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葡萄牙 的原始碼
←
葡萄牙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各大城市風光好== 馬希庫(Machico)市是馬德拉島上的主要城市之一,距離丰沙爾市約25公里,處信這廢島的發現者就是在馬希庫地區上岸的。現在的教區教堂被列爲國家級文物,建於15世紀,傳說教堂大門旁的白色大理石柱是唐‧曼努埃爾一世贈送的。每年10月9日市內的天主顯靈進香是整個馬德拉島上最有名的。 里貝拉‧布拉瓦(Ribeira Brava)市的位置也在馬德拉島上,距離丰沙爾約31公里,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1298年就已經是一個鎮,也是馬德拉群島上最古老的一個居民點。 這個城市四周被山峰所環繞,雨季時雨水從山上流下,使穿過市區的小河之水猛漲。每年的6月29日聖彼得進香遊行,是全島參加人數最多的城市。1440年建成的小教堂經過數次改建後,在16世紀後半期成為現在市內最大的教堂。當地值得參觀的古蹟還有貢塞聖母教堂、聖若奧教堂和聖本托堡。 桑塔納(Santana)是馬德拉群島上最具鄉村特點的市鎮,它於1835年設鎮。由於整個地貌為高原,有許多高聳的山峰,其中最有名的是境內第一高峰的魯依沃峰,另一座托里尼亞峰也非常雄偉。因此群山環抱,人們前往旅遊,海陸都不方便,只有乘飛機從天而降。市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古桑塔納小教堂,建於15世紀。 聖港(Porto Santo)是馬德拉群島聖港島上的主要城市,由於島和鎮的四周有廣闊的沙灘而被稱為「黃金島鎮」。大航海家哥倫布曾在這裡生活和學習航海技術,並與聖港第一個主人航海家巴爾托洛梅‧貝列斯特雷羅的女兒結了婚。 英雄港(Angra do Heroismo)的經緯度為西經27度13分,北緯38度39分。它的位置在北大西洋亞速爾群島特塞拉南部沿海,像一個圓形舞台坐落在安格拉灣邊,擁有3萬多名人口。 這個港都開始時只有現在的聖塞巴斯蒂昂教區,1534年升格為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附近的拉日什建立了空軍基地,因此戰略地位重要。 市內有著名的文物建築,突出的是耶穌會修道院或耶穌會王家學校;還有建在巴西山上的聖約翰巴蒂斯塔城堡,是歐洲最重要的軍用城堡之一,興建於1486年的大教堂,現在是亞速爾群島上最宏偉的教堂,以及安格拉聖方濟各教堂。本市最有歷史意義的市中心,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定為世界藝術文物。 奧爾塔(Horta)的經緯度為西經28度38、北緯38度32分,在地理位置上是坐落在北大西洋亞速爾群島法亞爾島的東南岸。建於1466年,從16世紀開始前往西印度群島的船隊、甚至前往新地島的捕鯨船隊使用法亞爾島以來,這個依傍著海灣而建的優良港口,就成為附近各島嶼發展的動力。自1700年起至1910年止,這裡成為美國的捕鯨基地;1883年彼得五世將它升格為市。現在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海、空軍基地,並設有海底電纜中繼站和海軍無線電氣象發報台。這個擁有一萬多名人口的港市,出產有葡萄酒、柑桔、魚乾、乳製品和牲畜。