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南斯拉夫 的原始碼
←
南斯拉夫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首都貝爾格果德市== 貝爾格萊德(Belgrade)是南斯拉夫的首都,也是塞爾維亞共和國的首府,同時也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它的位置在東經二十度三十分、北緯四十四度五十分,地處國境東北部薩瓦河注入多瑙河的江流處南側的一片丘陵地帶上,市區海拔約一百三十八公尺,也就是坐落在匈牙利潘諾尼亞大平原的南部邊緣,北方是一望無際的伏伊伏丁那平原,南面是連綿起伏的蘇瑪迪亞丘陵,為多瑙河航運中心,並且扼制了黑海,也是巴爾干半島交通樞紐、歐洲和近東的重要聯結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故有「巴爾干之鑰」的美稱,全市人口達一百五十萬,是巴爾干半島的第一大城市。 這個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追溯起來原先只是一個城堡,是公元前四世紀由北部遷移來此的凱爾特(Kelt)人興建的。公元前一世紀被羅馬人佔領,當時它名叫辛吉杜努姆,並成為羅馬帝國管轄的軍事重鎮達四百年之久。由於當時這裡成為歐亞之間的政治、交通和商業的中心,誰控制了它,就可以控制巴爾干半島和東南歐諸國,戰略地位重要,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經常戰火使城市遭受浩劫,難怪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稱它是一座「不斷破壞與重建的城市」。 公元五世紀以後的三百年間,這個城市又遭到西遷的匈努人、哥特人和格庇特人的輪番劫掠,匈奴人破壞性最強,不僅洗劫財物,還放火燒毀全城,使荒廢達百年之久。直到公元八世紀移居到這裡來的南斯拉夫人才重建了這個城市。據說,那時候巴爾干半島上的一些商人和旅遊者,經常乘船在多瑙河和薩瓦河上往來,每當船舶要抵達兩條河匯流處時,就發現遠處岸邊有一片白色的建築物。於是人們就稱它為貝爾格萊德,意思是「白色的城堡」。從十四世紀起,又斷斷續續被保加利亞人、拜占廷人和匈牙利人所佔領和奴役。 一五二一年,這個古老而又命運多舛的城市又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侵佔,並統治了三百四十六年,直到一八六七年最後一任土耳其總督才把象征統治權的城市金鑰匙交給新獨立不久的塞爾維亞國王,當時城內只有二萬六千名居民。二十世紀以後,巴爾干半島成為歐洲列強爭奪和角逐的場所,被人們稱為「歐洲的火藥桶」,在一九一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貝爾格萊德成為雙方軍隊拉鋸戰的場所,塞爾維亞軍民雖然多次打退入侵者,但最終還是被奧匈帝國的軍隊攻陷,「白色之城」被鮮血染紅。大戰結束後的一九一八年十二月,此地重新成為塞爾維亞一克羅地亞一克羅地亞一斯洛文尼亞王國的首都,一九二九年該王國改稱為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從此也就成名南斯拉夫的首都。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德國又把征服的目標對准了這個城市。