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肯亞 的原始碼
←
肯亞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肯亞野生動物== 肯亞的野生動物舉世聞名,這裡的許多野生動物是世界珍稀的動物,因而成為肯亞發展旅遊業的最大資源,現在很多外國觀光客到肯亞旅遊,主要目的也就是來看其他地方所不容易看到的大量及珍稀的各種野生動物。下面所介紹的就是肯亞主要的野生動物。 肉食動物: 獅(Lion)為大型貓科動物,俗稱「百獸之王」,多生存於撒哈拉以南地區,肌肉發達,體強,雄獅體重達230公斤以上,雌獅約140公斤,飽餐後可增加45公斤,個頭大的雄獅連尾長約3公尺,雌獅較小,肩高約1公尺,腿短,頭大。獅毛短,淺黃色至深褐色,尾尖有一叢毛,顏色深於其他部分。鬃毛為雄獅所特有,但個體差異很大,有的可能完全沒有鬃毛,也有的分布到臉部的四周,也可能鬃毛量多,粗濃蓬鬆,蓋住頭、頸和肩部,並延續到喉和胸部,與沿著腹部的流蘇狀長毛相連,有些鬃毛和流蘇狀長毛顏色極深幾呈黑色,故外貌威武。獅子常在傍晚出獵前或黎明起身前發出吼聲,有時也會發出咳嗽聲、喉鳴聲和咆哮聲。 獅子是群居性,以一個或數個家庭為單位,一群約有30頭,通常由雌獅負責狩獵,每3∼5天狩獵一次。基本上獅子是相當懶惰的動物,白天多在睡覺,晚上才從事打獵。終年可以生育,妊娠期約108天,一窩通常生2∼3頭,偶有一胎6仔的。野生獅子壽命很少超過8∼10年,豢養的獅子能活到25年或更長,在豢養的條件下,獅能和其他大型貓科動物雜交,雄獅雌虎後代叫獅虎,雄虎和雌獅後代稱虎獅,雄豹和雌獅後代叫做豹獅。除了行獵外,母獅和幼獅幾乎是形影不離,舐犢情深。幼獅長到18個月大就成為成熟的獅子,雄獅就會被驅離獅群,結合其他獅子另組獅群,雌獅則仍留在原獅群家庭中。獅子沒有天敵,人類是牠們最大的威脅,對於成年的大象,也會敬而遠之。牠們掠食的對象由昆蟲至羚羊、斑馬、角馬和長頸鹿,但餓極時也會襲擊水牛和幼象。一般並不攻擊人類,不過也有意外;當有水時會大量喝水。 獅子出獵多集體行動,大多由母師獵食,多為3頭一組,先布下包圍陣勢,由1頭母獅小心翼翼在下風處接近獵物,其餘的分頭驅趕,然後以70公里的時速衝刺向前,咬住獵物咽喉,使窒息至死,再撕裂而分食之。 花豹(Leopard)是與獅、虎等近緣的大型貓科動物,分布於撒哈拉以南的整個非洲,體長約210公分,尾長90公分,肩高60∼70公分,體重50∼90公斤。體型大小和毛的花紋差異極大,體色背面淺黃,腹部白色,體上大部分排列著玫瑰花形黑斑。沒有明確的生殖季節,妊娠期約3個月,產2∼4仔,通常為3頭。吼聲各異,為一連串刺耳的咳嗽聲、沙啞的咆哮聲和一些深沉的嗚嗚聲,善爬樹、游泳。 生活在灌叢和森林中,喜獨棲,時常曬太陽取暖,但為夜行性。攀沿敏捷,捕食各種能制服的動物,從小齧齒動物到水羚,常食小和中型的羚羊及鹿,也喜歡捕食野豬和犬類,還嗜吃狒狒和猴子,有時偷襲家畜,偶亦傷人,常把吃剩下來的獵物藏在樹枝上,肚子餓時再慢慢地吃。 獵豹(Cheetah)是長腿、體細長的貓科動物,棲息在非洲南部、中部、東部和近東的開闊平原上,為已近滅絕的動物。牠是世界上短跑的冠軍,體態呈流線型、長腿,後肢有力,短距離奔跑時速可達120公里。和其他貓科動物不同的是爪只能部分縮回,且無保護性外鞘。牠喜歡在開闊的草原上活動,體長140公分,尾長75∼80公分,肩高約80公分,體重50∼60公斤之間。從出生到約3個月時體毛有許多美麗的深色斑點,頭、頸和背上被著藍灰色長毛。成年的獵豹毛粗糙而捲曲,背面為沙黃色,腹部為白色,上面布滿許多黑色小斑,臉上有一條由眼角一直延伸到嘴邊的黑色「淚腺」。牠單獨或以小群活動,通常在晨昏捕食,以小羚羊、疣豬、野兔和鳥類為獵食的對象。妊娠期約95天,每胎2∼4仔。獵豹經馴養後,能助人打獵。 獵狗(Hun-ting Dog)分散很廣,但數量已大為減少,棲息於叢林、較稀疏的森林、熱帶平原和草原等區域,也可見於察沃、馬賽馬拉、山布魯,偶可見於奈洛比等國家公園。由20∼30頭形成一個團體,勇敢而充滿活力,並以此特性獵捕食物。牠也是具有危險性的動物,嗜食中型至大型的哺乳類動物。非洲獵狗又稱為野狗,牠與一般的狗不同,沒有一般狗的第5腳趾(即懸蹄),全身長滿深色斑點,耳朵又大又圓,兇殘狡猾,連落單的病獅也敢攻擊,為其他獸類所懼怕。因身上帶有奇臭,被穆斯林認為是不能碰的不潔之物。 鬣狗(Hyaena)是三種粗毛犬形肉食動物的統稱,也是聲名最為狼籍的肉食動物,一則因其外形是前腿長後腿短,永遠是一副夾著尾巴、猥猥瑣瑣的穢姿,先天就不討喜;二則因牠專吃腐肉的行為,又使人將牠和腐、臭、髒、爛等觀念聯結在一起,更加深了人們對牠的壞印象。這種狡猾的獸類分布在亞、非兩洲,其特點為每腳有4趾,前腿頗長,爪不能縮入,頜非常有力,牙能斷骨吸髓,晝夜都可以活動,大部分時間是依靠大型肉食動物所留下來的殘屍腐肉為食,一般相當膽小。但當腐肉及獵物少時,也會單獨或三五成群出動獵食不能自衛的動物,如綿羊、山羊、永~、大羚羊和斑馬等,有時也會攻擊睡著了的人,叨走幼兒,捕殺家畜,因此常遭到人們的捕殺,致數量大減。 其中的斑鬣狗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大部分地區,是最強健和最大膽的鬣狗,體長約1.7公尺,尾長0.3公尺,毛色淺黃或淺灰,帶深色斑點。叫聲似悲號或笑聲,妊娠期3∼3.5月,一窩1∼2仔。