由於位處地震頻繁地帶,好幾百年來屢遭震災的襲擊,致島上歷史性的建築物多被震毀。 蓬塔德爾加達(Ponta Delgada)的經緯度為西經25度40分、北緯37度44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亞速爾群島的聖米蓋爾島南部的海灣邊,是亞速爾自治區的首府,在歷史上屢遭火山和地震的蹂躪,1522年的大地震,有5000人死亡,1546年升格為市。這個擁有5萬多名人口的港都風光明媚,氣候溫和,市郊有綠油油的樹木,市區花木繁茂,因此使它成為冬季旅遊勝地,亞速爾群島上主要的商業中心。主要輸出品有鳳梨、柑桔、茶葉、葡萄酒、穀物、蔬菜和乳製品,工業則以製糖和釀酒為主,並生產抹香鯨油。市區有許多雄偉的建築物,比較著名的有建於16和17世紀的卡洛斯馬沙多博物館、耶穌會神學院、聖若翰修道院、格拉西亞諾斯修道院、貢塞梭聖母修道院和古市政廳。位於舊碼頭附近由三座方石拱門組成的「城門」,則是18世紀的建築物。 普拉亞‧達維多利亞(Praia da Vitória)是亞速爾群島特塞拉島上的一個港市,距離英雄港約20公里,面臨一個半圓形的海灣,具有悠久的歷史。公元1480年這裡設燈塔,在17世紀末喪失獨立之前曾是多次鬥爭的舞台,也是17世紀中葉為葡萄牙恢復主權的戰鬥,以及19世紀20、30年代自由黨人和專制主義者進行對抗的場所。在1614年、1800年、1841年和1980年,當地在四個世紀中雖曾遭受了四次大地震的破壞,但有聖卡塔琳娜、莎加斯和托埃斯皮里托等3座修道院留存下來。還有1492年興建的慈善聖院,以及拉扎羅醫院和教區教堂,也是值得一看的歷史性建築。 拉日什(Lajes)是亞速爾區特塞拉島東北部的城市,經緯度為西經28度38分、北緯38度23分,島上一處平坦的山谷中,有座大型的空軍基地,是葡萄牙政府於1941~1943年所興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盟國的主要空軍重地,美國利用這個基地日以繼夜地攻擊納粹德軍的海上和陸上的目標。東西方冷戰時代則用以監視前蘇聯潛艇的活動,追蹤彈道飛彈及協調空中航行。現在這裡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美國和葡萄牙軍事基地。 這個只擁有5000多名居民的軍事重鎮,人們除了捕魚為生外,大部分經濟來源是靠美軍在當地的消費。機場飛行跑道左邊的山坡上是層層梯田,右邊山崗上是基地的指揮部和其他軍人生活及娛樂的建築群。駐紥在基地上的美國官兵都帶著眷屬,每個官兵都有一幢漂亮的眷舍,座座房舍別墅並排而建,構成一個千戶人家的「小洋房及別墅鎮」。 拉日什空軍基地是大西洋地區最大的軍用機場之一,主跑道長達9000公尺,副跑道也有3600公尺長,100公尺寬,基地面積14平方公里,戰時能容納600架重型軍機,駐有美軍1400人,美軍眷屬2600人,還有1000名葡萄牙駐軍和1500名為基地服務的葡萄牙勞工。 拉戈斯(Lagos)市擁有古老的歷史文化,公元前350年由卡塔戈人建立,當時被命名為「拉科布里戈」。此後,又相繼被羅馬人、斯維比人、哥特人和阿拉伯人所佔領,阿拉伯人將它改名為「扎維亞」,也就是「湖」的意思。在摩爾人佔領期間,這裡是葡萄牙和非洲之間的貿易中心。雖然科爾多瓦酋長在此地築城固守,但是葡萄牙人在阿方索三世時仍將其修復。在葡萄牙海上大發現時代,頭一批梭形船就是從這個港口出發去發現非洲的,同時這裡有歐洲建立的第一個奴隸市場。 這個位於葡萄牙法魯區的港市也是一個重要的港口,有許多海軍艦艇在這裡進進出出。