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日本 的原始碼
←
日本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京都名勝古蹟多== 京都(Kyoto)又名西京,是馳名國際的「日本永恆之城」,也是全國第七大城,人口185萬,是國際上著名的旅遊中心,每年都有40多萬名遊客到這裡觀光。這個日本歷史上的千年古都,用精緻、華麗和風情萬種來形容它並不為過,它蘊藏了日本豐富的文化、藝術和無數古蹟,散發出動人心弦的美。位於大阪東北方約43公里處比叡山的盆地上,南、北、西三面環山,東臨琵琶湖。它本來是早期中國旅日豪族秦式的根據地,秦式為了開發山城盆地,曾以當時日本人所想像不到的築堰技術建造了大堰,引桂川的河水注入盆地內,將荒蕪的原野變為沃土,致成為日本主要的農業地帶。到了公元794年,五十一代的桓武天皇將王都由奈良平城京遷到這裡,因此京都就成為日本政治、文化和宗教的中心。城裡有以中國唐朝的長安為藍本而建造的皇宮、皇城和排列整齊的街坊,可是在1467至1477年的應仁之亂中,城內建築物大半被燒燬,後經戰國名將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等人的全力恢復,才使它逐漸恢復舊觀。1867年明治維新時,日本首都雖然由這裡遷往東京,但是京都在日本歷史文化和藝術上,仍然保持著重要的地位。 由於京都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未受戰火摧殘,因此還能維持著傳統型古都的特殊風格,雖然郊區也興建了許多工業區,市區也聳立起一些商業辦公大廈和大飯店等現代化建築物,街道也面臨著日益嚴重的交通壅塞、空氣污染和髒亂等的問題,但是大多數的店肆和住宅,仍舊是那種矮小狹隘的兩層樓木屋,馬路兩側的巷道,也依舊是狹窄而深奧、充滿了古色古香的故都風味。在京都,6公尺以上的建築物都被認為會破壞景觀,所以市區沒有高架路。 京都雖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城,但是交通卻非常方便,新幹線鐵路自東京到大阪的子彈列車也在京都停靠。高速公路的長途巴士,也維持著京都對其他城市的快捷運輸。此外,京都還是日本擁有地面電車的大城市,單層的電車在市區的交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服務時間自上午5.5時到晚上11.5時。市內也有公共汽車和計程車服務,公共汽車路線四通八達,由上午6時營業到晚上9.5時,上下班時間特別擁擠。計程車服務精神和其他大城市一樣,日漸低落,在下雨天、上下班時間、娛樂區及深夜時分,計程車是很難叫到的,平時計程車還拒載短程客人。但是這裡的計程車司機們,都戴白手套,看起來非常整潔美觀。在各種計程車中,綠色的計程車多數是個人營業,司機就是車主,因此駕駛比較小心,也較為安全可靠。 這個城市裡也有很多旅館,其中一家叫做都的飯店,坐落在東山區山腹的絕佳位置上,是京都最著名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擁有480間客房,內部設備一應俱全,附設餐廳、酒吧、購物街、花園和游泳池等。新都是都觀光大飯店的姊妹店,是一座11層樓飲譽國際的豪華觀光大飯店,位於日本國家鐵路的京都新幹線火車站前,因此交通非常方便,擁有714間客房,包括數十間豪華套房在內。國際大飯店也是一家規模盛大的觀光大飯店,擁有332間客房,面對著二條古堡,景色幽美,每年夏天有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在這裡演出,戲碼是1000多年前的平安時代世界。大京都飯店擁有630間設備完善的客房,附設夜總會、酒吧和停車場,是一座10層樓的建築物。京都飯店擁有518間客房,有第一流的服務設備,它的位置在市中心購物區及娛樂區附近。京都皇家大飯店也是市中心區的一家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設備非常舒適,擁有405間客房。