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馬爾地夫 的原始碼
←
馬爾地夫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環礁別具燦若星斗== 這個東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經緯度為東經72度33分19秒至73度46分13秒,北緯7度6分35秒至南緯0度42分24秒間,坐落在赤道附近,位於印度大陸南南西方595公里處的海上。北端與印度拉克代夫群島遙遙相望,距離印度大陸約為439公里;東北與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相距670公里。 馬爾地夫國土陸地總面積只有298平方公里,約合115平方哩,在普通地圖上是不容易找到它的位置,就是在比較詳盡的地圖上,也只像是一位粗心的地圖繪製家,不慎在東印度洋上灑下一些墨漬小點。它的陸地總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含領海全國總面積卻達11.53萬平方公里,專屬經濟海域度達85.9萬平方公里。全國東西寬118.1公里,南北長753.6公里,北起八度海峽,南至赤道以南查戈斯群島。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島國,由1190個島嶼組成,在所有的島嶼中,無人居住的島嶼有99個,其中有87個已開發為旅遊島;有人居住的島嶼有199個。最大的島嶼面積不超過13平方公里,最小的島嶼面積比大礁石大不了多少。群島的地理形狀是從赤道附近至北緯7度處呈南北縱列,與赤道成直角相交,形成一條相當長的島嶼鎖鏈,從空中俯瞰,宛如湛藍色的印度洋上一串美麗的項鏈,蔚為奇觀。 國境地勢低平,沒有一個島嶼海拔超過2公尺,平均海拔只有1.2公尺,由於地球的溫室效應,25年來印度洋水位已上升了3.5公分,繼續以這種速度上升,在100年內許多馬爾地夫如仙境般的熱帶度假島嶼將消失無蹤;只要印度洋水位比現在上升50公分,馬爾地夫80%土地都將被淹沒。 在這個國度裡,島嶼邊的海水分成好幾種不同的美麗色彩;小島中央是翠綠色,四周海岸線有白色的浪花,近島的海是淺淺的透明藍色,稍遠的海面是較深的湛藍,更遠的海更藍,美得令人迷戀。 馬爾地夫群島可以分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大群體。北部、中部由卡爾地巴海峽所分隔,中部、南部則以「1度30分海峽」為分界,南部群體中,史巴地巴環礁又被「赤道海峽」將它和各小島隔開。其中,馬爾地夫群島最重要的是隸屬於中部群體的13個小島。這串珊瑚礁叢中,大多數是無人島,所有島嶼上沒有山脈、河流,也沒有湖泊。各礁島珊瑚生長的特性多呈環狀,所以又叫做環礁。 這個國家的島嶼幾乎都是緊貼水平面的迷你型小島,但因有環礁的保護,使這些小島非常巧妙地坐擁海景卻不被海浪所淹沒。大多數島上芳草如茵,一片椰林,完全是標準的熱帶風光。遠望過去,像是漂浮在海上的森林。許多島嶼四周的珊瑚礁高出海面、並且在內部圍成鹹水湖,又稱「礁湖」。有的礁湖四周不相連貫,成為一串環狀珊瑚島,和婦女穿帶的珍珠項鍊非常相似。有的「礁湖」大到看不到對岸,航行一日難達;湖中還有無數小礁島,形成「礁中之礁」,從飛機上俯視,好像倒映在海中的滿天星斗。 馬爾地夫是世界上擁有海峽最多的國家,在全國各島嶼之間,都有寬窄不等、深淺不同的海峽。這裡海峽的深度往往和寬度成正比,島嶼和島嶼之間距離越大,深度也愈大,在千餘個海峽中,最窄的只有幾公里(如瓦杜海峽),寬的可達100公里左右(如一度半海峽和赤道海峽)。主要的海峽還有維曼杜、庫達胡拉杜、瓦塔盧、阿里亞杜、弗納杜、瓦杜、卡迪瓦、加蘭杜和八度等海峽。 這個國家的氣候因受到印度洋氣候的影響,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具有炎熱而潮濕的特點,因此到這裡觀光是沒有季節性的,全年氣候四季咸宜,年平均氣溫為25.4℃至30.4℃之間。每年的5至10月是吹西南季風;11月至翌年4月則吹東北季風,也是下雨最多的季節。年雨量1948.2公釐,月雨量有200至350公釐;最乾旱的2、3月份,月雨量只有20至80公釐,有些環礁則滴雨全無:雨量最多的是干島,年雨量多達2066.7公釐,馬累年雨量也到達1965公釐。至於相對濕度方面,由於豐富的雨量和強烈的水汽蒸發,形成很高的空氣濕度,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至85%,很少降到70%以下。這個國家的氣溫、雨量和相對濕度,都是由北向南遞減。在南部終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氣候特徵表現得非常突出。在日照方面,馬爾地夫素有「太陽的寵兒」之稱,全境日照都非常充足,2、3月份日照時間長達10小時左右,9、10月份日照時間不到6小時。這裡雖屬熱帶型氣候,但因有季風調節,陽光雖然燦爛耀眼,卻無炎熱之苦,並且全境都沒有颶風。
返回到
馬爾地夫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