開闊的港口前擴展著很大的海面,有遊艇港、海灘和景觀優美的岩岬,使這個港都看起來美景如畫。離市區南方兩公里處的皮達德角有奇形怪狀的岩石,引人入勝。市內商業繁榮,飯店、超市、餐廳、銀行和教堂林立,並有許多公園綠地。 擁有35萬多名人口的拉戈斯港市,有許多名勝古蹟可供參觀。其中的聖安東尼奧(Santo Antóuio)小教堂,是葡萄牙18世紀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有「金色小教堂」之稱,堂內有鍍金的雕刻和名家的繪畫。教堂內附設有地方博物館(Museu Regioual de Lagos),展藏有人種、考古、錢幣和宗教法器,相當珍貴。 聖塞巴斯蒂昂教堂,是當地市民精神寄托的中心,其文藝復興式的門廳,具有歷史與藝術價值。 洛萊(Loulé)是法魯區的一個城鎮,原由阿拉伯穆斯林所建立,1250年由阿方索三世所收復。這個城市氣候良好,土地肥沃,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地方,境內也有一些名勝古蹟可供參觀,其中建於9世紀的古城堡、建於13世紀的聖母教堂、建於14世紀的格拉薩修道遺址,以及建於16世紀的比埃達德聖母院,都是不錯的參觀點。此外,當地居民住宅的別致天台,也成為法魯區內最值得一看地方之一。 塞爾維斯(Silves)也是法魯區的一個城鎮,最先是由穆斯林人建立,阿拉伯人稱它為「切爾布」。桑喬一世在荷蘭、丹麥等國的十字軍助下,終於在1189年首度收復這個地方,後來摩爾人國王亞科布在科爾多瓦酋長和塞維亞國王的幫助下,重新奪取此城;一直到1242年桑喬二世在位時,才徹底歸屬葡萄牙王室所有。這個城市可供參觀的地方有建於9世紀的古城堡,以及建於12世紀的大教堂和古拉伯清真寺。 薩格雷斯(Sagres)市的發現,應歸功於葡萄牙海上大發現創始人的亨利克王子,他不但建立了此城,並且在這裡興建了一所航海和天文學校,自己也居住在此地研究學局長達40年之久。 這個位於法魯區內的濱海港市,經緯度為西經8度56分、北緯37度處。在地理位置上則突出於大西洋,坐落在歐洲大陸的西南端,景色非常美麗。這裡最可看的地方應該是薩格雷斯角和聖維森特角。其中的聖維森特角(Cabo de Sáo Vicente)是葡萄牙最西南端一個海岸拐彎處的海岬,有「天涯海角」之稱。相傳公元4世紀時,有位名叫維森特的修道士,在西班牙的摩爾人和猶太人中宣傳基督教主義,後在西班牙的巴倫西亞區逝世,但遺體卻漂流至此,並葬在這裡,海岬因此得名。在歷史上、英、法、荷、西等國曾在這裡發生過數次大海戰:其中1693年,法國艦隊在此打敗了英荷聯合艦隊。1770年,英國艦隊在這裡戰勝了西班牙。1797年,由納爾遜海軍上將和賈維斯將軍率領的英國艦隊,又在此擊敗法國艦隊。薩格雷斯角就在此偏東不遠處,兩岬相鄰,有如蟹之雙螯,都是旅遊者樂於涉足之地。 此地危岩壁立,大西洋驚濤拍岸,景色非常壯觀,遊客在直插大海的懸崖上俯視漁民在峭壁下拉網捕魚,別具情趣。一些體力特別強壯的遊客,甚至身繫長繩攀崖而下,站立在峭壁邊緣突出的礁石上觀賞海景,引為快事。這裡所設的燈塔亮度冠於全歐,光束可遠及100公里,每天平均有300多艘船隻經過這裡的海面。 波爾蒂芒(Portimăo)也是法魯區的港口城市,經緯度為西經8度32分、北緯37度8分,在地理位置上是坐落在阿拉迪(Arade)河口灣頂。這個重要的漁港和海濱遊覽勝地,擁有4萬多名人口,景色如畫,市容繁榮,除了是個海鮮探購中心外,還有軟木加工業、修船業和魚罐頭工廠。