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秘魯 的原始碼
←
秘魯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山寒冷低地炎熱== 全國總面積1285216平方公里,約496224平方哩,是南美第三大國。 位置在南美洲的西北岸,介於南緯零度至十八度、西經六十九度至八十一度中間。西全西南濱太平洋,北鄰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南界智利,東接巴西,東 南與玻利維亞毗連。 這個國家的領土由西向東可以分爲與海岸線平行的三個自然地理區,無論在地形、氣候、自然景觀、人口分布和經濟狀況等各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 西部是沿海區,岸上大部分是貧瘠的沙原,沿海岸一帶更是沙漠連綿,這種沙漠的成因,是由於北方來的秘魯洋流所致。在秘魯,海面上的冷風被温度較高的陸上氣流擋住,雨水因而無法形成;另一方面,東部的安地斯山又把從亞馬遜河流域吹來、含有豐富雨量的氣流擋住,因此形成少雨的沙漠地帶。沿海沙漠的背後,襯托著大安地斯山光禿禿的山峰,是一條沿太平洋海岸伸展的狹長乾旱低地帶,全長約3056公里,寬度約60-120公里,並有斷續分布的綠洲平原。 這裡地處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區東緣,沿海空氣與秘魯寒流接觸後,下層冷卻,形成穩定的逆温層,水氣難以向上輪送,而來自大西洋的暖濕氣圑因安地斯山脈的阻擋,無法影響沿海區,所以這個區的降水極爲稀少,除北端年雨量有250公釐外,大部分地區年雨量不足50公釐。然而,這塊狹窄少雨的土地由於有安地斯山西坡流下的雪水灌溉,不但不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而且成爲秘魯最重要的農業區,擁有四十多個大小綠洲。 這個區面積雖然只佔全國總面的百分之十一,但卻是秘魯主要的財富區域,擁有全國百分之四十人口,以及全國四分之一的耕地面積,農產量幾乎佔全國的一半。雖然這種地屬熱帶,可是没有生長什麼熱帶植物,但是生產很多上好的葡萄,可以醸造名酒。 沿海島嶼上的鳥類,不只是一筆大財富,並且更是絕妙的自然景觀。千百萬隻飛鳥翱翔在藍天碧波間,白色晶瑩的糞岩,遠望過去,恍若一座水晶宮殿。沿海港口,大都坐落在這一地帶。境內的九大城市中,有六座分布在這裡。 中部高原區是由安地斯山系中段的三條山脈構成的高峻山地,山脈呈西北至東南走向,貫穿全境,長約2400公里,平均海拔約4300公尺。山體北部較窄,僅200公里左右;往南逐漸展寬,到南端寬度可達600公里。高原區佔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居住著全國約百分之五的人口,其中四分之三爲印第人,大部分以農牧爲生。 本區又可分爲北、中、南三個部分。北部從厄瓜多爾邊界至南緯七度,由於馬臘尼翁河左岸支流的切割,山體破碎,形成許多走向各異的谷地,現在已有部分河水被引入乾旱少雨的沿海地區供農業灌概之用。 高原區中部介於南緯七度至十四度三十分之間,山脈高度劇增,受安地斯山斷層及褶皺走向的影響,河流呈縱向排列,水流湍急、落差大,藴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估計達5100萬瓩,可惜尚未充分的開發和利用。在較爲開闊的河谷和盆地,因水源充足,氣候適宜,沖積土壤肥沃,是人口集中的傳統農業區。 高原區南部地處南緯十四度三十分以南,安地斯山系在此逐漸開闊並向東擴展,山體較完整。普納高原夾在東、西兩側高大山脈之間,向玻利維亞境內延伸,海拔高達3800多公尺。這個廣闊的內陸高原寒冷、乾旱和多風,景色單調,僅生長著一些低矮多刺的耐旱植物,當地人稱之爲普納(Puna),這片高原也由此而得名。高原區冬季天氣晴朗乾燥,夜間常有霜凍產生,而高山地帶則疾風勁吹,致使風蝕現象劇烈,砂礫遍布,植物相當貧乏。