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烏茲別克 的原始碼
←
烏茲別克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多次遭受異族統治== 公元前八世紀,在境內肥沃的河谷區域,出現了從事農業的定居居民,並逐步出現了古老的巴克特利亞(Bactria)王國、花拉子模(Khwarezm)國、索格迪亞納(Sogdiana)國和安息(Parthia)國。巴克特利亞王國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稱為大夏國或叼火羅國,疆界在澤拉夫森河流域,領土包括阿富汗北部和烏茲別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的一部分。花拉子模國控制著阿姆河下游地區。索格迪亞納國位於境內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澤拉夫善河流域,在波斯古經和貝希斯頓銘文中已有記載,中國史籍稱它為栗特國。此外,境內有一部分領土屬於安息國。 公元前六世紀,伊朗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王率軍入侵,先後征服了上述國家,安息、巴克特利亞、索格迪亞納和花拉子模,都先後淪為波斯帝國的四個行省。公元前三三三年與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在伊蘇城大敗波斯軍隊。 公元前三三一年,波斯國王大流士(Darius)三世一敗塗地,逃往巴克特刊亞避難,巴克特利亞和栗特兩省的總督貝蘇斯(Bessus)殺死了大流士三世,自立為阿爾塔薜西斯四世。公元前三二九束春,亞歷山大率馬其頓大軍越過興都庫什山脈,入侵中亞草原,則蘇斯趁亞歷山大率領主力進攻錫爾河流域時,帶領軍隊收複了大夏和粟特兩省各城市。同年夏天,亞歷山大率軍攻克了大夏都城巴克特拉市,貝蘇斯率少數騎兵退往北方草原,試圖鼓動游牧部落和他並肩作戰,但部落首領害怕馬其頓大軍的報複,於是就砍下了貝蘇斯的人頭,作為禮物獻給亞歷山大。於是,這些地區又淪顧馬其頓王國的領土。 公元前三一二年,亞歷山大的戰將塞琉古(Seleuros)一世創立了塞流西王國,烏茲別克斯坦又成為這個新王國的一部分。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塞琉西王國巴克特利亞行省總督狄奧多托斯(Diodotus)二世擺脫了塞琉西王朝的統治,成為獨立的君主,定都巴克特拉城,中國漢代文獻「史記」稱它為藍市城,公元前三世紀末,國勢強盛,曾與安息人結盟,共同對付塞琉古二世,王國鼎盛時期的疆土北起阿姆河上游,南達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二四九年,安息總督阿薩息斯(Arsaces)一世也擺脫塞硫西王朝的統治,建立了獨立的安息帝國,帕勒游牧部落也從烏茲別克遷往伊朗高原。公元前一三○年,大月代征服了這個地區。大夏的藝術、建築、錢幣和文字等深受希腊文化的影響。公元初年突厥人、古栗時人、花拉子模人、費爾干人和馬薩格特人逐漸融合,他們就是烏茲別克人的祖先。 由於這個地處古代西域要沖,歷史上曾受過許多遠近異族的侵襲,出現過多個大小王朝。這裡的居民不斷遭到異族的影響,不斷吸收外來的文化,並不斷改造前一次入侵者留下的文化遺產。月氏人建立的遺霜(Kushan)帝國在公元一世紀初控制了栗特、大夏和犍陀羅的廣闊地區,在迦膩色迦在位時,崇尚佛教,增進國外貿易,遠與中國和羅馬相交通,成為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路。 公元二二七年,伊朗薩珊帝國的東侵使貴霜王國喪失了在烏茲別克斯坦的控制權。公元四世紀中期,這個地區被匈奴人侵佔。公元五五九年,新的入侵者西突厥人聯合薩珊王朝打敗了匈奴人。公元七世紀中葉,西突厥勢力衰落,境內又出現了幾個彼此交戰的封建割據王朝,最有勢力的是撒馬爾軍統治者,他自稱是屎特王。撒馬爾軍以西是布哈拉,阿姆河下游有花拉子模。 公元七世紀下半葉,阿拉伯哈里發政權開始著手征服烏茲茲,但遭到當地封建割據政權的強烈抵抗,使阿拉伯人打約花了七十五年的時間,才把栗特、花拉子模和布哈拉等割據勢力全部納入阿拉伯王國的版圖。