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蒲甘 的原始碼
←
蒲甘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蒲甘(Pagan)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最初是19個村落匯集之處,古稱「阿利摩陀那補羅」,意為「驅敵城」。早在公元2世紀就居住著孟族人,是緬甸最早的蒲甘王朝發祥地,在9∼13世紀緬甸歷史上文化最輝煌的時期中是緬甸的京城。公元849年頻耶王在此地建城,使它成為有12個城門並有護城河圍繞的城鎮。 1004年(中國宋景德元年),蒲甘國王已派遣使者,會同三佛齋及大食國的使臣到中國朝貢。1044年,位於北方的緬甸國王阿奴律舉兵南下,使用大象作為新的戰爭工具,藉此龐然大物征服了孟族,創建蒲甘王朝,這是緬甸歷史上第一個包括緬、撣、孟等民族統一的封建王朝,且兼併了目前泰國和寮國的部分土地,帝國版圖東到柬埔寨,西至印度,定都蒲甘,並使之成為小乘佛教的中心,而開始了蒲甘的全盛時期。阿奴律王篤信佛教,他率軍征服緬甸南部文化發達的直通王國時,獲得32部「三藏經」,300名高僧和有各種技藝的工匠,乃在以後的200年內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建起大批僧院和神廟。1287年蒲甘被忽必烈所滅,當時緬王那羅河波迪拆毀數百座佛塔和寺院,用以建築防禦工事以護衛京城,但仍有數10座佛塔殘留。經過1975年的大地震後,現在只剩下2000多座。 這個城市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的蒲甘平原上、東北距曼德勒140公里、南接密支那、西鄰軍昌、北與稍埠接壤,在曼德勒省與馬圭省的交界處。 全市被劃分為新城與舊城兩個部分。舊城散落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佛教遺址。為了保護古蹟,當地政府強制地把原居住在這裡的居民遷往8公里處的新城,所以舊城早已沒有了居民區和商業區。蒲甘古城圍有城牆,目前市區的相當一部分處於古城內。據研究,古時城牆內僅有皇室、貴族、宗教和行政的建築物,一般百姓則住在城外,建築物多為磚結構,用雕磚、灰墁和赤陶土構成各種裝飾性的花紋,如各具風格特色的佛塔、寺院。 蒲甘是緬甸最大最重要的佛教聖地、古代藝術的寶庫,素有「塔中之最」的美稱,佛塔多如天上繁星,在一片紅土平原上,佛塔綿延至天際,據稱是世界大佛塔最為密集的城市,各個時期建造的佛塔和佛寺多聚集於此,集歷代建築藝術之大成,其中又以11∼13世紀的古建築為最,當時城內一共建了4400多座寶塔,以及3000多座用磚和石砌成的其他宗教建築,其中2237個遺址遺留至今,且很多仍被信徒所使用。雖然有許多佛塔已倒塌及曾經輝煌一時的都城只剩下遺址,但仍保有當時東南亞最大規模的精美磚結構建築而聞名。英國著名作家史考特(Sir Tame Scott)形容它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宗教城市,即使是耶路撒冷和羅馬等以宗教聞名的聖城,也無法誇口擁有像蒲甘這麼多輝煌的廟宇」。