在觀光景點方面,市內保存有兩座15世紀的古城堡,供遊客憑弔。 蒙布克(Monchique)是法魯區的一個小山城,經緯度為西經8度33分、北緯37度19分,只有一萬多名人口,經濟以農牧為主,並以有各種野生植物和礦泉療養而聞名,附近有低矮的山脈,郊外最高的拉福亞(La Foia)峰,海拔只有902公尺。 奧良(Olhăo)也是法魯區的港口城市,它的經緯度為西經8度50分、北緯37度2分,擁有3萬多名人口。這個美麗的漁港、港口非常忙碌,各種漁船不停地進進出出;港區碼頭上的魚貨一堆堆有如小山,葡葡牙南部的海鮮餐廳,貨源多由這裡供應。由於是個優良的漁港,當地魚貨加工需求很大,因此設有許多食品加工廠和魚罐頭工廠,對當地的經濟繁榮,提供了很大的貢獻。這裡也是葡萄牙南部的著名旅遊勝地,一年四季遊客如雲。此外,此地也是畫家的樂園,經常有許多畫家前來這個美景如畫的漁港汲取靈感。 貝雅(Beja)的歷史非常悠久,據傳是公元前48年由羅馬人尤利西斯所建,凱撒大帝把它命名為帕斯如利亞,藉以紀念他和盧劑尼亞人簽署的和平條約。羅馬帝國崩潰後,貝雅先後被斯維比人、哥特人和阿拉伯人所佔領,阿拉伯摩爾人並於公元715年開始用此力統治這個地方。1162年的阿方索‧恩里克斯時代,此地被葡萄牙軍隊佔領,管理權改歸葡萄牙王室所有,並重建該城。 大約在17、18世紀的時候,當地隱修院一位名叫瑪麗亞‧阿爾科弗拉多的修女,曾給一名法國軍官寫過情書,後人美稱為「葡萄牙修女書簡」,成為法國文學史上的名篇。 這個擁有25萬多名人口的美麗城市,經緯度為西經7度52分、北緯38度1分,是葡萄牙見雅區的首府,也是葡萄牙南部的一個重要城市,工商業非常興盛,市區有現代的新式建築物,也有建於16世紀的古老房屋,是一個新舊交替的城市,居民們人情味濃郁,看起來親切而有禮。 當地值得參觀的地方有建於12世紀的費拉聖瑪利亞教堂和古清真寺,建於13世紀的古城堡,以及建於15枻紀的慈善堂等。 穆拉(Moura)也是貝雅區的一個城鎮,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咸信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居住過。公元前由羅馬人統治,並稱它為「新阿魯西塔尼亞鎮」。繼羅馬人之後由野蠻民族佔領這裡,後來由阿拉伯移斯林成為這個城市的新主人,最後是由桑喬二世自穆斯林手中奪回來。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西經7度27分、北緯38度8分。市區綠化普及,市容也很整潔,交通秩序良好,工商業都很發達。當地主要的參觀點有建於13世紀的古城堡,建於16世紀的約翰巴蒂斯塔教堂和阿遜森聖母修道院,建於17世紀的聖彼得教堂。此外,這裡重要的旅遊點還有阿宗加達城堡、布列尼亞斯羅馬橋、阿拉伯之眼泉、穆斯林時代的摩里斯卡塔和普列吉薩洞窟等。 阿爾卡塞爾多薩爾(Alcácer do Sal)也是貝雅區的一個城鎮,史前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居住,後來由羅馬人統治,稱它為「薩拉西亞烏爾伯斯‧因貝拉托里亞」,阿拉伯穆斯林佔領這裡後,才改為現在的名稱。最後由阿方索二世收復,成為葡萄牙領土迄今。這裡值得參觀的地方有建於12世紀的古城堡和聖瑪利亞教堂,並有一座考古學博物館。 聖地牙哥‧多卡森(Santiago do Cacém)也是貝雅區的有名城市,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公元405年前是羅馬人的聚居地,後來相繼被哥特人和穆斯林所統治。