看到人們對著樹叢伸出手,靜靜的等待 著,好像是等待著和人握手的主人,其實他們 是拿著鳥食,等待著鴿子飛來取食。 在公園東北角與外界道路鄰近的大理石拱 門附近的一塊小草坪上,就是著名的海德公園 民主講壇。早年海德公園並沒有固定的講壇, 發表意見的人用一個肥皂箱墊在腳下,英國政 府也會派人監視,如果走下了肥皂箱還在胡說 八道,警察就會干涉,因此海德公園約民主講 壇也就這樣形成的。 這裡是演講者的天堂,隨便什麼人都可以 上台發表主張意見和批評時政,諸如反種族主 義、素食、反暴力、反核武、反政府、以及任 何詭異的理論都有;演說的內容包羅萬象,大 的題目為太空競爭和核子大戰,小的題目如雄 貓應否閻割等,都可以各抒己見,甚至把英國 政府執政者批評得一文不值,只要是站在台上 就沒有人干涉,往往吸引大批臨時聽眾,但是 演講者也要有能忍受反對者的噓聲和被詰問的 雅量,同時還要有反駁的辯才。否則,一定會 被攻擊得瞠目結舌,無法收場。而且在這裡演 說有些限制必須要遵守,如果違反規定,就會 被警察取締。首先只有在星期天才能上民主講 台,其他的日子或者站在台下,都免開尊口。 英國人的守法觀念很重,因此從星期一到星期 六是絕對沒有人會違反規定在那裡「開炮」的 ;其次是絕對不允許攻擊國家元首,也不可以 用擴音器,更不可以募捐收錢、散發傳單、贈 送物品、做商業廣告和護罵打架,因為不守法 的演講者定會被警察取締。 肯辛頓花園(Kensington Gardens)坐落 在長長的蛇形湖(Serpentine Lake)西端,肯 辛頓宮也就在花園的西端,是維多利亞女王的 出生地,目前是瑪格麗特公主、王族們,以及 查理王子和黛安娜王妃過去的居處。花園包括 一座規模很大的植物園,種植著各種美麗稀奇 的植物,是遊客們散步、休閒和森林浴的好地 方。這個花園的特色,在於它經常有放風箏的 人、擠滿模型船的圓塘(Round Pond)、花徑 (Flower Walk)、寬徑(Broad Walk)、亞 伯特王子(Albert Memorial)紀念碑和在兒童 遊戲場裡的雕飾橡樹等。橡樹是一九三○年從 瑞奇蒙公園移來的,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樹齡。 圓塘邊豎立著一座小飛俠潘彼得(Peterpan 的可愛塑像,是來此遊玩的孩子們最感興趣的 地方。 亞伯特王子紀念碑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為 了紀念她的德國丈夫所建的紀念碑,相傳這位 女王之夫不但貌比潘安,且有曠世奇才,他於 一八五○年在此地所舉辦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 中,曾展示三十多萬塊玻璃而為國家賺取大筆 金錢,可惜英年早逝,女王為了懷念他,就在 商展原址上豎立他的紀念碑。碑塔四周內層四 角塑著代表農、工、商與製造業的雕像,以表 揚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百業興盛和威震全球。 花園裡的長凳可任遊客免費坐用,但是綠色的 躺椅則需收費。 青翠公園(Green Park)比海德公園小得 多,它最可愛的部分是在「皇后小徑」,因為 嘉洛琳皇后希望皇室能在春天有個散步的地方 ,所以在一七三○年築了這條美麗的小徑。 聖詹姆斯公園(Santa James's Park)是 倫敦歷史最悠久的公園,隔著摩爾散步道與聖 詹姆斯宮相對,是由白宮大道一直延伸至白金 漢宮為止的一座大公園,以露天餐廳和露天演 奏場為特色,經常都很熱鬧。查理二世把這裡 原來是零散的沼澤地和水池溝通起來開鑿成湖 ,增加了公園裡的不少風光。這座公園裡的鴨 島上,槃據著許多鳥類,包括有野鴨、鵝和鵡 鵬等,被列為禁獵區。 卡爾頓殿壇(Carlton House Terrace)是 位於聖詹姆斯公園外圍、摩爾大道東邊的一幢 白色建築,初為腓特烈王子所擁有,到一七七 二年攝政王子又加以改建,門牌號碼五號為賽 馬俱樂部,六號則為英國皇家協會。牛頓、達 爾文、哈雷等知名科學家,都是這裡的榮譽會 員。西側的卡爾頓小庭園,立有戴高樂將軍紀 念碑與喬治六世的銅像,其偉業豐功都刻在碑 文上。 隱藏在肯辛頓聯邦學院後面,有一座建於 一八一二年的荷蘭公園,佔地雖然只有五十四 英畝大,但是有許多優美的花叢和樹木,並有 一間別致的餐館,以及一個露天劇場。 麗晶公園(Regent's Park)是倫敦最芬香 、最具文化和最美的公園,有四百八十二英畝 大,位置在倫敦西北五月博覽區培克(Baker ) 街北方,因為它以前是供亨利八世打獵用的園 林,所以到現在還遺留著昔日的旖旎風光。公 園周圍雅致的十八世紀住宅,將會令你讚嘆不 已,這是名設計家納什(John Nash)所設計的 傑作。園內有各種形狀的小湖和池沼,還有數 不清的奇花異草,每個角落上所布置的休憩設 備,都非常富麗堂皇。公園中心是已故瑪麗皇 后的夏宮,又叫做瑪麗皇后玫瑰園(Queen Mary's Rose Garden),因為當時的玫瑰種 植者協會,贈送給這個公園很多玫瑰,所以現 在這裡已經成為英國最好的玫瑰花園之一。玫 瑰園中有一些布置得幽雅宜人的冷飲座,可供 遊客小憩,遊客在這裡,可以遠離都市的煩囂 ,享受大自然的悠遊閒靜。花園西北角著名的 露天劇場,設有四千個座位,專門為夏季英國 名演員上演莎士比亞戲劇而設。 倫敦動物園(London Zoo)的位置在市區 北面、麗晶公園的北側,是一個佔地三十五英 畝規模龐大的動物園,飼養一萬多種來自世界 各地的珍禽奇獸,其中許多是稀有動物,九十 七種已瀕臨絕種,都按牠們原來的生活環境佈 置著,來自中國大陸的熊貓最受人喜愛。安比 卡• 保羅(Ambika Paul)兒童園中,孩子們 可由親近動物、觸摸動物而學習、欣賞動物、 鑑識動物。在寵物中心(Pet Care Centre), 孩子們也可學習如何照顧寵物。園內的水族館 也是一處非常引人入勝的地方,每年有兩百多 萬遊客前往觀賞,開放時間每年三至十月是上 午九時到下午六時,十一月至翌年二月為上午 十時至下午六時,星期例假日休息。 公園設計的二○○五計劃,從一九九五年 起,以十年為一個歷程做瀕臨絕種動物的保育 計劃,以及公園的繼續發展,同時也以認養動 物、餵食、研究等義工活動,呼籲全球人類的 參與。 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原 係英國皇家的行宮和御花園,是世界上著名的 植物園之一,尤其是以名目繁多的植物種類享 譽全球。園內還有栽培熱帶植物、高山植物、 蘭花、棕櫚和澳洲植物的大型溫室。植物園中 有各類花園和溫室約四十處,涵蓋了寒溫熱帶 各種類的花草植物,蒐羅極為廣泛,連「草類 」植物都自成一區。 倫敦市區有許多廣場,最大的特拉法加廣 場(Trafalgar Square)的位置,在市區中心 查靈十字街(Charing Cross)的西南方。這個 廣場的設計和興建,是為了炫耀過去大英帝國 海軍的榮耀,因此在它的西南角上有一座巨型 的「海軍拱門」(Admiralty Arch),由此可 以通往白金漢宮。拱門分為三個高大的孔道, 中間孔道的厚重鐵門,只有在女王通過時才會 開啟。廣場中矗立著一座用大理石建成莊嚴的 納爾遜(Nelson's)紀念塔,塔座上配置著四頭 青銅大獅子,頗添英武之氣。 這座塔高五十五公尺,頂端豎有五點一八 公尺高的納爾遜立像,他是在一八二九年在特 拉法加海戰中擊潰法國拿破崙艦隊的英國海軍 名將,不過他自己也在這場慘烈的戰役中為國 犧牲。納爾遜銅像手握長劍,高立俯視,底部 塔基上的金屬浮雕,描繪著海戰的場面,而這 些金屬,是用當年英軍從法國戰艦上俘擄得來 的大炮所融化鑄成的。 廣場的北翼牆上,另有幾位英國海軍名將 的雕像。由於這裡的交通非常方便,大部分的 公共汽車和地下鐵都行經此地,因此非常熱鬧 ,平時就人潮洶湧,到了週末和假日,更是人 山人海了。由於廣場的空間較大,不但成為青 年男女約會的場所,也成為倫敦市民們的集會 講壇。許多不同組織的團體也喜歡選擇這裡作 為示威集會的場所,以及示威遊行的出發點, 有時場面過分混亂,警察就會介入干涉,加以 取締。但是大多數的示威集會並不滋事,只是 為了表達不同的意見而已。廣場上還有成群的 鴿子,以及諧星卓別林右手握著竹節拐棍、臉 上蓄著小鬍子的滑稽雕像。靠近廣場中央的地 帶有一些漂亮的噴泉,狄更斯小說中提到的古 董店就在附近。廣場的東北方有一座叫做「原 野中的聖馬丁」(Santa Martin the Field)的 教堂,有白色的六角塔,極為秀麗。 倫敦塔(Tower of London)的位置在泰 晤士河最下游的河畔,佔地不大,但是深溝高 壘,形勢險要,是由幾幢帶有尖頂的巍峨建築 物連接起來的堡壘,堡前有身穿都鐸王朝時代 紅黑色制服的守衛。他們共三十九人,由准尉 以上的退伍優秀軍官中挑選擔任,負責安全和 兼任義務導遊;在古時,這種皇宮侍衛是要先 替皇帝試吃食物,來維護皇帝安全的。堡內還 有十三座小古堡,另有壕溝和雙重城牆。 其中位於中心位置的,是最古老和最完美 的白堡,建於一○七八年的威廉大帝時代,到 一○九七年才竣工,這個宮殿城堡四周為倫敦 塔所圍繞。英國歷史上風流暴君亨利八世的劊 子手曾經在此砍下了六顆人頭,其中包括他的 第二任皇后安寶琳與第五任皇后凱薩琳在內。 安寶琳(Anne Boleyn)是亨利八世的第 二任皇后,一五一九年安寶琳隨著她擔任駐法 大使的父親湯瑪士布寧爵士到法國,一五二一 年返回英國,被亨利八世看中,選為凱薩琳皇 后的宮女,不久後就以「都鐸」王朝無男嗣繼 續為由,要和凱薩琳皇后離婚,但離婚須經由 羅馬教皇許可,而凱薩琳出身西班牙的亞拉岡 家族,當年在歐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教 皇下同意亨利八世的要求,使他無法達到娶安 寶琳為后的目的,在盛怒之下,於一五呂二年 和羅馬教會斷絕關係,然後和安寶琳結婚。一 五三四年一月,他宣布了國王至上法,並且成 立了英國國教。同年五月,由於大主教克南麥 宣布國王的婚姻合法,因此在六月就為安寶琳 舉行了皇后加冕禮。同年九月女兒伊莉莎白降 生。安寶琳婚後生活雖然幸福快樂,可是好景 不常,沒多久亨利八世又愛上珍• 西摩兒,又 以無男嗣為由而與珍‧西摩兒結婚,並生下一 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愛德華六世。一五三六年 ,安寶琳被冠以私通罪名被逮捕,囚禁在倫敦 堡,並於同年五月在堡內的西邊綠堡(Tower Green)被砍頭處決。 白堡內的甲冑室裡收藏著亨利八世王朝的 各種武器,矛、盾、刀、劍、槍、箭、炮等, 樣樣俱全,以及歷代酷刑和死刑的刑具。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中世紀鐵甲武士華麗的鐵 製甲胄,它和現代太空人的太空裝有異曲同工 之妙,是當年馳騁疆場的皇帝及皇子們的裝備 之一。在甲冑室二樓是聖約翰禮拜堂(Chapel of St. John,這是英國最好的諾曼式教堂建 築之一。血堡裡有愛德華五世王子和他弟弟被 勒死的房間,以及歷史上一些失敗皇帝和皇后 受刑的斷頭台,還有一間囚禁勒利爵士十二年 的石牢。 公元一四八三年,十二歲的愛德華五世( Edward V)當上英格蘭國王,他和弟弟立即 就被野心勃勃的叔叔格洛斯特公爵查理攝政王 安排住在既是王府又是監獄的倫敦塔裡,從此 倆小兄弟就音訊渺無,據說是在同年八月被查 理派人暗殺,而攝政王則當上國王,稱查理三 世。一六七四年,兩兄弟遺骸在倫敦堡中被發 現,這個兩兄弟冤死的地方,所以後人又稱為 血堡。 在綠堡裡展出一些亨利八世皇后們的日用 品,這裡還有許多被剪短了翅膀的烏鴉在飛翔 著,裨史上說如果這裡的烏鴉絕跡了,倫敦堡 就會垮下來,英國的王朝也就會沒落,所以這 裡的烏鴉都受到細心的飼養和保護。這些烏鴉 養在倫敦塔是從九百年前開始,牠們吃被處死 人犯的屍體,後來才改吃牛肉;城堡內六個重 要的要道,由六隻烏鴉分別管轄,非法的闖入 者,定被牠們契而不捨的予以窮追攻擊。 戒備森嚴的地下室珠寶庫裡,展出英國女 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時和出席國會開幕典禮時 所戴的皇冠,上面鑲著大小三千多顆鑽石;這 裡還展示著鑲有五百三十克拉世界上最大鑽石 「非洲之星」的「十字權杖」。 這座古堡因軍事需要而建,以防阻敵人逆 河入侵,自從伊莉莎白一世女王時代起就成為 監獄,當時所有重要政治犯都會經過一個叫做 「反叛者之門」,而左側尚有一座名叫博尚塔 (Beauchamp Tower)的流血革命紀念塔( Bloody Tower),塔旁是人犯執刑處,包括 英格蘭三位皇后都是在此處死的;據說這裡犯 人最多時曾達一千多名,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 戰結束後,才開放觀光。自一四八五年至今, 每晚準時九點五十三分,倫敦堡都會舉行關閉 城堡大門的上鎖儀式,稱為「鑰匙典禮」。由 禁衛隊長執行任務,整個過程歷時七分鐘。最 後在禁衛隊長高呼「上帝保佑伊莉莎白女王」 聲中結束。 塔橋(Tower Bridge)又稱倫敦橋,是倫 敦有名的觀光勝地,每年有近五十萬名觀光客 來此參觀,入口處有多種語言的介紹解說,塔 內的展示館一議人們瞭解這座橋的一切,維多利 亞式的小巧紀念品店也十分可愛。這是一座跨 在泰晤士河上仿哥德式的混合建築物,在兩個 巨大的橋墩上,各建有五層樓的方形高塔,而 橋面卻是雙扇開啟式的,每當有高過橋面的船 隻通過時,橋面就會向上裂開吊起,兩邊分開 寬達七十六公尺,讓船隻通行;在雙塔頂層又 有一條相連的高一百四十呎的行人橋,當下面 的橋面裂開時,行人們就要乘電梯自塔頂的橋 上過河,非常有趣。因此這條長二百六十六公 尺的橋,現在已成為倫敦有名的代表性建築。 這條工作橋,在一九五五年的一年中,曾升起 三十二萬五千三百五十八次,現在由於海港交 通的式微,一年平均只有二百五十艘船隻通過 。這座塔橋於一八八五年奠基、一八九四年啟 用、一九七一年完成電氣化機械裝置,整座橋 由一塊十呎長的石板,二萬七千二百六十噸的 磚塊,以及三萬噸石頭所混合的水泥所建成。 遊客可以花三元美金購票上去參觀,可以由北 塔的龐大鋼架登上玻璃帷幕的西向人行道,觀 賞附近的綺麗風光,然後再經由北塔而下,沿 著橋到南岸的另一幢建築,裡面有一間維多利 亞時代的鍋爐室及兩架巨大的蒸氣引擎;其中 一架從一八九四年使用到一九七一年,為升起 橋面複雜的水壓系統而提供動力,這架引擎如 今已不再發動,僅供遊客參觀。 黑修士(Black Friars)橋是一座底部有五 個拱形橋洞帶紅色的大橋,上面可以通行汽車 。橋基有六座藝術造型的白色水泥橋墩和燈柱 ,遠望過去和西敏寺的塔影互相襯配。它的下 游有一條西敏寺橋,也很壯觀。 新倫敦橋在塔橋的下游,外觀很平常,它 前身的倫敦大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美國新 奧爾良州買去。它的左岸是大火紀念塔。 滑鐵盧(Waterloo)大橋曾出現在「魂斷 藍橋」影片中,在倫敦滑鐵盧車站附近,正是 英國人為了紀念威靈頓將軍擊敗拿破崙而命名 的。 倫敦大火紀念塔的位置,在威廉國王路附 近。因為倫敦市區曾於一六六六年發生大火災 ,人員死傷慘重,財物損失也不計其數,這座 塔便是為了紀念在大火中死傷的人員而設,塔 高約六十公尺,每天開放供遊客參觀。 泰晤士河左岸下游有一尊由整塊紅花崗岩 雕鑿建造而成,重達一百八十噸,高二十一公 尺左右的克莉奧派屈拉方尖塔(Cleopatra's Needle)。它和埃及豔后克莉奧派屈拉女王毫 無關聯。而是於一五○○年左右豎立在埃及太 陽神廟前方的一對方尖碑之一,一八二○年時 ,當代的埃及國王穆罕默德。阿里為了向英國 表示友好而送給英國的。在它的地下室內,還 收藏了維多利亞女王的日用品。 郵局大廈(Post Office Tower)高達一百 九十三公尺,是倫敦市內最高的一座塔,也是 一座標準的現代化建築物。在開幕的當天,遊 客可以搭電梯到高約一百七十八公尺高的地方 ,將倫敦市的全景盡收眼底。現在一般遊客已 不能再上去俯瞰市區,只有到塔上餐廳用餐的 食客,才能享受到這種眼福。 無名戰士公墓(The Cenotaph)是英國為 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勇犧牲將士的一座大 理石紀念碑,每年十一月十一日的前後禮拜日 ,英國女王會率領政府要員到碑前舉行盛大隆 重的追悼紀念儀式。 唐寧街(Downing Street)十號是倫敦的 一個門牌號碼,西邊靠近聖詹姆斯公園、東面 鄰近泰晤士河畔的唐寧街一共只有十六個門牌 ,也就是從一號編到十六號,但是方圓卻有兩 平方公里寬。其中的一號至八號是英國首相的 辦公大樓,全部是五層樓的君士坦丁式建築。 十號和十一號,則是連幢建築宅,前者住的是 首相,後者是財政部長的官邸。 唐寧街十號是一幢三層樓的紅牆長窗建築 ,頗具氣魄,建築雖已古老而不夠新式,但卻 非常實用,它本來是喬治二世送給當時的首相 威爾遜個人的,以後威爾遜又把它捐出來當成 首相官邸。這幢首相辦公大樓的大門口有英國 皇家的衛隊,戴著光可鑑人的銀盔,穿著御林 軍服飾,騎在棕色的馬背上,整日供遊人參觀 和拍照。 唐寧街十號正對著首相辦公大樓的左側門 ,中間隔了一條用卵石砌成的便道,供首相上 下班驅車之用。首相府的大門對著馬路,門口 只有兩名警察守衛,有一條小通道作為下車落 腳之處;黑漆的木門,上面鑲了一個銅質的阿 拉伯「10 」字的門牌號碼,左側有一盞金屬路 燈,整幢建築看上去樸實、莊嚴,也透著溫馨 ,是今日世界上最平民化國家最高行政首長的 官邸。內部陳設布置簡樸而雅緻,有全套現代 化設備,但是並不奢華,其原因是這裡的主人 沒有長期住下去的打算。 一般的習慣,當新首相產生時,原主人在 辦妥移交手續後的當天就會離開,從無戀棧不 搬的。以往住得最久的是邱吉爾,先後約十二 年,以後的柴契爾夫人,也不一讓邱吉爾專美於 前。一九九七年五月新科首相布萊爾因有三名 稚齡子女不夠住,因而將唐寧街十號首相府與 十一號財相府對調,而打破了傳統。 戰時內閣地下祕密辦公室,是一處值得去 憑弔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遺跡,現場一切保持 著一九四五年邱吉爾離開此處時的原狀。在那 關係重大的幾年間,盟國的軍事首腦就是在這 裡發號施令的。這些辦公室與通道,深入地下 達五十呎,上覆鋼筋混凝土,是任何炸彈都無 法予以摧毀的。這個辦公室位於查理王子街尾 一幢灰色石造政府大廈的地下室,距離唐寧街 十號僅三百公尺遠。它建於一九三七年,屬英 國國防委員會管轄,全部設備可以容納五百四 十人,有三條供電路線,兩套供水系統,經常 準備著半個月之需的存糧。 這個地下建築物有三道門禁:主要入口由 國民兵把守,通道入口由憲兵把關,底層的通 道則由海軍陸戰隊負責安全事務;連情報人員 到此,也要出示手牒方獲放行。參觀者在地下 七公尺的現場,沿著複雜曲折的走廊,可以看 到廊邊暖氣管及呼呼作響的通風管。 遊客可以隔著玻璃看到戰時的內閣會議室 ,一九四○年倫敦遭閃電攻擊、一九四四年倫 敦遭納粹德軍飛彈攻擊情勢緊張時,邱吉爾和 他的八名閣員在這裡集會不下百次。當時的室 內工作人員包括參謀、速記員、打字員、廚師 、高級軍官及皇家海軍陸戰隊衛兵。會議室當 中有一張大桌子和二十四個座位,席次上的名 牌,至今仍留置原地,一如當日情景。在邱吉 爾首相的扶手椅後,擺著一個大煙灰缸。他的 臥室擺著一張單人床和兩把有扶手的椅子,室 內還有一面樸素的鏡子和一張寫字台,他的講 稿就是伏在這張桌子上寫的。牆上懸掛著幾幅 大地圖,其中一幅顯示出英國的海岸線,上面 根據敵軍進犯的可能性作出了一些記號:甲處 宜於漲潮時來犯,乙處是那些塗著紅圈的地點 ,表示「無論何時登陸均極容易」。 另一間較小的房間是邱吉爾夫人的臥室, 很像輪船上的艙房,一隅有為她女兒瑪麗安置 的一張行軍床。與此室相接的是邱吉爾餐廳, 內置橢圓形桌子,可坐四人,一張小茶几,四 壁點綴著兩幅農村風光的圖畫,此外牆上空無 一物。還有一間「極機密」的房間,據說設有 兩具電話,是邱吉爾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華府辦 公室直接通話處,這個房間至今仍禁止參觀, 門上標明著「極機密」的字樣。當年大轟炸時 ,曾有一枚一千磅重的炸彈落在這個地下室附 近,但是除了震動外,沒有其他的影響。 伊莉莎白女王二世會議中心(Queen Elizabeth II Conference Center)的位置與西 敏寺隔街相對,是一座非常現代化的巨大建築 物,被稱係「二十世紀的堡壘」。它為會議籌 劃者提供了過去大西洋兩岸所無法提供的安全 措施。該中心是由英國政府斥資興建,為工商 界提供一個位於倫敦市最中心地帶、並具有最 新設備的會議中心,其中的邱吉爾禮堂不但可 供會議使用,並且也適合作為展示中心,有可 以做十二種不同語言立即翻譯的裝置。 這個會議中心擁有一系列複雜的電動裝備 設置,以及一個壕溝,只要按一下鍵鈕,整個 會議中心會被封鎖起來。這裡有特別保留給各 國元首開會的特區、舉行高峰會議的套房,各 種安全防衛設備是極機密。會議中心設有大型 的記者招待會場所、電視傳播系統、錄音室、 最新衛星收發、影片放映及餐飲等供應設備。 這裡平時可以容納九百人開會,如果將惠特里 和佛萊明兩個廳都打通,則可容納一千二百人 。此外,該會議中心內還有十一個會議廳和八 十個較小的套房可資利用。 國會大廈(House of Parliament)號稱「 議會之母」,是早期王宮,十一世紀愛德華所 建的議會大廈,威廉一世時又予擴建,一五一 二年遭回祿之災,王室遷居,自一五四七年起 開始用作下議院的會址。現在的大廈建於一八 四○年,它的位置在西敏橋邊的泰晤士河畔, 是英國國會的所在地,佔地約二千平方公尺, 共有一千個房間,十一個中庭,陽台長度二百 七十四公尺,以掛有大鐘的鐘塔而聞名,是一 座哥德式的建築物,也是倫敦的象徵性建築物 之一,有很多遊客到這裡來參觀。這裡是世界 上著名的立法機構英國下議院開會的地方,它 的開會程序,莊嚴的法治氣氛,以及才氣煥發 的雄辯等,可以讓外國觀光客們體驗到西方國 家真正的民主。 開會期間,旗幟飄揚,會堂上的紅椅可供 一千名以上的議員出席。開會時眾議員坐在會 堂北側,大廳口上的畫廊是記者或參觀者的旁 聽席。中央大廳的圓形天花板上,裝飾著威尼 斯馬賽克風格的壁畫,牆上則是英國女王和英 國政治家的塑像;由大廳通往下議院畫廊,在 左側邱吉爾拱門處,豎有一座邱吉爾塑像。 會堂西側的西敏大廳是老建築大火時唯一 留下的部分,一○九七年建成;除非有議員特 別安排,大廳平常對外不開放參觀。會堂右側 是石造的大鵬(Big Ben)鐘塔,又叫做大笨鐘 。每當國會開會期間,鐘塔放出閃耀的光芒, 景象壯觀,每小時報時一次,倫敦市每個角落 的居民都能聽到,連英國的B Bc 電台也利用 此鐘,每十五分鐘報時一次。 由於英國國會的開會時間是在下午二時以 後,所以國會如遇有難決的大事,就得開會到 午夜,因此國會議事廳就會燈火通明。 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是英 國最大的高等學府,它是第一所廢除教師宗教 信仰的大學,也是第一所開設科學和工程課程 1的大學和正式招收女生的大學。它於一八八○ 年起第一次招收女生,一九一二年起成為英國 和其他國家建立大學的楷模。此外,這所新型 的大學向所有的人開放,不論種族、宗教信仰 和政治立場如何,都可以到該校就讀。這些建 校的方針,使倫敦大學成為教育改革的先鋒。 這所大學非常大,但卻沒有中心校園,共 由倫敦的五十五個學院及其他機構組成。目前 全校有教授及其他學術人員近八千人,學生有 五萬多名,佔英國大學生總數五分之一。有八 個專門學院,其中包括世界有名的皇家理工學 院、經濟學院和亞非學院在內。倫敦大學在醫 學方面更是非常有名,它的醫學院培養出來的 醫生,佔英國醫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漢普頓宮(Hampton Court Palace)的位 置在倫敦的西南方二十四公里的泰晤士河北岸 ,是英國保存得最好的都鐸式建築物,是一幢 有廣大庭園的紅磚建築。最初由奧爾西( Wolsey)紅衣主教於一五一四年斥資興建,一 五二九年將它獻給亨利八世,企圖恢復寵幸, 但未成功,在以後的兩百年中,許多英國君主 都在此居住過,一直到喬治三世之後,才不再 使用。後來經建築師克里斯多夫• 雷恩爵士為 威廉三世改造,才擁有現在的規模。這座宮裡 廚房之大令人驚訝,傢俱之豪華、珍藏繪畫之 美,也都令人咋舌。除了大廳外,還有西宮、 噴泉宮、畫廊、方庭、教堂,以及精心設計的 美麗花園。現在大廳中掛滿壁毯和名畫,還有 亨利八世第二任皇后安寶琳的簽名字跡和徽記 ,令人目不暇給。宮庭內的五月花園,尤其引 人入勝。 宮內有兩百八十間客房、五百名僕役、廣 大的廚房及酒窖和五百年前沒有什麼不同,傳 說中的鬼船(Haunted Galley)就是在此地「 出現」。宮內還有一座可愛的鹿園,在漢普頓 宮附近,有一座非常吸引人的迷宮(Maze); 現在內部已公開讓人參觀,並對外營業,東廂 套房四夜收費四百五十美元;如果在聖誕節或 除夕,收費提高為一千二百多美元。套房布置 得古色古香,到處都是數百年的古物和古董, 但是習慣住觀光大飯店的人可能感到太過安靜 ,因為這裡沒有電視和音響。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佔地約 五十英畝,它的位置在詹姆斯公園的西端,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遭到納粹德軍的十多次轟 炸,後又完全修復。宮前廣場上有維多利亞女 王塑像;宮內有佔地五英畝的小湖,並有庭園 、矮林、草地、樹木、花卉、球場、游泳池、 馬廄和宮廷內院。而宮廷內院又包含有女王休 息室、臥室、育嬰室、遊戲室、皇冠儲藏室、 陳列品室、禮拜堂和女王藝術館等。 這裡本來是詹姆斯一世所闢的桑園,一七 ○三年興建為白金漢公爵的官邸因而得名。它 曾經一度做過帝國的紀念堂、美術陳列館、辦 公廳和藏金庫,一直到一七六一年喬治三世看 中了它,從公爵的子嗣處購得送給他妻子,稱 為女王宮。到了喬治六世,花費了六十萬英鎊 將它擴充改建成正式的王宮,後來亨利八世也 曾以這裡為王宮。一八三七年,維多利亞女王 登基後不久就在此定居,從而使它成為英國皇 室的宮殿,現在則成為伊莉莎白女王的王宮。 這座四層樓正方形灰色的大宮殿,宮前廣 場上有座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碑上豎有勝利 女神金像,訴說著維多利亞時代的光榮。另外 還有許多塑像,象徵著真、善、美、和平與正 義。當女王在宮中的時候,屋頂上就懸掛著王 旗(Royal Standard)。在每年六月份的女王 誕辰慶典中,此地都舉行閱兵儀式,頗為壯大 隆重。 宮內共有六百多個房間,有三分之一終年 都空著不用,只有在特別大典時,才有可能住 滿客人。宮中走廊長約半公里,全部鋪著厚達 一吋的紅色地毯。這裡有兩百名女僕,宮廷內 每一個角落天天都要打掃,有十二名男僕一天 到晚專做擦拭門窗的工作。宮中有三百個時鐘 ,每天都有專人負責上鍊和修理;兩千盞電燈 ,也由專門的電氣技工負責管理。 宮裡作業時間按步就班,非常準時。天剛 發白,一群女工已在做各種清潔工作;六時正 ,警衛打開宮廷大門;六時三十分,送牛奶的 貨車從側門推進去,不久後報童送來供女王閱 讀的三種早報;七時三十分,衣襟上用金色辮 條繡著「白金漢宮」的特別郵差,背著每天擦 得雪亮的郵袋送信來;八時正,宮中所有的秘 書和職員等一律上班,開始了一天的宮廷生活 。八時三十分,女王坐在俯瞰宮廷花園的休息 室裡閱讀信札,而閱讀這些大批湧到的信件, 是女王一天中的主要工作。時常見到御侍大臣 捧著鮮紅色並飾有羽毛的御箋,那便是對某些 函件的答覆,除了特殊的情形外,上面通常是 寫著宮中慣用的詞句「奉女王陛下聖諭:尊函 已交有關部門辦理。」為了對付那些真跡的收 藏家,並防止女王的信函被人售賣,因此在這 類信件上女王從不親筆簽名。 伊莉莎白女王是一位事必躬親的家庭主婦 ,每天早上,她總要花一部分時間同宮廷總管 和女管家等討論家常事務;她每出一個新主意 ,立即影響到全宮的每一個角落。女王和她的 家人住在二樓面向花園的幾個房間中,餐廳設 在接近花園中樹蔭路走廊的盡頭。 宮前有一隊身著鮮豔戎裝的御林軍,他們 身著紅色上衣的服裝、白色腰帶、黑色長褲、 雪亮的皮靴,頭戴著一呎多高黑色熊皮的峨冠 、金刀和駿馬,以他們喧嚇、嚴肅而又整齊的 步伐,顯示出昔日大英帝國的流風遺韻。 每天上午十一時,御林軍舉行換班儀式, 由一名騎馬女軍官及蘇格蘭樂隊的雄壯軍樂引 導,以傳統的威武英姿,作各種軍操表演:最 後在交接兩隊隊長互相敬禮和兩隊御林軍舉槍 為禮聲中,才完成了為時一小時的隆重交接典 禮。由於守衛白金漢宮的御林軍因經常輪調, 不同單位的御林軍也各自有風格迥異的交接儀 式。當御林軍換班時,有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圍 擠在宮前參觀。 白金漢宮的內部過去是從不公開,只有那 佔地三英畝用石頭建成宏偉的皇家馬廄,每星 期三開放,但是要入內參觀的人必須在兩個星 期前申請,才會獲准參觀。平時馬廄裝有擴音 器一架,大聲播送舒伯特的軍隊進行曲之類的 曲子,還有一大堆五色繽紛的各國旗幟,常在 馬頭旁邊搖晃,以便遇有大典時這些馬能安然 不受驚嚇。宮廷內院是宮中極端神聖的地方, 不是宮廷的服務人員是無法出入的,並且也只 有大約二、三十個人能夠經常見到女王,宮中 的其他人員只有在每年聖誕節時才能夠和英國 女王見面,那時全宮的僕役依照服務年資的深 淺排成一列,依次接受女王的握手慰問及禮品 。宮中有一座長一百五十呎用玻璃蓋成的陳列 品室,陳列著無數的奇珍異寶,其中有一幀繪 范荻克宮的圖畫,價值連城。 近年來英國皇室為開源節流,已經開放部 份供人參觀,雖然門票並不便宜,但仍然參觀 者趨之若騖,因此收入也相當可觀。 聖詹姆斯宮(Santa James's Palace)是 十二世紀時所建的一座醫院,在亨利八世遷入 白金漢宮前,這裡一度成為王宮,一直到一八 三七年止,愛德華六世、伊莉莎白一世和瑪麗 一世,都在此住過。英國人喜愛聖詹姆斯宮遠 勝過白金漢宮,因為它處處留著歷史的痕跡。 比方說查理一世於一六四九年就是從此地被拖 到白廳去砍頭,甚至這裡每一塊鋪地的石板, 都有說不完的故事。現在這裡是太子的居所, 這裡的王室騎兵衛隊在每天上午十一時舉行交 班儀式時,吸引大批遊客駐足觀看。 肯辛頓宮(Kensingtion Palace)興建於一 六○五年,一六八九年英王威廉三世和他的皇 后瑪麗獲得,交由雷恩(Wren)設計。雷恩是 英國最傑出的建築家,他在天文、物理、氣象 、幾何學、生理學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但最 出色與貢獻最大的是建築學方面;因為他具有 物理學的直觀能力和模型製造的藝術才華,能 設計出規模宏偉、結構複雜的建築物,因此肯 辛頓宮的古典主義風格,令人印象深刻。而且 地靈人傑,後來成為維多利亞女王的出生地和 成長的地方,一直到她繼承了王位後,才離開 這裡,所以宮中可看到許多她的正式衣物,以 及她寢宮中華麗的裝飾。現在宮中一些可愛的 藝術性建築物,都是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和 她的王夫亞伯特而建,其中有亞伯特紀念堂、 亞伯特音樂廳、亞伯特紀念碑亭、亞伯特橋, 以及維多利亞和亞伯特美術館等;另有建自查 理二世的榮民療養院,也獨具一格。 在維多利亞傳中曾經介紹說,亞伯特是個 愛好藝術、勤政而有恢宏氣度的人,對維多利 亞盛世的輝煌政績有極大的貢獻,後因積勞病 逝,使維多利亞如失去左右手,精神整個陷入 崩潰,有很長的時間都不能上朝,也不問政, 可見她對亡夫的懷念有多深了。 在亞伯特美術館,美術品收藏之豐毫不遜 包於大英博物館,從古代到十九世紀都有,包 估中世紀美術、阿拉伯美術、日本浮世繪畫、 匕洛克和洛可可藝術、鍛繡、肖像畫及各地民 族傳統樂器等,比較知名的有米開朗基羅的雕 傢、達文西和戈雅的部分作品、拉斐爾的手稿 ,以及世界最大的波斯地毯等。 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位於 大羅素(Great Russel)街北側至蒙太奇( Montague)街,東邊靠近倫敦大學,西面是 布盧姆斯伯里(Bloomsbury)大街,是一座非 常宏偉的希臘式建築物,始建於一七五三年, 並於一八二三年改建完成,它和紐約的首都博 物館及巴黎的羅浮宮,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 。這幢佔地廣闊以灰白色大理石砌疊成的文化 殿堂,每年有六百五十萬各種不同膚色和年齡 的遊客,像朝聖般的接踵而來。 博物館大門內有石造的莊園,園內四十四 根象徵著人類科技和藝術進步的愛奧尼亞圓形 大石柱。這座博物館的典藏和歷史,與大英帝 國的興衰有密切的關連,它基本上是屬於考古 博物館,大多數收藏品都是趁軍事侵略和殖民 之便,就地挖掘或掠劫而來。全館有九十四個 陳列室,全部加以編號,保存著最能代表英國 藝術和文學的珍品,有很多珍貴的文件和手稿 ,包括了英國大憲章的原稿、納爾遜上將航海 日記和他臨終前寫給漢彌頓夫人未完成的信, 莎士比亞、貝多芬、巴哈、拜倫和濟慈等人的 手稿真跡,以及其他富有歷史價值的文件。此 外,館內還珍藏著包括中國滿清龍票在內的四 百萬枚郵票,一百萬枚金、銅幣,以及令人瞠 目結舌各種各式大量徽章。 這裡也收藏有英國歷代的戰利品,如小巧 的埃及獅身人面雕像、木乃伊和艾爾金大理石 (Elgin Marbles)等。 古埃及館(Ancient Egypt)裡有公元前三 千一百年的埃及乾屍、公元三千年前的巨大雕 像、西元一千四百年前彩色鮮豔的壁畫,以及 著名的羅塞達石(Rosetta Stone)。羅塞達石 是一七九九年在埃及羅塞達河口附近、被拿破 崙遠征軍一名軍官所發現的黑色玄武岩石碑, 碑文內容為公元前二○五年至一八○年間埃及 祭司所寫的決議文,用象形文字、通俗文字和 希臘文字等三種文體雕刻而成,經法國歷史語 言權威學家尚包里昂(Jean Franciois Champollion)研究後,終於解開古埃及象形 文字之謎,並因之引起了一陣研究古埃及的熱 潮。 埃及館除了人的木乃伊外,還有動物木乃 伊。為了方便參觀,木乃伊的展示分為直接將 木乃伊放在畫有精緻漂亮人形圖案的木棺內, 以及木乃伊及木箱兩者分開陳列的方式。每具 木乃伊由於一裊了厚厚的紗布,既無法分辨性別 ,也難以確定歲數,所以每且(展示的木乃伊旁 ,都附上一張X光片,做最科學的「剖析」。 艾爾金大理石是十九世紀初,艾爾金爵士 從雅典巴特農神殿搬來的雕刻與浮雕,現在已 成為希臘文明的最佳佐證。第十七、二十六、 八十九至九十陳列室展出亞述人的雕刻成就, 無論是巨大的人首飛牛神獸,或是描述狩獵攻 擊的牆壁浮雕,都是別處看不到的。在第六陳 列室內還有從雅典巴特農神殿搬來的高浮雕群 像,這些皆是希臘古典黃金時期最偉大雕刻家 菲狄亞斯(Phidias)唯一的傳世之作,是大英 博物館瑰寶之一。 大英博物館內也收集了中國、印度和日本 等歷史較久的東方國家的民俗資料、藝術品和 考古學家們發現的出土品。從中國搬來的隋代 大佛,高十多公尺;第三十四陳列室有公元四 世紀時東晉顧愷的「女史箴圖」卷。 錢幣館展出人類自古以來使用的各式交易 工具,從穀物、石頭、木塊、貝殼、銅環、羽 毛、銀子、金錠、銅幣、鈔票,到現在最流行 的塑膠貨幣信用卡等,應有盡有。館內珍存近 一百萬件古今交易工具,篩選出五千件展出, 又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從公元前兩千五百 年至公元六百年,這時期包括古代美索不達米 亞平原上,人類最早以穀物和金屬作為交易工 具的紀錄,以及公元前七百年人類開始使用的 錢幣。第二部分是一七○○年以前錢幣使用的 情形,中國人是最早學會使用紙幣的民族,十 一世紀開始就用紙鈔了。 大英國家圖書館(British Library)成立 於一九七三年七月一日,坐落在倫敦中區的聖 潘克拉斯(Santa Pancras)街上,是一座地上 八層地下四層的宏偉建築物,整個外形像一艘 龐大的軍艦。館舍總面積約二十萬平方公尺, 造價高達四億五千萬英鎊,由以前的不列顛博 物館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國立外借科技 圖書館、英國全國書目出版社、版權收訖室、 文獻供應中心……等十三個單位組成。它是世 界最大的圖書館,也是英國最重要的公共文化 建築之一,並且是倫敦市區的主要陸標之一。 館內共有藏書一千五百萬多冊,手抄本圖書十 一萬八千冊,印璽一萬八千件,期刊五萬一千 種,微縮膠卷文件二百二十五萬件和無數的原 稿、地圖、曲譜。在這些收藏中,包括有盎格 魯撒克遜諸王時期的憲章、從公元前三世紀至 現在的各種珍貴文件和典籍抄本。館內的東方 部和抄本部珍藏有斯坦英盜自中國的敦煌卷子 ,還有C.J里奇的藏書、錢伯斯(Chambers) 所收藏的梵文抄件,以及專門收藏罕見的希伯 萊文手抄本的圖書室。 這個圖書館閱覽區活動及密集式書架長達 三百一十五公里,書庫有最新式空調系統,自 動調控溫度和濕度保護圖書。