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埃及 的原始碼
←
埃及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擺脫英國而獨立== 英國實現對埃及正式統治後,名義上讓阿巴斯•奚爾密擔任英軍最高統帥,但實權掌握在新頭銜委員長亨利•麥馬宏手上。1914年12月19日,阿巴斯前往君士坦丁堡,被認為是賣國賊,受土耳其蘇丹罷黜並被禁止返回埃及,其子繼承權也被剝除,只好由在埃及的叔父胡賽恩•卡梅爾(Husayn Kamel)代職,並由英人暫封個蘇丹頭銜給他。1917年阿巴斯二世的實權由麥馬宏之手轉到了瑞金納德•溫蓋特爵士身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基欽納總領事實行較開明的改革,頒布召開立法會議。 第一次世界戰結束後,埃及人民展開全國性的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獨立呼聲高漲之際,立法會議副議長薩阿德•扎格魯爾(Saad Zaghlul),於同年11月13日率代表團赴倫敦,要求埃及完全獨立並簽訂英埃同盟條約,遭英方拒絕。同年12月11日,扎格魯爾組建代表專業人才、商人、地主利益的華夫脫(Waft)黨,四處奔走謀求獨立,並組織廣泛激烈的反英暴動,翌年3月遭英殖民當局逮捕,流放馬爾他,引發了埃及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反英運動。開羅阿茲哈大學生首先舉行罷課,各行各業工人相繼罷工,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迅速波及全國。為了平息埃及人反英情緒,英國人被迫釋放扎格魯爾。1920年夏,他在倫敦與英國殖民大臣米爾納舉行談判,翌年3月,雙方達成協議,英國承認埃及自治,兩國並締結同盟條約。但這項協議被英國政府否決,扎格魯爾等人再度被捕,並被放逐到塞昔耳去。同年12月,埃及大學生再度發動大規模示威遊行,英調大批軍隊鎮壓,但活動範圍和影響已遍及埃及每個角落,英政府被迫於1922年2月在名義上承認埃及是獨立的主權國家,並釋放扎格魯爾等人。但埃及的外交、國防。交通、少數民族及對蘇丹總督任免權仍歸英國。另外,英國繼續保留蘇彝士運河區駐軍權,並於同年推選福阿德(Fuad)接任1917年逝世的哥哥胡賽恩•卡梅爾,號稱福阿德一世。 1923年4月,埃及政府通過憲法,宣布埃及是個君主立憲制國家,以福阿德一世為國王。1924年,獲准返回的扎格魯爾與華卡脫黨成員,在群眾大力支持下大選勝利,同年1月就任首相一職,他堅持英軍撤出埃及,但他對自己所引發的暴力行為無力平息,華夫脫黨內部分裂,國王與政黨間也有矛盾,使英國人得以從中操縱埃及的政局。扎格魯爾由於國內時有英國官員及「通敵賣國者」被極端分子殺害一事,再加上同年11月英軍總司令兼蘇丹總督李•斯達克被刺身亡,乃被迫辭職。1925年,華夫脫黨利用在爭取民族獨立運動中贏得的聲望,在大選中再度勝出,後被福阿德一世解散國會。在1926年5月的第三次大選中,華夫脫黨仍得到多數國民擁護,但由於英軍總司令遇害事件,扎格魯爾被迫同意不出任首相,在聯合政府組成後,改任眾議院議長。 扎格魯爾去世後,穆斯塔法•奈哈斯(Mustafa Nahhas)成為黨的領導,1928年3月通過大選出任首相,因政治主張與國王政見格格不入,3個月後被免職,皇室隨即也解散國會,另行指派首相。