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肯亞 的原始碼
←
肯亞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共有48個部落== 肯亞全國共有3500多萬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為60人,可以說是地廣人稀。在全國總人口中,土著黑人佔有94%,歐洲人、亞洲人和阿拉伯人共佔6%,其中華僑只有150多人。 黑人種族複雜,共有48個部族,主要的是尼羅特(Nilotic)語系人,班圖(Bantu)語系人,住在東北地區索馬利亞人的哈姆(Hamitic)語系族人,以及尼羅-哈姆(Nilo-Hamitic)語系族人。其中主要的部落有吉庫尤、盧赫雅、盧奧、肯巴、卡蘭津、基普西吉、梅魯、米吉肯達、索馬利、圖爾卡納、馬賽、山布魯、波朗、巴真、倫迪爾和埃爾摩羅等,另有巴魯雅、尼加、恩布和南迪等族。 吉庫尤(K-ikuyu)是肯亞的最大族群,屬於東班圖(East Bantu)人的一支,他們的祖先大約在15世紀中葉由肯亞的東北部向南遷徙,在16世紀末到達錫卡河一帶區域,大約停留一個世紀後,由於人口增長的原因,一部分人留下來定居,其他的人繼續向西及向南遷徙和擴張,一路上吸收了當地的原住民,並同化部分馬賽人,現共有阿齊拉、阿加契科、艾里莫、阿姆博伊、安噶雷、安季羅、安戈伊、艾薩加、艾特蘭杜和艾恰卡穆俞等10個氏族,主要聚居在中部省、肯亞山高原地區及奈洛比特區一帶,目前吉庫尤人大約共有700萬,約佔全國人口20%。 這個部族始終沒有建立過統一的政治機構,也沒有像酋長等的全族首領,基本的社會單位是家族,由若干家族構成氏族,由家族長組成的長者會議管理氏族中司法、宗教和政治等事務,長者會議的首領稱為「穆拉馬蒂」,由長者會議推選產生。 吉庫尤人建立了以年齡集團制為基礎的軍事組織,他們將不同年齡集團的「戰士」編組為若干戰團,歸由作戰會議指揮,作戰之目的除自衛外,也為掠奪其他部落的牛群,但是吉庫尤人在與馬賽人的戰爭中總是勝少敗多,吃了很大的虧。在19世紀末葉,吉庫尤人中也出現過如卡魯利和萬貢等「大酋長」,他們之間也彼此爭雄,結果誰也制伏不了誰。 由於經濟能力的迅速提高,很多吉庫尤人採用科學灌溉和梯田技術,並以畜牧為主要的副業,其豐收的產品得以進入奈洛比市場,而在咖啡、茶、除蟲菊精、玉米、園藝作物與花卉上日益增多的出口貿易,使他們活躍於肯亞的貿易界中。現在光是在奈洛比定居的吉庫尤人就高達120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40%;在其他城鎮中的吉庫尤人口,也佔有相當的比例。 吉庫尤人信奉萬能的造物主恩加伊(Ngai)和祖靈再現。但是新一代的吉庫尤人教育程度較高,他們還是肯亞爭取獨立的先鋒,在20世紀50年代期間,他們揭竿而起,發動了歐洲人所謂的「毛毛運動」,肯亞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肯雅塔就是吉庫尤人。 盧赫雅(Luhya)人又稱盧雅(Luyia)人或阿巴盧赫雅(Abaluhya)人,是班圖人和尼羅特人後裔的混合體,大約形成於17世紀。相傳14世紀末現在肯亞西部的盧赫雅地區北部已居住著卡蘭津人,而南部則分散居住著班圖人。