富士屋大酒店是國際大飯店設在賀茂河畔上的一座別館,環境幽靜,設備舒適。假日酒店是東方式第一流的國際觀光大飯店,這座靠近河邊的9層樓建築物內,擁有150間客房。京都向日葵,是一家非常出色的國際觀光大飯店,兼有日式及西式的房間。 京都餐飲業非常發達,不但擁有好幾百家大大小小的餐廳,且有數不清的小吃店和小食攤。最豪華的餐廳多設在觀光大飯店內,其他餐廳也供應各國口味,在這個城市中除了可吃到最好的日本料理外,還可以吃到有名的中國菜,並有俄羅斯、法國、美國和義大利式菜餚供應,主要的名菜有紅燒牛肉、炭烤牛排、海鮮火鍋、鰻魚、河豚和甲魚等。一般說來,京都的烹飪素負盛名,京都式的菜餚日本話叫做「金料理」,也就是「京菜」,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提供宮廷或上層階級食用的「有職料理」,二是舉行「茶道」前的「會席料理」,三是最適於僧侶的「僧人料理」。京菜的內容雖然豐富,但以湯、飯和醃菜等日本菜為主,加上應時的菜餚,其特色是調味較淡,藉以保存各種材料的原有風味,並精巧地把菜餚配合得十分美觀,充分利用各種蔬菜以利消化。 夜生活沒有東京和大阪那樣奢侈,市內各娛樂區的營業大都在晚上11.5時後打烊。這裡有很多藝妓館,並設有藝妓學院,這裡所有的藝妓都要接受歌唱、舞蹈、樂器和外語會話等的嚴格訓練,因此藝妓的地位也不同於一般的演員,其中紅牌的藝妓在政治及商業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藝妓館並不是一般人所能享受得起的,消費額所費甚鉅,平均每名顧客花費1、2萬圓是不足為奇的,一般高級藝妓館和世界上許多豪華的私人俱樂部一樣,不對外公開,光是有錢而沒有相當地位的常客介紹,是根本不得其門而入的。 夜總會多設在觀光大飯店內,不但有精彩的少女歌舞表演,且有如花美女熱誠服務。在夜總會中也有酒吧,但價格昂貴;在娛樂區裡的一般酒吧卻收費公道,並且也熱誠地歡迎觀光客的光顧,但是沒有女侍。京都還是日本能劇的兩大演出中心之一,通常是在週末和星期天演出,每一場的演出時間大約要4個多小時。這裡的矢𥝲會館,經常演出現代劇、芭蕾舞和雜耍等節目。 在購物方面,除一般商店和百貨公司有一般商品供人選購外,在京都手工藝中心裡有許多土產,很受觀光客的歡迎,遊客們可以在這裡購買到品質很好以金銀鑲嵌的金屬製品、寶石銀飾、雪茄盒、粉盒、項飾、手鐲、耳環、袖扣、珍珠、木刻、珠寶盒、手提袋、小錢包、石製燈籠、石飾、繪畫、和服、錦緞、絲織品、瓷製品、亞麻製品、古董、銅器、象牙雕刻、屏風、卷軸、陶器和漆器等。在四條街北首,東大路街和大丸百貨公司之間是購物天堂,這一帶有種種摩登或傳統式的店舖,也有許多大小餐廳。清水𥝲街是陶器店和古董店的集中場所。京都車站的3樓,備有種類繁多的京都紀念品供遊客選購。在車站附近的百達(Porta)是新闢的地下商店街,有大小茶館和紀念品店約200家。 這個城市冬天非常寒冷,夏日又十分悶熱,春季的氣候比較宜人,但是很短促,4月份是觀賞櫻花的最佳季節;很多日本人喜歡在京都度秋天,在每年9月中旬到11月底的秋季裡,這裡楓葉迷人,因此也是旅遊京都最適當的時機,在這段時間內,有很多遊客前來參觀京都的古蹟。 有人說京都是一所活的歷史博物館,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因為這裡有明治維新前稱為「御所」的舊皇宮,還有江戶幕府時代德川家康大將軍於1603年所建的二條城宅邸可供憑弔,且有1631座佛寺,267座神社,以及數不清的庭園和名勝古蹟,供慕名前來的國內外遊客觀賞。京都的街道可分為東山、洛西、洛南、洛北和洛中5區,每一區都有名勝古蹟,而且都非常有可看性。 金閣寺(Kinkaku-ji)是京都著名古蹟之一,坐落在市區西北角、也就是洛西區一個美麗的湖邊,這裡本來是1397年足利義滿將軍所建老鹿苑寺的原址,後來在1950年被大火焚燬,為了要按照原樣建造,因此這個高僅三層樓面積不大的廟宇,足足費了5個年頭才建好。