這個古都的一座座佛塔、寺廟,頂著各色的尖塔指向天空,將人們帶入另一個神奇的時空。 市區內各具特色大小不一的佛塔和寺廟,是兩種不同的佛教建築。佛塔(Pagoda)是實心的圓鐘形建築,信徒不能入內,只能在外膜拜或祈禱;寺廟(Temple)是供有佛像的殿堂,信徒可以入內上香和獻花參拜。通常,佛塔周圍會圍繞著長長的走廊和許多小寺廟。蒲甘的塔和寺是小乘佛教建築藝術的結晶,但大多已殘破頹敗,只有少數較重要的獲得有限度的維修,而能被較完整地保留下來。在1970年,蒲甘大約還有5000座寺塔,但在1975年的大地震中卻又震垮不少。現在市內有數百個精心雕塑的佛塔,風姿迥異,各具特色。塔裡散發出檀香紫氣,彌漫在荒寂的原野上,因此被稱為緬甸宗教的中心,也是考古學家聚居之地。由於經歷了不同的年代,蒲甘的佛塔建築千姿百態、風格迥異。有的銀妝素裹、有的金光燦爛。塔內鬼斧神工的佛像,大小不一、表情各異,浮雕更是別具匠心。這裡的許多佛寺,平時重門深鎖,為了防範流浪漢和牛羊侵入而損壞完美的壁畫與浮雕,平日都門禁森嚴,獲准進入寺內參觀的人士都必須脫掉鞋襪。 有關蒲甘佛塔原有的數目有各種說法:一說蒲甘和附近地區共有大大小小佛塔446.6733萬座,因此有「四百萬佛塔之都」的美稱;又有一說在緬甸阿奴律就位至忽必烈攻陷蒲甘為止的200年間,共建了1.3萬多座佛塔和寺廟;還有一個傳說是這些偉大的佛塔工程,是由金色王朝最後一位君主拉西哈巴特所建成,據說他是個暴君,只是為了一個「佛塔完成之日,也是蒲甘王朝歸於塵土之時」的傳說而大興土木,沒完沒了地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的佛塔,希望能夠藉此取悅佛陀,然而內亂掀起後,竟又不惜拆掉6000座佛塔,最後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毒死。不論佛塔數目真實答案為何,蒲甘佛塔之多,實夠令人嘆為觀止。據緬甸人表示,被埋在地下的佛塔至今還有許多沒有出土,是因為當地人相信佛塔是佛的東西,現在被埋在地下,是上天的意旨,不得違背。 這些佛塔多由蒲甘王朝的歷代國王們所建造,他們無休無止地建築佛塔是為了取信於民,民眾會認可國王的所作所為,期盼自己的王朝能夠和佛光共長久。如蒲甘王朝第四代拿刺度國王,為了控制民心。決定築最精美壯觀的佛塔,在最艱苦的條件下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興建佛塔,據說磚與磚的縫隙就連一根頭髮也容不下。遺憾的是,拿刺度國王的勞民傷財做法並沒有取得民心,仍是當地人最討厭的皇帝。 蒲甘之美,在於它無言中傾吐的歷史滄桑感,爬上佛塔的頂端,可以盡覽蒲甘平原的寧靜與滄桑。一些佛塔中的佛像和壁畫都饒富古意。只可惜緬甸政府缺乏足夠的經費和決心來研究如何修護古蹟。這裡黃昏景色最為迷人,在晚霞下乘馬車遊古城,自有一番情趣。雖然部分寺廟有精彩的壁畫,但為免遭宵小偷竊,多已關閉,不過只要付出少許費用,還是可以進入參觀的。 現在的蒲甘交通非常方便,郊區有座國內航線的機場,有班機和國內的各大城市通航。每天都有一個航班往返於蒲甘和仰光之間,單向航程55分鐘。每天有兩班飛機往返於蒲甘與曼德勒間,單向航程約1小時10分鐘。陸上交通有鐵、公路服務,有火車及長途巴士通往曼德勒,車程3.3小時。