聖地牙哥教派的騎士們於1186年佔領這裡,並命名為「卡森」,成為他們自己的私有財產,直到16世紀時,才併入葡萄牙王室。現在這裡的建築物新舊交替,百業興盛,人民安居樂業。當地主要的參觀點有建於8世紀的古城堡、羅馬人時代的麥羅布里加遺址,以及聖安德烈湖等。 塞爾帕(Serpa)也是貝雅區的城鎮,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它建於公元前400年,後來相繼被羅馬人、哥特人和阿拉伯穆斯林所統治,一直到1230年,才被桑喬二世收回,成為葡萄牙的領土。這個美廲的小城市,古蹟眾多,主要的有羅馬時代的鐘塔,建於13世紀的古城堡和聖瑪利亞教堂,建於14世紀的貢索拉森聖母教堂,以及建於16世紀的聖方濟各修道院。 波塔萊格里(Portalegre)是波塔萊格里區的首府,它建於羅馬時代,在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的戰爭中遭到破壞,後來十字軍騎士因獲勝,此地由葡萄牙管轄,阿方索三世並下令重建。 這個城市經緯度為西經7度26分、北緯39度17分,坐落在馬爾旺山的山坡下。當地交通發達,經濟興盛,大多數市民勤勞有禮。這裡主要的名勝古蹟有建后13世紀的古城堡,建於14世紀的聖克拉拉修道院,建於16世紀的貢塞遜修道院和大教堂,還有著名的聖多美絕壁。 維索薩鎮(Vila Visosa)也是波塔萊格里區的城市,它的歷史非常久遠,其起源要比羅馬人來到伊比利半島還要早得多,後來長期被羅馬的凱撒兵團所佔領,其後被阿拉伯人所統治,直到1217年才由阿方索二世奪得,成為葡萄牙的領土。 這個城市有不少地方可資參觀,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建於13世紀的古城堡,建於15世紀的布拉干薩公爵宮和沙加斯修道院,還有建於16世紀的埃斯貝朗薩教堂、慈善堂和聖安東尼與教堂等。 弗隆特伊拉(Fronteira)也是波塔萊格里區的城鎮,它的歷史起源於羅馬時代,後落於摩爾人之手,最後被阿方索三世收回,於1258年對它進行重建,並建設軍事性防禦設施。這個城市的交通主要依靠公路,經濟以農業為主,市區建築富西南歐情調。主要的參觀點有建於13世紀的城牆,建於16世紀的舊聖母教堂,建於17世紀的鐘塔。另有建於威德山頂的十字架和地區博物館,也是參觀的好去處。 馬爾旺(Marvão)也是波塔萊格里區的一個重要城市,居於高山之嶺,公元前44年由蠻族所建立,當時被稱為「阿拉麥尼亞」;羅馬人來了之後改名為「麥德羅布里加」。公元770年被孔布拉的統治者馬龍埃班爾的阿拉伯軍隊佔領,並在此建立居民點。阿拉伯人在此一直統治到1160年,才由阿方索‧恩里克斯奪得此城,納入葡萄牙版圖。這個城市海拔較高,空氣清新,綠化覆蓋率高,市容整濟,工農商業繁榮,是個美麗的山城。當地的主要參觀點有建於13世紀的古城堡,在上面可以眺望西班牙平原的迷人風光。此外,還有建於17世紀的聖母教堂,是當地人民不可或缺的信仰中心。 埃爾瓦斯(Elvas)是葡萄牙中東部波塔榮格里區的城鎮,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是羅馬人的阿爾佩薩(Alpesa)城。後來淪入阿拉伯穆斯林手中,1200年才由桑喬一世國王興兵奪回,成為葡萄牙領土。後來曾由法國人加以佔領,並於1808年由法國割讓給葡萄牙,才正式納入葡萄牙版圖。