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赫爾辛基 的原始碼
←
赫爾辛基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有許多景點== 這座芬蘭的都城一如歐洲其他老城的千年基業般,所有古老建築物均由巨石築成,不同的是那些老城多用黑石或黃石,這裡的建材卻如紐倫堡般採用紅色的石頭,比較起來,赫爾辛基的石質更紅,質地更堅硬,所有建築物都呈現出一種諧調美和新古典的氣息。這個城市環境優美、景色宜人、街道寬闊、整潔、綠樹成蔭,可供娛樂和遊覽的名勝古蹟眾多。由於赫爾辛基曾多次燬於大火,城內原有的古代建築早已所乘無幾,現存的許多名勝都是18世紀以後所建,芬蘭近代歷史上最著名的建築師都參加了這個城市建築的設計工作,恩格爾(Engel),薩里寧(Eliel Saarinen)和艾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等優秀建築大師的名字,在芬蘭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們設計的許多建築不但造型美觀、氣勢雄偉、結構精美,而且還能夠使整個建築群具有相互協調的獨特風格,所以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也因為此,市中心區許多道路、大街,都呈現一種特殊的廣闊形式、加之所有建築都是白色,使得大家習慣稱呼赫爾辛基為「北方的白城」。 當地的熱鬧觀光景點多集中在參議院廣場和露天市場附近,市內約有60座教堂和50多座博物館。火車站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鐘樓和大廳兩旁有巨大的人像浮雕。市內有許多小公園,在陽光下的公園裡到處是人,因為北歐的陽光極為珍貴,人們捨不得讓陽光白白浪費。有些廣場的利用率極高,晨間開辦有「早市」,許多農婦前來出售水果、蔬菜、魚類等各種食品。人群離去後便有清潔車前來沖洗,洗刷得乾乾淨淨。下午3時後賣日用品的商販們又佔領了廣場。7時後廣場又沖洗一遍。晚間這個廣場又成了青年男女散步的好地方。 參議院廣場(Senate Square)是芬蘭新古典主義的中心,也是芬蘭歷史的中心,係恩格爾(CL Engel)所設計,由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於1800年主持修建的,1858年完成。由於面積寬廣,當時不少居民曾埋怨說:「花了一大筆錢,只是把一件不適合的肥大衣服穿在小個子的身上。」如今看來,芬蘭人還要特別感謝沙皇。這個正方形的廣場,是新古典建築的代表,在和諧、對稱中建造一個不可分割的建築整體,是平實、簡單建築的珍貴代表作。廣場的正北面是一列一瀉數丈的石階,石階上面坐落著一座雪白的赫爾辛基大教堂。沿著石階走下去,面臨的是一排排整齊有致的建築,如北邊的市政廳。東北角是總統府、西側是大學城、南方則是著名的大學圖書館。大學之側,是當今的芬蘭外交部和行政管理大樓,這座建築物原由芬蘭議院大公爵所有,他們住了100多年後,才交還政府使用。西側有座名叫哈洛阿曼達(Hario Amandi)的噴泉,它在一家著名的Esplan-odikappeli餐廳旁,設計華麗、造型特殊,據說是赫爾辛基大學生畢業後狂歌歡舞的所在,每年夏季為此熱鬧非凡,使每位在校生,都期望及早脫離學校的約束而大醉一番! 廣場中央的亞歷山大二世雕像,是1894年帝俄時代的作品。這組建築群華麗壯觀、氣勢雄偉、結構精美,堪稱芬蘭建築藝術的精粹,被芬蘭人視為國寶。廣場的南面有兩條寬敞的道路,路旁有許多商店和銀行,形成熱鬧的商業區。 南碼頭廣場所在地的南碼頭,是停泊大型國際遊輪的專用港口,開往瑞典、德國、俄羅斯和愛沙尼亞等國的超級豪華遊輪和一般海上觀光遊輪都川流不息。這個廣場又名為朝市廣場或露天市場(kauppatori),人們沿著布滿鵝卵石的海灘,便可步行到達這裡。除了星期天外,在其餘的日子裡,每天清晨,附近島嶼上的居民都帶著他們捕獲的海產品到此出售,所以人們在廣場上隨處可見擺滿了以橘紅色防水帆布鋪頂的攤位,內容非常豐富,吃的、喝的、看的、穿的、戴的和用的,應有盡有。因此,這裡既是深受當地居民歡迎的購物場所,也是外國遊客觀光遊覽必到之處,成為赫爾辛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這裡的露天市場除了夏季會延長到下午才結束外,其餘的季節只在上午開放,它最大的好處是便宜,但品質則不敢保證。市場附近有些露天咖啡座和一座露天表演台,常有很多年輕人或歌唱團體登台獻藝,這些人上台表演歌聲大如雷,打扮怪異,又叫又跳,整條街的人都可以聽見,很多遊客邊吃東西,邊坐在台下捧場,興起時也跟著載歌載舞,台上台下同樂一番,也算是市場附近的一絕。 赫爾辛基的魚貨主要來自北海及波羅的海,包括鮭魚、鱈魚和螃蟹等,還有極為珍貴的烏魚子。其中以鮭魚最受歡迎,既新鮮、肉質又嫩,難怪「煙燻鮭魚」幾乎成了芬蘭人不可或缺的前菜,甚至出口至全世界。