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伊朗 的原始碼
←
伊朗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巴勒維王朝興起== 禮薩‧沙‧巴勒維(Rezā Shāh Pahlavi)是伊朗巴勒維王朝(Pahlavi Dynasty)的創始人,他於1878年3月16日,出生在馬贊達蘭省巴列萬(Pahlevan)部落酋長家庭,年輕時就從軍,因身材魁梧矯健,才能出眾而為上級所器重,由普通士兵升為團長。當時卡札爾王朝非常腐敗,國土受外國蹂躪,政權操於英、俄之手,國家朝不保夕,仁人志士義憤填膺。1921年2月,駐紮在哈馬丹的哥薩克旅士兵,因數月未領到軍餉而嘩變,要求向德黑蘭進軍追討,其他高級軍官因懼怕而躲避,唯有指揮官之一的禮薩‧沙,自願率領嘩變軍隊向德黑蘭進軍,於同月16日率領1200名哥薩克騎兵進軍德黑蘭,引起朝野震驚,艾哈邁德‧沙國王一再命令沿途駐軍和首都衛戍部隊阻止哥薩克旅進京,但是沒有一支部隊出來攔阻。同月21日哥薩克旅進入京城,接管了政權,由青年記者賽義德‧齊亞丁‧塔巴塔巴伊(Sayyid Zia od-Din Tabataba'i)為首相,禮薩‧沙自任陸軍大臣兼武裝部隊總司令。 他上台後5天,就命令簽訂「波蘇友好條約」,蘇聯宣布從波斯撤軍。吉蘭蘇維埃共和國領導人庫切克‧汗,因不滿蘇聯的撤軍,被禮薩‧沙捕殺。禮薩‧沙消滅了吉蘭蘇維埃共和國後,繼又分別鎮壓了各地的獨立和自治運動。1923年,他自任卡札爾王朝首相,並迫使國王艾哈邁德‧沙前往歐洲養病。1925年10月31日,議會廢黜艾哈邁德‧沙國王。同年12月12日,議會推舉禮薩‧沙為立憲國王,卡札爾王朝宣告壽歸正寢,而巴勒維王朝正式宣告登台。 1926年4月25日加冕後,禮薩‧沙國王銳意改革,消滅部族力量,解散部族武裝,增強國家軍隊實力,創建了海、空軍和機械化部隊;廢除只對外國有利的協議和條約,取消外國特權,建設橫貫全國的鐵路。1935年將國名正式改為伊朗,他注重向人民灌輸民族統一的意識,實施政治民主化。在經濟上拒絕外資介入,收回財政和交通大權,興建公路和醫院。在宗教上,致力於削弱神職人員的特權,並進行教育改革,設立了素來和宗教學校站在敵對立場的公立學校。在法律上,他重新制定民法和刑法,允許離婚,解放婦女,除掉面紗。在外交上,採取親蘇抗美政策,廢除外國人在伊朗的治外法權。由於他在內政上的勵精圖治,致力於國家的現代化,使得國勢蒸蒸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伊朗保持中立,但不久後便實行「以德制英」的政策,贊助軸心國的活動。1941年德蘇戰爭爆發,蘇聯以防納粹為藉口,出兵伊朗北境;英國也起而效尤,隨後佔領了伊朗首都德黑蘭;後來美國人也參加了佔領。禮薩‧沙被迫退位,由其子穆罕默德‧禮薩‧沙‧巴勒維(Muhammad Reza Shāh Pahlavi)繼承王位。禮薩‧沙遜位後,本擬前往加拿大,但英國政府卻將他送往非洲的模里西斯,然後轉往南非的約翰尼斯堡,1944年7月死於當地,享壽66歲。 1942年1月29日,英、蘇兩國向伊朗簽約,保證在大戰結束後3個月內撤軍,以恢復伊朗的獨立。1943年9月,伊朗也對德宣戰。同年11月28日~12月1日,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和史達林,在德黑蘭召開會議,討論對德作戰中的一致行動及戰後和平等問題,締結了德黑蘭總協定,規定英、美等國應於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開闢第二戰場。會後還發表了著名的「德黑蘭宣言」,聲明三國從德國的東面、西面和南面進行軍事行動的時間和規模,達成了協議。另外,這次會議還發表了「關於伊朗的宣言」,公開保證戰後伊朗的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伊朗境內蘇軍按兵不動,還組織伊朗共產黨,在北部的阿塞拜疆省和庫爾德斯坦省發動分裂運動,成立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伊朗一方面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抗議,另一方面加緊圍剿伊共。蘇聯在國際輿論壓力下被迫讓步;當時伊朗首相蓋凡姆又運用非常外交手腕,允許蘇軍撤退後,將伊朗北部地區的石油開採權轉讓給蘇聯。蘇軍乃於1946年5月6日悄然從伊朗撤兵,伊朗立即派大軍進入阿塞拜疆省,消滅了共黨非法政權,並將伊共殘餘分子逐入蘇聯境內,使伊朗社會日益安定,國力也得以恢復,同時伊朗國會又斷然否決了將北部石油開採權讓給蘇聯。遭此重大打擊後,蘇聯乃對伊朗大施恫嚇與威脅技倆,經常在邊境進行軍事演習,並不時越界侵入伊朗境內。但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密切注視下,蘇聯始終沒有對伊朗發動直接的大規模軍事入侵行動。 