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2014年6月19日 (四) 14:41的修訂版本

這是中東地區第二大的國家,面積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大部分國土都是崎嶇高聳的山地和荒蕪的沙漠,不適合人們居住的地理環境面積超過了1/3。伊朗也是今日世界上唯一的神權共和國,境內戰火和地震頻傳,且與宗教狂熱劃上等號。它雖然仍專制保守,但卻是有著美景和友善人民的國度。


目錄

波斯大帝國

伊朗(Iran)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便是個文明昌盛的地方,但是有記載的歷史文化,卻始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現在的胡齊斯坦省境內的埃蘭(Elam)。它古稱波斯,我國漢代稱之為「安息國」,唐末改稱「大食國」或「波斯國」。1935年起採用「伊朗」為國名,1979年4月1日起,正式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為國名。 根據考古學家推測,大約在公元前1萬年,就有人類在伊朗高原居住,這些居民除了狩獵、捕撈和採集外,也飼養牛羊,種植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這可能是歷史上最早從事農業和飼養家畜的人群之一。他們和其他一些部落,沿著伊朗中部的札格羅斯山脈居住;隨後並散居到其他地方,自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由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公元前30世紀上半葉,伊朗高原進入蘇美爾(Sumer)和阿卡得(Akkad)文明。 公元前27世紀時,在今日的胡齊斯坦省境內,出現一個名叫埃蘭的奴隸制國家,定都於蘇薩,他們保持著氏族制,部落是他們最大的社會組織。後來為了抵禦外來部落的入侵,或是為了掠奪其他部落的土地和財富,逐漸擴大組織成為部族聯盟,並經由陸續的戰爭和貿易,埃蘭與毗鄰的兩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的蘇美爾、阿卡得和巴比倫等國家接觸頻繁,使得自身的文化,特別是楔形文字,也受到兩河流域文明的影響。早期的埃蘭是奴隸制國家,實行聯邦制和王位兄終弟及制,後來改為王位傳子制,以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並於公元前13世紀時,國勢進入鼎盛期。 公元前20世紀後期,一群從中亞遷徙來的游牧部落米底亞人進入伊朗境內,逗留在今日伊朗高原西北部和阿塞拜疆的部分地區,他們屢遭兩河流域北部亞述人的侵犯,後來並受制於亞述人的勢力。米底亞人最初只有6個部落,後來結成部落聯盟,聲勢大增,乃佔有今日伊朗西部和南部地區。 據記載,大約在公元前836年,米底亞部落聯盟首領戴奧凱斯稱王,建都埃克巴坦那(今哈馬丹),開始建立米底亞(Med-ian)王國,制定法律、發展經濟和擴充軍事力量;經過不斷的對外擴張,逐漸成為地區的霸主。 公元前625至公元前585年的奇阿克塞國王時期,米底亞王國聯合新巴比倫王國,向亞述帝國挑戰,經過多次激戰,米底亞王國終於在公元前614年消滅亞述帝國,聲勢大增。接著米底亞王國遠征烏拉爾圖和瑪納,後來又與呂底亞爭奪小亞細亞,從而成為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的強國,其勢力範圍南抵波斯灣、東達阿姆河。當時,米底亞王國也成為奴隸制國家,在南征北戰中,曾俘虜了大批異族人,因此軍政官員大多擁有不少奴隸,而奴隸也就成為社會的主要勞動力。 到了公元前7世紀,米底亞王國國王弗勞爾特征服了波斯部落,波斯人卻一直反對米底亞人的統治。公元前553年,波斯人在阿契美尼德(Achaememid)家族首領居魯士二世(Cyrus II)的領導下舉兵反叛。據傳居魯士二世的母親是米底亞國王阿斯提亞格斯的女兒,國王曾夢見他的外孫長大成人後,會推翻他的政權,就下令將年幼的居魯士殺死,但他的一位近臣卻將嬰兒交給牧羊人撫養。居魯士長到10歲時又被阿斯提亞格斯國王認出,但因居魯士長得氣宇非凡,終於使他的外祖父放棄了殺他的念頭。居魯士成年後,果然起兵造反,阿斯提亞格斯興兵征討,但士兵卻紛紛臨陣倒戈。這樣,居魯士終於在公元前550年滅了米底亞王國,創立了波斯帝國,定都蘇薩,而居魯士便成為「波斯之父」。據說「波斯」一詞係源自地名「巴爾斯」,又因為這裡盛產阿拉伯名駒,當地人又多善騎術,在閃米特語中,波斯一詞的意思是「善於騎馬的人」,所以居魯士立國時,才以「波斯」為國名。 波斯人原屬印歐語系的一支 ,約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2000年時,從中亞一帶遷到波斯高原西南部(今法爾斯省),擁有10個部落,其中6個從事農牧業,4個從事游牧業,他們都是從屬於米底亞王國的,但卻一直憎惡米底亞人的統治,經常爆發抗爭事件。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族人居魯士(約公元前600至公元前529),英勇多謀,有很強組織能力,乃被推舉為首領,他把波斯各部落團結在他周圍,努力加強武裝力量,趁米底亞王國內亂之機,舉行反對米底亞統治的起義。他的武裝終於擊潰米底亞軍隊,消滅了米底亞王國,建立起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先後定都波斯波利斯(今設拉子東北方)和蘇薩。稍後,居魯士又先後征服了四周部落,使他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統一波斯的國王。阿契美尼德王朝在歷史上被稱為波斯帝國,居魯士的祖父被尊稱為居魯士一世,他就被稱為居魯士二世。 居魯士二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建立波斯帝國前,他建立一支將各部落武功納入統一指揮的國家軍隊中,使他的軍事力量大增,也使當時西亞各地的城邦武裝力量或部落力量,都無法與他的武力相抗衡。波斯帝國的軍隊是由步兵和騎兵組成,而以騎兵為主體,具有迅猛突擊的能力。 統一波斯後,居魯士二世依仗自己的軍事力量開始對外擴張。公元前546年,他首先出征小亞細亞西部,所向披靡,滅呂底亞(Lydia)王國。接著又揮軍巴比倫,並於公元前539年10月攻陷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巴比倫城,滅新巴比倫王國,也就是迦勒底王朝。 根據聖經舊約記載,一般伊朗人視建立阿契美尼德王國的波斯王居魯士二世為伊朗之父,他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與軍事家,不但解放了被俘虜到巴比倫為奴的猶太人,並協助猶太人回到故鄉巴勒斯坦,允許猶太人重建耶路撒冷耶和華的聖殿。他對巴比倫和其他城邦也同樣寬大,因而贏得人們的好感。 居魯士大帝佔領了巴比倫後,又率軍出征中亞,先後征服了大夏(巴克特里亞)、索格達和花剌子模等城市,連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等地,也都成為他的領土;小亞細亞的西利西亞國王,也和波斯帝國結盟。居魯士大帝依靠外交手段和軍事實力,建立一個空前的大帝國,但他不是大國沙文主義者,他虛心地向被征服的民族學習,因而不僅受到米底亞人的擁護,而且使米底亞人和波斯人能夠和平共處。後來,他又率軍東征,打敗了游牧民族的馬薩格泰人,俘獲了女酋長的兒子。女酋長的兒子在獄中自殺身亡,女酋長乃發誓報仇。公元前529年在一次激戰中,女酋長終於打敗並殺死了居魯士大帝。 公元前529年,居魯士大帝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繼位,繼續執行對外擴張政策,企圖重振波斯帝國雄威。當時波斯帝國的版圖已包括小亞細亞、兩河流域、巴基斯坦、埃及,以及遠到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廣大地區。 岡比西斯二世於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後,又計劃征服衣索匹亞、阿蒙綠洲和迦太基,並曾席捲衣索匹亞北部,後因糧絕而回師;他的另一支遠征軍在向阿蒙綠洲挺進時,不幸在途中被沙漠風暴所吞沒。 公元前522年,一個叫做高馬達(Gaumata)的原來米底亞王國的拜火教祭司,趁岡比西斯二世率軍遠征之際,奪取政權,推舉岡比西斯二世的弟弟巴爾狄亞(Bardiya)為傀儡國王,並宣布減免賤役,以換取各地民眾紛紛起來響應。岡比西斯二世聞訊後,急忙率軍回國,但暴死於返國途中。波斯帝國內被征服的各族人民,趁局勢混亂之際紛紛宣布獨立,使波斯帝國瀕臨瓦解。但是波斯人始終反對米底亞人操縱朝廷,出身波斯族阿契美尼德王室旁支的大流士(Darius),是邊遠的安息省長希斯塔斯皮斯之子。據古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載,在他早年時,居魯士二世曾懷疑他參加反宮廷陰謀。後來他作為侍衛,曾隨岡比西斯二世遠征埃及。在岡比西斯二世死後,他匆忙趕往米底亞,在6家波斯貴族的支持下,殺死了巴爾狄亞,並鎮壓了高馬達的政變,宣稱他自己方是正統的阿契美尼德家族的後裔,並坐上王位,自稱波斯王,史稱大流士一世。 到了公元前521年,他定都蘇薩,並以波斯波利斯為陪都。還分別用古波斯文、古埃蘭文和巴比倫文等三種楔形文字,將他鎮壓政變和取得王位的經過,詳細地刻在克爾曼沙阿附近的貝希斯頓(Behistun)山的摩崖上。 大流士一世執政初期政權並不穩固,他的王位繼承並未得到普遍的承認,他對巴爾狄亞的殺害,曾激起東方諸省的廣泛反抗,原統治家族的成員紛紛起兵,相繼在蘇賽納、巴比倫尼亞、米底亞、薩加提亞和馬爾吉安那建立獨立的政權。巴比倫尼亞兩度造反,蘇賽納三舉義旗;在波斯本土也有一名叫瓦夏茲達的人自稱是巴爾狄亞之子,起兵反抗。在這種情況下,大流士一世只得用暴力強制推行他的統治,並一 一平定了國內的叛亂。此後,他發動了幾次鞏固帝國邊界,阻止游牧部落入侵的戰役。 在帝國軍事實力迅速恢復後,大流士一世又開始向外侵略擴張,先後出征達19次之多,佔領地區不斷擴大。公元前518年他巡幸埃及,隨後率軍進攻裏海東海岸的西徐亞人,不出數載勢力到達印度河谷。公元前513年,又征服了色雷斯東部和蓋蒂人,然後跨過多瑙河,侵入西徐亞王國的歐洲領土,但是西徐亞的游牧部族在撤退時將家園焚燬一空,大流士一世因糧草不繼,被迫停止進攻。這時他的部下已經完全佔領了色雷斯,奪取了愛琴海的利姆諾斯島和伊姆羅茲島,連馬其頓人也望風投降。當時波斯帝國的版圖已經東到阿姆河,並延伸到印度河西岸的今日巴基斯坦境內,西至尼羅河的中下游,北達裏海和黑海一帶,南瀕波斯灣,還佔領了愛琴海上的島嶼、巴爾幹半島東北部和馬其頓,形成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 大流士一世為了鞏固帝國版圖,將全國劃分為20個行省,並向各行省派駐一名總督,均由波斯王室成員或貴族擔任。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他又將帝國劃分為5個軍區,每個軍區負責幾個行省的秩序和防務。同時為了防阻地方割據,他下令禁止本地籍的官兵駐紮在本地區,如駐紮在埃及的軍隊,主要由猶太籍官兵組成。並且為了軍隊的能夠迅速調動,他又全力修築各行省至首都的道路,最重要的一條幹線,是從小亞細亞沿岸的伊弗,經薩迪斯通往帝國首都蘇薩,全長2400公里;另一條起自巴比倫,橫貫波斯高原,東至大夏和印度河的西岸。這些幹線大道不但加強帝國境內的聯繫,同時也促進了各地區經濟和貿易的發展。 他也利用腓尼基人的航海技術,組成龐大船隊開拓尼羅河和紅海間的運河,使波斯船隊能夠經由這條運河直航地中海。這位波斯帝國最偉大的國王,還統一貨幣和度量衡,鑄造了全國通行的大流克(Daric)金幣,每枚重約8.4公克,上面圖案為一名男子持弓像。他也尊重國內各民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修建了許多不同信仰的神殿,允許猶太人重建耶路撒冷大教堂。利用本土的拜火教(中國稱之為祅教)為帝國的擴張服務,拜火教不但隨波斯遠征軍傳播到中東各地,而且還遠傳到印度、東南亞和中國等地。 波斯帝國幅員遼闊,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經濟結構和軍事組織,越來越無力承擔這一龐大帝國的重擔。更由於連年的窮兵黷武,人員傷亡慘重,經濟遭到破壞,以致民不聊生,內部矛盾日益激化,政局出現不穩局面。同時,一些地方總督輕視中央權力,獨行其是,使龐大的波斯帝國出現分裂的徵兆。 公元前499年,原屬呂底亞後改隸波斯帝國的愛奧尼亞人,在雅典和埃雷特里亞的支持下,舉兵反抗波斯人的統治,並進而引起波斯帝國與希臘間的戰爭。大流士一世派軍加以征討,平定了愛奧尼亞人的反抗。他要對希臘實施懲罰,乃積極備戰。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其女婿馬多尼奧斯遠征雅典和埃雷特里亞,史稱希波戰爭。波斯艦隊在地中海的阿陀斯海角遭受到颶風襲擊,大部分艦隻沉沒海底,餘眾被迫中途撤回。公元前490年,大流士一世再次出兵希臘,由波斯將軍戴蒂斯率領10萬大軍和600艘艦隻,踏平了埃雷特里亞,並且奴役當地的人民。但後來波斯軍隊在雅典東北部的馬拉松(Marathon)平原登陸,當時僅有1萬人的雅典軍隊在米太亞得將軍的指揮下,利用巧妙的戰術,先將波斯的精銳部隊誘出陣地,然後同時對陣地兩端的長矛兵進行衝鋒,在插入波斯軍隊的兩翼之後,又合攏來從後面包抄,消滅波斯軍隊的核心,終於戰勝了擁有1.5萬名的波斯軍隊。此役波斯軍隊傷亡慘重,損失了6400多人,而雅典軍隊只損失192人,創下了以寡敵眾、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戰爭結束後,希臘士兵菲迪皮茨自馬拉松奔跑了42公里到達雅典,把戰勝波斯軍隊的勝利消息告訴同胞,現在的馬拉松長跑比賽,就是為了紀念此事。後來,大流士一世又準備再度遠征希臘,但是壯志未酬身先死,而於公元前486年怏怏去世。 大流士一世之子薛西斯一世 (Xerxes I)繼位後,在公元前484年鎮壓了埃及的叛亂,並血洗尼羅河三角洲。此後,他取消了埃及和巴比倫的藩王封號,自立為「波斯人和米底亞人的國王」。後來為了實現父王的遺志,欲為父王在馬拉松之戰的慘敗雪恥,乃厲兵秣馬3年,準備進攻希臘。 公元前481年,他親率一支由近800艘戰艦所組成的龐大艦隊,從赫勒斯滂跨過海峽。在這次遠征中,波斯軍隊先是在德摩比(The-mopnlae)隘口的陸路遭遇戰中獲勝,一路勢如破竹,侵入並佔領了希臘中部的阿提卡地區,並於公元前480年9月20日血洗了雅典城。但波斯海軍卻在同月29日的薩拉米斯(Salamis)大海戰中慘遭敗北,希臘軍隊從此轉守為攻,並於次年將波斯軍隊趕出巴爾幹半島。薛西斯一世從此打消了征服希臘的念頭,後來索性在蘇薩和波斯波利斯大興土木,廣築宮殿,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晚年更深居簡出。公元前465年,在一次宮廷陰謀中,他被謀殺身亡。 同年,薛西斯一世之子阿爾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 I)被扶植上台,但在數月後,他親手殺掉謀殺父王的禁衛軍司令阿爾達班。在他統治期間,國內曾發生數次叛亂事件,但都被他鎮壓下去。公元前449年,他和希臘城邦代表在波斯首都蘇薩簽訂了卡里亞斯(Kallias)和約,規定波斯應放棄對愛琴海和赫勒斯滂地區的統治權,承認小亞細亞各希臘城邦的主權,但波斯在暗地裡並未放棄重新控制小亞細亞的努力。 從公元前431年開始,以希臘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撤同盟,與地中海強國雅典之間,為了爭奪希臘地區的霸權,爆發了伯羅奔尼撤戰爭;鼓勵雅典出兵進攻斯巴達。公元前425年,阿爾塔薛西斯一世駕崩。公元前423年,他的兒子大流士二世從異母兄弟塞基狄亞努斯手中奪得王位。公元前413年,雅典人在錫拉古薩戰敗之後,大流士二世決定收復公元前449年起由雅典人控制的小亞細亞一些沿海城市,因此又轉而支持斯巴達,以便共同對付雅典人。公元前407年,大流士二世在王后帕里薩蒂絲的勸說下,任命兒子小居魯士為呂底亞、弗里吉亞和卡帕多細亞的總督,以及波斯王國駐小亞細亞軍隊的總司令。小居魯士和斯巴達艦隊司令萊山德合作,最終徹底打敗雅典,迫使雅典交出全部戰船。 公元前405年,大流士二世臨終前召回小居魯士,王后希望能由他代替長子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繼承王位,但被卡里亞總督薩費尼斯指控他曾企圖謀害兄長,後因王后說情才被赦免而官復原職。在他復位後,立即準備奪取王位。公元前401年,小居魯士率領大多由希臘雇佣軍組成的2萬軍隊,在幼發拉底河畔公開謀反,並迅速攻入巴比倫。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立即召集軍隊,雙方在庫那克薩展開決戰,結果以小居魯士兵敗被殺告終。 在公元前400年,斯巴達和波斯反目成仇。後來的6年中,斯巴達軍隊在安納托利亞地區不斷取得勝利。但是在公元前394年,斯巴達海軍在尼多斯被擊潰,這使波斯人完全控制了愛琴海。在波斯帝國重金唆使下,希臘的雅典、底比斯、科林斯和阿戈斯等城邦聯合起來,發動了反對斯巴達統治的戰爭。當斯巴達人快要被打敗時,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發現這場戰爭的唯一受益人是希臘人,乃與斯巴達媾和,並轉而支持斯巴達人。公元前387年,斯巴達人和波斯帝國簽訂了出賣全希臘利益的安塔西達(Antalcidas)條約,內容規定所有的小亞細亞希臘城邦均置於波斯的統治下;除了斯巴達領導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外,希臘所有的城邦一律予以解散。波斯人干預希臘事務可謂左右逢源,從中漁利;但是此時波斯國勢已經開始衰弱。 由於波斯帝國各省總督的職位是世襲制,又握有兵權,日久便成為獨霸一方的割據勢力。波斯國王雖然號稱「眾王之王」,但他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他對國家的治理,須通過各省總督才能實行,從而導致中央集權的削弱,無法有效地直接控制地方。一些擁有兵權的總督不時舉兵謀反,失敗後依然各據一方。 公元前359年,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的兒子阿爾塔薛西斯三世繼位,他殘暴成性,為了保全自己的王位,不惜殺害大部分親屬。公元前345年,他率軍西進到黎巴嫩的西頓後,又向埃及挺進。公元前343年,他在尼羅河三角洲打敗了埃及法老奈克塔內博二世(Nectanebo II),並在埃及設置波斯總督。公元前338年,這位暴君被身邊的太監巴哥斯殺死。公元前337年,出身王族旁系的大流士三世,在太監巴哥斯的擁立下出任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末代國王。 在公元前336年初,馬其頓王菲力浦二世派兵進入小亞細亞,但同年7月他被刺身亡。公元前334年春,其子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x III)繼位,這位亞歷山大大帝統率著一支由3萬名步兵和5000名水兵組成的希臘和馬其頓聯軍,橫渡赫勒斯滂海峽,也就是現在的達達尼爾海峽,進入小亞細亞,乘波斯帝國內亂之際對波斯發動大規模攻擊。同年5月,他在洛拉尼科斯河畔擊敗軍力四倍於己的波斯軍隊,馬其頓軍隊勢如破竹,佔領了大部分的波斯領土。 公元前333年夏,亞歷山大軍隊和大流士三世率領的大軍會戰於伊蘇斯,亞歷山大三世所率領的騎兵英勇衝鋒,使大流士三世不得不丟下母親和妻兒落荒而逃,後來他寫信給亞歷山大三世,表示願以鉅款贖回家屬,並願將女兒嫁給他,但是遭到拒絕。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三世自埃及出發追趕大流士三世,雙方主力部隊在兩河流域埃爾比勒城附近展開決戰,亞歷山大三世再次指揮騎兵直搗大流士三世中軍,並命令使用長矛的步兵方陣也發起總攻,使波斯軍隊一敗塗地。公元前330年,大流士三世逃往大夏,結果被大夏總督貝蘇斯所殺,波斯帝國也就此宣告壽歸正寢。 亞歷山大大帝滅了波斯帝國後,在10年內建立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其疆域西起巴爾幹半島,東抵印度,北達中亞,南至埃及,其中包括了波斯。他曾在東方的國度中轉戰3年,並娶一位酋長的女兒羅克珊為妻。公元前327年夏,他在希達斯皮斯河、也就是現在的傑盧姆河,打敗了印度國王色魯斯騎著戰象的軍隊。 為了鞏固對波斯的統治,他任命朴塞斯塔為波斯總督,除了保留某些原有的統治體制外,他還任用波斯人擔任中下級幹部,同時實施「希臘化」政策,在波斯建立許多希臘式城市的希臘移民區,推行「希臘化」的殖民統治。 亞歷山大大帝遠征行程超過1.76萬公里,由於部下的思鄉心切,拒絕繼續征戰,迫得亞歷山大大帝只好收兵回國。公元前323年,他回到巴比倫,由於長途跋涉和常年征戰,身體已極度疲勞,加上多處受傷,終於在同年6月13日死於巴比倫,死時才33歲,真所謂英年早逝。在他死後不久,亞歷山大帝國就瓦解為3個希臘化國家,即塞琉古、托勒密和馬其頓,而波斯則處在塞琉古王國的統治下。 公元前322年,亞歷山大大帝部將塞流古一世(Seleueus I)創建了塞琉古王國,經過公元前301年易普斯(Ipsos)戰役後,塞琉古王國控制了小亞細亞、敘利亞及伊朗高原東部的廣大地區,並積極推行希臘主義,使希臘語流行一時。公元前3世紀,安息省總督和大夏省總督先後叛亂。公元前249年,波斯的阿薩息斯一世(Arsaces I)率領帕提亞(Parthians)族舉兵起義,佔領帕提亞(中國史書稱其為安息),光復波斯,並於公元前247年建立帕提亞王國,自立為王。他們逐漸拒絕希臘的影響,恢復以拜火教為傳統的宗教,同時在與塞琉古的長期戰鬥中,不斷擴大領土。 到了公元前211年,阿薩息斯一世病故,阿爾達班一世(Artaba-nus I)繼位。公元前209年,敘利亞國王安條克三世揮軍來攻,佔領了帕提亞王國的赫卡通皮洛斯和敘林克斯。公元前206年後,阿爾達班一世又把大量國土拱手讓給大夏國王。但是到了公元前183年,帕提亞人的軍隊一舉殲滅了塞琉古王國安條克三世的軍隊。公元前171年,米特拉達特一世(Mithradates I)繼承帕提亞王國的王位,他在公元前160年之前,從塞琉古統治者馬科斯手中奪得米底亞,然後轉向東方,從大夏國王歐克拉提德斯手中奪得塔布里亞和特拉克西亞納兩省。公元前142年,他又出兵佔領了伊利麥省,並侵入巴比倫。公元前129年,安條克七世率軍與帕提亞軍隊進行決戰,結果兵敗身亡,從此結束了希臘人對波斯的統治,而帕提亞王國則被視為波斯帝國的繼承者。 公元前123年,米特拉達特二世繼承帕提亞王國的王位,他首先收復過去被游牧民族佔據的東部各省,接著又征服西面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打敗了亞美利亞國王阿爾塔瓦斯德斯,並扣留了他的兒子做人質。據說後來阿爾塔瓦斯德斯以70條河谷之地將自己的兒子贖回。公元前92年,米特拉達特二世與羅馬帝國締結了第一個條約。 帕提亞王國最初對希臘採取敵對態度,但在公元前171年至公元10年間,希臘文化對它的影響增強。公元前2世紀後半葉,中國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帕提亞王國已將塞琉古王朝的統治勢力趕出了整個伊朗,但是波斯人並不領情,反而視帕提亞為外來的侵略者,並且不斷地起來反抗。 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2世紀, 著名的「絲綢之路」通過帕提亞,使成為羅馬帝國和中國貿易交通必經之路,並因此得以繁榮。公元前115年,漢朝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曾派他的副使訪問帕提亞王國,國王派兩萬騎兵到東部邊界迎接,並加以熱誠款待,從此開創了中國和波斯的友好交往的歷史。公元前99年,漢西域都護班超派甘英出使羅馬,行抵帕提亞西境,被大海所阻。公元前57年,帕提亞王國與羅馬帝國發生衝突,並時戰時和。公元前53年,以鎮壓斯巴達克斯(Spartac-us)起義而聞名於世的羅馬統帥克拉蘇(Crassus),親自率軍出征帕提亞,結果在卡爾萊(Crassus)戰役中被帕提亞人殺死,並導致羅馬軍隊的失利。公元前36年,帕提亞軍隊又擊敗羅馬帝國統帥安東尼率領的遠征軍。 到了公元2世紀後,帕提亞逐步分裂為一些小邦國,由國王分封一些王族成員來統治這些地區,從而使國勢由盛轉衰。公元115年,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率軍東征,渡過底格里斯河後,佔領帕提亞首都泰西封,以前紛爭不已的帕提亞王公諸侯們,才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終於在公元117年重新奪回首都。以後羅馬軍隊雖曾兩度攻陷泰西封,但最終還是未能站穩腳跟。而被帕提亞人趕走。公元148年,帕提亞皇太子安世清到中國洛陽傳授佛教,在華20多年裡,翻譯佛經35部,共計41卷,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翻譯佛經的高僧,並使得中國的佛教徒們,從此有了漢文佛經。 公元213年,阿爾達班五世成為安息時代帕提亞的末代國王。公元216年,羅馬皇帝卡拉卡拉率軍入侵,蹂躪許多地方,並褻瀆帕提亞王室的墳墓。公元217年,阿爾達班五世進行反攻,打敗羅馬軍隊。但在同時,國內各地發生騷亂,最後阿爾達班五世被薩珊王朝的創始人阿達希爾所殺。這樣一來,已經維持了400多年的帕提亞王朝便告壽歸正寢。


強盛的薩珊王朝

波斯高原西北部的法爾斯地區,原隸屬於帕提亞王國,有許多「半獨立」的城邦或酋長的領地,其中勢力最大的是達拉布吉爾德的要塞長官阿達希爾(Ardas-hir),他是足智多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野心勃勃,乘帕提亞王國內訌之時,積極擴大自己軍事力量,逐個併吞了周邊的小城邦和酋長領地,達到統一法爾斯地區目的,繼而開始向外擴張,致引起他和宗主國帕提亞王國之間的戰爭。公元224年8月,他在與帕提亞軍隊的決戰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久便攻佔了帕提亞首都泰西封(Ctesiphon),殺死帕提亞末代國王阿爾達班五世,滅帕提亞王國,自立為「王中之王」。 公元226年,阿達希爾以祖先薩珊(Sassan)的名字作為國名,創立了薩珊王國(Sāssānian),自稱為「阿達希爾一世」。他對內實行集權統治,廢除了帕提亞時代統治重要行省的許多世襲權力,一些地方則改由薩珊王族當藩王;對外則積極擴展領土,並在向東擴張時曾大敗大月氏的貴霜帝國(Kushānidae)。 薩珊王國也是由亞利安人所建立的王朝,自建國起就打著要恢復古波斯阿契美尼德時代光榮的旗號,並宣稱自己擁有阿契美尼德王室的血統,還立祅教為國教,使宗教領袖對王位的繼承起決定性作用。 當時的絲路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運輸路線,最適合運送質輕單價高的貨物,波斯商人們就把珍貴的中國絲綢運送到歐洲,也把西方香料傳到東方的中國,並且生意興隆,利潤優厚,尤其是羅馬女人愛死了若隱若現的絲綢,羅馬人每年都要用大量金幣向波斯商人購買中國絲綢。為了爭奪絲綢之路重要的商業利益,薩珊王朝與羅馬帝國之間,發生過無數次互有勝負的戰爭。 阿達希爾一世繼續征討拒絕臣服的地方勢力,但遭遇到獲東羅馬帝國支持的、亞美尼亞統治者斯洛的堅決抵抗,因此他認為必須和東羅馬帝國一決雌雄。公元230年,他率大軍進攻東羅馬帝國的領地兩河流域(今伊拉克和敘利亞),雖然波斯軍隊在戰場上略佔優勢,但也無力戰勝東羅馬帝國的軍隊,最後雙方在公元232年簽訂了對薩珊王國有利的和約,乃再出兵亞美尼亞,將之納入薩珊王國的版圖,完成了波斯再統一的願望。 公元240年阿達希爾一世去世,其子沙普爾一世(Shāpur I)繼位,他鞏固和擴大了波斯勢力,繼續和東羅馬帝國交戰。東羅馬帝國軍隊在得到阿拉伯部落武裝的支持下,曾使波斯軍隊屢遭挫折,但波斯軍隊也曾三次打敗東羅馬帝國軍隊,並長驅直入敘利亞腹地,後轉而出兵花剌子模和阿塞拜疆的米底亞,隨後又征服裏海沿岸各城邦。 在公元246年,一個名叫摩尼(Mani)的人吸收了拜火教、基督教、佛教和諾斯特教派的部分教義,創立了摩尼教(Manicha-eism),宣傳善惡二元論,以光明和黑暗為善和惡的兩極,善人死後可獲幸福,惡人死後則墮入地獄。創教之初,曾一度受到沙普爾一世的青睞,後因摩尼自稱是人世間的「最後先知」,乃被沙普爾一世放逐出國,旅行於東方各地,相傳曾到過印度北部和中國的西部。公元270年,摩尼冒險回國傳教,但被處死,摩尼教因而在伊朗境內消失,但它的教義卻在北非、南歐和亞洲一些國家中廣泛流行,並於7世紀末傳入中國。 公元256年,沙普爾一世趁東羅馬帝國內亂之機,向兩河流域進攻,侵入敘利亞、安納托利亞和亞美尼亞,在巴爾貝利斯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使東羅馬帝國6萬軍隊全軍覆滅,並曾一度佔領東羅馬帝國重鎮安條克(今土耳其南部的安塔基亞)。公元260年,薩珊王國又與東羅馬帝國軍隊交鋒,在埃德薩大敗敵軍,活捉了隨軍督戰的東羅馬帝國皇帝瓦列里安,並將他囚禁終生。同時還利用東羅馬帝國戰俘,修築了貢迪沙普爾和舒什特爾河上的水壩。後來波斯軍隊曾深入小亞細亞,沙普爾一世征服了外高加索各部落,中亞東部大月氏的貴霜王國也來稱臣,使薩珊王朝成為西亞地區新的霸主。 沙普爾一世於公元270年去世,長子霍爾米茲德繼位,但一年後也告病亡,宮廷出現了爭奪王位的紛爭。瑣羅亞斯德教的教主克迪爾支持巴赫拉姆一世(Bah-ram I)繼任國王,因而開始了瑣羅亞斯德教(簡稱拜火教)干預朝政的先例。 巴赫拉姆一世在位3年後也告病逝,王位本應由巴赫拉姆一世之弟奈爾塞繼承,但奈爾塞向來反對拜火教一教獨尊,並抨擊它干預朝政,主張朝廷應平等對待宗教,並承認居少數地位的宗教,這顯然對拜火教不利。拜火教教主克迪爾乃運用他在朝廷中的影響力抑制奈爾塞,扶植巴赫拉姆一世之子巴赫拉姆二世登上王位,時為公元276年。巴赫拉姆二世上台後不久,就和爭奪王權的東方總督霍爾密茲德展開鬥爭,羅馬皇帝卡魯斯趁機侵入美索不達米亞,佔領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但是後來卡魯斯突然死亡,羅馬軍隊被迫撤走。不久,霍爾密茲德垮台,巴赫拉姆二世地位才得鞏固。 公元325年後,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由於薩珊王國與羅馬帝國互相敵對,所以基督教在伊朗受到迫害。儘管這樣,薩珊王國還是吸收不少希臘文化,建立了高度文明。它的金屬加工已達到很高的工藝水準,建築物也很雄偉,最著名的要數泰西封宮殿,而石灰峭壁上的雕刻作品,最能體現出薩珊王國的藝術特色。 沙普爾二世是薩珊王朝歷代最傑出的國王之一,不但能征善戰,且具有卓越的軍事和政治才能,在他的統治下,波斯帝國薩珊王朝臻於權力和威望頂峰。據說他是遺腹子,一出生就被波斯貴族奉為國王。公325年他才16歲,就開始親自治理國家。公元337年,他曾派遣大軍渡過底格里斯河,試圖收復在他祖先手中、被羅馬人佔據的亞美尼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失地,這場戰爭曾持續到公元350年,雙方膠著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勝負難分。原來在波斯境內有許多基督教徒,他恐怕這些人會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應,乃下令強制他們改信拜火教。 公元358年,沙普二世準備再度與羅馬帝國開戰,乃致書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二世(Consta-ntine II),重申對亞美尼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主權,遭到拒絕後,他就率軍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取得輝煌的勝利。然而在公元363年,羅馬新皇帝尤里安進行反攻,且兵臨泰西封城下。正在此時,尤里安在一次戰鬥中意外死亡,他的繼位者只好接受屈辱30年的停戰協定,把5個羅馬帝國的行省割讓給薩珊王國。沙普爾二世隨後又進攻亞美尼亞,打敗當地親羅馬的統治者,強制那裡的人民改信拜火教。此後羅馬人再度控制了亞美尼亞,雙方勢力互有消長,直到公元374年,亞美尼亞才最終落入薩珊王國之手。沙普爾二世於公元379年去世時,薩珊王國國勢達到鼎盛期;但因與羅馬帝國長年不斷打仗,終於耗盡國力。 沙普爾三世於同年繼承了父親的王位。公元388年,沙普爾二世另一個兒子巴赫拉姆四世登基。公元399年伊嗣埃一世(Yazdeg-erd I)繼位,他是位有才智的統治者,努力擺脫權貴和賢人的控制,試圖限制貴族的權力,還決定和羅馬帝國和平相處。公元420年他在呼羅珊地方被害,王位由巴赫拉姆五世繼位。公元421~422年,巴赫拉姆五世又和羅馬帝國交戰,雙方勢均力敵,不分勝負。公元427年,他率軍擊退了游牧民族,但在東方時受嚈噠的威脅。這位波斯君主還以騎士精神、風流韻事和善於打獵,而在波斯文學、藝術和民間傳說中留名。公元437年,巴赫拉姆五世之子伊嗣埃二世繼位,他是極端狂熱的拜火教信徒,在位期間對基督徒和猶太人都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公元442年,他又率軍與羅馬帝國交戰。 公元491年,拜火教原來的祭司馬茲達克(Mazdak)受摩尼教教義的影響,創立一種新的宗教學說,宣傳人人平等的思想,要求恢復原始公社的共有共享制度,實現土地、水源和其他生產資料的公有化,號召人民舉行起義,推翻剝削和壓迫人民的社會制度。他的主張得到廣大農牧民、城鎮貧民、手工業者和奴隸們的廣泛響應,起義群眾搗毀了國王、貴族、富豪和拜火教祭司的穀倉、土地和莊園,一時聲勢極盛,國王柯巴德一世(Kobad I)曾設法籠絡馬茲達克教派,企圖利用它來打擊貴族和祭司的勢力,藉以自保。馬茲達克受到柯巴德一世的蒙騙,輕信了他的許諾。次年,貴族勢力漸見強大,開始迫害起義者。公元529年,馬茲達克及其數百名追隨者,被王儲霍斯羅夫(Khosrow)誘騙到泰西封參加神學會議,結果慘遭屠殺,全國死難的起義者多達8萬人。馬茲達克的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已沉重地打擊了薩珊王朝和拜火教的勢力。 到了公元531年,霍斯羅夫繼位,為了防止境內人民再度起義,乃改革田賦制度,發展工商業,使國民經濟得以繁榮。後來他在泰西封修建了宏偉壯麗的宮殿,至今遺蹟尚存。另外,他還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整頓軍備,不斷對外擴張。他先是聯合突厥打垮嚈噠,後來突厥又成為波斯的外患。他在位48年,時常和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交戰,先後於公元540年和公元571年攻佔安條克(Antiochus)和葉門等地,但是長期的戰爭,已使薩珊王朝元氣大傷,國勢由此轉衰。 公元632年,伊嗣埃三世幼年登基,這位薩珊王朝末代君主已無力抵禦阿拉伯人的入侵。公元633年,阿拉伯帝國大軍進攻波斯控制下的兩河流域,在公元637年的卡迪西亞一役中,力挫波斯軍隊,攻陷薩珊王朝在泰西封的王宮及重鎮巴格達,伊嗣埃三世帶領殘兵敗將逃往中亞地區。 公元642年,阿拉伯3萬軍隊與波斯的15萬大軍在尼哈溫德(今伊朗哈馬丹城南方)會戰,驍勇善戰的阿拉伯軍隊,竟然以少勝多,擊潰了波斯軍隊,並乘勝追擊,繼續攻城掠地。伊嗣埃三世東奔西跑,尋求避難場所,阿拉伯人已基本上控制了薩珊王國。公元651年,伊嗣埃三世派其子卑路斯到中國求援,他本人則遇刺身亡,薩珊王朝遂告滅亡。 在公元661年的時候,卑路斯到達中國求援,唐朝未允諾派兵,但封他為將軍,並准許他留居中國,因此他就在中國避難,並在長安成立流亡政府,數年後客死中國,一大批隨著王子來到中國的波斯人,也在中國定居下來。薩珊王朝滅亡後,波斯淪為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行省。拜火教在波斯境內也逐步消失,一部分教徒逃到西印度,他們的後代至今多集居在孟買;還有一部分逃到了中國,當時唐代的長安就曾建有拜火教的寺院。