條紋鬣狗背和頸上有粗糙、可豎立的鬃毛,體形較小,體長0.9∼1.2公尺,尾30公分,體重25∼55公斤,毛為淺灰或淺黃,有垂直的棕色或黑色條紋。棕鬣狗棲息在非洲南部,毛深褐色,頭為灰色,腿上有灰色條紋,牠和條紋鬣狗妊娠期都是3個月左右,一窩通常2∼6仔。 土狼(aardwolf)為土狼科,非洲肉食動物,體淺黃色,有垂直黑紋,尾毛濃密呈黑色,沿著背脊有長而粗能夠豎立的鬃毛。前腿比後腿長,耳大吻尖,顎部和牙不堅。體長55∼80公分,尾長20∼30公分。棲息在非洲東部和南部乾燥的開闊地區,居住在地穴內,夜間才外出活動,主要以白蟻為食,常單獨行動,但有時成小群搜索食物。每窩產3∼4仔。不傷害人,性膽怯,受攻擊時會噴出有麝香氣味的液體,並可能作抗拒性搏鬥。 胡狼(Jackal)為犬科犬屬狼形的肉食動物,多分布在非洲東部和南部,體長55∼65公分,尾長30∼35公分,體重7∼11公斤。非洲黑背胡狼略呈赭紅色,背部黑色,棲息於較為開闊的地帶,白天隱藏在灌叢中,黃昏出動獵食,行動時單獨、成對或集群都有,以動植物或屍肉為食。常尾隨獅子和其他大型貓科動物之後,吃其殘餘獵物、屍體。當結群獵食時,能捕捉到像羚羊和綿羊等獵物。胡狼常在夜裡嚎叫,聲音非常恐怖。尾基部有一種腺體,分泌物有難聞的惡臭。在地穴裡產子,一窩2∼7仔,妊娠期57∼70天,可與家犬雜交。 藪貓(Serval Cat)係貓科動物,分布很廣,叢林、熱帶平原、草原和耕地上都有,主要在夜間活動。體長約80∼100公分,尾長20∼30公分,肩高50公分,體重約15公斤,肢長、毛長,腹部灰白色,背部淺黃色至淺紅褐色,全身分布黑色斑點和條紋,肯亞高山地區的種群有全黑的個體。藪貓多棲息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多在水邊草地和灌木覆蓋地區活動,行動迅速敏捷,體形細長,頸長頭小,夜出捕食鳥類、齧齒類動物和兔類等小動物,多利用耳朵尋找目標,可垂直跳出好幾公尺。 麝貓(Civet)係靈貓科,多種體長、腿短的肉食動物統稱,外形頗似貓,尾毛厚密,耳小吻尖,毛色各異,通常為淡黃色或淡灰色,帶有黑色斑點或條紋,或兼具斑點和斑紋。體長約40∼85公分,尾長13∼66公分,體重約1.5∼11公斤。肛腺在尾下開口,通向一個大囊,其中積蓄一種油膩的、似麝香的分泌物,稱為靈貓香,用以標記領域。牠們獨居於樹洞和岩石等處,屬地棲動物,以小動物和植物為食,每胎生2∼3仔。 獰貓(Caracal)是貓科短尾動物,棲息於非洲、中東、亞洲中部和西南部的小山、荒漠和平原上。毛短而柔滑,呈淺紅褐色;耳尖、端部有一叢黑色長毛。腿長、尾短、肩高40∼45公分,體長66∼76公分,尾長20∼25公分。行動迅捷,通常獨居,夜間外出活動,捕食羚羊、野兔和孔雀等,每窩產1∼4仔。 (Mongoose)屬靈貓科,是多種小型食肉動物的統稱,非洲白尾體小、腿短、鼻尖、耳小,尾長而毛蓬鬆,爪不能縮進,多具5趾,毛灰至褐色,通常為灰白色或夾雜淡灰色斑點,尾為灰白色或具環紋。成獸體長17∼24公分,尾長15∼20公分。靈敏而大膽,居於地穴,以小獸、鳥類、爬蟲類和卵為食,偶食果實,能殺死毒蛇,牠會快速靈活地衝向蛇頭,用力一口咬碎毒蛇的顱骨。 蜜獾(Ratel)是鼬科獾形動物,因嗜吃蜜而得名,棲息在非洲森林覆蓋地區。體粗壯,皮厚,體長60∼77公分,尾長20∼30公分,肩高25∼30公分。耳退化,體背呈灰白色,腹部、臉和腿灰色,且兩種顏色界線分明。穴居,夜間活動,前爪有力並向內彎曲用以挖洞,以小動物、果實和蜂蜜為食。牠常跟隨黑喉向蜜鳥的叫聲尋找蜂蜜,且能打開蜂巢食取蜂蜜,向蜜鳥也可獲得剩下的殘餘部分。蜜獾有力、大膽,但能飼養得很馴服,好嬉戲,一胎兩仔。 大耳狐(bateared fox)分布很廣,棲於非洲東部和南部開闊、乾旱地區,以及草原和林地中,通常可見於安博塞利國家公園,偶而也可以在奈洛比國家公園看到。屬犬科動物,有48顆齒,比其他犬科動物多出6顆,外形似紅狐,但耳朵特大。毛淡灰黃色,臉、腿、耳梢和尾尖為黑色。身長50公分,尾長30公分,體重3∼4.5公斤。獨居或小群活動,主要以昆蟲尤其是白蟻為食。妊娠期60∼70天,每窩2∼5仔。 土豚(aardvark)是體型笨重的哺乳動物,產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森林中或平原上,屬管齒目、土豚科,體長120公分,尾長60公分,毛色各異,由黑色有光澤至沙黃色而稀疏。長吻,沒有門牙,但舌長60公分。耳長如兔,腿短、趾長,並有大而扁平的有力利爪,第二及第三趾以蹼狀組織相連。白天躲在洞穴中休息,夜間方敢外出覓食,主要以白蟻為生,掘開螞蟻或白蟻巢穴,用其帶黏性的長舌頭,迅速舐食蟻類及昆蟲。牠雖然沒有攻擊性,但能用利爪抵擋大型肉食動物的進攻。 草食動物: 象(Elephant)是長鼻目象科動物,這裡介紹的是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牠比亞洲象大,是世界上除鯨魚外的最大動物,特點是身軀高大、長鼻、圓柱形大腿、耳和頭都巨大,體重可達7500公斤,肩高約3公尺。有兩根長長的大象牙,每根象牙重達100多公斤,並有切牙和磨牙。牠的磨牙不是同時萌生的,是在現有的牙齒磨損後新牙才會長出,第六枚和最後一枚磨牙大約在60歲後會被磨損掉,因此象的生命不會超過70多歲。體毛淺灰至褐色,稀疏而粗糙。鼻孔位於靈活的長鼻末端,端部有一細小的指孔突出物,能拾取細小物體,飲水時將水吸進鼻內,然後撰i嘴裡。 