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紐約 的原始碼
←
紐約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檔案:1422022466.jpg|left]] 紐約(New York)市是領導世界的摩登大都會,也是美國的第一大城、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也是今日世界上第五大的大城市,同時是全球經濟、教育、旅遊、藝術、工業和交通的中心。紐約市位於赫德遜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處,城市本身就是一個狹長的島。氣候溫和潮濕,每年十一月到翌年三月氣溫最低,各月平均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至八度左右;六至九月平均溫度為二十一度;四、五和十月平均溫度則為十度至十六度。時區比格林威治時間慢五小時,面積約九百四十六點九平方公里;全市由曼哈頓(Manhattan)、布魯克林(Brooklyn)、布朗克斯(Bronx)、昆斯(Queens )和瑞奇蒙(Richmond)等五個行政區組成。 一六○九年,英國人亨利• 赫德遜(Henry Hudson)作為荷蘭西印度公司的代表乘船駛入當地港灣並沿河而上,成為最先發現這個地方的人。一六二六年,荷屬美洲新尼德蘭省總督以六十荷盾約合價值二十四美元的物品,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一六五三年設為城市,成為新尼德蘭省首府,取名新阿姆斯特丹,一六七四年被英國佔領後才改名為紐約,一六八六年成為第一個獲得皇家特許獎的殖民地城市。一七八九年成為美國第一個首都,一直到一七九六年;同年,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在此就職。到了一七九○年,有三萬三千名人口,成為當時美國最大的城市。一八二 五年伊利運河通航,將紐約與水牛城、五大湖區和西部地區溝通,使其成為地位突出的海港和世界性商業中心。一八八三年曼哈頓與布魯克林之間的大橋落成。一八九八年與布魯克林、昆斯、布朗克斯和瑞其蒙合併組成大紐約,城市開始向世界性大都市發展。二十世紀初,義大利和東歐的大批移民湧入,市區交通、工業和教育迅速發展,經濟驟趨繁榮。 這個城市水陸面積共約九百四十六點九平方公里,其中的曼哈頓區是紐約市的象徵,地處曼哈頓島,面積五十七點九一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八十萬,區內華爾街一帶摩天大樓林立,有金融和保險機構二千九百多家,全美國最大十家銀行中的六家,也集中在這裡,主要的名勝及參觀點有紐約時報廣場的劇場區、第五街的商業區、格林威治村、唐人街、中央公園、市政廳和百老涯等。這個區的街道非常整齊,都是四四方方,前後都有海河圍繞,河旁有一些碼頭,泊有各種各式的船隻,其中一處海軍碼頭上,有時還停泊著航空母艦或巡洋艦。這裡的天空中,除了每隔一兩分鐘有起降中的民航機飛掠而過外,空中不時會停留有一艘飛艇,以及一隻巨大的假猩猩和小孩的模型廣告。此外,還有警用及商用直昇機在巡邏著。 布魯克林區的面積共兩百零九點七平方公里,有二百九十萬人口,是紐約市人口最多的一個區,它橫跨曼哈頓島以南長島的西南端,區內有許多商店和辦公大樓,是世界上最大的里)人社區之一;華人人數亦有五萬人左右,大部分聚居在第八街一帶,沿河分布有許多工廠。這裡值得遊覽的地方有十九世紀中期所建的小型屋舍並列在布魯克林高地(BrooklynHeights),還有古代埃及和東洋美術品,歐洲繪畫集中的布魯克林美術館、櫻花夾道景色優美的布魯克林植物園,以及海水浴場和兒童樂園聞名的柯尼島(Coney Island)等。昆斯區也就是皇后區,面積三百零七點三 平方公里,是面積最廣的一區,人口二百一十萬,它位於曼哈頓島的東北方,也就是介於長島灣、東河、大西洋和拿騷之間,緊鄰布魯克林區的北方,它的南方是甘迺迪國際機場,北方是拉加第亞機場。由曼哈頓區的第五十九街和六十街開始,度過昆斯婆羅(Queensboro)橋就是長島市(Long Island City),素以工業地帶聞名。這個區是紐約市中產階層的大本營,也是在曼哈頓工作白領階層的住宅地。對野鳥有興趣研究的人,應該到這裡的牙買加灣(Jamaica Bay)野鳥保護區來拜訪。布朗克斯區的位置坐落在長島灣、東河、哈勒姆河和赫德遜河之間,也就是曼哈頓島東北方隔著哈林河對岸的廣大地區,面積有一百零七點三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五十萬。區內有世界第二大的布朗克斯動物園,以及動物園北面的紐約植物園。 瑞奇蒙區別名又叫做斯坦頓島(StatenIsland),位於曼哈頓西南,它與紐約市其他各區之間被紐約灣隔開,與新澤西州之間也被狹長的水道所隔離,大部分海岸線瀕大西洋,面積比曼哈頓島大,約為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島的南北長二十一公里,東西寬十一公里。瑞奇蒙在各區中,算是人口最少的恬靜住宅區,只有四十萬人口,多數居民是荷蘭後裔。區內大部分土地是鄉村,建築物較少,因此至今還保存著悠閒的田園情調,與曼哈頓區之間,有輪渡相通。島上值得參觀的勝地有美術科學館(Institute of Arts and Science),位於遊覽船總站附近,館內展示有關島的歷史及地理資料,以及工藝和繪畫等收藏品。瑞其蒙城(Richmond town)位於島中央,是十七到十八世紀的建築。議會廳(Conference House )位於斯坦頓島的南端,是英國提督拉威德• 暈斯、美國富蘭克林與約翰• 亞當斯昔日開會的地方。觀光客要到斯坦頓島,可以從巴特里 公園(Battery Park)的遊覽船總站利用渡船(Staten Island Ferry),約需三十分鐘。或者從布魯克林渡過維拉薩諾海峽橋(Verrazano Narrows Bridge),也可以到斯坦頓島。這座橋取名自一五二四年首先發現紐約灣的維拉扎諾,橋長一千二百九十九公尺,是一座宏偉的吊橋。 紐約市人口約兩百多萬,而整個大紐約地區人口則約有一千八百二十萬,其中土生土長的不及三分之一,大多數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種,,因而造成紐約人文背景複雜的特性:它有比義大利一個大都市更多的義大利市民;有比耶路撒冷更多的猶太人。現在整個紐約全市的人口中,有猶太人兩百萬,多明尼加人三十五萬,海地人二十二萬五千,牙買加人二十七萬五千,俄羅斯人十萬,中國人二十四萬。另有荷蘭人、英國人、波多黎各人、墨西哥人和越南人等。市內也有許多黑人,百分之八十黑人居住在二十六個貧民區裡。居住在曼哈頓區的人很多是在世界上表現傑出的企業家、藝術家及文化工作者,洋溢著講究進取精神;另外在布朗克斯區及布魯克林區又滿處瀰漫著平民鬆散通俗的氣氛。由於出身的人種、身世、背景的各異,宗教信仰更是五花八門、複雜而多樣。更有甚者,紐約市光是登記有案的毒癮犯,就有五十萬名,另外還有許多愛滋病、罪犯及赤貧的人。自從一九九五年四月十四日起,紐約的大多數公共場所禁止抽菸,包括露天體育場、保齡球館、動物園、辦公室及多數餐廳在內。 在紐約,擁有一億美元以上財富的大富豪最少有一百五十人,他們多互相結鄰而居,聚居最多的地方就是第五大道的六十區到七十區之間,如洛克斐勒、-福特、哥第和巴斯等大富一暈,多採用黑色磚頭的建築物。 這個城市是一個狹長的島,但是對外交通非常發達,在海上交通方面,可以說無遠弗屆。兩條河流和一個大港灣所形成的極佳港口,接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巨輪,每天也都有許多輪船開往世界各地的港口。 在空中交通方面,紐約有三個機場,其中著名的甘迺迪國際機場(John F. KennedyInternational Airport)是國際線專用的機場,也是今日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機場,有最新式和最進步的場站設施及航管系統,它坐落在面臨牙買加灣昆斯區的東南方,經高速公路到曼哈頓中心區,路程約二十四公里,車程約一小時可達。航運大廈群就在機場中央,呈橢圓形分布,中間圍繞著一大片廣大的停車場。在航運大廈中,以大西洋航線為主的國際線入境大樓(International Arrivals Building)規模最大。另有美國各大航空公司專屬的大樓,其中尤以環球航空公司(TWA)及聯合航空公司(UA)的航運大廈最具現代化規模,造型新穎,非常引人注目。由這個機場前往市區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除了巴士、計程車和直昇機外,還有一種甘迺迪捷運系統(JFK Express),它是直接聯結機場到市區巴士加地下鐵兩項雙拼的交通服務網,車程約一小時 又十分鐘。這種捷運服務每天從清晨五時營運至午夜十二時,白天每隔二十分鐘開出一班,它最大的優點是不受地面上交通阻塞的影響,行車路線是先由機場搭JFK Express巴士到霍華德海濱(Howard Beach)的JFK 機場車站,再換搭地下鐵到市區的終點站,其間共有八個停靠站,中途可以上下車。機場的銀色大巴士可駛往曼哈頓聯合國大廈南側,每三十分鐘開出一班,即使在深夜,巴士也會配合班機的到達而營運。如果利用計程車,只要四十分鐘就可以到達市區,不包括過路費及小費在內,車資約三十美元。這個國際航線專用的國際民航機場,每天都有許多飛機前往國外的各大都市。由這裡搭乘中華航空公司(CI)、聯合航空公司(UA )和西北航空公司(N W)的班機,可經由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或夏威夷直飛台北,全程約十七個小時。每天也有日本航空公司(JL)、西北航空公司及聯合航空公司的班機直飛東京,航程十二小時半。還有西北航空公司及中國民航(CA)的班機飛往北京,航程約十九小時。此外,還有許多國內外的航空公司班機飛往[[倫敦]]、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羅馬、開羅、莫斯科、約翰尼斯堡、雪梨、香港以及其他知名的都市。拉加第亞(La Guardia Airport)民航機場,位於昆斯北方約十三公里,西臨東河,是紐約市三座機場中最靠近市區的一座。紐瓦克機場(Newark International Airport)在市中心區西南方二十六公里處,從曼哈頓搭乘巴士要越過赫德遜河,車程約四十五分鐘可達。從這兩個機場到市區的交通工具除了巴士和計程車外,還有直昇機服務,從曼哈頓東三十四號街的赫里港到機場,航程約十至十五分鐘,費用每人約四十至六十美元不等。這兩座機場以飛航國內航線為主;另有位於拉加第亞附近的法拉盛及市區北邊的西切斯特兩座專飛國內的機場。有聯合、達美、環球和東方等航空公司班機,直飛芝加哥航程約兩小時。如果要從這裡飛往舊金山和洛杉磯等西海岸主要城市,每隔二十分鐘就有一班飛機,直飛的航程約五小時三十分。從這裡飛往華盛頓或波士頓等東岸城市,東方(EA )航空公司的班機不需要事先預約,隨到隨飛,就像乘電車一樣方便,單程航程約一小時左右。 在地面對外交通方面,以鐵、公路為主。有超速特快車前往華盛頓,車程約三小時;到波士頓則要五小時。由紐約到芝加哥,距離為一千四百六十三公里,搭百老瀝號快車前往,車程要十八個小時。這個城市有兩個火車總站,一般說來,由華盛頓、費城及波士頓開來的火車,多抵達曼哈頓中央地區的賓夕法尼亞車站。由水牛城、底特律和芝加哥開來的火車,則集中在泛美大廈背後的大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另外,由加拿大蒙特婁開來的火車,因班次不同,所以停靠的車站也不確定。 這裡對外的公路交通,更是四通八達,大多數都是高速公路。由紐約到華盛頓車程三百六十八公里,直達巴士四小時三十分鐘可達。到芝加哥的距離為一千三百五十二公里,行車時間要二十個小時。每天有十班以上長途巴士經由聖路易前往洛杉磯,距離四千五百公里,行車時間要七十六小時。到舊金山距離四千八百七十公里,車程需七十七小時。 市區公共交通工具以地下鐵、公共汽車、計程車和出租汽車為主。地下鐵通車於一九○四年,是紐約市內部交通的大動脈,網路的密度堪稱世界第一,因此是市區最便利的交通工具。這裡的地下鐵以南北走向縱貫整個曼哈頓半島的幹線為主,另有東西走向的支線也四通八達,密如蛛網,人們只要花一元美金就可以到達紐約的任何一個角落。地下鐵的搭車路線相當複雜,可以通往布魯克林、布朗克斯和昆斯,共有BMT(Brooklyn-ManhattanTransit),IRT(Inter-borough RapidTransit)和IND(Independent)等三條路線,其中有一部分是高架線,觀光客只要瞭解每一個換車的大站,就可以輕鬆地加以利用。尤其當道路上交通混亂或塞車時,利用地下鐵更是便利。地下鐵車站的出入口設在馬路兩旁,上城區(Up Town)和下城區(Down TOwn)的入口不同,譬如從四十二街往八十街去,地下鐵地圖上標示的路線寫明是「N 」和「RR」,就是說「N」車和「RR」車都可以到達,其中「N」是小站不停的快車,「RR 」是每站都停的慢車。因此乘客要確認標誌後才下階梯。上車前在售票口購買類似銅板的搭公共汽車也可以通用的托肯(Token),在剪票口投幣後進入月台。托肯每個價格一點二五美元,可以一次買一個,也可以一次買 一包坦派(Ten Pak),內含十個托肯。在買托肯時,可順便向售票人員要一張免費的紐約地下鐵圖,上有中文標示。如果搭錯車,或是坐過站,便非常麻煩;因為上下城區月台入口處不同,發現搭錯了,就得折回原地,重新購票才能上車。較大的地下鐵地下車站都設有小廣場或地下街,也有很多商店,出售雜物、報紙和飲料食品,一般乘客們多數會在這裡購些報刊食品,然後購票進入月台候車,車來後就上車邊看邊吃,吃完隨手亂丟亂放,因此車上到處是食品包裝袋和看過的報刊,形成垃圾,加上車廂的裡裡外外都被畫得烏七抹黑,因此使得紐約的地下鐵以髒亂聞名,但是紐約的地下鐵是絕對禁止吸煙的。平均每列車有四至八節車廂,每三到五分鐘有一班車,幾乎每天二十四小時都有車。每節車廂都可以互通,車廂空間非常寬敞,兩旁設有皮墊座位,當中立位空間也很大,備有吊環和直立的不誘鋼柱供人攀扶,車廂兩旁各有兩個很大的自動門,開啟後乘客可以一湧而上。在交通尖峰時間,地下鐵乘客十分混雜,乞丐、遊民很多,尤其是一過晚上八時,往往有變態人出沒,平時扒手和搶紉的事件也時有所聞,所以每節車廂的最後一個座位上,都有一名武裝女警守衛著,車上還不時有警官在巡查,但是治安仍然不好,身上帶有貴重財物的觀光客應儘量避免搭乘;特別是單身女性更要小心,如果不得已要搭乘時,應儘量坐在靠車門的位置。晚上十時後,地下鐵幾乎是沒有乘客了。 紐約市公共汽車路線四通八達,服務品質良好,觀光客可以向紐約市觀光局旅遊服務中心索取公共汽車路線圖。這裡的公共汽車由好幾家公司營運,二十四小時營業,但是夜間班次會減少,白天每一條路線每隔五至十分鐘就開出一班。公共汽車沿著規劃整齊的路線行駛,停靠的站牌上繪有公共汽車的圖樣及路線號碼,因此相當便利,且不易迷路。在市區有東西走向的橫越市區的公共汽車(Crosstown Shuttle)和穿梭於購物街區間的(Shopper's Shuttle)公共汽車,都是供遊客到鬧區購物觀光的循環線公共汽車,除了星期天外,每天都有營運,只要購一張票,當天內無論上下午幾次都可以使用,非常經濟方便。另外,在南北走向的公共汽車中,凡是有駛往第五街的,就是最佳的觀光路線,旅客們從車窗眺望街景,就是一種很大的觀光享受。在週末,還有一種專供觀光使用的文化循環專車,也有很高的利用價值。紐約的公共汽車票價一律一元美金。由前門上車時投幣,由後門下車,因為是一人服務,所以不找零錢。 計程車在美國俗稱Cab ,也是紐約市內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車體是黃色的;也有很多是藍色的大型旅行車,顯得比較破舊。此外,還有一種安裝著收費錶、所謂吉普賽的白色計程車,這種車有時會向顧客索取額外費用,因此除非緊急,要儘量避免搭乘,以免惹上麻煩。當地計程車數量很多,雖然在大飯店及車站前都設有計程車候客處,但是大部分計程車仍然在市街上穿梭流動招攬生意,除了上下班及劇場開演前後的尖峰時間內,平時是很容易叫到計程車的。除非計程車是亮著「Off Duty」的燈等候原乘客回程的,一般鮮有拒載乘客的情形。租用計程車除了正常的車資外,還要給司機小費。一般說來,紐約的計程車費在全美國各地算是便宜的,基本費以收費錶基本起跳價基數的九分之一哩計算,每增加九分之一哩再跳錶一次。這裡的計程車收費除了計算距離外,還算時間,如果開往郊區,大致上要加倍收費;如果在紐約市中心短時間內搭乘計程車,連小費在內大約要五至十美元車資;晚上八時以後至上午六時以前每一跳加五角錢。小費最低標準是五角美金,長距離行車要照錶增收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小費;如果攜有大型行李,或是多人同乘一車,都要看情形多給小費。這裡的計程車都沒有裝自動門,旅客要自行開關車門。大部分的計程車司機只會說簡單的洋涇邦英語,因為他們有很多是新到美國不久的移民。如果乘客的英語也不靈光,可以把筆記的地址交給司機,就會萬無一失。 美國不愧是汽車王國,因此國內的租車制度十分完善,旅客只要出示護照及國際駕照,就可以隨時租到汽車。如果持有國際通用的信用卡,租車的手續會更簡便;在紐約租的車也可以開到華盛頓、波士頓或其他大城市歸還。這個城市的四周有良好的快速捷運系統,到紐約的人只要熟悉路況,就可以很快地開車到達目的地。這裡較大的汽車出租公司有赫茲(Hertz)及阿維斯(Avis)兩家,可以在機場的櫃台,或直接打電話到市區營業處申辦,出租公司會直接到飯店交車或收車,非常方便。車費依車種的不同而有所區別,通常在紐約租小型車一天租金約八十美元,另外要加算保險費稅金,汽油費自理。三天或一週租車時間較長的租金有優待折扣。不過紐約交通擁擠,停車非常困難,有時即使在投宿的飯店前停車,也要收停車費;加上市區的單行道很多,平時路上也禁止停車,因此除非是到郊外,否則不適合利用出租汽車。 這個被稱為「大蘋果」(Big Apple)的紐約市街頭,還有馬車出租,馬車佚多由女性擔任,頗富情調。這裡的警車多半是淺藍色和白色相間的,但是有很多警察都不駕車,而是騎馬;這裡的警察還有做臨時工的,他們是按日計酬。在紐約,酒醉是不准開車的,即使在車廂內藏有酒瓶也是違規的,因此一般人多把酒收藏在行李箱裡。 除了曼哈頓島以南、由格林威治村到南方的舊市街外,紐約市的街道全部都是東西南北縱橫交錯,宛如棋槃一般,井井有條。貫穿南北的主要大道(Avenue)有十四條,每條大道寬度有五十公尺左右,它的門牌號碼從聯合國大廈的東側往西順序為一至十二號,其中第六大道俗稱為美國大道(Ave. of America)。東西走向的街(Street)有二百二十條,寬度只有十五到二十公尺之間,它的門牌號碼是由南依序往北,共有二百四十號。從格林威治村邊的第三街開始,愈往北走,號碼數愈增加;到中央公園的正南側道路,已經是第五十九街了。其他,由西北向東南斜切的是百老瀝(Broadwa 乞和沒有號碼的若干條街道及大道。全市共有二百八十四條大小街道,並且絕大多數都是單行道。 由於南北走向的大道上不准停靠大型貨車,因此導致一些東西走向的所有街旁全停滿了大卡車,使街頭顯得更為狹小,因此暴露了紐約的陰暗面,加上街上垃圾不常清掃,使紐約市更顯得髒亂不堪。街道上的紅綠燈很多,每個紅綠燈下都有行人穿越道,但是一般行人多不守規矩,只要街道上一沒有車子,人們不管是紅燈或是綠燈,就會自行穿過。路旁有很多室內停車場,停一天的收費十二元美金左右,據估計全紐約市有二萬六千五百七十二英畝停車場。在街道下面,除了地下鐵外,全是錯綜複雜的電纜、管子和地下道。 