曾受阿拉伯帝國統治

公元651年,波斯隸屬於阿拉伯帝國。唐代以後的中國史書,如「舊唐書」、「新唐書」、「宋史」和「遼史」等,都稱波斯為「大食」,這是波斯文Tazi的音譯,而大食,原係一個波斯部族的名稱。公元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Muawiyah)創立了阿拉伯伍麥葉王朝(Umayyad Dynasty),採世襲專制君主制。當時波斯文被廢止使用,改用阿拉伯文。阿拉伯人將伊斯蘭什葉派教義傳入波斯,用以取代原來的拜火教,當時許多波斯人也改信伊斯蘭教,以求免除對非穆斯林征收的吉茲亞(jizyah)稅,也就是人頭稅,但遭到拒絕。由於伍麥葉王朝忽視波斯的水利灌溉和防治沙漠的工程,又不能維護貿易繁榮所需要的和平,以及穩定社會的環境,從而引起波斯人的不滿。 公元747年,呼羅珊爆發了阿布‧穆斯里姆(Abū Muslim)運動。公元750年,阿布爾‧阿巴斯(Abū al Abbās)推翻了伍麥葉王朝,從而創立了阿巴斯王朝(Abbās Dynasty)。又因崇尚黑色,而被中國人稱為「黑衣大食」。新王朝對伍麥葉王朝的人進行野蠻的屠殺,並自稱為「薩法赫」,也就是「屠夫」的意思。在國勢鼎盛時期,阿巴斯王朝的版圖,曾橫跨歐、亞、非三洲。 到了公元755年,阿布爾‧阿巴斯的弟弟曼蘇爾(Mansur)繼位,他被許多歷史學家認係阿巴斯哈里發帝國真正的開創者,原名阿布爾‧加法爾,「曼蘇爾」是他的帝王頭銜,意為「常勝者」。他出生在約旦的侯邁麥村,父親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巴斯的曾孫,母親是柏柏爾族的女奴。伍麥葉王朝被呼羅珊起義軍推翻前不久,逮捕了阿巴斯家族的首領,曼蘇爾的哥哥易卜拉欣隨家人逃亡到伊拉克的庫費,這時他的另一個哥哥阿布爾‧阿巴斯正在庫費領導呼羅珊起義軍。在後來的一次戰鬥中,易卜拉欣被捕後病死獄中。這樣,呼羅珊起義軍推翻伍麥葉政權後,阿布爾‧阿巴斯就成為阿拔斯王朝的第一任哈里發,但他只在位5年就死去。所以,建立阿巴斯哈里發帝國的大任,就落到曼蘇爾的肩頭上。在肅清伍麥葉王朝殘餘勢力方面,他曾起過重要的作用。在他哥哥擔任合里發期間,他曾率兵進佔美索不達米亞,當地總督向他無條件投降。在伊拉克,他曾粉碎過伍麥葉王朝總督的頑抗,並加以處死。 公元762年,曼蘇爾下令擴建巴格達,並以此為新都。他還大力發展官僚體制,為阿巴斯王朝的統治奠定了堅實基礎。公元775年10月,曼蘇爾死於前往麥加朝聖的路上,葬在聖城附近。公元777年,中亞細亞一帶爆發了「蒙面先知」的農民大起義,領導者哈辛‧伊本‧哈金(Shahimibn Hakim)係麥爾夫城洗衣工人,常用綠布蒙面,曾一度佔領了許多城市和堡寨,公元782年在波斯境內被阿巴斯王朝的軍隊所鎮壓。 馬蒙(Mamun)是阿巴斯王朝的第七任哈里發,公元807年父王去世時,曾和他的兄弟為了爭奪王位而爆發了伊斯蘭世界東部的內戰,後來以馬蒙的勝出而告終。馬蒙是阿巴斯王朝的第七任哈里發,他是第一個將希臘哲學介紹到伊斯蘭世界的人,由於他的努力,使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宗教矛盾得到緩解。公元816年,阿塞拜疆人在巴巴克(Babak)的領導下,掀起一場反阿拉伯統治的起義,有30萬農民、手工業者和奴隸參加這場長達20年的抗爭,雖然也被鎮壓下去,但已使阿巴斯王朝元氣大傷。公元821年,馬蒙任命波斯人塔希爾統治呼羅珊以防那裡的人民也起來造反。公元833年,由馬蒙之弟穆塔斯姆(Mutasim)出任阿拔斯王朝第八任哈里發。塔希爾(Tāhir)家族就這樣成為呼羅珊的世襲統治者,實際上是獨立的波斯王朝,版圖曾擴展到印度邊境,直到被耶古卜趕走為止。 耶古卜(Yaqūb)是薩法爾(Saf-fār)王朝開國君主,年青時是銅匠學徒,後來當上強盜,公元866年,率領綠林好漢控制了波斯錫斯坦省。公元869年,侵入印度東北部,攻佔了克爾曼、吐火羅、莫克蘭信德和阿富汗的喀布爾。公元873年,推翻塔希爾王朝,成立薩法爾王朝。此後,他又奪得波斯糧倉法爾斯省和阿赫瓦茲省。在波斯歷史上,他是位民族英雄,下令恢復使用被阿拉伯語取代了兩世紀之久的波斯語,此舉使波斯傳統文化得以復興。他的繼承人是他的胞弟阿姆爾(Amr)。 公元892時年,伊梅爾一世(Ismail I)出任河間地帶總督,不久便將他的統治區擴大到大不里士和呼羅珊全境,他在整個波斯東部建立一個以布哈拉(Bukhara)為首都的獨立王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薩曼王朝(Samanids Dyna-sty),它的版圖北達鹹海,南至印度河上游,東到阿姆河上游,西抵裏海。在薩曼王朝統治下,河間地帶和呼羅珊日趨繁榮,工商業大有進展,主要城市的撒馬爾罕和布哈拉成為學術和文藝中心,並使波斯文藝復興得以實現。 到了公元945年,德芋木部落白益之子艾哈邁德出兵佔領阿巴斯帝國首都巴格達,建立白益王朝(Būyid Dynasty)。公元977年道拉(Dawlah)在位期間,白益王朝國勢最為強盛期,興建了公共設施、醫院和庫爾河上的水壩。道拉死後,王族內訌國勢衰退。這個王朝依靠突厥(Turk)部落的軍隊進行統治,以致實權逐漸落入突厥軍官之手,並於公元999年建立了伽色尼王朝(Ghaznavid Dynasty)。到了1055年,白益王朝末代君主賴希姆被塞爾柱蘇丹吐格利爾拜克所廢黜,阿巴斯王朝的哈里發只保留宗教領袖的地位。阿拉伯帝國對波斯的統治,實際上已告結束。


蒙古人入侵

曾經橫掃中亞和西亞的蒙古,也曾經是波斯的統治者。1220~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滅花刺子模(Khorazm)王朝,侵入波斯,並佔領了一些地方。當時蒙古大軍把波斯北部對農業非常重要的地下灌溉水道,加以全部澈底破壞,至今仍深深地影響到伊朗乾燥地區的農業。1253年,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Hüligü)受蒙古大汗蒙哥的派遣,率10多萬大軍越過阿姆河,佔領波斯全境,建立伊爾汗國,成為蒙古四大汗國之一,定都大不里士,其版圖東起阿姆河、南抵阿拉伯海、西瀕地中海、北達高加索。建國初期由於橫征暴斂,而使波斯面臨經濟危機。 波斯的高度文明和伊斯蘭教,對蒙古征服者產生了融合的影響,使他們的生活方式也逐漸波斯化,不但說波斯語,人們也皈依伊斯蘭教。1295年繼任汗位的馬哈茂德‧合贊汗定都大不里士,並和中國元朝政府斷絕關係。為了恢復經濟,他調整稅制,制定統一的度量衡和貨幣制度,鼓勵生產,開發水利,獎勵學術。還奉伊斯蘭教為國教,自稱為蘇丹,並頒令全體軍中將士改奉伊斯蘭教,他本人成為伊斯蘭教遜尼派信徒,企圖在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搞折衷。在他統治時期,還實施一項制度改革,改變了旭烈兀時期蒙古傳統的封建軍事制。新建立的采邑制為封建繼承佔有制,將農民固定在土地上。這種制度為後來的地方割據、削弱中央勢力開了方便之門。 1304年,合贊蘇丹逝世,由胞弟完者都繼位,他於1310年改信什葉派,因而引起內亂。1316年完者都蘇丹去世,伊爾汗王朝出現內部紛爭,陷於分裂。1317年,完者都之子艾卜‧賽義德繼位,改信遜尼派,才算免除戰禍。1335年,艾卜‧賽義德死後無嗣,王朝分裂。 曾任西察合台汗國大臣的帖木兒(Timurid),於1370年滅西察合台汗國,以撒馬爾罕(Samarka-nd)為都城,建立了帖木兒汗國。1380年入侵波斯,此後又征服了阿富汗、南高加索、兩河流域、北印度和小亞細亞等地,波斯也成為帖木兒汗的領地。1405年帖木爾去世,其子沙阿‧魯赫繼位,遷都赫拉特。當時帖木兒帝國繁榮強盛,撒馬爾罕和赫拉特都曾成為遠近聞名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帖木兒汗國當時對中國的明朝和印度,都保有名義上的宗主權,曾派遣百餘人的代表團訪問中國,當時隨團作家曾寫了「沙阿‧魯赫遣使中國記」。1447年,沙阿‧魯赫死後不久,王朝發生內訌,國勢漸衰,帖木兒帝國分裂為兩國,分別以赫拉特和撒馬爾罕為權力中心,領土也萎縮到波斯東部呼羅珊一帶。1449年後,土庫曼游牧部落在波斯西部建立了黑羊王朝,但在1468年,另一批游牧部落的一些貴族,在烏尊‧哈桑的領導下,建立起白羊王朝,定都大不里士,且吞併了黑羊王朝。 伊斯梅爾一世(Ismail I)是伊朗薩非王朝(Safavid Dynasty)的締造者,他14歲時便成為什葉派宗教領袖,並領導薩非宗教改革運動。他依靠突厥游牧部落的武力,很快地在伊朗西北部建立了武裝根據地。1501年,他佔領了阿塞拜疆,1502年5月自立為王,創立薩非王朝,定都大不里士。在此期間,又戰勝了白羊王朝,迫使白羊王朝末代君主穆拉德退守巴格達。在此後的10年間,伊斯梅爾一世率軍轉戰各地,佔領了波斯全境,並於1508年滅白羊王朝,吞併了伊拉克的巴格達和摩蘇爾省。又鑑於波斯大多數穆斯林信奉什葉派,他就定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藉此來鞏固薩非家族的政權。 1510年,伊斯梅爾一世出兵征討改信遜尼派的烏茲別克部落,在木鹿城附近的戰鬥中,他巧妙地運用伏兵,以1.7萬名波斯軍隊打敗了2.8萬名烏茲別克軍隊。1514年,當土耳其人侵入波斯西北部時,他從中亞的前線趕回,雙方軍隊在波斯西北部的查爾迪蘭發生激戰,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以12萬的優勢兵力,擊敗他的7萬軍隊,佔領了庫爾德斯坦和亞美尼亞西部,並曾一度佔領大不里士。後來由於土耳其內部發生兵變,不得不收兵回國。這給伊斯梅爾一世以恢復力量的時間,並得以收復大不里士。此後多年中,兩國不斷發生邊界衝突。 1524年5月23日,伊斯梅爾一世病逝。在1534年、1548年和1553年,奧圖曼土耳其帝國軍隊又多次入侵波斯,奪取波斯西部大片土地。1555年雙方議和,土耳其佔有兩河流域,阿塞拜疆歸屬波斯,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則由兩國瓜分。但波斯與土耳其之間的爭奪戰並沒有就此結束,斷斷續續的戰爭延續達百年之久。 1587年10月阿巴斯一世(Abbas I)登基時,薩非王朝已處於內外交困中,但他勵精圖治,進行一系列改革,使國內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力大增;與此同時,土耳其和烏茲別克對波斯的威脅也在不斷增強。阿拔斯一世是大智大勇的君主,為了遏制烏茲別克人的威脅,他無法同時在兩條戰線上作戰,乃對土耳其做了很大的讓步,以便騰出手來進攻烏茲別克。根據1590年簽訂的「君士坦丁堡和約」規定,薩非王朝將喬治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大不里士和魯利斯坦的部分土地,割讓給土耳其,薩非王朝並遷都伊斯法罕。儘管如此,他有10年時間未能向烏茲別克發起重大的軍事進攻,反而被迫將更多的土地割讓給烏茲別克人和印度的莫臥兒王朝。在這段時間內,他對內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以緩和人民的不滿和民族之間的矛盾,並重視發展經濟。同時對軍隊也進行改革,建立了主要由喬治亞人、亞美尼亞人和切爾克斯人所組成的新常備正規軍,並從歐洲購買了槍砲,聘請外國軍事教官,使波斯軍事實力大增。 在東部,波斯軍隊於1598年大舉進攻烏茲別克,重新控制了呼羅珊;並長驅直入阿富汗,佔領了坎大哈,直至巴爾赫(Balkh);還將首都由加茲溫遷往伊斯法罕,以便和歐洲建立直接的貿易往來。他也在伊斯法罕修建了許多寺院、宮殿、旅店、公共浴場、林蔭大道和廣場,使伊斯法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另外,他也在裏海沿岸修築了著名的石路,歐洲各國的使節、商人、傳教士和冒險家等,紛紛來到伊斯法罕。 1603年,阿巴斯一世乘奧圖曼土耳其帝國內部混亂之際,向土耳基宣戰,在幾年內收復了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喬治亞東部、魯利斯坦、巴庫和巴格達等地,特別是伊斯蘭教什葉派聖地卡爾巴拉(Karbalā)和納傑夫(Najaf)也落入薩非王朝手中。根據1613年和土耳其簽訂的和約規定,波斯軍隊佔領的所有地方,都劃歸波斯版圖。1622年,波斯軍隊打敗了印度莫臥兒帝國,佔領阿富汗。同年在英國艦隊的協助下,波斯軍隊將葡萄牙人逐出波斯灣的荷姆茲島。由於阿巴斯一世的勵精圖治,遂使波斯步入強國之列;也使薩非王朝進入全盛期。 1629年阿巴斯一世駕崩,由其孫沙菲一世(Safi I)繼位,土耳其和烏茲別克諸汗重啟戰端,使波斯軍隊窮於應付。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穆拉德四世(Murad IV)派遣大軍向波斯進攻,重佔埃里溫(Yerevan)和大不里士,以及兩河流域的巴格達。沙菲一世被迫與土耳其簽訂「君士坦丁堡停戰協議」,承認巴格達和兩河流域係土耳其領土。 1642年,王儲阿巴斯二世繼位,他雖然也努力對外擴張,不斷東征西伐,但再也無法恢復阿巴斯一世的強盛,這主要是受國內不安定的影響。當時國內廣大人民,特別是被征服地區的各族人民,因不堪忍受苛捐雜稅的負擔,以及征兵雜役的壓迫,乃經常爆發反政府的抗爭。1722年,阿富汗吉爾札部落的首領率數萬名部落武裝,向薩非王朝發動進攻,在離伊斯法罕25公里的古爾納巴德擊潰波斯軍隊,包圍伊斯法罕,薩非王朝侯賽因一世(Hus-ayn I)國王被迫投降,王朝中斷。 侯賽因國王之子達赫馬斯普,在伊斯法罕被吉爾札部落包圍時潛逃波斯北部,自立為波斯王,糾集波斯軍隊抗擊阿富汗侵略者,使反對阿富汗人的力量逐漸聚集在一起,這時有位土庫曼亞浦沙爾部落英勇善謀的首領納迪爾(Nadir)也帶領親兵前來助戰,他在對抗阿富汗侵略軍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後來成為波斯軍的統帥。這時波斯軍的力量大增,在戰場上屢戰屢勝。1726年12月,阿富汗入侵者戰敗投降。1728年納迪爾收復了呼羅珊,1729年光復了伊斯法罕,因此聲望大增。同年11月,達赫馬斯普返回伊斯法罕,正式登上薩非王朝的王位,但大權已旁落,國王成了納迪爾的傀儡。 1730年,納迪爾擊敗土耳其入侵軍隊,佔領了原波斯失地喬治亞、亞美尼亞、達格斯坦和兩河流域,還佔領了波斯境內的阿塞拜疆、庫爾德斯坦、哈馬丹、克爾曼沙阿等地區,波斯軍隊也攻佔了大不里士。1731年,納迪爾又征服了阿富汗的叛變。這時,達赫馬斯普國王突然宣布親征土耳其,其目的是企圖以戰功去抑制納迪爾的威望。但事與願違,結果是波斯軍隊慘敗,失去了大片領土,他自己也差一點被俘,乃被迫與土耳其簽訂了城下之盟,將阿拉克斯河以北領土完全割讓給土耳其。納迪爾宣布不承認屈辱的和約,並斥責達赫馬斯普國王的魯莽冒險和喪權辱國的行為。1732年8月,納迪爾宣布廢黜達赫馬斯普的王位,擁立出生僅8個月的阿巴斯‧米爾扎王子繼承王位,號稱阿巴斯三世,由納迪爾親自攝政。 同年年底,納迪爾率軍進攻土耳其,收復了大片領土,並攻入土耳其境內,迫使土耳其歸還前所佔領的全部波斯領土;同時俄國政府也宣布放棄過去由波斯割讓給俄國的土地。1736年1月,納迪爾召集貴族、大臣、酋長等兩萬人參加國事會議,由他的親軍包圍會場,並當場處死一名反對者,與會者只好一致表示「願意」擁戴納迪爾為國王,並同意廢除什葉派的國教地位。 納迪爾在軍事上最輝煌的勝利,莫過於1739年的遠征印度,大敗莫臥兒帝國並佔領德里,使不少印度王侯對他俯首稱臣,還掠奪大量莫臥兒帝國的珠寶財物,並迫使莫臥兒王朝將印度以西全部領土割讓給波斯。他在位期間,購買了英國軍艦,建立起強大的海軍,並由各部落的軍隊組成龐大的陸軍,佔領巴林島,征服了阿富汗,使王朝再度得到統一。由於納迪爾只愛打仗不愛治國的性格,窮兵黷武的結果,使得國內民不聊生,致使反對者日增;他那「逆我者亡」的肆意濫殺也和很多人結怨。1747年6月,他在呼羅珊城下軍營中被人刺殺,波斯政局陷入混亂中,各部落首領又分裂了波斯,這個短命政權致被桑德王朝所滅。 在納迪爾被刺身亡後,出身微賤的將領卡里姆汗‧桑德(Kar-im Khān Zand)擁立伊斯梅爾三世為薩非國王,因伊斯梅爾三世年幼,乃由他擔任攝政王。1750年,卡里姆汗創立了桑德王朝(Zand Dynasty)。1760年他打敗了所有敵手,除了呼羅珊外,重新統一了整個波斯。在他統治的30年間,使波斯從過去40年的戰禍中恢復過來,並以設拉子為京城,興修許多漂亮的建築物。他還改革了財政制度,減輕農民負擔,對外則採取開放政策,1763年批准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波斯灣港口北岸布什爾建立貿易站。為了推行他的發展貿易政策,1775~1776年又出兵佔領了波斯灣頂端的巴士拉港口。 卡里姆汗在位時,非常注意卡札爾人的力量,曾將卡札爾酋長之子阿迦‧穆罕默德‧卡札爾(Agha Muhammad Khan Qajar)拘禁在設拉子作為人質達15年之久。1779年卡里姆汗病逝,卡扎爾則潛逃回鄉,經過多次血戰,打敗所有對手,成為卡札爾部落的新首領。 老王卡里姆汗逝世後,其子哲耳法爾汗繼位,派其子盧特夫‧阿里‧桑德(Lotf Ali Zand)統率在拉雷斯坦省和克爾曼省的軍隊。1789年哲耳法爾汗駕崩,盧特夫趕回京城設拉子時,已有一個競爭者自立為王,他殺死對手後由自己出任國王。在位4年間,曾數度興兵討伐擁有優勢兵力的卡札爾,但都無功而返,反而被卡札爾佔領了馬贊德朗、亞斯特拉和吉朗地區。 1791年,桑德王朝設拉子總督反叛,將首都獻給前來圍攻的卡札爾軍隊。1794年,卡札爾率軍圍攻克爾曼,遇到頑強的抵抗,4個月後城破,盧特夫企圖突圍逃跑,但被生擒,被用酷刑活活折磨至死,桑德王朝遂告滅亡。卡札爾還下令對克爾曼城大加燒殺掠奪,將當地婦女發給軍人為奴,又下令挖去兩萬名居民的眼珠,對不肯歸順的前朝官吏採取非常殘酷的懲罰,殺其家族,還沒收一切財產和土地。在攻佔喬治亞首府提比里西(Tbilisi)時,就屠殺了數千人,俘虜1萬多名居民,並焚燒全城。1796年,卡札爾正式加冕為波斯國王,建立了卡札爾王朝(Qajar Dynasty),將首都由設拉子遷至德黑蘭,並使德黑蘭從一個小鄉村發展成擁有兩萬人口的城市,同時將什葉派定為國教。 卡札爾雖然統一了波斯,但是他的暴行卻令人髮指。1797年6月一個晚上,在他第二次遠征喬治亞時,被他的兩名僕人所刺殺,由法塔赫‧阿里‧沙阿(Fath Ali Shāh)繼位。在以後的一個世紀內,波斯的歷史發生很大的變化,開始由中世紀進入近代時期,波斯的國力也不斷衰退,領土也因被鄰國逐漸攫取而日益縮小,特別是隨著歐洲列強勢力的侵入,使波斯逐漸淪為半殖民地,英、俄、法、德等西方列強都想瓜分波斯。 1801年,俄國併吞了喬治亞,波斯為了保持對喬治亞和高加索的宗主權而對俄國交戰。1812年波斯戰敗,乃於次年被迫和俄國簽訂了「古利斯坦和約」,同意放棄對喬治亞的主權要求,並把阿塞拜疆和巴庫割讓給俄國。到了1826年為了要廢除「古利斯坦和約」,波斯又和俄國發生戰爭,但是又告戰敗。1927年2月,俄國攻佔大不里士,並直接威脅德黑蘭,波斯只好再和俄國簽訂「土庫曼和約」,割讓高加索和亞美尼亞。1834年法塔赫阿里王逝世,由穆罕默德‧沙阿繼位,波斯局勢仍然動蕩不安。 1844年,波斯人民掀起反對封建王朝的世俗統治,以及外國侵略者壓迫的起義,因為參加者都是以巴布(Bob)教徒為主,所以又被稱為巴布教起義。教主為賽義德‧阿里‧穆罕默德(Sayyid‧Ali Muhammad),他自稱為「巴布」(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是「信仰之門」的意思)。宣稱新救世主將要降臨人間,將在人間建立公平與幸福的新制度,主張神權主義,反對世俗王權,要推翻封建王朝統治,驅逐所有外國侵略者。1847年,巴布教主被捕下獄,但入教的人反而越來越多。 1848年9月,波斯國王穆罕默德‧沙阿去世,由其子納賽爾‧丁(Naser od-Din)繼位,國內發生嚴重騷亂,各地相繼揭竿而起,發動起義,納賽爾‧丁在首相米爾扎‧塔吉‧汗(Mirza Taqi Khān)的幫助下,終於在1850年處死巴布,並於1852年將各地起義鎮壓下去。此後,國王納賽爾‧丁在首相塔吉‧汗的影響下,大力整頓軍隊,減輕農民負擔,積極整頓財政、加強中央集權,重視教育發展,鼓勵對外貿易,限制歐洲列強特權,開辦郵政和電報,出版了波斯第一家報紙,修築公路。這一連串改革措施,使波斯出現中興跡象,國王還要他兼任武裝力量總司令,並將王妹嫁給他,國力因此展露欣欣向榮景象。 因為塔吉‧汗的改革,觸犯了王室貴族、地方長官、諸汗王、中高級軍政官員、宗教界和歐洲列強的利益,於是他們結成一伙陷害忠良,散布謠言說塔吉‧汗陰謀推翻國王。1851年11月,國王解除了塔吉‧汗的首相和武裝力量總司令的職務,將他流放到卡香,並於1852年1月加以處死。使波斯一度中興的局面迅速消失,也失去了最後一次振興的機會,國勢又告日漸衰落。 早在19世紀初,英國就開始對波斯進行貿易滲透。到了19世紀中葉,英國企圖侵服波斯和阿富汗。1856年,波斯攻佔和阿富汗間有爭議的領土赫拉特。同年11月,英國以此為藉口對波斯宣戰,出兵赫拉特,在波斯灣登陸。1857年4月,英軍攻佔阿瓦士城後,因波斯軍隊英勇反擊及印度爆發了大起義,英軍乃撤出波斯,波斯軍隊也撤出赫拉特,雙方在「巴黎和約」中,規定波斯放棄對赫拉特的主權要求。 由於卡札爾王朝時常出讓專賣權供宮廷揮霍,1890年波斯境內掀起一場反對菸草專賣的人民運動,並得到一些宗教人士的支持,再加上近百年的歐洲列強欺凌,使國家主義運動開始抬頭,納賽爾‧丁日益不得人心。1896年5月1日,納賽爾‧丁在德黑蘭遇刺身亡,由其子穆宰費爾丁‧沙阿(Muzaffardin Shān)繼位。他在作王儲的35年中,一向追求聲色犬馬,不問國事,所以登基後對朝政一竅不通。當波斯正面臨財政危機時,他為了彌補赤字而向俄國借款,因此極不得民心,且於獲得貸款後,利用這些錢作數次豪華的歐洲旅行,並與歐洲女人打得火熱,更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1895年12月,德黑蘭和大不里士等地的工農群眾,紛紛成立民主組織和志願軍,要求召開國會、頒布憲法,實行君主立憲,要求用憲法來限制國王的行動。1906年10月,國王被迫召開眾議院,於同年12月批准了一部比利時模式的憲法。 1907年,英俄兩國趁波斯政局動蕩不安之際,經過秘密協商,簽訂了瓜分波斯勢力範圍的協議,波斯西北部劃歸為俄國勢力範圍,東南部由英國控制,只留下中部一小塊為中立區,作為卡札爾王朝的「食邑」。這項秘密協議被揭露後,引起波斯人民的憤怒,全國各地爆發了反帝反殖民的示威遊行,議會也通過拒絕承認英、俄瓜分波斯的協議。 英、俄準備干預波斯政局的行動,鼓舞了波斯當權派鎮壓立憲派的信心。同年1月,國王穆宰費爾丁‧沙阿病故,由皇太子穆罕默德‧阿里(Mohammed Ali)繼位,即召回保皇派的前首相阿塔別克‧阿扎姆回國組閣,他原係人民要求永不重用的政客。國王對他的重新任命,激起人民的譴責。同年8月31日,阿扎姆被刺身亡,國王急忙召集忠於王朝的軍隊進京,德黑蘭的立憲派人士也動員武裝,立即佔據議會和附近的清真寺,誓死保衛憲政和議會,外省的立憲派武力也趕赴德黑蘭,使立憲派的革命力量大增,全國各地也以大罷工作為響應,國王被迫讓步,並信誓旦旦地表示將遵守憲法。 1908年2月15日,謀刺國王的計劃失敗。同年5月,立憲派要求解除掌握實權的6名保皇派大臣的職務,國王則未予答覆。同年6月初,國王在俄國哥薩克旅的掩護下逃出德黑蘭,居住到郊外的包格王宮,準備鎮壓立憲派。同月22日,國王任命哥薩克旅長利亞霍夫為德黑蘭省長,他立即宣布德黑蘭戒嚴,次日早晨就砲轟議會,逮捕並屠殺立憲派成員,並以國王指派的國務代表會議替代議會。立憲派中心立即轉移到大不里士,並與國王武力展開巷戰,在大多數市民支持下,將國王部隊趕出大不里士。隨後,立憲派武裝向四周發動進攻,佔領了阿塞拜疆的大部分地區,並得到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支持,向它秘密提供武器和彈藥。 立憲派在大不里士建立政權後,對國內各地的革命運動有很大的影響,很多地方的人民不再服從國王的命令,拒絕繳納賦稅和勞役。1909年4月,國王調集軍隊圍攻大不里士,立憲派把居民武裝起來,與政府軍展開激烈的戰鬥,部分政府軍士兵和下級軍官還向人民武裝投降。大不里士人民武裝擊退了政府軍的進攻,還先後佔領了南部的伊斯法罕、布什爾、班達和阿巴斯等地,卡札爾王朝岌岌可危。 英軍害怕波斯的人民革命影響到印度殖民地,俄國沙皇也怕激起俄國內部革命黨人的武裝起義,乃決定干預波斯政局,英軍從波斯灣登陸,佔領了布什爾、倫格和賈斯克等城市,逮捕波斯立憲黨派人士。俄軍也於同月25日從北部入侵波斯,但始終未能攻下大不里士。同年7月初,立憲派武力攻克德黑蘭,推翻君主政權,並召開第二屆議會,阿里國王逃亡俄國。1911年11月俄軍從北部入侵,最後攻下大不里士,大肆屠殺,奸淫擄掠,無所不為。1911年12月,保皇派復辟勢力的武裝在德黑蘭發動政變,立憲派的人民革命以失敗告終。 1914年7月12日,年滿18歲的艾哈邁德‧沙(Ahmed Shāh),正式加冕成為卡札爾王朝的新國王。同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波斯政府立即宣布嚴守中立,意欲乘歐洲列強忙於戰爭之際,逐漸擺脫外國勢力的控制。但是國土卻被英、俄、德、土等四國分佔,並造成經濟上的紊亂。1917年,俄國國內發生革命,俄軍退出波斯,英國勢力就獨佔這個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月獲勝的協約國在巴黎召開和會,英國極力否決波斯參加巴黎和會的資格,使卡札爾王朝企圖恢復版圖的希望破滅,而英國想把整個波斯併為它的保護國陰謀,也未獲得成功。 1920年4月,英國支持的沙俄將領鄧尼金(Denikin)指揮的白衛軍,被紅軍擊潰後,撤退到波斯境內,紅軍追入波斯,消滅了白衛軍,在紅軍所及的地區傳播共產主義,因此在波斯境內有些地方也建立了蘇維埃式地方政權。在同一時間內,大不里士爆發了反對卡札爾王朝的起義,宣布阿塞拜疆為自由邦,成立了民族政府。同年6月,以庫切克‧汗(Kuchik Khān)為首的森林游擊隊 佔領了吉蘭省會拉什特等地,並於同月5日宣布成立吉蘭蘇維埃共和國,組織臨時革命政府,提出驅逐英國侵略者,推翻王室政權。同年7月,呼羅珊也爆發了由穆罕默德‧達吉汗所領導的反對王朝統治的起義,要求實行自治。波斯正義黨也在安扎利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並且正式改稱為波斯共產黨,黨魁哈伊達‧汗(Hayadar Khān)決定與庫切克‧汗結成統一戰線。後因庫切克‧汗反對土地改革,被共產黨排擠出臨時革命政府。1921年9月,庫切克‧汗依靠森林游擊隊的力量奪回權力,哈伊達‧汗被殺。


巴勒維王朝興起

禮薩‧沙‧巴勒維(Rezā Shāh Pahlavi)是伊朗巴勒維王朝(Pahlavi Dynasty)的創始人,他於1878年3月16日,出生在馬贊達蘭省巴列萬(Pahlevan)部落酋長家庭,年輕時就從軍,因身材魁梧矯健,才能出眾而為上級所器重,由普通士兵升為團長。當時卡札爾王朝非常腐敗,國土受外國蹂躪,政權操於英、俄之手,國家朝不保夕,仁人志士義憤填膺。1921年2月,駐紮在哈馬丹的哥薩克旅士兵,因數月未領到軍餉而嘩變,要求向德黑蘭進軍追討,其他高級軍官因懼怕而躲避,唯有指揮官之一的禮薩‧沙,自願率領嘩變軍隊向德黑蘭進軍,於同月16日率領1200名哥薩克騎兵進軍德黑蘭,引起朝野震驚,艾哈邁德‧沙國王一再命令沿途駐軍和首都衛戍部隊阻止哥薩克旅進京,但是沒有一支部隊出來攔阻。同月21日哥薩克旅進入京城,接管了政權,由青年記者賽義德‧齊亞丁‧塔巴塔巴伊(Sayyid Zia od-Din Tabataba'i)為首相,禮薩‧沙自任陸軍大臣兼武裝部隊總司令。 他上台後5天,就命令簽訂「波蘇友好條約」,蘇聯宣布從波斯撤軍。吉蘭蘇維埃共和國領導人庫切克‧汗,因不滿蘇聯的撤軍,被禮薩‧沙捕殺。禮薩‧沙消滅了吉蘭蘇維埃共和國後,繼又分別鎮壓了各地的獨立和自治運動。1923年,他自任卡札爾王朝首相,並迫使國王艾哈邁德‧沙前往歐洲養病。1925年10月31日,議會廢黜艾哈邁德‧沙國王。同年12月12日,議會推舉禮薩‧沙為立憲國王,卡札爾王朝宣告壽歸正寢,而巴勒維王朝正式宣告登台。 1926年4月25日加冕後,禮薩‧沙國王銳意改革,消滅部族力量,解散部族武裝,增強國家軍隊實力,創建了海、空軍和機械化部隊;廢除只對外國有利的協議和條約,取消外國特權,建設橫貫全國的鐵路。1935年將國名正式改為伊朗,他注重向人民灌輸民族統一的意識,實施政治民主化。在經濟上拒絕外資介入,收回財政和交通大權,興建公路和醫院。在宗教上,致力於削弱神職人員的特權,並進行教育改革,設立了素來和宗教學校站在敵對立場的公立學校。在法律上,他重新制定民法和刑法,允許離婚,解放婦女,除掉面紗。在外交上,採取親蘇抗美政策,廢除外國人在伊朗的治外法權。由於他在內政上的勵精圖治,致力於國家的現代化,使得國勢蒸蒸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伊朗 保持中立,但不久後便實行「以德制英」的政策,贊助軸心國的活動。1941年德蘇戰爭爆發,蘇聯以防納粹為藉口,出兵伊朗北境;英國也起而效尤,隨後佔領了伊朗首都德黑蘭;後來美國人也參加了佔領。禮薩‧沙被迫退位,由其子穆罕默德‧禮薩‧沙‧巴勒維(Muhammad Reza Shāh Pahlavi)繼承王位。禮薩‧沙遜位後,本擬前往加拿大,但英國政府卻將他送往非洲的模里西斯,然後轉往南非的約翰尼斯堡,1944年7月死於當地,享壽66歲。 1942年1月29日,英、蘇兩國向伊朗簽約,保證在大戰結束後3個月內撤軍,以恢復伊朗的獨立。1943年9月,伊朗也對德宣 戰。同年11月28日~12月1日,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和史達林,在德黑蘭召開會議,討論對德作戰中的一致行動及戰後和平等問題,締結了德黑蘭總協定,規定英、美等國應於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開闢第二戰場。會後還發表了著名的「德黑蘭宣言」,聲明三國從德國的東面、西面和南面進行軍事行動的時間和規模,達成了協議。另外,這次會議還發表了「關於伊朗的宣言」,公開保證戰後伊朗的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伊朗境內蘇軍按兵不動,還組織伊朗共產黨,在北部的阿塞拜疆省和庫爾德斯坦省發動分裂運動,成立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伊朗一方面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抗議,另一方面加緊圍剿伊共。蘇聯在國際輿論壓力下被迫讓步;當時伊朗首相蓋凡姆又運用非常外交手腕,允許蘇軍撤退後,將伊朗北部地區的石油開採權轉讓給蘇聯。蘇軍乃於1946年5月6日悄然從伊朗撤兵,伊朗立即派大軍進入阿塞拜疆省,消滅了共黨非法政權,並將伊共殘餘分子逐入蘇聯境內,使伊朗社會日益安定,國力也得以恢復,同時伊朗國會又斷然否決了將北部石油開採權讓給蘇聯。遭此重大打擊後,蘇聯乃對伊朗大施恫嚇與威脅技倆,經常在邊境進行軍事演習,並不時越界侵入伊朗境內。但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密切注視下,蘇聯始終沒有對伊朗發動直接的大規模軍事入侵行動。 1950年後,伊朗接受美國的經援,人民生活大獲改善,並且積極反對英國的殖民地經濟支配權,因此在1951年3月發生了英伊石油糾紛。當時伊朗首相穆罕默德‧穆薩台(Muhammad Mussad-ea),以民族主義狂熱激發國人,全力壓制英國在伊朗的勢力,並宣布將石油企業全部收歸國有。但由於伊朗缺乏鑽井技術和熟練的石油工人,導致經營困難,致使國內經濟不穩,一度引起社會不安。 穆薩台首相在和英國石油糾紛中獲勝後,趾高氣揚,激發了潛伏的政治野心,勾結伊朗共產黨,挾蘇聯以自重,並在1953年8月發動推翻王室的政變,迫使國王巴勒維逃離本國,使當時伊朗陷入一片混亂聲中。後來因為民眾熱烈效忠王室,同月19日在伊朗陸軍查希狄(Zahedi)將軍的領導下,伊朗軍隊出師勤王,打跨了莫薩台政權,並迎接流亡在義大利的巴勒維國王復職,查希狄因保駕有功而出任首相,迅速恢復社會秩序,打消了蘇聯企圖控制伊朗的陰謀。1954年10月,伊朗和美、英、法等國八大石油公司所組織的國際財團訂立合約,將伊朗國內石油開採權轉讓給這個財團,伊朗政府從中抽取50%的利潤。1955年,伊朗參加「巴格達公約」組織,接受艾森豪主義,成為西方世界反蘇陣營中的一分子。 自此以後,伊、蘇關係又趨緊張,一些蘇聯外交官因從事「間諜活動」被伊朗政府驅逐出境,並鎮壓一批伊共殘餘分子。蘇聯在恫嚇技窮之後,又於1956年展開笑臉攻勢,把戰時所扣留的11噸黃金還給伊朗,並且歡迎伊朗國王訪問蘇聯。兩國邊界也跟著平靜下來,蘇軍不再在此舉行軍事演習,也不再有越界侵入的情事發生,兩國間貿易也告展開。可是不論蘇聯怎樣費盡心機引誘,伊朗朝野人士始終深懷戒心。1959年3月,美國和伊朗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簽訂經濟和軍事雙邊條約,從此使伊朗澈底擺脫蘇聯的威脅。利用石油的收入,一面充實國庫,一面投入國家各項建設。 1961年,巴勒維國王解散國會,次年頒布土地改革法,開始實行「白色革命」,贖買地主多餘的土地及清真寺所擁有的土地,發放給貧農,從而改善農村的貧困面貌。還允許工人入股分紅,在全國展開掃盲運動。改善婦女地位,給她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一系列的社會改革,使得巴勒維國王在西方世界中,樹立了很好的形象,但卻遭到國內宗教界的反對。巴勒維國王容不下反對的意見,便組織了國家安全情報署的龐大秘密警察組織,來清除異己分子。他為了顯示伊朗的「繁榮昌盛」,不惜耗費鉅資在1971年10月的12~17日,為波斯帝國建國2500週年舉行大規模的慶祝活動,約有60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或特使參加了慶祝典禮,極盡鋪張浪費之能事,耗費了近億美元,受到伊朗輿論的嚴厲抨擊。 1973年,由於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四倍,使伊朗外匯收入大幅增加,伊朗得以加速工業化,並注意多種經營,避免單純石油工業;另一方面,利用石油的大筆收入來擴充國防武力,光在1972~1976年間,就向美國購買了104億美元的新武器,使伊朗成為中東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國家。 然而,過快的工業化對經濟發展反而引起不良作用。由於大量引進外資,使民族工業的發展受到扼殺,失業率和通貨膨脹趨於激烈化。為了緩和通貨膨脹,政府又實行經濟緊縮政策,使人民生活更加貧困。巴勒維國王雖藉以更換首相來解決危機,但卻無濟於事。同時,在國內經濟混亂不安時,國內貪污腐敗之風盛行,王公貴族擔任外國公司代理人,控制著伊朗的經濟,還利用裙帶關係大發橫財。甚至政府還特設一個部門專門為王子和公主服務,千方百計地去滿足王室的一切享樂要求。貴族子弟們利用特權大搞毒品交易,海關根本無法加以制止。巴勒維國王也曾數度設法制止這種腐敗現象,但收效不大,引起民眾的強烈不滿。於是國王加強恐怖統治,國內秘密警察可以任意捕人和濫用酷刑。從1975年開始,伊朗實行一黨獨裁,開始對執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進行迫害,經常有知名人士失蹤。 民眾的反對巴勒維國王,特別是伊斯蘭教士視巴勒維國王為西方國家的走狗。1978年開始,國內掀起一片已遭巴勒維國王放逐的宗教領袖霍梅尼為偶像的反政府運動,並到處舉行示威遊行,不斷有流血事件發生,形勢一發不可收拾。巴勒維國王被迫於1979年1月16日流亡國外,曾先後去埃及、摩洛哥、巴哈馬和墨西哥等國,同年10月22日到美國治病。兩週後,伊朗民兵在德黑蘭佔領了美國大使館,把50多名美國外交人員扣作人質,要求引渡巴勒維回國受審。美國政府被迫將巴勒維秘密送往巴拿馬,後來轉赴埃及開羅,當時埃及總統沙達特給予政治庇護。1980年7月27日上午10時,巴勒維病逝於開羅,享年61歲。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誕生

1979年1月31日,流亡巴黎的伊朗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返國,受到百萬群眾的熱烈迎接。同年2月12日,霍梅尼正式接管伊朗政權。同年4月1日,伊朗正式改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Islāmic Republic of Iran),並聲稱新伊朗是純伊斯蘭國家,不要西方的任何東西,包括民主在內。 根據新制度,以巴勒維時代在野黨領袖巴扎爾甘(Bazargan)出任新政府總理組織內閣,另一方面霍梅尼則是最高領袖,形成兩權分立局面,但事實上權力卻完全集中在霍梅尼一人身上,因此不久後巴扎爾甘總理就辭職下台。同月5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蘭革命法庭,處決了前政府的一些重要官員,清洗一切反伊斯蘭教分子,許多與霍梅尼有政見分歧的什葉派宗教領袖也紛紛遭到暗殺。同年8月18日,霍梅尼宣布自己為伊朗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同年6月8日,伊朗政府宣布將全部私營銀行和保險公司收歸國有,也將城市中所有空地收歸國有,並接管了採礦、冶金、造船和飛機製造等大中型企業。同年12月2日經過全國公民投票產生了新憲法,規定伊朗實行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制,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宗教領袖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1980年1月25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首屆總統選舉,巴尼沙德(Banishad)以世俗派代表身分參選並勝出,這給伊斯蘭共和政府的政治帶來了複雜的變數,霍梅尼則任命神職人員出長最高法院,並以革命衛隊抑制巴尼沙德政府。1980年6月13日,霍梅尼下令展開「伊斯蘭文化革命」運動,要求穆斯林嚴格遵守伊斯蘭文化和傳統的生活方式。同時宣布大中學校停課,清除有違伊斯蘭教義的書籍,對教職人員進行審查和清洗,以排斥東、西方意識形態,肅清西方腐朽文化的影響。至此,巴尼沙德的大部分權力被剝奪,伊斯蘭宗教勢力完全掌握了伊朗政府的實權。 民選的巴尼沙德總統和伊朗最高領導人的宗教領袖霍梅尼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歧見,巴尼沙德堅持以「民」為「主」的原則,霍梅尼則堅持「權力神授」原則,政府應該百分之百伊斯蘭化,政府各級人員必須絕對聽命於宗教領袖;精神先於物質,革命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為了伊斯蘭;必須建立由宗教領袖直接領導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在外交方面認為「美帝」是伊斯蘭革命的頭號敵人,主張向全世界輸出「伊斯蘭革命」。 1981年3月5日,巴尼沙德公開譴責伊斯蘭教極端組織踐踏人權的暴行,強調應尊重民主自由原則。同月11日,伊朗武裝部隊聯合參謀部宣布成立總統衛隊以保護巴尼沙德;世俗派和神權派間的衝突從此尖銳化。同年6月22日,霍梅尼宣布解除巴尼沙德總統職務,伊斯蘭革命檢察長下令逮捕巴尼沙德,但已被潛逃。 霍梅尼的作為,激起了世俗派的反抗,乃以暗殺和爆炸的「城市游擊隊」方式作為報復。同年6月28日,位於德黑蘭的伊斯蘭共和黨總部發生強烈爆炸,黨魁及最高法院院長被炸死,議長及一些部長和黨政要員70多人也同時受傷。同年7月24日,由拉賈伊當選為總統。同年8月30日,總理府大樓又發生大爆炸,伊朗總統、總理及全國警察總監等數十名軍政大員被炸死。在幾個月內的爆炸事件中,傷亡人數幾達千人;許多黨政要員和神職幹部被暗殺或受傷。同年10月2日,哈米尼(Khameneyi)當選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第二任總統,破獲了「人民聖戰者組織」的數十個隱蔽所,逮捕了大批成員,打死了這個組織的第二號領導人希亞巴尼,前總統巴尼沙德則逃亡到巴黎。


