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斯洛維尼亞 的原始碼
←
斯洛維尼亞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文化、科研和體育== 在文化政策方面,由於斯洛維尼亞歷史上,長期以來都沒有自己的國家和政權機構,所以斯洛維尼亞人多依賴語言和文化,保持了自己民族的特性,因此文化和藝術在斯洛維尼亞的民族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2000年斯洛維尼亞曾隆重地舉行了兩次重要的週年紀念活動,以紀念斯洛維尼亞民族史上兩位特別重要的人物。 一是普里莫日‧特魯巴爾,他生於1508年,死於1586年,紀念他首次用斯洛維尼亞語出版書籍450週年。二是弗朗茨‧普雷舍倫,他生於1800年,死於1849年,曾在200年前為斯洛維尼亞的文學語言,以及民族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民族政治綱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斯洛維尼亞憲法的規定,國內人民均享有平等的人權和基本的自由,諸如言論、宗教信仰和集會結社的自由等,少數民族也有權維護和發展其本身的文化,以及使用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因此國內義大利和匈牙利少數民族,也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標誌,成立組織和開展經濟、文化、科技和出版等活動。所以,在斯洛維尼亞的文化領域裡,各種文化組織是「多中心的」,大多數是自願的、分散的和獨立的。 儘管如此,斯洛維尼亞政府仍然設有負責文化事務的文化部,為音樂和戲劇等的專業機構、國家圖書館、文化遺產保護、國際文化合作項目、在國內義大利和匈牙利少數民族,以及在國外斯洛維尼亞人的出版和文化活動等提供資金。 文化部主要負責具有公共利益的文化事務,包括協調文化發展、保護文化遺產、確保傳播媒體的多元化,為文藝創作和交流等提供適當的條件、保證少數民族的特殊文化權利,進行國際文化合作,促進文化在國內外的發展。 為文藝創作提供適當條件和保護文化遺產,是文化部的主要任務,文化政策的主要原則是「優質性、准入性、多元性」,就是為文化領域的極限創造條件。由於文化權是屬於基本人權的範圍,應盡量地保證文化資產的准入,並保證文化的多元性。 文化部也負責保護新聞媒體的言論自由,特別是對文化藝術、政治和社會等最具影響力的視聽媒體。文化部還負責有關斯洛維尼亞和歐洲內容影片的生產、放映和發行。文化部也會通過組織和共同制定文化活動計劃及項目、提供技術性基地、在文化領域提出和實施標準化範圍、監督和分析文化領域的形勢、提出必要的措施及優先任務等,為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公共服務。 目前國家級的文化公共機構包括:沃爾契河植物園(Arbore-tum Volcji Potok),申卡爾宮(Can-karjev Dom),斯洛維尼亞共和國電影基金會,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國家文化活動公共基金會,采列、[[盧比安納]]和普圖伊的歷史檔案館,科佩爾、馬里博爾和諾瓦戈里察的地區檔案館,現代美術館,國家美術館,國家民族博物館,國家近代歷史博物館、斯洛維尼亞國家博物館,國家技術博物館,國家戲劇博物館,斯洛維尼亞自然歷史博物館,斯洛維尼亞電影博物館,體育博物館,國家和大學圖書館,國家歌劇芭蕾舞劇院,盧比安納國家劇院,馬里博爾國家劇院,普里莫爾斯卡劇院和維巴電影製片廠(Viba Film)等。 在文學方面,斯洛維尼亞保存最早的歷史文獻,都是用德文和拉丁文書寫的,而斯洛維尼亞的文字和文化,直至16世紀時,才在新教改革中誕生。1551年,新教牧師、斯洛維尼亞民族語言之父的普里莫日‧特魯巴爾,第一次用斯洛維尼亞文字撰寫了「教義問答」和「識字課本」兩本書,為斯洛維尼亞語言文字和文化的發展奠下了基礎。在隨後的1584年,新教教士尤利‧達爾馬廷(Jurij Dalmatin),首次把聖經全部譯成了斯洛維尼亞文;而新教教士阿達姆‧博霍里奇(Adam Bohoric),則撰寫了第一本斯洛維尼亞語文法。