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奧蘭加巴德 的原始碼
←
奧蘭加巴德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奧加巴德(A m ra ngf dbd c£)市於1610年由馬利克•阿姆巴爾在此建都,古稱「卡德基」,後來莫臥兒帝國國王奧朗則布以自己的名字把它改稱爲「奧蘭加巴德」。 城市的經緯度爲東經75度20分、北緯19度53分,位於孟買的東北方,深居內陸,緊臨考姆(Kaum)河,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整個德干高原的中心城市。 這個擁有70多萬人口的城市,人文薈萃,是德干高原的著名教育中心,設有馬拉特瓦達大學及其分校,同時也是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的誕生地。當地旅遊業興盛,棉紡織業發達,出產的藝術絲織品尤爲出名。 市區的建築物和印度其他城市差不多,街道狹窄,房宅陋舊,市容也不大整潔,交通同樣混亂,街上擠滿了汽車、機車、三 輪車、自行車、人、牛、羊和豬,一些頭上裹著白棉布的男人, 一路慢慢地蹬著自行車回家;格 格作響的破舊卡車和貨主,猛按著喇叭爭道行駛;小公牛拉著排子車不急不緩地趕路;婦女們身穿色彩鮮艷紗麗,頭上頂著青銅或紫銅的水罐,一路不慌不忙地 跚跚而行。 由於奧蘭加巴德是通往聞名 世界的阿旃陀和埃洛拉石窟的必經之路,所以形成一個旅遊城市,交通也算方便。近郊的民航機場,孟買、新德里每天都有定時班機抵達,從孟買到這裡單向航程只要40分鐘,從新德里前來則需2.5小時左右。火車站在城南方 ,經曼馬德(Manmad)站轉東,與孟買相連接,至曼馬德車程約爲3小時,再至孟買車程約6小時。此外,還有長途巴士與附近各大 城市聯繫,中央巴士站位於市區中心。市區交通工具有巴士、計程車和馬達三輪車等,其中以馬達三輪車敁爲普遍,的都按表計費。 遠離塵囂的郊外,另有一番光景,到處叢生著紫紅、粉紅或 白色的九重葛,顯得安祥、絢麗 ,並有許多名勝古蹟可供觀賞。 潘奇哈利(Panchakki)聖地位於比比卡•穆克哈德陵與中央巴 士總站之間,共有3座回教聖者 的陵廟和一座回教寺院,闢有18口噴水池,時有噴泉競舞,頗爲壯觀。另外在附近還有一架用來自城北8公里處的山泉作爲動力的古老磨榖車,現在已無實際用途,只偶爾用於向遊客演示其操作過程。 比比卡•穆克哈德(Bibi Ka Maqhad)陵位於市區東北方4公里處,素有「德干的泰姬瑪哈陵」之稱,建於1679年,是奧朗則布大帝爲安葬愛妃而建的。白色大理石陵高6公尺,雄偉壯觀,具有回教建築特色。結構外形均模仿阿格拉的泰姬瑪哈陵而建,但建材飾物較爲節儉樸實,故並沒有泰姬瑪哈陵的豪華氣派。主殿中央安放嬪妃的石棺,陵前花木扶疏,池水清澈蕩漾,景色秀麗清雅。四周有4座高20公尺的佛塔,內有130級階梯可上塔頂。 [[檔案:Daulatabad.jpg|left]] 道拉特阿巴德(Daulatabad)古 堡距離市區約13公里,12世紀末期在海拔約886公尺的山岩上建 築堅固碉堡,中世紀一直爲行政中心,17世紀後衰落。此堡素有「諸神之丘」的雅譽,因14世紀 時穆罕默德大帝曾將都城從德里的托拉卡貝多遷到這裡,所以又稱「富有之都」。堡內的昌德•米 納爾石柱,造型別致,雕刻精美,局約4.6公尺。還有一座紅色紀 念塔建於1435年,高近60公尺。 古堡四周築有外城牆和無數內牆,有鐵門把守,如銅牆鐵壁般堅固。置身在5公里長的城牆和遺留下來的大砲間,讓人彷彿回到了中世紀。 