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伊朗 的原始碼
←
伊朗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各城市風光好== 托爾巴特海達里耶(Torbat-e Heydariyeh)是呼羅珊省中北部的重要城市,它的名稱源自一位名叫戈特布丁‧海達爾聖人,他於1230年逝世後,便葬於此地,聖墓遺留至今。 當地的經緯度為東經59度13分、北緯35度16分。它位於馬什哈德以南128公里處,是當地公路交通的一個重要樞紐,有公路通往北面的馬什哈德和南面的扎黑丹。在地理關係位置上,它北鄰伊斯蘭堡,東與托爾巴特賈姆(Torbat-e Jām)遙相呼應,東南通羅什哈爾,西南近卡什馬爾(Kās-hmar)。 城內還有一座古代城堡和伊斯哈格汗方舟的遺蹟。這個城市的貿易以農產品交易為主,現在約有18.2萬人口。 加延(Oā'en)市也是伊朗東部呼羅珊省的城市,以前曾是境內南部高地地區的首府。經緯度為東經59度11分、北緯33度44分,位於托爾巴特海達里耶市以南234公里處的丘陵地區,有公路通往北面的馬什哈德和南面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扎黑丹,東經沙赫拉赫特可以前往鄰國阿富汗,南和塞代接壤,西北可接阿薩達巴德。 現在的城市建於15世紀,曾被烏茲別克人佔領過;16世紀後被阿巴斯一世所征服。現在這裡約有8.5萬人口,主要的工業是地毯和毛毯編織業,主要的農產品有穀物、蕃紅花、蔬菜和羊毛等。市內也有不少歷史遺蹟。 博季努爾德(Bojnūrd)是呼羅珊省西北部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7度19分、北緯37度28分。北隔阿特拉克(Atrak)河可與鄰國土庫曼接壤,西北可通往阿什哈內,南接埃斯法拉延,東通希爾萬(Shirvān),約有20萬人口。 1997年2月4日,在相隔1小時內發生兩次大地震,分別為芮氏規模5.4和6.1,至少造成72人死亡,200多人受傷。附近有14個村莊被夷為平地,另外45個村莊也發生嚴重災情,並有芮氏規模4~4.9級之間的餘震。 比爾詹德(Birjand)是呼羅珊省東部的一個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9度13分、北緯32度53分,位於加延以南111公里處,北鄰塞代;東和邊城阿瓦士遙相呼應,並與塔巴斯接壤;也有公路通向東南方的薩爾比謝;西南界霍斯卡;西北達伊姆。庫斯夫河穿城而過,這條河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都乾枯無水。 這個海拔1455公尺的城市,是伊朗東部南北公路的重要樞紐站。由北往南的公路至此分出兩條路線,一條可抵達波斯灣的阿巴斯港,另一條則通往扎黑丹。此地出產的羊毛品質優良,編織地毯是當地最主要的工業。現在全市約有18.5萬多人口。 古昌(Quchān)是伊朗東北部呼羅珊省北部的城市。在歷史上,它一再遭到地震的嚴重破壞,目前城市建於1895年。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8度30分、北緯37度6分,北有公路經由伊瑪目戈利和巴季古蘭兩市,前往鄰國士庫曼的阿什哈巴德(Ashgabat),西北也有公路通往希爾萬(Shirvān),西有埃斯法拉延,南和道加伊接壤,東南有公路經由恰納蘭至馬什哈德。 這個城市海拔1149公尺,人口稠密,全市有超過23萬居民,大多數是17世紀移居此地的庫德族後裔,目前許多居民仍然過著游牧生活。這裡土地相當肥沃,周圍地區盛產穀物,還有大片葡萄園。 圖斯(Tus)位於馬什哈德西北方24公里處,是呼羅珊省境內的小城。早在公元前4世紀這裡就已成為城市;12~13世紀初曾是花剌子模王國的首都,因此繁榮一時。1220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鐵騎攻掠此城,倖存下來的居民便遷居往馬什哈德。自此之後,圖斯便衰落下去,變成一個小城鎮。現在當地仍然殘存著連綿25公里長的古城牆。市內古城堡的廢墟中,有伊斯蘭教第一哲學家亞爾‧蓋沙里之墓。 城內有名的古蹟還有費杜西之墓(Tomb of Ferdowsi)。費杜西是伊朗11世紀的傑出詩人,他花了整整35年的時間,整理出自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傳入伊朗後、散失的古波斯神話和傳說,編成長篇敘事詩「國王之書」。據說如果不是他專心一志,伊朗大部分波斯神話及傳說,恐怕早已散失殆盡。 這部長篇敘事詩是獻給伽色尼王朝國王穆罕默德的。不料,穆罕默德不履行支付5萬金幣之約,僅以兩萬銀幣支付給詩人。當金幣運到時,詩人正在公共浴室洗澡,當他看到金幣袋內裝的竟是銀幣時,自尊受損,一氣之下,便將所有銀幣分給在場的人,並打算回到他出生的故鄉去。後來傳說穆罕默德國王心生悔意,決定補送5萬金幣給詩人,熟料金幣送抵城門時,詩人的出殯行列正從另一個城門出去。 內沙布爾(Neyshābūr)是呼羅珊省北部的重要城市,也有悠久的歷史,公元5世紀時由薩珊王朝國王沙普爾一世所建,將它建為當時境內的拜火教中心和貿易中心,並於公元5世紀成為皇家駐地。後來幾度興衰,13世紀時遭受兩次地震的災害及蒙古人入侵的破壞,但都能迅速加以復建。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8度50分、北緯36度12分,在地理位置上,有鐵、公路通往東面相距52公里處的馬什哈德,西南有公路通往薩卜澤瓦爾,西與蘇丹阿巴德接壤,西北有鐵路經霍克馬巴德西面的塞姆南省,北可通加伊,東北與恰納蘭相呼應。 此地有18.5萬多人口,海拔1213公尺,地處寬闊、肥沃的平原,已成為國內農牧產品的重要交易市場,種植有穀物和棉花,並經營地毯和陶器的買賣。