自16世紀末至18世紀中期,又有多批外來者從烏干達和現在的肯亞西部移居來此,最後形成17個有近親關係而無首領的文化語言集團的組合,包括有萬加(Wanga)人、伊蘇卡(Isukha)人、達科(Dakho)人、布古蘇(Bukusu)人、尼奧勒(Nyole)人、薩米亞(Samia)人、佐佐(Tsotso)人、塔德喬尼(Tadjoni)人、馬拉馬(Marama)人☆成蔑礡]Tiriki)人、尼亞拉(Nyala)人、卡布拉斯(Kabras)人、哈約(Hayo)人、馬拉奇(Marachi)人、霍洛(Holo)人、馬拉戈利(Maragoli)人,以及基薩(Kisa)人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萬加部落,他們的祖先來自烏干達西部,起初是定居在現在穆米亞斯鎮不遠處的伊曼加山區。18世紀初,其中一個氏族建立了以其首領名字命名的新王國叫做萬加王國。經過多次東征西討和外交的運用,終於鞏固了它的地位和君主政體,這過去在肯亞內地是絕無僅有的現象。18世紀中期,國王涅蒂亞曾利用馬賽人的部隊去扺抗特索人和其他部落的襲擊,並用牛隻作為對馬賽人的酬勞;但是不久後萬加和馬賽雙方關係惡化,涅蒂亞在一次衝突中被殺。1787年,奧桑德瓦繼任王位,他安撫了馬賽人,並利用他們和有親緣關係的佐佐人擊退了盧奧人的進攻。19世紀中葉,在國王希武恩杜的統治下,萬加王國的版圖有所擴張,其領土南扺雅拉河,北達布庫蘇南緣,西面由薩米亞伸展到東面的卡卡梅加。希武恩杜王逝世後,其子穆米亞在與王叔薩克瓦的權力鬥爭中,積極爭取沿海的阿拉伯和斯瓦希里商人的幫助。這些商人在希武恩杜王時代已滲入這個地區,接踵而來的英國人也支持穆米亞,承認他是包括盧赫雅人和特索人在內的整個地區的最高酋長。1896年,他聯合斯瓦希里軍隊和馬賽傭兵進攻盧奧人,結果遭到慘敗,後依賴英國人的干預才免去更大的恥辱。 盧赫雅人是肯亞的第二大部落集團,約有510萬人口,佔全國總人口14.4%,主要聚居在西方省卡卡梅加一帶,因為土地缺乏,部族四處星散。他們的經濟活動主要依靠農業,所種植的經濟作物為玉米、棉花和甘蔗,並栽培粟和蔬果,也飼養家畜。傳統手工藝有木雕、木椅、製陶和編筐等。盧赫雅人也參加維多利亞湖主要航道附近的商業貿易活動,更多的人為了尋找工作維生而移居城市。 盧奧(Luo)人又稱卡維龍多(K-avirondo)人,屬河湖尼羅特人(Nil-otic)的一支,其祖先最先是生活在蘇丹南部,大約在15世紀時移到烏干達北部,並於16世紀初至17世紀中期,先後分成四批移居肯亞的尼揚扎地區,以及生活在肯亞西部靠近維多利亞湖的卡維龍多平坦地區。在肯亞西部遷移過程中,除了與東面和北面的馬賽人、南迪人和盧赫雅人發生戰爭外,還爆發了無數次氏族間的爭鬥。盧奧人共有四個主要群組,即喬卡喬克(Jokajok)、喬卡歐溫尼(Joka-Owiny)、喬卡歐摩羅(Joka-Omolo)及喬卡速巴(Joka-Suba)等,它們操德荷盧奧(Dholuo)說A聲稱同為神話中拉摩吉(Ramogi)的子孫,據說拉摩吉是位於卡迪姆(Kadimu)的一座山上,是第一個盧奧聚落的締造者。 這個肯亞的第三大部族,擁有約480萬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14%,共由40個群體和氏族組成,其聚居區通常也是政治自治單位,有較強的凝聚力。他們並以適應力強著稱,在文化教育和技術素養等方面有較高的水準,在肯亞共和國成立初期,與吉庫尤人共同掌握國家政權。一般盧奧人為定居農民,以畜牧為副業。大多數人信仰基督教,少數人仍信奉其造物主尼亞茲(Nyasi)和崇拜祖靈。現在有許多盧奧人如潮水般,湧入肯亞的主要城市謀職,以奈洛比和蒙巴薩為最多。在農村裡的盧奧人,多種植咖啡、花生、甘蔗、蔬菜和蘆粟等作物,並放牧有很多牛隻,但有咻h盧奧人也從事河湖漁業,今日盧奧人在捕魚技術上堪稱非洲數一數二。