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耶路撒冷 的原始碼
←
耶路撒冷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耶路撒冷(Jerusalem)照希伯萊文的解釋,「耶路」意為「根基」,「撒冷」意即「平安」,「耶路撒冷」便是「以平安為根基的城市」,也就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又由於它坐落在錫安山上,因此又被稱為「錫安城」。 在歷史學家的眼中,它是一座擁有3500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擁有無法估量的歷史文化價值;在地理學家眼中,它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咽喉地帶,是連接三大洲的橋樑,地理位置特別重要;在宗教家眼中,它是一座聖城,是教徒們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教徒最渴慕和最崇敬的所在;在文學家眼中,它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並有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和各種教派的神奇傳說,能夠引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在旅行家眼中,它是一個不可錯失的旅遊勝地,可以觀賞到各種古蹟、各式建築、各樣服飾、各類風俗。 大約在公元前1400年,耶路撒冷是埃及法老王所統治的閃族人根據地。公元前1050年,大衛王(Kin-g David)領導以色列的12支派打敗了耶布兩支派,佔據了錫安城堡,就命名為耶路撒冷,成為以色列統轄下各部族的首都。公元前950年左右,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王(King Solomon)在摩拉雅山下建造了一座聖殿,作為以色列人民的宗教和民族中心,並將以色列做成的鍍金木櫃作為耶和華活在人世的象徵,從此這座城市就成為猶太教徒心目中的聖城。在所羅門王的領導下,以色列國王繁榮昌盛,版圖從幼發拉底河一直延伸到埃及。 公元前724年埃及人入侵,聖殿遭到破壞。公元前586年,巴比倫王尼布查德內扎佔領耶路撒冷,摧毀聖殿,放逐猶太市民。50年後,波斯王賽勒斯征服巴比倫,准許猶太人返回故土,並給予自治權。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洗劫耶路撒冷,他死後當地相繼落入埃及的托勒密人(Ptolemies)及敘利亞的塞流息人(Seleucid)之手,特別的是在塞流息王安條克四世(Antiochus IV)統治期間,城市的希臘化達到最高峰,並於公元前168年徹底摧毀聖殿,終於導致猶太人的反抗。公元前164年,在猶大•馬加比的帶領下擊敗了塞流息人,重新供奉聖殿和建造城牆,並在哈斯摩尼王朝(Hasmonean Dynasty)統治下榮獲獨立。 在猶太人獲得獨立的100多年後,耶路撒冷又於公元37年被羅馬帝國所佔領,由羅馬帝國委任為猶太統治者的希律王(King Herod)在耶路撒冷建立文化機構,興建大型公共建築物,並於公元前37年將聖殿重新修建成一座富麗堂皇的雄偉建築。 公元66年,因為羅馬帝國在希律王死後對耶路撒冷的統治日益暴虐,猶太人乃發起對羅馬帝國的反叛,有幾年時間,耶路撒冷脫離了外國侵略者的統治。公元70年,羅馬軍團再度佔領這座城市,羅馬皇帝提圖斯(Titus)再次摧毀聖殿。到了公元130年,當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在耶路撒冷廢墟上建立軍事據點埃利亞(Aelia)城時,猶太人已經開始出走,但是在流亡異鄉的幾個世紀裡,對聖城留戀之情和返回故鄉的希望,仍然留存在外流離的每個猶太人的心中。公元135年,在耶路撒冷猶太人再度起義被鎮壓後,羅馬人就將全城夷為平地,猶太人被屠殺的多達100萬人,倖存者也被擄回羅馬當奴隸,或被驅入鬥獸場死在虎口或獅口之中。此後,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猶太人則被永遠放逐,一直到200年後,流落各地的猶太人才被允許每年回耶路撒冷憑弔一次。 積極將耶路撒冷改造為基督教中心的,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的皇太后海倫娜(Helena),她派人在耶路撒冷的耶穌墓地上建造起聖墓教堂,使耶路撒冷成為一個基督教中心,無數宏偉的建築物紛紛建成,久而久之,基督徒就將耶路撒冷視為聖地。 根據可蘭經的記載:公元7世紀初,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神奇般地騎馬夜遊耶路撒冷,並在此升天。因此,穆斯林也將耶路撒冷奉為聖城。 公元634年,穆斯林軍隊入侵,於公元638年佔領耶路撒冷,趕走了羅馬人,確立了伊斯蘭教的統治,耶路撒冷又成為穆斯林的聖地。公元691年,阿布杜爾•馬利克建立了奧瑪清真寺,在他統治期間,耶路撒冷暫時成了一個伊斯蘭教國家的所在地,穆斯林們在莫勒亞山興建了聖岩金頂寺,基督教的聖墓大教堂則遭到破壞。後來,大馬士革(Da-mascus)的伍麥葉王朝(Umayyad Dynasty)和巴格達(Baghdad)的阿拔斯王朝(Abbasids Dynasty)相繼入主,在他們統治期間,耶路撒冷開始衰落。 從11世紀開始,許多前來耶路撒冷朝聖的基督教徒,受到穆斯林的阻撓,因此歐洲軍隊又捲土重來,以法國貴族為主組成的十字軍騎士團,成功地奪回了耶路撒冷,設立了耶路撒冷王國,重建聖墓大教堂,並且興建許多新的教堂,藉以吸引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前來朝聖,間接促進了東西文化和商業的交流,但是十字軍騎士團對穆斯林和猶太教徒下手一點也不留情,有許多非基督徒被殺,包括金頂寺在內的清真寺也被改為基督教堂,十字軍的統治結束於1187年,耶路撒冷落入庫德(Kurd)人薩拉丁(Saladin)之手。 由1250年開始,這個城市曾被埃及的封建軍事貴族馬木路克(Mamluks)統治,在他執政時期,耶路撒冷興建了無數漂亮的伊斯蘭教建築物。不過,城市只被當作一個穆斯林中心,其他方面並沒有好好經營,並行疏忽職守,濫征苛捐雜稅,使得當地的經濟受到嚴重的破壞。 1517年,奧圖曼土耳其帝國佔領耶路撒冷,統治長達400年之久,蘇萊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重建城牆,修造蘇丹池,還在市內興建了許多公共噴泉。他死後,土耳其人對耶路撒冷不感興趣,使它在17∼18世紀時更覺蕭條。直到19世紀後葉,耶路撒冷才開始再度繁榮起來;返回故土的猶太人不斷增加,基督教的朝聖者也可以自由前往各個聖殿。由於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逐漸衰弱,以及歐洲人恢復對聖地的興趣,乃促使聖城重新發展起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軍隊在阿倫比(Allenby)將軍的率領下,於1917年佔領了耶路撒冷,趕走了土耳其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圖曼土耳其帝國崩潰瓦解,「國際聯盟」將以色列及耶路撒冷委托英國管理,耶路撒冷得以急速發展,城區規模逐漸擴大,並向西擴展至今日「新城的」所在地。 托管期間,英國想讓巴勒斯坦地區(包括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所擁有的土地)實行自治,但遭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錫安主義者雙方的猛烈批評,阿拉伯人擔心喪失自己的土地,猶太人則希望儘快建立獨立的國家。1947年,聯合國決定將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分別建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國家,並把耶路撒冷定為「國際城市」。但是,在英國軍隊於1948年5月14日因托管權結束而撤出此地後,以色列立即宣布獨立,以耶路撒冷為這個新興國家的首都。因為反對以色列國的建立,阿拉伯國家全力進攻這個新國家,導致1948∼1949年的獨立戰爭。戰爭結束後,停戰線將耶路撒冷一分為二:約旦佔有舊城及其北面和南面的地方,以色列則保有城市的西部和南部。 1967年6月5日,以阿又爆發戰爭,在一場約旦企圖奪取城市西部的戰爭後,阿拉伯人又吃了敗仗,以色列終於佔領了舊城,控制了整個耶路撒冷,以色列空降部隊首先到達哭牆,他們在那裡祈禱,喜極而泣,完全無視於阿拉伯敗軍的砲火。1980年7月23日,以色列國會正式通過決議,以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永恆而不可分割的首都」,並將國會和最高法院等行政中樞都集中在這裡辦公。 耶路撒冷的經緯度為東經35度14分、北緯31度46分。