此外,鯡魚也是老饕的最愛,每年10月的第一週,碼頭廣場上還舉行「波羅的海鯡魚節」,屆時附近沿海地區的漁船齊集這裡,為市民們帶來醃鯡魚和用各種各樣香料與調味料加工的鯡魚,家庭主婦紛至沓來,購買大量的醃鯡魚,以便冬季食用。 廣場附近靠海邊的地方,設有許多木製特殊的碼頭可供人洗地毯用,因為請商店洗一條地毯索價70歐元之昂。還有一些風格獨特的建築物,包括市政大廳、瑞典大使館、原總統府及其他市政建築,構成極為有意思的廣場。廣場中央的尖塔建於1838年,主要在紀念沙皇尼古拉一世和皇后亞莉珊德拉的來訪。 阿曼達塑像位於南碼頭廣場中央,這是一尊裸體少女青銅塑像,她面向大海,一手托腮,靜靜地凝望著芬蘭灣,她端莊清秀,溫柔嫻雅,美麗動人,既像舉步欲行,又似頻頻回首側望,目光充滿眷戀之情,深受當地人的喜愛,被人們譽為「大海女神」,並成為赫爾辛基市的象徵,無論春夏秋冬,凡到這裡觀光的遊客多會與她合影留念。據說,阿曼達原是一位美麗的少女,曾在巴黎學習,1905年,芬蘭著名雕刻家維萊瓦爾格倫以她為模特兒在巴黎雕成塑像,並於1908年將她樹立在赫爾辛基南碼頭廣場上。塑像揭幕後,赫爾辛基的許多婦女便起來反對在公開場合樹立這個少女裸體塑像。但是,這個逼真地再現少女的清秀、恬靜、嫻雅、溫柔的塑像得到赫爾辛基大學生的保護,才得以被保留下來。 塑像前最熱鬧的日子,莫過於每年4月30日的芬蘭大學生戴帽節。芬蘭大學生每人都有一頂平頂的白帽,文科大學生的白帽鑲藍色邊沿,理工科大學生白帽頂上多一條尺來長的黑穗子。戴白帽習俗開始於1865年,當時有4位赫爾辛基大學生想買白帽,但是芬蘭缺少做帽子的材料,帽料還是從瑞典買來的。隨後,大學生戴白帽的日漸增多,到了1875年籌備召開北歐學生會議時,白帽被正式定為芬蘭大學生帽子,這種用藍、白兩色布做的帽子形如一架古希臘七弦琴,美觀漂亮。後來,每年的4月30日就被定為大學生戴帽節,也有人稱它為「大學生狂歡節」。據說,大學生歡度這一節日的傳統可以上溯到300多年前,當時境內唯一的土庫大學,平時紀律森嚴,只有在每年5月13日的「花神節」,學生們的緊張神經才得以稍為鬆弛,他們可以集會演講,在樂隊的伴奏下歡歌狂舞。校方認為他們的舉動太失檢點,有傷風化,因此出動警察干涉。後來,頑皮的學生索性故意狂歡喧囂,惹事生非,還組成人牆,戲弄前來干涉的警察,從而使這一節目帶上濃厚的惡作劇色彩。1828年,土庫大學遷往赫爾辛基,大學生便逐漸將這個節日提前到4月30日。在1848年的大學生戴帽節,學生們又一次走上街頭,傑出的愛國者弗雷德里西格勒以「芬蘭的名字」為題,發表了動人的演講,點燃了人們渴望民族獨立的激情,學生們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唱以民族詩人魯內貝格的詩譜成的歌曲「我們的國土」。1917年芬蘭獨立後,這首歌被定為國歌。 給阿曼達塑像戴帽的傳統,始於1909年的大學生戴帽節,當時一群大學生正在南碼頭廣場附近的凱沃霍恩飯店內聚餐,並徹夜狂歡,突然有人想起廣場上赤裸的阿曼達銅像,正備受寒風的侵襲,於是這些人就向飯店買了一塊潔白的桌布,披在銅像上面,一名小伙子靈機一動,從頭上取下只有大學生才有資格戴的白色圓頂藍沿帽戴在塑像頭上。據芬蘭報紙報導,1933年曾有一位大學生因給阿曼達塑像戴帽,而被警方拘留。為了逃避警察的拘捕,後來學生總是在午夜過後才去,久而成習,警察也就不過問了。1952年,芬蘭政府同意將午夜12時給阿曼達戴帽的活動列入大學生戴帽節。20世紀70年代中期,為了維護社會治安,在警方的建議下,每年的戴帽儀式從午夜12時提前到下午6時舉行。 現在,每年的4月30日,市內到處呈現一派節日氣氛,街上人如潮湧,彩色氣球飄揚在大街小巷,歌聲和歡呼聲四處蕩漾。平時,在大街上和公共場所,是不允許喝酒的,唯獨這天例外,許多人手執酒瓶,帶者酒杯,在大街上狂飲,警察卻是袖手旁觀。下午,南碼頭廣場披上節日盛裝,源源不斷的人流從四面八方向這裡匯集,他們中間神情俏皮而又躊躇滿志的肯定是正在就讀的大學生;頭戴嶄新帽子,帽邊斜插一朵紅玫瑰的少年,則是剛剛領取中學畢業證書,準備參加高考的未來大學生;許多白髮蒼蒼上過大學的老年人也戴上已經發黃的白帽,與青年人一起狂歡。分布在廣場上的各個小樂隊吹奏著歡快的樂曲,成串成串鮮豔奪目的彩色氣球高高地飄揚在半空中,到處是人們的歡聲笑語。整個廣場和附近的街道熱鬧非凡,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 戴帽儀式每年由首都四大高等院校的學生會輪流主持,屆時,各校的樂隊在阿曼達塑像前輪番演奏歡快的樂曲。一輛乳白色的大吊車已伸出長長的吊臂,準備給阿曼達戴帽的大學生「架橋鋪路」。以往大學生都是跳進噴水池中,用水桶和長柄板刷為阿曼達洗身,然後再爬上塑像為阿曼達戴帽。從21世紀80年代開始,市政當局為了保護這尊銅像,啟用了大型吊車來運送為阿曼達淨身戴帽的大學生。下午6時整,樂聲大作,戴帽儀式正式開始,8名身穿不同顏色運動裝的大學生被吊車徐徐吊起,並緩緩移送到阿曼達塑像上方,他們每人手提一隻繫有長繩的水桶,從噴水池中打起一桶桶清水潑灑在阿曼達身上。此時廣場上的人群中爆發出陣陣掌聲和喝彩聲。8名大學生剛剛離去,一名手持白帽神氣十足的小伙子被吊車送到阿曼達身邊,他不停地揮動著手中的白色帽子向人們致意,然後端端正正地把帽子戴在阿曼達頭上,並將一條象徵榮譽的寬條綬帶套在阿曼達的左肩,斜過前胸,拖向右邊臀後。