1929年他再次掌權,因在國王權力限制問題上與福阿德一世意見分歧而辭職。1930年,國王為鞏固自己政治地位,在英國支持下再次解散內閣和國會,頒布新憲法和新選舉法,任命伊斯梅爾•塞逵•巴夏(Ismail Siqi Pasha)為首相,並於翌年選出能夠與國王合作的非華夫脫主義國會。 1935年,國家主義者結合民間和英國強大壓力,福阿德一世被迫恢復1923年通過的憲法。但到同年11月9日時,英國外交大臣霍爾表示,英政府反對埃及恢復舊憲法,重申在埃及擁有的權力,並在埃及邊境增派駐軍,因而引起埃及人強烈不滿,各大城市接連爆發反英鬥爭,並且和衣索匹亞、剛果的反英運動,一起匯成20世紀30年代的「非洲反英洪流」。同年12月1日,英國被迫准許埃及重新恢復舊憲法。1936年4月28日,福阿德一世駕崩,王儲法魯克一世(Farouk I)繼位,任命奈哈斯為首相,並前往倫敦就英國在埃及地位的英埃同盟條約進行談判,終歸失敗。後由於發生了法西斯集國義大利入侵利比亞等國,以及為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英、埃雙方於同年8月26日簽訂了效期20年的軍事同盟條約。英國乃停止對埃及的軍事佔領,並從埃及境內撤軍,支持埃及終止與土耳其奧圖曼帝國所有的舊協定,幫助埃及進入國際聯盟,但運河區仍由英軍駐守,兵力為4萬人,發生戰爭時,人數還可增加。因為蘇彝士運河關係到英國和東方間的航運,所以英政府堅持不讓。另外,英軍保持亞歷山大港海軍基地,限期不超過8年,如遇戰事,埃及須對英提供港口、機場、交通和通訊工具等。簽約不久,奈哈斯因與法魯克一世政見相左而免職。陵仵J及中產階級開始興辦工廠,農村人口也逐漸向都市移動,開羅成了世界人口最稠密的都市之一。1937年,埃及成為國際聯盟成員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儘管英軍進駐埃及,並掌握了埃及所有戰備資源,但法魯克一世仍企圖保持中立。1942年2月,英軍以武力威脅埃及,要求讓支持同盟國的華夫脫黨魁奈哈斯重新擔任首相。 1944年,奈哈斯參加亞歷山大草約的談判,為創立阿拉伯國家聯盟向前邁進了一步。為此英國不再支持奈哈斯,法魯克立即將他免職。1945年,埃及和中東各國在開羅成立阿拉伯聯盟,目的在對抗以色列復國,同時埃及還向日本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華夫脫黨影響力下降,民族主義者再次掀起反英活動,要求英軍全部撤離埃及。在全國性總罷課、總罷工、總罷市逼迫下,英軍於1945年7月4日把開羅要塞交還埃軍。1946∼1947年,英軍退入蘇彝士運河區,這使埃及的主要中心區首次擺脫了英軍的佔領。 1947年,埃及和中東7國簽署軍事協定。翌年,埃及參加了第一次中東戰爭,但被剛立國不久的以色列軍隊在巴勒斯坦打得潰不成軍,使回教同盟成員怒火中燒,埃及軍方對此也特別憤怒,咸認法魯克一世的腐化墮落和昏庸無能是導致軍事失利的主要原因。國內政局非常不穩,首相諾奎拉緒巴夏也被暗殺。 1950年華夫脫黨又在大選中獲勝,為收買民心,再度要求英軍撤出運河區,並默許當地人民對英軍進行游擊戰。1952年7月23日,89名自由軍官組織成員在納瑟領導下,發動了一場不流血政變,罷黜法魯克一世,王位由尚在襁褓中的幼子福阿德二世繼承。而法魯克則流亡義大利,13年後死在羅馬一家餐廳裡,後來移返開羅埋葬。 自由軍官組織掌握政權後,由11名軍官組成革命指導委員會,納瑟推薦德高望眾的納吉布為委員會主席,並廢止1936年的英埃條約,沒收封建王室土地,取消社會階級和貴族封號;廢除維護封建統治利益的憲法,禁止一切政黨活動,建立解放組織。