這裡所生產的內沙布爾陶器(Neyshāb-ūr Pottery)歷史悠久,製品風格豪放,最明顯的特點是用黑色和赭色繪畫鳥類時,以白色和綠色加以點綴,也有的陶器則在裝飾背景上畫有粗獷的人物和動物圖案,據說這種風格起源於公元9世紀時河外地區,可以看得出它與薩珊王朝時代及中亞細亞的製陶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繫。 內沙布爾留有不少中世紀時期的歷史遺蹟,有建於1643年的精美圓頂陵墓。在一座清真寺附近,還有12世紀波斯天文學家和詩人歐瑪爾‧海亞姆(Omar Khay-yam)的墓地。 卡拉季(Karaj)是德黑蘭省的重要城市,位於德黑蘭省的中西部,經緯度約為東經51度2分、北緯35度50分,位於厄爾布茲山南麓,有鐵路及高速公路前往51公里處的首都德黑蘭;它的南方為蘇丹阿巴德(Soltānābād),也有鐵路通達;西北有鐵路和高速公路通達加茲溫省的阿卜耶克。 這裡的對外交通非常便捷,德黑蘭至大不里士的鐵路正好從這裡經過,市內設有火車站。另外,德黑蘭至大不里士的公路幹線,也在此分出一條支線。 目前這個城市擁有28.5萬多人口。1961年,在附近的卡拉季河谷上,修建一座容量為1.84億立方公尺的大水庫,使這裡的農業得以迅速發展;市內並有糖廠和化工廠。 戈爾甘(Gorgān)舊稱阿斯特拉巴德(Asterābad),是馬贊德蘭省中部的一個重要城市,在很早以前就已存在,19世紀時曾連續遭受卡札爾-土庫曼(Qājār-Turkm-en)部族的破壞。20世紀30年代又遭受一場大地震,震後城市得以重建,並改名為戈爾甘。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4度29分、北緯36度51分,臨加雷河支流,西距裏海37公里,是裏海沿岸鐵路東部的終點站。西側的貝赫沙赫爾港是戈爾甘的外港,也是馬贊德蘭省最大的港口。它北與阿格加萊為鄰,東北和阿扎德沙赫爾相呼應,南界塞姆南省,西與科爾德庫伊接壤。現在全市有25.2萬人口,市內有穀物、肥皂和地毯銷售市場。 阿莫勒(Āmol)也是馬贊德蘭省中北部的城市,它建立的確切年代雖然無法查考,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早在公元2~6世紀的薩珊王朝時代,這裡就已經有了城鎮。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此地後,逐步發展為重要的貿易中心和學術中心,並且是阿巴斯王朝泰伯里斯坦(Tabaristān)省的首府,以出產精美的陶器而出名。11和14世紀時,阿莫勒又先後遭到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劫掠。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又多次遭受到地震和水災的嚴重破壞,但歷次劫難後都得以重建,而且一直都是裏海南岸地區的重要城鎮。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2度21分、北緯36度28分,臨哈爾赫茲(Harhāz)河,北距裏海26公里,東北有公路通往巴博勒薩爾,東距巴博勒22公里,並有公路通達省會薩里,南界班德帕伊,西達瑙沙赫爾。全市約有12.5萬人口。 現在的阿莫勒新城,位於舊城偏東處。這一帶盛產柑橘和稻米,附近地區還有煤礦和鐵礦。當地最出名的歷史遺蹟,是薩珊王朝時代一位大臣布祖爾米哈爾(Buzurjmihr)的陵墓。 巴博勒(Bābol)是馬贊德蘭省北部的靠海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2度42分、北緯36度33分,它臨巴博勒河,北距裏海24公里,東北有高速公路通往貝赫沙赫爾,東距省會薩里只有22公里,西可通往阿莫勒,西北與巴博勒薩爾接壤。 這裡有個國內線機場,有班機和國內各主要城市營運。公路交通比較方便,可通往裏海沿岸各城市,全市約有21.2萬人口。 市區寬敞熱鬧,房屋建築精緻,有不少清真寺和叫拜樓。市內有一些加工業,但是大部分工廠都設在南方8公里處的沙希。北面的巴博勒薩爾,以前是巴博勒在裏海邊的外港,後來因為泥沙淤積和水位下降而失去作用,現在則成為國內避暑勝地之一。 恰盧斯(Chalus)是伊朗北部馬贊德蘭省西北部濱海的度假小城,也是伊朗人的旅遊名城。經緯度為東經36度50分、北緯53度10分,位於裏海南岸潮濕的平原上,它的北方是面對一望無際的裏海;東方有公路通往瑙沙赫爾;東南與謝姆遙相呼應;南面有長途巴士前往加奇薩爾,與首都德黑蘭間相距約200公里;西南界烏錢;西北方與海邊城市通卡邦為鄰,離裏海沿岸第一大城拉什特約375公里。因為坐落在厄爾布茲山北麓,山峰迭起,雲霧裊繞,鳥瞰裏海,真是美不勝收。 在附近的哈扎爾(Khazar)度假小鎮上,有家濱海的5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阿扎迪(Azadi),在伊斯蘭革命前稱為凱悅麗晶大酒店(Hyatt Regency Inn),為觀光客提供豪華、高尚、舒適的度假和住宿服務,相信很多觀光客都會選擇這裡作為度假天堂,享受這裡一流的餐廳、獨特的精品店、遊艇、高爾夫球場和騎馬等休閒活動。飯店內還有透明電梯,可以欣賞裏海的海景。 西郊約12公里處,有一個獨特的蘭馬克阿布德(Namak Abrud)小村莊,有纜車可搭,遊客們可以搭乘纜車上山,除了可以鳥瞰整個恰魯斯附近和裏海風光外,到了山頂往往置身於雲霧中,另有一番風情。 恰魯斯與德黑蘭之間有條非常著名的公路,因為這條公路翻越壯麗、險峻的厄爾布茲山,道路彎曲,迴旋及壯闊的風景,令人拍案叫絕。 這裡居民的樣貌跟伊朗內地人的長相有點不同,根據當地人的說法,傳說諾亞一家在上帝毀滅世界後,留在裏海一帶世代相傳。因此相信在裏海周遭生活的人,身上也必然流著諾亞的善良血液。 這一帶的人,物質生活簡單純樸,街上車輛不多,有幾座清真寺。