兩伊戰爭

伊朗和伊拉克長期存在著邊界爭端。兩國南部有條長約100公里界河的阿拉伯河,河界原以伊朗一側淺水線為界,河的主權屬於伊拉克,但雙方都享有在這條河上的自由航行權。根據1914年雙方劃界委員會的會議紀要,以及1937年簽訂的邊界條約,雙方同意在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兩地,以阿拉伯深水線為界。 1975年3月,兩伊又在阿爾及爾達成協議,同意以主航道中心線為兩國之間水上邊界;從而暫時解決了兩國間的邊界爭端。1979年霍梅尼掌權後,不斷干涉伊拉克的宗教事務,並企圖向伊拉克輸出「革命」,導致兩伊關係的惡化,邊境衝突事件不斷發生,伊拉克對阿爾及爾協議表示不滿。1980年9月,伊拉克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使兩伊邊界衝突不斷升級。由於當時霍梅尼尚未完全掌握政權,國內局勢動蕩不安,所以伊拉克便於同月22日出兵攻入伊朗境內,揭開了兩伊戰爭的序幕。 戰爭初期,伊拉克軍隊頻頻得手,佔領了大約2萬平方公里的伊朗領土。1982年,霍梅尼發表「八項指示」,警告司法治安機關的專擅自為及濫用權力,並撤換了軍隊高層將領。同年7月伊朗軍隊開始反攻,收復霍拉姆沙赫爾。稍後,伊拉克軍隊自動撤出所佔領的一切伊朗領土,並開始尋求與伊朗達成和平協議,但伊朗在霍梅尼(個人深恨伊拉克哈珊總統)的領導下,拒絕伊拉克的和平提議並繼續進行戰爭。同年7月,伊朗軍隊開始反攻,並攻進伊拉克境內。伊拉克軍隊為了保衛國土,全面加強防禦,並在境內及邊界沿線構築防禦工事,使戰爭陷於膠著狀態。伊朗一再發動步兵出擊,以未受過訓練的新兵及其他士兵組成人海戰術,但皆為伊拉克軍隊優勢的火力及空軍所擊退,徒勞無功。 1985年,雙方主打地面戰的同時,也進行了襲城戰和油輪戰。雙方互以空軍及飛彈零星攻擊對方城市、軍事和石油設施,以及航行於波斯灣的油輪。1986年2月,伊朗又發動大規模攻勢,攻佔了伊拉克南部及北部山區近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由於受到空中攻擊及油管關閉的影響,兩伊石油輸出量常常銳減,因此大大減少外匯所得,致使重大開發計劃瀕臨停頓。但是伊朗的情形比伊拉克嚴重,因為伊拉克的戰爭係由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其他溫和的阿拉伯國家公開予以財力上的支持,並有美國和蘇聯秘密給予支援,在財力上比較充足;伊朗的主要盟邦只有敘利亞和利比亞。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伊拉克繼續求和,因其使用致命的化學武器抵抗伊朗軍隊,導致其在國際上名聲大損。在這個時期,雙方軍力都遭到嚴重的損失,伊拉克有7萬人陣亡,20萬人受傷,5萬人被俘;伊朗損失更重,有20萬人陣亡,50萬人受傷。 1987年1月,伊朗軍隊向伊拉克南部重鎮巴士拉發動攻勢,但在推進到距離巴士拉以東10公里處受阻。同時波斯灣興起油輪戰,兩伊互相攻擊對方油輪,也波及非交戰國的油輪,科威特因此呼籲超級強國保護波斯灣油輪航行的安全。同年5月17日,伊拉克飛彈誤擊中美國巡防艦史塔克號,有37名美軍喪失。同年7月20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致通過關於兩伊戰爭問題的598號決議,要求雙方立即停火,將各自軍隊撤到國際承認的邊界內,釋放戰俘,通過談判去全面、公正、體面地解決爭端。伊拉克馬上表示原則上接受決議;伊朗既不表示接受,也不表示拒絕。同年7月22日,美國開始為11艘懸掛美國國旗的科威特油輪護航,美國軍艦在波斯灣多次與伊朗軍艦發生武裝衝突,伊朗多艘軍艦及海上鑽油平台被摧毀。 1988年2月起,兩伊展開長達兩個月之久的飛彈襲城戰。同年4月17日,伊拉克發動了代號為「離月行動」的突擊戰,一舉收復了被伊朗軍隊佔領的戰略要地法奧半島。同年5月20日,伊拉克又發動了代號為「依靠真主」的攻勢,收復南部邊境沙拉姆切地區。同年6月25日,伊拉克又收復馬季農島,從而奪回了南部的所有失地。同年7月3日,美國「文森斯」號軍鑑在波斯灣擊落伊朗民航機,造成290人喪生。同月14日,伊朗要求聯合國安理會譴責美國擊落伊朗民航機,但大多數國家要求伊朗接受一年前的停火議案。 由於霍梅尼身染重病,長期的兩伊戰爭已使伊朗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伊拉克在西方國家和一些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下,已使伊朗在軍事上連連失利,國際輿論又對伊朗不利,伊朗總統哈米尼在宗教領袖霍梅尼痛苦地做出接受停火的決定後,放棄了推翻哈珊政權,以及伊拉克支付對伊朗戰爭的賠款要求,於同月18日正式宣布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同月20日起,兩伊實現陸、海、空軍全面停火,並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持下,兩伊外長於同年8月底、10月及11月初,在日內瓦和紐約,先後舉行了三輪談判,討論落實安理會598號決議的有關問題。隨後雙方開始交換戰俘,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終告結束。


後霍梅尼時代

1989年6月3日晚,霍梅尼病逝,次日推選新的伊朗什葉派最高宗教領袖,選出以哈米尼為伊朗最高領袖。他當選後將帶領伊朗公民堅定不移地高舉伊斯蘭革命的旗幟,走真主指引的路,要求伊朗人民既不能依賴西方,也不可依賴東方,他認為美國是恐怖主義政權,共產主義是最壞的獨裁者。 同年7月28日,原來的國會議長拉桑加尼在總統選舉中,以1553.7394萬票的壓倒性多數票, 當選為新的總統,他的得票率高達94.5%,在國內他是有名的「務實派」,這次當選後他宣稱將以重振伊朗經濟為第一要務,將實施有限制的自由經濟政策,減少國家對經濟的控制,鼓勵發展私人經濟,提高工業生產力,穩定伊朗貨幣。在內政方面,在政治上採取寬容政策,放鬆對反對派的鎮壓,放鬆對婦女的限制,重用知識分子,給少數民族一定的權利。在外交上,遵循霍梅尼「不偏東,也不偏西」的原則,願意和東西方國家依平等條件進行相互合作和往來,加強與伊斯蘭教國家、特別是海灣地區阿拉伯鄰國的關係,以避免成為國際孤兒。從此以後,伊朗走上哈米尼和拉桑加尼「雙頭馬車」共治的局面。 1990年6月21日凌晨,伊朗裏海地區吉蘭省和贊詹省遭受到強烈地震襲擊,由於當時大部分居民還在睡夢中,因而傷亡慘重。同月24日下午1時許,吉蘭省會拉什特也遭受了一次5.7級的地震,並連接發生60多次餘震,引起多處山崩,形成嚴重的土石流,使多條幹線公路被封,令救援工作更加艱苦,造成7萬人死亡、20萬人受傷,災民高達50萬人,是伊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天災。1993年,拉桑加尼連任總統。 1994年伊朗出現經濟極端衰退,通貨膨脹嚴重,民眾不滿情緒溢於言表,社會接連發生暗殺、爆炸和騷亂事件,務實派受到很大的壓力。同年在伊斯蘭革命勝利15週年的紀念會上,拉桑加尼總統在講話時遭槍擊,幸未中彈。同年6月20日,在麥什德的什葉派第八代伊瑪目禮薩陵墓大殿內發生炸彈爆炸,造成25人死亡,200多人受傷。這顯示在伊朗什葉派領導階層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1996年1月17日,4位副總統、10位部長、中央銀行行長和德黑蘭市長聯名發表聲明,贊揚拉桑加尼總統的政績和貢獻,指責保守派控制國會,掣肘政府的工作。伊朗的「務實派」與「保守派」間的鬥爭開始白熱化。 1997年5月23日的總統選舉中,務實派主要成員哈塔米(Kha-tami)以70%選票當選伊朗第七任總統,這反映了伊朗社會各界要求變革的呼聲,他的支持者多係社會的溫和派,知識分子、企業家、婦女和年輕人。同年8月4日,他就職後致力於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改革,曾任命免疫學女博士埃布萊卡為副總統,這一石破天驚的行動曾引起整個社會的轟動。他還批准上千家報刊的出版和發行的許可證,使傳播媒體和出版業得到蓬勃的發展。但是最大膽的改革行動是表現在經濟領域,使政府支配的計劃轉向市場經濟,並大膽地提出減少對石油工業依賴,加強發展其他工業,擴大企業的私有化,改善外資的投資環境。在外交方面,認為應採取溫和、靈活和務實的方法,努力擺脫在國際上的孤立狀況,因此他首先和法國的道達爾公司,簽訂了價值10億美元的海上天然氣開發合作項目,因而緩解了與歐盟國家間相互召回大使的「外交危機」;後來又與英國恢復了外交關係,並改善了與海灣地區阿拉伯各國的關係,與沙烏地阿拉伯也簽署了在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合作協議,平息了長期在穆斯林朝覲問題上的爭執,極力淡化輸出「伊斯蘭革命」的口號,還多次表達緩和伊朗與美國間緊張關係的願望。 在1998年11~12月間,務實派的一些重要人物和持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連續遭到暗殺,數年下來,約有80多名持不同保守派的政見者,陸續被神秘殺手暗殺。2001年6月9日,伊朗舉行第八屆總統選舉,哈塔米以77%得票率當選連任,這反映了大多數伊朗選民還是贊同哈塔米的改革路線。 2003年6月8日晚,數百名德黑蘭大學學生,聚集在校外舉行抗議示威活動。第二天晚上又有近千名大學生舉行示威遊行,要求伊朗最高領導人下台,也指責哈塔米總統改革不力。這次以大學生為主體,針對伊斯蘭政權的群眾示威活動,大有擴大蔓延之勢,一些外省城市也出現了類似的群眾示威。伊朗當局對示威者採取安撫妥協態度,將矛頭指向譴責美國企圖顛覆伊朗伊斯蘭政權。同年6月14日,有封250人簽名的信函送交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簽名者有教授、作家、學者、文藝工作者、國會議員和神職人士,他們要求哈米尼自動下台。這是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世俗主義者對伊斯蘭政權所作的最大膽挑戰。這反映出,在伊朗進行的改革過程中,民主進程與神權統治之間的矛盾,遠較人們想像中要來得複雜。 2005年8月,伊朗舉行總統大選,由強硬保守派主要人物德黑蘭市長阿馬丁加德(Mahmoud Ahmadinejad)爆出冷門,成為第九任伊朗總統。2009年6月12日,他又連選連任,成為伊朗第10任總統。他曾出言不遜地說,以色列應該從世界地圖上消失,納粹德國大屠殺是一件沒有事實根據的神話。同時他極端反美,雖然在國際上強大的壓力下,但仍然堅持伊朗有權和平利用核能,拒絕在核能問題上作任何妥協。 2011年2月14日,在突尼西亞和埃及的獨裁者被人民趕下台後,德黑蘭街頭也有反政府示威,抗議者在街頭焚燒垃圾桶,並高呼「獨裁者去死」,將矛頭對準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德,還有人把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米尼與埃及的穆巴拉克和突尼西亞的本‧阿里相提並論,說現在應該輪到哈米尼下台了。 如果時期成熟的話,美國可能對伊朗動手。因為伊朗對以色列存在潛在的威脅,同時伊朗已秘密研製成核彈及中程飛彈。並且伊朗曾在暗中輸出宗教革命,支持黎巴嫩什葉派的真主黨。但最重要的,是美國認為伊朗曾讓來自阿富汗、前往美國執行「911」攻擊行動的凱達組織成員借道通過。


神權統治高於一切

根據1989年4月公民投票通過的修正新憲法顯示,伊朗現在是置在一個沒有民主自由的神權統治之下,這部憲法也是世界上最不民主的憲法之一,充滿獨裁、專制、蔑視人權和排斥異己的色彩。它規定在伊斯蘭教中佔少數的什葉派才是伊朗唯一的「正宗」宗教,也是現在的伊朗國教。這部以可蘭經為準則的憲法,還規定伊朗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確立神權統治高於一切,以及宗教領袖在國家政權中的最高地位。所以,國家最高權力的繼承者,也必須是新的宗教領袖。憲法還要求成立一個由5名伊斯蘭教高級神職人員、3位法律學者和3位最高法官組成的護憲委員會。 憲法規定,伊朗宗教領袖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權力凌駕總統之上,有否決總統當選人能否適任的權力,能夠任免任何政府成員,能夠否決一切與自己心意相違的一切國家政策和法令,能夠干預司法審判,集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權於一身,連國會也要聽命於他。另外,宗教領袖還是三軍的統帥,有權對外宣戰。伊朗還設有伊斯蘭革命衛隊,只接受宗教領袖的命令,用以保護宗教領袖的安全,及執行宗教領袖下達的命令,形同中國清朝皇帝的東廠。 總統是僅次於國家最高領袖的副元首,由國內年滿15歲的人民選出,需經過國家最高領袖認可後才能執行職務,任期4年,可以連選連任一次。伊朗的總統還必須是什葉派穆斯林,是三軍的副統帥,在任期內沒有實權,一切聽命於最高領袖的指示行事。他主要的職權是提出總理人選,協調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之間的關係,並領導政府的行政事務。總統不在期間,由副總統代行總統職權。 伊朗實行總統內閣制,國家不設內閣總理,由總統直接領導內閣,總統可任命若干副總統,協助分管有關的專門事務,也可授權第一副總統掌管內閣日常工作。內閣向國會負責,並直接受最高領袖指揮。內閣主要任務是提出國家預算案及法律案,保國衛民、執行公權力,發展經濟,進行各項國家建設,維持社會秩序。內閣由20個部組成,計有內務部、外交部、國防和武裝部隊部、經濟財政部、教育部、文化高教部、工業和礦產部、衛生部、司法部、新聞部、農業部、商業部、交通運輸部、郵電部、合作部、石油部、能源部、文化和伊斯蘭指導部、勞動社會指導部和住房及城市發展部等。 在行政區劃分上,全國劃分 為27個省、195個縣、500個區、1581個鄉和4108個村。27個省分別為德黑蘭(Tehrān)、中央(Markazi)、吉蘭(Gilān)、馬贊德蘭(Māzandaran)、東阿塞拜疆(Āzˉ- arbāyjān-e Khavari)、西阿塞拜疆(Āzˉarbāyjān-e Bakhtari)、克爾曼沙阿(Kermānshāhan)、胡齊斯坦(Khūzestān)、法爾斯(Fārs)、呼羅珊(Khorasan)、伊斯法罕(Eşfahān)、克爾曼(Kermān)、錫斯坦-俾路支斯坦(Balūchestān va Sistān)、庫德斯坦(Kordestān)、哈馬丹(Hamadān)、恰哈爾馬哈勒-巴赫 蒂亞里(Chahār Mahāll va Bakhtiāri)、洛雷斯坦(Lorestān)、伊拉姆(Ilām)、博韋艾哈邁德-科吉盧耶(Bovir Ahmadi va Kohkiluyeh)、 布什爾(Būshehr)、贊詹(Zan-jan)、塞姆南(Semnān)、亞茲德(Yazd)、霍爾木茲甘(Hormozgān)、阿爾達比勒(Ardabil)、加茲溫(Qazvin)和庫姆(Qom)等。 立法權基本上是屬於國會所有,採一院制,國會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可以連選連任,在290個議席中,保留4席給少數教派的代表,他們分別是拜火教、猶太教、亞述基督教和亞美尼亞基督教。凡是年滿30歲以上的什葉派男穆斯林,才有被選舉權,所有夠資格的候選人,還必需通過憲法監護委員會的資格審查才能參選。憲法監護委員會由12名伊斯蘭神職人員和伊斯蘭法學家組成,其中6名神職人員由最高領袖指定,6名法學家由國會選舉產生。這個委員會主席由委員選舉產生,任期6年,不得連任。 國會議長和副議長的任期也都是4年,但每年都必須由議員選任,可連選連任兩屆。國會的主要職能是主持制定和修改憲法、制定法律和法令,審查和批准國家的經濟發展計劃和財政預算、監督政府工作、審查和批准政府對外所簽訂的條約和協定。國會還有權向政府提出質詢,要求口頭或書面答覆。國會對總統或部長提出的質詢,至少要有10名議員聯名簽署。一旦國會通過對內閣的不信任案,內閣必須總辭。國會必須遵從最高領袖的意旨行事。國會的常設機構為執行委員會,由議長、兩名副議長、3名委員和6名秘書組成,下面設有21個專門委員會,分管國會職權內的事務。 司法權雖然屬於各級法院,但司法要受最高領袖的干預,不能完全獨立。伊朗的司法制度最能顯示其神權主義的色彩,具有四大特點:一是雖然根據憲法規定獨立原則,但它必須在最高宗教領袖的領導下行事;二是一切法律的制定必須依據伊斯蘭教法的原則;三是司法機構的負責人均由神職人員擔任;四是司法部長不是司法系統的最高領導人,而是由最高領袖直接任命的司法總監擁有最高司法權力。 伊朗的最高司法機構是司法總監,由最高領袖任命,任期5年。司法部長由司法總監推薦,總統任命,負責協調與行政和立法的關係。在司法總監領導下,設立了行政公正法庭和國家監察總局,分別審查公民對政府機構的訴訟,以及監督國家機構的工作。還設立伊斯蘭革命法庭和伊斯蘭革命總檢察長,主要負責懲辦反對最高領袖和伊斯蘭政權的反對派和敵對分子,審理嚴重違反伊斯蘭教規的行為。根據伊斯蘭刑法規定,可以對罪犯實行報復、鞭笞和石擊等懲罰。伊朗的法院分三級制,即普通法院、宗教法院、專門逮捕處決反什葉派的革命法院。普通法院還嚴禁女性擔任法官。 國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7:4,自上而下分別由綠、白、紅三個平行的橫長條組成。白色橫條正中,鑲嵌著紅色的伊朗國徽圖案,白色與綠色、紅色交接處,分別用阿拉伯文寫著「真主偉大」,上下各11句,共22句,這是為紀念伊斯蘭革命勝利日(1979年2月11日,伊斯蘭教太陽曆為11月22日)。國旗上的綠色代表伊斯蘭教什葉派,因為什葉派屬綠衣大食,色尚綠;也代表農業,象徵生命和希望;白色表示和平與純潔及友情;紅色表示革命成功,立憲建國之象徵,也象徵伊朗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國徽:是由四彎新月、一柄寶劍和一冊可蘭經組成。四彎新月和一冊可蘭經組成阿拉伯文的「真主阿拉」字樣,以表明伊朗是以伊斯蘭什葉派為國教,信奉真主阿拉為宇宙間的唯一主宰。國徽中可蘭經的造型很獨特,形似「真主阿拉」一詞中的疊音符號,用以象徵伊斯蘭教的聖典可蘭經,它位於國徽圖案的頂端,表示伊斯蘭教義高於一切,是國家行為準則的依據。圖案中央的寶劍象徵堅定的力量,有如巨刃摩天,力斬惡魔。四彎新月環繞著寶劍,它代表著伊斯蘭教的五大信仰;也就是信奉真主阿拉為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信天使;信可蘭經是阿拉啟示的聖典;信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阿拉創造的;信死後復活和末日審判。新月、可蘭經和寶劍還交叉著組成阿拉伯文「除阿拉外,別無神祇」的字樣,以表示伊朗擯棄一切邪惡的價值觀念,拒絕超級大國的干涉,奉行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基本國策。另外,伊朗國徽的整個呈圓形,代表真主的光芒普照全球,也表示伊朗決心輸出伊斯蘭革命,並為建立一神制社會而奮鬥。 國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國歌」。 國花:玫瑰花。 國教:伊斯蘭教什葉派。 國語:波斯語。 國慶日:2月11日(1979年) 這個國家允許政黨活動,但必須向內務部申請登記,經審查批准後才能開展活動,不然都會受到取締。其中最大和最主要的政黨就是伊斯蘭共和黨,同時也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執政黨,由神職人員組成,他排斥一切世俗的政治組織。 德黑蘭戰鬥的宗教人士協會(Tehran Combatant Clergysociety),是1987年從伊斯蘭革命初期成立的「德黑蘭戰鬥的宗教界協會」中分裂出來,它支持神權政體,也是執政黨之一,主要成員是神職人員、國會議員、政界人士和商人,黨內存在著保守派和務實派兩股勢力。 伊朗伊斯蘭參與陣線(Islamic Iran Participation Front)成立於1998年12月,它支持神權政體,可以提名國會議員候選人,為執政黨之一,主要成員是有影響力的政界人士,高層官員、文化和教育界人士。 伊朗建設之僕(The Servants of Iran's Construction)成立於1998年5月,也是支持神權政體,可以提名國會議員候選人,是執政黨之一。其前身是1996年由6名政府高級官員組成的「建設公僕組織」,又稱為「六人集團」。主要成員是神職人員和政界人士,其宗旨為「維護伊斯蘭尊嚴,建設伊朗、捍衛政權,主張專家治國,積極支持伊朗經濟建設」。 伊斯蘭伊朗團結黨,成立於1998年1月,也是支持神權政體的執政黨之一,可以提名國會議員候選人,主要由國會議員及政府各級負責人組成,其宗旨是發展自由和文明社會,發揚伊斯蘭尊嚴、促使國家強盛、推進社會公正與富裕,加強民族團結。 在伊朗,原來還有自由運動(Nehzat-Azadi)、人民聖戰者組織(Sazman Mojahedine Khalq)、庫 爾德民主黨(Hezb-E Demokrat-E Kurdestān)和人民黨(Hezb-E Tudeh)等主張世俗政體的反對黨,都次第被伊朗神權派鎮壓下去。


地理概況

伊朗的地理位置坐落在亞洲的西部,位於印度河(India River)、底格里斯河(Tigris River)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 River)之間,伊朗高原(Iranian Planian)偏西的地方,經緯度為東經44度~63度、北緯25度~40度間,總面積164.5萬平方公里,約合63.5134萬平方 哩,是中東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形略呈三角形,自西北到東南長3520公里,由東北到西南寬約1920公里。它與鄰國接壤的邊界長7844公里,其中陸界長5434公里,水界長2410公里。北與亞美尼亞邊界長40公里、與阿塞拜疆邊界長768公里,東北與土庫曼邊界長1206公里,並濱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裏海(Caspian Sea);西與伊拉克邊界長1270公里;西北與土耳其邊界長470公里;東北與阿富汗的邊界線長850公里;東南與巴基斯坦有830公里長的邊界線;南面瀕臨波斯灣(Persian Gulf)、阿曼灣(Gulf of Oman)和阿拉伯海(Arab Sea),海岸線長1880公里,並與巴林、卡達、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等隔海相望。 這是一個高原和山地相間的國家,坐落在橫貫歐亞大陸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的中部,海拔一般在900~1500公尺之間,國土四周邊緣被平均海拔高逾1953公尺的山脈所環繞,僅有的低地位於卡隆河流域和海灣沿岸,平均海拔不到310公尺,海灣沿岸和裏海沿岸部分地區海拔低於海平面。中央部分大多為較平坦的高原,佔全部領土總面積的1/2,高原上有許多小型的內陸盆地。 境內的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Elburz Mountains),平均海拔為2723公尺,位於伊朗高原和裏海沿海低地之間,山的北面是裏海,山的南邊是德黑蘭,從裏海西南岸阿塞拜疆邊境經裏海南面直至裏海東南方的伊朗呼羅珊省,整個山脈呈弧形走向,綿延達900公里。 厄爾布茲山脈共分三段。西北段是伊朗和阿塞拜疆邊界達薩菲德河谷,稱為塔利什山脈或博格羅夫山脈,全長約200公里,寬約24~32公里,山脊不對稱,向裏海一側坡度陡急,山峰海拔很少超過3000公尺,靠阿塞拜疆邊境的阿斯塔拉低地走廊西部海拔約1500公尺;由克孜勒奧贊河和沙阿河匯合而成的薩菲德河橫切山脈,成為裏海沿岸低地與內陸高原最方便的交通通道。 厄爾布茲山脈的中段,山勢最為雄偉,全長402公里,南部最寬,寬達120公里,這裡有伊朗兩座最高的山峰,其中的德馬萬德峰(Damavedn Mountain)是厄爾布茲山脈的主峰,也是國內的最高峰,海拔5670公尺,而且是一座死火山,即使是在夏季,在德黑蘭市內往北望,可以看到積雪的山頂,非常壯觀。融化的雪水流入市區縱橫交錯的明水溝,清澈的雪水流淌不息,形成特殊的景觀;冬季的山坡則可以滑雪。阿拉姆峰是國內的第二高峰,海拔4824公尺。這裡的重要山隘通道有兩處,一處是由卡拉季河和恰盧斯河之間形成的坎代萬山隘,從德黑蘭至裏海沙赫港的重要鐵路,就是從這個山隘穿過厄爾布茲山脈;另一處是由哈布利阿河和塔拉河之間形成的加杜克山隘。在縱向的谷地中有一些重要城市,如北面靠裏海一側的巴博勒和通卡邦,山南一側的德馬萬德和沙赫拉克等。卡拉季水壩和賈哲魯德水壩,主要向德黑蘭地區供水。 厄爾布茲山脈的東段屬沙阿山脈,全長有298公里,寬約48公里,裏海沿岸的馬贊德蘭省一些水壩,主要以農業灌溉為主。另外,厄爾布茲山脈南北兩側氣候迥異。北坡多雨,年雨量超過1000公釐,為森林分布區。南坡氣候非常乾燥,年雨量在280~500公釐間,植物多屬旱生草原型。整個山區天然林面積共有324萬公頃。居民大多分布在北坡裏海沿岸及南坡的綠洲山區,從事農牧業。厄爾布茲山脈的右側有科佩特山脈(Kopet-Dag Range),它的分水嶺構成了伊朗和阿塞拜疆的國界。 裏海低地位於伊朗北部,是厄爾布茲山脈和裏海之間的狹長平原,東西長約800公里,南北寬從幾公里至幾十公里。這裡氣候宜人,土地肥沃,風景優美,是夏季避暑勝地,也是農業重地。西部是塞菲德河沖積三角洲,長100多公里,寬40多公里,是伊朗水稻種植中心。東部是阿特臘克河和戈爾甘河沖積平原,長100多公里,寬80公里,盛產棉花。 境內的西北部是亞美尼亞高原的部分,多為山間盆地,有中東地區最大湖泊的烏爾米耶湖。國境西北部是厄爾布茲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的匯合處,形成高原地形。此處最高峰為薩巴蘭峰,海拔4821公尺;另一高峰叫做薩汗德峰,海拔3722公尺,都是由巨大的火山堆構成,因此這一帶地震頻繁。 境內西部地區地當南北兩邊緣接近處,高山蟠垣,雨量充足,山上牧羊盛行,游牧的庫德人和半游牧的盧爾族人,大多居住在這裡。另外,山谷中和山麓一帶有灌溉農田。伊朗西部山區則多屬地中海式氣候。 伊朗的西南部和南部地區, 有國內最主要山系的扎格羅斯山脈(Zagros Mountains),西北起自錫爾萬河,沿著西南邊界及波斯灣向南延伸,東南至設拉子,長約880公里,寬度超過240公里,一些山峰海拔高達3660公尺,頂部常年積雪,山區年雨量多達1041公釐。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東南部延伸到札格羅斯山脈的外側,並形成卡隆河平原;另外在波斯灣沿岸地帶還有狹窄的平原。扎爾德峰(Zard Kūh Mountain)是這條國內最大山脈的最高峰,海拔4547公尺。扎格羅斯山脈有個奇特的現象,它的山脊與橫谷交錯,形成格子狀水系。雨水或雪水從高山峻嶺流下,形成幾條大河,例如伊朗第一大河的卡隆河和卡爾黑河等,流入波斯灣和底格里斯河;同時也造就了許多盆地綠洲,例如設拉子盆地、加夫胡尼盆地和伊斯法罕盆地等,這些盆地綠洲也是伊朗的糧倉。此外,扎格羅斯山脈還有豐富的礦藏,世界著名的加奇薩蘭和馬龍大油田等。 由於伊朗海岸山嶺聳立,致使境內的東部內陸地區成為乾燥的盆地,並形成許多沙漠、鹽漠、戈壁和荒漠,這些地區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2,其中大部分地方都是寸草不生的無人地帶。卡維爾鹽漠(Kavir Desert)是國內最大的鹽漠,寬約390公里,由於缺水和強烈的地表蒸發使鹽板結,覆蓋在鹽沼上。這裡幾乎沒有人居住,只有在周圍的高山上有居民點。鹽漠的西部有盆地中最大的內陸湖納馬克湖(Daryachch-ye Namak),是個水量很不穩定的鹹水湖,在波斯語中「Namak」一詞,就是指「鹽湖」。 盧特荒漠(Lut Desert)位於境內東部的克爾曼、錫斯坦和呼羅珊地區,從西北到東南長約320公里,寬約160公里,最低處是鹽沼地,低於海平面300公尺。由於這裡夏季酷熱乾旱、氣候惡劣,荒無人煙,不生長植物,只有低地上生長著稀疏的灌木叢,且有許多山岳,景色極為荒涼。「Lut」一詞在波斯語中就是「光禿」或「乾旱」的意思。在盧特荒漠東南端與阿富汗毗連的錫斯坦地區,有內陸盆地中最大的薩巴里(Saberi)湖,它的周圍有優美的牧場,自古以來就是錫克人生息的地方。 這個國家有四大水系、兩個海灣和一個裏海。在裏海和裏海水系方面,裏海是個內陸深海,南部最深處水深980公尺。裏海南岸是伊朗的海岸,厄爾布茲山脈的雨水和雪水,會順著北坡流入裏海,形成數條較大的河流,如塞菲德河、阿拉斯河、阿特臘克河和戈爾甘河等。其中的塞菲德河(Safid River)上、中游流經西北部山區,下游穿過厄爾布茲山,是伊朗的第二大河,也是伊朗北部最長的河流。河全長720公里,流域面積5.55萬平方公里,流過厄爾布茲山脈後形成長37公里的峽谷,進入吉蘭平原後形成富饒的三角洲,再經由拉什特市東北方注入裏海。這條河的流域雨水充沛,因此河水很大,是伊朗西北部地區的糧倉,與東阿塞拜疆省的糧倉連成一片。塞菲德水壩為這條河的三角洲,提供充沛的灌溉水源。 阿拉斯河(Arras River)發源於土耳其,下游在阿塞拜疆境內,中段為伊朗界河,它在伊朗境內焦勒法地區流入寬闊的河谷,經過穆甘草原後,匯入阿塞拜疆的庫拉河,最後注入裏海。這條河水流湍急,不利於航運。阿塔克薩塔島位於河的中央,是公元前180年至公元50年亞美尼亞的首府所在地。有人認為阿拉斯河谷,就是傳說中的伊甸園所在地。 在裏海水系裡,還有在伊朗東北部的阿特臘克河,以及在戈爾甘市北面的戈爾甘河,這兩條河均在塞姆南省和呼羅珊省以北,由東向西自裏每東岸入海,形成這兩個省的水系。此外,北部山區還有卡累木拉、格澤勒烏贊‧戈爾丹‧哈拉茲、查盧茲和巴博勒等小河。 波斯灣和阿曼灣水系位於伊朗南部,荷姆茲海峽(Hormuz Str-ait)把這兩個海灣分開,西邊是波斯灣、東邊是阿曼灣,海峽中最大的格什姆島,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波斯灣長約900公里,最寬處400公里,最窄處175公里,平均水深25公尺,海水鹽分較高,氣候炎熱,夏季有時氣溫會高達50℃以上,盛產熱帶海洋魚類,沿岸有紅樹林,海底儲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阿曼灣(Oman Gulf)長約610公里,平均深度2000公尺,是個深海盆地,發源於國內西部和南部山區的河流,河水都注入波斯灣和阿曼灣。 西部水系最為充沛,因為西部山區雨量大,再加上融化的雪水順著山坡流下,形成了許多河流,如卡隆河、卡爾赫河、迪茲河、賈拉希河、佐赫雷河、曼德河、庫爾河、舒爾河和班布爾河等。卡隆河(Karun River)是伊朗最大的河流,也是境內唯一通航的河流,發源於國境西部的扎格羅斯山,全長達850公里。上游流經很深的峽谷,水量大,落差也大,水力資源豐富,築有卡隆河大壩,蓄水用於灌溉和發電。在其中游,有迪茲河匯入,水量增大,部分河床寬達400公尺。卡隆河在霍拉姆沙赫爾地區分成為兩支,一支從阿巴丹向東流入波斯灣;另外一支向南流入阿拉伯河(Arab River),它是由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在伊拉克境內的庫爾納匯流後,經由伊朗西南重鎮阿巴丹後再流入波斯灣,並形成了兩國的界河。1980~1988年,兩伊即因這條界河的主權糾紛,而導致了一場長達8年的血戰,雙方傷亡人數高達百餘萬人。卡隆河東邊的賈拉希河流經農業區的胡齊斯坦省後,注入波斯灣。曼德河主要流經法爾斯省,是一條鹽鹹河,從這個省的南部入海。舒爾河由北向南直入荷姆茲海峽。在伊朗東南部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有數條小河,由北向南注入阿曼彎。 中央高原水系涵蓋範圍很廣,伊朗周邊的高山河流有些流向中央高原;有的河水匯合後形成湖,例如西北的烏爾米耶湖。北部的納馬克胡由於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形成鹽湖,長80公里,寬30公里,是個天然的化工原料寶庫。東南山區的河水流向中央高原的東南部,形成納馬克湖。 伊朗海岸線較為平直,缺乏大型深水良港。格什姆島是伊朗最大的一座沿海島嶼,它位於荷姆茲海峽的北部,由於是個東西狹長的島嶼,所以古波斯人又將它稱為長島。其他的島嶼還有大通布島、小通布島、基什島和拉萬島等。 在氣候方面,伊朗東部地區屬大陸性亞熱帶草原氣候,寒暑變化非常強烈。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多風,且降雨量少,氣候乾燥,特別是和巴基斯坦交界的東南部地區,幾乎常年不降雨。中部高原地區則是典型的沙漠氣候,這裡有廣袤的鹽鹹沙漠,一到夏天,氣溫會升高達60℃,是世界上最炎熱的地方,年雨量不及100公釐。境內西部山地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年雨量可達500公釐,從大西洋來的濕潤西風氣流、遇到北部厄爾布茲山和西部札格羅斯山的氣流,冷卻後會出現降雨現象,因此裏海沿岸和西部山區降雨量較多。西北部東、西阿塞拜疆兩省冬季最低氣溫為-51℃,而波斯灣沿岸夏季氣溫可高達51℃。境內北部地區因受海洋性氣候的影響,雨量較為充沛,特別是位於厄爾布茲山脈和裏海之間的沖積平原上,年雨量可達1000公釐以上,可生長許多亞熱帶植物,而其中北部的馬贊達蘭(Mazandaran)地區的年雨量最多,可達2400公釐,因而成為國內重要的農產品生長基地之一,人口也較為稠密。 一般說來,伊朗冬季受到來自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寒流來時德黑蘭的氣溫會降到-10℃左右,出現大雪紛飛的現象。夏季在南部波斯灣和錫斯坦的氣溫,有時會高達40℃~55℃。因此伊朗氣候可分為:南部沿海屬熱帶氣候區,其餘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區。在降雨量方面,北部裏海沿岸和西部山地因受西風影響,比較溫和濕潤,年雨量在500~1000公釐以上。其他大部分地區乾燥少雨。中部高原和東部沙漠地區年雨量都在100公釐以下。