大約處於以色列的中心位置,坐落在海拔860多公尺的錫安山和莫勒亞山上,西距特拉維夫•雅法約62公里,距離地中海只要一小時車程;北與阿里埃爾遙相呼應;東到約旦河與死海半小時車程可達,並與巴勒斯坦的伯利恆交界;南鄰巴勒斯坦的希布倫;它的位置剛好介在以色列和約旦中間。大都會區面積約為517平方公里,市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由於接近荒蕪的沙漠地帶,氣候雖然乾燥,但即使在夏天也只是在午後有幾個小時的悶熱時間,到了晚上便涼爽如秋了。一年之中除冬季4個月是雨季外,其餘8個月都是涼爽晴朗的季節,非常適合人們的居住。市區的四周環繞著深深的峽谷,城東的基德巒小溪流入死海,東北方有著名的莫勒亞山、橄欖山和史柯法山等。全市約有67萬人口,其中猶太人佔了49萬,穆斯林有16萬,基督徒大約有兩萬人。 這裡是先知、聖哲和學者們的集中地,也是宗教信仰的中心;同時又是千千萬萬教徒朝聖的地方。這個宗教聖地是歷史上的名城,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城市擁有如此濃厚的宗教文化色彩,這裡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條小巷、每一座建築都彌漫著宗教的氣氛而散發出歷史和智慧的光芒。 引發世界上最多宗教紛爭的聖城耶路撒冷,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可遺忘的重鎮。在新興文化和建築的襯托下,更讓這座城市足以代表生命的延伸與啟迪後代興衰的化身。它是被宗教和傳統、聖地及崇拜所、歷史和神學所薰陶,是一個受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所崇敬的城市,也是他們的精神重心及永恆的聖城。對於這些彼此不相容的人們而言,耶路撒冷是他們終其一生認定一定要前往朝拜的傳奇城市。以色列獨立宣言中承諾宗教自由及保護所有聖地;聖地由各自宗教團體管理,人們可以自由進出這個地方。 對於一般觀光客來說,拜訪耶路撒冷所產生的歷史、宗教、文化的衝擊具有無比的震撼力,對以色列人民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能力和努力,更深深地感到欽佩和激動。 耶路撒冷本意是「和平之城」,然而,這裡最缺乏的偏偏就是和平。衝突的關鍵還不在宗教信仰的歧異,而是這片土地的歷史歸屬問題:究竟是猶太人的以色列,還是穆斯林的巴勒斯坦擁有這裡的主權?雙方都認為這片土地是屬於自己的,有權統治這個地方。 三次中東戰爭以後,以色列擁有了整個耶路撒冷,並擴建四萬多幢的純猶太人住所,限制巴勒斯坦人只能在東耶路撒冷23%的地區建築房舍,其他地區不是供猶太人建設,就是規劃為綠化帶,不准巴勒斯坦人居住。猶太人社區的生活環境遠遠比巴勒斯坦社區好:猶太人社會整潔衛生,設施良好;巴勒斯坦社區基本生活條件較差,水電不全,街道髒、亂。巴勒斯坦民眾對以色列政府的偏心耿耿於懷,經常尋找機會進行破壞活動。 1997年3月,以政府準備徵收東耶路撒冷的一片地段用以建造新的猶太人定居點,引起了巴勒斯坦人的強烈反應和國際社會的勸阻;面對種種壓力,以色列政府不得不暫停徵收,謀求妥協。現在,以阿和平協議已經簽訂,和平之幕也逐漸拉開。1999年下半年開始,以色列政府執行「以土地換和平」的計劃,逐步退出巴勒斯坦佔領區。雖然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尚有難以排解的仇怨,但和平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和平是大多數以色列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共同渴望,以及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們的心聲。 儘管纏鬥多年的民族仇恨再深,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心結再重,聖地耶路撒冷舊城區已分別由猶太教、基督教、亞美尼亞東正教、天主教與伊斯蘭教等宗教團體所管理。各宗教各自擁有流傳至今的傳統信仰禮儀,並且和平共存。這樣的尊重和包容,正是耶路撒冷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典範所在。 耶路撒冷的三大宗教聖區多半是相互交疊的。位於聖殿山區,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升天的地方,曾經是基督教先祖亞伯拉罕將其子獻祭給上帝之處,同時又是猶太聖殿舊址;猶太人的哭牆離此只有幾步的行程。錫安山上的大衛王墓則緊鄰耶穌的最後晚餐室;橄欖山上的遺蹟,對猶太人和基督教徒都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不管是哭牆前祈禱的猶太人,或者清真寺內膜拜的穆斯林,還是教堂裡誦讀「聖經」的基督徒,他們在各自信仰中所表現出來的虔誠和崇敬,都是值得讓人感動和尊重的。 宗教問題雖然是耶路撒冷受人矚目的焦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宗教也是耶路撒冷不同種族和平共處的原因。儘管民族不同、信仰各異,在此地仍舊可以看到阿拉伯人自由地在猶太人社區裡工作謀生。耶路撒冷的計程車司機,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伊拉克人或伊朗人。他們對於聖城的認同是一致的。耶路撒冷的魅力,並非只有宗教信徒為之神魂顛倒,許許多多來自歐美、東亞各地區的旅行者也蜂擁而去,將聖城的感染力傳送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耶路撒冷的交通非常方便。本古里昂國家機場是中東地區最大的航空樞紐之一,一條條航線連接世界各地,世界上各大航空公司都在這裡設有辦事處。機場內服務設施非常齊全,免費咖啡、可樂、茶水任由旅客選用;商務中心、免稅商城提供周到的服務。國際機場的保安措施非常嚴格,每一位旅客都要接受全方位的安全檢查。由機場到市區約有45分鐘車程,有長途巴士和計程車相服務,班次相當頻繁;連接機場和市區的高速公路非常寬敞。市區巴士總站有兩處,分別位於新市街希爾頓飯店前,線路四通八達,可以滿足市民們行的需要;大馬士革門附近,則為長途巴士站,可以通達以色列的每個城市和各個風景名勝區。市區內還有許多計程車,車種大小不一,但車頂會用英文、希伯萊文或阿拉伯文等表示計程車的標誌。計程車按表收費,由於總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司機們只好按表加收百分之幾的車資以求渡過難關。由於計程車司機大多數是阿拉伯人,所以英語不管用。在耶路撒冷舊城區,古老的街道是由一塊塊的石板鋪成的,不能通行車輛,人們就用毛驢來代步;城區中騎毛驢,不能不說是別致的景觀。 耶路撒冷的觀光旅遊業非常發達,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和宗教人士從世界各地湧來參觀、朝拜;所以當地有許多豪華、舒適的大飯店為遊客提供周全的服務。除了高級的星級大飯店外,還有許多一般的飯店、賓館、旅館、經濟型旅舍和青年旅舍等供遊客選擇,一般宿處生意並不非常興旺,甚至提供有免費早、晚餐,早上8時30分就可以入住,因此到耶路撒冷旅遊,是不需要預訂房間的;當地重要節慶時除外。 當地最著名的大飯店,應首推大衛王(King David)五星級國際觀光豪華大飯店,屬於「丹」連鎖企業之一,位於新市區大衛王街25號,擁有270間精美的客房,附設有多家豪華餐廳,還有夜總會、免稅商店、運動中心、游泳池、網球場和網絡等齊全的設備,每天房租356美元起,世界上前來訪問的達官顯要多下榻於此。 希爾頓(Hilton)是西耶路撒冷最高級的豪華大飯店,坐落在大衛王街7號,也就是在新門和雅法門的附近,前門的羅馬風格水道橋令人印象深刻,擁有數百間精緻的客房,日租金250美元起,附設有花園、網球場、游泳池等服務設施。 凱悅(Hyatt Regancy)也是當地最高級大飯店之一,坐落在東耶路撒冷橄欖山麓的勒希(Lehi)街32號,擁有503間有新式服務設備的高級客房,每天房租為224美元。它是耶路撒冷規模最大的大飯店之一,除了附設有應有盡有的服務設備外,還可在客房的陽台上眺望市區的美景,並定期舉辦音樂會。 喜來登摩利亞廣場(Sheraton Moriah Plaza)是西耶路撒冷的高級大飯店之一,坐落在耶明莫謝高級住宅區附近,擁有292間寬敞的客房,當地石材興建的飯店外觀非常醒目,擁有屋頂游泳池,以及多項溫馨的服務設備,房租220美元。 丹•珍珠(Dan Pearl)也是當地的五星級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坐落在市中心,沿著雅法街前行,距離新、舊城區都很近,地處非常便利的位置,是座位於交叉路口的流線型漂亮建築物,也是「丹」企業連鎖大飯店之一,共有110間雅致的客房,房租220美元,擁有室內游泳池、健身俱樂部、桑拿浴和藝品店。 青年旅館(YMCA)位於聖朱利安街,是一家西式風格的觀光大飯店,也是世界上最豪華的國際基督教青年會館,設計風格融合了現代裝飾美學、拜占庭及伊斯蘭建築特色,裡面有游泳池、健身房、網球場、音樂廳、餐廳、網吧和夜總會等,招待殷勤,服務熱誠,使旅客有賓至如歸的親切感。 