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阿姆斯特丹 的原始碼
←
阿姆斯特丹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文化藝術的殿堂== 這個城市是世界聞名的文化 之都,它蘊藏豐富,人們似乎在這裡不經意間,就能和藝術相逢。旅館裡走道的牆面,被設計成小小畫廊;有的餐廳也模仿這一做法。市內的咖啡室和餐廳裡,常常可以看到牆上掛著精巧的鐵架子,上面擺著藝術的明信片。這種叫做「把藝術帶走」(Take-ART)的架子,是藝術的一種流通驛站,也是藝術家尋求知音的一個方法。明信片可以免費取閱,後面還有印刷部門的聯絡方式,也就是讓自己的作品印成明信片的途徑。 不過,遊客如果要真正領略古都的文化內涵,必須到博物館一遊。這裡是世界上文化建築密度最高的城市,除了有7000多座古宅和60座劇院外,還擁有60多座博物館和100多處畫廊,因此它也是世界上博物館聚集最多的城市,走在街上,讓人有置身於博物館的錯覺,將這裡稱為荷蘭的寶庫,絕不為過。如果想省錢參觀博物館,可向設在中央火車站或國際機場裡,名為「VVV」的荷蘭觀光服務處購買博物館參觀卡(Museumjaarkaart),卡上需貼與護照相同的照片,期限一年。票卡約15歐元,25歲以下5歐元,就可以免費參觀荷蘭境內的400多座博物館及美術館。 博物館與許多文化機構,都會定期舉辦特展。其中又以展出所有荷蘭大畫家作品的國立美術館、收藏最多梵谷作品的梵谷美術館,以及對現代藝術影響深遠的市立美術館等最為有名,它們比鄰而居,成為市內最重要的一個文化區,並以這裡為基礎,形成一個博物館林立的博物館特區(Museumplain)。 國立藝術博物館(Rijksmuse-um)是阿姆斯特丹前25名最受歡迎景點中的第三名,也是荷蘭最大和收藏藝術品最多的博物館,同時是世界有名的大博物館之一,佔地約1000坪。外觀用紅磚裝飾,顯得宏偉壯觀、富麗堂皇,建築採用荷蘭風格式樣,它完工於1885年7月13日,與中央火車站同是庫爾里斯所設計,因此外觀有相似之處。這裡以展出17世紀荷蘭黃金時期的藝術為主。由於當時的荷蘭國力鼎盛,從而帶動了文化藝術的發展,那時的畫家都以當代大事或周遭事物為素材,並逐漸專一於某種題材而成為大畫家,例如雷布蘭特和哈爾斯都以肖像畫聞名。它是地上兩層加地下一層的建築,共有260個展室,展出約150萬件藝術品,分為繪畫、雕塑、應用藝術、荷蘭歷史和歐洲藝術等門類。地上一樓展出荷蘭的古代文物,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二樓集中了荷蘭黃金時代的5000多件畫作。參觀路線宜從地上一層兩邊的「荷蘭歷史」開始,然後拾級而上二樓,綜覽從15世紀的宗教畫,到17世紀黃金時期的繪畫。先參觀「荷蘭歷史」,可以了解荷蘭由中世紀建國,經16、17世紀強盛時期,到19世紀的歷史脈絡,才能有一個比較詳細的歷史觀。中央大廳裡展出的17世紀生活展,有古戰船的縮小實體模型,遊客能從這裡展出的古代兵器和航海圖中,了解到以前的荷蘭是如何成為海上的霸權國家。二樓的右側是15、16世紀的宗教畫,其中有哈利爾姆(Cornelis Van Haarlem)繪於1592年的巨幅作品「男人的墮落(The Fall of Man)」,描繪了伊甸園中的一景。 名家輩出的17世紀荷蘭黃金時期畫作,陳列在宗教畫的左側展室中,其中專門陳列繪畫巨匠雷布蘭特的展覽室,是館內最精粹的部分。他是17世紀荷蘭最偉大的畫家,創造了個性的藝術,又為畫作注入深厚的感情,被譽為「黃金時期的光影畫家」,因為他作畫時愛用一片黑作背景,那種黑又蘊孕著生氣,襯托出光的可貴。 雷布蘭特(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又譯為林布蘭,1606年7月15日生於荷蘭萊頓市威德斯提洛(Weddesteeg)的一個小康家庭中,他家世代經營製麵粉業,父為磨坊主,母為麵包師。他自小就聰明伶俐,父親對他期望很高,準備培養他走上政壇,但他對政治不感興趣。7歲進拉丁學校就讀,1620年5月14歲便上萊頓大學,讀了一個學期法律課程後便告休學,投向從小就熱愛的繪畫上,於15歲時進入畫家斯凡能伯格(Swanenburgh)的工作室接受訓練。1624年時18歲的他前往阿姆斯特丹,拜新式的歷史畫家彼得‧拉斯特曼(Pieter Lastman)為師,老師教他利用明暗對比,人物或動物的姿態、精神和位置,以及配景等來活躍畫面。在結構安排和明暗效果方面,不但掌握了老師技法,甚至青出於藍。他第一幅有年款的作品「石擊聖史蒂芬」(Stoning of St. Stephen)於1625年完成,構圖明顯來自老師的風格,但用色有強烈的光影對比,又與老師有所區隔。「在望殿呈獻」(The Presentation in the Tample)和「尼可萊斯‧魯特像」(Portrait of Nicolaes),皆為同一時期的代表作。 到了1627年他21歲時,已能完全掌握油畫、素描和蝕版畫的基本功夫,並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離開老師畫室後,他回到家鄉,與老師的另一個學生利文斯(Jan Lievens)在一起作畫,至1629年間他畫了許多自畫像。 才華橫溢的雷布蘭特,用肖像畫打開自己的藝術生涯,他在肖像畫上的成功表現,跟他在拉斯特曼老師工作室的學習有很大的關係。他的老師曾經留學羅馬,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有深刻的認識,雷布蘭特在這位啟蒙老師的工作室裡,欣賞到許多義大利名畫的臨摹品,也認識一些和義大利藝術有淵源的藝文界人士,從那些複製品中探究人物姿態的構圖,也在宗教畫所呈現的聖光氣氛中進行深入的研究。20歲出頭的他就以親友為模特兒,一方面是自我鍛鍊,一方面也踏出他致力於世俗畫的第一步。他開始接觸的肖像畫對象中,不乏達官顯要;在當時肖像畫盛行的荷蘭,像他這樣的畫家想要名利雙收並不困難,但他志不在此。 1631年25歲時,是他創作生涯的一個轉折點,當年6月他前往當時歐洲大商埠的阿姆斯特丹,應邀在畫商恩連伯的宅邸設立畫室。恩連伯交遊廣闊,雷布蘭特在他的支持下,逐漸在這個城市的藝術界有了一席之地,並建立了藝名。由於接受訂貨,同年繪製富商魯茨(Nicolaes Ruts)的畫像,1632年又繪製洛坦(Marten Looten)的畫像,使他成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畫家。