一般海拔4400公尺以上已不宜種植農作物,海拔5000公尺以上的山峰終年冰雪覆蓋。高寒地帶的牧場只能放養當地特有的駱馬、羊駝及羊群;農業局限於谷地和盆地之中,以種植馬鈴薯、玉米、大麥、小麥和豆類爲主,產品僅滿足本地消費。一般來説,這個地區的發展緩慢,居民生活水準也較低。 東部是炎熱潮溼、地廣人稀的森林區,又稱蒙塔尼亞區或塞爾瓦區,範圍包括安地斯山東坡和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低地兩個部分,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一半以上,但人口只佔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零點三人。區內約有十萬印第安人,分成一百個部落,散住在與世隔絕的熱帶叢林之中。他們使用自己的語言,過著狩獵捕魚和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 全區交通閉塞,城市缺乏,經濟落後,安地斯山東坡受亞馬遜河支流的強烈侵蝕,多深谷巨壑,向東展開的低地堆積著高山沖刷下來的碎屑物。這裡河網漫延,水流緩滯,每逢洪水期,常有大片土地遭受水淹。另外,炎熱潮溼的氣候加速了樹木的生長,稠密的雨林遍布亞馬遜河流域,木材蓄積量高達42億8000多萬立方公尺。林木中多桃花心木、杉、巴爾薩木等珍貴樹種,還有橡膠樹、金雞納霜樹和巴羅巴斯科樹等。目前,這些豐富的林業資源只開發了一部分。在安地斯山東坡已開拓的耕地約有40萬公頃,約佔全國耕地面積的七分之一,種植咖啡、可可、豆類和茶葉等農作物。 秘魯是個多山國家,雄偉的安地斯山脈縱貫南北,山地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山地路徑險惡,人們行走其間,往往要經過一些狹窄的峽道和崎嶇的千丈懸崖邊,一不小心就會滑落下去。到了山腰上,還可以看到梯形農田。在海拔一千公尺高度處,氣温漸低;升到海拔2330公尺高度,巳看不到草木,超出海拔2230公尺高度以上,只見白雪,不見植物踪跡。 境內的最高峰是瓦斯卡蘭(Huascaran)山峰,位於中西部地區,西距太平洋約100公里,海拔6768公尺,山頂終年積雪,是登山運動的重要場所之一,每年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國內外登山運動員,從而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但是,這座山峰常發生雪崩。一九六二年,這座山峰北坡陡壁發生大雪崩,滾滾雪流沖毁了山腳下數座村莊,有3500人被埋在雪中而喪生。一九七〇年,因強烈地震造成大面積山崩,掩埋了十個村莊和永蓋鎮的大部分地區,死亡人數高達兩萬,是二十世紀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耶魯帕哈(Yerupaja)峰位瓦斯卡蘭峰以南225公里處,海拔6634公尺,是境內的第三高峰。 奥泰加特(Auzangate)峰位於庫斯科以東112公里處,海拔6384公尺,是境內的 第四高峰。 安帕托利(Ampatoili)峰位於普諾西北200公里處,海拔6300公尺,是境內的第五高峰。 薩爾坎(Salcan )峰位於庫斯科西北面135公里處,海拔6264公尺,是境內的第五高峰。 查查尼(Chachani )峰位于阿雷基帕以北二十四公里處,海拔6075公尺,是境內的第六高峰。米斯蒂火山(Misti Volcano)位於境內南部的安地斯山中,俯瞰阿雷基帕城,兩側爲查查尼峰和皮丘火山,海拔5872公尺,火山堆非常完整,一六○○年噴發以來已經沉睡了390年。皮丘火山也是一座死火山,海拔5300公尺。 境內的河流都發源自安地斯山脈,大致可以分爲束部、西部和南部等三大水系。東部水系的河流,自安地斯山脈由西往東或從南至北,然後向東,經亞馬遜河注入大西洋,主要河流有烏卡亞利河(Ucayali River),它是亞馬遜河的兩大源頭河之一,由秘魯中東部的阿普里馬克河和烏魯班巴河匯合而成,河道曲折,由南往北,長達1600公里,流至瑙塔與馬拉尼翁河匯合後,改向東流,兩河的匯合處被認爲是亞馬遜河的起點。