金璧輝煌和美輪美奐的金閣寺,代表了剛與動的藝術美,每當清晨旭日初昇之際,最能顯示出燦爛輝煌的氣派。這裡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池中一座牆壁嵌金的亭子,池四周種有許多樹,樹的外面再用欄杆圍住。 銀閣寺(Ginkaku-ji)位於京都左京區,是室町時代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於1482年在東山山麓,仿傚他祖父足利義滿所建的金閣寺而興建的豪華別墅,原名東山殿。足利義政在當時把茶道和插花等藝術融合了禪道思想,成為獨樹一格的東山文化藝術,可惜他在別墅還沒有完工時就死了,後人就根據他的遺言把別墅改為禪寺,並按照義政的法號改稱為慈照寺,一直到江戶時代寬永年間才以銀閣寺為名。寺分上下兩層:第一層叫做心空殿,供坐禪修道之用;第二層叫做潮音閣,是一座檜皮木造的建築,折衷了住宅和佛廟的優點,頗與周圍的庭園景色相配,清靜而幽雅,內供奉觀音菩薩像,屋頂上安置一隻銅製的鳳凰。寺內幽靜清新的庭園,面積約2萬平方公尺,裡面搜集許多珍木奇石。庭園分成兩大部分,一為連繫銀閣寺和東求堂的飾鏡池為中心的迴浮式池泉布置;另一部分為別具匠心的人工假山,是在寺前空地上舖了一層白砂及以白砂堆成的圓錐形,各以其抽象形態取名為銀砂灘和向月臺。它的用意在月明之夜,月光把銀砂灘和銀閣寺互相輝映成一片銀白,巧妙地構成富於詩情畫意的美麗景色;這種日本獨特的、以自然白砂為主題的庭園布置,耐人尋味的意境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在銀閣寺佛堂東側的庭園外有座東求堂,是建於1485年的古色古香住宅式建築,原係義政將軍生前的拜佛堂,內部分為5間,裡面有名畫家狩野正信所繪的「十僧堂」,其中位於東北隅的一間茶室名叫同仁齋,布置幽雅,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茶室。 二條城(Nijojo)建於慶長八年,是德川家康的書院式建築,也是他巡遊京都時的行宮,在江戶幕府200多年間,成為日本政治權力的中心。後來在幕府還政明治天皇後,才不再是日本京城。二條城外圍有東西長約500公尺、西北寬約400公尺的護城河和石牆,城內殿宇建築精美,雕樑畫棟,金光燦爛,殿宇面積約有1000坪,室內屏門都是用絹裱製,牆上有名家壁畫,地面都是榻榻米。在寬宏的殿宇外有寬闊的響廊,人們走在上面,會發出美妙的音樂。殿內有幾間房子置有蠟像,其中有一室的蠟像,是陳列著幕府大將軍德川康喜決定將政權歸還給明治天皇、昭告諸侯將領時的情景,無論服飾和表情,都是栩栩如生。 伏見稻荷大社(Fushimi Inari Taisha)是日本4萬多座稻荷神社的總本社,位於東福寺南方1公里處。連接神社一條長達4公里的上坡路,約有上千座由信徒捐贈的鳥居橫跨著,非常壯觀,還有數百座由信徒捐贈散落在附近一帶的狐狸坐姿石雕。據說稻荷為掌管財富、五穀豐收的神,而狐狸就是稻荷的使者,每逢新年期間便會吸引數十萬人前來祈求財運亨通。每年4月8日神社所辦的「產業祭」期間,也有信徒前來祈求產業發展的順利。此外,這裡有一個狀似古墳的丘陵,據說以前住著一群狐狸,牠們能夠幫助孕婦安全生產,如果將拜祭稻荷神未燒完的香燭帶回家裡安置,可以減輕生產時的痛苦。 東福寺(Tofuku-ji)坐落在伏見稻荷大社的北方,是建於1236年的臨濟宗寺院,也是京都五大禪宗寺院之一,1881年燬於祝融之災,20世紀重建。寺的方丈室與開山堂之間被大片楓林所圍繞,橫跨在溪流上方造型特殊的通天橋,由附著苔蘚的棋盤狀石板組成。 知恩院(Chion-in)又有結緣寺之稱,位於華頂山麓,擁有180間大堂,還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大門,是淨土宗的總山院。院裏有些建築非常奇怪,例如將一把雨傘和一支巨大的木湯匙放在屋樑上,還有一具有17個和尚才能撞得響的大鐘。知恩院的守護神濡髮童子和中國的月下老人一樣,負有為天下有情人牽紅線的任務;聽說濡髮童子是白狐仙,最喜歡替人拉皮條。 