在餐廳方面,這裡餐廳數量眾多,虔誠的猶太教徒多住在西耶路撒冷新城區,所以多為西餐廳和猶太餐館。清真餐館也不少,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巴勒斯坦居民區集中在舊城區和東耶路撒冷區,這裡和周圍的中東各國一樣,開設有許多簡陋的穆斯林平價餐廳。 一般說來,這裡有很多餐廳供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名菜,以迎合來自各地遊客的不同口味。豪華的大餐廳大多附設在各家大型飯店中。菜譜林林總總,佳餚琳瑯滿目,有法式麵包,義大利通心粉、地中海燒烤;墨西哥沙拉、俄製香腸、印度香米、日本壽司、紐西蘭乳酪,以色列糕餅,甚至還有中國風味的名菜小吃。這裡有種熱烘烘的大餅用來沾一種叫DIP的醬,非常可口好吃;DIP醬是用花生、芝麻或咖喱混合著椰汁及胡椒製成,味道鮮美無比。這裡的魚和蝦等海鮮也非常好吃,但是只有外國觀光客欣賞,猶太人很少問津。有一種名叫聖彼得的魚扁扁厚厚的,約有10吋長,有很多肉,用煎焗的方法烹飪,非常鮮美、酥脆、可口。正餐還有甜點,用奶油、蛋和糖漿製成,也很好吃。一般餐廳還供應有葡萄柚、楊梅、橙和蘋果等水果。 耶路撒冷的吃在新、舊城有不同的品味。新城市政中心附近雅法街上的中心廣場,多的是地中海品味的燒烤,許多大飯店每週固定一天也有燒烤大餐。猶太人的地中海式燒烤受到傳統戒律的影響,花樣比較簡單,不外是小黃瓜絲加番茄丁、醬瓜、醬辣椒,主食有烤羊肉串、烤雞、特製臘腸、烤牛排,還有比較特殊的是烤內臟。 在希爾頓飯店對面有一家「東方美食」,賣的也是燒烤牛、羊肉和臘腸,味道相當鮮美。 遊客若由大馬士革門進入伊斯蘭區,有不少這類燒烤店,只是多了烤雞;在通風不是很好的店內,各種肉味油煙瀰漫,與巴勒斯坦人同室進食,也真是回味無窮。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伯人的甜點做得極為精緻可口,秀色可餐。中心廣場附近有一家猶太傳統速食店,烘餅剝開後,除了塞入碎羊肉外,也可以自行挑食幾樣生菜、醬瓜搭配;還可以選用捲餅,三種獨特沾醬隨意添加,人們站著也會吃得不亦樂乎。還可以去嘗試在街頭站著用麵包片夾著油炸丸子或烤羊肉串吃,也是非常有趣和新奇的。 耶路撒冷有的餐廳別出心裁,裝修和服務與相關的歷史、宗教相融合,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去湊興。卡爾多(Cardo)拱形街道上有一家餐館,裡面的侍者都披上羅馬服裝、頭戴桂冠,有的還扮作羅馬武士;現場烘烤的薄餅也像當年那樣丟給客人接。前去捧場的客人也都入鄉隨俗地穿起古羅馬服飾,吃著仿製古代風味的菜餚,內心得到極大的滿足,對現代和傳統的交融並存有了深刻的體會。 一般的大餐廳多附設在一些星級的觀光大飯店內,但是街上還有一些很不錯的專業餐廳。其中的邁克爾•安德魯(Michael Andrew)是一家必須預約的比利時名餐廳,它位於伊梅爾•波塔街12號,開設在大衛王飯店和耶明莫謝間公園裡的聯盟之屋中,廚師口味獨創,各種菜餚非常美味可口,魚湯最受歡迎,需另付12.5%服務費。 卡多庫利納里亞(Cardo Culi-naria)是中東風味的餐廳,客人來此進餐也要事先預約。這裡再現古羅馬時期的風采,在客人光臨時有樂隊奏樂迎賓。店內的侍者們也清一色古羅馬服裝,客人在享受佳餚時也可租用月桂樹冠、白色羅馬袍服或羅馬門人的鎧甲,在用餐過程中並有藝人圍著餐桌表演音樂。店內食物以雞肉為主,禁止吸煙,要另付12%服務費。 洛斯瑪麗(Rosemary)是一家需要預約的著名義大利餐廳,位於大衛王街28號,在綠色環繞的庭園中,在葡萄和橄欖樹樹蔭下的陽台上,邊賞景邊用牛排和義大利通心粉,是無比的享受。此外,櫻花(S-akura)日本料理,高麗之家(Korea House)韓國火鍋,布魯斯兄弟(Bl-ues Borthers)阿根廷牛排館和龍西特(Rungsit)泰國鐵板燒等特色餐廳,都能讓人口齒留香。 這裡的夜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當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的時候,一天的勞累宣告結束,自由輕鬆的氣氛彌漫在大街小巷中。電影院、劇院、音樂廳、夜總會和俱樂部等統統開門納客,吸引著大批的休閒人士。電影院主要是播放美國好萊塢的精彩影片;劇院經常有高水準的芭蕾舞和歌劇表演,演奏的樂團也是世界第一流的;音樂廳也經常有歐美經典音樂節目演出。夜生活的主角永遠都是青年人,當然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們。班亞胡達街(Ben Yehuda St.)和所羅門街(Salo-mon St.)是夜生活的重心,到處都是新潮的娛樂場所。咖啡廳、爵士酒吧和迪斯可舞廳,擠滿了以色列青年和遊客。這裡的夜晚比白天更加美麗迷人,白天在聖蹟林立的舊城絕對是一付深沉肅穆的模樣,到了晚上就能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在流行音樂的伴奏下狂歌亂舞,恣意行樂。這就是聖城獨特的意趣,體現了歷史和現代的矛盾。在笙歌未散的時候,這裡除了休閒外,還是休閒。高談闊論也好,搖滾喧嘩也好,始終沒有人願意將氣氛帶入到敏感的時事上面。因為在這樣的夜晚,是沒有國界、沒有宗教的,洋溢著的只是賞心悅目、及時行樂的氣氛。在所羅門街的地下街左邊有一間酒吧名叫Q Bar,是同性戀成員歡聚的地方;右邊的酒吧名叫亞利桑那(Arizona),是個優雅安靜的好場所。 這裡的居民都恪遵安息日(shabbat)的傳統,在每星期五下午太陽下山到星期六晚上7、8時,都不得做任何工作;一般猶太人公司為了預留員工回家的交通時間,星期五都提早到下午2時之前便下班。在這段時間裡,猶太人什麼都不可以做,不可以開車、搭電梯、拍照,以色列籍的航空公司飛機也不得起降,更不得使用電器。因為不能有按電燈開關的動作,因此猶太人家庭或在安息日不用電爐、或在安息日之前便讓電燈一直開著。而飯店的電梯也有特別對策,在安息日之前將電梯調整為每一層樓都會停,以便讓客人不必去按每個樓層的電梯開關。街上公共汽車也不開,部分特殊道路也在安息日期間關閉,但是觀光客仍可遊樂享受。 耶路撒冷的購物環境非常優越。舊城裡有很多土特產商店,供應有古銅器、銀器、珠寶、陶器、東方古董、猶太教金銀飾物、以色列現代藝術品、橄欖樹的木工藝品、猶太教的燭台、各種紡織品、手織品、地毯、首飾、餐盤和皮件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肉店都異常清潔,有兔肉、羊肉、牛肉和雞鴨肉等出售,牛和羊都是對半割開掛著。這裡沒有花生、核桃之類的堅果食品出售,因為在猶太人的語言中,「堅果」的發音與「罪惡」相似,所以他們忌諱此類食品。在招徠生意的叫喊聲中,討價還價、你來我往,不少生意就在嘶喊聲中成交。 在新城,有許多現代化的大商廈和小巧的精品店,匯集了世界上最時尚的服裝、鞋帽、首飾、家電和玩具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鑽石交易中心(Diamo-nd Exchange Bldg)。以色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鑽石加工中心之一,在這裡購買鑽石最大的優點是比其他地區便宜,因為少了中間層層炒作及一成免稅額度的因素,所以價格至少比一般珠寶店要便宜三成以上。這裡的鑽石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未經鑲嵌的原鑽,有各種形式、色澤、重量,依等級而有不同的價位。另一種是鑲嵌在戒指或項鍊上的鑽石,價位便宜許多。交易中心極為看重華人的消費能力,特別安排有中文解說員。 班亞胡達街上有一家名叫BELT-IN的皮帶店非常有名,是一家恪守傳統風格的專賣店,在這裡可以自由選擇皮帶的顏色、寬細及搭配的帶扣;特別是帶扣的品種繁多又精緻,或帥氣或秀雅,令人愛不釋手,流連忘返。另外,此地還有一種名叫「死海礦泥」的美容品頗為讓人心動。死海是經過千年沉澱的湖泊,海水和黑泥富含很高的天然礦物質,具有使肌膚放鬆、柔軟、光澤的神奇療效。傳說中古羅馬時期的埃及豔后克婁芭特娜經常使用這種礦泥,讓自己始終保持明麗嬌豔的容顏,擁有傾國傾城的魅力;羅馬帝國的三位當權者為了她而不惜相互殘殺,最後落了個身敗名裂的結果。 這個城市有新、舊城之分,新城是土耳其人在1542年所建,周圍群山綠意盎然,是供市民休閒遊憩的大公園。現在的新城是個美麗的現代化市區,面積30平方公里,公共設施良好,街道寬闊,馬路兩旁遍植蔥綠的衫樹、橄欖樹、松樹和柏樹。城區非常整潔,街道上看不見一點垃圾,有很多設備新穎的公共廁所,聞不到一點臭味。大多數住宅周圍栽植各種花卉草木,居民們都過著健康美好的生活。 可能是受歐洲移民的影響,新城的風格有點像許多歐洲城鎮;特別是露天咖啡廳,一字排列在街道上,顯得情調悠閒。新城是個典型的新舊風情相適應的例子,有許多古建築保存得非常好,同歐洲古城一樣老得有味又不覺得破舊,內部公共設施完善,新的建築創意十足。特別是在月光皎潔的夜晚,就會發現這個城市有一股說不出的靜謐感覺。 