並有全自動化作 業,讀者可以用電腦查閱圖書目錄。根據法律 規定,英國所有的出版品,都要送交一份給大 英國家圖書館,同時世界上很多知名文人、學 者和政治家,為借助運用這裡的資料,都曾在 此著書立說;國父孫中山先生,也是在這裡博 覽群籍、僭心研究而寫下三民主義。這裡可以 看到中世紀各種巨型彩繪聖經,各種地圖。館 內所藏在阿富汗出土的公元一世紀的佛教古文 稿殘卷,是目前已知最早論及佛陀釋迦牟尼生 平和教誨的文稿,它狀似雪茄,共有六十卷, 寫在樺樹皮上,內容包括有佛陀的宏法、愒語 和他對形而上學的看法。全世界最早的印刷品 ,間世於公元八六八年晚唐時期的木刻金剛經 ,以及印製於十世紀五代時的一張年曆,也在 這裡展出。 這裡的文獻供應中心(Document Supply Center)是由原來的國立外借科技圖書館併入 大英圖書館而成的組織,它雖然遠在兩百哩外 的西約克夏郡波士頓• 溫泉(Boston Spa)小 鎮中,卻因為它是英國圖書館館際互借與影印 中心,地位相當重要。英國各地的讀者如向當 地各圖書館、或公共學術部門借閱、影印,當 地圖書館通常都由供應中心支援,每年提供為 數高達二百多萬件;同時中心也接受國外的申 請,我國的中央圖書館也常代台灣的讀者申請 影印,以彌補圖書館的不足。 國協博物館(Common wealth Institute) 的位置在肯辛頓街附近,館內展示出與大英國 協歷史、生活和自然資源等有關的各項資料。 平時開放時間是上午十時到下午五時三十分, 假日開放時間則為下午三時三十分到六時。 蓋佛雷博物館(Geffrye Museum)的位置 在國王路(Kingsland Road),這裡有一六○ U 年至一九五○年的房屋,裡面有精緻的傢俱 相裝飾品,周圍是自然而寧靜的花園。開放時 聞是每星期二到星期六的上午十時到下午五時 ,星期天則自下午二時到五時開放。 威靈頓博物館(The Wellington Museum)在海德公園附近,館內陳列著在滑 鐵盧一役中使拿破崙慘敗的威靈頓公爵的收藏 品,包括有繪畫和陶器等,每星期一到星期六 上午十時到下午六時開放,星期日開放時間為 卜午二時三十分到六時,不收門票。 科林達(Colindale)圖書館位於倫敦北部 ,是世界上收藏報紙最多的圖書館,成立於一 九三二年,館內收藏有六十五萬本裝訂成冊的 舊報紙和十四萬卷微縮影片,擺置在長達二十 哩的書架上。該館成立時,曾由大英博物館接 收了二十七萬五千冊報紙,重達兩噸,現在每 年增加一萬冊新舊報紙及一萬九千卷微縮影片 。目前館裡一共藏有三萬五千種世界各地的報 紙,包括仍在發行中的和已經絕版了的。對於 歷史學者而言,該館提供了最好的研究資料及 環境,甚至有很多人來此尋找家族的根。 館內所藏最古的一張報紙是一六三一年五 月三十日法國所出版的La GaZette,其次是 一六六七年六月二十日荷蘭出版的阿姆斯特丹 日報,以及一六八九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鹿 特丹日報。該館還珍藏著一六九○年的維也納 日報和一七五四年的賓夕法尼亞日報;所有的 報紙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所偽造 的倫敦標準晚報最為引人注意,德國曾將這批 偽報空投到倫敦,假登英國戰敗投降的消息, 來打擊英國軍民的士氣。館裡的工作人員,經 常到世界各地搜求各種新舊報紙。舊報紙因保 存不易,均由專家妥善管理,為了防止受損, 所有的報紙都製成微縮影片並放入防潮濕與防 火的箱子裡保存。 地質博物館(Geological)的位置在肯辛頓 宮南方,館內展示的都是與英國各地區地質學 有關的資料,每日上午十時到下午六時開放, 不收門票。 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位於地質 博物館北面,館內除將英國及世界科學與工業 的發展,作生動完整的展示,遊客還可乘坐古 董車、火車、航空器,配合進步的電腦創作, 探索太空的奧秘,是寓教於樂,最值得帶孩子 前往的地方。 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是一個很特殊的博物館,館內把兩 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所參加每一次戰役的記錄 、武器和服裝等,用四層樓的廣大空間作生動 詳盡的介紹,有很多人前往參觀,不收門票。 帝國戰爭博物館共有三個館區,總館坐落 在藍貝斯(Lambath)路;在塔橋南方泰晤士 河畔的貝爾法斯特(Belifast)號已退役的輕巡 洋艦則是海軍館。在劍橋附近的杜克斯福特機 場裡有航空館,館裡典藏著近百架具有歷史性 的飛機,其中有各式軍民用飛機和戰鬥機,比 較引人注目的是一架美國空軍的中認巨型戰 略轟炸機、世界現存唯一的一枚第二次世界大 戰中納粹德國的V-I戶型飛彈、福克蘭群島戰役 中擄獲的阿根廷空軍堡壘式攻擊機和一輛中共 T-69型坦克;最出風頭的是一架機尾漆著暗 紅色編號、全身漆黑的U-2C型高空長程偵察 機,機旁說明牌上寫著:「此機於一九五六年 十月出廠,次年交美國中央情報局使用,一九 六三年換裝騙I 以引擎及加裝空中加油設備後成 為U-2F型機,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六年曾參 與中美聯合計劃,自台灣起飛擔任中國大陸偵 祭任務,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六日贈給英國帝 國戰爭博物館。」在這架偵察機旁,放置一枚 做製的SA-2型防空飛彈。 邱吉爾之家是觀光客必到的地方,他兩度 出任英國首相,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不但是演 說家、作家、歷史學家、畫家、戰地記者和軍 人,並且是一九五三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 仕他的一生中創造了許多傳奇。本身也是歷史 學家的他,常把歷史比做「恬靜的火焰」,照 兄了幽暗的角落。這裡陳列著他的服飾、畫作 、著作和書信,所有的擺設仍延續著他在世時 門生活型態,他的愛恨情愁、他對生活的看法 、他的心思,都從他的各種遺物中表達出來。 一張他坐過的椅子放在窗外,特別寫上邱吉爾 門名字,令人看了無限感慨。附近有一個湖泊 ,據說他生前常在湖畔沈思,思考個人的生涯 、國家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許多決定 。遊客到此,看著寂靜無波的湖泊,想到這位 出將入相的人物,彷彿重新走入歷史的隧道。 狄更斯住宅(Dickens House),是一幢簡 單而樸素由紅磚砌成的中產階級住宅,它的位 置在羅素廣場附近的陶德(Doughty)街四十八 號,這是以「塊肉餘生記」、「雙城記」及「 孤雛淚」等享譽世界文壇英國名作家查爾斯•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住宅,他於一八 三七年至一八三九年在這裡住過。現在這裡已 被闢為小型的博物館,展出他使用過的一些傢 具和著作、手稿、書信,並將他一生及他所寫 的小說中的主角,以栩栩如生的塑像展示,分 析解說他的作品,以及當時的生活場景,配合 圖片和照片,幫助遊客瞭解這位世界聞名的偉 大小說家。狄更斯是傳奇的小說家,生於一八 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死於一八七○年六月九 日,享年五十九歲,他最初的文藝修養主要靠 閱讀名家小說和他個人的自修。他的第一部小 說「皮克威克外傳」是個喜劇故事,因而一舉 成名。後來的「包茲小品」和「皮克威克雜記 」也都是暢銷書,使他受到千萬讀者的推崇。 紀念博物館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開放供人 參觀,星期天休息。 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是世界聞 名美術館之一,它的位置在特拉法加廣場的北 面,是一座創設於一八三八年,從一八八六年 至一九七五年共擴建過四次,三層樓佔地廣大 的新古典建築物,是希臘復古派建築師威爾金 所設計,有小圓型的屋頂和一排排科林斯式的 圓柱;擁有五千幅以上十三世紀至二十世紀的 歐洲名家畫作,都是各時期各派別的代表作, 經常輪流展出。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威尼斯畫 派領袖提申(Titian)的「聖母與聖嬰」,比利 時大畫家魯本斯(Rubens)的「祈禱和平」, 威尼斯名家丁托萊多(Tintoretto)的「聖喬治 戰蛟龍」,梵谷的「風景」、「河畔風車」, 塞尚的「岩岸」,狄加的一沐浴者」和一系列 成名作品等。這個美術館的特色之一是表現母 愛的作品特別多,尤其是母親授乳的畫面。每 天早上十時到下午六時開放,它的地下室裡附 設有廉價的餐廳,供應午餐及下午茶。 這個美術館闢有微軟展示廳,放置十二部 微軟電腦終端機,展示所有館藏的互動電腦目 錄,讀者只要手指輕輕一按,就可以看到兩千 多幅色彩豔麗的數字畫。這裡還經常舉辦名家 演講,也是倫敦叫座的學術活動。 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位於南肯辛頓,是世界上最好的自 然歷史博物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生動的展示 大自然中的生態,像已絕種和仍然存在的動植 物標本與模型、地殼岩石、礦物和人類發展史 等,尤其以巨型的恐龍模型最為引人。英國的 許多小學老師,經常帶著學生前往參觀學習, 觸鍵式螢幕的益智猜謎遊戲,深受青少年及兒 童喜愛,所以裡面特別熱鬧。 寶物塔(Jewel Tower)位於西敏寺對面 ,是愛德華三世為了收藏屬於國家的財寶而建 的,塔裡收藏有包括英、法、俄、德、奧和伊 朗等十五個國家皇室、以及帝王御用的珠寶、 權杖和王冠等的複製品,還有一些舉世聞名的 鑽石複製品,琳瑯滿目,蔚為奇觀。 國宴館(Banqueting House)的位置在國 會和特拉法加廣場之間,是詹姆斯一世於一六 二二年命人設計的宴會場所,本來是英國白宮 Whitehall的一部分,一六九八年祝融肆虐後 ,成為碩果僅存的遺跡了。國宴館現在不但是 英國皇室舉行各種活動,以及接待國賓的場所 ,同時也經常舉辦各種室內樂的演奏,民眾可 以自由前往聆聽,還可看到著名的魯本斯天頂 畫。 華萊士收藏館(Wallace Collection)的位 置,坐落在杜索夫人蠟像館南方約五百公尺處 ,是為了紀念華萊士家的爵位而得名。華萊士 家族歷代成員都嗜好收藏美術品,收藏量之豐 ,足以傲視全球的其他收藏家,尤其是到了第 四代,因為主人常在巴黎居住,所以收藏品多 為十七、十八世紀的法國名畫。第五代主人遺 孀更立下遺言,將這些收藏品於一九○○年交 由英國政府保管,使得後人才有公開參觀這些 收藏品的眼福。館內一、二樓共有二十二間展 示室,其中的第十六、十七和十八等三間展示 室,包括英國、佛蘭德斯、荷蘭、法國、義大 利等歐洲各畫派的世界名畫、迷你畫。此外, 館內還收藏有許多藝術評價很高的陶器、金器 、傢俱、歐洲和東方的武器和甲冑等。展品有 三十個不同年代的鐘,每隔一小時這些鐘會同 時敲響,實在令人咋舌。 活動影像博物館(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是倫敦最受歡迎的一處參觀 點,館內陳列著有關電影和電視的發展史,展 品包括了公元前兩千年的中國皮影戲,以及今天 的光碟科技等。它是利用各種先進的視聽科 技,將電影和電視的製作器材、發展和歷史, 巨細無遺地保存紀錄下來。參觀的遊客可以用 各種方式親身參與影視製作,例如像超人那樣 飛越倫敦上空,或扮演某部好萊塢電影明星在 某段影片中的對白。還可以在館裡的電視上看 到當天的新聞,也可動手將一部好萊塢影片賦 予你自己加入的聲音和畫面。 杜索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 Wax Museum)的位置,在倫敦中區的瑪雷 爾邦路(Maryle Bond Road)上,位居麗晶公 園的南邊。這所國際知名的蠟像館創辦於一七 七○年,原址設於巴黎,一八○二年才遷來英 國,現在每年都吸引數百萬名遊客前來參觀。 館內佈置頗具巧思,裡面陳列著三百多尊蠟像 ,有古今歷代偉人,也有惡名昭彰的壞蛋,他 們的身材高矮、面貌、毛髮膚色,甚至連痣記 都和本人酷似,幾可亂真。有的蠟像還裝有機 械,手足頭部會動,看起來更像活人。在進門 口處有個站崗的英國御林軍蠟像,呆立不動, 但是在出口處,也有個御林軍在站崗,面貌相 同,他突然走動,把遊客嚇了一跳,原來這個 御林軍是活人,進口的蠟像就是用他做模特兒 複製的,這是蠟像館的噱頭。 館內所有蠟像全部由法國籍的杜索夫人親 自雕塑,作品包括邱吉爾、林肯、艾森豪、雷 根、柯林頓、密特朗、梅傑、戈巴契夫、葉爾 欽、柴契爾夫人、甘迺迪、伊莉莎白女王、鄧 小平、超人、歌星麥可傑克森、新加坡航空公 司空中小姐林雪桂以及電影明星伊麗莎白泰勒 和蘇菲亞羅蘭等人。杜索夫人最新作品查理王 子和戴安娜王妃結婚盛況,剛完成參展,而王 子夫婦卻早已分道揚鑣、陰陽兩隔了。在這個 地下室中的恐怖屋裡,還有法國革命時一幕幕 慘不忍睹的暴行寫真,情景十分恐怖。 倫敦天文館(London Planetarium)位於 蠟像館隔壁,當遊客坐上如雲霄飛車般的小火 車,進入一個三度空間的模擬世界,如風馳電 掣般穿過太空,驚險而刺激,要是心臟不好, 還是以不坐為妙。 泰特美術館(The Tate Gallery)的位置 在距離國會議事廳南方約一公里處泰晤士河邊 的磨坊堤(Millbank),為亨利.泰特公爵所 建,是世界上收藏英國及二十世紀美術品最多 的一個美術館,尤其是宗教畫收集得最為廣博 和完整,同時館裡也陳列許多十八世紀末葉到 今日的多位英國名家作品,以及從外國收購來 的近代藝術家作品,如法國印象派、浪漫派和 頹廢派等共六千五百件以上的名作。 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Centre)的位 置在費茲貝里廣場附近,是新近成立的綜合藝 術中心,內有畫廊、圖書館和兩座大型舞台劇 場,聲名遠播的倫敦交響樂團經常在中心演練 ,並且是皇家和莎士比亞兩大劇團的根據地。 柏林敦館(Burlington House)在此卡地 里廣場的西南方,是一幢十九世紀改建的義大 利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館中的皇家美術館收藏 了許多十八世紀時的傢俱及藝術品。隸屬大英 博物館的人類學博物館也緊靠西鄰,展示人類 學術界的研究資料與成果。束邊有一幢名叫奧 爾班尼(Albany)的十八世紀建築,詩人拜倫 和葛利斯頓等名人都曾在這裡住過。 國家肖像陳列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位於國家畫廊的後方,已有一千三百 多年歷史,館內展出精選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人 物肖像畫。最先是在一八四八年三月,一位名 叫斯丹荷普的伯爵,奏請維多利亞女王設立一 個陳列館,將英國都鐸王朝開始的歷代最有名 的人物肖像收藏及展覽。一八四九年陳列館便 開始成立,先後搜集了五千多幅肖像,但是由 於場地有限,因此經常輪流陳列的只有一千幀 左右,並依照年代的先後,自五層樓的頂樓起 ,依次陳列到一樓。 該館有一些奇怪的規則,就是名人必需死 了十年後,他的肖像才能掛在陳列館裡,而尚 在人世的名人肖像,是不能送進館內的,王室 人員例外。但是規定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有例外 的:如前工黨外相貝文雖然死去未滿十年,他 的肖像就提前進入陳列館;而邱吉爾首相的肖 像在他還健在時,就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英 國著名政治家們的肖像陳列在一起。 館內最受人注意的畫像,是英國布朗所繪 他的三個著名作家妹妹夏綠蒂、愛彌莉和安寶 琳的一幅肖像;其次詹姆斯根所繪的一幅「溫 莎堡王室進茶點」畫,這是英王喬治六世和現 在的女王、皇太后及公主等,其樂融融的家庭 聚餐圖。 女王藝術館(The Queen's Gallery)是白 金漢宮內的一間大廳,裡面專門陳列英國歷代 王朝帝后的畫像和半身雕塑像,是紀念維多利 亞女王而建。維多利亞女王在世時,喜歡搜集 歷代王朝帝后的畫像,她也最喜歡自己當畫家 的模特兒。維多利亞女王十八歲登基,在位長 達六十四年,享壽八十二歲,在漫長的當政期 間,她先後搜集了不少畫像,這些畫像有的掛 在白金漢宮裡,有的散落在其他的宮邸中,一 直到維多利亞女王駕崩後,英國王室才決定在 白金漢宮另闢一廳,集中收藏維多利亞女王所 保藏的畫像。 女王藝術館本來是白金漢宮內的一間小教 堂,一九四○年毀於納粹德軍飛機的轟炸;一 九六三年予以重建,除保留一小部分仍用作教 堂外,其餘部分則闢為展覽廳,展示維多利亞 女王搜集的畫像。目前女王藝術館已對外開放 ,每星期二到星期六的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 ,星期天是下午二時至五時開放供人參觀。 館內共有一百多幀帝和后的畫像,包括詹 姆斯一世、查理一世、亞歷山卓皇后和亨利八 世等:其中以維多利亞女王的畫像為最多,從 她年輕時代一直到駕崩都有,宛如她一生的歷 史,她最後的一幅畫像是畫家在她死後為她畫 的一幅炭筆畫。某些帝王的畫像與傳說中的容 貌相差十萬八千里,例如一四八三年至一四八 五年在位的李察三世本來是一位駝背畸形的怪 人,可是畫像中的他卻是一位緊閉嘴唇、眼神 敏銳的紳士。館內最古老的人像是一四一三年 至一四二二年在位的亨利五世,最新的藝術品 是一座由名雕塑家所雕塑的維多利亞的半身銅 像,維多利亞是大英帝國極盛時期的女王,在 位期間為一八三七年至一九○一年。收藏品中 最美麗的人像是一五五八至一六○三年在位的 伊莉莎白一世年輕時的畫像,這幅她還是小女 孩時的畫像,可能是於一五四七年,在她尚未 成為女王時所畫。畫中的她身穿露肩的粉紅色 衣裙,裙邊綴以珍珠,光彩奪目;畫中的她已 充分流露出她的美麗和果斷,她在位時曾經擊 潰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使英國海軍稱霸於世。 館內也有來自白金漢宮的喬治三世畫像,他在 位期間眼看著英國在北美殖民地的喪失。 人類博物館(Museum of Mankind)收集 了世界各國、各種族人種的過去、現在及變遷 ,其中包括英國的人種來源、變遷、現況;非 洲、澳洲、太平洋的原住民發展;南北美及部 分亞洲人種文化等,例如菲律賓呂宋島伊富高 (Ifugao)及伊戈羅特(Igorot)人,能以簡單技 術沿著陡峭山坡耕著梯田的技巧,以及他們所 信奉一千種以上的神祇。館內展示許多精巧的 金器、陶器、雕塑和手工藝品,都是其中某些 民族的特長。 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位於 聖保羅大教堂北面不遠,館內蒐集的實物與藝 術品,以圖例和現場模擬說明兩千年來倫敦的 歷史演變,其中許多皇室用品,包括豪華的馬 車、后妃服飾和珍貴珠寶。 空軍博物館(Royal Air Force Museum )位於倫敦北面,這是一座有棚蓋蒐集了七十 架各式英國飛機的博物館,從早期的單引擎飛| 機,到現代最先進的航空器,而且許多都曾經 有過輝煌的戰史,另外可參觀戰地指揮部的沙 豔演習、福克蘭空戰的真實影片等珍貴史料; 同時還可付費一乘飛機模擬馳騁雲空。 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坐落在巴 特勒碼頭(Butler's Warf)區內,是一個很有 吸引力的文化中心,館內陳列展品繁多,都是 一些非常有特色的設計品,大的有一九二七年 首創的長身輕便馬車,小的有現在非常流行裝 鮮乳用的紙盒。 巴拉馬(Bramah)茶和咖啡博物館,坐落 在設計博物館附近,館內的展覽項目,可使觀 眾瞭解這兩種飲料傳入英國的歷史,以及一九 五○年代咖啡店在蘇荷(Soho)區的狀況,還 有茶壺、茶罐及咖啡製造機械的展示。 海沃德美術館(Hayward Gallery)位於 泰晤士河左岸,靠近滑鐵盧橋,光是館外亮麗 引人的大型雕塑品就與眾不同,館內的展示品 、提供的影片也十分精彩,其中現代化美國流 行藝術雕刻家奧登伯格(Claes Oldenburg)的 作品,更是別具一格,他的作品每件都體積龐 大、色彩鮮艷,與眾不同。他曾經用石膏製成 服裝傢俱、食物等,租一間店面予以陳列;之 後又用布料、橡皮、塑膠、泡沫棉等製成大型 的日常用品,巨人也無法穿的衣服、比人高的 酒瓶、夾子、雪糕、漢堡、蛋糕等,但作品具 真實的質感,是打破傳統在輕雕刻上表現最出 色的藝術家。 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位於國會 大廈西側,外觀雄壯威武,是世界上最巍峨壯 麗的教堂之一,而且也是全世界最著名建築物 之一,由愛德華國王在一○六五年時所建,當 時的風格屬於諾曼式,一二四五年經過亨利三 世的重建,而有了哥德式的外貌。一五六○年 由伊莉莎白一世女王改為聖彼得聯合教會。一 九六五年,為了紀念建寺九百週年,英國政府 又全部予以粉刷一新,燙金的雕花,大理石與 鑲嵌各種花鳥、人物及各種圖案的五彩玻璃, 繽紛奪目,非常富麗堂皇,使西敏寺成為英國 歷史上的要地。 在過去九個世紀多的悠長歲月中,自一○ 六六年威廉一世(William I Congueror) 在這裡舉行加冕典禮後,西敏寺也從此成為爾 後每一位英國國王舉行加冕典禮的聖殿,歷代 國王和王后逝世後也多半葬在寺裡,同時凡是 英國歷史上有名的英雄、傑出政治家、傳教士 、音樂家、藝術家、作家、科學家及詩人等, 不是被埋葬在這裡,便在這裡有紀念碑。其中 知名度較高的有瓦特、牛頓、達爾文、米爾頓 、狄更斯、喬叟、百朗寧和邱吉爾等,曾一度 因淫穢被禁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書作者 勞倫斯的墓碑,也於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搬進寺內。遊客們面對著這些名人的墓和碑, 會有「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的感受。 這座古老的教堂全係石造,前面有建於一 七二二年至一七五五年的兩座尖塔聳立,高達 二百五十呎。堂內有一百五十一呎高、構造複 雜的穹頂,石柱上的雕刻也非常壯麗。前段教 堂的祭壇,金碧輝煌,是禮拜的場所;中間有 鑲金的鐵門,大典時由這裡直達裡面的大祭壇 。大祭壇壁上有描繪聖經故事的大幅油畫,兩 邊拱形門旁各有石雕神像,祭壇上供著金十字 架及大燭台,繡金桌帷,兩邊地上也豎有兩座 金十字架,由穹頂掛下來的水晶大吊燈和地上 紅毯相得益彰,愈顯莊嚴華麗,壇下兩側設有 參拜位置。 西敏寺內還有英國空軍紀念禮拜堂,並分 立著不同的各王族小教堂,其中比較出名的, 有一五○三年興建的亨利七世御用小教堂,它 距離西敏寺大門有五百一十一呎,以採用垂直 哥德式扇形拱頂著稱,是一間十六世紀富麗的 大廳,有細工雕刻的花紋,全部包上金葉,扇 形的圓屋頂,飄揚著五彩繽紛的許多古代貴族 和武士的旗幟。據說,英國國王每隔六年都要 在這裡冊封新貴族,表彰對大英帝國有功勳的 人士。在寺內的加冕教堂內有一張愛德華二世 皇帝加冕時所用的寶座(Coronation Chair) ,是由皇室御用工匠於一三○○年設計用橡木 製成,高高的椅背形如皇冠,把手由椅背連下 來,座位中層放置一塊重達四百磅像枕頭形的 蘇格蘭聖石(Stone of Scone),相傳是聖經 上所載的雅各石。寶座四腳各有一頭伏著的獅 子,歷代英國皇帝登基時,都坐在這個寶座上 加冕。西敏寺裡還有伊莉莎白一世女王墓、在 倫敦被暗殺的小王子墓,以及裝飾蘇格蘭國花 的蘇格蘭女王墓等。一般說來,西敏寺是依拉 丁風格建成的十字形寺院,主祭壇向東,遊客 必須從西側進入,在入口處正面的地板上,有 一座綠色大理石製的邱吉爾紀念碑,旁邊還有 用黑色大理石厚板圍起來的無名英雄墓。 由於西敏寺的宏偉華麗和它在英國的特殊 地位和意義,每年湧入寺內的遊客多達兩百多 萬人,使得該寺的神職人員和信徒無法進行正 常莊嚴的宗教儀式,因此該寺決定從一九九八 年三月起開始收取門票五英鎊,以抑制愈來愈 多的遊客。 聖瑪格麗特教堂(Santa Margaret's Church),位置在西敏寺北側,被指定為最高 主教區,許多高官貴族的子女都曾在此舉行婚 禮,如強• 彌兒敦和邱吉爾等。內有耶穌受難 的彩繪玻璃,極富宗教氣氛。女王路經此地時 ,教堂會鳴鐘示敬。 聖保羅主教堂(Santa Paul's Cathedral) 是英國聖公會倫敦最大的總主教座堂,也是世 界第三大天主教堂,是僅次於梵蒂岡聖彼得教 堂和佛羅倫斯聖母院的寺院,由安寶琳女王時 代聞名的天才建築師克里斯多夫• 雷恩爵士( Wren)所設計,建於一六七五年,完工於一 七○八年,是一幢揉合了哥德式和文藝復興時 期格調的大建築物。這座仿梵蒂岡聖彼得大教 堂而建的大天主教堂,以擁有圓屋頂而享譽全 球,圓屋頂上有十字架,從地面到十字架頂的 高度有一百一十公尺。整座建築物也顯得非常 對稱,正門前面左右各有聖彼得和聖詹姆斯的 塑像,中央有巨大的聖保羅像。 教堂的入口在西側,兩邊聳立著用作鐘樓 的高塔,右邊的高塔上有一座大英聯邦中最大 的鐘,稱為Great Paul ,每日到了下午一時 ,會嗚鐘五分鐘。教堂的地下墓穴裡,埋葬著 雷恩爵士、威靈頓和納爾遜等名人的骨灰。在 有名的「耳語走廊」兩側,有描繪聖保羅一生 的壁畫。正殿的屋簷下,豎立著對文化貢獻極 大的詹森以及其他名人的紀念碑。在大教堂的 廣場上,有安寶琳女王像;人們登上教堂頂端 的瞭望台,可以俯瞰倫敦市景。 聖馬丁大教堂(Santa Martin-in-the- Fields Church)是一座像尖帽型的尖塔,位置 在特拉法加廣場。十七世紀時倫敦至西敏市一 帶尚是荒薑一一片,所以原文有「佇立於曠野」 之意,與今日繁榮之貌實在不可同日而語。這 座教堂是英國名建築師吉布斯(Gibbs)於一七 二○ 年花了六年時間所興建,教堂的正面有一 排排巨大雄偉的科林斯式圓柱,圓柱上向外伸 出的人字形屋頂,裝飾著英國王室的徽章。白 金漢宮也是這個教堂所管轄的教區,在此受洗 的王室貴族都記錄在教堂的名冊內。 ==='''倫敦郊區美景如畫=== 格林威治(Greenwich)村是東半球和西半 球的交涯點,它的位置在倫敦東南方六公里處 的泰晤士河南岸,自古以來就是交通的要衝, 也是世界著名的格林威治舊皇家天文台(Old Royal Observatory)的所在地。 這座高聳的天文台是英王查理二世於一六 七五年聘請名建築師雷恩爵士興建,裡面陳列 有都鐸(Tudor)王朝(一四八五至一六○三年) 及斯圖爾特(Stuart )王朝(一六○三年至一六 四九年),兩代文物和計時儀器,世界通用的 計時標準格林威治子午儀就是陳列在此處。 由於從前英國海軍勢力強大,航海事業非 常興盛,當時出海遠航的水手都以格林威治時 間作為對時的標準。自一八八四年起,由於英 國是當時工業和科技的先進國家,因此全世界 都正式公認格林威治時間作為計時的國際標準 時間。世界各地科學家並以通過這裡的經線當 做零度經線,因此這裡就成了世界經緯度的起 算點,經過這裡的線叫做基本子午線,在這條 線的東邊叫做東經,西邊叫做西經。參觀者可 以一腳在西半球,另一隻腳在東半球的跨在子 午線上。 但是自從一九六○年代開始,原子鐘取代 了傳統的機械鐘後,時間的準確性已大見提高 ,目前環球時間是以全世界一百五十個原子鐘 為基礎計算,在設於法國的國際度量衡組織贊 助下,著手時間調整的工作,其準確度之高, 幾乎彼此相差只有百萬分之一秒,因此使格林 威治時間已不再是世界唯一的標準時間,而格 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也於一九五三年遷往薩西克 斯的赫斯特蒙穌(Herstmonceux)去,一九九 ○ 年再度遷回,但它已不再承擔天文觀測的任 務,而只是為英國設在夏威夷和澳大利亞的天 文觀測站提供技術支援。一九九八年格林威治 天文台關閉,它的工作交由設在愛丁堡的英國 天文技術中心承擔。 格林威治的國立海洋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位於泰晤士河畔的皇 家公園內,建築華美,是世界上收集海洋生物 最多的博物館,館中展出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 (Lord Nelson)的一生事蹟,他九歲開始海上 生活,曾任地中海艦隊司令,主動和創新的作 戰方法,穩定了英國海上霸權,戰功彪炳。從 展出的繪畫、早期皇家的船到二十世紀船隻模 型、武器、制服、勳章和各類有關海洋的手工 品,不難窺見當年英國的海洋盛況。 皇后宅邸(Queens House)是詹姆斯一世 皇后的住宅,一六一六年由英國名建築師瓊斯 (Inigo Jones)設計監造,當時他正由義大利 回來,所以這幢住宅相當神似佛羅倫斯麥迪奇 別墅,細節卻又接近帕拉第奧風格,是首座有 懸臂式樓梯的建築,亮麗而華貴;內部更是奢 侈豪華,工匠們巧手製作的絲或天鵝絨幕帷、 名貴的壁畫,值得一看。現在因為海洋博物館 設在這裡,也懸掛了不少海洋資源的畫和照。 格林威治還有不少地方值得前往參觀,其 中停泊在泰晤士河觀光碼頭的短襯衫(Cutty Sark)號,是一艘於一八六九年下水的快速帆 船,它當時主要載運中國茶葉和澳洲羊毛,在 海上曾風光一時,自一九五五年起開放給遊客 參觀,船內完整地展示了古時的航海圖及其他 的航海工具。另一艘吉普賽飛蛾四號(Gypsy Moth IV)遊艇,是佛蘭西斯.奇澈斯特爵士 (Sir Francis Chicheser)於一九六六年至一 九六七年間隻身孤舟環航全球所用的遊艇。 這裡由舊海軍醫院改成的英國皇家海軍大 學(Royal Naval College),也非常有名,北 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會員國,都派有海軍官校學 生到此留學,校內最值得參觀的,是一座經過 名家設計的禮拜堂。海軍大學的校園內,還有 一所海事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館內除展出大英帝國稱霸海上的 輝煌歷史外,並有納爾遜英國海軍英雄的畫像 ,以及很多有關海洋的繪畫,各種船隻模型、 航海儀器、航海器具、航海圖、海軍制服和各 種文獻等,相當完整。 溫莎古堡(Windsor Castle)是諾曼第威 廉於一○六六年征服英國後所建立的一座城堡 ,它坐落在倫敦西方約三十四公里伯克郡的一 座山崗上,佔地五公頃,是今日世界上最大古 城堡之一,莎士比亞名劇「溫莎樂天的太太們 」就是以此為舞台。愛德華二世將城堡拆除, 重新修建,成為今日所見的溫莎古堡;喬治四 世在位時,將城堡改為宮殿,仍為王室所用。 二十世紀初,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為 執著自己選擇的愛情,堅持要娶辛浦森夫人為 妻,不惜於一九三六年在位不久就毅然宣布退 位,流亡在外。他從堂堂的大英國王降為溫莎 公爵後,一生中不曾回國,但是他在一九七二 年五月二十八日臨終時卻遺命希望葉落歸根, 埋葬在自己的采邑,而辛浦森夫人也於一九八 六年四月二十四日逝世。這一段不愛江山愛美 人的韻事,哀豔絕倫,纏綿徘惻,使溫莎公爵 成為二十世紀的情聖,也因之更使溫莎古堡盛 名遠播。凡是到倫敦來的外國觀光客們,大多 數都會到這裡來憑弔,為他一灑同情之淚。 事實上這位讓英國歷史改寫、原名魏麗絲 來自美國普通人家的女子,並稱不上是美女, 與金髮碧眼、長相英俊的愛德華八世來比,相 去甚遠,而且她當時已是一個四十歲、離過兩 次婚的女人。很多人都認為她是運用了媚術、 使盡全身的勁,才讓愛德華八世陷入情網。當 她去世時,向媒體發表了他們的情書,希望能 改變大家的觀感。一般咸認為:她美國式的直 爽與獨立精神,是讓他著迷的地方,而她年已 四十的風韻與感情細膩,在他們往返的信件中 還可發現,他們不祇是一對戀人,而是一種強 烈的母子情感。 古堡自一九九二年因維修而燒燬,經過五 年已恢復原狀,部分留作英國女王前來度週末 和接待貴賓之用,其餘部分每日上午十時到日 落時分開放供人參觀。這座古堡有高低不平的 城牆,是建築在一個面積約十三英畝的低緩小 丘上,迤邐延伸,範圍很大。正門叫做亨利八 世門,門上塑有一尊一手執權杖、一手捧地球 的維多利亞女王銅像,壯碩微胖,頗有威儀。 門後有寬闊的廣場、呈幾何塊狀排列約草坪, 以及一幢幢頭角崢嶸的哥德式建築物。堡內主 要均建築物有聖喬治教堂、亞伯特紀念教堂、 大圓塔、國家賓館和政務廳等。 聖喬治教堂(St. George's Chapel)是最 引人注目具有垂直線條屬於晚期哥德式的建築 物,裝飾得非常富麗堂皇,因此成為遊客攝影 的焦點,它始建於一四七五年愛德華四世,落 成於五十年後的亨利八世時,因此充滿了十五 到十六世紀的雄壯風貌。教堂的西門(West Door)首次使用是維多利亞的第四個女兒露易 莎公主的婚禮,現在皇家有重大慶典或有重要 事件,如頒發英國最崇高的嘉德勳位才開啟使 用。聖喬治教堂外面的小圍牆上,掛滿了歷代 英王的勳章和雕像;圍牆上端還豎著各種動物 的石雕。教堂裡埋葬著許多王族,有年輕的、 有年老的,諸如愛德華七世和喬治五世等。 聖喬治教堂隔壁是亞伯特紀念教堂,雖然 裝飾得美輪美奐,但是遊客不能進入參觀。 古堡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一座大圓塔,上 插米字旗,當年四周是護城河,數百年滄海桑 田之後,已成為青草坡,遊客們登臨塔上,可 以瞭望泰晤士河下游及倫敦全景。大圓塔之後 是查理二世廣場,附近有非常豪華的國家賓館 ,專供國王招待外國君王和總統之用,共有大 小不一的十八個房間,大的房間佔地達兩百多 坪,陳列在房間裡的傢俱、器皿和裝溝莫不古 色古香,精雕細琢,是一般大飯店的總統套房 所望塵莫及的。最令人讚嘆的,是所有牆壁上 幾無遺漏地綴滿飾物,有古代武士的劍和長矛 、著名畫家的手稿真蹟,以及氣勢磅磚的絲織 壁毯;此外,國家賓館內還有聞名的木雕作品 「瑪麗皇后的家」。國家賓館的隔壁有一間圖 書室,藏有達文西的繪畫底稿。 古堡內的一個角落裡,有兩頂像轎子的鳳 鑾,有紅色垂簾和玻璃窗,轎子上布滿浮雕, 頂上有皇冠。氣勢磅磚的滑鐵盧大廳上,有一 張巨形的桌子,那張桌子一拉開,可以宴請一 百多位貴賓,這個大廳是喬治四世為紀念滑鐵 盧之役的勝利而建,廳內西壁懸掛許多有功勳 軍人的肖像。溫莎公爵被封為太子時的政務大 廳,有深藍色的地毯,太子座椅是安放在粉紅 色的毯子上,椅背上繡著王室的徽記。金碧輝 煌的大接待室,豪華而有氣派,從天花板的裝 飾到吊燈、壁畫、地氈及傢俱,都以金色為主 ,不僅色澤調和,連雕的花樣都很相配。 在古堡中對外開放的十幾間陳列室中,展 示著各型瓷器、古代丘器、王室貴族的衣物服 飾、歷代英王的油畫像和石雕像等。在其中第 五室的牆壁上,掛著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登基時 的玉照,看來美麗端莊,年輕幸福,沒想到臨 老為戴安娜和莎拉兩個媳婦而困擾不已。在第 六室中有一座特大號的騎士雕像,是伊莉莎白 一世女王侍衛長的全副戎裝。第八室裡展出一 個中國的古木箱,箱子表面刻滿山水畫,箱上 放著中國瓷器。第十二室是英王寢宮,因為年 代久遠,垂帳已有破損。 在溫莎古堡的北邊,有一處蒼翠的家庭公 園(Home Park),三面臨泰晤士河,面積約 兩平方公里。在家庭公園的南邊,還有一座大 公園(Great Park),面積廣達二十平方公里 ,宛若森林。 溫莎有個樂高園地(Legoland),開業於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九日,投資高達八千五百 萬英鎊。這個積木公園是由一百名模型製造人 員,使用了兩千萬塊積木、花費了兩年的時間 ,合力組成一百五十個模型。佔地六十公頃大 的樂高園地,主要參觀對象是兩歲到十三歲的 兒童,以及陪伴他的父母,因此是個親子主題 樂園。在一片叢林中分布著迷你國度、想像中 心、我的城市、荒野叢林、電台駕車區和杜普 洛(Duplo)花園等六個主題活動區,所有活動 區都不離玩具積木的影子。其中的迷你國度等 於是小人國;想像中心標榜在玩樂中學習,有 個工作坊提供小遊客發揮想像力;我的城市是 個積木城,讓兒童們如置身馬戲團和奇妙世界 中;荒野叢林則考驗遊客在野地迷陣中的生存 能力,驚險中又有樂趣。園地中的塔橋和恐龍 都是用積木堆成,恐龍是園內最大模型,用了 二十五萬塊積木;塔橋也動用了十萬塊積木。 