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挪威 的原始碼
←
挪威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曾係海盜故鄉== 在公元前1500年的石器時代(Stone Age),挪威人逐漸從漁獵轉而從事農耕。在公元前500年前,挪威進入了青銅器時代(Bronze Age),曾以琥珀交換歐洲大陸的金屬,用以製造相當進步的武器、飾物和用具,雙方貿易活躍。公元前400年後,挪威進入鐵器時代(Iron Age),和羅馬屬地高盧有了交流,進而與古羅馬文明也有接觸。後來,挪威和地中海地區之間的貿易活動一度被塞爾特人切斷,但是日耳曼部族和羅馬皇帝凱撒又重新打通了這條貿易路線。公元4~5世紀,蠻族入侵歐洲,羅馬帝國衰亡,北歐各國也發生內亂,一直到公元6世紀時才恢復平靜。 公元8世紀,挪威人為了尋找更適合居住的新世界而活躍在海上,一方面航海進行皮革和魚乾交易,一方面伺機掠奪海上船隻,使挪威從而進入惡名昭彰的海盜時期。挪威一詞在盎格魯撒克遜語中,是「北方航道」之意。因為在往後的300多年時間裡,北歐海盜常常經過這些海域去劫掠不列顛群島和西歐海岸,還遠航到赫布里底群島、奧克蘭群島和法羅群島等地,並且住了下來,從此開始,世人才知道有挪威的存在。 在公元793年6月8日,他們又迫不及待地展開海盜行徑,掠奪了林迪斯凡(Lindisfarne)修道院,它是西方基督教偉大教堂之一,還把教士和修女們的衣服剝光,粗野地加以凌辱和取笑,甚至將一些人扔進海裡。翌年,又攻擊位於諾森伯里亞(Northumbr-ia)的賈羅(Jarrow)修道院。公元795年,他們以100多艘船隻組成的大船隊駛抵南威爾士(South Wales),但被馬爾杜德(Maredu-dd)王所擊退,同時在英格蘭也遭到抵抗;因此使他們在往後的40年間,只好轉而去侵犯比較好欺侮的愛爾蘭。 公元9世紀的時候,挪威人更是揚威海上,以維京(Viking)自居,也就是海盜的意思。他們不但佔領了蘇格蘭,而且還有一部分挪威人遷居到愛爾蘭和法國的諾曼第半島上。當時挪威境內有許多小宗主國,而且每個小君主都兼任宗教領袖。公元872年,挪威內部統一,建立了聯合王國,哈拉爾一世(Harald I)成為第一個統治整個挪威的國王,他是挪威東南部地區綽號「黑臉」的統治者哈爾夫之子,10歲時繼承父位,他的第一次勝利是平定阿普蘭茲地區的叛亂。後來他和拉德地區的哈康伯爵訂立盟約,從而征服了西部地區。他的幾次遠征和所實施的重稅制度,使許多酋長帶領子民移民到不列顛群島和挪威附近海域的島嶼上去定居。公元874年,一批挪威移民前往冰島定居。一般說來,哈拉爾一世主要是通過對沿海各地貿易的控制來歛聚財富,但除了挪威西南部地區是由他直接控制外,其他地區則是通過各地的酋長進行間接統治。 到了公元930年,王位由他的兒子埃里克一世(Erik I)繼任。為了爭奪王位,埃里克一世不惜殘殺了兩個親兄弟,致被譏為「血斧埃里克」;即位後殘暴不仁,招致人民反抗。哈拉爾一世的么兒哈康一世(Haakon I),自幼在英國國王艾特爾斯坦(Athelstan)的宮廷中長大,在公元935年老王哈拉爾一世逝世時,許多挪威貴族把15歲的哈康一世從英國接回挪威就任國王,罷黜了埃里克一世。