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馬爾地夫 的原始碼
←
馬爾地夫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文字、語言和教育== 馬爾地夫早期使用的文字叫做埃維拉(Eveyla)文,像羅馬文字一樣是自左至右書寫的,與當時的僧伽羅文字非常相近。大約到了16世紀80至90年代,境內又出現了一種叫做地夫阿庫魯的文字,漸漸取代了原來的埃維拉文,也是由左至右書寫。隨著伊斯蘭教的盛行,馬爾地夫與阿拉伯世界的接觸日益密切,原來的文字難以表達平常生活中日益出現大量阿拉伯語的詞彙,因此在18世紀初便出現了迪維希(Dhivehi)文,又叫做嗜那(Thaana)文,是一種特別採用了類似阿拉伯語的發音符號,它看起來像速記,形狀有點像餅乾、大象或骨頭。這種文字由24個標準輔音和11個元音組成,元音書寫在輔音之上或之下,一般一個輔音都伴有一個元音。此外,迪維希語文還有一些其他的輔音,它位於標準輔音之上或之下,並用圓點標出。現在,馬爾地夫除了通行迪維希文外,阿拉伯文也是馬爾地夫通行的書面文字,它不僅用於宗教儀式,也用於人名。 在語言方面,迪維希語是馬爾地夫的國語和一般通用語,屬印歐語系,是錫蘭語的一支,它夾雜有部分的阿拉伯語和印度語。這種迪維希語在全國各島上通行,但是各島之間的發音多少還有一點差別,所以都帶一點各自的口音,形成大同小異的方言。此外,阿拉伯語、僧伽羅語、印地語和烏爾杜語等,在馬爾地夫也可通行。在馬爾地夫的上層社會和各主要觀光度假地區,也流行英語,尤其是在教學和國際交往中使用非常廣泛。 這個美麗的島國非常重視教育,並在1977年起進行教育大改革。在這之前國家實施傳統性教育,經過兩年的過渡時間後,自1979年起,馬爾地夫政府在各大礁島區裡都設了一個礁島初級小學,每個礁島學校同時也是一個礁島教育中心(Atoll Education Centre),它不僅可以設立分校,而且也是10至45歲失學民眾的教育計劃中心,針對各島的需要而設計出不同的教育項目,而且社區也參與補習教育的運作,運用職業訓練等各種方式去教育民眾,包括利用教育廣播節目、教育月刊,並不定期發行教育輔導雜誌。 現在馬爾地夫是實施5-2-3-2的4級12年教學體制,即1至5年級是初級小學(Primary School),就學的年齡是6至10歲;6至7年級的是高小,就學年齡為11至12歲;8至10年級是初中(Lower Secondary),就學年齡是13至15歲;11至12年級則是高中(Higher Secondary),就學年齡是16至17歲。初中畢業後,學生必須通過英國倫敦學歷證書頒發單位的「O級」(Ordinary)普通級的測驗後才能升入高中;讀完高中後,要獲得「A級」(Advanced)的測驗及格後才能得到畢業證書。 2006年,國內約有各類學校350所,其中公立學校約85所,私立學校85所,社區學校180所,學生人數約11萬,教師人數約5238人,師生比率為1:21;男學生人數約5.7萬人,女生為5.3萬人。小學教育是男女同校。中學在白天是男生上課,女生則在夜間上課,因此中學是採用獨特的「一校兩制」的制度,男學生由男教員授課,女學生由女老師教學。 在高等教育方面尚有待加強,國內只有馬爾地夫高等教育學院和馬爾地夫健康科學學院等兩所高等院校。一般高中畢業生要想繼續深造,除了升入本國兩所學院外,還可以遠涉重洋,前往斯里蘭卡、印度、巴基斯坦、埃及、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英國去更上一層樓,馬爾地夫政府在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設有「馬爾地夫留學中心」供留學生膳宿。 馬爾地夫對國人的教育發展付出了很大的心力,凡是就讀中等學校以上的學生,包括中學、職業學校和大專院校等學生,都會得國家發給的獎、助學金。 基本上,馬爾地夫平均每個面積在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人島,都會設有一所以上的小學,光在馬累一島就有公私立小學各10所以上。大多數中學和職業學校都設在馬爾地夫的北部,南部較少。其中在南部阿杜礁島的希達杜島上所設的中學,教學品質良好,除了普通學科外,還設有藝術、科學和商業等科,使住在南部礁島上的中學生,大大縮短了上學的路程。但是在南部一些邊遠的離島如摩拉姑島等,教育仍然落後而不普及,雖然國家已實施義務教育,不過還有三分之二的學童在家裡幫忙父母工作養家,因此就學率偏低。現在全國有98.96%人民都識字,其中男的佔97.69%,女的佔98.75%,文盲只有極少數。 除了正規教育外,馬爾地夫政府對青少年的社會教育也是非常注意,現在全國青少年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32.8%,因此政府設有一個青少年委員會,將優秀的青少年納入組織,訓練他們參與國家建設的能力,從事文化、音樂、體育、旅遊服務和社會活動等的訓練,並依他們的志趣,施以英、日、法等國語言的培訓,再依他們的志願分別接受成衣、機械和攝影等技藝的學習,以便參加社會經濟建設。 在新聞出版方面,由於國內人口太少,居住地又高度分散,人民生活並不富裕,加上國內各島間的交通相當不便,一般人對大眾平面傳播媒體的需要量低,所以發展比較緩慢。 國內現有4種報紙,主要的有Haveeru報,發行於1979年1月1日,是馬爾地夫歷史最久的全國性晚報,用迪維希文和英文同時出版發行,報導國內外重要新聞、信息和各類文學作品,由政府主辦,在馬累發行,目前每日發行量6000多份,居國內各報之首。其次是Miadhu準官方日報,創刊於1996年,用迪維希文和英文同時出版發行。發行量第三大的Aafathis是國內主要的日報,也用迪維希文和英文兩種文字發行,主要刊載一些批評時政的文章。星期一時報(Monday Times)是週報,用英文於週一出版。馬爾地夫還有一種雙週刊,用英文出版;另有少量週刊和月刊。全國只有一家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少得可憐。 馬爾地夫之聲(Voice Mald-ives)是國家廣播電台,始創於1962年,每天用迪維希語和英語向全國播出11小時,內容貧乏,主要有宣傳、宗教、新聞和農村等節目,其次也開闢了學生、婦女、兒童、體育、音樂和教育等節目。 國家電視台開播於1978年3月,因政府對外國電視節目限制較少,離島居民經濟較佳的人,往往自購小型衛星天線即可收看外國電視節目,一般家庭和飯店都有電視機,看電視已成為馬爾地夫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般說來,馬爾地夫的電視節目仍不夠水準,普及程度也偏低,因此在一些較為偏僻的離島,包括有些旅遊島上的飯店和度假村內,人們看不到報紙,看不到電視。
返回到
馬爾地夫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