在公元七五一年,一支中國軍隊進入錫爾河上游,被阿拉伯軍隊打敗。在阿拉伯人統治期間,境內各大城市由阿拉伯哈里發派來的總督行使統治權,並駐扎有阿拉伯軍隊。總督大多容許當地王公保全他們的土地和權力,但要求他們納貢。國內的本地商人著歸順阿拉伯無王國的機會到阿拉伯半島做生意。伊斯蘭教也傳入這個地區,阿拉伯語成為國家通用語言。 由於境內農民既要為當地王公服各種勞役,又要向阿拉伯人交納約佔一半農作物收獲量的實物稅,所以境內經常發生反對阿拉伯統治的人民起義。規模最大的一次是發生於公元八世七十年代的白衫黨起義,參加起義的農民都穿著普通的白衣裳。起義的領導者是哈希姆.伊本.哈基姆,他的外號叫穆坎納。公元七七六年四月,他將起義大本營設在布哈拉城郊的納爾沙赫村。哈布拉行政長官穆阿茲調集阿拉伯軍隊前來圍剿,雙方發生激戰,起義軍陣亡七百人後被擊潰。但沒過多久,起義軍又控制了布哈拉城的郊區,重新在納爾沙赫建立根據地,並與一萬四千名阿拉伯軍隊激戰四個月。翌年,阿拉伯國王阿爾馬赫季撤換了鎮壓不力的呼羅珊總督,起義仍規模越來越大,一度打到撒馬爾軍城下。國王再次撤換呼羅珊總督,調集精兵強將,超過六年苦戰,才於公元七八三年,攻克了白衫黨起義軍固守的最後一個要塞,穆坎納不願投降而自殺。 公元八○六年,境內又爆發大規模民族起義,起義軍佔領了撒馬爾軍城,殺死了阿拉伯總督,參加起義最積極的是費爾干納、忽毡、布哈拉、蘇對沙那、花拉子模、石汗那和胡塔梁等地的居民,這次起義持續了四年。此後,國內各地仍不時爆發新的起義。為了穩定政局,阿拉伯國王決定讓當地貴族出任總督,以麻痹他們的獨立意識,這些貴族主要由身於中亞古老文化中心巴爾黑的巴爾馬克家族和薩學家族。 公元九世紀中葉以後,阿拉伯帝國開始土崩瓦解。公元八七五年,費爾干納總督艾哈邁德的兒子納斯爾.伊本.艾哈邁德(Nasr Ibn Ahmad)創立了薩曼王朝(Samanids)成為烏茲別克的統治者,境內的栗特地區成為伊斯蘭教的東方文化中心。國勢鼎盛時版圖北達威海,南至印度河上游,東起阿姆河和錫爾河上游,西至里海成為中亞強國。這個王朝的歷代君主都以布哈拉為首都,這裡商業發達,與東西方各國有頻繁的貿易往來。公元十世紀時,這個國家的文化和科學都很發達,在許多方面超過了當時的西歐文化。布哈拉城也是當時的科學文化中心,云集了一批傑出的詩人、哲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和醫學家,他們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創作了極為豐富的文獻。在布哈拉的書市上,可以找到當時最好的科學著作。在宮廷圖書館中藏有許多珍貴的手稿,著名哲學家和醫生阿維岑納曾在這裡工作過,他的著作後來被譯成拉丁文,在中世紀的歐洲得到了廣泛傳播。 由薩曼王朝的歷代君王都力求建立一個對付游牧部落所以需的中央集權制政權,所以經常依靠突厥部落軍隊進行統治,憲權逐漸落入突厥軍官之手。公元九九九年,突厥人馬默德.伽色尼滅薩曼王朝,建立了伽色尼(Ghaznah)王朝。原屬葛邏祿部落聯盟的喀喇汗人攫取了布哈拉城,建立了喀喇汗(Qarakhanid)王朝。十一世紀,喀喇汗王朝經常發生內訌,後來不得不承認塞爾柱人的泉主權。一○七七年,一位名叫阿努什特金.加拉恰伊的奴隸,因戰功卓越而被塞爾柱蘇丹馬利克沙赫委任為花剌子模總督,他的子孫替塞爾柱人管轄這一地區。一一四一年,突厥族哈喇契丹聯盟擊敗了塞爾柱蘇丹原賈爾,花剌子模和喀喇汗的統治者都被迫承認契丹聯盟的宗主權,但只限於向契丹人納貢。 一二○○年,阿拉丁.穆罕默德擺脫對契丹的依附地位,創立了短命的花刺子模沙(Khwarezm Shah)王朝,疆域白印度邊境起一直到安納托利亞的邊境。一二一一年,花剌子模沙王朝滅喀喇汗王國。翌年,馬爾軍居民舉行暴動,遭到血腥鎮壓。同時,國王也決定遷都撒馬爾罕,並在城中修建了豪華的王宮和清真寺。在以後的幾年中,這個王朝國勢強盛,不僅轄有烏茲別克本上,還佔有阿富汗和伊朗的大部分領土,但王朝的中央集權力量薄弱,許多地方官只在形式上承認自己是花剌子模沙王的附庸,但實際上卻幾乎完全獨立地治理自己的地區。國王的權力受軍事將領和高級僧偘的限制,而且他還有家庭的內部糾紛,他的母親禿兒軍可敦控制著宮廷集團。這個王朝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遭到成吉思汗蒙古韃靼人的大規模入侵。 