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丹麥 的原始碼
←
丹麥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豬肉乳酪牛油王國== 丹麥的農業非常發達,早在1781年就實行土地改革,使農民成為自耕農,並向英國和德國大量輸出小麥。1864年丹普戰爭失利後,喪失了大片南部肥沃的土地,再加上無法和美國及加拿大的廉價糧食競爭,遂於19世紀末從穀物農業轉向發展畜牧業,農業改以生產飼料為主。如今丹麥已成為小農制的模範國家,國內土地全部屬於國家,共有5.09萬個農場,耕地面積共為270.7萬公頃,約佔國土總面積的70%。農地的分配,大約有一半用於生產穀物和蔬果,另一半用於生產天然牧草或人工培植的牧草。大部分農地都不太肥沃,加上沿海一帶多沙地和沼澤,鹽質很重,所以糧食略為不足,須賴國外輸入。另外,全國農業勞動力只有9.7萬多人,僅佔全國總勞動力的3.6%,80%以上農民既從事種植業,又經營飼養業。 這個國家非常重視農業科技在生產中的應用,大小農場都有各種各樣的農業機械化設備,生產效率居世界先進國家之列,每一公頃的糧食產量,比任何國家都要高,而且每一個農民所生產的糧食可以供養160個國民,所以丹麥雖然要從國外輸入少量的糧食,但是在丹麥的輸出品中,農產品也佔出口總額的20%。早在100多年前,丹麥就以出口農產品為主要目標,它一直是靠國外市場使農民們富裕起來。日德蘭半島是國內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分散於各地的眾多農場成為丹麥的主要景物特徵,半島西部產燕麥、黑麥、蘿蔔和馬鈴薯,東部產大麥、小麥和甜菜。在穀物生產中,大麥佔80%以上,大部分作為飼料。甜菜的種植地區,以西蘭島南部、洛蘭島和法爾斯特島為主。甜菜除了作為砂糖的原料外,它的渣滓還可以用來當作飼料。主要的農產品有大麥、燕麥、小麥、黑麥、馬鈴薯、甜菜、玉米、甘薯、菸葉、蔬菜和水果等,其年產量約為大麥60萬噸、小麥197萬噸、黑麥60萬多噸、燕麥18.6萬多噸、甜菜325萬噸。自耕農在整個農業中佔主導地位,90%農場是個人所有的家庭農場,其餘歸各種公司、國家和地方政府所有,農場主本身就是自耕農,農活全部或絕大部分由家庭成員承擔。而丹麥農場成功的關鍵為農業合作化,砍掉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減少無謂開支,使農民和消費者雙方都能獲益。 丹麥是農牧不分家的國家,畜牧業的發達,要歸功於畜牧業的集體化,它是丹麥農業的支柱;牛欄、豬欄和養雞場,都成為每家農產的主要單位。丹麥人能夠利用很小的面積,飼養較多的家畜,使得乳酪品和肉類的產量增加,畜產品除能滿足國內市場外,還有2/3可供出口,丹麥農民收入的29%來自畜牧業。現在國內共有293萬頭牛,其中有100多萬頭是乳牛;另外有豬1932.5萬多頭;馬5.5萬多匹;羊7萬多隻;雞1535萬多隻。丹麥每年生產豬肉160萬噸,其中80%供出口,出口額佔國家出口總額的9%,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輸出國之一。丹麥的紅牛和黑白花牛都是優良的品種,可生產牛奶,也可作肉牛;近年來,牛的存欄數逐漸減少,但每年仍可生產牛奶525萬噸,乳酪15.6萬多噸,是世界上第三大乳酪輸出國;牛油的年產量約為18萬噸,其中15萬噸用以輸出,成為世界上第四大牛油輸出國,因此丹麥贏得「肉、乳、油王國」的美譽。這個國家每年還可以生產12.5萬噸的雞蛋。豬肉、乳酪、牛油、雞蛋、牛肉和鹹肉是丹麥的傳統輸出品,是今日世界上第五大食品出口國。屠宰場設備的普遍現代化,也成為丹麥的一大特色。另外,丹麥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貂皮生產國,全國有1704個貂場,年產貂皮約1450萬張。 由於國內海岸線漫長,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寒流時常在北海交匯,使北海成為世界著名的三大漁場之一。另外,卡特加特海峽、斯卡格拉克海峽,以及波羅的海等都有重要的近海漁場,所以丹麥的漁業非常發達,年捕魚量約60多萬噸,約佔歐盟成員國年魚獲總量的36%,成為世界十大漁業國之一,國內有1.5萬多名漁民,各種大小不同類型的漁船也有1.5萬多艘,其中機動漁船有3000多艘,漁船總噸位約14.5萬多噸。主要魚類產品有鯡魚、鱈魚、鯖魚、鮭魚、比目魚、鰻魚和蝦等,另外也有相當數量的金槍魚、玉筯魚、鰈魚和多佛鰨魚等,海水魚和淡水魚的年產量共約61萬噸。