但是後來新教受到打擊,因而阻礙了斯洛維尼亞文學和文化的發展,直至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斯洛維尼亞文學、特別是詩歌和戲劇,才真正開始發展。 當時詩人瓦倫廷‧沃德尼克(Valentin Vodnik)和劇作家安東‧托馬日‧林哈爾特(Anton Tomaz Linhart)的作品,表現了法國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時代的自由主義精神,他們為本民族的人民大眾寫作,作品形式簡潔,主題和表現方式也緊密地貼近人民群眾。瓦倫廷‧沃德尼克還是斯洛維尼亞第一份報紙的創始人。 19世紀初是斯洛維尼亞文學的浪漫主義時期,名詩人弗朗茨‧普雷舍倫的作品,使斯洛維尼亞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達到了最高峰,不但喚醒了斯洛維尼亞人的民族意識,點燃了他們心中的戰鬥精神,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國外出版。斯洛維尼亞獨立後,他的詩歌「祝詞」中的一段詩文,更被確定為國歌的歌詞,他本人也被視為斯洛維尼亞獨立和民族精神的象徵,他的2月8日生日也被定為文化日,並設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洛維尼亞最高文化藝術獎「普雷舍倫獎」,1962年還為此設立了專門的「普雷舍倫基金」。 1850年後是斯洛維尼亞的小說時代,名作家約西普‧尤爾契奇(Josip Jurcic)的名著「第十個兄弟」(Deseti Brat)是國內小說的典範,他以英國歷史小說為雛形,反映了土耳其軍隊進攻時期,在富人與受剝削農民之間,人們的命運和情感。 他還與評論家弗蘭‧列夫斯蒂克(Fran Levstik)一起,為斯洛維尼亞文學評論打下基礎。在19~20世紀之交,隨著象徵主義和頹廢派的盛行,出現了現代派作家和所謂「詛咒詩歌」(Damned-Poets)。此外,詩人約西普‧穆爾恩‧亞力山大羅夫(Josip Murn Aleksandrov),曾運用通俗的詩歌傳統,創作了富於感性的現代詩歌;詩人德拉古廷‧凱特(Drag-utin Kette)在短暫的一生中所創作的詩篇,比過去所有斯洛維尼亞詩人的詩作、更加生動和令人振奮。 20世紀斯洛維尼亞現代文學中,最著名的作家有兩位。一是伊萬‧肯卡爾(Ivan Cankar),另一為奧通‧茹潘契奇(Oton Jupa-ncic),他們都是斯洛維尼亞文學和精神無可爭議的權威。肯卡爾是象徵主義短篇文學的大師,也是具有易卜生色彩的劇作家,他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和工業化時期行省價值的崩潰,他的雜文熱情地宣傳了建立前南斯拉夫國家的思想。茹潘契奇運用現代詩歌手法創作的詩歌,具有強烈的個性,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成為其他詩作者的典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他支持了反抗運動和民族起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最著名的作家是青年抒情詩人斯雷契科‧科索韋爾(Srecko Kosovel),他是斯洛維尼亞文學中表現主義和構成派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數量和豐富的創作力,對後來國內的詩歌創作,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他在20多歲就逝世了。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洛維尼亞文學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主,普雷日霍夫‧沃蘭茨(Prezhov Voranc)、米什科‧克拉涅茨(Mis-ko Kranjec)、希里爾‧科斯馬奇(Ciril Kosmac)和斯拉夫科‧格魯姆(Slavko Grum)等,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最著名的作家,其中以科斯馬奇最為突出,他的創作在戰後轉向當代記述體方式,並且到達頂峰,他的傳記小說「妲妲德魯伊」(Tantandruj),混淆了現實與虛構之間的界限。