大象是動物中第一名情聖,母象每5、6年才發情一次,發情時會發出電鑽般的聲音以吸引公象,公象沒有陰囊,睪丸存在體內,能在6公里外聞到發情母象的味道而加以跟蹤,眾公象聚集一起為爭風吃醋而大打出手,2週後最強的公象勝出與母象交媾。妊娠期670天,繁殖年齡為14歲,母象一次產一胎,幼象重120公斤,出生後由母象照顧22個月。象無淚腺。 牠會在乾燥地上掘土出水,除了自用外,還供其他動物飲用;也會開發叢林和樹叢,為其他較小型的野獸開路。通常象群是由10多頭組成,母象為一家之主;在食物豐富的地方,小象群會結成數十頭的大象群,並可隨著可得到食物和水的情況而進行季節性遷徙。每頭象一天消耗青草和其他植物超過225公斤,牠們吃草類、樹葉和樹皮,有時也偷吃農作物。時常可看到一家象群推倒一棵樹大快朵頤,大象嫺熟地以鼻子捲住枝幹的一端,再以長牙頂住樹幹做支點,一折一扭,就把枝幹和樹幹分開。小象還沒長牙,只能用鼻子挑小樹枝吃。大象不會與小象爭食,大的吃痕K,小的吃樹皮、樹葉,各取所需,樹幹雖大卻無法吃,這種吃法場面驚人,難怪連「百獸之王」的獅子遇到大象,也要退避三舍。 非洲水牛(African Buffalo)是偶蹄科反芻哺乳類動物,體型粗大,最喜歡在爛泥巴地裡打滾,係群居在非洲的原野中,常可見到由上千頭組成的大牛群,所經之處,浩浩蕩蕩,非常壯觀。雖然是以草類和樹葉為食,但是受了傷的水牛是最具危險性的動物,會對人類展開攻擊,並且從未被馴化過。牠的天敵在陸上為獅子,在水上是鱷魚。牠體重達900公斤,毛稀呈黑色,肩高1.5公尺。角向下彎曲,然後向上再向內,角基部形成若干大型瘤節,在頭頂部幾乎相接。妊娠期11個月,每胎產一仔。 斑馬(Zebra)是馬科馬屬黑白斑紋鮮明的草食性奇蹄動物。非洲斑馬產於肯亞乾燥、樹木稀少長滿短草的廣闊草原區,形似馬,體重270∼280公斤,肩高120∼140公分間,斑紋寬,各紋之間距離也寬,背部褐色,腹部白色,體小、臀部有獨特的細形斑紋。以一匹雄馬、數匹雌馬和小馬組成家族群活動。在食物豐富的地區,會由小群組成大群一起活動,但各小群仍保持其各自的獨立性。斑馬常與非洲大羚羊組成混合群,因為斑馬警覺性較高,大羚羊在安全方面因而得利。斑馬主要的天敵是獅子,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斑馬群在喝水時一定會有其他斑馬張望四周,即使在草原上休息時,每隻斑馬所朝的方向都不相同,以作為警戒,一有問題,就會發出警告聲而四處奔逃。斑馬妊娠期為375天,一胎一仔,多數斑馬在豢養條件下都易於繁殖,小斑馬會靠著斑路的差異性來找尋自己的母親。1∼3歲的公斑馬會離開自己的家庭與其他公斑馬結合成小群體,5歲以上的公斑馬才有能力統領母斑馬群。斑馬群可作遠距離遷徙去尋找青草和水源,甚至會與牛鈴成群遷徙。 長頸鹿(Giraff)為反芻偶蹄類動物,也是最高的獸類,體重約200∼250公斤,總高度超過5.5公尺,體長相對較短,眼和頸部極長,背向後部傾斜。頸部雖長,但和大多數獸類一樣只有7節頸椎。尾上有叢毛,頸上有短鬃。頭頂有2∼4隻短而有皮膚覆蓋的角。兩眼之間有隆起物,毛呈淺黃色,有淺褐紅色斑點有規律地呈幾何圖形,或不規則而呈片狀或葉狀。 群居,棲息在平原和開闊的灌木地區,原產於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主要以金合歡屬植物的葉為食,在喝水前會小心謹慎環顧四周許久,確定安全無慮後才慢慢張開兩隻前腳低下頭來喝水,喝兩分鐘水必須抬一次頭,原來牠的耳邊通往頭部的血管在低頭飲水時會自動閉鎖,不讓血液衝到腦部,兩分鐘後便自動開啟。 長頸鹿步距長,奔跑時速可達50公里,視力、嗅覺和聽覺靈敏,很少鳴叫,其天敵除人類外就是獅子,自衛時用粗大的後蹄猛踢,並以頭和長頸子的甩動來反擊對方。平均壽命28歲,妊娠期約14∼15個月,一胎一仔。 角馬(Gnu),又稱斑紋角馬(Wildebeest),偶蹄目、牛科,角馬屬,是兩種非洲大羚羊的統稱。牠是身軀像馬而頭角像黃牛的動物,肩高大於臀高,長約1∼1.3公尺,體略帶銀灰色,兩側有垂直的深色條紋,有黑色的鬃毛,尾、臉、兩頰灰白色,頦和喉部有一撮深色的毛,雌雄都有角,並向兩側展開,尖端上翹,每日要吃16小時的草。一般說來,牠有點像馬戲團裡的小丑,有個碩大無朋的頭,配上纖細的軀幹與四肢,還有一個過長的鼻子、一對過小的角,以及一撮稀少的白色中國鬚。時常把背弓起來,直線起落,好像在跳著馬賽族人的伊皮德(ipid)舞。性善群居,常成群在南非北部和肯亞草原及開闊的灌木叢內吃草,每天要吃16小時的草,並不停地逐水草而遷徙,係非洲草食動物中數量最多者,有時可聚集多達40蛻Y。受驚時先猛衝一段距離,再回頭凝視,是何物驚嚇自己。格鬥時揚頭、騰躍、狂踢後蹄。角馬又稱牛羚,牠們在距離水源32∼48公里內停留2或3天後,會再繼續尋找另外的水源。妊娠期8∼9月,每胎產一仔,幾乎所有角馬都在隔年的相同數日產下,因為獅、豹、鬣狗和其他的掠食者,多在仔角馬能疾跑前的短時間內加以獵殺,故集中生產可確保仔角馬有過半的存活機會。一般說來,角馬的死亡率頗高,在所有死亡的角馬中有16%死於淹死、骨折和因驚嚇而互相踐踏等意外;37%被獵殺,且九成是獅子幹的;47%因病死亡,特別是6個月大的小角馬因感染牛疫而死亡。如果牠們能夠度過重重危機,則可存活18歲。此外,角馬性耐溫,可以5天不喝水。 