後又接受繪製「尼古萊‧杜爾普醫生的解剖課」(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這樣極為重要的委託。在同一主題的早期畫面上,是一列排在屍體或骷髏旁呆板的、互不相關的人像;但他改變了這種習慣,改用金字塔結構把一群人有機地安排在屍體的上方和旁邊,這張傳世名作使他一鳴驚人。 自25~35歲間,是雷布蘭特創作的巔峰時期,他從此開始過著上流社會的豪華生活。1634年6月他28歲時,獲得了富家女莎斯加(Saskia van Uylenburgh)的芳心,結為連理,她是恩連伯的堂妹,美麗多姿,有了富裕家庭的支持,使雷布蘭特在事業上打下了成功的基礎。這一年在「自畫像」裡,他畫的是一位時髦打扮的青年,繡花絲巾、毛衣皮領、漂亮的貝雷(Beret)帽。同年他又畫了「扮作花神的莎絲姬雅像」(Saskia as Flora),畫中他年輕美貌的妻子穿著富麗高雅的衣著,頭戴鮮艷奪目的花環,不難看出她在畫家生命中的璀璨份量,也滋潤了他充滿奮鬥的創作生涯,更造就了最輝煌階段的「雷布蘭特」。在這段時期中,他以神話和宗教故事為題材的作品供不應求;至1636年止,這類作品的風格具有高度的戲劇性,深深打動了人心。 在17世紀30年代時,他還作過大量的生活速寫。不論是正在哺乳的嬰兒,還是在街道上行走的形形色色人物,在他的筆下都栩栩如生。他對戲劇也很感興趣味,曾對各種情態和各種扮相的演員作過生動的素描。另外,他還作了大量的蝕版畫,1634年的蝕版畫「天使降臨牧羊人中間」就是其佳作之一。1637年,有一家旅行雜技團前來阿姆斯特丹演出,他用黑粉筆畫了兩張絕妙的大象圖;一年後,他用其中的一張作為蝕版畫「亞當與夏娃」的背景。此後,畫風轉向內在的平靜風格,如其代表作「浪子回頭」,用臉部表情來反映人的內心思想。此時的雷布蘭特也屬荷蘭眾多畫家中的一位優秀者,但卻不屬於有巨大影響和獨創性的大師。 雷布蘭特的藝術生涯,縱然因為天賦的才華而光芒四射,但是他也和許多天才畫家一樣飽受命運的作弄,一身傲骨卻成為他後來的致命傷。從17世紀40年代初期開始,他時常在阿姆斯特丹近郊鄉村漫步作畫,所作素描和版畫,風格質樸,反映出他對大自然有精細入微的觀察。這位「光的畫家」在拿手的肖像畫裡,用陰影來襯托光的難能可貴的心靈乍開的一扇窗;即使是嘴角的一抹光線、衣裳一角的燭光般投影,都彷彿在呼吸著人間不可逃避的宿命。1640年的「戴白帽老婦人」(Lighting Study of a Woman in a White),則是他當年的代表作之一。 1642年他36歲時妻子逝世,加上在此之前3名子女的相繼死亡,只有第4個兒子提突斯(Titus)存活下來,以及數次愛恨交織的感情傷害,並開始陷於債務之中,生活每況愈下,但仍創作出許多令人難忘的作品。曾於同年畫出具有影響的「夜警」,用絢麗的色彩把柯克(Frana Banning Cocq)上尉和魯伊登勃赫(Willem van Ruytenburch)中尉放在突出的地位上。 在17世紀50年代,他更創作出許多令人難忘的作品,畫筆更為寬闊有力,由於使用疊色而產生更大的立體感,顏色更暖更濃,色調也更加和諧。例如,他的兩大傑作蝕版畫「三個十字」和油畫「亞里斯多德凝視荷馬的半身雕像」都問世於1653年,他不採取當時流行的冷色亮色,依然保持英雄史詩的悲壯風格。 1661年是他畫作最多的一年,曾為阿姆斯特丹新市政廳的公眾陳列館畫了「尤里烏斯‧基維利斯的陰謀」(The Conspiracy of Julius Civilis)。1663年後畫作較少,但技巧更佳。晚年結交中下階層市民,使其視野更加寬闊,創作力也達到了巔峰,成為影響世界繪畫發展的大師之一。1669年10月4日逝世,享年63歲,除了留下幾件舊衣服和畫具外,沒有留下任何財產,被葬於阿姆斯特丹的西教堂。 在這座博物館裡,雷布蘭特的作品就佔據了4個展示室,包括了他幾十幅的自畫像。他的名畫「夜警」(Night Watch),又名「佛蘭斯‧班寧‧科克上尉的民兵連」,是1640年12月自衛隊科克隊長委託他為自衛隊所作的畫作,完成於1642年,描述自衛隊隊長下令副官帶隊出巡。雷布蘭特摒棄傳統而呆板的畫法,將生澀的歷史敘事改成生動的故事,使群像畫變得活潑而有特色,並運用光線的明暗,凸顯出畫中主、配角的地位,藉以區別各自的重要性,使畫作因而有了層次感。這幅群像畫在他的描繪下,每個人的動作、表情各異,據說,畫作最初完成時共有34人,後來為了放置在市政廳的牆上而縮減尺寸到31人;現在已被當作國寶安放在一個特設的房間裡。此外,這裡還陳列了他的「石橋」、「猶太新娘」和「五位紡織業領袖」等代表作。「石橋」畫面是雷電在天邊閃爍,照亮了樹林的一角和古石橋橋面,而河中正有兩人在操舟急駛,那種山雨欲來之勢令人拍案叫絕。 雷布蘭特也擅長於世俗畫的創作,「猶太新娘」(The Juwish Bride)是他的晚期傑作之一,作於1665年。畫面上新娘身穿大紅長禮服,一身珠光寶氣,瓜子臉兒,嬌羞表情,喜氣洋洋;站著的老新郎一手扶新娘右肩,一手撫新娘胸前,一種又憐又愛的表情,躍然畫上。新郎和新娘的表情默契十足,堪稱是這幅畫的精髓。 「猶太新娘」的構圖看似簡單,卻在色階、空間與光線的處理上,展現出他深厚的繪畫素養。人物的骨骼比例和肌理紋絡栩栩如生,顯示出畫家紮實的素描功力。無論是人物的身體或衣服,也都在色彩和光線的巧妙運用下,表現出極佳的質感。雖然這裡只用了幾個簡單的顏色,而他卻利用同色系的色群表現出豐富的協調,並在正面光的襯托下營造出柔和的氣氛。而人物與背景間或清晰或模糊的輪廓線,不但使這幅畫的畫面產生了攝影中的柔焦感,也將人物與空間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夜警」是雷布蘭特在這裡所陳列的最大一幅作品,懸掛這幅巨畫的中央大廳特別室,光線是採自天井玻璃窗的自然光,堪稱是他的曠世巨作,寬3.59公尺,長4.38公尺。幾年前,它曾遭到一名精神異常者持刀加以破壞,幸賴館方齊集專業人士努力搶救,才得以還它原貌,並配置了一名警察隨時保護這幅國寶級的畫作。現在,遊客們不但能欣賞到這幅畫作,還能在旁邊的影片劇院(Film Theater)裡,觀看專家修復這幅畫的整個過程,以及利用先進科技研讀雷布蘭特畫作的影片。 這幅巨作的正式名稱叫做「柯克上尉和魯伊登勃赫中尉(The Compang of Captain Frans Banning Cocq and Lieuten ant Willem Ven Ruytenburch)」。