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西經7度10分、北緯38度53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與西班牙毗鄰的邊界上。此地擁有五萬多名人口,經濟以農業為主,現在是一個農產品加工中心,主要生產葡萄乾。 當地主要景點有羅馬時代的城堡,建於13世紀的聖彼得教堂,建於15世紀的馬納日塔。建於1498~1622年的阿莫雷拉斯(Amoreiras)水道,現在仍然使用中,是葡萄牙國家重要紀念物之一。建於16世紀的晚期哥德式大教堂,有了座中殿。此外,建於18世紀的格拉薩聖母砲台,也是不可錯過的參觀點。 埃斯特雷莫什(Estremoz)是葡萄牙東部艾夫拉區的古老城市,它的經緯度為西經7度35分、北緯38度51分。原係阿方索三世建立的城堡,1258年擴充後改為村鎮,反對西班人復國戰爭中的蒙特卡洛斯戰役,就是於1655年在這裡進行的。 這個擁有3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景色優美,交通便利,市容也非常整潔,以所產富有特色的陶器而聞名。其他主要產物有葡萄酒和橄欖油等,還有大理石開採、軟木和羊毛加工等輕工業。 當地主要的參觀點有建於13世紀的城堡、王宮、迪尼斯宮和聖方濟各修道院,建於14世紀的艾夫拉蒙特城堡,建於16世紀的慈善堂,以及建於17世紀的托沙宮等。 阿拉約洛斯(Arraiolos)的歷史也相當悠久,早在公元前60年就由高盧‧塞爾特人所建立,後來由阿爾巴尼亞人重建,並命名為「拉約洛斯」。阿方索二世統治此地時,曾於1217年再次重建。這個坐落在艾夫拉市北方的城鎮,現在屬於艾夫拉區管轄。當地主要的旅遊點有建於13世紀的城堡,以及建於16世紀的舊洛伊密斯修道院和聖母教堂。 坎波馬約爾(Campo Maior)也是艾夫拉區的城市,在歷史上是由羅馬人所建立,後來根據1297年迪尼斯在位期間與西班牙卡斯提爾王朝簽署的和平條約,劃歸葡萄牙王室。這個城市在觀光旅遊方面乏善可陳,只有羅馬時期的城堡和建於17世紀的城牆,可供遊客參觀。 克拉托(Crato)也是艾夫拉區的一個小城市,原先由羅馬人統治,係凱撒兵團建立的一個古老村莊,後來被阿拉伯人所佔據。1760年由阿方索‧恩里克斯從摩爾人手中奪得。當地可供參觀的地方有建於10世紀的城堡之城牆,建於18世紀的聖母教堂和玫瑰花修道院。 威德堡(Castelo de Vide)也是艾夫拉區的一個小城鎮,建於迪尼斯國王在位期間,市內建築顯得古色古香,現在是葡萄牙國內最重要的猶太人聚居地之一。主要的參觀點有建於12世紀的普世救主教堂,建於14世紀的古堡,還有一座高70公尺的古塔。 聖塔倫(Santarém)市是聖塔倫區的首府,它有非常古老的歷史,公元前1100年由西班牙國王阿比迪斯下令興建,命名為「埃斯卡一阿比迪斯」。盧濟塔尼亞人佔領期間改名為「埃斯卡拉比斯」,後來的羅馬人則稱它為「斯卡拉比卡斯特隆」,到了阿拉伯摩爾人手中,又改名為「沙塔林」。1147年,阿方索‧恩里克斯加以攻擊,成為葡萄牙的領土,直到16世紀時,曾多次成為葡萄牙的首都。最後一次建都是在1580年,安東尼奧‧普利奧爾‧多格拉托國王在這裡登基。後來他在與西班牙的戰爭中敗北,使西班牙國王費利貝佔領葡萄牙直到1640年。 這個擁有6萬多名人口的城市,經緯度為西經8度41分、北緯39度14分,目前是國內重要的海港,對外連絡相當方便,市區交通四通八達,到處可見公園綠地,市容非常繁榮,旅館、餐廳、咖啡廳、超市、銀行和教堂櫛比麟次,構成一幅熱鬧的畫面,港口美麗的風光,更令人著迷。