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阿曼 的原始碼
←
阿曼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擁有317萬人口== 全國擁有317萬多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不到10人,人口較多的在哈傑爾山脈以東的巴提那區海岸平原、阿克達山地和朵法爾山岳地帶等地方。 境內主要民族為佔總人口88%的阿拉伯人,他們大多數是屬於伊巴德族,還有一部分屬瑪哈拉族、哈拉西族、占巴列族、西胡族和布蘭琪斯特族等。但是在南方沿海一帶,也有一些巴魯奇(Baluch)人、波斯人、印度人和曾經作為奴隸的東非黑人後裔。也有很多白種的歐美人士,在阿曼境內開發石油工業和協助各項建設的推行。華人有120多名,大都來自東南亞,多數擔任護士或石油工程人員。 外來的人以印度人居大多數,大約有20多萬,佔外勞人口的一半。從建築工地、荒漠的加油站、旅行社到各行各業,幾乎都可看到印度勞工的影子,這其中也包括一些巴基斯坦人(大多數為俾路支人「Baluchi」)和孟加拉人,因為阿曼需要引進許多來自貧窮國家的外籍勞工,從事基礎建設的粗重和危險的工作。 伊朗來的波斯人,一般面貌輪廓是凹目鷹鼻,配上白布纏頭的帽子,一身白長袍,腰間再配戴著一把匕首,閃閃發光,一派雄赳赳、氣昂昂的架勢。 阿曼的阿拉伯人與波斯人非常相似,在一些小鎮的市場裡,仍可看到好像聖經舊約中描寫的典型人物,粗糙的臉部就像贏得攝影比賽的那種古老的阿拉伯人,稀疏的灰色鬍子直垂腰際。在正式的場合每個男人都在腰帶上佩帶著一把彎曲的匕首,插在銀質的刀鞘裡,這種匕首當地人叫做飾刀,看似簡單,打造極盡變化與精緻,阿曼人認為這是男子美和力量的象徵。 基於人種的不同,阿曼人的服裝有好多種。大多數男人都穿著一種叫做迪希達希(Dishdash)的白袍,並且披著斗篷,戴著頭巾式的帽子,貴族大都選用柔軟舒適的克什米爾羊毛料,一般人則用白棉布。現在阿曼年輕的男孩和大多數男人頭上不再纏布,卻戴著白底繡花的小花帽,像極了跳新疆舞者所戴的小帽。 阿曼女子穿著較為保守,但不像其他中東國家,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女子,須嚴謹地遮臉蓋頭,這裡女子的風氣可以說已自由開放得多。她們在室外穿著黑色長罩衫阿巴雅(Abaya),卻愛穿鮮豔的棉毛衣;大多數鄉下婦女仍戴著面罩或蒙著面紗遮蓋她們的容貌。也有的地方臉上是蓋著一個只露眼睛和嘴巴的面罩,長罩衫及頭巾也十分花俏。 一般城市婦女的服裝非常鮮豔,喜歡濃豔大花的色彩。雖然各部落的衣服樣式不盡相同,但都是頭戴長與踵齊的花披頭,下身著肥大過膝的印巴式長裙和瘦腿褲,打赤足。她們衣著雖然簡單,但渾身戴滿各式各樣的金銀首飾。頭飾、鼻鑲花、耳墜環、項戴鏈、雙手戴戒指、手腕掛鐲子、足腕繫足鈴。小姑娘額上掛金錢,項上戴鎖。 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阿曼的金銀飾品手工業特別發達,工藝之細膩,雕琢之精美,令人讚嘆不已。阿曼人更善於雕刻匕首,其中最名貴的是被稱作汗傑爾(Khanjar)的短彎刀,可以繫在腰上,也可以放在子彈帶內。 阿曼婦女有一種禁忌,就是不可以擠牛奶,只能擠羊奶。在阿曼境內游牧民族的貝杜茵婦女,擁有一些城市婦女所沒有的權力,她們可以因性生活的不滿而對丈夫提出離婚的要求。對於她們仍需戴面罩一事,她們認為戴面罩可以看到外面的一切,而自己的臉部卻隱藏起來,這對自己有好處,可以不要廢除。 黑衣蒙臉的阿曼婦女,看起來有點像電影「魔戒」裡的蒙面黑騎士,憑添神秘的氣氛。但細看之下,其實黑袍裝飾各有不同,質料價格也天壤之別,或由蕾絲滾邊的,或鑲鑽的,各有巧妙,在黑袍下都是色彩繽紛的時裝或時髦的牛仔褲,令人看到了伊斯蘭世界傳統與現代的拉扯。 阿曼人民大多數是穆斯林,少數人民信仰基督教、印度教及其他宗教。在穆斯林中,伊巴地(Ibadi)教派佔全部穆斯林的90%,他們多居住在海邊。什葉(Shiite)派和瓦哈比(Wahhabis)派穆斯林共佔10%,他們多分布在內陸的200多個村落中。 在宗教上阿曼和鄰近國家根深蒂固的清教主義陋習有所不同。今日阿曼司法單位的目標基礎在於公平,而王法很久以來也以人性為訴求,今日在法律上已不復再有斷人手臂、斬首和用亂石擊斃的殘酷刑法;多數人都守法、自持和以平等待人。
返回到
阿曼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