此時,廣場上歡聲雷動,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同一時刻不約而同地戴上白帽,頓時廣場上奇蹟般地變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人們紛紛打開早已隨身帶來的香檳酒,開瓶聲猶如爆竹響成一片,噴灑而出的酒液好似陣陣細雨灑向人群。人們舉起酒杯互相祝願,開懷暢飲,開始了每年一度的徹夜狂歡。廣場上隨處可見三、五成群的大學生們,手拉手唱著歡快的歌曲,還有人手執一種小噴罐,相互往身上噴麗著像麵條般的海棉狀彩條,更多的人則隨著節奏分明的樂曲跳起舞來。戴帽節的狂歡活動一直持續到次日清晨。活動結束時,廣場上到處是空酒瓶、碎玻璃和包裝紙,還有一些人醉倒地上,一片狼藉,幸好一年只此一天。 芬蘭堡(Suomenlinna Sea For-tress)始建於1747年,是昔日受瑞典王朝統治的芬蘭,為了抵抗俄羅斯的侵略所興建的一座軍事要塞,至今已有263年歷史。它位於赫爾辛基南面的島嶼上,扼制著從芬蘭灣進入赫爾辛基的海上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重要文化遺產。島上至今仍有古城堡,古海岸砲台、兵營和倉庫,並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使用過的威斯科(Vesikko)潛艇、大砲和玩偶玩具等10間博物館,開放收費供人參觀。在夏季,輪渡頻繁地往來於島嶼與市中心的南碼頭之間,每趟只要15分鐘時間,人們常到這裡游泳、釣魚、野餐和進行日光浴,同時這裡還有戲劇和歌舞的演出,並有展覽和音樂會等各種文化活動。 議會大廈(Parliament House)建於1931年,位於參議院廣場的東面,由當時芬蘭最負盛名的建築師阿爾托(Aalto)所設計,是座六層樓的建築物,它以一個高大的台階作基礎,正面聳立著14根高大的石柱,氣勢宏偉壯觀,在議會休會期間可以作為音樂廳使用。大廈前面的草坪上,經常有一群野鴨子在漫不經心地曬著太陽,有時還夾雜著一些尋食的鴿子和麻雀。草坪的中央,威風凜凜地站立著芬蘭獨立之父曼海姆將軍騎馬的雕像,成為遊客拍照的好景點。大廈附近還有總統府和市政廳等政府機構的公共建築物。 總統府坐落在南碼頭的北側,建於1814年,過去是俄羅斯統治時期的沙皇行宮,芬蘭獨立後成為總統府至今。這座白色三層樓的總統府,外觀毫無氣派也沒有神秘可言。由於芬蘭是個中立國,因此作為國家元首辦公場所的總統府對外並不設防,雖然也有衛隊守衛,但只有總統在時,門前才有兩名頭戴白色頭盔、身穿灰色軍裝、肩背衝鋒槍的士兵站崗;總統離開時,哨位是空的。一般市民可以用預約會客的方式拜訪總統,只要總統有空,通常都可以如願以償的。對觀光客來說,只開放給旅行團預先申請的參觀。在進入總統府前,鞋子要先套上一雙藍色的塑料袋,並由芬蘭觀光局導遊帶領入內,可以看到古典的宴會廳和交誼聽,以及總統的辦公室。 市政廳大樓坐落在總統府的西側,建於1932年,曾被作為旅館和俄國海軍醫院。1932年重建後成為市政廳,作為赫爾辛基市政府大部分廳室的辦公地方,但其外觀仍被保持著原來的風貌。 芬蘭大廈(Finlandia Hall)位於德斯灣畔,是座頗具現代風格的多功能大建築物,也是由芬蘭建築大師阿爾托所設計獨具匠心的建築傑作,宛如一架巨大的白色鋼琴靜靜地靠在湖邊,湖水中倒映出線條流暢的琴身,好似一幅優美的風景畫。這裡既可以舉行音樂會和國際會議,也可以舉辦展覽會和大型宴會,1975年的首次歐洲安全與合作首腦會議就是在這裡舉行的。 赫尤里卡(Heureka)科學中心,建於1989年,坐落在衛星鎮萬塔市凱拉瓦河畔,佔地7公頃,分為科學公園和展覽館兩大部分。室外科學公園裡,分布著採集自全國各地的124組岩石標本,種植著84種植物,供人鑑賞。展覽館由展示基礎科學的圓廳及柱廳,進行專題展的拱廳和半球形的立體電影廳組成。柱廳以光學、力學和電學等物理基本原理為內容的各種科學小遊戲吸引著小觀眾,孩子們在這裡可以自己動手在十幾分鐘內製造出紙張;在一個直徑1公尺的地球儀旁圍著一群頭帶耳機的孩子,他們將耳機插頭插在地球儀上的不同地方,就可聽到世界各地不同語言的問候聲;在圓廳的兒童實驗室內,身穿白袍的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拿著試管一絲不苟地做著化學實驗。在這裡,人們通過身歷其境的親身感受,將宏觀宇宙、生命起源、人類社會及物質生產等方面的科學知識牢記腦中。人們可以隨時操作電腦找到諸如自己姓名的來源、光的產生、水的成分、溫室效應、基因技術和核子裂變等的答案,並可了解環境科學、生命科學、人體研究、生物工程、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體等當今最尖端的科技。 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是國內保存芬蘭史蹟最完整的場所,展示萬年前的史前遺物、中世紀宗教藝術和芬蘭古人種的研究。