他們多使用鰓網和籃捕方式捕魚,有時也與歐薩格魯(Osageru)魚迷宮和凱克(Kek)河欄合用。在離湖岸較遠的湖上則用三角帆船捕魚,還有更先進的在船尾裝有馬達的巴干達(Baganda)獨木舟和玻璃纖製造的小漁船,都使魚穫量大增。 肯巴(Kamba)族是東班圖人的一支,主要聚居在吉力馬扎羅山周圍平原一帶,以及東方省的馬查科斯和基圖伊兩個專區,面積很大,但大部分是灌木覆蓋的沙地,可耕地只有1/10。肯巴人與鄰族吉庫尤人關係密切,最初他們從事放牧、捕獵和採集,而不事農耕。他們宗教信仰也接近吉庫尤人,也崇奉造物主恩加伊和祖靈,對祖先尤其崇拜;但大多數肯巴人現在已經成為基督教徒。 這個肯亞的第四大族約有400萬人口,大約分成25個大小不等的父系氏族,大多數人以務農為主,同時飼養有大量的牛、綿羊和山羊。主要的農作物有粟、高梁和玉米。由於其原居留地的人口越來越稠密,並且水土流失,因此很多的肯巴人已轉往奈洛比謀生,他們擁有許多優秀的工藝家,利用鐵和黃銅線來製造精美的手鐲、項圈,以及箭頭和矛頭;也用類似的技巧來製造木製器具、樂器和非常對稱而美觀的鑲嵌匣子。肯巴傳統的木雕藝術早就家曉戶喻,是他們主要的手工業基礎,不論在國內外市場,都受到廣泛的歡迎。但是更多的肯巴人,對進入軍警單位服務有城牧瑪魚魽A肯亞軍中很多將領都是肯巴人。 肯巴人傳統武器是弓和箭,還有長劍與擲棒。他們的箭大都塗上毒,箭頭通常都用柔軟的細羽毛、小心翼翼地包了起來,以便使毒能保持濕潤,能在使用時達到最佳的效果,並預防意外傷害。 卡蘭津(Kalenjin)人是肯亞的第五大族,約有392萬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1.5%,是高原尼羅特人的一支,其祖先在16世紀時聚居在埃爾貢山以東的裂谷西部地區。在後來幾百年的遷移流動和擴張中,吸收和同化了其他族群成員,其成員包括南迪(Nandi)人、基普西吉人、蘇克(Suk)又稱波科特(Pokot)人、塔托加(Tatoga)人、圖根人、埃爾格約人、馬拉奎特人、薩鮑特人和薩佩人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南迪人,以勇武和團結著稱。 16世紀末至17世紀中期,南迪人和基普西吉人的祖先,從埃爾貢山區流動到巴林戈湖附近的特托一帶,因受馬賽人的侵襲,被迫西遷至現在的坦巴克一帶,數年後又南下來到納庫魯附近的隆蓋,此時兩族的祖先還是同一群體。 後來的一場大旱災,迫使他們分頭尋找水源,南迪人移居到裂谷省與西部省交界處、可以俯視基蘇木的阿爾代崖坡,行政中心為卡普薩伯特。在這裡,他們吸收和同化了許多來自別的地方和當地的一些小族群,最後形成南迪人。到了18世紀後葉,南迪人不再遷徙,他們與北部瓦辛吉休的馬賽人屢生衝突。 當時,南迪人內部分成若干半獨立的大隊,各大隊由推選產生長者理事會管理行政事務,並且互不隸屬,只在緊急的情況下,才由各大隊派代表組成全區性的理事會統一指揮。19世紀初,南迪人也採納了馬賽人的「祭司」制度,由祭司為戰爭和祭祀舉行激勵儀式並作出決策。由於在對盧奧人、布庫蘇人和馬賽人的幾次戰鬥中獲勝,祭司的地位和影響力也隨之提高,產生團結和領導全族的作用。19世紀70年代,南迪人戰勝馬賽人的瓦辛吉休部落;1884年又擊退馬賽人從裂谷發動的一次襲擊,這兩次的勝利意味著南迪人的崛起。此後,南迪也開始對外侵略,發動多次對外族的襲擊,在其鄰族中只有其近親基普西吉人才得倖免。當時的南迪人已成為肯亞西部的主導力量,連阿拉伯商隊對它也畏懼三分,歐洲人商隊也要避開南迪人的勢力範圍。