伯克郡的伊頓,因有英格蘭最大的公立學 校伊頓(Eton)學院而聞名,校舍隔著泰晤士 河與溫莎古堡相對,由亨利六世於一四四○年 創校,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約有學生一千 二百名,校園的一花一木,修剪有致,學生上 課時穿燕尾禮服,戴大禮帽。畢業於此的貴族 子女,大都繼續往劍橋或牛津大學深造。其中 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傳統的為伊頓學院學生保 留二十四個獎學金名額。 聖阿本斯(Santa Albans)是距離倫敦火 車行程只要三十分鐘的一個最古老的城門街鎮 ,以英國最初的殉教英雄阿本斯為名。此地有 一處可以容納兩千多人的古羅馬式競技場的遺 蹟,在這裡曾挖掘出許多古代的陶器和馬賽克 。這裡的聖彼得大道,是當年約克家族和蘭卡 斯特家族激戰的古戰場。 契登罕(Chetenham)是西方國家一個重 要的情報中心,也是英國政府的通訊總部,並 係全世界的間謀基地,它不僅提供了英國情報 分析家原始資料,同時也提供給美國、澳大利 亞和加拿大的情報分析。這個中心位於崎嶇的 科茲窩德(Cotswold)山區,在倫敦西北方約 一個半小時車程。中心每年經費高達數百萬英 鎊,約有一萬名員工每天要過濾數百萬字電文 ,這些電文都是截獲其他國家的軍事基地、政 府部門、大使館、公司行號和個人電話錄音而 來,有的是電傳電視和電腦傳送的資料副本。 這裡的主要設備是一套美國製造名叫連續系統 的電腦系統,該系統專門處理和儲藏大量資料 ,供日後翻譯和分析之用。契登罕情報中心在 柏林、香港、塞浦路斯、亞松森、澳大利亞和 阿曼等地都有不少的海外基地,同時在全世界 許多不起眼的地方,還擁有數十處小型的監聽 站。該中心最重要的功能,是在監聽俄羅斯外 交和軍事通訊。 ==='''牛津劍橋學術重地=== 牛津(Oxford)市東南距倫敦九十公里, 有鐵路、公路及河道可達,每十五分鐘至一小 時一班車,十分方便。它的位置在泰晤士河上 游牛津境內稱為伊希河和喬偉爾河會合處,是 一座建立於十世紀的小城,城內古樹參天,尖 塔林立,非常寧靜。城裡有許多社區巴士通往 各街,但是大多數大學生都以單車代步,因此 路邊及校區停滿單車,就成了牛津獨特的風貌 。這座人口不及十八萬的大學城,大學生人數 就佔了一萬八千名,面積很小,東面寬不過五 哩,南北長也只有四哩多,精華所在的市中心 ,也不過一又二分之一平方哩而已,由高( High)街和聖吉爾斯(St. Giles)街和聖奧達特 (St.Aldates)街等兩條相交而形成鬧區中心 。聖吉爾斯街上,全部是為了牛津大學而設的 餐館、咖啡館和書店。 距離這條街西側不遠處,有一座屬於牛津 大學的阿希莫林(Ashmolean)博物館,館內 收藏除歐洲、中東和束方諸國的藝術品之外, 還有許多錢幣、獎牌,尤其是古希臘、羅馬和 埃及的古物,非常珍貴;其中難得的是一些公 元八四九年至八九九年之間,屬於西撒克遜王 阿佛列(Alfred)的珠寶。高街的博德萊安圖書 館,收藏有五十件以上珍貴的原稿作品,是世 界上最古老圖書館之一。在聖奧達特街的牛津 傳物館完整的資料、圖片、遺物,訴說著牛津 市發展的故事。另外,現代藝術博物館位於蓬 勃克(Pembroke)街,內容也十分豐富;皮特 刻域(Pitt Rivers)博物館,有一些奇怪的蒐 集和展示,包括世界上古怪的人種資料、萎縮 的人頭和極地的圖騰等,都非常難得而有趣。 這個小城有「夢中尖塔城」之稱,有非常 慫久的歷史,城內還遺留一些八世紀的建築物 這址,遊客更別忘細細欣賞這裡建築上的特色 。根據考證,早在八世紀時牛津曾是宗教據點 ,後來因為人和牛都可以在這裡平安渡河,所 以名為「牛津」。在英國的歷史上,牛津也曾 出過風頭:例如查理一世在內戰時,曾以牛津 為發號司令的大本營;在倫敦瘟疫時期,英國 國會也曾搬到牛津來開會。牛津之成為一個學 術中心,始於十二世紀,從那時開始就有許多 青年到牛津來從師求學。 城內的牛津大學是英語系國家中最古老的 大學,創立於九世紀左右,早在十二世紀時便 已粗具規模;到了十二世紀末期,發展成學院 體制。因此牛津大學是由各獨立的學院組成, 而且分布在市內各個不同的角落;大學本身則 提供了中央圖書館、實驗室和各種服務。現在 牛津大學已擁有三十六所學院,如牟頓( Merton)學院、貝魯(Balliol)學院、皇后( Queen's)學院、薩默維爾(Somerville)學院 、宇宙學院、眾靈(All Soul)學院、林肯學院 、麥台倫學院、聖約翰學院、三一(Trinity) 學院、基貝爾(Keble)學院和基督學院(Christ Church)等。這個學校出了不少名人,早期的 如十三世紀的大哲學家培根(Roger Bacon) ,十四世紀的宗教改革家、聖經翻譯者威克里 夫(John Wycliffe),十九世紀的大政治家、 曾任英國四屆首相的威廉格萊斯頓(William Gladstore),以及二十世紀印度總理甘地夫人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和世界聞名的詩人奧登 (W.H.Auden)等。 其中尤以三一學院建築精緻宏偉,與聖約 翰學院花園、威德漢花園同稱牛津三美。這座 已有五、六百年歷史古老大學的校舍,在英國 建築史上也有極高的地位,長春藤爬滿了斑剝 的牆壁,使人感到這裡面住的似乎不是學生, 而是許多年老的教士。校內最漂亮的麥台倫堡 (Magdalen Tower),建於十五世紀,它的 尖頂是英國建築最美麗的代表作。 牛津大學圖書館就是波得利(Bodleian) 圖書館,這是一座羅馬式的建築,建於一四四 五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一五四 五年至-六一三年由英國外交家及學者波得利 (Sir Thomas Bodley)所重建。這座圖書館 是法定的儲書館,英國出版的書籍都要免費送 到這裡儲放,所以是今日世界上藏書最豐富的 圖書館之一,但所有藏書只供參考,概不外借 。館內的藏書已超過四百三十多萬冊,收集有 世界各國每年出版的新書並藏有五萬冊珍貴的 手抄本;圖書館大門口有創辦人格羅西斯特( Gloucester)公爵身披甲冑的石像。 這所圖書館隔壁還有一家黑井(Black Well's)書店,是牛津最大的書店,也是英國 著名書店之一,外表貌不驚人,但是內部規模 宏大,在地下一層的遠東圖書部裡,出售有關 中國語文、歷史、哲學、美術和技藝等西文書 籍,真是包羅萬象,應有盡有。店裡的書架長 度超過五公里,在地下延伸至三一學院地底下 。在這裡顧客絕對不會受到打擾,不論是買書 或看書,都一樣受歡迎。老顧客中包括有蕭伯 納、王德爾(Wilde)和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 道吉森(Charles Dodgson)。校內還有最古老 的金十字(Golden Cross)宿舍和最古老的植 物園。 基督學院是牛津大學中最大的一個學院, 在它創立之初,英王亨利八世曾賜以大宗校產 ,現在這個學院每年在校產方面的收入,要超 過三十萬英鎊,有學生五百多人。在英國歷史 上共有四十九位首相,其中十三位就是這所學 院的畢業生。 牟頓學院是世界上最具學術權威的高級學 府,裡面沒有大學部學生,全為研究生,學術 風氣相當濃厚。 論財力雄厚,麥台倫學院要居牛津城各學 院之冠,走在校園中的亞迪琛散步道,讓人感 覺如置身童話世界。 大部分學院的廣場花園和教堂,每日下午 會對外開放數小時,成群的外國遊客在當地導 遊的引導下,總會穿過各學院的大門作五分鐘 的觀光。 高中畢業生想進入牛津大學就讀,只要條 件符合就可以寫信申請,一經獲准入學校方便 供給食宿。教授和導師按規定也要住校,以便 隨時指導學生的課業。只有幾個必修科,其他 的由學生自己選讀,修業期間至少三年,畢業 後不論那一學院一律發給牛津大學畢業證書。 距離牛津市的北方約六十公里伍茲托克( Woodstock)小鎮上的布倫亨宮(Blenheim Palace),是英國歷史上戰勝法王路易十六的 軍事家馬爾伯勒(Marlborough)公爵約翰• 邱吉爾的遺產,他為紀念在布倫亨戰役的勝利 而建此大廈,也是後來的名首相邱吉爾的故居 。這是一座佔地兩千一百多英畝的城堡,除了 有湖泊小島外,還有一條蜿蜓而過的河流依傍 著它,起伏有致的草地圍繞在周圍,義大利公 園、玫瑰公園的自然美麗更是膾炙人口。宮中 除了邱吉爾出生的房間外,其餘分成綠室、藍 室和紅室,每一間房都布置得富麗堂皇,尤其 是一排排陳列著的細緻瓷器,還有那鋪滿在地 上的東方地毯、窗前精緻的繡帷,以及一件件 珍貴的古董,大概多數是英法聯軍在中國清代 所掠奪來的中國國寶。屋內有一張邱吉爾五歲 時的畫像,一束邱吉爾在童年時的閃亮金髮, 剪下來珍藏在玻璃盒中供人參觀。邱吉爾不僅 是偉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文學家,一 九五三年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且他也畫得 一手好畫。他在童年時遲鈍不敏,父母和師長 都對他失望嘆息,由於不受重視的結果,使他 將精神寄托在繪畫上,用畫表達自己,也發洩 出內心的感受,因此他後來雖然高官顯赫,終 其有生之年,對作畫的嗜好始終未減。這座大 建築最令人側目的是它那長達一百八十三呎的 大圖書室,擁有圖書一萬冊以上。 參觀布倫亨大廈,千萬不能錯過馬爾伯勒 迷宮(Marlborough Maze),是世界最大的 樹障迷宮,從天空俯視,各種圖形符號,十分 漂亮;從大廈、花園、蝴蝶園,在將近六百碼 距離中,裝飾著樹木、巨大的棋子、拉著網和 小孩們的小城堡,是個大人小孩都適合的去處 。大廈旁邊的布倫亨湖,清幽美麗,泛舟環湖 更是別有風味。 克萊斯特(Christ)教堂,在牛津市民心目 中享有最崇高的地位,教堂內的大同鐘每天晚 上要敲一百零一下,以紀念教堂初創時,只有 一百零一個學生。 劍橋(Cambridge)的位置,坐落在倫敦 北方九十一公里處,有一條水流緩慢的康河( River Gam)環繞著它,河上有幾十座小石橋 連接兩岸,劍橋之名因之而起。因地處平原, 四季綠草如茵,自然景色優美,並有許多大公 園。在漫長的歷史洪流中,這裡興建了許多美 麗的大學校舍,因此到處碧綠,成為研究學間 的最佳地方,到了十四、十五世紀時,劍橋已 成為最具歷史傳統的大學城。 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和牛 津大學齊名,以科技見著,曾替英國培植出許 多頂尖的科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律師和 間諜,如牛頓、達爾文和羅素等。英國王位繼 承人的查理王子,前首相威爾遜爵士,以及試 管嬰兒的前驅者愛德華博士等,都是這裡的畢 業生。這個大學始建於一二二六年,在十三世 紀的時候就被英皇亨利三世和教皇認可為教學 研究中心,所開的科目從伊朗的死語言到核子 物理都有,目前有三十一個學院,其中比較著 名的有三一學院、克萊爾學院、女王學院、聖 凱瑟琳學院、彭布魯克學院、耶穌學院、邱吉 爾學院、國王學院、達爾文學院、聖瓊斯學院 和聖約翰學院等。 遊客要參觀這些學院,必須繳納「進院費 」,名氣最大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和 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要買兩英鎊門票 ,到了國王學院裡,如果想參觀五百多年前講 授「君權神授」學說的教堂,還得再買一張票 。如果覺得國王學院太嚴肅,可以到隔壁的克 萊爾學院(Clare College)或牛頓發現地心引 力的三一學院參觀。其中的克萊爾學院像個四 合院,精華所在是後院過了康河的學生花園, 這裡奇花異草,高低曲直有致。三一學院門口 右邊有一稞全世界聞名的蘋果樹,六百多年前 ,樹上一顆掉下來的蘋果,把躺在樹下午睡的 牛頓打醒,「牛」先生因此「頓」悟地心引力 ,使人類的科學向前跨了一大步。三一學院內 有牛頓的大理石雕像,很多觀光客喜歡撫摸著 他的腳拍照。 這個大學因為有許多善心人士捐了許多錢 ,因此經費非常充足,提供了許多其他大學所 鈕一法提供的教學和服務設施,使學生們有很好 的宿舍、教堂、試驗室,以及好的膳食,並且 可以學習到許多東西,如音樂、語言和外國旅 行等。劍橋大學共有來自全世界八十多個國家 的一萬一千三百多名學生,男女兼收。學士學 位的課程共分為三年,但是該校的精華所在, 卻是像大文學家徐志摩所說的「黑方巾黑披袍 」的研究生了。這個大學面臨康河的牧場景色 最美,河上的康橋更不知留下多少古今中外騷 人墨客的足跡。校內的聖瑪麗教堂是最漂亮、 最吸引人的部分。還有一所十五世紀建造的國 王教堂(King's College Chapel),公認是世 界上最完美的建築物之一;這座教堂有五彩花 玻璃窗、圓屋頂以及高聳的堡尖。市內有一尊 紀念兩次世界大戰而犧牲的劍橋青年學生雕像 ,身背行囊手提書包,邁步前奔時仍回首顧盼 ,對母校不勝依依,表情生動,活靈活現。 劍橋大學硬性規定學生們要穿制服,那是 一種傳統式的黑外衣,看起來相當襤褸,因此 學生們多故意違反校規,不肯好好地穿著。在 六月份暑假前夕,有十天的學生活動節目,音 樂會、舞會、划船競賽等,氣氛熱鬧活潑。 ==='''巴斯是英國溫泉城=== 巴斯(Bath)市的位置在倫敦西方一百八 十六公里處,瀕臨埃文河,處於群山環繞的圓 形凹地中,面積為二十八平方公里,約有十六 萬多名人口。Bath在英語中就是「洗澡」的 意思,因為兩千多年前,當地的熱礦泉就曾經 吸引古羅馬人到此興建城市,使它成為英國有 名的溫泉城。 這裡曾經有一則有趣的傳說:據傳公元前 五百年,當地有一位名叫布萊達德的王子,他 的豬隻曾感染了麻瘋病,沒想到因為豬群常在 泥巴浴中打滾,病症竟然不藥而愈。儘管這種 傳說有些好笑,但是自古迄今巴斯溫泉的確有 治療疾病的效果,因此名聲不經而走。現在的 巴斯溫泉,每天仍有二十五萬加侖以攝氏四十 九度的高溫不斷湧出。 這個城市最初由撒克遜人在此修建教堂, 自一○八八年至一一二二年間,諾曼人在此重 建教堂,並將主教區遷此。一一八九年建制, 中世紀羊毛和服裝業興起,自十八世紀初起因 成為礦泉療養地而興盛起來。一七六九年至一 七七四年在埃文河上建普爾特尼(Pulteney) 大橋;十八至十九世紀時,英國將此城改建為 喬治王朝的小鎮,附近的溫泉區也改為高級遊 樂場所,氣氛優雅、亮麗,巴斯乃成為英國除 倫敦以外上流社會的主要中心。維多利亞女王 、納爾遜提督和漢彌頓夫人等都常來此居住, 作家狄更斯、女作家奧古斯汀等也是這裡的常 客。 巴斯也是英國最優雅和最有建築特色的城 市之一,保有全英國最完整古羅馬遺蹟,市街 兩旁都是淺咖啡色的房子,外國遊客置身其中 ,會訝異它在文化和建築上所呈現的豐富色彩 。觸目所及,巴斯市的建築物全是喬治王朝的 風格,四角形的窗戶在簡單的外觀下格外突出 。一九八七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巴斯列為 「世界遺蹟城市」(World Heritage City)。 市內主要的名建築物有大教堂(Abbey Church),位於羅馬浴池的正東方,建於十五 世紀末,西側有座尖塔。教堂是英國哥德式建 築物中,相當突出,也是最後一座的教堂建築 ,以有許多大窗戶和扇形天花板而聞名。因為 它內部窗戶所佔的面積比牆面還多,所以有「 西方明燈」(Lantern of the west)之稱。 羅馬浴池(Roman Bath)的位置,就在大 教堂對面右側,這座偉大完整的羅馬遺蹟,一 直到十九世紀才被發現,歷經了一到十五世紀 的漫長歲月,內部設施也有不斷的改進,現在 已有了蒸氣室、土耳其浴和指壓等,各種沐浴 設備應有盡有,但是內部仍大都保持著羅馬時 期的原貌,有羅馬地磚和石像、石柱。陳列室 除了展示一些古錢幣和古代的日常生活用品外 ,對浴池整個演變的歷史和維修工程都有完整 的說明。這座石造的浴室有一個大浴池,附近 還有好幾個浴池,每天有兩百萬公升的溫泉源 源湧出;大浴池溫泉因為含鐵量太高,呈混濁 的茶色,因此只供參觀,不能讓遊客享受古代 沐浴之樂。 唧水屋(Pump Room)的位置緊鄰著羅馬 浴池,過去用作抽水的,現在已改為餐廳,優 美的迥廊和古典的外觀,在入口的正上方可以 看到一行希臘文,寫著「人間極品― 水」。遊 客們在這裡不妨入境隨俗,儘情享用英國下午 茶,或是來杯礦泉水,以不虛此行。 集會廳(Assembly Rooms)坐落在羅馬 浴室北側六百公尺處,是一幢喬治式的建築物 ,在十八世紀的豪華社交時代,名音樂家史特 勞斯和李斯特就常在這裡舉行大型的音樂會和 舞會,現在這裡已改成展示十六至十九世紀的 服飾博物館(Museum of Costume),遊客可 以看到當時的服飾和各種風土民情。 此外,巴斯市內值得參觀的地方還很多, 例如普爾特尼橋、宏偉的新月形王宮、女王廣 場、馬戲場、市政廳、會議廳和雪黎花園樓閣 等。當地主要的特產有「巴斯奧利佛」餅乾、 巴斯麵包、巴斯磚和巴斯輪椅等,並有印刷、 書籍裝訂、機械和服裝等工業。巴斯也以博物 館多而聞名,其中的玩具博物館展出古今各國 玩具、英國史博物館可令人對英國的歷史一目 瞭然、郵政博物館中有世界第一枚郵票,巴斯 建築博物館則展示巴斯的建築物故事。 ==='''蘇格蘭首府愛丁堡=== 愛丁堡(Edinburgh)的位置在蘇格蘭東部 佛斯(Forth)灣的南岸,是蘇格蘭的首府,也 是從前蘇格蘭王國的首都,現在是英國東部的 中心城市,文化悠久,有「英國的雅典」之稱 ;較雅典更甚之的是它除了文化遺產,還混合 著娛樂的設施,它是名副其實的藝術之城、節 慶之都。這裡風光明媚,景物幽麗,是蘇格蘭 的文化學術中心,人口約九十萬,有四分之一 從事製造業。主要的製造業有食品、飲料、煙 酒、修船、機械、造紙、電器、電子和印刷等 。愛丁堡是蘇格蘭醫療、司法、銀行、保險和 投資業的中心,也是英國僅次於倫敦的旅遊城 市。市內有綜合性醫院、婦產醫院、兒童醫院 、整形醫院及許多保健中心。 世界著名的高等學府愛丁堡大學,是一五 八三年在長老會資助下,由市政會議建立的「 城鎮學院」;神學院在愛丁堡大學一直佔有重 要的份量,而醫學院也十分有名氣,尤其是生 物學家達爾文曾在這裡就讀過。愛丁堡大學還 培植了詩人湯姆生(James Thomson)、小說 家史考脫(Walter Scott)、風俗畫家威爾基( Sir David Wilkie)等許許多多在各行各業成 就不凡的人。校內還有一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個 國家的學生。 海里奧特瓦特(Heriot-Watt)大學,始建 於工業革命時期,是英國最早的新型理工科大 學之一。 熱鬧繁榮的愛丁堡市,有古色古香的城堡 、華麗的宮殿,以及具有羅曼蒂克的山莊,這 些都足以使人對英國的歷史引起許多回憶。建 於六世紀的古城,最先是在距離海岸六點四公 里的城堡岩石山上開始興建。十世紀時,當時 原住民被蘇格蘭人及皮克特人(Picts)擊敗, 蘇格蘭就以愛丁堡為中心佔有大不列顛島較南 的領域,這就是蘇格蘭王國的由來。一○ 一八 年之前,蘇格蘭的統治者就已住進建於山丘上 的愛丁堡。十一世紀愛丁堡被改建過、新約城 堡巍然聳立在一百三十四公尺高的山頂上。一 ○九○年,當時的國王馬爾科姆(Malcolm) 三世之妻聖瑪格麗特,在城內興建一座方形的 小教堂,也就叫做聖瑪格麗特教堂,現在是愛 丁堡僅存的最早建築物之一。後來他們的幼子 大衛一世(David I)統治時,在今日高街所 在地築起城牆。居民大量移入城堡下的牆內居 住。十二世紀上半葉,城堡東側大興土木,並 興建聖十字(Holyrood)奧古斯丁教堂。愛丁 堡城市的基礎就在西邊的愛丁城堡和東端的聖 十字修道院兩座代表政、教的建築,和連接兩 者的城牆後,具備了雛形。中世紀時曾受到清 教徒的迫害,有許多人在這裡被處死。 由於愛丁堡控制了蘇格蘭通往英格蘭水陸 兩路的咽喉,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曾數度 易手,尤其是在據有大不列顛島大部分土地的 英國崛起壯大後,蘇格蘭獨立的路走得非常艱 難。一四三七年蘇格蘭統治者詹姆斯二世( James II)不顧英國的反對,在聖十字修道院 教堂加冕成為蘇格蘭王國的國王,愛丁堡也順 理成章地變成新王國的首都,還建立了市政機 構,國民議會也在此舉行。 一五○○年左右,聖十字修道院擴建為聖 十字宮。在一五○三年詹姆斯二世迎娶英王亨 利七世(Henry VII)的女兒瑪格麗特公主時, 此宮成為接待貴賓的處所。一五三二年蘇格蘭 最高法院在愛丁堡成立,此地成為全國司法中 心。一五四○年左右,不斷攻擊蘇格蘭的英格 蘭軍隊衝入愛丁堡,焚燬聖十字宮,但沒有佔 領愛丁堡。 一五六六年,蘇格蘭的瑪莉皇后在此生下 了詹姆斯六世。一六○三年,英女王伊莉莎白 一世駕崩後,蘇格蘭王詹姆斯六世因血親關係 被迎立為英王,稱詹姆斯一世,開啟了斯圖亞 特王朝,也使蘇格蘭和英格蘭合而為一。 愛丁堡在詹姆斯一世移駕倫敦後,就失去 了一國之都的地位,但仍然不斷地擴展。一六 三九年因實際的需要建了專用的議會廳。一七 ○七年,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併,蘇格蘭議會被 解散,愛丁堡一度衰落。一七一○年,一紙合 併法案(Act of Union)使原本與英格蘭地位 平等的蘇格蘭成為英國的屬地,但是迄今蘇格 蘭人還未放棄「獨立夢」,因為這裡一直擁有 不同於英國的教育制度、金融系統,以及不斷 醞釀的獨立意識。十八世紀中葉,愛丁堡進入 黃金時代,人口增添至四萬人。一七六七年, 市議會批准修建新城。 一七六八年編輯兼作家威廉‧斯梅利( William Smeellie)在愛丁堡出版大英百科全 書第一版,一七七一年完成,全套三冊,共二 六八九頁;一七八四年出版的第二版就增至十 冊,一七九七年第三版共十八冊,一九○三年 時出版第十版;一九七四年發行第十五版時, 全套已多達三十二冊,動用了全世界一百三十 多個國家的四千位以上的作者參與撰稿。印刷 費在外,已耗資三千二百萬美元,創世界私人 出版投資最高的先例。之後每年都予以修訂, 一九八五年及一九九三年作了大幅度的調整修 訂;一九九五年在增修之後成為三十三冊,每 年出版時,並以年鑑來補充登載新發生、發現 的事物。 十八、十九世紀,新古典主義興盛時期的 奧古斯丁時代,愛丁堡的作家、評論家、出版 者、教師、醫師和科學家等學術精英,對世界 形成相當大的影響力。由於發展迅速,一八五 六年至一九二○年,愛丁堡附近的村莊和佛斯 灣也併入愛丁堡市。 這個城市陸海空交通都非常發達,在空中 交通方面,距離市中心區西方約十公里處的旋 轉屋(Turnhouse)機場,有民航班機和國內的 各大城市連絡,從倫敦飛來,航程約一個小時 可達,目前英國航空公司(BA)每天有八班飛 機由倫敦飛來,不列顛坎尼爾航空公司(BR) 每天則有六班飛機往返在倫敦和愛丁堡之間。 從機場到市區有巴士和計程車服務,車程約二 十分鐘可達。 在海上交通方面,這裡的利斯(Leith)港 是佛斯灣六個港口之一,年貨運量在兩百萬噸 以上,主要進口物資是穀類、食品和木材,主 要出口品有煤、威士忌酒和鋼鐵等。在陸上交 通方面,火車和長途巴士四通八達,有密集的 直達車及普通班車與國內各大城市營運。 市區交通也很方便,市內街道全長有九百 多公里,以威佛里(Waverley)車站為中心, 新舊市區被山谷劃開。公共汽車是紅、白色的 雙層車,有很多行車路線,班次頻繁,大多數 都經過新市區的太子妃路,可以上車再購票。 貫穿東西的太子妃路,把愛丁堡劃分為南北兩 半,北側是十八世紀造成的新市街,大多數是 井然有序喬治王朝式的華美建築;南側是舊市 街,十六世紀古老的建築物到處可見,並且保 存得相當完整,頗富觀光價值。這裡的計程車 和倫敦一樣,但是比倫敦便宜,並且可以隨時 隨地叫車,不一定要在計程車招呼站上車。 這個城市飯店雖然沒有倫敦那麼豪華,每 家飯店的房間數也不多,但是都很清潔,服務 也很周到,令人有賓至如歸之感。大多數都集 中在威佛里車站及王子街附近,每年六月至九 月的旅遊旺季,房間必須預約,萬一租不到房 間,可到威佛里車站附近舊市街的旅客服務處 (Tourist Information)請求協助。愛丁堡飯 店的收費比倫敦要便宜得多,單人房大約每天 租金為二十至四十英鎊,另外要加百分之十五 稅款,但卻附帶供給免費的早餐。較具規模的 有喬治(George)飯店,位於聖安德魯斯廣場 附近的喬治街上,一百九十六間帶有浴室的房 間,旅客在這裡可以眺望遠處的海洋,每隔一 天有民族舞蹈表演和正餐供應。卡里多尼亞( Caledonian)是一家高級傳統的古老飯店,位 於王子街的西端,因為它隔羅錫安街與愛丁堡 古堡相對,住宿於此,居高臨下,可將愛丁堡 美麗的景觀一覽無遺,共有二百五十四間客房 ,飯店所烹煮出來的歐洲道地名菜,名聞遐邇 。此外,當地較具知名度的飯店還有詹姆斯王 (King James)、皇家山(Mount Royal)、北 不列顛(North British)、老威佛里(Old Waverley)和洛克斯堡(Roxburgh)等。 愛丁堡當地的菜餚,屬於蘇格蘭菜,它的 特色是簡單,但卻能令人再三回味。在愛丁堡 用餐,最好到一般飯店或王子街附近的大眾餐 廳,這種方式較為經濟,通常大約花上七到十 英鎊,就能享受到一頓豐盛的晚餐。真正懂得 享受蘇格蘭傳統美味的人,大部分都會不辭辛 勞的上山下鄉去,因為許多名菜都屬於野味, 較具代表性的有來自溪流及湖泊中的燻製鮭魚 、鮮魚和鰭魚,以及馳名世界的烤牛排、鹿肉 、鵪鶉、牛羊肉大麥湯(Scotch Barlev Broth)、韭菜鳥肉湯(Coke-a-Leekie)和當地 人稱為海吉斯(Haggis)的佳餚;這是將羊肝 、羊心、燕麥粉、洋蔥和油等調配好後,再全 部裝進羊胃中烹煮的獨特美味,或許這些菜會 讓人覺得太葷,但只要嚐到滋味,恐怕再也難 以抗拒。在一些規模較大的餐廳中,都有「主 餐秀」服務,它在主餐時除了供應鄉土名菜外 ,還有蘇格蘭民族舞蹈和管弦樂的表演,每位 顧客的最低消費額約在十五英鎊左右。 除了正式餐廳外,市內大約還有四百五十 家左右的酒店,多數集中在王子街後面的玫瑰 大街上。這裡的酒店和倫敦一樣,除了供應啤 酒和威士忌外,也供應簡單的餐飲。每當夜晚 時,當地的市民們和外來的觀光客,多半會到 這些酒店裡輕啜兩三杯葡萄酒或威士忌,因為 蘇格蘭是製造威士忌的王國。 在購物方面,除火車站北側的威佛里購物 中心外,愛丁堡的新市街和舊市街都有購物中 心,一般商店的營業時間大致是早上九時至晚 上九時,王子街的商店較晚打烊,星期日多半 公休。在一些紀念品店裡,遊客選購對象多為 當地特產,如格子毛料、毛線衣、小手帕、水 晶玻璃杯、蘇格蘭傳統衣裙、領帶、風笛、披 肩、背袋和威士忌等;這裡有兩百種不同牌子 的蘇格蘭威士忌,選擇時頗費周章。 在運動方面,由於蘇格蘭是高爾夫球的發 祥地,因此愛丁堡最盛行的體育活動,也就是 高爾夫球,在市郊有數十座高爾夫球場,其中 以聖安德魯斯郡球場最受歡迎,觀光客們雖然 沒有會員證,但仍然會受到歡迎。此外,登山 和釣魚,也都是這裡熱門運動之一。 有關娛樂方面,當地有許多電影院、劇場 、音樂廳和舞廳。在鬧區的街邊,也有專門表 演民族舞蹈的俱樂部和狄斯可舞廳。 自從一九四九年以來,愛丁堡一直都是慶 典的主要城市,尤其是當地的國際藝術節更是 世界知名。慶典於每年的八月二十日到九月十 日,持續達三個星期之久,參加慶典的人們大 多數是音樂和戲劇的愛好者,由來自世界各地 的音樂家、芭蕾舞家和歌劇演員等濟濟一堂, 大顯身手。每當此時,愛丁堡城前的廣場上, 聚集了蘇格蘭的軍樂隊,以及來自英國各地的 風笛樂隊,為愛丁堡的藝術節揭開序幕。 愛丁堡產生了許多著名的合唱團、獨唱家 、指揮家和交響樂團,因此每屆慶典季節,莎 士比亞戲劇、歌劇和芭蕾舞等,都作盛大的演 出。在這些慶典中,可以看到蘇格蘭皇家海軍 、空軍以及騎兵的閱兵實況,他們穿著紅、藍 、綠色的甲胄,戴著黑毛皮帽,白色的襪帶, 穿著方格花紋的短襪,以及傳統紅綠格子的蘇 格蘭裙;不斷的變換隊形,加上長笛、鼓和喇 叭的演奏,構成一幅引人入勝的畫面。 愛丁堡是一個吸引人的觀光城,有很多地 方值得參觀。城堡裡保存著十五世紀留傳下來 的古炮,是司圖亞特王朝的遺物,每日下午一 時正鳴砲一響,用炮聲讓市民和遊客對時。 每當伊莉莎白女王訪間愛丁堡時,都在愛 丁堡的「大正廳」裡,由市長呈獻一把金鑰匙 給女王。火車站西邊不遠處,有一座建於一八 九○ 年歐洲最大的鐵吊橋,全長達兩公里半。 市區主要馬路和鐵路交錯環繞的小公園內,有 一座建於一八四四年,高六十公尺哥德式的史 考脫紀念塔(Scott Monumment),是為了紀 念十九世紀蘇格蘭偉大的詩人兼作家史考脫而 建;在宛如教堂拱形尖塔般石柱子環繞支撐著 的紀念塔天花板下,矗立著史考脫的銅像。 史考脫(Scott Sir Walter)一七七一年生 膠愛丁堡,是聞名世界的英國小說家和歷史小 說的首創者,也是一個有偉大成就、豐富生活 柱驗與聲名遠播的人,但一生充滿了矛盾;他 足十八世紀蘇格蘭頭腦最冷靜的理性主義保守 徽,但又是浪漫主義的先驅,他頌揚流浪漢、 瘋子和乞丐,相信預言、預兆,被迷信攪得神 魂顛倒;他成功的寫作,為他賺得巨額收入, 但到晚年卻又貧困潦倒的結束一生。 他認為世界上存在著多種文化,他的小說 人物通常都在兩種不同文化之中掙扎無法取捨 ,這也反映出他對各種文化的依戀與忠誠。他 跟律師父親學過法律,但非志趣,而去當騎兵 、研究文物、讀各國文字書籍,與拜倫是好友 ,經常用詩歌詠頌蘇格蘭迷人的傳統生活,將 蘇格蘭的風俗與特有的自尊心傳到世界各地, 又懊惱民族意識與傳統的逐漸喪失。當時甚至 感動了英王喬治四世,而於一八二二年特地穿 著蘇格蘭的傳統服裝前來訪間他。 王子街(Princes Street)是位於古堡北側 、由東向西貫穿市中心的熱鬧大道,也是觀光 客購物、參觀必來的地方,沿街有很多家出售 蘇格蘭格子呢料和喀什米毛衣的名店。附近有 一條堤防,以及設有雕刻協會和建築協會的蘇 格蘭皇家學院,還有一家收集許多英國和歐洲 名畫的國立美術館,內有拉斐爾、梵谷、塞尚 、高更、魯本斯、格列科、康斯塔伯、提申、 維拉斯貴茲、雷布蘭和賽迦等名家作品。附近 的西王子街花園,是一座開滿了鮮豔花朵和綠 意盎然的庭園,園內有設計精巧的花鐘及蘇格 蘭歷史名人雕像;夏季的每天上午十一時,園 裡的露天劇場上,有穿著蘇格蘭衣裙的軍樂隊 表演風笛吹奏和劍舞。 王子街西端盡頭的夏樂特廣場(Charlotte Square),中央聳立著亞伯特公爵紀念碑,廣 場北邊有一幢充滿喬治亞王朝風格的建築物, 其內展示蘇格蘭十八世紀的華麗傢俱。 與王子街平行的喬治大街東端,是聖安德 魯斯廣場(Santa Andrews Square)和巴士站 ,附近大都是銀行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這 一帶已成為蘇格蘭的金融中心。 聖安德魯斯廣場北邊的女王大道上有一座 國家肖像美術館(Scottish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裡面展出蘇格蘭十六世紀到現在的 名人畫像。畫廊旁邊還有一座國立歷史考古博 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ntiquities), 展示從石器時代到現在的蘇格蘭史蹟和生活方 式。 城東的古遊憩地(Esplanade)旁,有一座 瞭望塔(Outlook Tower),塔內有一間影片 放映室和展示蘇格蘭各時期生活方式的展覽室 ;東側的史黛兒女士之家(Lady Stair's House)是一幢十七世紀的建築,現在這座宅 邸已改作文學博物館,展示著名作家史考脫, 以及也是出生在當地的著名小說「古柯博士與 海德先生」及「金銀島」的作者史蒂文生等的 遺稿和遺物。 愛丁堡古堡(Edinburgh Castle)是市內 最宏偉耀眼的建築,坐落在海拔一百三十公尺 的愛丁堡黑色玄武岩石上,這是一座死火山, 冰河將山頂雕鑿成為平台,因為戰略地位重要 ,公元六○○年時就建成一個簡陋的碉堡,一 三一三年成為蘇格蘭獨立戰爭的基地,但是當 年他們自己就摧毀了它,因為怕它落入敵人之 手。它的名字源自七世紀時,盎格魯撒克遜國 王愛德溫(Edwin)大衛二世將它重建為堅實的 城堡,當敵人進攻時必需攻破七道堅固的障礙 才能到達古堡,而古堡入口的大門就厚達二十 呎。從此一直是蘇格蘭王室的居室,自一四五 ○年起,歷代國王都以此為都城。 堡內的設備豪華,十五世紀由詹姆斯四世 所建的大廳,當時是專為迎接國賓、儀禮的場 面而建,有彩繪的窗子、華麗的天頂畫,蘇格 蘭歷代王、后照片及歷史性的大事照片掛在兩 旁。愛丁堡內平靜的王室生活直到一五六一年 瑪麗女王回到古堡才產生了變化,而蘇格蘭王 室也面臨了各種的考驗。 瑪麗是英格蘭亨利八世姐姐的孫女,蘇格 蘭國王詹姆斯五世和他法國王后吉斯的瑪麗( Mary of Guise)唯一的孩子,為了確保與法 國的聯盟,從小與法國王位繼承人法蘭西斯訂 了親,五歲被母親送到法國宮庭學習禮儀。一 五五八年四月與亨利二世之子結婚,十一月英 格蘭的伊莉莎白即英格蘭的王位,瑪麗是王位 第二順位繼承人,但因伊莉莎白是私生女,為 國內天主教徒反對,亨利二世曾為她爭取王位 。次年亨利去世,其子法蘭西斯即位,瑪麗成 為法國新皇后。一五六○年十二月法蘭西斯去 世,十八歲就成為寡婦的瑪麗,回到自己的祖 國,住進了愛丁堡,開始面臨了一連串的厄運 。首先伊莉莎白不承認她是王位繼承人,隨之 已改信基督新教的宗教領袖排擠她,說她是擁 抱異教的外國皇后。 年輕貌美的瑪麗,除法語成為她第一語言 之外,還精通義大利、西班牙、希臘和拉丁語 ,喜愛音樂、詩歌和舞蹈,經常在聖十字宮他 祖父所建的大宴會廳中邀宴擁護她的屬下和王 公權貴。一次宴會中年輕的達恩利(Darnley) 伯爵陪她跳在法國宮庭所學得的複雜舞步,這 就是一五六五年她再婚的對象,也是一次災難 性的選擇。再婚的她使得許多對王位有興趣的 人遠離了她的身旁,尤有甚者,達恩利辜負了 瑪麗因愛而下嫁的原意,他對國王的頭銜比對 瑪麗更感興趣,但遭國會否決。此時,瑪麗已 懷孕在身,一五六六年三月達恩利當著瑪麗的 面,把她的義籍秘書兼心腹殺了五十六刀而慘 死,意欲讓她腹中的王位繼承人流產。六月他 們的兒子詹姆斯出生,但未改善他們的關係, 一五六七年二月達恩利被人扼死,死因不明。 三個月後瑪麗又嫁給誘姦她的博斯韋爾伯 爵,但為蘇格蘭貴族所不容,一五六七年六月 反對者以「為新王而戰」攻打愛丁堡,拘捕瑪 麗囚於洛赫利文堡(Lochleven Castle),立她 一歲的兒子詹姆斯為蘇格蘭王,她的丈夫也遭 流放,死於獄中。 其後一度獲得自由的瑪麗回到愛丁堡,但 再度遭反對者攻擊,這次還加上伊莉莎白的軍 隊助陣,整整兩年,堅固的愛丁堡城壁被砲彈 打得坍塌粉碎,支持她的一干人投降,她只好 投靠英格蘭的伊莉莎白,而開始了整整十八個 年頭的囚禁生涯。一五八六年她被控涉及暗殺 伊莉莎白及重建天主教國家,伊莉莎白也意識 著瑪麗只要存在一天,就會一天對自己產生威 脅,因此也不顧她是另外國家的君主,而將她 定罪處死,結束了她四十四歲的年華。她的兒 子,當時身為蘇格蘭國王的詹姆斯,並未出面 阻止這次的處決,在他繼承英國王位的幾年之 後,將母親改葬在西敏寺,旁邊就是她的表姐 伊莉莎白。而愛丁堡也只有在一六一五年詹姆 斯回去的時候整修過,此後從未再去過。 如果看過奧斯卡金像獎電影名片「英雄本 色」的人來到這裡參觀,對於古堡依山傍水的 美、古堡外引人注目的大炮,當更能感觸於大 英帝國過往的輝煌與滄桑。 遊客可由城堡東邊的古道廣場進入古堡參 觀,古堡大門有現役軍人當班,穿著英格蘭傳 統服飾,是遊客們爭相攝取鏡頭的焦點。正門 兩側分別豎立著普魯士與俄羅斯兩個銅像,他 們是當年英格蘭戰爭中的蘇格蘭名將。鐵閘門 是進入城堡的第一個關卡,布置著各種機關。 城堡內主要的參觀點有比利時在十五世紀所造 的大炮及排列大炮的陽台,它的下方有戰士愛 犬的小墓園。堡內還有英王居住的皇邸、瑪麗 女王寢宮、一八一八年開始陳列皇冠的皇冠室 、博物館、宴會大廳和蘇格蘭陣亡戰士紀念堂 等。每年的八、九月,蘇格蘭舉行愛丁堡節慶 時,城堡就會湧入無數來自全世界的遊客,風 笛、軍樂,以及各種表演,為愛丁堡節掀起熱 鬧的高潮。 一條長一英里、用鵝卵石鋪成的皇家英里 路(Royal Mile)上,有許多代表蘇格蘭歷史 和特色的建築,直接通向聖十字宮(Palace of Holyrood House),它的意思是「聖潔的十 字架」,因為比鄰的教堂據說收藏了部分釘死 耶穌的十字架。這裡原本是教堂的迎賓館,直 到十六世紀才被改為英國皇室的行宮,當年瑪 一麗女王由法國回到蘇格蘭時,除了在愛丁堡, 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這座宮中。這是一五○○ 年由她祖母瑪格麗特• 都鐸開始建築,她父親 詹姆斯五世所完成的,深受羅馬風格的影響, 有漂亮的拱門迴廊,瑪麗又引入了法國宮廷的 高雅,布置了著名的壁畫、天頂畫,名貴的傢 俱;又採用比利時的豪華帷幕阻擋海邊刺骨的 寒風。她臥室的天花板上,在天頂畫的中間綴 飾著英文縮寫IR,代表父親詹姆斯五世的名 字雅各• 瑞克斯;MR代表她的母后吉斯的瑪 一麗,瑪利亞• 麗吉娜。而瑪麗女王最喜歡的房 子,還是祖父所建長一百四十五呎的大舞會廳 ,一兄麗豪華的長廳兩旁掛滿了蘇格蘭皇族的像 片;她在這裡有過快樂的時光,也開始了她的 厄運。