奧蘭加巴德石窟位於市區北方約3公里的岩山斷崖上,共有 12座佛教石窟,爲2至6世紀時所建,現多已崩毀。其中1至5窟位於西邊,6至10窟坐落在東邊,東西相距約一公里左右。所打洞 窟中以第3窟最具藝術價値,用12根高钱壯麗的廊柱支撐;第4窟最爲古老,鑿建於2世紀,是供朝拜的塔院;第6窟有一些完 好的婦女塑像,値得注意的是她們流行的外國髮型和華麗的裝飾;第7窟最爲有趣,裡面的女人塑像都衣不蔽體,但卻都裝飾華麗;第7窟的左邊有尊巨大的雙手合什菩薩像,空靈神秘,似乎在祈求解脫。 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距奧蘭加巴德106公里,約兩個小時車程可達,坐落在瓦格荷拉(Waghcv m)河谷高20公尺的半圓形花崗岩峭壁中。「阿旃陀」一詞源於梵 語「阿謹提耶」,意爲「無想」。據考,石窟開鑿於公元前2世紀 ,至公元650年竣工,是建築、雕刻和繪畫藝術結合的典範,被 譽爲世界藝術精華之一。中國唐 朝高僧玄奘於公元638年遊歷印度,目睹此勝景,在其著作「大 唐西域記」中描寫道••「國東境 ,有大山,疊嶺連嶂,重巒絕巇 。爰有伽南,基於幽谷,高堂邃宇,梳崖枕峰,重閣層台,背岩 面壑……。伽南大精舍,高百餘尺,中有佛像,高70餘尺……, 雕鏤石壁,作如來在昔修菩薩行 諸因地霸。」生動詳盡地描繪了 阿旃陀石窟的歷史、地理、環境和藝術盛景。 石窟開鑿並沒有預定的總體計劃,只是開鑿者們各自沿著瓦格拉河畔的岩石進行。工程主要 分兩個時期,第一期始於公元前 2至3世紀的摩揭陀國孔雀王朝阿 育王時期,前後持續200多年, 完成了8、9、10、12、13和 15 共6窟。沉寂近400年後,公元4 世紀的笈多王朝強盛時期,再次 興起鑿窟浪潮,直至公元6世紀 末才告結束。石窟共29座,建築 形式分兩大類,一爲毗訶羅 (Vihara)即僧房,共25個,是僧侶 居住、修行、講學、集會的地方,大多爲正方形,從一間方形廳 爲核心,一般是祈禱集會場所。 四周環繞雕鑿的柱子與走廊相通 ,除洞口外,三面都在走廊外鑿 敞開式方形禪房,內陳設簡單, 除石床、石枕和佛龕外,別無他 物;二爲支提(Chaitya)即佛殿, 共4個,是舉行宗教儀式和收藏 舍利等聖物的塔廟。支提洞有拱 形天頂,平面爲深長的馬蹄形, 除洞口外,三面環以立柱,半圆 形的中央建窣堵波,係神聖之處 。佛教初期並不拜偶像,窣堵波 只是一種佛教紀念性建築物,通 常收藏佛陀和其他聖僧有關的遺物。做佛事時,僧侶們列隊圍著窣堵波繞圈。爲了改善支提內部 的光度,在大門上方都鑿一裝飾 性強的火焰狀採光洞。鑿於笈多 王朝時的支提有所創新,如在窣 堵波上設立佛祖和其他菩薩的巨型雕像,雕像的正對面大門還鑿有聖物堂。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和壁畫, 以宣揚佛教爲主要內容,有關釋 迦牟尼的誕生、出家、修行、成道、降魔、說法和涅槃等。此外 ,也有反映古代印度帝王將相乃 至鄉野農夫的戰爭、歌舞、狩獵 、山林、田舍、畜牧、生產等生 活畫面。壁畫中還描繪有印度與 波斯外交友好的情景,具有極高 的藝術和歷史價値。而裝飾性的 浮雕布滿列柱、壁柱,有手持利 刃或披掛花環、曼舞的神者,或 狂奔、兇猛、搏鬥的野獸等。內 容^富多彩、構圖緊湊複雜而又 諧調,人體造型比例勻稱,表情 姿態生動,甚至人體肌膚的柔軟 性和彈性也刻畫得淋漓盡致。花 /午M案精緻細密、層次分明,色彩艷麗,給人以莊嚴、肅穆、優 雅、和諧、活潑的感受。其石雕 分爲圓雕和高浮雕兩種,石像和 廊柱等都雕自整塊岩石。