大多數居民說的是古語,那是在波斯語中,再加上阿塞拜疆語及土庫曼語。當地最熱鬧的地方是個露天大市集,也是當地農民、牧民和漁民集散的地方,由於是個伊斯蘭教國家,所以市集內男女界限分明,擺攤的一定是個男人,購物的大部分是女性,她們多半是披著黑布只露出臉部的女性。攤販多數以售賣農產品為主,如番茄、蔥、蛋和日用品等。 拉姆薩爾(Ramsar)是馬贊達蘭省北部的濱海小城,也是伊朗著名的濱海度假小鎮,位於裏海之濱,又稱為裏海度假區,它坐落在伊朗北部厄爾布茲山北麓,有很長的海岸線,終年四季長青,很像中國江南,土壤肥沃,雨量充沛,不僅是伊朗重要的農業基地、經濟發展區,更是伊朗著名的熱門景點。每年新春之際,前來觀光的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為伊朗增加了鉅額的外匯。 從德黑蘭出發,穿越厄爾布茲山,先到海邊的森林公園,它以不加任何人工裝飾的自然景觀而著稱,面積廣大,各種樹木交錯生長,其粗獷、纖弱和千姿百態,真是令人驚豔;更有四季不謝的花卉,點綴其中,有如人間仙境。鬱鬱蔥蔥的山林裡,散布著遊客租用的色彩繽紛的帳篷,更使海邊美景錦上添花。如果乘遊艇沿岸行駛,可見海濱錯落著各式可愛的度假別墅和小木屋,有義大利式的尖頂建築,也有越南式的小木屋和澳洲式的茅屋。 裏海之濱的天然浴場遊人如織,但是男女不可同泳,男女海水浴場之間用一條很寬的隔離帶隔開,婦女們在游泳時,也必須穿戴具有伊斯蘭特色的服飾。此外,這一帶部分地區有輻射性的溫泉,是全世界最高自然背景輻射地區之一,其最高劑量為每年每人超過260毫西伏特(MSV)。 依山傍海風景優美的拉姆薩爾海濱,前伊朗國王巴勒維曾在此興建一座度假夏宮,因為這裡地勢較高,可以登高望遠,可將附近的田園與裏海美景盡收眼底。夏宮建築之美和豪華,令人眼眩,深處門廳的四根柱子,均用大理石雕刻而成,尤其是兩座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石獅,更是兇猛而栩栩如生。宮中臥室是西方現代化設施,橢圓形浴池呈乳白色,前國王與他的愛妾常在此用牛乳沐浴。現在這座夏宮已改為博物館,對外開放。博物館附近,聳立著一家五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供高級遊客休憩。 拉姆薩爾在國際上最有名氣的事,不在它是個旅遊勝地,而係它是國際濕地公約的簽署地。濕地公約又被稱為拉姆薩爾公約(Ramsar Convention),是為了保護濕地而簽署的全球性政府間的保護公約,其全稱為「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Convention of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s),宗旨在:通過國家行動和國際合作來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這個公約於1971年2月2日在拉姆薩爾簽署,當時有18個國家成為發起的簽約國,而於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直至2010年9月締約國增至160個,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覆蓋著1867片、總面積超過183萬平方公里的重要濕地,並定於每年的2月2日為世界濕地日。 達姆甘(Dāmghān)是塞姆南省的重要城市,位居省境的西北部,在中世紀時是古米斯(Qumis)省的首府和重要城鎮。1723年被阿富汗人摧毀,後來得以重建。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4度22分、北緯36度9分,位於厄爾布茲山脈的正南面,西南距塞姆南171公里,並有鐵、公路經由加姆薩爾進入德黑蘭省,西邊為馬贊達蘭省,北有戈萊斯坦省,東北經由海拉巴德有鐵、公路前往呼羅珊省的馬什哈德。 此地海拔為1200公尺,約有12.5萬人口。市內有一座建於公元9世紀的清真寺,是伊朗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還有幾座塞爾柱(Seljuq)時期的墓塔,附近還有重要的考古發掘地。現在這裡以經銷阿月渾子和薄殼杏核而出名。 馬拉蓋(Maragheh)是東阿塞拜疆的城市,也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13世紀時,這裡曾經是蒙古人旭烈兀所創立的伊兒汗國的國都。當地最著名的歷史遺蹟是5座12~14世紀時的陵墓。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46度14分、北緯37度23分,位於烏爾米耶湖東側,大不里士以南121公里處的德黑蘭到大不里士鐵路線上,東北與阿札蘭遙相呼應,南與米揚道阿卜(Mjāndowab)為鄰,全市約有20多萬人口。 最近幾十年來,這個城市現代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成為附近地區的水果產區中心,每年都要輸出大量的乾果。當地出產的馬拉蓋大理石非常出名,主要為黃色和奶白色,並帶有紅、綠色紋理。 馬哈巴德(Mahābād)舊稱Sāūjbūlāch,曾經是庫德民族主義者策源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庫德人一度在此建立了馬哈巴德共和國。它是伊朗西北部東阿塞拜疆省南部的一個城市,經緯度是東經45度43分、北緯36度45分,位於烏爾米耶湖南方一片肥沃的狹窄谷地上,北距烏爾米耶市48公里,與烏爾米耶湖南端的海得拉巴接壤;西經皮蘭沙赫爾界鄰國伊拉克;西南越過霍姆蘭可與鄰國伊拉克接壤;南面與庫德斯坦交接;東和薩因代日相呼應;東北和米揚道阿通公路。 