現在南迪人多居住在肯亞中西部、坦尚尼亞北部和烏干達南部,操尼羅-撒哈拉語系的沙里-尼羅語族東蘇丹諸語言,又稱為卡蘭津語,多數人務農為生,也有不少人遷往各城市,很多人參加肯亞軍隊。 基普西吉(Kipsigi)人聚居在肯亞西南部安多河谷以南、馬烏懸崖以西和馬拉以北地區,行政中心設在凱里喬。其中的蘇克人大部分從事放牧,只有1/4人務農,務農者有割禮習俗,牧人則沒有,他們的文化習俗與烏干達的卡拉莫瓊-特索人相似,是卡蘭津族最北部的部落,聚居在裂谷省的巴戈林和西波科特兩專區。 圖根人聚居在裂谷省凱里奧河以東低地和丘陵地帶,行政中心是卡巴內特,在北部的人以農耕為主,南部則飼養牛羊為生,他們一般體形較小,性格隨和,前總統莫伊就是圖根人。埃爾格的人和馬拉奎特人聚居在凱里奧河谷及其以西山區,現為埃爾格約-馬拉奎特專區。馬奎特人有由幾個家族輪流負責牧牛的習慣,他們生性自豪,但被其北部鄰居蘇克人蔑視為「窮小子」。 基西(Kisii)族約有200萬人口,聚居在尼揚扎省的基西專區,他們主要從事農耕和養畜,生產小米、玉米、木薯和香蕉等作物。高原地區還盛產除蟲菊和茶葉,編籃、製陶和樂器等手工藝盛行,尤其是以石雕和飾有彩珠的「基西凳子」非常有名。青少年有割禮的習俗。 梅魯(Meru)族約有180萬人口,聚居於中部省梅魯專區,處在南部的塔納河與北部的瓦索尼羅河間,東面是乾燥的沙漠和灌木地,西面為雄偉的肯亞山。相傳梅魯族的祖先來自沿海,現在共有伊根貝、蒂加尼亞、繆蒂尼、伊果吉、溫姆比、伊曼蒂和穆薩姆比等7個支族組成。實施年齡等級制和氏族外婚制,少年行割禮後才算成人,少女不行割禮不得結婚。主要經濟活動是農耕和養畜,養蜂採蜜也很重要。農作物盛產玉米、小麥、咖啡和土豆,還有一種刺激性植物「米拉」,以玉米為主食。梅魯人和吉庫尤人有親緣關係,20世紀50年代部分梅魯人曾參加以吉庫尤人為首的「毛毛反抗運動」,肯亞獨立後又與吉庫尤人、恩布人聯合組成有勢力的蓋馬協會(Gikuyu Embu and Meru Association, GE-MA)。 米吉肯達族約有165萬人口,聚居在海濱省、由加拉納河北岸向南延伸到坦尚尼亞邊境、一條寬約30∼40公里的狹長丘陵地帶,並緊靠著阿拉伯人和斯瓦希里人定居的沿海平原上。「米吉肯達」一詞是斯瓦希里語「九個村落」的意思,實際上這個族群的確是由9個群體或分支組成,他們是吉里亞馬人、卡烏馬人、喬尼人、吉巴納人、坎貝人、里貝人、拉巴伊人、迪果人和杜拉馬人。他們有共同的語言,但卻講不同的方言,並有各自的氏族結構。經濟上主要靠農業,種植高梁、穀子、薯類和芝麻等,經濟作物則有椰子和腰果。其中的吉里亞馬人、拉巴伊人和迪果人有經商的傳統,青少年至今還實施割禮。 索馬利(Somali)族約有75萬人口,包括有奧加登、德戈迪亞、古雷、阿朱蘭和哈維亞等多個部落,大多數索馬利人住在東北省境內,不少人與鄰國索馬利亞人有親屬關係。主要的經濟活動是放牧駱駝,也牧養少量牛和羊,牠們都是索馬利族人財富和地位的象徵,也是生活的來源。他們的主食是駱駝肉或牛羊奶、肉及穀類。索馬利人不吃魚、禽肉和蛋。少數人從商、從政或是從軍。 圖爾卡納(Turkana)是肯亞一個饒勇好戰的遊牧民族,大約有40萬人口,屬平原尼羅特語系,操東尼羅語中的特索(Teso)語,主要散居在肯亞西北部從烏干達邊境至圖爾卡納湖以西、廣袤乾燥沙質地區的圖爾卡納專區及其鄰近地區。 據說他們是在18世紀時由烏干達東北的卡拉莫瓊地區遷徙至此,把原住民的波克特、瑞戴爾與山布魯等族逐出湖西之地,並在19世紀中葉猖獗橫行於圖爾卡納湖的東岸和西岸,最後終於被大英帝國殖民者所征服。 