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台南 的原始碼
←
台南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鹽水蜂炮=== 鹽水蜂炮是全台灣、甚至是全世界知名的一種最具危險性和迷信的民俗活動。蜂炮又名「烽炮」,比較正式的名稱為「從蜂炮」或「蹤蜂炮」,意指群蜂出巢之炮,當地人也稱之為「放蜂仔」。 蜂炮的起源有三種說法,其中最為人所接受的是:300多年前,先民隨鄭成功來台,定居鹽水鎮後,配合優越的地理條件辛勤開墾,使鹽水盛極一時。當時鹽水叫做「月津」,它的繁榮,可從過去的諺語「一府、二鹿、三猛舺、四月津」中瞭解到。 至清嘉慶年間,鹽水歷經商賈雲集的繁榮昇平後,逐漸轉為沉寂,而河道的淤塞、港口的消失,更使鹽水一蹶不振。最不幸的是,由於繁華的港灣,受到河流的淤積,加上環境的污染,釀成蔓延不止的瘟疫,死傷人數一天天增加,使得鎮民人心惶惶,認為必有妖魔作怪。當地的「有力」人士為安撫民眾,乃選在農曆正月十三關帝君誕辰之日,繞境驅邪、除疫佑民。儀式進行時,周倉為開路先鋒,關帝爺則帶隊殿後,神轎所到之處,爆竹齊放,焰火連綿、香火繚繞,一直延續到元宵節,隔天疫情漸消,使原本惶惶不安的人心,終歸於平靜安怡。從此,鄉民將施放鞭炮和煙火世代相傳,以此活動感謝神明,並祈求家宅平安。現在,這項已傳襲200年的活動,成為鹽水鎮的習俗,只是連續三天的燃放鞭炮,改在元宵夜進行。 另有一說:盛傳明末清初的一些地方忠貞志士,每逢元宵夜就燃放爆竹,以喚醒同胞團結共同反清。還有傳說是清嘉慶君遊台灣,元宵節正巧路經鹽水,當地人便放鞭炮以示歡迎。現在的鹽水蜂炮,除感謝神恩和祈求豐收外,已成重要的民俗觀光活動,也是農曆年最高潮的結尾曲。 蜂炮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演變,也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早期「關帝遶境」時,用的都是一般鞭炮和煙火;1936年以後,才發展為品種繁多的爆竹;到了1946年,才具有今天蜂炮的雛形。所謂「蜂炮」,就是將木條架成5至25公尺高、大小不一的木架,再以鐵絲層層纏繞成蜂巢狀,再插上衝天炮。為點綴火花,蜂炮上還插滿了火獅、火蓮花、火馬和火箭炮等五光十色的炮焰,引信線點燃時,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像蜂窩被捅翻傾巢而出,四面八方萬發齊飛,無人敢近,其射程可達100公尺左右。據估計,一座小型蜂炮約可容納50枚衝天炮,價值上萬元;而大型蜂炮價格則可高達15至20萬元。元宵節前的一兩天,是各家製作蜂炮的高峰期,做好後都會用紅紙書寫「文衡聖帝千秋」罩蓋,然後深鎖大門,加以小心防護,以免因疏忽遭人誤燃而前功盡棄。 完整的蜂炮廟會,包含三個項目:一是投炮台,指的是在元宵節當天,鎮中心的伽藍廟前,會豎起一支三層樓高的竹竿,上置虎頭蜂巢的六孔炮台,內裝火藥鞭炮,供大家投擲單炮或施放衝天炮攻擊助興,若引燃炮台內的鞭炮,可獲獎賞。另外兩個項目是郊區遶境和市區放鞭炮,前者在中午12時進行,後者於晚上6時揭開序幕,其中夜間的神轎巡行放蜂炮,已成為各地遊客聚集觀賞的焦點。 慶典儀式從傍晚6時開始,以武廟為賽會的中心。神轎依編號排列,出發後,在上萬民眾的簇擁下,開始像一條長龍般步行遊街。每當神轎經過備有炮城的商家及住戶時,必須先三進三退地踏著傳統舞步,向商家謝禮,然後由主人撕下罩在「蜂城」上寫有「慶祝文衡聖君千秋」的紅紙,點燃於蜂架底下。此時,神轎即上下不停搖擺,說時遲那時快,「轟」然一聲,炮火四處奔竄迸射,左右交錯,上下翻騰,兔起鶻落,給予圍觀者強大的震撼。群眾一方面跟著轎夫「衝鋒陷陣」,另一方面又要閃避來自不同方向的蜂炮流彈,而且被蜂炮「叮」了也不能提,因為民間傳說,只有「做了虧心事,才會被蜂炮叮到」。站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的年輕人,都頭戴安全帽,並使用玻璃罩的眼鏡、防塵口罩、棉紗手套和厚厚的皮茄克,全身包裹緊密,甚至有的用三合板、紙板等做擋箭牌,真可謂全副武裝。盛會一直到凌晨5時才結束。 市中心三岔口的伽藍廟、武廟後殿高處和三福路的新營客運站,為欣賞蜂炮的最佳地點。
返回到
台南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