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巴塞隆納 的原始碼
←
巴塞隆納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古典與現代== 作為加泰隆尼亞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巴塞隆納市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是座擁有2000年歷史的歐洲古城典範。早在17世紀,大文學家塞萬提斯的不朽名著「唐吉訶德」中,就曾這樣讚美過巴塞隆納:「這裡有彬彬有禮的市民,是流浪者的庇護所、勇士的故鄉。這裡有正義和忠貞的友誼,市容之美舉世無雙。」現在,這個城市共有20多處美術館和博物館,向世人展示它輝煌燦爛的古老文化和現代文明。 畢卡索(Picasso)美術館位於哥德區蒙特卡達(Montcada)路15~17號,是他年輕時的住宅,現在作為陳列他作品的美術館,並且是座頗具特色的有趣美術館,由他的秘書兼密友詹米‧塞巴蒂斯於1960年倡建,1963年開館。1968年畢卡索本人捐贈了9幅「鴿子」、900多幅油畫和素描等作品。進入這座兩層樓建築物的大門,就會看到拜占庭風格花紋雕飾的露天中庭、迴廊和紀念品區。館內收藏著他幼年時期在家鄉馬拉加的作品及版畫、拉卡洛利納時代作品、肖像畫和自畫像,他19歲時的自畫像「我是國王」是他離開故鄉前往[[巴黎]]之日,留給他母親瑪麗亞的最後一幅名畫,被認是巴塞隆納藝術遺產中的珍品。美術館內還有他青少年時期在巴塞隆納、馬德里、法國學校時代,以及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一直到晚期的立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作品,是觀賞畢卡索早期畫風不可錯過之地。作品皆依時期陳列,遊客可以由其畫風轉變的次序中揣摩他一生的際遇。 館中有他1937年的一幅代表性油畫「格爾尼卡」,在這幅長7.8公尺、高2.3公尺的巨畫上,揭露了納粹德軍對格爾尼卡的狂轟濫炸,使小鎮瞬間化為廢墟的罪行,是他以滿腔悲憤的心情所繪的名畫(原畫珍藏於[[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內)。 在館內的20多間展覽室裡,展出從他9歲第一幅鉛筆素描「鬥牛和六隻鴿子的習作」,至20世紀6、70年代立體派畫風的許多傑作。他15歲時畫有「初聖體拜領」(The First Communion);並有多幅男模特兒畫作,其中且有顯露生殖器;還有在他16歲時所作的「科學與慈善」等;在這些畫中,都不難窺見畢卡索的繪畫天才。另一系列以妓女為主題的畫作如「手放肩上的妓女」、「侏儒舞孃」,以及「藍色的年代」等,都是館裡的展覽重點。最重要的是言幅鎮館之寶,是在第22展覽室裡的「侍女」(Las Menminas),它是仿西班牙歷史上最受尊敬的宮廷畫家委拉斯蓋茲的同名傑作。畢卡索以立體派支離破碎的塊狀解開委拉斯蓋茲名畫的秘密,重新構思空間、色彩和光線三者之間的關聯性。為了這幅曠世巨作,畢卡索預畫了近40幅的習作,用以捕捉最精確的表現。 安東尼‧達比埃斯基金會(Fundaci﹠ Antoni T﹤pies)坐落在新市區內,是建於1880~1885年的現代主義建築,是當地最具創造力和吸引力的藝術中心,磚紅色的外壁搭配上一團雜亂鐵絲頂在建築物的上空,顯現出十足的超現代感,裡面展示達比埃斯為主的繪畫、雕塑作品。 達比埃斯是西班牙抽象派畫家,1923年12月10日出生於巴塞隆納,1943年在巴塞隆納大學攻讀法律系,1946年開始自行習畫。畢業後於1948年在巴塞隆納協助創立了一個超現實組織骰子七點社(Dau al Set),並與胡布羅沙(Jaon Brossa)創辦一份美術和文學的評論刊物,他自己還兼西班牙數家雜誌的主筆,除了搖筆桿外,他還無師自通地拿起畫筆,揮彩他的人生,靠自學成為藝術家。這位西班牙當代前衛畫家非常嚮往東方深奧的禪宗,因此念法律的也卻放棄理性,往感性的創作之道而行,最後選擇了以追求佛教的「禪」,作為表現的精神,他的畫在戰後引起了西方畫壇的注目。在也作畫的早期,曾受到達利和布紐爾等西班牙超現實主義風格的繪畫和實驗電影的啟示,後來自我發展出一種獨特的非形象主義(Informallsm),混合材料、單色畫和刮割的畫法,欲表現出「禪」的哲學。1950年受杜比費(Jean Dubuffet)作品的影響,轉向抽象畫。1955年拼棄超現實主義風格,開始用原塗法作畫。他的畫作很有趣,沒有清楚的輪廓,也沒有明顯地在畫某種特定的實存物品,潑墨般的塊狀色彩,多層次地交錯在畫布上,因此他被認為是肌理專家的代表,能使畫面呈現多重質感和高度觸感。除了油彩和畫布外,沙、石膏、毛線、皮革和舊報紙等各種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東西,都可以成為他作品中的元素之一。