丹山公園(Maruyama-koen)是京都免費觀賞櫻花的地方,因此成為京都民眾的最愛,從櫻花還沒有訊息,就有人來這裡開始「賞櫻」。日本人對櫻花的狂熱是令人難以理解的,除非路邊的櫻花樹,否則只要櫻花一開,就有人將庭院用紅白條紋布圍起來收賞花錢、開賞花茶會,只有丹山公園是免費讓人賞櫻的,並且到處都是櫻花。照日本人的說法,櫻花落葉枯枝體態可賞、花苞嬌羞可愛、花開斑爛可貴、花逝悲涼可憐;總之,日本人看櫻花是百看不厭的。在花開季節,櫻花樹下總是坐滿了人,附近的點心店會趕製顏色粉粉軟軟的櫻果子,酒店也推出櫻花酒,馳名的金料理一定會供應櫻花蒸;在藝妓趕場的花見小路上,乾脆家家店門插滿了假櫻花,因此使得路上行人的心情,也花得一塌糊塗。 三十三間堂(Sanjusangendo)創建於1165年,1266年火災後重建,由於堂內柱與柱之間的隔間共有33個而得名。這座有名的佛寺,佛殿長度有100公尺,裡面供奉一尊大約5公尺高著名的千手觀音佛像,是1254年由佛像雕刻大師湛慶(Tankei)所雕塑。另外還有1001尊大約1.5公尺高的觀音立像,全部都是金身,每尊表情都不相同,周邊還有觀音的28部眾護法神像,所有的這些雕像都分別被列為國寶和國家重要文化財,遊客入內參觀都要脫鞋。三十三間堂又稱頭痛山平癒寺,據說信徒們每年正月十五日前去參拜,就一整年都不會頭痛。 清水寺(Kiyomizu-dera)位於清水站附近東山半山腰的懸崖上,創建於公元798年的日本平安時代延曆十七年,當年𥝲上田村麻呂將軍皈依名僧延鎮時,將他的豪華宅邸獻出改建為供奉觀音菩薩的佛堂,以後受到歷代皇室的保護,成為鎮護國家的道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現存的佛寺由德川家光於1633年所重建,構造形式沿襲傳統的日本上古時代木造建築,正面長19公尺、寬16公尺的木堂,是蓋在用139根高大杉木支柱搭建的木架臺上,它的設計構造頗為巧妙獨特,舉凡欄杆、曲橋和走廊等都是用木材建造,連屋頂也是用樹皮疊成,使整座建築物呈現出蒼古優雅的風貌,和四周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顯示出和日本其他佛寺不同的獨特風俗。寺內有巨大的神殿,正門內有鐘樓、三重塔和釋迦堂。鐘樓是這個寺歷史最久的古蹟;聳立的三重塔內供奉有「子安觀音佛」,受當地信徒的膜拜,是日本重要文化財產之一;再進去有奧之院和彌陀堂。依山隨樹興建在木臺上的神殿已被指定是日本的國寶,左右設有古色古香的樂舍和裳階,殿內供奉木雕的十一面觀音菩薩立像,殿堂前面的突出部分,是有名清水舞臺,遊客站在舞臺欄杆前,可以眺望四周青山綠野的美麗風光,以及京都古典的街景。清水舞臺下面有一個叫羽瀧的小瀑布,清水潺潺,冷冽異常,信徒們聚集在此洗手、漱口以示淨身及祈福。通往清水寺迂迴曲折的小坡道叫做清水坡,坡道兩邊土產店林立,出售古董、紀念品和當地名窯燒出來的陶瓷器。根據當地風俗,信徒們到清水寺參拜時,一定要先拉動寺內懸掛的長麻繩鈴鐘向菩薩許願,並且要喝一口神泉的水,以求洗滌百病,保佑身體健康。 寂光院尼庵也是京都有名的古蹟之一,它在日本人心目中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殊地位,因這裡是一位悲劇性偉大女性的長眠之所。1185年源氏擊潰平氏的戰爭,是日本中世紀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如今在日本的歌曲、民間故事、詩詞、古劇和電影中,還時常將它作為題材。相傳在這場戰役後,平清盛的女兒建禮門院及其7歲的兒子安德天皇等人均投河自盡,獨建禮門院被救上來,回到京城後毅然出家,歸隱寂光院尼庵為平氏和源氏在大戰的往生者祈求冥福,並在此度過30年餘生。這座寂光院尼庵建築古樸,周圍有楓樹環繞,這些葉子一到秋天便變成紅色,非常美麗。 西本願寺(Nishi Hongan-ji)於1591年由幕府將軍豐臣秀吉所興建,為佛教淨土真宗本派的總部,是日本最主要的寺廟之一,也是京都主要的古蹟,坐落在大本山上,現存的幾座建築建於17世紀,是日本典型佛教建築的代表。