當地海拔1302公尺,靠近伊拉克邊界,戰略地位重要,目前是伊朗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有公路通往大不里士及伊拉克的摩蘇爾(Al Mawşil)。現在有40多萬人口,居民以庫德人佔多數。當地還有一些未經考古發掘的土墩。 梅博德(Meybod)是亞茲德省西北方的一個沙漠綠洲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53度40分、北緯32度10分,位於德黑蘭市通往阿巴斯港的主要道路上,以及靠近德黑蘭及克爾曼鐵路交通線上,早在薩珊王朝時期就被命名為梅博德,在伊斯蘭世紀的早期,這個地名就常在史書中被提及,雖然這個古城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已部分多次遭到損毀,但是它仍然在歷史上是重要的古城。 這裡的建築多由泥磚砌成,整個城市有濃厚的綠洲城市味道。城市的最高點是在小丘上一座傾頹的石榴堡(Narenj)遺蹟,面積相當大,周圍有一些頹圮的土牆,已經辨認不出它原先的作用,可能是第二層城牆。這個古老複合式建築,在米底亞王朝統治時期,就已經是王室和貴族,以及高階軍官的居住地。在這個地區,曾挖掘出土許多薩珊王朝時期的硬幣。 石榴堡共分6層,3層在地面上,3層在地下,越下層年代越久遠,整座古堡狀態並不理想,下層的泥磚早因年代久遠及上層泥磚的壓力,化為一堆泥土。地下數層的建築目前幾乎都是掩埋在沙土中,整個石榴堡目前只有上層能夠供遊客參觀,古堡的外圍還可以看到10多公尺高的外城牆遺蹟,據說這座城堡幾千年來從未被攻克過。 市內所有的房屋都是用泥磚建築而成,一直綿延到遠方的沙漠上,高聳的風塔點綴著城市的上空。距離石榴堡不遠處,有一個10多公尺高的圓錐形建築物,木製的大門後是個約5公尺深的大圓洞,還有階梯環繞而下可達底部。稻草和泥沙混合製造的泥磚所搭建的圓錐形外型,可以抵擋沙漠上的高溫,不論地面上氣溫有多高,地底下多能保持28℃恆溫。到了冬季,地下室內會出現-0℃以下的低溫,這時人們會注入泉水,結成超大的冰塊。等到氣候變暖,便在冰塊上鋪層稻草隔熱;到了夏天,可以把冰塊慢慢挖出來販賣。 附近有個古代驛站改建的博物館,裡面有現場的地毯編織展示,還有一家波斯餐廳,供應有沒有酒精清涼的伊朗啤酒。博物館圍繞著中央廣場,廣場中央有個深入地下約1公尺的小亭,有清涼的泉水汨汨流出地下水池,它是坎納特水道系統的一個出口。 梅博德近來積極發展觀光事業,整個沙漠綠洲城市的規模已在逐漸擴張中,城市的邊際已經逐漸與西北邊的阿爾達坎(Ardak-an)市連接融合了起來。 納茵(Nain)是伊斯法罕省東南部的一個小市鎮,經緯度為東經53度5分、北緯32度52分,西距伊斯法罕市約150公里,北通內耶斯塔納克,東北與阿納拉克(An-arak)遙相呼應,南與亞茲德省為鄰,西南與亞茲達巴德接壤。 這個城鎮雖非最古老的地毯編織城市,但卻是高品質地毯產地之一,因為它吸收了伊斯法罕大多數的地毯編織技巧,同時還融入自身的編織特點。納茵地毯通常是羊毛與真絲合織,用白色的真絲構織花紋的輪廓,是它典型的特徵;絲和毛的比列非常協調。 扎蘭德(Zarand)是克爾曼省中北部的一個小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56度30分、北緯約30度32分,東南距省會克爾曼60公里,西北與首都德黑蘭間有700公里距離,北面有鐵、公路通達庫赫博南(Kuhbonān),東北有公路直達拉瓦爾,東南與戈韋哈內為鄰。全市只有1.8萬人口。 這個城市於2005年2月22日上午10時25分,發生芮氏規模6.4級強烈地震,一陣山崩地裂後,建築物紛紛轟然倒塌,慌亂的民眾在大雨嚴寒中爭相逃出戶外,但至少已經有377人喪失,超過千人受傷,有90%房屋被毀。 卡澤倫(Kāzerūn)是伊朗南部法爾斯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1度38分、北緯29度37分,位於設拉子以西96公里處,西南距布什爾港121公里,北有高速公路通努拉巴德(Nūrâbâd),東北與舒勒呼應。現在約有15.5萬人口。 這個城市地處公路幹線旁,四周是椰棗樹、柑橘園、麥田和菸葉田,也盛產稻米、棉花和葡萄。城北19公里處,有古城遺址,在山洞中有公元3世紀薩珊王朝沙普爾一世的雕像。 博魯傑爾德(Barūjerd)是伊朗中西部洛雷斯坦省北部的重要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48度51分、北緯33度59分,位於哈馬丹以南125公里處,東北與哈馬丹省為界,東南與道魯德間有公路相通,西北和努拉巴德對峙,地處從波斯灣和胡齊斯坦省到首都德黑蘭的主要公路線上,海拔1700公尺,市內有許多古蹟,現在約有18.5萬人口。 蘇薩(Susa)是古代埃蘭王國的首都,也是伊朗重要的古都之一,據悉早在公元前7000年便有人類在此居住,但在歷史上,它最少曾有三次遭到徹底的摧毀。第一次是在公元前647年,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Ashurbanipal)在入侵時,澈底毀壞了這座城市,直到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定都於此,蘇薩才得以復興。到了公元638年,伊斯蘭穆斯林軍隊入侵此地時,使它又遭受到毀滅性的破壞。1221年,入侵的蒙古軍隊同樣澈底毀滅了這座城市。從此以後,蘇薩就消聲匿跡,而今成為一個人口約6.5萬的小城。 1850年,英國考古學家洛夫特斯(W. K. Loftus)確定這裡是蘇薩遺址,一共有四個堆:第一堆是城堡,出土有方尖碑、石柱和漢摩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第二堆在東面,是大流士一世王宮所在地;第三個在南邊,有埃蘭的王城;第四個是貧民居住區。並在遺址的最低層,發掘出極為精緻的陶器。 