對他來說,創作的成就在於過程,畫面的表現則是過程的體現,懂得的人喜歡,外行人則認為他在「鬼畫符」。這位畫家於1970年展出他的第一件雕塑,同年並贏得多項國際性繪畫大獎,作品廣獲世界各地美術館邀展和收藏。 米羅美術館(Museo de la Funaci﹠ Joan Mir﹠)是棟白色的建築物,由他的至友Josep Luis Sert所設計,就像米羅的藝術創作一樣大膽、明亮。館內收藏著大畫家的290件繪畫與雕刻作品,以及近1萬件版畫和海報等作品,琳瑯滿目,令人嘆為觀止。美術館大門內右邊是書店,出售許多米羅海報複製品、畫作明信片和介紹米羅作品的書籍,是展覽室的入口,庭院內也擺設著他的雕刻作品,中庭還有氣氛十足的咖啡座,館內採光和室內設計相互輝映。首先參觀的是特展室,展出米羅劇場、書籍和繪製的作品。館內127幅米羅的畫作,筆觸童稚流暢,顏色單純亮麗,揉合了詩和夢的世界,大人欣賞,小孩更感親切,因為米羅的畫作就像兒童塗鴉沒有制式的表現,卻舒舒服服地博得讀者的共鳴。他曾經為「新羅蜜歐和茱麗葉」、「兒戲」等芭蕾舞劇設計舞台布景草圖、攝影和服裝的草稿,天馬行空,超現實的道具設計和手稿,有別於一般舞台道具布景。常態性的米羅作品,多用純紅、純藍、純黃或純綠的色彩和黑色線條;鳥和女人則是他最常畫的主題,如「三個女人」、「女人和馬」、「夜晚中的鳥和女人」,以及「朝陽升起的女人和鳥」等。館內最有趣的畫作是米羅的自畫像:一張圓形大臉、兩顆大眼睛、兩個眼球像太陽,一個眼內再框一個紅圈圈,兩條線連接兩條曲線形成身軀,點了塊黃在下方,背景是鉛筆的塗鴉。美術館的二樓也有許多巨幅作品,不過最令人驚嘆的是一個房間內,展示出米羅5000多張手稿草畫,便條紙上、信封背面和練習簿都是他的畫紙,由此可知大師的成就,除了天才外,還靠努力。陳列在館內外的100多座銅質或陶土的雕塑,色彩豐富,趣味的造型,樸實可愛。 這聞名世界的大畫家和大雕刻家米羅(Mir﹠),他的作品簡潔單純,幽默自然、富於想像力,有如夢境。1893年4月20日出生於巴塞隆納,幼時喜愛繪畫。曾在商學院讀書,做過職員。後來進入巴塞隆納美術學術,在弗朗西斯科‧蓋利(Francisco Gali)的指導下學繪畫,接觸各現代流派,參觀當地教堂帶有拜占庭影響的壁畫。此後他的創作追求詩境,旨在表現自然本身的概念,用20世紀成人的理智,像原始人或孩子一樣描繪自然,這一點與超現實主義和達達主義頗有共同之處。他的藝術從早期的創作到晚期富於幽默感的名作,發展變化不很顯著。自1915至1919年他在故鄉巴塞隆納創作風景畫、肖像畫和人體畫,集中研究色塊之間節奏的互相關係。1919年後,他經常來往於西班牙和法國[[巴黎]]之間,創作了一批靜物畫、風景畫和不受時空影響的超現實畫;同時又發展出屬於他個人極童稚樸拙的風格,把兒童藝術、原始藝術和民間藝術融為一體,線條單純且色彩明亮。 1925~1928年,在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和保羅‧克利(Paul Klee)的影響下,創作了「夢之畫」、「幻想的風景」等油畫,線條、形體和色塊,乎都是隨意亂畫上去的。到了20世紀30年代,他的作品開始定期在法國和美國展出。1937年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他為西班牙館繪製帶有強烈社會批判性的壁畫「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回到西班牙,創作「驚恐」這幅作品,用象徵性的形象向社會政治生活的腐敗力量,以及災難與戰爭的因素提出挑戰。戰後他成為聞名世界的大藝術家,他的雕刻、素描、油畫和書籍插畫在許多國家展出。1950年為美國哈佛大學繪製一幅壁畫,1958年為設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廈設計陶瓷鑲嵌壁畫,獲國際大獎。1962年[[巴黎]]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替他舉辦專展。1993年為了慶祝米羅的百年誕辰,巴塞隆納米羅基金會曾在這個美術館內舉辦了長達數月的米羅紀念特展。 加泰隆尼亞(Museo de Arte de Catalunya)坐落在惠克山丘上,是1927年為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所建的宮殿改成。20世紀初期,考古學家在本區和加泰隆尼亞羅馬天主教堂大量發現中世紀的遺蹟和藝術,因此文化組織和宗教界便將一些教堂內的壁畫、祭壇畫、聖物、藝術品和有價值的文物,統一集中在這個館內供研究及展示用。一樓還設有陶器考古博物館,也值得欣賞。 巴塞隆納考古博物館與史前考古館(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Barcelona and Institut of Prehistory and Archaeology),以史前藏品、古希臘和羅馬收藏品,以及伊比利考古發掘的樣品而著稱。