曼哈頓島上市區的中心是第五街,它的東側叫Eastside,西側是Westside。街名凡屬東側的必須加E字,西側的必須加W字。十四街以南叫做下曼哈頓(Lower Manhattan),七十三街以北叫上(Upper)曼哈頓,中間地帶則稱為城中區(Midtown)。地址號碼,原則上每一百號就變換街道;同一區的北側是奇數號碼,南側是偶數號碼。街與街之間的間隔是固定的,二十個區為一哩,也就是一點六公里,每一區的南北距離為八十公尺,大道之間的間隔有一百五十至兩百公尺。此外,在下曼哈頓一帶,無論是大道或是街道,都有個別的名稱,外來的觀光客應特別注意。 第五街是一條多彩多姿的街道,不僅只是這裡聚集了無數高級商店和高樓大廈,每逢慶典也是以這裡為中心,隔出一段街道作為遊行、慶祝的場所,如令人怕怕的萬聖節遊行、復活節遊行等都在這一帶舉行活動。復活節遊行沒有隊伍,但每年總有好幾百名紐約客別出心裁的用復活節題材,把自已刻意裝扮一番,其中尤以各式各樣的兔子為最多,造成熱鬧的「人看人」場面。 由於紐約市是全世界最繁榮的大都市,每年約有二千七百多萬遊客前來觀光,因此有一千多家大大小小的旅館供遊客選擇,觀光客在紐約市是永遠不愁訂不到旅館房間的;但是在每年九至十一月旅行旺季期間,遠道前來的外國旅客,還是先預訂房間比較妥當。這裡旅館的房租不算便宜,在全世界旅館最貴的三個都市中,以中國的台北市最貴,其次是日本的東京,美國的紐約則排名第三。紐約旅館收費方式是只租房間不供應餐飲,因此只收住宿費,加上百分之八的州稅及都市稅。房租收費標準一般為豪華大飯店雙人房二百二十美元以上,高級大飯店也得一百六十美元,大多數旅館投宿一週以上,可享折扣優待。由於客房大多是雙人房,因此兩人結伴最為經濟。 這個都市豪華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都擁有八百間以上的客房,八百間以下的就只能列為中級旅館。這裡的大飯店都有高水準的服務設備,除了有房間部外,一般都附設有餐廳、夜總會、銀行、旅行社、租車櫃台、美容院、洗衣店、健身房、咖啡廳、購物街、名品店、游泳池、停車場和報攤(News Stand)等。 觀光客在紐約最感困惑的就是住宿問題,因為住市中心區太貴,住太遠了又怕治安不好。一般說來,投宿在市中心區的三十四街至五十九街一帶比較安全,選擇在郊區則屬不智。對時常訪問紐約的人來說,倒是可以投宿在汽車旅館,或投宿那種住一週以上可以享受打折扣優待的飯店。一些必須考慮經濟消費,而在語言方面有自信的人,則可以投宿便宜的青年會(YMCA)、女青年會(YWCA)及青少年旅遊中心(YH)。如果打算在紐約住一個月以上的人,乾脆租公寓,反而便宜得多。 此外,在紐約投宿飯店要謹防竊盜,現金及貴重物品應寄存在飯店櫃台的保險箱裡,房門要隨時反鎖並掛上鐵鏈,有人敲門時不要全開,以策安全。 這裡比較有名的大飯店有希爾頓(Hilton )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是紐約市最新式的五星級大飯店,它面臨第六街,樓高四十六層,有兩千一百三十二間高級客房,因為佔有地利,因此生意興隆,從早上十時到下午六時,房間費折半優待。 四季(Four Season)大飯店,是紐約最新式的國際豪華五星級觀光大飯店,由我國名建築師貝聿銘與美國名建築師威廉斯所共同設計,於一九九三年六月開張,是一座坐落在曼哈頓公園大道東五十七街上的五十二層樓大建築物,標高六百八十二呎,每層天花板高度超過十呎,擁有一千多間新穎的客房和應有盡有的第一流服務品質。 華爾道夫(Waldorf)位於公園大道五百零一號,是全美皆知具有傳統特色的大飯店,開張於一九三一年正當導致美國經濟大蕭條股市大跌之後的兩年,但是它的氣派格局,卻絲毫未因不景氣的影響而因陋就簡。四十二層的建築物,擁有一千六百九十二間高級套房,整個飯店的外觀雖然莊嚴氣勢得有些陰森森之感,但是內部裝飾卻非常豪華,一般飯店的葡萄酒都是貯藏在地窖裡,但它的酒庫卻在五樓,並且以提供大型宴會場地著稱,飯店內夜總會的帝王廳,經常有一流的藝人登台表演。 卡萊爾(Carlyle)飯店坐落在曼哈頓七十六東街,是典型的豪華大飯店,約有一千個房間,每間客房的家具和壁飾,都是考究的十九世紀宮廷式,這裡的客人多是避鋒頭的超級富翁、歐洲的王公貴族、各地的政客名流等,美國總統杜魯門和甘迺迪,也都曾下榻於此。 皮爾(Pierre)大飯店位於中央公園東南方第五大道和六十一街交叉處,有三百間客房,它的局格雖小,室內裝璜也算不得很出色,但是以懇切的服務態度聞名,飯店內半數以上是長期定居的旅客,並以外交界人士居多,同時以大型晚宴取勝,佈置優雅的皮爾咖啡座和皮爾烤燒店,都可當作招待貴賓的地方。 雅典廣場(Athens Plaza)飯店的位置距離皮爾飯店不遠,有八百多間客房及親切的服務態度,這是一個充滿浪漫氣氛的地方,人們在它的大廳中坐半個下午,聽到的語言,法語要比英語多。來紐約度假的[[巴黎]]富人,多鍾情這家有「舊世界」情調的旅館。 廣場(The Plaza)大飯店位於第五街,面朝大軍團(Grand Army)廣場,是一幢十八層樓的鐵架大樓,有九百個房間,在設計上是難得一見的建築佳作,它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別墅式樣,是一家富有歐洲風格的優雅大飯店,數年前被美國房地產大王唐諾莊普花四億美元購下給他的太太管理。這家大飯店以生蠔酒吧最為聞名,這裡所供應的生蠔和龍蝦都是上乘之選。附設的Oak Room橡樹高級餐廳及棕櫚庭院(Palm Court)更是非常有情調,旅客們在這裡喝點下午茶,吃些小點心,聽聽古典音樂,看人來人往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麗晶(Regent)大飯店位於中央公園東側的公園街上,一九六三年以「回到美好的古代」為主題加以設計,很受旅客及外國觀光客的喜愛,共有三百六十間高級客房,室內裝飾相當恬靜優雅。 雪利荷蘭(Sherry Netherland)大飯店的位置坐落在大軍團廣場東側,這是一座服務品質極佳的大旅館,設備也是第一流的,客人在房間休息能感受到恬靜和悠閒的氣氛,在它那三百七十二間精緻的客房中,約有三分之二都是由長期的旅客所居住。萊恩公園(Park Lane)大飯店,坐落在中央公園的南側,樓高四十六層,以超摩登的外觀誇耀,是一家具有五星級水準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除了附設有一家十四世紀法國式舞台的餐廳、許多第一流的服務設施外,還有六百四十間高級客房。 來來喜來登(Sheraton)國際觀光大飯店,是紐約市一個溫馨的大飯店,位於東拉加第亞法拉盛華埠中心區,交通非常方便,近地下鐵,這一帶中餐廳環立,餐飲和採購都很方便,擁有兩百多間高級客房和豪華寬敞舒適的套房,有嚴密的警衛系統,並有免費專車接送到拉加第亞機場,有很多來自台灣的遊客在這裡投宿。 聯合國廣場(United Nations Plaza)大飯店,也是一家四星級非常現代化的國際觀光大旅館,它就坐落在聯合國總部大廈對面,在它的頂樓上,是俯視東河及眺望市景最好的地方之一。這家大飯店內部裝橫多幅抽象畫,除了有四百四十四間高級客房外,在高樓上還有游泳池、網球場、餐廳、夜總會、咖啡館、購物街、美容室和地下停車場等服務設備。 維斯塔國際(Vista International)大飯店的位置靠近華爾街,入口在世貿大樓旁,看起來好像是和世界貿易中心的雙楝大樓連結一起。這家新式大飯店樓高二十二層,有八百二十九間高級客房。這個三級星的大飯店也有一個屋頂游泳池和一流的服務。 多賽特(Dorset)大飯店的位置,鄰接近代美術館,不論觀光、購物和洽商,都很便利,尤其是服務態度良好,餐廳的菜式非常美味可口,共有三百二十間高級客房,令人有賓至如歸之感。 洛伊薩米特(Loews Summit)大飯店,是紐約市很有名氣的一家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它坐落在列克辛敦街上,樓高二十層,外觀非常現代化,內部裝飾設計也相當新潮,擁有八百間高級客房,客房色調明朗統一。 希爾姆斯宮(Helmsley Palace)大飯店,是一楝五十五層樓五星級的高級國際觀光大旅館,有現代化豪華新式的設計,擁有一千零五十間客房。它坐落在麥迪遜街聖派屈克教堂的對面,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有第一流的服務品質。 羅斯福(Roosevelt)大飯店也是紐約市一家高級觀光大旅館,有地下道連結大中央車站,因此交通相當方便,服務設施也很不錯,飯店內的餐廳頗有名氣,旅館部有一千零七十一間客房。 聖莫里茨(St. Moritz)大飯店,是一家比較老式的觀光大旅館,曾於一九六八年改建,位於中央公園南側,它和公園附近其他的新式大飯店比較起來,費用較為便宜。這家觀光大飯店樓高三十三層,有八百間面積雖小、但較富情趣的客房。在夏天開放的陽台咖啡座,極富浪漫情調。這家大飯店雖然比較老,但是一些美國大富翁、名影星,以及怪癖作家如田納西威廉斯等,對這家老式大飯店都百住不厭,成為常客。 凱悅(Grand Hyatt)大飯店,是一家鄰接大中央車站的最新最高級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投宿在這裡的旅客,可在飯店內的劇場和購物街閒步,其他的服務設施也有第一流的水準。飯店樓高三十層,有一千四百零七間高級客房,飯店外牆上反射銀色的玻璃,看起來一象華而有氣派。 華瑞克(Warwick)大飯店,是一家優雅高尚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距離第六街的鬧區不遠,位於ABC大樓的北側,有五百間附有衛浴設備、彩視、電話、冷暖氣、冰箱、保險箱和音響的高級客房,每個房間都很寬敞,擺設的家具風格高雅。 多拉爾酒店(Doral Inn)是剛改裝過不久的國際觀光大旅館,它的前身是貝蒙特飯店,位於列克辛敦大道五四一號,距離大中央車站很近,旅客投宿於此,購物交通都非常方便。這家樓高十七層大飯店的旅館部,設有七百間高級客房,另附設有餐廳、夜總會、網球場、游泳池、停車場、購物街、書報攤、咖啡店、郵電部、美容院、健身房、會議室和庭園式的大廳等服務設施。 列克辛敦(Lexington)觀光大飯店位於大中央車站附近,交通非常便利,雖然氣氛不是頂好,但也稱得上舒適,適合業務考察的旅客投宿,飯店內除了應有盡有的服務設備外,還有電話、電報、電傳、傳真和打字等資訊服務設備。 巴比松廣場(Barbizon Plaza)是紐約市一家很有名氣的國際觀光大飯店,位於中央公園南側,樓高四十層,有八百間設備豪華的高級客房,投宿旅客以團體及出席會議的人居多,因此飯店內經常一片喧鬧,但是客房採光良好,舒適宜人。 亞里公園(Omni Park Central)也是一家很大很有名氣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它坐落在第七大道,五十五街及五十六街之間,靠近百老涯的鬧區,有一千四百五十間客房,規模龐大,有第一流的服務設備及服務品質。 亞當斯(Adams)大飯店坐落在可以俯瞰中央公園的第三街上,距離大都會美術館及古根漢美術館很近,安步當車即可抵達。這家觀光大飯店有優雅的文化氣氛,內部裝飾設計非常幽雅,有三百五十間高級客房。 米爾福德廣場(Milford Plaza)是一家規模很大的國際觀光大飯店,坐落在百老瀝劇場街的中心,內部設備相當新穎,並有代售百老涯劇場入場券的售票處,擁有一千三百一十間高級客房。 此外,紐約有特色較著名的大飯店還有麗茲卡爾頓(Ritz Carlton)、帝國(Empire)、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總統(President)、比佛利國際(BeverlyInternational)、威靈頓(Wellington)和紐約(New York)等。 這個大都市由於人口多,並且人種複雜,因此有許多大小等級及風味各別的餐廳為食客服務。一般附設於大飯店的四、五星級餐廳,如四季、皮爾、凱悅、廣場、希爾姆斯宮等和一些第一流的豪華餐廳多需預約,旅客到達餐廳後,通常要在入口處等候領抬人或領班帶到席位上。餐廳供應的飲料有啤酒、威士忌或葡萄酒,一般以廠牌點酒,如果不熟悉廠牌,只要說「House Wine」,餐廳就會準備店中數量最多的酒類供你飲用。付帳時,只要把現款或國際信用卡放在餐桌上的帳單旁即可。帳單上不計小費,小費佔餐費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服務生找錢回來時,如果認為不夠付小費,就要補足。如果是信用卡付帳,只要在帳單上寫上小費金額,就可以餐費連同小費用信用卡一起付。 除了高級餐廳外,也有很多經濟消費的餐廳及速食店,這些地方價廉物美,份量足夠,費用不會太高。在各大飯店附設的咖啡屋進餐,要比在飯店的正式餐廳經濟得多,通常這種咖啡屋除了供應飲料外,也可以吃通心粉、三明治、漢堡和快煮牛排,但是這種咖啡屋不供應酒類,喝咖啡從第二杯開始都是免費服務。 如果要吃漢堡,可以到知名度極高的麥當勞(MacDonald's)及漢堡大王(Burger King)。在紐約曼哈頓區到處都有分店的Brew Burger,具有獨特的風格,屬於牛排館(Steak House)的格局,除了供應漢堡、沙拉和牛排外,還有葡萄酒和啤酒。此外,紐約的許多藥局也有供應飲食的櫃台。市內還有不少拉麵店、牛排飯館和自助餐廳。自助餐廳是自助式(Self Service)的廉價餐廳,罩在潔淨明亮玻璃櫃裡有許多菜色,食客各自拿餐盤依序前進取菜,最初有各式沙拉、涼拌菜和果汁,其次為三明治,最後是熱騰騰的油炸食物、烤肉和肉丸等,然後是牛奶、咖啡或紅茶,刀叉自取,各自就席。 市內比較有名的高級餐廳有安托諾提斯(Antolotti's),是北義大利風味的專門店,已經有三十年的歷史,供應龍蝦、牛排和小牛肉烹調的料理,招牌菜為自行特製的麵類。阿根特伊(Cafe Argenteuil),是一家受紐約市民歡迎、富有法國鄉村風格的餐廳,全部供應特餐(A La Carte)。阿爾弗瑞杜本店(Alfredo's the Original of Rome)是義大利餐廳,以加鱸、牛奶或鷂蛋等製成的煎餅式麵食料理(Pasta)最為拿手,有六十多年的歷史,是羅馬阿爾弗瑞杜的姐妹店。霍切特(A La Fourchette)法國菜專門店,經常有美食者光顧,由於店小,顧客必須預約,招牌菜有烤小鴨(Roast Duckling)、葡萄酒蒸貝類和富有布列塔尼風味的食用蝸牛(Escargot )等。布瑞利(The Brewery)餐廳供應一般性的歐美菜色,令食客最感興趣的卻是它的店面裝飾,混合用木棒和蒸餾管作圖案,顯得稀奇引人,彷彿重現古老的酒廠風貌。 卡維爾(La Caravelle)是紐約數一數二的法國餐館,店內陳設豪華氣派,適合應酬宴會,不論點那一道法國菜都可供應,主菜則有胡椒牛排、醋烤小牛肉和烤魚等。布魯塞爾(Brussels )位於巴克街及列克辛頓街之間,它是坐落在一群古老建築物中的法國餐廳,菜色精美,名酒羅列。 卡特曼(The Cattleman)是一家有一百年以上歷史的牛排館,它在廣告上自稱是成人餐廳,事實上也是離題不遠,因為在用餐中,老板娘會率一群女招待列隊唱歌,說黃色的笑話娛樂助興,粗獷一如古西部的風格。 馬馬萊昂(Mamma Leone's),巴是紐約劇場街上著名的義大利餐廳,能夠滿足顧客口腹之慾。亞特一(Art 1)餐廳,位於聯盟化學(Allied Chemical)大廈的十五和十六層樓,顧客在上面用餐時,可以俯瞰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稱的紐約時代廣場(Times Square),這裡供應美味可口的牛排、烤蝦和烤肉,值得細細品嘗,但男性客人光顧必須服裝整齊、打領帶。 虹室(Rainbow Room)是位於RCA大廈第六十五層樓上的高級餐廳,可以眺望曼哈頓區的市街縮影,美不勝收。這裡洛克斐勒風味的牡蠣焦殼餐,值得推薦,主菜有波爾多風味的牛排片、紅燒小羊肉和鯛魚湯等,每晚八時後要附加音樂欣賞費,來此進餐要預約。 薩迪斯(Sardi's)位於劇場街,是紐約最有名又受歡迎的名餐廳,顧客多係演員、藝評家及與藝術有關的知名人士,供應主菜以義大利歐風口味最受歡迎,通心粉餐也具盛名。逍遙場所飯店(Promenade Cafe)坐落在洛克斐勒中心內,是一家屬於國際性風味的餐廳,很多到紐約觀光的外國觀光客,或是一些在洛克斐勒及第五街逛街購物的市民,都會到這裡來午餐,夏天就在太陽傘下用餐,冬季邊進餐邊眺望溜冰場上群舞的人們,這些顧客們到這裡來倒不是完全為了吃,多半是為了享受進餐時的歡愉氣氛。 牡蠣吧(Oyster Bar)位於中央車站的下方,創設於一九一三年,是一家設備舒適的海鮮餐廳,它所供應的牡蠣、魚羹和燉肉,美味可口遠近馳名,餐廳分為好幾個區,以主房(Main Room)的招待最殷勤、服務最好。斯卡利勒(Scalini)是靠近中央公園、位於高級住宅區的義大利風味餐廳,它所供應的全烤小羊及小牛料理,特別可口。四季飯店附設的四季(Four Seasons)餐廳坐落在公園街上,是一家天花板高聳、氣氛優雅的高級餐廳,壁上懸掛著知名畫家的傑作,由於採購的菜依季節而不同,因而菜單富有四季變化,消費額雖高,但是營養美味,顧客們在這裡可以嘗到各國名菜。 阿斯蒂(Asti)是一家義大利餐廳,從服務生一直到門房(Doorman )等所有從業人員,都有一付美好的歌喉,能唱牧歌及歌劇,加上賓客的唱和,餐廳內經常洋溢著快樂與祥和。 車房(Coach House)是一家建築物古老、氣氛優雅的美國高級餐廳,菜色美味可口,頗受人們好評,招牌菜有美味雜燴、烤牛肉和羊排等。 克里斯蒂斯凱特花園(Christy's Skyllte Gardens)義大利歐式餐廳,氣氛非常好,陽光由天花板照射進來,周圍佈置著清新可人的觀賞植物,使得餐廳就像座溫室花房,因此女性客人特別多。格里爾(Grill)外觀優雅、內部恬靜,不同於一般餐廳的風格,在這裡用餐氣氛輕鬆,親切愉快,菜單由簡便的漢堡到摩洛哥大餐應有盡有,曾被評選為紐約代表性餐廳之一。 克勒普(La Crepe)是坐落在格林威治村內專門供應法式蛋糕麵包的餐廳,很受新潮的年輕人的歡迎,它的招牌餐從開胃菜到餐後點心所用的材料,多達一百一十種。 珀蒂費美(La Petite Ferme)是一家富有魅力的法國式餐廳,坐落在列克辛頓街九七三號,店東把時令最好吃的菜式標示在黑板的菜單上,所供應的蔬菜燉肉湯和巧克力泡沬,味道特佳,顧客光顧必須預約。倫巴第(Lombardy)是一家由家族經營的傳統性餐廳,坐落在蘇荷區內,已有百年歷史,店中氣氛輕鬆自在,瀰漫著藝術情調,經常有藝術家和紐約富豪在這裡一起進餐。 天然餐廳(Natural Restaurant)坐落在百老櫃西及烏斯特街之間,是蘇荷區多彩多姿、價格公道、藝術家群集的餐廳,烹調手法平易大眾化,以鷂、魚及蔬菜為主。 瑪麗露絲(Merylou's)餐廳,是專門供應鮮美海產的名店,天花板照明微弱,極富羅曼蒂克氣氛,從圍爐至壁上的書架全都經過版面設計,因此有股獨特的風格,尤其是在面對庭園的花房(Garden Room)中用餐,更富晚宴的浪漫情調。中央瀑布(Central Falls)餐廳,坐落在百老匯路西四七八號,是一家以供應牛排及蛋糕麵包為主的餐廳兼酒館,乍看起來有點像藝術畫廊,每日下午一時至四時三十分,有大提琴、橫笛和小提琴三重奏的室內古典音樂。 佛朗森斯酒館(Fraunces Tavern)是紐約最古老的美式餐廳,創立於一七六三年,據說華盛頓在獨立戰爭獲勝後,就是在這裡和將官們告別。市場酒吧(Market Bar)位於世界貿易中心一樓的休息大廳中,它過去曾長時間當作紐約食品市場,並附設此餐廳,現在食品市場已不存在;這家餐廳的菜,都是採用直接由市場運來的新鮮材料調理而成;餐廳內的酒館,也是紐約著名的大酒館之一,它所供應摻蜂蜜的酸威士忌酒最負盛名。 