烏卡亞利河以它最長的支流阿普里馬克河算起,全長爲2737公里,是境內最長的河流。 烏魯班巴河(Urubamba River)是烏卡亞利河的兩條主要支流之一,源自秘魯南部安地斯山脈海拔4000公尺的烏魯班巴峰,上游河道險峻,落差大,烏魯班巴鎮以下的三十二公里上游河段,從海拔3400公尺陡降至2400公尺。河全長725公里,至阿塔拉亞後,與阿普里馬克河匯合成烏卡亞利河。 阿普里馬克河(Apurimac River)也是烏卡亞利河的兩條主要支流之一,源自秘魯阿爾圖拉省海拔5032公尺的潘帕瓦希峰的冰川融水,從源頭至曼塔羅河口稱阿普里馬克河;流至佩雷內,又稱埃內河;再往下流至烏魯班巴,稱坦博河。全長700多公里,河道多在峽谷中穿行,水流湍急,多瀑布急流,水力資源豐沛;流至阿塔拉亞後,海拔高度降爲263公尺,與烏魯班巴河匯合,成爲烏卡 亞利河。 馬拉尼翁河(Maranon River)是亞馬遜河兩大源頭河之一,發源於瓦努科大區安地斯山區勞里科查湖附近,由南向北流經高原和峽谷,在中游河段通過叢林時形成一系列急灘,再蜿曲向東,經過雨林區,接瓦亞加河、莫羅納河、帕斯塔薩河和提格雷河後,在瑙塔下游與烏卡亞利河匯流,形成亞馬遜河,全長 1266公里。 瓦亞加河(Huallaga River)源自境內中南部安地斯山脈地區,由南往東,流經峽谷。入亞馬遜盆他,匯入馬拉尼翁河。全長約1145公里,絕大部分河段水流湍急,無法航行,只有下游四十八公里河段可以通行大船。 納波河(Napo River)源自厄瓜多爾納波省安地斯山脈東坡,東流至秘魯邊境後折向東南,穿過洛雷托大區茂密的熱雨林,於伊基托斯下游約八十公里處與亞馬遜河匯合,全長885公里,在秘魯境內的長度約爲482公里,大部分河道可以通航,是國內重要的運輸通道,沿河兩岸飼養牛群,盛產橡膠、糖膠、木材和毛皮等。 雅瓦里河(Javari River)發源於巴西亞馬遜州和秘魯洛雷托區之間的邊境上,是兩國之間的界河,流至巴西邊境村莊本雅明康斯坦特附近與亞馬遜河匯合,全長870公里,河道曲折,穿過原始熱帶雨林,林中岸旁有少量空曠地,河流全線都可以通行汽艇。 普圖馬約河(Putumayo River )是秘魯和哥倫比亞的界河,源自哥倫比亞帕斯托附近安地斯山區的科查湖,上游稱瓜穆埃斯河,東南流經哥倫比亞阿西斯港之後稱普圖馬約河。繼續流向東南,穿過熱帶雨林,形成哥倫比亞與厄瓜多爾,以及秘魯與哥倫比亞之間的大部分邊界線,進入巴西境內改稱伊卡河。在巴西聖安東尼奥注入亞馬遜河,全長1852公里,約有一半以上的河段構成了秘魯與 哥倫比亞的天然界線。這條河流幾乎可以全程通航,兩岸小河港極多,沿河森林中有大片的橡膠樹。 亞馬遜河(Amazon River)是南美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流量最大和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發源於秘魯安地斯山脈中,有兩條主源流:一條是馬拉尼翁河,另一條是馬卡亞利河,兩河在瑙塔匯合,流至幾十里外的伊基托斯後,稱爲亞馬遜河。雖然由西向東流過六百二十五公里,在盧堤西亞(Leticia)附近流入西境內,再往東流5875公里後,注入大西洋。 一年西班牙殖民者奥雷拉納(Orellana)率領探險隊,從西面越過安地斯山脈,進入亞馬遜河上游馬拉尼翁河,在順流而下途中,曾遭到沿岸印第安人特魯亞部落的阻擊,這些披頭散髮、手持大刀、長矛、善於射箭的印第安人,使奥雷拉納聯想起古代希臘神話傳説中所描述的亞馬遜國,所以事後他就把這條河命名 爲亞馬遜河。 另一種説法是「亞馬遜」一詞源自當地印地安特皮圭拉尼語中的「亞馬索拉」(Amassona)一詞,它的意思是「毁舟者」,因爲這條浪濤洶湧的河流,常常把沿河居民的小舟吞没掉。 西部水系的河流都源自安地斯山脈西坡,共有五十二條河川,自東向西流入太平洋,流域面積達251000多平方公里,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通貝斯、皮烏拉、聖塔、里瑪克、格蘭特和比斯哥等河流。 