由於肯亞西北部是灌木荊棘叢生不利於開發的荒原之地,每逢乾季時有強烈的沙暴,雨季又多媖湧的洪水為患,年雨量多寡和分布時間也極不平均,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嚴重的乾旱導致大規模的饑荒,為了生存他們不斷尋找牧地,重拾昔日不斷擴張的漂泊習性,越來越多的圖爾卡納人進入了山布魯專區,在馬薩比特、伊西奧洛、萊克比亞、巴林戈、西波科特和特蘭士恩佐亞等專區,也都有他們的蹤跡,並與東尼羅河表親們混居通婚。有些人向外移民尋求工作,有時甚至會越境襲擊鄰國的村落,因而獲得「東非無畏戰士」的名聲。 圖爾卡納人實行季節性遷徙,在季節變換之間前往各大牧草區,之後再返回雨季時的居留地種植穀物和蔬果。野生堅果、漿果、獵物、魚類等,都是他們重要的維生食物。他們還是典型的牧人,會為牲口取名、唱歌,照顧有加。從事放牧牛、駱駝、羊和驢等牲畜,也兼種地、打魚、打獵和採集,主食為駱駝奶和牛奶,牛油、奶油、酸乳酪和牛血等對他們的日常飲食非常重要。駱駝提供奶和肉,也可以作為聘禮。山羊、綿羊也在豢養之列,家畜屠宰後由社群共同分食。 他們的房屋皆用有葉的樹枝或棕櫚葉臨時搭建而成,外圍多刺的籬笆用以防阻野生動物的侵入。房屋是父母子媳兩代同住,或毗鄰而居。這個氏族人遵行氏族外婚的制度,在婚姻關係上,女子隸屬於丈夫的親族;牲口也加上族中專屬的標誌。 族中的男子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年齡組,分別為石組(Stones)和豹組(Leop-ards),家中的男子和他的父親一定要編入不同的組別。在傳統上,石組和豹組的穿著也不一樣,在節慶中父子不同桌進食,作戰時也編入不同的軍伍。在大家族中,年長的享有領導權。圖爾卡納人精於製作各種木製容器和其他有用的器物,被蒐集非洲藝品的人視為珍品。 馬賽(Maasai)人曾經是東非歷史舞台上最重要的主角之一,現在大約總共有24.2萬人口,在公元500年左右,他們的祖先散居在東起山布魯地區、西至烏干達東部的草原一帶,主要以遊牧為業。17世紀初期,他們可能受到來自北方異族擴張的壓力,開始沿著東非大裂谷南遷。到了1650年,他們已進入肯亞中部高原,這些向南擴遷的部落,就是今日的馬賽族。18世紀末勢力達到顛峰,控制範圍涵蓋肯亞西部、北部、中部以至坦尚尼亞的北部草原。他們通過劫掠、貿易,以及對吉庫尤人的通婚,使自己壯大,進而對肯亞的每個大族都產生了影響。特別是用長矛、犀尹仍狻M皮盾武裝起來的馬賽戰士之勇猛善戰,令其他族群聞風喪膽。他們在沿著大裂谷向南擴充途中形成了兩大集團:一個是兼務農牧業的伊洛柯普(夸繼)人,另一個是堅持遊牧的伊爾馬賽人,這兩大集團又分為許多部落。 嚴格地說起來,馬賽人從未統一過,也沒有建立過中央政權,各支族也沒有大王、酋長一類的官職,部落的領導權是通過年齡等級制的實現來體現,年輕戰士組成了戰鬥隊伍,年長的負責行政管理。大約在18世紀末葉,負責預卜吉凶和祈雨的法師或祭司開始取得領導的地位,他們在統帥隊伍、激勵士氣方面的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使馬賽人每戰必勝。 凡是年齡在14∼25歲的未婚男子,都要應徵入伍作為戰士,住進一種叫做「克臘阿里」的軍營裡,這種軍營一般都設在部落附近,將一些小茅屋排成圓形,中間為一塊空地,白天作操場,晚上作為牛欄,他們在此接受使用弓箭、標槍和格鬥的軍事訓練,並學習舞蹈。戰士必須舉行過割禮和成人儀式,在成為管理階層的長老之前不得結婚,但可享受性的自由。至於未舉行成年儀式的少年,只能幫家裡放牧牲畜了。 由於馬賽人有良好的戰技和頑強的戰鬥精神,並且個個都是出色的獵手。