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三日,在德軍入侵南斯拉夫的第一天清晨,首先對貝爾格萊德進行狂轟濫濫炸、商店、醫院、住宅、教堂、學校和公園都成為敵機轟炸的目標,炸彈像兩點似地落下來,使整個城市陷入一片濃煙和火海之中,所有的公共建築幾乎炸得一無所存,城市運輸陷入癱疾狀態,沒幾天的時間,法西斯魔掌就控制了這座古城,但市民們沒有屈服,他們組成城市地下遊擊隊,在大街小巷打擊德軍,惱羞成怒的德軍進行瘋狂的報復,特別是在同年八月,德軍僅在一處就集體槍殺了七千名愛國者,鮮血再次染紅了這座「白色之城」,當時的慘狀對今日的貝爾格萊德老人來說,至今記憶猶新,歷歷在目。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日,南斯拉夫人民才從河西斯德國手中解放了自己的首都,當時這座自建城以來先後四十次遭到浩劫的城市,已成為一片廢墟,有十萬市民在戰爭中喪生,工業設施被破壞一半,全市三萬幢房屋只剩對一萬幢,遍地是瓦礫,處處是殘牆。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貝爾格萊德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工業突飛猛進,人口大量增加,市區由薩瓦河南岸擴展到北岸,在北岸建立起現代化新城,稱「新貝爾格萊德」,由薩瓦河大橋連接新老市區。一九六一年九月,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在此召開。一九七一年,新城區已建成可以容納十萬人的住宅以及政府辦公樓,事務所、公園和工商業機構;一九七二年多瑙河上建成鐵門水運和電力工程後,五千級的運洋輪船便可從黑海直抵貝爾格萊德新市區,新貝爾格萊德街道寬闊,路旁綠樹成行,碧草如茵,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櫛比鱗次,外形美觀,布局協調;在舊市區,則保留有眾多的歷史古跡,公園處處,富有情趣。 貝爾格萊德是全國最重要的工業城市,擁有兩千多家工廠,出產有汽車、飛機、電機、農業機械、拖拉機、內河船舶、機床、發動機、食品、儀表、化工品、紡織品、皮鞋、皮革和紙張等。這個城市又是本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對外貿易額佔全國的三分之二。這裡也是全國主要的文化中心,文化事業非常發達,全市有三十多所大學和中學專科學校,坐落在舊市區的貝爾格萊德大學創建於一八六三年,是全國最著名和規模最大的高等學府,共有六萬多名學生。市內還有三十多座博物館和美術館,以國家博物館最古老,它創建於一八四四年。此外,世界聞名的巾爾維亞科學院也坐落在這裡。 這個城市的交通十分發達,不僅是全國最大的航空中心,而且扼多瑙河和巴爾干鐵路的要沖,是巴爾干半島水陸交通的樞紐。西郊十六公里處設有蘇爾欽(Surcin)國際民航機,整個機場設計新穎,佔地廣大,有國際航線的班機和國外各大城市通航;對國內各大城市間,也有頻繁的班機營運。在水運方面,這裡是多瑙河上的最大出口商埤,從這裡沿河上溯可至東南歐的一些國家,往下可達黑海,所以航運非常繁忙,年吞吐量約五百五十萬噸,不僅可通航五千噸級的內河大輪船,並且有許多水翼船從這裡進出。鐵路交通也很繁忙,西進可達中歐、東歐和西歐諸國,東進經保加利亞,可達中東的土耳其、希臘、伊朗和伊拉克等地,特別是從倫敦經巴黎和米蘭到希臘雅典的國際快車,以及從慕尼黑分別通往索菲亞和雅典的國際快車,都要經過貝爾格萊德。