石油資源豐富

這個國家推行農牧業和礦業 並重的經濟政策,國內已實行土地改革。由於伊朗地處高原,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農業生產比較落後,農業年產值只及國內生產總值的21%,而農業人口卻高達2200多萬,佔全國總人口的約30%。 國內可耕地面積達5100萬公頃,約佔國土總面積30%,這是其他中東國家所無法相比的。目前已耕地面積約為1486萬公頃,其中水澆地有40%,達566萬公頃,旱地為920萬公頃。農田主要分布在沙漠和山脈之間的丘陵地帶,裏海沿岸平原是最主要的農業區,而沿阿曼灣的吉洛夫特(Jiroft)與米拿勃(Minab)平原,都被指定為農業區,因為雨量不豐,所以實行壩井灌溉,有時還採取輪耕方式,再加上機械化程度較低,糧食不能自給,每年需從國外進口數十億美元的食品。 主要農產品的年產量計為小 麥796萬噸、大麥253萬噸、稻米192萬噸、甜菜231萬噸、豆類1248萬噸、甘蔗150萬噸、馬鈴薯75.5萬噸、柑橘15.4萬噸、蘋果51.2萬噸、葡萄113萬噸、西瓜10.3萬噸、棗32.5噸和開心果17萬噸。此外,還盛產菸葉、棉花、玉蜀黍、茶葉、海棗、橄欖、蔬菜、櫻桃、杏仁和桑葉等。米的產量供過於求,剩餘的多向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輸出。大麥多作飼馬之用;糖產量供不應求,不足之數多由國外輸入;小麥和玉蜀黍是人民的主食。 伊朗一些植物在古代就已傳入中國,在中國史書中均有記載、例如苜蓿草原產於波斯,古代米底亞王朝時期是用來飼養「汗血馬」,漢武帝得此良馬,苜蓿也因之傳入中國。葡萄也盛產於波斯,在公元128年時,在張騫使西域時,從雅利安人處帶回中國種植,同時也學會釀造葡萄酒的方法。阿月渾即開心果,也原產於波斯,中國古書中記有此果,最早出現在唐代大詩人、波斯人後裔李珣所著「海藥本草」一書中,明朝的「大明一統志」中稱為「芯思檀」,是現代波斯語的譯音。開心果樹在唐代由波斯傳入中國,最早在新疆落地生根,可惜沒有發展起來。菠菜也原產於波斯等國,在唐代時傳入中國。巴旦杏也由原產地波斯傳入中國,「巴旦」為中古波斯語和現代波斯語「杏」的譯音,中國古籍中稱巴旦杏「出波斯國,原稱婆淡樹」。 因為國土大部分為沙漠,所以植被面積不大,森林總面積約僅1140萬公頃。森林主要分布在北部裏海沿岸,以及西部的扎格羅斯山區、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曼山區。常見的樹種有櫟樹、開心果樹、楓樹、楊樹、榿樹、無花果樹、石榴樹和桑樹等。國內養蠶業很盛,桑樹多產在裏海沿岸。有森林就有動物,伊朗的動物屬中亞地區,有800種脊椎動物,其中約有100種屬哺乳類動物,400種鳥類,100多種爬行動物,還有數萬種無脊椎動物。境內在許多野生動物中,主要的有山貓、豹子、波斯豹、波斯貓、獅、狼、野豬、熊、獾、獐、豪豬、狐狸、野兔、猴、紅鹿、狗和鼠等。主要的鳥類有鳻鶘、鸕鷀、白鷺、白鸛、紅鶴、天鵝、鷹、隼、兀鷹、雉、鷓鴣、雪雞、鵪鶉、秧雞、鷸雞、燕雞、鶴、沙雷鳥、啄木鳥、鴿子、魚狗、燕雀、喜鵲、烏鴉、雲雀、麻雀、野鴨和熱帶鳥等。其中有些動物還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如中國西漢時張鶱通使西域後,當時的安息(波斯)國王滿屈派團訪問中國,並贈送獅子和安息雀;而漢字中「獅子」的發音就源自波斯語。 牧場面積很大,約有近2000公頃。由於草原寬廣,所以牲口眾多,尤以羊為最。全國有綿羊3450萬隻、山羊1360萬隻、黃牛835萬頭、水牛23萬頭、馬45.2萬匹、驢180萬頭、雞7217.6萬隻,另外還有駱駝和騾等,多為充作交通運輸工具。羊毛年產量約兩萬噸,地毯織製業非常普遍,以質地優良和圖案精美而聞名世界,年產量約5.96萬平方公尺。羊毛製造的圍巾也很名貴,毛織品和皮革製品大量輸出。 在漁業方面,波斯灣和裏海的漁業和珍珠業都很重要,連同河湖中養殖的魚類,年魚獲量約在4~7萬噸之間。主要的魚類有金槍魚、沙丁魚、裏海白魚、馬哈魚、鰻魚、帶魚、鱣魚、梭子魚、鱸魚、鱘魚、鯰魚和鰱魚等。其中的裏海白魚肉質鮮美,屬名貴魚類。鱘魚是魚子醬的來源,在海中就設有魚子醬工廠,每條魚打開魚肚,可以取出15磅魚子醬,每年可出口150噸,為國家賺取很多外匯。在波斯灣裡也盛產鱒魚,並且有小蝦、龍蝦和海龜等。 伊朗遠古時代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海相沉積岩分布很廣。古地中海有大量海洋生物,這些有機物質與泥沙混在一起沉在海底沉積岩層中形成石油礦床,所以伊朗的油、氣資源都非常豐富。2010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384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12%,居世界第二位,它是浮在油海上的國家。石油的儲藏和生產地,主要集中在西南部扎格羅斯山區和波斯灣,這裡的石油沉積岩厚達6000多公尺,含油層石灰岩厚達400多公尺。富油帶共有3條,每條面積約有300平方公里。這裡的加奇薩蘭油田和馬龍油田的儲量都在15億噸左右,是伊朗第一石油儲量區。第二石油儲量區集中在波斯灣,其中的弗里敦和薩珊油田的石油儲量都在1億噸以上。第三石油儲量區在中央高原,有庫姆、阿爾博茲和薩拉季等油田。這個國家產油區主要集中在兩個地區,第一個產油區是北起迪茲富爾南到布什爾的札格羅斯山丘陵地帶,這裡主要有馬龍、阿加賈里、加奇薩蘭、法爾斯、阿瓦士和卡蘭季等40多個油田,產油量佔全國一半以上。第二個產油區是波斯灣海底油田,有薩珊油田、大流士油田和羅斯塔姆油田等。目前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也是中東地區第二大石油輸出國,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石油收入佔全部外匯收入的85%以上。 這個國家還盛產天然氣,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28.13億立方公尺,佔全球總儲量的18%,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帕扎南天然氣儲量1.4億立方公尺,薩拉赫斯天然氣儲量有2億多立方公尺。為了將波斯灣的天然氣輸送出去,伊朗石油公司在這一帶修建了一條長1950公里的乾送管道,經由伊拉克直抵土耳其的東地中海岸伊斯肯德倫(Iskenderun)港,天然氣在這裡經液化處理後外銷歐洲。還有一條乾送管道,長2577公里,由大不里士通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另有一條天然氣乾送管道始自土庫曼的科培澤,終點是伊朗的科德基,每年可以輸送天然氣40億立方公尺。此外,國境東北部的薩拉赫斯的天然氣,經由一條1100公里長的乾送管道,送到裏海南岸的港市拉什特,從裏海外銷到國外。這些油和氣的大量輸出,使伊朗在美國和部分西歐國家的經濟制裁下,仍能維持經濟發展。 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除了石油和天然氣外,礦產總儲量有56億噸,其中鐵礦石佔4.5億噸、煤1.98億噸、銅1.19億噸、高嶺土2192萬噸、鉛9500萬噸、鋅9500萬噸、鋁8500萬噸、磷酸鹽98萬噸、菱美礦38萬噸、明礬石9.8萬噸、鈦19萬噸、硅石19萬噸、石棉48萬噸、珍珠岩48萬噸、鉻鐵礦23萬噸、石膏2.36億噸。此外,伊朗還有金、銻、鎳、氧化亞鐵、矽、石英、鈾、鍶、鈷、硫磺、鹽鹹、硼砂、氧化鈉、硫化鈉、錳、螢石、白雲石、寶石、大理石、雲母、硼砂、祖母綠和金剛鑽等。目前全國有各類礦山785座,共有7.34萬多名礦工,各類礦的年產量約4557萬噸。 伊朗工業也在不斷的發展中,主要的工業部門有煉油、電力、紡織、食品加工、地毯、建材、造紙、化工、汽車裝配、冶金、鋼鐵、機械、玻璃、藥品、製鋁、製銅、金屬五金、水泥、麵粉、鞋、化妝品、衛生設備、肥皂、燒鹹、印刷、甘油和火柴等。全國有大小企業30多萬個,國內工業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生產總值的24%,工業勞動力約有150多萬人。 在煉油方面,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擁有現代化的大中型煉油廠9家,其中的阿巴丹煉油廠是波斯灣地區規模最大的煉油廠,每日平均可以生產60萬桶。德黑蘭煉油廠每日平均產量為8.5萬桶,克爾曼沙阿1.5萬桶,大不里士8萬桶,設拉子4萬桶,拉萬島2萬桶,阿拉克1.5萬桶。此外,還有伊斯法罕和阿巴丹等煉油廠。現在,伊朗各煉油廠平均每天可以生產石油150萬桶。國內石油製品銷售價格非常便宜,僅為國際上市場價格的1/4,被視為全體國民的福利商品,1美元可以買到25公升汽油。因此浪費情形非常嚴重,日消耗量竟超過100萬桶。 伊朗是發展中國家電力工業發展最快速的國家之一,水力資源最是豐富,已達4.5千億立方公尺,可以利用的水源至少有1.5千億立方公尺。其中,克列吉河的阿米列‧卡比爾水壩水電廠裝機容量為8460萬瓩,德黑蘭郊區的賈傑魯德水電廠為4500萬瓩,扎禮涅魯德河水電廠為1000萬瓩,扎廷傑魯德的沙赫阿巴斯水電廠為5500萬瓩,阿拉斯河水電廠為4500萬瓩,馬斯傑德蘇萊曼卡隆河上的大型水電廠為10億瓩。每年水電廠可發電200億度以上。伊朗大建水壩的目的,最大就是用以發電,其次為灌溉農田,最後是保證各城市的生活用水。全國有9座核能發電廠及許多火力發電廠,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58.7%,水力發電廠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29.3%,天然氣和柴油渦輪機發電佔12%。 這個國家主要的工業企業有紡織廠35家,麻織廠3家。糖廠11家,每年可以生產42萬噸糖。水泥廠很多,年產水泥660萬噸。地毯廠更多,有5000多年歷史的波斯地毯聞名於世,其精湛的工藝、美麗的圖案,以及和諧的色彩搭配,吸引了許多識貨買家。今天,波斯地毯已成為伊朗享譽於世的大宗出口產品。 在對外貿易方面,全年輸出總值約345億美元,除天然氣外,被稱為「伊朗五寶」的石油、波斯地毯、藏紅花、黑魚子醬和開心果,是最重要的輸出品。其中的開心果出口量約9.3噸,創匯近3億美元,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開心果出口國;地毯則是第二大出口行業。其他的主要出口品還有羊毛、皮革、金屬礦石、紡織品、腸衣、乾鮮水果、黑魚子醬、米和菸葉等。主要出口國為日本、義大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法國。全年進口總值約212億美元,主要進口品為糧食、藥品、食品、畜產品、化工產品、非食用品原材料、鋼鐵及其複製品、機械、採油設備、油氣管設備、軍事設備、科學儀器、事務儀器、醫療設備、運動器材、汽車及其零配件、電器用品、玻璃、傘、熱水瓶、樂器、文具、建築材料、自行車、機車、糖、飲料和搪瓷製品等。全年外貿有133億美元出超,主要輸入國有德國、義大利、中國和日本。 貨幣名稱叫做伊朗利亞爾(Ir- anian Rial),簡稱為利亞爾(IR),紙幣正面使用波斯文,並有伊朗已故最高領袖霍梅尼的頭像,背面印有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的標誌,以及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的錢數。匯率不大穩定,目前匯率僅供參考。國內利亞爾匯率共有3種;官方匯率每1美元兌換1752個利亞爾,非石油出口匯率每1美元兌換8100個利亞爾,而自由市場匯率則約每1美元可兌9700個利亞爾。此外,伊朗已漸使用歐元取代美元成為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 目前通用的紙幣有500、1000、2000、5000、1萬和2萬利亞爾等6種,硬幣則有20、50、100和200利亞爾等4種。在伊朗兌換貨幣,現金比旅行支票的兌換率高,兌幣的水單要妥善保管,因為在出境時,兌換的總數必須與申報單記載的金額完全相符才行。境內的銀行和保險公司完全國營。境內有一個中央銀行(梅拉特銀行);五大商業銀行:梅里‧伊朗銀行(國民銀行),特賈拉特銀行(貿易銀行),薩得拉特銀行(出口銀行),窮人福利銀行,塞巴赫銀行(武裝部隊銀行)等,其中以梅里‧伊朗銀行資金最為雄厚;四大專業銀行:農業銀行、住房銀行、工礦銀行和進出口促進銀行等。國民平均所得每人每年約7200美元。


交通與運輸

伊朗的交通從規模上來說,還不能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個國家的交通運輸特點是:國內交通運輸主要靠公路,對外進出口貨物主要靠海運。 公路交通是國內主要的運輸動脈,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鋪瀝青路面的高級公路,其特點是質優、路平;另一是用碎石鋪設或泥土壓實的次級公路,其特點是凹凸不平,塵土飛揚,容易坍方。全國約有高級公路6.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已超過800公里,幹線公路2.2萬公里,支線公路3.8萬公里,專用車道2200公里。全國有土石路面公路約9.5萬公里,主要分布在小城鎮、鄉村間和邊遠地區,條件很差,一旦遇上雨天,道路非常泥濘,行車艱難。 伊朗公路以東西幹線為主動脈,也向南北伸展出許多支線,構成一個完整的公路網。東北幹線以德黑蘭為中心,向東沿厄爾布茲山脈南麓至馬什哈德,再向東進入阿富汗,這一地段是「絲綢之路」古道。從德黑蘭向西至大不里士,再由北向西可以通往土耳其。從東西幹線向北分出三條支線,越過厄爾布茲山到達裏海沿岸,其中一條穿過厄爾布茲山脈隧道到達裏海南岸。在東西幹線西段還有兩條南行的支線,一條從大不理士南行至克爾曼沙阿;另一條從塔凱斯坦西南行經哈馬丹,然後至克爾曼沙阿,再向西進入伊拉克。從德黑蘭南行有兩條公路,一條經庫姆、阿瓦士到霍拉姆沙赫爾,可延伸到波斯灣,這條公路穿越扎格羅斯山脈到南部的設拉子,然後抵達波斯灣旁的布什爾港;另一條自德黑蘭經庫姆、伊斯法罕、亞茲德、克爾曼、巴夫格(Bāfg)至阿巴斯港。 全國約有6.2百萬輛登記有案的機動車輛,其中小轎車2.2百萬輛(大部分是私人所有),客車、卡車和載重汽車72萬輛,摩托車310萬輛。國內各大城市間每天都有許多班次的長途客運巴士營運,公路巴士是伊朗人最普遍使用和價格最便宜的旅行交通工具。但對於不懂波斯語的外國觀光客們來說,要想搭乘長途巴士到各地觀光,會遇到許多困難的。公路長途巴士是城市之間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有頭、二等之分,頭等長途巴士車廂有空調設備並提供輕食,但無臥鋪。 鐵路也是國內長途運輸工具之一,總長7480多公里,其中幹線鐵路長5480公里,支線和廠礦專用線鐵路長約2000公里。伊朗鐵路運輸主要使用內燃機車頭牽引,只有少數屬電氣化鐵路。全國鐵路有三條幹線:第一條是縱貫伊朗南北的鐵路幹線,從裏海的瑙沙赫爾港經德黑蘭到國境南部的霍梅尼港,全長1440公里。這條幹線把伊朗西北兩大平原和南部的產油區及心臟地帶連接在一起,成為伊朗經濟的大動脈。第二條是橫貫東西的鐵路幹線,以德黑蘭為中心,東至東部大城馬什哈德;西經大不里士至邊境城市焦勒法,全長1552公里,是伊朗最長的鐵路幹線,把伊朗西北部山區的農牧業地區、東部的霍拉桑山區農牧地區和德黑蘭連接起來,成為東西交通的大動脈。第三條是中部鐵路幹線,從德黑蘭經庫姆,沿中央高原的南緣,一支向南經伊斯法罕和亞茲德兩省至波斯灣北岸;另一支經亞茲德省至克爾曼省。並且票價相當便宜,如果行車12小時,車程600公里,車票才不過3.95萬利亞爾,實在便宜。 水運又分為海運和內河運輸兩個部分,海運則佔主要地位,它肩負著對外貿易的運輸任務。在伊朗註冊的各類商船有429艘,總排水量為383.3萬噸。國營的伊斯蘭共和國航運公司,是全國最大的航運公司,擁有120艘輪船,其中42艘為遠洋輪船,30艘為超級油輪,年貨運量約為1500萬噸。全國有11個貿易港口,主要港口為霍拉姆沙赫爾、霍梅尼、布什爾、阿巴斯、安扎里、諾沙爾、巴哈爾和阿巴丹等八個商港。波斯灣上哈爾克(Khark)島為主要原油輸出港,它的儲油能力為1000萬桶。馬舒爾港是成品油輸出港。 在航空方面,全國有50座民用機場分布在全國的各重要城市中,其中的德黑蘭、設拉子、阿巴丹、阿巴斯、大不里士和馬什哈德有國際機場。伊朗有兩家國際級的航空公司伊朗航空(IR)和馬罕航空(WS)飛行國際航線,另外還有一家裏海航空擁有西亞及高加索地區的國際航線。其中的伊朗航空公司一共開闢了23條國際航線,使伊朗成為通往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的空中走廊。也有法國、英國、印度、巴基斯坦、黎巴嫩、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卡達等國際航空公司的航班,參加國際航線服務。其中最接近台灣的航點,有東京、吉隆坡、曼谷、北京、上海和首爾等。 國內航線由阿謝曼航空公司營運,開闢以首都德黑蘭為中心、通往全國各城市的空中航線。但是國內班機還是會經常出現擁擠的現象,有時要想訂到機位都很困難,除了乘客多,主要的原因是國內線機票便宜的緣故。現在全國四家航空公司共擁有100多架民航機,幾乎都是歐洲生產的空中巴士,其中有36架大型客機,4架大型貨機。但依然擁有近10架左右的波音747大客機。


重視觀光事業

為了賺取外匯,並為未來一旦油氣枯竭預作準備,伊朗正利用本身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傳統作為吸取觀光外匯的本錢,現在每年約有100萬名外國遊客入境觀光,其中最多的入境外國觀光客要算是歐洲人和日本人。伊朗對外國觀光客所能提供的觀光活動,除了城市旅遊外,還提供狩獵、沙漠游牧生活體驗和考古活動。 這個國家的氣候極富變化,因地處高原,氣溫較一般同緯度的地區要低一點。大部分地區冬天很冷,夏天酷熱,除極北部和西部外,都極少下雨。適合旅遊的季節是在每年9~11月的秋天,以及3~5月的春天,這段時間白天晴朗溫暖,晚上多雨而涼爽,最為舒適。 我國人士要赴伊朗旅遊,須辦理簽證,可委託鳳凰國際旅行社,或伊朗國營的自由國際旅行社駐台代表代為申請落地簽証文號,文號核准後就可以在德黑蘭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的簽証櫃台直接領取簽証即可。台灣跟伊朗沒有邦交,但有外貿協會的德黑蘭辦事處為我國的商人做一些商務的服務,另外亦可將護照、申請書及簽證費寄到伊朗駐東京或香港的使領館辦理。 台灣目前沒有直飛班機前往伊朗,必需自曼谷、東京、吉隆坡、杜拜、香港或上海轉機前往德黑蘭。 旅客若是經由霍亂、黃熱病及流感污染地區進入伊朗前,必須有預防接種的防疫證明。到伊朗旅行,男人不可穿短褲;女性也別忘了穿長袍戴頭巾的規定,包住頭髮的頭巾在進海關時就得戴上。尤其要盡量避免穿華麗及暴露的性感服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伊朗海關對入境外國旅客的行李檢查過程,比想像中要容易得多,但對本國、阿拉伯人及非洲人的檢查,是每件行李都要打開受檢。這是伊斯蘭教國家,千萬不要夾帶酒類、豬肉製品和毒品,攜帶槍支及反伊斯蘭宣傳品都會被視為反政府人物而當場拘捕,短波收音機及裸照刊物一律沒收。個人行李及飾物、200支以內香菸或500公克菸絲、一架自用電腦、手機及相機,均可免稅攜入,200美元以下禮物也可免稅過關,外幣的攜入不受限制,但在入境時要申報金額。在出境時,海關檢查也非常嚴格,所以最好提早3~4小時到機場。 準備外幣的時候要記得,伊朗的銀行系統與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銀行並未接軌,世界性的信用卡在伊朗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因此在入境之前,要帶足夠用的美元或歐元,便於兌換伊朗的利亞爾。唯一例外的是地毯店,因為昂貴的波斯手工絲質地毯,每塊動輒都要上千美元,為了要賺外國觀光客的錢,波斯地毯店就是有辦法讓外國遊客刷卡。儘管伊朗政府反美,但是伊朗人卻最愛美元,最普遍使用的外幣也是美元。較高級的飯店可以用美元直接付費。此外,在伊朗入境時,不需要兌換太多的利亞爾,因為利亞爾經常會貶值,並且一張百元的美鈔,就可以換來大把利亞爾,多到連錢包也塞不下。 到伊朗旅行,很重要的一件「小事」就是自己要多帶一些衛生紙,以備不時之需。在伊朗,公共廁所大致還算乾淨,有異味或髒污的現象也屬罕見;但是除了高級大飯店外,一般廁所都不提供衛生紙,所看到的是蹲式馬桶和旁邊的一根水管,而水管和左手就是取代衛生紙的工具,所以在伊朗用左手跟人握手或打招呼,都是非常不禮貌的事。 在小費方面,雖然餐廳的帳單上已有15%的服務費,但是還要給服務生一點小費,通常是1萬利亞爾,行李伕每件行李也要給1萬利亞爾小費,計程車司機則不必另給小費。總之,出門在外,禮多人不怪,是皆大歡喜的事。 伊朗的電壓是220伏特50周波交流電。這裡電視中沒有暴力、血腥和色情節目,更沒有搖頭夜店。生飲自來水容易引起痢疾,飲用開水和礦泉水比較安全。度量衡採用公制,但是在許多地方和傳統市場中,仍沿用伊朗自古以來的傳統度量衡單位。在時差方面,伊朗時間冬季比台灣時間晚04:30,夏季有日光節約時間,較格林威治時間早3:30。伊朗電話國碼為98,由台灣撥國際電話到伊朗,請撥002+98+2+電話號碼。由伊朗撥電話回台北,請撥00+886+2+電話號碼。市區雖然也到處都有黃色的電話亭,但多年久失修,不能使用,因此打電話最好到郵電局,長途電話或國際電話在大飯店裡打會更方便一些,但是自備當地手機漫遊最為方便。 平信可以投入市區街旁黃色郵筒內,郵票可以在大飯店櫃台買到。寄回台灣的航空信件,約需7~10天時間。在語言方面,伊朗人的英語水準普遍不佳,但是旅客如果會講英語,一般是不會碰到太多的麻煩。若要找人問路,最好是找年輕的伊朗人,太小的或太老的伊朗人,絕大多數僅僅會講波斯語。所幸伊朗人大多數都非常親切,因此觀光客對語言的顧慮,可以不用太在意。 今日的伊朗,街頭呈現的是雜亂的交通,沒有嗜血和色情的電視新聞節目,沒有一天到晚擠胸弄臀的女郎,超市裡也沒有上百種的糖果餅乾可供選擇,沒有年輕人搖頭晃腦的夜店,更看不到供人宣淫的汽車旅館,也沒有幾乎佔領全世界的麥當勞和肯塔基。 在伊朗旅行比想像中要安全得多,搶劫和暴力事件,幾不可見,也不見有所謂的宗教狂熱分子,更看不到恐怖分子,一般治安情形良好,但女人單獨外出,不可穿著暴露性感,以防伊朗的色情狂男子。出門在外不可談論政治,更不可批評伊朗的宗教。 飲食文化方面,全國禁酒,不吃豬肉和沒經過祈禱宰殺的牲口。但備有多種無酒精的啤酒,並含有蘋果、草莓和檸檬等多種口味。夏季的冰品最誘人,其中最有名的是蕃紅花冰淇淋。主食為麵包和米飯,麵包有許多不同的款式,米飯多拌以少量牛油進食。在旅行途中,最常吃的是凱巴普(Kabab)的燒烤,有牛、羊、雞肉和內臟等,常伴以麵包或米飯。伊朗人都喜歡吃薄餅,排隊買薄餅在街頭巷尾常可看到。街上有些小店會擺出一盤盤小菜,有黃瓜、大蒜、青菜和萵苣等,它是和肉一起被塞進切開的麵包裡、或包在薄餅裡吃。 在一天三餐中,早餐較為豐富,有薄餅、奶油、酸乳酪、乾起司、魚、蛋、果醬、果汁、蔬菜和水果。午餐在上班族中一般都買外食,晚餐最為正式,可以好好地祭一次五臟神。此外,伊朗盛行喝茶文化,不論什麼地方都有人喝茶。伊朗只有極少數的中國餐廳和日本料理,西式速食餐廳更是少得可憐。 在穿著方面,女士外出須用圍巾包著頭,並穿長袖、長裙、長褲或長袍;男士則可穿短袖衣服。冬天在旅館、餐廳及大部分參觀場所室內多有暖氣,故穿易脫衣服(洋蔥式穿法)較為適合。不可穿新鞋,冬天宜備雪靴。 懂得一點當地語言,是對旅遊伊朗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是對人表達友善的好方法。您好的伊朗語是「Salam Aleykam」,再見是「Khoda Hafez」,多謝則為「Kheyli Mamnum」。 伊朗使用真正的「阿拉伯」數字。=1,=2,=3,=4,=5,=6,=7,=8,=9,=10。 此外,在伊朗購物前必須議價,這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漫天開價,就地還錢,是在伊朗各地購物時的不二法門,而殺價在伊朗也是天經地義的事,通常售物的底價都在五折左右。 在伊朗以女性為拍攝對象是不會被擲石頭的,但先得徵求對方的同意是基本的禮貌,尤應儘量避免拍攝政府和軍事設施。 一般人前往伊朗旅遊或考察,必須注意當地的辦公時間或國定假期及重要的宗教或傳統節日。在辦公時間方面:政府機構的辦公時間是每日上午8時至下午2時。一般銀行和公司上班時間,是上午8時至下午1時,下午4時至晚上7時。一般商店營業時間是上午8時至下午1時,下午4時至晚上8時。但伊朗和伊斯蘭其他國家一樣,每個星期5是固定假日,這天上午穆斯林都會到清真寺做禮拜,因此銀行和公司從星期4下午開始就停止營業,直至星期6才開始上班。 太陽曆是伊朗的傳統曆法,它和世界通用的公曆相比,有很大的區別,雖然伊朗現在多使用公曆,但每逢太陽曆中的傳統節日,仍要慶祝一番。 每年公曆的2月11日,是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勝利日,也定為國慶日,伊朗駐外使領館在這天都會舉行招待會,全國民眾也會舉行盛大的慶祝。 新年也就是「春分」日,定於公曆的3月21日,是伊朗人最大的節日,稱之為諾魯玆(Novruz),聯合國教科文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於2009年頒布伊朗新年為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個佳節的前兩天晚上,人們會用火光的儀式來送歲,這或許是古波斯人信仰拜火教的習慣,大家圍著熊熊的火光,愉快地邊跳邊唱著:「我們的疾病到火裡去了。」同時,伊朗全國機關和單位,以及各行各業放假13天,自3月21日至4月2日止,在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可持續達一個月之久,全國各地彩旗遍布,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熱鬧氣氛。此時正值初春,積雪開始融化,草木萌芽,大地一片生機。就在這樣春暖花開之際,迎來新的一年,就像中國的春節。更有趣的是,新年節慶期間,所有伊朗成年男子的鬍子,以及動物的尾巴或鬃毛都會以指甲花為染料全部染成紅色。新年節假中,人們還要彼此探親訪友,並交換贈品,和中國春節傳統習俗非常相似。 伊朗人在新年假期中還會舉行各種宗教儀式,分別在除夕、新年的第一天,以及第13天舉行三次。除夕之夜,全家團坐餐桌旁,吃著用肉類、米及蔬菜烹飪的特別料理。團圓飯中必須有魚,而且不可一次吃完,這與中國大年夜團圓飯中「年年有餘」極為相似。桌上的開心果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伊朗盛產開心果,就像中國盛產花生一樣。他們也有守歲的習俗,還要給老年長輩及孩子們發紅包壓歲錢。新年期間家家戶戶還要擺設7件以波斯文字母「S」開頭的吉祥物,如蘋果、大蒜、風信子花、椰棗和鏡子等,以表示新年吉祥如意。新年的第13天,全家人都會離家外出去「躲13」,因此郊區景點及市區公園顯得特別熱鬧,如果這天留在家中不外出,會被視為不吉利的事。第13天過後,新年假期才告結束。 獨立日又叫做伊斯蘭共和國日,定於公曆4月1日。 國際勞動節為公曆5月1日,全國勞工放假一天,如果不休假,則為加班一天,這一天工資加倍。 霍梅尼逝世紀念日,定於公曆6月4日。 伊斯蘭曆的節假日有1月7日的托蘇奧節;1月10日的阿舒拉節,大家穿黑衣慶祝;2月10日的「國家波斯灣日」,用以紀念1622年波斯薩非王朝阿巴斯大帝把葡萄牙侵略者趕出荷姆茲海峽;2月20日的阿拉巴因‧胡笙日;2月28日的先知和伊瑪目胡笙殉難日;3月17日先知和伊瑪目薩代格誕辰;7月13日伊瑪日阿里生日;7月27日先知穆罕默德受命日;8月15日的第13任伊瑪目生日;9月21日的伊瑪目阿里殉難日;10月1日的齋月結束日;10月25日的伊瑪目薩代格殉難日;11月11日伊瑪目禮查誕生日;12月10日的宰牲節。以上的節日會因為每年伊斯蘭曆的變化而有所些許的前後變動。 每年最後一個禮拜二晚上,是伊朗的蘇利節,這時家家戶戶在大門前點燃火堆,人們從火堆上跳過去,表示燒去晦氣,迎來好的運氣。當晚孩子們在田野上耍火把。 伊斯蘭教中一個重大的節日為齋月,即賴買丹月(Awal Ram-adàn),是伊斯蘭教一個神聖的月份。這是因為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Muhammad)在40歲時,於賴買丹月在希拉山洞首次接受阿拉頒降的「啟示」。公元624年,伊斯蘭教正式規定賴買丹月為齋月。穆斯林在這個月份都要把齋,就是每天從日出至日落之間都不得進食、飲水,抽菸和進行其他一些規定不能做的公眾活動。在白天,餐廳、商店及娛樂場所停止營業,外國人在穆斯林聚集場所也不得進食。穆斯林們均在夜間用餐,在白天用餐者如被舉報,將要受到懲罰。 宰牲節又稱古爾邦節,也是伊斯蘭教重要的節日,它由來久遠,內容是易卜拉欣(Ibra-him)聖人奉到真主阿拉的啟示,要殺愛子易司瑪儀。他把真主的啟示告訴了兒子,年幼的易司瑪儀聽後沒有半點恐懼,甘願被宰犧牲,就在他要宰幼子時,真主知道他倆已真心服從,就改讓他宰殺1隻羊取代。宰牲節就是紀念易卜拉欣父子對真主的絕對服從,並讓穆斯林從中學習對真主的服從精神。在這個節日的當天或往後兩天,有經濟能力的穆斯林應1人宰殺一隻羊,或7人合宰一頭牛或一頭駱駝,其中1/3肉留給自家享用,其餘分贈親友、鄰居和窮人。


