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印度 的原始碼
←
印度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歷史悠久古國== 它的名稱來源與恆河有著密切的關係,恆河是印度人的聖河,根據印度的神話,這條河是從印度教地位最高的濕婆神腳下流出,是女神桑加住的地方。恆河的古名發音爲「信都」(sindhn),在梵文裡就是河川的意思,原來只是普通的名詞,後來漸漸成爲恆河的專有名詞,又演變成恆河以東全地區的地名,葡萄牙人讀「信都」的時候,訛傳爲「印度」,這就是印度國名的由來。 早期歷史分爲史前時期和印度河文明時期,這兩個時期又稱爲哈拉帕時期。早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這裡的居民已經知道採集和狩獵,區域內也有了許多小邦。從公元前3500年境內的俾路支最早出現部落群,到公元前2300年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興起,大體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爲半遊牧階段,人民活動在現在的阿富汗東部和俾路支北部;第二階段爲畜牧業發達階段,人民主要活動在俾路支;第三階段爲地域性村社階段,在印度河流域出現了一系列因農耕而聚集的定居點,其中較爲重要的是阿姆利則、考特特吉和克利班汗。 公元前2300年左右,前哈拉帕文化結束,印度河流域文明開始。它是當地居民在特定環境下的卓越創造,宛若一顆古老耀眼的明珠,鑲嵌在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內,面積幾乎有80萬多平方公里。那時印度原始居民達羅毗荼人已經有了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已懂得鋪設道路和下水道;當時定居在印度河河谷的居民已可使用青銅製的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具,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手工業以銅器和陶器爲主,棉織業也有所發展;已經有了車、船等運輸工具,且與美索不達米亞和波斯灣地區有了貿易往來。 這一時期的文化實際上就是一種都市文化,在印度的摩亨朱•達羅(Mohenjo-daro)地方,考古學家發現一座巨大而美麗的古文明時期城市遺蹟,有寬窄不同的街道和高大的建築物,居民的住宅是兩層樓的房子,擁有浴室、看門人小屋和多間出租的房屋;建築精緻,通風設施良好,可防熱防潮。城市居民食用小麥、大麥、牛奶以及像棗子之類的水果,知道使用金、銀、銅、鉛、錫和青銅,但不會使用鐵。銅和青銅是用來製造兵器和家用器具的主要金屬,很多石頭用來製作小刀、印鑑、偶像、小罐和裝飾品,雕塑作品也非常細緻。在出土的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手臂有許多臂環的裸體跳舞少女青銅塑像,和用紅土製成的一些小而生動的公牛和水牛塑像。婦女喜歡用金、銀、象牙、銅和寶石製成的裝飾品。人們崇拜母神和陽物,以及樹木、野獸、蛇蝎等,靈魂之說非常盛行。 公元前1750年左右,印度河文明開始衰落,境內的旁遮普、古吉拉特和恆河谷地,出現了後期哈拉帕文化。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遊牧民族雅利安人從西北進入印度境內;雅利安人是19世紀歐洲一些文獻中對印歐語系各族人民的總稱。 在公元前14世紀,中亞地區就有一個自稱爲「雅利安」的部落集團,他們皮膚白皙、個子高大、體格健壯,擅長騎射,從事畜牧,對太陽、月亮、天、風、雲都當作神加以崇拜。他們由信都庫什山和帕米爾高原,越過喜馬拉雅山,闖進印度這個美麗的「大花園」,發現這裡氣候溫暖、水草豐美,於是便在印度河上游遊牧,和早已住在這裡的達羅毗荼人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經過多年爭戰,雅利安人終於征服了達羅毗荼人;達羅毗荼人有的被俘虜做了奴隸,有的被趕走。從此,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開始衰落並漸漸消失。 雅利安人的中心勢力接著又向東部推進到恆河流域,也學會了榖類的種植,生活方式逐漸改爲村落的農業方式,把原來的畜牧狩獵退爲副業。他們定居在肥沃的印度平原上,食物豐富,人口迅速增加,社會職業漸有分工,除了大多從事耕耘種植外,村落中的長老和對宗教特具才能的人,可專司祈禱禮拜謀生;年輕力壯的,便去做武士。由於農牧業的發展,也產生了專門製造農具和武器的手工業工人,以及靠販賣爲生的商人,印度獨特的文化由而產生,也逐漸建立統一的國家,雅利安人便是印度的基本民族。 