為了獵取獅鬃作為英勇標誌的頭飾,或保護自己放牧的牛羊,往往手執長矛,赤身與猛獸進行搏鬥;甚至有的年僅13歲的男童,竟能孤身將獅子刺死。 馬賽人非常勇猛,他們把獵獅當作年輕戰士的試金石,因為獅子是非洲百獸之王。當人們發現獅子後,年輕的馬賽戰士便會挺著長矛將獅子圍住,展開一場殘酷的搏鬥。獅子被包圍後兇性大發,左衝右突,難免有戰士喪生在獅口中,但最終獅子也難免被戰士一矛搠死。這位搠死獅子的戰士便會成為族裡新的一代英雄。 搶劫是馬賽戰士傳統的活動,並以搶劫為榮,派出去搶劫的戰士在出發前,全部落都為之舉行盛宴餞行;滿載而歸後宰殺牛羊、載歌載舞為之慶功。這種搶劫不僅在部落對部落之間進行,有時甚至會超越國家。因此鄰近部落對他們甚感恐懼,常用「馬賽」一詞嚇唬不乖的小孩,連舉行儀式的禱詞也常說:「願我們任何人都不要遇到馬賽人、獅子和大象」。 19世紀初,馬賽人在肯亞西部的擴張,受到正在崛起的南迪人、基普西吉人和盧奧人的抑制,後來,馬賽人各部落間為了爭奪水源和牧地而不斷發生內訌,相互劫掠牲口,甚至屢爆內戰,後期還發生了祭師後裔爭奪繼承權的鬥爭。馬賽人較大的內戰有三次:第一次發生在1815年,伊洛柯普集團和伊爾馬賽集團為爭奪牛群和草原在瓦辛吉休台地爆發戰爭,結果後者獲勝。第二次發生在19世紀中期,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做「洛賽加萊」戰爭,屬於伊洛柯普集團的萊基比亞部落聯合伊爾馬賽集團的普科部落,幾乎完全消滅了同於伊洛柯普集團的洛賽加萊部落。第二個階段是伊洛柯普集團的瓦辛吉休部落,聯合鄰近的伊西里亞部落,襲擊了普科部落及其盟友,並將他們逐出東非大裂谷地區,而萊基比亞部落則趁機佔領了納庫魯湖。第三次戰爭發生在1880年左右,主要是伊爾馬塞各部落與萊基比亞部落為了爭奪奈瓦沙和納庫魯地區草原和湖泊的控制權而大打出手,結果萊基比亞部落敗北,多數被殲。此外,19世紀後半葉的霍亂、天花、牛瘟、旱災和饑荒等天災,也大大削弱了他們的人口和牛群,導致馬賽人走向衰弱。 一般說來,馬賽人身材高大,臂力過人,以勇武剽悍著稱,他們嘴唇厚實,五官端正,膚色棕黑。男人頭上梳著多條小辮子,女子光頭,兒童則一絲不掛,成年人只在下身兜塊獸皮或韌皮纖維製成的遮蓋物。男子12歲、女子9歲一律要穿耳洞,掛上重達半斤的皮飾耳環,任其下墜將耳洞撕裂成一個長形的大洞口。他們還喜歡將血和泥巴混合後塗在頭上。標準的馬賽戰士頭上飾有獅子鬃毛、手執標槍並帶著塗有一道道色彩的牛皮套盾牌,好不威風。女子會將五光十色的串珠製成二、三寸寬編有各種花紋的扁平項圈,由大到小一層層地套在脖子上,手上和腳上也戴著死媄C色的串珠,作為美麗的裝飾。 他們主要的生活方式為放牧牛、羊和少量的駱駝及毛驢,以喝牛血、牛羊奶和吃牛羊肉維生。煮、烤肉(不加鹽)是他們的美味佳餚,生血加鮮奶為可口飲料;煮過的乳僅作為藥用供病人飲用。牛血是馬賽人傳統的早點,清晨將牛牽至篝火旁,將牛脖子用皮條絞緊,然後對準顯露出的靜脈刺上一箭,再接以蘆葦管,鮮紅的牛血隨即噴出,不到十分鐘便流滿一隻皮罐,足有一公升容量。將罐裡的牛血用箭桿加以攪動,再加入一倍鮮奶,便成為乳狀的粉紅色飲料,人們用牛角杯痛飲,便是一頓豐富的早餐。在一般的情況下,一頭牛每隔40天左右可以抽一次血,每次可供五、六人飽餐一頓,因此一個僅有30多人的小部落,就得飼養60∼80頭專門供血的牛。 馬賽人的生活離不開他們命根子的牛,除了食牛羊肉和喝生牛血外,還用牛羊作交換的媒介,用牛羊作聘禮,殺牛羊以祭鬼神,用牛羊皮作盾套、箱子、盒子、下身的遮蓋物和各種家庭用具,用牛羊角作樂器、容器、葫蘆器皿的底座,用牛蹄子作煙盒和油脂的容器等。