陳列品包括在安普利亞斯發掘的部分文物的比例模型,還有希臘古瓶、料器和雕塑。有一個精緻的公元前4世紀醫神艾斯庫列普(Asclepius)雕像,還有在安普利亞斯發掘的維納斯雕像。另有阿爾蒂米斯(Artemis)頭像,據傳是斯科帕斯(Scopas)派的作品。館內專門開闢許多房間陳列小型實物,如羅馬銅器、希望和埃特魯斯坎古瓶,以及羅馬料器和陶器。 弗雷德里克馬雷斯博物館(Museo Frederik Mar≡s),是雕像家兼收藏家弗雷德里克‧馬雷斯於1893~1991年所興建,並捐贈給巴塞隆納市政府。這裡除了以他自己的作品為主外,還有一些古希臘、古羅馬,一直到近代名家的各種藝術品展出,並收藏許多古羅馬以前至19世紀的雕刻作品,展出物還包括有扇子和聖水洗禮池,包羅萬象,故又被稱為懷舊館(Museo Sentimental)。 當代美術館坐落在哥德區內,是由美裔建築師查理德邁耶(Richard Meier)所設計,他擅於雕刻陽光,設計一連串光線穿透的曲折迴廊,充分應用光、人、時間的投影,讓人峰迴路轉地去發揮各式各樣精彩的藝術作品,目的是要延長館內觀眾走在藝術的時間和空間,每層樓之間的緩坡旁,上千片的光在白牆上起起落落,讓觀眾的身影也落入光的圈套中。所有實驗性和前衛的藝術都在這裡展示,包括一整個房間的玻璃精子、發霉的麵包人形、腐敗的人體版畫、老教授一人唱獨腳戲的空教室、以針刺人背的滲血圖案,還有上萬個貼有人名的鐵盒紀念碑。 達利劇場博物館(Teatre-Museo Dali)距離市區約90公里,整棟建築物擁有幾何形的外觀,屋頂並有白色蛋形裝飾,令人還未踏進門內,就已能隱約感受到達利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進入門內,乍見極盡荒謬、怪誕、妄想和瘋狂意識的達利作品,不斷地交織出咄咄逼人的詭異張力,令人會產生一種彷彿被吞噬、撕裂和壓迫的恐懼感。 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o d'Art Modern)位於城堡公園內,展出浪漫主義時期及19世紀現實主義繪畫,特別是弗圖尼(Fortuny)的作品,觀眾在此可飽覽現代派時期的藝術作品。 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o d'Art Contemporani)建成於1995年,坐落在天使廣場,是一座極具現代風格的博物館,它的主要功用,是對其他博物館展品所涉及的時期範圍的補充。 巴爾畢耶爾─穆耶爾早期美洲藝術博物館(Museo Barbier-Mueller d'Art Precolombi),展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的最重要的美洲藝術收藏品,這裡的展品都是精選出來的珍稀文物,大量的雕刻品、陶器、織物和祭祀用器,展現了美洲古代文明的大部分風格。 加泰隆尼亞考古博物館(Museo d'Arqueolongia de Catalunya),展出巴利阿里群島及伊比利半島史前至公元7世紀的文物,其中包括有古羅馬馬塞克鑲嵌畫,以及展現巴利阿里文化的考古文學。 加泰隆尼亞歷史博物館(Museo d' Hist﹣ria de Catalunya),是個運用複製品模型、文物、視聽及互動方式,多方面地展現加泰隆尼亞歷史的常設展覽場所。 航海博物館(Museo Maritim-La Gran Aventura del Mar)坐落在和平廣場上,展出大航海時代的文物,包括古代船隻的複製品和古代航海圖等重要收藏。城市歷史博物館(Museo d'Hist﹣ria del la Ciutat)位於國王廣場,陳列有整座保存完整的羅馬遺蹟,包括2000多年前的街道巷弄商家。此外,館中還展出藝術及工藝品等巴塞隆納的文化遺產,以及古代雕塑、文件和版畫等出土文物。 神聖家族教堂博物館(Museo del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ilia)位於瑪洛卡(Mallorca)街401號,這個小型博物館中展出與教堂興建歷史有關的資料,其中包括照片及建築師高迪的個人物品。 佩德拉爾貝斯修道院博物館(Museo Monestir de Pedralbes),位於市內地勢較高的部分,由一組美麗的14世紀哥德式建築組成,院內的迴廊被認係歐洲最優美、也是保存得最好的修道院迴廊。修道院的一間禪房中裝飾珍貴的壁畫,教士會聽中收藏著一些傑出的藝術作品。此外,博物館中還展出提森‧波涅米薩(Thyssen Bornemisza)所收藏的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及巴洛克藝術精品。 人類學博物館(Museo Etnol﹣gic)坐落在惠克山公園內,展示哥倫布到達新大陸之前的美洲文明,菲律賓、亞洲及非洲的文明。 