據說當時為了保存這幅畫的耐久性,收藏者在畫面塗上厚重的油漆,後來卻陰差陽錯地被大家認為是雷布蘭特的陰暗面處理手法,並因此被公認是夜景裡的人物,而取名為「夜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去除油漆的作業完工後,人們才發現它描繪的是白天的情景,但由於「夜警」這名稱沿用已久,因此現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這個名字。「夜警」對光影的捕捉令人嘆為觀止,雖然距今已有368年,人物依然栩栩如生。從這裡可以看出他擅於運用光影對比、視覺凝聚和平面元素的風格與特色。以光影對比來說,畫家巧妙地用明暗對比凸顯出畫面中的主要人物前中兩位站立者和次要人物左方女孩,產生由兩側到中間的立體感;此外,雷布蘭特也在畫面暗處安排了具動感的事物,如右下角隱藏的動物,藉此豐富了暗處的層次。在視覺凝聚方面,為了將觀者的目光引導至畫面中的主角,畫家運用了背景中左後方的旗幟和右後方的長茅,產生以前景主角為主的視覺移動,而畫中凸顯於暗色調中的每一張臉和每一對眼睛,也在視覺流動中將焦點引導至主角。 「夜警」的人物動作自然,明暗層次豐富,是將二元平面表達成三元空間的成功創作。原畫旁邊有一間小陳列室,裡面懸掛著它的複製品,原畫與複製品外緣部分都已切割,因為原畫當初掛在王宮當壁飾期間,左右各切割了零0.7公尺,上下各切割了0.3公尺。 博物館內也展出另一位著名畫家維梅爾(Vermeer Jan)的代表性作品,他被公認為荷蘭唯一可以和雷布蘭特媲美的光影繪畫大師,其代表作「燒飯女傭」(The kitchen Maid)也是珍藏在這裡。它是維梅爾被世人發現的開端,1698年在拍賣會中,曾首次引起注意,18世紀又因法國藝術家伯格(Thore Burger)的引介,才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 這幅畫中是巧妙地運用了前縮透視法,使主題緊密連接在一起,並產生空間的深度感。在婦女背後與受光牆面間的地上,安排了一個方型的銅爐,使空間層次更加豐富。此外,還在餐桌、麵包和籃子上,以帶有金色光輝的粒狀筆觸,將靜物的質感和量感逼真地表現出來,婦人樸實的穿著、堅實協調的體態、專注的神情和室內的陳設,營造出寧靜溫暖的空間,逼真的寫實感令人難忘。 這裡還展出了著名畫家波特(Potter)、哈爾斯(Hals)、道(Dou)、科庫克(Koekkok)和科涅利斯(Cornelis)等人的代表性作品。波特是一位油畫家和銅版畫家,以動物畫馳名,他的作品中動物佔突出地位,常在天空的背景下畫幾隻動物,或以寬廣的景觀為背景,畫上成群動物,再點綴些農民和鄉村建築。他對祖國的山河有深厚感情和了解,對大自然的瞬息變化,以及調和鄉間生畜、景色和天氣等手法上,表現得比同時代大多數人都更敏感。在體形安排、輪廓應用和明暗相襯方面,也頗具匠心。 哈爾斯陳列在這裡的名畫是「愉快的酒徒」,以巧妙的手法和強有力的筆觸,把當時的社會風氣赤裸裸地描繪出來。 館內還收藏著阿弗坎布(Hen-drick Avercamp)的作品「冬季溜冰雪景(Winter Landscape with Ice Skaters)」,以及彼得薩恩勒丹(Pieter Saenredam)的「烏得勒支的瑪麗亞教堂」等名畫。總之,這裡收藏著世界一流荷蘭畫家的畫,在版畫室內還有近百萬幅的版畫與素描,令人嘆為觀止。其他展示區還展出雕塑、家具、織綿畫和銀器等,以及其他的裝飾藝術和應用藝術,用多元化的展出方式呈現收藏品。 道生於1613年,死於1675年,是一位巴洛克畫家,也是萊登畫派主要的美術家,以家庭風格畫和肖像畫聞名。1628~1631年,師從雷布蘭特學畫,沿用大師題材,使用厚深法、精心構圖和明暗對照法作畫。1632年雷布蘭特離開萊登後,道的肖像畫逐漸為附加細節的家庭風俗畫題材取代,色彩趨於陰冷而技法越發精煉。靜物是他作品中主要的內容,如畫中的廚房常被蔬菜、家禽和用具塞滿。1650年後,他作了多幅燭光照耀的夜景畫。 科涅利斯出生於1562年,死於1638年,代表作是「貝絲貝出浴圖」;畫中有三名裸女在園中水池裡出浴,貝絲貝坐在池邊,乳腹豐腴,骨肉亨勻;一名黑人婦女向外立,另一名婦女背立,替貝絲貝洗浴,背立的婦女背影肥碩、黑人婦女看著貝絲貝,池旁置有脫下的衣服,光線神采、設色如真。 海洋博物館(Scheepvaart Museum)坐落在市區東面防波堤內南岸,是幢四層建築,原屬海軍所有,現為反映荷蘭當時作為海上強國時期輝煌歷史的專業博物館,主要展出16~18世紀間的船艦模型,以及有名的海戰繪畫、海圖和古代使用的船具等。博物館的入口處有極具古董價值的古地圖,以及有關航海的畫攤。館前露天展示的遠洋大帆船是博物館的一部分,登上船,可以體驗當年水手的遠航生涯。 性博物館(Sex Museum)坐落在中央火車站南面的水壩大道18號,不夠張揚的門口就在人行道邊,與一般商店的門口沒有兩樣。館內面積不大,但是「五臟俱全」,其成立的宗旨就是要讓「性」回歸到最初單純的面貌。這座歐洲第一家的性博物館共有三層樓展示空間,每層約有3個房間,每間各約10多坪大小。一樓門外有售票窗口,大門內中央擺設著希臘女神維納斯(Venus)的裸體雕像,兩旁的櫥窗內展示著中國和日本的春宮圖、畫冊、陶瓷和各種交合姿態的雕塑藝品,還有螢光保險套、按摩棒和性虐待的皮鞭等,在陰暗的角落裡,配合著冷笑聲的音效,一個穿著黑色大衣的變態老頭,意然敞開衣服露出那話兒,嚇得女客尖叫連連。定睛一瞧,原來只是假的暴露狂蠟像。 登上二樓的樓梯旁,掛滿女體的雕像。二樓右側有個電話亭,舉起話筒會先聽到男女調情話語,繼之有嚶嚶嬌嗔之聲,聽得人臉紅耳赤、心臟亂跳。順著右側進入室內,櫥窗裡有許多寫實的交合照片,有男女交合、有同性交、雜交和獸交的素描及黑白照片,其中有不少是1860~1960年間的色情照片,內容直接、大膽、赤裸裸地讓人有點難為情,但也不乏戲謔、趣味、尷尬和詭異的成分。除了照片,還收藏了古埃及、土耳其、中東和中國等地古代精緻的陽具工藝品、男女交合雕刻、情趣用品、圖騰和貞操帶等與性有關的文物,讓人見識到古代人類高昂的「性」趣。還有裙襬飛揚的性感女星瑪麗蓮夢露的蠟像,與人同高的巨型陽具雕塑,則成為遊客照相機的焦點。在一旁平櫃裡放置的,是由世界各地收集來的春宮圖和陶瓷色情藝品。其中有兩組外表看似一模一樣的陶瓷品,正面看是純熟的華爾滋舞者,反面看女舞者已被扯下上衣,露著雙乳與男舞者互相安慰著。 另一頭展示一些以女性情慾為主題的藝術畫作,夢幻中充滿情慾的張力,非常賞心悅目。