一二一八年,花剌子模沙王阿拉丁白恃兵多將廣,派軍隊在錫爾河岸邊防要塞塔什干附近的法拉勃,扣留並搶劫了成吉思汗派往中亞的商隊,這支商隊由五百隻駱駝組成,馱運著大批中國綢緞、黃金、白銀、珍貴毛皮等貴重要商品,商隊的四百五十名商人全部被殺。中國史籍「元史」曾記錄了這個事件,稱它為「訛答剌慘案」。成吉思汗得知這件事後,派使臣前往花剌子模沙京城撤馬爾軍,要求阿拉丁國王交出法拉勃地方官,並賠償經濟損失,阿拉丁國王卻下令處死使臣,並割去使臣隨從的胡須,才釋放他們。這一挑衅行為加速了成吉思汗入侵中亞河間地區的決心,所謂的河間地區是指阿姆河至錫爾河之間地區,大部分位於今日的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一二一九年六月,成吉思汗率大軍兵臨邊境,將兵力一分為三,長子木赤率右翼大軍攻打錫爾河沿岸諸城;次子察合台和三子窩闊台率左翼大軍圍攻法拉勃;自己和四子拖雷也就是日後的中國元朝皇帝元太宗,率主力從中路挺進,目標是佔領重要城市布哈拉。木赤的右翼大軍接連攻佔了昔格納黑、烏支根、毡城和別納客忒等鍋爾河沿岸重鎮,殺死了全部守軍和城內的居民,洗劫並破壞了這些城市。法拉勃守軍憑借核心堡壘抵抗了一個月後失陷,蒙古軍隊殺死了所有守軍和居民。 翌年初,成吉思汗率主力部隊開始進攻布哈拉,會戰的第三天,守軍與外界的聯繫被切斷,大部分守軍被迫突圍,並渡過了阿姆河。只有幾百名不願突圍的武士固守核心堡壘,直到蒙古軍隊戰死的人屍馬驅填平了堡壘周圍的壕溝,才佔領了這個城市。事後,蒙古軍隊殺死了數千名居民和未戰死的傷兵,婦女和兒童被抓走為奴。隨後,成吉思汗揮師進攻撒馬爾軍,守軍拼命抵抗了兩個多月,死傷無數。守軍在絕望的時候,調集所有兵力,發動了一次反擊戰,在城外被蒙古軍隊全殲。蒙古人入城後殺死了大部分居民,城市遭到洗劫和嚴重破壞。花剌子模沙國王阿拉丁逃往伊朗,不久就死在運海的一個島上。國內無主,雖然各城居民拼死抵抗,但終不免成為蒙古人的戰利品。各地都遭到蒙古人駭人聽聞的蹂躪,全國被弄成一片廢墟,國內最大的木爾加布水坎被毀,使馬里城因水源斷絕而變成一片沙漠。 同年七月,國內貴族明立阿拉丁兒子沙杰拉勒丁.明格布努爾為王,並以烏爾堅奇為都城。一二二一年,成吉思汗和他的三個兒子察合台、窩闊台及術赤,統領十萬蒙古大軍圍攻烏爾堅奇城,守軍頑強抵抗了六個月。蒙古軍隊與奇取一個衝區或一條街道,都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成吉思汗佔領這座城市後,圍攻城時蒙古軍隊損失慘重而狂怒,除了把婦女、兒童和工匠變為奴隸外,殺死了城內的所有居民,然後挖開活姆河堤岸,放水淹沒了這座城市,使它徹底毀壞。 一二二七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病故,龐大的蒙古帝國便分為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中國元朝,分別由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統治。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的一部分,成為察合台汗國的版圖。一二三一年,若刺子模沙末代國王沙杰打勒丁.明格布爾努戰敗,領土悉歸察合台汗國。在此後的幾年中,烏茲別克地區才逐漸從戰爭的嚴重破壞中恢復了元氣,撒馬爾軍和布哈拉又成為繁榮的商業城,但蒙古人在這裡所征收的捐稅還是很榮重,只有當地封建貴族因持有蒙古可汗賜給的特證書,才免繳捐稅。繁重的捐和搖役全部落在農民和手工業者頭上。 一二三八年,布哈拉城郊塔拉勃村的製篩工匠烏赫穆德.塔拉比發動反蒙古的大起義,佔領了布哈拉城,不僅趕走了城內的蒙古總督,也將本地貴族和富商趕出城外。幾天後,蒙古大軍前來鎮壓,不料反被起文軍擊敗,陣亡近萬人。但由於塔拉比在後來的戰鬥中犧牲,群龍無首,起義才最後失敗。事後,布哈拉總督馬赫穆德被汗王解職,調往北京降職使用。一二五一年,成吉思汗的孫子蒙吾繼任察合台汗王,他頒布了一些法令,限制地方當局蒙古人的專橫不法行為,以避免暴亂事件的發生。一二五九年,蒙哥汗王調往北京出任元朝皇帝,他就是元憲宗。
返回到
烏茲別克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