漫畫及畫刊博物館(Museo del C﹣mici la ll. Lustraci﹠)位於聖卡洛林娜(Santa Corolina)路25號,以紀實的手法展現19世紀以來,西班牙連環漫畫所走過的歷程,並展出許多世界各地出版的畫刊。 此外,巴塞隆納較有名的博物館還有裝飾博物館、紡織品及服裝博物館、音樂博物館、科學博物館、高迪故居博物館、動物博物館和迪善布爾連密沙美術館等。 當地博物館門票5至7歐元不等,但有很多博物館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天是免費參觀的。此外,在每個星期6晚上7時半至8時半,在加泰隆尼亞美術館至西班牙廣場間,有一場雷射音樂噴泉秀。 這個城市的建築設計多彩多姿,古老典雅的哥德式建築和怪誕、前衛、新穎的現代主義建築混合在一起,顯得既不協調又頗為趣味。其中的自治統領館(Palau de la Generalitat)在大教堂的西邊,庭院和禮拜堂都是建於15世紀初的哥德式華麗建築物,很值得一睹。內部的黃金廳(Salon Dorado)是1931年加泰隆尼亞成立共和國時發表宣言的所在地,不久共和國被推翻。這棟建築物前的聖‧杰姆(San Tairne)廣場也是採用哥德樣式建造的。 市政廳(Ajuntament)面向聖哈烏梅廣場,建於14世紀,內設有著名的百廳(Sal﹠ de Cent),它的裝飾是由加泰隆尼亞大畫家塞特(Sert)所設計,朝向丘特(Ciutat)街的立面屬哥德式風格,朝聖哈烏梅廣場的立面,則為新古典主義風格。 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大樓(Palau de la Generalitat)位於聖哈烏梅廣場,建於15世紀,為哥德式建築,主立面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內部樓梯令人印象深刻,種有橘樹的庭院也有相當特色。 國家宮(Palau Nacional)坐落在克麗斯蒂納(Cristina)大街上,是巴塞隆納的主要地標,前方神奇噴泉(Font M﹤gica)的階梯式設計令人難忘,它利用水、色彩和音樂的組合進行藝術表演,每年6月底至9月底星期4至星期日的晚上舉行噴泉音樂秀。國家宮高踞台階上方,它就是加泰隆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Art de Catalunya),是大量中世紀珍寶的收藏地。在國家宮的下方、台階的右側是重建於1985年的德國館(pabell﹠ dissenyat per Mies van der Rohe),其設計堪稱先鋒派建築中的瑰寶。 王宮(Palau Reial Major)建在國王廣場後方,是11~14世紀的羅馬風格建築,後被哥德風格加以修飾。蒂內爾(Tinell)正廳規模宏大,由6個半圓形拱門所支撐,非常引人注目。 森特耶斯宮(Palau Centelles)建於16世紀,坐落於吉崗甘特斯(Gegants)街,宮殿的建築風格以哥德式為主,立面上建有哥德火焰式風格的窗孔,庭院內有著被哥德式檐廊所遮蔽的哥德風格樓梯。 達爾瑪塞斯宮(Palau Dalmases)建於17世紀,坐落在蒙特克達(Montcada)街,建築的立面樸素簡約,融合了加泰隆尼亞哥德式的線條與巴洛克風格,庭院內的樓梯由一條檐廊所覆蓋,檐廊上裝飾著精美的雕刻,令人印象深刻。 加塔拉納音樂宮(Palau de la M<sica Catalana)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建於1905~1908年,由與高迪同時期的現代主義建築師多明尼各所設計,現為巴塞隆納市立管絃樂團的長期演奏基地。這座磚紅色的建築物使用大量華麗的薄鐵板和馬賽克裝飾,舞台頂端嵌有大型彩繪玻璃的圓頂,非常特別。 總督夫人宮(Palau de la Virreina)是蘭布拉花卉拜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座建築物,建於18世紀,與路易十四(Luis XIV)時代的風格非常近似,目前是市立展覽中心的所在地。 在巴塞隆納最出名的建築物,多出自建築怪傑高迪(Antoni Gaudi)之手,他在當地留下了13座建築物,除了聖家堂堂米勒宮、巴特洛宮、基爾宮和基爾公園外,還有學校、住宅、公寓、教堂和兒童遊樂場。 這位加泰隆尼亞建築大師,是20世紀初新建築藝術的現代主義運動(Modernismo)主要成員,他生性憤世嫉俗,生於1852年6月25日,自幼就對建築感興趣,曾在巴塞隆納省立建築學校攻讀,畢業後的初期作品近似華麗的維多利亞式,後來轉變為用一些幾何形體作創造性的組合,表面常用磚、石或彩色陶瓦砌成動人的圖案和花卉爬蟲狀的金屬裝飾,但大體上為回教圖案和基督教圖案在西班牙混合體的摩爾式,後來又採用歷史風格如哥德式和巴洛克式而作動態的嘗試,但在1902年後又摒棄了歷史風格。 