另一位作家弗拉迪米爾‧巴爾托爾(Vladtmir Bartol)的小說「阿拉穆特」(Alamut),是描寫一個伊斯蘭帝國皇帝、通過巧妙操縱他的公僕的願望,而保持自己實力的故事,曾長期被讀者所忽略,但是在一個半世紀後,這部小說卻被翻譯成好幾國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斯洛維尼亞被佔領期間,儘管被稱為「文化沉沒」時期,但仍然出現了許多詩歌和散文作品,成為全民族團結精神的表現。其中愛德華‧科茨貝克(Edvard Kocbek)是戰後文學的主要人物,他的「游擊隊日記」和「隨筆」,以及他正直的人格,為斯洛維尼亞族的精神面貌留下難以磨滅的記號;但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爭論中,他成了持不同政見者。 在斯洛維尼亞文學界從現實主義轉向尋求表現個性的新一代中,最有才華和最著名的作家有:詩人亞奈茲‧梅納爾特(Janez Menart)、托內‧帕夫切克(Tone Pavcek)、伊萬‧米納蒂(Ivan Mi-natti)、奇里爾‧茲洛貝茨(Ciril Zlobec)、托馬日‧沙拉穆恩(To-maz Salamun)等;散文作家洛伊澤‧科瓦契奇(Lojze Kovacie)、弗拉迪米爾‧卡夫契奇(Vladi-mir Kavcic)、帕夫萊‧茲達爾(Pavle Zidar)、維托米爾‧祖潘(Vitomil Zupan)和德拉戈‧楊查爾(Drago Jancar)等;劇作家有格雷戈爾‧斯特爾尼察(Gregor Strn-isa)和多米尼克‧斯莫萊(Dominik Smole)等。在斯洛維尼亞,每年都在布雷德舉行的筆會,以及在維萊尼察舉行的作家聚會,是國內外作家聯誼的重要活動。 斯洛維尼亞作家協會(Drust-vo Slovenskih Pisatelejev)成立於1872年6月21日,由約西普‧沃什尼亞克(Josip Vosnijak)為首的52名本國作家在[[盧比安納]]成立,並選舉達沃林‧特爾斯特尼亞克(Davorin Trstenjak)為主席,但是不久便停止了活動。1885年6月25日,在沃什尼亞克的領導下,又成立了作家支持協會(Pisteljsko Podporno Drustvo),試圖為會員提供經濟上的幫助,1915年被奧地利當局所解散。 1920年,斯洛維尼亞作家們,又成立了斯洛維尼亞文學協會(Drustvo Slovenskih Leposlovcev),1948年後曾從屬於南斯拉夫作家聯盟和勞動人民社會主義聯盟,1968年改名為斯洛維尼亞作家協會,於1990年2月退出南斯拉夫作家聯盟和勞動人民社會主義聯盟而獨立,現有會員約400名。 音樂和舞蹈是屬於文化的一部分,早在公元6世紀斯洛維尼亞人向這裡遷移時,就帶來了自己的斯拉夫音樂文化。公元8世紀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後,教堂唱詩班的宗教音樂就傳播開來。11~15世紀期間,人們又創作一些中世紀歌曲,修道院、教堂和學校流行起有旋律的、曲調和諧的讚歌,以及舉行禮拜儀式的歌曲。中世紀末,教會歌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發展了當時歐洲的復調樂曲。 16世紀最著名的斯洛維尼亞作曲家,是創作中世紀讚歌和牧歌的大師亞科布‧佩泰林–加路斯(Jakob Pelelin-Gallus)。17世紀的音樂,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和維也納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影響下,也開始欣欣向榮。1701年,[[盧比安納]]有了交響樂劇院。1870年,第一部斯洛維尼亞歌劇「貝林」(Belin),在古典主義藝術的影響下誕生。