在幽暗的展示區中,矗立著一具受虐者的蠟像,伴隨著尖叫哀喊的音效,加上畸型性愛的照片、報導,驚世駭俗的畫面讓人大開眼界。 三樓展示中、近代的性愛用具,中古世紀的婦女貞操帶、象牙製的撫慰陽具、純白無瑕的性造型瓷器,露骨而逼真;甚至出現了荷蘭紅燈區的櫥窗女郎。這裡還展示早期的色情海報,知名性感明星的照片,男女生殖器模具,以及大量性虐待和雜交的照片。 范隆博物館(Museum Van Loon)位於雷布蘭特廣場西南方皇帝運河南岸,這是一座保存17世紀富貴豪宅風貌的家居博物館,內有豪宅主人幾個世紀下來家族成員的肖像畫,當年的家具和陳設。 熱帶博物館(Tropen Museum)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東區,鄰近動物園和植物園處,始建於1923年,主要展示荷蘭作為殖民強國時期對殖民地有關的情況,通過對茅屋、住房、集市、商店、人類學標本、美術工藝品、民族服飾、樂器、家具、宗教文物、印尼諸島、新幾內亞珍貴藝品和南美等,逼真地再現各殖民地風貌。每個星期天下午,館內還有熱帶地區的方塊舞表演。 歷史博物館(Historisch Muse-um)位於卡爾華街西面的一個巷口,是一棟建於1420年的古老建築物。這裡原來是為了獻給聖路其亞所建的修道院,但自1578年後的整整4個世紀,這裡一直都是孤兒院,到了1960年才予關閉。1962年,市政府決定買下孤兒院的部分,作為1920年成立的歷史博物館的新家。1963年開始整修和布置後,終於在1975年10月27日開館,這天正是城市出現在正式文件的700週年。 它正面的入口是文藝復興風格的拱門,旁邊還有建於1581年的拱廊。400多年來,這座建築見證了城市的發展,並成為歷史的縮影,被稱為歷史寶庫。它的功能以發掘和保存城市的過往軌蹟為主,展示著自1275年建造城市至今的種種資料,也有藝術的收藏。不管是13世紀建城以來的文物實品,或是仿製標本,都透露出居民生活的變遷和審美觀念的演化。出土的器皿、幾世紀來的市街地點與繪畫、典型運河兩側房舍的建築結構解剖,以及海權時代民間警衛的大幅肖像與群像油畫,都令這座設在古蹟當中的博物館,閃耀著年代的光輝。此外,還有模型、銀器、彩繪玻璃和瓷器等引人入勝的珍藏。在餐廳中有17世紀製作的巨人像,雕塑技巧非常細緻。 最吸引遊客的,無疑是設在穿堂走廊的「民警畫廊」。在玻璃採光罩下,以17世紀法蘭德斯風格繪成的巨型油畫懸掛在兩側高牆上,這個通道是許多居民每日必經的地方,他們走過此處,也對自己城市的過去產生認同。 阿姆斯特爾格林博物館(Am- stel Kring Museum)位於中央火車站南面舊城區中舊教堂的北面,原係黃金時代富商的豪宅,由親天主教的商人楊‧哈德曼(Jan Hart-man)於1661~1663年之間建造的,他將3幢山形牆豪宅的頂樓打通,秘密改成可以容納200~400名天主教徒的禮拜堂,使這座高居頂樓的「地下教堂」有了「閣樓中的上帝」(Ons’ Lieve Heer op Solder)的暱稱。原來在15世紀時,新教的喀爾文教派傳入荷蘭,打破了舊教羅馬天主教獨領風騷的局面,兩教之間時常有互相迫害的情事發生。17世紀後,新教得荷皇恩澤,勢凌舊教,使得舊教連供奉耶穌的地方都沒有,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舊教徒就將他們的聖者尼古拉斯聖像,隱蔽在閣樓上的「地下教堂裡」,地下一樓則是富商的家居,以掩蔽天主教的秘密宗教活動。直到1881年後,「上帝」才走下閣樓,恢復羅馬天主教的正常活動,這座博物館展示有羅馬天主教的歷史資料,並以精巧玲瓏的古董風琴、繪畫和畫冊為主,是一座罕見的珍貴博物館。 猶太歷史博物館(Joods Histo-risch Museum)位於雷布蘭特故居附近,是座擁有15個圓筒形塔的獨特建築物,它利用位於新馬克特廣場15世紀城牆的西城門改建而成。1617年以來,它曾被利用作市內計量所(Weighting House),現在地下樓及一、二樓已經闢為猶太歷史博物館,內部集中展出有關猶太教及其歷史等資料。每年5月至9月的週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這附近就成為古董市場,頗受市民喜愛。 航空博物館(Aviodome Muse-um)位於希爾頓飯店附近,外觀設計非常獨特,遠遠望去,有如一株巨大的仙人掌。它的正面入口,展示著道格拉斯公司生產的DC-3型運輸機、格魯曼公司製造的戰鬥機。圓頂的館內,陳列著萊特兄弟製作的飛機模型,非常壯觀。遊客可以親自觀察引擎的構造,對於航空迷來說,真是其樂無窮。 雷布蘭特故居博物館(Remb-randthuis Museum)位於舊城區南面滑鐵盧廣場的附近,佐登布雷(Jodenbree)街4~6號,建於1606年,1908年重新翻修成雷布蘭特故居博物館。這一帶曾是猶太人群居之地,他生前居住的房子是面朝街道較小的那棟,門窗設計獨特,外觀沉穩實在。這是雷布蘭特自1639~1658年將近居住了20年的住所,是與其妻莎斯加度過生涯中最後一段幸福的時光,也是他藝術生涯的登峰造極時期,在這裡完成他畢生巨作「夜警」,但也在此飽嚐妻兒相繼逝世的打擊。後來他因負債累累而將自己的藝術收藏償債,但還無法清償所有債務,只好遷出流落在貧民區中。1911年此館正式對外開放,內部除了保有他生前家居原貌外,還珍藏有275件令人印象深刻的銅版畫和素描作品,以及他生前使用過的印刷機、銅版和家具。 雷布蘭特的版畫作品,特別強調明暗的對比及細節層次的豐富多元,看似雜亂無章的線條堆砌,其實嚴謹的筆劃已藉著蝕刻版畫的素材運用及製作技術,表現出細膩的情感。他在塗抹過蠟的金屬板上用刻刀精雕細刻,然後將刻過的金屬版浸入強酸裡腐蝕,再清除版面上的蠟層,在腐蝕的凹部漆上油墨,再用硬紙擦拭除去多餘的油墨,最後壓上一張濕紙便告完成。這位大師對蝕刻版畫的熱衷,多呈現於一系列肖像畫及宗教畫的主題上,利用黑色線條表現光影的變化,用「光」逐漸戰勝了黑暗,象徵希望的降臨。 梵谷國立美術館(Rijks Muse-um Vincent Van Gogh),位於國立藝術博物館的後面。原館建成於1973年,是座方形水泥玻璃建築物,內部寬大明亮,收集有梵谷的220幅畫作、500幅素描和600封畫信及手稿,由前任荷蘭女王茱莉安娜開幕以來,成為全歐洲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參觀人次從最初每年6萬,激增為每年100萬人次,而由荷蘭建築師雷特維德設計的主館已明顯地不夠使用。