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埃及 的原始碼
←
埃及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蘇彝士與運河== 蘇彝士(Suez)是飽經滄桑的城市,是古代貿易站及前往麥加朝聖的起點站,現在是蘇彝士省的省會,重要的商港和海軍基地。公元7世紀時,是連接尼羅河和紅海的運河航運終點。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曾是重要的商業、海運中心和軍港。1859年蘇彝士運河動工時,這裡只是個漁港。1869年11月17日運河開通後才得以迅速發展為重要轉口港,進口麻、咖啡、小麥、皮件、糖、茶和菸草等,出口石油、豆類、瀝青、錳砂和水泥等,地位顯得愈加重要。但在1967年以阿「六月戰爭」中,以色列軍隊炸燬了這座年輕的城市,運河也被迫關閉,造成港市經濟直線下滑。倉促重建成,又遭受1973年爆發的第四次以阿戰爭重創,經濟狀況艱難。1975年,運河重新開放,經幾十年恢復發展,特別是沙達特任期時實行的自由化門戶開放政策,使港市各方面建設都有長足進步。 這個擁有40萬人口的城市,處於東經32度10分、北緯29度37分間。北有蘇彝士運河,南接蘇彝士灣,並是運河和蘇彝士灣的交匯處,擁有易卜拉欣和陶菲克港,以及東部沙漠的大部分地區,面積1.784萬平方公里。屬地中海型氣候,不過沙漠區氣候灼熱、乾燥。市內建有通往開羅的油管,以及煉油、發電、紡織、製藥和化肥等工廠。 對外交通便利,陸路海路都能自如地與外界聯繫。在海運方面,每天來往的客輪不計其數。蘇彝士的港口設施優良,所有北上蘇彝士運河的船隻都要在港內編隊,同時這裡也是國內重要的石油輸出港和商港,並是國內第二大軍港。在陸路交通方面,有兩條鐵路,一條往北經古奈法和伊斯梅利亞,可達塞得港;另一條往西,可以抵達130公里外的開羅,並有四線道高速公路與開羅相連,也有公路支線與周圍小鎮相接。從開羅乘遊覽車到蘇彝士約兩小時可達。 這個城市旅館、餐廳、娛樂消遣和購物場所一應俱全,遊客可在這裡自由選擇,但當地最熱門的參觀點卻是艾哈邁德•哈姆迪隧道。自1869年蘇彝士運河通航後,雖然大大縮短了東西方海上交通行程,但卻把原為一個整體的埃及國土分割成非洲本土和亞洲西奈半島兩個部分,兩邊來往只能依靠輪渡。人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卻是能早日恢復陸路聯繫。1975年6月5日,埃及總統沙達特在蘇彝士運河通航的儀式上發誓說:「即使用手指,我們也要在運河底下挖出一條隧道,連通西奈。」 後經過地面勘探、飛機和人造衛星的空中攝影,決定把海底隧道地址選定在蘇彝士城北17公里處的沙魯法地區,恰好是1973年10月中東戰爭中指揮強渡運河埃及工程兵司令艾哈邁德•哈姆迪將軍的陣亡地點,於是決定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條隧道。位置選定後,先在西岸隧道口挖一個深43公尺、直徑6公尺的豎井,然後往東再挖一條直徑4.6公尺,長約325公尺的勘探隧道,直達運河的河床下面。經仔細化驗挖取的土樣,表明這裡的土質堅硬不滲水,無岩石和流沙夾雜,是鑿建隧道的絕佳地點。 1979年1月,隧道工程正式開工,參加施工的埃及技術人員計有1500多人,大多數是阿斯旺高壩工程的建設者,另有幾十名英國專家。全部工程機械化,主要器械有號稱「裝甲機」的巨型挖掘機,機身全長134公尺,重達1500噸,可以邊挖土邊往後排土,同時還可以安裝襯壁的製作。整個工程的挖土量達250萬立方公尺,耗費鋼材3.4萬噸,混凝土10.4萬立方公尺,造價達7.5億美元,並於翌年10月25日正式建成通車。 這個連接亞、非兩大洲的第一條河底隧道,全長1640公尺,東引道長1984公尺,西引道長2288公尺。整個隧道位於蘇彝士運河水面以下37公尺處,距地面總高度為51公尺。隧道呈圓形,外徑11.8公尺,內徑為10.4公尺,襯壁分主、副兩層,共厚達1.2公尺。主襯壁由15塊鋼筋混凝土預製的圓管拼成,每段預置圓管重達3000公斤,長1.2公尺。隧道內部從上到下分成3個部分,上部是裝有8台大型抽風機的廢氣排泄道;中部為通行車輛寬7.5公尺的雙線道水泥路面,可以承重70噸,每小時可以通過2000輛汽車,並只允許最高時速60公里;頂處天花板上安裝著照明、電視攝像。