公路交通更是四通八達,與國內各城市間,有班次密集的長途巴士營運。 市內交通擁擠,車輛很多,全市有四十多萬輛小轎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小轎車,特別是上下班時間,小轎車往往要排隊前進,有時走幾公尺就停一停,過一條街需要十來分鐘,為了方便步行者橫穿馬路,市中心的十字街頭修建有地下通道,地下通道很寬敞,還辟有各種商店、飲料店和小休息廳,每行人路過時,如果走累了可以停下來稍稍休息一下。市內交通以電車、巴士和計程車為主,巴士連接市內市郊,十分方便,電車路線與巴士路線也不會重複;計程車不收小費,一般不流動招攬乘客,但市內到處設有招呼站,招之即來。市內大多數公共交通路線都經過火車站,這裡的火車站規模很大,但是顯得很破舊,帶有一點中東的阿拉伯風味,車站附近人潮洶湧,就像市場一樣熱鬧,許多市民常常把它當作閒來無事遊逛的去處。 當地火車往來頻繁,不時傳出隆隆之聲;市區及郊區有許多工廠的煙囟不停冒著濃煙。在商業區裡有的行人不顧交通規則亂闖亂撞,汽車的煞車聲此起彼伏,噪音和空氣污染現象較為嚴重。市內亂停車的現象到處可見,甚至連市中心的廣場也變成了停車場,有時連人行道上也停滿了汽車,雖然交通警察日夜不停地工作,但交通秩序仍然很亂,因此整個市區給人一種浮動和不安定的感覺。由於市內交通擁擠,機動車輛行駛困難,自行車根本就無法上街,一九七九年,市政府在多瑙河畔修建了一條專供自行車愛好者使用的小馬路,它只有三公尺寬,沿著河邊低矮的丘陵蜿蜒起伏地伸展,全長只有兩公里。 這個城市可以明顯地分為新舊兩個市區,舊市區位於薩爾河以北,至今仍保持著古老的風貌,這裡街道大都比較狹,而且隨著地勢而起伏,街道旁邊有許多書亭、花房、熟食品和經營各種風味小吃的古老餐館,每到晚上,人們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這裡的廣場幾乎都是用石塊鋪成,廣場中央聳立著古代人物的雕像或裝飾著古老圖像和花紋的噴泉,廣場上有兩座尖塔高聳的建築物,一座是塞爾維亞東正教堂,另一座是旗幟清真寺,它們遙對相望,成為南斯拉夫宗教生活的歷史寫照,而且也是舊市區的標誌。廣場周圍的街道上古色古香的鐵吊燈。這裡的教堂、劇院、音樂廳和博物館大多是古建築,體現出往昔不同時代的藝術風格,漫步在舊市區的街頭小巷,人們既可以看到巴羅克式建築,又能看到古羅馬式和拜占庭式及哥特式建築,有的巍峨雄偉,有的莊嚴典雅瑰麗纖巧。舊市區中還有許多石砌小巷,而且坡度相當大,冬天大雪過後,這裡成為孩子們滑雪橇的樂園。 新市區位於薩瓦河以南,過去這裡是一片沼澤,荒涼無人,一九四八年以後,政府決定在這裡建立新市區,經過幾十年的建設,一座布局新穎的嶄新城市已經形成,新市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滿城樹木蔥籠,芳草如茵,綠樹叢中點綴著各式外美觀、色彩柔和淡雅的建築物,街道筆直寬敞,街心花園花團錦簇,沿街樣式新穎的高樓大廈櫛鱗次,很多樓房塗上了各種鮮艷的色彩,特別是屋頂和陽台的式樣各具特色。整個新市區的建設佈局合理,住宅區的周圍都統一規劃,建有運動場、兒童遊藝場、林蔭道、草坪和街心花園。這些公寓樓雖然高達十多層,但並不擁擠,每座高樓彼此要間隔一百公尺,中間建有停車場和小公園,每幢高層住宅樓中都設有洗染店、理髮館,香煙店、花店、餐館、銀行、郵電局和小百貨店。新舊市區之間有大橋相連。 