古都蘇薩遺址的位置,在底格里斯河東方240公里處,也就是在胡齊斯坦地區卡爾黑(Karkheh Kur)河畔的札格羅斯山麓,現在除了成為熱門觀光景點外,也是考古學的重要地點,並因什葉派穆斯林與猶太人的先知但以理而聞名於世。 此地有一些古蹟和景點值得觀光客的參觀,首先可以參觀先知但以理的墓(Tomb of Daniel Holy Shrine)。但以理是生於猶大國的希伯萊人,被巴比倫國所俘虜,國王尼布里尼撒選了很多希伯萊青年俘虜作為自己的侍者,但以理便是其中之一。之後他在巴比倫宮中接受教育,且在宮廷中任職,因能解釋尼布甲尼撒國王一些無法理解的夢,故倍受國王的重用。巴比倫亡國後,被米底亞和波斯兩帝國所取代,但以理一直都被重用,並在波斯帝國中任官職。他死後被葬於當時波斯帝國的京城蘇薩,並建築了華麗的墓園。後來帖木兒入侵波斯,搶奪他的遺骸安葬在今日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Samarkand)。但以理之墓有別於伊朗其他伊瑪目或聖人陵寢的建築式樣,他的陵墓並非圓頂,而是狀似霜淇淋純白色尖塔,並一樣受到人們的崇敬,每逢假日、先知紀念日或悼念日等重要日子,民眾會前來祈禱。 阿帕大拿宮殿(Apadana Palace)遺址也是在蘇薩境內,公元前538年,居魯士大帝奪取了蘇薩,他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將京城遷到蘇薩。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蘇薩,他猝死後帝國分裂,由帕提亞王朝取代之,將泰西封(Ctesiphon)作為夏都,蘇薩則定為冬宮。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在公元116年從帕提亞帝國手中攻下蘇薩,但他因擔心後方的反叛而被迫撤兵,直到公元3世紀後的薩珊王朝時期,蘇薩仍係繁榮大城市。現在城內的阿帕大拿宮殿遺址,只剩下荒煙漫草,零散的斷柱殘跡,非常悽涼。 恰高占比爾(Chogha Zanbil)神殿,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伊朗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它坐落在蘇薩以西約25~30公里處,是古埃蘭時期的塔廟式建築,也是少數幾個不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內的巴比倫塔廟建築。係由古埃蘭國王翁塔許‧納布泰爾瑞夏(Untash Napirisha),為了對蘇薩保護神茵夏希內克(Ishushinak)表示崇敬,而於公元前1250年建立了這座神廟,是一座由5座同心圓的塔壘建而成的塔廟建築,最裡面和最高的一座離地面有50公尺,底部的長度約1200公尺,目前僅存最底的3層基底堪稱良好,現在從地面往下俯視,已經看不到當初下面建造的磚牆和隔間,而是現在所看到的土堆,因為當初在塔廟裡所使用的建材都是未經過窯燒的土磚,經過700多年的風化後,而轉變為現在所看到的土堆。但是塔廟的外牆是經過窯燒製程的磚塊所砌建,並且都是在離牆基一公尺高的磚塊上刻有古埃蘭的楔形文字。在神殿的整個地下區塊中,還有整套完整的供水系統,令人讚嘆不已。 阿加賈里(Agna Jari)是胡齊斯坦省東南部的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49度30分、北緯30度20分,位於哈夫特蓋勒東南方96公里處。北鄰帕里斯,東南與帕扎嫩接壤,南通亨迪詹,西南方有霍梅尼港,有公路向西北通往拉姆希爾。 1937年,英波石油公司在這裡發現了大油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石油市場因經濟蕭條而萎縮,所以這個油田戰前並未投產。1944年,由於戰爭的需要,阿加賈里油田開始投產。伊朗其他油田的原油比重都較低,在提煉過程中出產較多的汽油和煤油,而阿加賈里油田的原油比重屬於中高級,能出產較多的燃料油。 1946年,這個油田修建了一條長51公里的輸油管,接通加奇薩蘭油田通往阿巴丹的輸油管道,後來又接通了至馬舒爾港的輸油管。1966年,這個油田又鋪設一條169公里長的輸油管道,接通加奇薩蘭油田至哈爾克島的輸油管系統,以便原油從那裡直接裝船出口。現在阿加賈里油田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油田,產量約佔全國原油總產量的一半,而且也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目前全市約有25.3萬人口,大多數都是油田工人。 帕扎南(Pazamun)是胡齊斯坦省東南部的重要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50度、北緯30度10分,位於阿加賈里和加奇薩蘭之間,北與帕里斯遙相呼應,東有幹線公路可通貝赫貝漢,西南方鄰享迪詹,西方與霍梅尼港相對峙,西北方和阿加賈里接壤。 這裡有國內最大的天然汽田,它的發現純屬偶然;1937年,在鋪設加奇薩蘭至阿巴丹輸油管道的工程中,偶然發現這裡地下儲藏著極為豐富的天然氣。1943年,帕扎南天然氣田正式投產,以生產航空氣、油所需要添加的液化氣。 1948年後,隨著馬沙爾油港的建立,已停止運油的加奇薩蘭輸油管,改而用來從帕扎南氣田向阿巴丹輸送液化氣。1960年,帕扎南也發現了油田,但是產量不大。目前這裡有21.5萬人口,大部分是氣田和油田的工人。 迪茲富勒(Dezfūl)也是胡齊斯坦省的城市,又叫做迪斯孚爾(Dizfūl),經緯度為東經48度24分、北緯32度23分。它位於省境的北方,臨迪茲河,處於札格羅斯山麓旁,海拔143公尺。西北與安迪梅什克(Andimeshk)為鄰,東南和舒特塔爾接壤,西南達舒什。這是洛雷斯坦地區牧民的冬季市場,現在約有21.2萬人口。 