它的建築外形也很特別,看上去彷彿是一座中世紀的城堡,門前由一頭大石熊守護著,頂上的塔樓使整座建築看起來好似一個頭戴尖帽的小精靈。 奇亞斯瑪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ia-sma)位於中央火車站的西北方,現代化的建築內陳列著自1960以後的前衛藝術作品,吸引不少觀光客前往欣賞。 芬蘭設計及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Art design)位於市區的東南部,內有從古典到現代、由工業到工藝的芬蘭品格設計,全部在此展示。 芬蘭航空博物館(Finnish Avi-ation Museum)位於萬塔國際機場附近,展出芬蘭歷史上不同年代的民航及運用飛機的模型及實體,還有熱氣球、航空訓練設備和空戰武器等的珍貴收藏。觀眾只須搭乘機場外的免費巴士,再步行一點路即到。 卡倫-卡萊拉博物館(Akseli Gallen-Kallela Museum)位於市郊的塔爾瓦斯佩(Tarvaspää)鎮上,是芬蘭著名畫家卡倫-卡萊拉的故居和畫室,由他本人在1911年設計建造,落成於1913年。館內掛滿他的許多傑作,其中有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中的英雄人物,以及一些芬蘭的美麗風景畫和宣傳畫等。 曼海姆博物館(Mannerheim Museum)位於曼海姆大街,是已故芬蘭民族英雄卡爾‧古斯塔夫‧曼海姆的舊居,現已改為他的紀念博物館,裡面陳列有許多獨立紀念品,以及1939~1940年芬蘇戰爭的歷史記錄。此外,靠近中央車站附近的中央郵局前,也有一座宏偉的曼海姆銅像。 雅典姆美術館(Atheneum Art Gallery)內,陳列有著名雕刻家懷諾雷亞托寧的雕刻作品,還有19世紀芬蘭名畫家阿伯特‧埃德爾菲爾德的油畫,他擅長用油畫來表現芬蘭北方漁民和農民的生活,他的畫享有較高的國際聲譽。館內還藏有另一位名畫家加倫卡萊拉的作品,他擅長於版畫和壁畫,他的許多美術作品取材於芬蘭神話史詩「卡勒瓦拉」(Kalev-ala)中的故事情節,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 薩里寧(Eliet Saariven)故居,現在已改為博物館對外開放,他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芬蘭名建築設計師,後來移民到美國芝加哥。這座博物館是他設計風格代表作之一,內部格局布置充滿他個人風格,連地毯也都是由他設計,經他第二任妻子親手編織的。館內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將妻子移情別戀的往事畫成一幅畫,再製成彩繪玻璃掛在館內的牆上展出,因而經常被後世的人拿來談論。畫的中間是個女子,兩旁各有1名男士、一個彈吉他、一個吹笛子,顯然都在討好佳人的芳心,然而女子的雙眼卻瞄向彈吉他的男子,似乎勝負已定。這就是薩里寧和前妻好友間的三角愛情故事,他把自己設定為失敗的吹笛手,還製成畫作,不知是對愛情的豁達,還是幽默感高人一等。故事的背景是他和同時幾位年輕建築設計師領導當時的潮流,設計了70多座有名的建築,赫爾辛基的國家博物館,火車站和國家劇院等,都是他的作品。為了專心創作,他和蓋塞柳斯(Ges-ellius)、林格蘭(Lindgren)等3位設計師,在20世紀初決定在赫特拉斯基(Hvittrask)湖邊蓋房子,大家住得近也好彼此切磋,其中他和蓋塞柳斯房子相對只有5公尺距離,兩家過往親密,結果他的妻子和蓋塞柳斯發生了婚外情,但蓋塞柳斯的妹妹羅雅卻投入了他的懷抱,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彼此親上加親,都不吃虧。 芬蘭三位著名建築師故居坐落在赫特拉斯基湖畔,這些具有芬蘭民族浪漫風格的建築群,是由芬蘭三位名建築設計師薩里寧、林格藍和蓋塞柳斯等,於1902~1904年間所設計製造的,堪稱是芬蘭建築藝術的傑作。這組由石頭和圓木建造的建築群,與周圍的森林、湖泊和岩石等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個藝術群體。 早在1896年,這三位年輕的建築師在赫爾辛基開辦一家建築設計所,開始事業上的合作並且致富。為了尋找安靜的工作環境,1900年時,他們在距離赫爾辛基30公里的赫特拉斯基湖畔,設計了自己的住宅和工作室。現在作為博物館的主要建築是薩里寧當年的住宅,住宅中的家具也是他本人設計的。在花園另一側的蓋塞柳斯住宅現在成為飯店和咖啡館,林格藍的住宅現在也成為飯店。 國家檔案館是芬蘭人查找自己祖先、祖居遺址和風土人情的重要場所,這裡每天接待普通市民的人數大大超過專業研究人員。由於近幾十年來社會的變動和發展,人們渴望保持正在消失中的昔日傳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芬蘭被迫將東部的卡累利阿地區割讓給蘇聯,有40多萬芬蘭人被迫背井離鄉,卡累利阿地區的移民希望撰寫卡累利阿地方誌,以便使當年被驅趕的難民,特別是他們的子孫後代不會忘記丟失的故土。