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孟加拉 的原始碼
←
孟加拉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舞蹈與音樂之鄉== 孟加拉人民的生活雖然單純而且質樸,但是各種內涵不同的歌謠及形式不一的優美舞蹈,充分顯示了表演藝術的豐富性與觀賞性,因此曾被人們譽為”舞蹈與音樂之鄉”。 這裡自遠古時代就產生了許多歌手和舞蹈家,還有其他形式的藝術家。大約三千年以前的石刻,很清楚地說明了孟加拉人民所具有的藝術天份和所擁有的文化資產。 在孟加拉的民族舞蹈中,最著名的是「馬尼布利」舞,為印度次大陸上四大古典舞蹈之一,這是一種源於錫爾赫特、邁門辛以及阿薩姆地區的民族舞蹈,它與泰國或印尼的舞蹈有相通之處。表演者配合著音樂節拍,用身體舞出各種姿態和動作,極其優雅曼妙。 「馬尼布利」也和其他亞洲各國的舞蹈一樣,內容多源自神話,並和宗敎儀式有所關連 。不過,這種舞技要求極高的舞蹈,僅是純粹的表演藝術,不摻入任何宗敎敎義。以男女情愛為主題的「馬尼布利」,是描述愛神克利休納及戀人拉達間的戀情。從舞蹈中人們很容易感受到孟加拉人的熱情,以及明暸他們對戀愛所抱持的宿命觀點。 跳「馬尼布利」舞時,女性穿著類似襯衫的上衣和緬甸式樣的折裙,肩上掛著鈐鐺,這些服裝全部使用會閃閃發光的小鏡片及金線刺繡而成,並綴以耀眼奪目的飾物。女性舞者扮演的是克利修納神的戀人拉達,以及由獻身克利休納神的牧羊女所幻妃的神只柯碧;扮演克利休納神的男性舞者,穿藍色上衣,載著插有孔雀羽毛的帽子,手上握著綴有花朵的長笛, 舞者姿態非常優雅、自在。 在孟加拉境內,從印度阿薩姆省到緬甸的山嶽地帶,現在仍然居住著十餘種原始部落,他們在種族上與居住在西藏極南半島間的各部族十分相似,膚色皆為白色或玫瑰色,黑髮、高顴骨,有著和蒙古人類似的小眼睛;他們有自己的語言、風俗習慣、喈級制度、傳統、神化,少數部落甚至擁有自己的文字。其中最主要的部族有奇克馬、摩格、穆儉、爾夏和迪貝拉等。 他們信奉佛敎或精靈論,不過有幾個部族則信奉基督敎,但是有關誕生、結婚、死亡等各種儀式都有相同之處。他們從事原始農業,在丘陵的斜坡經營火耕,在春初之際,選一塊 適合耕種的土地,砍除樹木並清除荊棘和藤蔓 ,等枝葉乾枯後,舉火焚燒;挖洞後再播下香瓜、胡瓜、辣椒、茄子、飼草和棉花的種子。由於這樣耕種,土壤肥力很容易枯竭,通常在使用三、五年後,必須換地耕作。 這些土著的服飾也很特別。奇克馬族的男子圍著手織的短腰布,女性則圍著有點像河籠的長腰布,這些布大都為藍色,上面印有粗糙的紅色花樣。穆倫族卻喜歡在身上裝戢漂亮的飾物;男性將長長的頭髮紮起來,並戴上銀制的頭飾,耳際上別著花朵,女性則在胸前掛滿一大堆銅或銀制的飾物。 生活,他們用竹子搭建的房屋比奇克馬族或摩格族的房屋要來的大一些。此外,穆倫族也不像奇克馬族或摩格族在河邊定居謀生,而在叢林中的丘陵上建立理想的家固。 所有部族都遵守一夫一妻制,而且禁止早婚,女性不滿十六歲不准成婚。對於相信輪回轉世的部族而言,死亡並不是悲傷的事,而是値得以歌唱慶賀的喜事。死著遺體安放在家中大約四至七天后,再予以火葬。
返回到
孟加拉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