水路也很方便,從曼德勒也可以乘船前來,一般早上5時開船,下午1時抵達。市區主要交通工具有馬車,自行車出租,每天只需兩美元。在住宿方面,甚至旅客還未到碼頭,各旅館的拉客仔就已蜂湧而至,服務周到細致,談好價錢和地方後,會用車送客至旅館。 因旅遊業的興旺,世界各地旅遊的蜂湧而來,使旅館業也繁榮起來。在這裡有各種檔次的旅館,能滿足各種經濟能力旅客的要求。但基本上都比較廉價,其中設施較為完備的瑟里派特薩里(Thiripyitsaya)飯店,有60間高級客房,附設有餐廳和酒吧,由於飯店面臨伊洛瓦底江,遊客們在酒吧內即可一面欣賞夕陽染紅的江面,同時品賞美酒佳餚,其樂無窮。每天房租約60美元。還有阿葉雅(Ayeyar)和蘭德(Thande)旅館,設備比較差,每天房租約20∼35美元。一般來說,靠近舊城遺址碼頭邊的旅館較貴,而從舊城至新城沿途的較廉,新城也有不少廉價旅館。 此處電話通信情況很差,即使打仰光和曼德勒都很難接通,打國際電話就更不用說了。 蒲甘地區共有3萬多名居民,在市內的人口共有5000多名,幾乎全靠觀光業為生,年齡大的開設客棧或紀念品店,年紀輕的駕駛雙輪敞蓬馬車充當導遊,並向觀光客兜售各式各樣的「古物」,小孩則跑到佛廟內帶領遊客探索曲折複雜的殿堂。在這古老的城區裡,還可看到許多人悠閒地逛著,相互寒喧、聊天,而且幾乎每個人口中都嚼著一種嚼煙,像寶貝似地放在紅色或黑色裝飾著帶有宗教意味精緻圖案的漆盒裡。 這個城市人們的生活文化還停留在農業時代,清晨一些崎嶇不平的紅土路上出現了牛車,隨著車身的顛簸揚起陣陣沙塵,男人肩上荷著農具,走出家門準備到田裡工作;女人穿著緬甸傳統衣著的「郎枝」,頭頂著裝滿鮮花的籃子,從河邊款款前往市場賣花。 由於雨量稀少的緣故,這裡看不到大地常青的景色,只有一些生命力較強的野生矮小灌木和仙人掌。也正因為氣候乾燥的原因,才能使許多古蹟遺留至今。目前市區竹屋林立,昔日巍峨的宮殿已不復見,剩下的只是散布在城內外各個角落斷垣殘壁的部分古蹟,但在古老的城區裡,仍有些過去人們所鍾愛的建築物,魅力不減當年。 這裡最重要的古蹟有阿難陀寺(Ananda Temple)是群塔中最大的一座塔寺,歷史悠久,開光於1090年,是蒲甘王朝江喜佗王(1084∼1112年)模仿印度奧里薩烏陀耶祇利山阿難大禪寺修建而成的。這座白色呈四方形建築物為蒲甘平原現存中最大的一座佛塔,高50公尺、每邊長約60公尺、面積約3600平方公尺,其主體為一塔,四面連接雙坡前廳,在平面上呈古希臘「沙瓦士底卡」式的等邊十字形。塔身為正方形,有兩層窗戶,從主體部分往上有數層壇台,壇台由大至小,最頂層托著金黃色塔尖,下半部為冠形金字塔,塔尖上半部是長圓錐形尖頂,冠以鍍金的寶傘,在朝陽之下金光燦爛,成為市內佛教徒日常禱拜之所,高塔周圍又簇擁著許多小塔。 阿難陀寺緬人又稱之為「石窟」,它以磚為廊,有兩條互相平行的高且窄的拱形走廊,由低窄的巷道相連接,還有兩條寬走廊橫穿而過,內有通道柱石及螢然發光的壁龕,並藏有形象各異、神態自若的雕刻佛像,寺內正中有一巨大立方體,其四面牆分別鑿有四尊高9公尺餘的涅槃境界的大立佛,其寶座就有2公尺多高。寺內有許多裝飾絢麗多彩的彩陶淺浮雕和石雕,基座和壇台,都綴以上釉的彩瓷磚,基座上有佛陀成道所經兩個主要階段的雕刻。西牆上刻的是群魔向佛進犯的場面,東牆上刻塑佛戰勝群魔後,眾神頂禮情景。人物刻畫惟妙惟肖。