宮殿內的繪畫陳列室及寢宮,除了女王 或皇家重要官員到蘇格蘭訪間期間作為休憩之 處外,平時都開放給民眾參觀。 十六世紀宗教革命時新教徒聚集的聖吉爾 斯(Santa Giles)教堂,坐落在愛丁城堡山腳 下、圍繞著愛丁堡七座小山中最高的岩石山上 ,當年瑪麗皇后由法國回到愛丁堡時,新教領 袖諾克斯就是以這裡為基地反對她、排擠她。 山丘之一的卡爾頓山(Calton Hill)有一 塊仿古希臘巴特農神殿的民族紀念碑,建於一 八二二年,是為了紀念奮勇抵抗拿破崙法軍的 蘇格蘭士兵而建造的,這裡的城堡山丘小廣場 ,是古代行刑的地方,一五三七年時,貴婦葛 一麗蜜絲就在此地被當成女巫處死,她的丈夫在 愛丁堡的牢房內,親眼目睹愛妻被燒死的慘況 ,他想逃出古堡時,卻摔在岩石上死了。紀念 碑的南側是皇室的辦公大廈,西北不遠處是市 立天文台。 國會大樓(Parliament House)在聖吉爾 斯教堂後面,現在是英國最高法院所在地,正 門是用希臘風格的石柱支撐著,非常氣派典雅 。現在已開放參觀,有時可以看到戴假髮穿法 抱的假法官,在向遊客解釋每個廳堂的作用。 諾克斯之家(John Knox's House)相傳 是激進派宗教改革者約翰• 諾克斯的住所,當 時他是聖吉爾斯教堂的司教,對於新教的傳播 不遺餘力,室內展示歷代宗教改革者的遺物。 兒童博物館(Museum of Childhood)就 在約翰• 諾克斯之家的斜對面,館內展示著歷 代流傳下來種種與兒童有關的東西、衣服、繪 畫、書籍,甚至幾千年前的玩具。 海鰻之家(Moray House)現在是教育大 學的所在地,英格蘭與蘇格蘭於一七○七年簽 訂的合併條約就是在這裡舉行的。海鰻之家的 斜對面是一座改建的博物館,最初稱為砲門公 所(Cannongate Tolbooth)有一個造型特別 的鐘塔,極為惹人注目。 愛丁堡動物園(Edinburgh Zoo)是蘇格蘭 皇家動物學會在一九一三年所創立的,佔地三 十二公頃,園內水、陸棲動物共三百多種、約 一千五百隻,配合著許多有趣的設施與安排, 是兒童們的最愛。許多動物研究機構都設在園 裡,對瀕臨絕種的稀有動物、改良動物的品種 研究培育,成果豐碩,例如所繁殖的企鵝,就 是世界上最優良的品種,同時也不斷的提供新 資訊,對科學普及教育貢獻極大。 此外,愛丁堡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也享有盛名,收集也十分廣 泛,例如園內的杜鵑花種類之多,就讓人大開 眼界。 梅爾羅斯(Melrose)是位於愛丁堡東南方 約六十公里的特威德(Tweed)河畔的一個小 鎮。附近有七世紀的高隆班(Columban)修道 院,這是十二世紀所建一座修道院,曾不斷的 被人破壞,在一五四五年蘇格蘭與英格蘭作戰 期間,還被夷為平地。生於愛丁堡的蘇格蘭小 說家史考脫喜歡這裡的寧靜美麗,在郊區建有 別墅,巴克勒奇極力促成重修,完工之後捐贈 給國家,後來又將蘇格蘭民族英雄羅伯特一世 的心臟葬在修道院的聖壇下。因為修道院的修 建,這個小鎮日趨繁榮,成為農產品貿易中心 直到現在。垂柏格修道院(Dryburgn Abbey) 距離愛丁堡也不遠,也是當地四大修道院之一 ,曾經對博德斯(Borders)一帶影響頗巨。一 五四四年當蘇格蘭的女王瑪麗還是孩子,而她 母親決定與法國聯姻時,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 因報復她破壞了其子與小瑪麗的婚姻,而把這 個修道院燒燬,如今從遺跡仍然可看出它的美 一麗與搶眼。 此外,附近還有查葵爾之家(Traquair House)和馬勒斯田之家(Mellerstain House )等大宅第、鎮東郊的羅馬要塞遺跡,都很值 得參觀。 亞伯斯福德宅邸(Abbotsford House)位 於梅爾羅斯村西邊五公里處,是傑出詩人史考 脫為了避開塵俗於一八一一年所建,目前他的 子孫還保有這座美麗的宅邸、珍貴的大批古董 ,史考脫生前用過的書房和日常用品都保持原 狀公開展示。由於史考脫的眾多軼事,吸引著 無數的遊客來此參觀。 ==='''格拉斯哥是工業市=== 格拉斯哥(Glasgow)是蘇格蘭第一大城, 它的位置在蘇格蘭中央低地西部,克萊德( Clyde)河蜿蜓流過市區的南面,東距愛丁堡 約七十二公里,兩者之間有運河相通,是英國 西部的中心城市,也是國內的第三大港,蒸氣 機發明家瓦特就是在這裡誕生的。這個城市有 悠久的歷史,一三五○年時修建了第一座克萊 德河石橋,一四五○年設自治市,一九七五年 起成為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Sttath Clyde)行 政區的一個市,範圍佔克萊德河谷的大部分, 市郊伸入周圍各鄉鎮,也由於這些衛星鄉鎮的 迅速發展,才大大減輕了市區人口擁擠的現象 。同時全市有七十多個公園綠地,所以居住品 質良好。 這個崇尚時麾、盡情在享受生活的城市, 有一百八十萬人口,面積為一百九十七平方公 里,地處蘇格蘭高、低地及愛丁堡和西部之間 ,它的範圍包括了格拉斯哥市及其附近的工業 市拉瑟格倫(Rutherglen)。格拉斯哥附近有 廣大的煤田,市區內主要商業及行政機構設在 克萊德河北岸,沿河南岸有造船廠和機械廠, 另有紡織、食品、飲料、煙酒、鋼鐵、麵粉、 製革、化工和印刷等工業。當地的造船工業享 有盛譽,英國引以為傲的伊莉莎白二世號豪華 郵輪,就是在這裡舉行下水典禮的。 當地的交通非常方便,在空中交通方面, 市區西郊十三公里的艾博特辛(Abbotsinc) 民航機場,每天都有頻繁的班機與倫敦營運, 航程一小時又十分鐘。自機場前往市區,有巴 士和計程車服務,車程約二十五分鐘可達。在 海上交通方面,西岸的港口是英國與美洲間的 貿易樞紐,也是美洲各國貨物輸入歐洲的重要 轉運港。在陸上交通方面,鐵路非常便捷,自 市區的中央車站搭乘列車,五個半小時就可抵 達倫敦的尤斯頓車站。自愛丁堡前來,只要四 十五分鐘就可在女王大道車站下車。公路交通 更是四通八達,長途巴士駛出市區後,沿著 膩8 號高速公路,一個半小時就可到達愛丁堡 。格拉斯哥的地鐵始於一八九六年,是繼倫敦 之後英國最早有地鐵的城市,在一九八○年已 全面現代化,現在是當地居民主要交通工具, 車次頻繁,線路遍布,十分方便。地面上的市 區交通也很忙碌,主要的有公共汽車和計程車 ,服務品質不錯。 由於格拉斯哥是一個重要的工商業城市, 因此有很多飯店,遊客可按照自己的經濟情況 來選擇旅館,並且不需預約房間,這裡各大飯 店的對外交通極為方便,每人每天的平均消費 額約為二十到八十英鎊。市區主要的飯店為擁 有兩百五十個房間的奧爾班尼(Albany)、擁 有兩百二十五間客房的中央(Central)、擁有 一百四十個房間的北不列顛(North British) 、擁有三十六間套房的峰火(Beacon)、擁有 九十間客房的英格拉姆(Lngram)和擁有八十 七間高級客房的羅恩(Lorne)等大飯店。 這個城市也有許多餐廳和小吃店,正統的 蘇格蘭西餐廳多附設在觀光大飯店中,有些西 餐廳除了可以跳舞外,還有歌舞秀可看。一般 服務品質都不錯,收費比倫敦要低廉得多。 在購物方面,集中在女王大道前的喬治廣 場(George Square)一帶,因為這裡是市中心 區,附近有火車站、市政府、郵局、銀行、航 空公司、百貨公司和超級市場等重要設施。喬 治廣場是市內交通、商業中心,廣場上有一座 高二十公尺的紀念碑,上面聳立著史考脫的雕 像。西側有一條布坎南(Buchanan)街、西區 的阿蓋爾(Argyle)街及西北角的索契霍( Sauchiehall)街等,都是快樂的購物街,也是 徒步者的天堂。另外,還有歐洲最大約玻璃屋 頂購物中心(Mall)聖亦諾商場(St. Enoch Shop Centre),以及親王廣場(Princes Square)上的時裝名店等,都是最好的處所。 最讓人懷舊的是商人城(Merchant City),這 裡是十七、十八世紀與美國交易做生意的地方 ,現在是一個購買精緻物品的小區域。與商人 城龐大氣勢相對的是顧客街(Byres Road)。 在另一端的巴拉斯(Barras),一部分是跳蚤 市場,一部分是遊樂園,這將是到格拉斯哥另 一種購物經驗。 當地學術風氣很盛,有許多大專院校,較 為出名的有格拉斯哥大學和格拉斯哥藝術學院 等。格拉斯哥藝術學院是英國第一座具有創造 性美感的新藝術派建築,建於一八九六年至一 九○ 九年,由出生在格拉斯哥的英國建築、藝 術家麥金托什(Charles Renine Mackintosh) 所設計,他的作品優美輕快,市內有四家十九 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的茶室都是由他設計的。另 外他的水彩畫也非常有名;二十世紀許多人採 用他的設計,製造長靠椅及靠背椅架,也都新 奇漂亮。市內的麥金托什住宅值得前往一看, 欣賞那些搶眼的傢俱和別具一格的布置。格拉 斯哥大學創建於一四五一年,十九世紀時曾以 醫學聞名於世,這所大學有文學、法學、神學 、醫學、理學和工學等六個學院,有大學生及 研究生一萬一千多人。 格拉斯哥也有很多地方可觀光,在喬治廣 場上設有觀光資訊服務處,可提供完善的觀光 資訊。市區有許多美麗和典雅的哥德式建築物 ,但是在感覺上卻充滿了現代化都市的活力。 這裡是蘇格蘭的藝術心臟,全市有二十六 座博物館和畫廊,從世界上知名的巴瑞博物館 (Burrell Collection)到最近開放的現代藝廊( Gallery of Modern Art),展示出格拉斯哥 多元文化藝術的品味。其中的巴瑞博物館收集 十分豐富,包括紡織品、圍巾、陶器、傢俱等 本土性文物,都是威廉巴瑞爵士(Sir William Burrell)個人的收集品捐贈給了政府。 聖孟古宗教博物館(St. Mungo Museum of Religious Life and Art)不但擁有一座全 英唯一的佛教禪園,而且所展示的宗教文物包 括佛教、回教、基督教,解說牌上有中、英、 日文說明。 附近一座克爾文葛洛夫(Kelvingrove)公 園,是紀念英國名物理學家克爾文(William Thomson Kelvin)而命名的,克爾文在科學 上發現了能量守恆定律、建立熱力學溫標,研 究出電磁學的數學分析及光的電磁理論基本概 念、地球年齡物理測定及流體力學基礎研究等 ;他對海底電纜的發明,使得英國的海底電報 發展領先全世界。他出生於英國的貝爾法斯特 ,十歲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十五歲發表地球形 狀的論文,十七歲進入劍橋大學,二十一歲以 優異的成績畢業後赴巴黎,在物理化學實驗室 工作,二十二歲返回格拉斯哥大學任教,開始 了他研究發明的旅程。 園內有一幢兼具美術館及博物館的紅色建 築物,館內珍藏了許多文藝復興以來的名家藝 術品,震驚寰宇的西班牙超寫實主義大師達利 (Salvador Dali)「記憶的餘澤」一畫,在這 裡最受人注目。美術館附近是著名的亨特里安 博物館(Humterion Art Gallery),展示著長 年住在英國的美國油畫及石版、銅版畫家惠斯 勒及義大利名雕刻家皮沙諾、荷蘭大畫家雷布 蘭特和羅丹等的作品,收藏十分豐富。 美術館對面是交通(Transport)博物館長 年展示車船的模型及代表性車船,並介紹英國 的航運盛世及交通歷史。 當地還有很多劇院、芭蕾舞劇院和戲院, 也有古典樂和搖滾樂音樂廳,不僅提供當地人 休閒欣賞,也因水準之高而聞名遐邇,其中國 王劇院更是精緻豪華,不可錯過。 格拉斯哥教堂(Glasgow Cathedral)的位 置在女王大道火車站的東邊,這個享有盛名的 大教堂,不但美輪美奐,並且顯得莊嚴肅穆, 是當地人民的信仰中心。 羅蒙湖(Loch Lomond)的位置,坐落在 市中心區西北方三十公里處,被喻係英國最大 、最美和最富有詩情畫意的湖泊。這裡湖水清 澈寒冽,湖面海拔僅約七公尺,冰蝕的湖底深 達一百九十公尺,遊客乘遊艇往北走,水面愈 見狹窄,兩岸綠意盎然,怪鳥啼鳴,山坡上有 一片適於放牧的草原,偶見三、四隻牛低頭吃 草,頗具田園之趣,人們身臨其境,如入畫中 。順道還可以參觀麥金托什的傑作山坡屋。 卡春湖(Loch Katrine)位於市郊北方約 五十公里處的特洛塞克(Trossachs)地方,它 是格拉斯哥市的水源地,英國名畫家史考脫( Scott)的名畫「湖上的少女」,就是取材自這 個美麗的湖濱。卡春湖莊嚴而悠閒的神秘面貌 ,融合了濃郁的都市人文氣息和樸拙無飾的自 然之美,深被遊客所稱羨。湖上水質清澈甜美 ,自然景觀十分迷人,很多新婚夫婦都喜歡來 這裡渡蜜月,因此又憑添了一份羅曼蒂克的氣 氛。湖的東端碼頭上有遊艇出租,在湖上兜風 ,別具一番情趣。 佩斯利(Paisley)是格拉斯哥西南方的一 個小鎮,位於克萊德河的河灣中。這個美麗的 小鎮,十八世紀時是手工紡織亞麻布的中心, 現在的工業已經多樣化,一九三七年所建立的 一個大工業區中,集合了近二百家工廠,有化 學、機械、造船、食品加工和大宗的紡織等。 這個城市所生產的圍巾,行銷全世界,因品質 優良,花樣特殊,稱為佩斯利圍巾。除市面出 售外,市內的紡織博物館展示著各式圍巾、織 物,以及該市紡織業發展的歷史。 佩斯利圍巾採用蘇格蘭羊毛精紡,因為所 設計的花紋特殊,多採素色,類似放大的逗點 突顯出特別的韻味,相當漂亮。現代成衣的紡 織品上圓弧直線形圖案,一般咸認是由佩斯利 圍巾上的圖案發展而來。 ==='''因維尼斯具野性美=== 因維尼斯(Inverness)是蘇格蘭北方最大 和最具有野性美的城市,位於愛丁堡北方二百 五十四公里,面臨北海的海鰻峽灣(Moray Firth),有一條尼斯湖通往北海的運河流經市 區,凡是前往尼斯湖的遊客,幾乎都以這個城 市作為起點,作東北高地環海遊。因維尼斯市 是蘇格蘭東北高地地區的交通樞紐和孔道,古 時為皮克特王國的都城,以後的數百年也是王 室的住地和城堡,在臨河地區,有不少古城堡 ,如一六八五年興建的聖十字教堂和尖頂教堂 ,以及一八六六年的聖安德魯斯大教堂等。全 市有八萬六千人口,東北部靠海的郊區有一座 民航機場,服務業和旅遊業都相當發達,毛紡 織和食品加工業等也很興盛。 因維尼斯沿著九十六號及九百四十一號公 路東行約九十公里後,就到達以釀製蘇格蘭威 士忌酒而馳名的小鎮達夫(Duff town),這是 一個小自治市,位臨菲迪奇河,有一萬多名人 口,現在是療養勝地,市區有中心廣場和塔樓 ,並保存有蘇格蘭最古老石築城堡之一的巴爾 維尼堡的殘蹟。 距離市區東方約六公里處,有一處丘陵地 形的卡洛登(Clulloden)古戰場,是改變蘇格 蘭民族歷史的地方,一七四六年四月十六日, 查理。愛德華王子,率領五千名高原地帶詹姆 斯黨人英勇的蘇格蘭戰士,與入侵的坎伯蘭( Cumberland)公爵的英格蘭軍隊決戰,結果 因眾寡懸殊而敗北,愛德華流亡法國終其一生 ,詹姆斯黨人欲重振斯圖亞特家族聲威的美夢 幻滅,而從此蘇格蘭被英格蘭併吞。英格蘭且 大力剷除蘇格蘭的不滿分子,甚至禁止蘇格蘭 人穿男性的傳統服裝及演奏風笛。 尼斯湖(Loch Ness)是英國最大的淡水湖 ,它位於因維尼斯市西南方,坐落在貫穿蘇格 蘭高地的大峽谷內,屬蘇格蘭水道網的一部分 ,是一個南北長三十六公里、東西最寬處只有 三公里的狹長湖泊,從周圍高山吹來的和風, 不時在湖面掀起美麗的浪花,使它的景觀令人 陶醉。湖水冷冽,附近釀製威士忌的業者,在 釀酒時往往以泥炭來燒火,致使湖水被污染成 混濁的咖啡色。 這個湖泊以傳說有水怪妮西(Nessie)而 聲名大噪,據說早在公元前六世紀時就有水怪 出現,但是最早的文獻資料,是出現在公元五 六五年亞當姆遜所著的「聖可倫巴傳」。書內 敘述:「聖可倫巴在尼斯湖看到水中怪物出現 。」一九三三年新聞報導說,有一對夫妻在湖 畔親眼目睹水怪的出現。從此以後,世界各地 想要一睹水怪真面目的探險家及觀光客聞風而 至,使得當地的觀光業大發利市。同時官方也 懸賞兩萬英鎊給不拘生死而能捕獲水怪者,此 舉更加導致了湖岸人潮洶湧,但也遭到「妮西 之友」抗議,而開始予以保護。一九三四年, 倫敦的一位醫生威爾遜,成功地拍下了這個生 物的頭頸鏡頭;一九六○ 年,電視攝影機也攝 得了頗像妮舊的物體,而且還利用聲納裝置, 個街道完全靠水力發電照明的城鎮,有二萬五 千名人口,製鋁、釀酒和養牛等,都很發達。 格倫科(Glencoe)的位置在威廉堡南方約 三十公里處,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峽谷,有東 西走向的一段陡坡,長八公里,寬不到一公里 ,由冰川沖刷而成,兩側山嶺海拔都在九百公 尺以上,因此四周山岩險峻,雄偉壯觀,氣勢 恢宏;山谷間的古道有一股神秘氣氛,陽光照 射著濃霧,使整個谷道宛如仙境。峽谷的西北 地勢漸寬,山坡平緩,峽谷一直伸向科河的入 海處,除了遊客外,這裡幾乎無人居住。 ==='''列物浦是第二大港=== 利物浦(Liverpool)是英格蘭西北部城市 ,坐落在曼徹斯特西部默西(Mersey)河入海 漏斗形河口僅半哩寬的最狹窄處,是英國的第 二大海港,也是英格蘭數一數二的工業重鎮, 市區有一百六十萬人口,包括近郊衛星市鎮的 大都會區在內,則有二百八十萬人口。 這個港都在一二○七年時,就由英王約翰 批准成立,但是中世紀發展緩慢。到了一六六 ○年,才發展了沿海貿易。一六六七年安蒂洛 普號船從拉丁美洲滿載而歸,才使城市的重要 性大增,在以後的七十年間,對美洲商業的快 速拓展,使利物浦成為英國的第二大港。當時 利物浦不但是英格蘭和愛爾蘭貨物來往的貿易 港,並且從美洲輸入煙葉和砂糖,印度的棉花 也在此進口。 十八世紀末,沿河建起五座碼頭,港口面 積超過倫敦。一八三○年與曼徹斯特之間的鐵 路通車,成為重要的鐵路中心。十九世紀下半 葉,許多郊區市鎮併入,碼頭擴充後長達十一 公里,使利物浦成為一個頗具規模人口已達七 十萬的大城市,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 。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由於利物浦經濟 命脈的海運業受到世界性不景氣的嚴重打擊,, 因此地位一落千丈,連帶各行業也受影響而一 蹶不振,成為現在英國最貧窮城市之一。 利物浦的對外交通相當方便,在市區南方 約十公里處,有一座現代化民航機場,有民航 班機和國內各大城市營運,每天飛往倫敦的班 機約有五個班次,航程約一個小時可達。 海運最為方便,由這裡啟航的船隻,可以 和國內外各大港口通航,但因利物浦港的潮起 潮落相差達十公尺,因此不適合大型輪船停泊 ,所以當地人民就在沿岸興建了許多船塢( Dock),再利用閘門調節水位,因此在長堤碼 頭的北端,設有本港最大的船塢群,專供外國 貨船停泊,尤以亞力山卓船塢,設有無數倉庫 ,其中煙草倉庫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冷凍倉庫, 經濟價值極高。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棉花進口港 ,在默西河的長堤碼頭上方有座長達八百公尺 的浮棧橋,堪稱世界上有數的大棧橋之一。利 物浦還有運河經由伯明罕通往泰晤士河,另外 有運河和亨伯河上游相通,並有海底摩斯隧道 連接對岸。 陸上對外交通以鐵公路為主,鐵路乘客可 以在尤斯頓站搭車,每天有十六次班車向東南 開往倫敦,車程約二小時四十分可達;也有對 號快車行駛,車程時間可以縮短。公路交通也 很便捷,有高速公路、長途巴士對外營運,班 次也非常密集。 市區交通相當方便,公車總站設在市區中 心中央車站的東北方,有許多路線在市區和郊 區間形成密集的公車交通服務網,在市內各書 報攤上,都可以買到十格的公車票。當地的計 程車是觀光客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服務品質良 好,費用比倫敦便宜。 利物浦多數市民賴航海業為生,還有很多 利物浦的居民都定居在河對岸柴郡,早期只 默西河的輪渡,一九○三年通鐵路,一九三 四年一條隧道相通之後,兩地交通更為方便。 市區和大街距離港口大約只有一公里半,因此 帶有濃厚的港都氣息,觀光客也很多。 市內有不少現代化大飯店,多係高級觀光 旅館,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兩兄弟(Adelphi)大 飯店,位於中央車站和公車站之間,交通非常 方便,是利物浦最好的國際觀光旅館之一,擁 有三百六十間高級套房,有餐廳、酒吧、咖啡 廳和購物街等服務設備。大西洋塔(Atlantic Tower)大飯店,也是高級觀光旅館之一,擁 有二百二十六間套房,在晴朗的天氣裡,人們 在套房裡可以眺望港口的美麗景致。假期酒店 (Holiday Inn)位於市中心區,離車站、市場 、郵局和碼頭都很近,有一流的服務品質,擁 有二百七十三間高級套房。聖喬治(Santa George's)大飯店的位置在菩提街車站(Lime Street Station)前,是一級的觀光大飯店, 有一百五十五間套房。此外,還有沙佛茲伯( Shaftesbury)和利物浦城(Liverpool City)等 ,也是設備良好的觀光大飯店。 這個城市也有許多餐廳,在觀光旅館內多 附設有豪華餐廳,市區內也有很多高級餐廳、 並有許多小食店和速食餐廳。喜歡吃法國菜的 人,可以到倆兄弟(Adelphi)餐廳,喜歡吃海 鮮類的食客可以到奧爾(Oriel)餐廳或瓊斯( Jenny's)餐廳。當地還有三十多家很受歡迎的 中國餐廳,因為這裡居住著許多富有的中國商 人,不但他們喜歡吃家鄉的中國菜,利物浦當 地居民也喜歡吃中國菜、喝中國酒,這裡無論 是中國的廣東菜、江浙菜、福州菜和台灣菜, 都非常受人歡迎。 在利物浦除了中國餐廳吸引大眾外,另外 吸引人的是每星期四的足球賽獎券,由倫敦足 球協會主辦,在每週四將中獎的獎金寄給購券 人,每券五先令,幸運中了頭獎的,可得七萬 五千英鎊,足以使中獎者立即成為富翁。 由於利物浦是一個貿易港,所以工-商業和 進出口貿易業都相當發達。當地有許多輕工業 、化學工業、磨粉工業和造船工業等。麵粉磨 製是當地傳統主要工業,工廠沿著河邊發展已 伸展到河對岸的柴郡,面海的運輸航站大廈, 也堆積著數十萬噸成品。早期工廠都順著河緣 碼頭發展,依靠著河流及至里茲之間的運河而 輸送,現代化的工業多聚集在郊區。在進出口 貿易方面,英國的紡織品、鋼鐵、機械類和化 工品等,多係經由這裡出口;進口則以石油、 穀物、礦石、糖、木材和紙漿等為主。市區有 許多購物中心、免稅商店、百貨公司和超級市 場,可以滿足遊客的購買慾。 利物浦也是一個學術風氣濃厚的都市,除 了有不錯的博物館、美術館和五座劇院外,還 有職業管弦樂團、合唱團和其他小型音樂團體 ,全市有一百七十多個初級中學、一百多個高 中、三十個殘障學校;高等學校有利物浦大學 、醫學院、珍藏不少名畫傑作的弗加藝術學院 、四個師範學院、二十個成人夜間教育中心, 以及商業、建築、藝術、工技學院等。其中的 利物浦大學有三千五百多名學生,包括醫科、 航海、建築、核子科學和文學藝術等。 這個城市的利物浦每日郵報,在威爾斯北 、中部擁有很多讀者。當地的運動風氣很盛, 利物浦和埃佛頓(Everton)兩支職業足球隊, 非常有名。 利物浦華埠是英國最早建立的中國城,因 此是海外老舊唐人街的縮影,坐落在諾爾遜( Nolson)街上,這是一條蕭條零落的破舊街道 ,大多數的建築物是百年老屋,並且在兩次世 界大戰中,都曾受到炮火的侵襲,因此到處都 可看到殘垣廢墟,一片髒亂。很多華僑儘管在 華埠住了四十多年,但是生活還未融入英國社 會裡,或許是束西文化和語言上的差異,也可 能是中國人「落葉歸根」的傳統觀念,使他們 雖然已成為英國公民,但多數還是不把英國當 作自己的國家看待;為了使自己的後代不忘「 根」,大家就合力設置會所,設立中文班,在 星期例假免費教授中文,好使自己的子女傳承 中國人的習俗。 在唐人街內,目前仍保留著古老的中國會 館「致公總堂」,它建於一八九○年,是全英 國最早創立的中國會館,宗旨為愛國、愛鄉和 促進中英友誼,據說當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在英 國時,曾多次在館內商討革命大計,現在堂上 仍掛著國父肖像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 努力」字匾。另一所四邑總會館創於一九○六 年,是由一群旅英四邑(新會、開平、台山、 恩平)僑胞所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經組 織發動僑胞捐獻救國運動,及購置會館以收容 失業及老年華僑,現在館內藏有一幅康有為的 親筆字匾,極為珍貴,據說是當年康有為逃難 來英在此書寫的。 利物浦有很多地方吸引觀光客的注意力: 亞伯特船塢(Albert Dock)是經過改建的最佳 購物商場,喬治碼頭是許多觀光客遊覽停泊之 處,同時也是航行的起迄點。靠近海邊的公車 總站夾在皇家公民大廈、海關大廈和碼頭大廈 之間,其中的皇家公民大廈(Royal Liver Building)有兩座塔,塔上鑲飾著兩隻鳥,稱 為市民之鳥(Liver Birds),是代表利物浦的 象徵。順著皇家公民大廈附近的河濱(Water) 路走,不久就可以到市政大樓,這幢建築由約 翰。伍德所設計,始建於一七四九年,完工於 一七五四年,後遭大火焚燬,一七九五年重新 改建,圓形屋頂上塑有一座智慧女神像,現在 是市長辦公室和市議會的會址。 聖喬治會館(Santa George's Hall)位於 菩提街車站對面,一八三四年由年僅二十三歲 的設計師哈傑• 艾姆斯所設計,於一八五四年 完工。北側入口處有支撐陽台的美女像石柱, 大廳的正北方有威靈頓紀念柱(Wellington Column),而其正前方有戰士紀念碑、維多 利亞女王及亞伯特公爵的紀念像。一樓大廳的 地板,是由兩萬塊紅磚鋪成,二十世紀迄今只 公開過七次,平時為了嚴防受損,都以另一層 地板鋪蓋著,大廳上還放著一架全市最大的風 琴,只在重大演奏會或集會時才公開亮相使用 。二樓是小音樂廳,有色彩調和的瑰麗浮雕石 柱與華麗的天花板,令人激賞。 默西賽德國家博物館(Merseyside County Museum)建於一八六○年,它的位 置在拜倫(Byron)街和威廉布朗(Willam Brown)街的交會處。這幢建築物在第二次世 界大戰時,曾遭到納粹德軍的空襲轟炸,現在 只有正面仍然保持戰前的原貌,其他部分是戰 後重建的。館內主要是展示與利物浦有關的歷 史資料,如模型船、港區發展過程的圖片資料 等,隔壁就是散心藝術美術館(Walker Art Gallery),館內展出的作品依年代陳列,由十 五至十六世紀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畫家的作 品,到十七至十八世紀寫實主義的佛蘭德斯派 畫作、十八世紀印象派英國畫家特爾諾和十九 世紀風景寫實派畫家康斯塔伯(Constable)等 人的作品,以及十九世紀後半期利物浦派的代 表作品。 利物浦大教堂(Liverpool Cathedral)的 位置是坐落在希望街(Hope Street)南端的聖 詹姆斯墓(Santa Jame's Cemetery)山崗上 ,遊客在教堂上,可以俯瞰全市景色。這幢哥 德式的建築物,是英國宗教改革後唯一所建的 一座國教大教堂。它建於一九○四年,以紅砂 岩為主要的建材,地形為南北較長,裡面可以 容納四千多人。可是這座大教堂迄今尚未完工 ,這是因為興建期中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迫 使工程在斷斷續續的情況下進行,但它一旦落 成後將成為英國最具規模的最大教堂。 在大教堂附近,有一些十八世紀的建築, 尤其在羅德尼(Rodney)街的更為華麗,其中 一座建於一七九六年的維多利亞牧師住宅,英 國最偉大政治家格萊斯頓就出生在這裡。 格萊斯頓(William Eward Gladstone) 出生於一八○ 九年十二月,蘇格蘭人後裔,是 自由黨領袖和四屆英國首相,一八六五年大選 在下院奪得領導權,他一八六八年至一八七四 年的首任內閣,被認為是十九世紀表現最好的 內閣;一八九二年組織第四屆內閣時,年齡已 高達八十二歲,兩年後反對大量增加海軍軍費 而辭職,一八九八年去世。 基督君王大都會主教堂(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Christ the King),是一座外型 像超時代太空館非常引人注目而新潮的羅馬天 主教堂,號稱是歐洲地區最大的大教堂,設計 新穎,沒有嚴肅的宗教氣氛,予人以親切的感 覺。它坐落在希望街的北端,始建於一九三三 年,完成於一九五八年,面積相當廣闊,直徑 一百九十四呎,裡面可以容納二千二百人,塔 高九十呎,當觀光客進入內殿參觀時,便會感 覺到非常富有立體感,塔壁上彩燈閃爍,並裝 飾有許多名貴油畫。這座教堂本來是一座拜占 庭式的建築物,興工期中因發生第二次世界大 戰而中斷,戰後重新設計而形成現貌,現在已 成為利物浦市標之一。 ==='''莎翁故鄉斯特拉福=== 埃文河畔斯特拉福(Stratford-upon- Avon)是一個人口只有五萬多的小城,位處英 格蘭的中央位置,坐落在埃文(Avon)河畔科 芬特里的南方,東面距離倫敦約二百五十公里 ,市區近郊的山崗一個接著一個,周圍環繞著 清溪淺流,在寧靜幽雅山谷間的市區,維多利 亞式的建築、都鐸式傳統建築和石造的屋舍櫛 比鱗次,一幅鄉野小城的美麗風光。 這個小城對外交通便捷,外國觀光客要來 參觀,可以自倫敦的派丁頓(Paddington)車 站搭乘火車到達,車程二小時三十分鐘,每天 有八個班次,星期天班次減半。如果搭乘觀光 巴士,可自倫敦經由牛津前來,可以當天往返 ;不過斯特拉福也有很多不同性質的住宿設施 ,因此是一個值得多逗留的美麗地方。這個小 城面積雖小,所有觀光旅遊點都只要利用步行 就可以到達,但是僅僅與莎士比亞有關的就有 好幾個。此外,蜿蜓的河流、偉岸的古堡和漂 亮的郊野都十分誘人,在高街和綿羊(Sheep) 街交叉口的一角,讓人感覺好幾個不同世紀在 此交會;同時這裡聞名的星期五市集,還是購 物的好所在。 市中心依序由北而南的高街(High Street )、禮拜堂街(Chapel Street)和教會街( Church Street)三條連接的主要街道,通過市 中央而貫穿南北,路面雖然狹窄,但街道兩邊 都是比較古老的建築物,那些百年以上老屋, 矮小精緻而又粉飾得花團錦簇,人們只要在市 區鋪著鵝卵石的曲折小街上散步,就會以為是 置身在中世紀的夢幻中而徘徊不忍離去;而重 要的觀光點都在路兩邊不遠處。 這裡有河,也有公園,岸邊草叢裡停泊著 彩繪的遊艇,除了遊客悠閒的在泛舟之外,有 些人就以遊艇為家,艙窗緊閉,帘幕深垂,但 遊艇船頭的盆栽花兒卻怡然自得,迎風招搖。 斯特拉福自古以來就是英國主要的旅遊名 勝地之一,從一五五三年起就獲得皇家特許狀 ,成為繁忙的旅遊中心。可是它真正使人發生 興趣,卻是因為它是大文豪莎士比亞的故鄉。 莎士比亞於一五六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誕生在市 區東北角的亨利街一幢房子裡,並且在這裡度 過他的少年時光,傳說他幼時是個不良少年, 因偷了一位達官貴人的鹿而惹上麻煩,曾逃離 此市。回來後在一所中學裡教書,十八歲時和 安妮• 哈薩威結婚後,才真正離開故鄉。當一 五九七年從倫敦回到故居木屋後,他已年屆三 十三歲,後於一六一六年四月二十三日在當地 的紐普萊斯(New Place)逝世,葬於聖三一 教堂中,享年五十二歲,可算是英年早逝了。 在莎士比亞墓旁還有他的妻子、女兒和女婿的 墓。 這位古往今來最偉大的英國作家,在世界 文學史上舉足輕重。他在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 紀初所創作的劇本,迄今仍在許多國家上演, 並為人們所普遍閱讀。這位劇作泰斗文才橫溢 ,他所創造的喜、怒、」公、樂場面令人印象鮮 明,歷久難忘。主要的名作有「亨利四世」 「羅密歐與茱麗葉」、「仲夏夜之夢」、「威 尼斯商人」、門溫莎的風流娘兒們」和「哈姆 雷特」等。 莎士比亞的故居是一幢簡樸的兩層樓木屋 ,現在已改為莎士比亞紀念博物館,在黝黑的 門檻上,斜斜地豎著一支巨筆。屋裡有好幾個 房間,分別陳列著他的手稿、版本、畫像,以 及服裝、床鋪、搖籃等,壁爐下面還吊著水壺 和鍋子。 在莎士比亞故居西磷,是莎士比亞中心, 是一組現代化的建築群,包括了圖書館、藝術 畫廊等。 河濱還有一座專門演出莎翁戲劇的皇家莎 士比亞劇場(Royal Shakespeare Theatre) ,是一幢用紅磚砌造的現代化建築,莎翁的戲 劇在這裡演出最能顯現出效果,每天都能看到 排長龍購票的戲迷,尤其是每年四月到十一月 的戲劇季,劇迷常常徹夜排隊,一票難求。劇 院北邊的小花園裡,有莎翁的塑像,環繞四周 的還有他筆下四個代表人物的雕像:哈姆雷特 是哲學代表,佛爾史達夫是喜劇代表、馬克白 是悲劇代表、赫爾王子是歷史的代表。在埃文 河上清澈的溪流中,有白鵝悠遊,岸柳低垂, 顯得非常寧靜幽雅。 安妮•哈薩威的家(Anne Hathaway's Cottage)是一座美麗的農舍,位於市中心西 南邊約兩公里處。它是莎士比亞妻子的出生地 ,也是令人懷念的地方,不但有美麗的田園風 光,還有引人興起思古幽情的芳草農舍,英國 的機關團體經常用它作為宣傳海報的畫面,以 代表英國的田園景觀。 市區內的瑪麗亞當屋(Mary Arden's House)是莎士比亞母親少女時代的住所,,都 鐸式的克羅弗特(Croft)宅邸,是莎士比亞女 兒和女婿的故居;奎內宮則是莎翁最小女兒朱 迪恩的故居。哈佛大學創辦人約翰• 哈佛雙親 的故居,則在高街上。 每年四月二十三日莎翁逝世紀念日時,市 區就有遊行慶祝活動。許多來自各國的代表高 舉他們的國旗,遊行到莎翁墓前獻上鮮花和祭 品,向這位偉大的詩人、演員、劇作天才,致 最高的敬意。 汽車歷史中心(Heritage Motor Centre) 是全世界蒐集英國自古以來汽車最齊全的地方 ,露天展示著從一八九○年至現在的各類汽車 、古董車,令人大開眼界,也讓人重溫大英帝 國機械製造史。 著名的華威克(Warwick)古堡在市區東 北約十三公里處,背倚埃文河,屹立在綿延起 伏的碧綠草原和樅林中,雄偉而美麗,雙塔聳 立在東面,高牆圍繞,保衛著它的堅固城門和 可以拉起放下的活動橋,屏障天成,是密不透 風的防禦重地。 這個中世紀最精美的古堡,最早是由征服 者威廉在一○六八年利用當地生產的木材所建 的木堡,不久諾曼人入侵,諾曼伯爵華威克就 其形勢用巨石重建,成為十四世紀重要的防禦 要塞和儲備物資最佳所在,在英法百年戰爭, 以及爭奪王位的內戰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 大廳是古堡裡最大的空間,是往日伯爵們 在內處理要務、開會、豪華宴會的地方,現在 內部裝飾著千年來各個戰役留下的武器,上千 套各類兵器、無數閃亮堅實來自義大利、德國 和英國本土的盔甲,都曾經參與過英國歷史的 演進,還有不少屬於克倫威爾、查理二世、愛 德華和歷屆王子等名人。 古堡也流傳著淒艷的騎士與小姐愛情故事 ;地牢裡更有不少慘絕人寰的憾事,從現在還 留存的形形色色刑且(、骨骸也直令人不寒而慄 。現在這個歷經蒼桑的古堡,屬於杜索夫人的 私人產業。 科茲窩德丘陵(Cotswolds Hills)的位置 在市區的南郊,被認為是英格蘭田園風光的代 表。這個富有人情味的地方,居民對外來的遊 客都很殷勤,遊客們可以在英格蘭式的小旅館 裡住一宿,也可以在當地村莊內的小酒館裡, 一邊喝啤酒,一邊和當地居民們聊天,或沿著 小河散步。自市區到這裡沒有公共汽車,遊客 們如欲享受這裡寧靜的田園風光,必需搭乘計 程車前往。 ==='''英格蘭小城切斯特=== 切斯特(Chester)是英格蘭西北部赤郡( Cheshire)的首府,北距利物浦二十四公里, 面積四百四十八平方公里,人口約二十五萬, 它的農業區與西面的威爾斯交界,是重要的乳 酪產地。這個城市位於迪(Dee)河河口灣上端 細砂岩山脊上,原為羅馬最強的二十軍團總部 的大本營,一度是羅馬的重鎮,五世紀時被廢 棄。十世紀麥西亞國王重建此城,形成這個王 國繁榮的居民點。一○七一年由諾曼第威廉一 世征服此地,曾遭到強烈的抵抗,但仍成功地 將此地設為有王權的伯爵領地中心,後來英格 蘭也以此當成征服威爾斯的基地。一一七六年 建制,一二三七年歸王室管轄。 自從羅馬時代以來,這裡就是迪河的外港 ,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十三至十四世紀時成為 重要港口。迪河淤塞後,市況日益蕭條,終被 新興的利物浦港所取代,昔日的繁榮,除留下 一些古蹟供追思外,仍然是行政中心,十九世 紀鐵路通車後再度成為興旺的商業中心。 這個城市交通頗為方便,遊客可以從倫敦 的尤斯頓車站搭乘鐵路特快車來此,車程兩小 時四十五分;也可以自利物浦中央車站乘特快 車前來,車程約一個小時可達。 切斯特市有數家觀光旅館供觀光客住宿, 雖然沒有國際觀光大飯店的規模,但是精緻寧 靜,服務品質不錯。當地的餐飲和英國其他小 城一樣,相當方便,觀光旅館內多附設有高級 資廳、夜總會和購物店。 整個市區被羅馬時代遺留下來長三公里多 的紅砂岩城牆所圍繞,城牆的北側及東側都還 可以看到羅馬時代的遺跡,西側和南側可以看 到十二世紀後半期到十三世紀初都鐸式的建築 。