同年9月納吉布出任總理,實際上全國政權歸納瑟主持。翌年2月10日,埃及頒布過渡時期的臨時憲法,一切權力歸革命指導委員會和政府部長會議。同年與阿拉伯聯盟一起警告英軍撤離蘇彝士運河,並對運河區英軍實施經濟封鎖。英國為了緩和情勢,承認埃及對運河有充分自主權。同年6月18日,埃及結束了500年來的君主政體,成立埃及共和國,由納吉布出任第一屆總統兼總理,納瑟(Gamal Abdul Nasser)擔任副總理兼內政部長。 納吉布想擁有與職務相符的權力,這與納瑟思想背道而馳,翌年春天納吉布被罷免遭軟禁。1954年4月18日,納瑟出任總理,並於同年11月接任總統職務,成為埃及實際上的統治者。 執政初期,納瑟致力於民族獨立解放鬥爭,於同年10月與英國簽訂「關於蘇彝士運河基地協定」,規定英國將在20個月內分批撤出運河區軍隊。納瑟因此備受讚譽,地位更加鞏固。1955年4月出席亞非國家召開的萬隆會議,隨後宣告成為不結盟國家,力拒加入巴格達條約,並成為不結盟運動首要領導人之一。翌年1月頒布新憲法。同年6月13日最後一批英軍撤離埃及,從而結束了1882年來,英國對埃及長達74年之久的軍事佔領。同年6月23日,納瑟以99.9%的選票當選為埃及共和國第一任總統。次月,英、美兩國卻相繼取消了,作為建造阿斯旺水壩第一期工程的費用2.7億美元。五天後,納瑟在群眾集會上宣布收回蘇彝士運河主權,埃及人民將自己建設阿斯旺水壩。同年10月29日,以色列趁英埃不和之際,採取「積極自衛」戰略,突然出兵攻打埃及的西奈半島,擄獲埃及士兵和無數的軍需品。英、法兩國也因丟失運河權而遣軍攻擊埃及,先佔領蘇彝士運河北端的塞得港,後又出動空軍大肆轟炸埃及各大城市,使埃及陷入非常危急狀況中,納瑟當即宣布與英、法兩國斷交,查封它們在埃及開設的銀行和石油企業,號召埃及人民奮起自衛,維護國家獨立。不久美國和蘇聯通過聯合國介入干預,迫使英、法、以三國撤軍,西奈半島由聯合國派兵接管。強硬的以色列在破壞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軍事基地後,還取得在聯合國監視下自由通行提藍海峽的權力,但也不得不同意自埃及撤軍,埃及緊張局勢得以消失,納瑟因此在國內和整個阿拉伯世界威望提高,並野心勃勃。在他「革命哲學」一書中曾表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為全體阿拉伯人、非洲人和伊斯蘭教徒的領袖。隨後他進行對內鎮壓,逮捕大量共產黨徒。封建主義者、回教同盟會員和社會主義分子。 1958年12月21日,埃及和敘利亞合併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United Arab Republic),不久葉門也加入,但這次聯合僅維持3年,敘利亞新成立的軍政府因不滿埃及壓榨行為;和葉門一起於1961年退出阿聯,使阿聯名存實亡,但納瑟仍厚顏使埃及保留「阿聯」名稱,繼續沿用原來兩顆星的阿聯國旗,以埃及、敘利亞、伊拉克、葉門等阿拉伯國家的盟主自居,並採取了比較激進的對內對外政策,不久捲入葉門內爭,於1962年派兵支援葉門共和國的擁護者,而沙烏地阿拉伯則維護保皇派,雙方劍拔弩張,阿拉伯國家間關係陷入低潮。1967年埃、沙兩國因面對共同的敵國以色列,才達成諒解協議。 在以阿危機中和巴勒斯坦問題上,美國明顯支持以色列,而埃及與以色列之間則一直存在著軍事危機。因此埃及便轉向蘇聯,並努力謀求與其他阿拉伯國家合作。在阿拉伯人一致對抗「猶太人復國運動」的目標下,納瑟成了阿拉伯世界的領導者。