黑犀牛(Black Rhino)是肯亞國家公園的象徵,棲息於非洲東部、南部的熱帶地區,是一種對人類具有危險性的巨獸,並且是瀕危的珍稀動物。因為在非洲犀牛被偷獵後,將犀牛角拔取後研磨成粉末,作為壯陽的藥劑及退燒的良方,其價值為黃金之倍,因此犀牛數量越來越少,各地政府莫不加設保護區予以保護,但加以捕獲後再進行養育,是唯一能有效保護牠們的措施。 黑犀牛的特徵是吻部上方生有兩個角,但它不是真角,而是由角蛋白組成。體長約2.5公尺,肩高1.5公尺,體重3∼5噸,皮厚,特別在兩肩和大腿上有形成鎧甲狀的褶皺,呈灰色或褐色,除尾尖和耳緣外,幾乎無毛。蹄有3個短趾,趾尖上有寬而鈍的趾甲。多獨棲於開闊的草地、稀樹草原、灌木林或沼澤地帶,個體間互不接觸,領域則常用糞和尿加以標記,在獨居犀牛的活動領域內可見踐踏出來的交叉小徑。犀牛視力很差,但聽覺和嗅覺卻非常敏銳,因此人們要在牠的下風處才沒有危險。這種近視的獸類在發現闖入者時會發狂地飛奔而來,直到快到跟前才緊急剎車掉頭而去;如今已習慣人類的接近,容許遊客騎著大象接近牠們。多數犀牛會避開人類,特別是交配季節脾氣變得很壞的雄犀,以及帶領小犀的母犀牛,只要稍受驚嚇便會向人衝擊,並攻擊所有阻擋牠去路的東西,甚至對不熟悉的聲音和氣味都會衝擊。儘管身軀龐大,卻相當敏捷,在密集的荊棘叢中奔跑的時速可達45公里,沒有擊中目標時轉身速度也很快。以草類為主食。妊娠期16∼18個月,一胎,養育期2年以上。 河馬(Hippopotamus)是偶蹄目河馬科中非洲的兩棲獸類,也是最大的非反芻偶蹄動物,常棲息於上尼羅河至南非的局部地區,成群生活在河流和沼澤地,夜出覓食,以草類為主食,每頭河馬一夜之間可吃掉35公斤的草料。每一群河馬都有固定的水域和地盤,水域是白天休息和睡覺的地方,地盤是晚上上岸吃草的地區,河馬上岸覓食都有固定的路徑。河馬對人類是有危險的動物,3∼4.5噸的體重,兩顆由下向上彎曲的大犬齒長達60公分,如果對人類展開攻擊,任何人體都會受不了的。 這種的兩棲巨獸,體作桶形,四肢短,體長4.6公尺,肩高1.5公尺,皮厚,幾無毛,背呈淺灰黑色,腹部顏色較淡,帶粉紅色。眼睛和鼻孔突出,浸沒水中時眼鼻露在水面上。口大,上唇厚而突出;門齒和犬齒都很大,磨掉後會繼續生長;皮腺分泌一種保護性的粉紅色油質液體。河馬在水中從不遠遊,可快速游水,並能沿河底行走。在水中時,由兩頭年輕的雄河馬擔任外圍警戒,其餘河馬以家長為中心,圍繞其旁。河馬可持續潛在水中達6分鐘之久,小河馬也都是在水底出生的。在陸地上短距離奔馳比人類快,能發出很響的呼嚕聲或吼聲。妊娠期8個月,一胎生一子。母河馬游泳或浮在水面時,常讓小河馬騎在背上。在繁殖季節,雄獸間會時常互鬥。 疣豬(Warthog)偶蹄目,豬科動物,棲於非洲開闊的熱帶雨林及叢林草原上,常見於奈洛比國家公園及其他野生動物保護區內。被毛稀疏,頭巨大,灰黑或褐色,肩高約76公分,體重約95公斤。從頸到中部有粗鬃毛,尾細長,有叢毛,奔路時高高翹起,雄體臉部有兩對隆起的肉疣。雌雄都有獠牙,下齶獠牙銳利,上齶的牙向上,再向內彎曲,構成半圓形。雄性體長60多公分,群居,以草和其他植物為食,常躲藏在土豚的地穴裡,是往後退入洞中,以利於保護自己。 非洲水羚(Waterbuck)為水羚屬,係非洲產的大羚羊,體重約200∼250公斤,尾部有白色小圓圈環繞,經常在水邊活動,會散發出一種似松脂的氣味,是小型的群居動物,並以強壯的雄性水羚羊為首,雌性沒有角。嗜吃草類,也吃樹葉,可2∼3天不喝水。牠有很強烈的領土意識,一年到頭都為保護自己在岸邊的勢力範圍而忙碌,以防別的雄水羚侵入。但雌水羚群則不受限制,牠們可以在各雄水羚之間穿梭走動覓食。 犬羚(Dik-dik)又稱迪克-迪克羚,因受驚時會發出「迪克-迪克」的叫聲而名之,為偶蹄目牛科犬羚屬的動物,形小,分布於非洲,肩高30∼40公分,體重3∼5公斤,吻部長,毛柔軟,背毛灰色或呈淺褐色,腹部白色。頭部毛豎成的毛冠,可部分遮蔽短而有環紋的雄犬鈴角;這種動物多棲息於乾燥多灌叢地區。 紫羚(Bongo)又稱邦戈羚或是大角羚,偶蹄目牛科動物,是大型顏色鮮豔的羚羊。性膽小,奔跑迅速,靈活,常見小群或成對在非洲中南部的密林中棲息。肩高1.3公尺,沿著整個背部都有豎立的鬃毛,並有一對沉重扭旋的角。雄體淺紅褐至深桃花心木色,腹部黑色。腿為黑白兩色,頭上有白色斑紋,身上有狹窄垂直的白色條紋;雌體也有類似的斑紋,但一般為更鮮明的淺紅色褐色。 南非林羚(Bushbuck)又稱修紋羚,為偶蹄目牛科的非洲草食動物,棲息在撒哈拉以南的森林和灌叢地帶。膽小,夜間活動,常獨棲。肩高約1公尺,毛色從淺紅褐色至近乎黑色,斑紋各異,頸和喉部都有白斑,體兩側有豎列斑紋或成排斑紋。雄體有角直立,呈螺旋形盤曲。 小羚羊(Duiker)是偶蹄目、牛科、一些體型較小、性怯羚羊類的統稱,或屬於灰小羚羊或為森林小羚羊種。英文名字源自南非語,意為潛水獸,因為牠們受驚時會跳入水中隱蔽。牠雖散布於非洲很多地區,但是很難被看到,腿長、棲於權叢或青草覆蓋的地方,夜間活動,獨棲或成對生活,吃各種植物,有時也吃小動物或屍體。牠肩高59∼67公分,毛淺黃至淺褐灰色,雄體有直而尖的角。小羚羊為各種羚羊中體型最小的,牠在東非民間傳說中最受喜愛,據說牠會幫助孩子們發財致富,心想事成和與王子公主婚配云云。 大角斑羚(Eland)偶蹄目牛科,是容易馴化的牛形羚羊,成群棲息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的開闊平原或有少量樹木的地區,是現存最大型的羚羊,肩高1.8公尺,有黑色短鬃毛,喉部有下懸肉垂。