印度最古老的歷史文獻是雅利安人的「吠陀」,這部作品所記載的時代稱爲吠陀時代,它又分爲梨俱吠陀和後期吠陀兩個時期,前者記述雅利安人早期活動在印度西北部實行軍事民主化、經常與當地土著發生戰爭的過程;後期吠陀是指雅利安人進入恆河流域後的生活和勞動的情形,這時他們已經會使用鐵器,並以自己是白皮膚等原因,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歧視黑膚色的土著居民,而逐漸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發展成聞名於世的印度四個種姓制度,嚴厲又複雜,社會形態也由部落逐漸過渡到地域性共同體,奴隸制國家開始形成。僧侶和祭司被稱爲婆羅門(BrShmana),是印度教神職人員,也是掌權者;武士貴族叫做剎帝利(Ksha-triya);從事商、農和手工等業者爲狀舍(Vais’ya),即傳統的平民;這三個種姓都屬於白皮膚的雅利安人。第四個種姓是戰敗的達羅毗荼人,全是黑膚色的土著居民,稱爲首陀羅(SQdra),他們多係農奴、雜工和乞討者。這四個種姓世代相襲,互不通婚。 雅利安人歧視混血種,把他們排斥在種姓之外,稱他們爲不可接觸的「賤民」。按照印度人的說法,婆羅門是從「梵天」的國度中出生,所以最高貴;剎帝利是從梵天的肩上出生,吠舍是從梵天的膝上出生;首陀羅則由梵天的腳上出生,所以是「奴隸,可以隨意驅逐、殺戮」。自從婆羅門佔據印度社會的首要地位後,人民的一切生活習慣都要按照宗教的規定去做,印度便永遠成爲宗教國家。後來,由於社會發展和戰爭的原因,雅利安人開始和土著居民融合,種族界限和種姓制度才日漸淡化。 公元前900年前後,恆河流域一帶發展成爲都市國家。到了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印度東部出現16個國家,進入了列國時代,其中以摩揭陀(Magadha)王國勢力最強,它於公元前544年控制了恆河谷地,並且統一了印度,佛教和耆那教也就在印度成爲重要的兩大宗教。這時婆羅門教已經腐敗沒落,僧侶們墜落不堪,嚴酷的階級束縛更使印度社會失去活力,於是宗教改革運動接踵而至,其中最有勢力、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釋迦牟尼的佛教,他以慈悲的胸懷,反對階級欺壓,到處宣傳教理,以超渡眾生,他所主張的「四聖諦」就是佛教的基本教諭。 過去印度各邦沒有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領導,實力分散,各自爲政,所以一遇外力欺凌,強兵壓境,各邦組織就會土崩瓦解。就在釋迦牟尼悟道後不久,波斯帝國大流士國王,越過阿富汗信都庫什山的缺口侵入印度,自公元前518年起,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地區被波斯人佔領。公元前364年,印度建立了最早的難陀王朝。 公元前327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侵入西印度,統治了10年。公元前321年,出身孔雀家族的施陀羅S多(Chanaragap-ta)推翻難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MauryaDynasty),並實施中央集權統治,印度第一次正式統一。公元前317年,馬其頓兵敗撤出印度,其軍事佔領失敗的主因,與印度境內的宗教改革和佛教的興起大有關係。佛教宣傳全民平等、道德和民主,致使印度人民團結心日益增強,因此使過去所向無敵的亞歷山大’也只好在印度知難而退。 孔雀王朝第二代帝王賓頭沙羅繼位後,又征服印度南部德干高原,使印度帝國呈現出空前強大的盛況,尤其是第三代帝王的阿育(ASoka)王統治時期,是印度歷史上最輝煌的黃金時代。 阿育王被後人推崇備至,彷彿如中國堯舜一般,聖人郅治,愛民如子。他的仁政之一,是設立許多醫院,收容病人;還有世界上最古的獸醫院,醫治牲畜。這個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也是一位優秀的建築師,他的王宮和那難陀大學等許多宏偉的建築物,都是由他設計營造的。在公元前265年,他遠征孟加拉灣的阿林迦(Alinga),殺死10萬敵軍,俘敵15萬多人,造成許多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心存善念的他感覺到勝利的代價實在太可怕,乃幡然悔悟,在佛法的感召下,成爲釋迦牟尼的信徒,把佛教定爲國教,並於公元前246年召集全國高僧數千人到首都葉氏城(Pataliputra)開會,把佛教的經、律和論,用當時流行的巴利文寫下來,從此佛教才有正式的經典,這經、律、論三種合稱三藏。