這位少年國王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將英國傳教士帶回挪威,並興建了好幾座教堂,但基督化的努力遭到族長們的對抗。他還強制每個沿海地區為他的艦隊提供船隻,同時在三大司法管轄區內推行法典,以健全司法制度。 公元948年,其兄埃里克一世在北歐海盜據點的英格蘭北部諾森伯蘭(Northumberland)地方自立為王,但同年就被趕跑。公元952年捲土重來,再當上諾森伯蘭國王,但在公元954年被殺,他的兒子們逃往丹麥避難。公元961年,埃里克一世之子哈拉爾二世埃里克遜(Harald II Eriksson)聯合兄弟們,在他叔父丹麥國王藍牙齒哈拉爾的幫助下為父報仇,興兵進攻挪威,並在挪威西南部海外的菲恰爾(Firtjar)島的戰役中,殺死哈康一世,成為挪威新國王。他生性暴虐,就位後處死[[奧斯陸]]地區兩位公爵和拉德伯爵西居爾(Sigurd);還極力推崇基督教,禁止臣民禮拜異教神,從而招致民怨。公元970年,西居爾的兒子哈康‧西居爾遜(Haakon Sigurdsson),借助於丹麥國王藍牙齒哈拉爾一世的力量,興兵征伐,殺死了挪威國王哈拉爾二世,成為挪威西部的統治者,而丹麥國王藍牙齒則乘機兼併了挪威的東南部。由於西居爾遜反對挪威的基督教化,因而得不到信奉基督教的挪威族長們的支持。 奧拉夫一世特里格瓦遜(Olaf I Tryggvason)是丹麥國王哈拉爾一世的曾孫,據說,當他父親特呂格維‧奧拉夫遜(Tryggvi Olafs-son)被哈拉爾二世殺害時,他還在母親的胎中。後來隨母逃到基輔,青年時代接受了海盜訓練,公元991年參加了對英格蘭的入侵,獲得鉅額貢金。公元994年與丹麥國王斯韋恩一世(Sweyn I)一起侵入英格蘭,聽說國內不斷發生反對國王的叛亂,立即返回挪威。翌年,已經失去追隨者的挪威國王哈康‧西居爾遜被部下所殺,奧拉夫一世被擁立為王,即位後在他所控制的沿海一帶和西部各島嶼上強制推行基督教,並和丹麥國王八字鬍斯韋恩一世爭奪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霸權。斯韋恩一世則和瑞典國王奧拉夫‧舍特科農(Olaf Skötkonung)及挪威的拉德伯爵結成聯盟,合擊奧拉夫一世,並在公元1000年的斯伏爾德(Svolder)戰役中擊斃奧拉夫一世,挪威的大片領土就落入外國統治日手中,丹麥國王斯韋恩一世成為挪威實際上的統治者。 奧拉夫二世哈拉爾遜(Olaf II Haraldsson)是哈拉爾一世的後裔,他早年在波羅的海當海盜,因長得很胖,所以也的綽號叫「胖子」。1009~1011年,他隨尤姆斯堡海盜對英格蘭作戰,並佔領了坎特布里亞,殺死了當地的主教。隨後大多數海盜返回本國,胖子奧拉夫則留在英格蘭任職。1013年,丹麥國王斯韋恩一世率軍再度入侵英格蘭,胖子奧拉夫在倫敦協助英軍抗擊丹麥軍隊,失敗後逃往西班牙。同年,胖子奧拉夫在法國接受洗禮,成為基督徒。 1014年4月,丹麥國王斯韋恩一世墜馬身亡,丹麥國內局勢動蕩,奧拉夫二世便乘機舉兵光復祖國。翌年,他收復了以前被丹麥和瑞典佔領的國土。1016年,他又鞏固了所取得的戰果,從而成為第一個對全挪威進行有效統治的國王,所以也有人認為直至此時挪威才真正實現了統一。在此後的12年間,奧拉夫二世強制推行基督教,並於1024年在莫斯特(Moster)頒布了一部宗教法典。當丹麥和英格蘭聯合王國國王克努特(Canute)大帝企圖征服挪威時,他又與瑞典人合兵進行抵抗。