長角盤扭成螺旋狀,雄的角比雌的短而笨重,前額有一撮黑毛。皮膚淡褐色,頸部灰褐色,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變成藍灰色,常有垂直的白色斑紋。 長頸羚(Gerenuk)偶蹄目牛科體細長的羚羊,頸極長,腿細長。獨棲或成小群棲息於非洲東部的沙漠和灌叢地區,以喬木或高大灌木的葉和嫩芽為食,能以後腿站起,用前腿撐住樹身,吃高處的樹葉。牠肩高約1公尺,身淺褐紅色,背部顏色深,腹部白色。雄性角較粗大,並向後彎,末端轉向前方。這種長頸羚非常特殊,牠把大半生命都花在後腿上,使牠能夠在乾裂區域裡特有的針樹叢上,找尋濕氣。 山羚(Klipspringer)偶蹄目牛科,是一種步履穩健的非洲羚羊,棲息在非洲的一些岩峰上。肩高約55公分,毛厚而粗,黃灰相間,有灰白花斑,幾乎無尾。雄性有短而尖的角,有時雌性也有角。用鈍而圓的蹄尖站立,以踩高蹺般、蹦蹦跳跳的姿態奔跑,跳躍敏捷,能迅速地在山岩間飛躍奔馳。 麋羚(Hartebeest)偶蹄目牛科、行動急速、體細長的動物,成群棲息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開闊平原和灌木地區,常與斑馬或其他羚羊群混雜。肩高約1.2公尺;背部呈前半部粗大,後半部窄狹,從前向後傾斜。臉長有豎琴狀角,帶環紋,兩角根部相連,在角的襯托下臉部顯得更長。紅麋羚呈淺褐紅色,臀部色更淺,有時頭和腿帶黑色。繁殖期間的雄羚會在樹前守望「自己」的領土。牠的地盤大約在0.2∼0.9平方公里之間,凡是超過半歲大的雄羚都不許踏入。沒有地盤的雄羚則會聚在一起,在邊界活動。 捻角羚(Kudu)是偶蹄目牛科林羚屬一些動物的統稱,一般體態苗條優美。其中的大捻角羚多小群棲息在非洲東部和南部丘陵及灌叢地區或開闊林地。肩高約1.3公尺,喉部有穗狀長毛,頸背部有鬃毛,毛呈淺紅褐色到藍灰色,兩眼間有一白斑,體上有窄而垂直的白色條紋,雄體有長而分叉的螺旋狀角。小捻角羚則成對或成小群棲息在東非炎熱的開闊灌叢地區,肩高僅約1公尺,灰褐至藍灰色,斑紋似大捻角羚,但喉部有兩個白色斑塊而無喉繸,角較小,螺紋排列較密。 黑斑羚(I-mpala)又稱飛羚,是偶蹄目牛科的羚羊,奔跑疾速,常大群棲息在非洲中、南部草原上或開闊的林地中,靠近有水的地方。牠姿態優美,善跳躍,受驚時跳著逃跑,一躍可達9公尺遠、3公尺高。體輕巧,肩高70∼100公分。毛金黃色至淺褐紅色,腹部白色,大腿上有垂直的黑色斑紋;雄體有豎琴狀長角。 侏羚(Oribi)係偶蹄目牛科能迅速奔跑的非洲羚羊,成對或小群棲息於撒哈拉以南草原。體型優美,皮毛柔軟有光澤,呈淺黃到紅褐色,尾褐色,腹部白色。肩高50∼66公分,耳大,耳下有塊光禿的黑色斑點狀區,膝蓋上各有一簇長毛;雄體具細長的尖角。 東非大羚羊(Oryx)係偶蹄目大羚羊屬動物,成群棲息於荒漠和乾旱平原上,多分布在非洲的南部和東部,體粗壯、肩高102∼120公分,有鬃毛和尾毛,臉部和前額有黑色斑塊,眼兩側有黑色條紋,身和腿上有黑色斑紋,體呈淺灰褐色,角長而尖,或直或曲。 小葦羚(Reed-buck)偶蹄目牛科小葦羚屬,是體形優美的羚羊,棲息在非洲撒哈拉以南許多開闊地區、疏林中及水邊,獨棲或成小群。奔跑時豎起尾巴,露出蓬鬆的白色腹部。肩高60∼90公分,雙側耳下各有光禿的腺體區。雄體有角,先向後彎曲,至末端突轉向前方,毛短,背部灰至褐色,腹部較淡。 馬羚(Roan Antelope)是偶蹄目牛科的非洲食草動物,成小群棲息在平原和灌木地區。體大,肩高127∼152公分,外形優美,有長而尖的耳、直立的鬃毛、鐮刀般的長角,喉部有長毛。淺紅灰至淺褐紅色,臉部有黑色斑紋,吻部和腹部白色。 貂羚(Sable Antelope)為偶蹄目牛科的非洲草食動物,成群棲息在非洲南部森林中,與馬羚相同,體態優美,鬃毛直立,耳長,喉部有長毛。角長呈鐮刀形,平行排列。肩高137公分。雄體全身黑色發亮,臉部黑白相間,腹部白色。雌體淺褐到黑色。 林羚(Sitatunga)屬偶蹄目牛科水棲羚羊,棲息在非洲中部沼澤地,善游泳和潛水,常在水中進食,可完全潛入水中而避敵殺害。蹄長而寬,腳關節柔韌因而能在軟地上行走。肩高102公分,毛粗而蓬鬆;雌體淺褐紅色,雄體淺灰褐色。臉部有一白斑,頸上有二白色斑塊,有時身上散布有多數白色斑紋。雄體具螺旋形長角。 非洲蹄兔(Hyrax)為蹄兔目、小型有蹄獸類的統稱,外形像齧齒類動物,頭部粗圓,頸、耳和尾均短,腿短而細,後腳第一和第三趾上有小蹄,中趾有爪,背部有香腺,有一對彎曲而不斷生長的上門齒,4顆鑿狀的下門齒,並有類似犀牛的臼齒。這種草食性動物體長30∼50公分,體重4∼5公斤,動作非常敏捷,善用腳上特有的爪墊攀緣。妊娠期7∼8月,產1∼3仔,幼仔被毛完全。蟒、鷹和大型貓科動物是其天敵。非洲蹄兔又分為地棲的岩蹄兔屬和樹蹄兔屬,岩蹄兔白天活動,群棲於懸崖、岩石和石山坡間,以奈洛比國家公園的蹄兔岩上最多;樹蹄兔棲於樹上,夜間活動。 靈長類動物: 灌叢嬰猴(Bushbaby)是樹棲的小靈長類,棲息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森林及肯亞森林間,惹人喜愛,毛呈灰、褐或棕黃色。眼大,耳大,後腿長,背毛濃密,尾比身體還長。樹棲,夜間活動,以昆蟲為主食,略有雜食性,一般體長30∼37公分,尾長42∼47公分,妊娠期約3∼4個月,每胎產1∼2仔。 