這次佛教大會共開了9個月接著阿育王便派遣他的兒子和丨000名高僧各帶經典,到國內外各地傅教,東至紬i甸,西到大夏,南達斯里閭卡,北及中亞;另派使者_到敘利亞、埃及等國傅達他的敬意和佛的使命。所到之處都是訴諸理智、良心,而不使用暴力和強權。總之,在阿育王治理下的印度,人民富足而善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榖滿倉庫,金滿府庫,講信修睦,天下太平。阿育王執政41年,於公元前232年去世,印度及亞洲各地人們對他的尊敬至今不減。 公元前185年孔雀王朝滅亡,隨後巽伽(Sunga)王朝和甘華王朝在華氏城(今巴特那)建都,但版圖已縮小到原摩揭陀國那樣大小。公元前150年後,印度境內陷入混亂狀態,在北方有希臘人所建的大夏王國不斷入侵,月氏族、貴霜(Kushans)族相繼吞併北印度,但都沒有建立鞏固的統治。在印度南部,達羅毗荼人所建的安得拉(Andhras)王朝,繼粗陵迦國而興起,潘地亞(Pandya)、哲羅(Cgra)和朱羅(C6la)三國鼎立對峙。公元27年,摩揭陀的甘華王朝終於被安得拉國所滅,德干高原以南的印度因而統一。公元50年左右,大月氏中的貴霜族首領邱,在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大月氏國,定都犍陀羅;他的兒子閻膏珍平定了恆河上游,與南方的安得拉國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這在印度歷史上稱爲貴霜時期。大月氏國的第三代國王迦膩色迦(Kaniska)執政時國力最盛,國土西起布哈拉(今烏茲別克),東至巴特那,南達阿格拉以南,北及克什米爾和帕米爾高原,對內廣施仁政,且和當年阿育王時代一樣大力推廣佛教。 到了公元3世紀後,北朝大月氏國和南朝安得拉國都逐漸衰微,各地藩侯割據。孔雀王朝的後裔复多(Gupta),原係華氏城中的一個藩侯,他用武力合併了附近地方,勢力漸大。他的兒子旃陀羅笈多糾集許多雅利安藩侯,稱雄於恆河流域一帶,並於公元320年登基稱王,這就是旃陀羅g多一世,是爲笈多王朝。這位國王採佛教輪迴之說,並設廟宇拜神像,將婆羅門教所尊奉的36神,改爲創造神、破壞神和保護神等3神,而演變成爲今日的印度教。他的兒子沙摩陀羅笈多於公元335年繼承王位後,便將盤踞在北方的大月氏、突厥、安息等族的藩侯一一加以征服,合併德干高原,變爲笈多王朝的領土。接著又向南方進軍,先後降服奧里薩、伽陵伽各藩,再南下侵入哥達瓦里河和基斯特那河流域,直抵烏德拉斯,至此全印度再度統一,從而形成古代世界最大的領土。沙摩陀羅笈多本人信仰婆羅門教,便採用古代雅利安貴族所用的梵文,而排斥盛行於民間的佛教用語巴利文。由於政治安定,出現一個保護文藝的富裕階級,傳統文學、音樂、戲劇和造型藝術等得到空前發展,產生了偉大的梵文史詩,形成印度歷史上的文藝復興,稱爲梵文文學的黃金時代;同時還發明了十進位計數法,天文、數學和冶金等方面也有重大的貢獻,國內的經濟、文化更是空前繁榮。 笈多王朝復活了婆羅門教,但因受佛教的影響已有變化,而與遠古的婆羅門教不同,成爲印度絕大多數人所信仰的宗教,因此後來就甘脆改稱爲印度教’當時這個國家被中國人稱爲「身毒」。笈多二世時,中國晉朝高僧法顯來訪,並留學印度,回國後把帶回來的律藏譯成中文,把西行經過寫成著名的「佛國記」一書,成爲後世研究印度歷史的寶貴資料。 此時,被西方史學家稱爲「白匈奴」的匈奴人,因被中國漢武帝征伐而向西南遷徒,在戰勝波斯王國後勢力增強,乃於公元455年轉而襲擊已經日漸衰弱的笈多王朝,佔領了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建立東起今日的孟加拉、西至阿富汗的中亞大帝國,笈多所建立的體制及文化藝術成就,都被破壞得蕩然無存。到了公元528年,白匈奴被印度一個土邦國王所擊敗,慢慢地被印度人所同化。同時在南亞次大陸的北部分裂成許多獨立的小國,呈現各自爲政的混亂局面。其中德里北方的小國坦尼沙逐漸強大,兼併了鄰近的一些小國。 公元606年,恆河流域又出現一位強者戒曰王(Harsa),他統率一支由步兵、騎兵和戰象所組成的雄師,重新統一了北印度,版圖與笈多王朝盛世時約略相等,但是在印度各地仍有許多小國相互對立,彼此傾軋。這段時間南北印度雖未統一,但有文化交流,從而形成特殊的印度文化。戒曰王是英明的濟世君王,他利用佛教鞏固統治,但並不歧視印度教。中國唐朝著名高僧玄奘,在戒日王晚年時到印度留學和遊覽,與戒日王成爲至友,在他寫的「大唐西域記」中,詳細地記載和描述了戒日王的身世和政績,這是現存印度史中有關戒曰王朝的最早、也是最詳細的史料。 在這同時,南印度的遮婁其(C5lukya)王國與帕拉瓦王國爲爭奪德干高原對峙了數百年。公元8世紀時,阿拉伯人入侵印度的信德地區,不久被當地居民擊退。此後,境內處於封建割據狀態。
返回到
印度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