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新頁面: 比薩(Pisa)是義大利中西部一個人口約 十萬的城市,因為有一座傾斜的鐘塔而聞名世 界。比薩位於佛羅倫斯西方約八十公里,沿亞 諾河...)

2014年9月18日 (四) 13:32的修訂版本

比薩(Pisa)是義大利中西部一個人口約 十萬的城市,因為有一座傾斜的鐘塔而聞名世 界。比薩位於佛羅倫斯西方約八十公里,沿亞 諾河下游北岸的沖積平原上,西距利古里亞海 不到十公里。早期居住在這裡的可能是利古里 亞人;到羅馬統治時期,因為近海的地緣關係 成為羅馬人的海軍軍事基地和邊境的哨站。中 古世紀,這裡曾經是地中海的大海港,有一段 輝煌的歷史,保存了許多古羅馬、伊突利亞時 代的遺蹟。 比薩古城是當時將十字軍送往西亞細亞地 區從事權利爭奪戰的重要港口,也是確保地中 海東岸商權的重要據點。在公元前一八○年後 成為羅馬領地,開始建設要塞、劇場、浴池等 公用建築,公元十世紀是托斯卡納地區最大城 市,盧卡、皮斯托亞、阿雷佐和普拉托等地也 都劃入它的版圖,實行共和制度,許多商人這 時也紛紛乘船到國外去拓展貿易。十一世紀比 薩和熱那亞結盟向薩拉森人進攻時,勢力達到 了頂點,經濟也發展迅速。到了一三一五年, 人口已有五萬。富有特色的住宅塔樓以及教堂 、浸信會教堂和鐘樓等也紛紛蓋起,這些精美 建築充分反映了當時比薩的繁榮。教堂和鐘樓 為大理石結構,具有羅馬和哥德式建築風格, 許多著名藝術家也應邀為教堂進行雕刻裝飾。 但這種盛況不久,比薩的衰退時代就來臨了。 由於比薩和過去的同盟國熱那亞交戰,幾次海 戰都失敗,到了十三世紀末期,比薩在地中海 的海上勢力已完全喪失,一四○六年歸附佛羅 倫斯,成為貿易和航運中心,經濟得而繁榮, 致有餘力發展學術文化、建立大學。一四九四 年,法軍入侵義大利,比薩曾經一度獨立;一 五○九年,又被佛羅倫斯征服。 一五六四年科學家伽利略(Galileo)在 此誕生,一五八一年進入比薩大學就讀醫科, 因為參觀市內多摩教堂發現自天花板垂下的油 燈周期性的擺動而發明「鐘擺原理」;一五八 五年他任教佛羅倫斯學院,次年發表比重論; 一五八九年他寫了固體重心論,推翻了亞里斯 多德「不同重量的物體下落速度不同的論點」 ,以及許多其他天文、動力等的發明,據說他 曾經在比薩斜塔做過重物下落的試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城市遭到嚴重破 壞,雖經修復,凋零破損不再,但發展至今已 成一個靜謐雅致的城市,是主教區中心和著名 大學所在地,也是重要的鐵路樞紐,主要工業 是輕工業。 這座城市交通方便,位於市區西方兩公里 的加利歐伽利略國際機場,羅馬、米蘭每天都 有二至三班飛機飛來,各需四十五分鐘左右的 航程。從機場到市內的航空大廈,搭巴士約五 分鐘,也可以利用計程車。另外,從機場到佛 羅倫斯中央車站之間也有巴士連絡。陸上交通 方面來說,從佛羅倫斯中央車站搭火車到比薩 中央車站只要一小時五分鐘,白天每小時有兩 班火車。前往佛羅倫斯的巴士每三十分鐘開出 一班,沿亞諾河六十七號公路走,約一小時車 程。市區內的石板路雖不大寬闊,但有馬車供 遊客乘坐,使人好像進入中世紀的國度,憑添 無限古趣。 比薩的住宿也很方便,中央車站前有很多 各式飯店,設在航空大廈內的德卡維利里(Dei Cavalieri)飯店,設備很現代化,擁有一百 個房間。此外,市區內還有公園、廣場、圖寧 、佛尼斯和保羅格納等飯店。在用餐方面,多 摩廣場附近有相當高級的餐廳,菜色豐富,味 美可口o 市內值得參觀的地方很多,其中市中心的 馬可尼(Miracoli)廣場佔地約兩英畝,一邊 是古老的城牆,另一邊是馬路和店鋪。廣場上 綠草如茵,有三大建築物,東邊是巴蒂斯鐵諾 洗禮堂,外貌好像一頂綴滿寶珠的皇冠,裡面 收藏有皮沙諾兄弟所作的浮雕,還有「最後的 審判」和「死的勝利」等兩幅名畫。這座洗禮 堂是一座圓形穹頂白色大理石建築物,採用羅 馬式和哥德式兩種樣式。一一五三年開工,一 直到十四世紀初才完成。內部直徑達三十五公 尺,布道壇於一二六○年由皮沙諾製作,雕刻 著聖母瑪利亞、東方三博士、基督受難圖和最 後審判等。