東方黑白疣猴(Estern Black & White Colobus)屬非洲長尾、近乎無拇指的猴類,有複雜的適於容納植物性食物的胃,晝行、樹棲、群居,能在樹間作長距離跳躍。共有10個種,分成黑白相間的、橄欖色的及紅色的3組。黑白相間的4種疣猴身材細長,具色彩斑駁的絲狀長毛,體長約55∼60公分,尾長77∼82公分,新生幼猴白色,棲於低地和山地森林中。橄欖疣猴體形小,毛短。紅色疣猴有5種,為褐色或黑色帶有紅斑,體長46∼60公分,尾長40∼80公分。疣猴數量日少,已被列為稀有動物。 白尾長尾猴(Vervet Monkey)約有20多種,是分布廣泛的非洲猴,在地面活動,有時稱為草原猴,棲息在熱帶草原及其附近。毛色淺綠,腹部淡黃或白色,臉部黑色,尾端有一簇白毛,有條淺白色眉帶一直延伸至朝後傾斜的白色頰鬚中。體能優美,四肢長,用四足行走,臉短,體長30∼65公分,尾比體長,但不能捲纏。 狒狒(Baboon)是大型強健的猴科動物,有巨大犬齒和孔武的四肢,對人類有危險,尤其是群集時更甚,智力高,可以訓練,多分布在阿拉伯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用四腳行走,頭大並有大頰囊,吻長而裸露,鼻孔像狗,體高約50∼115公分,體重約14∼40公斤,尾呈弓形,長45∼70公分,雄體比雌體大一倍,毛色不一而粗糙,成年雄狒狒有長毛披於肩上,腹、掌、腳、臉和臀部色鮮豔而裸露。多棲息於熱帶草原和岩石地區,可在地面或樹上活動,食各種動、植物,也吃小獸、鳥類和鳥蛋,尤其愛偷吃玉米、花生、香蕉和其他的小果,對莊稼破壞嚴重,妊娠期7個月,每窩產一仔。是群居動物,由一頭或更多佔統治地位的雄狒狒保衛。牠是喧鬧動物,可以發出特定意義的聲調,例如似犬吠聲是警告,個體間做作姿態和以尾發信號以傳遞信息。 嬰猴(Galago)是猴科嬰猴屬6種小型樹棲靈長類的統稱,棲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森林中,非常惹人喜愛。毛色有灰、褐、淡紅或棕黃等4種。眼大,耳大,後腿長,被毛濃密,尾長。夜間活動,以昆蟲為主食,整天生活在樹上,跳來跳去,極為活潑。體型較小的灌叢嬰猴及矮嬰猴體長只有12∼16公分,但尾長卻有18∼20公分;粗尾嬰猴體長有30∼37公分,尾長42∼47公分。妊娠期3∼4個月,每胎產1∼2仔。 樹態猴(Potto)又稱大眼懶猴,靈長類懶猴科,分布於非洲熱帶,在肯亞西部卡卡梅加一帶可以看到,但也很少見,多在夜間活動。行動遲緩,樹棲,抓握極緊,牢牢地攀附在樹枝上,僅在緊急的情況下才會迅速跑動。以果實、小動物和昆蟲為食,白色蜷縮在樹洞裡睡覺。體長約37公分,尾粗厚長5∼10公分,眼睛特別大,四肢強健,第二指和趾粗短,頸椎形成一條功能不明的突出脊。被毛濃密捲曲,淺紅帶點灰色,多一胎一仔。 爬行動物: 鱷魚(Crocodile)為鱷目鱷科肉食性動物,非洲鱷棲息於鹼水河、淡水河、湖泊和沼澤地帶,體長可達5公尺,體重超過1000公斤,全身長有粗皮厚甲,長吻似蜥蜴,是冷血肉食性的爬蟲類動物,以羚羊、魚類、鳥類為食物,有時也會攻擊人畜,在水中游泳和捕食,上岸曬太陽取暖和繁殖,雌性築巢,產硬殼卵,一次可產80顆。閉嘴時下頜兩邊第四齒外露;尾部特別有力,可擊昏大型敵手。 蛇(Viper)是蛇科毒蛇,分為蛇亞科(東半球蛇)和響尾蛇亞科(具頰窩的蛇)兩個類群。蛇的特徵是具有一對中空的注射毒液的牙齒,長在上頜骨內。響尾蛇的特徵是在每側鼻孔與眼之間,有一熱敏感小窩,用於探尋溫血動物。蛇體長有的小到不足30公分,大的巨蝮可達10公尺以上,靠捕食小型動物維生,捕捉的方法是先咬傷獵物,再吞食。 東半球的蛇分布在歐、亞、非三洲,特點是行動遲鈍、身體粗壯而頭寬大。許多種類為陸棲。樹身體細長,尾能纏住樹枝,營樹棲生活。穴為洞棲,眼細小。大多數蛇為卵胎生。響尾蛇亞科主要在西半球,從沙漠到雨林都有。中、南美洲的洞蛇屬(Bothrops)為陸棲或樹棲;有些如噬魚蛇則是水棲。 非洲樹蛇(Boomslang)是游蛇科危害人類的毒蛇,棲息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稀樹乾草原,在灌叢或樹上常將前半身伸向空中,靜候著鳥類和昆蟲。身體和眼的顏色變化多端,善於偽裝。自衛時頸部膨脹,露出鱗片之間的黑白皮膚,隨之可能發動攻擊。毒牙很長,長在口腔後部,直伸到口的前端,被牠的毒牙咬傷後會引起出血致死。 水生動物: 虎魚(Tigerfish)是鯉形目脂鯉科的非洲淡水魚,外觀及習性似虎,性貪食,形似鮭,有匕首狀齒,閉口時露齒,行動機敏,是一種遊釣魚。最大的巨狗脂鯉體長超過1公尺,重45公斤以上。 尖吻鱸(Nile perch)是鱸形目尖吻鱸科的大型食用和遊釣魚,主要產於尼羅河和非洲其他的河流及湖泊中。這種魚重達140公斤,體長可達1.8公尺,腹部呈銀白色,其他部分為淡綠色或淡褐色,嘴大、下頜突出,有兩個背鰭,尾鰭呈圓形,肉味非常鮮美可口。 石魚(Stonefish)毒科毒屬,是少數幾種有毒海魚的統稱,分布在印度洋至太平洋熱帶淺水中。底棲,行動遲鈍,生活於岩礁、珊瑚、泥底或河口。體粗短,頭和口都大,眼睛小,皮膚有疣狀腫塊和肉垂,不光滑。屬於危險魚類,平時伏在水泥不動,體形和顏色常與周遭環境混為一體,深具保護色,不易被察覺。當人們不慎誤踩上時,可通過背鰭棘的溝將大量毒液注入對方體內,導致創傷和劇痛,有時甚至會致命,因此惡名昭彰。 鰩(Skate)是多種扁體軟骨魚的統稱,分布於全球大部分水域,從熱帶到近北極水域,從淺海到2700公尺以下深水處。