到了十四世紀,這個古城又增加了好幾個城 門,同時在中心的出入口設有瞭望台、格子門 和跳板橋,遊客可由東門上城牆繞城一周,目 前的城牆是一七六九年修建的。 市中心的街道,仍保持羅馬時期的布局, ,中世紀的房屋觸目可見,四條大道垂直交叉 ,主要的鬧區在水門街(Watergate Street) 、東門街(Eastgate Street)和橋街(Bridge Street)一帶,這裡連綿不絕的木造商店的一 、二樓都有商品展售,二樓的陽台上,有手扶 欄杆包廂式人行道與對面相通,這種獨特的模 式只有在切斯特市才能見到。據說這是因為大 馬路上有許多羅馬時代建的關卡,通行不易, 所以中世紀的商人才決定把二樓的陽台連成一 線當成通道,目前都還保存得很好。 城市的東北角,有一個查理王塔(King Charle's Tower),十七世紀倡導君權神授說 的查理一世在位時,曾和議會派發生衝突,因 此曾率領大軍在此駐屯達兩年之久,在一六四 五年九月的一次戰役中,國王的軍隊被議會派 擊敗,當時的查理一世就站在這個塔上目睹自 己軍隊的潰敗。現在查理王塔內所展示的資料 ,大多數都是與這次內戰有關的文獻和武器。 城外的護城河已於一八○八年改為運河, 北門則是監獄的所在地。西北角有一個突出的 水塔(Water Tower),建於一三二二年,它 原來是切斯特的瞭望塔,現在用來展示中世紀 的史料。城牆西側中央的水門(Watergate)中 世紀時是海關,從水路帶商品進入切斯特的商 人在這裡加以課稅。介於西側城牆和迪河之問 有一處賽馬場,每年五月都在這裡舉行切斯特 錦標大賽;城牆南側則有建於一七八二年的橋 門。城牆東側的新門(New Gate),有羅馬時 代留下來的石柱庭園,以及最近被控掘出來的 羅馬時代劇場遺蹟。 切斯特城堡一七○○年代已予重建,所留 下十三世紀所建的阿格里科拉(Agricola)塔 樓,現在由皇家博物館管理會管理,其他大部 分古物都在格洛夫納博物館。 格洛夫納博物館(Grosvenor Museum) 的位置在格洛夫納路上,是來此訪問的觀光客 所必到的觀光點。這家博物館內收藏了很多珍 貴的古玩,同時展示羅馬時代在切斯特境內的 各種軍事基地模型,以及這座古城的考古學和 歷史發展的資料。 在切斯特東北部有一座完成於公元九八五 年的教堂,是諾曼時代晚期的建築物,全部用 茶紅色的砂岩為建材,外觀非常華麗。這座教 堂到了一○九二年成為本篤會的修道院,並擁 有四周廣大的土地和傲人的權勢,在十三世紀 至都鐸王朝期問,修道院的面積又不斷向南擴 張,到一五四一年又改成英國國教的教堂。 城牆東外側還有一所聖約翰教堂(Santa John's Chruch),是十一世紀時所建的諾曼 式的教堂,四周風景非常秀麗。 這個古城至今還保持著通報官的角色,每 到一定時問,身穿傳統服飾的通報官就會出現 在市中心的水門街至東門街,手持一支響鈴, 拉開喉嚨,宣布一兩則新聞,他語帶幽默,嘹 亮的聲音傳得很遠。 ==='''布來頓是旅遊勝地=== 布來頓(Brighton)的位置在英國南部, 面對英吉利海峽,有十一公里長的海岸,北距 倫敦七十七公里,處於南當斯(South Downs )山西南麓,面積六十平方公里,有十八萬多 人口,是英格蘭薩西克斯(Sussex)郡一個區 的自治市,長久以來一直是英吉利海峽有名的 海濱度假聖地,從十一世紀開始,就是一個航 運繁忙和漁業興盛的地方。 早在一七五○年代,由於一位羅素醫生提 倡海水浴有益健康的說法,王公貴族都湧來這 裡漂亮的沙灘休憩、海浴,自一七八三年至一 八二七年間,布來頓迅速繁榮起來。十八世紀 末喬治四世還是皇太子時,曾經在這裡興建起 一幢豪華別墅,以後在他的庇護下,不但擴建 了王宮等豪華的建築物,許多富豪也相繼來此 興建華屋,整個城市蓬勃發展起來,早年的御 馬廄,現在已改為音樂廳和會堂。一八四一年 鐵路通車後,布來頓更是發展神速,一八八三 年英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就是自這裡開始。 這個城市的交通相當方便,由當地碼頭啟 航的船隻,可以與世界各大海港通航。也可從 倫敦的蓋特威(Gatewick)機場乘坐飛機,只 要二十五分鐘即可到達。陸地交通由倫敦維多 利亞車站開來的火車,只要五十分鐘車程就可 以到達。公路交通更是四通八達,有密集班次 的長途巴士營運。因為倫敦和布來頓間的距離 很近,所以住在這裡的上班族很多,很多人都 早出晚歸地到倫敦上班。 現在布來頓已成為英國最炙手可熱的觀光 城市,上至王公貴族和伯爵們,下至販夫走卒 的平民,都以布來頓為旅行的對象。據說這裡 水域中的鹽水有治療百病的功效,以至於該市 的每一家觀光飯店都打著「天然水、海水浴」 的招牌招徠觀光客。 在這裡長七哩的海灘和海濱街區上,有許 多設備完善的大飯店供觀光客選擇,如格蘭( Grand)大飯店,擁有一百六十三問套房,並 有一流的服務設施。杜德里(Dudley)客棧, 雖然只有七十八個房問,卻可以感受到店主的 巧具匠心。最大的大都會(Metropole)大飯店 ,擁有三百五十一間高級套房,並有餐廳、三 溫暖、游泳池、購物街、書店和郵電室等服務 設施。老軍艦(Old Ship)大飯店,一百五十 三問客房,服務品質優異,令人有賓至如歸之 感。貝都福(Bedford)大飯店有一百二十七間 套房,遊客在此不但可以享受到親切的服務, 並且在客房內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海峽景色。所 以外國觀光客到英國旅行時,都不會錯過布來 頓;到了布來頓,更不能錯過沐浴一次能洗去 旅途勞累的海水浴。 這個城市的夜閒娛樂場所、劇院、演奏廳 和迪斯可舞廳充斥。市內建築頗具地中海情調 ,藍或粉紅、黃或綠的大門窗櫺襯托著白色的 牆壁,還有精緻小巧的門牌設計,園藝花卉更 是到處可見。市區的購物中心和飲食店,也多 精巧吸引人,夏季入夜時分,酒館或露天吧台 擠滿了遊客。 在紐哈芬(Newhaven)海灘區內,除了有 許多觀光大飯店和各種各式的餐廳外,還建有 皇家劇院、賽馬場、露天游泳池、水族館、伸 入海中的遊樂園、高爾夫球場、溜冰場和運動 場等娛樂運動設施。此外,這裡還有一所建於 一九六一年的薩西克斯大學和著名的私立羅迪 (Roedean)女子學校;附近的工業區,還生產 有品種廣泛的工業品。 布來頓許多現代的觀光地區,也都沿著海 岸線開發,遊客們如果沿著海岸步道散步,可 以看到一座伸向大海五百公尺的碼頭,以及現 代化的音樂廳、劇場和維多利亞庭園( Victoria Gardens),庭園角端一座皇家行宮 (Royal Pavilion)是大英帝國喬治四世時代所 建,他非常喜歡這幢海邊的別墅宮院,時常來 這裡,後來他的弟弟威廉四世和他姪女維多利 亞女王也常到這裡來住。 這幢外型印度式的白色行宮,正面是五個 洋蔥頭形的圓頂,中央最大的一個有二十五公 尺寬;還有不少塔柱伸向天空。下面是精雕細 鏤的迴廊,是一幢格調高雅、古意盎然、擁有 東方神秘色彩的閣樓式建築物,宛如從天方夜 譚世界中游離出來的城堡,已為布來頓市帶來 了無盡的觀光外匯,更成為該市最豪華和最漂 亮的海邊休閒別墅。 宮中富麗堂皇的宴會大廳,是金色和橙紅 的組合,大幅的金色壁畫、無數水晶吊燈和立 燈,是一片耀眼的金碧輝煌。氣派十足的音樂 廳,採用大紅和翠綠的色調,搶眼的松竹梅壁 畫,雕樑畫楝、龍蟠鳳踞,金色綠底的萬壽圖 案,十足中國帝王宮室景象。宮內長廊裝飾又 截然不同,兩側古色古香的櫃子上,擺滿印度 美女、中國古裝人物雕像,點綴著精緻的矮桌 、高背椅、太師椅供人休息,牆上橫匾、掛畫 、如意圖,都是當時中國最流行的裝飾。 維利多亞女王的寢宮又是另一番光景,黃 色上紅、藍、金的碎花綴飾出景與畫,地上鋪 著花色互相呼應的華麗地毯,秋香色的窗帷縷 飾著金色穗子,予人溫馨精緻的感覺。此外書 房和畫室中,到處可見鏤金雕銀的龍、人物、 花鳥圖案,但卻是用透視觀點等西方手法表達 ,中國祥龍的圖騰,也被轉化為西方噴火龍的 形象。 現在這座華麗的別墅宮殿內設博物館、畫 廊,平常都開放給人參觀,為了吸引遊客到訪 ,還不定時的安排騎師與衛兵,穿著傳統服飾 ,提供遊客獵取鏡頭與合照。同時這裡也成為 舉辦各種藝文活動的場所,一年一度的麗晶博 覽會(Regency Exhibition)就是在此舉行。 同時除了這些,當地無論戲劇、舞蹈、音 樂和所有藝文活動,都豐富而生動。如果在五 月份造訪布來頓,將可參觀到全英國最熱鬧的 布來頓藝術節,在一個星期的期問中,總共將 進行四百五十項活動。 布來頓西南方的英吉利海峽(English Channel),位於英國和法國之問,它面臨大 西洋,以夕利群島和阿申特島的聯線為西界, 寬約一百八十公里,向東收縮呈錐狀,通過多 佛海峽連結北海,最窄處只有三十三點八公里 ,水深四十五公尺到一百二十五公尺,最深處 達一百七十二公尺,面積八萬九千平方公里。 大約在兩萬五千年前的冰期,英吉利海峽的海 平面比現在要低一百公尺以上,冰期過後,冰 川漸融,海平面上升,聯結多佛海峽的陸橋在 八千年前被海水淹沒,地峽變為海峽。西部峽 底大部分是石灰岩,一小部分堅硬的火成岩露 出海面,形成夕利群島和海峽群島。峽中海潮 強大,聖馬洛(Saint Malo)灣潮高達八公尺 半以上。表層水溫最高為攝氏十六度,最低為 攝氏七度,沿海淺水區夏季水溫更高。由於海 峽聯結大西洋與北海,冷暖水流交匯,浮游生 物豐盛,盛產鱷、鮮等魚類,但由於深海捕魚 技術的日益發達,已使魚類資源日益衰竭,海 水污染也日益嚴重,使得傳統的近海捕魚業日 趨沒落。可是由於海峽兩岸氣候良好,細軟的 沙灘和富有吸引力的海濱,因此促進了旅遊業 的發展。 ==='''古色古香的約克市=== 約克(York)市是一座位於北英格蘭古色 古香的城市,面積約有三十平方公里,只有十 一萬人口,它南距倫敦三百二十公里,西南至 里茲三十五公里,坐落在烏斯(Ouse)河和福 斯河匯合處。約克市自古以來都是北英格蘭的 重鎮,並曾是約克郡的首府,但它並不屬於約 克郡三個行政區(riding)的任何一個,而是單 獨的行政系統。自公元七十一年被古羅馬人佔 據後就修建了要塞和城牆,成為羅馬時代的軍 事大本營,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的君士坦丁 大帝就是在這裡舉行加冕典禮的,這些遺蹟至 今猶存。 約克市後來由盎格魯撒克遜人統治,公元 八六七年被丹麥人統治,城名就是源自丹麥語 的維克(Yorvick)。十世紀前為諾森伯里亞王 國所在地,公元九九四年在約克的最後一名統 治者被趕走後,諾森伯里亞就成為英格蘭王國 的一塊伯爵領地。在威廉一世統治期間,約克 市曾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十二世紀設建制,成 為當時全國在規模和重要性上僅次於倫敦的第 二大城,它和南方的坎特伯里,分別成為南北 兩地的信仰中心,非常繁榮,當時的約克市是 英格蘭最大的羊毛輸出品集散地。十六世紀的 時候,英王亨利八世創設英國國教,大肆破壞 基督教的修道院,企圖削弱教會的勢力,約克 市的重要性從此降低。十七世紀的市民戰爭, 屬議會的軍隊進攻約克市,造成重大的損失; 但是到了十八世紀喬治王朝時代,約克市再度 成為北英格蘭文化和社交中心。 現在的約克市是北英格蘭的鐵路樞紐,也 是一個觀光區和工商業發達的城市,每年約有 四百萬觀光客蒞臨。當地主要的工業產品有火 車廂、避震器、光學儀器、玻璃容器;出產巧 克力、可可粉等。郊區的約克大學創始於一九 六一年,學風很盛。這個城市對外交通相當方 便,一般遊客可以在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乘 搭鐵路特快車來此,車程約兩小時十分。如果 利用出租汽車,可以由M1公路接六十四號公 路來此。想到約克市遊覽的旅客,也可以在倫 敦參加觀光團。從倫敦到約克市的觀光團分為 當天往返和兩天一夜兩種,快捷而經濟。 這個城市沒有現代化的一流觀光大飯店, 甚至連普通的飯店都只有五十來家,尤其是在 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的這段時問內,因為 假日多,旅客眾,預約旅館房問都很困難。市 內主要的旅館有坐落在車站路的皇家約克( Royal York)飯店,擁有一百二十九問客房 ,其中一百零一問是小套房。維京(Viking) 飯店是約克市最大的觀光旅館,位於泰晤士河 畔,有一百八十七問客房,旅客在這裡可以眺 望河上的景色。院長庭院(Dean Court)飯店 ,是位於約克大教堂西端一幢喬治王朝式的建 築物,只有三十五個古色古香的房問,其中二 十三間是套房。皇山(Mount Royal)大飯店 坐落在城牆的外側,附近是很安靜的住宅區, 有著濃厚的家庭氣氛,一共只有十九間套房, 但卻有賓至如歸的親切服務。拉博克修道院公 園(Ladborke Abbey Park)飯店,位於城牆 進出口附近的山麓,靠近高爾夫球場和網球場 ,擁有七十六問客房,是一處恬靜的休憩地方 。郵屋(Post House)大飯店,是一家比較現 代化的大旅館,距離約克市火車站約三公里, 擁有高級客房一百零七問。 約克市的餐飲場所並不普遍,附設在大飯 店裡的餐廳較受好評,其中皇山大飯店餐廳的 口味名聞遐邇,適合講究美食的人光顧,不過 要事先預約。黑天鵝(Black Swan)酒店坐落 在市中心區,多半供應簡單的速食。吉芙斯( Jeeves)是一間家庭氣氛濃厚的餐廳,價格頗 為大眾化,很受一般遊客的稱道。 城裡建築物風格囊括了歐洲兩千多年來的 演進情形,常常在同一幢建築物上,能夠發現 多種不同風格的有趣組合,成為建築學上最有 價值的研究對象。市區內凌亂彎曲的古羅馬式 格局,依舊被完整地保留下來,街道兩旁還有 許多尖塔形屋頂的店鋪,以前是屠戶賣肉的店 鋪街,那屋簷上掛肉的鐵鉤及切肉的砧板依然 可見,因此頗有古意。舊市街南北長約一點三 公里,東西寬約一點五公里,只要徒步就可以 參觀全市。市內有一條非常有名的古街道杉布 勒(Shambles),狹窄而彎曲,地面鋪著石子 ,路旁都是木造房屋,過去這裡的居民多做批 發生意,二樓向外突出,騎樓可以懸掛肉脯, 但是現在已經成為現代化的購物街。 市中心有許多中世紀的堅固城牆,韌量之 多冠於全歐。其中最有趣的部分,就是那座周 長約三哩,環繞著一平方公里多市中心的古城 牆,這是十二世紀時由盎格魯丹麥族約克王所 建,經諾曼人擴充而有今日的規模。城牆的原 始目的在保護城池,但是現在的價值卻超乎軍 事和政治的功能,成為約克市歷史的鮮明寫照 。整座城牆都保持著當時的原貌,雖然有三處 中斷,但是牆上仍可通行,很多觀光客由關口 的城門爬上僅容兩人並行的牆道,開始兩個小 時的石牆之旅,順著時針方向,牆裡牆外兩邊 的風光可以盡收眼底。這道城牆並非一條完整 的封閉曲線;在城牆相接處,諾曼人利用來自 東北往西南流經市區的烏斯河(River Ouse) 及彎曲流經城西及城南的河,成為護城的天然 屏障。 這個城市最特殊的景觀就是墓碑林立,到 處可以看到露出地面的石棺,甚至公園的石板 路也是用墓碑鋪成的。古代因曾激烈抵抗過維 京人的入侵,死傷慘重,冤魂特別多,到處充 滿鬼怪之說,於是約克市觀光業者就大做「鬼 生意」。當地旅行團每天晚上七時在約克大教 堂前集合,由身穿燕尾服的「白臉鬼」帶領大 家穿梭大街小巷,訴說各種不同的鬼故事。為 了逼真,牆角、門邊常有吸血鬼、骷髏頭等不 同造型的鬼跑出來,拍遊客的肩膀、或悄悄站 在身邊,有時鬼叫聲層出不窮,營造出非常嚇 人的恐怖效果。 在約克市車站前的約克大教堂(York Minster),建於十三世紀,是全英國最大哥 德式的主教大教堂,也是全英國僅次於坎特伯 里最早的主教教堂,擁有古樸的尖塔,是歐洲 中世紀最大、最負盛名及最富麗堂皇的教堂之 一。但遺憾的是,這座最具觀光價值的大教堂 ,卻在一九八四年七月,遭到一場大火燒毀。 和所有的歷史古城一樣,約克市也有幾所 一流的博物館,除一所專門展示諾曼人時期各 類遺物外,其中位於南側以克里福斯塔為中心 的民俗博物館(Castle Museum),收藏了為 數不少的中世紀古老器具,這些無價之寶,大 部分是當時一位醫生不忍這些足以娓娓細訴歷 史的器具四處流失,不知投注了多少不為外人 知的心力和時問,一點一滴收集而來的。 國家鐵路博物館(National Railway Museum)展出二十五輛十九世紀的蒸氣火車 ,其中有一輛野鴨(Mallard)號,是世界上最 快速的蒸氣火車,時速可高達兩百公里。此外 ,也展出許多具歷史價值的東西,如舊鐵路車 票,各種老車站牌和燈號系統等。 當地有一個維京中心,利用現代科技將維 京人的生活重現在眼前,觀眾坐在像是小火車 的車廂裡,慢慢地進入時光隧道,古維京人的 市集叫賣、孩童的玩耍、烹飪食物的母親和狩 獵歸來的父親相視而笑,當然還有海盜船。 位於約克市北方,約克教堂西側的約克夏 傳物館(Yorkshire Museum),原本是聖瑪利 偕道院的用地,現在收藏有羅馬時代的古董、 甲世紀的傢俱和雕刻品,並展示地質學、考古 學等資料,這不但說明約克市豐厚而光耀的傳 統文明,更為後人留下可資憑弔的資財。 阿昆(Alcuin)是公元七三二年出生在這 理的一位盎格魯偉大的拉丁語詩人、教育家和 教士,他把盎格魯撒克遜的人文主義傳統介紹 釗西歐,他重新編纂了拉丁文的聖經,對天主 教的禮拜儀式作了重大的改革,今日天主教仍 妝他所作的變更而進行感恩彌撒。他一生成就 井凡,曾任查理大帝所創辦巴拉丁學校校長、 拙英國人的教育方法介紹給法蘭克、寫下具影 響力的教育、哲學和神學方面的書籍,在當時 門教育及國家中有領導性的地位,但至公元八 U 四年去世時,他僅是一名助祭,而且他一生 明前五十年都在約克作奉獻。來到約克不能錯 逍去探索他一生的機會,他留下三百多封拉丁 文書信,被認為是重要的寶貴研究資料。 ==='''拜倫故鄉諾丁罕市=== 諾丁罕(Nottingham)是英格蘭諾丁罕郡 的一個大城市,它的位置在倫敦西北一九八 公里,本寧山脈(Pennine Chain)東邊,東米德 蘭(East Midlands)煤田區的中央地帶,特倫 特(Trent)河左岸,與德比郡相鄰。經緯度位 置為西經一度十分、北緯五十二度五十八分, 有鐵、公路至此,是附近一帶的交通樞紐。 這個居民將近三十萬的城市,既擁有傲人 的歷史建築、而又兼顧了工業發展,在公元六 世紀時已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口茂盛的村莊,公 元八六八年由丹麥人佔領,成為實施丹麥法的 五個城鎮之一。一○六六年被諾曼人征服後在 撒克遜舊城外建自治鎮,為防河對岸敵人來犯 ,曾在特倫特河左岸建立城堡成為皇家的居室 。一三三○年廢黜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二世後, 皇后伊莎貝拉曾和他的愛人羅傑。莫蒂默住在 這個城堡裡。如今城堡遺蹟雖只留下城門,但 城市的發展是圍繞著城堡而產生,城堡原址又 有了一座後來公爵所建的新堡,如今已改作博 物館及畫廊。一四四九年亨利六世准許這裡擁 有郡級的行政權。一六四二年內戰爆發的時候 ,查理一世曾在這裡舉旗起事。 諾丁罕以針織蕾絲花邊和襪子而聞名,也 是一個工業城,有傳統的針織和編織業,並生 產茶葉、藥品、煙草和自行車。當地文風很盛 ,設有一八八一年開始招生的大學學院、興建 於一八六五年的皇家劇院,還有開幕於一九六 三年的大劇院。因為中世紀時當地的舒活森林 (Sherwood Forest)是專門紉富濟貧的俠盜羅 賓漢出沒的地方,因此在格林古堡上立有紀念 羅賓漢的塑像。 這個城市有很高的知名度,主要是因為出 了個偉大的詩人拜倫,很多觀光客到拜倫故居 的新地寺(Newstead Abbey)參觀。新地寺是 一楝古色古香的莊園,原為建於十二世紀的早 期基督教小型修道院,由於拜倫家族及後來接 手的威德曼一直保留房子原來的修道院架構, 因此至今仍帶有中世紀色彩。入口兩側各有一 塊咖啡色木匾,左側寫開放時問從早上十時到 下午六時,右邊則註明嚴禁「抽煙、狗、冰淇 淋、細高跟鞋和嬰兒車」。左邊拱門和塔樓部 分是早期修道院留下來的建築體,中間山形牆 頂端有聖母瑪利亞的坐像。大廳用橡木鑲嵌牆 壁,南側有精雕細琢的橡木屏風。隔壁的餐廳 鑲上木板並裝飾了天花板、加蓋壁爐和十六世 紀的飾架。窗子左邊有道密門,可通往一問隱 匿的盥洗室。 西廊是莊園四大「修道院步道」之一,盡 頭上螺旋梯可到拜倫的臥室、更衣室及僕從間 。樓下圖書館的書架是橡木雕刻製品和哥德式 彩繪壁飾,館內收藏了拜倫的個人遺物,包括 他的手槍、拳擊手套和結婚戒指。穿過東廊是 手抄本展示室,主要展出拜倫的手稿、信件和 原版書,包括了他寫給青梅竹馬的好友伊莉莎 白• 皮葛特的信,她曾收拜倫為乾弟弟,並鼓 勵他於一八○六年出版第一冊詩集「逃亡者的 詩篇」(Fugitive Pieces)。西廊通往大會客 室,這裡原是修道院的膳廳,過去拜倫常和好 友在這裡練拳、擊劍、打毽板和羽毛球。另外 還有詩人的書房,是他伏案寫作的地方。 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是英國偉 大的詩人,他的名字既是最深刻的浪漫主義憂 鬱的象徵,又是追求政治自由的象徵。母親是 第二任太太,婚姻並不美滿,一七八八年在倫 敦生下有畸形腳的拜倫之後,母親就帶著他投 靠親戚。浪費成性的父親,在把妻子的財產也 敗光之後而病死,當時拜倫才三歲。一七九八 年他叔父去世,他成為爵位及財產的繼承人, 新地寺就是主要的產業,這是早年亨利八世賜 給他先祖的。 一八○一年拜倫入英國最負盛名的哈羅( Harrow)公學,一八○五年入劍橋大學三一 學院學習,生活放蕩,債台高築。一八○六年 將早期詩作收集成冊,題為「逃亡者的詩篇」 ,又名「即興詩集」。一八○七年出版第二冊 詩集「閒暇的時刻」(Hours of Idleness)。 一八○九年搬進新地寺莊園居住,並就任上議 院議員,同年發表匿名諷刺詩「英國詩人和蘇 格蘭評論家」(English Bards and Scotch Reviewers),並於同年七月和好友霍布豪斯( John Cam Hobhouse)出國旅行,遊歷了葡 萄牙、西班牙、阿爾巴尼亞、希臘和土耳其等 國,將沿途所聞所見寫在「恰爾德。哈羅爾德 遊記」一詩中。一八一二年三月,這本詩集的 前兩章問世,一時洛陽紙貴轟動倫敦,它不僅 提供了富有詩意的異國他鄉見聞和風土人情, 也吐露了他的悲鬱心情與對法國大革命後和拿 破崙時代的幻想破滅。這些詩更直率地表述了 浪漫主義理想和現實世界之問的懸殊,是當時 文學界前所未有的論點。 這位大詩人私生活多彩多姿,侈奢浪費放 蕩,戀愛事件層出不窮,在「異教徒」(The Giaour)、「阿比多斯的新娘」(The Bride of Abydos)、「海盜」(The Corsair)和「萊 拉」(Lara)等詩中均有所反映。 一八一五年結婚後,他的妻子風聞拜倫另 有所歡,在生下女兒不久便帶著孩子出走;拜 倫憤而在離婚書上簽字,然後流亡國外,聲明 、水遠不再返回英國。他在法國憑弔滑鐵盧戰場 後,沿萊茵河上溯抵達瑞士,在日內瓦附近與 雪萊成為摯友。滑鐵盧戰場使他激起創作靈感 ,分別於一八一六年和一八一九年發表「恰爾 德• 哈羅爾德遊記」第三章及第四章,一八一 九年發表「唐璜」第一、二兩章。「唐璜」是 一部傳奇式流浪冒險的諷刺詩,有很多是他自 己的經歷。詩人擺脫了「恰爾德‧哈羅爾德」 中過度的悲鬱,以及與這些浪漫氣氛同時出現 的矯揉做作的風格,表現了他人格特質和個性 中的其他方面,如諷刺的機智,以及對實際和 表象、慾望和實現問更喜劇性的矛盾都有獨特 的見解。 在這一年之中,他結識了泰瑞莎(Teresa Guiccioli)伯爵夫人,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道 路。不但鍾情於她,還贏得她父親及兄弟的友 誼,他們介紹他與秘密革命團體燒炭黨發生聯 繫。在拉韋納(RaVenna)他體驗了更多義大 利人民的生活,購買武器送給燒炭黨,施捨錢 財給貧民。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及最多產的時 期,創作了「但丁的預言」(The Prophecy of Dante)、「唐璜」第三、四和五等章,詩 劇「馬林諾• 法里埃羅」(Marino Faliero) 「福斯卡里父子」(The Two Fascari)、 「撒丹納巴勒斯」(Sardanapalus)、「該隱 」(Cain)和諷刺沙賽(Robert Southey)的詩 「審判的幻景」(The Vision of Judgment) 等。不久,又完成了「唐璜」的六至十六章。 一八二三年四月,他出任倫敦希臘委員會 的代理人,援助抵抗土耳其爭取獨立的希臘人 。同年七月十六日乘船抵達希臘的克法洛尼亞 (Cephalonia)島,各派都競相爭取他,他慷 慨解囊捐助四千英鎊,幫助希臘建立海軍艦隊 ,並極力促使希臘各派團結一致。一八二四年 二月病重,四月十九日與世長辭,年僅三十六 歲,英年早逝,希臘舉國哀悼,使他成為無私 的愛國主義象徵和希臘民族英雄。死後遺體運 回英國,但未被獲准入葬西敏寺,而葬在他的 故鄉。一九六九年在他死後的一百四十五年, 拜倫紀念碑終於豎立在西敏寺中。 諾丁罕附近的華勒頓大廈(Wollaton Hall)是一座亮麗宏偉的十六世紀建築,是典 型的文藝復興式,現在裡面設有自然歷史博物 館,屋外漂亮的花園中立有一些名塑像。 ==='''威爾斯首府加地夫=== 加地夫(Cardiff)市是威爾斯最大的城市 及首府,它的位置在威爾斯東南端,布里斯托 (Bristol)灣岸,瀕臨塔夫(Taff)河河口,東 距倫敦二百四十八公里,因位處廣大的煤礦區 邊緣,是英國煤的最大出口港,輸出的煤不僅 提供全英國,也供給全世界。由於世界各國在 此紛紛建立企業機構,它也是一個工商業興盛 的城市,世界上第一張簽出的百萬英鎊支票, 就是加地夫煤交易價款。約有三十五萬人口, 通常的情況下,威爾斯人都用威爾斯語交談。 這個城市的歷史相當悠久,在公元七十五 年的時候,羅馬人就在這裡建有小碉堡。一○ 九○年至一○九三年諾曼人遠征威爾斯時,在 碉堡原址上興建城堡。一一五○年,城堡又經 加固,現在成為英國保存下來同類型建築中最 好的城堡之一。以後圍繞著城堡又建起一座圍 有城牆的小鎮,這個小鎮後來成為附近沿海平 原的港口和貿易中心,西北磷的莫色提維( Merthyr Tydfil)的煤和鐵產品都由這裡轉運 。一八○一年以後,通往莫色提維的運河通航 ,鐵路也與工礦業地區相連,一八三九年至一 九○ 七年興建了一系列新碼頭,範圍廣達六十 七公頃,設備齊全,一九一三年已成為世界上 最大的煤炭出口港。現在的加地夫是英國威爾 斯最大的城市,以及國內行政、鋼鐵及重要的 商業和服務業中心,食品加工、冷凍工業、機 械工業和其他輕工業也很興盛,同時也是肉類 、牲畜、木材、煙草、水莫和蔬菜的批發中心 等。 在過去的年代中,加地夫一直建設成威爾 斯重要的文化主流,因此有高水準的市立圖書 館、一九○七年成立的博物館成為威爾斯國家 博物館的核心,同時它也是威爾斯大學的中心 、南威爾斯和蒙茅斯郡的學術中心,如國立威 爾斯藥學院和工業技術學院等,都非常有名。 市中心區有精緻漂亮的公共建築群、美麗 的花園和寬闊的街道,全城景觀古意盎然。市 區西側靠近塔夫河附近,是加地夫阿姆斯公園 和兩個相互銜接的橄欖球場。東北部是人文匯 萃的文化區,市政府、大學、法院、圖書館、 威爾斯國立博物館和亞歷山大公園等都集中在 這裡。 藍達夫大教堂(Llandaff Cathedral)建於 一一二○年,位置在市中心西北方三公里處, 為預防中世紀橫行布里斯托海峽一帶的海盜上 岸掠奪,乃建堂於隱蔽的塔夫河山谷谷地之中 ,二次世界大戰時幾遭德機炸成廢墟,現在所 見大部分都是戰後所重建。山谷因有這些教堂 ,顯得更為安逸清幽。 加地夫城堡(Cardiff Castle)是觀光客不 可錯過的地方,它位於市中心區,遊客從中央 車站北經瑪麗(Mary)街和高(High)街等熱鬧 的商店街,到了盡頭就是加地夫城堡的外牆。 這座有護城河環繞的諾曼式圓形的城堡,城牆 的基層是羅馬人所建,上層則是一○九○年時 諾曼人征服威爾斯時所加建的,這可由城堡內 部壁畫考據得知。到了十九世紀時,維多利亞 女王為了慶祝蘇格蘭比特(Bute)侯爵的誕生 ,下令當時的名建築師威廉伯基斯設計改建始 成今貌,但在左側城牆上,仍可見到羅馬建築 的遺跡。現在每日晚上七時半,堡內的宴客廳 舉辦中世紀形態的宴會,每名來賓的費用大約 為十二英鎊。在城堡附近有幾座值得參觀的堡 塔,其中的鐘塔(Clock Tower)相當壯觀, 塔內吸煙室內,有一座由岩石雕成的火爐;赫 伯特塔(Herbert Tower)是阿拉伯式的設計 ;八角塔(Octagonal Tower)將「坎特伯里 」的故事描繪在彩色玻璃上,許多伊索寓言裡 的主角,都可以在階梯的牆上看到。 威爾斯生活博物館(Museum of Welsh Life)的位置在加地夫市北方九公里聖法根斯( St. Fagams)鎮,佔地約七點二公畝,這是歐 洲第二大的戶外博物館,卻是最早設立的戶外 博物館,將過去四百年來威爾斯人的生活情形 ,作了概括性的介紹。這裡本為普萊馬( Primas)伯爵所有,後來將它捐給國家博物館 ,並分為兩處展示區:室外遼闊草坪上展示威 爾斯農民的生活情形,有農舍、磨坊、豬欄、 馬廄、鞣革工廠、打鐵屋、教堂,以及手工藝 品和繪畫等;許多工匠還在他們的房子內出售 產品。另一區是習俗展覽(Manner House), 依次展出現代化的威爾斯家庭、社交和文化生 活等;接著是十七至十九世紀民族服裝的畫廊 和展示農機器具的畫廊等。在聖法根斯村內, 威爾斯貴族的生活情形一目了然,寬大的廚房 、十七世紀的寢室和書房等,看了這些舒適的 生活設施,不難了解當時的貴族。 卡菲利堡(Caerphilly Castle)的位置, 坐落在加地夫堡北方約十一公里處,佔地十二 公畝,城牆建在二百八十公尺的高崗上,是最 有名的一座諾曼風格的古堡,它的規模僅次於 溫莎堡。此堡建於一二六八年,堡外有護城河 ,因此易守難攻,目前雖然是一座鬧鬼的廢城 ,但卻秘藏著英格蘭和威爾斯好幾個世紀的爭 鬥歷史。 隆達溪谷(Rhondda Valley)位於加地夫 西北方郊外,是一個寬約數百公尺的狹長地帶 ,一八○一年發現附近有高品質可供蒸汽鍋爐 使用的豐富煤礦,在一八七○年到一九二六年 的全盛時期,這裡有六十多個礦坑,同時也開 發了多條通往港口的鐵路線;現在只剩下兩個 ,已開放給遊客參觀。參觀完礦坑,遊客可到 附近的小酒吧,一面喝生啤酒,一面聽威爾斯 男人雄偉的歌聲。 當地的布雷肯• 比肯斯國家公園(Brecon Beacons National Park)的位置在加地夫北 方四十公里處,是一片紅砂岩連綿不斷的美麗 山脈和丘陵,山脈寬二十至三十五公里間,海 拔約六百公尺,最高峰是佩范(Pen-Fan)已峰高 八百八十六公尺,雖然不算很高,但卻有雄渾 磅磚的氣勢。這裡有許多人造湖、森林區、溪 流和瀑布,尤以四○ 六七號公路旁的亨利瀑布 最為奇特。山脈南側大部分是由石灰岩構成, 有許多鐘乳石和鐘乳洞穴。遊客在這裡可以泛 舟、釣魚和騎迷你馬。 ==='''各大城市風光明媚=== 普利茅斯(Plymouth)是位置在英國西南 端德文(Devon)郡的城市,面臨北大西洋的普 利茅斯港,西有泰馬(Tamar)河、東有普利 姆(Plym)河。泰馬河的入海口是英國皇家海 軍重要停泊基地,一八一二年至一八四一年, 沿海用花崗岩石築了一道防波堤來保護這個港 灣,使這個寬達一千八百多公頃的港灣,更為 安全,泊船地也更形廣闊。海灣中的德雷克島 (Drake's Island)形成天然屏障。 在一○八六年,征服者威廉對英格蘭原始 調查的「末日審判書」(Domesday Book)中 ,就有詳細的記載,當時的名字叫做薩德頓( Sudtone),後來由於茂盛的貿易,及在歐洲 百年戰爭期間向法國運輸武器,致而發展迅速 。一五八四年至一五八九年間,女王伊莉莎白 的寵臣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試圖向 現今美國的卡羅萊納州移民由這個港出發;一 五八八年七月,英國海軍艦隊也由這裡啟程迎 擊西班牙無敵艦隊,在當時是世界的大事一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這個港市遭空襲幾乎 半毀,一九六○年代又重建完備。一九七○年 為紀念一六二○年清教徒移民船的駛離三百五 十周年,而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典禮。 現在普利茅斯港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人 口四十多萬,擁有全國最新的港口設施,一九 一四年合併德文港和史通豪斯(Stonehouse) 鎮之後,聲勢大增,周圍逐漸興起許多工業化 的衛星城市,成為西南海的交通樞紐,南方經 由海線與外界聯絡,也是北面相距約十公里的 達特穆爾(Dartmoor)國家公園的要道。 市內可參觀的地方有查理二世所建的城堡 、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帆船出發的地方、十五 世紀所建的聖安德魯教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 問遭破壞,已重建)。 普利茅斯博物及藝術館收藏有十八世紀英 國名肖像畫家瑞諾茲(Sir Joshua Reynolds) 的許多作品;瑞諾茲一七二三年出生於普利茅 斯市東北約十公里的普利姆頓(Plympton)鎮 ,從小愛好文學繪畫,十七歲去倫敦學肖像畫 ,二十歲回家鄉開始創作,一年後再赴倫敦、 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地,學習提申、丁托萊多、 威羅內塞等文藝復興名家作品,探索獨立風格 。三十歲定居倫敦,接受繪畫定件,很快的就 成名了。一七六八年創設皇家美術院,自任首 屆院長期問,有不少作品問世,包括兒童畫、 歷史畫及肖像畫等,而他每年一次的向全院師 生的學術演講,也是他重要的藝術理論。晚年 一目失明,一七九二年逝世後,葬在倫敦聖保 羅大教堂。他畢生著作無數,主要的分別為華 盛頓國家美術館、倫敦國家美術館、皇家美術 院、塔特美術館等各大美術館收藏。 樸茨茅斯(Portsmouth)港是英國英格蘭 南部漢普郡的城市,在英吉利海峽北岸,倫敦 西南一百零五公里,面積三十七平方公里,人 口約三十五萬。這裡港灣深闊,形勢險要,美 景如畫,不但是英格蘭著名的度假勝地,並且 是英國最大的軍港和主要的海軍基地,經常有 各型海軍艦艇在這裡進進出出。 灣內分成五個小港,築有炮臺防守。樸茨 茅斯港的歷史也相當悠久,一一九四年理查一 世國王曾在港灣內的波特西(Portsea)島築城 建立居民點設鎮。一四九六年建海軍造船廠, 並使該鎮成為海軍基地。一六二七年,查理一 世繼續大力建設它成為自治鎮。一六九八年後 大規模擴展,一八八八年設鄉鎮,一九二六年 設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遭戰火嚴重破壞。 在樸茨茅斯港和蘭斯頓(Langstone)港之問, 有鐵公路橋和本土相接,現在這個港市的旅遊 業集中在紹斯西(Southsea)一帶,商業以坎 伯(Camber)港為中心,民航機場設在波特西 島上,主要工業為造船和航空。主要參觀地點 為一九五九年重新開放的市政廳、建於十二世 紀的教堂、紹斯西堡、狄更斯出生地紀念館等 。另外一八○五年擊潰拿破崙入侵英國關鍵性 的特拉法加(Trafalgar)戰役中,著名英國海 軍名將納爾遜指揮作戰的旗艦「勝利號」,就 停泊在這裡的造船廠中。灣口外還有一個威特 (Wight)島。 伯明罕(Birmingham)的位置在英格蘭中 部高地的西密德蘭郡,東南距倫敦約一百八十 二公里,是運河的交匯點,水陸空交通都十分 方便,距離市中心東南方十三公里的民航機場 ,有頻繁的班機與外聯絡。面積二百零八點八 平方公里,人口約有一百八十多萬,是英國的 第二大城。 過去這裡僅是一個小鎮,直到中世紀一一 六六年以後,由於是一個貿易中心而開始迅速 發展,之後的製革、紡織和金屬工業也蓬勃發 展。一七五○年左右,伯明罕成為宗教革命人 士的溫床。在運河建成之後,聯絡附近出產生 鐵礦與煤的城市,繼之高速公路與鐵路等設施 完成,當地金屬和機械製造業均率先採用新技 術,成為英國工業革命中心。當時就有發明蒸 氣機的瓦特和一批科學家居住在這裡,對英國 科技的提升有很大的影響。 一八三八年設市,並與利物浦和倫敦通鐵 路,十九世紀伯明罕的發展真可以拿一日千里 來形容,人口由原來的七萬左右,而增加至五 十餘萬。十九世紀末以高效率和高明的市政管 理聞名,一九一一年成為英國首先實行城市規 劃的地方,一九一四年市內許多貧民區都予以 摧毀,煤氣、自來水、電線也鋪設完備,交通 運輸也在預期的進度中建設完成;一九三三年 更成為英國試行單向交通的城市;當一九四○ 年,僅住宅就建了五萬幢以上。第二次世界大 戰中因遭猛烈轟炸,一度元氣大傷,幸好有些 古蹟還不算太糟,後來迅速恢復,還治理了工 業污染,對市區的公園綠地進行了保護,並興 建了環城街道和商業區。 現在市區內最醒目的建築有高八十一公尺 的羅頓達圓形辦公大廈,高一百五十公尺的郵 政電訊發射塔和布爾街的商業中心。