迪茲河上有一座長410公尺的古橋,據說是公元4世紀時,由沙普爾二世修建而成。在冬末,當聖經上說到過「晚雨」降到高地雪堆上的時候,發源自札格羅斯山脈的迪茲河,水量就會驟然大增,再加上迪茲富勒海拔底,因而常常會受到初春時節水患的災害,有時竟會被水連續淹沒達100多天之久。 1962年,迪茲河大壩建成後,水災得以消除,後來伊朗政府又興建一系列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使這裡成為農業產區,稻米產量顯著增加。除了稻米、小麥、大麥、蔬菜和水果等原有農作物外,還引進了甘蔗、油籽、靛青和豆類等農作物。 這個城市在迪茲河的右岸,有一座國內線機場,並有航班和國內各大城市營運。伊朗的縱貫鐵路也經過這裡,迪茲河右岸建有火車站。在迪茲河上游多魯德以下133公里長的鐵路線上,就有48公里長的隧道,並且跨越迪茲河9次,還伴有陡彎和螺旋隧道。在一個地方,4公里長的鐵路線的直線距離只有299公尺,修建之難度可想而知。另外,迪茲富勒的公路交通比較發達,可以通往伊朗西南部的各大城市。 霍梅尼港(Bandar-e Khome-yni)原名沙赫普爾港(Bander-e Shahpur),經緯度為東經49度4分、北緯30度26分,位於波斯灣頂端胡爾木薩灣東北部的岸上,西距阿巴丹不足60公里,西北有鐵路通往阿瓦士,與東北方的拉姆希爾(Ramshir)通公路,也有公路前往東南方的享迪詹。 這裡是伊朗縱貫鐵路南端的終點站,它偏離阿拉伯河口,在此地建立港口,既可以避免因阿拉伯河口污泥淤塞而造成的航行困難,又能夠避免和伊拉克發生領土糾紛,因為這裡的兩伊國界線,不是像通常那樣劃在河流的中心線上,而是沿著東海岸劃定的。這個港口主要的輸出品是原油和原油製品,港內還有一家化肥工廠。 馬沙爾港(Bander-e Mahsh-ahr)位於霍梅尼港以北16公里處,港口始建於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戰爭的影響停止修建。大戰結束後,工程重新上馬,並於1948年重新開港。建設這個港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輸出加奇薩蘭油田,以及阿加賈里油田所生產的原油,以緩解阿巴丹港的壓力。 「馬沙爾」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是「鹽水」的意思,而在波斯語中卻是「月亮」之意。這裡的天然條件要較阿巴丹港優越,阿巴丹港因受阿拉伯河所限,只能停靠2.5萬噸的油輪,而馬沙爾港則可停靠排水量4萬噸級較大型的油輪。 後來,隨著阿加賈里油田和加奇薩蘭油田原油產量的大幅度增加,馬沙爾港已無法滿足實際要求,乃於1966年又建成哈爾克港取而代之。馬沙爾港也停止輸出原油,而改成專門輸出阿巴丹煉油廠、所生產的各種精煉油的出口港,為此又興建了幾條由阿巴丹通往馬沙爾港的輸油管道,其中有一條是加溫管道,以便在較冷的冬季運送燃料油。另外,港口還興建有許多貯油設備。 霍拉姆沙赫爾(Khorramshahr)是胡齊斯坦省西南部的一個河港,1837年時曾遭到土耳其人的破壞,1847年劃歸波斯卡札爾王朝。1887年,一位英國商人在卡隆河上,開闢了霍拉姆沙赫爾至阿瓦士汽船航運業務,航線全長為160公里。20世紀初,英國人搭西在卡隆河上游尋找油田時,所需的一切設備都是從這條航線運去的。1924年,這裡由伊朗中央政府直接管轄,才改稱為霍拉姆沙赫爾,意思是「碧綠色的小鎮」,因為這裡有大片的綠色樹林。 1927年,伊朗巴勒維王朝的禮薩王,決定修築一條長1418公里標準路軌的南北向鐵路,連接霍拉姆沙赫爾至德黑蘭。這條縱貫鐵路經由許多國家的合同商組成的修建公司,經過11年的艱難施工,才於1938年建成通車,從而大大改善了霍拉姆沙赫爾港的吞吐能力,當年這裡設有許多外國領事館,伊朗海關總部也是設在此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伊朗縱貫鐵路的銜接,港口設備大獲改善。20世紀50年代後,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將全國總部設在首都德黑蘭,而將油田總部設在霍拉姆沙赫爾,以便更有效地協調和管理胡齊斯坦省內的七大油田。在20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中,這裡成為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無數次的激戰曾在此展開,所以這裡曾一度改名為胡寧沙赫爾(Khuninshahr),也就是「血戰之城」的意思。 這個城市舊名叫做穆哈姆默拉(Mchammareh),經緯度為東經48度11分、北緯33度30分,坐落在卡隆河右岸,卡隆河流經此地後,便匯入阿拉伯河的河口。東南面距波斯灣72公里,距阿巴丹僅18公里;北有鐵路經由哈米德,再通往庫姆至德黑蘭;西界鄰國伊拉克;現在約有32萬人口。目前這個港市每年裝卸進口貨物161萬噸,出口物資45萬噸,多為精煉石油。 舒什特爾(Shushter)是伊朗西南部胡齊斯坦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8度51分、北緯32度3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卡隆河與其一條小支流匯合處下游的小高原上,西北距迪茲富勒21公里,東離拉利市10公里,南與馬斯吉德蘇萊曼接壤,是個要塞型的城市。在2009年6月28日前,世人對名不經傳的它完全陌生,由於這天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列入第1315號世界文化遺產,才讓人對它有了興趣。 這裡氣候炎熱,夏季高溫可達53℃,7月分平均氣溫也在47.3℃左右,市內有許多磚石房屋和華貴住宅,都建有夏季避暑用的叫做Zir Zamin的地下室。