每年有數10萬噸的魚被加工成魚油、魚粉及各種魚罐頭,並有28萬噸魚粉輸出。主要的魚罐頭工廠設在哥本哈根、奈斯特韋、奧登塞、斯卡恩和格雷諾等地,主要漁港分布在斯卡恩、埃斯比約、赫特雪斯和曲博倫等處。在陸上各河、湖、池捕撈的淡水魚年捕獲量只有數百噸,主要的魚種為鰻魚、河鱸、梭鱸和虹鱒等。 境內自然植被以落葉林為主,森林覆蓋面積只有49.3萬多公頃,僅佔國土總面積的10%。由於國內林區不廣,因此林產不豐,每年的木材採伐量只有290萬立方公尺。 在丹麥的植物中,以山毛櫸最多。5000年前的丹麥,也是到處長滿了橡樹、楓樹、菩提樹和白蠟樹,但人類為了開發農地,開始砍伐並放火燒掉這些樹林。到了1800年左右,丹麥只有3%土地是森林,而且僅在陡坡和一些小島上,才保有少數的處女林。今日所見的山毛櫸和針葉林,是1850年左右所種植的。近10多年來,丹麥人才開始形成森林保育觀念,許多森林被規劃為自然保護區,而山毛櫸則成為國樹,丹麥許多詩人都將它視為丹麥的象徵。在這些自然保護區內的樹木,現在都得以自然生長、死亡,連倒地的枯木也都留在原地而不被移走,許多瀕臨絕種的動植物,也因而找到新家。此外,每年秋天一些樹葉變紅變黃變棕而飄落地上,不但孩子們喜歡在落葉堆裡玩耍,幾百萬隻候鳥過境時也會在此暫棲補充食物。在丹麥的山毛櫸林中,有很多身上長著針刺的可愛動物刺猬(Hedgehogs),平時以捕食昆蟲為生,在11月就開始作長達4、5個月的冬眠,而秋天的落葉堆就是牠們溫暖的家。狐狸、獾和松鼠等也在體內儲存了足夠的脂肪,以應付食物短卻的嚴冬。 自然資源比較貧乏,除石油和天然氣外,其他礦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要靠進口,已探明的褐煤儲量約為9000萬立方公尺,海寧是境內最大的煤礦基地,另有少數鐵礦。北海大陸架石油蘊藏量估計為3.36億噸,天然氣蘊藏量約705億立方公尺。自1972年起開採石油,2008年產石油量1557.7萬噸,天然氣92.23億立方公尺,但是國內燃料仍然無法自足,所需60%的石油和95%的煤炭,均需依賴進口。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量探勘生產的北海原油,雖然嘉惠了丹麥經濟,然而全球石油危機的經驗,加上北海原油正以每年10%的快速減產事實,使丹麥政府對能源的消耗更加審慎,並了解未雨綢繆的重要性。石油危機40年後,丹麥國民收入增加了50%,石油消耗量卻下降了350%,能源自給度達56%,丹麥並從一個百分之百的石油進口國,變成歐盟各國中唯一有能力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生產與節約並重」已成為丹麥能源的新政策。 丹麥是工業非常發達的國家,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主導地位,2009年工業總產值達6878億丹麥克朗,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40.4%。企業以中小型工業和輕工業為主,全國約有6850多家企業,共有37.9萬多名職工,佔就業總人數的14%,工人每週工作37個小時,每年可以支薪休假5個星期,每天最低工資約為50美元。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加工、機械製造、石油開採、造船、水泥、電子、化工、冶金、醫藥、紡織、家具、造紙、印刷、人造胰島素、家電、橡膠、鋼鐵、汽車、自行車、金屬加工、空調、船用主機、化肥、水泥設備、糖、啤酒、煉乳、菸草、飲料、煉油、塑膠、發電、風車、服裝、水泥設備、助聽器和酶製劑等,其中船用主機、水泥設備、助聽器、酶製劑和人造胰島素等產品享譽世界。手工業也很發達,寶石、陶器、玻璃器皿、木雕和銀質藝術品等舉世聞名。 在丹麥的製造業中,造船業最為古老,但也是最為發達。作為北歐海盜故鄉之一,丹麥累積了豐富的造船經驗和先進的現代技術。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把每小時馬力的油耗降到最低的國家,B&W造船廠生產以柴油為動力的船享譽全球,全世界有1/3船用柴油發動機都是丹麥生產的。 這個國家在地理上屬於風力強勁地帶,風力已成為丹麥人維持生計的一項重要動力來源,現在全世界的風力發電,有1/3是來自丹麥。丹麥人在利用風力發電方面稱得上是獨步全球。從私人庭宅後院到寬廣的田野,都設置了大大小小的風車,也稱為風力滑輪機,現在全國共有5600多座風車,甚至在海域沿岸搭建一整排的巨型工業用風力發電機。