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愛沙尼亞共和國 的原始碼
←
愛沙尼亞共和國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被蘇聯武力所併吞== 一九三九年,愛沙尼亞和蘇聯簽訂了英洛托夫里實特洛甫條約,將沿海的港口租借給蘇聯作為軍事基地。同年八月二十三日,蘇聯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大約一星期後,希特勒進攻波蘭,掀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次月二十八日,蘇德兩國又簽訂了「蘇德友好邊界條約」。為了在東歐劃分勢力範圍,蘇德雙方還秘密簽署了補充議定書,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都被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 一九四○年六月,蘇聯根據這個議定書,悍然出兵佔領了愛沙尼亞,推翻了合法政府。次月二十一日,當地共產黨在蘇軍扶持下宣布成立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八月六日,愛沙尼亞正式併入蘇聯,歐美各國拒絕承認這項併吞。一年的蘇聯恐怖統治,加上把愛沙尼亞人集體流放至西伯利亞的手段,史達林使愛沙尼亞人忘記曾經統治過他們的德國人有多可旬;以致在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軍入侵蘇聯,趕走了愛沙尼亞境內的蘇軍,而當納粹德軍耀武揚威列隊進入塔林時,居然有人把德軍當作解放者。但不久後就清醒過來,不過是換了個恐怖的統治者而已,絕望的愛沙尼亞人因而大批逃亡國外,大部分奔向與愛沙尼亞有血緣關係的鄰國芬蘭。戰前的愛沙尼亞共和國的官員們,則在中立國瑞典成立了愛沙尼亞流亡政府。 一九四四年,蘇軍在大反攻中趕走了境內的德軍,並以另一個「解放者」的身分重反波羅的海。愛沙尼亞作家揚‧卡浦林斯基(Jaan Kaplinski)抱怨道:「生活在外國人統治下固然很難,但硬要我們稱統治者為解放者就更難了。」當初近一百萬名人口的愛沙尼亞,在史達林暴政的統治下,被流放或永遠消失的人口高達數萬名。而蘇聯則不斷向愛沙尼亞大量移民,平均每年有七千至八千人,因而加深了民族矛盾。此外,隨著蘇軍的入侵,愛沙尼亞共和國原有的國旗也銷聲匿跡,誰要是保有它誰就會被逮捕;史達林並在愛沙尼亞境內強制實施農業集體化,將當地農民降為農奴。 一九五○年,在愛沙尼亞當地出生的共產黨領導人因被控是民族主義分子而被清洗,伐替他們的是出生在蘇聯的愛沙尼亞人。史達林死後,還活著的流放者大多回到故鄉,文化上的俄羅斯化也大多停止,但是蘇聯移民仍在不斷流入,非民族化的過程還在繼續。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蘇聯當局放鬆了對愛沙尼亞的控制,每年有幾千名外國人訪問愛沙尼亞的控制,每年有幾千名外國人訪問愛少尼亞。許多國際性科學會議也在愛沙尼亞舉行,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有關油頁岩的研討會。著名的男聲合唱團也多次出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有一些芬蘭人和愛沙尼亞人通婚,新娘被准許移居芬蘭。有許多愛沙尼亞人有親戚在國外,雖然取得旅遊簽證的手續十分麻煩,但仍有不少人想方設法回國探親。 在愛沙尼亞的北部還可以收看到芬蘭電視節目,這是當時在蘇聯控制的土地上,唯一能夠收看到外國電視節目的地方。由於當時的芬蘭通過自己的檢查制度,儘量不放映可能得罪強鄰蘇聯的節目,所以蘇聯也願意接受這個獨特的電視媒體窗口,使中立的西方新聞報導直接傳入愛沙尼亞。另外,也有人收聽英國廣播電台和美國之音的廣播。愛沙尼亞也是全蘇要求人權的中心,一九六九年一個由梅軍軍官領導的地下組織「爭取政治自由聯合會」在塔林被克格勃特工發現,這個組織曾印發了幾萬份民主運動綱領。 愛沙尼亞文化的民族化也被當時的執政者所接受。一九六九年五月,有二十五萬愛沙尼亞人參加了塔爾圖長毛象徵歌詠節,傳統的愛沙尼亞民歌佔據優勢,來訪的芬蘭合唱團受到熱烈的歡迎;而俄羅斯合唱團則受到冷遇。在這次歌詠節閉幕式結束後,在場的觀眾反復高唱愛國歌曲。 在公共汽車上和公共場所,人們咒罵俄羅斯人已成為「習慣」,不算一回事。即使是愛沙尼亞的高級官員也會詼諧地取笑俄羅斯人,取笑他們缺乏文化。學生們在公開組織的遊行中,也反復喊著非正統的口號和高唱民族主義歌曲。一九七二年四月二十日電視轉播捷克隊在世界冰球錦標賽中戰勝蘇聯隊取得冠軍時,塔林工藝學校的學生們高呼「我們勝利了!」奔上街頭,因此有些人被捕,很多人被開除。在一九七六年的時候,境內的愛沙尼亞人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蘇聯移民已多達百分之三十五。到了蘇聯由戈巴契夫執政後,愛沙尼亞境內的民族矛盾更加表面化。
返回到
愛沙尼亞共和國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