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奧地利 的原始碼
←
奧地利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常與鄰國大動干戈== 1679年,維也納大瘟疫流行;持續數年的災難給奧地利帶來了無法估計的損失,城市的建設、經濟和生活等各方面大幅度下滑。奧圖曼土耳其帝國首相卡拉•穆斯塔法柯普(Kara Mustapha)趁機於1683年帶兵圍攻維也納達兩個月之久,直到巴伐利亞、薩克森和波蘭的援軍紛紛前來,裡應外合,才將土耳其人擊潰。與此同時,奧地利皇族的世敵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也趁機覬覦德意志西部地區。1697年,奧地利人徹底擊敗土耳其人,與法國和土耳其分別訂立和約,戰爭才告結束。 1701∼1714年,奧地利因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又和法國開戰;奧地利在義大利、萊茵區、西屬尼德蘭和西班牙四個戰場同時作戰。為了與法國對抗,奧地利和英國結成歷史上著名的政治聯盟和軍事同盟。其中英國最出名的政治家邱吉爾的祖先馬博羅公爵(Duke of Marlblorough)和歐根親王,也因此成為奧地利最出色的軍人。他們聯手出擊,配合完美;先在布倫海姆(Blenheim)大敗法軍,又在奧德納爾德(Oud-enarde)獲勝,接在馬爾普拉凱(Malplaquet)和拉米伊(Ramillies)又告大勝,歐根還自行攻佔了杜林(Turin)。他們的顯赫戰績讓法人吃盡苦頭。171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一世(Joseph I)因無男嗣,由其兄弟繼承皇位,稱為查理六世(卡爾六世)。1713年,奧法簽訂了烏得勒支(Utr-echt)和約;奧地利得到西屬尼德蘭、米蘭、那不勒斯、撒丁島等大片領地。由於此時英國退出了聯盟,查理六世並未得到西班牙,而路易十四的兒子菲力普則成為西班牙國王,但喪失了問鼎法國王位的權利。此後,查理六世便規定朝中禮節和儀式一律追隨西班牙習俗,連國王和大臣也穿上西班牙式的袍服。年輕的奧地利建築師費歇爾馮埃爾拉赫(Fischer ron Erlach)負責維也納城的重建工程,也努力將西班牙的建築風格融入他的作品裡。 在奧地利和法國交戰期間,土耳其進攻威尼斯所轄島嶼,引起奧地利強烈不滿,馬上出兵干涉。1718年,奧地利獲得了巴納特、小瓦拉幾亞等地。隨後,奧地利又與英、法、尼德蘭結盟,扼制西班牙在義大利的擴張,獲得西西里島等地。哈布斯堡王室的領土空前擴大,奧地利也上昇為歐洲強國。在以後的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和第二次奧土戰爭前,奧地利曾擁有5000萬人口,12個民族,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但是由於幅員太大,號令不一,致使奧地利在這兩次戰爭中屢屢失敗,在義大利丟失許多領地,聲望急劇下降。在波希米亞,新教徒的土地被強迫充公後,只得進入天主教貴族的名下,可以免除納稅服役之苦;國家的正常收入減少許多,國力也隨之下降。 為了保持哈布斯堡王室領土的完整和女嗣得以繼承,卡爾六世於1713年頒布了「國本詔書」(Pragmatic Sanction),廢除先例,修改王位繼承法,規定哈布斯堡支系的相互繼承權,並允許在必要時也可以將皇冠移交給女性子嗣。 1740年卡爾六世逝世後,他年僅23歲的長女瑪麗亞•泰瑞莎(Maria Theresa)登基為帝。她一登基就面臨了許多難題,四周虎視眈眈的人均想掠奪她的領地,特別是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和巴伐利亞國王查理七世,前者得到英國和尼德蘭的援助,後者有法國和西班牙為後盾,因而導致了奧地利皇位繼承戰爭,她分別打了兩場硬戰,才穩住自己的地位。戰爭在義大利、尼德蘭和波希米亞一帶展開,一場是1740∼1748年的西里西亞戰爭,另一場係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結果,介入這次戰爭的新興王國普魯士獲得了西里西亞地區,包括了波蘭、捷克、斯拉夫和德國的一部分;瑪麗亞•泰瑞莎還失去了倫巴底部分地區、帕爾馬和皮亞琴察公國;但她也取得了防禦性的勝利。此時查理七世已經逝世,由她的丈夫弗蘭茨•施特瓦•馮•洛林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號稱弗蘭茨一世,使得哈布斯堡王朝免於被肢解。