1991年,日本安田火災與海上保險公司捐贈2000萬美元,閉館擴建,由日本當紅建築師黑川紀章負責新館建築,歷時10個月。新舊兩館風格、材質截然不同,舊館採用鋁帷屏和混凝土為建材,幾何形的外觀略像祭壇,極富浪漫主義的風格;新館使用的主要材料是鈦與天然灰褐色的火山岩,呈橢圓形,建築風格有異於一般展覽室的「中性、不具個性」,而以明亮,醒目的現代感出現。新館位於舊館後面約1公里處,在國立美術館後的新闢綠林大道上,面積為5083平方公尺,連同地下一樓共三層,在地下室以弧形走道與舊館聯結。新館狹長的地下廣場,由一道弧線牆映射的半封閉空間,展出梵谷個人所收藏的浮世繪畫作。 新館開幕期間,地下一樓還推出「黑川紀章回顧展」,作品以模型及攝影師琳德絲為他所攝的紀錄為主;一、二樓則是「塞奧-藝術經紀人、收藏家與梵谷的弟弟」大展,它展現了梵谷兄弟的緊密情感,和過去少為人知的塞奧專業面貌與生活,從塞奧的收藏及經手畫作中,可以見到19世紀末的藝壇走向。館內除了展示梵谷收藏,更有塞奧經手的1840~1920年其他藝術家的許多收藏。 梵谷畫作價值連城,美術館的警衛配備了無線電對講機,彼此密切連繫,以防範小偷和狂徒。不過對於慕名而來的遊客,這些畫作並無玻璃框或鐵欄杆作為阻隔,觀眾可以趨近細看「瘋狂畫家」大膽的設色與豪放的筆觸,親近這個奔騰澎湃的靈魂。這位畫家在有生之年,鑑賞者寥寥可數,但時至今日,他的魅力已席捲全球。 館內梵谷所作的素描,從早期到晚期都有,早期是先畫鋼筆素描,再加上淡彩,畫出鄉村風景,那種蕭條的景色非常動人;另外有幾幅是農夫生活的素描,以一位穿淡藍色上衣的老農夫為主題,從在田裡一直到家裡烤火;最後一幅是當那位老農夫工作一天後回家取暖的情景,表現得相當成功。館內還有一些梵谷晚年時用蘆葦筆畫海景的素描,也非常生動。 梵谷沉鬱頓挫的早期作品「吃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以及自殺前不久的預言性作品「麥田群雞」,是館內收藏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幅作品。「盛開的桃樹」畫風較為明亮歡愉,令人眼前一亮。「臥室」的表現手法,是表現主義的先河;「豐收景象」和「播種者」以法國東南部阿爾勒的田園風光為主題,代表梵谷受到南歐陽光洗禮後的風格轉變。這位大師生前窮困潦倒,請不起模特兒,便對著鏡子畫了多幅自畫像,反映了他當時的精神狀態。館內收藏了數幅這一系列作品,遊客可以和畫中梵谷狂熱的眼睛對看。 主館一樓置有工作室,配備了桌椅和畫具,讓遊客畫出自己心中的「向日葵」。梵谷畫作中的「向日葵」、「鳶尾花」各有10幾幅,都是同姓同名,只是畫作不同,因為自梵谷精神病發作以後,被關在一個小房間裡,只有一個窗口,窗外是盈野的向日葵,所以他只好畫向日葵了。館方讓遊客自己揮毫,是希望這個地方不僅使人藉著凝視梵谷的繪畫技藝尋獲「再創造」的能力,也能培養自己的創造力。此外,一樓還附設餐廳和販賣部,販賣印有梵谷畫作的明信片。 梵谷這位生前並不為人了解和看好的藝術家,卻被後人譽為「熾烈的畫家」和「最具傳奇色彩的曠世奇才」。他那狂熱而執著於繪畫藝術上的精神與貢獻,為後世留下了不朽的藝術巨作;當人們在美術館看到他那狂放而熱情的筆觸,將整個生命情感投注在畫布上的作品時,在駐足欣賞之餘,心中不禁充滿著感動的情愫。 1853年3月30日,這位近代藝術史上舉足輕重的大畫家,出生在北荷蘭省桑德爾特鎮,是一位貧困牧師Theodorus Van Gogh的次子(長子已經夭折)。由於家境困苦,15歲就輟學在家,結束了正規的教育,16歲開始在海牙叔父經營的古匹爾畫廊上班。四年後被調往倫敦的分公司,在那裡初戀受挫,使他顯得更加沉默,並開始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然而悲天憫人的個性並沒有為他帶來掌聲,被解雇後做過小學教員和美術店伙計,但都告失敗。 1878年25歲時立志當牧師,進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傳教士養成所學習,在尚未得到任命書時,就開始到礦區傳教,他最早期的幾幅素描就是在那時畫的。在目睹礦工的窮困生活後,他捐出所有家當,甚至親自搬到礦區住。他為人正直、勤奮,卻經常碰壁受挫;他努力在「活」,熱愛宗教與真理,為了傳播福音,曾臥薪嚐膽地準備神學考試,卻因太過執著而事與願違,使他不但不能把光明帶別人,反而使自己陷入黑暗深淵。在走投無路時,於1880年27歲時,了解到藝術才是自己真正的職志,通過藝術才能帶給自己及人們以美麗和慰藉,乃來到埃頓(Etten)小村依親,當時他父親在此地擔任牧師。當地的田野風光激發他以農夫的勞動為創作主題的靈感,替芸芸眾生作出忠實的記錄,但卻無人欣賞他,在10年的創作生涯中,雖然曾創作800多幅油畫,但在生前只賣出一幅。那是在1888年11月12日所畫的「紅酒莊」,這張畫作異於其他作品,整個畫面顯得分外喜氣洋洋,於1890年在[[布魯塞爾]]的20藝廊展出,被當時的女收藏家安娜‧博什(Anna Boch)花了400法朗買下,這張畫便成為梵谷一生中唯一賣出的作品。 梵谷在埃頓的歲月以一場苦戀作終,他在「情」字這條路上,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終致滿身傷痕。他曾愛上房東的女兒和表姐凱伊,但皆是因「郎有情、姐無意」而告終。當時寡居的表姐凱伊帶著兒子來到埃頓度假,常陪伴梵谷散步談心和到郊外寫生,他愛上表姐並向她告白,結果被她拒絕並離開他。梵谷追到阿姆斯特丹求見凱伊,並當著她雙親的面,把手放進煤油燈火焰中說:「看我的手能在火中維持多久,就讓我見她多久吧!」結果得到「你再也看不到她了。」的絕情回答。 他還一度和大他13的瑪歌談戀愛,且論及婚嫁,卻遭女方家族反對,又以分手告終。1882年,這回愛上一名在海牙街頭阻街的妓女席恩(Sien),她大梵谷2歲,當時為32歲,出過天花,臉上有痘疤,鷹勾鼻、雙頰瘦削,脾氣焦慮易怒,懷有7個月身孕,已育有一女。兩個不快樂的人在一起,生活費用全靠弟弟西奧供應,兩人同居了20個月,梵谷比往常更努力作畫,不希望席恩回到老路子上,一口氣接納了她一家6口。當她的兒子威廉出世後,患有多重併發症,梵谷還是盡心照顧席恩母子,為她畫了水彩畫「母與子」、鉛筆畫「哺乳的母親」和「坐著的母子」等60幅素描,但最後兩人仍是分手。 愛情雖已幻滅,但藝術卻萌發新芽,因失戀後與父親鬧翻,離家前往荷蘭藝術重鎮的海牙,使他的藝術得能再上層樓。 梵谷的作品依時間地點可分為好幾個階段,但是在主題的取材上,似乎都與他熱愛生命有關,他心細如髮,看到了別人視而不見的感覺。