後來由於挪威的一些大酋長暗中支持克努特大帝,他於1028年逃亡俄國,到基輔避難。挪威王位則被克努特大帝奪得,同時他將自己的兒子斯韋恩立為幼王。1031年,奧拉夫二世率軍反攻,試圖收復挪威國王,並自封為國家的守護神。同年7月29日,他在挪威古代史上最著名的斯蒂克萊斯塔(Stiklestad)戰役中被丹麥軍隊擊斃。 馬格努斯一世奧拉夫遜(Ma- gnus I Olafsson)是奧拉夫二世的私生子,他幼年時曾隨父王一起流亡俄國。1035年11月,克努特大帝駕崩,挪威的酋長們叛離了克努特大帝之子斯韋恩的統治,擁立馬格努斯一世為挪威國王。克努特大帝的另外一個兒子哈迪克努特(Hardecanute)繼承丹麥王位後,又提出繼承挪威王位的要求,但後來他又承認馬格努斯一世對挪威的統治權。他們倆人還商定,壽命長者為挪威和丹麥兩國國王,並設法使兩國和英格蘭合併。 1042年6月,丹麥國王哈迪克努特中毒身亡。按先前約定,馬格努斯一世就自然成為丹麥國王,並任命克努特的侄兒斯韋恩‧埃斯特里德森為丹麥副王。斯韋恩不久就開始反對馬格努斯一世在丹麥的統治,但馬格努斯一世在戰爭中屢次打敗斯韋恩。儘管這樣,馬格努斯一世在挪威也得不到安寧,因為他的叔父哈拉爾三世西居爾遜(Harald III Sigw-rdsson)於1045年回國後,認為應該由他擔任挪威國王,哈拉爾三世15歲時曾經和他哥哥奧拉夫二世參加著名的斯蒂克萊斯塔戰役,戰敗後逃往俄國,在基輔大公雅羅斯拉夫(Yaroslav)一世手下任職,後來又參加了拜占庭皇帝邁克爾四世的軍隊,轉戰於西西里和保加利亞。他回國後,馬格努斯一世被迫宣布他和他叔父同為挪威國王。1047年,他倆率軍攻擊丹麥人,但在厄勒海峽的渡船上,馬格努斯一世不慎從船上跌入海中淹死。這樣,哈拉爾三世就成為挪威唯一的統治者。 11世紀50年代,哈拉爾三世和斯韋恩為了爭奪對丹麥的控制權,年年激烈交戰,直至11世紀60年代初,雙方才握手言和。另外,哈拉爾三世還在奧克尼(Ork-ney)、設得蘭(Shetland)和赫布里底(Hebrides)等島嶼上開拓殖民地。1066年,哈拉爾三世企圖征服英格蘭,他勾結叛變的英國托斯蒂格(Tostig)伯爵,反對英格蘭新國王哈羅德二世(Harold II)。同年9月25日,哈拉爾三世在斯坦福特(Stamford)橋戰役中被英軍所殺,他的兒子奧拉夫三世也被英軍活捉。後來奧拉夫三世與英王哈羅德二世媾和,才得以返回挪威。回國後,他和自己的兄弟馬格努斯二世哈拉爾遜(Magnus II Haraldsson)同為挪威國王。1068年,丹麥和挪威締結和平條約,從此使挪威進入25年的和平時期。1069年,馬格努斯二世駕崩,奧拉夫三世就成為挪威的唯一國王。此後,他在國內進行各項建設,興建了許多教堂,還建立了幾個城鎮,包括重要貿易中心的卑爾根在內。 1093年,奧拉夫三世駕崩。 他的兒子馬格努斯三世和馬格努斯二世的兒子哈康共同統治挪威。次年,哈康駕崩,馬格努斯三世成為挪威唯一的統治者。1098年,他發動了對赫布里底群島和馬恩島的遠征,並協助威爾士人抵抗諾曼人,攻打安格爾西(Ang-lesey)島,擊敗了諾曼伯爵切斯特和施魯斯伯里(Shrewsbury)。另外,他還發動了對瑞典的戰爭。1101年與瑞典國王英格議和。1102年,馬格努斯三世第二次遠征西方諸島,並巡視赫布里底群島、奧克尼群島和馬恩島。