在高迪的設計中,除了某些有關自然和宗教的明顯圖形外,多以表現結構和材料為主。在愛斯瓜爾德別墅(Torre Bell Esguard)、基爾公園和基爾教堂等建築中,其設計被稱為平衡式的結構,即結構中沒有內部支撐和外部扶垛等,完全要靠結構本身的平衡,如高迪本人所稱:「像一顆樹般地長著」,它所用的基本構件中有承受斜向推力的斜柱及斜墩,和承受很少推力的疊層瓦的薄殼拱頂。他在巴塞隆納的巴特洛宮和米勒宮等兩幢多層建築的結構中應用了這種平衡體系,並在形式和表面上採用了表現加泰隆尼亞地區山丘和海濱特點的象徵手法。 在復興加泰隆尼亞地方風格的建築藝術運動中,高迪是積極的參與者。在這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未完成的最後作品聖家堂,直至他死於車禍時只完成1個耳堂及其4個塔樓之一。在設計圖紙和模型中,他使用螺旋形的墩子,雙曲面的扶頂和側牆,以及雙拋物面的屋頂,使它們互相平衡,構成一個象徵性的複雜結構組合,甚至使那些受其影響而在20世紀60年代中、在世界各地建造出奇形怪狀的混凝土薄殼結構的建築師們也大為吃驚。此外,他還受到超現實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的畫家和雕刻家們的崇拜。但他對全球性建築設計的影響終歸是很侷限的,只有少數建築設計師熱衷於他的平衡結構;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中,當國際式建築風格盛行時期,他的設計工藝並不受人重視,但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也那無限的頑強想像力卻受到人們的推崇。 這位有一頭蓬亂白髮的工作狂,經常戴著他心愛的圓型帽,終日把自己關在設計室中,直至1926年6月10日他在聖家堂工地督工時,不慎出車禍死於有軌電車的輪下,才結束了他多彩多姿的一生,享年74歲,但卻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建築遺產。在西班牙人的心目中,他和巴塞隆納是一體而不可分的;人們甚至認為:巴塞隆納之所以擁有如此變化多端的風貌,正是受到高迪放縱不羈設計天分的影響。即使到了今天,他的獨特風格仍教那些後起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們驚嘆不已。 他代表作之一的聖家堂(Sagrada Familia)是建築藝術的不朽精品,係1882年由蘭西斯哥德比亞爾以哥德式的建築理念著手建造的,於1891年才由高迪接手建築。對高迪來說,聖家堂是色列特山聖石精神的再現。3層樓的5主殿、3側廊、4個特殊的尖塔設計,構成了拉丁十字形的巴西里加會堂式的怪異建築。尤其是直入雲霄的4個箭形主尖塔,高達170公尺,彷彿是四枚花式煙火在天上蛇形亂竄後才放出的火花,直上天庭和上帝對話。 聖家堂一共有18根尖搭,正面的4根代表天使傳教士,還有2根是聖母瑪利亞和耶穌,另外12根則代表耶穌的12門徒。12根尖塔每4根為一組,每組各有一個可以俯瞰的立面,分別是東北向的基督誕生和幼年、西南向的基督受難和死亡,以及東南向的最後晚餐和基督榮光;每個立面各有3扇代表希望、信仰和博愛的門。聖家堂正門上方的耶穌釘在十字架的聖像也和其他耶穌雕像不同,祂是世界上唯一全裸的耶穌像,連生殖器都看得清清楚楚。現在這座建築已成為巴塞隆納的象徵,高聳的尖塔代表著加泰隆尼亞的高山,教堂前的「反射池」代表加泰隆尼亞濱臨的海洋。由塔下到塔頂,需走完373級沒有扶手的階梯,透過塔上偌大的窗戶可以環視整座城市、海、山和艾桑爾(L'Eixample)棋盤狀的大道,一座連著一座的天橋盡收眼底。風兒自在地穿梭在這高聳入雲的石林間,人們不禁對這些尖塔竟能屹立不搖感到驚訝。這些教堂尖塔本身充滿了異教色彩,獨特而零亂的外形構成了不規則的幾何圖形,同時也詩意地融合了自然界的三個領域:代表礦物的岩漿、代表海中或陸地上動物的章魚或蛇,以及代表植物的苔蘚和嫩芽。這或許就是高迪的神秘之處吧。這座聖家堂整個建築已進行了126年,高迪也為它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至今仍未完工,並且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全建成,因為西班牙政府早已無力負擔費用,全靠遊客們參觀的經費來維持。現在只有少數靠募捐為生的建築工人在繼續工作著,也許還要一個多世紀才能完工,因此又被叫做「窮人的天主堂」。教堂旁有一間高迪的工作室可供參觀。地下室的博物館裡陳列所有有關高迪建築的研究,包括文獻、圖片、影片和模擬建築等。 基爾公園(Parque G﹋ell)坐落在市北山坡上,佔地15公頃,原係金融家尤塞比‧基爾(Eusebi Guell)聘請高迪建造的國民住宅用地,是高迪建築作品最為集中、變化造型也最多的地方,因此是他另一個風格獨特的代表作,也是他未曾完工的古怪城市公園計劃。