體呈圓或菱形,胸鰭寬大,由吻端或近吻端擴伸到細長的尾基部。體色單一或具花紋,脊部有硬刺或結刺,尾部有弱發電器官並有兩個背鰭,口與鰓孔均位於體的腹側。卵生,常見於海灘,略呈長方形,有革質殼保護。體型大小各異,小型𦬨鰩成體長僅50公分或更小,大型雙睛鰩可長達2.5公尺。鰩對人類無害,底棲,常部分埋於水底沙中,游動時靠胸鰭波浪狀擺動前進,以軟體動物、甲殼類和魚為生,會由上面突然下衝捕獲獵物,是人們常見的商品食用魚。 鯊(Shark)是軟骨魚綱鯊目軟骨魚類的統稱,常見於大海,但亦見於江河及一些大湖泊中,與鰩及魟近緣,區別在於鰓裂5∼7對,部分或全部位於頭側;胸鰭前緣游離而非連於頭部。肉食性,食物範圍廣,從浮游生物和魚類到海豹及海船的垃圾等都吃,有時也會傷人,見血就展開攻擊。體內受精,雄魚用由腹鰭分化而成的交接器(鰭腳)將精子輸入雌體,胎生,幼魚在雌體內孵化。人類是其天敵,不但鯊肉是美食,其背鰭製成的魚翅更是珍貴食材,而為保育人士所反對。 旗魚(Sailfish)是鱸形目旗魚科旗魚屬的重要食用魚和游釣魚,分布於全球熱、溫帶海域,吻延伸為長圓形,矛狀,體細長,腹鰭長,特別是背鰭寬大如帆,亮藍而有斑點。體深藍色,腹側銀白色。體長3.4公尺;重約90公斤或更重;以其他魚類為食。其肉可作美味生魚片,故有高度商業價值。 鸚鵡魚(Parrot fish)或稱鸚嘴魚,為鱸形目鸚嘴魚科約80種熱帶珊瑚礁魚類的統稱。體長可達1.2公尺,體重可達20公斤。體色鮮豔不一,同種中雌雄體色差別很大,成魚和幼魚之間差別也很大;鱗大。頭圓鈍,頜齒已硬化演變為鸚鵡嘴狀,用以從珊瑚礁上刮食藻類和珊瑚的軟質部分,牙齒堅硬,能夠在珊瑚上留下顯著的啄食痕跡,並能用咽部的板狀齒磨碎食物及珊瑚碎塊。這種魚可以食用,但整個類群經濟價值不大。 羅非魚(Tilapia)又稱吳郭魚,是非洲的淡水魚,嘴尖、體肥、外形淡黑或深灰色,身長可達30公分,體重約1公斤,以水中數量豐富的藻類、浮游生物、人畜糞便和廉價飼料為食。這種淡水魚棲息在淡水河、湖、塘中,味鮮美,肉肥刺少,抗病力強,生長快速,飼養及收成容易,故成為非洲最著名的食用魚。 鱸(Perch)是鱸形目鱸科的淡水魚,也是著名的食用和游釣魚,具有兩條背鰭,第一背鰭有鰭棘,第二為鰭條組成,肉食。尼羅河尖吻鱸(Nile Perch)是一種巨鱸,產於尼羅河及非洲其他河流和湖泊中,嘴大,體上部呈淡綠或淡褐色,腹部為銀白色,長可達1.8公尺,重可達140公斤,尾鰭圓形,下頜突出,有一對奇怪而憂鬱的圓眼珠。春季產卵,雌魚將成串的卵產在淺水水草的枝條間。 鳥類動物: 鴕鳥(Ostrich)是現存最大而不能飛的鳥類,多產於非洲,體重達155公斤,最重可達220公斤;體高約2.5公尺,最高的可達3公尺左右,頸長幾佔體高之半,在自然界中除長頸鹿外,能與鴕鳥比高低的動物還不可見;雌鳥體型略小。雄鳥體羽大部分呈黑色,翅尖和尾部呈白色;雌鳥全身都是灰色或褐色。鴕鳥的頭和頸大部分呈淡紅至淡藍色,稍有絨羽;腿裸露。頭小、喙短而稍寬;眼大,褐色具濃黑色睫毛。牠用強有力的腿逃避敵人,多半是大型的食肉猛獸;受驚逃走時的時速可達65公里,若被逼無法可逃時,會用腳踢去反擊敵人,一踢的力量可達250 0公斤。腳僅兩趾,趾發達幾乎成為蹄。平時為了不被敵人發覺,鴕鳥可臥於地上僅伸出長頸,致被人誤傳為危險臨近時會將頭埋於沙中,所謂的「鴕鳥心態」 牠常結成5∼50隻一群生活,與食草類動物相伴,主要以植物為主食,但也吃動物性食物。沒有水也能生活很長的時間,牠可以飲用鹹水,然後用羽毛在陽光下排出體內鹽的成份。鴕鳥家庭為一夫多妻制,雄鳥互相爭奪3∼5隻雌鳥,會發出吼叫和聲。幾隻鳥合產15∼60枚帶白色有光澤的卵,鴕鳥卵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卵,平均長達150糎,直徑125糎,重達1.35公斤。雄鳥在夜間孵卵,白天則由各雌鳥輪換,孵化期約42天,一月大的幼雛就能跟著父母奔跑,但出生後的頭3個月是比較脆弱時期,有5∼10%要被淘汰;到了5個月時情況就比較穩定,這時已長達兩公尺高。幼鴕在成長過程中,每兩個月要褪一次毛,每次長出的新毛顏色都不相同,10個月後就不再褪毛;幼鴕要生長2.5年後才具有生育能力,在人工豢養的條件下鴕鳥可活50歲,但因牠們耐力不足,不易訓練。 紅鸛(Flamingo)是紅鸛科高大的涉禽,形如鶴,喙、腿、外羽和腋羽都是明亮的珊瑚紅,牠身修長,高有90∼150公分,臉赤裸呈粉紅色,微彎的頭上有圓黑色的眼睛。嘴彎曲而向下傾斜,下喙大,形如槽;上喙小,像蓋子般蓋住下喙;上下喙中部有邊緣長著又硬又密線毛的薄薄「過濾片」,加上圓圓的鳥舌,如唧筒般將湖水吸進嘴中,長喙左右用力擺動,通過薄片把鹹水過濾掉,留下水中浮游微生物藍綠色的螺旋藻,作為紅鸛的最主要食物。 紅鸛優雅而細長的曲頸、細長的雙腿和有蹼趾的腳,便於涉水、覓食。在淺灘上覓食時,會用強有力的一雙大翅膀攪起有機物質、特別是微小的軟體動物和小甲殼類動物,用牠那有薄篩的嘴從渾濁的水中過濾食物。 每年的11∼12月是築巢孵卵的繁殖期,平頂錐體狀鳥巢用泥土築在淺湖灘上,約10吋高,頂有淺坑,一次可產1∼2個卵,呈堊土白的顏色,由雙親共同抱卵,一個月孵成。築巢是集體的行動,但幼鳥各有自己的雙親,能靠聲音來互相識別,當聽到雙親呼喚時,幼鳥就會立即上前,讓爸爸媽媽通過反芻把已成為流質的食物餵自己吃。這種哺食過程要等到幼鳥能飛翔後,喙由直變彎、喙中「過瀘片」長全之後才會停止。