當地的名 勝古蹟有市中心的維多利亞廣場,廣場上豎有 維多利亞女王的塑像,以及一八三四年完成的 市政廳、一七七九年興建的聖保羅教堂,以及 市博物館、美術宮、一七一五年所建的聖菲利 普大教堂、一八四一年的聖查德天主教堂和郵 政新聞大廈等。 位於城西德里(Dudley)的博物館,展覽 往日這裡不同的生活情形,過去的商店、工廠 、住宅和酒館等。此外,卡德堡世界巧克力展 覽館坐落在四哩外的市郊,可讓遊客瞭解巧克 力糖製造的歷史和過程。離市區三十哩外的亞 斯頓(Aston)堂,佔地四十九畝,是一六四二 年英王查理一世的行宮。市區北面的鐵橋,建 於一七七九年,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現 在已被列為世界文物重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興建城市住宅之多,創英國和世界紀錄。 現在的伯明罕市景繁榮熱鬧,是英國中小 型工業中心,主要工業產品有汽車、自行車、 機車、工具、機床、電器、飛機零件和化工品 等。附近盛產煤和鋼鐵,是英國最大的工業中 心;市內工廠處處、煙囪林立,濃煙瀰漫,因 此有黑鄉之稱。從伯明罕民航機場到四百公尺 以外的全國展覽中心,有世界上第一輛實用的 磁浮(Magnetic Levitation)火車服務,這種 沒有車輪的車輛,利用吸引的磁力,靠磁場的 支懸,飄浮在鐵軌上方十五毫米處行駛,有快 捷、安全和沒有震動的效果。這個城市的學術 風氣很濃厚,設有伯明罕大學、亞斯頓大學、 塞利奧克學院和密德蘭青年藝術中心。 杜德里(Dudley)位於伯明罕城西,面積 九十八平方公里,擁有三十一萬多名居民,它 的南面和西面是塞文(Severn)河兩岸的肥沃 鄉土,北面和東面是工業化的黑鄉高原。這個 城市自中世紀開始已經生產煤和鐵,十八世紀 起用煤冶煉鐵。十九世紀前半葉興建許多工業 高爐,污染嚴重,曾被稱為黑鄉。主要的工業 有水晶玻璃器皿、重型機械鑄件、管材、錨鏈 、紡織、化工和電器等。境內設有雷恩礦巢自 然保護區(Wren's Nest Nature Reserve), 以保護在一九二四年前被大規模開採的志留紀 石灰岩。市內的黑鄉博物館(Black Conntry Museum)內,展出舊式運河的船隻。 北安普敦(Northampton)是英格蘭北安 普敦郡的主要自治城市,它的位置在倫敦西北 方一百零六公里尼尼(Nene)河畔,西北至伯 明罕約九十公里。在一○八六年威廉征服者下 令編著的英格蘭土地戡查「末日審判書」( Domesday Book)中,這個城市的名字是叫 做北安頓(Northantone),一一○○年圍建城 牆,建立城市,一一八六年獲得自治市特許令 ,一四六○年在薔薇戰爭中,北安普敦一戰是 決定性的戰役,約克軍大敗蘭卡斯特軍隊,亨 利六世國王被俘。 市內值得參觀的地方,有十二世紀所建的 聖彼得教堂,十九世紀曾予重建,在諾曼教堂 四週的古墓場,是英格蘭四大遺蹟之一。萬聖 教堂建於十二世紀,一六七五年被大火所焚燬 ,後來由雷恩(Sir Christopher Wren)設計 重建。 有人口二十多萬的北安普敦,從中世紀起 就以製革著名,現在又加上壓克力、電器、藥 品、汽車零件和設備組件等。 這個歷史性的城市在一九九七年八月三十 一日,一夕之間成為全世界人談論的焦點,因 為這裡附近的艾索普公園(Althopy Park)就 是英國美麗的威爾斯王妃黛安娜的故鄉。黛安 娜(Diana)在三十一日清晨與男友多迪.法耶 德因車禍去世,受到全球的關注,尤其英國人 民對她景仰與追悼的情景,讓英國皇室也大感 意外,到黛妃生前的寢宮肯辛頓宮致哀的群眾 所獻的鮮花堆積如山;出殯之日六百萬群眾湧 向倫敦市中心目送她走完人生的路程。 倫敦緊急徵召了二萬七千名警察,維持秩 序及協助疏導引領好幾百位前往西敏寺致哀的 名人。英國獨立電視新聞網與英國國家廣播公 司九月六日向一百八十七個國家、以四十五個 頻道做電視現場實況轉播,廣播翻譯為十四種 語言,還包括許多來自全世界的媒體記者,這 次廣播被譽為本世紀廣播的一個新里程碑。 黛妃的遺體由肯辛頓出發,到西敏寺舉行 葬禮儀式之後,就葬在艾索普公園中一個風景 如畫的湖中小島上,每年開放幾週讓大家憑弔 。艾索普交通方便,從倫敦有火車到北安普敦 ,車程約一小時餘,再乘公車或計程車,走約 十公里即可到艾索普。 黛安娜的一生充滿傳奇,由創世紀的婚禮 ,到意外的去世,她生前的一言一語、一舉一 動都是媒體追逐的素材;甚至她的髮型、衣著 都帶動著世界流行,在六月問紐約的一場義賣 會上,她穿過的七十九件晚禮服,竟賣得三百 二十六萬美元,據稱這些禮服,件件都達到收 藏標準。 儘管生前她也曾風風雨雨,為人詬病的地 方不少,但蓋棺論定,她以三十六歲年輕的生 命,以王妃之尊,走向基層、走近危險,關懷 愛滋病患、地雷受傷者、泰國的貧苦兒童,給 無數殘疾痛苦者撫慰,為保守的英國皇室鋪了 親民的路,為她的兒子哈利小王子作了時代趨 勢最佳的典範,甚至一改皇室一貫的作風與態 度,誰說她的貢獻不多。誠如英國著名歌手艾 爾頓強代表英國人的心聲,專為她改寫生前最 喜歡的一首歌「風中之燭」的歌詞:「永別了 ,英國玫瑰,妳將在我們心中綻放!」 特倫特河畔斯多克(Stoke-on-Trent)是 英格蘭中部斯塔福郡(Staffordshire)的城市 ,坐落在特倫特河和特倫特與默西河的運河旁 ,它的位置約在利物浦和伯明罕之間的北斯塔 一福郡產煤區,西北至利物浦、南至伯明罕各約 為七十公里左右,交通方便。採煤、鋼鐵、製 磚瓦、橡膠和製陶工具等工業都很發達,尤其 更著名的是它生產的陶瓷,街上處處可看到高 大的客爐和煙囪、堆積的陶坏、器皿,整座城 像一個大型的陶瓷廠,故有「陶瓷的故鄉」美 譽,是英國的製陶中心。 斯多克所出名的高品質陶瓷有韋奇伍德、 斯波德、道爾頓和明頓(Minton)陶瓷等廠牌 。韋奇伍德陶瓷的創始人韋奇伍德(Josiah Wedgwood),是對英國陶瓷製造與發展有巨 大影響的陶瓷設計家和製造商,被稱為「英國 陶瓷之父」。他出生於陶工世家,從小在家裡 的工場做工,二十四歲與人合夥經營,天資聰 敏展現出的才華,使他成為陶瓷大師。他從煤 礦中研究提鍊出黑水,從而發明黑瓷;再以紅 釉繪畫於黑瓷上,可製作仿希臘紅繪花瓶。之 後又將有硫酸的坏體燒製出碧玉陶、米黃彩色 釉陶,這種成品曾廣受歐洲各國的歡迎,其間 包括專為俄國女皇凱薩琳製造了一套九百五十 二件的龐大餐具一七七五年之後,他又陸續創 製了紅色、黃褐色、巧克力色、甘蔗色和橄 欖色的瓷器;十九世紀初,他將原料中的一半 採用動物骨粉,使成品產生出半透明的光亮效 果,這種精緻的瓷器,稱之為骨瓷。尤其他在 重視外表之外,更精研輕巧、不怕碰撞等品質 ,現代最富裕的蘇丹國王,就曾訂製了一套共 七千五百多件的餐具,專供宴請國賓之用。 韋奇伍德雖然早在一七九五年已經去世了 ,今日在他的製造廠和大賣場中,仍可看到他 的成就;不只在過去一些世紀之宴中,他的作 品都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角,即使今日許多 古董收藏家手中,仍藏有不少他往日的精品。 斯波德(Spode)瓷廠是在一七七○年由斯 波德(Josiah Spode)所創建,他製造的瓷器 以古典藍色餐具系列聞名世界,接受各界訂製 ,生意也源源不斷,同時還把製造過程展示給 人參觀,讓瓷器的愛好者也能感受一飯一粟得 來不易的珍惜。斯波德博物館內展示出他們歷 年來的製作精品,也訴說出英國陶瓷盛期的歷 史。附設的義大利餐廳,餐點精美,同時使用 的是優雅的斯波德古典藍色餐具。 道爾頓(Doulton)瓷器由約翰道爾頓於一 八一五年創辦,以細瓷聞名於世,尤其在美國 、加拿大等地區頗受歡迎。一九○一年經英王 愛德華七世批准以皇家道爾頓名義銷售產品, 他的專屬博物館及專賣店中,有許多瓷娃娃、 牧羊人及宮廷美女,色彩鮮艷、神態可愛。 此外,位於市中心漢萊(Hanley)的市立 博物及藝術館內,可以欣賞到完整的英國陶瓷 記錄和作品。或者前往當地有名的格萊斯頓( Gladstone)陶瓷博物館,親自體驗一下童話 故事般的陶瓷生產工作歷程。 斯多克這個人口五十萬的美麗城市,事實 上遲至一九二五年才設市,除陶瓷是這裡最搶 眼的產品外,還出生了一位出色的文學家貝涅 特(Arnold Bennett),他是十八世紀英國著 名的小說家、劇作家、批評家,他以細緻入微 的手法所寫的「五鎮」名噪一時。除五鎮外, 還有「五鎮的安娜」、「老婦人的故事」和「 克萊漢格」等,都是以五鎮為背景,也就是日 後合併為斯多克市的地方,內容也多涉及陶瓷 及當地鄉土人情。他一生作品甚多,文筆十分 犀利,但他的作品特徵,多為善意的嘲諷、寬 容的批評。 曼徹斯特(Manchester)市是過去兩百多 年來,西方世界產生的新一代大工業城市的先 驅。公元七十年至八十六年問羅馬征服初期, 在這裡建要塞,到了四世紀時被遺棄。公元九 一九年西撒克遜國王愛德華派軍修復城堡,以 抵禦北歐人。一○八六年,已存在有曼徹斯特 莊園。十三世紀時開始從村莊向城市過渡,它 在經濟上的重要,從一二二七年亨利三世國王 時期開始,一年一度的博覽會就可看出。到了 十六世紀,已成為繁榮的集鎮,在羊毛貿易中 佔有重要地位,開始生產各類紡織品並經由倫 敦向歐洲各地輸出布匹。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起 ,隨工業革命興起而自由貿易發展快速,並於 一七六二年鑿通運河。十八世紀八十年代首次 出現棉紡廠,到了一八三○年棉紡廠已有九十 九家,一八五○年形成現有鐵路系統的大部分 ;十九世紀下半葉經濟不斷發展並多樣化,曼 徹斯特成為當時商業和金融中心。城市人口也 隨之劇增;由一八○一年的七萬人,到一九○ ○年已增加到五十四萬。一八九四年曼徹斯特 船運運河通航,到了一九一○年成為英國的第 四大港,建有英國第一個工業區。 這個城市的位置在英格蘭西北部,東南距 倫敦二百九十公里,西至利物浦港不到五十公 里。地處平原地區,海拔只有三十到一百零七 公尺,臨厄維爾(Irweld)河,中心城區呈南北 走向,西和西南側有索福德(Salford)和特拉 福德(Trafford)區,這三個區形成曼徹斯特 都市區和主要的工商業區。國際民航機場則位 於南部十六公里處,是英國第二大國際機場, 有班機直飛倫敦,航程約五十分鐘。作為海運 港口,在船運運河頂端建有兩組碼頭,通過運 河轉運與遠洋海運溝通。市區交通以公路和區 間鐵路為主,計程車為輔。 曼徹斯特面積有三百五十七平方公里,人 口約一百三十萬,大都會區人口則達二百八十 多萬。它是英國重要的工業城,並且是英國棉 紡織工業的最大中心,棉織品產量佔全國的四 分之三。附近煤田綿延達五十公里,因此也是 國內重要的鋼鐵工業區。這裡主要的重工業有 鋼鐵、煤油、石化、電機、機械和金屬加工等 ,另有電化、染料、紡織、電器、計算機、積 體電路、服裝、造紙、印刷和化工等。當地的 商業及服務業也非常發達,設有英國銀行和北 方證券交易所分部,市內的安德拉購物中心, 是早期歐洲最大的室內購物中心。 以足球隊揚名國際的曼徹斯特,有許多值 得炫耀的地方和建築,有歷史悠久的科學基礎 ,科技人文核子機構由各類基金和社會機構支 援,作提升人類科學發展的研究與創造,有許 多博物館、藝術館畫廊;許多普通、專業及成 人教育學校,廣播、電視也十分發達,建於一 八五一年的曼徹斯特大學,有一萬多名學生, 是英國最大的大學之一。其他的高等學府還有 索福特大學、科技學院、理工學院、藝術學院 、音樂學院、商業學校和醫科學院等,曼徹斯 特的管弦樂團也享有國際盛譽。 這裡的中國城有三萬五千多名人口,僅次 於倫敦的中國城,入口處有中國式牌坊,由短 短的幾條街圍成,有許多中國餐廳的中文招牌 ,點綴在維多利亞式古老建築物問。林立的中 國餐廳,菜式精美,口味道地,是人們夜問消 閒磨牙的好去處。 在這座科學、工業發達的城市中,最值得 去看的是科學工業博物館(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它的位置在曼徹斯 特中心區利物浦路一幢歷史悠久的建築物中, 這是全歐洲同類博物館最大的一座。這座龐大 的博物館主要的有動力廳(Power Hall),展 示由水車、渦輪機、汽車,以及蒸氣機火車頭 等機動車輛及資料,所有的展示品都功能健全 ,還在轉動,僅看從最早的古董車到最現代的 車就值回票價,,同時還特別設計了一架平面展 示的蒸氣機,讓人能清楚的看到引擎發動運作 、產生力量的過程。國家電力陳列館( National Electricity Gallery),共四層樓所 展示的,由早期人們的生活,到現代每天必須 依賴電力生活的情形及電力影響工業的非凡發 展過程。一八三○年代的鐵路車站,將世界上 最古老的利物浦火車站購票大廳、月台,都搬 到了館裡,讓人如同進入時光隧道;同時還附| 帶展出最古老的箱型照相機和顯微鏡等。 地下的曼徹斯特,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大水 溝改建的展覽所,把這個現代世界最著名的工 業城當年的原貌展現出來,而且運用一種特殊 的視聽器材,播放影片作詳細的說明介紹。 最為壯觀的航空及太空展覽館(Air and Space Gallery),展示英國歷年來的飛機種 類,以及現代太空火箭、人造衛星和三叉戟飛 機等,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空戰中速度最快的 噴火式(Spitfire)戰鬥機,令人印象深刻,這 種飛機經過不斷改造,時速超過七百公里,可 擔任高、低空戰鬥、轟炸和照相等;單座戰鬥 機,機翼裝有兩門二十公分機關砲、四挺機槍 、兩翼下各掛一顆二百五十磅的炸彈,機腹下 還掛有五百磅炸彈,當時德軍發射的V-1斗飛彈 ,僅在最後的一年,就曾有三百多枚被這種高 效能的飛機擊落。 為了讓遊客累了有休息的地方,另外一幢 大樓內設有咖啡廳、紀念品店、圖書館、錄影 中心、遊客服務中心,以及教育服務處、會議 中心和一個大家都可以用手動的科學中心。同 時還可以乘坐蒸氣火車繞園一周。 博物館所在地的市區城堡遺蹟公園( Castlefield Urban Heritage Park)是市區最 早的一座公園,範圍涵蓋市中心的利物浦路及 狄恩門(Deansgate),包括諾曼人所建的諾曼 堡(Roman Fort)、G-Mex曼徹斯特國際展覽 中心、收集展示著曼徹斯特現代藝術作品的城 堡公園美術館(Castlefield Gallery)、展示著 許多文物且放影片詳細說明曼斯特城市發展故 事的城市發展研究中心(Urban Studies Centre);以及以厄維爾(Irwell)之河與曼徹 斯特船運運河(Ship Canal)相通的索福特市 碼頭(Salford Quays),這是全英國漂亮有名 的碼頭之一;運河在公園內的部分包括最具歷 史的運河橋,及許多可以悠閒度假的設施。公 園的遊客服務中心(Castlefield Information Centre),還有一系列展示和供遊客吃喝玩樂 的地方。 另外格勒那達電影城(Granada Studios Tour)尤其不可錯過,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熟 悉影片的現場拍攝。 多佛(Dover)是英格蘭東南部肯特(Kent )郡、靠北海的一個海港,依山臨海,風景宜 人,在羅馬時期,這裡是與歐洲大陸之問的交 通要地,四世紀時當地興建要塞,現在的古城 堡仍高踞城鎮之上,天晴時遊客可以在堡上瞭 望到法國海岸。現在的多佛是英國最大的客運 港,港區不大,港灣面積約為二百四十公頃, 全市有五萬多人口,有輕工業設施。這個港市 雖然不是英國的重要城市,但因為它隔著一條 多佛海峽和法國的加萊市(Calais)遙遙相望, 因此地位就顯得重要了起來。 多佛是前往法國最近的渡口,海峽兩岸相 距只有三十五公里,目前雙方問有輪渡來往。 聯結多佛和加萊之問的渡船,是用最新式的快 速氣墊船,這種船的特點,是船底浮在水面上 航行,由於吃水很淺,所以阻力小,速度就非 常快捷,橫渡海峽只要花三十五分鐘,目前共 有四艘氣墊船參加海峽營運,約半小時開出一 艘,客貨眾多,生意非常好;氣墊船也有缺點 ,它不能在強風大浪中航行,每當海峽上風浪 較大時就必須停航,所有旅客就要改搭普通渡 輪過海,航程時問要延長至一個半鐘頭。 介於英法兩國問狹窄水道的多佛海峽,寬 約三十至四十公里,深約三十五到五十五公尺 ,南起英國的鄧傑內斯(Dungeness)海峽與法 國的格利內(Gris-Nez)角,北至英國多佛北 面的北佛洛蘭(North Foreland),這段航道 水流湍急洶湧,連接了英吉利海峽和北海,長 期以來就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同 時也是英國的天然防線。歷史上多次著名的海 戰,都在這條海峽內進行,邱吉爾曾稱這裡是 「世界最好坦克車的陷阱」。多佛市西方高地 懸崖上,碉堡林立,崖下有六條六公里長的地 下通道,在一九四○年五、六月第二次世界大 戰間,被德國圍困的英國遠征軍,從法國的敦 克爾克大撒退時,便在這裡成立了一個秘密指 揮中心。 自一九九四年六月起,由多佛市通往法國 加萊市之間的海峽隧道通車,使得由巴黎北站 到倫敦滑鐵盧站間的旅程,由原來的七小時縮 短為兩小時半。這條建造在海平面下三百呎的 「歐洲海底隧道」,全長五十公里半,其中有 四十公里是在海床下,工程耗資一百五十億美 元,歷時十年才告完成。內部共有三條車道, 外側是一來一往的兩條交通車道,供最高時速 三百公里的歐洲之星客運高速火車行駛,共有 十八節車廂,每個班次可以載客八百人。中間 一條是較小服務車道,供隧道內部發生緊急狀 況時維修用。 布里斯托(Bristol)是英格蘭在中世紀時 所建的一座古城,面積一百一十平方公里,有 四十多萬人口,它的位置在巴斯西北方二十多 公里、愛爾蘭海峽東岸的布里斯托灣,東距倫 敦二百一十公里,是埃文(Avon)郡的城市。 因為它建於埃文河谷上,是有名的低海拔城市 。埃文河流經市區直奔布里斯托海峽,而寬潤 的海峽面迎大西洋,使得布里斯托自十二世紀 以來,就是一個繁忙的海港。從一一五五年設 鎮,愛德華三世在位期問是羊毛的貿易鎮,約 翰和卡伯特(Sebastian Cabot)於一四九七年 從這裡啟航去新大陸,在英國內戰中曾為保皇 黨據點之一,一六四五年被國會軍佔領,十七 至十八世紀因三角奴隸貿易而繁榮,一八八八 年成為自治市,但十九世紀時貿易地位被利物 浦所取代,一八四一年鐵路通車,一八三四年 英國第一艘鐵殼船大不列顛號在這裡下水,一 九○九年建立布里斯托大學。港口擴建成三個 碼頭,一個為市區碼頭供歐洲大陸及近海航線 買易;埃文河口碼頭為海外船隻停卸;樸茨希 德(Portishead)碼頭,供磷酸鹽、木材以及發 電機燃料等的起卸。設施擴充之後帶來了貿易 的復興,一九六○年代躍升為英國的第六大輸 入港。 進入二十世紀,飛機製造成為布里斯托最 大的工業,一九一○年風箏型的雙翼飛機在這 裡建造成功,後來英法合作生產的協和式超音 速民航機也是在這裡誕生。現在這裡金融服務 業非常興盛,工業也十分發達,以太空和航空 工業為主,造船、造紙、化學藥品、釀酒、製 糖、鍊鋼、鍊煤、巧克力、玻璃和陶瓷等工業 蓬勃發展,同時還盛產香蕉。在埃文河口附近 有大型的璘酸護工廠、麵粉工廠和飼料工廠。 這個城市倚山面海,景色壯麗。由於它屹 立在接近M4號和M5號公路的交叉點上,因此 很容易與內陸連結。這裡仍保留著許多令人引 發思古幽情的景物,如十二世紀的聖瑪利教堂 ,在四百多年後伊莉莎白一世女王還曾稱讚它 是英國最好、最美麗、最有名的教堂。布里斯 托大教堂原為諾曼人所建,但已經數度擴充、 修建,早已不是當年原貌。位於波德密( Broadmead)的衛斯理教堂(John Wesley's Chapel)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循道宗( Methodist)的教堂,也就是美國的美以美教 堂,教堂的基石是在一七三九年開工時由創教 人約翰• 魏斯理親自安放的。一七六六年所建 的皇家劇院(Theatre Royal)是英國最古老的 劇院,如今還完好的在使用著。較重要的現代 建築,有一九五六年建的新月形議會大廈,市 立圖書館也設在這裡。布里斯托大學位於公園 路的最高處,它是一八七六年成立的專科學校 改制而來,市立美術館和博物館臨近大學,附 近還有一座卡伯特(Cabot)紀念塔,是為紀念 英國的航海家一四九七年至一四九九年至北美 探險而立。除此之外,飛翔於市區上空的海鷗 ,以及正在港灣中悠閒航行的中古帆船都形成 布里斯托無限的吸引力,在觀光的季節裡,遊 客光臨的盛況可與倫敦媲美。 瑞丁(Reading)是英格蘭伯克郡( Berkshire)的城市,它的位置在肯尼特( Kennet)河畔接近與泰晤士河的交匯處,東至 倫敦六十一公里,是一個鐵路樞紐、農牧市場 ,尤其以小餅乾、薄餅而聞名。市內的瑞丁大 學,設立於一九二六年,還特別設立了食品管 理製作科。 這個臨河城市是肯尼特河、埃文運河( Avon Canal)往布里斯托船遊的起點,沿途 可經紐伯里(Newbury)、布拉一福特、巴斯和 布里斯托,風光美麗,景點也多,有不少古建 築和俱樂部等。 由於這個城市早在公元八七一年就是丹麥 人的行營,市內倒也留下一些可參觀的地方, 比較著名的本篤會隱修院,由亨利一世建立於 一一二一年,後來隱修院的部分房子成了教會 學校,一七八○年代撰寫「傲慢與偏見」小說 而名聞世界的珍• 奧斯汀(古寫卜丰寫已就在 這裡就讀。 這是一個教育水準頗高的城市,一八九二 年建立的大學,一九二六年又曾擴建,以農業 、園藝和乳品業研究而聞名。現在經濟有食品 加工、印刷、機械和釀酒業和觀光等,人口有 二十多萬。 瑞丁西行約三十公里的紐伯里(Newbury ) ,是一個傳統的英國小城,有小巧精緻的住 宿場所,溫馨親切的商店,還可以品嚐到一些 當地的食物,尤其在城市東方約七公里的海克 里爾城堡更是值得前往一遊。 海克里爾城堡(Highclere Castle)是十九 世紀英國卡那封伯爵(Earl of Carnarvon)四 世所建,他曾經出任愛爾蘭總督,是一八六○ 年代至一八八○年代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政治家 ,他長袖善舞,極善交際,當時這座城堡中, 經常冠蓋雲集,連維多利亞女王都是他的座上 客。宏偉漂亮的建築,圍繞著美麗的大花園和 叢林,室內的形式由哥德式的教堂、摩爾式燦 爛裝飾和充滿陽剛氣息的書房,擺著拿破崙的 桌、椅,處處掛著歐洲的古名畫,還有許多家 族肖像畫和珍貴名家天頂畫,以及許多稀有的 史前雕塑及藝品,都是考古學家卡那封伯爵五 世在埃及搜集而來的,而他也因為在埃及的考 古工作之中為蚊蟲叮咬感染而去世。現在的公 爵及家人仍住在樓下部分房子裡。 索爾斯堡(Salisbury)市是英格蘭威爾特 郡(Wiltshire)的城市,它的位置在南安普敦 西北、東北距倫敦約一百二十公里處、埃文河 與威利(Wiley)河匯合的地方,有十餘萬人口 。在歷史上,它一直是英格蘭一個主要的城鎮 和聖公會大主教區的中心,最早是諾曼人所興 建的堡壘,城內現存的大教堂,是一二二○年 興建在舊塞勒姆鄰近的台地上,新市區在大教 堂周圍迅速發展起來。現在這個美麗的中世紀 風貌城市是旅遊業和商業的中心,並有豬和牛 市場,以及機械、釀酒和印刷等工業。 巨石陣(Stonehenge)是索爾斯堡以北約 十五公里的郊區一片荒涼原野上奇特而壯觀的 景象,從西元前一千八百年至西元前一千四百 年時聳立在這裡,已超過五千年以上。大部分 的形狀都是由兩根直立的巨石柱,上面橫搭著 一塊像門楣般的巨石,每塊大石柱長九點一四 公尺,重量五十噸以上,石塊表面光滑,經過 細心加工過;有些較小的則是從一百哩以外移 置在附近的。據專家研究,這個石陣在四百年 之內曾經重新排列過三次,當時那些新石器時 代的營建者,已有非常高水準的天文常識,他 們將所有的橫石排列在一個圓周的聯線上,這 個圓形巨石柱群,可以正確的計算出冬至與夏 至,從而推算一年四季的時序。石柱包圍著中 心的祭壇石而形成一個四重圓,在夏至當天, 太陽正好在祭壇石的正上方;有人說這是象徵 宇宙的圖案。然而他們堆置這些巨石柱的原始 動機何在?他們究竟採用什麼方法將這些奇重 無比的石柱豎立起來、再把橫石架上去?至今 還是一個謎。 里茲(Leeds)市是約克郡(Yorkshire)的 城市,它的位置在曼徹斯特北方四十八公里, 倫敦西北二百七十三公里,英格蘭北部本寧山 脈東麓亨伯河的上游,面積五百六十二平方公 里,有七十多萬人口。它原係盎格魯撒克遜的 城鎮,後來為地方市集的貿易中心。這個城市 於一六二六年建制,一八四八年鐵路通車後成 為鐵路機車的製造中心,同時也是約克郡所出 產煤、鐵礦砂主要轉運站。一八九三年成立市 ,服裝工業也在這段期問迅速發展,成為英國 毛紡織業的中心。現在有服裝批發、機械、電 子、造紙、印刷和化工等各種行業,工廠集中 在市區的東南部。里茲還是重工業、化學、運 輸、貿易批發、印刷和傢俱業的中心。 這個城市大力消除貧民窟,建立很多新式 的建築物及道路,包括二十四米寬的希德洛( Headrow)大道在內,共長一千四百公尺的街 道,予人乾淨、整潔,耳目一新的感覺。市面 非常繁榮,而且依山面水,景色十分幽美。有 鐵公路通往倫敦,市區西北方十三公里處現代 化的伊登(Yeadon)民航機場,有班機和國內 的各大城市營運。在舊市區則有零售市場、農 牧產品市集及維多利亞時代的連拱廊。 這裡值得參觀的地方還有里茲大學,這是 一個有二百七十個分部和學院的大學,其中包 括兩所教育學院,一個工藝群,一所成立於一 五五二年以拉丁文和希臘文為主的文法學校。 市政廳建於一八五八年,外形是羅馬科林式, 裡面的大廳則是維多利亞式,在一九三三年曾 予擴建。市中心區還有公共圖書館、市立博物 館和市立美術館,都是內容豐富,值得一探究 竟的建設。里茲所存最早的古屋,是盎格魯撒 克遜神學及歷史學家比德(Bede)在七世紀所 建的。市區邊沿的柯克斯特爾教堂(Kirkstall Abbey),是天主教西多會(Cistercian)修道 院,由龐蒂弗拉克特(Pontefract)的爵士拉西 (Henry de Lacy)所建。 這個城市音樂風氣很盛,每三年舉辦一次 盛大的音樂節。市區有聞名於世的黑丁利( Headingley)板球場、埃蘭(Elland)足球場和 穆爾敦(Moortown)高爾夫球場。 肯特郡綿延的草原,靠近蘇格蘭海岸,一 直是入侵者最方便之門,公元元年開始,薩克 遜、羅馬人、諾曼人等侵略者幾經易手。一五 ○○年諾曼男爵在此摧毀了薩克遜人原有的莊 園,建立了里茲古堡(Leeds Castle),四周挖 掘人工湖來保護。中世紀時曾有六位皇后因為 婚嫁都擁有這座城堡,因此獲得「夫人的城堡 」雅號。事實上這是一座英武堅實的堡壘,在 五個世紀中,它一直是皇室的家園,肩負著捍 衛國家的責任。 西班牙卡斯提爾國王阿方索十世的妹妹艾 莉諾,是第一位城堡美麗的主人,她在一二五 四年為鞏固英國與西班牙的聯盟被安排嫁給愛 德華王子,即二十年後的英王愛德華一世。他 們雖然是在政治的利益下而結合,但婚後彼此 十分相愛,第七次十字軍東征時,當愛德華被 徵召前往敘利亞,她毅然把孩子留給管家而跟 隨夫王走上艱苦的征途。途中她勇敢的冒險把 愛德華一世從刺客的劍下救出,一時傳為美談 。古堡內重重連接主要島嶼的石橋上、走廊中 ,花前月下,這對神仙眷屬親密的身影留連其 間,欣賞著堡內水石結合的氣勢。愛德華又加 強了古堡的防衛設施,擴充湖區,還建了水閘 ,在情況緊急時只要拔開水閥,湖水就可淹沒 周圍整個的藍谷地區,以阻擋敵人的進攻。一 二九○年當艾莉諾去世時,王夫悲慟逾恆,特 別建了一個小禮拜堂,每天由四個人不停的做 彌撒,以期使艾莉諾安息。 古堡的下一位主人,是法國公主卡特琳, 她嫁給亨利五世,是被征服的法國一四二○年 在特魯瓦(Troyes)簽訂降書中註明的條件之 一,里茲古堡是她的陪嫁品,儘管堡內皇后豪 華的臥室中,到處都是倆人名字頭一個字母H 、c 寫成的同心結,但是卡特琳並不愛亨利。 亨利這時權勢正達登舉造極,但在圍攻法國北 部的默倫和莫城時感染傷寒而去世,這一段貌 合神離的婚姻只維持了兩年。二十一歲的寡居 皇后在堡內,與她英俊的服裝師秘密結了婚, 後來被發現而遭監禁,但他們所生的五個孩子 ,卻為日後都鐸王朝鋪了路。 英國的亨利七世在位時,他結束了曠日持 久的薔薇戰爭,整頓內政,為他的兒子亨利八 世留下了富強昌盛的基礎。 亨利八世是七世的第二子,一五○九年在 父兄去世後,成為蘭卡斯特與約克兩個王朝的 繼承人,即位為英國都鐸王朝第二任國王。他 英俊健壯、聰敏過人,有音樂天分,是出色的 運動員、語文學家、神學學者,是天之驕子。 即位不久即娶了美麗而善解人意的寡嫂凱瑟琳 為后,她是亞拉岡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的掌 上明珠,亨利八世十分愛她,為她把得到的大 批財產之一的里茲古堡二樓作了大幅度的修改 ,哥德式的斜窗可以俯看葛蘿莉特中庭的全貌 ;又改了大門和入口,加建了貞女塔,供宮中 貞潔的女侍居住。這時是英國的黃金時代,里 茲堡內也一片愉悅。皇室及貴族,常以劍、矛 及馬上激烈的競技來磨練戰技、炫耀領土及給 女眷光榮,亨利八世常喬裝出賽,但打敗對方 後,才取下頭盔出示真面目。 當時法國及西班牙為爭義大利在歐洲戰場 上打得不可開交,亨利八世支持岳父攻打法國 ,二度敗北。亨利怕法蘭西斯一世報復,而將 古堡又予翻修,楔形的炮眼和高塔,使里茲古 堡更為堅固,但歡樂卻逐漸遠離。變胖、易怒 的亨利八世,開始遠離了臣民,而且因皇后未 為他生下男嗣而耿耿於懷,與宮女安寶琳及其 姐發生曖昧糾葛,而且宮中其他排聞四起。一 五二七年亨利不斷請教宗判他的婚姻無效,並 引聖經上鮮為人知的一段為他辯護:「將兄弟 之妻據為己有,故無子。」一五三三年,亨利 八世獲得婚姻無效證明,凱瑟琳打入冷宮,三 年後憂傷而死。 安寶琳因一直未獲得人民的認可,也只做 了三年有名無實的皇后;輕佻的她也常傳出不 貞的消息,最重要的也未生下男孩。一五三六 年在生下一名男嬰死胎後,被拘禁於倫敦塔, 連同她的四個兄弟及親信一起被判死刑而斬首 。安的侍女珍‧西摩兒為他生下期待已久的男 嬰後,她也死了。之後,大約三年多,先後三 任皇后,死的死,離的離,而那唯一的男嬰, 就是以後的愛德華六世,也因體弱多病,只活 到十六歲就一命鳴呼。 從此里茲堡不再為皇室所有,二十世紀幾 成廢墟,一九二六年貴族貝里(Baillie)買下 了古堡,她的父母與亨利都有關係,著手恢復 ,在戰後的二十年中,在堡中舉辦各式豪華宴 會,英國無論是政治舞台上的名流、演藝界的 大明星,以及王孫公子都是座上賓。在古堡內 部她也收集許多古董、藝術品、名畫,亨利八 世宴會廳內,懸掛是大衛的名畫「約瑟的故事 」,描繪約瑟到埃及的情形;畫室內是提埃波 羅的「普奇里諾的廚房」;她還從法國買來十 六世紀用橡木雕成的樓梯,中柱是整根的橡木 ,欄杆是同一根樹幹做成,上面刻滿十字軍戰 士像,顯明的她是為了紀念愛德華一世。 貝里夫人更把古堡推向國際事務,包括一 九七八年大衛營和平協定事前會議的許多重要 會議都在這裡舉行,如今古堡前的旗幟是為她 而飄揚,堡內也留有她和女兒們的照片。在她 死後,由過去曾是堡內好友的貴賓們組成基金 會支持,開放供人參觀。 在參觀堡內皇后寢室、浴室,漫步在廣達 五百英畝花園的步道上,悠遊著天鵝的湖、生 長著奇花異樹的花園,以及玻璃溫室,欣賞著 有河流、瀑布、烏園,無處不顯露出貴族的風 采與豪華,然而在這奢侈享受的生活背面,我 們又何嘗能體會出它驚恐、黑暗與殘無人道的 一面? 布拉福德(Bradford)位置在英格蘭北部 ,東面距離里茲十四公里半,在愛爾(Aire) 河支流的南岸,隸屬於西約克郡的工業都市, 人口六十萬。自十四世紀以來,便以毛織品工 業著名,到十九世紀時已成為羊毛纖維機械中 心,還有大宗的合成纖維製造、毛海、駝羊毛 、化學藥品等工業,貨幣交換也非常活絡,尤 其電力工程方面非常有名。過去舊市區高高的 貨棧和磨房之間,是狹隘的道路和煤煙薰黑的 牆,現在已逐漸有了不同的面貌。 市內可以參觀的地方有一八七三年所建哥 德式的市政廳,其次是羊毛交易大廈,一九二 ○ 年把十五世紀原有的聖彼得教堂改建為天主 堂。原來的工技學院於一九六六年改制為布拉 一福德大學;另外市內還有藝術學院一所。現在 已成為美術館及博物館的卡特萊特紀念廳( Cartwright Memorial Hall),是紀念卡特萊 特(Edmund Cartwright)而設,他是發明羊 毛精梳機和原始力織機的人。波林廳(Bolling Hall)是伊莉莎白時代的建築,現在是博物館 ,裡面展示傢俱、早期的紡織機和市況發展進 步的情形。 德比(Derby)是英格蘭德比郡的城市,在 諾丁罕西面二十多公里,位居本寧山脈南端重 要道路會合點,東南至倫敦一八五公里。面積 七十八平方公里,九世紀時丹麥人已在這裡創 建都市雛形。舊城沿著德文(Derwent)河而建 立,在中世紀時是一個製造業茂盛的城市。一 八四○ 年德比建立了鐵路系統,時至一百多年 後的今天,德比仍然是一個交通和行政中心。 一九六四年英國鐵路技術研究中心就設在這裡 。一七一九年從義大利引進機器紡織技術,一 七五○年開始生產瓷器,現有紡織、鐵路修造 和飛機工業,並開設有大型牲畜市場。德比所 生產的皇冠(Royal Crown)瓷器馳名於世, 它最著名的早期塑像,造型精美、手法卓越、 瓷質柔和凝重,其中「佛羅倫斯畫派的野公豬 」被認為是最佳作品。 亞伯丁(Aberdeen)的位置在愛丁堡東北 方兩百公里、蘇格蘭東部,濱北海,並橫跨迪 (Dee)河和唐(Don)河,是一個繁忙的重要城 市,以及英國公路、鐵路、海運和航空的樞紐 ,同時是英國的大漁港和工商業中心,面積一 百八十四平方公里,人口約四十三萬。這個港 市因為氣候良好、漂亮的海灣、整齊的街道和 優雅的建築,是夏季度假城,許多退休的人都 來到這裡生活。 唐河自高處而下,峽谷提供良好水力發電 ;迪河河道逐漸擴大成港口。主要的商業活動 ,是從事與斯堪的納維亞和波羅的海地區的貿 易。在工業方面,以化學製品、肥料和機械為 主,造紙也是大宗,還有英國規模最大的花崗 岩出口,以及英國北海石油工業。市區多用當 地出產的花崗岩建築,素有花崗岩城的美譽。 一八九一年新舊兩城合併為現在的亞伯丁市, 如今在市中心附近仍保留一些建於十三和十四 世紀的古老街道和庭院。在寬闊的聯邦大街上 ,雄偉的現代化市政建築、中世紀的城堡及尖 塔結合在一起。 克拉芙古堡(Crathes Castle)建於十五世 紀,英國皇太后年輕時住此,瑪格麗特公主也 是出生在這個美麗的城堡中。市政廳內保存著 珍貴的圖書、文物和有關每個蘇格蘭自治市的 完整史料。橫過唐河往北的橋建於一三二○年 ,橫過迪河往南的橋完成於一五三○年。市內 著名的建築物包括有興建於一八二二年新古典 主義音樂廳;創始於一八四四年,位於布羅德 街,是世界學校中最大花崗岩建築的馬里夏爾( Marischal)學院;完成於一八六○年的亞伯 丁大學。亞伯丁大學是由一四九五年成立的羅 馬天主教國王學院和一五九三年所創新教馬里 夏爾學院所合併而成。市內的學府還有羅伯特 戈登(Robert Gordon's)技術學院、教育學院 ,以及農業、漁業、土壤和牲畜營養等研究所 ,還有一所古老的語法學院建於中世紀。 雪菲耳(Sheffield)是英格蘭中部南約克 郡一個美麗的工業城市,位於曼徹斯特東方六 十四公里,面積三百六十八平方公里,它位處 本寧高地,有幾條河川在這裡匯流成唐河,城 四週森林山谷環繞。這個人口七十三萬的城市 ,是英國一個重要鋼鐵業中心,煉鋼業興盛, 並自十四世紀始,當地剪刀製造即已有名,一 七○○年始有專賣權,至今仍以製刀及金屬器 皿著名,食品加工和服裝製造業也很重要。有 現代化公路通過這裡,交通秩序良好,林蔭夾 道,市容鼎盛,也是南約克郡商業和文化的中 心。建於一八九七年的雪菲耳大學,以冶金專 業訓練見著,市區西郊有皮克區國家公園。 雪菲耳冶金的技術,是由當地一位刀剪匠 所發明,使用融合的方法將銀包在銅製的物品 上,他由鈕扣而至製造盤子。由於產品柔軟、 具灰色燦爛耀眼的漂亮光澤而大受歡迎,以後 凡是用這種方法所製的成品、各類用具都稱為 「雪菲耳盤」。現在雪菲耳盤成為收藏家的最 愛,尤以使用過度磨損,再經電鍍的產品最受 歡迎,因為一般認為這樣才是真品。 南安普敦(Southampton)是英格蘭南部 漢普郡的一個重要城市,也是英吉利海峽北岸 的一個港口,它深居伊欽(Itchen)河和泰斯特 (Test)河河口灣內之間的半島上,與威特島 只有一水之隔,東北至倫敦大約一百公里,是 英國最大的客運港。在古羅馬時代這裡就是居 民點,在撒克遜時期它曾是歐洲主要貿易中心 。一○八六年以後為皇家的自治市,中世紀時 成為英格蘭主要港口之一,諾曼時代和安茹王 朝時期這裡是與法國通航的主要港口。這個港 市港灣開闊,漲潮時問長,建有新船塢。一九 五一年在西岸建起煉油廠和油輪碼頭,有油管 通往倫敦機場,一九八○年躍居為英國的第二 大港。主要的工業有飛機、汽車、電機、石化 、造船和糧食加工等。全市約有十萬人口,設 有一所大學。 市內的遺蹟有中世紀的城牆,建造雄偉著 名的巴門(Bargate)、喀科德塔(Catchcold Tower)和南安普敦堡(Southampton Castle )。建築博物館內的豐富展出,告訴我們從羅 馬時代一直到中世紀南安普敦的發展過程。每 一個來到這個城市參觀的人,都會對它建築的 多樣化特別感興趣,都鐸式、喬治亞式和維多 利亞式都有,還有都鐸式的花園中,生長著十 六世紀的藥草和花木,以及優美的噴泉和象徵 自然的密蜂窩。 