市中心迪桑戈夫(Dizengoff)大道和羅斯奇爾德(Rothschild)大道的交叉口,有以色列愛樂團本部的麥恩劇場(Mann Auditorium),附近林立著購物中心、銀行、航空公司、迪斯可舞廳和餐廳。夏隆•梅爾大樓(Sharom Mayer Tower)是全國最高的百貨公司和辦公大樓。基卡爾(Kikar)廣場是以色列藝術家、政治家和作家薈萃之地,目前也是青年人們約會的場所。濱海的哈雅(Ha Yarkon)大道旁,則是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的集中地。 週五羊市(Sheep Market)位於洛克菲勒考古博物館正對面的鸛塔(Storks Tower)處,營業時間為每週五上午至下午2時。由於猶太教徒和穆斯林都不能吃豬肉,只能吃牛羊肉,而市場上賣的都是活羊,所以週五羊市賣的也是活羊,因此羊市是養羊者和羊肉店老板之間的交易場所。賣主一個勁地直誇自己的羊好,買主則拚命想殺價。 耶路撒冷可以說是今日世界上最充滿歷史迷情的城市,它的每一個角落都寫滿了歷史的風霜,灑滿了歷史的塵埃。特別是在走一圈不過4公里的舊城,更是處處可見歷史的召喚。許許多多保留於幾個世紀前的建築,衣飾和行止風向,幾乎使人懷疑時間是否到此就凝固不動、突然停止了。 由城牆圍繞的舊城是耶路撒冷東區的中心,面積約只一平方公里,卻包括1000多條小街道,100多間店舖,還有3000多年的歷史;城牆高約10公尺,大部分建築於16世紀;有的石牆歷史更為悠久。整個舊城就由那種長得像凝固沙塊的石灰岩所組成;石塊顏色淡雅,紋理精英,在朝暉夕陽之際,橘黃柔和的陽光會讓這種特別的石塊散發出珍珠般的光澤,因此耶路撒冷又叫做「石頭城」。城內的街道大多狹窄,迂回曲折,起伏不平,不利汽車的通行,因此就以驢子和駱駝為主要的交通工具。城內的房屋都是兩層樓高的磚屋,還有猶太式、羅馬式、希臘式、拜占庭式等風格的建築物,參差不齊地混雜在一起。 舊城大致劃分為基督教區、猶太教區、伊斯蘭教區和亞美尼亞東正教區等四個部分。西北邊的基督教區主要是被聖法蘭西斯路所貫穿,再接上耶穌走過的受難之路,這個區的特色是有一大片的磚瓦屋頂,還有一字排開在石板路上的露天咖啡座,生活情調悠閒,跟街頭上荷槍實彈來回巡走的以色列士兵有點不搭調,東北邊的伊斯蘭教區屋頂多是圓形的,這裡有沿街叫賣的小販、老舊的市集店面、精緻的手工藝品店,以及色澤千變萬化的各種小吃零食攤販充斥;西南邊則是亞美尼亞教區,共佔舊城面積的1/6,有近2000名亞美尼亞居民,世居中亞的亞美尼亞人曾於13世紀攻佔耶路撒冷6週,奠下了在聖城的不凡影響力,但在後來曾受到土耳其人的迫害,約有一萬多人來此避難,因而形成亞美尼亞區。以一個如此狹小的地方,卻同時容納4個不同教派的種族聚居,真算得上是一個奇觀。難怪美國人馬克吐溫說「這大概是人類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的地區」。 東南邊的猶太教區多新砌的石頭建築,但古街的商店會讓人徬徘置身時光隧道中,此處還可看到2000多年前希律王建造的3座城塔和古老的城牆,以及羅馬、拜占庭、十字軍和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時代的建築遺蹟。從雅法門到錫安門之間的猶太區,充滿了現代建築和古蹟並存的現象。卡爾多拱形街道雖然保存有拜占庭時期的城市風格,現在卻是藝術品、裝飾品林立的購物區。附近的胡瓦猶大會堂(Hvrva Synago-gue)、威爾斯拱門(Wilson Arch)、希律王住所(Herodian Quarter)等,還有目前為古蹟博物館的「被焚燬房屋」(Burnt House)等,都是曾經被毀又修復的古代猶太耶路撒冷僅存的見證。寬牆(The Broad Wall)是座寬7公尺的石牆,雖然沒有哭牆那麼出名,但仍然值得欣賞,它是公元前701年由希西安國王(King Hezehian)所修建。一般說來,這是個比較富庶的區,是老一輩猶太人集居之地,尤其是在米亞•舒阿林小區一帶,住的是比較特別的猶太人,他們多身穿黑衣、黑褲及白襯衫,戴黑高帽,腮邊蓄著兩絡繞麻花鬈髮,他們不理會外面的世界,住宅多殘破,商店也不大開門,遇上糾紛,由自己的長老判決,不接受以色列法院審理。 耶路撒冷舊城還有許多聖跡。例如位於亞美尼亞教區的聖雅各伯堂,是為紀念聖雅各伯殉難而修建,聖堂中聖母祭台下面的金質圓盤,是當時行刑時人頭落地之處。還有藏有古版「聖經」多種的古圖書館。在聖殿山西北有總督彼拉多(Puate)的府邸,也是希修王修造的安多尼堡舊址;這裡有彼拉多審訊耶穌的受難室,門上刻有耶穌受難時所用的刑具。聖斯德望堂內有5世紀時的古老地板遺物及古井,國際聞名的「聖經」學院和「聖經」考古研究所就設在此。在聖城北部的山崗上還有一座聖地博物館,是歷史上十字軍騎士團進攻聖城時的營地,館內收藏有聖地出土的文物,並有許多研究「聖經」的資料。 耶穌誕生地本來是個馬糟,現在是一所華麗的教堂,聖堂內掛滿一盞盞油燈,顯得金碧輝煌,教堂內的一處地上嵌著一顆金星,據說就是耶穌出生的馬槽所在地。 耶路撒冷的聖地遺跡,對三種宗教都各具意義。走在舊城的任何角落,都有可能正踩在千年寶藏的遺址上,因此尋寶考古就成了以色列人的風尚。陸續出土的大衛城考古公園和俄斐勒考古公園,就是被考古發掘的。相對於考古方面的探究,以色列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帶動許多現代化、適應潮流的產物。如果在古老的遺跡旁出現時髦的露天咖啡館,人們自然就不會大驚小怪了。 集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三教聖地於一身的耶路撒冷舊城,具有淒美莊嚴的姿態和遙遠神秘的色彩,有著無法抗拒的吸引力。舊城有8座古色古香的城門,非常堅固,顯出一股雄壯的氣概。這8座城門第一座叫做新門(New Gate),建於1889年,是8座城門中最新和最高的一座門,是為連結城內的基督教堂和城外的聖母教堂而建。 從1948∼1967年,新門的外側曾被劃為與約旦之間的國界。 大馬士革門(Damascus Gate)是當地的第二座城門,也是耶路撒冷最美和最熱鬧的一座城門,因通往敘利亞的大馬士革而得名。又因為它通往撒馬利亞的希凱姆門,所以希伯萊語稱之為希凱姆門,阿拉伯語則稱之為「柱之門」(巴卜•阿牟德)。由這座門起直至聖殿的這一段路沿途,在12世紀以後一直居住著大量的穆斯林,因此這裡常有許多阿拉伯人聚集,女的多披著頭巾,男的多穿長袍,城門上方有聳起的堞垛,城門外擺有許多攤子,是阿拉伯人露天傳統市集,髒亂而嘈雜;附近還有著名的週五羊市。在附近被稱為羅馬廣場的地方,是公元2世紀時羅馬皇帝哈德良,為紀念佔領耶路撒冷而建,這個廣場用繪畫和攝影記錄了耶路撒冷的變遷。 希律門(Herod's Gate)位於耶路撒冷舊城的北側,因門上有花的浮雕,因此又叫做「花之門」。它距離人群熙熙攘攘的薩拉夫•阿丁街很近,也因為距離曾經和彼拉多一起愚弄過耶穌的希律家很近而得名。 金門(Golden Gate)位於聖城西側的城牆上,面向基德龍谷地。此城門始建於所羅門王時代,公元7世紀伍麥葉王朝時代改建成現在的拜佔庭式風格,富於個性的雙拱式城門結構非常雄偉,是目前8座城門中唯一仍被關閉的一座。據猶太教徒說,穆斯林們認為救世主在世界末日那天將從此門通過,降臨人間,所以他們就關閉了這座門。但是基督徒們卻傳頌說,耶穌受到群眾的歡迎,進入耶路撒冷城時就是通過這座城門的。 糞門(Dung Gate)名稱不雅,所以一般均按語音譯為敦門,位於聖城的東南方,距離哭牆最近。這座門獨特的名稱源於耶路撒冷舊城中的污物都是經由此門運到城外的。過去它是8座城門中最小的一座,只能通過步行者或挑伕,但是在約旦統治時期曾被拓寬,現在連巴士都可以出入,它內側的廣場,是舊城裡唯一的巴士站。 錫安門(Zion Gate)在聖城的南端,穿過此門便是城內的猶太居民區,可通往錫安山,故名。但阿拉伯人因為它靠近先知大衛之墓,所以就將它叫做大衛門。它是1541年由蘇萊曼大帝下令興建的;1948年獨立戰爭時,以色列軍隊為要救出被約旦軍隊圍困的猶太人,曾從此門進入。後由於戰事失利,以約之間的國境線便劃到了錫安門前,猶太人不得不從舊城撤出。1967年6月,猶太人在戰爭中重新奪回舊城,並再度移居這裡。現在城門上遺留的累累彈痕,正在向遊客述說了這段戰鬥的歷史。 ===[[雅法門]]=== 獅門(Lion's Gate)又名聖•史蒂芬門(St. Stephen's Gate),根據「使徒行傳」第17章記載,聖史蒂芬就是在此門附近殉教的,因此得名。從這座門下去在基德龍谷地,是史蒂芬被石頭打死後埋葬的地方,現在那裡興建有一座希臘正教的聖史蒂芬教堂。獅門另有一個典故:說是在奧圖曼土耳其帝國佔領了耶路撒冷後,蘇萊曼大帝夢見一頭獅子對他說:「你老不在耶路撒冷周圍修築城牆保護你的臣民,我就吃掉你」,夢醒後就下令興築城牆及獅子門。這座城門位於聖城東邊,有兩名手提輕機槍的士兵把守著,但並不干擾遊客的出入,門內迎面有一條小路,就是大名鼎鼎的「苦路」。 舊城的聖殿山(Temple Mount)是聖地中的聖地,這裡到處都是三大宗教的史蹟蹤影,現在屬伊斯蘭教區,也是阿拉伯人比較集中的地方。山的入口處,就是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建築的奧瑪清真寺(Mosque of Omar),穆斯林則稱為岩石圓頂寺(Dome of the Rock),由哈里發阿卜杜拉•馬立克(Abdal Malik)於公元685∼705年所建,是在猶太教第二聖殿廢墟上建造的八邊形圓頂建築,高為56公尺,八邊形每邊長21公尺,圓頂用金箔貼成,頂上有新月形的伊斯蘭教標誌。