此外,迅速發展的工業化進程也使許多人離開農村,投奔大城市,幾代人的大家庭解體了,孤子們不再像在農業社會裡那樣能夠每天接觸到自己的祖輩。為了幫助人們查找祖先,這所檔案館還成立了成人業餘學校,教授如何識別古書法和研究方法。 阿爾托青銅像豎立在耶斯布拉納街上,這裡是市內主要遊覽景點之一,它既是一條美麗的散步道路,又是一個公園,路旁的露天餐廳、有紀念價值的建築物,以及名人的雕像等,都為它生色不少。 芬蘭著名的建築師、城市規劃家和家具設計師的阿爾托,青年時代曾求學於赫爾辛基技術學院,後因芬蘭獨立戰爭爆發而輟學。1921年畢業後遊歷歐洲,幾年後回國正式開業。1927~1928年,他先後設計了土庫的圖倫薩諾馬特(Turun Sanomat)大廈,佩苗(Paimio)市結核病療養院和維堡市立圖書館,這使他獲得芬蘭最優秀建築師的地位,同時引起國際上的重視。1933年,他遷居赫爾辛基。在1937年巴黎博覽會和1939~1940年[[紐約]]博覽會上,他設計的兩座芬蘭館建築模型,以優秀獨特的造型,贏得了更高的聲譽。1938年設計的建築物圖片和家具樣品,在[[紐約]]現代藝術館裡展出。1958年,設計了西德不萊梅市的高層公寓。1966年,為義大利設計了波隆那教堂。1970年,又設計了伊朗博物館,後來還為美國設計了波士頓劍橋麻省理工學院的宿舍和俄勒岡州的安吉爾山大教堂圖書館。最能表現他自然風格的是芬蘭賽耶奈薩洛(Säynätsalo)市議會建築群,使用的材料是芬蘭的紅磚、木材和銅板,結構樸素雅致,周圍綠樹環繞,具有一種寧靜的魅力,使人感到巂永秀麗,意味深長。他一生共設計了200多座建築物,形成既有浪漫主義,又有地方特色的建築風格。他所設計的建築物,被世人視為20世紀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最優秀的典範。他一生曾得到過許多榮譽。1928~1956年,他是國際現代建築學會的會員。1957年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1963年獲美國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1963~1968年擔任芬蘭科學院院長。1976年病逝後,芬蘭政府為他豎立了這座青銅塑像,以資紀念。 此外,赫爾辛基市還有銀行博物館、海岸防衛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建築博物館、照相博物館、郵電博物館、礦石博物館、戲劇博物館、市立博物館、外國藝術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市立博物館等,另有其他的文物館、美術館和圖書館等多不勝數,讓人不禁覺得整個芬蘭的精華都集中在赫爾辛基。 國家歌劇院(Opera National House)建於1992年,位於芬蘭大廈旁。這座位於湖畔的白色超現代化大廈,在碧水藍天的襯托下,顯示出恬靜明快的藝術魅力。劇院內有大小兩個劇場,大劇場可以容納1300名觀眾,劇場舞台的規模和音響效果,在歐洲屬於一流的。 新歌劇院(New Opera House)開幕於1993年,位於交通方便的曼海姆大道上,劇院內有最新穎的演出設備,經常演出一流的世界級劇目。 西貝流士公園(Sibeliusen Pui-sto)位於市區西北面墓地公園附近,也是當地的一處名勝。西貝流士是芬蘭最偉大的民族樂派作曲家,不但有「20世紀的貝多芬」之譽,也是不折不扣的芬蘭國寶,生前受芬蘭政府的俸養達57年之久,他的名作「芬蘭頌」為世人所熟知。由於菸癮太重,因喉癌開刀14次而病危,最後並因腦溢血而去世,這座公園正是為了紀念他而建。整個公園是由銀灰色的石頭構成。園內綠草如茵,白鴿飛舞。一尊巨大的西貝流士金屬頭像崁在一旁的赤色岩石上,生動地再現了這位偉大作曲家英姿勃勃的形象,他那顰眉凝神、栩栩如生的表情,逼真地反映出他當年創作的神態。這座充滿浪漫色彩的紀念碑,是芬蘭著名女雕塑家希爾圖寧耗時6年心血,於1967年西貝流士逝世10週年時完成的傑作,它的小型複製品曾被作為禮物送往聯合國大廈永遠展藏。除了這尊雕像外,西貝流士公園還利用長短粗細不同的600多根白色不銹鋼管,組合了一組象徵森林、超現實意象的紀念碑,成為偉大民族音樂家不朽作品的象徵,每當海風吹過,氣流穿過鋼管發出時而高亢、時而低迴的風鳴聲,彷彿是大自然在無休止地、為紀念這位音樂家而演奏著永恆的樂章。這兩組設計,都是遊客最喜歡與之合影留念的藝術作品。這裡每年的6月分都要舉辦「西貝流士音樂節」,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雲集這裡舉辦各種音樂會。 墓地公園位於海濱,是歐洲最美麗的墓地公園,全年開滿鮮花,夏季有玫瑰和紫丁香,冬季之夜則有幾千支蠟燭與白雪輝映,別有特色。在公共墓地的中央有曼海姆的陵墓,每年聖誕節時,在這座墓前點亮著點點蠟燭火光,與皚皚白雪相輝映,蘊釀出莊嚴肅穆的氣氛。 