首都德黑蘭

德黑蘭(Tehrān)是伊朗的首都和中央省省會的所在地,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它不僅是國內的第一大城,也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城市,總面積658平方公里。市區人口90多萬,若包括大德黑蘭地區在內,總人口超過1500萬,除了伊朗人外,還有阿塞拜疆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和阿富汗人,93.3%以上的居民說波斯語。 這個都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1度26分、北緯35度40分,其緯度和中國蘭州省差不多,具體位置在厄爾布茲山脈南麓的賈吉馬卡拉季河之間的扇形大綠洲上,北距裏海110公里,東北方70公里處有德馬萬德峰,山頂終年積雪,炎夏在市區北望,有時還可以看到山頂雪花紛飛,形成德黑蘭景觀的壯麗背景。城市的東、北、西三面,由厄爾布茲山脈的山前丘陵形成一個弧形包圍圈,整個市區展開在一片自北向南呈緩坡傾斜的平原上,市區低的部分海拔約為1200公尺,但是高的部份海拔則達1800公尺。 德黑蘭市坐落在地震帶上,在過去長時間以來,一些地質學家認為,德黑蘭最近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高,因此伊朗政府確實有將首都遷離德黑蘭的打算,只是確定的地點尚未拍板定案。 當地屬於典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7月份是最炎熱時候,經常是32℃高溫,有時氣溫可高達40℃以上,但是這裡的高溫並不可怕,因為一到晚上就變得非常涼爽,會令人忘記白天的酷熱;4~9月通常是不會降雨的,因此夏季非常乾燥。當地最低溫的2月份,氣溫只有2.8℃,有時室外氣溫也會低到-15℃左右;降雨也多集中在2、3月份,年雨量只有200公釐。當地居民夏天需穿比較輕便的棉、麻或絲織品的衣服;冬天要穿外套、戴帽子和穿暖鞋。因而「德黑蘭」一詞,在波斯文中是「暖坡」的意思。 在公元4世紀時,德黑蘭只是雷伊城北8公里處的一個村莊,由於雷伊是當時世界上最長商道「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商旅來往頻繁,商業一向發達。在1027~1157年的塞爾柱蘇丹時期,雷伊成為波斯的首都,並逐漸繁榮起來。1220年,雷伊與德黑蘭都毀於蒙古騎兵的鐵蹄下,當時它和德黑蘭已連成一體,城市頗具規模,轄有12個區。 1553年,薩非王朝在這裡開闢市集,環城建起一座有4個城門和114個塔樓的圍牆,從而使得德黑蘭漸漸發展成一個中等城市和貿易中心。大概是這裡夏天很熱的緣故,又偏處北陲,歷代統治者都看不上眼,而輪番建都於設拉子、大不里士和伊斯法罕。 1796年卡札爾王朝建立,當時伊朗南部戰亂頻繁,破壞慘重;伊朗北部特別是德黑蘭及其附近地區受到戰爭的影響較少,經濟也比較穩定,並且有廣闊的草原,是供當時伊朗主要作戰兵種的騎兵,作休整、訓練和補給的理想基地,加上這裡和卡札爾王朝興起地區黑海東南一帶毗連,攻守均佳,基於從軍事戰略角度上的考慮,乃遷都德黑蘭,並進行了頗具規模的規劃,呈現波斯王朝的建築風格。在城牆周圍建立了市集及新建築物,還修建新城牆。從此以後,德黑蘭便一直成為伊朗的首都,後來又興建了第三道城牆。 德黑蘭真正大規模的發展, 是進入20世紀以後。1926年後,巴勒維王朝推行現代化,對德黑蘭進行大規模的改進及擴建,把陳舊的城牆及住家重建成近現代化地區,使城市大為擴大,成為中東地區現代化大都市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黑蘭這個地名開始名聞天下,因為在1943年底,當時同盟國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邱吉爾和史達林在這裡聚會,並發表了著名的號召全世界各國人民聯合起來,擊敗納粹德國的「德黑蘭宣言」。1979年伊斯蘭共和國成立後,德黑蘭增添的新建築不多,其中最明顯的是新修建的地鐵,使德黑蘭成為中東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 隨著石油收益的增加,城市範圍也不斷擴大,包括北側的塔基里什和南側的雷伊等衛星城市,首尾相接,連成一片。目前德黑蘭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工業中心,全國有1/3的企業集中在這裡,市內和郊區有大大小小的工廠2000多家,產品總值佔全國的51%。除了軍事工業外,以紡織、皮革、印刷、磚瓦、菸草、麵粉、製糖、油脂和罐頭等輕工業為主,也有冶金、水泥和汽車及飛機裝配等企業,並有煉油、石油化工等大型現代化企業。此外,還有電子、電器等工廠。大部分大、中型現代化工廠坐落在城市邊緣,紡織廠、化工廠、火力發電廠和煉油廠多在西南郊,運輸設備製造業則集中在西郊;其他工業,食品加工業遍布全城。另外,德黑蘭四郊土地肥沃,盛產小麥、甜菜、水果和棉花,故係國內重要農業生產區之一。 德黑蘭分為新、舊兩個城區。市區的中部和北部是新城區,南部為舊城區。有兩條筆直的林蔭大道貫穿市區的東西和南北,南北的一條稱為瓦利‧阿斯爾大街,從城南最低處海拔1100公尺的火車站開始,向北越過新、舊市區,直到海拔1600公尺以上厄爾布茲山麓的斯姆魯因、達爾班(Darband)和謝米蘭等景色壯觀的避暑勝地,全長12公里。東西向的一條叫做革命大街,是劃分新、舊城區的鮮明標誌。 舊城區在革命大街以南,有許多傳統的古老建築物,遍布著狹窄的街道,彎曲的小巷,很容易使人迷路,所以又有「迷城」之稱。這裡的街道大部分是用詩人的名字來命名的,並且有幾十座名詩人的墳墓,它的設計和建築幾可與古代帝王陵寢相媲美。兩伊戰爭期間,市民往往以犧牲者的名字來命名他們所在的街巷。如果同一條街巷有好幾位陣亡者,這條街巷就分段以幾個陣亡者名字命名,並將它們釘在金屬的路牌上。儘管這會給當地的郵政帶來了困難,但人們卻堅持要這樣做。 這裡到處充斥著老式市集、櫛比鱗次的小店舖和作坊,以及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和陵園。當地居民多數是貧民階層,以及虔誠的穆斯林,每天凌晨5時天剛泛魚肚白時,就可以聽到由擴音機中播放出來悠長的祈禱聲,好像自半空中飄降下來。原來穆斯林們一天要祈禱5次,太陽剛升起之前要作第一次早禱,每逢祈禱時還必須放下手中任何工作,就地跪在地上誦經。所以這裡的各機構都在早上8時上班,一直到下午2時,中午不休息,沒有吃飯的時間,但是可以喝盅茶,吃幾塊小餅乾。每逢星期5,人們更是成群結隊去清真寺作禮拜。 新城區與舊城區不同,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種風情,面積相當於舊城區的兩倍。這裡街道寬闊,四通八達,30層左右的摩天大廈比比皆是,金融機構、大公司行號、大商場和大飯店多集中在這裡,政府機構和外國使領館也多設在這一帶,這裡的居民多係地主、富商、中高級官員和知識分子,故被稱為富人區。 街上來往的婦女很多,她們外出時雖然不再戴面罩,但仍用黑布由頭纏到身體。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大學生則用風雪衣來代表黑布,並盡可能地裹住身子,再繫上彩色頭巾,據說這樣穿戴基本符合教規,也算是今日伊朗服裝的「新潮流」。 這個都市的人特別喜歡花卉,德黑蘭一年四季都盛開著各種鮮花,一般中產家庭的屋前都有個小花園。街心也種著鮮花,有的地方還修建有噴泉,形成街心花園,全市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花園和公園,都免費供人觀賞。此外,德黑蘭市區的路邊都有淺淺的水溝,是用來讓雨水宣洩用的,並用來讓行道樹喝水和降低市區炎熱的氣溫。這些淺淺的水溝每日定時會放流一些水,在40℃的高溫下,這些水就像是充滿氧氣的新鮮血液,衝入缺氧的腦細胞中。 德黑蘭還是全國最大的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除了擁有許多中、小學和專業技術學校外,還有德黑蘭大學、伊朗國立大學、阿利亞梅爾大學、伊朗科學院和國家文學院等研究機構。市內有博物館11家、寶物館1家、圖書館數十家,另有12個由外國贊助的文化機構。當地還有不少醫院、以及數十家新聞媒體。 這裡是全國航空和鐵、公路交通的總樞紐,因此交通特別發達。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Imam Khomeini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於市區南郊,距離市中心區單向車程約半小時,有航班和歐、亞、非三洲和波斯灣地區營運。自國際機場至市區間,只有計程車服務,而且會亂喊價,索價都在15萬利亞爾以上。事實上非排班的計程車可以合資搭乘,每車可坐4~5名乘客,每人車資只要1.5萬利亞爾。梅荷巴德機場(Meh-rabad Airport)是國內線機場,位於市區,是伊朗國內線飛機的樞紐,人來人往好不熱鬧,由這裡起飛的班機,成放射狀飛往國內各主要城市。 鐵路交通也非常方便,從德黑蘭向西,可通往土耳其和俄羅斯,並可和歐洲的鐵路網相連;向北可通往裏海海濱的托爾卡曼港;向東可直達東部大城馬什哈德和邊境城市薩拉赫斯;向西南可以抵達伊朗煉油中心的阿巴丹。市內的南區火車總站24小時服務,聯貫著與國內其他大城市的鐵路交通。 主要的公路也是以德黑蘭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德黑蘭有5個長途巴士站,可是伊朗的長途巴士都沒有臥鋪。 在市區交通方面,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以地鐵、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為主。為了緩解市內的交通擁擠,德黑蘭設有49.1公里長的地鐵,其中地下31公里,地上18.1公里,共有7條路線,其中兩條路線的交匯點,設在市中心區的霍梅尼站。地鐵每次搭乘票價都是1.1萬利亞爾,距離不限。這條中東地區的第一條地鐵,它有女性專屬車廂,但女性也可以進入男性車廂。此外,地鐵的車廂都是中國打造的。 要搭乘公共汽車,可以在有「P」字的藍色圓筒型的公共汽車停靠站上車,不懂波斯語的遊客,乘坐起來不很方便;如只搭乘短程,頗有樂趣,值得一試。這裡公共汽車的特色,因汽油便宜,所以票價低廉,一般公共汽車需先行買票,車上不設投幣機或售票。車廂則分成前後兩個部分,由一橫排座位分隔,男前女後。 這裡的計程車一共有四種:一種是連結國際機場和市區的機場計程車,旅客在辦完入境手續後,到機場外面,就會看到專設的計程車招呼站,乘車經由現代化大廈林立的道路進入市區,需時約20~30分鐘,交通高峰時需要40~50分鐘。第二種是橙黃色的計程車,是按表收費的,按一定的路線行駛,可以共乘。第三是綠色計程車,車體上印有一道醒目的黑色橫線,線的上方還印有電話號碼,旅客只要撥這個電話號碼就可以叫到計程車,車資可享折扣優待。第四種是名叫沙拉德的計程車(Shared Taxi),它價格便宜,多有指定路線,但一般車程都不超過3小時,是長途交通可靠的工具。但是旅客最好還是包車比較方便,尤其是要遠行的時候,雇用通英語的司機包車較好,況且伊朗包車的車資真的很便宜。 德黑蘭的街道上除了公共汽車外,計程車、轎車、機車和自行車多如過江之鯽,頗為擁擠。在伊朗,女性是可以開車的。 這個城市的交通非常混亂,由於伊朗是今日世界上產油大國,油價比水還要便宜,一公升汽油只要6000利亞爾,一公升水卻要1萬利亞爾,因此汽車眾多,全市有近600萬輛機動車輛,所以街道上車水馬龍,各種型號、各種顏色的大汽車、小轎車、貨櫃車、大卡車和機車等川流不息,雜亂無章。伊朗目前直接進口的小汽車也不少,但街上跑的絕大多數都是使用外國的零配件在伊朗組裝的汽車,性能不佳,耗油量又大,使得市區的空氣污染程度已到了嚴重影響市民身體健康的地步。並且每一條街道經常都會塞車,不論車子或行人都不時會闖紅燈,弄得路口險象環生,連警察也幫不上忙,其交通之亂,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但是近年來德黑蘭市的綠化有明顯的改變和進步。 德黑蘭有許多設備不錯的旅館,五星級的大飯店就有5家之多。其中的阿扎迪格蘭德大飯店 (Azadi Grand Hotel Tehran),在伊斯蘭革命前是稱為凱悅大飯店(Hyatt Hotel),共有482間客房,多間大餐廳、購物中心、游泳池,以及各種新式的服務設備。地 址為:Dr. Chamran Expressway-Evin Cross Road。電話:+98-21- 2073021/9;+98-21-2073031/5;傳真:+98-21-2073038/9。 埃斯泰加拉爾大飯店(Esteg-hlal Hotel)舊稱希爾頓大飯店(Hilton Hotel),也有482間高級客 房,並有多間大餐廳及應有盡有 的服務設施。地址為:Vali-Asr Junction, Chamran Exp. Way, Tehran, Iran。電話:+98-21-22660011;傳真:+98-21-22660031。 荷馬大飯店(Homa Hotel)舊稱雪里頓大飯店(Sheraton Hotel),是一座15層樓的現代飯店,有173間精緻客房,並有賓至如歸的服務品質和設施。地址:Shahid Khoddami St. (Bijan), Vali-Asr Ave., Vanak Sq. Tehran, Iran。電話:+98-21-88773021-9;傳真:+98-21-88791780。 拉利大飯店(Laleh Hotel)舊稱洲際大飯店(Inter Continental Hotel),擁有386間新式的客房,以及最先進的服務設備。地址:Hijab Cross, Dr. Fatemi St., Tehran, Iran。電話:+98-21-8967021-9;傳真:+98-21-8965517,8965599。 埃斯皮納斯大飯店(Espinas Hotel),擁有224間新式客房,以及其他豪華的服務設備。地址:126 Keshavarz Blvd. Tehran, Iran。電話:98-21-66904099;傳真:+98-21-66904859。 四星級的大飯店也有5家,其中的英格希拉普大飯店(Eng-helab Hotel),舊稱皇家花園大飯店(Royal Garden Hotel),擁有230間客房,頂層設有漂亮的旋轉式餐廳,飯店內有新式的服務設備 。地址:No. 50, Between Hafez & Vali-Asr Ave., Taleghani Ave. Tehran, Iran。電話:+98-21-66467251-5;傳真:+98-21-66494207。 伊文大飯店(Evin Hotel)擁有32間高級客房及其他新穎的服務 設備,是袖珍型的四星級大飯店,服務態度優異,生意非常忙碌 。地址:Shahid Chamran Broadway, after Parkway Crossroad. Tehran, Iran。電話:+98-21-2078606;傳真:+98-21-2090425。 荷威采大飯店(Howeyzeh Hotel)擁有184間客房,以及新穎的服務設備、賓至如歸的待客熱忱。地址:Teleghani Junc-tion, Nejatollahi Ave. (North Villa), Tehran, Iran。電話:+98-21-88732191 (127);傳真:+98-21-2090425。 科薩大飯店(Kowsar Hotel)擁有90間整潔的客房,以及新式的服務設備和親切的服務態度。地址:Malaee Alley, Vali-Asr Ave., Vali-Asr Sq., Tehran, Iran。電話:+98-91-21902843;傳真:+98- 21-5791658。 菲爾杜西格蘭德大飯店(Fre- dossi Grand Hotel),共有196間客房,並有新穎的服務設備。地址:No. 24, Foroughi St., Ferdowsi Ave. Tehran, Iran。電話:+98-21 -6719991-3,6727026-31;傳真:+98-21-6711449。 此外,當地還有一些經濟型的旅館和民宿,旅客不愁訂不到客房。 當地也有許多餐廳,除了禁止飲酒、不賣豬肉和狗肉的料理外,有各式的菜餚供應。這裡的人們只吃羊肉、牛肉和駱駝肉,禽類只吃雞肉,鴨子非常稀罕,因為要靠進口,一般人不但吃不慣,並且也吃不起。對外形醜惡的動物如甲魚和螃蟹等,也不食用。可是,德黑蘭街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快餐店,賣的是漢堡、沙威瑪,以及象徵「美帝」文化的可口可樂。 觀光客如到餐廳就餐,應選擇高級餐廳,除了食材乾淨外,價格也不太貴,西餐及當地鄉土菜都很可口。如驅車到郊外參觀,無妨到鄉下茶店用餐,別有一番樂趣。有些鄉下餐廳在戶外的白楊樹下,擺置餐桌,也很逍遙自在,價錢更是便宜。 伊朗的鄉土菜據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最有名的是一種叫做契羅卡巴(Tchelo Kobabs)的菜餚,是將切成薄片的羊肉、小牛肉和雞肉等用炭火燒烤,然後才放在長粒的白米飯上,加蛋黃吃。伊朗人喜歡吃米飯,沒加上佐料而煮的飯叫Ckelo,做成西式炒飯的稱為Poln。德黑蘭街上就有許多吃烤肉的「卡巴」餐廳,設備很講究,是伊朗人招待貴賓進餐的場所。出售的烤肉分為牛肉、羊肉和雞肉三種。烤法是將各種肉切成寬約兩公分、長4公分的小塊,用鐵條串起,一串總有6、7塊,放在鐵網上用炭火烤,不時加以翻動,烤熟後取出加上一些鹵汁,使顏色加深,味道加濃,一塊塊自鐵條上取下平鋪在盤上,放在餐桌上用刀叉取食,另有鹽末和胡椒粉一類的佐料,任人取用。餐桌上除了烤肉外,還有大餅、生菜、酸奶酪和牛油等,擺滿一桌,看起來極為豐盛。烤肉另有一種吃法,就是在盤底鋪上牛油,上面是油炒飯,再加一個生雞蛋,然後再覆蓋上成串的烤肉,頗為美味可口。 市民們都喜歡吃一種薄薄的大餅,不是用純白的麵粉製成,而是用厥麥粉烙成,呈灰赭色,切成不大的一塊塊,放在長盤中供人食用,並以番茄、沙拉、洋蔥拌辣椒、煮豆和醬等為佐餐。 有一種牛油炒飯也是人們的普遍食物,這種牛油炒飯不用電鍋蒸熟,而是以牛油墊底,放在鐵鍋中燜熟,一粒粒地相當可口。人們還最愛吃鍋底有一吋多厚的焦硬鍋粑,也是切成長方形的小塊,看上去焦黃透油,要費很大的力氣才咬得動,牙齒不好的人肯定咬不動,並且味同嚼蠟,可是伊朗人卻認為是一道美食,樂此不疲。還有用菜泥和羊肉碎末紅燒成的菜餚,略帶酸味,也是一道常見的菜。另外,有一種加蘿蔔乾和紅色碎果乾炒的飯,又甜又鹹,也是餐桌上的一道名菜。 魚也是餐桌上的主要菜餚,捕捉裏海的鱘魚要經過政府許可的,因此相當名貴,德黑蘭一流的餐廳均有新鮮的鱘魚供應,這種魚還可以製成魚子醬,但是價格可不便宜。魚子醬是呈灰黑色的半透明顆粒,看起來像煮熟的珍珠米粥,又像一堆木瓜子,有一種特殊的鹹鮮味道,介在腥香之間,入口黏化,伊朗人稱之為「卡味」,是名聞全球的高級食品。 伊朗還有一種名產叫做開心果,外形比白果稍大,屬乾果類,炒後裂開了口,露出赭紅色的果皮,果仁外作翠綠色,內呈淺黃色,嚼在口中像花生米或腰果,質脆而鬆,味道可口。 這裡的人們還講究喝茶Chai,用一種比酒杯略大的茶盅,茶是用當地產的或進口的伯爵紅茶熬成,呈暗紅色,香味撲鼻甘甜,加糖後美味加分。這裡的糖多用甜菜提煉,味道很淡,呈不規則的結晶體,較硬也較難融化。喝茶時不是把糖加入茶內,而是含入口中後再去啜茶,街上有專門賣茶的店舖。伊朗人大多數是不喝咖啡的,在街上幾乎看不到咖啡館。在伊朗的飯店酒吧裡,以及其他地方都喝不到含有酒精的飲料。但常可喝到一種叫做Dugh的飲料,是一種酸奶加鹽的飲料,清涼又解渴。 德黑蘭沒有什麼夜生活可言,晚上人們多在家裡收聽國家廣播電台的廣播節目,或收看電視台的節目。全市有8個無線電視台,但均屬國營企業。市內可以收看到上百個歐洲和亞洲的衛星電視頻道,雖然政府禁用大型衛星接收天線,但實際上許多家庭都擁有這樣的設備。德黑蘭市的米拉德電視塔(Milad Tower),是今日世界上第四高的建築物。 伊朗傳統音樂沒有一定的節奏和旋律,外來人一般很難欣賞。西方娛樂進入伊朗人生活的就只有電影,伊朗人就藉著銀幕上所傳播的片面信息去瞭解西方世界。即使這樣,德黑蘭的電影院也很少,觀眾稀稀落落。這裡有時也會有劇團前來表演一些宗教劇。在聚集許多觀眾的大眾劇場裡,往往以摻雜打扮得妖裡妖氣的演員即興表演為樂。 這個都市是西亞地區體育運動中心之一,居民們都很喜歡體育和健身活動,全國則有30多個單項體育協會。德黑蘭的自由綜合運動場佔地450公頃,建築面積20萬平方公尺,擁有10萬個座位的足球場,還有22個其他體育項目的場館。這個運動場規模全伊朗第一,也是今日世界上最大運動場之一。另一家恩格勞布綜合運動場,面積130公頃,各項設施齊全,並擁有室內外標準游泳池各一個。此外,市內重要的運動場(Stadium)還有沙希德‧希魯迪(Shahid Shirudi)、沙希德‧潘納希(Shahid Panahi)、沙希德‧莫塔梅迪(Shahid Motamedi)等。 在伊朗,名為茲爾哈尼的體育團體非常受到歡迎,它融合了舉重的古式體操,風行一時。在觀眾的注視下,裸露上半身魁梧身材的選手們,以雙手舉起重達25公斤的金屬棒,做著有節奏的體操,它和西式的體操完全不同。配合著快節奏的小鼓聲,無論從那個角度看來,選手們的動作都頗類似芭蕾舞,服裝也近似芭蕾舞裝,雙手戴皮製手環,身穿藍紅花的皮製長褲,充分展示人體肌肉之美。這種體操表演帶有些許神秘氣氛,也令人飽覽陽剛之美,是鍛鍊身體的一種好辦法,國內有許多這類體育俱樂部,不僅是職業選手,只要想調養身心的人們,都會來俱樂部勤練體操,這種體操雖然帶有一定的競技性,但是勝負並不重要,若將之視為一種宗教儀式,反而較為恰當。 沐浴也是伊朗人所不可或缺的娛樂項目之一,無論是在城市或是鄉村,都有許多公共浴池,在浴池裡不但可以單獨沐浴,而且也可以享受交際之樂。浴池為了避免男女混雜,因此男女的沐浴日相互交替。 在德黑蘭購物沒有百貨公司可逛,只有一些商店街,更沒有像台灣有那麼多的大賣場可逛,要看到像我們和西方國家的奢侈品真是少之又少。舊城區內有好幾個波斯傳統性市場,當地人叫做「巴扎」,這是一種固定的市集,上面有頂篷,兩邊有許多土產店,購物可以吆喝還價,有時還有人牽著小毛驢招搖過市,更增加了中東的色彩。其中最大的一處「巴扎」位於古爾斯坦宮以南,建於卡札爾王朝時代,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市集。這裡迴廊彎彎曲曲,兩旁是一家挨著一家的小商品店,從食品到衣類、皮製品、古代小畫像、象牙細工、珠寶首飾、DVD、VCD、遊戲光碟和中國製的鳳凰牌自行車等,應有盡有。 波斯地毯遠近聞名,德黑蘭有許多地毯店,裡面充斥著各種各式的手工編織地毯,但價格都不便宜,普通一條地毯售價總在1000美元左右,好一點的非數千美元不可。不過波斯名貴地毯售價高昂是有其道理的,因為它先得由名設計師繪出圖案,然後用手工織成。至於用機器織的地毯,即使再好看,也會被認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這種貨色只能賣給不肯花大錢的外國人。當地人家家戶戶都有質料不同的地毯,貧窮家庭裡,一條地毯既可用來鋪餐桌,也可以讓客人當坐墊,晚上還可以作為寢具,兼有多種用途。這種廉價的地毯被稱為「客里姆」(Klim),沒有結,編織較為簡單,至少已有2500年歷史,古代的蘇美爾人在家中就是使用這種地毯。中產階級家庭的地毯都比較講究,地毯上多擺著漂亮的家具。富貴人家的地毯以品質好、擺得多及多至看不到地面為原則,甚至有的在地毯上再加地毯,多多益善。夏天人們在野外活動,草地上也可以鋪上地毯。 這裡波斯地毯的主要顏色有三種,一種是像寶石一樣湛藍的波斯藍;另一種是像瑪瑙一樣深沉的玫瑰紅;還有一種是由紅藍兩色混合而成的葡萄紫。這些色調都非常柔和悅目,歷百年而不褪色。王宮裡鋪設的地毯則以金絲銀線和羊毛交織而成,上面還綴有珍珠和寶石,價值連城。由於伊斯蘭教禁止繪描人體,因而截至19世紀末,地毯上多織以抽象的圖案和花樣。進入20世紀末,波斯地毯上也織出了幻想的英雄和美女的風采神態。 伊朗人以地毯為財富,並將它作為自己身分的象徵。女兒出嫁的陪嫁品中,地毯是不可或缺的;財富的繼承也離不開地毯;甚至地毯還能當貨幣,或抵押、或出手,比什麼都容易換得現金,愈舊愈老的地毯價值愈高,貯藏地毯比存錢生利息更划算。此外,波斯地毯一定要薄,越薄越值錢。 波斯地毯之所以能編織得如此漂亮,其密訣在於使用最優良的羊毛和天然染料,據說羊毛染色的技術、圖案的繪製,以及地毯的織法,和幾個世紀前的古代波斯相比,幾乎沒有什麼改變。製作波斯地毯最有名的地方除了德黑蘭外,還有伊斯法罕、庫姆、克爾曼、哈馬丹、卡尚和大不里士等,每個城市所產的地毯,都具有各自獨特的圖案和色調。這些產地各異的波斯地毯,在德黑蘭地毯店中均有出售。 編織波斯地毯工廠都是手工作坊,一個大木架面牆而立,上下左右都列有各色羊毛線,下面有張設計圖,編織手藝人便根據設計圖案予以放大,用一雙手挑選各色毛線,交織出畫面,方法非常原始。大多數編織者都是灰白鬍髭、滿臉風霜和漠無表情的老者,他們不言不語地在默默編織著,好像每根毛線都有自己的血汗,每一吋地毯都織有自己的生命。卡什凱族不僅是伊朗最古老的部族之一,而且還以卓越的地毯編織而聞名。他們將織好的地毯放在陽光下曬打,然後再將地毯浸在河流中,如此一來,最初顏色的鮮豔度就可長期保留下來,就是將地毯鋪在馬路上任由行人或駱駝踐踏,只要用水清洗,就可恢復原來的色彩。 伊朗另外一種有名的手工藝品是銅器,因為這裡氣候乾燥,銅器永遠會閃閃發亮,不會生銅鏽,所以當地許多器皿都選擇用黃銅製成。在銅器的表面,都鑴刻有古老圖案的花紋,形成其特色。還有一種非常受觀光客歡迎的特產,是一種叫做「土耳其玉」的寶石,它是一種質地並不堅硬的礦石,呈海藍色,是論克拉出售的,有些上品價格超過寶石或鑽石,伊朗國內凡是有錢的人,都以它作為名貴的裝飾品,它可以鑲成戒指、手鐲、耳環、項鏈、袖扣和領帶夾等飾物,這種寶石有一種特點,就是一遇到香水就會變色。另外,還有一種叫做「普斯汀」(Pustin)的上衣也很有名,它是用小羊皮(Buck Skin)精製成的,皮上還織有美麗的刺繡,圖案非常漂亮,十分適合當禮物饋贈親友。此外,德黑蘭的印花布、象牙雕刻等也都有精美的圖案。在市集上,常可看到工匠藝人在敲打金屬品,或在烘烤加工。 在德黑蘭的市區和郊區,有許多景點值得參觀,其中的自由紀念塔(Azadi Moment),位於麥赫拉巴德國際機場通往市區途中的自由廣場上,原名叫做國王紀念塔,伊斯蘭革命後改名為自由紀念塔,伊朗人稱它為「伊朗的大門」,它建於1971年10月,是為了紀念波斯帝國建立2500週年而建。在公開招標過程中,德黑蘭大學一位年僅20歲的建築系學生胡笙‧阿馬納特的應徵設計圖案,一舉中標。這是一座呈倒立的「V」字型白色紀念塔,造型非常新穎和獨特,在設計上吸收了古代薩珊王朝和薩法爾王朝的建築特色,是古代波斯建築和當代西方建築兩種不同風格的完美結合。 這座紀念塔高45公尺,拱形門洞高21公尺,塔基寬63公尺,由8000塊白色大理石鑲砌而成。塔的底層是博物館和小型電影院。博物館展出伊朗歷代最珍貴的出土文物,其中有「居魯士滾」,上刻有居魯士大帝的文告;並展出7世紀的金盤和用金銀粉書寫的「可蘭經」和工筆畫等。電影院可放映全景電影,可以容納500人左右觀眾,有5部電影機同時在一塊寬闊的銀幕上放映,影片中所展現的是伊朗的悠久歷史、燦爛的文化、山河風光和名勝古蹟等,如今這裡已成為伊朗舉行重大紀念活動的中心。 觀光客如想登上塔頂看德黑蘭全景,可以乘電梯上去,也可以從塔底沿275級石階慢慢爬上去,就可以到達塔頂的瞭望台,環顧四周,一幢幢現代高樓大廈,一條條帶有街心花園的大道展現在眼前,有4條氣派的柏油馬路伸向四方,像條紐帶把條條街道連串在一起,使全市成為一個有規律的整體;還可以遠眺厄爾布茲山脈雄偉的山峰。這裡是觀光客雲集的地方,常常要排很久的隊才能買到入場券。紀念塔夏季開放時間自上午9時到中午12時,下午4時到晚上7時;冬季開放時間是上午9時到中午12時,下午3~6時。 伊朗國家博物館(National Nuseum of Iran)已有74年歷史,收藏文物種類之多,堪列世界大型博物館之林,它是伊朗古文明歷史的縮影。位於葛城區內,由東、南兩棟組成。南棟為古伊朗博物館,建於1937年,是德黑蘭和全部伊朗人的精神糧倉。東棟建於1996年,是伊斯蘭時期的博物館。 從10~20世紀,各國的考古隊爭相到伊朗挖掘古代文物,所獲的出土文物就成為此館的主要展示品。從6000~9000年前的石器、4000~5000年前的陶器、青銅器,一直到薩珊王朝及伊斯蘭教統治時期的金銀器皿等,豐富多采,美不勝收。 水晶與陶器博物館(Glassware and Ceramics Museum)坐落在一幢幽雅古典建築的庭院內,裡面的展覽品以伊朗歷代的玻璃與瓷器工藝品為主,以及一些其他有價值的歷史文物。館內共有1個大廳和6個展覽廳,主要展品有公元前2000年的水晶香水瓶,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水晶酒杯和器皿等,以及歐洲18~19世紀製作的水晶器皿,其中最美麗的是在「恰高占比爾神殿」窗子上鑲嵌的水晶玻璃條。這個神殿是建於公元前1250年伊朗最古老的埃蘭神殿。陶器部分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上面有許多動物圖案,外表上有各種彩釉;也有伊斯蘭時期的彩釉陶器,或單色、或五顏六色。此外,還有一些碑文、動物和鳥類畫像,以及當時一些宴會場景畫像等。 水晶和陶器展示區陳列有水晶器皿和陶器,其中水晶器皿有公元前2000年的水晶香水瓶、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的水晶酒杯和器皿等,還有伊斯蘭前、後期的水晶裝飾品、印章、和各種器皿等,充分表示了伊朗工藝的發展,以及藝術家們的才華與技巧。陶器部分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當時的陶器上有許多動物圖案,有些陶器外表上有各種彩釉。館裡伊斯蘭時期的彩釉陶器,有單色的,也有五顏六色的,還有一些碑文、動物和鳥類的畫像,以及一些當時宴會場景畫像等。 古爾斯坦宮(Golestan Palace)博物館位於舊城區色拉廣場的東南面,又名玫瑰宮,是卡里姆汗下令於1786年開始興建的,20世紀初大功告成,前巴勒維王朝的重要儀式及典禮都是在這裡舉行,1967年為巴勒維國王舉行加冕典禮前曾修葺過,後來更成為國王誕辰、新年和重要宗教節日儀式舉行的地方,是目前市內最古老的歷史建築物,不但富麗堂皇,四壁還鑲嵌有鏡片和石膏雕花等,人們入內,如同進入玻璃櫥世界。宮殿入口處有拱門及鐘乳石形裝飾的天花板,宮殿庭園內有玫瑰園,是座百花齊放爭奇鬥艷的花壇及設置噴水池的法國庭園,綠樹、噴泉、鴿子和玫瑰花等,令人賞心悅目。宮殿現已成為博物館,展出的文物以陶瓷器居多,其中有拿破崙一世饋贈的一套塞拉斯(Serres)窯燒製的餐具,清朝皇帝贈送波斯王室成對的大瓦瓶。另外,卡札爾王朝的大理石「孔雀王座」也值得一看,王座間的波斯地毯,現已收藏在卡札爾國王起居室裡。博物館內的書庫裡還有許多歷代波斯君王的小畫像和可蘭經的裝飾本。博物館的開放時間自上午9時到中午12時,下午4~6時,星期五閉館休息。 博物館裡收藏品的內容包括了陶器、赤土陶器、石製小像、神像、刻有楔形文字的粘土板、蘇沙出土的圓形印章、帕薩爾加德(Pasargadae)的出土品、安息(Part-hia)時代的雕像或人頭、薩珊王朝的金銀器皿和寶石飾品、伊斯蘭教時代的紡織品、細密畫和地毯等的展示物,館內還陳列有漢摩拉比(Hammurabi)法典碑文的複製品。另外,這裡還有一間專門陳列中國瓷器的展覽室,擺有800多件中國元、明兩代的瓷器,它們是古波斯與中國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博物館內不可拍照,夏季開館時間自上午9~12時,下午4時到晚上9時;冬季開館時間自上午9~12時,下午3~6時。星期五僅上午開放,星期一則全日休息。 珍寶博物館(Grown Jewels Museum)位於市中心伊朗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Iran)地下保險庫中,是今日世界上藏寶最多的大寶庫,也是專門珍藏伊朗歷代國王所收集國寶的珍寶館,四周的牆壁是用2公尺厚的鋼筋水泥和合金材料澆灌而成,遊客可以購票入內參觀,但必須通過安全檢查,接受金屬探測器的仔細檢查。手提包、相機、液體、水瓶等物品都不准帶入館內。設有指定的英語導遊,參觀者都要跟著導遊慢慢觀賞,聽他逐一講解這些稀世珍寶。 所有的寶物都分別放在36個有防彈裝置的玻璃框中公開展覽,並有先進的電子監視系統遍布整個展覽廳。玻璃框中分別展示有鑲嵌寶石的皇冠、燭台和鼻煙壺等,件件都是珠光寶氣。首先映在眼前的是孔雀王座(Peacock Throne),鑲滿了奇珍異寶,色彩繽紛,極其華麗。在一個大碗上放滿了紅寶石,多得幾乎要瀉出來。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把雨傘,傘面上鑲滿了閃耀奪目的鑽石。 這裡還藏有世界上最大的鑽石「海之光」,是全球最大已琢磨的鑽石之一,重185克拉,為淺粉紅色,晶瑩剔透,光芒四射,原產於印度,與重102克拉的「山之光」是妹妹鑽石一對,1739年成為納迪爾征伐印度蒙古莫臥兒王朝的戰利品,後來「山之光」流落到英國。這對妹妹鑽石至今只有兩次在社交場合中公開顯露,一次是1902年波斯卡札爾王朝穆宰爾丁‧沙阿國王訪英時,曾將「海之光」綴在一頂精製的羔皮帽上。另一次是在1937年英王喬治六世為皇后加冕時,將「山之光」綴在皇后冠上。 館內還收藏3頂以紅鑽、紅綠鑽、珍珠和黃金製成的王冠,其中最大的一頂是巴勒維一世國王即位時命人製作的,王冠上有3380顆鑽石、祖母綠寶石5顆、藍寶石2顆和珍珠368顆,總計重1.04萬克拉。由於這頂王冠太重了,以致沒有一個國王曾真正戴過,只是在加冕時,當國王登上王座時,輕輕地套在國王頭頂。當國王離座時,王冠隨著懸索掛起收回。 這裡還藏有一顆重達37公斤的純金地球儀,上面鑲嵌5.1萬顆紅鑽石和綠鑽石,陸地部分鑲以紅鑽石,海洋部分嵌以綠鑽石,還標有國名、地名。據說這個價值連城的地球儀,是世界上最大的寶石組合。另外,寶物館中還陳列著象徵伊朗往日政權的「孔雀王座」,全用黃金、鑽石和寶石製成,是國王坐朝聽政的御座。巴勒維一世加冕時,境內猶太教徒曾贈送一塊重20公斤的雕花金板,板上的慶賀文字都是用鑽石拼寫而成。館內不可拍照,安全檢查非常嚴格。這家博物館夏季開館時間為下午4:30至晚上7時,冬季自下午3:30~6時。除星期一和星期五外,每日開放。 大理石宮殿博物館(Marble Palace Muse-um)位於包拉廣場的西北面,這裡原係巴勒維一世國王的宮殿,通稱為「卡赫馬爾馬」,尤以精美的大理石雕刻聞名於世。 民俗博物館(Folklore Muse-um),主要陳列各種描繪伊朗初期風格習慣的繪畫和蠟像,形象生動而有趣,尤其是19世紀伊朗人的生活習慣及民族性服裝,別有一番風味。開館時間每天為上午8~12時,下午4~6時,星期五閉館休息。 裝飾藝術博物館(Decorative Arts Museum)位於市區北部,是一家專門收集和陳列伊朗國內各民族傳統性服裝及裝飾品的博物館,目前藏有1850多件珍貴的收藏品。開館時間夏季是上午8~12時,下午3~6時;星期二和星期五下午閉館休息。 地毯博物館(Carpet Museum)位於市中心法特米大街和勞奈公園之間,是座形狀奇特單層灰色的四方形建築物,外觀簡樸別致,帶有伊斯蘭建築風格,開館於1978年3月。波斯地毯已有2500多年歷史,這裡展廳陳列著數十張各個時期的地毯,都是歷史留存的精品傑作。這裡所陳列的波斯地毯,其染料都是從天然植物和礦石中提取,染色經久不退不變。地毯圖案各異,題材廣泛,其中展出的最古老地毯是15世紀大不里士的產品,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而最美麗的地毯是產於19世紀的克爾曼精品,其圖案不僅有各種飛禽走獸,而且還有90多年前衣著的各國人像;有的地毯還織出「可蘭經」的故事。有一幅是屬於13世紀後期伊朗南部克爾曼生產的地毯,其中心圖案竟是中國的十二生肖,並且形象栩栩如生,反映了中伊兩國之間的悠久交往歷史。館內四季保持24℃恆溫,還有一個圖書館,內多係波斯和東方有關地毯的圖書,另有一個地毯學習室。 禮薩阿巴斯博物館(Reza Abbasi Museum)也位於市區內,禮薩阿巴斯是伊朗一位相當知名的、中世紀時期細緻宮廷畫家與伊斯法罕派書法家。館內展藏了是個不為人知的世代、神秘、充滿人類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努力遺跡,應該歸類於人類史學博物館。 此外,市內比較重要的博物館還有現代藝術博物館(Modern Arts Museum)、伊朗國家藝術博物館(Iran National Arts Museum)、人種史學博物館(Ethnological Museum)和阿卜安巴爾博物館(Ab Anbar Museum)等。 國立美術館(National Arts Museum)位於摩塔哈利清真寺的北面,這裡收藏有許多傳統的伊朗美術作品,被稱為伊朗最偉大的繪畫作品寶庫。在美術館的後面,有一所附屬工藝學校,專門製作地毯、陶器和一些鑲工精細的傳統手工藝品,製作方法對外公開。開館時間為上午8:30~12:30,下午3~6時,星期一和星期五下午休息。 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位於市區最北部的山上,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面積約400公頃,其中森林、花園、草坪約佔180公頃。王宮建築群共有14座宮殿,其中有些宮殿因伊斯蘭革命的勝利,國王逃離王宮到外國避難而未完工。其餘每座宮殿都富麗堂皇、設備齊全,有游泳池、花園、草坪和網球場等,每一座宮殿的原來主人都是巴勒維國王的皇親國戚。自伊斯蘭革命勝利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將這個王宮建築群改為博物館,向人們展示以往王室的奢侈生活。 在這些王宮建築物裡有許多伊朗和歐洲名畫,多係西方國家領袖們過去贈送給伊朗王室的禮物,巴勒維王室又將這些名畫和寶物等藝術品倒賣給歐美富豪,這些名畫和藝術品本來都是伊朗的寶貴文化資產,凝聚著伊朗藝術家們的心血和智慧,而這些國寶多數成了西方國家一些私人或國家博物館的寶物。現在王宮建築群博物館裡所陳列的伊朗名畫和地毯,只是其中少部分。 最大的王宮建築群博物館叫做德黑蘭國家博物館,由於外牆呈白色,於是就以白宮相稱。這座王宮始建於1931年,竣工於1939年,外表用大理石砌成,具有德國宮殿風格,內部則為伊朗風格,佔地2164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為5000平方公尺,分為上下兩層和地下室。內部裝飾富麗堂皇,將伊朗和歐洲風格融為一體。宮殿頂部為伊朗優美獨特的石膏雕塑,地上鋪著精美的波斯地毯。這裡原係前王巴勒維的辦公室和夏宮。殿內設有寢室、餐廳和禮賓廳,其中禮賓廳的裝飾和擺設均為歐洲18世紀的風格。這裡還有其他國家贈送的禮品,其中來自台灣中華民國政府的禮物,包括澎湖珊瑚、花蓮產的台灣玉雕和雙面繡等。自伊斯蘭革命成功後,這座宮殿被改為博物館,並於1981年對外開放,但內部仍保持王室時期的擺設和裝飾,以便讓遊客親眼目睹國王生前的奢侈生活。 沙哈凡德宮(Shah Vand Pal-ace)又叫綠宮,因為它四周牆壁都是用綠色大理石砌成的。這是伊朗最雄偉最美麗的一座王宮,它依山而建,坐落在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的最北面,是巴勒維國王父親禮薩國王的寢室,始建於1922年,竣工於1928年,面積1400平方公尺。此宮無論從建築風格,還是從裝飾藝術的角度來說,都是與眾不同。綠宮第一層有大廳、餐廳、貴賓室和老王的辦公室。地下層主要作為招待貴賓用,除了餐廳和休息廳外,還有兩間寢室和一個特別會議廳。 在王宮建築群裡,還有一座人類學博物館,向遊客展示著伊朗人從古至今,在各個朝代的生活工具。博物館主題明確,每一個展廳介紹一個時代的文化和風俗。館內還分類介紹伊朗各地區各族人民在不同時代的文化特徵和風俗習慣,使參觀者認識和了解伊朗的歷史,而且也是專家學者研究伊朗歷史和風俗的寶貴資料庫。 1983年,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裡修建一座軍事博物館,介紹了伊朗的軍事發展史,以及各朝代使用的武器,如劍、矛、盔甲和火槍等。在軍事博物館裡,有一個展廳專門展示兩伊戰爭時代,伊朗人民所使用的武器、一些戰役模型和伊朗軍隊在這次8年戰爭中所取得的勝利等。 摩塔哈利清真寺(Mosque Motahhari)位於國立美術館的南面,由伊朗中央銀行沿著伊斯蘭共和國大道往東走,盡頭便是。建於1830年的卡札爾王朝時代,是用馬賽克磁磚裝飾而成,庭院設有恬靜的泉口奇觀。 賽巴沙拉清真寺(Mosque Sepahsalar)位於包拉廣場南面,始建於1878年,四周聳立著8座雄偉尖塔,是今日世界上最大清真寺之一。寺內牆壁上裝飾著一些非常漂亮而別致的馬賽克磁磚,色彩迷人。從迴廊中望去,庭院中的噴泉池洋溢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美。寺內不但有空調設備,並且有世界上最大禱告廳之一,另有演講廳、接待室、寺院圖書館和伊斯蘭教研究中心等。 市內重要的清真寺還有伊瑪目胡笙(Imām Hussein)、埃斯法尼哈(Esfahāniha)、阿加(Aqa)、努爾(Nur)、哈茲拉特‧阿博勒法茲勒(Hazrat-e-Abolfazl)、賽義德紹哈達(Seyyed-ol-Shohada)、拉赫曼(Al Rāhmān)、甘迪(Qandi)、德黑蘭大學(Tehran University)、霍賈特(Hojjat)、阿迪內(Adineh)、薩賈德(Sajiad)、安薩爾(Ansār)、穆罕默迪(Mohommadiyeh)、加納特‧阿巴德(Qanāt Abad)和邁赫迪耶德黑蘭(Mohdiyeh-ye-Tehran)等。 自由體育中心原名阿里亞梅爾體育中心,位於市區西北郊外14公里處,是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1974年第七屆亞洲運動會就是在此舉行,可以容納7.1萬多名觀眾。 霍梅尼陵寢(Khomeini shrine)位於市區以南39公里處、貝黑什特、扎赫拉公墓的北端,現在已成為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新聖地。這座墓於1989年6月動工,1990年8月落成,歷時14個月,是個佔地數千平方公尺的正方形建築物,所用的土地全部由信徒捐獻。陵墓的建築就像一座清真寺,金頂輝煌,外圍是由許多彩色花紋圖案的主柱支撐的迴廊,中間空地上聳立著30公尺高的一個拱形大廳,鍍金拱頂在燦爛的陽光下輝煌耀眼,拱頂上飄揚著一面紅底白字旗,這是在兩伊戰爭中伊朗軍隊收復霍拉姆沙赫爾時的戰旗,上面寫著:「偉哉阿拉!領袖霍梅尼」。在大廳中間黃綠色的水磨地板上,擺放著盛有霍梅尼遺體的大理石長方形棺棱,四周擺著松枝和花束,棺棱的正前方是一幅霍梅尼遺像和一個玻璃方盒,內放有霍梅尼生前使用過的可蘭經,絡繹不絕的穆斯林圍站在大廳外的檐下,透過合金多孔的格子瞻仰石棺,並紛紛向大廳裡拋扔錢幣,還有一些年輕的穆斯林,用金屬鏈圈抽打自己的身體,以示忠誠。每逢革命勝利紀念日、霍梅尼誕辰、忌日及一些重要的宗教節日,這裡都會舉行大規模的紀念活動。 在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歷史上,曾有過12位最高領袖,也就是伊瑪目。傳說第二位伊瑪目邁赫迪在9歲時循隱,並將在某一歷史時期轉世,在今日伊朗虔誠的穆斯林眼中,霍梅尼就是這位轉世的伊瑪目,是神。 珍珠宮(Pearl Palace)位於德黑蘭和卡拉季(Karal)市之間的一座美麗的宮殿,是巴勒維二世國王最得寵的么妹夏姆絲的居處,西式建築的宮殿面積較大,終年綠樹叢蔭,花卉奪目,是德黑蘭郊區的一處有名景點。 達爾班(Darband)位於德黑蘭北郊,這裡冬天會降雪,其他季節則是最佳的避暑勝地。沿著溪流旁有許多小吃店,店門口的地毯上擺有長凳。觀光客在這裡可以隨心所欲地享受大自然的氣息。每到星期五,會有許多市民來此郊遊散心。 托查爾滑雪場(Tochal Teleca-bin)距離德黑蘭只有10分鐘車程,海拔3740公尺,是今日世界上第七高的滑雪場,一年中有8個月可以滑雪。 雷伊(Rey)亦作拉伊(Rayy),古波斯稱為拉格哈(Ragha),是古波斯的大城市之一,屬德黑蘭省,位於德黑蘭東南郊8公里處,現在是德黑蘭郊外的住宅區。在著名的「天方夜譚」一書中,就曾提到過這個城市。在祅教(又稱為瑣羅亞斯德教)中,雷伊被視為一個聖地。公元641年被阿拉伯穆斯林佔領,公元8世紀時是個重要城市,在西亞只有大馬士革和巴格達可以與之相比,這裡的建築物是用磚蓋的,並用藍色彩陶作裝飾。1220年,遭到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所毀壞。現在的富伊仍可見到當年的城牆遺蹟,以及矗立在市中心的圓形塔,依舊呈現出古城的風貌。在「阿里之泉」旁,可以看到編織完工的地毯用水沖洗的作業情形。現在全城有20多萬人口,以生產裝飾性藝術絲織品和陶品著稱。此外,這裡還發掘有大量仿中國唐三彩提壺的瓷片出土,還有仿中國越窯的青瓷和白瓷。 在德黑蘭市郊還有一些好風景,其中的凡拉明(Varamin)風景區位於南郊32公里處。另外,距離德黑蘭市區以西100公里處,還有一座避暑勝地希馬斯哈克(Shemshak)山。