次年八月,馬格努斯三世在愛爾蘭尋找糧食時被殺,挪威對馬恩島的控制宣告結束,但直到1468年,統治奧克尼群島的伯爵還承認挪威國王的宗主權,而奧克尼與赫布里底群島的教區則歸挪威教會統治。馬格努斯三世生前通過與這些島嶼建立的較為密切的關係,促進了丹麥與不列顛群島之間的貿易往來。 1103年,西居爾一世(Sigurd I)和兄長埃斯泰因一世(Eystein I)及弟弟奧拉夫四世等三人,共同繼承挪威王位,有趣的是他們兄弟三人都是父王馬格努斯三世的私生子。1107年,西居爾一世率軍討伐西班牙的摩爾人,接著又率領一支由60艘戰艦組成的十字軍,加入東征的行列。當他們於1110年到達聖地耶路撒冷時,受到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Baldwin)一世的熱烈歡迎,後來他們又協助法蘭克人奪取了黎巴嫩重要港市西頓。此後,西居爾一世又慷慨地把所有士兵和戰船留在君士坦丁堡,作為禮物贈送給拜占庭皇帝阿歷克塞一世(Alexius I),以便加強歐洲基督教勢力抵禦伊斯蘭教勢力入侵的能力。1111年,西居爾一世取道陸路返回挪威。由於他是參加十字軍東征的第一位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國王,所以他的綽號又叫「耶路撒冷旅行者」或「十字軍戰士」。在西居爾一世參加十字軍東征的4年時間裡,他的弟弟埃斯泰因一世負責治理挪威,並且攫取了瑞典的領土,使國家得以繁榮、富強。 1115年,年僅16歲的奧拉夫四世不幸夭折,由於他死時年紀尚幼,所以從未實際參與政事,朝政全由兩位兄長治理。1122年8月22日,埃斯泰因一世又不幸病故,西居爾一世就成為挪威唯一的國王。他們兄弟三人過去共同為王,齊心協力治理國家,而沒有相互殘殺,這不僅在北歐歷史上是少見的,而且在挪威史上也是最長的共同統治時期。另外,西居爾一世還在國內建造了幾所大教堂,尤以斯塔萬格大教堂最為出名;他還在此地建立了大主教區,對這個城市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幸的是西居爾一世晚年患有精神失常病。 1128年,來自愛爾蘭綽號叫做「基督的僕人」的哈拉爾四世,自稱是先王馬格努斯三世的兒子。國王西居爾一世提出,哈拉爾四世如果能保證在西居爾一世和兒子馬格努斯四世在世的時候不要求王位,便承認哈拉爾四世是自己的弟弟,哈拉爾四位接受了這個條件。可是1130年西居爾一世駕崩後,哈拉爾四世卻自食前言,與馬格努斯四世共同繼承挪威王位。1134年,兩位國王之間發生戰爭。最初哈拉爾四世失利,撤退到丹麥。翌年又捲土重來,活捉了馬格努斯四世,並且非常殘忍地砍掉馬格努斯的雙手和雙足,還挖掉他的兩顆眼珠,然後把他送入隱修院。這樣,哈拉爾四世就成為挪威唯一的國王。但是好景不常,1136年,這個殘暴的君主被王位覬覦者西居爾‧斯倫比(Sigurd Slembi)所殺。 西居爾‧斯倫比對王位的要求,未能得到挪威貴族的廣泛支持,尚在襁褓中的英格一世哈拉爾遜(Inge I Haraldsson)、與其異母兄長西居爾二世,共同繼承了父王哈拉爾四世的王位。為此,西居爾‧斯倫比極為不滿,乃於1137年釋放了馬格努斯四世,企圖重新立馬格努斯四世為國王,挪威的許多貴族出於對馬格努斯四世父親的尊重,所以對他也表示效忠。但他的軍隊兩次被英格一世和西居爾二世的軍隊打敗。