每一面牆壁都是用大理石砌成,牆壁外面於1561年由奧圖曼土耳其帝國蘇丹蘇萊曼(Suleiman)加貼馬賽克(Mosaic)彩色磁磚裝飾圖案及可蘭經文,非常醒目,使它成為耶路撒冷的地標之一,不論從那個角度遠眺此城,一眼就能看到它的閃爍光芒。 寺內圓頂壁柱都用馬賽克磁磚和彩色玻璃裝飾而成的,顯得非常富麗堂皇,優美迷人。圓頂下方玉欄內的那塊白色岩石的確不同凡響;據說是亞伯拉罕將其子獻祭給上帝以及穆罕默德升天之處。根據「聖經•舊約」記載:上帝為了試探猶太先祖亞伯拉罕的誠心,就命令他在這個地方殺掉自己的親生兒子以撒奉獻給上帝;亞伯拉罕是上帝的忠實信徒,他毫不猶豫地犧牲了自己的兒子,用誠心來感動上帝,請上帝賜福給所有的猶太人。所以,這個地方對猶太人來說無疑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地點。不過,這個地方卻是現代猶太人的禁區:根據猶太法典,在救世主彌賽亞降臨之前,被古羅馬人摧毀的聖殿不能夠重建,猶太子民也不能踏上聖殿山聖殿遺址。為了順應觀光潮流,猶太籍的導遊不受這個限制。又根據可蘭經記載: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城傳教布道時,日子過得很艱難,因為當地的富人都反對他。有天夜裡,天使加百利(Gabriel)喚醒他。送給他一匹銀灰色的牝馬;奇怪的是,這匹馬有一個女人的頭。牠默馱著穆罕默德,不停地急馳如飛,連夜把他送到這裡。又踩在這塊大石上,奮力一縱,將穆罕默德送上天庭,接受了真主的訓示,然後又馬不停蹄地將他送回到麥加城。現在那塊白色岩石上還有一個小洞,就是那時留下來的足印。據說亞當就在這裡被神用泥土塑成人形。白色岩石下有一個叫比雷•阿爾瓦(Birel-Arwah)的洞穴,就是靈魂之井;伊斯蘭教的典籍中認為這就是世界的中心。雖然猶太教徒堅決認為那白色岩石是先祖亞伯拉罕的遺物,但絲毫不能動搖穆斯林對它的崇拜恭敬之情。奧瑪清真寺被視為繼麥加和麥地拉之後另一個偉大的伊斯蘭教聖地,寺內鋪滿華麗的地毯,天花板和壁柱同樣有精美的花紋和圖案;使人置身其中,有一種恬靜祥和的感覺。用純金泊貼成的金頂永遠放射眩目的光彩,籠罩了整個聖殿山。這種雄偉壯麗的景觀,充分表明了穆斯林對真主的虔誠和敬仰。多年來,清真寺貼金的工程費用都是由約旦獨力承擔。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或許相互仇視,但約旦佔領此處時,仍允許猶太人進來默禱;而今以色列佔有此處時,也依舊允許阿拉伯人前往清真寺膜拜。由此可見,宗教力量的崇高巨大,使得人們即使處於戰爭的陰影下,仍然不忘追求和平的心願。 與奧瑪清真寺相望的阿克薩清真寺(El Aqsa Mosque),是僅次於麥加聖寺和麥地那先知寺的第三座聖寺。「阿克薩」在阿拉伯文中是「極遠」的意思,此名稱源自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一次神奇的登霄夜遊七重天的傳說。清真寺始建於公元709年馬立克哈里發時代,公元780年毀於地震,後幾經翻修,現存的大部分建築,是11世紀扎希哈爾哈里發時代留下來的。其中西面的圓形拱頂,是被稱作「白色清真寺」的十字軍佔領時期的建築,1099年成為王宮,被人們稱為「所羅門的神殿」,清真寺的一部分被改為教堂,另有一部分當作十字軍騎士團的營房和軍械庫。1187年,薩拉丁從十字軍的佔領下收復耶路撒冷,下令修復清真寺,重建神龕,用彩石鑲嵌的圖案修飾圓頂,並在寺內安置了木製講台。寺裡還有一座長方形的歐默爾大禮拜寺(歐默爾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死後的第二任哈里發),內有大小廳堂各一間,大廳稱為阿齊茲廳;小廳非常豪華,內設有扎卡里亞壁龕。寺的北門有座高大的門廊,係阿尤布王朝蘇丹伊薩於1217年所建,由7個獨立的拱門組成,每座拱門又與清真寺大殿的一扇門遙遙相對。寺前的「卡斯」水池是人們做禮拜之前小淨之處,1969年8月清真寺部分建築又被火焚。 這座清真寺具有另外一種建築風格:樸素的羅馬式外觀和黑色圓頂拱門架構出沉靜肅穆的氣勢。雖然比不上奧瑪清真寺的炫麗,但卻另有一番天然的和諧,是紀念穆罕默德從麥加趕往升天之處稍作停留之地、而專門修建的一個伊斯蘭教的聖地。它的主體建築高88公尺,長70公尺,寬35公尺,寺內聳立有53根大理石圓柱和49根方柱。 在近代,阿克薩清真寺曾發生過兩次震撼人心的大事:一是在1951年10月,當時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在清真寺入口附近,被阿拉伯過激派分子刺殺身亡,同時國王孫子侯賽因也在附近被子彈擊中胸部,但僥倖撿回一命;二是在1969年,清真寺又被幾乎走極端的澳大利亞基督教徒縱火焚燒,致使不少各類歷史文物被燬。 ===[[哭牆]]=== 苦路(Via Dolorosa)又叫做「悲痛之路」,是耶穌從接受審判、背負十字架遊街示眾,到被釘上十字架而死,以及後來復活升天所經歷的路途。它一共有14站,橫跨了舊城內的猶太區和伊斯蘭區,一直延伸到錫安門外的錫安山上。 第1站是耶穌受審處和被判死刑的亞美尼亞要塞,現在是一所奧瑪利雅(El Omarija)高中男校。這裡有座尖塔,週五方濟各教會遊行活動就是從這裡開始。 第2站是在高中男校不遠處的鞭打教堂,在這裡耶穌被背上了十字架,還被羅馬士兵戴上了荊棘冠冕,並遭到鞭打。現在教堂的彩繪玻璃上還繪描了當時的情景,祭壇的拱頂上也裝飾著荊冠。 第3站是他因體力不支,負擔不了沉重的十字架而首次跌倒的地方。波蘭天主教騎士團曾在此興建一座小教堂,現屬亞美尼亞天主教會管理,教堂外門上有耶穌跌倒的浮雕繪畫。 第4站是亞美尼亞人建立的苦惱的聖母瑪利亞教堂,據說當時瑪利亞在這裡見到了背著十字架的耶穌。現在這座教堂的門上還描繪了當時的情景,在教堂地下發現的拜占庭時代的馬賽克裡還發現了瑪利亞的鞋。 第5站是西蒙在這裡替耶穌背上十字架。據「馬可福音」記載,古利奈人西蒙在這裡替耶穌背上十字架。 第6站是現在的貝洛尼卡教堂。據說有一位名叫貝洛尼卡的女子,曾在這裡用一條絹質的手帕擦拭耶穌的臉,於是耶穌的面容便印在這條手帕上。現在這條手帕被不公開地珍存在義大利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裡。 第7站是位於城外與巴薩爾街交匯處,是基督教傳說中的審判門,耶穌被這裡的鋪路石子絆倒過兩次。據說這裡的門上還曾掛過耶穌的罪狀書。 第8站據「路加福音」的記載:在這裡耶穌曾對一位耶路撒冷悲慟的姑娘安慰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泣,要為妳自己和妳的兒女哭泣。現在這裡聖哈拉保斯希臘正教會修道院的牆壁上,還刻著一支紀念十字架。 第9站是耶穌第3次跌倒的地方,這是從Suq Khan Al-Zeit街小屋旁邊樓梯上去、沿路向右轉後再向左轉的聖墓教堂。教堂入口處羅馬時代的石製門柱旁,就是耶穌第3次倒下的地方。 第10站和後面的幾站都在現在的聖墓教堂範圍內,它坐落在一片山丘上,是當時羅馬行刑場。聖墓教堂內的右方,還有一些天主教的小教堂,耶穌就是在這裡被剝去了衣服。 第11站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小教堂的祭壇,耶穌就是在這裡被釘上十字架的。 第12站是耶穌死亡的地方,就在兩個祭壇之間。在與羅馬天主教小教堂相鄰的希臘正教會小教堂的祭壇上,有耶穌受難的畫像,祭壇下岩石上做了記號的地方,據說是被處刑的耶穌十字架放置的地方,耶穌就是在那裡斷了氣。 第13站是耶穌被從十字架上拉下來的地方,目前這裡安置著瑪利亞的胸像。這是一座叫做斯塔巴特馬特爾的瑪利亞為耶穌之死抹膏油而哭泣的小祭壇,據說聖母瑪利亞從這裡收斂了耶穌的遺體。 第14站是苦路的終點,也是耶穌被收斂入墓的地方,現在已成為一座教堂。在天使禮拜堂的深處有個小房間,收藏有耶穌的墓碑。 為了讓基督徒充分領悟到耶穌基督代罪救世的精神,這裡的基督教神職人員都要在舊城舉行歷時兩小時的耶穌受難儀式,帶領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沿著「苦路」祈禱誦經,緬懷當年耶穌所承受的苦難。每一站的地點上都標示有雕刻及壁畫,讓信徒和遊客對歷史背景有更深刻的瞭解。第10∼14站的故事都發生在聖墓教堂內,表述了耶穌被脫掉衣袍、釘上十字架、死在十字架、遺體被搬下來,以及復活升天的故事。整個「苦路」歷時兩小時。經過的地段大多彎彎曲曲、又窄又暗,有時有半圓形拱門出現,有時有石級上下起落,處處象徵著耶穌當年所遭遇的屈辱和痛苦。 「苦路」事實上是一條寬不及兩公尺非常熱鬧的世俗之路,它高高低低,多係石階,兩旁密密麻麻地挨著小店和地攤,多數小店間屋檐相接不見天光,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在展售著來自各地的旅遊紀念品。 聖墓教堂(Church of Holy Sepulchre)又稱復活教堂,是基督教的聖地,聳立在舊城的卡爾瓦里(Calvary)山。據說,耶穌在耶路撒冷傳教時遭到迫害,被猶太教當局拘送羅馬總督彼拉多處,經判決釘死在十字架上,3天後復活,40天後升天。公元326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母后海倫娜巡視耶路撒冷時,下令在耶穌受難、安葬和復活之地,建造了這座教堂,而於公元336年完成。