世界之窗(Windows of the World)是設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十二樓上的名勝餐廳,人們在這裡用餐,無論是坐在那一個座位,都可以眺望曼哈頓的全景,樂趣無窮,是紐約最高級餐廳之一,供應歐式餐點,顧客要先預約,午餐時間採會員制,如果外客以臨時會員身份入內用餐,要 多付七元五角美金。 彼得勞吉(Peter Luger)是全美最好的牛排館,有一百多年歷史,有經驗的食客都知道這裡沒有菜單,侍者要問的只是牛排的生熟度,永遠都只問一句話:「Rare, Medium,or well-done?」。 麻恰(Marchi's)巴家庭式義大利餐廳,坐落在三十一街東二四九號,特色是外面沒有招牌,裡面沒有菜單,開業六十多年來,永遠只供應五道菜,客人不需要點菜,也不必懂義大利菜,就可以享用精美可口的全套義大利大餐。 沙拉(Seryna)是當地最佳的日本料理,供應最貴和最佳的日本菜。 堅石咖啡(Hard Rock Cafe)餐廳名氣很大,門外經常大排長龍,門內熱情的熱門搖滾音樂氣氛,都使它成為永遠不褪流行的精神標誌,餐廳本身就是個搖滾樂的博物館,收藏佈置有貓王、王子等明星樂手的紀念品。 行人道(Sidewalker's)螃蟹屋最好由三兩好友一齊光顧,叫幾打螃蟹,吃個亂七八糟,搞得一塌糊塗。 猶太三明治店供應全世界最好吃的三明治,每晚百老涯表演結束後,門前購買三明治的長龍也成為紐約一景。 錫威凱(Sevelka)是典型的烏克蘭小咖啡屋,二十四小時開放,口味好,價格低廉得沒得比。 查爾拉(Zarela)墨西哥餐廳位於第二大道九五三號,地方不大,只有六十張桌子,但卻是紐約最有創意和美味的餐廳,這裡不賣脆餅或墨西哥春捲之類的速食,只供應精心烹調出來的可口家常菜。 李密(Remi)餐廳精於義大利北部菜餚,擅用香菜和當令時鮮做出高水準的傳統菜式,如小牛肉、小牛肝和炭烤旗魚等,餐後的咖啡香草乳酪蛋糕,令人讚不絕口。 聞名遐邇位於第七大道劇場街的卡內基餐廳,適合在看戲前後來些點心,喝碗熱雞湯,再配上三明治或醃黃瓜、包心菜絲或馬鈴薯沙拉,是非常典型的紐約吃的經驗。 風靡紐約的伯納丁(Le Bernardin)海鮮餐廳,菜單常隨季節變換。西貢餐廳是一家高級的越南菜館,有新鮮生菜和魚、肉主菜,擅長使用香辛調味料,沾魚露的越南春捲便是一絕。 紐約中國餐廳之多,數也難數清,它的特色是價位不高,但是食物精美可口。其中的順利(Shun Lee)是紐約最好的中餐廳,無論是菜式、裝漬、服務和氣氛都稱得上是第一流的。鹽菜(Dish of Salt)中餐廳坐落在洛克斐勒中心附近,以裝漬的飄逸脫俗取勝,加上地點好、氣派好,因此生意興隆,但是價格貴、菜式普遍、分量少。其貌不揚的合記中餐廳坐落在波維利(Bowery)和莫斯科(Mosco)街的交叉處,價格合理得令人眉開眼笑,全套午餐一人份只要美金五元。一佰伴是唐人街唯一自助式火鍋店,每人收費十七點九五美元就讓你盡情享受個夠,有大批鮑魚、象鼻蚌、干貝、西洋大生蠔和生蛤蜊供應。坐落在東四十九街的親親(Chinchin)港式餐廳口味道地,又有創意,裝橫也非常高雅。 在娛樂方面,多彩多姿的紐約市擁有十七間音樂廳和歌劇院,一千三百多家舞廳和夜總會,七百多間酒吧,數百家電影院,另外還有餐廳秀和花街柳巷等。這裡的市民酷愛音樂,因此欣賞音樂的場所很多,人們可以在第五十五街及格林威治村聽到傳統的爵士樂,在第八街有藍調歌曲,第十二街則有鄉村歌曲和迪斯可熱門音樂。在晚上,運氣好的話,可以買到歌舞劇、舞台劇、歌劇或芭蕾舞表演的門票,在這些高級娛樂場所,男性必須穿西裝打領帶。在時代廣場附近沿著百老涯一帶,聚集有三十處以上的劇場,經常表演精選的傑作。在洛克斐勒廣場附近,有一個著名的無線電城音樂廳(Radio City Music Hall),是一處正派的表演場所,佔地很大,是一座可以容納六千二百名觀眾的世界最大劇場之一,歌舞和歌劇表演非常精彩,布景及效果也特別好,這裡稱為「Rockettes」大腿舞的華麗節目,是最吸引觀光客的演出。這裡放映電影的銀幕比一般電影院的銀幕大四倍以上,座位設備也比較寬適,是一般家庭帶小孩欣賞表演的最佳場所,紐約市民每年聖誕節及復活節等傳統的慶祝活動,也是在這裡舉行。附近還有一個巴黎瘋狂艷舞團,只限成人欣賞,票價每張一百美元,每日演出兩場,週末加演一場。 百老匯(Broadway)是觀光客到紐約必去的地方,它是曼哈頓中心一段名聞遐邇的戲院區,長久以來,美國最賣座的戲劇,都是在這裡最先上演,有一齣「哦!加爾各答」的戲,四十年來在這裡演出將近六千場。這裡演出的多數是非常吸引人的歌舞劇(Musical),這種歌舞劇繼承了歐洲芭蕾、歌劇,尤其是小歌劇(Operetta)、輕歌劇(Light opera)和歌舞喜劇(Operacomique)的傳統,它的特點是場面大、歡樂、熱情、邊說邊唱、載歌載舞、高潮迭起,加上精緻的服裝、炫麗的布景、變幻莫測的燈光和特殊效果,大有戲不驚人死不休的架式。現在一場歌舞劇的票價最低為三十七美元,最高的要六十五美元,賣座特別好的秀早把幾個月後的票售盡,黑市一張票價要花兩百美元。如果電話定票,每張還要再加三元五角手續費。如果有時間,可以到戲院中心時代廣場(Times Square Theater Center)去排隊買當天的半價票,但不一定都有,下午場的票上午十時開始賣,晚上的票下午三時發售。 現在的紐約百老涯除了歌舞劇外,還充滿了各種誘惑,街頭上不但有色情場所,還可以買到各種印有百老瀝秀的紀念衣服,並且人雜車多,行車不易,連警察在這一帶也多選擇騎馬巡邏的方式維持治安。到了晚上,百老暱更是五彩繽紛,各地遊客多如過江之鯽,晝伏夜出的街頭藝人、毒販、妓女和扒手等,都在這裡大顯身手。 由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所建的卡內基廳(Carnegie Hall),位在第七街的五十七號,會議廳音響效果優異聞名,除去擁有足以容納兩千七百八十四個座位的主要廳堂之外,另有三百席的彩排大廳。 紐約的夜總會多不勝計,並且內容形形色色,極盡聲色之娛。人們在夜總會不但可以看各種藝術的或精彩的表演,並且還可以跳舞,但是也有只供跳舞沒有其他娛興節目的夜總會;還有一些是既可以看表演、跳舞,又可以用餐的夜總會。在費用方面,一般來說有些夜總會除了飲食費外,另加服務費、看秀費及欣賞音樂費,有些規定有最低服務費(Minimum Charge),也有只收餐費,其餘全免的。在小費方面,給服務生小費是依帳單加百分之十五至二十,領抬的女侍可酌給兩、三美元小費。有明星演出的夜總會經常客滿,必須預約。 市區內有許多餐廳秀,它的規模有的像小型夜總會,有的像音樂咖啡廳,有的像鋼琴吧和卡拉OK 的混合品。紐約還有專門為女士服務的脫衣舞夜總會,集中在五十七街和第七大道附近,沒有基本消費額,只要五元錢買一杯啤酒就可以進場。 四十二街是紐約市有名的花街,馬路相當寬廣,夜間燈火通明,但是這裡滿街的空啤酒罐、東倒西歪的醉漢,以及隱藏在陰暗角落裡的販毒者和妓女,都暴露了這條街的罪惡。在這一帶有很多阻街女郎,各種膚色都有,大多數年輕貌美,但是觀光客最好對他們要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因為據說在這裡每三名妓女中,就有一名帶有愛滋病毒。這裡有五花八門的色情玩意,到處充斥著「性」的標誌,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具象的包括成人電影的海報,性店櫥窗裡的性具,以及拿著傳單的皮條客;抽象的則包括充滿挑逗含義的文字,以及代表成人級電影院的英文字母「X」,一個「X」已足以證明這是一部成人電影,可是有許多電影看板上竟標明有三個「X」,大概是想告訴人們這是超級製作的成人電影。在這種電影院裡,帶位小姐都只穿著三點式的泳裝,不但對男性的觀眾熱情親切,並且還會不厭其煩地告訴你還有「私下服務」。這裡也有很多上空酒吧,但是因為早已司空見慣,因此光顧的人並不太多。還有一種「窺視樂園」(Peep Laud),每人只要花一元美金,就可以單獨進入一種比電話亭略小的房間中,看三分鐘小電影,或是由小窗口中觀賞四、五位妙齡女郎,在特別設計的小舞台上,大跳脫衣舞;如果再以美金兩元賞給台上的女郎,她們甚至還會湊向前令你更如心願。附近有一家劇場,一場歌劇連演一年多還是場場客滿,因為舞台上的所有男女演員都沒有穿衣服。 這個都市有數不清的咖啡店和酒吧,其中附設在廣場飯店裡的咖啡廳,一份含點心的下午茶只要十二元美金,菜單上還包括來自台灣的烏龍茶(Formosa Ulong)。這裡各種類型的酒吧,可以滿足不同人的需要,想比較文化一點可以上格林威治村,要狂野怪誕一點可以到東村的酒吧或同性戀酒吧。紐約的同性戀酒吧有悠久的歷史,多集中在第七大道和東村一帶,其中第七大道上的查理叔叔同性戀酒吧中清一色都是男的,偶爾還可以看到他們親密的動作。 紐約市是世界性的購物天堂,不論你要買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那一種產品,全都供應無缺。但是在紐約購物,對美國商品及服務人員的習慣及作業方式,應有所瞭解,才能保證在整個購物過程中的愉快。大體上說起來,美國製商品的特徵,是實用性很高。在紐約百貨公司裡,從世界最高級品到低價位的商品,都有供應。一般貨品的價格並不便宜,在不二價的大百貨公司裡如果要買便宜貨,必須在打折扣期內才能搶購到。有很多商店也是可以講價的,這時的購買要領是否高明,在於自己情報的多寡及討價還價的本領了。 [[檔案:1422021872.jpg|left]] 這個城市也有許多商店做生意很不老實,比方說在時代廣場一帶,有好幾家商店寫著「結束營業大拍賣」,事實上在好幾年前它們就以同樣的不實廣告在作號召。因此,旅客們要特別注意,這種以初次到大都市的鄉下人為對象的商店,千萬不要去上當。 這裡在百貨公司和大商店工作的店員,依照佣金制度發薪的情形較多,因此顧客們請店員從櫥窗裡拿出商品時,可以對商品提出種種問題,但是在成交時,就應該由原服務的店員手中購買東西並付帳。如果服務的店員恰好正和別的顧客應對時,應該等他談完後,才再和他交涉,這是購物時應有的禮貌。另外,如果想仔細選看陳列的商品,或是疊成一堆的商品,應該要委託店員服務。如果旅客只要逛逛櫥窗,參觀商品,當店員對你打招呼時,應即表明態度只是看一看而已,就說:「I am just Looking」。 紐約商店的營業時間各店不同,多少有點差異,包括百貨公司在內。商店營業時間一週五天,週末和星期天休息,一般是上午十點開店,下午六點打烊;但是,星期四會延長營業時間到晚上九點多。長期以來的傳統已有改變的趨勢,在星期天營業的商店已逐漸增多。如果想悠閒地購物,最好避免在辦公大樓街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三十分的午餐時間,以及傍晚的尖峰時間。如果在有限的時間內,要選擇特產品,利用百貨公司較為明智。 一般說來,紐約市區裡幾乎每一條街都是購物街,但是最理想的購物街卻是第五大道(Fifth Ave),它綿亙達十多公里長,筆直壯觀,兩旁大廈矗立,人們站在馬路中間放眼看不到盡頭;它不但熱鬧,而且足以與[[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福布爾• 聖特諾列街、羅馬的康特蒂街、[[倫敦]]的龐德大街及里仁大道相媲美,是聞名世界的高級店集中地,也是現代化的大道,道旁偶然可見綠蔭參天的小公園,裡面野鴿子亂飛,小松鼠不畏行人。五光十色,一片繁榮過度的景色,使人對這個大城市的極端發展,不由產生相當迷惘的感覺。這條車水馬龍的第五大道上,有許多著名的商店,櫥窗裡陳列著許多商品,自兩三萬美元一襲的貂皮大衣到幾百美元一雙的高跟鞋,應有盡有。在這條大道上有一家非常氣派的貂皮大衣專賣店,除了有裝璜得堂皇醒目的櫥窗外,裡面還分隔成二十多個房間,每間都陳列有幾百件貂皮大衣,並且有男性警衛及女性服務員為顧客服務,不同種類和不同價格的貂皮大衣被陳列在不同的房間裡,每件最便宜的要一千多美元,貴的要三萬多美元;當顧客被引導進入房中後,後路即被關閉,沒有職員的引導,客人是出不來的,因此一般中低收入的人,都不敢到這裡來問津,充其量只敢在玻璃窗外面欣賞而已。 第五大道還有高島屋(Takashimaya)及御木(Mikimoto)等兩家販賣日本珍珠的高級名店。附近的麥迪遜街還有很多專賣歐洲婦女用品的小商品及專門店,這些外來品的價格相當便宜而且時髦,令人喜愛。 適合年輕人口味的商店,可在格林威治村找到。在紐約交換禮物的機會很多,要想購到令人喜愛的珍奇禮品,誠屬不易。講究品質的人,現在流行到博物館的禮品販賣部(GiftShop)選購商品。不但紐約,全美各地的博物館販賣部除了供應繪畫的明信片、畫集、古玩禮品外,也可以買到其他地方不易買到的美國製(Made in U.S.A)的手工藝品。 第四十七街又叫做鑽石道(Diamond Row),是一條很不起眼的街道,這條街從外表上看起來並沒有特殊之處,只是珠寶店所佔的比例大一些,但是這裡珠寶店的櫥窗和其他地方的珠寶店大不相同,它沒有天鵝絨墊底,沒有藝術品陪襯,也不講究燈光效果,一枚枚鑽戒或寶石戒只像小兵一樣排列得滿滿地,下面的標價寫得特別顯眼,美國百分之八十的鑽石交易都是在這裡運作。 一般外國觀光客到紐約最喜歡買的東西不外是皮鞋、電器用品、名牌服飾、化妝品、珠寶和花旗參等。位於第五、六大道之間的第八街,是市內鞋店最集中的地方。在這條鞋街上,鞋店一家接一家,從最時髦的款式到精奇古怪的都有,就是傳統的款式則不多見,大多數的鞋店,則以出售目前流行的便鞋和休閒皮鞋為主。在曼哈頓南端、鄰近華爾街的那索(Nassau)街,是一條禁止車輛通行,行人專用的購物街,這裡有上百家名目繁多的商店,除了服裝店最多外,還有專售電器、鞋、眼鏡、禮品、寵物、運動器材和體育用品等店鋪。 建於十七號碼頭陳列館內的高級購物中心,樓高三層,第一、二層各有二十家商店,多半是服飾店和藝品店,第三層有二十五家店,全部是餐飲業。想買花旗參,在唐人街的隆記雜貨店和大利藥材公司,都是有信譽的老字號,不用擔心買到假貨。 在四十七街和第五大道交叉口處有一座不大起眼的建築物,下面兩層是黑色的,上面九層是灰色的,這是由猶太人經營的國際珠寶交換中心。這裡也是美國珠寶交易的心臟地區,每年估計有二十七億美元的生意在此成交,有一萬五千多人在這裡靠鑽石維生,並且幾乎清一色是猶太人,這其中又有三分之一是保守的哈希迪克籍猶太人,他們通常戴著寬邊的黑帽、留著連腮鬍子、穿黑色的外衣和鞋子,他們十分重視個人的信譽,因此許多巨額的交易都是在口頭上達成的。這裡大部分的交易是在鑽石商俱樂部的大廳裡舉行;這個兩百呎見方的房間裡,放置著買賣所必須的長桌、特殊的照明設備和電秤。捐客受託賣鑽石時,他由皮囊中抽出一個小紙袋,用電秤秤過重量後,就把鑽石裝入袋裡,賣主把心目中的賣價告訴捐客,捐客便在大廳裡走來走去找買主。如果有人出了理想的價格,他就把紙袋「封」起來,由賣主決定是否接受。成交時,捐客要用希伯萊語說「祝好運!亡而買主則答以:「祝好運!祝福。」在鑽石買賣這一行中,這兩句話已成為國際語言。對許多人而言,鑽石代表著永恆;而四十七街鑽石買賣的方式,似乎是神秘而恆久不變的。這裡猶太人所開設的許多鑽石店都是十分有名的,他們貨色齊全,可以供應許多不同種類、重量和成色的鑽石給顧客,但是同樣的貨色售價卻高低不一,完全要看顧客的識貨與否、以及會否殺價而定。猶太店員做生意門檻很精,他們會非常客氣地請你儘量參觀,並且非常有耐性地為你服務,令人會有不買都不好意思的感覺,從而賺到你的錢。猶太人鑽石店進貨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批發來再加工後售賣,另一種是乘人之危殺價購的零星舊品,成本很低,經刷洗後再陳列出,售價也較廉。 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坐落在華爾街和百老櫃交界的一角,自一九○三年以來便以圓柱並列的七層樓屹立於此,一共擁有一千四百多位股票經紀人。遊客從參觀席上,可以一目瞭然買賣股票喧鬧激烈的場面。在交易所內活躍的上市公司有一千一百多家,尤其是汽車、鋼鐵和電力等主要產業的大部分股票,都是在這裡進行買賣。 號稱世界最大的梅西(Macy's)百貨公司,坐落在紐約第三十四街和百老暱路的交界處,是一座呈長方形十一層樓式佔地廣大的舊式建築物,除了有一個白底黑字的巨型店名招牌外,其他什麼裝飾也沒有,不過外牆上卻漆有兩句極為醒目自負的廣告:「梅西是世界最大的百貨公司。」「沒有到過梅西,不算到過紐約」。這家大百貨公司在全美各地設有兩百五十一家百貨公司和一百零七家專賣店。它的營業時間為星期一、四和五是自上午九時四十五分到晚上八時三十分,星期二和三是自上午九時四十五分到下午六時,星期例假是中午十二時到下午六時。公司內部還設有國際旅客服務中心,專門替語言有困難的外國顧客服務,並備有英、法、拉丁、中、日和阿拉伯等國文字的目錄供人索取。內部裝璜相當簡樸,沒有閃閃發亮的燈飾,也沒有噴泉,更沒有悅耳的音樂和美麗的彩色畫,只有一些高與人齊插著人造假花的古典式巨型花盆點綴在櫃台後面。這裡有無數的櫃台,櫃台與櫃台之間距離很寬。公司四周有許多不同的出入口,人們可以自這些不同方向的門通往不同的街道,因此很多觀光客到這裡參觀後,常常會走錯門而回不到原來的地方。服裝和成衣部櫃台最多,服裝部把所有的尺碼都掛出來,看起來有點像成衣市場,絲毫沒有時裝公司花團錦簇的感受。一些普通的成衣,無論式樣和質料都不大吸引人,並且多數顏色非綠即紅,土氣十足。一些比較高級的服裝,又非常昂貴,一套高級西裝標價六千到一萬美金,一件比較好的貂皮大衣要賣三萬多美元,其他的東西,價格也多貴得嚇人。並且買東西另外還要附加百分之八的稅金,因為紐約是全美國稅金最高的地方。賣化妝品的櫃台也很多,賣玩具的櫃台面積最大,但是以珠寶店的櫃台布置得最為豪華。 梅西百貨公司的地下販賣部有藥房、陶瓷器、玻璃杯、家庭日常用品、小型電氣玩具、畫廊、彩色輕便家且(、糖果、西點麵包、西式冷槃食品、莫菜類、乳酪、筐裝禮品、包裝部、餐廳和女洗手間。一樓展售名牌仕女皮包、手飾、服飾、鑽石珠寶、手錶、化妝品、鞋、襪、帽、圍巾、傘、腰帶、手套、襯衫、毛衣、睡衣、內衣褲、太陽眼鏡、膠卷及沖洗部、存衣間和鮮魚肉食品。二樓為高級仕女內衣褲及緊身衣和睡衣、晨裝、便裝、大衣、夾克和禮品包裝部。三樓為名家設計服裝、仕女高級襯衫、毛衣、洋裝、皮大衣、服飾配件、女鞋、皮包、女便裝、游泳衣、眼鏡及法國式咖啡冷飲部。四樓是少女部,專售小號襯衫、洋裝、服裝、大衣、便裝、服飾配件、內衣和睡衣,另有速簡餐廳和男洗手間。五樓有兒童、嬰兒和孕婦的用品,包括服飾、鞋襪、運動裝、嬰兒車、學步車、奶瓶、玩具及兒童理髮部等,另有皮箱、體育用品、電視、音響、收錄音機、錄影機、打字機、石英鐘錶、照相機、膠卷、小動物店、照相室、像框和餐廳。六樓為臥室用品、浴室用品、毛毯、電毯、棉被、桌布、餐巾、高級臥房用品訂製部、女鞋和女洗手間。七樓展售床罩、窗簾、室內裝漬布料、靠墊、文具、婦女大號服裝、書籍、成人遊藝品、集郵及錢幣和假髮等,並有男洗手間。八樓為禮品總瀝,並有名牌瓷器、水晶玻璃、鐘錶、鏡子、人造花、銅器、禮品包裝部、餐廳和女洗手間。九樓為郵局及信用卡和普通客戶服務部,另有傢俱、古玩、室內裝飾、鋼琴、電子琴、冰箱、烤箱、電爐、吸塵器、各種地毯、電括鬍鬚器等展售,並有一個手錶修理部 。十一樓為美容院及皮大衣貯藏部。 紐約有許多千奇百怪商店,其中無人百貨公司門前的銅牌上刻著:「歡迎竊取,考考你的技倆」的字句,你看了這字句,不能不稱奇。如果你有本領的話,可以予取予鐫,因為你走進店時,一定覺得很特別;整間店裡,沒有一個店員,隨便你到那一個部門,取那一種貨品,都沒有人前來干涉,但當你把取了的東西藏好後,昂然走出門口,在出口地方,就有一個講話機對你說:「先生,你取的東西,價值若干元,請你把錢放進右邊的箱子裡!」如果有客人懷疑他多要,他就會說出你一共取了多少東西,價錢是多少,一件也不會遺漏。它雖標明歡迎人偷竊,但從來沒有人得過手。其實光顧的人不一定都是貪心,不過他們都愛煞這種新鮮刺激,希望試試自己的身手,如果誰能夠偷竊成功,定會沾沾自喜引以為榮,因此這一招對愛好新奇的美國人來說還真有效,都紛紛前去光顧。為什麼這間店裡一個人也沒有,卻能知道每個客人取去的東西呢?