凱沃普伊斯托公園(Kaivopui-stop Park)位於南碼頭廣場南面的一座小丘上,是市內歷史最悠久的公園,園內有國家天文台,從這裡可以俯瞰整個市容,遠望那些高大建築物、白色的議會大廈、市政廳、總統府、大教堂、博物館和赫爾辛基大學等,都能同時映入眼簾,就連坐落在市區北面的奧林匹克運動場,也隱隱約約地吸引著人們的視線。 艾斯布蘭納地公園(Esplanadi Park)位於海港附近,是市內著名的公園,如同典型的歐洲公園一樣,也是綠蔭遮天,花樹遍地。每年的夏天,這裡擠滿在此做日光浴和喝露天咖啡的遊客。 努克西奧國家公園(Nuuksio National Park)位距市區35公里,是個景色優美的天然環境區,這裡有繁茂無際的樹林,但並不全是綠樹,有許多樹木的葉子是綠中帶黃,甚至是紅葉。這裡的森林與熱帶森林完全不同,既沒有猛獸,也沒有毒蛇,而且樹下還有一塊塊空疏的草地,非常適合散步閒遊。森林中到處可以看到跳躍在樹枝上和草叢中的小松鼠,唯一的大動物是麋鹿,還有一些小狐狸。在夏天,也有人在這一帶散步、騎馬,冬天可越野滑雪。 特比奧拉花園城(Tapiola Gar-den City)位於赫爾辛基以西9公里處,有8萬多名人口。是一個自成一體自給自足的小市鎮,它不是由政府創立的,而是由一個私營房地產公司的下屬福利機構所創辦的。這個機構由福利團體、工會、公務員協會、住房協會和傷殘人協會組成。市內的街道、地下水管道、水管、電線、照明設施和發電站,都是由這個機構出資建造的。為了給城市居民提供工商服務和文化活動,城市建立了市政廳、購物中心、運動場、游泳池、酒店、劇院、音樂廳、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這座新城建在森林叢中,周圍地區都是綠油油的樹木,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花園市鎮。 赫爾辛基動物園(Helsinki Zoo)是全國唯一搜羅世界各地品種的動物園,園內飼養著許多北歐地區的稀少動物,也有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珍禽異獸,擁有包括雪豹、小熊貓等瀕臨絕種的動物在內。 奧林匹克運動場(Olympic Stadium)位於國家博物館附近,是芬蘭曾經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舊址。建於1938年,可以容納7萬名觀眾。運動場的入口處,立著著名田徑運動員帕瓦努爾米(Paavo Nurmi)的裸體銅像,但是他本人並不喜歡這座裸像,他曾在1920年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會上獲得1萬公尺長跑和1萬公尺越野賽跑兩枚金牌。1924年7月10日,他又在巴黎奧運會上冒著酷暑刷新了1500公尺和5000公尺長跑的奧運會紀錄,兩天後又獲得了1萬公尺越野賽跑冠軍,次日又在3000公尺非正式比賽中獲得第一名。1928年,他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獲得了1萬公尺長跑的金牌。同年,他又創造了1小時計程賽跑的世界紀錄,成績為1.921萬公尺。從1923~1931年,他保持4分10.4秒的一哩賽跑世界紀錄達8年之久,因而被譽為「飛翔在天空中的芬蘭人」。1952年7月,第十五屆奧運會曾在這裡舉行。當時,運動員的火炬就是從矗立在這座運動場上72.71公尺高的塔樓頂端點燃起來的;這座塔樓具有紀念碑的性質,著名的芬蘭標槍選手維姆雅爾維寧(M. Järvinen)曾在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以72.71公尺的成績,打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並獲得金牌,因此芬蘭政府決定為他建造72.71公尺高的塔樓,以資紀念。遊客們登上塔樓,可以飽覽美麗的市景,附近的賽馬場、藍色港灣內停泊著的各種船隻和海島上的遊艇俱樂部等,皆歷歷在目。這個運動場有各種完善的運動設備,包括有一座體育博物館,展示著各種滑雪用具和其他運動器材。 林納麥奇遊樂場(Linnånmaki Amusement Park)是市內合家歡樂園,備有不同的各種驚險刺激的電子化遊樂設施,並有舞台表演、餐廳和商店,是親子同樂的好地方。 ===[[赫爾辛基大教堂]]=== ===[[烏斯彭斯基教堂]]=== 坦派里奧奇歐(Temppeliauk-ion)教堂又叫做岩石教堂,它是由一整塊花崗石高地用炸藥從中間炸開8至13公尺的「大洞」,然後再加以挖空而成,是赫爾辛基難得一見的建築經典。整個建築與地形地勢緊密結合,在外觀上絲毫看不出是一座教堂。它坐落在市中心魯特林卡(Lutherink)大道,坦派里奧奇歐岩石廣場上,實際上是個很大的石頭小丘,高的地方比街道高出13公尺,低的地方也高出8公尺,是附近周圍高大公寓裡居民們透空氣和消遣散步的地方。早在1906年,市政當局就打算在此興建一座造型特殊的教堂,經過公開的設計投標後,由於設計方案都不令人滿意,再加上戰爭的影響,教堂始終未能建成,直到1961年舉行第三次設計競賽時,由名叫泰莫和圖莫(Timo & Tuomo)兩兄弟奪標,教堂才於1968年2月動工,翌年9月正式建成。 