不過,他的光芒完全被精明能幹的妻子所蓋過。 瑪麗亞•泰瑞莎女皇時期是奧地利歷史上鼎盛時期,她與丈夫一起建立了哈布斯堡洛林家族,當時王夫完全不管政治和軍事上的事務,所有的政務都由她一人負責。她不但展現了驚人的治國能力,且有識人之明,將鬆散的行政體系加以大翻修,挑選適任的人才為國家服務。這位哈布斯堡王朝空前絕後的女皇在位40年期間,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促進商貿、實施中央集權、推行義務教育和廢除農奴制度,為奧地利奠定了現代化國家的基礎。奧地利人尊稱她為「奧地利之母」,但她還有許多正式頭銜:奧地利女大公、兼波希米亞女王、兼匈牙利女王、兼泰馬克公爵、兼科倫登女爵、兼蒂羅爾女伯爵⋯⋯等,全部有42個名號。而且在忙碌的政務和軍旅中,還忙生育了16個子女,是歐洲歷史上最了不起兼顧家產和事業的職業婦女。 從她的時代開始,維也納成了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住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貴族階層,實行有高效率的公務員制度,新聞界也獲得空前的輿論自由,人人都得照章納稅。她還推行了民法,廢除許多不好的法律行為,特別是酷刑。封建制度被廢除了,民族歧視也化解了,大學重新建立起來,婦女們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一批優秀的國立學校也建造起來。她提倡思想自由、民主、寬容,使社會風氣顯得極為良好。猶太人再也不用穿上黃條紋、黃袖衣裳以資識別。伴隨著這些措施,音樂、藝術、建築等文化事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在她勤於改革內政的同時,還受到一些周遭國家及國內保守的貴族勢力頻頻挑釁,她都能以智慧化解危機四伏的危險,她的一句名言是 「寧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輝煌的戰爭」。 1765年,弗蘭茨一世死後由長子約瑟夫二世(Joseph II)接任皇位,他也是一位明君,在位期間改良吏治、提倡民主、將教堂和貴族專用的場所也開放給一般平民百姓使用,一位侯爵因之抱怨說:「如果一般賤民都能到只有貴族才能來的地方,那麼我們這些人應該到那裡去?」。約瑟夫二世笑著說:「如果只能同樣身分地位的貴族才能聚在一起,那我只能到皇家墓地裡散步了。」這對難能可貴有愛心的母子在位期間,將奧地利帶向繁榮的顛峰。他們母子對音樂的喜愛與推廣,更讓納也納成為歐洲音樂之都,知名音樂家們也紛紛前來,包括海頓、莫札特等音樂大師忖滿A都曾在維也納創造了其一生中成名的作品。在約瑟夫二世治理下,奧地利國力強盛,開始從中歐向東北擴展。1772年,與俄國和普魯士一起瓜分波蘭,得到了加利西亞和洛多美里亞;1775年,再次參與瓜分波蘭,又得到了布科維納地區。 約瑟夫二世時代雖然歌舞昇平,但西歐的法國大革命正以野火燎原之勢震撼所有歐洲王室。1790年約瑟夫二世駕崩,由利奧波特二世(Leopold)繼位,沒有什麼作為。1792年由弗蘭茨二世繼位,他所面對的問題就是拿破崙大軍壓境,曾先後三次參加「反法聯盟」,均大敗於法國軍事天才拿破崙,因而失去了本土西部、義大利北部、西加里西和南斯拉夫領地。1797年,哈布斯堡王室宣布放棄尼德蘭南部的領地。 1804年,弗蘭茨二世宣布自己為奧地利國王;拿破崙稱帝。1805年拿破崙在閃電般戰勝義大利後,又一舉攻佔維也納,迫使弗蘭茨二世不得不遷往奧爾米茨(Olmutz)的碉堡避難。歐洲各國領導階層眼看神聖羅馬帝國日薄西山,乃迅速組成萊茵河聯盟,使本已搖搖欲墮的神聖羅馬帝國宣告解體,弗蘭茨二世成立奧匈二元制帝國,自為奧匈帝國的皇帝,仍然握有對奧地利地區的統治權。 1812年,拿破崙侵俄失利;西班牙戰場也讓法軍損失慘重而苦不堪言。反法同盟藉機死灰復燃,發動反攻。奧軍也在阿斯潘(Aspern)大敗曾經不可一世的法軍。1814年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同年3月反法聯軍攻佔巴黎,拿破崙被迫退位。同年9月,奧地利著名政治家梅特涅(Metternich)召集歐洲貴族召開了反法同盟的總結大會「維也納會議」,他巧妙地恢復了奧地利的大國地位,收復了所有失地,又組織了以奧地利為首的「德意志邦聯」和「歐洲神聖同盟」,企圖由奧地利來主宰歐洲局勢。 梅特涅從1809年起主持奧地利外交事務達40年之久,是反法同盟中的風雲人物,為奧地利爭取到許多權利。在1816年的法蘭克福聯邦議會上,他鼓吹消滅在德意志流傳的革命思想,建議德意志各邦恢復各省的憲法和建立各省議會。