1967年上半年,以色列與中東各鄰國因一連串邊界問題而關係惡劣,納瑟要求聯合國駐軍撤離西奈,同時封鎖提藍海峽,在邊界集結軍隊,切斷以色列船隻及運送戰略物資的外國貨船航路。另外還與約旦、伊拉克締結協防條約,形成對以色列的包圍。同年6月,阿聯組織出兵封鎖阿卡貝灣,並派遣大軍陳兵西奈半島的以阿邊境,還聯合敘利亞、約旦、伊拉克、葉門、沙烏地阿拉伯、黎巴嫩和阿爾及利亞等國部隊,企圖發動消滅以色列的總決戰。同月5日戰爭全面爆發,以色列採取主動突襲作戰,派裝甲部隊進攻西奈半島,地面戰場從埃及擴展到約旦、敘利亞等國。在不到100個小時裡,整個阿拉伯聯軍幾乎被以色列徹底打垮,埃及差一點全軍覆沒,有5個步兵師和2個裝甲師被殲滅,損失坦克700輛,飛機300架,飛彈100多枚,艦艇好幾艘,人員死傷和被俘的有10多萬人。同月10日,由於聯合國一再呼籲,美國和蘇聯也迅速出面調停,各方同意停火。但在短短的「六日戰爭」中,以色列不僅佔領了加薩走廊地區、西奈半島全境、約旦河西岸,甚至連耶路撒冷,戈蘭高地都在其控制之下,還兵臨蘇彝士運河,準備進攻開羅。這場戰爭使納瑟在中東地區聲望一落千丈。 1969年,辭職後應民眾要求而復職的納瑟宣布對以實行消耗戰,並對國內經濟採取措施,以挽救因戰爭造成的重大破壞,但收效甚微。1970年9月27日,參與談判解決約旦國王胡笙和巴解組織間的仇結,次日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在他統治的18年中,埃及進行土地改革,限制個人佔有土地數量,加速工業化,沒收有錢階級擁有的私人產業,反對貪污腐化,使婦女享有更多權力,竭力培養埃及本國人才以替代西方人員,讓人民合法參與政治等政策均功不可沒。他並將現代化生活帶進農村,在外交上和狄托、尼赫魯一起提倡不結盟運動。 同年10月15日,副總統沙達特(Anwar Sadat)繼任總統,兼任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當時中東局勢緊張,次月9日,埃及、蘇丹和利比亞三國宣布成立政治邦聯共同對付以色列。1971年5月為鞏固權位實行清理計劃,把反對他的官員和黨派加以打壓;對外致力於與阿拉伯世界的聯合,力圖奪回被以色列佔領的土地。同年9月11日,阿拉伯共和國邦聯正式誕生,宣布服膺社會主義。次月13日由蘇丹的尼美里宣誓為第一任邦聯主席,但邦聯運動促使埃及發生政治危機。 1972年阿聯改稱為埃及阿拉伯共和國,並於同年7月18日下令驅逐兩萬名蘇聯軍事顧問和專家們離境,把國際關係轉向西方。1973年9月10日宣布恢復與敘利亞的正常友好關係,並組成埃敘聯軍。同年10月6日,埃及軍隊向佔領西奈半島的以色列軍隊發動奇襲;同月21日,以阿雙方均要求召集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解決爭端。次日安理會一致通過美蘇兩國的共同決議案,由美國出面協調達成埃及和以色列兩軍停戰協定。1974年1月18日,以色列終於簽署「季辛吉案」,同意從西奈半島南部撤軍,並由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在以、埃兩軍間設立緩衝地帶。由此,埃及收回了部分失土,沙達特也從這場戰爭中獲得足夠政治資本。 1975年6月5日,埃以兩國又因美國的調解使蘇彝士運河恢復通航。從1976年起,以色列軍隊在西奈半島上的防線再次後退。同時埃蘇關係日趨惡化,雙方在同年3月15日廢除了為期15年的埃蘇友好條約,並撤走所有在埃及境內的蘇聯軍事顧問人員,而與西歐建立日益密切的關係。