當初計劃興建這座教堂的主導思想,就是要保留廣場的自然岩石結構,所以教堂的整個基身都深藏在岩石層中,只有拱形圓頂暴露在岩石外面。教堂圓頂的周圍,用石塊堆砌起一道圍牆,它是用鑿下來的岩石建成的。這些石塊不是用泥灰黏連,而是用鋼絲串連,因此有隔音作用,可以防止地面上的噪音傳入教堂。它的入口處通道與外面的街道高低相同,並且使整個建築物盡量配合石頭的天然形式,其中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環繞著教堂的天窗,通過這種天窗使天然形成的石頭與圓屋頂連結起來。 從外表上看來,教堂像個洞穴,又似飛碟,大門也像地堡的入口,單調得有些愚鈍。但是人們一旦步入,就會驚嘆內部的壯觀和奇特,使人彷彿進入一個奇妙而神聖的世外桃源。座位分為兩層,像包廂,裡面有管風琴、鋼琴、石聖壇。半壁尚未完工,故仍保持岩石原狀,凹凸有致,此起彼伏,高度從5公尺至12公尺不等,教堂由100根呈放射狀的紅銅柱子支撐頂部,形成優美的圓弧形,其中鑲以透明玻璃。順著基壁往上走,是一層由形狀各異的大小石塊壘起來的土壁,從表面上看這些石塊的排列鬆鬆散散,雜亂無章,好像隨時都有掉下來的可能,實際上這裡每一塊石頭都是經過精密的計算和選擇後才砌上去的,絕對沒有脫落的危險。由岩石和石塊組成的內壁,顏色深淺不一,但大部分是淡粉紅色,這也是芬蘭國土上最常見的顏色。牆壁的表面未加任何人工修飾,一方面是為了強調特殊的藝術審美情調,另一方面為的是增強音響效果,更有趣的是,地下水便從岩縫中滲出,緩緩流入隱蔽的地下水道,給人以大自然的美感。 這個教堂的圓頂是整個建築物的藝術精華所在,拱頂最高點距地面13公尺,直徑卻有24公尺,整個拱頂都是用紫銅管圍成盤狀,陽光由縫隙間滲入,並通過180根鋼筋水泥橫樑與四周的岩壁相連,由於要配合教堂主要部分的形狀,因此這些鋼筋水泥橫樑長短不一。在屋頂上的支持體上都有通風設備,並且建築物上裝有絕緣體,那是一層用木板支持的氈塊,拱頂的內側鑲滿了銅片,能若隱若現地反射出下面的燭光。拱頂周圍還有一圈華麗壯觀而似乎不對稱的玻璃天窗,它使教堂能夠透視蔚藍的天空。教堂的主要部分在設計時,陽光是可以從玻璃天窗中直接照到教堂裡;如果天氣不好沒有陽光時,天花板上的反射燈,也可以將教堂照耀得如同白晝。結構清雅、簡單、俐落又現代,為後現代建築風格開創一個完美典範。此外,整個教堂的暖氣由市政府供應,並且都有良好的空氣調節設備。 教堂的大廳空間達1.1萬立方公尺,地上是磨得非常光亮的水泥地,廳內有可以容納750人的樺木長椅。大廳的後部有個包著銅板的看台,台上還有一間作為無線電錄音和電視現場轉播的房間,有特殊的隔音玻璃板,與教堂主要部分隔開,鋼筋水泥造的走廊周圍也都裝上方塊形銅片。看台下面是間小小的更衣室,有時也用來存放法衣和聖器。祭壇正對著教堂的玻璃天窗,夏季上午,陽光恰好在人們做彌撒時照到祭壇上,祭壇的供桌是用一塊精心加工的花崗石製成,上面供奉著一枚刻有耶穌受難像的小十字架,祭壇前有一塊空地專供管樂隊使用,在唱詩班演出的台旁,還聳立著一架龐大的管風琴,有4個鍵盤、43個音域和3001根音管。整個教堂內陳設極為簡單,很少有人工裝置樸素無華,宛如傳說中的仙洞。 這個教堂雖屬福音派路德教會,但實際上卻是為各種教派和團體開放的社區性的前衛教堂,每年除有大約17萬人來此參加宗教活動外,各種群眾組織的娛樂活動也頻繁地在此舉行,各種類型的音樂會每年大約就有150場左右,每年自世界各地慕名前來參觀的觀光客多達50萬人。 派延奈湖(Päijänne Lake)的經緯度為東經25度30分、北緯61度35分,是芬蘭人最喜愛的度假景點之一,位於赫爾辛基北邊,開車約需兩個鐘頭,是芬蘭的第二大湖,不過若就水量而言,它卻是芬蘭的第一大湖。 1993年,芬蘭政府為確保派延奈湖水的純淨,還有湖中50多個島嶼、礁岩及海潮時期留下來的沙堆,再加上周圍的森林資源,而成立了派延奈國家公園。1995年,此湖還因為徹底保護周圍的生態和水資源,而得到歐洲觀光及環保獎。這裡的湖水不僅供周圍城鎮使用,芬蘭政府還用大水管把這裡的水運到赫爾辛基。這個地區的人喜歡用「乾淨可飲用的湖」來稱呼它,因為它的南部湖水的確符合生飲的標準。 多彩多姿的水上活動,是派延奈湖最吸引人之處,有人甚至稱它為「水上天堂」。在夏天,整個湖區都是釣魚、划獨木舟、游泳和搭遊艇遊湖的人潮,岸上森林小徑,也有不少人選擇騎馬、健行、騎自行車等陸上活動。到了冬天,整個湖區成了白色的大冰場,滑冰、冰上摩托車及在水上鑽洞釣魚等,成了遊人的最愛。 這裡周圍還有不少大湖,芬蘭人早在100多年前就動腦筋在幾個湖泊間開通運河,使得整個湖區周圍的城鎮能藉由水運貫通。如今湖區雖有便利的公路,但水運仍是它的特色。「搭船過運河」是當地重要的觀光賣點,沒有到過巴拿馬運河和中國長江葛洲壩的遊客,也可以在派延奈湖區,看到藉由水位落差連接兩湖的運河景觀。 赫爾辛基沿海周圍有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當地的旅遊部門為遊客們提供了許多遊艇,安排環遊各島嶼的行程。從市區碼頭搭乘遊艇駛入芬蘭灣時,沿途可以觀賞這些島嶼的勝景,它們就像崛起的一座座山峰,遊艇像盤旋於山嶺間的車輛般,穿行於群島之中。