當地主要工業以食品加工業最為發達,旅遊觀光業也日益活躍,郊區一帶則為富饒的農業區。 當地有許多重要的古蹟值得參觀,其中的波爾塔斯多索爾(Portas do Sol),是中世紀時期王室宅邸阿爾卡蘇瓦(Alcásova)城堡的遺蹟。興建於13世紀的舊聖方濟各修道院和聖埃津特翁教堂、興建於14世紀的格拉薩教堂、興建於16世紀的馬爾維拉和聖尼科勞教堂、興建於17世紀的比耶達德教堂,以及建於1676年的原耶穌會神學院,都是不可多得的觀光點。在晚期哥德式格拉薩(Grasa)隱修院裡,有巴西發現者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Pedro Alvahes Cabral)的墳墓。早期哥德式長方形的聖若昂德阿爾波朗(Sāo Joāo de Alporāo)教堂,現在已經成為市雕塑博物館的所在地。 阿布蘭特斯(Abrantes)的經緯度為西經8度12分、北緯39度28分,是聖塔倫區的城市,在公元前300年由塞爾特人建立,後來由羅馬人重建。再後來哥特人統治時期命名為「奧蘭特斯」,這是因為他們發現流經這裡太加斯河的砂子裡含金量豐富,並進行淘金。摩爾人曾統治過一段時期,被阿方索‧恩里克斯於1148年奪取過來,隨後又擊退了阿拉伯穆斯林為收復失地而發起的進攻。 這個城市風光明媚,古蹟眾多,可供參觀的地方有建於6世紀的聖維森特教堂、建於8世紀的城堡、建於13世紀的聖瑪利亞教堂、建於14世紀的聖約翰教堂,以及建於16世紀的慈善堂等。 阿爾梅林(Almeirim)也是聖塔倫區的重要城市,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創立時間可以遠朔到新石器時代。此地曾先後被塞爾特人、腓尼基人、羅馬人和阿拉伯人相繼佔領。阿方索奪得這個地方後,成為葡萄牙的領土,並有好幾位葡萄牙國王在這裡逝世。這個優雅的城市也有一些古蹟可供參觀,比較重要的有建於9世紀的聖羅克泉、建於15世紀的塞拉修道院遺址、建於16世紀的聖母教堂和聖約翰巴蒂斯塔教堂等。 阿爾莫羅爾(Almoukol)是聖塔倫區境內的一個小鎮,建立在太加斯河中的一個小島上,它原先是聖殿派騎士團首領加爾丁‧帕伊斯在1160年所興建的軍事堡壘,並且是在過去羅馬人時期的另一座城堡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後來慢慢地加以擴充到現在的規模。這個小城四面被碧水所圍繞,風光美不可言,現在已成為一處熱門參觀點。 托雷斯維德拉斯(Torres Vedras)的經緯度為西經9度16分、北緯39度6分,是葡萄牙中部里斯本區的城市,位於首都里斯本市的北方。考古學家們雖然至今還無法確切瞭解它建立的時代,但人們早知在羅馬人時期,這個城市便已存在,因為當地曾發現古羅馬的石刻。在16世紀以前,這裡也是王室的經常駐地,王室城堡遺蹟至今猶存。 這個擁有約13萬多名人口的城市,風光明媚,市景繁榮,對外交通方便,現在是個興旺的農貿中心,葡萄的種植佔有重要地位。當地主要的參觀點有建於10世紀的舊托雷斯城堡,建於15世紀的瓦拉托若修道院,以及建於16世紀的巴洛舊修道院等。 格盧什(Queluz)是里斯本區境內的一個小城鎮,關於它的歷史,只有短暫記載,原先是阿拉伯摩爾人在這裡建立的一個小村落,在阿方索國王奪取辛特拉的前幾天,就被戰火所徹底摧毀,但後來重建後市貌更勝往昔。17世紀時,當地建有里斯本貴族的莊園,並以1758年所建的格盧什宮最為聞名。