市區現代化的旅館很多,並且服務周到,其中最著名的洲際大飯店興建於一九七九年,內部陳設豪華,擁有數百間高級的客房;在它所附設的餐廳中,所有的餐具都是用金銀制成的。位於新市區的南斯拉夫大飯店,十分氣派,設有五百七十七間高級客房,並且飯店內時常舉行雞尾酒會,有時還有時裝表演。另外一家二十層樓的斯拉維亞(Slavija)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也有第一流的服務設備,客房、客廳和餐廳等都很有氣派,而且在飯店門口前有許多打扮得十分妖艷的年青女郎,不時對外來的男性觀光客發出充滿誘惑的微笑。此外,梅特羅普爾(Metropole)觀光大飯店,而朝草命大道,有十層樓高,看上去也十分豪華,設有一百八十七間高級客房,並有第一流的服務設備。 這個城市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餐廳及許多小飲食店,供應有許多不同風味的餐飲。當地有一道特有各菜叫做薩內馬(Sarma),是用捲心菜或葡萄的葉子將包起來吃,味道獨特,一般市民最普遍的午餐是炸牛肉卷、大蒜醬和李子酒,營養豐富,味道也好,而且價錢不貴。此外,有一種用核桃、葡萄乾做成的甜點,也十分美味,酒類則以葡萄酒較為出名。當地的豪華大都附設在各大飯店內,市區較為出名的其他餐廳主要有杜沙羅(Dusanov)餐廳,該餐廳備有國際菜單,尤以燒烤類食物最為拿手。位於共和國廣場附近的莫勒爾(Mornar)餐廳,也很豪華,內部以供應魚類為主。 南斯拉夫雖是東歐國家,但卻帶有西歐國家的風格,尤其是它的首都類爾格萊德,更是一片開放性、自由化的城市,當地的夜生活豐富多彩,夜總會、迪斯科舞廳等娛樂場面遍布市區的每一個角落。許多有名的夜總會都附設在觀光大飯店內;有許多長頭髮的學生在夜總會門口打轉,跳脫衣舞的舞場裡則不時傳出迪斯科音樂。市內還開設有很多賭場,在多瑙河上還有各國賭徒趨之若鶩的賭船,經常靠岸接運賭客上船,賭船上的輪盤賭雖然十分吸引人,而甲板下的脫衣舞女們則會同時脫得一絲不掛,供賭客們賭前賭後免費欣賞。這裡的電影院也很多,大多數放映西方國家的影片,當地的體育運動以球類最為盛行,市民們尤其對足球最感興趣,一場足球賽開始,所有觀眾的情緒都很高漲,因此都要有警察在場維持秩序。 這個美麗的城市作為國內商品的最大集散地和巴爾幹半島上最大的商業中心,有著歐洲一些大都市所特有的喧囂。市內有許多大百貨公司、大商店和超級市場,最大的百貨公司位於鐵托大街上,共有二十二層,顧客可以乘電梯到頂層鳥微全城的市容。一般商店裡都堆滿了日用品,也擠滿了購物的人。這裡的市民都有早起的習慣,各商店在早晨七點半以前就已經全部開市,但歇市也快,一般商店在中午過便關門打午睡,到了下午四時再開店。為了滿足市民對蔬菜、水果和各種農副產品的需求,市內還建有許多露天和室內的農貿市場,有的規模很大,實際上就是一個綜合性大商場,傘了農副產品外,家具、百貨、服裝和日用雜品也應有盡有。露天農貿市場中設有蔬菜和水果的攤位,還有出售鮮花、鳥、玩具和婦女手工編織品的小攤,每個市場的顧客都川流不息,一些大菜市場內還設有倉庫,供攤販存放貨物,費用低廉。當地特產的手工藝品很多,主要有剌繡品、皮革製品、手織毛毯和陶品等,另外玻璃製品也很有特色,在此地購物,價格和西歐諸國比起來要便宜得多,在外幣商店購物時,尚可打折。 這個年輕而又古老的東歐都市,既充滿了現代化的氣息,也蘊藏著眾多的歷史傳統文化。舊市區的斯長塔尼亞大街(Skadarlija),是貝爾格萊德最出名的一條文化大街,充滿了十九世紀的情調,不僅是市民們最喜歡去的地方,也是外國遊客必到之處,因為這裡繪集了塞爾維亞絢麗多彩的民間風俗。