在上一層的瓷磚上,有537則「本生經」的故事和說明。上面壇台有將近400個淺浮雕,描繪「本生經」的情節。在寺內的東西南北四個殿堂裡各有一尊巨佛,姿態表情各不相同,近看現「忿怒相」,遠看現「歡喜相」,雕刻藝術已達登峰造極的境界。在第一條走廊的外牆背面,有兩排石佛龕,雕有佛祖成道前的重要事蹟。另外走廊的牆上還有許多安放著各具形態的佛像。在柱廊裡,又雕刻著佛祖生平情節的60個雕像。西通道盡頭,有兩個巨人雕像跪在佛祖前,一為緬王,另一為國師阿羅漢。寺外有1500幅壁畫,敘述佛陀事蹟,並附有巴科文或文短銘加以註解。 雪山陀(Shwesandaw)是蒲甘佛塔群中的第一座,終年香火鼎盛,始建於1057年,後來陸續獲得修繕。 瑞自貢寶塔(Shwezigon Pagoda)是緬甸古塔中歷史悠久、保存完好、最負盛名的古塔,位於新城江邊附近,較遠離塔群,是阿奴律國王於1059年始建,繼由其子江喜陀王於1112年完成的著名佛塔,是座巨大的鍍金實心台階式金字塔,塔高40多公尺,塔身呈圓柱形,頂部有一個鐘形塔,塔尖巨大的金色傘頂嵌有寶石。塔的入口兩邊有獅身人面石像守護,塔四邊有小寺廟,每座小寺廟中各安奉有雍笈牙王朝藝術流派的佛陀立像。塔基為四方形,分東、西兩座,中有長廊聯繫。壇台與壇台之間的長廊壁面砌有塗釉方磚,每一方磚上刻著一幅佛本生故事,這種浮雕方磚不下千塊,洋洋大觀。據歷史記載,塔內被認為藏有神聖的佛之鎖骨、得自卑謬的佛之前額骨,以及得自斯里蘭卡的佛牙等遺物。塔內還有37座神龍的神堂,龍神是佛教尚未傳入緬甸之前供奉之神。此外,這座佛塔裡還有印度教三大神祇之二的護持神和濕婆神的畫像,以及萬神廟守護神的37尊小鬼塑像。每年11和12月的月圓時,成千上萬朝聖的信徒從全國各地蜂湧而來,以實際行動來表達對佛陀及侍立在佛陀身邊眾守護神的虔敬之心,同時也祈求眾神保佑人們免受一些惡鬼的侵擾。緬甸人認為世上存在許多惡鬼,會半夜出來糾纏活人,讓人無法安睡,還會到處放火焚屋,這時就得求助於和尚道士,或者乾脆紋身,讓身上具有避邪作用的刺青驅走那些魑魅魍魎。這裡還出產全緬甸最好的「香木粉」,它具有防曬、美容功效。 撒賓都寺院(Thatbyinnyu Temple)是座呈四方形的寶塔寺院,始建於1144年,高61公尺,是薄甘諸佛塔中最高者,有「神廟」之譽。這座建築莊嚴宏大,內部有大廳,登上此塔,可將蒲甘市區收入眼底。 阿比雅達娜寺院(Abeyadana Temple)是強吉達王妃阿比雅達娜建於11世紀末的雄偉佛寺,它的特色是在正門大廳上有描述佛陀故事的壁畫。其他的牆壁上也有敘述神明故事的壁畫。 達曼揚吉寺院(Dhammayangi Temple)是納圖王(King Narathu)在1167年所建的著名佛寺,它的塔是塔群中體積最大的一座,也是集古代磚瓦建築精粹的漂亮建築物,結構穩重,和一般木造建築物迥然不同。 這個城市最大的佛像是建在通往稍埠出路的平原上,是印度式的摩奴訶浮屠佛像,建於1057年,高14.6公尺,一般香客稱之為「脫頭巾佛像」,因為紮著頭巾的香客要瞻仰這尊佛像時,頭巾多會鬆脫下來。在這尊大佛像的左右兩旁還有兩座較小的佛像,在後面的洞府裡有一座臥佛。 地形平坦的蒲甘城是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其中以明格拉佛塔(Mingalarcedi Pagoda)的塔頂看夕陽為最佳。