馬什哈德是第三大城

馬什哈德(Mashhad)是國內的第三大城,同時也是呼羅珊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59度36分、北緯36度18分,位於科佩特山脈南斜坡卡沙夫(Kashaf)河流一塊肥沃的谷地上,東北距土庫曼斯坦145公里,東離阿富汗230公里,西距德黑蘭85公里,面積約204平方公里,海拔1010公尺。2月份氣溫為-1.5℃,7月份為33.6℃,約有243萬多人口。 公元6世紀時馬什哈德只是個小農村。公元817年,什葉派第八代伊瑪目阿里‧禮薩(Ali Risa)在這裡遇害後就葬在當地,於是他的墓地,就成為伊朗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一個朝聖地「tirtha」。1220年,蒙古騎兵摧毀了24公里外的圖斯城,倖存的居民紛紛移居到馬什哈德。1390年,帖木兒征服此地後,大力發展這裡的經濟。其後,薩非王朝、納迪爾時代及卡扎爾王朝的歷代統治者,都重視這個聖城,並在這裡興建了許多富麗堂皇的建築物。 此外,馬什哈德自古以來,就是德黑蘭通往阿富汗和印度商道上重要的貿易中轉站,香料、染料、畜產品、地毯和絲織品的交易一向非常繁榮。但是由於此地較缺雨水,必需依靠大量壩井或泉水灌溉,所以農業並不發達,主要生產糧食、甜菜、棉花、蔬菜和水果等農作物。再加上長期以來,這裡曾先後遭到蒙古人、烏茲別克人、土庫曼人和阿富汗人的頻頻進攻,城市屢遭破壞,因而使得馬什哈德從來就沒有變得像伊斯法罕、大馬士革那樣富裕。18世紀時,阿巴斯二世曾遷都至馬什哈德。 20世紀後,馬什哈德以什葉派宗教聖地而聞名,阿拉伯國家的什葉派穆斯林常來朝聖,特別是在伊斯蘭教齋戒月期間,動輒有10萬人以上到此朝聖。另外,馬什哈德還是伊朗東北部的商業中心,也是農產品及家畜的交易場所。工業方面,則以電子、製糖、罐頭、紡織、皮革、食品加工、水泥、電器和汽車裝配等較為發達。 在交通方面,這裡的國內線機場有班機飛往境內的各大城市。與德黑蘭之間每天有3個航班,單向航程約1:15;由伊斯法罕前來航程約一小時。這座機場離市區只有3公里,乘計程車前往非常方便。陸上交通在鐵路方面,馬什哈德是橫貫伊朗北方鐵路東部的終點站,往西可以通往德黑蘭和大不里士等大城市。在公路方面,往東南經泰耶巴特,可通鄰國阿富汗;往南經托爾巴特海達里耶、代胡克、克爾曼、錫爾詹、而達霍爾木茲海峽北岸的阿巴斯港;往西北可經古昌、貢巴德卡武斯後,可以抵達裏海東南岸的貝赫沙赫爾港。市內交通工具以計程車為主,車上裝有計程收費錶。 這座城市分為老市區和新市區兩個部分。老市區以伊瑪目‧禮薩聖所、沙德清真寺,以及國王清真寺和札法爾宗教學院等建築物為核心,還有大片墓地,許多什葉派穆斯林都希望在自己死後能葬在靠近伊瑪目‧禮薩陵墓附近,也為此往生人的子女要支付高昂的墓租,據說墓租的收入,是馬什哈德市政府的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老市區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開設有許多商館,這些商館是用兩層樓圍起來的院子,有個窄門供人出入,樓房下層存貨,上層住人。新市區位於老市區的西面和南面,這裡有寬敞的街道、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大型商店、銀行、清真寺、旅館和漂亮的私人住宅。 市內共有五星級及四星級大 飯店各三家,其中的帕爾斯國際大飯店(Pars International Hotel)是屬五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228間豪華客房,以及應有盡有的現代化服務設備,是外國觀光客的首選。地址:Sayyad Shirazi Junction, Vakilabad Blvd. Mashad, Iran。電話:+98-511- 8791820-29;傳真:+98-511- 8791830。 荷馬大飯店(Homa Hotel)也是五星級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連總統套房在內,一共擁有202個高級客房,並有豪華的服務設備。地址:Khayyam Blvd., Mashad, Iran。電話:+98-511- 7611001-9;傳真:+98-511- 7610033/7688859。 帕迪笙大飯店(Pardisan Hotel)是五星級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之一,擁有164間令住客賓至如歸的溫馨客房,以及其他完善的服務設施。地址:Kalantari Exp. way, Mashad, Iran。電話:+98-511-8791820-29;傳真:+98- 511-8791830。 加斯爾國際大飯店(Ghasr International Hotel)是市內三大四星級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之一,擁有310間精緻的客房,以及一切最新穎的服務設備,並係市內客房數最多的大飯店。地址:No. 5, Imam Reza Ave., Mashad, Iran。電話:+98-511-8512000;傳真:+98-511-8596914。 伊朗大飯店(Iran Hotel),也是市內三大四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之一,連同套房在內,一共擁有164間有情調的高級客房,並有各種餐廳、禮品店、游泳池等服務設備。地址:Khosravi No Ave., Mashad, Iran。電話:+98-511-2228010;傳真:+98-511-2228583。 拉扎維格蘭德大飯店(Razav-ie Grand Hotel)是馬什哈德市四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設備也非常豪華,有賓至如歸的服務熱忱,擁有92間高級客房。地址:Next to Bazar Reza, Aab Sq. Mashad, Iran。電話:+98-511-3653611;傳真:+98-511-3641575。 當地比較重要的名勝古蹟當首推伊瑪目‧禮薩聖所(Sanctuary of Iman Reza),位於老市區的中心,這是埋葬著第八代伊瑪目阿里‧禮薩的陵墓,凡是曾經朝拜過這座陵墓的什葉派穆斯林,都會獲得受人尊敬的「吉阿拉特」的尊稱。據傳說,伊瑪目阿里‧禮薩原係阿巴斯王朝的繼承人,但被哈里發瑪蒙下令毒死。 卡里夫‧馬文之父的陵墓就在附近,據說在「天方夜譚」中登場的卡里夫‧哈倫‧亞爾‧拉西特,就是卡里夫‧馬文之父,他為了鎮壓反叛,特地來到馬什哈德,結果卻客死他鄉。這座聖所擁有金色的屋頂,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市街。聖所內部有一盞由夏洛夫捐贈純金打造而成的油燈。 果哈爾‧夏德清真寺(Mosque of Gauhar Shad),佔地達9410平方公尺,擁有50公尺高的彩陶圓頂,以及非常壯觀的金色大門,是當地最美麗的一座清真寺。由蒙古帖木兒汗國沙洛赫國王的妻子果哈爾‧夏德所興建,當時這位蒙古國王及妻子,已皈依伊斯蘭教。 國王清真寺建於1451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宗教建築物,寺內有金色圓頂及高聳的宣禮塔,每逢星期五大禮拜日,寺內擠滿了前來做禮拜的穆斯林。 此外,這個城市除了還有許多中、小型清真寺外,另外有一所大學、五所宗教學院。 這裡還有一家大博物館,准許非穆斯林進入,館內珍藏有阿巴斯大帝捐獻的地毯,另外有10世紀的陶器、銅器和磁磚。另外還有刀劍和織錦、天鵝絨等重要布料,這些收藏品幾乎都是捐獻而來的。 馬什哈德有個頗有名氣的市集,位於老市區內,其中最大的是巴勒維‧禮薩室內市場,為兩層樓的建築,長800公尺,寬30公尺,並有數部電梯為顧客服務。這裡能買到名貴的珠寶和做工精細的金銀首飾、精緻的地毯等藝術品,以及各種貴重的皮貨。這裡還有許多專作朝聖者生意的禮品店,由於馬什哈德以西150公里處的礦山上有土耳其玉,所以這裡的市集上,有許多販賣土耳其玉的商店,但是一般而言,外行人很難鑑定它的真假。 市內還擁有四處大公園,即密拉特公園、瓦其爾‧奧包德公園、庫赫‧聖吉公園,以及米爾朝‧庫恰克‧汗尼‧江伽利公園。其中的密拉特公園面積廣達72萬平方公尺,園內到處是鮮花盛開的花壇和各種樹木,寬闊的草地,波光粼粼的湖泊,充滿了美麗、寧靜而富有生氣的環境,是市民休憩的勝地。


第四大城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Eşfahān)是伊朗第四大城,也是伊斯法罕省的省會、著名的觀光城,同時也是伊朗內地交通中心。經緯度為東經51度38分、北緯32度40分,位於扎格羅斯山和庫赫魯德山之間的薩揚德河(Zayandeh River)平原上,面積250公里,海拔1590公尺,北距德黑蘭405公里,居伊朗的中心位置,有210多萬人口。這裡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4℃,最冷可以低至0℃以下,冬天氣候寒冷,常降大雪,並經常封山,不准人們進入山區。夏天氣候炎熱,7月份平均氣溫為29.7℃,最熱時也會超過36℃,但是晚上卻很涼爽,仍需穿上薄毛衣。春秋兩季溫和宜人,平均氣溫都在12℃左右、這個城市依山旁水,景色秀美,素有「伊斯法罕半天下」之稱。 此地是座著名的古城,在公元前的歷史上就有記載,它曾是「絲綢之路」南路的一處驛站,也是東西方物資交換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20世紀後葉,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的國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rezzar)二世攻佔耶路撒冷,滅猶太王國,俘虜了大批猶太人,後來在伊斯法罕建立流放猶太人的殖民地,今日伊斯法罕市東北的「亞胡迪那」便是昔日的猶太城。公元前5世紀初,這裡被更名為阿斯巴答那。公元3世紀,這裡成為薩珊王朝的軍事要塞,並改名為沙赫里新壩。公元4~5世紀,薩珊王朝的幾位國王先後在這裡建造夏宮。公元642年,阿拉伯人佔領了這個城市,後來成為阿拉伯帝國一個廣闊省份的首府。公元662年,這裡成為阿拉伯伍麥葉王朝的重要城市。公元750年,又易屬於阿巴斯王朝。公元932年,白益王朝佔領了這個城市,使當時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 1055年,塞爾柱王朝的土耳其人在此建都。1388年,這裡受到帖木兒騎兵的破壞。1598年,薩非王朝的阿巴斯大帝從加茲溫遷都來此,大興土木,使這裡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美麗城市之一。由於他對藝術與建築的注重,下令在伊斯法罕興建伊瑪目廣場,以及圍繞在廣場四周的宮殿、清真寺和集市,四周由一系列二層拱廊與大建築物相連,將波斯的文化藝術精華、精湛的建築工藝及巧思,全部凝聚在廣場四周的三度空間裡。根據1664~1667年在此居住的法國商人所寫的一部書中記載,當時城內已有162座清真寺、48所學院、273個公共浴池、1800多家商旅客棧。 經濟的繁榮也為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波斯美術史上非常有名的伊斯法罕細密畫畫派,於17世紀早期在阿巴斯大帝的贊助下,達到藝術的頂峰。這個畫派的主要畫家禮薩‧阿巴西,曾受加茲溫肖像派代表性畫家塞迪吉‧貝克作品的巨大影響。禮薩‧阿巴西愛好自然題材和肖像畫,不重插圖,他的畫風曾在波斯細密畫中佔主導地位達200年之久。他的代表作「倆情人」,雖然在風格上有因襲的成分,但手、臉和服裝卻畫得非常精緻,帶有一種印象主義的特徵,色彩均勻柔和,線條飄逸,人物扭曲的體態顯得極為嬌柔,這幅畫是伊斯法罕畫派最有藝術造詣的作品之一,現在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內。 1722年,阿富汗人入侵,並攻佔了這座城市,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掠奪,城市人口銳減,從此一蹶不振。1925~1941年,巴勒維一世在位時,在這裡興建工業區,並修復許多著名的歷史建築物,使這座歷史名城又慢慢地恢復了昔日的光彩。 伊斯法罕是伊朗經濟發達的城市之一,不但商業繁榮,而且還是僅次於德黑蘭的工業重鎮,尤其是紡織業更是執全國牛耳,因為氣候和土質的關係,使附近所生產的棉花品質極佳,全市擁有數十家紡織廠,尤其是在薩揚德河南岸,有數家現代化的紡織廠,使這個城市的紡織品產量佔全國之半。 這裡也是伊朗重工業基地之一,20世紀70年代初,伊朗和前蘇聯曾合作在伊斯法罕市建起伊朗第一座大型鋼鐵廠,從此開始伊朗擁有現代化的冶金綜合企業,鋼鐵年產量達數百萬噸,不但能滿足本國鋼材的需要,還可以少量出口。伊斯法罕不但是西亞地區規模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它的輕工業規模也不小,主要在家用電器、農產品加工、食品、飲料、火柴、水泥、造紙、機床、軋棉、製鞋、醫藥、冷藏設備和電子等。另外,伊斯法罕還以生產銀器、銅器、陶器、波斯地毯和棉染織品等手工業聞名。 對外交通相當便利,郊區有座現代化的國內線機場,看來相當新穎,但是沒有空橋,乘客下機後必需步行前往機場大廳。從德黑蘭飛來這裡只要40~50分鐘時間,票價僅約70美元,每天有一個航班,也有班機和國內其他大城市營運;由機場到市區,有公共汽車和計程車服務,車程僅4公里。 在陸上交通方面,鐵路可以通往德黑蘭、庫姆、亞茲德、阿巴斯港和舒爾加茲等城市。在公路方面更是四通八達,伊斯法罕正好位於德黑蘭行經設拉子到波斯灣的公路線上,因此公路運輸顯得特別重要。往東有公路通往亞茲德、克爾曼、扎黑丹,並由此通往鄰國巴基斯坦。往西可通往伊拉克,也可前往全國各大城市。市內交通也非常發達,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車、計程車、摩托車和自行車。地鐵也正在興建中。 這個城市社會複雜。在宗教方面,有伊斯蘭教什葉派,也有伊斯蘭教遜尼派,還有祅教徒。在人種方面,除了有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外,還有猶太人和亞美尼亞人,因此這裡除了有許多清真寺外,也有基督教堂和東方正教教堂,波斯人的人口,只佔全市總人口的51%。 伊斯法罕市有兩大特點;一是有一條全長360公里的薩揚德河,它自東向西緩緩地穿城而過,不但增添了伊斯法罕市的秀美,同時也給城市帶來清新和生氣。河上多座橋樑都非常古老,具有伊斯蘭風格和多功能而聞名,在伊斯法罕居民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另外一個特點是貫穿全城南北的喬哈巴格(Chahar Bahg)林薩大道,長5公里,寬47.47公尺,將市區分割為東西兩個部分,也將新舊市區串連起來,大道兩旁開有許多商店,什麼都有得賣。因為它是薩珊王朝時代所興建的,所以路旁建有薩法維王宮及奧托迪和伊瑪目‧胡笙兩個廣場。市區周圍則盡是大麥田和小麥田,田間連綿著柑橘和葡萄園,另外還有白揚及柳樹成蔭,林木蒼翠,人們行走其間,涼風襲人。 這個城市以薩揚德河為界,將伊斯法罕劃分為新舊兩個市區。舊市區位於河的北岸,薩珊王朝所興建的許多波斯式有名的建築物,大都集中在這裡,參觀起來非常方便。新市區又稱為喬勒法(Jolfa)地區,位於河的南岸,建有許多工廠。 伊斯法罕是國內有名的旅遊 城市,每當春秋兩季,觀光客熙來攘往;飯店經常客滿,人們如想前往參觀,最好通過旅行社事先預訂客房。市內旅館歸政府觀光局管理,無論服務設備及費用,都可以信賴。市內主要的豪華飯店有五星級的科薩國際大飯店 (Kowsar International Hotel),擁 有132間高級客房,以及應有盡有的現代化服務設備,並可俯瞰薩揚德河上的索塞波橋景。地址: Siosepol Bridge, Mellat Blvd., Isfahan, Iran。電話:+98-311- 6240230-9;傳真:+98-311- 6249975。 阿巴西大飯店(Abbasi Hotel)也是五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同時是全伊朗最漂亮的大飯店之一,但是也有人卻說它是收取五星級大飯店的費用,而服務水準卻趕不上五星級。它位於伊瑪目廣場附近的阿馬迪克大街(Ame-degeh Stree)上,由伊瑪目廣場步行前往,僅約7~10分鐘。黃色的外牆搭配著鬱金香形的窗戶,散發著古老的阿拉伯風情,華麗炫目的大廳鋪著精美厚軟的地毯,雪白石材砌成的牆面上掛著宮廷仕女人物畫像,挑高的天花板裝飾銅雕飾品,無不說明了這家大飯店的豪華和貴氣。它擁有219 間高級客房,以及餐廳、購物街和游泳池等服務設施。這家大飯店有古老的歷史,是阿巴斯大帝的母親捐資修建的,它的營業收入,大部分用以支付查哈爾巴克神學院的日常開銷,以及全校師生的生活費。電話:+98-311- 2226010-19;傳真:+98-311- 2226008。 阿里卡普大飯店(Aliqapu Hotel)是四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102間精緻的客房,以及各種新穎的服務設備。地址:Chaharbagh Abbasi Ave., Isfahan, Iran。電話:+98-311-2231282;傳真:+98-311-2231282。 觀光客用餐以飯店內設的餐廳為主,菜色方面有傳統的伊朗鄉土菜及各種乾酪。伊斯法罕有一種叫做伯揚(Beruane)的特色菜餚,是把小羊碎肉用小羊油炸過後,再加上香料和佐料合吃。還有一種菜餚是把生蔬菜、洋蔥、埃歇羅特(Eachalot)等配上乾酪合吃,也很美味可口。一種名叫加茲(Gaz)的糖果也很好吃。另外,這裡的季節性水果也非常豐富。 水果攤到處都有,水果種類多,品質好,價格公道。其中最特別的水果叫做椰棗,是中東地區人們主食之一,據說不但營養價值高,並且有壯陽的神效。 在購物方面,舊市區的卡沙利巴札(Qaisarie Bazzar)是市內最大市集,又叫做大巴札,位於伊瑪目廣場北面,是阿巴斯大帝所建,它長達5公里,是個蓋有拱形房頂的街區,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大巴札毀損得相當嚴重,馬賽克剝落不少,但仍點點殘存著美麗的藍色磁磚。這個市集是出口土產和手工藝品中心,人們到這裡購物,可以討價還價,非常有趣。市集內有多條巷道,每條巷道以銷售某一行業的商品為主。大巴札中商品種類繁多,售價相當低廉,其中有許多是進口貨物,不少是屬於中國製造的商品。大巴札內開設有多種風味的餐廳和地方小吃店、茶館、旅店,甚至還有一座清真寺。同時,這個市集和附近一帶洋溢著一派悠閒古樸的風味,因為這一帶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川流不息的車輛。 在伊瑪目廣場的四周,也有許多小店舖,專門出售以觀光客為對象的當地傳統手工藝品,除了地毯和民族服裝外,還有用小羊皮刺繡製成的大衣。表面刻有精緻波斯花紋的各種銅壺和銅盆、用漆描繪出各種漂亮花紋圖案的餐具,以及在動物骸骨和象牙上描繪小畫像的裝飾品等。另外還用天然染料染成的各色綿布和絲帛,可以用來做桌巾和床單,也可以用來製作衣服。觀光客如想知道染製的過程,可以請導遊帶到染布手工作坊中參觀具體的作業程序。 這個城市最有名的特產就是地毯,伊斯法罕地毯(Eşfahan Carpet)素負盛名,自17世紀以來,「伊斯法罕」一詞甚至就已成為波斯羊毛彩花地毯的代名詞。這裡手工編織的地毯有不少是極大尺碼的大地毯,很多圖案是由專業設計師所設計的,繪製精細,多為卷曲蔓藤或阿拉伯花飾,米色為底,配以醒目的磚紅色大邊。這類地毯多以澳大利亞羊毛織製,織工細膩,毯面較薄;地毯上拴有波斯扣,根據不同質量採用棉底或絲底。 伊斯法罕生產的瓷器也是遠近馳名,瓷器製造和瓷繪工藝接近中國瓷藝水準。根據史料記載:中國元朝的時候,當時的波斯國王請求中國派遣千餘名製瓷技工和專家落戶伊斯法罕,幫助當地生產瓷器。這些中國技工和專家留在伊斯法罕繁衍生息,成為中伊兩國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話。 這個城市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參觀,其中的伊瑪目廣場(Imam Square)原名國王廣場,位於舊市區中心,由薩非王朝阿巴斯大帝建於1598年,完成於1616年,呈長方形,南北長512公尺,東西寬163公尺,面積8.192萬平方公尺,坐落在新建皇宮與老商業中區的交匯處,是當年阿巴斯大帝檢閱軍隊、節慶演出、其他儀式和馬球比賽的場所。馬球是古代波斯人喜愛的體育項目,如今馬球場門框的石柱仍然豎立在廣場上。廣場正中央是整齊的花圃,許多不怕人的烏鴉在草地上覓食;噴水池噴出高高的水柱,水池中清真寺的倒影清晰可見。 廣場四周拱廊環繞,每邊拱廊各開有雄偉的大門。現在廣場本身並沒有什麼可看的景點,倒是廣場四周有許多阿巴斯時代所興建莊嚴華麗的古代建築,把廣場的名氣襯托起來,並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中。廣場的南面有伊瑪目霍梅尼清真寺,西面是阿里‧卡普宮,東面為賽赫‧洛特夫拉清真寺,北面是卡沙利市集。這些雄偉的建築物上,多雕有精緻的阿拉花紋,色彩豐富。廣場四周還是金銀和五金手工藝工匠們的集中地,並有許多手工藝工作坊。 伊斯法罕的宗教氣氛非常濃厚,這裡是信奉東正教的亞美尼亞人聚居的城市之一。他們在17世紀起遷居此地,現在全市共有14座大小不等的東正教堂,其中最著名的是「全救主天主教堂」,也稱為旺克天主教堂。市區一座矮小的山坡上,還保存著瑣羅亞斯德教堂的遺址。 救贖者教堂(All Savior Cathe-dral)當地亞美尼亞人稱之為Vank church,即中文稱之凡克教堂,是伊斯法罕舊發區的最大教堂。所謂舊發區,就是亞美尼亞人在伊斯法罕聚居的地區,它是伊斯法罕南部的教區。這個地區大多數居民移自阿塞拜疆喬勒法地區的亞美尼亞族人,他們多係優秀的石匠、木師和商人。阿巴斯大帝當年在伊斯法罕大興土木時,需要大批石匠、木匠及工人,於是便以允許他們繼續保持自己的信仰為條件,歡迎他們前來移民,並聚居在薩揚德河南岸。由於他們大都來自喬勒法,所以現在他們聚居的地方,也被叫做喬勒法地區。 這個地區共有14座亞美尼亞教堂,救贖者教堂是其中最大的一座,由於受到伊斯蘭文化影響,在外觀造型上很像清真寺,有土黃色帶有十字架的外牆。內部聖壇也以波斯風格的馬賽克裝飾,建築藝術風格非常引人入勝,因此有「建築博物館」之譽。內部裝璜也不以華麗的顏色取勝,而以精雕細刻的鑲嵌與縷空技巧聞名。西側聖堂的聖龕是有名的「天國之門」,在石灰泥的牆上刻有細緻的鑲嵌與鏤刻技巧。內部壁畫也質樸動人,許多地方都有些斑駁,石地板上雕刻著400多年來埋葬在這裡的教士墓碑,上面記錄著他們在這塊異教徒的土地上,為上帝所奉獻的生平。 北側聖堂是個滿眼土磚的世界,因它是塞爾柱土耳其時所建,所以沒有亮眼的磁磚鑲嵌牆,只有碩大的大石柱,以及外牆上蜂窩似的六角形鏤空窗戶。 教堂旁有一座博物館,一樓 陳列的大多數是亞美尼亞基督教文物,包括多本手繪聖經在內。二樓展示的是亞美尼亞人與舊發區的歷史,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1915年,發生在土耳其的百萬人大屠殺的照片,在數十張黑白照片中,有被奧圖曼土耳其官員吊死的亞美尼亞人,也有堆滿平民屍體的無名塚。 全市有200多處大大小小的清真寺,48家經學堂,因此宗教氣息濃厚,其中的伊斯法罕大清真寺(Jameh Mosque of Eşfahān)又名禮拜五清真寺,位於舊市區東北部,是國內歷史最古老、也是伊朗境內最大的清真寺,始建於公元771年,迄今已有1240年歷史,後來被火燒燬。1070~1075年,賽爾柱王朝統治者馬里克沙(Malik Shāh)的大臣尼札姆‧穆爾克(Miz¸ām al-Mulk),主持重建清真寺的中央聖所。1088年又建成寺院的圓頂大殿及其他部分;小禮拜堂,附屬圖書館、寺院學校和庫房等建築,陸續建於11~18世紀,其中宣禮塔高達48公尺,寺前的廣場上,還有藍色的蓮花形水池。 這座清真寺建築雖然陳舊,但卻是非常宏敞壯麗,古色古香,正門是呈圓形波斯風格的穹形門,並用彩色石板的馬賽克覆蓋,兩側分別有一座尖塔。寺中並展示有陶器、雕塑、鑲嵌和繪畫等。 伊瑪目霍梅尼清真寺(Mosque Imam Khomeini)原名國王清真寺,一般人則稱其為藍色清真寺,坐落在伊瑪目廣場的南側,它是阿巴斯大帝從1613年開始興建,花了34年時間才建成,造型保持了傳統的波斯建築風格。精緻的鑲嵌藝術、藍白相間的波斯圖案和優美的大理石雕刻,都給它增添了不少氣勢。全寺由翠藍色和碧綠色的馬賽克磁磚所覆蓋,再配以金色的紋飾,無論是寺頂、尖塔、門窗和走廊,都以藍綠色為主,至於天花板,則由伊朗獨特的鐘乳石裝飾,看起來華麗奪目,不落任何宗教建築的巢臼。 一般清真寺只有兩座尖塔,但它卻有四座尖塔。它的窗穹式半圓形屋頂氣勢宏偉,左右聳峙著兩座尖塔,風格瑰麗雄偉。進入庭院,中央有正方形水池和周邊的磁磚相映成趣,寺院的正面和另外兩座尖塔,則朝向西南方的聖地麥加。站在廳堂的中心,對準穹形屋頂,人們拍一下手或講一句話,立刻會傳回陣陣回音,整整7次,像是萬壑同嗚,因而這裡又叫做「七音殿」。在廳堂西面牆壁下,有塊三角形淺綠色的大理石,每到正午就沒有倒影,實際上起了古代日晷的現象。根據當時資料估計,建造這座清真寺一共用了1800萬塊磚,47.25萬顆鉚釘。同時這座清真寺在設計時,為了朝向聖地麥加的關係,故意稍稍偏離廣場的中軸線,使偏轉現象的運用恰到好處。 賽赫‧洛特芙拉清真寺(Sheikh Lotfollah's Mosque)又稱為酋長清真寺,位於伊瑪目廣場東側,阿里‧卡普宮的對面,它以阿巴斯大帝皇后的名字加以命名,建於17世紀,是阿巴斯大帝聘請黎巴嫩學者耗時18年所設計建造,沒有宣禮塔是它的特徵。這座迷你型的清真寺規模雖然不大,但是造型卻十分壯麗,尤其是朝北入口處的鐘乳石裝飾,更是遠近馳名。此外,它的圓頂磁磚裝飾是經過特別設計的,隨著一天中時間的不同,圓頂的顏色會因為日照角度的不同而改變,傍晚夕陽映照的圓頂,會散發出淡淡的粉紅色。光線透過圓頂上的格窗射進室內,形成一道細長的光束,拖曳在清真寺內形成像孔雀開屏般美麗的光影,神奇又絢麗。 進入清真寺後,必須先走一段狹窄昏暗的長廊,轉45度斜角後,再由右側小門進入正廳,主要因為伊瑪目廣場四周與麥加聖地朝拜方位呈45度角,教徒進入聖堂大廳,方可一路到安置有麥加朝聖方向的牆面膜拜。大廳四壁共有連續16個蒜頭尖形拱門圖形,每一扇拱門都以一個藍、綠色螺旋麻花辮子般鑲邊。廳內聖殿上方有個呈半圓形的圓頂,它與牆面轉接處上方,巧妙的安置有一圈32扇小窗戶,是鏤空的玫瑰花窗,陽光正從小窗戶上的小洞攢進來,像32盞搖曳於天花板上的小燈籠。聖殿範圍不大,正對著光線的牆面,變成了光影的舞台,以小磁磚鑲嵌在壁面上的可蘭經文圖案,也跟著光影在跳躍飛舞。 這座沒有宣禮塔的精美華麗清真寺,專門供女穆斯林祈禱之用。據說阿里‧卡普宮以前有條地下道通往這個清真寺,賽赫‧洛特芙拉皇后進行祈禱時,就不用拋頭露臉地從廣場上通過了。 查哈爾巴克神學院(Madreseh Chahar Bagh)是阿巴斯大帝的母親捐資修建的,所以又名為王母神學院,它位於查哈爾巴克大街旁,是一座兩層樓的建築物。正門兩旁分別有座尖塔,方向都面朝麥加。整座建築物都以閃亮的藍色磁磚為底色,用馬賽克做裝飾,成為波斯傳統的藝術。這所學院是兩層樓的建築物,庭院中有呈十字形的泉池。 阿里卡普宮(Ali Qapu Palace)坐落在伊瑪目廣場西側,由阿巴斯大帝所建。據說Ali Qapu就是「阿里之門」之意,傳說這個門是阿巴斯大帝從伊拉克卡魯巴拉什葉派第四代大師阿里的靈廟遷移過來的。這個宮殿共有六層樓高,六樓是阿巴斯大帝和后妃們居住的地方,設有音樂鑑賞廳,四面牆上滿是鏤空刻花圖案,形成雙層撓音的牆壁,圖案不僅有花卉,還有鳥雀、人物和駱駝等,內廳天花板像鳥巢般有層層凹陷,還雕刻出人形或樂器形狀。二樓的陽台和遊廊由纖細而優雅的支柱撐著,據說是當年阿巴斯大帝經常在陽台上閱兵和觀看馬球比賽的地方。在400多年前能創造出這樣高超絕倫的建築,反映了古代波斯文化的輝煌燦爛。 不同於清真寺嚴禁人物畫像,阿里卡普宮裡現在正保存一些斑駁的壁畫,有很濃厚的中國風。原來,波斯在11~12世紀時,繪畫曾受到中國很大的影響,這或許因為突厥或蒙古人等外來的征服者都是來自東方,而這些征服者本身在藝術上也深受中國的影響。 四十柱宮(Forty Columns)是伊朗許多古代建築之一,坐落在阿里卡普宮西面的一條街上,離伊瑪目廣場不遠處,是前來參觀的遊客所必到之地。它是阿巴斯大帝所建的一座純波斯風格的宮殿,也是他遊憩和享樂的地方,同時是他接見和宴請外交使節的場所。國家重要慶典也是在這裡舉行,他還經常在這裡大宴賓客,極盡奢華之能事。 這座完全木造的宮殿面積很小,大約只有200坪左右,周圍綠草如茵,松樹成林,最優美的是宮殿前面有個大清水池,裡面有錦鯉悠游,無風時池面有如鏡子,光可鑑人。宮殿的陽台屋頂正對著這個大清水池,陽台屋頂是用20根木柱支撐著,底部有雕刻精細代表薩非王朝的獅子,守護著雅致的大清水池,木柱則立在獅子的背上,經過200多年戰亂,這20根木柱都已龜裂褪色。若由水池的另一端遠望過去,水中又有20根木柱的影子,加起來就變成40木柱,因此這個宮殿就被叫做四十柱宮。 宮殿內四壁和天花板上,畫滿了薩非王朝的豐功偉業,包括與烏茲別克人的戰爭,與宿敵奧圖曼土耳其人的戰爭,與騎著白象的印度人戰爭;壁畫中擠滿了雙方的士兵,波斯士兵奮勇地向前廝殺,表情、衣著與裝備也描繪得栩栩如生。宮內還陳列有不少肖像畫、繪畫、壁畫和石板畫。肖像畫以阿巴斯為首的薩非王朝歷代國王為對象,繪畫多以宴會為主要題材,壁畫和石板畫則多為小畫像,以藍色為基調,描寫薩非王朝的宮廷生活,披著薄紗的宮女,豐乳細腰的誘人身材,周旋在留著翹鬍子的國王與貴賓間,顯然當時波斯的社會風氣要比現在的伊朗開放得多。 伊斯蘭教的戒律是禁止描繪人物的,也不可雕刻塑像,但是在四十柱宮內卻公然違反這個戒律,這也許是什葉派的戒律不如遜尼派嚴格的緣故。這可讓我們仔細欣賞到這近代波斯藝術。 全市共有11座橋樑,其中5 座是薩非王朝興建的舊橋。比較出名的三十三拱橋(Si-o-Se Pol),它的Si-o-Se是伊朗語數字的33,Pol係指大橋,它是橫跨在薩揚德河上的一座古橋,興建於16世紀,全長295公尺,寬14公尺,橋上人來人往,橋下有33個橋拱,作水壩用,使河水可以灌溉良田,所以這座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橋樑,現在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歷史遺蹟之一。 哈鳩橋(Pol-e Pol)位於三十三拱橋東側,17世紀時由阿巴斯二世所建,以橋的歷史性意義和構造上的美感而聞名於世。此橋是兩層樓結構,上層有長形迴廊,透過落地窗般的拱門,可以邊走邊觀賞美景。下層有23個拱門,有水壩的功能,可以調節河水流量,以及調節水位的高低,還可以把河水引到市區。水壩上的部分為馬賽克覆蓋的兩層橋樑,橋中央有座六角形的樓閣,由橋的兩端和中央樓閣,可以登上橋最頂層的露天長廊。由這座橋畔往東延伸的林蔭大道叫做達蘭‧比希斯特(Dalan Behesht)大道,其兩旁是遊客休憩的理想場所。 沙哈雷斯坦古橋(shahre-stan),是橫跨在薩揚德河上的石橋,它位於哈鳩橋的東面,兩橋之間的距離不足500公尺。它長155公尺,有26個橋孔,橋上有4層長廊,兼具水壩功能,可以調節水位的高度,以便將河水引入市區。 詹班尖塔(Minaret Jonban)在西郊約5公里處,它坐落在一座建於13世紀初葉的古清真寺內,看起來很侷促,也很破落。14世紀時,一名僧人於1316年逝世後葬於此地。寺兩側的尖塔是17世紀時增建的,它們不高也不大,但令人費解的是,只要有人爬到塔頂拉著塔柱搖晃,塔就也會跟著搖晃,因此俗稱為「搖晃塔」,這可能是由於共振原理所造成的效果。到了20世紀初,一位英國考古學家曾拆掉其中一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也沒有找出任何答案,由此可見當時波斯人建築技術的高超。 鴿子塔(Pigeon Tower)在伊斯法罕市內和郊區有好幾座,樣式也各有些許不同,但可謂都是有趣的小建築物。當地自古以來就有著這種的小建築,是建給鴿子遮風避雨的好場所;但也不脫與埃及人愛吃鴿肉美味的飲食習慣有關,而今伊斯法罕的鴿子塔內,已經很少有人養鴿了。 伊斯法罕市南郊,有一處叫做阿泰斯瓜(Ateshguen)的地方,相傳是拜火教的遺蹟之一,因此也很出名。此外,這個城市還有加利浦王室花園、沙斯雷曼宮、公眾集會廳等名勝古蹟。 夏哈伊庫德(Shahr-e Kurd)是座美麗的小城,坐落在扎格羅斯山中段,整個地貌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多元變化的河流風采。這個地方更適合於放牧的生態,當地住著Bakhtiari游牧民族。這一帶地方生產著磚塊和精緻美麗的馬賽克,以及傳統的磨米工業,還有美麗的編織手工藝,相當富有民俗文化特色。


