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印度 的原始碼
←
印度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各種政黨多不勝計== 印度國內政黨眾多,現在最有勢力的政黨是國大黨,全稱叫做印度國民大會黨,是印度最古老的政黨,也是目前的第一大窥,成立於1885年,迄今已有122年的歷史,現在黨魁是故總理拉吉夫•甘地遺孀桑尼婭•甘地。 20世紀的20和30年代,當時的國大黨由印度國父甘地領導發起了「不合作運動」,1942年起又發起群眾性的非暴力運動,要求英國勢力離開印度。印度獨立後,這個印度最古老的政黨,絕大部分時間在國會中都佔有優勢。 尼赫魯從1951年起領導國大黨,一直到1964年他逝世時爲止,在這期間的數次選舉中,國大黨都取得壓倒性的勝利。1964年選出夏斯特里爲黨魁並出主內閣,1966年1月夏斯特里病故,國大黨選舉尼赫魯的女兒甘地夫人爲黨的領袖並出任內閣總理。 1967年甘地夫人蟬聯總理職務,但1969年國大黨分裂爲新國大黨和辛迪加派,後者曾把甘地夫人開除黨籍,但是在1971年的國會大選中’地夫人的新國大黨獲得大勝。 1977年3月的國會選舉結果,國大黨敗北,將政權讓給印度人民黨。1978年1月2日,甘地夫人退出國大黨,另組英迪拉派印度國民大會黨,並於1980年重登總理齊座。 1982年她的兒子拉吉夫甘地成爲此黨名義上的領袖,1984年10月31日甘地夫人遇刺身亡,拉吉夫甘地接任總理職務。 1986年3月發生波福斯醜聞案,使國大黨名聲受挫;與此同時,國大黨強硬派人物辛格另起爐灶組織「全國陣線」,終於在1989年_敗拉吉夫甘地,迫使國大黨在印度政壇上第二次下野。1991年5月21日拉吉夫甘地在競選活動中被炸喪命,由納拉辛哈•拉奧繼任黨主席。1996年國會選舉,政權又落到印度人民黨手中。 2004年5月22日的第14屆國會大選中,國大黨東山再起,再度成爲執政黨,由錫克教徒辛格出任總理。 印度人民黨是1974年由查蘭辛格所領導的印度革命黨與自由黨、統一社會黨,以及其他一些地區性小黨等共7個政黨合併而成,並選出査蘭辛格爲黨主席。該黨以印度革命黨綱領爲藍本’提議恢復甘地主義,強調把農業放在首位,反對重點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反對國家壟斷’也要求限制外資,£張採取分散發展的政策,給地方以更多的自治權限,國會中應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席次,因此是個右翼激進派、印度教和民族主義的政黨。 1977年1月18日,印度總理甘地夫人結束全國緊急狀態,並宣布舉行第六屆全國大選後,由印度人民黨結合印度人民同盟、國大黨辛迪加派和印度社會黨等出而參選,一舉擊敗國大黨,由德賽出任總理,同年7月25日印度人民黨的雷迪當選爲總統。1980年1月3曰的大選,印度人民黨又失去政權。 1996年5月16日,印度人民黨的黨魁瓦巴義出任總理,但是只幹了短暫的13天就告下台。1999年10月13日,該黨重掌政權,由黨魁瓦傑帕伊出任總理。2004年5月國會大選,人民黨敗給國大黨,退居爲國內第二大黨。 聯合陣線聯盟,是由印度共產黨和中間派13個理念各異的大小政黨組成,在國會中席次雖不佔多數,但卻有足夠的實力和其他大黨結成執政聯盟。由古吉拉擔任聯盟的主席。 印度共產黨是一個左派政黨,成立於1934年,在印度工會中很有勢力,在地方上也有相當影響力,有不少知識分子是黨員° 社會主義黨也是印度有影響力政黨之一,是於1947年自國大黨中分裂出來,在印度工商企業界中頗有實力。 此外,國內比較重要的政黨還有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派,泰盧固之鄉黨和泰米爾納德黨等。國內另有250多個國會外的小政黨。
返回到
印度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