1934年發生大火,格盧什宮部分被毀,經修復後,現在成為官方舉行慶典和接待活動的正式場所。這個擁有6萬多名人口的城市,交通發達,經濟以觀光服務業為主,是大里斯本地區一個出色的旅遊點。 阿爾馬達(Almada)也是里斯本區內的一個小城鎮,它的經緯度為西經9度9分、北緯38度41分,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最先由阿拉伯穆斯林所建立,後來被葡萄牙第一任國王奪取,編入葡萄牙的版圖。這個城市坐落在太加斯河左岸,風光優美,氣候良好,是個美麗的小鎮。當地主要的參觀點有建於12世紀的城堡和建於20世紀的耶穌紀念碑。 塞沙爾(Seixal)是里斯本區的港市,經緯度為西經9度6分、北緯38度38分,在地理位置上瀕臨帕利亞灣(Mar de Palha),有公路經阿爾馬達與對岸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市相通。這個歷史悠久港都最早時只是一個漁村,後來發展成為重要的漁港,1836年設市,現在擁有10萬多名人口,生產毛紡織品、玻璃、水產品和船舶,並設有葡萄牙唯一的一個大型煉鋼廠。 奧比杜斯(Óbidos)是里斯本區的旅遊勝地,係阿拉伯人在一個羅馬人村落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城市,1148年被葡萄牙國王奪取,成為葡萄牙的領土。這個城市坐落在首都里斯本北方95公里處,距離阿爾科巴薩也很近,是一座具有中世紀風格,古色古香的城市,四周還圍著堅厚的古城牆,同時保存著巴洛克式建於8世紀的聖瑪利亞教堂。市區街道大多狹窄陡峭,市街兩旁的房屋牆壁多係白色,家家戶戶的窗台上都置有花花綠綠的盆栽,觀光客置身其中,有如進入夢幻童話世界。 當地主要的觀點有羅馬至哥德時代興建的卡爾莫聖母教堂、10世紀興建的摩爾式城樓、13世紀興建的聖約翰巴蒂斯塔教堂、15世紀興建的蒙難修道院、16世紀興建的水道和教區教堂,以及18世紀興建的聖地牙哥教堂等。 帕爾梅拉(Palmela)是塞圖巴爾區的一個城市,也有悠久的歷史,最先是塞爾特人在公元前300年所建,後來歸入葡萄牙版圖。這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古老小城鎮。具有中世紀的風貌,現在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觀光旅遊業為輔。當地的參觀點以建於15世紀的聖地牙哥教堂和建於18世紀的修道院最為有名。 蒙蒂茹(Montijo)是塞圖巴爾區的市鎮,經緯度為西經8度58分、北緯38度42分,只有4萬多名人口。這個美麗的城市是個農業中心,牡蠣養殖也是當地農民的重要行業。此外,軟木加工、化肥、五金、電子、煙酒、小船製造、食品加工和水果罐頭等行業,也是重要的經濟活動項目。 錫尼什(Sines)是塞圖巴爾區的港市,它的經緯度為西經8度52分、北緯37度57分,在地理位置上是坐落在葡萄牙西南部大西洋岸,是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的出生地,擁有3萬多名人口,現在是一個重要的深水港和重工業中心,設有葡萄牙石油公司的一個煉油廠,一個石油化工廠,以及一座能發電1200兆瓦的發電廠,市內還有化肥和火車車廂製造等工廠,另有少數輕工業。港口貨運忙碌,碼頭貨櫃充斥。
返回到
葡萄牙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