這條街道並不大,街長數百公尺,寬二十公尺左右,街形彎曲,地面用鵝卵石鋪成,街上禁止車輛通行,街道兩旁是一幢幢整齊的紅瓦白牆平房和式樣別緻的臨街小樓,具有十九世紀塞爾維亞建築的典型風格。在這條古街的入口處,人們可以看到一根高高豎起的綠色旗桿,旗桿上飄揚著一面贀幟,旗上繪著一頂藝街家的草帽,一個手杖和一束鮮花,這幅別緻的圖案就是斯卡塔尼亞大街的標誌。 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塞爾維亞一批著名的文學家、詩人、畫家、文藝評論家等紛紛來這條街定居,他們在這裡寫詩作畫。引吭高歌,抒發熱愛祖國之情,以鼓舞巴爾干半島各族人民反抗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異族統治。這些藝術家當年經常到街上的「三頂帽子」咖啡館和「雙鹿」咖啡館聚會,談論國家大事,朗讀自己的作品,交流創作經驗,當年他們在牆壁上刻下的反對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詩篇、歌曲和謹刺畫至今仍依稀可見,所以這條文化古街又被後人稱為「塞爾維亞近代文學藝術發展的搖籃」。它為南斯拉夫文化寶庫增添了許多閃閃發光的珍寶。如今,他們的故居已經成為人們觀光的地方。當年曾經在這裡居住過的二十多位詩人、作家、記者、畫家、演員和評論家的故居牆壁上,都鑲嵌著一塊精緻的銅牌,上面刻著他們的姓名、年代和主要事跡,有的還有半身浮雕像。 這條街上的「三頂帽子」咖啡館名氣最大,屋檐下掛著紅、白、黑三種顏色和不同樣式的帽子作為傳統招,「帽子」這個詞,在塞爾維亞語中是「高貴」的意思,所以帽子在塞爾維亞人的心目中是文明和自由的象征。但它至今仍稱咖啡館好像有點名不符實,因為它現在實際上已經成為大飯店,這裡菜餚品種繁多,也有可口的小吃,政府也經常這裡舉行宴會,招街外國代表團,所以終日坐無餐席,生意興隆。如今,這條古老的文化街仍是南斯拉夫文學藝術們歡聚的場所,每年四月初,當地居民都要在這裡舉行為期十九天的斯卡塔尼亞大聯歡節,節日期間,貝爾格萊德的著名詩人,畫家和文化藝術界人士都紛紛到這裡展出自己的最新作品,人們成群結隊,輕歌曼舞,沿街遊行演出,街上還辟有臨時露天舞台,任何人都可以登台表演和歌唱,陣陣悠揚婉轉的歌聲在空中回蕩。有時候當一個自告奮勇的人登台歌唱時,台下的觀眾立即會隨聲合唱,台上台下連成一片,匯成歡樂的海洋。但是這裡有一個傳統規定,就是登台者只許演唱本國傳統歌曲。 從初夏到深秋,這條文化街每到晚上都是一派歡樂的盛況,在滿街五彩紛的彩燈照耀下,古老的建築物格外迷人,歡樂的人群漫步街人,有的喝咖啡,有的在即興朗誦詩作,還有許多人湧向風景優美的街心花園,花園裡有三個青銅水神頭像,每個水神的嘴裡流出一股清澈的泉水,人們把這三股清泉叫做「斯卡塔尼亞之水」。據說,喝過這股清泉的人能夠增加勇氣,使人變得堅毅剛強。市政府對這條文化街十分重視,議會還通過了保護這條街上所有文物的專門法令,並每年撥轉款進行修繕,市民們也為有這條充滿濃郁的塞爾維亞傳統氣息的古老街道感到驕傲,並稱為是「貝爾格萊德的心」。 卡列梅格丹(Kalemegdan)古堡是觀光客必遊之地,它坐落在舊市區北部俯臨薩瓦河和多瑙河匯流處南側的高崗上,那堅厚的石牆,依矮的城門和纏滿藤曼的角樓,顯得古色古香,它是貝爾格萊德漫長而艱辛歷史的見證,也是這座城市的發源地。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凱爾特人就開始在高崗上修建了城堡。