在1819∼1820年的卡爾斯巴德和維也納大臣會議上,他又提出限制聯邦議會的活動。他認為召開和會能夠維持歐洲的和平秩序,各個強國可以在和會中協調它們的行動。梅特涅且極力維護君主專制制度,在警察部長約瑟夫澤多尼茨基(Joseph Sedl-nitzky)的協助下,尋求以嚴酷的管制來保全現存的社會和政治秩序。新聞媒體的自由被完全禁止,任何有關政治的活動也一概不准舉行。這時的奧地利處在所謂的「比德邁時期」(Biede-rmeier age)中,都市中產階級興起崇尚輕歌劇、華爾滋、花紋壁紙、啤酒和臘腸的風氣。當時人口約20萬的維也納,起碼就有65家工廠每天大量生產鋼琴。奧地利似乎有一片歌舞昇平的氣象。梅特涅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在1839年頒布「婚姻家庭法」(Family Law),規定從瑪麗亞•泰瑞莎夫家一脈傳下來的子孫全是奧地利大公和女大公,包括公爵夫人和寡婦。他們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皇帝,一旦有所失職,便會喪失所有皇室的禮遇、頭銜、特權和收入。如果未經皇帝允許便擅自成婚,那麼他們和他們的子孫都要被沒收一切權益。對外方面,梅特涅面臨兩個緊迫間題:維持奧地利在義大利的統治和在德意志與普魯士爭雄。當英國放棄干涉他國內政的政策後,梅特涅在歐洲的影響力慢慢消失。他處理義大利問題的一系列措施導致奧地利的形象變為民族壓迫者。而普魯士組織了德意志關稅同盟,吸引各個小國紛紛參加。奧地利的威望越來越小,梅特涅的權勢也江河日下。 1845年,奧地利作家呈遞請願書抗議檢查制度,群眾也走上街頭示威遊行。雖然這次運動被軍隊鎮壓下去了,但因經濟問題、政治問題所引發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猶如一堆乾柴,一點即燃。1848年2月,法國爆發「巴黎革命」,首先在義大利引起連鎖反應,接奧地利也爆發了「三月革命」,在布拉格、布達佩斯、維也納爆發了一系列起義。學生領導的群眾運動要求政權自由化,並由大學生、工人、手工業者、資產階級等組成國民衛隊,與皇室進行武裝對抗。騷亂導致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很快蔓延到全國。起義者取得了初步勝利。奧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同意梅特涅的辭職要求;梅特涅化裝成婦女溜出皇宮,並逃亡到英國,從此消失在政治舞臺上。 斐迪南一世面對遍及全國的革命形勢,不得不作出某種程度的讓步,頒布新憲法,舉行帝國議會選舉,賦予民眾有限的政治權利,但卻將工人排除在選舉之外。工人的要求與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發生了很大的矛盾;曾經在一個陣營戰鬥的資產階級立即掉轉槍口向工人進攻,「三月革命」持續了5個月後失敗。 這時,奧地利帝國境內的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相繼宣布獨立,匈牙利並且成立了共和國。斐迪南一世見勢不妙,在1848年12月2日清晨突將帝位傳給弗蘭茨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年輕的他在混亂中接任皇位,所以是處於一種尷尬時代,成為見證皇朝最後悲劇的哈布斯堡家族的末代皇帝,也創下哈布斯堡家族在位最長的紀錄(1848∼1916年),前後達68年之久。他當皇帝最大的貢獻是拆除維也納舊城池,以新古典風格建築「環城大道」,為王朝的終結留下迴光返照的一幕。 在他執政初期,被迫採取妥協方式治國,同意組合議會制度,釋出部分統治權。不久後從俄國借來了20萬大軍,力求恢復國內的統治秩序,很快地鎮壓了匈牙利共和國與斯拉夫人的獨立運動。此後帝國的專制變本加厲,政治倒退到瑪麗亞•泰瑞莎女皇時代以前;1849∼1860年為奧地利歷史上的「新專制時期」。 外交上奧匈帝國也面臨重重難題,在薩丁尼亞的獨立運動中,奧匈帝國繼續失去對義大利北部的管轄。普魯士有計劃地排除奧匈帝國影響力,也讓弗蘭茨約瑟夫無力招架。1859年,奧地利與法國在皮埃蒙特交戰失敗,喪失了倫巴底。特別是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在本土和義大利接連失利,被迫簽訂「布拉格和約」,喪失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及威尼斯。