密得耳布洛(Middlesbrough)位於北英格 蘭東部,是克利夫蘭郡的自治市,南距里茲約 一百一十公里,瀕蒂斯(Tees)河南岸,城南 臨近北約克姆阿斯國家公園,為克里夫蘭郡的 商業和文化中心,面積五十四平方公里。一八 三○年,從斯托克頓(Stockton)至達林頓( Darlington)間的鐵路通運後,成為港口新鎮 。一八五○年在伊斯頓比坎(Eston Beacon) 山附近發現蘊藏鐵礦後,便迅速發展鋼鐵工業 。現在以製造重型機械為主要經濟,有許多新 興的輕工業,人口約二十萬。 蘭卡斯特(Lancaster)的位置在墨爾肯( Morecambe)灣南端倫(Lune)河出海口,西 邊距離愛爾蘭海十一公里,東南至曼徹斯特、 西南至利物浦都大約是七十五公里左右,為蘭 卡夏的城市,倫河河谷的港口、鐵路樞紐,有 繁榮的市街,也是製造業、商業和教育中心, 約有十萬人口。市區城堡俯瞰,古為羅馬人駐 紮行營之基地,原來的基礎是撒克遜時代所建 ,所擁有的兩個堡塔,一個建築時間可溯至公 元一一七年羅馬帝國哈德良時,另一個則在一 一七○年建立。一三二二年布魯斯(Robert Bruce)曾將城堡破壞,後來由蘭卡斯特公爵 修復,城內依然可以看見許多古羅馬城牆的遺 蹟。附近聖瑪利亞天主堂,始建在十一世紀, 十五世紀完成,城鎮也曾於一三二二年和一三 八九年兩度被蘇格蘭人焚毀。十七世紀中葉內 戰時期國會軍佔領市內的城堡以抵禦當時保皇 軍的襲擊。城市產業以亞麻油、氈、合成纖維 和生產傢俱為主,另擁有英格蘭西北部最大的 牲畜市場。市內除了羅馬古城堡、聖瑪利亞教 堂和聖彼得大教堂外,並有斯托雷學院和一所 頗且(規模的大學。 哈沃斯(Haworth)的位置在英格蘭西約 克夏南端,臨沃斯(Worth)河,屬於丘陵地形 ,自古便是毛織品的集散地,工業區則集中在 河川下游一帶,丘陵上只殘留著古城牆,山區 問水草豐沛,放牧著許多柔順的綿羊。順著哈 沃斯大街往上走,就可以看到「咆哮山莊」「 簡愛」的作者白朗蒂姐妹的故居,現在已改成 牧師博物館。白朗蒂一家人除了安妮,全部葬 在博物館附近一家教會旁邊的墓園裡。 林肯(LinColn)市是英格蘭東部靠近北海 的一個農業集散地和工業中心,也是英國東部 公路和鐵路幹線樞紐,這裡有為農業服務的各 種行業和重型機械引掣製造和泥瓦、食品業, 並有羊毛和皮草等貿易。 這個有十三萬人口的城市,面積三十六平 方公里,古時為羅馬帝國的重鎮,丹麥人統治 時期則為英格蘭五個自治市之一,十三世紀時 成為繁榮的商業市鎮。當地旅遊業很盛,重要 的名勝古蹟有興建於一○六八年的林肯城堡、 諾曼時期的大教堂和一二二五年多邊形的查普 特宮(Chapter House)等。 赫爾(Hull)是英格蘭東北部亨伯賽德( Humberside)郡的港灣都市,西北距約克五 十公里,位於亨伯河五公里寬的上游北岸,距 北海三十二公里,還有另一條小河赫爾在此瀝 合。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從中世紀起就是重要 的進出口貿易港口,而且也是有名的漁港。 這個城市的全名Kington-upon-Hull非常 出名,因為愛德華一世國王從法國莫城( Meaux)獲得一座大修道院,計劃發展為一個 海港,一七七八年建造了第一座人工船塢,從 此城市開始繁榮昌盛;至今那座十一公里長的 船塢,仍靜靜地躺在亨伯(Humbe)河岸,而 且相當現代化的在繼續發揮它的功能。 赫爾市的亨伯橋是世界上最長的單跨懸索 橋,橋長二千二百二十公尺,橫跨在市西邊的 亨伯河上,四線車道之外,兩邊還有人行道, 寬闊的懸在兩座高出橋墩一百五十二公尺的高 塔之問,十分壯觀。 人口約四十萬的赫爾市,文化水準很高, 赫爾大學設在城內的西北,另外還有工藝、工 業技術、商業和航海學院。其他文化設施有海 洋交通博物館、收集完整的考古資料、劇場、 藝術中心等,還有韋伯佛斯(Wilberforce)大 廈、聖三一教堂和女王公園都值得前往一看。 巽得蘭(Sunderland)是位於英格蘭東北 部威爾(Wear)河河口、面向北海岸的港都, 也是以公元六七四年建造的聖彼得修道院為中 心而發展起來的城市,海上貿易相當繁榮,造 船、機械、鋼鐵等工業都很興盛。這個擁有二 十多萬人口的港市,一六三四年建制為自治市 ,並隨著威爾河谷煤礦開採業擴大,以及煤炭 貿易的發展而日趨興旺;十八世紀中葉又成為 英國主要的造船中心。現在為了使經濟多元化 ,已建立了工業區,市區有羅克(Roker)和錫 伯恩(Seaburn)等海濱度假勝地。當地文化學 術氣氛濃厚,設有教育學院、藝術學院和專門 研究電機的理工學院。 埃克塞特(Exeter)是英格蘭德文(Devon )郡一個歷史上的名城,位於英國西南部康瓦 爾(Cornwa)半島的埃克斯(Exe)河岸,地位 非常重要,全長約一百公里的埃克斯河就是在 距這裡十六公里處注入英吉利海峽,河道只能 通行較小的船隻,河裡盛產鮭魚和鱔魚。人口 二十四萬,面積四十五平方公里,古代是杜姆 諾尼(Dumnonii)人的聚居中心,後被羅馬人 侵佔,當時就具有商業都市的雛型。一○○三 年被丹麥人佔領,一○六八年後由「征服者」 威廉一世統治。 這個羅馬人大約在公元五十年就建立了的 古代天主教城市,依山傍水,交通方便,是天 生的交通樞紐,鐵路車站內人潮洶湧,尤其是 到了夏季觀光時節,每年吸引著無數觀光客的 光臨。除觀光外,還有許多中小型工業,包括 金屬、造紙、印刷、皮革、五金、農具、釀酒 和食品加工等工業。市區仍保存著羅馬人建於 公元二百年的城牆及後來諾曼人又修建的城牆 。天主教堂建於一○五○年,後來成為撒克遜 人的禮拜堂。還有許多中世紀的建築物,其中 的諾曼大教堂建於一二七五年,名建築物市政 廳則建於十四世紀。市內最高學府是興辦於一 九五五年的埃克塞特大學,它的前身是建於一 九二二年的埃克塞特學院。 諾里奇(Norwich)是英格蘭諾福克( Norfolk)郡的一個市,位於北海西方三十二| 公里耶爾(Yare)河與其支流溫瑟姆(Wensum )河的匯流處,南至倫敦一百五十八公里。面 積三十九平方公里,有十五萬多名人口,現在 是英格蘭最大製鞋業中心之一,還有機械、印 刷、成衣、農業化學、電氣設備、家具、磚瓦 和芥茉等加工業,同時是英格蘭穀類、牲口的 主要農牧市場、批發中心,以及商業和娛樂的 中心。 依然保持著舊世界迷人古風的市區,設有 東英吉利大學和中央圖書館,並保存有三十多 座中世紀的教堂,其中一座羅馬天主堂,是第 十五代諾福克公爵所捐助,建成於一八九四年 。另外,市中心市場東側的諾曼古堡建於十二 世紀早期,自一八九四年起,一直都是這個城 市的博物館和藝術畫廊,以十九世紀時諾里奇 學校的繪畫佳作稱著。市內的大教堂是一座盎 格魯諾曼式大建築物,長達一百二十四公尺, 教堂塔尖高九十六公尺,高聳入雲,是英格蘭 僅次於薩爾斯堡的第二高教堂頂,教堂內有好 幾個古代的禮拜堂。諾里奇市創建於撒克遜時 代,後來發展為重要的商業中心。一○○四年 曾遭丹麥人洗劫,一○六六年又被諾曼人征服 ,一一五八年建制,中世紀時成為繁榮的毛紡 織業城鎮。一六四二年至一六五一年的內戰期 問,當地的居民多支持國會軍。 南希爾茲(South Shields)市,是英國英 格蘭的一個北海港口城市,瀕臨泰恩(Tyne) 河口南岸,景色幽美,街道整潔,有十五萬多 名人口。在十七到十八世紀的時候,這裡曾經 是製鹽和玻璃工業的中心;現在則有造船和海 洋機械工業。 雅茅斯(Yarmouth)位置在英吉利海峽索 倫特(Solent)灣的亞爾河口,是英格蘭威特島 西北部的重要港口,鎮上的建築大部分還是十 五、六世紀的古厝。由於地位優越,因此成為 英國主要的遊艇運動中心,夏季來此度假的遊 客絡繹不絕。市鎮公所收藏有十二到十六世紀 頒授該地的特許狀六張,相當珍貴。 考斯(Cowes)是英格蘭懷特(Wight)島北 岸的城市區和港口,位於南安普敦南邊二十三 公里處,是一個居住環境良好的度假勝地,距 離英倫島不遠,景觀特殊美麗。這裡有不同顏 色的岩壁,以及沙灘上的沙五顏六色,有綠色 、灰色、紅色和赭色等,每當陽光照射閃爍出 令人著迷的景象,吸引無數遊客和文人墨客, 十九世紀英國的畫家特納(Turner)就曾在此 留下多幅不朽的畫作。 被譽為小英格蘭的考斯,城市建在麥地那 (Medina)河兩岸,分為東、西考斯,西考斯 是居住購物的地方,東考斯多為輕工業所在地 ,中問以一座浮橋相連,是世界著名的遊艇帆 船中心,人口兩萬三千多,港口滿是遊艇和遊 艇繫泊礎,煞是熱鬧。這個城市過去在英國帆 船史上,曾有過影響性的輝煌一頁。 一八一五年六月一日倫敦的柴契爾之家( Thatch House)有四十二位英國高層社會的 人士聚合,決定取消原有的皇家快艇俱樂部, 成立以帆船參加競賽為目的皇家快艇隊。參加 的會員除年費外,每人至少要有一艘十噸的帆 船。當他們組織好了之後選擇地點時,威特島 溫暖的氣候、優美的海岸,立即成了他們休憩 度假理想的所在,其中許多貴族如英國王子喬 治四世、法國的奧爾良公爵等,都相繼在島上 建了別墅,一時盛況空前,奧爾良公爵常在島 上舉行豪華晚宴,經常是五、六百人濟濟一堂 。而在互相較勁之下,快艇的大小、速度和豪 華發展的程度,令人讚嘆。 這種盛況也吸引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的 參與,一八四四年由她丈夫亞伯特親王親自設 計,在東考斯的東邊修建了一座以親切、簡單 、家居為主的歐斯本(Osborne)城堡,女王夫 婦和五個孩子在這裡過著快樂自在、不受宮中 禮節拘束的愜意生活。當親王在一八六一年去 世後,女王和孩子們每年賽船季節,仍會來島 上度假,直到一九○一年女王臨終,還是選擇 這個美麗的地方走完她的人生。 一八五六年皇家快艇總部在島上成立,並 定每年八月初舉辦「考斯周」帆船賽。 由於這裡的帆船運動影響所及,美國及其 他世界各國也相繼成立了快艇隊,一八五一年 八月美國的帆船在比賽中獲得冠軍時,是由女 王親自頒獎,之後美國也創立了美國杯快艇賽 ,這個運動也開始風行在世界各國。 天鵝海(Swansea)又譯作斯旺西,它的 位置在威爾斯西南端布里斯托(Bristol )灣畔 的塔韋(Tawe)河口,因此它的威爾斯名字叫 做艾伯塔韋(Aber Tawe),東南至加地夫五 十六公里,有十九萬人口,為威爾斯西格拉摩 根(W.Glamorgan)郡的首府,是威爾斯堡僅 次於加地夫的第二大城。十二世紀初諾曼人曾 在這裡建立城堡,如今已被現代建築所取代。 十八世紀初本地就已經是重要的無煙煤產地及 輸出港口,並且逐漸發展成工業中心,克萊德 赫(Clydach)地區的製鎳廠和蘭沙姆勒特的鉛 鋅工廠都很有規模,十九世紀初對整個英國仍 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到了十九世紀中葉,金 屬交易所已成為世界銅貿易的中心。 二次世界大戰時遭空襲,嚴重破壞,重建 的市區都是現代化建築,戰後新興的工業有製 鉛、各種輕工業以及車輛組件的製造。一九二 一年在城東建起煉油廠,以提供原料給巴格蘭 的石油化工廠。一七九八年開鑿的運河和十九 世紀修築的鐵路,把港口與煤鐵產地連起來, 成為南威爾斯西部無煙煤的輸出港,直到一九 一三年,煤的產量逐漸減少,由於西南位於古 爾(Gower)半島的部分,擁有美麗廣闊的沙 灘和海岸,以及岩岸和沙灘混合的奇景,旅遊 業已成為天鵝海的新興事業。 市政中心包括議會廳和觀光局,宏偉的建 築四十八公尺高的塔樓都令人注目。格林維威 (Glynn Vivian)藝術館收集有精美的繪畫、 瓷器和陶器。南威爾斯皇家協會是古蹟展覽及 自然歷史展覽所,對當地發展及環境有詳細的 介紹。一九三四年新建的公會堂以海軍收藏品 而頗有名氣。名詩人托馬斯(Dylan Thomas) 生在此地,並有吟詠故鄉的詩篇。 波爾頓(Bolton)是英格蘭西北部蘭卡夏( Lancashire)的一個市,面積一百四十平方公 里,人口約五萬,它位於曼徹斯特西北方十八 公里處,為該郡最早的棉紡織中心,其他如化 學、機械棉紡、製麵粉、製紙、漂染和皮革等 工業都很蓬勃。 在這裡從事紡織工業的英國工業家阿克賴 特(Richard Arkwrigth),他從生產中研究, 一七六四年開始製造了紡紗機,一七六九年獲 得專利,生產出更為堅紉適合作為經線的棉紗 。幾年之後,他的工廠從梳棉到紡紗全部機器 化,影響所及,使棉布生產成為英國北部城市 主要的工業。 繼之在一七七九年發明走錠精紡機的克倫 布頓(Samuel Crompton)就是出生在此,他 年輕時曾在家裡用紡紗機幫忙紡紗,而發現紡 紗機的許多缺點,他在工作之餘付出全部的精 神和財力,研究出用機械模仿手工紡紗的走錠 精紡機,同時在抽紗時還可以加捻。雖然市場 反應良好,但因他付不起申請專利的費用,一 些廠商只付出部分酬金,他公開了紡紗機的奧 秘,三十年後數百家廠商在使用這種機器時, 他獲得英國議會頒發的五千英鎊獎金。市內的 查特威克博物館,展示十四世紀以後英國紡織 業的發展過程。 科芬特里(Coventry)是隸屬於英格蘭華 威克(Warwick)郡的一個市,東南至倫敦一 百三十七公里,西北往伯明罕二十七公里,面 積九十七平方公里,有四十二萬人。這個城市 在一○四三年撒克遜時代,因建有本篤會隱修 院而發展成為繁榮的貿易城。慷慨捐助這座隱 修院的麥西亞(Mercia)公爵李奧弗里克( Leofric),是當時英格蘭三位傑出的伯爵之一 ,一○五一年愛德華與戈德溫伯爵發生嚴重爭 執,由於他的調停,才得以避免內戰。 他的妻子戈黛娃(Godiva)夫人更是傳奇 人物,據說她為科芬特里的百姓,向丈夫無止 境的請求減免稅賦而激怒了她丈夫,最後沒法 子,他丈夫說:只要她肯裸體騎馬通過市區, 就准其所請。沒想到她真的這樣做了,她把長 髮放下披蓋全身,並要求全城百姓屆時都留在 家裡。有一個名叫湯姆的從窗口往外窺視,後 來瞎了雙眼。從一六七八年起,在科芬特里博 覽會中,戈黛娃遊行就形成了一個傳統節目, 每隔七、八年舉行一次。 在十四世紀時,城市的地位僅次於倫敦、 約克和布里斯托,十五世紀中葉成為重要的毛 紡織業中心,十八世紀時主要生產絲緞帶,後 引進鐘錶製造業。一八六八年起製造自行車, 後更發展機車,一八九六年生產出第一輛戴姆 勒(Daimler)汽車,二十世紀後又發展人造纖 維、電子和軍火等工業。一九四○年七月第二 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曾遭受嚴重轟炸,致使十四 世紀所建的聖米契爾聖堂中心部分被摧毀,一 九六○ 年,由建築師史賓塞加以重建,採用一 種特別的門廊與殘蹟連繫。今日的科芬特里已 成為再開發的現代都市,矗立著現代化各式各 樣建築與大廈。汽車、飛機、纖維、機床和紡 織等工業相當發達。這個城市學術氣氛濃厚, 一九六五年設有華威克大學,一九七○年又成 立蘭契斯特(Lanchester)工業大學。 市內值得參觀的地方,有李奧弗里克和他 妻子戈黛娃捐建的本篤會大教堂,哥德式的建 築,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炸毀,所遺存部 分仍可見其壯麗;旁邊又蓋起了教堂新的現代 化建築,新舊兼容,風範別具。圓形環繞的城 牆長五公里,共有十二座城門。福特(FOrd ) 醫院建於一五○ 九年,是半木材的建築,第二 次大戰後曾予重建,現在提供為養老院。一五 ○ 六年所建的救濟院,現在是龐德醫 院。聖三一教堂,是科芬特里第一座主教座堂 ,是李奧弗里克時期所建。 布拉克本(Blackburn )位於波爾頓西北方 ,是英格蘭蘭卡夏的一個市,東南至曼徹斯特 三十二公里,面積一百三十七平方公里,約有 三萬多人口。這個城市景色優美,交通方便, 市容鼎盛,工商業都很發達。當地傳統的紡織 業始於十三世紀的羊毛貿易,多錠實用的紡紗 機,就是由這裡的一名紡織工人在一七六四年 發明的。現在主要的工業有紡織、電子、機械 和釀酒等。布拉克本也是蘭卡夏主要的購物城 市,一個佔地五公頃的大購物中心內,無所不 有。市內一座十六世紀的建築物中,闢有傢俱 和武器等的博物館。 聖大衛(Saint DaVids )是位於威爾斯西 端、西彭布羅克郡(Pembrokeshire )大 西洋岸靠近聖大衛海角的一個城市,也是威爾 斯最西邊的城市。當地以一個漂亮的主教教堂 而聞名,長久以來一直是重要的朝聖中心,同 時也是一個熱鬧的農產品市場。當地的居民為 了紀念三聖人之一的大衛所興建的教堂,當時 為了逃避諾曼人的攻擊,就將教堂蓋在樹林之 間,所以必須走近,才能看見全貌。建於一二 八○ 年至一三五○ 年的主教宮,現在僅存門塔 部分廢墟,但其宏偉仍可窺視。東北方有一處 海岸國家公園,視野遼闊,海的另一邊便是愛 爾蘭。 康維(Canwy )是威爾斯北方圭內斯(Gwy 寫dd ) 郡內的一個小城市,約有三萬多名人口,它的 位置瀕臨康維河流入愛爾蘭海的入海口左岸, 過去一度是重要的海港,現在是市場中心,漁 產豐富,四週繁殖著牡蠣,是一個 交通發達的旅遊城市,一二八三年為英格蘭國 王愛德華一世所建,城市東南角河邊原來建有 城堡,一六六五年城堡被部分拆除,但擁有二 十一個城樓和三個城門的城牆,以及一問長三 十九公尺、寬十公尺的官廳,仍然保存完好。 康維古堡(Conwy Castle),是愛德華一 世時,英國天才建築師喬治• 詹姆斯所設計, 於一二八三年動工,動員一千五百個工匠,花 費不貲,歷時五年才完全竣工。這裡曾是英王 為了征服威爾斯的前線駐地,城堡內的八座圓 塔當初各有特殊用途,分別作為寢室、廚房、 禮拜堂和倉庫等,西南塔和西北塔相互對襯, 站在西北塔上可觀賞海潮,周圍的禦敵城牆全 長有一點三公里,康維河上的吊橋圓形橋塔, 與城堡的圓形塔樓形式一致,互相呼應,非常 壯觀。城牆外近海岸處是雪墩(Snowdonia) 國家公園。 卡那封(Caernarvon)是威爾斯西北端卡 那封郡的城市,靠近麥奈海峽(Menai Strait) 西南端,與安格爾西島隔海相望,是威爾斯西 北部一個繁榮的行政、貿易和觀光中心。這個 地方是羅馬人於公元七十年至八十年問所建立 的塞岡蒂翁(Segontium)要塞。五世紀的時候 ,市區內建立塞爾特人教堂。十一世紀諾曼人 在這裡建了一座城堡。一二八三年愛德華一世 征服威爾斯後,在此建大堡壘、城牆和街道, 一二八四年將這個城市定為北威爾斯的首府。 同年愛德華二世在卡那封古堡出生,一三○一 年加冕為首屆威爾斯王子,從此後英國王儲都 在此加封為威爾斯王子。古堡位於距離市中心 區東南方約十五公里處,是一座中世紀的建築 物,氣勢恢宏,現在這座古堡和城牆都保存很 好,非常吸引遊客。這個人口約兩萬名的小市 鎮,新市區已經擴展到城牆以外的廣大地區, 每個週末有活絡的市集,附近有不少小旅館和 商店,是觀光威爾斯的好據點。 菲什加德(Fishguard)是威爾斯費德郡普 雷塞利區的城鎮和海港,位於聖大衛東北方約 二十五公里處,約有三萬多名人口,是前往愛 爾蘭的港口,有定期渡船與愛爾蘭羅斯萊爾市 營運,貿易往來非常忙碌。這裡的海濱,屬培 姆布洛克郡國家公園的一部分。 安格爾西(Anglesey)島的位置在威爾斯 西北端的愛爾蘭海中,由狹窄的麥奈(Menai) 海峽將它與英格蘭及威爾斯分開,有橋樑與兩 主島通火車及汽車。安格爾西是威爾斯最大的 島,四十公里寬、三十二公里長,面積六百七 十六平方公里,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最高 點是北端的帕里士(Parys)山。沿岸還有許多 高聳的小島;其中聖靈(Holy)島位於西岸, 高二一九公尺,像是安格爾西島的一座塔樓。 島上經濟一直以莊稼和家畜為主,所產的糧食 ,足以供給全威爾斯的需要,有「威爾斯之母 」的稱呼;其他還有捕魚業及航海等。帕里士 山的銅礦採取,一度曾十分茂盛,但後來採礦 業者又一窩風轉向了採石。島上設有海水浴場 、快艇和高爾夫球等高級休閒娛樂設施。 博馬里斯(Beaumaris)是島上主要的城市 ,城內有一座一二九五年愛德華一世建造的城 堡,為防禦當時的盎格魯和卡那封的反抗而建 ,如今護城河已變成蓄水河了。在通往城堡的 路上還有一幢名為「都德玫瑰」的十五世紀美 輪美奐建築,現在已改成博物館。除此之外, 島上還有早在古羅馬帝國之前塞爾特人留下的 建築遺蹟,以及史前遺蹟,近年已成為熱門的 觀光島。在安格爾西島上有一個全世界名字最 長的小村落,由五十八個字母組成:LLANF AIRPWLLGWYNGYLLGOGERYCHWY RNDROB WLLLLANTYSILIOGOGOGOCH,令 人嘖嘖稱奇,它的意思是:住在大漩渦邊白榛 樹旁的瑪麗教堂及紅洞穴的蒂希麗歐教堂。由 於地名實在太長,唸起來又不順口,因此威爾 斯人現在大都簡稱它為LLANFAIR PG。 里辛(Ruthin)鎮是威爾斯東北部克盧伊 德郡的一個小城,東距切斯特三十多公里,順 著五二五號公路南下,經過登比(Denbigh)即 達。這裡夏季的每個星期三被定為「中世紀風 的星期三」,當天人人都穿著中世紀的服裝在 街上跳舞、唱歌、盡情玩樂。鎮內狹窄的巷道 多保存著古風,建築物也多半呈都鐸樣式。 哈勒赫(Harlech)是威爾斯緊臨翠麻豆克 (Tremadoc Bay)灣、背對雪墩山脈的一座 古城,為愛德華一世在一二八五年所建。一四 六五年亨利六世在蘭卡夏被約克家族打敗被俘 關入倫敦塔,其妻瑪格麗特曾避難於此;一四 六八年威爾斯也是在這個城堡內向約克王朝投 誠,當時一首十分有名的歌叫做「哈勒赫人向 前衝」(The March of the Men of Harlech ),人人可朗朗上口。一六四七年英國內戰, 這座城堡又是威爾斯人向議會軍投降的最後陣 地,現在只剩斷壁殘垣,城堡前有一處寬廣的 白沙丘;站在城牆上,可以觀賞到翠麻豆克灣 的蔚藍海岸。當地已闢為避暑的觀光勝地,有 英國皇家聖戴維斯高爾夫球俱樂部、天然風景 保護區,還有歷史悠久的哈勒赫學院,專門教 授成人教育。附近的雪墩國家公園面積有二千 二百平方公里,為威爾斯三大國家公園中佔地 最廣的一個。雪墩山海拔一千零八十五公尺, 周圍有山陵、湖泊、森林和長達四十公里的美 一麗海岸線。有一部分是一望無際的岩石群,能 見度佳時,站在山頂,可遠眺麥奈海峽、安格 爾西島,最遠甚至可以依稀看見愛爾蘭島。 荷利赫德(Holyhead)是英國威爾斯圭內 斯郡荷利島(即聖靈島)的港口和避暑勝地,也 是與愛爾蘭往來的貿易港,有通往英格蘭什魯 斯伯里的公路和通往切斯特的鐵路,港口及防 波堤都曾加以改建擴大,與愛爾蘭都柏林( Dublin)附近的鄧萊里(Dun Laoghaire)有定 期班輪來往。荷利山和南斯塔克燈塔是島上著 名的景物,有兩萬多名人口。 伯斯(Perth)的位置在愛丁堡的西北方五 十公里,格拉斯哥的東北方,丹地的西南方, 它是蘇格蘭中東部泰(Tay)河右岸的一個美麗 城市及河口上游的重要河港,是鐵路樞紐,交 通方便,也是保險業中心。市景十分繁榮,是 購物的好所在。同時這裡也有相當悠久的歷史 ,在公元一世紀羅馬時代,伯斯的名字叫做維 多利亞(Victoria),當時就是一個很有名的城 市。當皮克特(Picts)人將基督教傳入之後, 又叫做聖約翰鎮(St. Johnstown)。一一○六 年是英格蘭自治市,一二一○年為皇家自治市 ,一直到十五世紀初葉都是蘇格蘭市政和教區 中心;一四五二年前成為蘇格蘭的首都,也是 蘇格蘭王室經常的駐地和政治中心。 大約一四四○年的時候,市內建有聖約翰 浸信會(St. John the Baptist)教堂,一五五 九年宗教改革家諾克斯(John Knox)來到這 裡傳教,反對偶像崇拜,曾引起四座僧院為鄉 民摧毀。 這個人口約十六萬的城市,以染色、纖維 工業、玻璃器皿、地毯、安加斯牛市場和生產 亞麻、羊毛、棉等紡織品而聞名,並且是大量 輸入化學肥料和輸出馬鈴薯種子的港口。此外 ,伯斯也是內地農產品集散中心,同時威士忌 釀造、繩索、黃麻和玻璃等工業也很盛興。從 伯斯順著九號公路向西北方前進,不久後就到 達布萊爾‧阿索爾(Blair Atholl),郊外有一 座布萊爾堡(Blair Castle),此地的公爵,曾 得到英國國王的特許,可以擁有私人的武力。 丹地(Dundee)市是蘇格蘭的第三大城市 ,它的位置在伯斯市的東北方約二十多公里, 南至愛丁堡六十五公里,泰河河灣北岸,有五 十多萬人口,它是一個皇家自治市、工業城和 海港,市內的古建築因歷史的動亂,幾乎蕩然 鈕一存。當地工業興盛,它是蘇格蘭僅次於格拉 斯哥重要的製造業中心。 丹地以出產三J而聞名,那就是黃麻( jute)、果醬(jam)和新聞報章雜誌( journalism),由這可見這裡不但農產豐富, 而且人民文化水準也高。這裡還是英國黃麻製 造業的中心,曾經一度領先全世界。果醬最早 由這裡開始製造,現在則更著重蜜餞和糖果的 製造。麻紡織業發展迅速,現仍生產麻織品、 帆布、繩索和地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大 批工人轉入新興的輕工業,因此輕工業也非常 發達。由於這裡是海港,所以漁業很盛,駐有 蘇格蘭最大捕鯨船隊之一。丹地的學術風氣很 盛,由於印刷業發達,全國許多雜誌、地方性 報紙都在這裡印刷。一八八一年創建的丹地大 學,為英國培養了不少優秀的人才。此外,這 裡還設有技術、師範、商業和美術等學院。 從丹地再往北走十五公里,便可以看到伊 莉莎白女王的母親和她的家人所居住的格拉米 斯城堡(Glamis Castle)。 格拉米斯堡在十一世紀時,只不過是一幢 木材建造的打獵休息屋,四週濃郁的叢林鹿群 和野兔出沒,王室在打獵累了之後,就到這裡 休息養神。幾個世紀下來,這裡成了一座宏偉 的城堡,並以鬧鬼聞名,亦就是莎士比亞四大 悲劇之一的「馬可白」背景所在地。事實上十 一世紀的蘇格蘭王麥肯是因打獵受傷而死,並 非莎劇中所寫是在堡中被謀殺的。但堡中處處 可見馬可白(Macbeth)劇中的人物歷史形影 ,而且馬可白的確殺了他堂兄鄧肯(Duncan) 王一世自立為王,而他們是一○四○年在城堡 附近戰場上決鬥而死,馬可白在一○五七年也 死於鄧肯兒子之手。 一三七二年羅伯王將城堡給了約翰李昂爵 士,這是城堡首次落入私人之手,李昂為了感 恩,四年之後娶了他的女兒喬安娜。李昂家族 是蘇格蘭史上顯赫的姓氏,他們住在格拉米斯 堡一直到現在。 十六世紀珍尼特‧道格拉斯繼承她亡夫第 六世格拉米斯王的城堡時,適逢詹姆士五世在 位,由於他對繼父道格拉斯的積怨與深恨,誓 要鏟除所有姓道格拉斯的人。於是格拉米斯夫 人珍尼特被按上巫術惑人之罪,活活燒死在木 柱子上,從此這個古堡開始鬧鬼,常常聽見喊 冤的吼叫聲,地窖中有些秘室深深的被長期鎖 上,而且連窗子都用水泥堵死。 詹姆斯五世殺了格拉米斯夫人之後,還搬 進堡中住了四年,現在還可見他高掛在城堡正 門上面的盔甲。詹姆斯五世死後,當局為夫人 平反,把城堡發還了李昂家,詹姆斯的女兒瑪 麗皇后為解開這段樑子,同時需要李昂家族支 持統一清教徒和天主教分裂的蘇格蘭,一五六 二年專誠到城堡拜訪,因而得到諒解。 城堡主人卻因為支持主教對清教徒的抗爭 幾至破產,城堡殘破斑剝,還負債暈暈。等到 他兒子派屈克接手才有轉機,派屈克行為怪異 ,奇裝異服,但極具經營頭腦,以古堡前廣大 的土地飼養牛隻,獲利甚豐,不止還清了巨債 ,還著手修建格拉米斯城堡,今天我們所看到 的城堡面貌,完全歸功於他。堡正門加建了林 蔭大道,一群諾曼式的角樓將原來古典的蘇格 蘭塔樓圍繞在中央,巴洛克式的日晷顯見其匠 心獨具,這一切設計都出自這位堡主親自規劃 設計,曾經有人說,這座雄偉的城堡是有靈魂 的建築,真正能表現出一個人的感性與奇想, 但堡主仍謙虛的懊惱不已。李昂家族恢復了財 富,生活在快樂的日日昇歌之中。 一六八八年英國為爭王位而發生戰爭,李 矛家族支持詹姆斯二世失敗,支持者整整花了 六十年在作抗爭,李昂家也不例外,甚至於一 七一五年伯爵五世都死在戰場上。當戰爭結束 後,似乎仇恨也漸淡忘,一七六七年史特拉斯 伯爵五世娶了英格蘭的瑪麗包伊,堡內伯爵夫 人的臥房牆上,交纏著的蘇格蘭薊花與英格蘭 坎瑰,象徵著兩個家族的結合和兩個國家的緊 巒團結,從此大家也以包伊李昂稱呼這個家族 ,後來又成為英國上議員的一名。而這個家族 真正能進入英國皇族歷史,是他們第十四世孫 女,也就是後來英國的女王伊莉莎白,她是三 百年來第一位生於蘇格蘭的英國王位繼承人。 即使這裡出了帝王,格拉米斯堡的陰氣仍 未稍減,至今仍讓參觀者毛骨悚然,一段時期 還盛傳吸血鬼出沒於此。曾有一位外國作家來 此參觀後,寫下這段感覺:這裡離活人太遠, 離死人太近。 斯特林(Stirling)的位置於中蘇格蘭斯特 林郡,在愛丁堡西方約五十六公里的福斯河航 道頭,西南到格拉斯哥四十五公里。這是英格 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在蘇格蘭佔領的最後一個 城市。河畔的斯特林古堡,建於十五世紀,在 斯圖亞特王朝時,這個城堡與愛丁堡同被當作 蘇格蘭的宮殿,詹姆斯二世、詹姆斯五世都出 生在這裡,詹姆斯六世也在這裡的皇家教堂中 受洗。斯特林市附近曾因發生一二九七年的斯 特林戰役和一三一四年的班諾克本戰役,兩次 蘇格蘭打敗英國的戰爭而名聞遐邇,而一生傳 奇、下場悲慘的瑪麗皇后也曾在此加冕。城堡 由於坐落在坡道高處,登高瞭望,舊市街的古 蹟與古戰場均可一覽無遺。 聖安德魯斯(Saint Andrews)市是蘇格蘭 法夫郡(Fifeshire)中東部、瀕臨波濤洶湧的 北海岸伊登(Eden )河出海口的一個小市鎮, 它的位置在愛丁堡的東北方,是蘇格蘭過去重 要的海港。它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早在四世紀或 者八世紀的時候,曾經把聖安德魯斯遺體運來 此地,成為蘇格蘭的基督教中心和學術重鎮, 在公元九○六年前一直是重要的主教轄區。市 內有大教堂遺蹟,長一○五公尺,建於一一六 ○年。大教堂僅東、西角,以及南面的圍牆還 存在。當年的主教宮,也就是現在的城堡遺蹟 ,還有建於一一四四年的奧古斯都小修道院及 聖魯勒教堂(St. Rule's Chapel)等。這個城 市又以擁有許多十六、十七世紀的住宅建築群 而聞名,現在都列入自然資源保護中。英格蘭 有很多大學都設在這裡,其中創辦於一四一二 年的聖安德魯斯大學是蘇格蘭歷史最悠久的大 學,一八九二年開始招收女生。 這裡有一片煙霧矇矓的沼澤地,長滿了野 草,到處都是深深的沙坑,有點像月球表面的 景觀,但它卻是高爾夫球誕生的聖地。這座位 於皮里漠爾草原上、面積只有一百六十公頃、 人口只有一萬二千多人的小市鎮,是海水退後 的一塊沙地,成為最佳的天然高爾夫球場。 高爾夫球在這裡約肇始於九百年前,當時 本地的居民用瘤形木桿將黃楊木球打至幾公里 外的目的地,桿數最少的人便是獲勝者,中間 目標加洞則是幾百年以後的事。一七五四年有 二十一位貴族和紳士,對這種運動十分嚮往, 便組織了聖安德魯斯高爾夫球會,訂立規則稱 為皇老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高爾 夫球組織。一七六四年,皇老會把老球場的二 十二個洞減為十八個洞,從此以後十八洞就成 為全世界高爾夫球的標準。皇老會對會員的選 擇極為嚴格,會員限定於一千七百五十人,其 中英國人佔一千零五十名,其他七百名是分布 於七十五個國家的外籍人士。男賓憑帖進入俱 樂部,女性不得進入。皇老會的室內裝橫美輪 美奐,四壁都是光彩奪目的獎牌獎杯。每年要 花上幾十億美元的世界各地高爾夫球迷,把前 往聖安德魯斯視為一大盛事。這裡有啟用於一 七五四年的老球場,啟用於一八九五年的新球 場,啟用於一八九七年的紀念球場,以及啟用 於一九一四年的伊旬球場。這四個毗鄰的十八 洞球場中,以七十二桿為標準的老球場最為難 打,這個球場長五千九百八十五公尺,因為草 地起伏如波浪,並且很寬,所以非常難打。 倫敦德里(Londonderry)是北愛爾蘭第二 大城,位於北愛爾蘭北部的山上,濱大西洋的 福伊爾(Foyle)河,四周圍有城牆。在十六世 紀中葉,有大量貴族和商人自倫敦移入,在原 來羅馬天主教已有相當勢力的當地,引入了聖 公會新教;同時開始在當地造橋、修路,因而 開始繁榮。為抵抗法國人及天主教入侵而所築 的城牆至今仍在,城上還架有大炮。這裡氣候 溫和,年雨量約一千至一千二百五十公釐,經 濟以製造襯衫為主,還有很多小工廠分散全城 各地。農業方面生產燕麥、馬鈴薯和草籽,有 規模較大的牧場;主要工業有造船、釀酒、麻 織、襯衫、傢俱、錄音機和食品等。 這個城市交通方便,有鐵公路對外交通, 人口約六萬多名。市內有十七世紀時所建的城 門環繞著舊市街,現代的新市區建築在圍牆外 ,並擴展到河的對岸。市區商業繁榮,設有馬 吉大學學院及福伊爾學院,附近的福伊爾灣是 英國重要的海軍基地。市內一六三三年所建的 天主教堂,高高聳立在市區的最高處。這裡信 仰新教的人民,經常與天主教徒發生激烈衝突 ,緊張的對峙氣氛至今猶存。 貝爾法斯特(Belfast)是北愛爾蘭首府和 第一大城、政治中心,也是北愛爾蘭的中心城 市和交通樞紐,英國本島主要的港口及工商業 中心。它的位置在北愛爾蘭東部貝爾法斯特灣 的拉甘河口,依山面海,是一個現代化而非常 漂亮的城市。市內有許多規劃良好的公園,市 中心的建築多為維多利亞式,面積七十二點五 平方公里,峽灣長二十公里,寬四點八至八公 里,港灣優良,有八十多萬人口,亞麻工業是 貝爾法斯特成長的主因,自一六一一年起成為 國內的麻織業中心。十六世紀末期由於法國新 教徒胡格諾派在國內受到壓迫而大批遷徙至此 ,而使得城市更形發展迅速,由亞麻發展到棉 花工業,隨之因美國獨立戰爭影響而停頓,但 亞麻的生產,一直是世界重要需求品,直到市 場為人造纖維佔據才使它受到阻礙。 十七世紀末,港口和造船業興起;工業革 命後當地建立哈蘭(Harland)和沃爾夫( Wolff)兩大造船公司,兩大公司以建造巨大 航海船隻而著稱,發展為世界最大造船公司, 貝爾法斯特也成為茂盛的出口港。一八八八年 設市,一八九八年起成為北愛爾蘭郡的首府。 這個城市交通發達,工商業繁榮。除造船外, 還有飛機製造、機器製造、石油精鍊、食品和 煙草等工業,同時這裡也是世界麻繩最大製造 地之一,當地農場出產豐富的農產品和牲畜。 市區附近及西北方各有一座國際民航機場 ,有班機往返國內外各大航空站。設備良好的 大港口,海運也無往弗屆的與世界各大港口通 航。在陸上交通方面,鐵公路都非常便捷。主 要輸出品有飛機、船舶、農產品、牲畜、麻織 品、煙葉和食品等。市內有皇后大學貝爾法斯 特分校、長老會學院和皇家貝爾法斯特研究院 等,還有博物館、美術館和許多圖書館。 紐卡塞(New Castle)又名新堡,是北愛 爾蘭唐郡的一個城市,它的位置在斯立夫多納 德(Slieve Donard)山麓,濱臨北海的鄧拉姆 (Dundrum)灣,北距貝爾法斯特約七十公里 ,依山面海,景色如畫,是海濱的遊樂勝地和 登山旅遊的中心,同時是國內煤的大出口港, 附近的托利莫爾國有森林公園,佔地四百八十 六公頃,內有樹木一百三十五種。這個港市有 輕型機械製造業和大造船廠,全市有五萬多名 ,對外來觀光客非常友善。 ==='''曼島風光引人入勝=== 曼島(Isle of Man)位置在英格蘭和北愛 爾蘭之問的愛爾蘭海中,距兩地各為四十八公 里,北至蘇格蘭二十五公里,長五十三公里, 寬約十九公里,海岸線長一百六十一公里,呈 鋸齒形,多岩石。面積五百七十二平方公里, 南北為低平農地,中問突起多丘陵,最高點為 六百二十公尺。年平均氣溫為八點一度,降雨 量一千一百四十六公釐,約有居民八萬多名。 島上最早的人民是塞爾特人,九世紀時遭 挪威人征服,第一個征服者奧里(Orry)將全 島分為六個城市,至今仍然是原來的建制未變 。一二六六年蘇格蘭買到這個島,一三四一才 劃入英國版圖。在英國內戰期問,這裡的島民 是站在保皇派的一邊,一四○ 六年亨利四世將 它賜給了斯坦利爵士(Sir,.John Stanley), 之後由德比(Derby)伯爵獲得,一七六五年又 傳給了阿索爾(Atholl)公爵,之後曼島才由貴 族手中回歸英國女王。因為有這樣的歷史背景 ,所以島民一直對英國女王都非常擁戴。 島上居民大都使用英語和曼島語(Manx) ,有自己的議會、司法機構,擁有特別自治權 ,宛如一個獨立的自治國家。島上經常大霧瀰 漫,更添加了曼島一層神秘面紗。從倫敦有飛 機直飛此地,由利物浦來則水路、航空都很方 便。這裡的飯店、旅社在九月末到翌年的三月 初這段期間大都休業,主要的旅館有皇殿( Majestic)大飯店,瑟夫頓(Sefton)旅館和華 廈(Palace)大飯店等。其中的華廈大飯店, 面向海濱,並附設賭場,是擁有一百三十五問 套房的一級飯店。這個島嶼有它的獨特風土人 情,出產燕麥、蘿蔔和馬鈴薯等農產品及以農 產品加工為主,鹽醃和燻製的鮭魚乾非常好吃 。島上的無尾貓和四隻角的山羊,更是深深地 吸引了遊客的注意。這裡無尾貓的祖先,據說 是在衝入諾亞方舟逃避洪水時,尾巴被諾亞猛 然關上的門所夾斷。 道格拉斯(Douglas)市是曼島的首府,也 是曼島的第一大城和主要港口,位於曼島的東 南海岸,東南距利物浦一百三十公里,有兩萬 名人口。這個港市交通方便,市區西南方有民 航機場,對外有密集的班機營運。因為有雄偉 的海灣,所以這裡位於道河和道格拉斯河河口 的港口,也非常繁忙。在陸上交通方面,除了 有現代化的公路外,還有電氣化鐵路和島上的 其他城市連絡。由道格拉斯到德比堡(Derby Castle)有一種在路面上鋪鐵軌行駛叫做馬軌( Horse Tramway)的馬車,乘坐其中,浪漫 愜意。 這個港市在十八世紀時因靠走私貿易而迅 速發展起來,市內歷史古蹟很多,其中建於一 八○四年的莫娜城堡,建於一八三二年聖瑪麗 岩石上的避難塔等,都是著名的觀光點。還有 曼島博物館(Manx Museum),展出公元前 五百年塞爾特人在島上的生活歷史。