南部水系的河也很多,但最主要的是馬德雷迪奥斯河(Madre de Dios River),它又稱聖田河,也是亞馬遜河的一條支流,源自秘魯東南部安地斯山脈東端的卡拉瓦亞山,曲折東流520公里後,流入玻利維亞境內,轉向東北,並有馬努河、科羅拉多河和阿拉納河等支流匯入,最後在里韋拉爾塔與貝尼河合流,全長1125公里。這條河的流域地區人口稀少,秘魯境內的上游流域無人居住, 沿河熱帶雨林茂密,盛產像膠,上游可通小船,自秘魯邊境希思港險灘以下的河段,水面寬闊,是主要的航運通道。 秘魯境內除有許多小湖泊外,還有一個最著名的湖泊,就是的的喀喀湖(Titicaca Lake)位於境內東南部的阿爾蒂普拉高原的心臟地帶,横跨秘魯和玻利維亞邊境,但大部分在秘魯境內,面積爲8301平方公里,是南美洲第二大湖。海拔3810公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可通行大船的淡水湖。 這個湖泊被科帕卡巴納半島和塔拉科半島分成兩部分,西北部較大的丘奎托湖,又稱大湖;東南部較小的是維尼亞馬卡湖,又稱小湖。兩湖之間由蒂基拉湖灣相連接。 湖泊的湖盆,從西北向東南延伸193公里,最寬處80公里,中南部水域狹 窄。湖底向玻利維亞岸邊傾斜,湖水平均深度爲100公尺,最深處在東北角索托島附近的湖面,深達281公尺。南面的維尼亞馬卡湖平均湖深只有10公尺。另外,共有25條河川注入這個湖泊,最大的一條是從秘魯境內注入的拉米斯河(Ramus River),約提供湖水補給總量的百分之四十。在湖的東南端,百分之五的湖水通過德薩瓜德羅河排出,流經人煙稀少的地區,最後流入300公里遠的波湖(Poopoo Lake )。 的的喀喀湖的湖岸非常曲折,周圍群山環繞,峰巒重蠱,有許多海拔起過6400公尺的山峰。峰頂常年積雪,湖上景色幽美,湖光山色相互輝映,非常秀麗。 此地是印迦古文明發祥地,也是境內印第安人口最密集的地帶之一,當地印第安人把這個湖視爲聖地。居民曾有過一種固執的觀念,擔心有朝一日湖水會逐漸乾涸。但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的科學研究得知,湖水的漲落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規律性,一般來説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有所變動。夏季雨水多,水位高;冬季雨水少,水位低,水位差將近五公尺。這樣就推翻了關於湖水枯竭的假説。 湖水的平均溫度為攝氏十四度,底層水溫攝氏十一度。在烈日和燥風影響下,湖水蒸發極為快速,水分大量蒸發,但湖水含鹽量不高,而且清澈明亮,盛產鱒魚。自一九六一年開始興辦灌頭廠以來,人們大肆濫捕,使魚類品種和數量銳減。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政府為了保護水產資源,已制訂禁止濫捕鱒魚的條例,但偷捕之事經常發生。湖中生物豐富,淺水區棲息的蛙,體長達30公分。 關於的的喀喀湖的形成,在當地印第安人流傳著許多動人的神話傳說。有人認為這是太陽神流出的眼淚形成的,因為太陽神的兒子在湖下附近被山神派遺的一群野豹吃掉了,所以這個湖被稱為的的喀喀湖,意思是「野豹石之湖」。另一種說法認為,「的的喀喀」一詞在印地安語中是「野貓石」的意思,它是因湖中嶙峋石島的紋理,形似野貓的臉譜而得名。 湖中島嶼星布,共有51座大大小小的島嶼。與地球上其他地區的島嶼不同之處是呈現出棕色或紫色的地貌,無數的水鳥在島上生存,形成鳥的天堂。大部分島嶼都有人住,島上茅屋錯落,綠樹成蔭,住在這裡的印第安烏羅(Ure)人常乘蘆葦船穿梭在各個島嶼之間,人們生活簡單而原始。土人常飲一種比斯可(Pisco)酒,屬於用葡萄蒸餾的白蘭地酒類。有很多觀光客到這裡來旅遊,購買印第安人的手工藝品,如帽子、毛毯、駝羊毛編織的毛衣和整塊布製成的外套等。 湖中最大的島嶼名叫的的喀喀島,島上有印迦時代的神廟遺址。從印迦時代起,印第安人艾馬拉部落就以古老的方式在梯田上種植大麥和馬鈴薯等農作物。 