這個城市有發達的公路網和周圍地區相連,現在約有12.5萬人口。 城市以古代卡隆河水利工程而聞名,建於薩珊王朝一座長550公尺,架在瓦萊里安(Valerian)橋上許多曲拱上的石築水壩,由羅馬戰俘所修建,為了防止大壩上游河床遭受侵蝕,河床都鋪上用鐵條綑在一起的大石條,它控制著卡隆河水。到了19世紀時,大壩已不堪使用,現在已成為廢墟,只有35個橋拱被保存下來。 1973年,巴勒維王朝開始實施一連串振興當地的經濟計劃,在卡隆河的另一側興建一個新城區,提供當地從事糖業及加工製造業僱員的住所,還包括了商店、清真寺、學校、車站及休閒設施。但是工業發展已造成廢水污染,對當地環境有嚴重的不良影響。 現在部分河水仍用於驅動磨粉機和發電,深達30公尺的加爾加爾運河周圍仍係農業區,生產小麥、大麥、蔬菜和水果等農作物,也生產甘蔗、粙籽、靛青和豆類等經濟作物,所產農作物大部分供應給周圍的石油產區。 哈夫特蓋勒(Haft Gel)是胡齊斯坦省中東部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9度32分、北緯31度27分。坐落在馬斯吉德蘇萊曼東南方53公里處,西距阿瓦士61公里,東北通伊澤(Iaeh),東南鄰拉姆霍爾木茲,西南界馬倫,有公路網與周圍地區相連,現在有10萬多人口。 1928年,英波石油公司在這裡發現了大油田,產量不久就超過了馬斯吉德蘇萊曼大油田,建有輸油管道通往阿瓦士,隨後併入馬斯吉德蘇萊曼到阿巴丹的輸油管道,目前是伊朗國內第4大油田。 納夫特薩非德(Naft Safid)也是胡齊斯坦省的小油城,位於馬斯吉德蘇萊曼和哈夫特蓋勒之間,北距馬斯吉德蘇萊曼20公里,南和哈夫特蓋勒之間有16公里距離,並有發達的公路網和周圍地區相連,現在有8.5萬人口。1934年,英波石油公司在這裡找到了油田。1954年,這個油田修建了一條長20公里的輸油管道,接通了馬斯吉德蘇萊曼油田至阿巴丹的輸油管系統。目前這裡原油產量居國內各油田的第八位。 貝赫貝漢(Behbahān)也是胡齊斯坦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0度14分、北緯30度35分,坐落在馬倫河旁的扎格羅斯山麓,北距加奇薩蘭19公里。隨著附近油田的開發而繁榮了起來,有公路通往北面的阿瓦士和南面的卡澤倫。現在有20萬人口,附近有薩珊王朝阿拉詹古城的遺蹟。 拉利市(Lali City)是胡齊斯坦省東北部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9度20分、北緯32度50分,現在全市有8萬多人口。它位於馬斯吉德蘇萊曼以北36公里處,西北為迪茲富勒,西南鄰舒什塔爾,東南方有伊澤。 這個城市於1938年發現石油;1948年,修建了一條38公里長的輸油管道,接通了馬斯吉德蘇萊曼至阿巴丹的輸油管道系統。拉利市目前石油產量在國內各油田中名列第9位。 馬斯吉德蘇萊曼(Nasjed-e Soleyman)是胡齊斯坦省的重要城市,也是伊朗第七大石油中心。這裡最初的地名叫做邁丹納夫頓(Maidan-e Naftun),意思是「油田」。又由於這裡第一口石油井,是在拜火教的蘇萊曼廟遺址上打出來的,後來就用廟名為城市的名稱,以示紀念,而「馬斯吉德蘇萊曼」恰是蘇萊曼廟的中文音譯的譯名。 1901年,在澳大利亞開採金礦發了橫財的英國人威廉‧諾克斯‧塔西,取得了在伊朗全境開採石油的租借權。有趣的是,雖然塔西沒有準確的地質資料來指導他的勘採行動,但他卻堅信,古波斯拜火教廟宇祭壇上不滅的火苗,一定是從地下油層中竄上地面來的油苗。這些油苗大多位於胡齊斯坦省內,於是他就帶領鑽油井隊,在這一地區年復一年不斷地勘探,但都未能找到有商業開採價值的大油田,而他的大部分資金也即將耗盡。 1908年5月,就在塔西幾乎要放棄這項事業時,皇天不負苦心人,非常意外地在一座拜火教廟宇祭壇遺址上,打出了一口高產量的原油井,並隨之在附近地區找到了大量的石油。 1909~1910年,塔西組建的英波石油公司,修建一條從馬斯吉德蘇萊曼至阿巴丹的輸油管道,全長216公里,並設有3個增壓站。為了改善食品供應,石油公司還在產油區設立了數個牛奶場和蔬菜園。 油田區內有一個地方名叫波蘭,因為當年鑽井隊中有許多人是來自波蘭油田,他們對馬斯吉德蘇萊曼油田的開發,有過很大的貢獻。20世紀20~30年代,這個油田得到很大發展,現在這個油田仍是伊朗第七大油田,也是今日世界上最著名油田之一,這裡還建有一家小型煉油廠,用以滿足油田區的用油需求。 馬斯吉德蘇萊曼的經緯度為東經49度18分、北緯31度58分,位於阿瓦士東北方95公里處的丘陵地帶,北與拉利為界,西北有幹線公路通舒什塔爾,西與喬加贊比爾接壤,東和伊澤(Iach)為鄰。現在有15萬人口,大部分都是油田職工。油田生活區設備齊全,有大片的油田工人住宅區,並有大型商店、運動場、學校、醫院和電影院等。 哈爾克島(Kharg Island)是波斯灣北部的島嶼,經緯度為東經50度20分、北緯29度15分,其地理位置東距伊朗本土約38公里,東南距布什爾港55公里。這裡氣候非常炎熱,不適合人們的定居,但是現在卻成為伊朗重要的島嶼之一,這是因為這裡現在已成為伊朗最大的石油輸出中心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石油輸出港。 早在15世紀的時候,這個島嶼就曾引起荷蘭殖民者的注意,他們在島上建立了貿易站。1766年,這裡曾被一群波斯灣海盜所盤踞,此後島上長期荒蕪,沒有人煙。 20世紀後,哈爾克島成為伊朗石油冶煉中心之一,地位日益重要。20世紀60年代後,石油工業的大規模發展,加上馬沙爾港水深不足以容納排水量5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沒有多大的發展餘地,而波斯灣東海岸大都是淺水區,不適合停泊超級油輪,於是地處波斯灣中的哈爾克島,便成為新油港的港址。 目前哈爾克港輸油碼頭長達2550公尺,可以同時停泊10艘大油輪,其中5個泊位可以停靠排水量10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另外最大的一個泊位,可以停靠排水量20萬噸以上的超級大油輪。