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順勢技巧地讓奧匈帝國退出日爾曼聯盟,從此使奧匈帝國失去對日爾曼帝國的影響力,退出對中歐的影響範圍;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萖成立了起來,為德國的統一富強奠下了基礎。 普奧戰爭後,奧地利國力衰竭,不再是歐洲強國,帝國也向立憲君主制過渡。1867年,奧地利政府更迭,匈牙利人要求自治。同年12月,奧皇被迫允許匈牙利在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獲得自治。奧地利與匈牙利改組為「二元」君主國的奧匈帝國,奧皇兼匈牙利國王;奧、匈各有憲法實行自治,各設政府和議會。帝國政府掌管軍事、外交和財政;奧匈之間確定的貿易、稅收和開支等協定每隔10年重訂一次。奧匈帝國的版圖包括波希米亞、的里雅斯特、摩拉維亞、西里西亞、加里西亞、克羅埃西亞、斯洛文尼亞以及現在的匈牙利和奧地利,成為當時歐洲僅次於俄國的第二大國。 這個帝國從建立開始就被國內的民族糾紛和民族矛盾所困擾、帝國的內部架構比較鬆散,只是靠官僚體系、軍隊和德語等諸多因素勉強維持運轉。而德語的通行又使得日耳曼裔奧地利人的獨立意識日漸高漲。在瑪麗亞•泰瑞莎女皇當政之前,廣義上的德國就已經存在了,但與整個帝國相比,國力仍非常微弱。19世紀的工業化,使越來越多的日耳曼裔奧地利人渴望獨立。另一方面,奧地利帝國本身具有的日耳曼特質又受到匈牙利和斯拉夫人的影響。帝國在同法國與普魯士的對抗中接連慘敗,導致國力大減,境內各民族要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奧匈帝國是個多民族的君主國,儘管對於境內其他少數民族來說,匈牙利人在君主國內的地位僅次於德意志人和奧地利人,但匈牙利人要求獨立的願望卻最為強烈;這種情緒影響了其他民族,致使帝國內部的民族起義此起彼伏,長年不休。 1873∼1881年間,德、奧、俄結成三帝同盟;1882年,德、奧、義又締結三國同盟。1908年,奧匈帝國宣布吞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亞,導致塞爾維亞王國的強烈不滿;奧、塞兩國關係迅速惡化,矛盾非常尖銳。而波斯尼亞-黑塞哥維亞國內的斯拉夫極端人士對奧匈帝國極其不滿,希望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以便加入塞爾維亞王國的陣營,形成一個大塞爾維亞世界。 1914年6月,奧匈帝國在塞拉熱窩舉行軍事演習,把塞爾維亞和門德內哥羅作為假想敵,激起塞爾維亞民眾的極其反感。同月28日,一位名叫加弗里羅•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的19歲年輕人,在塞拉熱窩一座大橋邊將奧匈帝國皇太子弗蘭茨•斐迪南公爵夫婦刺殺。這天也是土耳其於1389年在科索沃(Kossovo)戰勝塞爾維亞的紀念日;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所以選中這個日子,也是為了一洗前恥。這次刺殺事件的幕後操縱人物以塞爾維亞高級官員和黑手黨涉嫌最大。同年7月23日,維也納當局勒令塞爾維亞境內不得再有任何反帝國的活動,並且緝捕牽涉本案的所有官員和民眾。同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王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爆發。 以德、奧、義「同盟國」為一方和以英、法、俄「協約國」為另一方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了4年多,從1914年7月到1918年11月,參戰國家33個,捲入戰爭漩渦的人口在15億以上,死傷人口達到3000餘萬;戰火遍及歐、亞、非三大洲,以歐洲為主戰場。美國、中國也於1917年加入「協約國」一方向同盟國宣戰。 從戰爭一開始,奧匈帝國就成為德國的軍事附庸;奧軍處處受制於人,作戰屢屢失利,士氣越來越低落。1916年,首相施蒂爾克被暗殺,皇后伊麗莎白也被義大利無政府主義分子刺殺於瑞士,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隱居在麗泉宮也於同年溘然長逝,由奧茲特•卡爾一世繼位。 到了1917年,議會復會,成為各個民族相互紛爭的場所;德意志人不肯放棄自身享有的種種特權,任何改革措施都無法實行;戰爭後期,民族獨立運動進入最後階段。