黃昏時分,眺望著廣闊的平原和眾多錯落有致的佛塔寺廟被籠罩在夕陽的餘輝下,天地之間渲染得莊嚴肅穆而又祥和;而瑞山多塔(Shwesendaw Pagoda)是群塔中觀看日出的好去處,在塔頂,初生的太陽在前方一片寧靜中慢慢升起,讓人體會到生命的無限魅力。 除了上述的古蹟外,蒲甘現存最早的建築物,要算是10世紀建造的朗江神廟。其他比較重要的神廟還有建於1284年的明格拉斯達(Mingalacedi)寺塔、蘇拉瑪尼神廟,以及建於12世紀的高道巴林廟等。另外還有一座撒哈巴寺,供奉的是埋在廟牆下的眾多神靈。建於1112年的柯悉提塔,又稱為「碧玉之塔」,坐落於蒲甘的南郊,在緬甸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塔內豎有一組雕刻,分別刻著緬、孟和巴利等文字,是研究緬甸歷史語文最有價值的文物。這裡還有位於帕里耶寺對面路南側的提路明路塔(Htilominlo Pagoda)、位於新舊城之間路上北側路邊的尤帕里耶(Upalithein)佛寺,規模較大並位於佛塔群之中的喬多波陵寺塔(Gawdawpalin Pagoda)、位於佛塔群中心並且可進入的瑞芝古塔(Shwegugyi)、坐落在佛塔群最南部的達馬揚枝寺(Dhammayangyi Temple)及其東面的蘇那瑪尼塔(Sulamani Pagoda)。蒲甘還有大小上千座佛塔,但不論在完整性還是規模上都不及以上所述佛塔的建築水準。 蒲甘考古博物館規模較大,有顯著的蒲甘建築風格,館藏極其豐富,館內有許多佛像及雕刻精品,都是極具代表性的藝術作品。 波巴(Po pa)山,在緬文中是「花朵之山」之意,矗立在市區東南方約50公里處的平原上,海拔1518公尺,山頂上的廟宇供奉著4世紀中葉傳奇故事中的「鐵匠兄妹」,每年5、6月間的靈魂節,是這座廟最熱鬧的時候。 2003年12月2日,緬甸軍事執政團在國際反對聲中,於市中心建立一座高94.4公尺,約16層樓高的瞭望塔,可以讓觀光客鳥瞰蒲甘市容,並禁止觀光客再攀爬其他寶塔,以免古蹟遭到日益嚴重的破壞。 一般來說,蒲甘之所以能聞名遐邇,不僅是擁有眾多歷史古蹟的緣故,現在居民製作的精緻手工藝品,更使得蒲甘在藝術上的卓越成就聲名遠揚。這裡最精巧的藝術品是漆器,當地居民10戶之中倒有9戶是從事這種漆器的藝術創作。還有,遊客在這裡別忘了看一場當地傳統的木偶戲及久負盛名的邁因卡巴(Myinka-ba)村的竹器製品,位於蒲甘市南方兩公里處,在歷史上非常有名,阿奴律王曾把被征服的孟族君王禁錮在這裡。這個古老的村落約有2000名人口,是蒲甘區內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觀點。此地以竹製品聞名全國,竹子經伊洛瓦底江上流飄送到這裡,經加工後製成各種竹牆、竹桌、竹棚等日常生活用品後,再運往仰光及其他大城市出售。當地觸目所見,家家戶戶都在竹堆中忙著工作,所以邁因卡巴村又叫做竹子村,村民們精神生活依靠佛塔,物質生活就依靠竹子。這裡的漆器也非常出名,全村男女老幼不是編竹專家,就是漆器師父。村裡有私營的診所,也有政府辦的小學校。村民們居住在自己編築的竹屋中,清爽涼快,唯一擔心的就是地震的來臨。
返回到
蒲甘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