他非常關心出賣勞力的中低階層,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那種人與自然相抗衡的能力,彷彿是一種努力活過的證據。1883年底來到北布拉奔特省努艾倫村,這裡和四周田野給他很大的靈感,他畫田裡工作的婦女、沙灘上的漁夫、農人和礦工,粗獷的筆觸配合著細密的觀察力,那種告白式的宣洩,好像表達了自己對世界冷暖的控訴。他早期的作品雖然受到米勒及荷蘭前輩畫家雷布蘭特、哈爾斯和維梅爾等人的影響,但從他充滿野性的筆觸和粗獷的造型所形成的特殊風格,已經可以看出他日後成為印象派大師的基礎。從1883~1885年間,他共畫了190幅油畫,282幅素描和水彩畫。在這段時間裡,雖然貧困、失意和病痛接踵而來,但這一切反而促使他完成初期傑作「吃馬鈴薯的人」。它作於1885年10月,畫面採用雷布蘭特的光線集中法,雖然粗獷,但整體結構卻非常緊密。它表現了一家5口人辛勤耕作後,正圍在餐桌前享用成果;他們眼瞼厚重,但炯炯有神,彷彿還在討論田間的農事,布滿皺紋又凹凸不平的皮膚,尤其是宛如樹瘤般的手部關節,充分體現出大地工作者的驕傲。甚至有人將這幅畫比作農民的「聖餐像」。 「吃馬鈴薯的人」和「紡織工」等初期作品,都把他對社會含蓄的批判及勞動者的困苦生活深深地表露出來。後來,他逐漸認識了許多朋友,打開眼界,開闊心胸,作品的整個基調也明快起來,如「畫架前的自畫像」等作品。 1886年他隻身前往巴黎,受到當時法國印象派畫風和日本浮世畫的啟蒙,學習了印象派對光線和顏色的運用,這對他往後的作品有著重要影響,從此以後,梵谷展開了另一階段的創作,開始用顏色與質感,在畫面上編織故事。他在1888年2月至第二年5月期間居住在法國東南部的阿爾勒(Arles),這時他的作品大多體現了表現主義和象徵主義,成為他創作的頂峰時期。在這短短的15個月間,他找到了所追尋的色彩,那些明亮多姿的陽光色彩更充實了他的繪畫語言。他說:「色彩像音樂一樣,是一種震動,它能在自然裡表現一種最富創造性而同時又最難下定義的東西,那就是它的內在力量。」。「向日葵」(Sunflowers)和「播種者」等200多幅傑作,都是他在阿爾勒嘔心瀝血的結晶;在「播種者」中,他將畫面切成斜向,樹與人物畫在前面,將太陽畫成檸檬色的大圓盤,這種構圖是從日本版畫中學來的。畫面上黃綠色的天空飄著粉紅色的雲,地面呈淡紫色,而樹與人物則使用鮮麗的藏青色和褐色,由此可見梵谷對色彩的象徵性用法及大膽的構圖法確有獨到之處。 在他最後5年的繪畫生命中,畫了30多幅「自畫像」,雖然一部分原因是由於他沒有錢請模特兒,然而更值得探討的,似乎是一種要看清楚自己的行動。自畫像的眼光從開始犀利注視著觀眾,到後來越來越模糊和疏離,甚至不知道在看那裡,遠遠的、冷冷的。 他一生都苦於生理和心理的疾病,1888年與高更同住兩個月後,竟然在盛怒之下用刀割掉自己的右耳朵,乃於同年5月被人強迫送入精神病院。在治療期間,他完成了一幅最具爭議的代表作品「星夜(Starry Night)」,把繪畫創作推向另一個高峰,也把印象主義的創作理念溶化在自己的作品中,並且推到了極致。這幅畫作於1889年5月,畫面上大星星和小星星交織成光束,在夜空中迴旋蠕動;細長有如爬藤的教堂尖塔不安地伸向天空,彷彿向上帝控訴著人間的悲哀;厚實的筆觸,有如把顏料直接擠在畫布上,好像驅動萬物的推力。這個時期梵谷的作品已經超越了單純寫生的事物再現,而表達出一種情溢於辭的強烈風格。他在畫面上所經營的,好像不只是有星星的晚上,而是一種孤獨與悲壯,一種笑傲江湖的豪情。其實他真正所畫的,就是他自己。 美術史家把梵谷所處的那個年代稱為近代藝術的開端,他生長在一個巨變的時代裡,工作上積壓已久的絕望與憤怒,長久被人摒棄而陷於孤獨的驕傲和自憐,加上他原來善良木訥又有著飛蛾撲火般熱情的個性,使得他一旦投身繪畫藝術,便好像找到了一個心靈避難的場所,平衡了他所有的不滿。畫,對他來說是一種寄托,也是一種治療。他日以繼夜,如魚得水般地越游越深,再也沒有回來。 1890年5月後,他過起了田園生活,連作畫風格也日趨色調鮮明,筆觸寬闊及富於情感發展。可惜最後大師由於精神絕望,在同年7月27日傍晚於奧威須沃斯(Auver Sur Oise)外出寫生時,舉槍自殺於田園中,負傷後仍搖曳著回到住處,於兩天後的29日凌晨離開人世,享年37歲,可謂英年早逝。雖然梵谷的作品在他生前名不見經傳,但是在他逝世後於20世紀初葉,人們才發現這位大師巨作的獨特之處,故而聲譽日隆,歷久不衰。 梵谷用生命作為賭注,在漫長的美術史中佔據了短短的37年,留下所有作品1700多幅和700多封信。人們雖然不知道他是因為瘋狂而創作,還是因為創作而瘋狂,但卻都被那種對藝術的態度和熱情而感動。他在1888年所畫的「向日葵」,100多年後拍賣價值已超過6400萬美元,相信收藏家真正收藏的,應該是那份執著的記錄。 市立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位於博物館廣場一角,鄰接梵谷美術館。這是一棟建於1893~1895年由威斯曼設計的優美紅磚建築物,為一座荷蘭新文藝復興樣式的古典建築;外觀上裝飾了好幾座人物雕像,大半都是荷蘭藝術家的雕像。市政府之所以建造這座美術館,是由於阿姆斯特丹在1891年收到蘇菲雅‧奧斯坦‧德‧本捐獻的大量藝術收藏品。館內展示品以近代繪畫為主,從19世紀後半期到現代繪畫,依年代順序展出,讓參觀的人們一眼就可以看出近代繪畫潮流與風尚的演變。 杜素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 Scenrama)以製作古今名人的蠟像而聞名,它位於水壩廣場上的皮克‧科勞班格(Peck & Cloppenbourg)商場中。它最初的主人叫做瑪利‧郭修茨(Marie Grosholz),自小便在蠟像製作大師寇蒂斯門下學習,當時她母親是大師的管家。大師將全部技藝都傳授給瑪利,並在死後把全部蠟像都給了她。大師死後一年,瑪利嫁給凡斯瓦杜素,從此成為人們所熟知的杜素夫人。 杜素夫人生於1761年,逝於1850年,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蠟像師,她的傳奇事蹟包括在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製作上斷頭台的路易十六國王和瑪麗皇后的死亡面模(Death Mask)。杜素夫人死後,英國曾成立一個紀念她的永久性機構。 