在19世紀的浪漫主義時期裡,貝尼亞明‧伊帕韋茨(Benjamin Ipavec)、弗朗‧格爾比奇(Fran Gerbic)和安東‧弗埃爾斯泰爾(Anton Foerster)等,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歐洲音樂的現代派潮流中,代表性人物是馬里‧科戈伊(Marij Kogoj)和斯拉夫科‧奧斯泰爾茨(Slavko Osterc);而後浪漫主義的代表,則是路茨揚‧瑪利亞‧什克爾亞涅茨(Lucijan Marija Skerjanec)。這是斯洛維尼亞音樂的文藝復興時期,雖然被隨後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打斷,但卻激勵了新的真正的自我意識,以及現代民族自我表現的創作精神,使20世紀的斯洛維尼亞音樂,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後來,本土音樂家馬里安‧科吉那(Marjan Kozina)、普里莫日‧拉莫夫什(Primoz Ramovs)、烏羅什‧羅伊科(Uros Rojko)、亞尼‧戈洛布(Jani Golob)、維恩科‧格洛博卡爾(Vinko Globokar)和阿爾多‧庫馬爾(Aldo Kumar)等,都向歐洲廣大聽眾演出過斯洛維尼亞音樂。此外,斯洛維尼亞鋼琴演奏家杜布拉夫卡‧托姆什奇(Dubravka Tomsic)、長笛演奏家伊列那‧格拉菲那烏埃爾(Irena Grafenauer)、黑管演奏家馬泰伊‧貝卡維茨(Matej Bekavec)、女中音歌唱家馬里亞娜‧麗波夫舍克(Marjana Lipovsek)等人在國外演出,都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在斯洛維尼亞,古典音樂的主要演出團體,有斯洛維尼亞愛樂樂團,以及斯洛維尼亞的廣播電視交響樂團。斯洛維尼亞廣播電視舞蹈樂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演奏了許多通俗風格的音樂。 聲樂方面也有可觀的成績,斯洛維尼亞廣播電視合唱團、斯洛維尼亞「奧克泰特」(Octet)八重唱演出小組,以及「卡爾米娜」(Carmina)又稱為「胭脂紅」的女聲合唱小組,都是享譽國內外的演出團體。由阿夫塞尼克(Avsenik)五兄弟組成的「阿夫塞尼克演奏小組」,則是世界有名的傳統民俗音樂演奏團體;還有許多斯洛維尼亞的流行音樂演唱家和作曲家,也在國際上享有良好的聲譽。 舞蹈在斯洛維尼亞的文化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兩位舞蹈設計師伊斯托克‧科瓦奇(Iztok Kovac)和馬蒂亞茲‧芬里奇(Matj-az Faric),在歐美各國舞台上,擴大了斯洛維尼亞舞蹈藝術的聲望。伊斯托克‧科瓦奇,1993年在比利時創建了「恩克那普」(En-Knap)舞蹈隊,1994年遷至[[盧比安納]],在過去17年的演出過程中,樹立了自己的美學內涵,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並與國外許多知名舞蹈團體建立了聯繫。在歐美和拉丁美洲地區的20多個國家進行過訪問演出,並在倫敦、瑞典、以色列、斯洛伐克、瑞士和荷蘭等國舉行的舞蹈大賽中獲獎。後來,在馬亞‧代拉克(Maja Delak)、安德烈‧拉烏契(Andreja Rauch)、馬拉‧克利那(Mala Klina)等名舞蹈家的推動下,成立了舞蹈學校,培養出一代青年舞蹈演員。在斯洛維尼亞,除了[[的戲劇、]]電影、廣播和電視學院外,還有音樂、歌劇和芭蕾舞學院等專門訓練音樂、舞蹈人才的教育機構。在[[盧比安納]]每年舉行的舞蹈藝術節和夏季聯歡節、在馬里博爾每年舉辦的聯歡節上,都有國內外著名的戲劇、音樂和舞蹈等藝術家前來演出精彩節目。 斯洛維尼亞有10萬多人組成了1700多個業餘的文化團體,其中大多數是青年人。這些文化團體包括合唱團、樂團、話劇團和木偶劇團等,近年來,現代舞蹈的數量還在增加中。在農村中,也仍然保留著許多傳統的民族文化活動,每逢傳統的民族和宗教節日,都要舉行各種各式的聯歡活動,並已成為促進斯洛維尼亞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為了滿足農民文化活動的需要,在全國的農村中建立了300多個文化中心。