1950年後,伊朗接受美國的經援,人民生活大獲改善,並且積極反對英國的殖民地經濟支配權,因此在1951年3月發生了英伊石油糾紛。當時伊朗首相穆罕默德‧穆薩台(Muhammad Mussad-ea),以民族主義狂熱激發國人,全力壓制英國在伊朗的勢力,並宣布將石油企業全部收歸國有。但由於伊朗缺乏鑽井技術和熟練的石油工人,導致經營困難,致使國內經濟不穩,一度引起社會不安。 穆薩台首相在和英國石油糾紛中獲勝後,趾高氣揚,激發了潛伏的政治野心,勾結伊朗共產黨,挾蘇聯以自重,並在1953年8月發動推翻王室的政變,迫使國王巴勒維逃離本國,使當時伊朗陷入一片混亂聲中。後來因為民眾熱烈效忠王室,同月19日在伊朗陸軍查希狄(Zahedi)將軍的領導下,伊朗軍隊出師勤王,打跨了莫薩台政權,並迎接流亡在義大利的巴勒維國王復職,查希狄因保駕有功而出任首相,迅速恢復社會秩序,打消了蘇聯企圖控制伊朗的陰謀。1954年10月,伊朗和美、英、法等國八大石油公司所組織的國際財團訂立合約,將伊朗國內石油開採權轉讓給這個財團,伊朗政府從中抽取50%的利潤。1955年,伊朗參加「巴格達公約」組織,接受艾森豪主義,成為西方世界反蘇陣營中的一分子。 自此以後,伊、蘇關係又趨緊張,一些蘇聯外交官因從事「間諜活動」被伊朗政府驅逐出境,並鎮壓一批伊共殘餘分子。蘇聯在恫嚇技窮之後,又於1956年展開笑臉攻勢,把戰時所扣留的11噸黃金還給伊朗,並且歡迎伊朗國王訪問蘇聯。兩國邊界也跟著平靜下來,蘇軍不再在此舉行軍事演習,也不再有越界侵入的情事發生,兩國間貿易也告展開。可是不論蘇聯怎樣費盡心機引誘,伊朗朝野人士始終深懷戒心。1959年3月,美國和伊朗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簽訂經濟和軍事雙邊條約,從此使伊朗澈底擺脫蘇聯的威脅。利用石油的收入,一面充實國庫,一面投入國家各項建設。 1961年,巴勒維國王解散國會,次年頒布土地改革法,開始實行「白色革命」,贖買地主多餘的土地及清真寺所擁有的土地,發放給貧農,從而改善農村的貧困面貌。還允許工人入股分紅,在全國展開掃盲運動。改善婦女地位,給她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一系列的社會改革,使得巴勒維國王在西方世界中,樹立了很好的形象,但卻遭到國內宗教界的反對。巴勒維國王容不下反對的意見,便組織了國家安全情報署的龐大秘密警察組織,來清除異己分子。他為了顯示伊朗的「繁榮昌盛」,不惜耗費鉅資在1971年10月的12~17日,為波斯帝國建國2500週年舉行大規模的慶祝活動,約有60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或特使參加了慶祝典禮,極盡鋪張浪費之能事,耗費了近億美元,受到伊朗輿論的嚴厲抨擊。 1973年,由於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四倍,使伊朗外匯收入大幅增加,伊朗得以加速工業化,並注意多種經營,避免單純石油工業;另一方面,利用石油的大筆收入來擴充國防武力,光在1972~1976年間,就向美國購買了104億美元的新武器,使伊朗成為中東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國家。 然而,過快的工業化對經濟發展反而引起不良作用。由於大量引進外資,使民族工業的發展受到扼殺,失業率和通貨膨脹趨於激烈化。為了緩和通貨膨脹,政府又實行經濟緊縮政策,使人民生活更加貧困。巴勒維國王雖藉以更換首相來解決危機,但卻無濟於事。同時,在國內經濟混亂不安時,國內貪污腐敗之風盛行,王公貴族擔任外國公司代理人,控制著伊朗的經濟,還利用裙帶關係大發橫財。甚至政府還特設一個部門專門為王子和公主服務,千方百計地去滿足王室的一切享樂要求。貴族子弟們利用特權大搞毒品交易,海關根本無法加以制止。巴勒維國王也曾數度設法制止這種腐敗現象,但收效不大,引起民眾的強烈不滿。於是國王加強恐怖統治,國內秘密警察可以任意捕人和濫用酷刑。從1975年開始,伊朗實行一黨獨裁,開始對執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進行迫害,經常有知名人士失蹤。 民眾的反對巴勒維國王,特別是伊斯蘭教士視巴勒維國王為西方國家的走狗。1978年開始,國內掀起一片已遭巴勒維國王放逐的宗教領袖霍梅尼為偶像的反政府運動,並到處舉行示威遊行,不斷有流血事件發生,形勢一發不可收拾。巴勒維國王被迫於1979年1月16日流亡國外,曾先後去[[埃及]]、摩洛哥、巴哈馬和墨西哥等國,同年10月22日到美國治病。兩週後,伊朗民兵在德黑蘭佔領了美國大使館,把50多名美國外交人員扣作人質,要求引渡巴勒維回國受審。美國政府被迫將巴勒維秘密送往巴拿馬,後來轉赴[[埃及]]開羅,當時[[埃及]]總統沙達特給予政治庇護。1980年7月27日上午10時,巴勒維病逝於開羅,享年61歲。
返回到
伊朗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