其中的御影堂重建於1636年,供奉一尊淨土真宗本派創始人親鸞聖人的木雕像,相傳是他於1256年所親自雕刻的。華麗的大聖堂和其前方的堂門均被列為國寶建築,都是1632年由豐臣秀吉所創的伏見城遷移過來的,內部多狩野派大師精心繪製的障壁畫(日本傳統紙拉門及屏風上的繪畫)。寺院的南北各有能劇舞台,其中北舞台也是自伏見城遷來的,是日本最古老和保存最完整的國寶級能劇舞台。飛雲閣為三層樓建築,曾為豐臣秀吉的私宅,連他的臥室內也裝飾著狩野派大師永德的作品。 東本願寺(Higashi Hongan-ji)位於西本願寺的東側,由一位脫離淨土真宗本派、自行創立新派的方丈所興建於1602年,火災後於1896年重建,殿宇巍麗,簷牙高啄,飛角齊天,壯偉絕倫。 島原太夫道中是足以代表日本古代市街的地方,這是一條狹窄的古老街道,由木頭舖成,因為不准汽車行走,所以顯得異常寧靜,兩旁木造的平房都很寬大,顯得古色古香,是2、300年前日本權貴人物居住的地方,很多外國觀光客,都會特地到這裡來參觀。 五重塔的位置,在京都車站西南方不遠處,這是公元794至1192年平安時代日本在美術上的有名古蹟之一,塔寺的佛堂內有許多佛像。其中有些佛像已被列為國寶。寺內有座高達71公尺的五層高塔,就叫做五重塔,後來在1440年的室町時代永享十二年加以重建,被認為是日本第一高塔。 西陣市位處京都西北部,是日本紡織業中心,專門製造高級紡織品,因此日本的「西陣織」綴錦聲名遠播。這裡有一座七層樓的西陣會館,是日本紡織業中樞所在地,館內的三樓有日本和服展示表演,二樓也有西陣織生產過程的實際操作展覽,門市部有領帶和手提包等零售,價廉物美。西陣織至今還延用古法編織,織品原係供應宮廷所需,後來逐漸演變成地方式的產業。這裡有1000多家紡織業者,其中多數是小規模工廠,但是整個西陣市的西陣織業者的生產過程,是採取徹底的分工合作方式,由製作圖案到最後完工過程,都由大家「分工」生產,然後再加以裝配整合,連修整、穿孔、搓線等也各有專門的工廠負責,最後互相緊密連成網狀組織,它的最上層就是組合工廠和批發商,批發商又分成衣料、帶子、天鵝絨和領帶等各有專店。 三十六詩仙堂(Shisendo 36)的位置坐落在京都比叡山麓,是由日本詩人石川丈山(Ishikawa Jozan)於1641年的寬永18年所創建,他本是出生在愛知縣東部的武士,早年出仕德川家,很受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的器重,但在1615年大阪戰役時,因求功心切,竟然違反軍紀,私自登城殺入敵人陣地,結果戰後被貶為失業武士的浪人,隱居比叡山麓,專心學習茶道、書法、中國程朱理學及詩賦等,尤其愛好漢詩,對中國詩人也特別崇敬,因此在他晚年創建詩仙堂時,就模仿日本「三十六歌仙」的作風,從中國漢魏到唐宋的歷代詩人中,選出36位具有代表性的詩人作為詩仙,並邀請當代名畫家狩野探幽,依據中國典籍中的記載,繪製36詩仙的圖像,然後又用油彩將圖像及代表詩篇鐫刻在原木版上。 這些圖像全部被安置在書院的正中及左右兩側的內壁上,他們的姓名以及作品為:蘇武(別昆弟)、陶潛(雜詩)、謝靈運(登池上樓)、鮑照(學劉公幹體)、陳子昂(感遇)、杜審言(終南山應制)、王昌齡(長信怨)、孟浩然(歲暮歸南山)、儲光羲(山中流泉)、王維(終南別業)、李白(古風)、杜甫(登岳陽樓)、劉長卿(海鹽官舍早春)、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高適(重陽)、岑參(題虢州西樓)、韓愈(拘幽操)、劉禹錫(玄都觀)、白居易(王昭君)、柳宗元(漁翁)、李賀(雁門太守行)、塞山(楚辭體)、盧同(人日立春)、杜牧(早行)、李商隱(井終)、林逋(壽堂)、梅堯臣(金山寺)、歐陽修(寄田元均)、蘇舜欽(中秋松江對月)、邵雍(歲尾吟)、蘇軾(雪後)、黃庭堅(次韻楊明叔)、盧徹(宿東林寺)、曾幾(鄭簡道餉酒)、陳師道(妾薄命)和陳興義(墨梅)等。 祇園位於京都東山區,是這裡最熱鬧最豪華的市街。這個地方紅格子的大門和古色古香的屋宇,櫛比鱗次的排列著,穿木屐及鮮明豔麗和服的藝妓,穿梭在街上,分外動人,這種象徵著古都民情風俗的情景,到處可見。