其中的奧妙是在店裡面,到處滿佈「電眼」,由於裝設技巧高明,沒人能發覺。實際上,這間古怪的店鋪裡,店員比一般商店多幾倍,不過他們是躲在密室中,利用「電眼」監視一切罷了。他從電眼中記錄下來,把總值算好,等客人出門,就向他討錢。曾有人試過少給貨款,看它是否知道?果然,他雖然給了錢,但旋轉機仍然不動,使他無法離去,跟著聽到講話機上播出聲音,請他再補付短少的貨款。 儘管紐約許多百貨公司時鬧失竊,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匪徒敢光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盲人百貨公司。這間公司開設在紐約第十三街,論規模,足與全美國最大的任何一家百貨公司相比,這間公司出售的貨物達一萬三千多種,舉凡日用品、衣服和食物等,應有盡有。這家公司的工作人員全部是盲眼的,只有店東嘉林能看得見。嘉林是專教盲人工作的專家,店裡一千二百多名職員,都是由他一手訓練出來的,他們都有驚人的本領,第一是記憶力強,在一萬多種貨物中,不但能把每一種單位價值記得清楚,更記得某一種貨物的存量。曾有一位外來的觀光客,想購買十打某種牌子的襯衣,那位盲售貨員立即回答:「先生,很對不起,這種襯衣我只存九打零四件,不足十打,少買幾件無妨吧?」當時那人十分驚奇他會記得那麼清楚,便考驗他,提出許多種貨物的存量,他果然答得一點也沒錯,他們對某種貨物的存量,放在什麼地方,順手拈來,從來沒有弄錯過。盲售貨員有這種驚人的記憶力,使人敬佩不已;當你走進這間公司時,更有一點使人大吃一驚,因為他們能如常人般忽忽忙忙的走來走去,不需要像一般瞎子那樣,依靠手杖探路。 他們行動這麼敏捷,從來不會與其他的人相撞,如當時有人攔在他的面前,他們會立即停住腳步,讓前邊的人走過後,才繼續走路。他們憑什麼本領知道前面有人?原來他們是經過有關嗅覺來探知的,在七英呎遠的距離中便可嗅到人跡,如果前面是女人,還可以在更遠的距離就可以察覺到,因為女人多用香水,這對他們的嗅覺更有利。更大的本領是對付竊賊,要是取了貨物不給錢,你休想出得了他們的大門,他們為什麼如此精靈?嘉林認為這要保守秘密。這裡的收帳員也是瞎子,但他對鈔票的真偽辨別,比明眼人本領還大,只用手在鈔票上一摸,就知真假。曾有過許多顧客要試驗他們,果然很難瞞過。還有一樣令人莫名其妙的是他們用什麼方法分辨顏色,譬如某種雜色襯衣,他們並非把每種顏色分別貯放,而把各種色澤參雜放在一起,但當你叫他給你一件某種顏色襯衣時,他們絕不會拿錯。 紐約還有一間大有名氣的估衣店,專賣女人貼身的破舊褻衣和內褲,這些東西的價值沒有標準,先要看物件原來所有人是誰?如她是有名氣的女人,價錢可能會高一些。瑪麗蓮夢露初成名時,有人願意出兩萬美元購買一條她穿過的三角褲。珍羅素戴過的胸罩,價值兩千美元。有什麼「新貨」上市,便大登廣告,有時想買那件衣物的人多,就改用拍賣方式,價高者得標。表面上看來,這間估衣店不見得有多大規模,但是卻擁有一個非常龐大的組織,主要部門是搜集,單是這一部門,人數就超過千名,分佈美國各地,其中以好萊塢為最多。凡是女明星身上的東西,一定有價。這些負責搜集工作的人,像間諜似的在地下活動,如他表露身份,他的工作就難以進行。從事這種工作的,多數是女性,她們有時喬裝女佣,就更容易得到公司所需的貨色。如某一顧客要某一紅星的胸罩,可以到估衣店下訂單,訂明價錢後,公司馬上通知搜集員找尋。也許有人懷疑,那些東西是否是那個人的?這點大可放心,他們為了信譽,決不作欺人之舉,他們把每一件東西的來歷,都記得清清楚楚。什麼人想出開設這樣一間奇怪的店鋪?就是百老瀝有點名氣的蘇珊小姐,她已成為百萬富婆而放棄舞台生涯,她開這家估衣店的動機,非常偶然。一次,大暑天氣,她匆匆跑回家時,汗流夾背,就去洗一個澡,把胸罩和三角褲絲襪都掛在近窗口的地方去欐乾,但轉眼間,這幾件東西都失踪了。起初以為是被大風吹掉了,怎知這類事情一連發生了六、七次,他認為不是意外,一定有人惡作劇偷去。這件奇案發生後,蘇珊靈機一動,因而開辦這間古怪的估衣店,以滿 足那些有搜集褻衣怪癖的人,果然成功。 紐約的時裝中心(Garment Center)位於曼哈頓中區的西邊,東自第六大道、西到第九大道、南起三十四街及北到四十街之間,範圍雖然不很寬潤,但是卻包括了幾乎美國所有女裝製造商的總部及時裝款式陳列室,其中時裝製造商及進口商密集的第七大道,現在更被特別命名為時裝大道(Fashion Ave)。這一帶車水馬龍,有很多正在下貨的卡車及貨櫃,有掛滿衣服的雙人手推車,也有裝滿布料的小貨車及私人車,另外還有見機行竊的賊車,好在多數的公司都保了盜竊險,否則損失就可觀了。在這一帶行走的人,也多半是與時裝業有關的人,有的推著一箱裝滿了新款式的時裝,準備銷給大百貨公司;有的提著一包紙樣板,準備送到工廠剪裁用;有的帶著剛做好的衣服,送到百貨公司去接受試身;有的是來自各地的零售商,前來辦貨。一些要買時裝的人,也多半會直接到紐約的時裝中心來,因為這裡可以在短短的幾條街上,甚至在幾幢大樓內,就可以找到自己所要買的貨色。這裡高價的女裝及童裝,大都集中在時裝大道的四百九十八到五百五十號的幾幢大樓內。聞名於世的帝國大廈及第六大道的一千二百九十號大樓則是男裝的中心,百老瀝大道一千三百五十及一千四百零七號,是以運動便裝出名的採購大樓。大多數專賣時裝的大樓,外表看起來雖然比較老舊,但卻古色古香,內部則是金碧輝煌,是現代化建築所望塵莫及的;很多大樓仍舊是用人力來操作電梯,看起來倍感親切。時裝中心內部及外圍,除了大大小小時裝公司外,還有許多與時裝命脈相關連的重要工業,如鈕扣、腰帶、針線、誘花、褶縫和修剪等公司。一般說 來,紐約的時裝業商人稱得上是採購的天才,他們都會以最快的方法,得到歐洲及世界各地時裝界的情報,不斷地引進上好的貨色,並且選擇適合紐約市場的貨品。 紐約市有很多書店,其中專門賣舊書的也不少。有一家名叫BarnS and Noble 的書店,人們走進去後,被一行行一排排與天花板齊高的書架一擋,就像進入了八卦陣。裡面存書之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包,稱得上是個名副其實的書城。愛書的朋友們,走進去後,從地下室走到樓上,在浩瀚的書海中轉來轉去,一定會樂得一整天都不想出來。在第五街的四十七號到五十四街之間,有紐約最大的布倫坦諾(Brewtano 、巴書店• 對喜愛書籍的人來說,實在是不能錯過的好去處。 在紐約,還有一百多家古書店,其中位於聯合廣場附近的史傳德(Strand )書店已有近七十年的歷史,它外貌像倉庫,卻有兩百多萬冊書籍,劃分為十八個類別,還以書名、作者姓名的英文字母分別按序陳列。地下室和一樓是十至二十年內出版比較新的古書,三樓是稀有本、絕版本、初板本和限定本書籍,陳列數量達一萬五千多本。這裡出售的絕版本和初版本,以海明威、史坦貝克、福克納和費滋傑羅等四位名作家的作品最受讀者歡迎。此外,紐約重要的古書店還有哈克藝術書店(Hacker Art Books. Inc),位於五十七街四十五號,是藝術專門店,陳列有畢卡索繪 畫、名家手冊和傳記,藏書約五萬冊。阿哥西(Argosy)書店設在五十九街一一六號,從學術、藝術至醫學一應俱全,並有簽名本和絕版本。帝國好書店(Imperial Fine Books)位於麥迪遜街七九○號,專營世界級大作家寫作的稀有本。書友咖啡廳(Book-FriendsCafe)地址在十八街西十六號,是一家結合書店與咖啡廳的服務品質,專售一八九○年至一九四○年的傳記和小說。 紐約(New York Bound)書店開設於洛克斐勒廣場美聯社大廈的一樓,這家名字叫「紐約」的書店,店中也是專賣與紐約有關的書籍,包括紐約市的興衰、紐約人的生活以及紐約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旅遊、歷史、人種和建築等古書及新書,總共三千多種。 秘岌(Mysterious)書店位於五十六街西一二九號,展售初版和絕版等推理創作書本。鄉村連環圖書店(Village Camics)設在波麗克街一六三號,以漫畫書為主。 一般說來,紐約市是一個狹長的島,它不但是美國經濟和交通的樞紐,同時也是文化和工業中心。全市擁有四十多所大學,一百四十四家圖書館,一千多座教堂和四萬二千多家製造廠。但是在多彩多姿的市貌下,也同樣地存在著髒亂的一面。由於市內人口擁擠,汽車、火車和工廠多,所以空氣十分污濁,對人體健康有礙,因此不適於一般人住家。這裡有錢的人家在市區只保留一個辦公室,住家則多在郊區購置兩層樓式的花園洋房;只有為生活而忙碌的人,才擠在都市的高樓大廈中。因此市區在晚上行人疏落,但是幾乎所有辦公大樓卻仍然燈火通明。 紐約似乎沒有蚊子,但是卻有很多蒼蠅,住在樓房層數較低的人家,只要一打開窗戶,就會有蒼蠅飛進來。在郊外野餐,大群蒼蠅往往會使人倒盡胃口,食不下咽。紐約蟑螂之多,也是聞名遐邇的,小的更像米粒或芝麻。正因為它們的體積大小了,所以無孔不入,甚至連冰箱的門也擋不住它們。每到夜裡,廚房的爐子上、琉理台上、水槽上,以及浴室裡的臉盆和浴缸上,都爬滿這種褐色的小東西,又可憎又可怕,真是叫人受不了。因為它們體積太小,捕殺又十分不易,有些家庭勞師動眾地把家具全部搬開,請人噴殺蟲劑,蟑螂短期內是全部撲滅了,可是不久後又會死灰復燃,防不勝防,因為牠們可以從鄰家或街道上再度侵入,非常討厭。 除了蒼蠅和蟑螂外,紐約的老鼠也很可觀,由於紐約是一座有著兩百年以上歷史的舊城市,房屋多已老舊,所以使得鼠輩容易孳生。因此蒼蠅、蟑螂和老鼠,就成為紐約一般家庭中的三大常客。 垃圾更是紐約市頭痛的問題之一,這個髒亂的大城市,除了滿街上都是紙屑和廢物外,電燈柱旁、牆腳下,到處都可以看到堆放著一袋袋的垃圾、一個個空紙箱或木箱,更增加了市容的不雅。雖然紐約也有不少垃圾車,但是和垃圾總不成比例。紐約的垃圾車也是清晨出動收取垃圾,每當早上六、七點鐘的時候,人們好夢正酣,往往會被一種震耳欲聾的巨響所驚醒,那便是垃圾車在收取了一袋袋垃圾之後,再用裝置在車上的機器把垃圾壓縮,以便能容納更多垃圾的聲音,這種噪音最令市民們難以忍受。市內很多街道的地下還時常會冒出白煙,那是因為有地下鐵電車在街道下面馳過的緣故。 在紐約的街頭有許多公共垃圾桶,它不但是為了保持市容整潔,並且也幫助窮人免於挨餓。因為政府規定所有易開罐的飲料罐子都必須由廠商回收,以免造成髒亂,每隻空罐子可退五分美金,因此有很多貧窮的老人及黑人乃以搜索垃圾桶為業,他們專門收集空罐,一天收集四百隻空罐並不困難,可換取二十美元,過個苦日子是不成問題的。這裡的街頭巷尾經常可以看到酒鬼,他們坐在行人道邊或人家門前的階梯上,手裡拿著用舊報紙包著的酒瓶。因為在紐約的街頭喝酒是犯法的,但是用紙將酒瓶包住再飲,就不算犯法。這裡有許多奇怪的乞丐,他們有的在街頭吹奏樂器乞討,有的卻是開著轎車過來向你咬耳朵,悄悄地告訴你他需要二十五美元或更多。 這個被外國觀光客所嚮往的大都市,很多地方可遊覽觀光,其中的市觀光局是設在四十二街上,電話號碼是六八七一三○○,每天從早上九時到下午六時開放,裡面的職員大多數都可以說好幾個國家的語言,他們非常樂意為觀光客們解答任何問題,同時觀光局還免費供應印有六種語言的地圖和觀光指南。 大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 Station)位處紐約市的鬧區四十二街南側、公園大道與麥迪遜(Madison)大道之間,是一幢七十二英畝廣潤而完善的大建築物,五十九層樓高,是世界最大的辦公大廈。人們步入車站,好像進入大教堂的本殿一般,高度有十層樓高,長九十公尺,寬四十五公尺,廳內除了購票服務設施外,還開設有商店和速簡餐廳。地下兩層,有一百二十三條路線,每天有五百個班次列車出入。車站除了有開往新英格蘭方面的路線和芝加哥及西部方面的路線外,另有地下鐵路線。 [[檔案:1422021537.jpg|right]] 設在赫德遜河口和上紐約灣之間的自由島(Liperty Island)上,昂然矗立的自由女神像(The Statue of Liberty),她右手握著火炬,高高舉起,不但是美國的象徵,也是紐約舉世皆知的觀光勝景。對遠從歐洲渡海前來追求新世界而移民的美國人來說,自由女神像鈕一異是他們追求理想、慶祝新生的偉大象徵。 女神像骨骼是銅架,外衣用銅片製造;全長九十四公尺,重達二百二十噸,高舉火炬的右臂長約十三公尺,直徑四公尺。火炬的亮度有一萬瓦特,當夜幕低垂時,火炬及頭冠即亮起燈火。女神像連台座在內,距海平面九十公尺,腳下有切斷的鐵鏈落在地上,斷鏈及手中的書板則是象徵獨立宣言。如果從台座下的入口進入,可以看到青銅製的小紀念碑,上頭刻有短詩。女神像體內有電梯載送遊客進入電梯的第十層,即抵女神像的腳下。從女神像腳部一直爬到頭部,要上一百六十八級的螺旋階梯。冠頂上有陽台,只可容納三十人;冠頂的縫隙是龐大的窗孔口,陽光從窗口射入,照耀體內各部,蔚為奇觀。從陽台眺望曼哈頓市街,風景尤佳。 這座女神像已有一世紀多的歷史,但是她仍美麗如昔。她誕生在一八八六年十月二十八日,在法國出生,是法國人送給美國人的禮物。那時候正逢美國獨立戰爭結束,素以自由、平等和博愛自我標榜的法國人,對美國人的爭取獨立大表同情,在一八七五年美國獨立一百周年紀念日前夕,法國政府主張用適當的方式參加慶典,法國當代著名的雕刻家巴索爾地(Batholdi),倡議送一座龐大的自由女神像到紐約港入口的地方安放,作為新大陸的象徵,以及歡迎歐洲人入口的意思。 這項建議得到很多法國人民的支持,於是就籌款興建,立即將這個決定通知美國。美國政府表示接納,並且發動民眾籌款築平台,以備安放自由女神像。一八八四年,選定在紐約港口的自由島上開工,建築了高達四十七公尺半的巨大石台,上安四十六公尺高的自由女神像終於在一八八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正式落成。神座上刻著:「法蘭西共和國國民敬贈美利堅合眾國國民,這輝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是用以紀念美國的獨立及兩國間的同盟和不變的友誼」。在自由女神像的腳下內部,有一所美國移民博物館(The American Museum of Immigration),它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是用來紀念歷經艱辛、從世界各地飄洋過海來新大陸尋求新機運的移民。它興建於一九六二年,完成於一九七二年,館內展出各國早期移民自原住地帶來不同風俗習慣的生活用品、服裝和紀念文物等。在所有的展示中予人印象最深的,是一艘滿載黑奴的模型船,船上都是一個個被鐵鏈銬住-排排的黑奴;館內同時也展出了當時黑奴身上腳繚手銬的真品。如果要到自由島,可以從巴特里公園的人行道搭遊覽船出發。夏季每三十分鐘一班,星期一到星期六的上午九時到下午五時,星期日至下午七時為止。冬季從上午九時到下午四時,每小時一班。往返所需時間約四十五分鐘。凡是到紐約觀光的人,很少錯過位於中曼哈頓的洛克斐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它樓高二十一層,佔地達九公頃,範圍從第五大道至第六大道,南北由四十八街到五十一街之間。在這裡的洛克斐勒廣場四周,精品店環列,有許多賣食品飲料的小販,一杯桔子水索價五元美金。整個洛克斐勒中心的特徵之一,是擁有足以容納東方航空大廈內七百輛汽車的車庫,並且率先領導時代,將以卡車裝卸貨物的工作全移至地下的專用載貨月台上進行。據說,這裡每天處理的貨車達七百到一千輛之多。此外,地下購物中心也是在洛克斐勒中心首創的。這個中心由二十一幢高低大小參差不同的建築物組成,被公認是二十世紀最成功的都市設計之一。面對第五大道,有四楝六至八層的狹長建築,分別稱為大英帝國、法國、義大利和國際等館。在英、法兩館之間,有一條長七十公尺、寬二十公尺的走道,中間有水池和花圃,由於形狀狹長,又稱英倫海峽,以極 為緩和的坡度傾向兩館後面的廣場,這個廣場比路面低一層樓,夏天是露天咖啡座,冬天成為戶外溜冰場。 在洛克斐勒中心有個紐約台北文化中心,它為美國華人提供一個繼續接觸到中華文化的管道,也把台灣各方面,特別是藝術文化方面的成果與國際人士作充分的交流。往常有中國傳統藝術、優劇場、表演工作場、兒童劇團和兒童合唱團等在這裡演出。這個中心主要包括了幾個不同的部分,其中的「台北劇場」是一個室內演出場地,舞台不大,只能容納三百名以內的觀眾。「台北畫廊」經常陳列傳統或現代美術作品,並開班授課,提供在紐約的學生一個學習中華傳統藝術的機會。另外還有視聽中心和圖書館,不但提供相關錄影帶給有興趣的國際團體,還有三萬五千多中外文書籍可供借閱。 RCA大樓(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uilding)是洛克斐勒廣場前面一座七十層樓高的建築物,屬於二十一幢大樓之一,設計豪華,裝溝精美。在它的二樓上,有專管內部活動及治安的中央控制室,主管全大廈的交通信號、通信、警報、防盜、維護和消防等服務,是大廈的神經中樞。除了大多數的樓層作為辦公用外,也有一部分作為其他用途,如設在六十五樓的虹室餐廳,就是一家高級餐廳,遊客在此品嘗鷂尾酒,其樂無窮。大樓的另一部分,由美國三大廣播網之一的NBC公司使用,觀光客可以在這裡參觀電台的播音室,如果預先寫信登記,還可以入內參觀公開錄製的節目。遊客購票上七十層樓的瞭望台,可將市區景色盡收眼底。 美國工藝博物館(American Craft Museum)位於洛克斐勒中心旁邊的十三街西四十四號,這是一個製造藝術性的手工藝品的地方,各種材質、各種形狀的物品琳琅滿目,有手工的刺繡、針織,也有陶製品、金屬及木料的雕塑品,還有很多用於建築上的裝飾品,其中不乏許多名家作品。另外在四十五街西七十七號,還有第二工藝博物館,也展示著相關的珍品。 廣電博物館(Museum of Broadcasting)坐落在五十三街東一號、聖派屈克大教堂的西面。館內收集有一萬六千捲珍貴的廣播及電視節目帶,包括美國歷史及其他國家的播出帶。訪客可以在電腦檔案上選擇帶子,然後到一共有三十五個小隔間的看帶室中,不受干擾的自個兒慢慢欣賞。 紐約文化中心(New YOrk Cultural Center),位於中央公園的西南端,面臨哥倫布廣場正南方。這座建築物不但擁有多彩多姿的裝飾和白色大理石的外觀,大樓的頂端還有威尼斯風格的迥廊。中心內經常舉辦各項區內的作品展及攝影展。 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位於中央公園西側,百老灑大道和哥倫比亞路交叉的一角,佔地約六公頃,矗立著七座大樓。現在,這裡已儼然成為紐約藝術及文化中心區,對藝術家而言,這裡不但是大顯身手之處,更是可以登峰造極的舞台,這裡涯集了世界一流的藝術家表演交響樂、歌劇及芭蕾舞。 從事林肯中心設計的華萊斯• 哈里遜,是在考察世界各國的音樂廳和劇院之後,擷取他人的長處而設計完成的,並於一九六六年竣工,總工程費達一億六千五百萬美金,這筆款項幾乎全是向一般民眾樂捐而來的,由此不難想像紐約人對完成林肯中心所付出的熱情及心力。這幢由許多大理石建造的白色大樓,雖然造型古典,卻也令人感受到現代的氣息。寬潤的林肯中心的核心部分是一片廣場,三面由大樓圍繞,中央是由黑色大理石堆砌而成的噴水池,華美醉人。 由林肯中心正面的入口進入,右側一幢類似希臘神殿的七層樓建築,就是阿弗里.費希爾大廳(Avery Fisher Hall)。這幢建築是林肯中心的所有大樓中,最先建造完成的,共有四十四支木柱,令人印象深刻。此地現為舉世聞名的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本部,聞名全世界的指揮家托斯卡尼、史特可夫斯基都曾任此樂團的指揮。大廳和走廊以羅丹和布德爾(Bourdelle)的雕刻為首,裝飾著許許多多的藝術品,成為市民讚不絕口的地方。 與阿弗里.費希大廳相對峙的紐約州立戲院(New York State Theater),經常有紐約市芭蕾舞團、紐約市歌劇團的芭蕾舞及歌劇演出,以及音樂演奏。從鑲著玻璃的正面入口進入,抬頭就會看到鋪陳著二十二K 金的天花板,極為豪華。由五座圓形的陽台圍繞的大廳,以暗紅及金色點綴。另外,巨大的吊燈豪華耀眼,此劇院於一九六四年完工,可容納二千七百人。 