人們認為海倫娜在發掘這個地方時,曾發現了基督的墓和十字架的碎片。這座教堂曾數度經歷戰火,尤其是公元614年波斯薩珊王朝及1009年埃及哈里發的攻擊,使教堂遭到了重大的破壞,但是後來都加以修復。1099年的十字軍時代,曾有過一次大改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聖墓教堂,就是以當時的建築為基礎在1808年大火後所重建的。 這是一座奇特的中世紀建築,耶穌的墳墓和墳墓的進口都在此教堂內。從外面看,是個門很矮、要低著頭才能進入的教堂,裡面卻分為3個教堂和幾個小禮拜堂。分別由羅馬天主教、希臘正教、亞美尼亞東正教、科普特教派和敘利亞正教等5個宗教團體所共同管理。此外,衣索匹亞在頂層還有一間小教堂和一個小房間。 聖墓教堂帶有明顯的中世紀風格:嚴肅、樸實、單調,聖墓就在教堂中央的穴裡。釘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石頭,已被一個巨大的玻璃罩保護著。教堂內停放過耶穌遺體的盤石和一旁擺設著的燭台和神位,都是用珠寶鑲嵌而成。祭壇內盡是描繪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到升天復活的故事壁畫,讓人深感耶穌的偉大、忍辱負重和博愛仁慈。傳說:耶穌殉難時上天震怒,大地動搖,石頭上留下長長的裂縫。 聖墓花園(Garden Tomb)位於大馬士革門外,1882年被英國查理士•戈登將軍所發現的(他曾協助中國清朝政府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當他路過耶路撒冷時,發現一座山丘的外型很像聖經所描述的耶穌被釘在十字架的地方。後來一群英國基督徒在此挖掘到希律王時期的「兩室古墳」、巨大的地下蓄水池,以及骷髏形的山丘,認為這些景物和聖經中所記載的耶穌被釘與被埋葬的地方非常吻合,因此相信這裡才真正是耶穌被釘、死亡、埋葬和復活的地方,乃闢為聖墓花園,並於1893年起,英國人設立了「聖墓花園協會」來加以管理。 這個聖墓花園像一般花園,其範圍在一座低岩石山丘前,由大馬士革門向北走便可抵達。墳墓由岩石所砌成的石門進入,引入到一間長方形的接待室(通常是換洗屍體的地方)內,右側是墓室,面對墓室左側是埋放屍體的地方。聖墓花園協會的所有人員都相信,這裡才是基督埋葬和復活的真正地方,因為在耶穌時代的城牆確實是現代聖墓花園的位置。 錫安山(Mt. Zion)是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地方,它坐落在耶路撒冷舊城外的西南角,許多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都認為這裡是非常神聖地方。在公元前7世紀第一聖殿末期此山第一次被建設,在第二聖殿時期被命名,但是現在的錫安山與古代的錫安山位置稍有不同,傳統上認為大衛王之墓就是在這座山丘上,但是聖經卻指出大衛王是葬在大衛城中,就是俄斐勒山。在拜占庭時期,錫安山教會是聖地早期教會之一,由君土坦丁立碑紀念「錫安之母」(Ourlady of Mount Zion);後來錫安山教會於公元614年被波斯人所毀。在十字軍時期,新教會是建立在拜占庭教會的遺址上,稱為聖母瑪利亞堂,而錫安山的公墓和教會,則建立在19世紀和20世紀。1964年當時的教宗若望保祿六世曾造訪錫安山,乃整理一條通往錫安山之路,並命名為「教宗之路」,屬今日冷橋路的一部分,是今日前往錫安山的最方便之路。 天主教徒相信,當地黑色屋頂的安眠堂是聖母瑪利亞安息之處,它的旁邊便是耶穌最後晚餐室,當時這裡是耶路撒冷南邊城牆裡的富裕住宅區。走出最後晚餐室,順旁邊的樓梯而下,就可到達大衛王墓。儘管它很可能不是真正的大衛王墓,但是在約旦佔領耶路撒冷舊城期間,曾禁止猶太人到哭牆禱告,這裡便成為猶太教的聖地之一。 最後晚餐室在錫安山大衛王墓的上層。傳說耶穌受難前夕與門徒聚餐時,以餅和酒象徵自己的身體和血液,分發給眾門徒吃,以示愛心。此後,信徒們領食少量的餅和酒,以表紀念耶穌之意,成為宗教的一種儀式,基督教稱之為聖餐,天主教稱之為彌撒。令人難以致信的是:現在最後晚餐室裡面空空如也,既無餐桌,也沒有一張椅子。原來,此處最早被波斯人所毀,後經十字軍修復,但穆斯林又把它改為清真寺。以色列取得耶路撒冷的控制權後,這個教堂歸一個猶太牧師管理。因為猶太教的第一個王的大衛王陵墓就在最後晚餐室的下層,不能隨意驚動沉睡在地下已有3000多年的大衛王,所以最後晚餐室顯得非常簡陋。 大衛王墓(Tomb of King Dav-id)是繼哭牆之後最神聖的猶太聖所,猶太人和穆斯林都非常重視它。根據歷史的記載,希伯萊王國的前三位國王分別為掃羅王、大衛王及所羅門王,他們各自治理國家40年,都使國勢強盛,疆土遼闊。在掃羅王時代,大衛還是一個牧童,有一次到軍中探望三位與敵軍隔著以拉谷對壘的兄長,正值敵軍身高3公尺的巨人哥利亞出來罵戰,令以色列軍官兵望而心寒。大衛憤於哥利亞的猖狂無禮,乃請纓出戰,在以拉溪谷中挑選5個光滑的石子放在袋裡,手中拿著甩石的機弦出去迎戰。在交戰中,哥利亞被大衛石子擊中額頭倒地不起,大衛就用哥利亞的刀將巨人的頭割下,敵人見自己的巨人喪命,乃棄械逃跑,以色列軍大獲全勝,大衛乃被掃羅王封為大將。 據聖經故事記載,大衛王死後葬於大衛城,但大衛城可能有兩個地點,一個是伯利恆城,另一個是聖殿山南面的俄斐勒。但是自從西班牙土特拉的賓雅敏拉比於1173年到訪耶路撒冷後,便議定大衛王是葬在錫安山頭上。現在大衛王墓所在建有雄偉的建築物,其下層的小教堂已變成一間猶太會堂,堂內設有大衛王的衣冠冢,世稱大衛王墓。它後面壁龕的牆上有燒焦和裂縫的痕蹟,相信與公元614及965年的兩次大火災有關。1335年,聖方濟各會曾進行過修復。 大衛王墓在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中,曾經受到砲火的無情損毀,後來在進行修復工作時,曾被考古學家發現墓下有多層地板,分別屬於十字軍、拜占庭和羅馬時代,其中一個分析結果,更顯示這裡在羅馬時代已經是一間會堂教會。墓的入口門框上有個巨型木製的麥蘇薩(Mezuza),內有經文。現在的大衛王墓石棺被繡有大衛之星的天鵝絨蓋著,此外還有裝著22個聖書的經簡裝飾著,「22」代表了大衛的繼承者22人。每年的以色列國慶日,各猶太團體都會前來獻上各地猶太宗教器皿,如妥拉經卷、金燈台、光明節燈和冠冕等,以示尊敬。 大衛塔(David's Tower)事實上是一座巨大的古代城堡,位於耶路撒冷舊城西面的雅法門內,這座城堡三面環谷,形勢險要,約在公元前2000年是耶布斯人的根據地,附近有個基訓泉水源,利用地下水道將泉水引入城內,供人民生活之需。大衛王也發現了這處水泉,乃秘密沿著基訓泉的取水口,攻下了易守難攻的耶路撒冷城,後在希伯倫被擁立為王,並且在耶路撒冷正式登基,立耶路撒冷為王都,所以後來這個城堡就被稱為大衛城,即大衛塔。而大衛塔這一名稱的由來,似乎是由拜占庭時代的誤讀所引起的,並傳說大衛王曾在這裡偷看他的忠臣烏利亞之妻芭提希巴洗澡。 事實上大衛塔和大衛王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它是公元前20年希律王為保衛耶路撒冷所建的要塞,要塞的3座尖塔分別以其妻茜利阿姆、其兄法薩埃魯和他的好友希皮科斯的名字加以命名的。公元70年時羅馬人佔領此城,尖塔倖被保存下來。到了11世紀十字軍時代,曾多次被重修成十字軍的總指揮部。後來蘇萊曼大帝把它作為要塞,加建了護城河、吊橋和馬木路克清真寺等;1655年尖塔被擴建,成為叫拜樓。這座塔一直都是代表耶路撒冷舊城的路標,由塔頂俯視,整個美麗的舊城盡收眼底。順著階梯可以登上環繞全城的城牆上。沿著城牆上的走道,可以環城一周;這條環城小道分為四段,每一段路線都呈現出舊城不同角度的面貌。 大衛塔城堡中設有耶路撒冷歷史博物館,主體大樓叫做菲莎爾大樓,館內的7個不同房間,展出了耶路撒冷由迦南時代、第一聖殿、第二聖殿、羅馬與拜占庭時代、伊斯蘭教與十字軍時代、馬木路克和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時代、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末期與英國托管時期的歷史圖片及模型等。 大衛城考古公園(The City of David Archeological Park)位於舊城東南面摩利亞山一條向下行的長長山脊上,山麓就是當時耶路撒冷城裡所有居民賴以為生的基訓泉(Gibon Spring),那裡有迦南及以色列城堡的遺蹟,還有公元前10世紀一座高16公尺可能是大衛王建造的建築物;以及公元前8和7世紀猶太人的住宅。 與基訓泉水源連接的還有兩條水道:一條稱為西洛亞姆水道(Siloam Channel),另一條叫做希澤凱阿隧道(Hezekiah's Tunnel)。西洛亞姆水道大概是指聖經提及的「西洛亞姆緩流的水」,因為它下行5公釐後再前行300公尺流入下池(舊池),又稱為「靠近王園的西洛亞姆池」。但是這條水道為明渠,易引起敵人的注意,大衛王後300年的耶路撒冷王希澤凱阿,為了保護居民在戰時的飲水供應,乃在岩石中開鑿了一條地下引水道,把城外基訓泉水引到城內的西洛亞姆水池裡,並把城外的泉水入口封閉。這種巧妙的工程甚至瞞過了城內居民,直到15世紀,居民還以為西洛亞姆池是個泉眼。 俄斐勒考古花園(Ophel Arch-eologcal Garden)位於聖殿山東南麓,這裡遺留著不同的統治者所建築的25層廢墟,它顯示了耶路撒冷2500年來的歷史。