測量空氣污染和自動滅火等設施,工作人員在地面控制站利用閉路電視指揮過往的車輛。在路面的兩側各設有一條高出路面1.4公尺的人行道。在隧道的下部,也就是路面的下方,鋪設有兩條淡水輸送管,每天可向西奈半島輸送2.5萬立方公尺的淡水,另外還配備了8台鼓風機,每秒供應400立方公尺的新鮮空氣,並通過人行道下面,也就是路面兩旁的網眼吹入隧道。無論在隧道的設計、施工、安裝和工程的質量上,都達到了世界先進的水準。 此外,這裡還有一條通往地中海的雙線輸油管,起於南郊的蘇赫奈,止於亞歷山大以西的西迪克里爾,長320公里,管直徑1067糎,年輸原油能力8000萬噸,加設油泵站,可增至1.2億噸,是非洲最大的輸油管,波斯灣國家部分原油通過此管輸往地中海轉運各國。 這個港都也有一些參觀點,其中的「綠島」是坐落在離市區約4公里海灣中央的一個小島,正對著蘇彝士運河南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在島上修築了防禦碉堡,現在成為埃及的軍事重地。 從市區南部的哈里丁公園到艾因•蘇赫奈熱泉一帶蘇彝士灣內的幾處海灘,都已闢為旅遊區。艾因•蘇赫奈離市區54公里,它是離開羅最近的一處海濱度假地,以空氣清新、水質優良著稱。埃及旅遊部門和一些私人企業紛紛在海濱建起了許多豪華的休閒大飯店為觀光客服務,很多遊客在此從事水上活動和垂釣。 蘇彝士運河(Suez Canal)與南美洲的巴拿馬運河並稱為世界兩大運河,位於埃及的東北部、埃及的非洲部分與亞洲部分的分界線上,因地處歐、亞、非三洲的匯合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溝通紅海和地中海,使大西洋和印度洋間的航程大為縮短,因而成為世界交通重要樞紐。 蘇彝士運河處於東經32度33分、北緯29度55分間,坐落在埃及東北部,北起地中海邊的塞得港,中間穿過亭沙湖、大苦湖、小苦湖,南止於紅海蘇彝士灣頂端的陶菲克港,長161公里,如果連同向地中海延伸的9公里航道和奧蘇彝士灣延伸的3公里河段,運河總長度達173公里。這條不設船閘的運河寬180公尺,深達12∼15公尺。從歐洲經蘇彝士運河到亞洲的船隻,要比繞道非洲大陸南端的好望角航線縮短行程約1萬公里。因此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被喻為「東西方海上捷徑」和「世界航海的咽喉」。 早在公元前7世紀末,埃及人就想修築蘇彝士運河,當時第二十六王朝的法老聶丘二世,就曾提出溝通蘇彝士灣和尼羅河的計劃,連接起地中海和紅海,船隻就可沿運河南下,到達地中海。後來由於法老王被告諭不得開鑿運河,這個工程計劃就胎死腹中。到了托勒密王朝,經幾代法老王的努力,終於開鑿建成了運河,但在阿拉伯人入侵埃及的幾百年前,運河因缺少疏浚工作逐漸堵塞。後來由伊本•阿斯領軍準備興建更完善的新運河,想穿過蘇彝士海峽,佔取作戰優勢,這項動議遭到反對後,只好修復舊運河。此後,蘇彝士運河沿用了1世紀之久。到了阿拔斯王朝,因統治者滿薩哈里發認為什葉派的穆斯林會利用運河輸送醫藥、糧食、日用品等補給物,就關閉了各條水道。他的繼任者恢復使用不久也再次棄用,運河荒廢不堪。 1798年,拿破崙率軍入侵埃及時,就強烈地意識到開鑿蘇彝士運河的重要性,於是命令隨軍工程師魯比爾制訂開鑿計劃,經過一年調查研究,發現紅海水面要比地中海水面高8.5公尺,乃重新設定了挖掘方案。19世紀,埃及逐漸被歐洲勢力所左右,再加上當時法國著名工程師勒塞普(Lessps)完善的計劃出籠,於是歐洲成立了蘇彝士運河公司(Suez Canal Company),並和當時埃及前後兩任總督薩伊德與伊斯梅爾達成協約,人力、物力和資金由埃及政府負責。1859年4月25日,兩萬多名埃及勞工使用鋤頭、鐵鍬、籮筐等簡單工具,採取頭頂、肩扛的辦法在塞得港破土動工,耗時10年終於完成。在修建過程中,埃及充分利用亭沙湖和大、小苦湖及漥地作為航道,從最低位貫通蘇彝士地峽,挖土石方7400萬立方公尺,耗鉅資3.69億多法郎,埃及支付其中的2/3。埃及前後共有125萬多名勞工參加施工,約有12萬名勞工在酷暑瘟疫的折磨下喪失了生命,原先打算6年可以完工使用,最後因勞力缺乏、工具簡單、工作效率低,工程進展速度相當緩慢,直到1969年才正式啟用。運河開通時,當局還籌備舉辦了盛大的慶典。