林肯廣場正對面是聞名的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樓高十層,正門口並立的圓柱,十分華美堂皇。歌劇院建於一九六六年,有足以容納三千八百人的大廳,有巨形的舞台及彩排用的七座舞台,內部裝璜極為豪華氣派,無論外觀及內部都能夠和歐洲最佳的歌劇院並駕齊驅。不但如此,在此演出的藝術家也都具有世界一流水準。 和林肯中心以跨橋相通的茱莉亞音樂院(The Julliard School),經常舉辦室內樂的演奏會及各種獨奏會。 此外,林肯中心還有紐約市立圖書館的分館,為提供一般市民瞭解藝術的機會,著實盡了不少心力。 位置在歌劇院南側的古根漢露天音樂台(Guggenheim Baudsheld 是一座可容納三千五百人的露天音樂台。蒼翠樹木環繞四周,環境幽雅宜人。 位於歌劇院北側的維維亞博特劇場(Vivian Beauwout Theater),共有兩座劇場,大的可容納一千一百四十席觀眾。本身擁有專屬的劇團,主要上演古典戲劇,舞台和觀眾席間距離很近,十分特殊。小的可容納二百九十人,主要是當做實驗劇場使用;照明設備利用電腦控制,全部自動化。 位於中央公園西南角上的哥倫布廣場(Columbus Plaza),中央矗立著發現美國新大陸的哥倫布塑像。而在中央公園的東南角,還有一個大軍團廣場(Grand Army Plaza),它的北側豎立著騎馬將軍威廉• 謝爾曼(William Sherman)的銅像;南側的普立茲噴水池(Pulitzer Fountain)頂上有一座象徵豐收的雕像。這座噴水池原是為了紀念以設立普立茲獎而聞名的新聞界名人約瑟• 普立茲而建造的。廣場的東側屹立著以汽車聞名的GM大樓,廣場西側的大型建築,即廣場飯店。 在廣場靠近中央公園的一角,經常有馬車並列著等待載客。旅客若想繞公園一周,可以租馬車代步。從廣場沿著第五街向北走,即進入迥然不同的豪華住宅區,會令人感覺彷彿連空氣也彌漫著浮華氣息。 麥迪遜廣場(Madison Square Park)的位置在第五大道和麥迪遜大道與二十三至二十五街之間,被三角形的弗拉特利安大廈和五十層的大都會來福塔等高樓大廈所環繞。對棒球迷來說,麥迪遜廣場最富意義的是一八四五年荷蘭人後裔俱樂部主辦的首次棒球比賽在這裡舉行。 時報廣場(Times Square)位於中曼哈頓四十二街至四十七街與第七大道交界處,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稱,它不單祇是個廣場而已,事實上紐約市民無論發生什麼事,都群集於此。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敗納粹德國及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群眾們都曾蜂湧而至,大事慶祝;現在每逢美國大選之時,人們為了一睹各候選人的得票數,也會聚集此地。在這個廣場附近,有三十座劇場、電影院、酒吧和夜總會等娛樂場所以及電影院博物館,因此熱鬧非凡,並且有毒販、吸毒者及賣春婦混跡其間。懂得門道的人在紐約看芭蕾舞、百老灑和其他大秀,只要花一半的價錢,因為每天午後一時開始,在百老涯和四十二街交叉口的時報廣場上寫著售票處(Ticket)的地方,就可以買到半價的當日票。 謝里登廣場(Sheridan Square)的位置,坐落在第六街的西側,這裡是格林威治村的發祥地,值得一遊。 華盛頓廣場(Washington Square)位於格林威治村和第五街南端的交接處,它也是一座綠蔭處處的寬潤公園,周圍大廈林立,而且大部分是屬於紐約大學的建築物,所以這個廣場不但是附近居民的休憩之地,同時也是紐約大學精神中心,扮演著大學校園的角色,因此是紐約青年們常聚集之地,也成為極具觀光吸引力的地方。位於第五街廣場入口的華盛頓拱門,彷彿是座小型的[[巴黎]]凱旋門,是一八九二年為慶祝華盛頓就任總統一百週年而建的大理石拱門,有身穿便服及戎裝的華盛頓塑像各立一方,拱門下是陶醉於即興表演、形形色色的人們。在夏天的星期天午後,噴水池周圍聚集許多年輕的街頭音樂家,使用吉他、口琴或小提琴作鄉村音樂及黑人靈歌的演奏;也時常會看到汗流浹背的黑人便用籃球耍寶式的特技表演,還有許多住在附近公寓的人夾雜在嬉皮打扮的年輕人群裡,輕鬆地帶狗散步;另一端則是一些帶著一切與我無關表情的老人們,坐在樹下長凳上一言不發,這是華盛頓廣場的特有風情畫。廣場中央靠東邊是建於一八八八年意大利建國英雄加里波第(Garibaldi)的塑像,塑像下面的正南方,成為義大利後裔居民集會的場所。廣場的周圍有時會展示繪畫或開辦露天展覽會,充滿熱鬧蓬勃的氣勢。 華盛頓廣場是私立紐約大學的產業,這所大學創立於一八三一年,擁有十五個學院,有六個主要中心分布在曼哈頓和布朗克斯兩大區域中,其中以華盛頓廣場的校區最大。這所大學以文學院的美術、文學和戲劇等系最負盛名,全校有六千多位教職員,四萬五千名學生,三十五種不同學位,將近有二千五百餘科目。它在研究方面的費用,每年高達三千五百多萬美元;在教學方面,每年也要花一千五百五十多萬美元。在第七大道和第四十七街交叉口一間店鋪的牆壁上,設有一個二十平方公尺大的三菱電氣公司廣告。所使用的顯像螢幕,全日二十四小時不停地放映節目,很令人注目。 紐約第八十七街上有一個戀愛俱樂部,在全國各地擁有十多萬會員,這些會員大多數都是十八歲到二十二歲的青年,但是其他年齡的會員也有。會員每月必須繳納十元美元的會員費,就可以在戀愛發生困難時得到憑愛俱樂部的有效協助。在男女戀愛自由的今天,不論男女,到達相當年齡,就會鬧戀愛的,這是自然的現象,本來是不用指導的;其實不然,有不少青年男女往往在開始戀愛或最後關頭時,會遇到一些手足無措的難題,也許是當局者迷,本來很簡單的問題,他們卻無法解決,因此必須向戀愛俱樂部求援。俱樂部聘請有專門性的心理專家、性專家、美容專家、服裝設計專家、儀態專家和口才專家等,指導會員應付難題。曾經有一位六十高齡的會員,因年輕時不懂談戀愛,致而錯過了二十多次結婚的機會,到老還是王老五,後來當她加入這個俱樂部六十天後,居然戀愛成功做起新娘來了。 紐約人對游泳特別感到興趣,市內一共有三十四個標準的戶外游泳池,六個標準的室內游泳池,三十五個公營的迷你型游泳池。私人的游泳池也有好幾十個,各學校和各大旅館幾乎也都有游泳池,有的設在花園裡,有的設在室內,有的設在屋頂。 第十四街,也是一條惡名昭彰的街道,在這裡聯合廣場(Union Square)附近的一個公園裡,有很多人在暗地裡兜售大麻煙。紐約著名商業區的華爾(Wall)街,又短又窄,但卻是全世界各大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辦公地點,因此也無形中成為世界金融的中心。 這裡有一家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他服務的客戶不是一般私人,而是世界各國的銀行,因此又被稱為銀行中的銀行。地下室的金庫裡,儲藏著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官方黃金,約有一萬三千噸之多,價值兩千多億美元之鉅,所以又贏得「世界最大金庫」的美名。這座金庫建於一九一六年,低於地面二十七公尺,唯一的入口處裝有機關門,由九十噸重的鋼鐵圓柱體和一百四十噸重的鋼鐵框架組成,並由多種控制機關所操縱,不熟悉全部機關的人,是無法將它打開的。金庫的面積有半個足球場大,分隔成一百二十二間密室,加以編號,原則上是一個國家的黃金存在一個密室裡,至於那個密室存放那個國家的黃金,一般工作人員也一無所知。凡是存入這座金庫裡的黃金,都是尺寸一致的金磚,每塊長二十一公分,寬十點八七五公分,厚四點八七五公分,重四百盎斯,含金量在百分之九十九點五以上。金磚表面上還刻有冶煉金磚的時間、地點和工廠名稱,以及黃金的純度。這個金庫內所保管的全部是別國政府的黃金,美國政府的黃金另藏於肯塔基州諾克斯堡的金庫裡,在此金庫存有黃金的國家間一旦達成一筆新的黃金交易,只要通知一下這個金庫,無須自己動手,金庫當局馬上會派人如數將黃金從賣主的密室裡取出,轉移到買主的密室裡去,從而完成了所有權的更換。 在華爾街的一切活動都與經濟和股票脫離不了關係,這裡的一家酒吧,也以美女與股價為噱頭招徠顧客。穿著輕薄涼快的俏美女郎,在台上搔首弄姿、無限春意表演的同時,台上方電動的揭示板上,股市新動態不停的跳出新數字。如果是心藏不健全的人,一定受不了這兩種殊途同歸的刺激加在一起。 市中心的五十九街,哥倫布圓環廣場處,一九五六年開始有一個巨大的建築,它是用古羅馬圓形劇場(Coliseum )為命名,但從來有演過戲,只不時舉行著各項大規模的展覽,並且成為國際花會的所在地。每年一度的世界花會就是在這裡舉行,門票三美元。花會期中,這裡用人工佈置成廣大的郊野和庭園,綠草如茵,百花齊放,香氣襲人,使遊客無不陶醉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暫時忘記了室外的寒意o 聖派屈克大教堂(Saint Patrick's Cathedral),位於洛克斐勒中心北鄰五十街、五十一街、麥迪遜街和第五街之間的區域內,是一座有樞機主教駐錫的羅馬天主教大教堂,也是美國最大的天主教堂,它取愛爾蘭籍市民的守護神派屈克之名,是美國本土最初採哥德式建築的教堂。這座教堂是用白色大理石堆砌而成,非常美麗。由於周圍的大樓高過它,因而教堂看起來很小,不過它也有一雙超過一百公尺的高塔,因此也相當引人注目。這座教堂坐落在曼哈頓中心區,建築完成於一八八八年。教堂內有四千五百個座位,坐在教堂內看陽光從祭壇上哥德式彩繪玻璃透射進來,會令人忘掉紐約的繁華,陶醉在平靜沉穩的氣氛裡。這座教堂氣象雄偉,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天主教堂之一。在每年的復活節中,裝飾華美,戴著新奇帽子的婦人遊行隊伍,就是由此地出發。在教堂舉辦的各項活動中,最盛大的活動是三月十七日的聖派屈克日。許許多多愛爾蘭籍的紐約市民穿著叫做K 汪霄Green 獨特的黃綠色洋裝或者是上衣,胸前裝飾著愛爾蘭的人造國花,蜂擁而來,令人深刻地體會到他們的熱誠及對宗教的虔敬。 在聖派屈克大教堂北方的比鄰,有一座非常神奇的建築物叫做奧林匹克權勢之塔,它像顆棕色華貴的巨鑽,使周圍的其他建築物為之失色。這座豪華的建築物,是前希臘船王歐納西斯於一九七五年花掉一億二千萬美元所建造,具有多種用途,目前作為高級辦公廳、豪華私人居處、供應採購中心及最高級的私人享樂俱樂部。這幢比皇宮還豪華的權勢之塔高五十二層,其中兩層是零售市場,有形形色色的店鋪。在十九層樓全部是高級辦公廳,容納有外國銀行、地主、大亨、律師事務所、財團總部及大企業辦事處等。十九層樓以上是各式各樣大小不同的豪華套房,裡面有整塊玻璃的落地窗,在這裡的住戶可以欣賞曼哈頓美輪美奐的風光。套房內所住的名流巨賈,姓名對外絕對保密。有一名富有的南美軍火商人,他獨自擁有第四十六及四十七層樓,並將他的房屋裝璜成天方夜譚之夢,內部用大理石為地板,有三溫暖、游泳池、健身室和全鏡寢宮等設備。並擁有一支私人衛隊及十多位嬌滴滴的女職員和女侍,光是維護費用每月便高達七萬美元。有趣的是這位南美大亨雖然將他自己的皇宮佈置得人間少有,可是他自己卻很少來此居住。住在這幢大廈裡都是腰纏萬貫的有「財」之士,他們居住在這裡十分方便,可以足不出這座權勢之塔的大門而能買到一切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及服務,他們居住在此有絕對寧靜、安全和隱密的方便。此外,權勢之塔裡還有許多服務項目,如私人二十四小時服務的健康俱樂部、酒窟、電信設備、全天候職員和安全警衛,尤其是精密的電子安全儀器,可以保障藝術品和珍寶不受宵小的侵害。 紐約市還有很多有名的教堂,其中的第五街長老會教堂(Fifth Avenue Presbyterian Chruch),是一幢茶色哥德式教堂。進入內部,就令人有進入議廳的感覺,和其他教堂的氣氛有點不同。因其建立年代非常久遠,始建於一八七五年,到此教堂來,會令人深刻體驗到紐約古老的傳統氣息。紐約信奉長老教派的人們,以蘇格蘭民族酌信徒較多。 聖.湯姆斯教堂(St. Thomas Church)位於五十三街,是一座建於二十世紀初期的哥德式教堂,經常有上流社會人士選擇在此地舉行婚禮。祭壇背後有華美的裝飾牆壁,以及有十六到十七世紀佛蘭德(Flanders)的織錦和深紅或青色的彩繪玻璃,非常美麗。 聖約翰教堂(Cathedral of St. John theDivine),坐落在曼哈頓阿姆斯特丹大道(Amsterdam Ave)一○四七號哥倫比亞大學以南,是一個於一八九二年花一千五百萬美元興建世界最大的莊嚴哥德式教堂,它有八十一公尺高的尖塔,內部可以容納一萬人做禮拜,大理石上刻的壁畫,規模宏偉。 河濱教堂(Riverside Church)位於哥倫比亞大學的西北方,可俯瞰赫德遜河一帶的名勝。這座教堂不分人種、國籍及宗教,同時還擁有一個有七十四座鐘的鐘樓,因而名聞遐邇。此外,也是FM 廣播電台、文化工作者的俱樂部和劇場,瀰漫著自由的氣氛。它正前方河畔公園的山丘上,有南北戰爭時的北軍名將格蘭特之墓(Granti Tomb)。 翠尼提教堂(Trinity Church)據說是世界上財力最雄厚的教堂,位於華爾街西端,面臨百老暱,是一座擁有兩百八十四呎高聳尖塔、略呈黑色的哥德式教堂。一七五四年這裡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前身國王專科學校(King's Collego)的原址,現在的屋宇是在一八四六年完成的。在十九世紀初期,它本是紐約最高聳建築物之一,現在因被周圍高樓大廈所包圍而顯得矮小,彷彿置身山谷。教堂西側有墓地,有許多名人如美國政治家哈密敦(Alexander Hamilton)和輪船發明人福爾敦(Robert Fulton)等都長眠於此。 天主教顯聖容堂(Chruch of the Transfigration)位於二十九街東一號,位置接近第五大道。這個教堂雖然不是很大,卻是紐約最古老的教堂之一,英國路德教派興建於一八○一年,一八一○年改為錫安聖公會,一八一五年大火焚毀,現在喬治亞式的建築是重建於一八五三年。教堂所在區是移民聚居地,是紐約的華人最多的天主教堂,教堂不僅扮演教化移民的角色,還時常以華語來舉行彌撒,而且附設有小學,其中華人超過半數。紐約市也是一個很大的藝術收藏所在,大約有四、五百家大小不同的畫廊散布在市內的中心地帶,但是紐約市的私人畫廊並不只展示繪畫,有些也附帶展出雕塑和工藝品。這裡的大部分畫廊都是免費供人參觀的,除了星期一外,差不多的畫廊都自上午十時開放到下午五時;但是也有少數畫廊必須事前約定才能參觀,或者只給專門性的特別顧客參觀,所以有些畫廊的門雖然是開著的,但是不一定會讓人參觀。這裡的畫廊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一般性的,多展出已成名藝術家的作品及古董性的藝術品,標價極高。另外一種是特別具有時代性的,它專門展出年輕一代為藝術而創新的作品,以及一般當代藝術創作者的作品,價碼較廉。全市畫廊大約是分佈在三個區域中:一是以麥迪遜大道為主,範圍介於東五十多街到八十 多街間,它們歷史悠久,範圍很廣,知名度也很高,是紐約市畫廊中心所在,展出的作品兼且一般性及專門性,種類也很繁雜,一般性的作品包括有印象派的、寫實派的,也有非洲的原始藝術,畢加索、馬蒂斯、塞尚和達利等大師的作品,經常在這裡的一些畫廊中出現;二是十四街以南的地區,多半是以古董店為主,間雜有繪畫、雕刻、古老傢俱和傳統的古典藝術品展出;三是指休斯頓(Houston)街以南的地區,又稱為蘇荷(Soho)區,它是South of Houston 的簡稱,與英國[[倫敦]]的蘇荷區有別,這裡是年輕一代畫家聚集之所。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因為格林威治村房租過高,已然不再是清苦的藝術家之村,逼使年輕的藝術家們,不得不移居到蘇荷區來。當時這裡附近古舊工廠及倉庫雜陳,如同廢墟一般。年輕的藝術家們租下便宜的房子,自行動手修葺,把空無一物的建築物,改造成工作室兼住宅;不但蓋了廁所和廚房,還依自己的愛好裝飾布置,反而獨成一格。等到蘇荷區成為新潮和前衛藝術家所居住的地方後,對麥迪遜畫廊低俗趣味感到厭惡的人,就紛紛移陣地到這裡來,開前衛的和非營利性的畫廊。蘇荷區最熱鬧的西百老櫃(West Broadway)創始時是畫廊,現在已成為酒吧、婦女用品店和餐廳林立的繁華地區。此外,一個新而小型的美術館區也在這裡悄然形成,在短短的三條街之間,就有非洲藝術館、兒童美術館、新當代美術館和另一種藝術等多家美術館。其中開風氣之先的新當代美術館並沒有永久收藏品,所有的收藏品都不超過十年,滿十年後就賣,再買新的收藏品。並且打破只展大師級作品的傳統,致力於展出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而贏得前衛藝術重鎮的美名。 比較上說來,紐約可以說是畫廊最多的一個城市,由於當代各國的藝術家都以進軍紐約市的畫廊為目標,因此藝術品的來源非常豐富,加上全球性的金融、貿易、財團和文化基金會等,都是紐約畫廊的最大支持者,因此使紐約市本身就形成一個廣大的藝術市場,所以使得這裡的畫廊能夠永遠以高姿態活躍於紐約的文化界而日進斗金。歷年來,多少來自世界各地的畫家、雕刻家和設計家,他們窮畢生之力想把自己的作品能陳列在麥迪遜大道兩旁的畫廊中,夢想在展出後能在一夜之間名利雙收,但是成功的畢竟只限於少數的天才,大多數都是心酸的失敗者。紐約的畫是很貴的,每一個畫廊的布置都經過精心設計,十分考究。一般的紐約畫廊都有保險,並且對藝術品的珍視和愛護都是無微不至的。 在紐約的巴士車站裡,或是街頭的一些商店中,有很多人排隊買樂透獎券(Lottery)。這種美國獎券每張一元美金,是由購買的人自己選號,從一到四十,任選六個數字,選號的紙上分有AB 兩組,每次有兩個機會,選好的數目,一律由電腦打出收據為憑,每週五對號開獎,報紙會刊登每週中獎的號碼,如果有四字相同,可中一百多元美金;如果五個字相同,可中一千多元美金;如果六個字完全相同(不必按照順序),就可以得到當週賣出獎券的全部收入。如果這週賣出六百萬美元,則扣除向政府繳納的稅金和賣獎券人的利潤,其餘的全歸中獎者所有,但是最高獎金的金額不得超過五百萬美元,如果獎金超過五百萬美元,則以五百萬美元給付。 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坐落在曼哈頓西邊百老涯大道的華盛頓廣場以西、十四街以南、休斯頓街以北、一直到赫德遜河的地方。昔日因藝術家及崇尚自由的文學家聚在此地而聞名,但是今日文化氣息已漸淡薄,反而呈現出年輕的活潑氣息,在紐約商業氣息的吹拂下,成為聚財的觀光要地。格林威治村的歷史始於十七世紀初期,當時是煙草栽培園,不久後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就以英國的地名格林威治定名。約一百年後,村莊的形態逐漸形成,不料紐約市大肆流行黃熱病,受到衝擊的有錢人;紛紛離開紐約到附近開發新市街。他們努力地創造新環境,以期遠離紐約,在他們的努力下,曼哈頓島才有現在的局面,而格林威治村則令人感覺它彷彿是大廈間的貧民區。財主們遷移到北方的第五街後,一九三○年代,年輕的藝術家、小說家及自由職業者由於注意到格林威治村的房價低廉,就紛紛搬移到這裡。此後數年間,繪畫家、雕刻家、劇作家等天才、奇才及賦有藝術家氣質的人相繼來到,使得餐廳、夜總會也隨之繁盛。現在格林威治村裡面聚集著一群同性戀者及世紀末型的墮落青年,他們穿著稀奇古怪的衣服,不計名利、不重榮譽、遊手好閒,每日自我過著最起碼的生活,喜歡哼不成調的熱門音樂,作頹廢沒有意義的十行詩,欣賞別人看不懂的印象派畫;光著腳丫,成雙成對地躲在地下室的咖啡館裡喝威士忌、抽大麻煙,多數的人都充滿了神經質,他們沒有國家觀念,男女黑白混雜;他們攻擊現存制度,也不理會什麼責任和秩序,諷刺和詛咒核子武器、厭惡戰爭,取笑那些古怪高聳美國製流線型豪華汽車的尾巴,對人類 登陸月球和探測金星,更是毫無興趣。