牛羊的多寡成為貧富的唯一標誌,牛羊越多就越受尊敬。 居無定所的馬賽人雖然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但卻很愛乾淨,招待客人進餐前一定要洗手,但洗手時是用濕的和乾的牛糞。他們到牛欄中抓起一大把還在冒著熱氣的鮮牛糞,反覆著用兩手上下搓著,搓得差不多時,再用乾牛糞擦手,拍一拍,抖一抖手,就算洗好了。因為他們認為牛是神聖的動物,牛身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是潔淨的,所以他們在缺水的情況下用牛糞洗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馬賽人從不準備任何給牛羊吃的飼料,他們只靠在牧場上放牧。為了追蹤水源和尋找新的牧場,他們不得不隨著季節的變換而四處飄泊,因此所住的茅屋也是比較簡單和臨時性的,用一些柔軟易彎曲1.5公尺長的木桿子在地上插成橢圓形,將桿子上端彎成拱形,固定在兩端用柱子支撐著的橫樑上。上面鋪一層乾草,用鮮牛糞摻泥土塗抹在乾草上。這種茅屋不留窗子,入口處用帶刺的樹枝製成柵欄遮擋,四周用樹枝圍成籬笆牆作為牲畜欄,以便在夜間圈住牲畜。 茅屋內部高出的地方可以用來作床使用,鋪上乾草和駱駝皮作床墊。一旁設有石砌的灶台和用樹枝編製成的碗架子,再過去放著幾塊大小不等的石頭作為桌和椅;牆上掛著一排葫蘆、用牛皮製成的袋子和各種器皿。當牛群將附近的青草吃完後,他們再向別的地方轉移時,只帶走駱駝皮和其他簡單的用具。至於茅屋,則任其風吹雨淋,直到倒塌消失。 如果部落不搬遷,只是趕著牛羊群到遠處去作短期的放牧,則連簡單的茅草也不搭。晚上將牛集中在篝火周圍,將羊趕進牛群當中,馬賽牧人在羊群中鋪上駱駝皮,以綠地為床,藍天當被,很快就可進入夢鄉。 山布魯(Samburu)族是馬賽人的表親,約有15萬多人口,操馬(Maa)語,居住在肯亞北部无近沙漠地帶,是棲息於馬臘拉爾和圖爾卡納湖及艾瓦索尼吉羅(Ewaso Ngiro)河之間馬薩比特特區的遊牧民族,主要部落群包括8個父系家庭和17個世系。巴拉戈伊、馬臘拉爾和萬巴等,都是他們主要的居留地。 這些擁有牛群的山布魯族人靠牲畜為生,牛奶是他們的主食,活牛或活羊的血是主要營養的補充品。多以山羊肉維持營養,並以吃起來有煙薰味的奶酪厚塊來增加體力,有時會將奶酪厚塊和牛血混吃,但只有在少數的日子裡才有肉吃,在一些敬神祭祀中才屠殺牲畜;駱駝也是他們生活的好伙伴。半沙漠的環境和氣候使農業種植非常困難,但在雷洛吉(Lerogi)高原及卡里錫亞 (Karisia)高地,有玉米、蘆粟和蔬菜的種植,並有大批土地被開墾作為麥田。 這裡的男孩平時要照顧父親的牲畜,進入青春時期要接受割禮後,才能成為一名戰士,再年長後升為初期長老,然後再升為資深長老。男子必須成為初期長老後才能有第一任妻子,成為長老後就可以有第二任、第三任妻子。 山布魯人雖然和馬賽人共享同樣的語言和文化傳承,但卻不好戰,對其他部族不具攻擊性。現在很多的山布魯人服務於肯亞的軍界和警界,有更多的人到城市找工作。 波朗(Boran)人現在約有12萬多人口,原係衣索匹亞南方一個說歐羅摩語的民族,在19世紀末葉向南遷徙至乾燥的地區,定居在莫亞萊、馬薩比特,甚至更南端,沿瓦索意尼羅河及伊希奧羅特區等地。歐羅摩人在16世紀時曾侵入基督教世界的衣索匹亞,佔領並定居於衣索匹亞的大部分地區。但是在1890∼1900年間,大半的歐羅摩領土已臣服在衣索匹亞開國皇帝曼涅里克大帝二世(Emperor Menelik II)之下,他無情的趕盡殺絕政策,以及貪得無饜的貢品要求,都迫使波朗和其他衣索匹亞民族遷移到肯亞去。 