聖殿山南側的牆壁與俄斐勒丘陵相連,它是希律王時代與聖殿相通的古老階梯及胡爾達大門(Hulda Gate)的所在地,是崇拜者進入第二聖殿建築群必經之地,7世紀伊斯蘭教時代皇宮的遺址也在發掘出來的古物之列。此外,這裡還發現有公元前1000年開始的拜占庭時代、伍麥葉時代的馬賽克遺蹟,並發現與聖殿底下丘陵相通的隧道,以及沐浴用的水槽。 橄欖山(Mount of Olives)是基督教和猶太教的聖地之一,坐落在舊城東部石灰岩山脊海拔815公尺的丘陵上,整座山全長3.5公里,寬2公里,被分割成三個部分。南區是海拔805公尺的攻擊要塞,與外邦人祭壇相連,是所羅門王為外邦太太所建,頂端有座修道院,四處是杉林,一般所說橄欖山就是指此山。第二峰為升天峰,海拔734公尺,相傳耶穌死後40天復活,山頂設有耶穌升天教堂(Church of Assension),就是耶穌升天之處。教堂呈八角形,內有石柱用來支撐教堂的圓頂,頂上有個小孔,小孔直線下垂的地方有塊石頭,上面有兩個足印,相傳是耶穌升天時所留下來的足印。在教堂南面不遠處有天主經堂(Church of Deter Noster),相傳是耶穌教授門徒誦唸經文的地方,它與加爾默羅會修女的會院連成一體,會院周圍的走廊上,有包括中文在內的44種文字書寫的主禱文。此外,橄欖山上設有希伯萊大學的建築和哈達斯亞(Hadassah)醫院,還有俄國人教會的高塔和一家大飯店。因為山丘的斜坡上生長有許多橄欖樹,故命名為橄欖山。山下則有聖母升天堂,建於聖母的故墓上,是十字軍時代的建築物,現在由希臘正教所管理。 在新約中提到橄欖山的,多與耶穌有關。耶穌在被害前曾長期生活在這裡,傳經布道,教授門徒,每天都會往返經過橄欖山,也在此向門徒們預言耶城的毀滅和悲哀的命運,以及在客西馬尼園被捕等事件。 橄欖山的歷史與耶路撒冷的歷史息息相關,歷來要進攻耶路撒冷的軍隊,都先要在此安營紮寨。羅馬帝國將領提化斯(後來曾擔任羅馬皇帝)曾在這裡駐軍,穆斯林軍團在圍困耶路撒冷時也屯兵於此,埃及蘇丹薩拉丁也曾駐軍此地。 雖然橄欖山上遍布基督教的聖蹟,為基督教徒們所敬仰;但是猶太教徒們也將此山看作神聖之地。橄欖山有全世界最古老、規模最大的猶太墓區,從山腰延伸到山麓,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使人大有時光交替、千年沉浮的感覺。經常可以看見穿著猶太傳統服裝的猶太教徒,站在先祖的墓地前,點燃蠟燭,默誦經文,祈求禱告。他們的臉上散發出虔誠恭敬的光澤,足以讓人感慨萬千。 客西馬尼園(Gethsemane)位於橄欖山麓,是順著耶路撒冷東部伸展約1.5公里的花園,它與耶路撒冷隔著希倫澤相望。這個傳說中著名的名園,現在的外貌與古代沒有什麼二樣,它仍然保留著耶穌時代的一切,甚至很可能在耶穌時代的橄欖樹仍然存在。園內有8棵橄欖樹,樹齡已不可考,有些植物學家聲稱它們可能有3000年樹齡。但猶太史學家約瑟夫曾記載,羅馬將軍提多於公元70年將耶路撒冷周圍所有樹木砍伐燒燬,如果這8棵大樹真的逃過這次劫難的話,它們應該已有3000多年歷史。如果不是當初的老樹,那也就是在耶穌傷痛地禱告那一夜發芽的橄欖樹苗,至今生生不息。 這個園子是耶穌經常前往進修及禱告的地方,據說他曾在這裡度過被釘十字架前的最後一個晚上,在這個園子裡經歷了他畢生最痛苦憂傷的時刻。但為了承擔全人類的罪惡,乃選擇在十字架上捨身。 萬國教堂(Church of All Nati-ons)又叫做苦悶教堂(Basilica of the Agony),是客西馬尼亞園裡的一座小禮拜堂,由16個國家捐資興建,義大利名建築師巴路茲(A. Barluzzi)所設計,建於1919∼1924年。正門上有聖母瑪利亞的彩繪壁畫,堂前3個門拱代表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三次禱告。4根柱子上各有一個手捧聖書的人,代表4位福音書作者: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山形牆上有幅非常動人的碎磚砌畫,顯示耶穌順服地把自己和世人的痛苦交在上帝的面前。教堂裡以雪花石作的窗戶僅透射少許紫光,故意營造一種黑暗感和祈禱的氣氛,使入內禱拜者感受到耶穌被捕那晚黑暗勢力的膨脹。堂前聖壇有塊方形聖石,圍以荊棘狀的合金裝飾,據說就是耶穌在上面懇切禱告的聖石。堂前由左至右有3幅巨型碎磚砌畫,畫意依次是「猶大賣主」、「憂傷禱告」和「耶穌被捕」。 雞鳴教堂(St. Peter in Gallica-ntu Church)又叫做聖彼得加利西亞教堂,是被錫安門的松林所圍繞的山上教堂,從這裡可以眺望到大衛城。耶穌被捕後就被關在這裡的地牢中度過了他的最後一晚,然後被帶到彼拉多總督那裡接受審判,彼拉多對陪審的人們說:「你們看這個人,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來」。他雖然想放了耶穌,但是祭司不同意。耶穌雖有機會為自己辯解,但卻不願那麼做,逕自來到裁判席為自己背上十字架,兵丁則用荊棘編成的冠冕給他戴上,為他穿上紫袍,又挨近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萬歲!」,然後用手掌打他。 瑪利亞永眠教堂(Basilica of the Dormition Abbey)坐落在錫安門的南側,是耶路撒冷最大的教堂之一,始建於1910年,花費了10年時間才告完成,是為了紀念聖母瑪利亞而建。在這座高聳入雲的教堂裡,有一尊用櫻木和象牙製作成長眠不朽的聖母瑪利亞像。 大猶太教會堂(The Great Sy-nagogue)在喬治大街旁獨立花園的對面,是以色列最大的猶太教會堂,也是耶路撒冷猶太教會堂的總部。由於猶太教禁止偶像崇拜,所以會堂內沒有什麼擺設和裝璜,只展示了17世紀在義大利帕多瓦發現的聖柩。 多米森教堂是一座擁有圓頂鐘塔、羅馬建築式樣的本篤會教堂,相傳這裡是聖母瑪利亞逝世的地方。教堂設在錫安山上,堂內的地下室,有尊聖母瑪利亞躺臥、進入永遠睡眠的雕像。 薩赫萊清真寺(Al Qubbat as Sakhrah)又稱為聖石拱頂清真寺(The Dome of the Rock),位於舊城東部伊斯蘭教聖地神殿山正中,又名石殿,「薩赫萊」就是阿拉伯文「石頭」的音譯。它始建於公元691年,是阿拉伯倭馬亞王朝一位哈里登所興建,結構嚴謹,造型優美,富麗堂皇,充分反映了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特色。寺的主體為大圓頂,塗有厚厚的金箔,在陽光下閃耀奪目。金頂下有等邊八角形牆體,每面寬20.5公尺,高9.5公尺,全用石塊砌成。圓頂由分布在同一圓周上的16根大理石柱子支撐,每根的顏色、高度和厚度都不相同。圓頂外圍用花瓷磚貼面,上面橫寫著可蘭經文。寺內裝飾金碧輝煌,圓頂下方供奉著穆罕默德「夜行登霄」的聖石,呈不規則形狀,南北長約17.7公尺,東西寬約13.5公尺,岩石上有許多鎬鑿的痕跡,據說是十字軍東侵時所留。聖石下有個洞穴,據說過去是聖人亞伯拉罕、大衛王、所羅門王和穆罕默德等人祈禱的地方,穆斯林稱之為「靈魂之窗」,傳說當世界末日審判來臨時,所有的靈魂都將集中在這裡。石殿附近有用巨石壘成的高大院牆,長47.5公尺,高19.9公尺,叫做飛馬牆,相傳穆罕默德夜行時曾把飛馬停靠於此。 相傳公元621年7月的一天夜晚,穆罕默德在沉睡中被天使賈卜里勒喚醒,和天使共同乘坐一匹臉如女子、身展兩翼、尾如孔雀的飛馬,從麥加來到耶路撒冷,踏著一塊岩石,登霄遨遊七重天,見到了「先知」、「天堂」和「火獄」,並聆聽真主的啟示,黎明重返麥加。這次神奇的「夜行和登霄」,記載在「可蘭經•夜行篇」中。此後穆斯林將耶路撒冷視為聖地,並以伊斯蘭曆太陰年7月17日定為「登霄節」,穆罕默德所踏的岩石也成了聖石,它與沙烏地阿拉伯麥加的「克爾白」(天房)的玄石,具有同等的神聖地位。 伊斯蘭博物館(The Islamic Museum)位於聖殿山西側,其主要特色是收集了許多可蘭經珍品,館內最值得參觀的也就是這些珍貴的可蘭經收藏品。這些珍本的可蘭經年代久遠,最早寫於馬木路克王朝時代,部頭大,種類多,這些經典作品色彩之豐富,藝術價值之高,令人不禁驚嘆。此外,這裡還有陶器、貨幣和彩色玻璃器皿的展出,也非常引人注目。還有那些在戰爭中使用過的刀劍,也向觀眾講述了耶路撒冷戰鬥的歷史。另外,館內有一口大鍋,過去是用來為窮人煮飯的。 亞米尼亞博物館(Amenian Museum)於1968年在亞米尼亞正教會的支持下開館,又叫做愛德華和海倫.馬爾迪格安博物館。由於是建在亞米尼亞神職人員宿舍的遺址上,是一座帶有水井的美麗的庭院,同時也是人們小憩的理想地方。在這座博物館內的展示品中,有系統地記載了從公元46年的基督化運動、到20世紀初的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末期發生的所謂150萬亞米尼亞人大屠殺事件,一直到猶太人再到耶路撒冷定居,這段漫長時期內的大量寫實。 洛克菲勒考古博物館(The Rockfeller Archaelogical Museum)開館於1938年,由英國約翰•D•洛克菲勒所資助。這座八面體形象的博物館佔地廣闊,館內陳列了在海法附近卡爾邁勒山上所發現的鐵器時代和銅器時代的遺物,其中甚至有9萬多年前的古器。此外,館內還有希夏姆宮的美麗雕刻和裝飾品等。 