壁畫則 採用牛糞、磐糠混合著粘土塗裱牆面,並以石灰作底,加工好的 植物粉末或礦物作顏料著色。石雕和壁畫因製作時期不同,而各具特色。第一期的壁畫以典雅細 致見長;第二期則突顯奔放、粗擴、變幻的風格。 第1窟鑿於公元7世紀,是大乘佛教建築中最出色的典範,門楣精雕細琢,拱門和6根石柱雕 有「飛天」和「仙女」,栩栩如生。正前方一尊約3公尺高的釋迦 牟尼雕像,從正面和左右側面觀 察,均表現出3種不同的神態表 情,正面呈沉思相,左看爲歡快 貌,右視是嚴肅注視狀;右面中 間大柱上,雕有4鹿同首石像。中間大廳四壁的500羅漢形態各 異,神情豐富,惟妙惟肖,極盡變幻之能事。幾尊菩薩像’輕飄 如仙,彷彿沉浸在美妙的極樂世 界中。「降魔圖」中的魔女極盡 邀寵之態,裸女儀態萬I1、楚楚 動人,神態表現皆達登峰造極之境地。 第2窟開鑿時間較晚,壁畫調色和人物造型均達爐火純青之地,在繪畫風格上有中國繪畫特色,估計可能出自當時中國畫師的手筆。「降生圖」是佛教故事中釋迦牟尼腳踩蓮花降生,陀羅爲其持傘遮護的情形。而「受胎圖」是傳說中釋迦牟尼母親夜夢六牙白象入身的故事。 第9窟是阿旃陀石窟的初期作品,壁畫較爲穩重厚實、古樸簡潔。但因年久失修和人爲破壞,畫面多已模糊不清,須仔細辨認,方能略知內容一二。第16窟壁畫描述釋迦牟尼未出家時學習箭射、路見耕牛積勞成疾伏地嘔血的景象,深感沉痛 ,引起對人生的思索。「哀怨圖」表達釋迦牟尼出家後,妻子及親人的哀怨之情,人物憂傷神態被刻畫得入木三分。 第17窟保存的壁畫最多,在眾多的小型壁畫中,有「情侶飮酒圖」、「互贈信物圖」等極富情趣的世俗生活畫面。此外,還有輪迴圖和千佛像,也刻畫得出神入化。 第19窟最爲著名,鑿於公元5世紀,雕鑿藝術高超,是印度佛教鼎盛時期的代表作。門上有龍王攜妻圖,廟柱、飛檐,壁龕上布滿各種雕像,連同第9、第10和第26窟,爲阿旃陀僅有的4座塔院,專爲膜拜者而設,前面皆有佛陀的浮雕。 所有這些石窟繪畫和雕刻皆集藝術之大成,縱橫千年,雖以佛教傳說和事跡爲題材,但都眞確的反映了印度當時的社會現實生活,達到極高藝術境界,至今仍爲各國藝術家所驚嘆,並爲人們研究印度古代歷史、文化、民俗、宗教等提供了豐富珍貴的資料。隨著佛教的傳播,阿旃陀石窟藝術漸漸傳入了中國、日本、朝鮮和東南亞國家,對當地的繪 畫和雕刻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隨著印度佛教的衰微,僧侶 的離散、地理位置的閉塞,阿旃 陀石窟漸被人們遺忘,並爲深山 幽谷的泥土沙石淹沒達千年之久 ,茼至1819年被在此狩獵的英國駐馬德拉斯軍圑一連士兵無意中 發現後,才逐漸爲世人所關注° 阿旃陀對面山坡,是觀赏和拍攝石窟全景的好地點。爲盡量避免破壞珍貴的壁畫,許多石窟只在有遊客時才亮照明燈,入內參觀者須先購買照明票,並不可使用私人照明器,更不可用閃光燈拍照。 埃洛拉石窟(Ellora Caves)距 奧蘭加巴德30公里,位於阿旃陀石窟西南方123公里處,自公元3到13世紀間,從南到北,綿延1.5公里,沿著薩雅迪利山崖雕鑿而成,共34座,匯集了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3種不同宗教和不 同建築風格的石窟。石窟在不同 時期建成,早期主要是佛教石窟 ,多集中在最南端,共12座;中 期主要爲印度教石窟,多集中在 中段,共17座;晚期主要是耆那教石窟,多集中在北端,共5座 。因爲三教鼎立,聲名顯赫,使埃洛拉一直都是香火不斷的宗教聖地。 不同於阿旃陀直接雕鑿石窟 於懸崖陡壁上的是,埃洛拉石窟是背依山坡而建。在開鑿過程中,須先鑿出大坑,再繼續向裡深鑿,各石窟前面幾乎都有獨立的院子、圍牆和入口。