祇園是日式傳統建築保存區,也是京都傳統藝妓活動的大本營,厚高的圍牆內,保存著完整的古代建築和庭園,每年從3到11月間,提供經常性的茶道、插花、古代宮樂、藝妓舞蹈和傀儡戲等表演。不過這裡最著名的還是每年4月間為了配合櫻花盛開所舉行的「都踊櫻花」表演。演出者都穿日本和服,在祇園甲部歌舞練場舉行,練場四周原本由種滿櫻花的庭園所包圍,但在4月櫻花盛開時,練場會用紅白相間的布圍起來,只有買票的人才能入內一窺究竟。在12世紀的鎌倉時代,祇園是八𥝲神社門前的街道,藉此而繁榮。到了16世紀的江戶時代,這裡酒肆茶樓林立。1868年明治維新後,將四條通劃為兩區,南側為甲部,北側為乙部,都成為花街所在地,因而聞名國內外。目前這裡還保藏著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及茶樓,有許多專門招待貴賓的多才多藝的藝妓舞孃。 祇園在每年7月1至29日的一個月間,舉行盛大的祇園御靈會,也就是俗稱的「祇園祭」,它與葵祭、時代祭同稱為京都三大祭典,參觀者多達數百萬人。這個祭典起源於公元869年的貞觀十一年,因為當時傳染病流行,為了求神為民驅魔除病,而舉辦這種祭典,並且一直流傳下來。當時想藉牛頭大王的神威鎮壓時瘟,由分散在全國各地的66個小國,共同製造一種叫做山鉾的山車,集中在現在的八𥝲神社舉行慰靈祭而沿襲至今。「祇園祭」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動,以7月17日「山鉾巡行」達到最高潮,這天巡行者和神輿從上午9時出發,隨古代雅樂「祇園囃子」前進,以四條通為中心,路經河原町通、御池通和烏丸御池等地,到11時才結束,觀眾人山人海,水洩不通。 蔡祭原來稱作賀茂祭,源於欽明天皇時代,上賀茂神社及下鴨神社於每年5月15日舉行的祭典,他們用葉裝飾在貴族的車子上、隨從身上、牛車和馬車上祭祀、巡遊。在三大祭典中,這是最神聖的淨心潔身儀式,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儀式。 時代祭是紀念平安奠都千年,於1895年創建平安神宮而舉行的盛大儀式,從此援例在每年的10月22日以遊行方式,將各個時代風俗文物表達出來,身穿考究傳統服飾的參加人員、隊列的場面都十分壯觀,成為現代觀光旅遊宣傳重點之一。 東映太秦映畫村(Toei Uzu-masa Eigamura):京都不但是日本的古都,並且也是日本電影發祥地,右京區的太秦映畫村,是東映京都攝影所,為了使一般大眾能夠瞭解電影的拍攝過程,於1975年建造完成,佔地廣達3萬平方公尺,向有「日本好萊塢」之稱。村內修築有江戶時代的街道及明治時代的建築物,人們置身其中,恍若置身在時光隧道裡。東映城大手門的正門高達11公尺,門後是中央廣場,有古色古香的「電影之泉」。穿過廣場後,便是仿照1603年慶長8年修築的「江戶日本橋」,兩旁盡是賞花茶館、江戶雜貨舖和素陶店等,不時有古裝藝妓及商人來往其間,倍增真實感。過了關口,是全景舞臺及室內布景。在擬音室裡備有各種道具,遊客可以自己動手撥弄出電影或電視裡時常可以聽到的浪潮聲、風聲和馬蹄聲,維妙維肖。 此外,江戶時代的典型諸侯住宅、武士住宅、戲館及有名的煙花巷,以及明治時代的照相館、小報館、煙草館和電車等,也可供人緬懷日本文明的往昔。在電影文化館裡,可以一窺日本電影史的堂奧,從早期的無聲電影到現在的彩色寬螢幕身歷聲立體電影,全部呈現在眼前。怪獸攝影室裡的猛獸、恐龍及模型世界,是兒童們最感興趣的地方。電影村服務中心還提供武士裝、御用燈籠、京扇子和刀劍等土產與餐飲服務。村裡除了經常表演各種精彩節目以娛遊客外,幾乎每天都有歷史劇電視節目或電影在這裡拍攝。 平安神宮(Heian-jingu)坐落在京都左京區的岡崎公園內,最初是公元787年的延曆六年,桓武天皇將都城由奈良移至長岡,後來因發生早良親王的廢立事件,所以在公元794年再將都城遷到京都,建立了平安京。1895年的明治二十八年時,明治天皇為了紀念桓武天皇及平安京建都1100週年而興建了平安神宮,起初只祭祀桓武天皇,到了昭和十五年,將孝明天皇合祀。 