主要以牛群為生的波朗人,信萬聖神祇瓦克(Wak),透過教士夸魯(Qallu),再加上禱詞與神溝通。在境內最南的波朗人,則已皈依伊斯蘭教。 巴真(Bajun)族現在約有6萬多名人口,說吉斯瓦希里(Ki-swahili)語,他們分布在拉穆群島與北部海岸的條狀地帶,以及與其平行的島嶼中,經濟主要以農、漁業為主,以手工藝品為輔。在他們生活的區域內,到處可看到甘蔗,它不但是食物、飲料和油的來源,並且提供了建築、搭茅屋頂、製繩和編籃的材料。在海岸一帶的巴真人,栽培無數的根莖植物,如樹薯、地瓜、山芋和芋頭,還有粟類、稻米及玉米等。在水果方面,則多種植香蕉、芒果、橘子和木瓜等。 這裡的漁民常用魚矛和絲釣捕魚,還有各種以棕櫚葉或剝開的竹子作成的籃,或以築堰等方式捕魚,也有使用細網、流網、長曳網及拉網等方式捕魚。在近海作業的漁船,多使用挖空的獨木舟、雙支獨木舟、沒有龍骨的達烏拉蒙瓦歐船,以及少數的機動三角桅船。 巴真族人長久以來多係技術精良的工匠,在珊瑚上取石灰至今仍然是重要的工業。造木船、木工、編籃、編蓆,還有以椰殼纖維製繩和一些金屬皮革等工藝,都是巴真人的傳統工作。 倫迪爾(Rendille)族人居住在馬薩比特區,以飼養駱駝為生,約有4萬多名人口,是山布魯族東北部的鄰居,兩族在語言和文化上雖有分別,但在親屬與經濟合作上,已有數代的交情。在聚落中,經常保持少數的奶駱駝,以供族人飲用,倫迪爾人將駱駝血和駱駝奶混在一起喝,作為營養的主要來源。他們用一種小刀或鈍箭來割開駱駝咽喉的靜脈,等到流出足夠的血液後,再用頭髮和駱駝糞的混合物封閉傷口。此外,這個部落的人用長頸鹿皮作水桶,用麥桿纖維容器取駱駝奶和水。汲水是倫迪爾族婦女的家務;而放牧駱駝的男人,一天可能以50∼60公里的速度去放牧。 埃爾摩羅(El-Molo)族是肯亞各部族中人數最少的一族,一共只有1000多人,以捕魚為主要的經濟來源,居住在肯亞北方,以及圖爾卡納湖東南一隅充斥著風蝕的荒涼熔岩和日曝的乾燥沙漠地區;只有少數用來抵禦風沙的洋槐散落在乾涸的水道旁,還有幾叢棕櫚能稍減孤涼。傳說他們本來是住在250公里以外的北方,某一天,當男人們前往遠方捕魚時,內地來的一群盜匪襲擊這個不設防的地方,劫走了所有的財物和女人,殺死了手無寸鐵的老弱小孩。當男人們捕魚回來後,發現家鄉已被洗劫一空,怕突襲者重返,乃決心離開這塊傷心地,於是一群浩劫餘生者向東航行,終於在圖爾卡納湖南岸定居下來。 大多數埃爾摩羅人說山布魯語,這種語言與倫迪爾語相似,因此這兩族人有某種共同的文化傳承,他們都把死者埋在圓錐形的石棺中,信仰一種叫做瓦克(Wak)的神靈,凡此種種都顯示出埃爾摩羅人可能是倫迪爾人早期的群體,後來慢慢演變為今日的專業漁夫。 新鮮的或曬乾的魚是埃爾摩羅人的主食,偶爾也以烏龜、鱷魚和河馬的肉加菜,野獸和鳥類的肉也不會放過。他們也擁有動物,但不是駱駝、牛群和羊隻,而是河馬、鱷魚和龜類,每天早上,這些動物被帶到湖岸邊餵食水草及牧草。 他們會建造棕櫚筏用於捕魚,傳統上埃爾摩羅的嫁妝就包括了兩艘用這種材質製成的魚筏。這種魚筏在乾燥的時候可以搭載3∼4個成人,較大的木筏由12根棕櫚樹幹組成,可以運載數千公斤重量,但是這種木筏的棕櫚纖維很快就會浸水,因此在湖上使用時間不長,一次只能用幾個小時。這裡的漁人們用魚叉、魚網和魚釣捕魚,有時會捕到營養豐富的尼羅河大鱸魚。但是今日的埃爾摩羅人生活已大有改善,新的捕魚技術被引進,很多人已轉業為看守牲畜的牧人,更多人已進入城市成為領薪的雇員,也居住較大、較好的房屋,改善了生活。
返回到
肯亞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