1802年,杜素夫人來到英國開辦蠟像展覽事業,並且在英國度過了33個寒暑,在倫敦的貝克街成立了第一座永久性的蠟像館。1970年,她的第二座蠟像館在阿姆斯特丹卡爾華街成立,受到大眾的歡迎。1991年遷館到現址,規模擴大兩倍,花費了當時的1500萬美元,以「活在過去,展望未來」作為館的座右銘,現在每天約有3500名觀眾拜訪。 館內塑造的蠟像群中,有著名畫家雷布蘭特、梵谷、畢卡索、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印度聖哲甘地、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美國總統歐巴馬和荷蘭柔道王安東、赫辛克等著名人士,可以說舉凡世界上聞名的藝術家、政治家、運動員和影視明星等,從歷史人物到至今還活躍的名人,都活靈活現地聚集一堂。這些蠟像栩栩如生,技藝精巧。 館內每週對客人發兩次問卷,詢問還缺那些名人,然後根據問卷的結果來選擇,每年約有6尊新像加入行列。在為某一位名人製作蠟像時,館方會要求名人合作,擺3小時姿勢供他們塑像;製作過程耗時至少得6個月,並且毛髮必須一根根植入,每具成本約1.2萬歐元。大人物都很忙,於是許多人就提供自己的照片或錄影帶,因此在為畢卡索塑像時,發生了一段趣聞。在館方邀請他時說不打算來,因為他已看過雷布蘭特的像,「你們都能把300年前的雷布蘭特做得那麼好了,我還來作什麼?」而其他名人在觀看自己的蠟像時,也對館方精湛的技藝讚不絕口。這裡還展示17世紀荷蘭黃金時期阿姆斯特丹的生活情形、自然風光和建築藝術,並設計成四季,從不同的季節來展示當年的風貌,無論人或物,都塑得和實物一樣大小。 在水壩廣場後方的運河旁,還有一座大麻博物館(The Hash Marihuana & Hemp Museum),用以展示大麻植物的實用功能與歷史的演進。在王子運河旁則有船屋博物館(Houseboat Museum),讓人體驗生活在船上也能有家的溫馨。 安妮之家(Anne Frank Huis)是「安妮日記」的作者安妮弗蘭克在納粹德國佔領這個城市時躲藏的密室,位於王子運河畔。這間陰濕狹窄的運河房子,在「阿姆斯特丹最受歡迎的旅遊點」調查中排名第八,每逢假日,遊客大排長龍,憑藉的便是她不朽的純真魅力。 「我們是一群上了鐐銬的猶太人,沒有任何權利,我們必須勇敢堅強……」這段簡約的文字節錄自一個出生在德國的猶太14歲少女安妮的日記中,她只活了15歲,便犧牲在納粹德國的集中營裡,現在她的雕像就立在西教堂旁。 20世紀30年代,她父親為躲避納粹德國的壓害,舉家遷移到阿姆斯特丹。1941年德國佔領荷蘭後,她被迫從公立學校轉到猶太學校上學,為逃避被送往集中營,乃全家和另外4個猶太人一起,於1942年7月躲進食品店的倉庫中,由樓下的非猶太人送食物維持生活,這整整兩年驚惶保命的生活點滴,全被她寫進日記中。隨著盟軍的捷報頻傳,安妮一家一度深信苦盡甘來的日子即將到來。1944年8月被人告密,蓋世太保將他們送進集中營,除了父親外,全家都被殺害,她則死於斑疹。納粹德國失敗後,她父親在曾經躲藏過的屋子裡發現她寫的這本日記,乃在1947年將它加以發表,題名為「密室」,後又改名為「安妮日記」。這部少女日記無論在文字或思想上都顯示出作者的早熟,反映出一個處於逆境中少女的感情歷程。日記中寫到:「不管怎樣,我仍然相信人心是善良的。」它感動了無數顆嚮往和平幸福的心靈,被譯成30多種文字,在50多個國家裡出版發行,從1947年至今,共出版了3000萬冊,成為世界上最暢銷書之一。美國人還把它改編成劇本,拍成電影,使安妮的故事進一步流傳到世界各地。 她寫這部日記時才14歲,面對苦難的記錄,使她成為受難的猶太青年的化身。這本讀來令人無比心酸的日記,是個正當青春的少女對成人世界的痛徹批評;她雖在苦難中求生存,但依然保持毫不氣餒的過人勇氣,為逃避納粹追捕而與家人蛰居暗室,盼望夜盡天明的真實故事,令人潸然淚下。「……我好想咳嗽,但是只能躲在毛毯裡忍住不敢出聲。」「天啊!為什麼他們要拚命的製造武器?飛機和戰車都愈造愈大呢?」……,這發自一個純潔少女的心聲,是對納粹種族歧視和罪惡戰爭的血淚控訴。 安妮蛰居的暗室,現已闢為紀念館。它表面上是辦公室,內部卻隱藏著秘室(Achterhuis),外室和秘室的通道是面迴轉式的牆壁,安妮寫日記的閣樓,就是通過這道牆壁走廊溝通的,走廊的牆壁上還留著美國拍「安妮日記」電影時的女明星照片和雜誌剪貼等。安妮的閣樓係按當時的情景保存下來,牆上貼著的明星圖片,是小女孩在避難歲月裡的心靈寄托。從閣樓的窗邊,可以望見西教堂附近一帶的景致,有些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參觀者,看到陰沉的居住環境忍不住落下淚來。它的外棟建築有各國發行的「安妮日記」版本和全家照片,以及納粹德國在各地設置的集中營照片等資料。附近還豎立著安妮的小小銅像,供人們悼念,常常可以看到有心人獻上一朵小花,遙慰一顆曾受盡苦難的靈魂。 在這個城市想安排一次博物館之旅,有一個非常特殊有趣的方式,那就是搭乘絕無僅有的「博物館運河船(Museumboat)」,每天上午11時從中央火車站前出發,每隔45分鐘一班,共停5站,全程涵蓋16家博物館,包括著名的安妮之家,戲劇博物館、國立藝術博物館、梵谷美術館、市立博物館、雷布蘭特故居博物館和猶太歷史博物館等。遊客不但能一口氣參觀數座博物館,還能欣賞沿岸精緻的運河船屋。它分普通票(Ordinary Dayticket)和綜合票(Combi-Tirket)兩種,持普通票可以任意上下船,並享有多家博物館的門票半價優待;持綜合票可以全天搭船遊覽,並可免費參觀3家博物館。 阿姆斯特丹擁有眾多的風貌,被喻為全世界最美麗的首都之一,同時,也是一個值得深度探索、百遊不厭的城市,它那挹翠環綠的鄉間景觀,也絕對不可錯過;沿著阿姆斯特爾河畔道路驅車或乘馬車暢遊,最為愜意。這條河和荷蘭所有的運河一樣,兩岸盡是蒼翠欲滴的錄樹,不同的是,這兒憑添了幾分鄉間所特有的寧靜和悠閒,尤其在傍晚時分遊玩,猶如走入如幻似夢的童話幻境中。 這條河兩旁,有幾十座造型迷你卻典雅可愛的茶屋(Tea Hou-se)建築,這些已經廢棄不用的茶屋,是早年荷蘭有錢人家出遊或狩獵時歇腳喝茶的小房子。現在,一座座小巧迷人的茶屋,已成為河畔最特殊的人文景觀,與河畔一座由古堡改建而成的大學,同樣受到遊客矚目。河附近還有一座號稱荷蘭最美麗的德哈古堡,堡內的玫瑰花園和護城河景觀都非常美麗。 郊區還有不少風車,它們獨特的景致,成為遊客的必遊之地。這裡最古老的風車紀錄可以追溯自1307年,從當時開始,荷蘭人就知道利用自然配合簡單初步的裝置開發動力。