1139年,他再次向英格一世和西居爾二世的軍隊發起進攻,結果在戰鬥中喪生。 1142年,埃斯泰因二世(Eys-tein II)自稱也是哈拉爾四世的兒子,結果也成為挪威的共同國王,他和西居爾二世及英格一世,各自分得挪威1/3的天下。在三位國王中,以英格一世的支持者最多,所以勢力最強。1155年,西居爾二世和埃斯泰因二世聯合起來,陰謀推翻英格一世,但結果他們倆人都被英格一世所殺。1157年,哈康二世西居爾遜(Haa-kon II Sigurdsson)繼承舅父埃斯泰因二世的王位,這位幼主在斯泰因派貴族的支持下,舉兵進攻英格一世。1161年2月1日,哈康二世的軍隊在戰鬥中殺死了英格一世,但哈康二世也好景不常,翌年被另一位王位覬覦者埃林(Erl-ing)的軍隊所殺。 1162年,埃林讓自己的兒子馬格努斯五世埃林遜(Magnus V Erlingsson)成為挪威國王,自己則擔任攝政王。1163年,挪威大主教為馬格努斯五世加冕,這在挪威是史無前例的。1164年埃林辭去攝政王職位,但卻一直在幕後操縱,掌握實權。 斯韋雷(Sverrir)是挪威中世紀最傑出的歷史人物之一,他年齡很小時就被任命為教士,據他母親透露他是前國王西居爾二世的私生子,他父親被英格一世殺死後,隨母親流亡法羅群島。1174年,從法羅群島回到挪威,要求繼承王位,但馬格努斯五世修改了王位繼承法,規定只有長子才有王位繼承權,斯韋雷極力反對。1177年,斯韋雷成為樺皮鞋黨人的領袖,這個黨與在朝的馬格努斯五世相抗衡。1179年,他在特朗亨地區自立為王,從而引發內戰。同年,精通軍事的斯韋雷徹底擊敗了馬格努斯五世的軍隊,從而成為挪威大部分地區的統治者,並迫使馬格努斯五世流亡丹麥。1183年,馬格努斯五世的支持者挪威大主教埃斯泰因‧埃倫遜從流亡地丹麥回到挪威,斯韋雷與之言歸於好,希望能為自己正式加冕。1184年,馬格努斯五世在丹麥國王克努特四世的幫助下,試圖再次取得對挪威的統治權,但他的軍隊再次被斯韋雷的軍隊擊敗,他本人也在戰鬥中陣亡,斯韋雷就成為挪威的唯一國王。 由於斯韋雷主張王權神聖,高於神權,主教應由國王推選,大主教的武裝隨從人數必須裁減,以致挪威大主教埃里克‧伊瓦遜拒絕為他加冕,並和國內一些大主教於1190年逃往丹麥。未逃的主教們於1194年為斯韋雷加冕,這一舉動引起了梵蒂岡教廷的強烈不滿,羅馬教皇切萊斯廷三世(Celestine III)乃宣布開除斯韋雷及為斯韋雷加冕的主教們的教籍。為了報復教皇的譴責,斯韋雷一怒之下作了反對教會的演說,提出俗權高於教權的思想,論點明確,名噪一時。1196年,[[奧斯陸]]持異議的主教尼古拉斯‧阿內遜(Nichola's Arnesson)與流亡大主教埃里克‧伊瓦遜率領聯合艦隊回到挪威,發動了反對國王的「牧杖戰爭」。1202年,斯韋雷擊敗了反對他的牧杖黨。同年3月9日,這位被後世推崇的賢明君主駕崩。有關他的生平事蹟,主要見於冰島語故事「斯韋雷傳說」一書。 斯韋雷去世後,王位由他兒子哈康三世斯韋雷遜(Haakon III Sverrirsson)繼承。他在短暫的在位期間內極力與教會和解,使流亡國外的主教回到國內的各個教區。1204年,哈康三世駕崩。據傳,他是被瑞典籍的繼母瑪格麗特(Margaret)派人暗中毒死的。
返回到
挪威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