建築材料多以馬賽克瓷磚為主,多變化的拼花裝飾、童話般的石屋、圓珠狀的長排座椅、噴水蟾蜍、蜂巢環柱、斜拱迴廊和廊柱步道上層的馬車道等的設計,都直接模仿大自然界中動植物的有機型態,再加以巧妙的變化以塑造出奇異的空間,真可說是集所有豐富想像力於一身。 公園入口大門左右,各有一間如格林童話中糖果屋造型夢幻般的房子,有奇怪的外形、色彩的屋頂和蘑菇狀的塔樓,一間供守衛使用,一間作為售房辦公室,但因這個國民住宅社區的設計過於前衛和不實用,加上西班牙的經濟一直不景氣,致社區房屋無人問津,一幢都沒有賣出去,所以就無人守衛和辦公,只有旅行團會帶來觀光客到此參觀,還有由老師帶領的小學生們常來遠足,巴塞隆納市民閒暇時也會常來此聚會聊天。 利用傾斜地面及86根陶立克(Doric)式石造圓柱建成的百柱廳,原來設計為市場,但因空間不夠大,因此並不實用,現在仍空無用途,只有觀光客在此流連徘徊。百柱廳市場的上面是一個鋪沙的廣場兼野外露天劇場,周圍環繞著「高級矮長凳」,表面飾以工廠廢棄不用的大小不一的碎馬賽克瓷磚,展現它多彩的圖案。 每遇雨天,廣場上雨水經沙礫過濾後流進中空的陶立克式圓柱,以及廣場邊緣各種動物造型的排水管,成為灌溉庭園花草的水源,因勢利導的設計與順從自然的巧思,值得讚賞。 觀光客要到基爾公園參觀,不必耗費許多時間和精力爬陡峭的石階,可由市區搭乘13路地鐵到Vallcarca站一片後,順路往前走,左側巷內住宅區間有公共免費電扶梯可資利用,終點是公園的後山。欣賞美景後,可從前門入口處散步下山,到13路地鐵的Lesseps站上車回市區。這種電扶梯有節省能源設計,沒人搭乘時就靜止不動,有人踏上去時,觸動感應器,電扶梯才會自動啟動。 基爾宮(G﹋ell Palace)現為戲劇博物館,坐落在蘭布拉大道附近,是高迪的早期作品,也是由基爾氏委託高迪所設計建築的。建築物的玄關及石柱上都裝飾著鐵製的裝飾物,漂亮的鑄鐵雕花大門和彩色的煙囪,顯目的玄關及石柱上裝飾著鐵製的裝飾物,顯得非常富麗堂皇而又不失莊嚴氣氛。高迪的父親是銅匠,他有父親的遺風,所以頑強的鋼鐵到了他手裡,也能成為充滿設計感的柔和裝飾。現在這座建築物已被西班牙列為國家級古蹟,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在基爾宮附近的國王廣場旁,有高迪設計的鑄鐵街燈,照亮夜歸的巴塞隆納人已100多年。 米勒宮(Casa Mila)又叫做波浪屋,是巴塞隆納一位富商裴雷‧米勒(Pere Mila)委託高迪於1910年蓋的,是高迪的後期作品,坐落在加利西亞(Gracia)大道和普洛旺沙(Provenca)街交叉處的街角上,佔地1.1萬平方公尺,是兩幢多層公寓之一,曾作為賭場、補習班和分租公寓,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從大老遠望去,這棟建築物像是用栗子粉發成的鮮奶油蛋糕屋。 這座被稱為採石場(La Pedrera)的白色建築物,它的旋梯、窗台、石柱和迴廊,外觀全部是波浪造型,從裡到外沒有一個直角,充分表現出自然主義,並有精雕的鍛鐵陽台,屋頂的煙囪也有12種造型變化,酷似排排站的外星悍客;由於建築設計突破傳統,因此也不適居住。米勒宮的風格顯得非常怪誕,是一片令人頭昏腦脹的混亂景象、屋頂上林立著螺旋形的柱狀物,內院則像一座剛爆發過的火山,一切都雜亂無章,但卻又亂中有序,這種景象實非一般正常的邏輯和任何的辭彙所能形容的。 巴特洛宮(Casa Batllo)是另幢多層式的大夏,以凹凸不平龍鱗狀的屋頂為主要特色,展示了高迪的設計風格。造型融合了東方神話故事,以龍脊為樓梯、龍鱗作屋頂的設計,並且壁飾陳設也都以龍鱗花紋為主,顯得非常詭異、神秘,它是高迪離經叛道的建築代表作,意在傳達加泰隆尼亞要求獨立的願望。凹凸不平的巴特洛宮建築有巴洛克的節奏,外觀是以白色圓形陶板黏貼,然後再鑲入綠、黃和青等各種色彩的彩繪玻璃及馬賽克彩瓷,陽台及屋頂也運用波浪紋或精巧的鍛鐵欄干構成的曲線,在陽光照射下成為隨波起舞的海藻或微生物。窗台或門上精巧雕琢的石頭線條,更呈現出有機物般的生命力,以達到建築藝術上的最高境界。 夜晚時,這座在白天充滿幻想空間的海底白色龍宮城消失無蹤,光影下的巴特洛宮籠罩在死亡和詭譎的氣氛中。高迪以屋頂象徵巴塞隆納的聖徒聖喬治(St. George)斬殺西班牙之龍後死亡化身,而以骨狀的結構象徵加泰隆尼亞的殉教者,因此一度曾被叫做「骨頭之家」。 巴塞隆納館(Barcelona Pavilion)是當地一座有名的建築物,已被視為「現代主義」建築的經典之作。它原來是1929年巴塞隆納萬國博覽會所建的德國館,是出自德籍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ne)之手,由於當時德國政府在萬國博覽會結束後試圖將它脫售,但多方交涉後均告失敗,於是這幢精緻的建築物只歷經了9個月的生命便被拆除。20世紀80年代初建築師波希加(Orial Bohigas)被委任為巴塞隆納都市暨建築主任後,整個重建巴塞隆納館的計畫有了實質的推動力量,先期研究小組首先成立,負責收集必要的資料和設定重建的基本原則。