波斯發源地設拉子

設拉子(Shirāz)是法爾斯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52度32分、北緯29度36分,坐落在扎格羅斯山區南麓一個盆地農業區的中央,海拔1486公尺,西北距德黑蘭約919公里,東臨馬哈爾魯河,也有支流穿過市區,但是大部分時間裡河床都是乾涸的。市區裡有許多玫瑰花園,市郊還有許多葡萄園,用這裡葡萄釀製的葡萄酒非常出名。另外,這裡還是古波斯著名詩人薩迪(Sadi)和哈菲茲(Hāfez)的故鄉,因此設拉子有「玫瑰花、葡萄酒和詩人之城」的美譽。現有130萬人口。 早在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塞琉古王朝,以及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的安息王朝時代,這裡就已成為戰略要地。公元3~7世紀的薩珊王朝時代,成為北進到此的阿拉伯人的墓地。公元7~10世紀,又先後隸屬於伍麥葉王朝和阿巴斯王朝。公元932年,這裡成為白益王朝的首都,從而使這裡盛極一時。1055年,塞爾柱人推翻了白益王朝,並佔領了設拉子。 1220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騎 兵佔領了設拉子,蒙古騎兵以掠奪財富為主要目的,所經之處如蝗蟲過境,人們稍有不服便殺不留口,因此面對蒙古人,設拉子當局乃採取投降策略,設拉子守城總督並把自己女兒送給蒙古人和親,因而保存了滿城百姓的生命,並使設拉子沒有遭到破壞,在13世紀成為中東最繁榮城市之一,蒙古人在這裡興建了一些新的清真寺和塔克特(Taknt)城堡。1387~1393年,突厥人帖木兒兩次佔領過設拉子,但帕木兒沒有像在伊斯法罕那樣對設拉子焚城屠民。但是在此後的數百年間,當地卻遭受到大地震、洪水、飢荒、瘟疫和蝗災的禍害,特別是1688年的一場大洪水,使這座城市遭到很大的破壞。 1724年,設拉子遭到阿富汗人的入侵和洗劫。1750~1794年,設拉子成為桑德王朝的首都,卡里姆王在城內修建了漂亮的清真寺和大市集,從此使這裡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19世紀時,設拉子成為當地卡什加伊族農民、和周圍山區卡姆色赫族牧民之間的一個天然物資交換中心。另外,它還控制著許多通往伊朗內地和南方海岸的道路,是境內交通樞紐之一。 20世紀30年代,設拉子曾一度經濟困難。伊朗縱貫鐵路只修到西面的阿巴丹,這對設拉子及其外港的布什爾經濟發展都受到嚴重的影響,而有利於西面新港口霍拉姆沙赫爾的發展。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巴勒維王朝和卡什加伊部落、卡姆色赫部落之間的糾紛和矛盾所致。 現在設拉子已發展成扎格羅斯山地中部的貿易中心和農產品的集散地。有水泥、製糖、化肥、紡織、玻璃、釀酒、食品加工等工業,傳統的鑲嵌工藝、銀品製造、地毯、錦緞等手工業都相當出名。 當地交通非常方便,擁有一座機場,但是有兩個航站,飛國際航線的客機都要先到德黑蘭再轉機,但卻有直航杜拜的班機。由這裡飛往德黑蘭,每天都有航班,單向航程要1:15。由這裡搭機前往伊斯法罕,只需40分鐘。從機場到市區約有15公里距離,有巴士和計程車服務。 在地面交通方面,這裡沒有鐵路,但卻是伊朗南部地區公路交通的中心,往北有高級公路可通418公里外的伊斯法罕,西北可通達德黑蘭,往西南229公里可至波斯灣北海岸的港市布什爾,往西可通阿瓦士,往東可至克爾曼和達爾津等城市。設拉子桑德街(Zand Stree)上有T.B.T.巴士公司,每天有數十班長途巴士開往國內各大城市,外國觀光客若搭乘長途巴士前往德黑蘭,車程長達9個小時,但需略會波斯語,不然會很不方便。 市內主要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車、觀光巴士和計程車,公共汽車班次很多,但因語言不通,所以還是建議以計程車代步最佳,車資也不貴。至於如何識別計程車司機的教育水準,只要看他會不會講英語就知道。觀光巴士車次不多,白天一小時只有一班,晚上停止服務,車上附有會說英、法語的導遊。這裡的街道還算整潔,只是交通秩序有待改善,來往車子都非常勇猛頑強,加上路旁沒有明顯的人行道,行人過街危險萬分。 設拉子氣候溫和,2月份最低氣溫4.8℃;7月份最熱,氣溫高達29.1℃,而以春(2~5月)和秋(10~11月)兩季天氣最好,此時大街兩旁綠樹成蔭、草坪如茵、街心公園有花爭豔,極適合人們的戶外旅遊。 市區以河為界,北岸是新市區,有許多高樓大廈和玫瑰花園。這裡有一座基督教波斯教會的教堂;還有一所設拉子大學,創校於1945年,用波斯語教學,現在有5000多名學生。觀光客穿過矗立在設拉子入口的可蘭經門後,可以沿著一條由北到南筆直的哈夫斯(Hafez)大街,過河後便可到達南岸的舊市區,這裡的古老建築物多建成於18世紀後半葉,並有許多古老的清真寺。這個懷舊的城市許多大街都以歷史名人為街名,如菲爾多西大街、薩迪大街、哈亞姆大街、安瓦里大街和大流士大街等。有一條卡里姆汗‧桑德(Karim Rhane Zand)大街,是舊市區最主要街道,由西北到東南,將其他街道串連起來,使市街區劃分分明,宛如棋盤狀;而市中心則位於桑德大街的東南段。 設拉子另一個聞名全國的特殊美譽是美女特別多,這是因為設拉子是波斯帝國的發源地,聚集了來自帝國各行省的臣民,此後遭到希臘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阿富汗人等異族的佔領和統治,在2000多年長期的歷史進程中,由於不同民族和種族的雜居、通婚,造成居民血緣融合、人傑地靈,這就形成了產生「波斯美女」的條件。 這個城市有兩家五星級大飯店,兩家四星級大飯店。其中的 昌姆蘭格蘭德大飯店(Chamran Grand Hotel),是五星級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也是全市最大的一家大飯店,擁有250間高級新穎的客房,以及多家高級餐廳和游泳池等服務設施,並有賓至如歸的服務精神。地址:Chamran Blvd., Shiraz, Iran。電話:+98- 711-6271218,6289494,6288484;傳真:+98-711-6291111。 荷馬大飯店(Homa Hotel)也是當地五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231間精緻的客房,以及優異的服務設備及熱忱的服務精神。地址:Meshkinfam St., next to Azadi Park, Shiraz 71439, Iran。電話:+98-711-2288001;傳真:+98-711-2288014。 帕爾斯國際大飯店(Pars Inte-rnational Hotel)是設拉子四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224間高級客房及新穎的服務設備。地址:Karimkhan-e-Zand St. Shiraz-Iran。電話:+98-711-2332255;傳真:+98-711-2336380。 帕爾西大飯店(Parse Hotel),也是當地的四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85間新穎的客房,還有餐廳、購物店、咖啡吧、游泳池等高級服務設備,以及熱忱的以客為尊的服務精神。地址:22 Bahman St., Karim khan Zand Blvd., Shiraz, Iran。電話:+98- 711-2331000;傳真:+98-711- 2331000。 設拉子的主要旅館,以及旅館附近都有一些高級餐廳。西西利克(Shishilik)是當地的一道名菜,它是將羊肉和蕃茄放在一起烘烤而成,味道很特別。賈茲‧卡巴伯(Judje Kabab)是一道燒烤雞肉的特色菜。設拉子出產的「庫拉爾酒」,非常有名,長期以來在伊朗倍受讚賞。此外,全市只有一家中國餐廳。同時市內還有許多彌漫著伊朗氣氛的茶館,座無虛席。 市內還有許多典型的伊斯蘭公共浴室,它是東方原始的沐浴傳統和羅馬繁複的沐浴過程的結合體,典型的浴室包括一套有圓頂的房間,有暖間、熱間和蒸氣間,有些浴室還飾有富麗的鑲嵌磚、噴泉和水池。 在購物方面,瓦基爾市集(Vakil Bazaar)是市內最大的波斯傳統市集,它是18世紀下半葉時,由桑德國王採用各式設計堆砌而成的一座磚造建築,規模比起伊斯法罕要小得多,但同樣人潮洶湧,擠滿了購物的人。市集裡商品相當豐富,種類繁多,令人流連忘返。市集內有多種茶葉、香料,價錢也不貴。還有些寶石、玉塊等首飾,或是嵌鑲銀邊的寶玉裝飾品等也非常漂亮。另外還有許多富有當地特色的手工藝商品,花樣美麗大方,品質又十分優良,值得觀光客們購買。 設拉子出產的地毯在國內名氣很大,毛底和毯面的毛較柔軟,地毯的圖案多呈多邊形或菱形奎心、三角形等幾何圖案,色彩濃重陰暗,其中最著名的品種是游牧部落所產的卡什加地毯,色澤鮮明大方,價格合理。用同樣質料做的皮包、背包,可當禮品購買。用手工染的桌巾、布料等也很有名。但是購買波斯地毯,要細心議價,用美元出價較清楚,有的價格可以相差4倍。 近年來伊朗伊斯蘭教條已經較為鬆動,從市集出售的女人用品中就可以看出,五花八門的布料是伊朗女人的最愛。據當地人說,只要在家裡,伊朗女人愛怎麼穿就怎麼穿,黑袍底下也是如此。別看當地女人們表面上儘穿一些素色衣服,裡頭風光才精采呢,難怪在市集中所看到的女人衣服,都是這麼鮮麗。但是外來的觀光客要特別注意,市集在下午2~5時,所有商家會因午休而打烊。 由於這座城市有相當多的古建築,氣候又不錯,因此旅遊業比較發達。市內主要的參觀點有瓦基爾清真寺(Masjid-e Vakil),就位於瓦基爾市集附近,原名星期五清真寺,興建於公元894年。18世紀下半葉,桑德王朝的統治者卡里姆‧桑德對這座寺院進行了擴建和修繕。由於桑德一生都不用「汗」的國王稱號,而自稱為「Vakil」,也就是攝政王的意思,於是這座清真寺便被改為現在的名字。 寺的正門入口是一座非常雄偉壯麗的拱門,並以伊朗獨特鐘乳石形裝飾,用綠色為基本色調的馬賽克磁磚覆蓋,色彩十分漂亮,拱門的門頂上有一處陽台,站在陽台上可以看到寺院庭院中的奇葩異卉。紅磚砌成的迴廊,看起來非常堅固美觀。最值得一看的是進行禮拜的祈禱大廳,是一處用48根圓形螺旋狀蛇紋石柱支撐起許多圓形屋頂的大廳,類似麥加「天房」的翻版。但是它似乎已經失去了原先的作用,不再有一般信徒進入祈禱。 新清真寺(Mosque New)位於舊市區中心廣場的西北側,它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始建於1235年的伊兒汗國時代,是伊兒汗合贊下令建造,後來在一次大地震中,寺院崩塌。現在所看到的是1931年重建的,所以被稱為「新」清真寺。這座清真寺以沉著穩重的裝飾風格而聞名,在寺院的前院裡,有棵數百年歷史的古樹,搖曳生姿。它的多邊形庭院面積廣達2萬平方公尺。 納西爾奧爾莫克清真寺(Nasir-ol-Molk Mosque)由納西爾奧爾莫克基金會管理,1876年由卡札爾王朝的貴族奧爾莫克動工興建,1888年落成啟用,是一座佔地不大精緻的清真寺,內部手繪釉彩的瓷磚裝飾,令人目不暇給。 沙赫‧切拉格靈寢(Mausole-um of Shah Cheragh)位於舊市區中心的廣場附近,是伊斯蘭教重要的墓寢之一,這裡埋葬著第七代伊瑪目之子,也就是第八代伊瑪目的哥哥查拉庫聖人,他在公元835年死於設拉子,而在14世紀時,什葉派教徒在他的墓地興建了紀念他的清真寺。什葉派不同於遜尼派,什葉派教徒朝聖的地方不止麥加,歷代伊瑪目的陵寢,甚至是他們親人的陵墓都被視為聖地。 這座靈廟的屋頂呈蔥頭形狀,遠望很容易辨別,屋頂以藍色為基調,覆有幾何圖案的馬賽克磁磚相當漂亮和醒目。雖然異教徒不一定可以入內參觀,需視當時情況而定,但女性一定要罩上全付恰朵(Chador),否則不准入內。在廣場附近,就有專門為觀光客開設的恰朵出租店。 哈菲茲靈廟(Mausoleum of Hafez)位於新市區內,埋葬著伊朗歷史上最偉大的優美抒情詩人哈菲茲,他1315年生於設拉子,「哈菲茲」是他的筆名,在波斯文中的意思是「能背誦可蘭經者」,他由於能背誦可蘭經全文和14個傳說故事而得名,從而受到設拉子幾任統治者的保護和提攜。波斯傳統的抒情詩「厄扎爾」大都是描寫愛情和美酒的,哈菲茲的成就在於賦予這些古老主題以清新和微妙的感受,從而完全擺脫了枯燥乏味的形式主義。他的詩歌在所有講波斯語的國家裡受到異常的歡迎,在伊朗就是目不識丁的人,也知道二、三句哈菲茲所寫的詩句,這是因為他的詩語言簡樸、節奏美妙和富有音樂感,他還擅長於自然地運用格言和熟悉的形象來進行描寫。 在用鮮花裝飾的庭院中央,有六角形石造的清真寺前廳,六根石柱的上部,可以看到有鐘乳石形的裝飾。廳內的空間很大,有較低的圓屋頂。廳內的中央安放著詩人的大理石棺,棺蓋上刻有他所寫的詩句:「但願在傍晚時分擁抱著我,我雖老矣,但晨曦一來,我又重獲青春。當花消的日子來臨,僅渴望再見你一面,偎依身旁,哈菲茲就將與美麗的人兒告別」。 薩迪靈廟(Mamsoleum of Saadi)距離哈菲茲靈廟約6公里,他是一位與哈菲茲齊名的伊朗大詩人,生於1184年,死於1291年,享壽高達107歲,是位長壽的詩人。曾寫過許多美麗動人的抒情詩,尤其以「玫瑰園」和「果樹園」兩篇長詩最為著名。他曾打扮成神祕主義的托缽僧到處旅行,年輕時曾被十字軍俘虜,充當苦力,獲得勞動的體驗。他的詩篇洋溢著神秘主義美妙的抒情色彩。這位伊朗最具代表性的詩人,就算沒受過高等教育的平民百姓,或不見得真的讀過他的詩,但每個人一聽到他的名字,莫不肅然起敬,其在人民心目中地位之高,可見一般。 這座靈廟落成於1953年,廟中有一個十分漂亮的波斯式庭院,有又細又高的柱子支撐的屋頂塔狀的靈廟大廳,廳內用藍色馬賽克磁磚裝飾,看起來清爽迷人。廳內中央安放著薩迪的大理石棺,棺蓋上刻著他逝世前的遺言。石棺大廳相當幽靜,外觀氣勢十足,兩旁水池池水清澈見底,令人流連忘返。 伊瑪目扎德-伊‧阿里‧伊本‧哈梅茲聖人陵寢(Imamzadeh-ye Ali Ebn-e Hamze Holy Shrine),是一般到設拉子遊客都會參觀的景點,也是設拉子少數幾處對非穆斯林開放的聖人陵寢,女性觀光客入內除了要脫鞋和包頭巾外,還要再披上一件罩袍才可入內。這是第七代伊瑪目穆薩(Mūsá)的孫子輩伊‧阿里‧伊本‧哈梅茲的墓,他為了拯救第八代伊瑪目禮薩(Reza)而葬身此地,11世紀才建此紀念墓祠。陵寢主體建築前庭院的地面上布滿石碑,上面刻有文字和鑲有遺照。遊客穿過庭院,脫鞋進入陵寢區,室內有奪目的玻璃馬賽克鑲嵌形成幻麗的世界。 卡里姆汗城堡(Arg-E-Karim Khān)是當年桑德王朝統治者卡里姆‧桑德的王宮,由於受損嚴重,經過修補後現在成為博物館。不過在面朝庭院的石壁上,還殘存著當年雕刻的索霍拉普和羅斯丹兩人的浮雕像,他們是波斯詩人費爾多西(Ferdowsi)所寫的著名敘事詩「國王的書」中的父子英雄。 外牆高14公尺,呈土黃色,佔地遼闊,高聳的宮牆以簡單的幾何花紋裝飾著泥磚堆砌的外牆,帶著高雅莊嚴的中東風味。唯一入口的上方有著磁磚砌成的怪異圖案,看來像是一位國王擊敗長著牛角的怪獸。這座看起來牢不可破的城堡,在20世紀的巴勒維王朝時期成為一座監獄。 可蘭經之門(Quran Gateway)位於南北往來設拉子的出入口,這個牌樓式的城門呈土黃色,中間是個大門,兩旁各有一個小門,都可以通行。這個有千年歷史的可蘭經之門,現在所見的只是歷經破壞後重建的版本,城門頂上的小房間內,曾置有一本可蘭經,惜今已被竊。 帕爾斯博物館(Pars Museum)位於桑德大街旁,是一座六角形的建築物,內部沒有隔間,自成一間大的房間,天花板是用塗金色的鐘乳石裝飾成的。這裡原本是桑德王的陵墓,後來改為博物館,陳列著許多裝飾美麗的11世紀時的古董,波斯波利斯出土的雕刻,還有古陶器、伊斯蘭風格的青銅工藝品、象牙鑲嵌的細工古董等。 伊爾姆花園(Bagh-e Eram)是標準、典型的波斯式「天堂天園」,建於19世紀,今由設拉子大學植物學院管理。整個園區普遍種植橘子樹,在園區中軸線上也種植了整排筆直的高大柏樹。這個花園還如同植物實驗園區一樣,在不同的季節裡種上不同的花卉,相映波斯式的噴水池和綻放的花海,美不勝收,堪稱是伊朗最美麗的花園之一。 斯貝丹(Sepidan)位於扎格羅斯山的南脈,在夏季時是個度假避暑勝地,冬季更有兩處知名的滑雪勝地,春秋兩季也依然遊人如織,人潮絡繹不絕。這裡擁有風景如畫的景觀、翠綠的山谷、驚豔的瀑布、白雪皚皚的山峰、涓流寧靜的河流,地形地貌非常豐富,不但有眾多的山村和聚落 ,還有蒙克哈克瀑布(Morghak Waterfall)、希斯皮爾湖(Shesh Pir lake)、原始森林(Primitive Fore-stlands)、希哈克山(Shekarak Mou-ntains)及堤查伯河(Tizab River),還有面積近120公頃的滑雪場度假村,也對遊客構成吸引力。 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為希臘語「波斯之城」的意思;在古波斯語中叫做帕爾薩,是「波斯之都」之意。在公元前521年,由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流士一世所建,並在此建都,以取代舊都帕薩爾加德。繼任的薛西斯國王接下去繼續建造,前後共施工達50多年之久,因此波斯波利斯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最重要的遺蹟。建造這座古都所使用的石料,全是從附近的哈馬特山開採而來。建造城堡時,大流士一世下令從各屬地召集工匠,所以城堡的造型是埃及、希臘和波斯風格的綜合體。 當阿契美尼德王朝愈來愈強大,而成為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時,王朝的政治中心也轉移至蘇薩和厄克巴塔納(Ecbatana),後者也就是今日的哈馬丹市。波斯波利斯一直保持著神聖故都的特殊地位,因為這裡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興起地,所以這個王朝歷任國王的加冕典禮,以及重要的儀式也都是在這裡舉行的。 公元前331年,這座城市被統一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大帝所攻陷,當時城堡中還有一些建築物正在興建中,亞歷山大大帝攻進城後,大肆劫掠這裡的金銀財富,還大擺宴席,召開盛大的慶功會。公元前316年,波斯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個行省,波斯波利斯仍然是省會的所在地。從塞琉古王朝起,這個城市逐漸衰落,後來化為一片廢墟。1931年時,赫爾茲赫特帶領考古隊將這塊廢墟挖掘出來,人們仍可依稀看出當年壯麗王宮雄偉的氣勢。 波斯波利斯位於設拉子東北方51公里處,在拉哈馬特山西面山腰一塊佔地1.25萬平方公尺的台地上,是座石造的城堡,也是國內第一觀光名勝。城堡地基南北長500公尺,東西寬約300公尺,東面連接山城,其餘南、北、西三面都是垂直的台壁,由於台壁非常高,以致在高台的邊緣就沒有再築圍牆。 從設拉子驅車前來,只要一個小時車程,所以只要花一天時間,便可充分參觀這個古都遺蹟。如今在這個遺蹟中,仍可看到36根石柱、覲見廳及大流士宮殿,並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 現在遊客所見到的古建築遺蹟,除了宮殿平台外,最明顯的就是一眼望見仍然聳立著的高大石柱,這些殘柱高約10~20公尺不等。另有石牆、石門、石雕像和建築物基台,基石的側面上刻滿各種形象的浮石雕。宮殿大廳內寬闊高大,地面殘留著數百個原地未被移動的石柱柱座。從這些遺蹟的規模上看來,可以想像出當年宮殿的巍峨高聳,雄偉壯觀。 宮殿的巨柱及門前的石壁上,有不少牛、馬和大神鳥等的雕刻,連伊朗航空公司標誌上的神鳥,也取材自波斯波利斯的神鳥圖騰。石壁上的雕刻最令人印象深刻,內容是描繪太平盛世時各國使者帶同駱駝、牛、羊和雀鳥等奇珍異獸,及不同器皿盛著農作物和一些珍寶禮物,前來向波斯大帝進貢。雕塑表現出那些來自不同國家的使節都手牽著手,笑容滿面地獻上貢品。 薛西斯門(Gate of Xerxes)是波斯波利斯廢址上主要遺蹟之一 ,它又稱為萬國門或國際門,位於一處岩山的平台上,登上正面的大台階,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此門,進入此門再分路前往宮殿遺蹟各處。此門高18公尺,當年阿契美尼德王朝有許多附屬國,每年都會前來進貢,這些進貢使者當年就是在這裡等候謁見國王的。城門的石壁上有4尊人面獸身像,其中兩尊是人面牛身像,另外兩尊是帶有翅膀的人面獅身像,不過人面獅身像後來被否定偶像的伊斯蘭教穆斯林所破壞;但這些人面獸身像的規模,都大於大流士時代的同類雕刻。 阿帕塔那(Apatana)是大流士王召見臣僚的覲見廳,支撐宮殿的12支石柱仍然殘留至今,柱高為18公尺,柱上有獅子和公牛的頭像。地板很高,鋪著磨光的石材。石階兩側的石壁上有許多浮雕,其中23個浮雕描繪帝國附庸使者在春節盛典上向國王進貢的場面,如牽著牛和紡織物前來朝貢的埃及使節,運象牙來的是衣索匹亞的使節。根據他們的服裝、手持的貢物,就可以推知是那一國派來的。另外還有獅子襲擊公牛的浮雕,在中、近東一帶,這是一再被使用的題材,有一種說法,獅子象徵夏天,公牛代表冬天,這題材表示季節交替。 宮殿遺蹟北部的覲見廳離薛西斯門最近,廳平面為正方形,建在2.6公尺的基台上,每邊長83公尺。基台的北側面和東側面的下面,各有4條石磴階梯步道用以登上基台。基台西側面延伸到宮殿基石西側壁之外,構成約10公尺寬、130公尺長、15公尺高的檢閱台,當年從這裡可以俯瞰前面平原上屬地王侯搭建的帳篷。覲見廳東、西和北三面都有相同的敞開門庭,主廳四面牆壁每面厚約5.1公尺,均開有高大的門窗。大廳外牆面貼黑白兩色大理石或彩色琉璃面磚,或雕刻花紋或拼接圖案;大廳內牆壁也有壁畫。石柱的柱基、柱身和柱頭都有雕刻,尤其是柱頭雕刻更具特色,自上而下有覆鐘、覆蓮和豎立的渦卷,上端是相背而跪的雄牛,兩牛頭間用以架設托樑橫木。 覲見廳雖是木石結構,但仍屬輕盈,空間寬敞,在當時屬於罕見的傑作。覲見廳東側有衛戍士兵的宿舍。 大流士王的宮殿又名鏡廳,這是因為這座宮殿的牆面,殘留有如同鏡子一般明亮的石材。宮殿中有大流士王的秘室,窗戶開得很大,而且是朝南的,結構上利於採光。 石柱大殿是薛西斯國王興建的謁見廳,它本來有100根柱子,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大帝佔領此城後,曾在百柱大殿舉行盛大的慶功狂歡酒會。後來這座雄偉的宮殿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1931年赫爾茲赫特挖掘此殿遺址時,仍蓋有一尺多厚的灰燼;至於起火的原因,迄無定論。但有一種傳說認為:亞歷山大大帝在百柱大廳舉行的狂歡酒會上,聽信了來自希臘舞妓秦絲的煽動,趁著酒興放一把火將百柱大廳焚燬了,第二天清晨酒醒後,亞歷山大大帝十分後悔這種愚蠢的舉動,但為時已晚。如今這座波斯波利斯的最大殿只留下柱子的痕跡,殘存的壁面上則有展翅的老鷹、蠍尾,以及獅頭怪獸拼鬥的浮雕等;這頭怪獸是拜火教中黑暗之神阿夫利曼。同樣題材的浮雕,也可以在大流士王的宮殿遺蹟中見到。 在百柱大殿的南面還有後宮,牆壁上浮雕中描繪著一些沒有長鬍子的太監,端著食物與酒器。據說世界各地君王都擔心自己的妃子偷人,除了國王本身外,其他宮中宦官都不被允許有生育的能力,因此閹割就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外科手術。 大流士一世寶庫(Treasury of Darius I)是當年儲存王國財寶的地方,由於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間,阿契美尼德王朝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從各地搜括來的許多金銀財寶,如要運出,必須借重兩萬頭騾子和5000頭駱駝、馬和驢。後來亞歷山大大帝佔領此地,將這些財寶全部搶掠一空,運回希臘,結果曾造成希臘的通貨膨脹。 位於宮殿東南方迷宮式的寶庫,面積超過8000平方公尺。現在修復了其中一座佔地約在750平方公尺的庫房,作為波斯波利斯博物館用,凡是在波斯波利斯出土的考古文物,大都陳列在德黑蘭考古博物館裡,但是這裡仍然陳列了許多在波斯波利斯出土之物。館內中央展覽大廳內除了陳列著雙頭公牛石柱頭外,還展出波斯波利斯火災時殘存下來的小麥及窗簾布料。中央展廳兩側的陳列廳內,也陳列有許多馬布達斯特平原出土史前時代的遺物,據說出土品的歷史,有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 羅斯坦姆帝王陵(Naqshe Ros-tam)位於波斯波利斯東北方13公里處的一個直立岩壁中,從壁頂到山谷底的高度約為150公尺。在岩壁壁面距谷底50公尺高的地方,被鑿出一座大靈堂,裡面有阿契美尼德王朝4位國王的靈墓,由左向右的順序是阿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和大流士二世。墳墓的形式基本相同,入口的兩側有柱子,柱子上刻有幾何圖案的浮雕。墓室中央是拜火教的祭壇,四周刻有拜火教光明之神阿夫拉‧瑪茲達為波斯帝國虔誠祝福的圖案。墓室兩側有立柱,有刻著公牛的柱頭。墓室四周岩壁上刻有許多薩珊王朝時代的雕刻作品,其內容是表現古波斯神許多傳說中英雄羅斯坦姆的事蹟。因此就被人稱為「羅斯坦姆帝王陵」。 但也有的考古專家認為雕刻作品的內容,是在歌頌薩珊王朝時代沙普爾一世的功蹟。他在位期間,曾三次打敗羅馬入侵者,並活捉了羅馬皇帝瓦萊里安。岩壁上有一幅浮雕,一位男子神氣十足,威風地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另一個人則跪在馬前不斷求饒,有人認為那位騎在馬上的男子便是沙普爾一世,而跪在地上的則是被活捉來的羅馬皇帝瓦萊里安。 另外,在阿塔薛西斯一世墓前不遠處,有一處四角形的建築物,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時代修建的拜火教神殿。據說各地的拜火教神殿和拜火壇幾乎被破壞不存,唯有此地仍能保持原狀。 阿塔薛西斯二世及三世之墓(Tomb of Artaxerxes II~III)坐落在拉哈馬特山岩穴之中。由墓穴往下去,有一個4.2公尺深的四角豎穴,接著便是一個24公尺深的岩穴,阿塔薛西斯二世及三世棺木就放在第3個高3公尺、深25公尺的洞穴中。 真正的墓穴離地面約15公尺高,大約是1公尺見方的狹窄石穴,石穴外的石壁雕著宛如宮殿的樑柱。樑柱上方,刻著伊朗祅教的主神「阿胡拉‧馬茲達」將神聖的權柄授予波斯國王。踩在波斯國王足下的,是象徵臣服於波斯的28個附屬國,他們合力將祅教的祭壇抬起。 由大流士一世時代開始,就算是尊貴如波斯國王,死後也是以傳統祅教的方式下葬,也就是先將屍體置在山丘頂的靜塔中,等到禿鷹把屍體吃得乾乾淨淨只剩下一堆白骨後,再由祭司收集起來置在墓穴中。墓穴石雕的下方,是8幅時代較晚的薩珊王朝時期石雕。薩珊原係安息時代波斯地方的一個小國,公元226年,薩珊開國君主阿達希爾擊敗以鹹海草原為根據地的安息人,統一了波斯和中亞的廣大土地。 在大流士一世墓穴下方的另一幅石刻,記載著薩珊王朝第二任國王沙普爾的戰功。公元260年波斯和羅馬發生衝突,兩邊國王分別披上戰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結果是羅馬慘敗,連羅馬皇帝瓦列里安(Valerianus)在內的羅馬軍隊,全成了波斯人的俘虜,瓦列里安被迫遊街示眾,死後還被剝皮做成標本放在祅教神廟裡。石刻中沒有看到倒楣的羅馬皇帝,跪在沙普一世馬前求饒的,據說是一位羅馬大將。 帕薩爾加德(Pasargadae)位於波斯波利斯西北方66公里處,距離設拉子135公里,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一個都城。公元前550年,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創始人居魯士大帝澈底消滅了米底亞王國,居魯士大帝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作為首都,是因為它靠近當年他打敗米底亞人的戰場。在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遷都波斯波利斯之前,居魯士大帝、岡比西斯一世和岡比西斯二世,都在此定都。現在這裡只剩下分散於四處的宮殿遺蹟、居魯士大帝的陵墓,以及祭典儀禮時所使用的祭壇。這個遺蹟的規模雖然要比波斯波利斯小得多,但城內的建築給人以對稱和美麗的感覺,並不使人們窺知當時的建築規模及樸拙的風格。 與波斯波利斯相較,帕薩爾加德的古蹟保存程度更糟,宮殿裡只剩殘缺的地板和幾根斷裂的石柱,模糊難以辨認的浮雕殘存在幾面石牆上。勉強可以辨認的半人半魚圖案,據說是古代巴比倫人的神明,而另一個頭頂著花冠的神像,據說是來自埃及的太陽神。 考古學家曾在這裡發現一塊泥板,上面記載著一位女性雕刻工,因為懷孕而請產假,阿契美尼德政府不但准假,還繼續發給部分薪資。由此可知古代波斯婦女的社會地位,比今日伊朗女人高得多。 居魯士之墓(Tomb of Cyrus)位於設拉子南方,它是帕薩爾加德遺蹟中保存最完善的古蹟,是一座用石灰岩建造的金字塔型陵墓,墓門非常沉重,是用一塊大岩石做成的,最初盜墓的人可能是打不開墓門,所以只好挖掘墓下的泥土進入墓室。在伊斯蘭教時代,這座陵墓又被稱為所羅門之墓(Tomb of Solomon);附近還有一處大花園,以及一座頭戴王冠、身長翅膀神像浮雕的石壁。另外,在居魯士宮殿遺蹟處,最引人注目的,是殘存至今的一支造型優雅的柱子。 根據歷史的記載,居魯士的遺體並未按照祅教的方式處理,而是有點類似埃及的方式,將遺體經過防腐處理後再放入大理石棺中。 居魯士生前對各種宗教,以及他所征服的各民族的態度,都能給予同樣的包容與尊重。特別是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由耶路撒冷擄去作為奴隸的猶太人,對居魯士更是無比感激。這段歷史曾經詳細地記載在舊約聖經中,居魯士在今日以色列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像古代的大衛王,還與所羅門王一樣的崇高。因為在今日除了以色列外,整個中東地區伊朗是猶太人最多的國家,目前伊朗境內,還有20萬猶太教徒。


故都不大里士

不大里士(Tabriz)是伊朗西北部東阿塞拜疆省的省會,也是國內的第五大城,經緯度為東經46度18分、北緯35度40分。它的位置在薩漢德庫山(Sahandkuh Mountain)北坡的平原上,也就是在烏爾米耶湖東面一條河流沖積扇狀的綠洲上,附近多高山,海拔約為1367公尺,東距德黑蘭640公里。現在約有160萬人口,但是大部分人都只會說土耳其語。 這裡曾是伊朗古都之一,城市始建於公元3世紀的薩珊王朝時代,後來毀於一次大地震中,公元791年重建。類似的災難於公元858年、1041年、1721年、1727年和1780年重演過,但震後都得以重建。 1258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滅阿巴斯王朝,建立了伊兒汗國。1295年,合贊汗(Ghazan Khān)繼位後,定都不大里士,使 之發展成為文化、藝術中心,伊朗藝術史上有名的不大里士畫派,就是在這一時期造成的,並且影響到16世紀上半葉,它的藝術風格最早受東亞傳統文化的影響,後來又與當地風格相融合,它的早期作品筆法輕淡,色調柔和,試圖創造空曠的幻覺,如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內,收藏的波斯詩人菲爾多西(Ferdowsi)的史詩「帝王之書」(Shahnamch)中,一幅完成於1330年~1340年的畫最具代表性。這幅君主伊斯凡第葉(Esfandey-ar)葬禮的插圖所表達的悲愴之情,在波斯藝術中是無與倫比的。畫中大量的人物被排列在不同的平面上,一層高過一層,給人以空間和縱深的感覺,這種技法據說是由蒙古人帶到中亞來的。 1388年,帖木兒滅伊兒汗國後,建立了強盛的帖木兒帝國,定都不大里士。1450年,黑羊王朝佔領了阿塞拜疆地區,定都不大里士。1468年,土庫曼游牧部落中的一些貴族起來造反,推翻黑羊王朝,創立白羊王朝,不大里士又成為新王朝的京城。1501年,伊斯梅爾一世滅白羊王朝,創立薩非王朝,也定都不大里士,直至1598年,阿巴斯一世才遷都伊斯法罕。自1721~1780年,這裡又先後三次遭受強烈地震的破壞,許多建築物被毀,嚴重地影響了城市的發展。 由於不大里士是地處通往裏海中部低地,蘇聯、安納托利亞(Anatolia)高原東部和裏海沿岸交通要道的聚集點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因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1800年後曾一度被土耳其人佔領。1826年沙俄曾數度佔領此城,而巴布(Bab)則與其4萬多名追隨者,於19世紀50年代在此地被處決。巴布是伊斯蘭教支派巴比(Bari)教的創始者,並且是巴哈教派(Bahai Faith)的先驅。 1908年,不大里士成為民族主義運動的中心。1914年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土耳其和蘇聯軍隊均曾先後一度短期佔領過此地。1917年,穆罕默德‧希阿巴尼(Muhammad Hiabane)組建伊朗阿塞拜疆民主黨,主張在阿塞拜疆地區實行民族自治,並於1920年4月在不大里士起義。同年10月,起義被鎮壓,希阿巴尼被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大里士又一度被蘇聯軍隊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加速現代化,除了馬路拓寬外,並且大興土木,建築房屋,興建擁有噴泉及水泥的公共花園。1978年,成為反對巴勒維國王運動的主要城市之一。 不大里士屬於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平均氣溫為27.3℃,最熱可以達到42℃;冬季非常寒冷,有冰雪,平均氣溫為-0.4℃,最低氣溫可低至-12℃。由於近郊有許多溫泉,城市也因此得名,在波斯語中,不大里士就是「熱水湧出的地方」之意。另外一種說法,不大里士的波斯語意是「驅病的好空氣」,因為這裡的空氣非常清鮮,據說可以驅逐病魔。 這個城市已成為農漁畜產品重要的貿易中心,裏海白魚和魚子醬是它的特產。同時這裡也是國內有名的地毯中心之一,所生產的波斯地毯絕大部分銷往歐洲,這些地毯都拴有土耳其扣、緯線結構比較簡單,圖案包括曲線奎心圖案及仿波斯其他地區的古典圖案,用鉻染料和苯胺染料,毯面較硬而脆。 在工業方面,則以紡織、水泥、農業機械、皮革、製糖、食品、罐頭、摩托車和家用器具等為主。 不大里士交通也相當方便,有班機直航馬什哈德,前往國內其他地方則需在德黑蘭轉機,但是也有航班連接土耳其的伊斯坦堡。鐵路交通也很方便,往東有火車到達德黑蘭,往西北可通往土耳其及亞美尼亞。不大里士是最接近土耳其邊境的鐵路大城市,也是靠著與土耳其的熱絡貿易而成為伊朗的大城市之一,目前伊朗的手機系統,也是和土耳其電信業者的合作。在公路方面,長途巴士站距離市中心區約3公里,可以通往裏海港市阿斯塔拉,主要公路連接國境西北各地,也有班車通往德黑蘭及國內其他各大城市。市區公共交通工具有公共汽車、計程車和「摩的」。摩的是營業摩托車,後座載客,車資只有計程車的一半,採議價方式。 由於不大里士坐落在地震頻發地區,所以這裡的建築物一般都不高,唯有市集和城寨周圍的市中心,才能表現出都市的景觀。在火車站附近,有一家帕爾斯 國際大飯店(Pars International Hotel),是五星級的國際觀光豪華大飯店,擁有100多間新式的客房和新穎的服務設備。地址:at the end of Elgoli Rd. Tabriz Iran。電話:+98-411-3807820-30;傳真:+98-411-3808555。 戈斯塔拉什大飯店(Gostaresh Hotel)是市內一家四星級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也擁有100多間漂亮的客房,以及賓至如歸的服務設備和服務的熱忱。地址: Abrasani cross Rad., azadi St., imam khomeini Ave. Tabriz Iran。電話:+98-411-3345021-3;傳真:+98-411-3346778。 此外,在市區內另有一些房租適宜的旅館,以及一些供應美味食品的中小型餐廳。 在這裡的鬧裡區,看不到大型的商場、超級市場或百貨公司,除銀行外,也不常見連鎖式大企業,林立在街頭的,都是小商店,販售著一些衣物、桌巾、玩具、食物,以及各種家庭用品。也有一些較具規模的商店,它們售賣地毯、絲綢、皮貨和珠寶。有趣的是沿街櫥窗展台的活動金屬網欄下,都掛著一、二把一吋以上的鎖,而這些鎖大部分是中國產品。 不大里士有一個面積非常大的市集,在2010年成為世界文化遺址,是個有蓋的建築物,拱頂下有如大迷宮,許多巷弄使逛市集的人無法辨認走出市集的道路,轉來轉去,都是店舖和攤販。店主人或攤販是一張張刻畫於深輪廓的粗眉和銳利的眼光,當地做買賣的人多有各式各樣的鬍鬚;也有少數女攤販,她們在長長的黑紗中隱約地露出親切的笑容,「Hello」之聲不絕於耳。對不購物光參觀的遊客,生意不成仁義在,他們都會熱忱地請客人吃茶,非常友善和熱情。對前來購物的客人,更是笑容滿臉,漫天開價;客人也是一張笑臉,就地殺價,這是伊朗人做生意的文化,雙方總是在笑顏逐開中完成交易。這裡什麼都賣,像波斯毛毯、各種顏色的香料、中國製造的成衣,女士製作黑紗用的布料、手機、CD片、各式各樣的家庭用品,洋洋大觀,真是令人眼光繚亂。 難能可貴的是這個市集從絲綢之路時代一直使用到今天,更與當地人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市集,13世紀時,就因盛極一時而聞名於世,這個傳統的市集就成為波斯傳統商業與文化體系保存最完整的實例之一,並因其功能和販售的商品不同,而有著不同的名稱。比如銷售金銀珠寶的地區稱之為阿米爾巴扎(Amir Bazaar)、銷售地毯的地區則稱之為莫薩法耶巴扎(Mozzafarich Bazzar)。因為市集是位於市中心,無疑也成為市民的經濟、政治活動中心;同時也被用於一些重要的宗教儀式,其中最有名的是每年1月10日的阿舒拉節期間,市集內要舉行宗教儀式,所以停止交易10天。 這個城市也是個文化名城,出了不少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市內有一所不大里士大學,創辦於1949年,有大學生6500多名,專職教職員有650多人,教學設備新穎,校圖書館有53萬冊藏書。 市區有兩家博物館,陳列不少伊朗古代文化遺蹟,包括薩珊王朝時代及帖木兒汗國時代的精美陶器,還有古董、古錢幣、珠寶和挖掘出土的文物等。 詩人陵園安葬了50多位名人,其中有詩人、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有很多人前來憑弔。 藍色清真寺建於1465~1466年,是由馬仁哈桑(Mzun Hasan)的特拉芙蓉王妃之女所捐建,15世紀60年代曾予修葺,外觀宏偉,並且嵌飾以藍色瓷瓦,光彩瑰麗。 立憲大廈位於穆塔哈里大街,在發動伊朗立憲革命時期,這裡是立憲革命運動的首腦和積極分子聚會的地方,他們在這裡制定運動的革命計劃。 在東城郊的薩瓦蘭山上,有伊朗最古老宗教瑣羅亞斯德教的聖地。當地還有一座古老的清真寺,叫做阿爾格清真寺,是不大里士人民的信仰中心。 不大里士是亞美尼亞人主要聚居城市之一,早在基督教傳入初期,這裡就出現了信奉基督教(東正教派)的亞美尼亞人的文教區。當地現在一共有6座東正教堂,最古老的是1785年修建的聖瑪利亞教堂。 塔克蘇里曼(Takht-e Soleym-an)考古遺蹟,位於伊朗西北部大不里士附近火山地形裡的一個偏遠村落中,它的北方被裏海包圍著,東邊是查勒斯河,南面是阿拉姆特和特格汗姆山谷,西面是一片叫做西荷澤的原始大森林,部分地區海拔超過4000公尺。因為這一地區有大片山地,在原始森林下面還曾經有冰川覆蓋,從1902年甚至更早些時候開始,就吸引了眾多的探險者來到此地。 這裡是祅教徒們避難場所的典型代表,並成為連接世界上最早的一神論宗教地區,有著許多重要的象徵性意義,是遠古信仰融合及聖經原型和神話傳說的見證,它的存在遠遠早於祅教的誕生。就建築學的角度來看,它是傑出的皇家建築群,融合了薩珊王朝建築的各項特點,讓整個建築體同時和諧地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塔克蘇里曼遺蹟,包括有部分重建於蒙古伊可汗尼德(Ilkhan-id)時期,公元13世紀祅教主聖堂時期和薩珊王朝時期,奉獻給阿娜希塔(Anahita)的水神神殿。附近有個深不見底神聖的各施奈普湖。 整個塔克蘇里曼遺蹟的建築體,是建立在一片高於周圍地面20公尺的台地上,並建在一個橢圓形的圍牆中,其外牆厚5公尺,高14公尺,全長1200公尺,有38個圓錐體的瞭望塔。外牆從薩珊王朝時代就已經開始沒落了。在伊爾克罕底(Ilkhanid)時期,一道新的城牆開始修建。在伊爾克罕(Ilkhan)地區,建成一條新的連接原來南部地區的通道。在橢圓形的城牆裡有兩個不同軸心廣場區域,南廣場中心是個湖;北廣場中心有個古老的拜火教廟,周圍散布許多硬幣、瓦片及銅製的炊器。