這座平安神宮的特色是朱樑畫棟,碩大雄偉,氣象萬千,建築式樣都是仿傚公元794年當時的皇宮,大門叫做應天門,入門後有一大片寬廣鋪滿白沙的正方形大空地,被長廊所圍繞著。正對面是30公尺寬的拜殿大極殿,外型像中國的古代宮殿,也是由紅柱、白牆和綠瓦築成,顏色鮮明,式樣簡樸,畫棟兩端安置著金色的鴟尾。大極殿後面有儀式殿,平時禁止遊客進入。左右兩邊還有額殿和神樂殿,以及白虎和蒼龍兩個神苑,神苑除了正面外,其他三面都包圍著這些神殿的組合;苑內有池亭樓閣,景致幽雅,神苑建築則飛簷重疊,完全是日本風味的樓閣建築式樣。 除了神殿建築外,平安神宮左側還有一座佔地3萬平方公尺的迴遊式庭園,是小川治平衛的精心傑作,非常出名。庭園分成東、中、西、南四苑,各苑遍植花草樹木,還有各種假山異石,且和四季景致相配合,致使一年四季都可看到美麗的景物,如春季的紅枝垂櫻,夏天的葛蒲睡蓮,秋季的楓林紅葉,冬天的皚皚白雪等。此外,神苑內還附設有棲鳳池、敕使館、澄心亭、泰平閣及尚美館等建築物。 澄心亭建在西苑樹叢中,是舉行茶道儀式的地方;泰平閣建於1910年的大正元年,是座木造的閣殿,屋頂有兩隻青銅鳳凰,非常別致;至於尚美館,則是一幢日本式的木造平房,裡面收藏有精緻的屏風,屏風上的鶴群、巨松、竹林和老梅等圖案,據說是名畫家望月玉溪的手筆,相當華麗美觀。神宮內還有一座薪能劇院,除了偶而舉辦能劇的演出活動外,並以此地為時代祭遊行隊伍的終點站。 京都御所(Kyoto Gosho)是日本平安時代的皇宮所在地,原本位於現址的西北方,曾數度被大火焚燬,1856年在現址上建造了規模較原先為小的御所,並留存至今。現在是京都市最大的公園,面積有19.7萬坪。這裡一共有兩座御所:一座在御苑外面,一座在御苑裡面。所謂御苑,就是在一個四方形圍牆裡面的皇家花園,園內草坪整潔,松柏參天,洋溢著一片清幽氣氛。御苑圍牆和御所的房屋不很高大,牆壁屋瓦也都樸實無華,絲毫沒有富麗堂皇的氣派,這才真正代表了日本的傳統,也代表了日本的民族性。現在這裡雖然不是日本天皇的居所,但是仍不減當年莊嚴肅穆的氣氛。 當地政府規定,在附近興建房屋,高度都不得超過御所的建築物,以免御所遭人窺視。御苑的四周都是大學校舍、國立京都大學、基督教團體創辦的同志大學,以及立命館大學,也都在附近。每年6月3至9日,京都御所開放供人參觀。 京都國立博物館(Kyoto Kokuritsu Hakubutsukan)是京都首屈一指的博物館,昔日係天皇收藏個人藝術珍品和史蹟的陳列館,它坐落在京都七條通鴨川的東邊,有新舊兩館,舊館平時不開放,僅在有特別展時才對外開放。1966年增建的新館共有17個展覽廳,分為歷史、藝術及手工藝品3個展區,約有展示品2000件,除了不定期更換展品外,還會依季節或祭典推出特別展。光是在藝術區內就有230多項展品被列為重要文化財或國寶。館內除展出許多日本文物,如考古、陶瓷、雕刻、繪畫、織染、漆工和金工等,也收藏許多中國古物,在20世紀的照明設備下,展露出殷商、戰國、漢唐以至宋明等千百年來方古代華夏風範。其中代表性的展示品有西周灰陶碗、漢代灰釉雙耳壺、隋代青瓷貼花紋四耳壺、唐代白瓷壺、唐三彩明器、宋景德鎮窯影青刻花文缽、元代龍泉窯青瓷刻花牡丹文瓶、明代暗花綠彩龍文缽及清代的鼻煙壺等。 國立京都國際會館位於市區東北部,建在一座小丘上,設計新穎,富麗堂皇,耗資38.2億圓,館內有4個大型會議室和許多間小型會議室。在會議期間,書展、郵局、餐廳以及販賣部同時開放,便利大家休閒和參觀。會館後面有座大花園,有水池、小橋、曲徑和亭台之勝,遠處還有寶池,碧波盪漾,景色怡人。 高台寺(Kodai-ji)位於市區東南部清水寺北方約600公尺處,是為了紀念豐臣秀吉由其遺孀於1605年所興建,寺內有5處保存完整的精美建築:表門和兩間茶室都是伏見城遷移來的,茶室所在的庭園是出自17世紀庭園造景大師小堀遠州之手。開山堂造型精巧,天花板和牆壁上的裝飾,以狩野派和土佐派大師繪製的作品為主。靈屋是豐臣秀吉妻子長眠之所,裝飾著精美的、用金粉繪製的浮雕圖案「蒔繪」。 龍安寺(Ryoan-ji)位於金閣寺西南方一公里處,是禪宗臨濟宗的重要名剎,創建於1473年,因寺內有座風格獨特的枯山水石庭而聞名於世。