重建小組在收集大量資料和反複思索討論後,決定參考原來的建築狀況,以更忠實的實現凡德羅建築師未曾完全實踐的理想為主要目的,重新建成了現在的巴塞隆納館。 氣勢不凡的巴塞隆納館像是由金屬、玻璃和大理石所凝結成的一首詩,清晰而充滿張力,動人的描述著設計的理念和創意,許多現代建築經常使用的形式和材料,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源頭。它由兩個不同大小的室內空間和兩個水池,藉著一個抬高的基座統合而成,室內外石牆由阿爾卑斯山綠色大理石構成。主要空間的結構是8根十字型金屬柱子,支撐著一片長方形的薄頂。在薄頂下幾片沒有支撐的牆面,或穿梭或圍繞成不同的空間。界定和引導空間的牆面由大理石和玻璃構成,每種材料都以最簡單的形體呈現,除了材料本身的色澤和紋理外,一切的裝飾都被摒除,甚至鑲框玻璃的不銹鋼框的細部構成也被簡化到極致。在整個空間中很難找到照明器具,因為凡德羅在兩片落地的霧面玻璃間由屋頂引進自然天光,再加入人工光源做適當的補助,由於設計巧妙,自然光源和人工光線的轉換令人渾然不覺,甚至對大部分參觀者來說,這個光井常被誤認是薄薄的一片界於室內外間的玻璃隔牆。館內還陳列有當年凡德羅專門為西班牙國王設計的「巴塞隆納椅」,被譽為20世紀最優美雅致的椅子之一。椅架由兩對相連接的鋼管交叉組成,背上的一根弧形管子延伸成前腿,後腿穿過這些管子組成兩個弧形支撐椅座。椅座和椅背由皮帶組成,上面裝有罩皮套的泡沫橡皮墊子。 古典與現代的奇妙結合,正如門多薩在他的著作「奇蹟城市」中所描寫的,當來到此地的遊客一跨過市內的各區界,都會認為自己「很奇妙地進入到另一個城市去了。無形中,巴塞隆納居民自己也培養出同樣多變的性情;當他們從一區走到另一區時,好像也同樣變換自己的外貌、態度和服飾」。巴塞隆納的風情也正如這本書中的另一段話:「大海以奇怪的言語,不定的步伐和黑暗的過去,使得這些彎彎曲曲的小巷聚集了各種怪異的人物;巴塞隆納的建築也隨大海潮汐的波動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在晴天它是眩目的白色,暴風雨天則是昏灰色」。 這個城市有許多公園和花園值得慢慢欣賞,其中的城堡公園(Parc de la Ciutadella)是市內的最大公園,因1888年世界博覽會而改建。公園內有英式花園,兩側各有林蔭道;還有壯觀的瀑布噴泉、一個池塘、幾座博物館和一個動物園。 迷宮公園(Parc del Laberint)建於1791年,位於地鐵三號線蒙特包(Montbau)站附近,園內亭台樓閣掩映交錯,分別建築在不同的層面上。裝飾精美的欄桿,大量半身塑像、人像和神話雕塑群,為公園增色。吉納爾公園(Parc del Guinard﹠)以茂盛的樹木、幾何形的布局取勝,並以朝東南西北不同方向錯綜複雜的山丘形態為特點。 克洛特公園(Parc del Clot)的位置在格蘭維亞大道和默里迪納(Meridiana)大街之間,一座天然的圓形劇場和一座很長的吊橋,是這個公園的特色。 米羅公園(Parc de Joan Mir﹠)坐落在地鐵一號線西班牙(Espanya)站附近,其特色為在水泥廣場的四周,栽種了一排排的棕櫚樹,廣場上豎立一尊米羅製作的巨型雕像。 西班牙工業公園(Parc de I'Espanya Industrial)位於地鐵三號線聖者車站(Estaci﹠ de Sants)西面,園裡的設施,既有浪漫情調,又展現出工業化的面貌。 北方車站公園(Parc de I'Estaci﹠ del Nord)位於地鐵一號線Arc de Triomf站附近,園內的大片線地上,矗立著數層雕像,散發出誘人的藝術氣氛,其中由貝弗利‧佩帕(Beverly Pepper)製作的雕塑尤值觀賞。 佩德拉爾貝斯王宮花園(Jardins del Palau Reial de Pedralbes)位於地鐵三號王宮站附近,這座古典風格的宮廷花園,係按幾何形布向,過去莊園遺留下來的花園和參天大樹隨處可見。 塞萬提斯玫瑰花園(Jardins i Roserar de Cervantes)位於左納大學(Zona Universit﹤ria)附近,坐地鐵三號線在佐納大學站下車可達。園內一片花海,種植著240多種玫瑰,令人賞心悅目。 莫森科斯達與約貝拉花園(Moss≡n Costa i Llobera)是惠克山中重要的主題花園,種植有150種美洲仙人掌和200多種其他肉質植物。莫森辛多維達格爾花園(Moss≡n Cinto Verdaguer)也是惠克山上的主題花園之一,花園內栽植了10萬多株全年生長的植物,是閒暇之餘協調生活節奏的好去處。 柯爾塞羅拉都會公園(Parc Metropolitano de Collserola)是市郊的自然風景區,園內有著典型的地中海松樹和橡樹林,在陽光充足的斜坡上,也生長著大片的岩薔薇、歐石南和金雀花。 