此外,每年舉行的各種聯歡節和文化藝術節,也為滿足群眾的文化需要和活躍文化生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對科學的研究活動,斯洛維尼亞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1490年,在伊德里亞發現了汞礦,這對斯洛維尼亞的科學、醫學和技術的發展,有了特殊的刺激作用。1693年在[[盧比安納]]出現了第一個學術組織,並建立了斯洛維尼亞第一個圖書館,就是現在的學院圖書館。學術組織的建立,推動了巴洛克時期的文化發展,這個學術組織的創始人之一,是重要的文化工作者、神學家、醫生和法學家的馬爾科‧格爾貝茨(Marko Gerbec),他還於1712年創建了第一個斯洛維尼亞的醫學會。 17世紀時最引人注目的本國學者,是博學家亞奈茲‧瓦伊卡爾德‧瓦爾瓦索爾(Janez Vajkard Valvasor),他在1689年出版的巨著「讚美克拉尼斯卡公爵領地」(Slava Vojvodine Kranjske),是總共14卷的斯洛維尼亞百科全書,書中描述了斯洛維尼亞及其鄰國的文化和自然特徵。1687年,他因對采爾克尼察湖周期性乾涸的研究,而成為英國倫敦皇家學會的會員。 18世紀最著名的本土科學家,是數學家和彈道專家尤里‧韋加(Jurij Vega),他為系統的彈道學奠定了基礎,還編製了對數表,為全世界所普遍使用,直到出現電子計算機為止。著名的化學家安東‧馬爾科‧普倫契奇(Ant-on Marko Plencic),在1752年提出了微生物是引發傳染病的原因之理論,對人類的預防傳染病付出了心力。斯洛維尼亞養蜂專家和畫家安東‧揚沙(Anton Jansa),曾經是維也納宮廷的農業教授,他撰寫的「養蜂全論」(Popolni nauk o cebelarstvu)於1775年問世,對全世界的農業都有很大的幫助。日加‧左伊斯(Ziga Zois)男爵,也是礦物學家,他在18世紀末歐洲啟蒙運動時期,是許多斯洛維尼亞藝術家和科學家的導師和捐助人。在他的幫助下,斯洛維尼亞人於1778年,首次登上了斯洛維尼亞最高峰的特里格拉夫峰,並使第一個熱氣球於1794年飛上天空。 在19世紀眾多斯洛維尼亞科學家中,最著名的有約瑟夫‧雷塞爾(Josef Ressel),他是居住在[[盧比安納]]的捷克族發明家,發明了船舶推進器,並且於1829年,在世界上第一個運用於的里雅斯特港口的公共運輸船上。 斯洛維尼亞物理學家約瑟夫‧斯特凡(Jozef Stefan),發明了光輻射規律,還精通電子計量學,為電子技術中的精確測量,奠定了基礎。他還使斯洛維尼亞在1880年開始使用電燈,並於1884年建立了第一座小型發電廠,又於1888年在[[盧比安納]]建立了發電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他名字命名的物理研究所,在[[盧比安納]]成立,是國內最大的研究所。斯洛維尼亞教士和攝影家亞奈茲‧普哈爾(Janez Puhar),在1842年發現了玻璃板攝影術,也是世界科學史上重要的事件。 19世紀時,斯洛維尼亞最重要的語言學家弗朗茨‧米克洛什奇(Franc Miklosic),曾在1852~1875年,撰寫了「斯洛維尼亞比較語法」(Primerjalna Slovnica Slovanskih Jezikov)一書。1886年,他又出版了「斯洛維尼亞語詞源學詞典」(Etimoloski Slovar Slovanskih Jezikov)。斯洛維尼亞地理學家、法學家和政治學家佩泰爾‧科茲萊爾(Peter Kozler),於1853年繪製了第一張包括種族邊界的斯洛維尼亞地圖。 在20世紀的斯洛維尼亞科學家中,安東‧科德利(Anton Cod-elli)男爵,於1928年獲得機械光學電視系統的專利。愛德華‧盧希揚(Edvard Busjan),是自製飛機並且獲得成功地飛行的斯洛維尼亞第一人。曾經是奧地利軍官的斯洛維尼亞火箭工程師赫爾曼波托契尼克-諾爾頓(Herm-an Potocnik-Noordung),在1929年出版的「空間飛行問題」(Das Problem der Befahrung des Weltraums)一書的內容,屬於空間技術中的輕工兵作業的關鍵之一,他的獨創和具有遠見的思想,體現在他的空間飛行設計和對未來的研究之中。