聖經世界博物館(Bible Lands Museum)位於新城區格洛街25號(25 Granot St.),館內展示了加拿大美術收藏家博羅夫斯基(Eilic Borouski)博士的個人收藏品,以 「眼看聖經世界」為主題,展示了來自古代以色列、埃及、美索不達米亞等地的珍貴聖經收藏品,讓讀者沿著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600年的時代軌跡,去欣賞獨特的收藏品世界。這裡還有非常珍稀的公元前800年亞述帝國時代半獅半鷲怪獸的象牙像。此外,第3畫廊內有方便的計算機檢索系統。 以色列博物館(The Israel Mu-seum),就是國家博物館,是綜合學習以色列歷史的最佳地方,也是以色列文化財產的寶庫,1965年以國家博物館的身分對外開放,由多個展示館、雕刻庭園和兒童遊戲場等構成,並且主要館藏都在地下。 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館是以色列博物館的主要展廳,呈洋蔥狀,以死海古卷發現當時、古卷所在的壺蓋形為基礎。死海古卷就是舊約,而舊約對一般人來說只是個故事,但對基督徒來說卻是聖經,對猶太人來說則是他們的族譜和根。這個死海古卷是目前所發現的公元前3∼2世紀手寫的聖典中,最古老的希伯萊文聖典。1947年獨立戰爭之前,在死海西北方的古姆蘭地方,有幾個阿拉伯貝杜茵牧童在尋找迷途羔羊時往一個洞穴內扔石頭,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陶罐,內裝有用希伯萊文書寫的舊約聖經羊皮卷軸。經過考證,這件珍貴的手抄本是公元前一世紀左右隱居在此地的猶太人所遺留下來的,是目前人類所發現年代最久遠聖經抄本的死海古卷,因而引起了世界聖書學術界的轟動,被譽係20世紀的大發現。 民族美術館(Ethnology Pav-ilion)主要任務是收集與以色列民族學相關的資料,以及全世界猶太人藝術家的美術作品。除了展示有夏加爾、梵谷和畢卡索等名家的作品外,還以模型追溯猶太人由中世紀到今日生活的一角,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廚房文化的演進,由用灶火炒菜的時代,進步到今日擁有微波爐和洗碗機的現代化時代。 猶太和考古館(Judaica & Arc-haeological Pavilion)聚集了史前至阿拉伯時代為數龐大的出土品,其中以以色列考古學會的收集品為主,有大約20萬年前的象牙、希伯萊語碑、迦南人的土器、武器及銅石器時代的骨灰堂等珍貴存品。 魏斯布羅德館(Weisbrod Pav-ilion)是個以現代藝術為中心的美術館,展示有印象派及後期印象派的作品,並陳列有猶太人富豪思柴爾德捐贈的私人收藏品;館內還展出羅丹的雕塑。 國家博物館為了儘量延長展覽品的壽命,不但有現代化嚴密的保安措施,最好的空調設備,展品分期輪流展出,並且所有的燈光都經過特別設計,每個展示櫃的閱讀燈光,都會在一定的時間內自動熄滅。此外,館內除了收藏各種聖經版本外,還收集來自世界各地猶太人傳統的文物、藝術品和當地的歷代古物。 國家紀念館又叫做太屠殺博物館,或大浩劫紀念館(Yad Vash-em),是耶路撒冷最值得參觀的地方,整座建築物是簡單的一字形排開,並且深入地下。館外有兩幅巨大的浮雕,刻畫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猶太人為生存而戰、而成仁的悲壯。 在這兩幅浮雕中,有一幅是描述華沙猶太區的猶太反抗軍,他們率領群眾義勇出兵,對抗納粹德軍,顯得英氣風發;另一幅則描繪東歐猶太人被德軍押往集中營前的最後旅程,猶太人無奈地低頭前行,一名猶太小孩期盼後有援軍相助,不時回頭往後看,將當時猶太人死前求生的慾念展現得淋漓盡致,令人為之斷腸。押送他們的納粹德軍士兵,在浮雕裡全部沒有臉孔,是用一塊黃石代替。館內忠實地顯示自1940年起猶太人遭受屠殺的悲慘歷史,館方通過以各種圖片、文獻、史料與實物的展示,訴說納粹德軍如何有預謀、有計劃地對600萬猶太人展開慘無人道的血腥屠殺。 館內陳列出放大的黑白照片,都是一張張歷史檔案發出的痛心控訴。這裡還蒐集了全世界最多和最完整的猶太人受難者的名錄和資料,估計在多達600萬死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屠殺的猶太人中,這家博物館便收集到300多萬猶太人受難者的姓名、個人小傳和照片,彌足珍貴。 在國家紀念館外,還有一座兒童亡靈紀念館。一排排長方形水泥柱矗立在藍天下,上端仍有外露的鋼筋,象徵著未完成的使命。往下走緩步進入兒童亡靈紀念館,館內利用玻璃、鏡子反射的原理,將6根蠟燭的光芒反射在偌大的紀念館內,映照著懸掛在牆壁上及曲折長廊上的一楨楨兒童照片,那些都是在納粹德軍殘殺下的早夭生命,錄音一聲聲覆誦著他們的名字,令人不由地格外傷感。 國會大廈坐落在新市區,係於1966年由特拉維夫遷來此地。這是一座佔地雖廣,但型式卻不宏偉的建築物,由約瑟卡拉文和多卡岷兩位建築師所共同設計完成,用耶路撒冷出產的石灰石建成。國會建築內存放有不少非常珍貴的藝術品,包括3幅馬可夏迦的巨幅掛毯,懸掛在接待大廳上;地板圖案和牆上的馬賽克圖案也是由他設計的。國會一週開會3次,都對外開放。大廈內主要的建築是:可以容納120位國會議員的會議廳、一個猶太會堂,還有閱讀室、記者室、圖書館和餐廳等。 在20世紀初葉,英國托管巴勒斯坦地區30年,始終未能解決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矛盾。英國於1948年5月撤離巴勒斯坦地區之際,留給以色列人極其負面的印象。因此在以色列復國8年之後,英國在慶祝以色列獨立時,特在以色列國會大廈外建贈一座以色列國徽雕塑,並在大廈前建立一座巨型的「七燈台紀念碑」,作為送給以色列國會的禮物。 這座金燈台是由英國猶太裔名雕塑家艾班勞所創作,為青銅鑄造,它高5公尺,闊4公尺,仿自第二聖殿內的七燈台。在2000多年前,第二聖殿被毀,由羅馬提多將軍將金燈台擄到歐洲去。1956年再由英國送返以色列,藉以修好兩國的關係。金燈台上有29個出自猶太歷史人物的浮雕,並描繪著自古至今的猶太歷史情節。 希伯萊大學是聞名於世的高等學府,也是以色列培養高級政治人物的搖籃,有數以千計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子在這裡研究學問。校園每天開放供遊客參觀,學生會堂和附近的國家圖書館都是新型設計的大廈,與周圍古老建築物相映成趣。大學附近有大片樹林和教堂;相傳是耶穌到過的地方。城內著名的高等學府還有比薩列藝術學校和魯賓音樂學院等。 市區內還有一座哈達桑(Had-assan)醫院,是猶太會堂所建築,裝飾有12面彩色玻璃窗格,代表居住在以色列的猶太教12支派,每一窗格的繪畫都由3種顏色調和而成。 在以色列農業部的大庭院裡,有2000多年來的農作物和農具展出,供人參觀。在莫希里佛的天然歷史博物院裡,展出許多活動模型。在聖約研究院裡展出許多古物,包括埃及的木乃伊。在聖經動物園裡,舊約所載的動物和鳥類生活,都會在此重現;每一個動物籠裡都掛著寫上經文的說明標本。 耶路撒冷以北約旦山西部斜坡上,有一個蘇拉格闊窟(Soreg Cave),本來是屬阿夏隆保留區內的一個採石場,1968年5月間某一天採石場爆炸時,這座深藏在地下多少個億萬年、神奇又玄妙的地下世界才被發現。據說大約在十幾億萬年前的新生紀年代,這裡本為海水所覆蓋,海底下積存著由海中各種生物骸骨所碳化了的沉澱物,以每1000年10公分厚的速度積存下來,硬化成為由石灰石和雲母石構成的岩石,日久後由於受到地殼越來越厚的重壓,便會有移位和出現裂縫的現象,水也浸入了裂縫。再由於水在泥土中吸收了由腐敗樹葉所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因而產生了酸性,而將岩石溶解腐蝕。這種過程雖然很慢;但是經過多少億萬年之後,岩石的裂縫越來越大,洞窟便慢慢逐漸形成。 隨著時光的流轉和地殼的變遷,這塊本來是海底的地方變成了陸地,地下水的水位也開始下降,此時岩石停止溶解,當飽含著石灰石溶液的水滴出現在洞窟的頂上時,二氧化碳消失,殘餘的石灰石便開始結晶,石灰石則以環狀的形狀凝固,這樣一個環一個環的連結起來,便成了中空的通心粉條狀的鐘乳石,它的成長率是每年0.2公釐,有的鐘乳石可長達100公分,要長5000年才能形成現在的樣子。如果水滴出現時受到任何的阻力,則其他形狀的鐘乳石就會出現。又如果水滴的流動不勻稱時,也就會凝成布簾狀的鐘乳石。至於洞內石筍的形成是由於水滴的落速太快,以致於二氧化碳沒有在空中及時擴散就落到地上,石灰石在地上晶化就慢慢形成石筍;它的形狀是隨水滴的落速和濺出去的地形而異,有些會形成像海中的珊瑚枝,又有的會形成一串串紐扣的形狀,真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洞窟中的岩石最少有8億萬年的壽命,洞窟的形成約在1.8億年前開始,至於鐘乳石約在500萬年前開始形成,洞頂最高處為12公尺,洞內溫度約為23℃。參觀這個洞窟的遊客很多,大家都耐心排隊,每次只讓一組12人進去,大約20分鐘後再讓另一組人進入。進去參觀的人必須遵守許多規定,如不可離開走道隨意走動,禁止吸煙,保持肅靜,以及不准觸摸鐘乳石和石筍等。洞窟內有特殊的燈光機動照明,使人能夠看到冰肌玉骨的景象,洞頂上吊著一支支晶瑩剔透的鐘乳石,地面上則是一根根白晰晶盈的石筍,高高低低;形形色色;美不勝收,有時密集的鐘乳石和石筍會構成了各種奇觀。
返回到
耶路撒冷
。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