幼鳥要到1.5歲後才能蛻下灰色的羽毛,披上象徵成熟的豐滿華麗的羽裳,但還要再過好幾年才能長為成鳥。 這種紅鸛又被稱為火烈鳥,性喜集體活動,當牠成群結隊在一起飛翔時,被稱為非洲最美麗的霞光。全球約有650萬隻,其中的550萬隻棲息在縱貫東非大裂谷中的半鹽水湖裡。在肯亞,普通一群紅鸛數目往往逾萬,賞鳥專家有一次在納庫魯湖上,曾觀測到有150萬隻紅鸛同時棲落的壯觀場面。 禿鷲(Vulture)隼形目大型吃腐肉的鳥類,也是現代生存最大、最重和最能飛行的鳥類之一,體長有100公分,體重150公斤,翅展2.7公尺,體羽全黑,翅寬,尾短而稍呈楔形,上體黑、褐色相間,下體有大量白色絨羽,頭頂禿,兩側懸掛著垂肉,臉桃色或淡紅色。棲息在多種類型的地形中,常成群宿夜或營巢於陡壁、高樹或地面上。每窩產1∼2枚卵,偶然會產第3枚,孵化期7∼8週,幼雛成熟較其他隼形目鳥類緩慢得多。 這種動物具有大嗉囊,腳大但無力,趾甲扁平,適於步行和握持屍肉,但不易撕裂獸皮和肉。視力發達,有敏銳的嗅覺,多在熱帶地區活動,屬廣食性,食腐肉、垃圾和排泄物,很少吃活的動物,偶然會吃毫無自衛能力如羔羊和龜等的活獵物。能利用其長而寬的翅膀滑翔,可在空中停留數小時之久。當一隻禿鷲發現一頭已死或即將死去的食物時,別的同類可從幾公里外飛來。進食時會嚴格遵守牠們的社會秩序,按體型的大小和喙的強弱而決定取食的順序。但遇到豺和鬣狗等大型獸類能手時,牠們會退讓一旁。 奎利亞雀(Quelea)屬雀形目、織布鳥科,是一種淡褐色的非洲小鳥,數量多,常壞穀物,棲息時往往會折樹枝,因此是害鳥的一種。雄鳥臉黑色,在繁殖季節身體前部呈粉紅色,負責營巢。每對鳥生2∼3隻幼雛,而幼雛在一年可遷移數百公里開始繁殖,所經之處在每棵灌木或樹上都有數不清的鳥巢。這種蝗蟲似的鳥災,是由於人類開發邊遠土地、飼養牲畜,以及大規模耕種造成的結果。為了控制牠的迅速擴散,人們也曾作過各種努力,如用毒藥、凝固汽油、黃色炸藥、病原體和電擊。但是收效不大,最後在不到50公頃的土地範圍內,對200萬奎利亞雀實施稠密的黃色炸藥,才取得局部控制的效果。 鵜鶘(Pelican)是鵜形目鵜鶘科7種水鳥的統稱,棲息於全世界的各地湖泊、河流和海濱。體大,長達180公分,翅展3公尺,體重可達13公斤,是現存鳥類中體型最大者之一。牠有極富彈性的喉囊,可以像小撈網般捕魚而食。每窩通常產1∼4枚呈藍白色的卵,產在由樹枝構成的巢中,孵化期約一個月。幼雛將嘴伸進親鳥的食道中取食回吐的食物,3歲成熟。鵜鶘在陸地動作笨拙,在空中飛翔姿態卻非常優美,通常成小群飛行,經常在高空中一齊拍動翅膀,非常壯觀。兩性體型相似,但雄鳥稍大。 蒼鷺(Heron)是指鷺科大約60種長腿涉禽,其中的非洲蒼鷺體型最大,身長150公分,頭和頸呈淡紅色,翅寬、喙長而直、尖端銳利。長有一種可分解為細粉的羽毛,用以吸收除去魚油、淤泥及來自水面的污物。牠從不遠離水域,經常出現在納庫魯湖區,通常安靜地涉行於沼澤、池塘或濕地淺水間,覓食蛙、魚和其他水生動物。牠站之時頸部通常作S型;飛行時腳拖在後面,頭部則靠近身體,並不像大多數鳥類那樣頸部向前伸直。在水域附近樹林或灌木叢中築巢,常密集成群,稱鷺巢群。有複雜的求愛儀式,繁殖期會出現豔麗背羽。 白鷺(Egret)是鸛形目鷺科的鳥類,羽衣多為白色,繁殖期會長出很長的婚飾羽,有些會進行求偶表態,包括炫耀羽衣在內。其中的牛背鷺大部分時間在陸地上度過,與家畜及野生食草動物為伍,吃牠們攪起的昆蟲,有時也啄食牠們毛皮上的蜱。體粗壯,長50公分,羽衣白色,腳和喙淡黃色,婚羽短而蓬鬆。 食蜂鳥(Bee-eater)又叫做蜂虎,佛法僧目蜂虎科色澤鮮明的鳥類,體長約15∼35公分、嘴中等長稍下曲,尖端銳利,羽毛耀眼多為綠色,中央尾羽長,以蜜蜂、胡蜂和其他昆蟲為食,可在奈瓦沙湖區見到。 鸛(Stork)是鸛形目鸛科17種長頸大型鳥類的統稱,牠與鷺、紅鸛和等有親緣關係。體高約60∼150公分,頭部和頸的全部或部分可能無毛。因無嗚管,故不發聲或幾乎不發聲,但有時在興奮之際會擊嘴作聲。飛行時頸向前伸,腳向後伸直,交替地拍打翅膀。除在繁殖期離群配對外,多數時間均結成大群。白天進食,多吃淺水灘和田野中的小動物;非洲禿鸛會吃屍體。親鳥用樹枝造成大平台形的巢,常在樹上和岩石突出的部分結群營巢,每窩產3∼6枚粉白色的卵,孵化期約5週,雙親共同抱卵。非洲黃嘴鸛高約100公分,嘴淡黃色,臉為紅色。非洲黑鸛高也是100公分,體羽黑色,腹部有一白斑,紅嘴紅腳。熱帶的非洲鉗嘴鸛是吃水蝸牛的小型鸛,當嘴閉合時,除了嘴尖外留有寬的縫隙,這可能是叨蝸牛的一種適應性。非洲鞍嘴鸛多色彩,體高超過120公分,腿和頸細長,嘴紅色向上翹,一條寬黑帶斑圍繞著眼的前部,眼前方有一黃色小骨板。 鵰(Eagle)又叫做鷹,隼形目鷹科,是種體大、喙厚、腳大的猛禽,體型和飛行特徵與鷲相似,但頭上有長滿羽毛的冠羽,腳健壯,有大漖爪,以活的獵物為食。體笨重,不便於空中追捕,但因眼睛特別銳利,能出其不意獵取地面上的動物。終身同配偶,年年使用同一個巢,巢造在無法攀登處。卵化期6∼8週,幼雛成長慢,需3∼4年才能成為成鳥。非洲短距鵰體長約60公分,腿短,無羽毛,築巢於樹上,以蛇為食。非洲蛇鵰尾長。維氏鵰分布於岩山、山區、峽谷,也繁殖於奈洛比國家公園。鬥鷹廣布於林地、熱帶平原、針樹叢,可以在奈洛比國家公園看到。非洲魚鷹常見於河邊、湖畔、海口和海岸區,叫聲響亮。
返回到
肯亞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