化學家弗里德里克‧普雷格爾(Friderik Pregl)博士,因引進有機化學微觀分析,而促進了化學、生物學和醫學等科學的研究,並於1923年榮獲諾貝爾獎,他是獲得諾貝爾獎的斯洛維尼亞第一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盧比安納大學的建立,許多享譽於世的斯洛維尼亞科學家都在這所大學任教,其中包括有數學家約西普‧普雷梅利(Josip Plemelj)、電力工程家米蘭‧維德馬爾(Milan Vidmar)、以及建築師約熱‧普列契尼克(Joze Plecnik)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斯洛維尼亞科學藝術院成立,第一位院長是由著名的斯洛維尼亞語言學家拉伊科‧納赫蒂加爾(Rajko Nahtigal)擔任。 斯洛維尼亞科學藝術院,是國內最權威的科研機構,成立於1938年,其前身是1693年在[[盧比安納]]成立的歌劇科學院(Acad-emia Operosorum),院內曾聚集許多傑出的卡爾尼奧拉教士、世俗知識分子、貴族和自由民,1725年被迫停止活動,1779年恢復短期活動,18世紀末又停止活動,19世紀末曾致力於科學院的重建,直至1938年才真正實現。 最初的科學院由18位創始成員組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直在[[盧比安納]]堅持活動,戰後被正式命名為斯洛維尼亞科學藝術院。經過長期發展,科學藝術院已由原來的4個學部發展成6個學部,並組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所和新的機構。其主要任務是提出科學藝術領域的基本問題;參與確定對科研及藝術創作的政策;對科研和藝術創作活動的現況進行評估,組織科學研究工作和與大學研究所及其他研究機構進行合作,特別重視在培育對斯洛維尼亞民族的自然和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以及發展斯洛維尼亞語言和文化方面的合作,並且在科學和藝術領域上開展國際合作。 在體育方面,早在中世紀,這裡就展開划船、溶洞探險、釣魚、狩獵和滑雪等各種類似體育運動的活動。17世紀時,這裡的滑雪家,第一次寫下了中歐的滑雪記錄。 1862年,成立了斯洛維尼亞人第一個體育協會的「南方獵鷹」(Juzni Sokol)。1905年,由115個體育協會聯合而成的「斯洛維尼亞獵鷹聯合會」(Slovenska Sokolska Zveza)成立。在1872~1920年期間,登山和自行車等許多其他協會也陸續建立,還成立了由大學生組成的斯洛維尼亞大學體育協會,同時還成立了南斯拉夫奧林匹克委員會斯洛維尼亞分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斯洛維尼亞成立了「體育聯合會」(Fizk-ulturna Zveza),後改稱為「斯洛維尼亞體育聯合會」(Sportaa Zvaza Slovenije),隨後又成立了名為「游擊隊」(Partizan)的體育教育聯合會。20世紀70~80年代,成立了一些專門為體育活動籌集資金的體育文化協會,建設了2000多個體育場館和許多其他的體育設施。1991年「斯洛維尼亞奧林匹克委員會」成立,一年後,就得到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承認。 斯洛維尼亞獨立後,體育運動更加普及,其體育代表團於1992年首次高舉國旗進入巴塞隆納奧運會場,參加了第25屆奧運會。其足球隊在首次參加的2000年歐洲錦標賽和2002年的世界杯賽中,就取得好成績,並獲得進軍奧運會的資格;其手球隊也參加了雪梨奧運會。 現在,國內共有3500多個各種體育協會和體育俱樂部,共有40多萬名會員,組成了69個全國性的體育聯合會。全國約有28萬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其中近9萬人是註冊有案的運動員,有2600多人是各種運動項目的選手。 根據斯洛維尼亞的法律規定,國家對彩票的收入,徵收50%的特別稅,其中10%用以設立體育基金。這是一種非營利的組織,主要是為體育活動、體育設施建設、體育科研和發展,以及體育出版等方面提供財政支持,是斯洛維尼亞發展體育事業的重要經濟來源。
返回到
斯洛維尼亞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