為了這一天,埃及總督伊斯梅爾親赴歐洲、邀請各國元首、國王,以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參加,並修葺了宮殿、豎起了彩坊,搭起1200多個帳篷,雇傭法國和義大利的500多名廚師和招待員。同年3月17日,運河正式開通,在高音喇叭聲中,伊斯梅爾總督與各國元首乘坐艾奇爾號輪船首先駛入運河,尾隨而入的是載有6000多名貴賓的船隻,共有77艘。歐洲各皇室的觀禮團浩浩蕩蕩地從塞得港南下,整個慶典活動歷時1個月,被喻為「神話般的航行」和「歷史上最豪華的盛宴」。 運河完全建成之前,每年過往的船隻僅為486艘,平均每日不到兩艘,總淨噸位量2.67萬噸。1967年「六•五戰爭」後曾停航,直到1975元月5日才復航。為拓寬浚深河道,同年11月起,埃及又投入1.2萬多名勞工,開鑿3條支航道,建立3個雷達站,設置了電子自動控制系統。挖土石方7.09億立方公尺。1980年12月拓寬挖深工程完工,耗資12.7億多美元,使河面寬達400公尺,水深有30公尺。因此,可以通行排水量20萬噸的貨輪、49萬噸的空載油輪,甚至可以通過大型的航空母艦,而且還有35%的水面可以雙道航行,規模相當於擴建前的兩倍半。1981年10月,建成現代先進技術指揮航船的電子航管系統,實現了運河管理的現代化。每年有100多個國家的兩萬多艘船隻通過運河。目前蘇彝士運河是世界上最繁忙航道之一,貨運量佔世界運河首位,每年給埃及帶來近19億美元的收入。不過運河命運多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阿拉伯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北非戰役,以及1967年的以埃運河戰爭,都給運河留下歷史的創傷。 現在蘇彝士運河向所有國家的商船和軍艦開放,除滿載原油的最大超級油輪外,其他貨輪船隻都可通過。過河的船舶必須提前3天向所屬的埃及輪船代理公司預報,抵達運河前24小時要將船名、船籍和載貨等資料,傳真給代理公司,並向運河調度室報告。船隻抵達運河口時要先停泊在港外錨地,然後由埃及引水員將船引到泊區,由有關單位派人上船檢查證件,丈量船隻噸位,安裝照明的運河燈,吊上應急的摩托艇,在駕駛室的台頂升起埃及國旗,船尾懸掛船東所屬國的國旗。 由地中海前往紅海的所有船隻,一律在塞得港編隊等待,至午夜23時30分開始起錨南下,抵大苦湖停泊,等候北上船隻全部通過後,才能繼續南下,直駛紅海。由蘇彝士港北上的船隊從早晨5時20分啟航,一路不停,直接開往塞得港。船舶通過運河時,由運河管理局派4名引水員,分段引航。為減少水浪對運河兩岸護牆的衝擊,並防止輪船前後相撞,兩船之間規定相距2000∼3000公尺,時速為14公里,通過運河共需15小時左右。 運河兩側全是沙漠,高地缺乏淡水,為供應當時開鑿運河所需淡水,便在這條大運河西側另外鑿建了伊斯梅利亞運河,專門運送淡水到蘇彝士港,伊斯梅利亞運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在第十二王朝阿曼內姆哈特一世統治時期的公元前1887年,就開鑿出這條運河,稱左特里斯運河,以地中海沿岸的扎格濟格為起點,往東挖至塔哈鎮,聯結大苦湖,南下一直到蘇彝士城,河面寬25公尺,深約3∼4公尺,全長約150公里,是利用尼羅河支流間接連通地中海、紅海的淡水運河,當時很適應多架帆船航行。盧克索神廟裡一些壁畫浮雕,就講述了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哈塞布蘇女王,派遣商業貿易者搭乘帆船,從盧克索出發,途徑開羅,進入古運河,再向南通過紅海,到達索馬利亞,與當地人交換貨物之景。不過,在漫長的歲月中,因運河兩岸綠色植被稀少,水土無法保持,河水挾帶的沙土淤泥幾經堵塞運河,當時統治階級也幾經疏浚貫通,使古運河發揮作用。可是到了公元767年,阿拉伯統治者為鎮壓叛亂,竟下令填平這條運河。到了1860年,由於它兩側乃是荒漠區,再加上高地嚴重缺乏淡水,供應開鑿蘇彝士運河的淡水成了迫切解決的問題,於是在古運河基礎上,挖掘疏通了伊斯梅利亞運河,使運河主河段發展出大面積灌溉農田,種植生長了大量的優質蔬菜作物。還為輸送高地所用淡水有了便捷通達之道。不過它不通航,只專門輸送淡水到蘇彝士港。
返回到
埃及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