後來羅馬人、拜占庭人、斯拉夫人和土耳其人也曾在這裡修建城堡。現在人們所看到的古城堡是土耳其人於十八世紀上半葉修建的,但這裡至今仍可以看到更早修建的城堡的一些歷史遺跡。如今,這個城堡和附近的地方被辟成一個大公園,四周花木繁茂,景色旖旎。城堡的圍牆內有好幾座教堂,其中的魯茲卡教堂原是土耳其駺軍的一個火藥庫,一八六七年土耳其人撤出城堡後,火藥庫被改建成東正教教堂。城堡有一個高大的平台,人們站在平台上可以牆面積廣達一百八十三平方公里的市區盡收眼底,薩瓦河注入多瑙河的河口更是一覽無餘,薩瓦河碧波清澈,多瑙河微呈淺黃色,兩條河水的顏色涇渭分明,宛如藝術大師用不同的顏色勾畫而成的一幅自然畫面。 古城堡的邊緣聳立著勝利者紀念碑,它是一座多利安式的圓柱,柱頂有一尊兩公尺高的青銅武士塑像,它右手執劍,象征抵抗一切入侵者的決心,左手托著一隻展翅欲飛的平鴿,象征著塞爾維亞人民對和平的渴望。這尊塑像出自塞爾維亞著名雕塑家梅什特羅維奇之手,是為紀念塞爾維亞軍隊在巴爾干戰爭中取勝而於一九一三塑成的,後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直到一九二八年才正式豎立在古城堡旁邊,現在它已成為貝爾格萊德的象徵。如果從市內展望,這座古堡猶如一艘巨大的航船,它好似從薩瓦河破浪駛入滾滾的多瑙河,而那根圓柱猶如古希腊航船的「薩莫雷勝利之神」,挺立在船導,仿佛指示著前進的方向。 古城堡旁邊還有一座軍事博物館,館中收藏有上萬件實物和圖片,反映了十幾個世紀以來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為爭取自由和獨立而進行的英勇鬥爭。此外,附近的花園中有許多南斯拉夫名詩人和大學者的青銅塑像,還有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大臣達瑪阿里帕夏的墳墓和羅馬時代的噴泉。園內還有凱旋門、雙塔門、古城門和植物園等。 市中心的特拉齊耶(Tetazije)廣場四周圍都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從這裡有革命大道、鐵托元帥路和米海爾路等三條寬闊的大馬路幅射開去。革命大道上綠樹成蔭,馬克思恩格斯廣場也就在這裡,廣場附近有二十世紀圓頂建築的國會大廈。中央郵政總局大樓、美麗的塔斯麥丹(Tasmaidan)公園、古老的聖馬谷教堂、特洛齊切教堂、宮堡公園、貝爾格萊德大學圖書館、國家檔案局和技術高等學校等,因此這條大道可以說是貝爾格萊德的文化中心。其中的聖馬谷教堂內有一九○三年被謀雜的國王夫婦陵墓,特洛齊切教堂內則有俄國著名的白黨將軍瓦良格爾的長眠處。 共和國廣場(RepublikTrg)位於特拉齊耶廣場東北方,這裡有一座塞爾維亞王奧伯連諾維奇(Obrenovic)的騎馬銅像以及國家劇院、國立博物館等。 在國立博物館中陳列著史前、古代和中世紀等不同時期的許多珍貴歷史文物,還有各種陶器、塑像、珍寶、錢幣和古籍,以及一些古壁畫和聖像的摹本。自廣場向南相繼延伸著寬敞的德拉澤耶大街和鐵托元帥大街,它們共同形成城市的中軸,中軸兩旁老市區的街道一般都不寬闊,但布局基本上呈棋盤形,並隨地勢起伏而路帶坡度。 鐵托元帥大街(Marsala Titol)是全市最長的街道,約十公里,街道兩旁有許多商亭,出售報刊、冰淇淋、熱狗、鮮、香煙、汽水和啤酒等,有些個體攤販也在街邊臨時設攤,賣小百貨,或者生起炭火烤玉米炒板栗,還有一些是修鞋舖和承接來料加工的裁縫舖,街上還有昔日的南斯拉夫王宮、劇院、市工會和花市等,並有一些政府機關和行政部門的大建築物,南斯拉夫航空公司也設在這條大街上。 