塞馬拉薩里(Seurasa-ari)是沿海島嶼中最值得參觀的一個,又稱為伴侶島。它坐落在市區西南方,離海很近,島的四周碧波漣漪,島上綠樹婆娑、奇花爭豔。綠茵草坪,迎接著來往的人們。它原來是個軍事要塞,內有明堡、暗堡、軍營和大砲等古蹟。島上有一處著名的露天博物館,與整個島嶼的自然景觀溶為一體,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博物館島。 整座伴侶島彷彿是一座天然公園,逗人的小松鼠和懶散的野鴨在人群中跳來擺去,對人毫無戒心。林間坐落著建於1909年的原始露天博物館,一座座按原始式樣修建起來的18世紀農舍、莊園主住宅、蒸汽浴室、作坊、磨坊、穀倉、農村小店、大風車和教堂等,顯示出古代芬蘭人的生活情況和木結構的建築藝術。在這些建築物中,還配置有日常用品,家具及裝飾品等,就連博物館導遊也穿著古老的絳色芬蘭傳統民族服裝,有效地渲染了古色古香的氣氛。沿著小徑走去,土路兩旁每隔一段就設有一個小攤,許多古代裝束的村民,實地進行各種反映民族傳統的手工藝表演。芬蘭人早在中世紀時就學會使用亞麻,到18世紀時已向國外出口亞麻製品,所以人們在這裡可以看到古代加工亞麻的實況,首先要將晾乾的亞麻用木製的碾軋器搗碎,然後用麻棒敲打,再用櫛梳梳通,最後是紡麻和用麻織布。模仿古人的草編、縫鞋、製毛帽、彈康特林琴等的表演。表演者神態自如,動作嫻熟,真實地再現了古代芬蘭人民的勞動和生活情形。湖上還有一個身穿民族服裝的小伙子表演走獨木,只見他不動聲色地站在水面一根很窄的圓木上,手持撐竿向前划行,一排小浪襲來,他身體略向前傾,撐竿順水勢向後緩划,保持著身體的平衡。據說芬蘭人從15世紀開始,就用這種辦法流放木排。 這個小島是赫爾辛基每年6月間歡慶仲夏節的活動中心。這是陽光最充沛的一天,屆時人們扶老攜幼,紛紛乘船來到島上。平日寧靜的小島一時人潮如湧,到處洋溢著一派節日的氣氛。按照傳統習慣,島上各處用嫩樺樹枝裝扮起來,象徵著生機和興旺。在一塊綠茵草地上聳立著一個仲夏節花柱,高10多公尺,紮有用花和樹葉編成的花環。芬蘭人祖先認為,花柱會給人們帶來吉祥,保佑人畜興旺,五穀豐登。草坪上許多人也穿著古老的民族服裝,婦女內穿手繡白襯衣,外著色彩鮮豔的豎條格無袖連衣裙,頭繫一條絲綢彩帶;男人則頭戴黑禮帽,身穿白衣黑褲,外罩黑坎肩,腳蹬黑靴,腰挎腰刀,氣勢粗獷。小樂隊和民間舞蹈隊分布在各處,樂隊中央,一位身穿民族服裝的老藝人,別出心裁地用小提琴弓在一片彎曲的薄鋼片上進行演奏,美妙動聽的樂聲會吸引不少好奇的觀眾。在樹林中的一塊空地上,煙氣裊裊,淳香撲鼻,原來是人們在用原始的方法烤香腸,整個樹幹被從中掏空,截成剖面再合攏起來,上下點起微火,人們用鐵叉子將香腸叉入火中。烤煙燻得人們眼淚汪汪,但他們寧可不斷地用手抹淚,也不肯離開,直到吃上一口滾湯可口的香腸後方肯罷休。島上的其他娛樂節日也豐富多彩,白髮蒼蒼的老人和逗人喜愛的孩童一起拔河、套圈,還有人踩高蹺、跳跳板。 仲夏節之夜島上最精彩的壓軸戲是點燃篝火的儀式,這也是仲夏節最具有代表性的節目。當暮色徐徐降臨時,人們紛紛奔向湖邊,一堆堆篝火在湖邊點燃,很有詩意。據說,古代人就靠篝火來驅逐邪惡,給人間帶來光明和溫暖。島上有一處天然湖,湖中央有塊大岩石礁,礁上有座用10多艘舊木船和樹枝搭成的主篝火堆,高達幾十公尺,它的周圍簇擁著代表全國各地區特色的25個小篝火。 大約在晚上10:20,島上教會的小船載著一般人緩緩划向湖中央的岩石礁,他們先點燃一個個小篝火。這時,岸上觀眾歡聲雷動。10:30正,一隻小船將一對剛剛在教堂裡舉行過婚禮的新郎、新娘送到大篝火堆旁,他們按照老傳統從去年在這裡結成良緣的夫婦手中接過火把點燃主篝火。剎那間,火光衝天,映照著整個湖面。在岸上觀看的人們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慶祝活動達到高潮。每年仲夏節,人們都要選送一對情侶到島上一座已有300多年歷史的木結構古教堂裡舉行結婚儀式,並受到人們熱烈的祝福。過去芬蘭人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主篝火能燒得旺,並且在最後一下子全部倒塌,就意味著在場的姑娘婚事如意;若是只燒到一半,則意味著有一半姑娘嫁不出去。 斯歐梅林納(Suomerylinna)島也頗值得遊客的駐足觀賞,這是一座古老的堡壘島,位於赫爾辛基附近的海面上,以克里米亞(Crimean)戰爭的古戰場而名。島上仍保存有要塞、教堂、古住宅和博物館等。遊客可從赫爾辛基南碼頭的港口、乘水翼船前往觀光。 羅沙林島是赫爾辛基港外最大的島嶼,設有防衛赫爾辛基的重要軍事要塞。島上碉堡牆厚4公尺,圍島的石牆高約5公尺,令人望而生畏,看起來好像是無法攻破,但是200多年來,它曾兩度被敵人攻陷。在1853年對英、法之戰中,竟擋不住凌厲的艦砲,可見再堅固也沒有用。目前這些軍事要塞已失去軍事價值,成為被國家保護的古蹟。從赫爾辛基有渡輪可達羅沙林島,只要有幾分鐘的航程。島上有個木造的彩色小屋,還有一座小花園,很富有芬蘭風味,專門為觀光客休憩而設。
返回到
赫爾辛基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