爭取生存權利、和平及民族主義的要求發展成為與帝國的公開對抗,帝國內的各邦均成立了民族政府性質的民族委員會,波蘭人和捷克人宣布獨立,南斯拉夫人主張與塞爾維亞人聯合。大戰尚未結束,奧匈帝國已經崩潰。1918年11月11日,年輕的奧茲特•卡爾一世皇帝在帝國夏宮美泉宮的「中國廳」內宣布退位,從而結束了綿延7個世紀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統治。第二天,奧地利臨時國民議會宣布隋a利共和國誕生,這就是奧地利的第一共和國。 作為戰敗國之一,奧地利被剝奪了所屬的非德語地區,在那裡建立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三個獨立的國家,還有一部分加入了獨立的波蘭。同時,還失去了講德語的南蒂羅爾,這一地區後來劃歸義大利。第一共和國時代的奧地利從一個世界大帝國變成了中歐的一個小國,哈布斯堡王朝也隨之灰飛煙滅,成為歷史的名詞。 以德意志人為主要成分的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成立後,由三大黨組成聯合政府,國內經濟枯竭,社會動蕩不安。因為奧地利與周邊國家的邊界被封鎖,原材料的進口和工業品的出口受到這些國家關稅壁壘的阻礙,經濟就不可避免地處於癱瘓狀態。1920年秋,基督教社會黨執政,由海尼施(Hainisch)出任奧地聯邦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並於1924年連任;而社會民主黨成為反對黨。兩黨互相傾軋,爭鬥不停,甚至組織武裝,準備內戰。基督教社會黨成立了半軍事組織「鄉土軍」(Heimwehr),領導人之一竟是以後德國納粹頭目戈林(Goering)的姻親;社會民主黨成立了親疝|主義思想的「保議聯盟」(Schutz-bund),也是一個半軍事化組織。兩個政黨組織相互對峙,互不讓步,危機一觸即發。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盟」向奧地利提供緊急經濟援助,並壓制兩個政黨的爭鬥,使奧國暫時渡過難關,避免了一場內亂。 可是好景不長,從20世紀20年代末期開始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也影響到脆弱的奧地利經濟體系。1931年,奧地利最大的信貸銀行宣告倒閉,財政瀕於破產,社會一片混亂。此時的奧地利正處青黃不接的困境:以前的工業基地已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礦產和農產的富足也隨著匈牙利的脫離而消失,可供替換的經濟結構尚未發展成型。1932年,右翼的恩格爾貝特•陶爾斐斯(Engelbert Dollfuss)在動亂中出任總理。他宣布解散其他政黨,實行獨裁統治;社會民主黨組織大批人員進行武裝對抗。戰鬥持續了4天,社會民主黨的行動被鎮壓下去。政黨活動被禁錮,隋a利又恢復到過去的專制時代。 陶爾斐斯堅決鎮壓反獨裁的任何言行,也壓制了民主和勞工運動,他消除了與奧地利親納粹主義者勢不兩立的在野力量。當時,德國納粹的勢力在狂人希特勒(Adolf Hitler)的領導下空前強大;他以奧地利的大部分人口均為日耳曼裔為藉口,向陶爾斐斯提出了領土要求。陶爾斐斯不敢答應,於是就同義大利結盟,企圖依靠義大利法西斯黨魁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的勢力,使奧地利的獨立自主不受德國的威脅。結果陶爾斐斯的措施激怒了親德的納粹黨人;1934年7月,陶爾斐斯終於被納粹黨人槍殺。同樣是右翼的舒施尼格(Kurt von Schuschnigg)繼任總理。陵阞熄囍a利仍然處在經濟大蕭條時期,舒施尼格向德國尋求經濟援助。他先是用高官厚祿來籠絡奧地利納粹黨人,藉此來拒絕希特勒的領土要求;後來因為希特勒堅持要把奧國公安部長一職交結奧地利納粹黨魁阿圖爾•賽斯因克瓦特(Artur Seyss Inguart),雙方鬧翻。舒施尼格在維也納宣布了解除政黨禁令的文告,表明奧地利明確支持民主和獨立的態度。 1936年,德國和義大利結盟;吞併了捷克的主要工業區蘇台德區,因為希特勒說那裡居住的都是德國人。奧地利完全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國內經濟衰敗,納粹黨人總是尋求機會製造動亂。民眾人心惶惶,對政府完全失去信心,舒施尼格已到了手足失措的地步。對內不能發展經濟,提高民眾的生活水準;對外不能打破德國的控制,擺脫隨時都有可能被兼併的命運。
返回到
奧地利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