太陽島(Isla del Sol)位於的的喀喀湖蒂基拉灣附近,面積14.3平方公里,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這裡已經是安地斯山脈東部居民區的重要中心,也是當地印第安人祭祀天神的地方。島上有一座太陽廟,相傳廟址是印迦王朝創始人藝科‧卡帕和瑪瑪‧奧柳兩兄妹受太陽神比拉科查的派遺,從天國來到地球的著陸點,印第安人就是由他倆繁衍而來的。島上至今還存有極具考古價值的歷史性紀念物,包括保存完好的印迦古王宮和年久失修的印迦粗石工程,還有古代石屋和道路的遺跡,顯示出早年印迦民族的高度文明和藝術。島上的印第安人在湖上以捕魚為生。湖中特產的酥奇(Suchi)魚,味道鮮美,被視為上選的補品。湖上的交通工具是印第安人士製的蘆葦船和木筏,也有少數汽艇以及供光用的遊艇。另外還有一些吃水較深的大型船隻,航行在秘魯的普諾港和玻利維亞的瓜基港之間。的的喀喀湖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將湖水向西引入太平洋或亞馬遜河,都可以產生巨大的電力,但兩者都需開鑿巨大的輪水渠道和隧道,因工程耗資鉅大,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都無力開發這項大型水力工程。 這個國家的海岸線長達2254公里,由於受到太平洋的衝擊,海岸地區易造成斷層地震和間歇性的火山爆發。沿海一帶海島眾多,來自南方的溫博特寒潮經過,加上這裡終年有霧,沒有太陽直射,為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又吸引了大批以捕食海洋生物為主的海鳥,使沿海島嶼覆蓋著大量的鳥糞層,最厚處上百公尺,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肥料庫。這個群島共棲息著六百萬隻各種海鳥,牠們每天要吞食上千噸的魚蝦,所以排出的鳥糞相當可觀,成為秘魯的一大財富。 這個國家的西部海岸區屬熱帶沙漠草原氣候,乾燥和溫和,夏季平均氣溫攝氏三十二度,冬季平均氣溫攝氏十六度。海岸區北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二十四度:南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十八度。這一狹長的濱海地帶降雨極為稀少,除北端年雨量有250公釐外,大部分地方降雨量不足50公釐,與智利交界的南部邊境地區年降雨量在25公釐以下,還有許多地方數年滴雨不落。在海拔1200公尺以上的安地斯山西側坡地上,每年六月至十月的冬季,濃霧彌漫,相對濕度可達百分之五十至七十,就是在日照強烈的夏季,濕度還是很大。秘魯人常把濃霧戲稱為「格魯阿」(Garua),也就是「毛毛魚」的意思,一次濃霧過後,灰黃的地面就會冒出綠草鮮花,這樣一來,盛開鮮花的沙漠便成為季節性牧場。 中部的地地斯山區氣候變化很大,深谷是熱帶氣候,山頂卻是嚴寒隆冬景色,夏季平均氣溫為攝氏十四度,冬季平均氣溫為攝氏一度,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十度。有的時候一天裡氣溫變化、比一年的變化還要劇烈。冬季天氣晴朗燥,夜間常有霜凍,高山地帶則疾風勁吹,致使風蝕現象劇烈,砂礫遍布,植物稀少。海拔在4400公尺以上地區不宜農作,海拔5000公尺以上的山峰則終年被冰雪所覆蓋。這個區域的降雨特點是東部多於西部,北部多於南部,但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不超過250公釐,雨季多集中在夏天和秋天,冬天非常乾燥。 東部的原始森林區屬熱帶雨林氣候,酷熱而潮濕,經常有雷雨,年平均氣溫在攝氏二十四度至三十五度之間,飽含水氣的熱帶大西洋氣團受阻於安地斯山脈,形成豐沛的雨帶,年降雨量可達2500公釐以上,每年五月至十月為雨季,十一月至翌年四月為乾季。雨季期間,空氣中所含的濕度,幾乎使火柴都無法點燃。
返回到
秘魯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