儘管如此,格林威治村仍是文人、音樂家、小說家、哲學家以及劇作家們聚集場所,因此也形成了紐約的文化集中地。這裡可以嗅到濃厚的文化氣息,諸如畫廊、書店、咖啡廳和小型音樂會等到處可見。這裡的建築物多數是七、八層樓傳統性的歐洲古典型式,顯得浪漫瀟灑。在這裡的華盛頓廣場上,有時有好幾對青年男女在淡黃色的路燈下隨著旋律翩翩起舞,四周有不少拍手助興的人。 要到格林威治村觀光,最好從華盛頓廣場往西方彎曲迂迴的街道散步。當漫步在格林威治村紅磚造的古街及公寓中,卻有令人暫忘置身紐約的魔力。不過,以觀光客為對象的餐廳、特產品商店已全面大眾化。觀光客如果要在格林威治村散步,還可以參觀華盛頓廣場,普林斯頓劇場(Provincetown Theater)、謝里登廣場(Sheridan Square)及紐約最古老的雪麗蘭劇場(Cherry Lane Theater)等建築物及表演。 東村(East Village)位於歷史悠久的藝術大學東方,十九世紀後半,歐洲人大舉遷移到此地,最初是愛爾蘭人和德國人,到了一八八○年後,成為義大利人、俄國人、波蘭人和猶太人的聚集地,興建公寓、大廈及拓寬馬路,現在則成為貧窮白人所居住的貧民街,以及黑社會頭目的故鄉。東村的中心聖馬克思布萊便宜的古玩店充斥,毒販活躍,年輕人則銳減。 在紐約北區上曼哈頓黑人集中地的哈勒姆(Harlem)區,環境衛生條件很差,黑人生活比較困苦。哈勒姆區住了紐約兩百萬黑人的半數,成為美國黑人最多的居住地。昔日爵士音樂、黑人文學,都是由此衍生。這裡古巴及波多黎各籍黑人所住的一角,別名為西班牙,現在很多人日常會話也還使用西班牙語。這裡除了巴士司機是白人外,看不到一個白人。房屋多數陳舊,有些地方堆積著垃圾,商店門前擺著小攤,賣著黑人特有型式的假髮。一些年老的黑人站在路邊,指手劃腳地、動作十分誇張的聊天。有時外來的人停車路旁,會被黑人打破玻璃,竊走車內的東西。有時開車進入「哈勒姆區」,會莫名其妙地被黑人初雞蛋。總之,今日哈勒姆區,已成為紐約市的一個膿瘡。但是在哈勒姆區一排褐色相連的老舊樓房裡,卻有一家經常展出最時髦服裝的黑人服裝博物館(Black Fashion Museum),它成立於一九七九年,館內主要的展覽品是早年美國黑奴手工做的服裝,因為美國黑人早年被迫為奴期間,常常要靠縫製衣服為生,因此手工特別好。館內展示的林肯夫人在林肯就任總統時穿著的紫色禮服複製品,真品陳列在史密森寧博物館內,是曾身為黑奴的伊麗白• 凱克莉所裁製。賈桂林在嫁給甘迺迪總統時所穿的禮服,也是由黑人設計的,珍藏在館內。這裡還陳列有百老櫃舞台劇The Wiz劇中黑人演員穿的服裝,以及近兩百件黑奴縫製的服裝。這個服裝博物館的地址在曼哈頓西一二六街一五七號,週一到週五的中午十二時到下午七時開放供人參觀。 哈勒姆區還有許多值得遊覽的勝地,赫德遜河沿岸就有哥倫比亞大學、聖約翰大教堂及博物館等。其中位於百老櫃、阿姆斯特丹大道及一一四街和一二○街之間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創立於一七五四年,有悠久的歷史,和哈佛及普林斯敦大學一樣孕育出許多優秀的人才,校園中心位於百老滙的一一六號附近。 紐約市中心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長久以來就被公認是這個大城市的表徵,也是二十世紀的文明產物,它於一九二九年動工,完工於一九三一年五月一日。大廈工程費以當時的幣值計算約為千萬美金,而支撐的六萬噸鋼鐵架,是遠從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運來。到一九七三年,世界貿易中心大樓興建以前,紐約帝國大廈是市內最高的大樓,如今雖然不再獨佔鱉頭,但是從曼哈頓四面八方,都可以看見這幢宏偉的建築物,十分引人注目,成為到紐約訪問的觀光客必到之地。大廈位於第五大道和第三十四街的轉角處,建築在著名的華爾街大旅館的舊址上。大廈高一千四百七十二呎,共有一百零二層,設計這座大廈的靈感來自鉛筆,因此這座建築物像是一柱擎天,俯視萬有,人們登上頂樓,不禁會產生「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雖然在它的四周還有幾十幢摩天大樓陪襯著,但它仍然如鶴立鷂群,高高地突出其間。 這座擁有兩百萬平方英尺空間的辦公大廈是美國海關、各國駐紐約領事館、世界貿易情報所以及為數約九百家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公私機構辦公的場所。大廈內共有一萬六千名工作人員,它不分晝夜開放,備有導遊人員為每天約六萬名前來參觀的遊客服務。帝國大廈地址是第五大道三百五十號,但是參觀的人要從旁邊的第三十四街邊門進入。大樓底部共有七十三部巨型電梯,由於抵達的層次不一,因此電梯的速度也由每分鐘六百呎到一千二百呎不等。一般遊客都要在電梯外的走道上排隊等候,每一部電梯只能載客四十多人,等到電梯門打開的剎那,一股強勁的氣流會把人由電梯內推送出來;在電梯上升的時候,人們的耳膜會一陣陣地發脹,由此可見升降之間氣壓變化之大。遊客們乘電梯上六十六層,然後再換電梯到八十六層,人們站在這裡的瞭望台上,在四周排列著的望遠鏡裡,投下一枚兩角半硬幣後,就可以從望遠鏡中看到紐約市的全貌,以及對岸新澤西州的部分景色。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六十五公里外的海上船隻,也都清晰可見。在八十六層上,還設有咖啡店及售賣紀念品店,生意非常興隆。 大廈實際上只開放到八十六層,再往上去,就是一些用鋼架建築的電視或調頻電台的轉播站,能夠為四個州將近八百萬台電視及無法統計的收音機提供視聽服務。如果你要更上層樓,可以再坐電梯上一百零二層,上面四周圍有鐵架及鐵絲網,大概是怕有人會選擇在這裡跳樓自殺吧!不過自八十六層至一百零二層的電梯不但比較小,並且顯得相當老舊,內部沒有冷氣設備,在升降中還會吱吱軋軋亂響,令人煩悶難受。 在帝國大廈上有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是走在樓下大街上的人們所難以體會到的,那就是每當天氣發生變化時,雲層靜電含量大,人與人間身體一發生接觸,就會產生觸電的感覺,而且還附帶有「拍!」地一聲放電的聲響。所以在紐約有不少情侶,特別挑了個日子,到帝國大廈的展望台上互擁深深一吻,去享那種被「電」的滋味。當地的人稱這種電吻為「衝擊吻」(Shocking Kisses)。 這座大廈每天都有人懸在窗外擦玻璃,整幢大廈一共有六千五百個窗子,每個月各洗兩次,每天就有四百三十個玻璃窗需要擦洗,這些特殊的玻璃清潔工,都可以稱得上是賣命的特技表演者,不但要冒著強風和閃電的意外侵襲,氣溫下降的時候,工作上的困難更是可想而知。所以這座大廈光是清潔窗戶的費用,就相當可觀,而「擦窗人」的生活,當然也個個過得十分優裕了。 金氏紀錄館設在帝國大廈的地下一樓,這裡收集保存和展示的都是「世界之最」的文獻、照片和紀錄片,包括全世界最高、最矮、最胖、最瘦的人,最大、最小的城市,跑得最快、吃得最多、接吻最久,以及只要你想得到的「最」,都可以在這裡查得到。館中不停的放映著影片,有正在大吃大喝的大胃王;有世界的骨牌大展等,令人嘆為觀止。內部設有印模機一部,身上如果帶有金屬片,不妨讓它印上帝國大廈的紀念印章,也不虛此一行。 一九七三年落成的世界貿易中心(WorldTrade Center),位於紐約曼哈頓教堂街(Church St.)自由街與威塞(Vesey)街之間的赫德遜河旁。由雷克德街(Rector St.)進入格林威治大道向北走,高聳的世界貿易中心大樓隨即進入眼簾。它的地位雖然不及帝國大廈,但是卻有一百一十層,高度為一千三百五十英尺,比帝國大廈還要高,而且是鬥孿生子式」,有兩座高樓並峙,是由紐約港務局所投資,經過紐約州和新澤西州政府批准之後才興建的。是由日裔建築家山崎所設計佔地六公頃半兼具景觀與辦公的大樓,從一九六六年開始動工,整個工程進行了七、八年,一直到一九七三年三月才告完成。建造這兩座高塔式大廈所挖掘出來的泥土和石塊,填入赫德遜河後,造成了二十三點五英畝的新生地,用來建立巴特里公園市區。 兩座大廈的辦公面積共有一千萬平方英尺,可以容納五萬人辦公,不過世界貿易中心不但是辦公大樓,其真正的價值是促使尖端科技的進步。大樓的功能設施全都是利用電腦控制,具備了像人類一樣的活動功能,不論熱暑寒冬,均能自動調節。每日去接洽商務和觀光的人數,估計有八萬人。中心裡共有二十二家餐廳,像是外面的大街一樣,有最好的餐廳,也有簡便的熟食、西餐、海鮮、中國菜、漢堡、咖啡館等,一應俱全。兩座大廈共有四萬三千六百個窗門,共用玻璃六十萬平方英尺。每座大廈有七十二部載客電梯,另有巨型運貨電梯四部,每部電梯的升降速度為每分鐘一千六百英尺。大廈的底層是可容納二千部車的停車場和地下車站,南側大樓的第一百一十層的屋頂上,是一個龐大的瞭望台,而且還有一家買飲料和點心的店,還有一些精彩的展覽,也不可錯過。每天早上九時三十分至晚上九時三十分開放供人參觀,遊客們要去瞭望紐約市景,需購門票。參觀的人要先乘電梯升到中層樓,再轉乘電梯到瞭望台。 世貿大樓除了雙幢大廈之外,還有四幢比較低的建築,包括海關、廣場大廈及飯店,同時也是地下鐵及由新澤西州方面開來的巴士總站。 聯合國大廈(United Nations Building)是聯合國總部辦公的地方,也是紐約眾所週知的觀光旅遊點,每年有超過百萬的遊客前來參觀,每天早上九時到下午四時四十五分,每隔二十分鐘一個梯次,一趟一小時,有嚮導分別以二十多種語言介紹聯合國概況。這個大廳矗立在繁華的中曼哈頓區東河(East River)岸旁,地處第一大道第四十二街和第四十八街之間,建於一九五二年。由四楝大樓構成,其中的總辦公大廈也就是秘書處大樓佔地長三百八十呎、寬一百六十呎、高達三十九層樓,四面平整,像一塊削平了的長方形木牌,看起來仰不可攀,頗有頂天立地之概。 聯合國大廈的入口位置在第一街及四十六街交叉處的聯合國大會大樓的北側。前庭是草坪整齊的庭園,右手邊是南斯拉夫贈給聯合國的「和平之像」(Statue of Peace),以及各國贈送的以和平為主題的紀念物。內部的導遊,會用二十幾個不同國家的語言,對聯合國的機構、建築物及美術品等加以說明。 聯合國大會大樓(General Assembly Building)在總辦公大樓的右側,可以說是聯合國的心臟地帶。除去旅遊服務中心及櫃台外,休息廳的右方有祈禱室,「V」字形的房間裡,擺置著鐵礦石表示時間無限。大樓內橢圓形的會議廳(Assembly Hall)除了可以容納各國代表一千三百多人以及顧問團的席位之外,還有代表團三百五十席,傳播媒介兩百五十席,會議廳的迴廊還有八千席可供參觀者入座。一般通用的語言有英、法、俄、西、華和阿拉伯語等五種。地下樓有世界各國的書籍及手工藝品店,如果想利用此地的郵局寄信,可以貼上聯合國發行的郵票。大會場有一百六十五呎長,一百一十五呎寬,圓形屋頂,氣象雄偉。會場的格調和氣氛顯得高貴、肅穆而平和,設備精緻美觀。前方有個小戲台似的主席台,下方廳堂中排列著會議席座椅,呈弧形放置,一弧弧的從台前直排到後頭,足足有上萬個席位。廳堂上有各國國旗和掛圖等布置,每個席位上都擺著麥克風,座椅靠手上還配有耳機,來賓旁聽席則設在樓座上。 在這個大廈內,還設有各種不同的會議廳室,供安全理事會(Security Council)、託管理事會(Trusteeship Council)和經濟社會理事會(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等開會用,每一個會議廳都相當大。大廳裡及寬闊的走廊兩旁,陳列著各會員國贈送給聯合國的禮物,新舊雜陳,琳瑯滿目,其中以美國贈送的衛星和月球岩石最為吸引遊客。此外,日本送的一個鐘亭就建在內院;希臘、墨西哥和比利時等國送的大幅古典圖畫、織品或地毯,就掛在大廳上或通過兩層樓的牆壁上;俄國贈送的史普尼克人造衛星一號模型和荷蘭的佛科鐘擺也很搶眼;還有許多國家的紀念品,也都設有高大的立櫥存放以供參觀。 聯合國總部的樓下有廣大的接待中心,那裡的郵政櫃台出售聯合國郵票,甚受遊客歡迎。此外,還設有禮物中心、紀念品商品、書店、賀卡櫥和購物中心等。聯合國的商店是由不同國籍的人,以及所屬國家的名稱分別設置,並以出售其國家的特產品為主。中國商店擺列出來的產品,有織誘品、瓷器、木刻、大理石雕刻和茶葉等。這裡還有一個大型的聯合國餐廳,裡面坐滿了來自世界各國不同膚色的遊客,形形色色好似世界人種博覽會。 聯合國大廈一共有四幢房子,除了秘書處大樓外,還有佔地更廣的四、五層樓辦公大廈。這些大廈外面有像花園似的大廣場、有草坪、運動場、人行道、修剪過的樹、花塢,還有象徵權力的塑像等。 世界日報大廈開張於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位於昆斯區白石鎮地段二十大道大學企業園區內,辦公大樓高六層,面積八萬五千平方呎,並有佔地五萬四千平方呎、高二十四呎的工業平房。這家中文日報是台北聯合報系的海外關係企業,有最新的中文印刷及電腦排版設備。 麥克瑞丘大廈(Mcgraw Hill Building)位於四十九街和美國大道的交叉口,遊客們可以參觀大廈內以紐約今昔為主題的錄影帶播出。此外,還可以在這裡看到十九世紀末紐約市街的模型。 國際大廈(International Building),是坐落在聖• 派屈克教堂前方的四十一層樓高的大建築物,在它的大門前,有阿特拉斯支撐地球的青銅像。由於美國政府在它落成之初,想把世界各國的領事館集中在此,所以才將它命名為國際大樓。 時代和生活(Time and Life)大廈隔著第六大道,位於RCA 大樓的西側,是一座四十八層樓的摩天大樓,完成於一九五九年。大樓內的休息大廳,充滿了拉丁美洲的情調,附設有名為La Fondad 汪S 。l 的高級餐廳,在頂樓上有甜蜜之塔(Tower Sweet)的瞭望台,由此俯瞰紐約市街,視野極佳。 福特財團大樓(Ford Foundation Building),是一楝位於聯合國大廈正西側、矗立於四十二和四十三街之間的十一層樓建築物,完工於一九六七年,內部有以花卉和植物裝飾的室內庭園、游泳池、會議廳,以及藏書兩萬多冊的圖書館。 新聞大廈(News Building)的位置在四十一和四十二街中間,它是美國每日新聞的所在地。這家日報星期一到週末每日發行兩百三十萬份,星期天則發行三百五十萬份,是美國數一數二的大報社。大廳設置有大地球儀、世界各地的標準時間、天氣和氣溫等的資訊,以及最重要的新聞和照片等,到處充滿報業特有的活力。 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位於每日新聞大廈右邊附近列克辛敦大道四○五號,樓高七十七層,完工初期本係世界第二高樓,以後由於有許多新的高樓在世界各地興起,才被比了下去,而不再有往日風光。這幢大樓所有權屬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樓頂建有四十公尺高的尖塔,白天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金碧輝煌,夜晚星形的尖端會放出光芒。 泛美大廈(Pan American Building)也是紐約市的象徵之一,它坐落在大中央車站後方,樓高五十九層,在一九六三年完工時,頂樓上開闢有直昇機場,作為甘迺迪國際機場和曼哈頓中間地帶之間的空中交通站。大樓內辦公室的空間佔地二十公頃,有五十九部電梯,二萬五千名員工,是很多大企業的辦公室所在,內部裝漬陳設柔和,二樓是許多商店和餐廳營業的場所。 鬧市區的傑斯曼哈頓銀行大廈(Chase Manhatten Bank Building)在金融街古色古香的高層大樓中,是一座引人注目的超級摩登大樓,樓高六十層,氣勢宏偉,是洛克斐勒家族所建,內部所擁有的收藏品,不亞於近代美術館所藏。遊客們乘電梯上六十層的頂樓餐廳,可盡情地眺望曼哈頓風光。 庫納德大廈(Cunard Building)坐落在百老暱大道右側街角,是英國庫納德船公司的建築物,裡面博物館正面的許多雕刻作品,是亞、美、歐、非各洲的精神象徵。博物館內有庫納德船公司所擁有已退休的「瑪麗皇后號」「伊莉莎白皇后號」及現仍營運的「伊莉莎白皇后二世號」等豪華郵輪的模型。另外還有一艘「布列塔尼號」模型船,它的前身是庫納德船公司的第一艘商船,著名的作家查理斯.狄更斯曾經就是搭乘這艘船到美國來的。 紐約的唐人街(China Town)在東河的皇后大橋附近恰薩廣場(Chatham Square)西邊,包括勿街(Mott),皮爾(Pell)和朵雅斯(Doyers)等街,是一百多年來最大的華人社區中心,由於歷史悠久,聞名於世,成為遊客們必到之地。因為早期來美國東部的華人,多在紐約港口上岸,因此大部分就在這裡定居下來。唐人街的入口處,有一座橫在街道上石柱石瓦古色古香的牌樓,上面有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題字,下面還有一對石獅,雄踞街道的兩旁。 一般說來,唐人街有點像已經沒落了的台北市舊迪化街,馬路最寬的只能對開兩三輛汽車,可是路旁有些地方裝了自動販賣機,有些地方停放著霸王車,所以實際上只能容納一兩輛車子通行,有些更小的街還是單行道,並且既有斜坡又是石板路。一般店鋪最高的也不過三層樓,多數店鋪只有一間門面,有兩間門面的就可以算是大店鋪了。特別是那些生意最興隆的南貨店,完全採用港式擺法,貨品不分門、也不別類,只有店裡的伙計才能從那既高又黑、看樣子有點搖搖欲墜的高架子上信手取來。進了這種店,可以使中國人滿足嗅覺上的慾望,也只有在這兒才能聞到甜酸苦辣和腥葷綜合的中國味道。 自一九七五年起,紐約唐人街也開始部分換上了新裝,興建完成了一座四十九層樓的孔夫子大廈,成為紐約華人街新興的集居地方。這座大廈完全是現代化的外貌,裡面的設計則像觀光飯店的套房,每家一戶,面積大小不一。在大廈的門口也有穿警察制服的大個子黑人警衛,藉以維護大廈內住戶的安全。堅尼(Canal)街與茂比利(Muiberry)街交叉處,有一九九三年落成的十層樓高的東亞銀行大樓,建築宏偉,非常搶眼a 在新舊交替的華埠,像這樣的新建築和大廈已不斷的在增加中。 但這個地小人稠、治安欠佳的唐人街,有待改進之處很多。那裡最出色的現象是餐館林立,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不管那種口味處處食堂客滿,座無虛席。因為歐美人士也都喜歡吃中國菜,中國人更愛嘗自己的家鄉風味,加之價格大眾化,因此造成餐館營業鼎盛,也帶來了唐人街的繁榮。這裡的餐館不重視裝潢,只注重實際,並且都以廣東菜為主。店裡的坐位窄窄的,桌面油油的,雖然看起來不太衛生,但是在這裡卻能吃到會滴油的叉燒和看起來極肥、咬起來有些真空狀態的烤鴨。唐人街也有許多港式茶樓,面積小小的,茶壺口是朝下,顧客可以從茶博士那裡叫到燒賣、蝦餃和豬腸粉;而且可以在茶樓裡高談闊論,不必像在西餐館裡那樣需要低聲細詻。另外還有幾家咖啡館,由於煮泡的咖啡香醇可口,上門的中外顧客川流不息,生意興隆。如果稍微注意一點,可以在有些茶館、咖啡館的地下室入口處,看到貼了一張寫著「開皮」的小紙條,這是華埠非法的睹場,紐約的警察也心知肚明,但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然等到華青鬧事時,他們也都知道到那裡去抓人了。 唐人街有獨特的文化氣息,路旁很多報攤,賣的多是世界日報等中文報紙。這些報紙大多數是在紐約當地出版的,斗大的字,語句由文言文和白語文共同組成,往往一條重大新聞的標題,只用兩行字就可以完整地表達出來;雖然很簡單,可是實在也不容易。這裡的中文雜誌也不少,其中大多數是來自香港,尤其是以電影畫報為最多。 紐約的華僑約有二十四萬多人,其中在唐人街有七萬二千人左右,以廣東人為主,大多數住在唐人街,他們幾乎都是佛教徒和供祀祖先的華人,因此唐人街有一家金碧輝煌的佛教會兼佛教用品商品,它的櫥窗內安放了一座龐大的彌勒佛像;露著大肚皮的菩薩,面對街上的行人張口大笑,這也足以顯示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店裡的檀香味,更使人有祥和的感受。 