城裡的古 市街在維多利亞碼頭西側,有宮城和立法院等 供人參觀。 當地的經濟活動以旅遊業、輕型精密製造 業、釀酒及礦泉水加工為主。每年的六月,這 裡舉辦旅遊杯(Tourist Trophy)越野機車大 賽和自行車賽,其中的越野機車大賽賽程十公 里,對選手們的體力、耐力和技術,都是一種 很大的考驗。在每年的九月份,又有業餘的機 車大賽,比賽經過的路線和觀光路線一致,使 來此觀光的遊客,可以一面欣賞風景,一面參 觀機車大賽。 卡斯爾敦(Gastletown)也是曼島的主要 城市,位處曼島南端海邊,道格拉斯市西南方 車程半個小時的卡斯爾敦灣邊,只有一萬名人 口。此地原來是曼島的首府,自從首府的地位 被道格拉斯市取代後,此處的海岸已被闢成多 處遊樂區。郊區設有民航機場,市區東北部有 建於一六六八年的威廉國王學院。市內還有航 海博物館和威奇斯米爾巫術博物館。市中心區 還有一座建於十三世紀的勒遜城堡(Castle Rushen),保存得相當完整。 聖約翰斯(Santa Johns)的位置在道格 拉斯西側,這裡有世界最古老的民主議會,而 且是在戶外開會,每年的七月五日召集主教和 上下兩院的議員開會,宣布過去十二個月內女 王公布的法律,並從即日起正式生效實施。 ==='''斯開是蘇格蘭大島=== 斯開(Skye)島是英國蘇格蘭赫布里底群 島(Hebrides)中最大和位置最北的島嶼,它 坐落在蘇格蘭西北部的大西洋上,與蘇格蘭本 土相距最近,屬蘇格蘭高地行政區的斯開-洛 哈爾什區管轄,島長八十公里、寬五公里到四 十公里,海岸線長一千六百公里,是典型蘇格 蘭高地的縮影,冰河和火山運動作用造就了奇| 特的地理景觀,湖泊、山丘、荒原、海岸、沼 澤等各種最原始自然的美景,就成了斯開島的 生命。 坐落在西經六度十分、北緯五十七度十五 分的斯開島,深受大自然洗禮,當地風情是牛 羊漫遊於群山中,常年受到浪濤衝擊的險峻峽 灣,時而濃霧瀰漫的山丘和時而清晰澄靜的湖 泊。斯開島又有霧島(Misty Island)之稱,因 為到這裡來登山的遊客,常在山頂上被籠罩在 雲霧中,一片迷濛,不知方向。 島上大部分是高沼地,小農場分布很廣。 在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當地農民生活非 常困苦,捕魚業衰落,很多人被迫離鄉背井? 現在由於交通的方便,農漁業又告振興,並且 有了威士忌酒釀造業和矽藻土的開採和加工, 加上旅遊業的興起,以及蘇格蘭呢、格子花呢 和其他毛織品的振興,島上經濟欣欣向榮,人 口也增加到八千五百多人,在旅遊旺季時節, 外來遊客的人數往往會遠超過當地居民。 前往斯開島旅遊,要先到蘇格蘭第二大城 格拉斯哥,然後再購買高地鐵路火車套票前往 威廉堡;因為這段路程有高地火車最美麗的景 致,因此最好選擇在白天搭乘,才不會錯過難 得美景。在威廉堡住宿一晚後,第二天早上再 乘火車至馬萊格(Mallaig),這一段高地區( Highland)景色更加美麗,鐵路線繞湖而行, 從火車窗口外望,湖泊、高山和農舍就在兩公 尺外移動,景色快速變化,時而雲霧飄渺,時 而晴朗清澈,宛若奇幻世界。抵達馬萊格後, 再轉乘一小段火車,前往洛契爾斯(Lochalsh )漁港渡船口,搭船駛向斯開島東海岸的波特 利。 挪威人統治斯開島一直到十三世紀,是一 段不算短的期問,但未在島上留下有價值的建 設。十八世紀島上發生了一件轟動一時的事件 ,當時英國皇室在黨派爭端中,覬覦王位的愛 德華查理王子戰敗而四處逃亡,在一七四六年 六月被佛羅拉麥克唐納(Flora MacDonald) 小姐將他改扮成蘇格蘭紡織姑娘,乘船一起逃 到波特利。後來麥克唐納小姐被蘇格蘭逮捕, 關進倫敦塔,一七四七年獲赦。 波特利(Portree)是斯開島的首府、行政 和商業中心,也是島上人口較為集中的地方。 雖然它是「首府」,其實也只有兩、三條街和 數十家商店而已。可愛的斯開島民,運用大自 然的顏色,將一幢幢屋子漆成了粉黃的、粉紅 的和粉藍的各種不同色調,為島嶼增添一番風 采。 很多遊客喜歡到斯開島度假,他們載著風 浪板前來玩船、釣魚,享受水上活動的樂趣。 沒有人工雕琢、完全自然美的斯開島,上山、 下海都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除了健行、登山和 騎單車外,也可以參加古堡知性之旅,或作趣 味十足的海狗欣賞之旅。 斯開島南邊的古靈(Cuilin)山,是座長 達十公里的弧形山脈,高九百一十五公尺的斯 古阿拉斯達(Squrr Alasdair)是最高點,附近 臨海的波德福(Broadford)度假中心,是一處 登山健行的好地方。艾諾特(Ainort)湖畔的 路易伯(Luib)有一座島民博物館,頗具當地 色彩和風味。 島的西邊有一座擁有七百多年歷史的丹維 干城堡(Dunvegan Castle),是麥克唐納( Maclc Donald)家族的財產,也是目前蘇格 蘭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古老的一座,城堡中還 遺留有麥克唐納家族的繪畫和古董,並珍存有 珍貴的蘇格蘭查理王子和佛羅拉麥克唐納女士 的遺物,充滿了蘇格蘭人的宗教精神。 這座集十五世紀至十九世紀各種形式於一 身的城堡,聳立在礁岩上,守著丹維干湖,它 不止有一般古城堡壯麗的氣勢,還有一種特殊 的神祕氣息;在這裡搭船遊湖,可順便參觀海 狗養殖場。 最南端的史立特(Sleat)半島物產豐富, 花團錦簇,素有「斯開島的花園」之美譽。半 島上的安瑪黛(Armadale)城堡是現在麥克唐 納(Mac Donald)家族的中心,在大約五十畝 的花園庭院裡設有博物館。 斯開島最北端的特洛登尼許(Trotternish )半島,則蒼集了斯開島海岸中最美的精華景 觀。半島西邊的悠格(Uig)村瀕臨海洋,因為 很少有觀光客前來訪問,因此較其他村莊更原 始,更具當地色彩而且未被污染。附近基爾穆 (Kilmuir)小鎮旁的教堂墳場裡,安葬著佛羅 拉麥克唐納這位對蘇格蘭歷史有重大貢獻的勇 敢女士,供後人憑弔。 ==='''美景如畫的湖泊區=== 湖泊區(Lake District)國家公園的位置 在英格蘭西北部坎布里亞(Cumbria)郡,範圍 包括西摩蘭(West Morland)、坎伯蘭( Cumberland)、蘭卡夏(Lancashire)和弗尼 斯(Furness)等地區。在這個成立於一九五一 年、佔地二千二百四十平方公里的國家公園內 ,擁有為數眾多的大小湖泊星羅棋布在各處, 形成美麗的特殊景觀。以海拔九百七十八公尺 英格蘭的最高峰史卡菲爾尖山(Scafell Pike) 為中心,九個小河谷向四面八方擴散,附近盡 是蒼翠的小樹林,景色美得令人流連忘返。 湖泊區一帶,在肯德爾、溫德米爾、安布 塞德村、格拉斯米爾和凱西克鎮等地,均有現 代化的旅館,但大部分的旅館客房都沒有超過 一百問以上,所以最好在到達以前就先預約。 湖泊區的餐廳多半附設在旅館中,當地最有名 的鄉土名菜是一種類似鮭魚的嘉魚(Char), 佐以蘭酒,風味獨特。 溫德米爾(Windermere)鎮的位置在蘭卡 斯特的西北方、溫德米爾湖東方約一點五公里 處,是著名的旅遊中心,有一萬二千名人口, 觀光客到此地除了遊湖外,附近還有一所收藏 古聖經和喬治• 華盛頓祖先徽章的教堂、陶瓷 藝術館、在湖上比賽汽艇創下時速三二三公里 多的坎貝爾(Danald Campbell)紀念博物館 、弗尼斯教堂和坎布里亞水晶玻璃工廠等,也 頗值得參觀。 鎮外的溫德米爾湖是英格蘭最大的湖泊, 全長十七公里,寬一點六公里,面積十六平方 公里。湖的四周密布著崎嶇不平、高低有致的 小樹林,湖面上還散布著幾座小島。這裡美景 如畫,夏季除了可以搭乘觀光船遊湖外,同時 也適合滑水和划船等運動。 安布塞德(Ambleside)位於溫德米爾湖的 兀端,距離溫德米爾鎮只有七公里的路程。附 近有許多年代已久的古建築綴立在連綿的丘陵 間,和周圍的湖光山色相互輝映,形成一片安 祥寧靜的氣象。沿著B5N86號公路南下到霍克 虛(Hawkshead),十九世紀湖泊大詩人華茲 華斯(William Wordsworth)便是出生在這裡 ,也是在這裡受小學教育。 格拉斯米爾(Grasmere)是英格蘭坎布里 亞郡的一個小市鎮,只有兩千多名人口,位於 安布塞德西北方約六公里處,東、南、西三面 都是峻峭的山巒,北邊則是格拉斯米爾湖,湖 的東南側有一個瑞多(Rydal)小村莊,這裡經 常被人形容為「英國湖區的寶石」,山青水秀 ,小鎮被擁抱在岩群之中,有說不出的寧靜舒 適,難怪一七九九年華茲華斯要到此定居,婚 後六一當地度過餘年,他的許多作品便是在這裡 創作出來的。附近的華茲華斯博物館,也是由 他的故居多夫小屋(Dove Cattage)改成,展 示這位著名詩人的許多遺作。小鎮的北方有一 個熱爾美(Thirlmere)蓄水湖,坐落在狹長的 山谷中,是北英格蘭的水源重地。這個小市鎮 在每年的八月間,會舉行登山和摔角等各種體 育活動,是當地青年熱烈期盼的季節。 肯德爾(Kendal)是英格蘭坎布里亞郡的 首府,也是湖泊區的行政中心,位於湖泊區國 家公園的東南端,東北方距溫德米爾約十四公 里,靠近公路幹線處,有三萬五千名人口。在 十四世紀的時候,當地就有市集貿易。一三三 一年後發展毛紡織業,該鎮的格言是「羊毛就 是麵包」;現在當地的主要工業是生產鞋靴和 鼻煙。亨利八世的第六任夫人凱薩琳就是在本 鎮出生。這裡有羅馬要塞遺址,並有一二○○ 年興建的聖三一教堂,鎮公所內還有一個音樂 鐘台。此外,肯德爾鎮也有自己的博物館和修 道院畫廊。 凱西克(Keswick)的位置在格拉斯米爾西 北方十八公里處斯基多(Skiddaw)峰下的德 文特(Derwent)湖東北端,是湖區國家公園北 部運輸和商業中心,並係旅遊勝地,約有一萬 二千名人口。這裡的每個夏天,德文特湖畔都 會舉辦各種舞台劇,每逢戲劇季,就顯得格外 熱鬧。附近的格瑞塔學宛(Greta Hall),十 九世紀初期對文壇影響力最大的英國詩人、思 想家,同時也是浪漫主義時期的領袖、湖濱派 詩人柯爾雷基(Samuel Taylor Coleridge)經 常隱居在這裡從事創作,他在一七九六年主辦 「警衛者」刊物時結識華茲華斯,使正陷於時 事消沉中的華茲華斯振作起來,繼續諶歌大自 然,兩人合作開創英國浪漫主義新時代。 另一位作品呈現主觀本位強烈色彩的詩人 騷塞(Southey),在一八○三到一八四三年問 也曾長居在這裡的鄉野別墅中;與華茲華斯及 柯爾雷基交往而出品,他的散文清新,較詩更 受歡迎,一八一三年受封為桂冠詩人。他們作 品的手稿多半收藏在當地的一家美術博物館內 ,公開讓民眾參觀。 由凱西克往東約二點四公里的地方,有一 個圓形的石碑(Castlerig Stone Circle)古蹟 ,由高處向下望,很明顯的是由三十八個石頭 環繞著中心十個石頭排列成的小四方形。據考 證這是公元前一千四百年時人們的墓園或一種 信仰的象徵。 ==='''全國五千多萬人口=== 全國人口有五千八百三十萬,人口密度約 為每平方公里兩百三十九人,多數是條頓族的 盎格魯撒克遜人,少數是塞爾特族,民性保守 ,富進取心,文化水準很高,教育普及。 英國的國民義務教育為十二年制,分為初 級、中等和高等三種。中等學校又分為文法學 校、技術學校、現代學校和綜合中學等四種。 學生在十一歲時參加選拔測驗,依其考試成績 之不同分配到以升大學為目標的文法學校,或 以栽培技術為主的技術學校,或預備就業的現 代學校;綜合上述三種不同性質的學校叫做綜 合中學,佔所有中等學校半數以上。全國有大 學四十四所,大學擁有自治權,課程大致分為 文、理兩科。在學術研究方面,是經由大學、 國立研究所和民問企業等通力合作,政府更是 全力投入。 在宗教方面,以基督教為國教。英國國教 是十六世紀時,由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而從羅 馬天主教會中分裂出來的新教。英國國教不承 認羅馬教皇,認為國王才是宗教上的最高權威 者,信仰從使徒時代傳遞至今的經典、聖經及 聖禮等。除了對國王的服從外,英國國教幾乎 完全保存了天主教會的主教制度和典禮儀式。 英國國教設有約克和坎特布里兩個大主教區, 以及其他四十三個主教區。大主教區由大主教 管理,教區則由主教管理。主教由牧師來敘任 ,而且至少需要其他三位主教來授階,但是也 可以由門徒直接繼任。坎特布里大主教必須執 行在西敏寺為國王所舉行的加冕儀式,並為與 王室血統有關的貴族加冕,也有優先為其他貴 族加冕的權利;約克大主教則擁有為王子的配 偶授冠的特權。普通的神職人員為牧師,被委 任管理較小的教區或不特定的教區;牧師不一 定要單身,也可以結婚,但必須穿黑色或灰色 的衣服,外加一個特殊的白色衣帽。 在十八世紀時,由英國國教分裂出來的美 以美教派,帶起了一陣新的宗教改革運動,它 的領導者是P .斯理兄弟,因為他們廢除了各種 做禮拜的繁瑣形式,並創作了很多的聖歌,所 以對現在英國百姓的信仰有莫大的幫助。在蘇 格蘭的英國國教教會又稱為長老教會,擁有一 百一十五萬名信徒。英國雖然有百分之六十人 口都是英國國教的信徒,但並非每個人都是非 常虔誠的教徒,同時英國人民也可以自由信仰 其他宗教。現在國內有五百六十萬名天主教徒 ,分為八個大主教區和二十五個主教區。另有 一百五十多萬名回教徒,以及一些佛教徒。 這個國家以英語為國語,英語又分為蘇格 蘭語、威爾斯語和愛爾蘭語等多種,其中威爾 斯在司法和政府事務方面,使用威爾斯語也同 樣有效。國內已經廢除死刑。國民全年生產總 值約為二千三百億美元,國民每年平均所得約 為一萬七千美元。人民平均壽命男人約七十歲 ,女人是七十七歲。 英國是個福利國家,每年用在福利上的費 用高達七億英鎊,平均每人為一百二十二英鎊 。全國資方僱主人數有兩百多萬,大約二千五 百萬勞動人口中,女性佔三分之一;失業率約 為百分之七點八。工會力量相當強大,由各種 不同產業工會組成的工會評議會(TUC),不 僅要求對抗資方,同時也向國家提出失業補助 金和健康保險等要求,以達到互助的效果。由 經營者組成的英國工業聯盟(CBI),是與工會 評議會對立的組織。 養老制度非常發達,國民保險的服務也相 當完善,對於居住在英國的人民,即使是短暫 的居留,不論國籍、收入和職業,都可享受免 費的醫療服務及大部分藥品的免費供給。一般 的家庭中最年長的兩個孩子,如果未滿十五歲 ,或是未滿十九歲的學生,都可獲得家庭補助 金。 英國人現在雖然還保持著紳士作風,但是 街頭上不但那種戴高帽子紳士型的英國人已很 少見,就連戴小禮帽穿著華服的人也不多。現 在大多數英國人的衣著已經顯得十分隨便,婦 女衣飾也多趨向舒服適用,連一般家庭的飲食 ,也已較戰前簡單。 大多數英國人住的房屋,還是過去古老的 舊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百分之二十建 築物被炸毀,現在多數改建新式大廈。大部分 英國人都有自己的汽車,但是一般人都喜歡用 小型汽車,省油省錢,大家都打經濟算盤。英 國人愛傳統和守舊,任何事情一旦養成習慣, 便不願去改變。英國人具有是非觀念、正義感 ,他們對為與不為的事,有非常堅強的意志, 樂於助人,崇尚民主法治。 英國男人風度翩翩,氣宇軒昂,講話發音 悅耳動聽,但難免有些裝腔作勢的味道。大多 數人喜歡寧靜的生活,不喜歡喧嘩。一般中老 年人,很少笑嘻嘻地與人攀談,顯得深沉而自 視很高,所以使人初見的時候感覺到他們嚴肅 而又冷漠;但是如果相處久一點,就會覺得他 們還是熱情和幽默有禮的。有些情侶當街擁吻 ,旁若無人;少女會主動勾住愛人脖子,久久 不放,其陶醉痴迷,絕不亞於電影所見。 在工作後的休息閒暇時間裡,英國人喜歡 運動,足球、橄欖球、高爾夫球、網球和板球 等運動在英國都十分普遍;划船、騎馬、擊劍 、釣魚、獵狐、散步和郊遊旅行等,也是英國 人所喜歡的。在英國最盛行的運動是足球,每 年都舉行兩千場以上的職業比賽,每場都吸引 數以萬計的觀眾。橄欖球是一八二三年在英國 的公立學校「橄欖球學校」裡從違反足球規則 中衍生而出的一種運動,這種比賽是在冬季進 行。被稱為優雅運動的網球與高爾夫球,為一 般生活水準較高的人所喜愛,很多女性也參加 這些運動。在倫敦郊外溫布敦(Wimbledon) 所舉行的第一次全國網球選手比賽,始於一八 七七年,現在溫布敦國際網球大賽已成國際聞 名的盛事。 板球(Cricket)本來是英國的國技,現在 已成為大英國協各地共同的運動項目,在英國 、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參 加的國際比賽中,觀眾顯示出的激烈反應,遠 超過對運動勝負單純的狂熱。板球可以說是棒 球的始祖,這種由十一個人組成的球隊,其中 有投手、也有打者,兩隊分成攻守雙方,然後 用木棒打擊用皮草包一曇的木球來進行比賽。如 果是正規比賽,最少也要花上三天,因為中途 有吃飯、喝茶的休息時問,所以看起來是一種 非常悠閒的比賽。 划船比賽也很盛行,特別是大學組的對抗 賽最受歡迎,每年夏天在牛津泰晤士河舉行的 亨利皇家賽船大會(Henley Royal Regatta) ,是英國最大的比賽活動,比賽進行時,在風 光明媚的泰晤士河畔,總是擠滿了加油的觀眾 ,熱鬧非凡。 自從諾曼王朝製定森林法,禁止王室貴族 以外的人狩獵之後,獵狐便成為英國特權階級 所喜好的傳統運動,因為獵狐而不殺狐,所以 沒有那種狩獵時的血腥場面。這種貴族用來誇 耀或享受騎馬樂趣的運動,是一種正式的活動 ,所以有一定的服裝,騎馬的紳士有穿著紅上 衣戴黑帽子的習慣;但是現在穿著這種上衣的 人,僅限於率領狩獵隊擔任服務帶領職務的「 獵狐長」及「獵犬指揮官」而已。像中世紀領 主在獵鷹時,都會僱用動作敏捷的人情形一樣 ,在獵狐時也會使用獵犬。這種獵犬是有黑、 黃、白三色斑紋的希拉德哈溫狗,通常以兩隻 為一組來進行這種獵狐活動,一周兩次的狩獵 最少需要二十到二十五組的獵犬。獵狐的季節 是從九月開始,起初用不太有經驗的獵犬來捕 捉小狐。在每年十一月到翌年四月的最盛時期 ,常常可以聽到「達里厚」叫聲的回音響遍山 野,這是緊跟在獵犬之後的每個騎士發現狐蹤 時所發出的信號。 遠離嘈雜的都市生活而浸浴在大自然裡, 是英國人最喜愛的度假方式。從週末到星期天 的這段時問內,以倫敦為首的大都會頓成空城 ,使得那些前來尋求假日熱鬧的外國觀光客好 生失望。乘著汽車或騎著自行車到郊外的度假 者,享受到河邊散步以及登山等郊遊的樂趣, 燃起對自然重新發現的喜悅。英國人喜歡旅行 早已為大家所公認,他們並不只是在歐洲各國 城裡的繁榮大街上,穿著短褲、背著照相機到 處走走而已;喜歡冒險的英國人,甚至喜歡到 陌生的地方以體驗那種不安及狼狽的旅行刺激 及妙趣。 英國的俱樂部是特有的社交場所,英國人 依階級、政治傾向或職業的不同,而分為各個 集團,俱樂部就是與伙伴一起享受輕鬆愉快社 交活動的場所。其中有一種俱樂部只承認會員 是該俱樂部的伙伴,其他人則不予承認,即使 是朋友也不例外。還有一種僅在特定日子才准 許女性入場,且設置專用出入口的俱樂部。因 為在寂靜的房問裡,坐在安樂椅上閱讀報紙、 品嘗高級的威士忌酒等是英國男性的特權,平 時是不允許女性享有的。 在這些俱樂部裡,有職業相同的人所組成 的集團,例如由藝術家們所成立的「薩維基俱 樂部」(Savage Club);有相同政治思想的伙 伴,如由保守黨員所形成的集團「卡爾登俱樂 部」(Carlton Club);有由不同身分資格或稱 號,只要達到一定知識水準的人都可以入會的 「學園俱樂部」(Athenaeum Club);以及由 軍人所組成的「陸海軍俱樂部」(The Army and Navy Club)等。英國人在俱樂部裡享受 用飯、閱讀書報雜誌、打撲克牌、撞球、聽廣 播,以及談論一些較嚴肅的話題等樂趣。他們 希望把私生活的情趣與喜好的社交活動融成一 體。但是具有那麼多約束的俱樂部生活實在是 夠煩人的!可是俱樂部的會員卻說,這種麻煩 乃是維持秩序與平穩不可欠缺的條件。 英國人的另一個聚會場所是酒吧,這裡忙 碌的氣氛遠比俱樂部要甚,是一種可以販賣酒 精飲料的商店,而且幾乎都以坐在櫃台旁喝酒 的方式為主,店主有權拒絕賣酒給酩酊大醉的 客人,也有權力和義務禁止客人帶有賭博或危 險性之遊戲物品。一般酒吧的營業時問為白天 從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三時,再從下午五時到晚 上十一時;週末比普通時問更短。這裡的東西 售價要比餐廳便宜,有時也兼賣簡易餐點,因 此酒吧便成了平民階級的俱樂部及社交場所, 人們可以無拘無束地在這兒一邊喝著啤酒,一 邊興致勃勃地聊著時下流傳的話題,或是擲骰 子等。在眾多的酒吧中,也有以吸引觀光客為 目標,特別下過功夫裝飾的酒吧,例如用舊式 的火車頭模型或圖畫裝飾、有如鐵路博物館般 ,而成為火車狂熱者喜愛的小酒吧。 英國人對於喝酒另有一套功夫,他們在酒 店裡喝酒,手裡雖然拿著一杯酒,但是往往不 喝,也不談話,只是坐在那裡,不知道在幹什 麼。他們可以在酒店裡消磨一個晚上,只喝一 杯啤酒。在英國中產階層的家庭裡,一定陳設 著一個酒櫃,酒櫃裡至少有一瓶威士忌,主人 回家斟上一小杯,客人來訪也奉上一杯,就等 於中國人品茶一樣。但是英國酒稅奇重,高達 百分之四百左右,所以在英國喝酒是一種奢侈 ,一般人喝威士忌都摻了兩倍蘇打水,慢慢地 啜飲,很少有作牛飲的。此外,英國人也不夠 慷慨,大多數人不付小帳,就是勉強出手也不 夠大方。 英國境內共有華裔華僑二十三萬人,多數 住在倫敦和利物浦,其中在倫敦就有十萬人, 大多數以經營中國餐館為業,僅僅大倫敦地區 ,就有三百多家中國餐廳,生意十分興隆。自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地的人都喜歡吃 價廉味美的中國菜,英國人也不例外,所以在 倫敦到中國餐館吃中國菜的人,百分之八十以 上都是英國人。 在倫敦的華僑中,有一部分是第一次世界 大戰時由廣東一帶被英國僱用的中國海員,在 船上服務到戰爭結束後,留居英國和英國女子 結婚,生下來的子女多數都入了英國籍。這些 老華僑和他的子女除了在僑居地開中國餐館外 ,還經營有雜貨店、農場、洗衣店、電器店、 服裝店和從事海員等業。有一些旅居英國的華 僑子弟,曾在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等著名學府 受過高等教育,他們學成後多獲有專業執照, 現在已有數百名華裔擔任律師、會計師、醫師 、工程師、建築師、音樂家、作家、教授及研 究人員等高等職務,並有一千多名華僑小姐在 英國擔任護士工作。 從台灣前往英國的新華僑,大多數擁有優 異的學歷和雄厚的資金,他們多數是公司的負 責人,有的開設超級市場,有的成為旅行社、 金融業、保險業和房地產經紀人等服務業成員 。由於華僑工作敬業,因此能被英國社會所接 受和歡迎。現在英國有五十多所中文學校,華 僑在英國還辦有中文雜誌。 英國的女孩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已拋 棄過去怯懦的性格,而成為現代新女性的典型 ,她能夠使男人們在婚前都不敢詢問她是否係 處女。她們在婚前非常注意自己的修養,讀很 多書,在地下鐵、公園、宿舍或家裡,不但喜 歡看流行小說,並且也讀歷史、哲學、時事, 甚至於生物學。一般英國女孩比較樸素,不尚 奢華,不但可同歡樂,並且可共艱苦。在公開 場合中,她們不忌男伴的親密舉動。 英國一般女性都不太多話,相當謹慎,這 是作為一位賢內助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她們婚 前就已經開始照料自己的男朋友,結婚後大多 數會更死心塌地的跟著丈夫過日子。通常英國 家庭從浴室到客廳,都收拾得一塵不染,地毯 、窗帘、桌巾和毛巾,都像剛剛洗好的樣子, 小孩上學也是一身光鮮。主婦每天的生活開始 於早晨七時左右,結束於晚上十一時左右。 每天在這漫長的十五個多小時中,她們是 廚司、司機、女佣及褓姆的綜合,但是她們不 但不會忙得昏頭昏腦,並且能夠抽出時間來參 加教會及慈善活動。主要的原因是她們能有計 劃的控制和分配時間,以及家庭科學的管理及 有現代化設備。她們天不亮就起身,給全家準 備早餐,等到丈夫上班和孩子上學後,就換上 工作服開始勞動,整理、洗刷、蔣花、修樹、 剪草,總要忙到下午四時孩子放學回家後,才 休息一下,再和孩子一起喝茶,喝完茶後預備 晚餐,晚飯後看看電視,才算鬆馳下來。 英國的家庭是以主婦作靈魂,他們的家庭 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沒有雇佣人,遇有必要 時才請零工;二是家庭中多具有一種寧靜的氣 氛,這種寧靜的氣氛,大都是出於那些大小不 一,四季花木燦爛的庭園。一般家庭都有青蔥 庭園,百花競放。當客人上門拜訪時,耳聽、 目睹、鼻聞,會使人精神為之一爽。一般家庭 都有一問佈置大方、漂亮而雅潔的客廳。壁爐 火光熊熊,一杯清茶,一杯摻水威士忌、一碟 精緻的點心,伴著笑容可掬的主婦,再加上親 切的招待,使人賓至如歸,流連忘返。 英國人喜歡在夏天或四月結婚,新娘子喜 歡花朵,脫下純潔的白紗禮服,換上大花的新 婚服及款式最傳統的蓬蓬裙;在草坪上,搭個 帳篷,吃草莓加鮮奶油,喝香檳。小花童都穿 得和新郎、新娘一樣漂亮;新郎除了禮服外, 還得戴高禮帽。結婚當天,新娘必須戴一點新 的束西,一點舊的東西,一點借來的東西和一 些藍色的東西。在禮車前面是一大把白花,還 必須掛一些空罐頭和馬蹄鐵,讓車子開動時叮 噹作響,還要在車後掛上「剛結婚」。 英國人通常用通情達理的處世方法來解決 切身的問題,所選擇的解決方法,絕不損害他 人的利益,也儘量不觸及法律,在整個歐洲社 會之中,英國是法律條款最少的國家。 這個國家的法律並非十全十美,但一般英 國人仍然認為應秉持著良心來實行法律,因為 他們認為法律是用來維持秩序和保護自由的, 因此對判決不會產生任何怨言,也不會對法官 產生反感。基於這種守法的秩序感,對他人自 由的尊重及內外兼備的謹言慎行等等美德,英 國的社會生活看起來非常和諧。由此可見英國 人或許並不擅於為自由的理想而奮鬥,但如果 是為了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理想形象時,就會不 惜一切地全力以赴。 英國人道德中心在於「高尚」這個字眼。 對英國人而言,所謂「下流」,就是大聲呼號 、搭乘電車爭先恐後,為了讚美獨裁者而參加 集會,假托宗教、政治、人種等理由而大肆屠 殺、星期天不作禮拜、毀謗傳統、過度崇尚「 美式」服裝,讓長輩操心等。英國人認為虛偽 和過分激烈的行為都可算是下流的舉止,而懼 怕自己有越軌和不被寬容的行為則是代表高尚 。「即使我們反對對方的意見,也要讓對方有 陳述意見的權利」,這種近似自由主義的原理 就是起源於英國,而一般英國人都有憎惡任何 形態的獨裁及同情弱者的傾向。 在思想、言論和出版自由方面來說,英國 可以說是其他各國的鼻祖和先驅;在英國憲法 上雖找不出任何有關保障言論及出版自由的條 文,但卻可由種種變遷的結果中得知這種事實 的存在,而勝過任何法律條文。 ==='''英國人的風俗習慣=== 英國最讓年輕人期待的冬季節目,就是二 月十四日的情人節(Valentine's Day)了。在 它來臨之前,各地商店會陳列出一系列的情人 卡,上面畫有鮮花、心或鬱金香的圖案,還會 寫上一首甜蜜感人的情詩,作為愛的表示。情 人節的起源是在三世紀時,羅馬帝國內有一位 名叫聖華倫泰(Santa Valentine)的神父,他 年輕時因受迫害而淪為囚犯,可是卻愛上看守 自己的守衛女子,在執行死刑的前夜,他以「 你的華倫泰」之名,寫了一張卡片送給那位少 女。由於這段感人的插曲,於是每當情人節的 時候,就有了贈送東西給自己喜愛異性的習慣 。情人們在這天所交換的禮物,即使無法保證 永久的愛情,但最少也使年輕男女能快樂地度 過一天。 四旬節(Quadvagesima)是復活節的籌備 期,也是基督徒最嚴肅的四十天,是為了紀念 基督的受難與殉教。在四旬節的前一個禮拜二 ,英國各地有街頭足球比賽的習俗。這種即興 式的比賽,在英格蘭北部的阿爾尼克( Alnwick)市聖馬歇爾及聖彼得兩個教區之間 的街道上舉行,兩個相隔四分之一哩的球門上 ,都用樹葉和花朵點綴著。當風笛聲響起,比 賽就正式開始,凡是第一個把球踢出界線外的 人,就會獲得主辦者諾森伯蘭公爵所頒發的獎 金。 復活節提醒人們春天的腳步近了,所以是 個特別令人高興的節日,各地都會展開地方色 彩濃厚的各項慶祝活動。在神聖星期四的時候 ,人們依照慣例舉行慈善活動,這天在西敏寺 ,有將裝有查理二世時代金幣的錢包送給貧窮 者的風俗,這是國王所賞賜的錢包,有黑白兩 種顏色,在宗教活動結束後,由衛兵用盤子端 來。在神聖星期天依照傳統都會吃一種叫熱十 字餅(hot cross buns)的點心,從前這種點心 是被用來當作防火的符咒。在倫敦有家叫做「 寡婦之子」的酒吧,每年都會做兩百個熱十字 餅,並將它保存起來。據說這個習慣的來源, 是一位寡婦在等待海上失蹤的兒子,並且深信 他必定會歸來的感人故事。蛋在復活節時也扮 演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除彩繪各式各樣的蛋 外,還有這麼一項罕見的慶祝活動,就是把蛋 放在草地上或街道上滾動,一直到破裂為止。 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的各個村落中, 為了慶祝春天的來臨,在五月一日那天舉行著 種種民俗慶典活動,其中最有名的是五月柱( Maypole)舞,在一根高柱子上飾有鮮花、樹 枝及各種彩帶,舞者圍繞著高桿表演的禮儀舞 。這個慶典說明了古代塞爾特人的崇拜樹木, 因為從前樹木被認為是帶來恩惠及賜予生命的 神,是大地生命的象徵。 豐年祭是英國農村在收割時的慶典,這是 與大豐收及植物繁生有關的古老信仰的表現。 塞爾特人對「麥精」深信不疑,認為如果在收 割時將麥子精靈殺死,則下次的收獲將更豐盛 。豐年祭的化裝戲劇(Mumming Play)就是 對再生及豐收的信仰表現,屬滑稽戲劇的一種 ,並且是英國最早的民間戲劇。 在「聖約翰之火」、「萬聖節之火」,以 及種種自古流傳至今的火祭中,最吸引人的大 概是塞爾特人起源的史前巨石柱(Stonehenge )儀式了。這個慶典是在夏至那天,一面膜拜 日出,一面在石壇四周舉行儀禮。 藝術節在每年八月舉行,全名叫做皇家國 際藝術年會(Royal National Eisteddfod), 也就是威爾斯詩人、音樂家及文人的年會,所 有從事詩、劇本和繪畫等藝術創作的人,當天 分別自威爾斯各地聚集一堂,吟誦自己的作品 ,互相較量,,其中最熱鬧的是唱歌比賽,擅長 於唱歌的人們舉行集會,表演自己得意的歌曲 ,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載歌載舞,盡情歡樂 ,旅客到威爾斯如果正逢節慶假期,別錯過這 難得一見的機會。通常偶數年由南威爾斯、奇 數年由北威爾斯輪流舉辦。 每年八月的最後一個周日,是最讓英國境 內的加勒比海人和非洲人後裔興奮的日子,這 就是倫敦的「諾丁山」嘉年華會,和慕尼黑、 科隆、巴塞爾、尼斯以及南美洲千里達等地區 的嘉年華會一樣,人人為了迎接這個一年一度 的盛會,將多日來嘔心泣血為自己所設計的刻 意裝扮、在這一天亮相。在狂熱喧騰的打擊樂 器鼓譟下,只見萬人狂舞街頭,情緒高漲,場 面毫不遜於里約熱內盧的嘉年華會。本來,嘉 年華會是信奉羅馬天主教各國的人,在「聖灰 星期三」到復活節這一段所謂「四旬節」期問 ,以戒食魚肉之類,緬懷耶穌基督在荒野裡絕 食的苦難日子,並為教徒自己贖罪。由拉丁語 轉變而來的Carnival一語,其原意即為「肉呀 !再見」或「減少肉量」之意,久而久之,教 徒們在戒肉食之前,便有了事先大快朵頤、盡 情玩樂一番的習俗。而那些相貌怪異嚇人的面 具,古人相信是驅邪攘魔,以及防止農作物受 害的良法。 不過,「諾丁山」不同於世界其他嘉年華 會的是,它提供英國境內非白色人種一個縱情 宣洩的時機,偶爾也會見到議題尖銳,反對種 族隔離政策的宣傳單,在狂熱的盛典中到處傳 送。自從種種政治動作介入後,使每年原本就 情緒激昂的慶典,更因敏感的種族問題為導線 而觸發暴動,幾乎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人因而 掛彩。儘管悲劇的插曲年年發生,但是諾丁山 嘉年華會,仍是各國觀光客爭相參與的盛會。 萬聖節(All Saints Day)具有特殊的重要 意義,他們認為在秋天轉換成冬天的夜晚,死 者的靈魂會回到自己的家裡取暖並進餐,所以 在這天晚上,家人有特別準備餐桌的習慣,因 此秋祭和萬聖節,自古以來便是一種對死者崇 拜的祭典。 聖喬治十月份最後的一個星期四,村裡的 小孩會到各家各戶去乞求蠟燭,如果被拒,便 是不祥之兆。小孩們通常將點燃的蠟燭插在刨 空了的木頭或南瓜所做成的燈籠裡,邊走邊唱 ,這種儀式叫做鬼靈之夜(Punkie Night)。 每年的十一月五日當天,在英國的其他地區也 有點籌火的習俗,這是紀念一六○五年詹姆斯 一世和主要大臣在國會開會時,英格蘭的天主 教徒福克斯(Guy Fawkes)等企圖以炸藥炸毀 國會大廈未得逞的儀式。每年的今天,人們在 山丘上點火後,小孩子們便會把臉塗黑,操縱 著酷似福克斯的洋娃娃,繞行村落。 在基督教的曆書中,英國人最喜歡的節日 要算是聖誕節了。雖然聖誕節是所有信仰基督 教人們共同慶賀的日子,但是英國與其他國家 不一樣,是將聖誕節與雪和壁爐暖火聯想在一 起,當作是全家團圓的日子,使聖誕節變得更 有意義和樂趣。寄送聖誕卡片的習俗也是源自 英國,在聖誕卡上經常描繪著冬天的景色,或 偶爾令人想起狄更斯小說中的情景,這些都像 是在述說這個節日的起源。在聖誕節裡帶著禮 物而來的聖誕老人,據說是小亞細亞地區密拉 主教聖尼古拉的化身。聖誕老人是位施捨禮品 給貧窮小孩的慈善家,也有人說他聽到三個正 在哭泣中的小姐的禱告聲,得知她們沒有嫁妝 因而無法結婚,於是三更半夜來拜訪並賜給她 們金杖;或許是由於這樣的傳說而將聖誕老人 當作聖尼古拉的化身吧!當然,也有人將他比 喻為乘著四頭馬車,在深夜中到處贈送禮物的 北歐之神窩頓的說法。但不管怎麼說,在英國 當穿著紅衣服、留著白鬍鬚的聖誕老公公來到 小孩子們家的日子,就是紀念十二月六日的聖 尼古拉的節日,而且一到聖誕期問,他的身影 又會再度出現在所有的廣告看板上。 聖誕節是冬天最高潮的日子,也是待在家 中享受冬天的節日,積雪的屋頂,燃著旺盛火 焰的樹根及熱騰騰的食品、火雞,成了近代歐 洲民問過聖誕節的象徵,而裝飾聖誕樹已是聖 誕節慶中不可或缺的習俗。 聖誕樹據說是從德國或日耳曼民族的神話 而產生的,在英國最初是由商人從德國引進, 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婿亞伯特公爵,就是在德國 出生的,在溫莎城內擺設聖誕樹之後,從此在 樅樹上裝置彩玉、星星和蠟燭等的習慣,就漸 漸流傳到英國的每個家庭中,同時在天花板上 垂吊常綠樹枝的習俗也隨之產生。聖誕歌是聖 誕節中不可或缺的項目,英國早期的聖誕歌是 產生在十五世紀左右,為當時人民所傳頌,屬 於帶著宗教意味的民謠歌曲,融入濃厚的市民 風格。在聖誕夜裡,孩子們會集成一個小型合 唱團,站在每家的窗戶下報佳音,一起合唱那 些流傳好幾世紀、而且有著美妙旋律的聖歌。 蘇格蘭的格子布、蘇格蘭裙和風笛名聞遐 邇,是蘇格蘭的象徵。最早蘇格蘭人是以一匹 寬幅的布圍在身上,當作古典的蘇格蘭裙,或 者折疊披在肩上當作披肩,是用蘇格蘭本地所 產的羊毛編織而成的棋盤式格子花紋或格子布 料。蘇格蘭裙就是用格子布做成帶有裙褶、長 度及膝的裙子,腰問束著皮帶,皮帶的前方中 央吊著山羊皮做的叫做斯波朗(Sporran)的毛 皮袋子,由於蘇格蘭裙並沒有縫製口袋,所以 這個袋子可用以放置錢財,也兼有裝飾作用。 再也沒有任何一種樂器能像風笛一般奏出那麼 悲傷的曲調,並代表蘇格蘭的風貌;它是一種 非常古老的樂器,甚至已經弄不清它的起源了 ,是由羊皮等大小不一的空氣袋,配上幾根彈 簧片所製成的管樂器,用嘴吹、用手指按旋律 管的指孔而奏出音樂。這些管子都加上人工裝 飾,演奏時將它靠在肩上,呈扇形展開,而能 發出風笛樂曲。每當祭典、族長葬禮,或舉行 其他重大儀式時,擔任風笛演奏的吹笛者,都 以自己所擔任的職務和地位為傲。 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午夜過後,朝屋裡 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 如果是個幸福、快樂、富有的人,主人在未來 的一年將會吉祥如意。如果是個憂傷、困挫、 貧窮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就會事事不順、倒 霉透頂。 英國人是個愛貓的民族,他們寵貓是出了 名的。英國的貓飽食終日,養尊處優,備受主 人寵渥疼惜。在一般的英國家裡,經常可以看 到一隻肥嘟嘟懶洋洋的大貓,或坐或趴,怡然 自得,格外襯托出家居的寧謐。由於養貓的人 多,貓食、貓店等行業自然也水漲船高,貓的 圖案更普遍出現在日常用品上,其中尤以卡片 和文具的設計最為出色,有的精緻細膩,有的 靈妙活潑,有的幽默逗人,無不充分攫捕了貓 的神采。除了貓畫外,關於貓的書也不少,從 愛貓手冊到貓的軼文、貓的心理研究等都有, 連大英博物館還特別編了一本貓書,其中都是 精選的館存貓畫。 ==='''國防軍力相當強大===
返回到
英國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