這個油港裝油速度也非常快速,每小時可以裝一萬噸以上的原油,每天裝油量超過200萬桶。 由於加奇薩蘭油田所處的海拔為671公尺,比哈爾克島高地上最高點的海拔還要高出許多,所以來自油田的輸油管道,途中都不需要設立增壓站,原油在地球重心引力的自由作用下,會沿著輸油管自動地到達哈爾克島高地上的貯油區。這裡的儲油能力為1800萬桶原油,燃料油300萬桶。這裡的石油可再利用地球重心引力的作用,自上而下地送往輸油碼頭,不需要任何動力驅動。輸油碼頭位於哈爾克島1220公尺外的海面上,與本島之間有堤道和棧橋相接。由於這裡裝船方便,開港後超級油輪多願在此裝油。 島上還有一座硫磺廠,伊朗海軍也在此建有一處海軍基地,另外還有一座現代化的溫室,屬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所有,它可以向島上的油港職工提供充足的蔬菜。此外,島上還有一座小型的海水淡化工廠。 加奇薩蘭(Gachsārān)是伊朗西南部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0度47分、北緯30度12分,位於佐赫雷河北岸,西距波斯灣東岸91公里,南與法爾斯省為界,東可通達巴什特,西北界貝赫貝漢,有發達的公路網和周圍地區相連,現在約有38萬人口,大部分都是油田職工;也有少數說土耳其語的卡什伊族人,他們至今仍在油田附近從事農業。 1928年,英波石油公司在這裡發現了大油田,而且和其他地方的所有油田一樣,在高壓下溶於原油中的石油氣驅動之下,原油會自動沿著井管上升,甚至噴出井口,不需要用油泵汲油。 1940年,建成一條通往阿巴丹的輸油管道,全長264公里,從而使油田產量大增。後來鑑於阿巴丹港原油輸出量太大,為了減輕那裡的壓力,乃決定於胡爾木薩灣另建一油港,這就是現在的馬沙爾港。 20世紀60年代,這個油田產量大增。1961年,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建成一條自加奇薩蘭,通往設拉子的天然氣輸送管道,全長469公里,藉以滿足設拉子對能源的需求。1965年,鑑於馬沙爾港的水深,無法容納10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乃在西南方154公里處的哈爾克島,建造了一個新油港,並從加奇薩蘭油田鋪設一條口徑42吋的輸油管,途經120公里非常崎嶇的地區後,抵達波斯灣岸邊的加納韋赫(Ganaveh),再鋪兩條口徑為30吋的輸油管,先經過海底34公里到哈爾克小島後,再經過5公里的海底,最後抵達哈爾克島。目前,加奇薩蘭已成為國內第二大油田區,也是今日世界上最大油田之一。 塔格博斯坦(Tag-e Bostan)位於克爾曼沙阿市的東北方,它雖然是一處小村莊,但卻以薩珊王朝的岩雕而聞名,有些岩雕是薩珊王朝的阿達希爾二世和沙普爾三世的雕像,沙普爾三世的雕像,是在一個三邊開鑿的桶狀圓頂人工洞穴內。 霍伊(Khvoy)是伊朗西部西阿塞拜疆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4度58分、北緯38度33分,位於烏爾米耶湖北面,南距烏爾米耶市130公里,西可通往鄰國土耳其,北達納濟克,東北通焦勒法與鄰國阿塞拜疆交界,東與鄰省東阿塞拜疆接壤。有鐵路通往大不里士及鄰國土耳其。 這個城市是附近一帶的貿易中心和交通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市區街道寬廣整齊,溪流清澈,垂柳成行,建築布局合理完善。市內有清真寺、商店、旅館和幾座漂亮的花園。郊外土地肥沃,寬闊平坦,灘渠密布,農業發達,盛產穀物和各類青菜、水果。市內現在大約共有18.5萬人口。 比賈爾(Bijar)是伊朗西部的小城,位於薩南達季以北110公里處,居民多為庫德人,從事手織鋪地用品,所產地毯有「波斯錢毯」之稱。比賈爾地毯之所以聞名,是以分量、結實和異常挺硬及耐折著稱。這種毯面非常厚的地毯,是使用獨特的濕織架技術,在編組過程通過噴水使打結的羊毛和經緯線保持濕潤,且多採連續圖案。 這裡地毯多為毛底、雙經、拴土耳其扣,以分量重、結實和異常挺硬而耐折著稱。所謂雙經指的是經線緊紮,而相同抽緊的經線成為兩層,一層幾乎正在另一層的後面。 許多比賈爾地毯具有略為粗笨的奎心圖案,奎心和四角都有花飾,但大地為單一的紅色。其他產品多為重複圖案,包括赫拉特(herāti)圖案,有菱形格子自玫瑰花葉叢中隱約出現。比賈爾還生產大量的織物小樣,有多種式樣和大邊的圖案,供作織製大地毯的模式。 此外,國內重要的城市還有阿納拉克(Anarak)、阿斯塔拉(Astara)、貝傑斯坦(Baiestān)、班普爾(Bampūr)、巴夫特(Baft)、倫格港(Bandar-e Lengeh)、巴斯塔姆(Bastām)、博魯傑爾德(Borūjerd)、恰赫巴哈爾(Chan Bahal)、達拉卜(Dārāh)、費爾道斯(Ferdows)、菲魯札巴德(Firūzābād)、戈納巴德(Gonābād)、貢巴德卡布斯(Gonbad-e Qābūs)、伊朗沙赫爾(Iranshahr)、賈赫羅姆(Jahrom)、賈斯克(Jāsk)、喬勒法(Jolfā)、卡 什馬爾(Kashmar)、拉迪茲(Lādiz)、拉希詹(Lāhijān)、拉爾(Lar)、馬蘭德(Marand)、內赫班丹(Nehbandan)、拉夫桑詹(Rafsanjan)、薩布澤瓦爾(Sabzevār)、塞德巴德(Saidabad)、薩蓋茲(Saqqz)、薩韋(Saveh)、沙阿禮薩(Shahreza)、沙赫魯德(Shahrud)、薩拉赫斯(Shakhs)、舒魯(Shuru)、蘇爾馬格(Surmaq)、扎博爾(Zābol)和扎蘭德(Zarand)等。
返回到
伊朗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