翌年2月5日,埃敘成立聯合政治指揮部,不久蘇丹也加入。同年11月沙達特大膽出訪耶路撒冷,在以色列國會發表演講,從此和敵對30年之久的以色列改善了彼此間的關係。並同時進行「大衛營」協定談判,埃及認為要達成全面和平解決,主要條件是解決巴勒斯坦人的要求。 1979年3月26日,埃及和以色列在美國促使下在華盛頓市簽署和約,但遭其他阿拉伯國家強烈反對,認為協約內容出賣了它們的利益,以及收復巴勒斯坦的原本目標。致使埃及和阿拉伯各國呈疏遠狀態。阿拉伯國家聯盟(League of Arab States)乃終止埃及的成員資格,並將總部由開羅遷到突尼斯。1981年10月6日,在武裝部隊的閱兵儀式上,沙達特總統被刺身亡,由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Muhammed Hosni Mubarak)繼任總統,為了穩定政局,他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對內發動「糾編運動」,清除權利中心,提出「民主、穩定、發展」的口號,強調國安定,釋放政治犯,實行多黨制,同時加強社會治安,嚴厲鎮壓製造恐怖活動的極端分子,倡導言論自由,重視發展民族經濟,實行生產性開放政策,積極吸收外資,堅持國營和私營企業並重,注意改善人民生活。在對外政策方面,採取現實主義態度,重建和改善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 1982年4月25日,以色列把西奈半島歸還埃及,結束了兩國長達7年的邊界糾紛,從此埃及有了運河通行費和西奈半島的石油收入,並且免除了巨額軍費負擔,使經濟情況大為好轉,也使這個國家能朝著和平建設的坦途邁進。1984年1月,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通過決議,使埃及重返伊斯蘭教組織。同年9月25日,約旦與埃及恢復外交關係。 1987年10月12日,穆巴拉克在大選中奪魁,蟬連總統之職。埃及在他的領導下欣欣向榮,但宗教暴力活動有愈演愈烈之勢。1992年,少數極端恐怖分子襲擊平民、遊客,還預謀刺殺他。1993年再度當選埃及總統。翌年「伊斯蘭組織」成員竊取榴彈發射器,欲朝他在開羅的住所開砲,但陰謀敗露。翌年2月,穆巴拉克與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在兩國邊界會晤,會面地點的西迪拜尼拉機場又被預放炸彈,幸被軍警識破。同年底,多次謀劃刺殺行動的「聖戰」組織在他時常經過的路下放置炸彈,陰謀流產後派出成員在一座主要大橋旁,打算把炸彈扔進他的車內,也沒有成功;不過命大的穆巴拉克在1955年5月26日那天,也著實驚懼不已,當天,他乘車前往非洲統一組織首腦會議會場,一群持槍武裝分子阻住車隊,用自動步槍射擊座車,幸汽車具防彈功能,以及司機的靈活機智,才又躲過一劫。1999年9月6日,穆巴拉克再遭險情,上午10時半,出席集會發表講話路上,他把手伸出車窗頻頻向夾道歡迎的人群揮手,一持利器男子揮刺而來,幸運的他再次化險為夷,只受手傷。僅管如此,他仍於同月26日第三次當選總統,繼續領導埃及政府,把國內穩定放在第一位,在繼續有限度地開放民主、緩和與反對黨關係的同時,對製造恐怖活動,暴力事件、暗殺等犯罪行為予以堅決打擊。2005年9月,77歲的穆巴拉克第5度蟬聯總統。
返回到
埃及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