朱拉(Jula)街位於共和國廣場附近,街上有十九世紀時興建的塞爾維亞東正教堂,它是塞爾維亞人民的精神支柱,教堂內葬有古代塞爾維亞諸王的遺骨,還收藏有許多古老的宗教伸像,另有一座巴洛克式的高塔。 大學生廣場就在朱拉街附近,事實上這也是一個大公園,著名的貝爾格萊德大學和南斯拉夫人種博物館就設在這裡。大學生廣場東北方的一條街上,有一座建於十七世紀的巴爾雅克(Bariak)清真寺;寺的左邊還有一座引人入勝的壁畫博物館,裡面收藏有塞爾維亞各修道院最精美的壁畫的複制品。 天主教堂(Kathedrale)位於「七月七日大道」上,這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古典教堂,始建於一八四一年,教堂裡有許多珍貴的聖畫。教堂旁邊有一家名叫「?」的餐廳(Znak Pitanja),因其招牌奇特,加上又有美麗的陽台,因此常有大批好奇的顧客前來餐飲。 米哈伊洛(Mibailo)大街也是舊市區一條有歷史意義的古老街道,米哈伊洛是十九世紀塞爾維亞的一位大公,他曾為塞爾維亞擺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一八六七年四月,統治塞爾維亞三百多年的奧斯曼帝國向米哈伊洛大公交出了像征統治權的貝爾格萊德鑰匙,從而結束了土耳其對塞爾維亞的統治。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就把這條街道用他的名字加以命名。現在它已經成為一條繁華的商業街,街道兩旁既有古老的建築物,又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但它和斯卡塔尼亞街一樣狹窄,據說從前這條街上有馬車和有執電車通行,現在這裡禁止所有車輛通行,成為步行街。 古老狹窄的馬路兩旁,商店林立,在大約一公里長的街道上就有三家大百貨公司,三家大銀行。二十多個電影院和劇場,還有許多站舖。每家商店的櫥窗裡都徹夜燈火輝煌,商品琳琅滿目。使人眼花繚亂。賣各種小食品的商販。在人流中穿梭叫賣,整條街道熱氣騰騰,非常熱鬧。這條街道不僅行人熙熙攘攘,而且還有成群的鴿子,毫不害怕地來到人群中,看到有吃的東西,就一窩蜂似地圍過來,飛到人們的肩上、手臂上和腳上,等待食物。這時候,人們就會很高興地把手裡的麵包分給鴿子吃,鴿子不怕人,人也從不傷害鴿子,這些成群的鴿子給這條古街帶來了一種獨特的風情。 薩瓦會議中心位於新市區,長二百五十公尺,寬八十公尺,屋頂全部用綠色玻璃舖成,遠遠望去好像是一座巨大的暖房,它擁有十幾個會議廳和展覽廳,中間場地寬闊,還有花圃,室內建築面積為八萬平方公尺,室外場地為三萬平方公尺。這裡除了舉行重要的國際會議外,每個月都要舉辦好幾次商品展銷會,展銷內容從服裝、家具、汽車、圖書,到電腦設備和建築機械等,無所不有,新年還要舉辦大型集市。館內還設有小吃店、小食攤、魚鳥市場、遊戲場、娛樂場和各種各樣的商店,是個非常熱鬧的場所,特別是新年之際,這裡要舉辦為期兩星期的新年集市,由於政府對新年集市免稅,這裡東西較便宜,加上新年前人們總要採購些年貨,所以十幾個展廳都擠得滿滿的,各種商品一應俱全,而且還設有臨時餐館,小吃店和娛樂場所,供顧客享用。新年時,這裡的入口處掛滿了節日彩旗,進門不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躺在路旁一個很大的木製圓形酒桶,足有三公尺高,走近一看才發現它原來是酒桶形的小酒吧,專門出售各種酒類和飲料。