風車之所以盛行於荷蘭,是因為荷蘭國土低漥,又有天然的強風從北海吹來,能吹動風車不停的轉動,用來作為與海爭地的動力,並可將低地的水抽往高處。此外,風車還可以用來作為磨麥、鋸木、榨油、製煙和磨可可的動力。木製風車是荷蘭最典型的風車式樣,通常是8角形的,也有6角形或12角形的,一般須手動地配合風向,從外側開始調整風車的方位;最新改良的風車會隨著風向的變化,自動地調整風車的角度。在18世紀中葉,全國風車多達1萬座,現在國內仍有900座風車作為歷史文物及觀光用途,少數新建性能更佳的風車也投入生產作為節約能源的動力。其中最典型的一座是叫做利克(Rieker)的風車,原建在利克水道附近,1956年起被遷置於布登威爾德特(Buitenveldert)的現在這個位置,是一座保存良好的大型風車,周圍都沒有人家,是拍攝風車的最佳地點,附近還豎著雷布蘭特的銅像。大風車建在四層樓的頂上,車葉最長達40公尺,樓房下面兩層住人,第四層作為機房。古雅的風車點綴在蒼翠的田野上,遊客可進入風車內,觀看磨房的作業情形。 迪卡(Molen de Dikkert)是位於市區南部荷蘭航空公司辦公大樓前面的風車小屋,這座風車已經沒有車葉,內部設有餐廳,仍然保留傳統的荷蘭風味,令人賞心悅目。布魯姆(De Bloem)風車坐落在中央車站向西延伸的哈爾姆路上,風車的景致不如其他地方美。 贊斯堡(Zaanse Schans)是一處露天博物館的名稱,屬阿姆斯特丹北方15公里處贊斯特(Zaan-stad)市的管轄,位於贊河(Zaan River)畔,是個富有深厚民族色彩和趣味性的村莊,也是荷蘭最有名的風車村之一,村內水道縱橫,有典型的荷蘭鄉村景色。如果說風車、鬱金香、乳酪、木屐和運河是荷蘭的標誌,那麼贊斯堡就是荷蘭的縮影,小小的一個村落,每天都有觀光團拜訪。 它以前就因為超群的造船技術聞名,1697年俄國彼得大帝曾到此地學習造船,傳為佳話,現在造船業仍是這裡的主要工業。這個村落一派田園風味,是個相當令人迷醉的農村。這兒的牧草由於受到雨水的滋潤,不但釉綠乾淨,最適合牛羊吃食,而且在視覺上有如地毯般悅眼。 傍水而居的贊斯堡,除了鬱金香的規模不大外,幾乎觀光客想看的荷蘭特色,全都具備,17世紀風格的屋舍、風車和橋樑,大多保存得很好。沿著村旁河邊漫步,眼前一大片綿延的田園中,零星散布著各式各樣的風車,以及明朗樸實的民屋家舍,這些房舍牆面多塗上綠色,因而又有「綠村」之稱。這裡共有8座風車,每座的造型和設計都不相同,其中一座還在上面畫了兩個圓眼,彷彿是張笑臉在歡迎遊客,令人看了不由會心一笑,這樣精心的設計,更增添了綠村的吸引力。它們原來是用來抽起低地的積水,現在充當胡椒粉的磨坊,並開放供遊客參觀。 村內還有鐘錶博物館和以前的麵包店、海鮮餐廳等,最吸引人的是乳酪製作場與木屐場,它們都有現場解說加操作,也有成品供觀光客購買。這裡的乳酪叫「高登乳酪」,平均1000加侖的鮮奶可以製成100公斤乳酪。有些製成大餅狀,重達12公斤,室內貯藏時間高達3年。 這裡的木屐製作坊(Wooden Shoes Prosessing Factory)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由於荷蘭地勢低窪多雨,在工業革命前人們都很窮,特別是農村的人多數都買不起鞋子,於是就用木頭做鞋,又稱木屐,因此木屐就成為荷蘭人自古以來的生活必需品,幾乎家家做木屐,人人穿木屐。傳統的荷蘭木屐是用整塊木頭製成的,在短短的數分鐘時間內便削成雛型,做好後塗上各種艷麗的顏色,別致可愛,又可防濕。現在荷蘭木屐年產量高達300萬雙,除了用於穿著走路外,還可以做成長靴,加配溜冰刀;甚至做成下田、騎馬專用的鞋具。木屐式樣乍看簡單,但卻分成數十種,男女、職業有別,在家外出穿著也都有講究。它還是荷蘭人訂婚時的男方聘禮,並且幾乎每個家庭都備有一、兩雙。此外,它還是荷蘭著名的工藝品,尖翹的鞋尖、厚實的鞋底,看起來像袖珍小船,古樸的造型和精巧的做工,風格各異的圖案和華麗的色彩,是外國觀光客最愛選購的旅遊紀念品。 艾夫特琳(Efteling)遊樂園,是歐洲最有趣的童話公園之一,位於阿姆斯特丹市的東南方,佔地約68公頃,它將童話裡的故事搬到現實的生活中。園內分成東南西北四個區:東區是熱鬧喧嘩的機械遊樂區,這裡有雲霄飛車、海盜船,還有印尼神龕造型用塑膠製造的瞭望台,靠電動巨柱送上高空;台旁有一片大湖,提供電動遊艇供觀光客遊湖。南區有一座世界村,以異國風情為主,有南美神殿和阿拉伯皇宮,且被人工湖泊或河流所圍繞。西區是童話森林,不僅是富有童趣的孩子天地,也是親子同遊的開心窩,42個童話故事讓孩子驚喜不盡:睡美人靜靜臥在小丘上的古堡中;漢斯和格蕾蒂這一對被父母遺棄的饑餓兄妹,因受糖果屋、麵包屋頂、餅乾牆、糖果窗、巧克力門的巫婆誘餌的引誘,而被關在院子裡、地窖中;小紅帽去拜訪外婆,佯裝外婆的大野狼已躺在床上,教人為小紅帽捏一把冷汗;吃了毒蘋果的白雪公主已不省人事,7個小矮人守護著她。北區是炫麗的嘉年華遊戲,並有走迷宮,坐轉轉車和耍馬戲等遊樂。 巴里爾圍海大壩(See Dykes and Dam)位於市北60公里處,正當須德海流入北海的入口地方,將須德海一分為二。這條世界上第一攔海大壩長32.5公里,寬90公尺,高10多公尺,裝有兩個水閘,是荷蘭圍海造田的最大工程,始建於1929年,完工於1932年5月。後來又花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在原來的須德海內分期建成了5個圍墾區,成為荷蘭用人工造出的第12個省。這些圍墾區使國內增加了1/10的耕地面積,成為農業高產區之一。 從巴里爾圍海大壩的一端向前望去,只見一條平坦的高速公路穿過大海,北邊是風高浪急的北海,南面是風平浪靜的內陸湖。在大壩中間15公里處,建有汽車調頭的立交橋;大壩西端,建有荷蘭著名的水利工程師萊利的塑像,以紀念他為設計這座舉世聞名的攔海大壩所做出的空前貢獻,並說明荷蘭人與大自然爭地的才智、毅力,遊客訪問阿姆斯特丹時,一定要來參觀這座既是防洪水利的工程,又是旅遊點的大壩。 贊沃(Zandvoort)位於阿姆斯特丹西南方25公里處的北海濱,是一處優良的濱海度假勝地,有熱鬧的海灘和舊漁村,是阿姆斯特丹人夏季戲水和進行日光浴的去處。 默伊登(Muiden)城堡位於東郊13公里處,這是一座建於13世紀、有四個尖頂塔樓的中世紀式古城堡,相傳它的主人是在城堡內被暗殺的,現在城堡已成為開放性的博物館。
返回到
阿姆斯特丹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