曾出口風車至35個國家,風車生產量佔全球的50%,因此丹麥有「風車王國」之稱。風力目前已佔全國電力消耗量10%,預計在2030年以前會提高至50%。 國內主要著名的企業有A.P.穆勒-馬士基集團(A.P.Moller-Maersk Group):成立於1904年。主要是經營造船和海上運輸、石油、天然氣勘探與開發、航空運輸、商品零售等。有子公司70家,在全世界125個國家及地區裡設有辦事機構,員工11.7萬多人。2002年底,馬士基集團下屬的兩家主要分公司斯汶堡汽輪公司和1912汽輪公司合而為一,合併後的斯汶堡公司包括貨櫃航運、能源、航空、零售、數據處理、材料等各類公司,以及集團在全球各地的所有的子公司,成為歐洲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2006年,馬士基集團併購了第三大航運公司英荷-鐵行渣華。 諾伏集團(Novo Group)前身為諾伏諾德(Novo Nordisk)集團,成立於1923年。世界著名醫藥和生化製品集團公司,生產的胰島素和酶製劑分別佔世界市場總額的50%和40%以上。在6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子公司或辦事處,共有員工1.6萬人。2000年11月起正式分為兩個公司,負責製藥業務的公司沿用原名稱,負責酶製劑業務的公司改名為諾維信(Novozymes)。 丹佛斯集團(Danfoss):是丹麥最大的工業企業,主要生產採暖、製冷和傳動及速控溫控元件。在世界不少國家有子公司,共有雇員1.7萬人。 對外貿易是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所需的原料和燃料主要都要靠國外輸入,產品銷售也有賴於國際市場。平均全年輸出總值約為1055億美元,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30%,主要的輸出品有機械、肉、魚、醫藥、紡織品、服裝、奶油、乳酪、火腿、牛肉、牛油、雞蛋、種豬、啤酒、廢船、魚粉、魚類罐頭、農產品、化工、運輸機械、儀表、家具、紡織品、服裝、書刊、藥品、電子產品、船用主機、助聽器、水泥、磚和手工藝品等。平均全年輸入總值為550億美元,主要輸入品是石油、煤、潤滑油、天然氣、水泥、肥料、汽車、運輸機械、鋼鐵、機器、電氣設備、化學產品、棉紡、通信設備、紙張、飼料、成衣、五金工具、運動器材、收錄音機、食品罐頭、糧食、飲料、玩具和禮品等。主要的貿易對象是德國、英國、荷蘭、瑞典、美國、法國、挪威、日本、比利時、盧森堡、芬蘭、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 這個國家有不少企業和公司在國外投資,總投資額約7.5億美元;同時也有不少外國企業前來丹麥投資,在丹麥1/3的股份公司中,外資擁有一半以上的股份。轎車、餅乾、果膠、瓊脂、肥皂和化妝品等的生產主要由外資掌握。石油供應和煉油主要由美國、英國和挪威等國的石油公司壟斷。近年來,外國企業每年在丹麥的投資額基本保持在3億美元左右。 國內服務業非常發達,主要包括商業、電信、金融、保險、旅遊和技術服務等,2009年產值達7775億丹麥克朗,佔當時國內生產總值的53.7%。 丹麥國家銀行是國內唯一的貨幣發行機構,國內另有兩家商業銀行,共擁有2300家分行。其中的丹麥銀行於2007年4月兼併了BG銀行,成為國內最大的商業銀行。諾迪亞銀行是2000年由聯合銀行,與由瑞典、芬蘭合資的梅麗塔北歐銀行合併而成。 在幣值方面,丹麥的貨幣單位叫丹麥克朗(Denmark Krone),簡稱克朗(Kr),國際上縮寫為DKK。每1克朗等於100個歐爾(Ore)。紙幣單位有50、100、200、500和1000克朗等5種;硬幣單位有25和50歐爾、1、2、5、10和20克朗等7種。每一美元約可兌換8.1克朗。 國民生活水準很高,國民平均所得約為每人每年3.46萬美元。失業率為7.6%,失業人數為25.2萬人。據世界銀行統計,丹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第12位,是經濟發達的國家之一。 丹麥交通非常發達,國土面積不大,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已形成空中、水上和陸地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路。又因地處歐陸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之間,同時又位於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出口處,形成中南歐與北歐之間的橋樑,因此是歐洲重要交通樞紐之一。 