蒙特塞尼自然公園(Parc Natural del Montseny)距離市區約40公里,是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境內,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生態保護區的地點。這裡廣大的面積上生長著茂盛的聖櫟、栓皮櫧、山毛櫸和松樹林。在林區內棲息著野豬、麝貓、睡鼠,一些猛禽和大量鳥類,自然生態豐富。 聖羅倫索與奧巴克山脈自然公園(Parc Natural de Sant Lloren﹢ de Munt i Serra d'Obac)距離市區約40公里,它坐落在險岩縱橫的多山地帶,園內有1000多種植物,最常見的有迷迭香、岩薔薇、歐石南和白松林,也有不少山櫟、楓樹和其他樹種,即使在懸崖頂端也有茂盛的植被;到了春天,紫羅蘭和報春花爭相鬥姘;同時是野豬、麝貓、老鷹和大批鳥類的家園。 巴塞隆納市郊風光明媚,有不少景點可供參觀。其中的色列特山(Mount Serrat)坐落在巴塞隆納西北方約61公里處,自古以來就被加泰隆尼亞人視為聖山、精神信仰中心和靈魂的寄托地。這座山形狀奇特,好似一艘孤獨的船橫切過加泰隆尼亞的腰腹。山頂上有塊如魑魅般的灰白色怪石,犬牙交錯的險峰從斷裂的溝壑中高高地拔起,糾結和手指的怪石群,在陽光褪去時會瀰漫著詭異暮氣。 據西班牙古老的傳說:這條斷裂的溝壑出現在基督受難日。神奇的傳說與特殊的地勢,也成為許多藝術家創作的靈感,華格納曾為這塊聖石傳說寫了歌劇帕西法爾(Parsifal),高迪則被這塊聖石深深吸引而構思出聖家堂等經典建築。遊客可搭乘纜車登上聖赫魯尼慕瞭望台,可極目眺望塔拉戈納省如茵的葡萄園和橄欖樹,還有萊里達平原上的果園和鄰接法國庇里牛斯山區的長青樹林。加泰隆尼亞這塊與荷蘭面積相差無幾的自治區,雖然文劃分為四個隸屬於西班牙的省分,但多呈紅土景觀,風情與西班牙有別。 山上的本篤會修道院(Monasterio Benedictino)是北奈克特派興建於11世紀。院中有座奉祀黑面聖母瑪利亞像的山教堂,建於16世紀,教堂內還供奉一尊12世紀羅馬風格的加泰隆尼亞守護神蒙雷內塔(Moreneta)的雕像。前方的克勒(Creu)廣場有著12使徒精雕細刻的大門令人印象深刻。修道院外有色列特山博物館,麻雀雖小,收藏卻美,卡拉瓦喬、格雷柯、莫內、畢卡索和達利等大師的作品都不缺席,還有考古學、金銀器物雕刻、宗教畫和木乃伊等都有收藏。傍晚的修道院,童音晚唱,燭光搖弋,悠然的弦樂與鋼琴聲,讓人莫名感動。這座修道院維護加泰隆尼亞文化已有1000多年歷史,佛朗哥獨裁時期。院內修士們曾庇護300名加泰隆尼亞反政府份子,並遭到佛朗哥軍隊的攻擊,加泰隆尼亞革命者的死難也因此被新聞界披露於世。修道院還准許信徒和非信徒在教會雜誌「黃金之地」上傾訴他們的思想,這本雜誌使加泰隆尼亞的歷史、文學、藝術和習俗得以再生,也成為20世紀6、70年代這個地區人民的政治論壇。 布拉維海岸(Costa Brava)是由法國境內包(Bou)港,到布蘭勒斯(Blanes)地中海沿岸及澤羅納省的崎嶇海岸一帶組成,全長145公里,又稱為「崎嶇海岸」或「洶湧海岸」,是由一系列崎嶇的懸崖絕壁和小海灣構成,也是歐洲觀光業蓬勃興盛的海岸旅遊區之一,和法國的里維拉海岸齊名。艾古亞布拉伐位於布拉維海岸區內,是距離巴塞隆納以北約100公里處的一片珊瑚礁,無論春天、夏季或秋天,都永遠顯得雍容典雅,沒有洶湧的人潮,只有溫馨和諧的情調和濃鬱的人情味。艾古亞布拉伐就是「藍水」的意思,這裡有家藍湖酒店建在驚險菌狀的山崖上,可俯視狹長礁湖四周的景物,因此成為布拉維海岸魅力的焦點。這裡海岸邊的小聚落,有的已被開發成旅遊區,有的仍保留原來漁村的樣貌。此外,布拉維海岸還有美麗的海水浴場供旅客戲水。人們到此地還可以參觀恩帕利斯(Ampuriaos)古羅馬遺蹟,以及菲杰拉斯(Fgueras)美術館,館內展示著西班牙著名畫家達利的作品。從洶湧海岸南部延伸到塔拉戈納的這段海岸,被稱為黃金海岸,這裡海灘乾淨迷人,是遊客的又一處好景點。 冒險港樂園北距巴塞隆納市區八十公里,是歐洲第二大主題樂園,為訪問巴塞隆納的人提供了另一個休閒旅遊的好地方。它是由英國皮爾遜多媒體機構旗下的托莎(Tussauds)集團、美國安休沙布希(An Heuser Busch)酒廠、加泰隆尼亞儲蓄銀行和當地的電力公司所共同投資興建的,總造價為5.28億歐元,佔地面積115公頃,分成地中海、波里尼西亞、中國、遠東和墨西哥等5個異國情調的遊樂園。這些不同的地理區都被設計得盡可能接近真實,和那些充滿了幻想和大型電影布景的美式集錦主題樂園有顯著的不同。這座樂園開放後遊客大批湧入,使樂園不得不將開放時間延長到每天午夜。現在這裡每天平均遊客已高達2萬人,在最受歡迎的遊樂設施前常要排隊,尤其是號稱全歐洲360度迴轉軌道最多的雲霄飛車。園內還安排街頭藝人表演,供遊客打發排隊等候的無聊時光。冒險港附近有許多旅館和露營設施,還有一些公寓、高爾夫球場和大飯店。
返回到
巴塞隆納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