唐人街的中華公所,是華人集會之地,它除了辦理僑務外,還舉辦有「唐語班」,有很多華僑居民把他們的子女送到這裡學中國話,的確令人肅然起敬和感動不已。街上共有五家中國戲院,成年放映中國電影,買一張票,可以看到兩部電影,大約總是一部古裝,一部時裝,而且片子都還很新,往往香港和台灣剛下片,唐人街也就上演了。 在這裡的中國人都從事商業,多數開餐館,也有很多經營洗衣店、雜貨店、百貨商店、藝品店、書店和車衣廠,這些商店差不多晚上十點鐘就打烊了。近年來有一些新的移民在唐人街開設銀行、百貨公司、大旅館和夜總會。還有一些土生土長的華裔當上醫生、律師、工程師及大學教授,他們大都勤勞儉樸,被認為是奉公守法的良民。但是自七十年代以後,由於華人大量移入,難免有些不良份子摻雜其間,故屢有「華青事件」發生;給保守善良的華人社會留下了一些污點。 位於唐人街鬧市一個三角地帶的忠烈坊,建於一九六二年,由于右任題字,是為了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而陣亡的三百多名華人而立,當時志願參軍的華人,總數一萬六千多人,為華人總人口的兩成,比例高過任何族裔,這種愛國熱忱感動了美國人,一九四三年美國廢除了存在六十一年之久的排華法案,不無影響。 在唐人街附近有許多美國人開設的古董店,大多數是開設在舊式的住宅裡,只在門口掛上招牌。一家字號最老的法蘭克福古董店裡,搜集有許多古董出售,做著一本萬利的生意,這家古董店的藏貨裡有一九○八年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創刊號;還有凱撒被刺時所穿的白袍,白袍上還有凱撒的血跡和無數刀痕;也有中國仇十洲親手繪畫的春宮圖及唐伯虎在華家所畫的觀音大士像,以及楊貴妃穿過的宮鞋和韓幹的八駿圖等。 在唐人街如果要用中文名字找街名,是會有一些困難,因為英文上的中文是用廣東台山話翻譯過來的。出去散步,以到皮爾(Pell) 街及擺也(Bayared)街和勿(Mott)街較好。這裡中國餐館林立,而且既經濟又可口,很多美國人也常到這裡的中國式茶館飲茶。此地的魚販、菜攤、雜貨店等供應的貨色齊全,市場人潮不斷,在這裡可以充分體驗到市場喧鬧活絡的氣氛。住在其他地區的中國人也常利用禮拜天到這裡購物,每逢舊曆正月時爆竹連連,更顯得熱鬧異常。 近年來,自台灣湧入的新華僑,以及一九九○年以後由中國大陸來的新移民及難民,在皇后區法拉盛(Flushing)開闢了第二華埠,約有八萬七千名華僑在這裡聚居。從曼哈頓前往皇后區的第七號地鐵,因為乘車的中國人特別多,被紐約人戲稱為「東方列車」。台語、國語的聲音也處處可聽到。在布魯克林區內的第八大道地帶,也慢慢成為第三華埠,有六萬八千一百多名中國人在這裡經商。 公園街(Park Avenue)是一條介於列克辛頓街和麥迪遜街之間貫通南北的街道,顧名思義,它是一條中央有安全島、草坪上開滿各色花卉,彷彿一座小公園的美麗街道。這裡從泛美大廈以北六十街附近,高樓大廈林立,站在泛美大廈的北側,眺望連綿不斷的高樓大廈,確實令人有置身紐約大都會的真實感。 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nue)是紐約廣告界的中心,它的位置介於公園街及第五街之間,現在看起來卻更像是購物街。從第五十九街向北前行有許多高級商店、古董店、專賣店和美術畫廊等林立,居住在第五街和公園街之間的高收入消費者,常在這一帶購物。 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 Center)位於第七大道和第八大道、並介於第三十一街和第三十三街間。在一八七四年開始時,這裡只是一個普通公園,發展至今這個大公園中心裡有戲院、保齡球中心、畫廊、會議集會場以及很多運動、遊憩活動場所,而成為具有近代設備、舉行體育活動及演藝節目的一大殿堂,有時也成為拳擊錦標賽及牛仔大賽(Rodeo)和狗賽(Dog Show)的會場,並且是紐約職業籃球尼克隊(New York Nicks)和曲棍球的大本營。花園中心的地下是賓夕法尼亞車站,開往華盛頓的火車,都是由這裡出發。 巴特里公園(Battery Park)坐落在曼哈頓島的最南端,靠近赫德遜河,北邊是市政廳(City Hall),佔地八公頃,在高樓大廈林立的金融街中,彷彿是沙漠中的綠洲。從公園中遠望,可見世界貿易中心大樓、紐約灣的維拉薩諾(VerraZano)銅像、港口、自由島和維拉薩諾吊橋。這條世界最長的吊橋,全長四千一百六十五公尺,橋高二百零七公尺。這裡的東海岸戰爭紀念碑上,銘刻著好幾千人的名字,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於海難的美國人。 在巴特里公園的最南端,是前往自由島及愛麗絲(Ellis)島的輪渡碼頭,班次頻繁,十分熱鬧。 海峽庭園(The Channel Gardens)的位置,是在面臨第五街的大英帝國大廈(British Empire Building)和相磷法國館(Maison Francaise)之間的小徑上,被比擬為在英法兩國之間的英法海峽而命名,園中央有設置噴池的六座花壇,一年到頭開滿各種不同的花卉。 [[檔案:1422020638.jpg|left]] 中央公園(Central Park)的位置在紐約市中心,介於第五十九街和第一百一十街間,隔百老瀝街與赫德遜河平行綿延,是曼哈頓島上唯一的大公園,長兩哩半,寬約半哩,呈長方形,有八百四十英畝峰巒起伏的丘陵,幅員綿亙的草地和枝茂葉盛的森林。公園裡有五座湖,每一座湖都有一哩長。公園內還有一條溪,溪中大石密布;另有一條瀑布,頗為壯觀。這座公園有二十八哩長的小路,一哩半長的煤渣路,六哩長的馬路,二十九個設備完善的兒童嬉戲區,二十六個棒球場,以及數個冰球場、手球場、網球場和操場等。公園林蔭道每天都有樂隊演奏、方塊舞、社交舞和露營等露天節目在進行著,球場上也經常舉行各種運動比賽,夏天的時候人們可以在公園裡划船、釣魚和打網球,冬天時可以在公園內乘雪車、滑雪履和溜冰。為了冬天運動的安全,公園管理處每天都派冰上巡邏隊巡查四次,如果冰是安全的,公園的每一個入口處都豎起一塊畫有一個大紅圓盤的牌子,表示中央公園的各湖開放溜冰。曼哈頓可以說只不過是鋼筋水泥以及玻璃的巨物,但中央公園讓它有了生命而活潑了起來。但是,因為鄰接犯罪率高的哈勒姆區,故而除了舉辦露天演奏會等有群眾聚集的時候之外,在傍晚到夜間這段時間內盡量避免到公園裡去閒逛。即使在白天,也只有南側半部可以放心地散步流連,不會有問題,其他地方儘量少去為妙。 中央公園最多人出入的地方是在東南部,入口在廣場飯店前的一隅。一進入,左邊即可見池塘及野鳥群飛的悠閒風光。園裡隨處可見的松鼠及小鳥,也群聚於池塘旁,彷彿正在向遊人撒嬌,十分可愛迷人。池塘的正後方是市立中央公園動物園,建於一八五八年,由布朗克斯動物園的紐約動物學會經營,每日自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三十分開放。這個動物園不把動物關在籠子裡,而是讓動物生活在人工建造模擬自然的環境裡,這裡不但有熱帶森林,還有一個北極圈,因此能夠使觀光客在紐約的曼哈頓區就可看到北極熊。 市立中央公園動物園裡還有一座小型的兒童動物園,除了有小白鼠、烏龜、蛇、免子、豬和山羊等小動物外,還有】 些令小朋友最感興趣的地方,如麵包屋和大白鯨的塑像等。在兒童動物園附近有一個名為Delacorte的大時鐘,它的四周環繞著作演奏狀的動物雕像,每隔半小時就會一邊奏樂一邊報時。 與動物園隔著馬路的西邊是露天的溜冰場Wollamn Memorial Rink,每逢冬季,溜冰場旁就人滿為患,十分熱鬧。信步徘徊在園內,往後一看,樹林外邊有高達數十層的高樓大廈並立,醞釀出大都會公園獨特的氣氛。 德利中心(The Dairy)靠近六十五街,是公園裡一個展示、資詢、服務、購物中心,也是公園中人群奮集、最熱鬧的地方。 從哥倫布圓環(Columbus Circle)進入可達公園西南部,附近集中了各種體育活動的競技場,市民常常利用這項設施。南側有遊樂場、北側為廣闊的運動場,常常可以看見人們在這裡玩足球。公園的北角,磷近哥倫比亞大學與紐約專科學校。 中央公園的散步道位於公園中央,長約四百五十公尺,寬十二公尺,為綠蔭夾道的美麗大道。大道上裝有哥倫布銅像及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布恩斯(Robert Burns)、華爾特斯科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及莎士比亞的塑像。散步大道一直延伸到北側的湖畔,中途豁然開朗,變成寬闊的地方,在這一方土地上並列著長凳,供作各種演奏會及會議時的觀眾座席。湖泊前的廣場有大型的噴水設施。附近一帶,還可看見巡守公園騎著馬警官的馬上雄姿。 由曼哈頓延伸出去的長島,是一九二○年代美國上流社會熙熙攘攘的「金海灘」,它雖然已不再耀眼,但是長島的那索郡(Nassau County,現在仍然是美國最富裕的行政區域。傳說:一九五一年阿爾巴尼亞國王左萬用一桶鑽石和紅寶石買下長島上的一座莊園,可是他從來都沒有居住過,一九六一年他在[[巴黎]]去世後,一些知情的人趁虛前往暗訪,希望尋到國王的寶藏,但都沒能如願。昔日在這裡極盡奢華能事的富豪,今天已被保守隱秘的財團世家所取代。當地有許多深院大宅被改作博物館,或蓋成高級大廈。 距離紐約市二十哩處,有一個依附著長島南緣的火島國家濱海公園,它是一個長三十二哩、中見只有一哩左右,由西向東延伸的狹長島嶼,島上有美國在大西洋岸最北的人工保留沙灘,島內分成十七個社區,多為夏季旅遊而設。由於保育自然生態的工作很落實,這裡已成為多種野生水禽的家鄉,青草芋綿的濕地上有涉水悠遊的長腿蒼鷺,鹽水沼澤上空有野鵝和黑雁凌空而過,偶爾可見一隻受驚的鹿衝入樹林。這裡四季風貌不同,但都美麗誘人;冬天海灘蕭瑟,海水捲上陸地發出轟然暴響,樹木枝極光禿;大地回春時一片綠意,海洋也沉默下來,沼澤上喧嚷著新的生命,成群水禽在大南灣保護水域內戲水;夏天氣候炎熱,弄潮人笑鬧著落入清涼的海水中;秋天候鳥南飛,小動物各自忙碌準備過冬。戴維斯碼頭上,各式輕便船隻雲集,常常造成千桅萬帆的非常壯觀場面。 紐約除了一些摩天大廈和觀光勝蹟之外,還有一個極饒風趣的布朗克斯動物園(Bronx 200),可使遊客領略到生趣盎然的奇景。這個美國最大的動物園佔地極廣,有各種鳥類二千九百多種,哺乳類和爬蟲類則超過一千一百種,但是最吸引人的是那座鳥屋,那是各種各樣水鳥棲息之所,有假山和淺水,一切景物都和水鳥原來聚居的曠野地帶無異,並且極富真實感,因之使這裡的水鳥都能適應環境,過著自然的生活。 在鳥屋裡,有樹木、矮樹叢、沼澤、濕地、小溪、湖濱和水草。從世界各地搜集來的七十種水鳥,共有兩百多隻,棲息在同牠們生活環境並無二致的地方。在鳥屋裡的四處都不設任何障礙物,使參觀者能夠如同走到沼澤地帶一般,與水鳥共處。水鳥有時會向遊人撲擊,令人驚懼;但是動物園管理局設有電視眼予以監視,倘有必要,便可及時予以干涉,以斕阻水鳥的侵襲遊客。但是絕大多數水鳥性情溫馴,牠們只是由於好奇,而飛向人群互相嬉戲。 動物園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是一個峭壁,完全仿照水濱斷崖,用灰色的石塊堆砌而成,大部分淹沒在水裡,這是水鳥最愛棲息的地方,鷺鷥和海鷗歇腳在突出水面的岩石尖端,不時躍起衝進水裡,在水中游來游去,自得其樂。 布朗克斯動物園展示的動物至少有二千五百種,各種布置都別出心裁,而收羅的動物又都是稀世之寶。除了鳥屋外,還有十二個部門,包括有非洲平原、猿之家和企鵝屋等,裡面的動物都生活在其原來習慣的天然環境裡,行動自如,悠然自在。而環境的布置,也力求使動物及參觀者感到舒適,並且儘量減少視線的阻礙,令人飽覽無遺。這裡還設有一個「黑暗世界」,遊客們可以觀賞到許多生活在夜間及地下的動物。這裡的叢林世界是動物園內最新設立的一部分,於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二日揭幕,一共耗資九百五十萬美元,是一座室內動物園,佔地三萬七千平方呎,最大的特色是創造了一片亞洲的熱帶森林。其中有豹子、天狗猴、三十種造霧器,以及縱橫交錯和水流湍急的溪流和池塘。動物園為了讓小猩猩順利的成長,聘有專任保母悉心的照料。生活在保母家的小猩猩,完全像嬰兒一樣被帶大,包嬰兒尿布、玩兒童玩具,還會黏著保母撒嬌,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猩猩了。 動物園的另一半是植物園,佔地約二百三十英畝,裡面百花怒放,萬卉爭妍。園裡一排一排的花床,上面植滿鮮花,花床間遍設小徑,使遊客能走近細心觀賞。植物園裡展出的花草樹木,不下兩千種之多,令人目不暇給。這裡還保留有一片密林,青翠蒼勁,很少有人能走進去而不迷路的。另有玫瑰花園一處,植有七百多種玫瑰花,每年六月和十月兩度盛開,蔚為奇觀。 紐約水族館(New York Aquarium)坐落在布魯克林區東南端風光明媚的度假勝地柯尼(Coney)島上的西八街與浪潮(Surf)大道交口處的海灘邊,是假日旅遊的好去處。開放時間是週一到週五的上午四時到下午五時,週末及星期例假是上午十時到下午六時,門票分成人和兒童兩種,嬰兒及老人免費。遊客們走進紐約水族館後第一眼所看到的,就是令人驚奇的兩隻活的白鯨,牠們在巨大透明的水槽裡戲水,連牠們表皮的紋理也清晰可見。與鯨魚槽比鄰的是個魚缸,裡面養的是威力十足的電鰻,牠在剎那間的放電量可以高達五百五十瓦特,所以在海水中不論是人或魚見到牠,無不敬而遠之;每天上午十時十五分,下午一時五分、二時四十五分與四時三十分,各有一場電鰻放電表演。水族館內還展出其他各種各式的水中生物,從一般常見的魚類,到較為罕見的海馬、南美洲的小食人魚、日本的蜘蛛龍蝦以及一些深海中的生物,都在模擬自然建造的環境中生活著;形狀則從色彩瑰麗的熱帶魚、到一些既醜又怪的不知名魚類,真是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讓人大開眼界。在鯊魚槽裡,有十幾條大小不同的鯊魚,加上像蝙蝠般在水中游來游去的黃貂魚,氣氛顯得極為詭異。在室外另有懶散無力的海象和看起來像紳士般的企鵝,大搖大擺的走著,令人捧腹。水族館內每天上午十一時,中午十二時三十分,下午二時、三時三十分和四時十五分各有一場海豚表演,不另收門票。 紐約的社會圖書館,是紐約市第一所私立圖書館,成立於一七五五年七月五日,已經有兩百多年歷史,由圖書館俱樂部會員們出資成立的,它位於東七十九街五十三號,是一座美觀而古老的四層樓大廈,有館員十三人,會員一千五百多人,每名會員每年要繳納年費三十五美元,用作該館的維修費用。會員們可以享受借用絕版古書及其他一切藏書,並可一通電話就可獲得送貨上門的服務。該館有二十五萬冊存書,其中以歷史、傳記及文學著作居多,偵探小說也不少,工具書非常豐富。這裡第一冊的借書記錄簿中登記有一七八九年十月五日,華盛頓總統借「國家法律」及「議會辯論錄」各一本,副總統亞當斯借「評論原質」一本。在這裡的「絕版古本」書櫥內,有很多寶藏,例如有一本很漂亮的書,是蕭伯納的「美好的真實」,在翻開的扉頁上寫有「私人所藏」的字樣,在扉頁上端,還有蕭翁親筆書寫的「有著作權,嚴禁翻印」等字。這家圖書館的一樓是供一般人閱覽的場所,二樓則是非常寬敞的閱覽室,布置得十分講究,頗有俱樂部的風味,是專供會員使用的地方。館內還有一問兒童圖書室,裝橫活潑美觀而有吸引力,並不限會員的子弟才能進去,任何小讀者都在歡迎之列。 紐約市立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位在四十二街的南側與第五大道交界處,是一座地上兩層、地下一層白色大理石的建築物,門口有兩隻巨大的獅子塑像,門前有六根大石柱。館內擁有包括美國歷史、藝術、期刊以及斯拉夫、猶太和東方的珍貴藏書約八千五百萬冊,堪稱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圖書館。市內各處共有八十處分館,館藏中有哥倫布的手卷,傑弗遜親筆寫的獨立宣言原稿,一八四五年以美國為主題所發行的郵票等均包括在內。每天來此利用這些資料的人約達八千人。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of National History)也是紐約的一個觀光勝地,位於中央公園的西側,坐落在七十九街和八十一街的廣闊地區。博物館最初成立於一八九○年,在一九五四年時又加以擴充改善,它的目的在展示生命的演進,和各種生物與人類問相互依存的關係。館中在陳列動物標本的背後,襯以寫實派的野外景色背景,使參觀的人有置身荒郊野外接觸生物之感。館內最精彩的部分是北美哺乳動物遊廊,它包括了七個動物產區,南自出產洗熊的喬治亞,北到出產山貓的魁北克,都可以一覽無遺。這裡可以說是集哺乳類動物之大成,從長耳朵的小白免,到阿拉斯加的棕色大熊,全部盡收眼底,實在是一幅全美國哺乳類動物生活的迴轉畫,非其他任何博物館所能媲美。遊廊依照各種動物區分成二十九群,每群又以牠們的老家景色為背景而陳列一些重要的標本,在現代科技處理下,所有標本動物都栩栩如生。大多數繪製的背景前面用真的岩石、樹木、泥土與花卉混和配合,所以更能收到牡丹綠葉之效。多數背景是以不同的美國國家公園中的風景區為藍本,使人在觀摩研究動物之餘,還可以宛如置身其境順便欣賞一下美國各地的風光。在獅群陳列室裡,一對獅子正懶洋洋地仰臥在洞內的石地上,另一隻敏捷的獅子卻聚精會神地向洞外盯視著;而洞外地上滿布冰河裂隙,岩嶺叢叢,周遭色澤艷麗,原來是阿利桑那州大峽谷風光。狼群陳列室裡有一隻狼正在一泓清澈見底的池水岸邊使勁地在掘洞,牠的同伴昂起頭作大施嗥叫之狀,背景是絢麗六月優山美地國家公園名勝的一角;有名的新娘瀑布正在不遠處潺潺而下。犂牛與羚羊群區給人以廣闊寬敞的感覺,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了無邊際的美國原野,是這所博物館中佔地最大的一個單位,長二十七呎,寬十六呎,在無垠展延開去的背景中,一大群摯牛和羚羊散布在平原上徜徉吃草。在另外的一個陳列室中,幾隻免子正活躍在綺色天成的玉蜀黍田野間,畦中的南瓜累累可數,美景幾乎可以亂真。 博物館內收藏品的總件數達三千四百多萬件,古蹟的出土物達一百萬件以上,昆蟲類一千五百萬件,爬蟲類二十一萬五千件,魚類五十萬件,無脊椎動物的化石四百萬件,哺乳類動物二十五萬件,礦物、寶石和岩石等六萬八千四百件、鳥類一百萬件、脊椎動物的化石三十三萬件、貝類約兩百萬件等,展示物所涉及的範圍囊括世界全部大陸,歷史上從太古到未來盡在其中。館內的展示以有關美國大陸的自然生態較多;但是非洲部分的展示品也很了不起,令人嘆為觀止。館內最吸引人的收藏品有非洲象群和藍鯨的化石,一萬多年前落在格陵蘭的大隕石,重五百六十三點三五克拉的印度藍寶石。開放時間是星期一、二、四、日的上午十時到下午五時四十五分,星期三、五、六到下午九時閉館。主要分館有羅斯一福紀念館(Theodore Rossevelt Memorial)、北美洲的哺乳動物(North American Mammals)、人類與自然(Man and Nature)、北美洲森林館 (Hall of North American Forests)、非洲的人類(Man in Africa)、北美洲的鳥類(North American Birds)、初期及後期的恐龍(Early Dinosaurs and Late Dinosaurs),以及海登天文館(Hayden Planetarium)等。這裡除了靜態展示品外,還有一間超級大自然電影院,螢幕有四層樓高,寬二十公尺,每天都會放映好幾部介紹大自然的影片,部部扣人、心弦。 [[檔案:1422020925.jpg|left]] 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也是與大英博物館、列寧格勒的赫爾孟各博物館及[[巴黎]]羅浮宮齊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已經有一百二十多年歷史。