在航空方面,丹麥是歐洲重要的航空集散地,全國有1100多架民航機,25個民航機場,哥本哈根國際機場為丹麥的國門,闢有數十條國內外航線。最大的斯堪的納維亞航空公司(SAS),是丹麥與瑞典、挪威三國聯合組成,丹麥持有2/7的股份,專門經營國際航線,有定期航班往返全球各大機場。它下屬的子公司為丹麥航空公司,也營運國內外航線,丹麥政府擁有50%股份。其他主要的航空公司還有斯特林、科內爾和馬士基等航空公司,它們承攬了幾乎所有假日去南方度假的北歐遊客的包機業務。國內航線也很忙碌,丹尼爾航空公司有10多條國內航線,並可連接菲英島、日德蘭島和格陵蘭島。全年空運乘客3.98億人次,貨運12.1萬多噸。 丹麥的海上運輸勿遠弗屆,全國共有排水量100噸以上的各種船隻1180多艘,排水量1000噸以上商船有685艘,不管是貨輪或客輪,都有世界上第一流的水準。貨輪主要由現代化的貨櫃輪和油輪組成,客輪則豪華舒適,一般的島際渡輪每艘可以容納2000名旅客和400輛汽車。丹麥所有船隻的總噸位約達825.6萬多噸,約佔世界船隻總噸位的1.3%。目前丹麥和美國、英國、法國,以及波羅的海國家間,都有固定及頻繁的客貨航線相聯繫。丹麥的麥斯克(Maersk)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貨櫃輪業者,也是丹麥首屈一指的海運公司,擁有100多艘船隻,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海運集團之一。在本國各島嶼之間,水道縱橫,水運業發達,貨船、客輪和渡輪往返頻繁。全國共有100多個港口,哥本哈根是國內最大的港口。 陸上交通有鐵、公路兩大系統。鐵路全長3320多公里,主要由國家營運;其中有1/6為民營,鐵路線遍布各地。全年鐵路客運量為51.13億人公里,貨運量約19.38億噸公里。丹麥鐵路運輸的一大特色是輪渡和橋樑眾多。因為是個島國,水域廣闊,只有依賴輪渡和橋樑才能使鐵路暢通無阻。丹麥的輪渡是建有兩層甲板的巨型駁船,一層甲板上鋪有鐵軌,碼頭形狀的設計與輪渡相吻合,裝有水閘,經由水閘上升的水位,使輪渡上的鐵軌與陸地上的鐵軌互相銜接,鐵路列車便可由這種特製的碼頭駛上輪渡。菲英島和日德蘭半島之間有鐵、公路兩用大橋橫跨在小貝爾特海峽上,建成於1935年。1993年建成的西橋長6.6公里,是當時歐洲最長的橋,東隧道長8公里,是歐洲第二長的海底隧道。現在丹麥橋樑全長約達300公里,輪渡和橋樑已將丹麥各島嶼之間,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歐陸之間的鐵路交通連成一體。 丹麥是個地勢相當平坦的國家,有利於公路事業的發展,現在公路全長約7.16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10公里、一級公路1.75萬公里、二級公路3.48萬多公里、鄉村道路1.85萬公里,鋪設路面的公路長約7萬公里。有各種機動車輛約218萬輛,其中卡車21.5萬輛、巴士8.1萬多輛,小轎車182萬輛,摩托車約5萬輛;公路貨運量約105億噸公里。另外,還有651.56萬多輛自行車,設有自行車專用道9600多公里。在公路體系方面,丹麥的高速公路遵循歐洲統一編碼,以「E」字開頭,主要的高速公路有E3、E4和E66等。其中的E3高速公路從德國經南日德蘭進入丹麥,沿著半島的東部一直到達北日德蘭的腓特烈港,那裡有輪船開往挪威和瑞典。E4高速公路則從赫爾辛格的港口開始,繞著哥本哈根的邊緣穿過西蘭島向南,直到與德國相望的隆比港。E66高速公路從哥本哈根穿過西蘭島,跨菲英島和日德蘭半島,一直通往埃斯比約。 根據公路交通規則,行車時速市區為60公里、郊區80公里,高速公路時速110公里,拖車不得超過70公里。交通部門對交通違規把關非常嚴格,在大小路口很少看到警察值勤,但是他們會神出鬼沒,駕駛人一有違規便免不了要吃罰單。車輛靠右行駛,要從左側超車。酒駕處罰非常嚴厲,只要被測出血液中酒精含量超過0.8%,就要受到拘留或監禁。交通規則強調禮讓行人,機動車輛在路口須讓行人優先,很多紅綠燈是由行人控制,而丹麥的公路交通信號比其他國家多了兩個裝置,一是專管公共汽車的橫豎街道信號燈;二是專管自行車的小型紅綠燈。在路口,公共汽車和自行車享有優先權,其他車輛必須禮讓,而公共汽車對騎自行車的人也要禮讓,在右轉時必須讓自行車先行,否則就是違反交通規則。
返回到
丹麥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