小酒吧的後面是一家挨一家的小吃攤,多數賣肉餅,頭戴白帽,身穿白大底的廚師兼售貨員手裡拿著香噴噴的圓形小麵包,夾上剛烤熟的、吱吱作響的肉餅招來顧客,院子裡還有賣兒童玩具和棉花糖。 各展廳商品豐富,有的專門出售食品和服裝,有的賣虎皮鸚鵡和熱帶魚,也有的展館整個變成了臨時餐廳,通過電烤爐的玻璃可以看到正在烤著的小豬。在最大的圓形展覽館中,專售成衣,中央寬闊的場地則變成一個快樂公園,這裡有立體電影篷和娛樂場,最有趣的是一個圓形的電動大晃盤,盤的直徑大約有六、七公尺,四周有座位和欄桿,機器開動後,圓盤一邊旋轉一邊上下顫動,坐在位子上的遊客被搖得東倒西歪,不握牢欄桿就會被搖得從位子上掉下來。此外,這裡還有些小型遊戲,如模擬的踢足球遊戲、套圈和打靶等。各種遊戲場彩燈明亮,樂聲高亢,加上機器轉動聲和人聲笑語,真是說不出的熱鬧。這個會議中心主要收入來源是場地出租和門票,室內場地每平方公尺租金在五十美元以上。 現代美術博物館位於薩瓦會議中心附近,外觀風格獨特,呈六菱柱形,館中收藏有上千幅南斯拉夫近現代油畫家和雕塑家的美術作品,並定期舉行專題美術品展覽。旁邊有一幢二十八層高的方形大廈,是議會辦公的場所;它的右側是政府大廈,用白色大理石砌成,雄偉壯觀。 茨岡島是貝爾格萊德的夏季游泳中心,它位於薩爾河中,整個島已被修建成一個花木蔥蘢的美麗大公園。每當夏季來臨,這裡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是市民們度假休閒的好去處,特別是游泳的好地方。島上還建有跳水的高台和更衣室等設施。這個江心小島給美麗的瓦河平添了許多佳色,河水平緩安祥,五顏六色的小游艇,把河面點綴得富有生氣。 此外,市內比較重要的古跡還有涅波伊夏城、盧比卡女王宮殿及密羅斯公爵的浴殿等。 在西南效區外六公里處托齊德(Topcider)森林公園一帶是著名的別墅區,這裡有革命博物館等。再往南走,可以到達科蘇里 名城克拉古耶瓦茨雅克(Kosutnjak)動物園,園裡除了有許多珍禽異獸外,還有奧伯連諾維奇國王的紀念方形尖塔。 在革命博物館附近的德迪涅小島日策大街十五號的玻璃花房,原為總統官邸,現改為已故總統鐵托的陵墓。玻璃房長二十米,寬十五米;墓穴由白大理石砌成,大約十二米,寬約五米,略高出地面,一米高的白大理石墓碑上刻著「約瑟普.布羅茲.鐵托」幾個閃閃發亮的金字。 在南郊二十公里處,聳立著著名的阿瓦拉山,海拔五百一十一公尺,滿山遍野林木繁盛,風光秀麗,一派郁郁蔥蔥的景象,是人們度假遊玩的好地方。高高的山頂上建有一座無名烈士紀念碑,以紀念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國捐軀的全體將士,紀念碑用黑色和紫色大理石砌成,晶瑩肅穆,碑頂刻著永恆的火炬,在一片菤翠樹林的襯托下,益發顯得格外莊嚴。紀念碑旁是一片無名烈士墓,底層為一層層的階梯,墓上有八根雕有穿著民族服裝英姿颯爽的婦女像柱,象征著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不屈不撓的鬥志。在阿瓦拉山上,還建有高達兩百公尺的高層電視發射塔,它的建築藝術在歐洲獨具一格,被稱為高而美的典範。 此外,郊區還有許多古樸的正教修道院,它們綜合著東、西方建築的精華,無不顯得優雅高貴,並以沉靜的姿容,散落在蔥郁的樹林間,為貝爾格萊德浮動的氣氛,扎下了穩重的根。
返回到
南斯拉夫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