其壁畫和雕刻堪與阿旃陀石窟相媲美,是印度古代藝術的奇葩。 佛教石窟中,以第5、10、 11、12窟較爲著名,石窟內有寺院、講經堂和佛像等。佛像是佛教石窟的重要標誌之一,而釋迦 牟尼的雕像是最主要的佛像。第5窟釋迴牟尼石雕面容和靄,形態穩重,端坐於蓮花之上;第10窟爲「木匠草舍」,是大乘佛教石窟,也是建築藝術的典範。正面佛龕高5公尺,內供奉高約3公尺 的釋迦牟尼像,輪廓分明、體能 勻稱,表情自然,兩旁侍立密跡 金剛菩薩和赤蓮花菩薩。佛像身後還有一座石雕舍利塔,高8公尺,直徑約4公尺,遍布奉法輪 印手和足蹬蓮花的佛像。窟內兩壁雕鑿的石柱高4公尺,橫樑柱 頂雕刻雙手合什作施禮狀或持花 的信女雕像,體態輕盈如仙,神 情自然喜悅;第12窟爲「蒂哈爾寺」,也叫「三層窟」,是印度最大的僧房。頂層後壁有7尊佛像 ,兩側壁上也各有一尊巨大的佛 祖雕像,一爲釋迦牟尼在那爛陀 菩提樹F悟道的故唞,另一足華 蓋F釋迦牟尼端坐靜思的情形。印度教石窟供奉各色的神像 ,但最多的要數大自在天濕婆神 和毗濕奴神石雕像。第14、15、 16、2】和29窟均以精美的雕刻聞 名,有杜迦女神、濕婆神、爭戰 的惡魔等。第14窟是雕刻濕婆神 怒殺魔王的場面和毗濕奴與愛妻 共坐的情形;第15窟稱「十變窟」,分上下兩層,神像眾多,有杜 迦、象頭神格納希、毗濕奴的侏 儒化身、人獅化身等其他神像和 化身。其中頂層兩側石壁上的濕 婆神與魔鬼伊蘭牙卡卡普之死的 浮雕,最令人矚目贊嘆。 第16窟「蓋拉薩寺」(Kailasa Temple),名字源於傳說中喜馬拉 雅山脈中,印度教濕婆神和天妃 居住的神山。此窟是印度教藝術 的瑰寶,爲拉斯特拉古德王朝的 國王克里希納於8世紀所開鑿, 歷經100多年才完成。在沒有任 何其他建築材料的情形下,按照 設計,依靠偉大的力量、堅強的 意志和精湛的技藝,在整座山上 ,從頂往下開鑿而成。廟宇高聳 入雲、宏偉壯觀,長80公尺、寬 45公尺、高32公尺,前後分爲三 大部分,大門、難提殿和大殿,三者之間有天橋相接。大門建築 雄偉,兩側巨大石雕像威嚴守護 ;難提殿面積不大,爲兩層,殿 前傲立濕婆神坐騎神牛南迪的石 雕;大殿居後,面積約丨650平方 公尺,高約30公尺,氣勢非凡。 殿內四壁、迴廊、石柱等都精雕 細刻,有濕婆神與天妃的神話故 事。「羅婆那搖撼蓋拉」的浮雕 是雕刻藝術中頂尖級的精品,描 繪濕婆神與喜馬拉雅山十首魔王 羅婆那鬥法的場面,人物表情豐 富,栩栩如生,情節引人入勝。 即使不懂宗教藝術的普通大眾, 也能品味其雕刻藝術的高超、構 圖的宏偉。主殿巍峨雄偉,石像 林立,有方形楹柱16根,自頂延 伸的3層樓高寺塔精美靈巧。大 殿前廊四角神像眾多,形態各異 、形象逼眞。側殿和後殿共有5 座,壁上神龜繁多,天花板和四 壁彩繪壁盧美不勝收。窗極、門 柱石雕遍布,各異異彩,中楣上 一排石雕大象雄渾質樸。石窟的頂端常聚矜猴群,如「禪修者」 般紋絲不勋,有的端身正坐、有 的佝僂著背、有的抱膝蹲立,姿 勢不一,卻都是一副皈依佛門「達摩面壁」的神情,讓人忍俊不禁。 耆那教石窟雕像多爲大雄像 ’以第32窟最爲引人矚目。石窟 分,層,雕刻隨處可見,極爲精 湛高超。門口有摩登伽和悉馱吉 分乘大象與猛獅的石雕像守護, 人像披掛女身髮飾、耳環,體態 優美。殿內神龕供奉濕婆神像, 雕像不大,兩旁分立因陀羅•斯 帕和扎格納特•斯帕兩位大教長 ,皆裸體、長髮披肩、雙腿雙臂 爲長藤植物糾纏,蛇穿蟻山而出 ,表現了耆那教徒潛心修行的頑 強精神。
返回到
奧蘭加巴德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