教堂的構造很特殊,音響效果很好 ,如果想證明這一點,可以請管理員現場表演 。洗禮堂的第一層四面有四個拱門;第二層有 無數拱門和柱子,尖頂上雕綴有許多圓珠;第 三層繞有拱形窗,窗上飾有滿綴圓珠的尖頂, 穹隆頂上有一串串的大圓珠,最高頂上有一座 大雕像;堂內除聖壇外,一無擺設。 由於羅馬時代是一個喜好建築豪華宮殿的 時代,比薩的光榮歷史也以多廉大教堂為中心 ,多摩大教堂也就是主教大教堂,位於馬可尼 廣場東面,是義大利最古老的教堂,也是比薩 最大的教堂。它於一○六三年開工到一一一八 年完成,教堂長九十五公尺,寬三十公尺,整 個教堂由六十八根石柱支撐,是用白色大理石 建造的,有青銅雕花的大門,裡面四壁鑲工精 細,堂上的玻璃大吊燈發出柔和的光,堂中間 有一座很大的聖壇。教堂正面入口處的壁畫, 中央青銅門上是聖母瑪利亞的生涯,左右兩扇 刻鑄著基督的生涯。內部有皮沙諾製作的布道 壇,這座布道壇曾在一九二六年整修過,還有 六根用石材製成的柱子,以及五根裝飾著雕像 的石柱。中央支柱的雕像上有表現信仰、希望 和慈愛的圖案。教堂裡的布道壇和垂自天花板 的油燈,是比薩居民最引以為榮的兩件寶物。 當年伽利略就是注視這個油燈規律的擺動得到 啟示,從而發現「鐘擺原理」。教堂天花板上 的裝飾畫深受伊斯蘭文化影響,詳盡描繪了中 世紀海港都市比薩和東方交流的情況。 在多摩大教堂後面的鐘塔,就是聞名全球 的比薩斜塔,它始建於一一七四年,完成於一 三五○年,距離現在已有六百多年歷史了。這 是一座完全用白色大理石為建材的圓形高塔, 塔高一百七十九呎,約合五十四公尺四,聳立 在綠色的草坪上。據說原設計為八層,高五十 六公尺,當塔剛建到十公尺的時候,因地層下 陷鐘塔開始向南傾斜。負責工程的皮沙諾想在 繼續建造時將下陷的一邊加高以資補救,結果 沉陷更厲害。在尋求解決辦法的過程中,工程 曾數次停頓,但最後還是在傾斜狀態下於十四 世紀完工。目前,塔的傾斜度已達五點五度, 也許是因為使用巨大的大理石塊建塔,本身重 量太重,致使一邊地基下陷傾斜;也許一開始 的設計就有錯誤,無意間造成了斜塔,但是因 為石與石間結合牢固,斜而不傾,成為世界上 的一大奇蹟。斜塔看上去搖搖欲倒,人們越靠 近越危險,過去遊客可以買票登塔參觀。一九 九○年起,當地政府為安全計,不再開放。 這個圓筒形八層斜塔的底層有一個拱門環 廊,每層有四個門可以出入。只有頂層的面積 稍小,平頂上有鐵欄,裡面有一口大鐘。 在塔的底層有販賣部,出售著不同大小的 斜塔模型和瓷槃照片等紀念品。塔內石階呈螺 旋形,雖然不會太陡,但是越往上越窄,上塔 下塔都是使用同一階梯,加上斜度很大,又沒 有扶欄,當上下的人們擦身而過時,不免心驚 膽顫,非常刺激。但是當登上塔的頂層時,依 欄四望,比薩全城的景色盡收眼底,巍峨高大 的教堂圓頂也在腳下,廣場上往來的遊客,看 起來如同小玩偶。從外面看斜塔,由於傾斜度 很大,每當古城夕照的時候,城垣蕭索,塔影 橫斜,憑添無限古趣。 由於比薩斜塔至今仍然繼續傾斜下去,每 年都增加一點二公分斜度,目前斜度已離中心 五公尺,義大利政府擔心它有一天會倒下來, 因此特設一個保護比薩斜塔委員會,公開徵求 防止斜塔繼續傾斜的意見。目前對斜塔採取的 措施是將一個重達六百噸的大鉛錘放在塔的地 基處,據說已使塔的「歪脖症」漸漸得到改善 ,斜度回復了一點三公分,但是塔如果要完全 直立起來,依目前速度,要等到公元二二五○ 年。不過,他們並不希望這樣做,只是想保持 現狀,因為如果變成直塔,就會原味盡失,不 會有人欣賞,從而也就失去了觀光價值。 多摩教堂的北側還有藏骨塔(Cam Posaato),外牆由大理石砌成,於十三世紀 開工,一直到十五世紀才完成。內部有鑲著優 雅窗戶的哥德式迴廊,一九四四年曾遭炸彈破 壞,現已修復。十四、十五世紀時留下的壁畫 ,很有觀光價值,北面迴廊上的壁畫,題材取 自舊約聖經。 位於東市街亞諾河沿岸的聖瑪德歐國立美 術館(Museo Nazionale di San Matteo) ,屬於聖瑪德歐修道院。有皮沙諾家族式的雕 刻,以及十二至十五世紀間托斯卡納一帶繪畫 的蒐集品。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