在圍牆環繞的長方形庭園內,有由15塊大小形狀各異的岩石組合,分布在耙梳整齊的白沙上,宛若它的名稱「虎負子渡河」般,頗具深奧意境,充溢著禪宗頓悟風格,實為500年前極簡派藝術風格的經典之作,也是現代概念藝術的先鋒。 廣隆寺(Koryu-ji)位於京都西區邊緣的嵐山叢林中,是公元603年為紀念聖德太子贈送佛像而建的真言宗寺廟,是日本最古老寺院之一,1720年增建的太子堂上,供奉著一尊聖德太子的雕像,傳說是他自己雕刻的。另外還有一尊存放在寺內西北側的桂宮院中,它建於1251年,被指定為國寶。靈寶館在太子堂後方,珍藏著無數國寶級的早期佛教藝術品,其中包括了聖德太子所有的彌勒菩薩,滿臉祥和,是佛祖涅槃5000年後飛鳥時代的雕塑極品,被日本列為第一號國家。 醍醐寺(Daigo-ji)位於伏見稻荷大社東南方約5公里處,建於9世紀中期,為真言宗醍醐派的總本山,頗受修驗道(Shugendo)信徒們的景仰。寺院的範圍包括了整座的醍醐山,分為上、下兩醍醐,中間由一條長約3公里的險窄小路分隔開來。上醍醐建於12至16世紀間,前身是佛學院;下醍醐的許多建築毀於15世紀的應仁之亂,直至16世紀才在豐臣秀吉的命令下進行全面重建。至於在公元951年興建的五重塔,則是京都現存最古老的著名建築,也是日本同類建築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寺內華麗的三寶院,以院內的障壁畫和以櫻花為主的庭園景觀聞名。寺內寶聚院的靈寶館珍藏有大量的古書、繪畫、雕塑和神社模型。寺院的入口是一條植滿櫻花的林蔭大道,全醍醐寺區共有70多個塔頭和殿堂,全數盡覽需費時半天。 平等院(Byodo-in)又名鳳凰寺,是10世紀左右平安時代統治者藤原道長所建的別墅,坐落在東南郊約15公里處的宇治茶區,1052年被他的兒子改為寺院。1336年的大火焚燬寺院內的多處古建築,只有建於1053年的鳳凰堂仍保有原來的丰采,它是平安時代的代表性建築,其主建築兩側的廳堂有如展開的雙翼,映在池塘中的倒影,像鳳凰展翅般優美。精雕細琢的殿堂華麗壯觀,被列為國寶,鑲嵌著珍珠母貝的「天蓋」下,供奉著一尊姿態優雅的阿彌陀佛盤腿坐像。 周圍牆上的「雲中供養菩薩像」共繪有52尊乘雲駕霧演奏樂器或舞蹈著的小佛像,其他牆面上則為早期壁畫。大門上的繪畫為仿製品,真品被收藏在寶物館中。院內其他的寶物,還包括了原本裝飾在屋頂的金銅鳳凰和古老的梵鐘等。 延曆寺(Enryaku-ji)位於東北郊約8公里處的比叡山上,寺內有3000多座建築,其範圍涵蓋整座比叡山,有若一座寺院之城。平安時代末期,法然上人等數位高僧曾到此修行。在全盛時期,僧侶人數多到可以組成軍隊,而事實上後來也演變成為武僧軍團。到了11世紀,部分武僧曾變成掠奪百姓財物的土匪。後來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僧侶開始干預內政,並持續數個世紀之久,最後在1851年被織田信長徹底摧毀,並放火燒了延曆寺周邊的建築。後來豐臣秀吉重建了部分建築,到了17世紀,這座宏偉的僧院又擴大不少。 這座佛寺主要分為東、西塔及橫川三大區,著名的建築分別是東塔的根本中堂和大講堂,西塔的釋迦堂和相輪橖(Sorinto),尤其是西塔地處茂密高聳的西洋杉林間,詳和而寧靜,更增添了不少神秘的的佛教氣息。 民族節慶:京都除了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名勝古蹟外,還有許多古老的節日傳承著它過去的光榮歷史,除了5月的蔡祭、7月的祇園祭、10月的時代祭外,還有4月的白川女花祭,以及在8月燃放的「大文字」形山火等,都是多采多姿的傳統民俗活動節日。其中4月6日所舉行的白川女花祭相當熱鬧,相傳白川這個地方在古時叫做花村,自從京都的皇宮被廢置後,當地的婦女每逢4月6日,都會捧著鮮花前往舊皇宮奉獻,以資憑弔。她們頭上都圍著白毛巾,身上穿著藍白相間的和服,簇擁著一輛花車前往舊皇宮獻花,沿途並將所帶的花枝分送給在街邊參觀的人。這個多彩多姿的節日,現在已成為外來遊客的觀光項目之一。
返回到
日本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