它坐落在紐約市中心第五大道與東邊第八十街之間,由於靠近中央公園,所以它的四周全是樹林,無形中使它增添了一種非常不平凡的氣質。博物館除了本館外,在北方數公里處的市區林地中還設有一個中古風味的「修道院」分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建於一八七○年,面積十公頃,樓高三層,是一座帶灰白色歐洲古典傳統文藝復興時代巴洛克式的四排開間建築物。大門口前有四根巨大石柱,石階下兩邊各有一排大噴泉,每年有五百萬名觀光客到此參觀,大多數的遊客都是外鄉或外國人。這個博物館由於是私人的商業機構,由此每年必須自籌四千萬美元的維護經費。在一般的情況下雖然也對遊客收門票,但更歡迎遊客自由樂捐。另外也靠出租館內的廳室作為私人宴會場所。館內的餐廳和禮品店每年營業額可達兩千萬美元以上,經費不足之數,以及館內所有珍藏品,也完全仰賴各方的捐贈。這座博物館是由許多小博物館和展覽室集結而成,共有十九個巨大的專題展覽場,館內的兩百四十八個館廊只能在同一時間內展出其三百五十萬件珍藏品的十分之一。 這個聞名於世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最初是由聯邦同鹽(Union League)俱樂部設立,收藏漸豐還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的事。由於居住在第五街的億萬富翁摩根、洛克斐勒、馬昆德(Marquand)、阿特曼(Altoman)等人的樂捐,並大舉向外搜購,因而精粹物品的收藏數量激增;後來又逐次增築,現在儼然成為媚力十足、既整齊又調和的大樓。 館內收藏品囊括了由史前時代到現代五千年間的藝術結晶,除了收集有極為豐富的古希臘、羅馬、回教及美國的藝術品和文物外,還有很多令人想像不到的珍藏。例如館內藏有四千件古今樂器,其中有名琴師斯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製的三隻小提琴和一台世界上最古老的鋼琴。服飾館有珍品服裝四萬多件,自十八世紀的歐洲宮廷服裝到當代名服裝設計師的精心傑作都有。耗資一千八百三十萬美元興建的洛克斐勒館,醒目地展出非洲、美洲及太平洋島嶼的原始藝術,其中有九根長三公尺半到六公尺半不等的巴布亞精雕記憶柱,極為珍貴。外國遊客對能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看到本國的珍品,尤為讚嘆。特別令人稱道的有英、法兩國中古帝王所穿的甲冑,一個十八世紀[[巴黎]]商店的鋪面,一個被搬運到美國重建復原的歐洲王宮和別墅的廳室。當日本遊客看到一批古代日本漆器,包括有墨盒、筆盒、藥箱、茶具和點心用品等,也不禁驚嘆連連。館內也有一角名為阿斯特的中國庭園,由貝聿銘所設計,完全仿照蘇洲網師園鬧中取靜之趣,所有亭台樓閣,都以木材為主,雖是雕樑畫楝,但卻以純古銅色為表面,顯得淡雅高潔,還有假山、芭蕉和修竹等,構成了一幅類似紅樓夢裡的大觀園景色。埃及館裡有古埃及的丹都爾廟(Temple of Dendur),是西方國家境內唯一完整的埃及古廟,建於兩千多年前,是為了紀念在尼羅河溺死的兩個幼年王子而建。廟為石建,雕刻精美,埃及政府將它送給美國人民,拆運抵美後,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重建,耗費九百五十萬美元,把全廟用玻璃包蓋,以免被空氣污蝕,使能保全原狀供人觀覽。館內的美國館極為壯觀,佔地一萬五千平方公尺,被一個庭園所環繞,上覆玻璃,光線明朗,並有噴泉、花草、樹木和雕刻品散置其間,館內陳列著一萬多件美國藝術品。從兩道世紀初的巨石樓梯上去,就是博物館珍藏品展出中心所在的頂樓。在十九個時代各異的陳列室中,有各國和各時代的繪畫,也有六千多件裝飾品和傢俱,包括大批印象派的名畫,以及像指甲大小的古代珍玩等。但是,美術館中最精華部分首推歐洲繪畫的收藏品。從十四世紀的義大利派作品到二十世紀的後期印象派,以至現代繪畫的巨匠之作,都網羅旗下,聚集一堂。其中拉斐爾的作品、雷布蘭特(Rembrant)三十三件收藏品,法國印象派的馬奈(Manet)、莫奈(Monet),以及雷諾瓦(Renoir)和塞尚的作品等,都不可錯過。這裡的丙曼珍藏館,是一九六九年億萬富豪的茵曼(Robert Lehman)逝世時所捐贈,他將價值一億多美元的珍品全部捐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其中包括不少歐洲歷代名畫。洛克斐勒二世在一九三○年也捐款建築修道院博物館,並收購了赫德遜河對岸的一片林地,使興建的修道院博物館隔河對岸,保持其天然景色。修道院博物館是紐約市內的一處中古園地,有巨大哥德式廳堂和羅馬式教堂,院中有個修道院花園,種有查理曼大帝時代人們常種的藥草,更加深了思古之幽情。修道院博物館中有七幅織錦掛毯,織有獵麒麟圖,麒麟是中古時代表示純潔的象徵,這七幅掛毯被公認是美國博物院界最名貴的七種珍品之一。 大都會博物館精選了部分收藏品,製作成精巧的複製品。精明的紐約商人們,利用買下複製品作為聖誕節的郵購禮物。不過,此類複製品在館內販賣店也可以買到,旅客到美術館參觀時,可以順便買回家當紀念品。 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位於波士派克公園(Prospect Park)的東北角,是全美規模排名第七的博物館,也是一所收藏自然歷史文物、工藝品和藝術品的綜合性博物館,館內最重要的是埃及古代藝術的收藏,包括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七世紀的文物,另外還有一個埃及古物學圖書館,它的這方面收藏超過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弗利克美術館(Frick Collection)位於第五街北側,以及七十街和七十一街之間,是世界上最美的私立美術館,不但可以欣賞館內的藝術品,即使僅參觀建築物本身及庭園,就會令人有不虛此行之感了。附近有紐約屈指可數億萬富翁的邸宅,以及華廈林立的高級住宅區。到這個美術館來,可以滿足旅客想像二十世紀初紐約富豪之家的奢華生活。這幢建築,是以鋼鐵業著名的匹茲堡鋼鐵大王享利.克雷.弗利克(Henry Clay Frick)所建的。從第五街往東走到七十街,就可以找到入口進入。一邁進館內,就可以看見弗利克(Frick)氏的半身像正立在大廳,由此可直通中庭。中庭的正中央是綠樹環抱的噴水池,周圍鋪設著大理石,看起來清涼有勁。如果站在中庭的南方,就可以看到對面橢圓形的房屋以及黛安娜像。東畫廊裡展示著時代不同、派別各異的繪畫,所有的繪畫均為逸品,可以看到路易斯德爾(Louisdele)、提埃坡羅(Tiepolo)及大衛(David)等巨匠的作品。西畫廊有東畫廊的兩倍大,畫廊用十六世紀的義大利傢俱及波斯地毯裝飾,壁面上並列著西方的名畫,其中不乏義大利的名家作品,也有路易斯德爾及特納的作品。連接西畫廊的琺琅間(Enamel Room),除了有十六、十七世紀所製作利摩吉(Limoges)的琺琅畫外,還有精緻的雕刻品。西畫廊之南是弗拉戈納室(Fragonard Room),收集以愛的讚歌為主題的弗拉戈納的十一件繪畫作品。四個大的鑲板是杜布利(Dubarry)委託弗拉戈納所繪的名畫,把羅曼蒂克的愛情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鄰室的南廳布置著路易十六世的書桌等傢俱,以及雷諾瓦、布契(Boucher)的作品。接著南廳的是西大門、餐廳、休息室以及布契室,在這當中漫步參觀之際,還可以看到霍迦斯(Hogarth)、根茲博羅(Gainsbrough)、瑞諾茲(Reynolds)、柯羅(Gorot)及布契等的作品,在販賣部可以買到複製畫。每週二至週六上午十時到下午六時開館,週日及假日是下午一時到六時,周一休館。十一歲到十六歲的孩童,必須有人陪同;十歲以下的孩童不得入館。 位於上曼哈頓八十九街的古根漢美術館(Solomon R.Guggenheim Museum),展示的美術品都很不錯。但是,較為人知的特色是美術館本身奇特的白色圓形建築。早期抽象派、印象派和前衛藝術是這裡最具特色的收藏,館藏主要以古根漢的遺物為主,據說約有兩千五百件。其中收藏兩百多件康基奇(Kanjincky )的作品,佔全世界第一位。其他,克利(Klee)、夏卡爾(Chagall)、德蘭利(Delannay)和雷傑(Leger)等的作品也不在少數。至於畢薩洛(Pissarro)、雷諾瓦、馬奈、塞尚、梵谷、高更(Gauguin)、羅特列克(Lautree)、狄加(Degas)及莫迪里阿尼(Modigliani)等人的作品,也頗值得一看,尤其是畢卡索青年時代的數件作品,更是引人注目。 這裡可以眺望風格奇特的乳酪色建築全景,獨樹一幟的為右側的圓形建築,不但沒有窗戶,而且愈高愈寬大。進入內部之後,通道呈螺旋狀延伸,最高層高達二十八公尺,通道愈往上愈寬。參觀美術館的要領是先利用電梯上到最高樓,然後邊走螺旋通道下樓,邊欣賞展示品。沿著壁面懸掛的繪書及雕刻品都沒有配置畫框,就好像是放在畫架上展示一般,成為獨特出色的展示方法。同時,對自然採光和觀賞的必要距離,也充分地考慮到,對參觀者來說,是座環境極美,令人印象深刻的美術館。 古柏.赫威特博物館(Cooper Hewitt Museum)位於第五大道及九十一街交界一隅,是一座與設計和裝飾有關的美術博物館。有關裝飾美術的全部收藏品如壁紙、鳥籠及日本「隔扇畫」等均聚集一堂。這幢建築物於一九○一年由卡內基所建,是一座擁有六十四個展示間的宅邸,至於建造的風格則屬於英國喬治王朝式。 猶太博物館(Jewish Museum)位於第五街九十二號,由於在紐約的猶太人比耶路撒冷及特拉維夫兩地更多,因此在紐約設立猶太博物館,實不足為奇。這楝博物館前身是華爾街金融業者華貝格(Felix M. Warberg)的家。據說館內收藏的猶太宗教儀式器具,素質皆稱世界之冠。館內展示寫著摩西教義的聖典(Tora)、七個柄的燭台及割禮用的剪刀等無數珍奇的陳列品。 紐約市立博物館(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位於第五街和一百零四街的一角。館內展出物以各時代的風俗為主,有版畫、照片及有關劇場的紀念物等,使遊客能從各個角度,深入淺出地去瞭解紐約發展的歷史。 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坐落在聖湯姆斯教堂後面的五十四街西十八號。經常領導時代潮流,為獨具紐約風格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而且終年都是市民休憩的場所,面臨五十四街的是現代化的美麗庭園。大都會美術館收藏的都是十四至十九世紀的繪畫暨美術品,這座現代藝術博物館顧名思義是展示二十世紀的摩登藝術作品。美術館創建於一九二九年,一九六四年改裝後重新開幕。經營的理事中,包括賈桂琳夫人和許許多多紐約財經界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館中最初的收藏品,是以畢卡索、馬蒂斯和布拉克等[[巴黎]]畫家為開端。後來擴展到全盤的視覺美術,現在也包括書籍、版畫、電影、工業設計、室內設計裝漬、攝影和建築等項目。館中收藏品的數目遠不及場地寬廣,館方的目的是在造成寬敞的氣氛。展示的繪畫佔所藏總件的百分之十,雕刻佔百分之二十五。除了有名的作品外,展出的作品時有更動。館內一樓除服務中心和售票處外,內側設有雕刻及綠樹的內庭。樓內的餐廳和自助餐廳已成為紐約美術迷的休憩場所。二樓所展示的美術精品,能令觀眾對近代美術瞭若指掌。 最初看到的是盧梭的畫,接著是莫奈的晚年作品,塞尚、狄加等印象派的作品,以及塞拉(Seurat)、梵谷和羅特列克等後期印象派的作品,再接著是野獸派的代表畫家馬蒂斯、戴鑾(Derain)的作品。其他,還有畢卡索和布拉克等立體派的巨匠之作,以及莫奈和雷傑等的作品。更深入的展示室,則為未來派及幾何學的抽象派作品,都是一九二○年以前的作品。三樓展示的作品,以一九二○年代以後到最近的作品為主。從夏卡爾、克雷到一九三○年代以後的畢卡索、超現實派、抽象主義美術到通俗美術等近代美術的變遷,可一目瞭然。此外,這裡也有亨利• 摩爾和羅丹的雕刻 。遊客在這裡可以一邊坐在咖啡座上品用咖啡,一邊欣賞作品,別有一番滋味。這種樂趣除了紐約外,恐怕在別處體驗不到。由建築家謝查魯• 培里設計的五十二層樓新館(七層以上為公寓),於一九八三年五月正式開幕,新館展示場地總面積擴展到兩倍以上。 南街海港博物館(South Street Seaport Museum)位於曼哈頓島突出的東端,布魯克林橋旁沿著東河一帶的佛爾頓(Fulton)街十六號。這是一所自然的博物館,這地區有好幾座碼頭並排,令人彷彿重見昔日的港灣風光,尤其是前街和南街之間的地帶,仍保有十九世紀初期以來的風貌。這一帶有很多關於船舶和海洋的博物館或展覽室,非常有趣。在前街十六號,有橫式帆船凱烏拉尼號的舵輪和羅槃針等展示室;二十五號有販賣關於海洋及航海用的書本的書店。如果想看船的模型,可以到水街的模型藝廊(Model Gallery)及前街二○二號的蒸汽船展示室。 美國印第安博物館(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是一座介紹有關北美、中美、南美以及美國印弟安人文化、藝術的博物館,其收集量也居世界之冠。這個館於一九二二年對外公開,館內有印第安人三百種服裝、道具,以及與民族學、考古學有關的貴重資料。 美國偉人紀念堂(The Hall of Fame for Great Americans)的地址,在紐約市布朗克斯西一八一街與大學大道交會口處的布朗克斯社區學院(Bronx Community College)內,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十時到下午四時,不收門票。這個用以紀念對美國歷史、文化與發展有特殊貢獻者的美國偉人紀念堂,是在一九○一年落成,它隸屬於紐約大學,因為布朗克斯社區大學的前身就是紐約大學的一個分校。整個紀念堂是一個長六百三十呎的柱廊,在廊柱之間是一具具用青銅雕刻的雕像。到目前為止,一共有九十八座雕像,分別代表美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法官、軍人、教師、科學家、作家和改革家。像被一般人所熟悉的名人如喬治華盛頓、富蘭克林、林肯、傑弗遜、貝爾、愛迪生、格蘭將軍、萊特兄弟、福斯特、愛倫坡和愛默生等,都位列其中。在紀念堂的廊柱間還保留著一些位子,等待接受提名;被提名的人基本條件是要逝世二十五年以上,並在上述的文化和歷史等範圍內曾有傑出貢獻的。 紐約大學裡有一個由學者專家組成的委員會,每五年開會一次,用以審核來自各界人士的提名,以決定候選人是否有資格進入紀念堂。紐約歷史協會(New York HistorialScoiety),是坐落在中央公園西側、七十六街及七十七街之間的白色大理石建築的博物館及圖書館,於一八○四年由紐約歷史學會所創設。館中除珍藏有關紐約市的古代記錄,一部非常古老的救火車,以及玩具、殖民時期的房子、早期美國繪畫、民歌民謠和銀器,還有先民印第安人以羽毛做成戰鬥用的頭飾,加上昔日在中央公園內所使用的雪橇,從前人們穿著的服飾等,所有的收藏品彷彿娓娓向人們細訴紐約的歷史。另外,由奧迪本所繪的美國本土鳥類,收藏達四百件之多,到此訪問的愛鳥家更是絡繹不絕。包括這楝建築物在內,位在七十五街和七十七街之間的建築群,在本世紀初便成為紐約建築追求風行的模式,因而被列為建築保存委員會所維護的對象而留存下來。 航空學會航空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Sciences),是一座位在六十四街的豪華邸宅,於一八九六年,由以煤礦致富的愛德溫• J • 巴溫特所建。現在內部設有航空公司以及與航空學有關的研究所。 一九三一年,由著名的女雕刻家惠特尼(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創立的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位於與七十五街交界處的麥迪遜大道九四五號。參觀此館可以接觸到現代美國藝術家,尤其是青年畫家的作品。星期三到週末的上午十一時到下午六時開館,星期二則到晚上八時,星期天及假日則是十二時到下午六時,星期一休館。美術館建於一九六六年,由著名建築家馬希爾• 布羅伊爾(Marcel Breuer) 及哈密爾頓• 史密斯(Hamilton Smith)所設計,在五層高僅九十七呎不算大的建築物中,有超過三萬平方呎的展覽空間。灰色花崗岩及鋼筋水泥建造,呈倒金字塔型。 紐約的曼哈頓區與皇后區之間的東河(East River)中,有一個羅斯福島(Roosevelt Island),是繁華紐約市城外的世外桃源,這個島上總共住了好幾萬人,但是走在這個島的街道上,可以說是一塵不染。看不到溜狗的,看不到一輛私人汽車,也看不到一片垃圾,令人大感懷疑?原來這個島是一個新興的社區,所有的一切都是針對杜絕一般都市的缺點來規劃,在二十世紀七○年代之後才興建的。雖然這裡的住宅區,也有豪華的有錢人住宅和一般中低收入戶的住宅,卻一樣的垃圾都由通至每家的真空管道吸到島上一個垃圾處理中心,分類打包搬運。私家車都停在住宅區外圍,步行回家;如果不想走路,有社區巡迴巴士可以搭乘。這裡根本就不准溜狗,不准… … 當然是一大堆限制,才能保持得這麼漂亮乾淨。早在一九二○年以前,這裡的布拉克威爾(Blackwell)家族,在這個島上住了將近二個世紀,二十世紀才有醫院逐漸在此設立,一九七○年起,被地產商看中,重新規劃建設,並改名為羅斯福島。由於島上醫院多,所以也成為養病區,一些慢性病人都來此養病,因而島上對於殘障者的公共設施做得特別仔細週到,與半水之隔的皇后區與曼哈頓相較,真正是另外一個理想國。 到紐約觀光,如果能乘坐輕便小飛機在空中俯瞰紐約的景色,那種感受的特別是令人終生難忘的。每當星期五,尤其是夏季的星期五,就會有一小隊的水上飛機,集中在華爾街附近的一個地方,或集中在第二十二街的馬倫納機場,用以載客向長島的風景區或凱茲吉爾山區作觀光飛行,以便沿途欣賞附近美麗的海灘,蒼翠的山嶺,青嵐的湖畔,以及從空中俯視公路上那些擁擠的車輛為樂。也有很多紐約人是租直昇機前往參加戶外音樂活動,地點是在麻州貝克色爾山區中的坦高森林。紐約人喜歡作此種飛行,當然費用不會很便宜的。不過,如果以時間的節省與舒適來說,還是值得的。 大多數此種旅遊飛行,是採用包機的方式,遊客可以自行選擇起飛時間和飛往地點。一般來說,租直昇機費用最貴,租水上飛機比較便宜;包租水上飛機的人,多數都是到海灣或湖畔風景區去。有的飛機也不需要包租,可以用買票的方式搭乘。比如說,從曼哈頓前往長島的海灘名勝區,一人要七十美元,但是水上飛機每人只要三十五美元。直昇機票雖然比較貴,但是並不能打消城市居民們對它的喜愛,因為他們很喜歡在自己的夏季別墅門前直接登上直昇機,這樣實在十分方便。如果一家四個人從自己的門前包租一架直昇機飛往長島風景區,作四十五分鐘的空中飛行,只要三百美元,負擔並不太重。市內的商人,星期五晚搭乘直昇機前往自己的夏季別墅,去和居住在那裡的客人團聚度個週末,然後於星期六晚上或星期一早上飛返曼哈頓,是頂方便的事。 要度週末的丈夫或父親,如有私人飛機駕駛執照,可租一架小飛機,一天只要一百二十元租金,就可以載他們的家人到任何地方去旅遊,既方便、省時,又具特別意義。對於把市區看作度假中心的遊客,他們可以利用這種觀光飛行,搭乘小飛機在紐約上空俯瞰一次市區全景;紐約的海爾航空公司即提供直昇機作此種飛行,每人收費十五元美金。西方航空公司也提供一種單引擎飛機,作紐約上空的三十分鐘觀光飛行,票價更便宜,每人只要十元美金就夠了。
返回到
紐約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