聖城庫姆

庫姆(Qom)又稱 為Qum或柯梅(Kom-he),是庫姆省的省會,也是全國的伊斯蘭教中心,同時是伊朗什葉派穆斯林的宗教勝地。屬伊朗中北部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0度54分、北緯34度39分,位於德黑蘭以南147公里處,也就是庫姆河和阿納爾河的匯流處,並且地跨庫姆河兩岸。東鄰卡維爾荒漠,西依崇山峻嶺,植物茂盛,林木蔥籠,並有河流,是荒漠和山地間的一片小綠洲。北面有納馬克鹽湖,附近有豐富的石油層,湍急的庫姆河,由西南流來再繞城而去,最後向東流入納馬克鹽湖。 這座城市規模雖然不大,卻是早已聞名遐邇,早在伊斯蘭教興起之前,這裡就已成為古代駱駝商隊的重要驛站。公元720年前後,一支伊斯蘭教什葉派穆斯林,為了逃避伍麥葉王朝的迫害,而遷居到這裡來,並在此地建立了七個村莊,其中最大的一個就叫做「庫姆」。有人認為「Qom」一詞源於波斯語「Qume」,是「國家帳篷」的意思,因為這裡是一片土肥水美的牧場,在此定居的古波斯牧民,建有固定帳篷。也有人認為「Qom」一詞源於阿拉伯語,意思是「兩條河流的匯合處」。 庫姆在8世紀成為伊斯蘭教什葉派中心之一。公元816年,什葉派第8代伊瑪目阿里‧禮薩為他妹妹法蒂瑪在這裡建造陵墓,因為法蒂瑪是什葉派第一代伊瑪目阿里的妻子,從而使這裡成為1000多年來穆斯林朝拜的聖地。後來,法蒂瑪的陵墓擴建為一個規模宏大的新清真寺。 1220年,這裡被蒙古人征服,遭到了兵禍的破壞。14世紀末葉,更遭到帖木兒的包圍和攻擊。一直到15世紀才得到恢復。16世紀初薩非王朝建立,宣布什葉派中的十二伊瑪目派為正式國教,並且將法蒂瑪在庫姆的陵墓列為什葉派最大的聖地,同時在這個城市大興土木、修繕和擴建清真寺。 法蒂瑪(Fātima)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聖人的愛女,在歷史上她一直受到穆斯林們的愛戴。公元615年6月20誕生於麥加,當時正是穆罕默德宣揚伊斯蘭教初期,也是他最艱苦的歲月,麥加地方的多神教徒,尤其是各部落首領,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地位,竭盡全力阻止他的宣傳,用最殘酷的手段迫害他和穆斯林。但是無疑的,法蒂瑪的誕生給穆罕默德帶來了無限的慰藉,每當他不辭辛苦地宣傳伊斯蘭教,遭受異教徒的否定、譏諷和折磨時,只要回到家中,看到愛女法蒂瑪,把她抱在懷裡,心靈就會得到安慰。長大後她嫁給什葉派第一代依瑪目阿里。 18世紀初阿富汗人入侵,庫姆又遭兵禍。18世紀卡札爾王朝建立後,法拉赫‧阿里國王重修聖城,庫姆再度繁榮。20世紀20年代中期巴勒維王朝建立,什葉派教士受到打擊,尤其是禮薩‧沙國王統治時期,庫姆一度蕭條冷落。巴勒維王朝被推翻後,庫姆又重新活躍了起來。 現在這座城市也發展成為興旺的工業中心和石油產品銷售中心,恩澤利港至德黑蘭(Bander-e Anzali-Tehran)的天然氣管道,以及德黑蘭至阿巴丹港的石油輸送管道,都是由庫姆經過。在德黑蘭和庫姆之間,還有一座大型的煉油廠。 這裡的紡織業歷史非常出名,近來隨著紡織業投資的增加,以及石油化工、水泥、製磚等工業林立,大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這裡生產的粉筆和石灰石地磚也非常有名,還有傳統的地毯編織、製陶和製甜等手工業。 在農業方面,庫姆河上流建有數座水壩,從而使納馬克鹽湖周圍的沼澤地帶,也就是庫姆的郊區成為農業區,出產小麥、大麥、油籽、蔬菜、水果和棉花;水果中最出名的是大石榴,因此庫姆已成為國內重要的農產品集散地之一。且城內多泉井,井水清澈甘甜。 庫姆現在有110多萬人口,居民們素以對真主阿拉虔誠而聞名,很少接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他們的衣著保持著傳統的穆斯林式服裝,男人裹著頭巾,或戴無檐帽,身著長衫;婦女上街必須穿黑色長衫,整個頭部和手足都必須藏在長衫裡,顯示出聖城古色古香的伊斯蘭情調。 這裡是國內重要的鐵、公路 交匯站,由德黑蘭鋪過來的鐵路,到此又分出兩條主幹線,東南線經卡尚、亞茲德、巴夫格(Bafg)、扎蘭德(Zarand)、巴克爾曼、巴姆至終點站的舒爾加茲。西南線經阿拉克、多魯德(Dow Rud)、洛雷斯坦(Lorestan)、安迪梅什克(Andimeskh)後,直達重要港市阿巴丹,這條鐵路幹線是伊朗最重要的交通命脈。在公路方面往南可通伊斯法罕、設拉子和克爾曼等許多大城市。 庫姆的阿納爾河上,有兩座古老的橋樑,將城市一分為二。東區是商業區、行政區和住宅區;西區則是貧民區,墓地墳場,以及通往德黑蘭和阿富汗的道路。市區沒有高樓大廈,幾乎完全是平屋和兩層式的樓屋。 城內有兩家大飯店,也有許多接待國內朝聖者的小旅館,還有3家電影院。市區內有一個集市,陳列有許多專賣用陶罐裝的、或是用袋子裝的乾果攤位,有大石榴、洋蔥串和當地出產的「蘇漢」糖出售。攤位的主人多數穿著有腰帶的老式長袍,纏著頭巾,與熙熙攘攘的朝聖者及其他顧客,作著公平的買賣交易,當然也是漫天開價、就地還錢一番,然後生意成交,皆大歡喜。 這個城市還有一種特色,就是街上充斥著身穿灰布道袍,頭纏著黑布做的「毛拉」教士,他們有權有勢,還有許多財富和大量的土地和房屋,並且靠著接受信徒的供奉,過著奢侈的生活,同時也可以娶妻生子。 庫姆還是伊朗什葉派穆斯林閉門研究可蘭經的聖地,也是神學教育和研究中心。這裡有全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神學院和神學研究院,專門教授伊斯蘭法律、哲學、教義學和邏輯學等,經常有數千名學員和教士在這裡學習和研究什葉派神學。還有一些高級神學家,長期住在這裡,從事伊斯蘭教研究,著書立說,出版刊物。已故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當今共和國總統和政壇要人,以及中、高級神職人士,都曾在庫姆神學院學習或任教過。現在庫姆神學院約有學生兩萬人,他們來自全國各地,還有不少是來自國外。庫姆著名的神學院還有建於600多年前的菲伊齊耶,主要接納來自世界各地外國留學生的霍賈地神學院;另外還有道魯‧夏法神學院和米耶神學院等。 當地有許多參觀景點,其中最有名的歷史遺蹟是法蒂瑪聖陵,金色圓頂在陽光下熠熠發光,金碧輝煌,高聳入雲,蔚為壯觀。聖墓本身是設在一間幽暗的室內,屋內每個角落都飾有純金的球,屋頂上有金光蘭的織錦,聖陵前面的一泓水池,也被穆斯林視為神聖的地方。聖墓的各鄰室,是波斯舊王朝歷代10位國王,以及400位伊斯蘭教先知的陵墓,他們的墓室內也掛滿各式珍貴的吊燈,陵墓前的架子上,插滿了奉獻的蠟燭,墓前圍有一圈3公尺高的柵欄。每天大約有600~1000名的什葉派穆斯林,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及各鄰國,在這裡進行傳統的朝覲和洗禮活動。 除了法蒂瑪聖陵外,這裡還有18世紀以前所建的一處花園,裡面列滿了扁平的石製墓碑。環繞著花園的一些瓦屋,也成了私人的地下墓地。在庫姆郊區,還有50多處墓地,並且全部客滿,因此使庫姆無形中成為伊朗的國家殯儀館,凡是有錢有勢的伊朗人,死後都以能葬在庫姆為榮,因此使今日的庫姆,成為靠死人錢過日子的地方,所以市區在氣氛上,都籠罩著洗不盡的悲傷與哀悼。在庫姆的街頭上,舉目可見身披黑色喪服的婦女,她們慢步通過馬路,蹣跚地走向墓地。 庫姆市內星羅棋布著150多座規模不同、風格各異的清真寺,每座清真寺的圓形屋頂、肅穆莊嚴的拱門、聳入雲端的宣禮塔和尖形塔頂,都使得這座聖城充滿著濃厚的伊斯蘭色彩。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新清真寺(Masjid New),又稱為法蒂瑪清真寺,是在法蒂瑪聖陵基礎上擴建起來的大清真寺,經費是由全球什葉派穆斯林所捐獻的,寺內鋪滿了名貴的波斯地毯,寺宇巍峨壯麗,金色的圓頂,在陽光下熠熠閃光。圓頂的高度很高,但是內部空洞洞地,因為伊斯蘭教不拜偶像,所以既無神像,也沒有圖形掛像,更無供奉的香燭或祭祀之類的器皿,屋頂和四壁都很素淨,地下是光潔的大理石,明亮如鏡,一塵不染,顯得壯麗肅穆。入內的信徒都要赤足,參觀的觀光客也要脫鞋或穿上鞋套,因此寺內永遠都是清潔的。穆斯林在寺裡跪地禱告時,都要面朝麥加方向,行虔誠以額觸地的叩首禮,儀式簡單明瞭,沒有繁文縟節。 此外,庫姆有名的清真寺,還有興建於12世紀中期的莫扎赫爾清真寺,14世紀20年代建造的賈阿德爾清真寺和卡齊姆清真寺,還有15世紀60年代興建的阿里清真寺等,至今仍然屹立。這些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的古代建築,是伊斯蘭文化的珍品,與建築藝術的精華,也是伊朗古代能工巧匠們的智慧結晶。


克爾曼多災多難

克爾曼(Kermān)是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的省會,也是伊朗東南部最大的城市。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公元前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被稱為「布提亞」。據載早在公元3世紀時,古波斯薩珊王朝開王君主阿達希爾一世,就在今日克爾曼市所在地,建造了一座防禦性的城堡,當時原名卡馬尼亞(Carmania),是「安全的住所」之意,但事實上這裡卻是多災多難的地方,一點也不安全,還屢遭異族的破壞。 公元642年,納哈凡德戰役(Battle of Nahāvand)之後,波斯被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所征服,克爾曼也被佔領並被隔絕,只准哈瑞吉堤(Kharijites)伊斯蘭非主流極端派和拜火教教徒定居。到了公元698年,城裡的哈瑞吉堤教派消失無蹤。公元725年,城中大部分居民都是穆斯林,克爾曼城以克什米爾羊毛圍巾和一些紡織品聞名。 10世紀時,阿巴斯王朝對克爾曼加強控制。公元928年,成為薩非王朝統治下的地方,並正式改名為「克爾曼」。11~12世紀時,這裡曾受到來自阿曼和法爾斯的塞爾柱土耳其人的統治。1271年,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來此訪問時,這裡已經成為波斯灣和中亞地區商旅的一處重要貿易中心,並以生產優良的馬具、盔甲和綠松石珍寶等而聞名遐爾。 自此以後,克爾曼不斷受到異族的掠奪和入侵,一直到薩非王朝開國君主伊斯梅爾一世征服此地後才又興盛起來,並有精緻的地毯遠銷英、德兩國和歐洲各地。「克爾曼」這個名稱的含意就是「蠶」,史學家認為克爾曼人,是伊朗第一個生產絲綢的人,所以至今克爾曼還留傳著有關「蠶」的神秘故事。 1720~1722年間,這裡曾經數次被阿富汗人攻陷,並遭到大肆掠奪。1736年納迪爾創立了蒙臥兒帝國,對克爾曼橫征暴斂。1746年,克爾曼奮起反抗,舉行武裝暴動,但最終還是遭到納迪爾王的殘酷鎮壓。1794年,卡札爾王朝開國君主阿迦‧穆罕默德‧卡札爾,經過半年的圍城後,攻下桑德王朝末代國王盧特夫所退守的克爾曼城,他憤怒於克爾曼人對盧特夫的支持,乃對克爾曼大肆搶劫了3個月,並將城中所有的男性殺死或弄瞎,挖出了2萬多顆眼球,剩下來的婦女和孩童被賣為奴隸,克爾曼城在90天後被毀。今日的克爾曼城在19世紀後,才在舊城的西方重建的,並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才得以恢復過來,現在已成為俾路支地區最大的城市。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成為國內的工業中心之一,並被認係伊朗的化石天堂,2005年,這裡還發現了恐龍化石的足跡。 克爾曼的經緯度為東經57度5分、北緯30度17分,在地理位置上,它坐落在亞茲德東南方約312公里丘陵腳下一個開闊的沙質平原上,西北距德黑蘭1076公里,西郊是一片沙漠(魯特鹽漠)景觀,東郊有薩阿迪山,北郊是一片漥地,海拔1755公尺,現在約有45萬人口,居民大多數是講波斯語的伊斯蘭教穆斯林,也有少數人信奉拜火教。 這個城市具有內陸荒漠盆地的極端性氣候,年雨量為5.4吋,降雨期在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之間,夏季完全無雨,所以這裡的農業灌溉完全依靠坎兒井。此地氣候終年溫暖,各季溫差在0℃至37℃之間。10月分的秋天,白天平均氣溫為17℃,非常涼爽,但春秋兩季多沙暴。 在工業方面,這個國內工業中心之一的城市,有火力發電廠、冷凍廠、紡織廠、水泥廠和食品加工廠。克爾曼和阿巴斯港之間,有天然氣輸送管道,這也促進了當地的工業發展。附近地區還有豐富的銅、煤、鉻、鉛、鋅、鈾和鋁等礦產資源,因對外交通困難,故無法大規模開採。此外,當地還發現了石油,這對克爾曼的工業有很大的助力。農業方面,市郊種植有稻米、棉花、甜菜、油籽、水果和蔬菜等。畜產品主要為羊毛和科爾克柔軟羊毛,可用以編製克爾曼圍巾。 克爾曼早先以生產婦女用的圍巾而出名,這個行業現在已被地毯業超過,現在這裡已是波斯最大的地毯出口中心,地毯的出口量,居伊朗各城市地毯織造地的首位,全市有5000多家地毯生產點,有兩萬多居民從事地毯編織業。此外,克爾曼地毯的質量和花式也都聞名於世。 事實上,早在16、17世紀時,克爾曼就已成為國內波斯毛毯生產中心之一。這裡所產地毯品種繁多,有花瓶毯、一行行小樹圖案毯、阿拉伯花飾毯、最精巧的花園毯,還有一組結構類同的獸圖奎心毯。這些地毯都拴有波斯扣,在棉經上把粗硬的毛緯繃直,中間穿以較鬆的絲緯或棉緯,形成「雙經」,後道經線幾乎和前排經線重疊並列,配色豐富多采。19世紀末和20世紀,克爾曼地毯不斷翻新,有臨摹的法國繪畫,以及清真寺和尖塔拜樓等建築圖案,還有類似卡尚和大不里士的象徵圖案和人物圖案。不少近代地毯在某種程度上採用了法國圖案,大邊圖案可以伸入大地,或形成洛可可風格的框邊。大地則趨向米色,均為棉底,但仍拴波斯扣;這類地毯主要是為了迎合歐洲人的審美情趣。 在交通方面,克爾曼有一座 機場可以和國內各大城市連絡,從德黑蘭搭乘航班飛來,航程只要1:10。另外,這裡還是境內南部地區重要的鐵、公路交通中心,往西北可通亞茲德、阿格達、納坦茲、卡尚、庫姆和德黑蘭等城市;往東南可通達巴姆、舒爾加茲和扎黑丹等城市;往南則可抵達馬希茲、錫爾詹(Sirjan)、塔羅姆(Tarom)和阿巴斯港等城市;往北可以至奈班德、代胡克(Deyhuk)、朱伊曼德、桑巴斯特和馬什哈德等城市。 這個城市分為東、西兩個市區。西市區形成於19世紀,在20世紀30年代時,城牆和城門都被拆除,但至今仍可找到城牆的遺蹟,不過現在這裡已發展為行政中心,有政府部門的辦公大樓、銀行、學校和醫院,克爾曼的現代化建築也大部分位於西區,這裡街道筆直、寬敞,路旁種有行道樹,用水澆花草和樹,都得依靠坎兒井的水。 東市區就是原來的老城區,街道都是彎彎曲曲的,而且非常狹窄,有的實際上只是小巷子。商業大街是老城區中最主要的街道,兩旁開設許多商店。丹麥廣場位於老城區中心,廣場上有一處美麗陰涼的花園,廣場四周有許多波斯傳統商店和飯店,還有一家電影院。另外,老城區的大部分住宅都有老式的庭院,房屋就修建在院子的周圍。 當地也有許多旅館供遊客選擇,其中以帕爾斯飯店(Pars Hot-el)最為出名,它是當地五星級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有150多間豪華的客房,以及新穎的服務設備和熱忱的待客精神。地址:Farhangian intersection, Jomhori Islami Blvd. kerman. Iran。電話:+98-341-2119301-32;傳真:+98-341-2119333。 戈瓦希爾大飯店(Govashir Hotel)也是當地人氣較旺的大飯店,屬三星級的國際觀光豪華大飯店之一,擁有100多間漂亮的客房,並有餐廳、咖啡吧、紀念品店、游泳池等高級服務設備及友善的服務態度。地址:Next to Imam Hossein Blvd., Imam highway. Kerman, Iran。電話:+98-341-2512718/2510734;傳真:+98-341-2511718。 克爾曼雖然屢遭外敵的入侵,但當地的重要歷史遺蹟依然保存得很完整。在老城區中心有拱頂的克爾曼市場,建於10~11世紀,古董、百貨、生活必需品及蔬果魚肉等應有盡有,喊價殺價之聲不絕於耳。 當地有不少景點可供參觀, 其中的夏哈扎德花園(Shazdeh Garden),又稱為王子花園,翻修於1991年,據說曾經有位王子在這裡避暑過。約在1890年,卡札爾王朝克爾曼省長花了將近11年時間才建成這座花園,佔地5.5公頃,是座類似階梯形狀的波斯傳統花園,參觀動線是由正門而入,由低而高,步道兩旁皆係聳天巨木,長方型水池層層相接,流水潺潺而下,亭台樓閣倒映水中,伴著綻放的花朵,有似沙漠天堂。2011年6月27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1372號世界文化遺產。 莎哈內莫圖拉故居和靈寢(Shah Nematollah Vali Shrine)也設在克爾曼市內,他是知名的蘇菲教派精神導師之一,生於敘利亞的阿勒坡(Aleppo)。在他的一生中,花費了大部分時間在伊斯蘭國家中遊歷、講道,尤其是在中亞和絲路一帶,最後在這裡定居下來。蘇菲教派是伊斯蘭教的支派,特別著重心靈思想,莎哈內莫圖拉藉詩詞在朝拜時與音樂搭配吟誦,從而融入心靈。據說他活到百歲才去世,追隨他思想和教義的信徒們,在1436年為他建造了這座靈寢,以供後人的緬懷和瞻仰。 這裡有建於10世紀的清真寺、修建於13世紀的圓頂八角形宮殿、1349年修建以藍色為主色調的星期五清真寺,以及建於17世紀的康加利汗浴場等,均為值得一看的名勝。此外,克爾曼曾經也是拜火教中心之一,市內的「加巴利耶」石山遺蹟,就是當年舉行拜火教儀式的聖地。


拜火教中心亞茲德

亞茲德(Yazd)是伊朗中部亞茲德省的省會,也是伊朗中部腹地的一座歷史古城,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上最古老城市之一。1272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前往中國途中,曾經到過此地,他在所著的「馬可波羅遊記」中,曾詳細地介紹了這裡美麗的風光,並將它稱之為「壯麗的亞茲德城」。 這座城市建於公元5世紀,由於當時薩珊王朝以拜火教為國教,亞茲德就成為薩珊王朝最大的拜火教中心,教徒們常聚集在這個城市禮拜聖火,「亞茲德」一詞在古波斯語中就是「禮拜者之廟」的意思。 由於地處偏遠的荒漠中,與外界相隔絕,因此使它在歷史上曾免於多次戰亂。甚至在蒙古軍東征時,伊朗有很多城市都毀於蒙古人的鐵蹄之下,但是亞茲德卻能安然無恙地躲過戰火,始終能保持著它獨特的地貌和人文風格。這個城市真正興旺於薩珊王朝時期,在歷史上,因為這裡位於中亞和印度貿易路線的交叉點上,所以經濟非常繁榮,幾個世紀以來,都以生產美麗的絲織品而聞名。 絲路在過去是歐亞大陸上最重要的經濟動脈,但是自從西方的航海大發現後,絲路的重要性就日益下降,大帆船時代取代了過去的駱駝商隊,亞茲德也不再有駱駝客到訪。當7世紀伊朗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這裡就成為瑣羅亞斯德教信徒的避難所,他們紛紛從附近省份逃到這裡繁衍,並成為他們的聖地之一,以及最後的據點。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4度22分、北緯31度53分,坐落在希爾山東北麓海拔1120公尺的盆地中,約有50萬人口。這裡的氣候係屬完全沙漠型,最冷的2月份平均溫度為6.3℃,最冷時可低至-12℃;7月份平均氣溫為33.2℃,最熱時可高達41.8℃,夏季氣候十分炎熱,利用古代所築長10公里的地下水道,將灌溉及飲用水從錫爾克山引進。 當地在工業方面,從薩珊王朝起,這裡一直以美麗的絲織物著稱,在後來的時期,只有卡尚和伊斯法罕的絲織物可與其匹敵。現在這裡仍然是主要的絲織中心,市內有精紡廠、織布廠,它所生產的手帕、頭巾、桌巾、地毯和掛毯等織品,仍然一支獨秀,一直是伊朗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此外,這裡還有淨化過濾水設備廠。市郊有銅廠,有採礦和採石活動。四周市郊農業活動忙碌,種植有小麥、大麥、棉花、油籽、水果、開心果、杏仁和蔬菜等。 在交通方面,市郊有一座機場,有班機往返國內各主要城市間。並有鐵路通往東南面的札蘭德(Zarand)、克爾曼至舒爾加茲,或經由錫爾詹(Sirjan)、塔羅姆(Tarom)、荷姆茲甘(Kormozgan)至阿巴斯港;或通往西北面的梅博德、伊斯法罕、卡尚、庫姆至德黑蘭,再轉往大不里士,可進入土耳其。在公路交通方面,往西北經納因,可通伊斯法罕;往東南可達克爾曼和阿巴斯港。 亞茲德的建築極具特色,全市的基本顏色就是一片純粹的黃色,大部分的房屋由土坯泥磚築成,外附泥漿,上有風塔。少數有錢的人家都擁有小花園,庭院裡的葡萄和石榴結實纍纍,有一些還越過磚牆延伸到人行道上,行人一伸手就可摘到。這些石榴大得驚人,有的甚至長得跟日本富士蘋果一樣大。葡萄也是渾圓飽滿,又黑又大。在沙漠綠洲上的亞茲德泥土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卻富含養分。 市內最有特色的建築就是風塔,它高高地聳立在建築物的頂端,是中東沙漠地區流傳了數千年的空調方式,讓高空中的涼爽微風可以藉著風塔而流入室內。這種風塔是一種降溫設計,它可以捕捉到絲絲涼風,直接把冷空氣導入室內,不用空調,也無需高科技,是非常簡單的綠色環保製冷換氣系統,因此亞茲德又被稱為「風塔之城」。此外,亞茲德是沙漠性氣候,除了熱外,水源更是非常重要,當地居民的祖先頭腦非常聰明,竟能開發出一種地下水渠系統,稱為Ghanat,也就是我們稱說的「坎兒井」。 這個城市因為有不少觀光客前來參觀,因此也建有一些旅館供遊客選擇。市內沒有五星級的豪華大飯店,最有名的旅館是三家四星級大飯店。其中的國際大飯店(International Hotel),是當地最好的一家宿處,擁有61間幽雅的客房,以及餐廳和游泳池等服務設施。地址:10th Farvardin Ave., Yazd, Iran。電話:+98-351-6229400-7;傳真:+98- 351-6229449。 薩費埃大飯店(Safaieh Hotel)也是當地四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並係市內最大的飯店,也有最好的服務設備和對客的熱忱,擁有93間高級客房。地址: Shahid Fallahi Ave | Aboozar Sq., Yazd, Iran。電話:+98-351- 8242812~5;傳真:+98-351- 8242811。 蒙希爾馬馬萊克花園飯店(Moshir-al-Mamalek Hotel Garden),也是當地有名的飯店,屬四星級國際觀光豪華大飯店,擁有 46間精美的客房,以及餐廳、游泳池和花園等服務設備及賓至如 歸的待客熱忱。地址:Enghelab Ave., Yazd, Iran。電話:+98-351 -53111;傳真:+98-351-53111。 當地有許多古蹟景點可供參觀,寧靜塔(Tower of Silence)位於距離舊城區南郊約5.5公里的山頂上,是兩個孤零零火山口似的石塔,也是瑣羅亞斯德教舉行天祭的地方。教徒們相信,人死後靈魂就會離開肉體,所遺留下來不潔的屍體會污染大地、水源和空氣等光明的物質,不論是土葬或是火葬,都是不被允許的。按照古老的傳統,教徒在往生後,親人會在寧靜塔的山麓下舉行儀式加以弔念。紀念儀式結束後,僧侶會命令兩位穿著一身素白的搬運工,將遺體搬運到山丘頂上的寧靜塔中,接著將死者身上的衣物全部脫掉,象徵著人是赤裸地來到今世,死時也是赤裸裸地離開人世。僧侶一邊朗誦阿維斯陀中的禱詞,以召喚天使引導死者的靈魂;一邊觀看兀鷹從天而降,啄食屍體的過程。眼球通常是兀鷹第一個啄食的目標,僧侶可以從左眼或右眼的順序來預卜吉凶。等到數日後屍體被兀鷹清理成白骨後,再由僧侶收集起乾燥的殘骸,置於寧靜塔中央的大坑中。這種陋習在1960年代已被伊朗政府明令禁止,現在往生的教徒是埋葬在以水泥砌成的密封石棺中,或用火葬,以防止屍體污染大地,寧靜塔附近的瑣羅亞斯德墓園迄今仍在使用中,並且管理得很好。 道拉特阿巴德花園(Dowlat Abad Garden)是市區裡的最大花園,園內有一長串噴水池,在夏季時泉眼會流出潺潺清泉,周遭種有朵朵豔麗的玫瑰花,是曲型的天堂波斯式花園,與眾不同的是花園裡有一座高33公尺,全伊朗最高的風塔,塔前淺淺的水池倒映著長長的塔頂,另有一番風情。這座花園建於18世紀,裡面種有多顆高大的老樹,樹蔭下的一張張木質躺椅上,躺著不少休憩客。 恰克恰克(Chak Chak)也稱為Pir-e-Sabz,是瑣羅亞斯德教的聖地,位於西北郊72公里處的達什特荒漠的山區裡,是伊朗瑣羅亞斯德教徒最重要的朝聖地,裡面供奉有三支聖火和瑣羅亞斯德的畫像。傳說在7世紀阿拉伯人來襲時,薩珊王朝的軍隊被擊敗,末代國王伊嗣埃三世帶著王室成員一路向東奔逃,途中被刺客殺害,二公主則逃到恰克恰克,遇到敵人圍剿和缺水,公主向神禱告後,山泉卻奇蹟般出現,整個山崖也同時裂開成為隱蔽處所,使二公主成功地避開了敵人,而山泉滴落之聲,也就成為今日的「恰克恰克」地名。遊客們來到這裡,爬上些許陡峭的山坡階梯,進入1400多年前的拜火教聖壇,洞內雖然黑暗,但燃有一堆熊熊火光,並且從未熄滅過,越發增添了濃厚的神秘氣氛。 星期五清真寺(Masjed-e Jameh Mosque)建於15世紀,是伊朗伊斯蘭式建築,寺內布置簡單尊嚴,並無明顯翻修的痕跡,顯得分外幽靜樸實,正殿下方是當地毛拉(Mawla)講經和宣達政令之處,龕上的瓷磚飾有真主阿拉和12位伊瑪目的名字。此寺有兩座高達52公尺的叫拜塔,是伊朗國內最高的叫拜塔,入口木製大門裝有閃亮的金屬,在陽光照射下,美麗炫目。 水博物館(Water Museum)建於2000年5月,位於亞茲德市集之旁,館內的展示品,主要是將沙漠地區的坎兒井輸水系統的挖掘裝備與工具和過程與方式、歷史文件、還有貯水容器和模型等,完整地呈現了伊朗沙漠地區水資源的如何運用,特別是詳介「坎兒井」的地下輸水系統。 在離開市鬧區的道路旁,會出現一排隆起的小土丘,活像沙漠上被裝上一道拉鍊,這就是稱之為坎兒井的古代灌溉系統,據說是古代礦工在挖掘礦坑時無意中所發明。這些小土丘的下方,是一條綿延達數十公里的地下水道,一直貫通到沙漠高山的峭壁中,導引出山脈下方水位較高的地下水層。小土丘就是一個個垂直通往地下水道的垂直井,目前中東沙漠地區雖然也興建不少現代化的輸水灌溉系統,但是坎兒井仍然在沙漠綠洲地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據統計現在伊朗全境至少還有5萬個坎兒井。 冰塔(Ice Tower)的波斯語稱為雅克恰,外觀像個圓錐體。冰塔牆厚達兩公尺,其材料成份是用石灰、蛋白、砂、黏土和山羊毛等混合成的灰泥為原料,所築成的儲冰空間,並利用特別的形狀及建材,與坎兒井和風塔併用,對較長期維持冰溫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哈馬丹古城

哈馬丹(Hamadān)是伊朗中西部哈馬丹省的省會,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驛站城市,是伊朗最古老城市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根據亞述的歷史記載,哈馬丹建城於公元前1100年左右,公元前836年,來自中亞的游牧民族米底亞人進居這一地區,並將它定為首府。公元前626年,亞述帝國的亞述‧阿尼拔王在位時,曾佔據了這個城市,當時它名叫埃克巴塔那(Ecbatana),此名起源於古波斯語「哈馬格塔納」(Hamagtane),也就是「會合」的意思,當時是伊朗歷史上最古老且人口稠密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612年,亞述帝國被米底亞人所滅,從此這裡便成為米底亞人的首都,再加上這裡又是當時兩河流域和伊朗高原間商隊必經之路,因而盛極一時。公元前550年,米底亞王國統治下的波斯人,在阿契美尼德家族的領導下,舉兵反抗,並征服了米底亞人,居魯士二世便在哈馬丹大興土木。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執政後,這裡便成為阿契美尼德王朝夏宮的所在地。公元前330年,哈馬丹被亞歷山大大帝所征服。在其後的安息王朝和薩珊王朝時代,都以此地為京畿重地。 到了公元644年,阿拉伯人佔領了哈馬丹。12世紀後半葉,阿拉伯蘇丹在此建都達50年之久。1220年,成吉思汗鐵騎征服並摧毀了哈馬丹,許多市民慘遭殺戳。1386年,又遭突厥征服者帖木兒的搶劫,居民大部分被殘酷殺害,致使哈馬丹一蹶不振,直到17世紀時才得到部分恢復。 1731~1792年,哈馬丹被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所佔據,後來在伊朗統治者和土耳其人之間多次易手。直到近代,哈馬丹才因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而再次得到恢復。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48度35分、北緯34度50分,位於扎洛羅斯山東北麓加雷河上游肥沃的谷地邊緣,海拔1877公尺。這裡氣候夏季溫和宜人,冬季寒冷,每年1月份氣溫約為-0.6℃,每年8月份氣溫約為24.2℃,冬末和初春是雨季,特別是春、秋兩季,是伊朗國內最舒服的地方之一,也是德黑蘭至巴格達公路幹線上重要的貿易中心,現在有180萬人口,居民中有很多人會說土耳其語,還有少部分亞美尼亞人和極少數的猶太人。當地工商業相當發達,尤其是水泥、皮革、紡織、麵粉、陶器、食品加工、酒精、火柴及銅器等工廠最多,郊區還盛產穀物和水果。 哈馬丹地區所生產和銷售的哈馬丹地毯(Hamadān Rug)享有盛名,其地位僅次於克爾曼。這種地毯又叫做摩蘇爾地毯,較為古老的產品多為棉底,緯線利用土耳其扣投梭,毯面多用本色駱駝毛,常在地毯兩端形成寬闊的子。但是有的地毯也常用羊毛染成駱駝毛的顏色來代替,圖案中的奎心之間多以奎柱相連,有的地毯則織有生產者傳統的家族圖案。哈馬丹地毯產量很大,產品以外銷為主,是當地主要經濟的收入來源。 現在的哈馬丹是由德國建築師卡爾‧弗列茨設計的,有6條筆直的大道從伊瑪目霍梅尼廣場向外輻射,構成了新市區,有不少新式的建築物,政府重要的辦公機構、銀行、清真寺、大飯店、專業餐廳、商店和學校等,多設在這裡。舊市區街道又小又狹,是傳統市集、小紀念品店、食雜店充斥的地方。 哈馬丹有座國內線機場,有班機飛往國內各主要城市,因此對外交通稱便。這裡也是地處要衝,往東北可通280公里外的德黑蘭;往東南可至阿拉克轉住伊斯法罕;往西可前往薩南達季、克爾曼沙阿後,進入鄰國伊拉克。 當地有一些古蹟景點值得遊 客前往參觀,其中的希瑞桑吉石獅(Lion of Shirsangi),原本是放在一個城門的入口處,哈馬丹市政當局為了美化市容,而於1949年改而安置在市區東南部石獅廣場的公園上,現在已成為哈馬丹的標誌。據傳牠是由亞歷山大的工匠們所製作,是為紀念馬其頓一位陣亡將領希夫亞斯堤翁(Hep-haestion)而建,它長2.5公尺,寬1.5公尺,高1.2公尺。 哈格馬塔勒(Hegmatane)廢墟,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米底亞王國,歷代國王都在這裡定都,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時這裡得到進一步發展,並且成為古波斯帝國的第一個首都。考古學家們已在這個地區發現不少器物,包括金銀書板等,這些都可證明阿契美尼德君王們的財庫曾設在哈格瑪塔勒。考古學家們在這裡還發現了哈夫特‧黑薩勒宮,以及歷史上古老城堡廢墟上一些零星的遺蹟,顯示了米底亞王國和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這個地方壯麗的情景。至今,在當地莫薩拉小丘上所發現的一些雕像頭部,已經證明在這座小丘上曾出現過安息王朝的早期堡壘。根據多項考據顯示,哈格瑪塔勒也曾經是薩珊王朝時代一個重要的軍事中心。 阿布‧阿里‧西那(Abū Ali Sinā)陵園,是中世紀舉世聞名的 波斯科學家、數學家、哲學家和 醫學家的墓園,他曾居住這裡多 年。這位天才出生於布哈拉(Bukh-ara)附近的阿夫哈納(Afshana),是當地稅務官之子,同時是個神童,10歲時就能背誦可蘭經全文和許多阿拉伯詩歌。在花剌子模和伊朗工作時,他曾非常努力閱讀伊斯蘭律法,再修醫學。因為他治好了薩曼王朝的努哈‧伊本‧曼蘇爾(Huh Ibn Mansur)親王的病,從而得以進入藏書豐富的皇家圖書館,這特別有助於他的智能和知識的充實。到了21歲時,他在各種正規學科方面都已有了相當的造詣,並且成為一位傑出的醫生而名聞遐邇。他的著作多達200多種,最著名的有「哲學、科學大全」,在當時是高水準的百科全書;另一部巨著「醫典」曾指導醫學界達數世紀之久,其中一些觀點至今仍有影響力。這位天才大師逝世於1703年,在哈馬丹的墓地於1952年重新改建,不但更大,而且還附設一個圖書館,有8000多冊藏書。 巴巴‧塔赫爾陵墓(Tomb of Baba Taher)也坐落在哈馬丹,他是一位苦行僧,同時是個神秘主義派詩人,生於11世紀,有趣的是他本人早期是個目不識丁的伐木工人,後來他的詩歌卻被譯成多國文字而傳為傳誦。他於1019年逝世,他的陵墓建於20世紀,酷似一座呈火箭型的紀念碑。 阿拉維恩陵墓(Tomb of Alav-ian)是哈馬丹最富價值的歷史遺蹟,位於阿拉維恩大道上伊瑪目薩德‧阿布杜拉廣場附近,是座12世紀塞爾柱王朝的墓園,後來由阿拉維恩家族接管,這個家族曾統治哈馬丹200多年之久,共有兩個地下室的墓葬,地下室主廳用灰泥裝飾,外牆飾有複雜的幾何圖案、各種變形細緻的花卉花紋,以及一些伊斯蘭的銘文。 以斯帖和模德傑伊的陵寢(Tomb of Esther and Mordechai),坐落在市中心區夏瑞阿堤街(Shar-iati Street)上,相傳以斯帖和模德傑伊就是安葬在這裡。以斯帖是蘇薩的猶太皇后和古波斯帝國國王薛西斯一世之妻,模德傑伊則是以斯帖的叔父。這個陵寢目前在伊朗被認係猶太人最重要朝覲的聖地,早期也是全世界猶太裔朝覲者常來朝拜之處,至今在圓頂的內側及牆上的灰泥工程還有些希伯萊文的銘文。 現在有些專家們卻認為,實際上以斯帖應該是葬在蘇薩,此墓埋葬的可能是另一位猶大裔皇后,很可能是薩珊王朝國王之妻蘇珊‧杜赫特(Shushandukht)的墓地。據專家們的瞭解,古時這裡應係猶太人在哈馬丹的聚居地,建築物外貌卻酷似伊斯蘭建築,是用石塊和磚砌成的。正對著這兩座墓有個小廳堂,是供禱拜者使用的,裡面貼有皮紙,上面也寫著希伯文的經文;有兩座紫檀木墓體被紅金色披蓋物覆蓋著。 「以斯帖記」記述著一位猶太女子以斯帖嫁入皇室成為后妃後,保護她的同胞故事。這座墓葬已有2500年以上歷史,它只是簡潔的磚土結構,藏在一個圓頂建築內,下面的墓地覆蓋著兩口棺木,分別葬著以斯帖及其叔父模德傑伊,穆斯林和基督徒都將它視為聖地而前來朝拜。此地仍有猶太人社區,雖然伊朗與以色列互視為寇讎,但伊朗卻罕見地將這裡列為國家文化遺產。並且在全世界的伊斯蘭國家中,伊朗是擁有最多猶太人口的國家,總共約有7萬名,除了允許繼續有宗教信仰外,在伊朗的猶太人還擁有與穆斯林同等的公民權,在伊朗的國會中,猶太人也按就宗教比例分得一個專屬席次。 阿里‧薩德岩洞(Ali Sadr Cave),位於哈馬丹西北方約100公里處的阿里‧薩德村內。大約在40多年前,當地一位牧羊人在無意中發現的,洞穴的寬度大約是1.5~60公尺之間。這個岩洞是伊朗人引以為傲的自然景觀之一,有些洞頂離洞內水面10~40公尺,上面有許多筍狀的鐘乳石倒掛下來,由洞底伸向洞頂的石筍則處處可見。洞穴裡的水道長達11~12公里,其中也有一些乾燥地帶露出水面,被稱為「島嶼」。一些考古學家在岩洞裡發現有1.2萬年前遠古人類生活的遺跡,遺留有一些碗、箭、土罐和石刻等,很多遊客都坐船入內參觀,真是別有洞天。


阿巴斯港

阿巴斯港(Bandar Abbas)是伊朗南部霍爾木茲甘省的省會,也是伊朗南部主要的出海口,建港歷史已有389年。這個海港是波斯的阿巴斯大帝於1622年下令修建的,所以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個港口。17世紀時,這裡成為伊朗的主要海港。18世紀時,它被西面的布什爾港所取代,因而失去了重要海港的地位。大約在1793年時,卡扎爾王朝索性把它租給馬斯喀特統治者,直至19世紀60年代才取消租借契約,收回直接管理。20世紀初,阿巴斯港發展緩慢,因為聯結這個港口和克爾曼的公路,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才修建完成。 這個港都的經緯度為東經56度17分、北緯27度11分,位於伊朗南部波斯灣的北岸,西北距德黑蘭約1500公里,北與克爾曼之間的距離為341公里,南濱荷姆茲海峽,港外有格什姆島和荷姆茲島作屏障,是渾然天成的良港。這裡夏季潮濕炎熱,冬天氣候宜人,屬溫帶大陸性氣候,1月分氣溫為17.7℃,7月分為34℃,最熱曾到達50℃,年平均氣溫則為23℃~32℃,年雨量約200公釐。全市約有36萬人口,並且成長快速,居民多係阿拉伯人和非洲黑人的後裔。 對外交通非常發達,這裡有現代化的國際機場,有航班往返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印度的德里和斯里蘭卡的可倫坡。並有國內線的班機飛德黑蘭和設拉子,以及其他主要的城市。在陸路方面,有鐵、公路通往德黑蘭及其他主要城市,因此陸上交通無阻。從德黑蘭、伊斯法罕、馬什哈德、亞茲德和克爾曼等,都有火車至此。阿巴斯港的火車站設在距市中心西北方8公里處,需再搭計程車才能抵達市中心。 海上交通更是勿遠弗屆,非常發達,遠洋巨輪可以通達世界上任何主要港口。由於阿巴斯舊港錨地水位只能停泊小噸位船舶,且不宜避風,大噸位巨輪只能在港外6.5公里處停泊,將貨物卸接到駁船上,再轉運進港口,使舊阿巴斯港口的吞吐能力受到極大的限制,伊朗政府乃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在舊港口西面13公里處,新建了一個大海港,使吞吐量大增,排水量30萬噸級的巨輪,都可以直接停靠碼頭,加上有鐵、公路直接銜接港區,使它又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新的港口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新的魅力,現在它不但是伊朗最繁忙的港口和漁港,並且是波斯灣的咽喉,海關檢查人員幾乎終日忙個不停,因為這個港口隨著進出口貿易的發達,已成為走私者的大本營。 這裡漁業非常發達,當地很多居民從事捕撈業。由於特殊氣候的關係,各種水果和椰棗等也很多。目前,從這裡輸出的主要產品是克爾曼出產的波斯地毯和農產品。輸入主要是工業品,包括阿巴丹的石油產品和外國進口的汽車,一般多入超。此外,這裡還有棉紡廠、魚罐頭廠、水泥廠、發電廠、鋼鐵廠、食品加工廠和海水淡化廠等。附近還有開採鹽、鐵、銅和硫的礦山。 阿巴斯港街上也很熱鬧,尤 其是在冬天,北方人時常到此度假,在海邊欣賞聞名於世的波斯灣,品嚐從波斯灣裡打撈上來的各種魚蝦海鮮;也可以在夕陽西下時在海灘邊嬉戲游泳。在古蹟景點方面,市內有印度廟、遜尼派主清真寺、人類學博物館、古代碼頭、葛拉法蘭基樓閣(Kolah Farangi)和迦利達瑞浴室(Galehdari Bath)等可供參觀。 在阿巴斯港南方的荷姆茲海峽,經緯度為東經56度15分、北緯26度34分,是連接波斯灣、阿曼灣及阿拉伯海的重要海上通道,也是目前世界上通過油輪最多的海峽,寬約50~95公里,海峽中有荷姆茲島、格什姆島和基什島,是波斯灣各海港油輪必經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 海峽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據古希臘文獻記載,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曾派一位名叫荷姆茲的將軍,將艦隊駛入海峽,在一個無名島上停泊,因此就用他的名字作為島名,並引伸為海峽的名稱。還有一些人認為,海峽的名稱是源自公元3~7世紀時,因北岸有一處名叫荷姆茲城堡所致。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率領龐大艦隊經過這裡,鄭和手下有一名叫做馬歡的部將,他在「瀛涯勝覽」一書中,將這個海峽譯作「忽魯漢斯」。 荷姆茲島(Hormuz Island)位於荷姆茲海峽中,離伊朗海岸8公里,雖然是一座荒涼多山的海島,但卻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4世紀時,亞歷山大大帝就曾派遣艦隊進駐過這座島嶼。後來它又成為克爾曼省經營棕櫚、靛青、穀物和香料的主要市場,至1200年左右,又壟斷了這一地區與印度和中國之間的貿易。著名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數度訪問過這個島嶼。 1300年前後,阿拉伯統治者在島上建立了新的荷姆茲城,逐漸成為波斯灣最重要的貿易中心。從1514年起,葡萄牙殖民者佔領了這個海島;1622年又被英國和波斯聯軍佔領。1798~1868年,荷姆茲島和附近的傑舒(Jeshun)島,一起租給馬斯開特和阿曼的統治者,現在除了葡萄牙人建造的城堡要塞外,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名勝古蹟。島上的荷姆茲村是唯一的居民點,大約有3500名村民,主要從事紅赭石的開採和漁業。 格什姆島(Qeshm Island)是波斯灣中最大的島嶼,並且在波斯灣大、小十幾個島嶼中戰略地位 最為重要。經緯度為東經55度45 分、北緯26度45分,是個佔地1500平方公里東西狹長的大島,在波斯語中被稱為耶洗雷特‧塔威爾哈(Jeaerat Tawilha),是「長島」的意思。而Qeshm係阿拉伯語,是「美麗島」的意思。 這個島嶼位於荷姆茲海峽北面,隔著克拉倫斯(Clarence)海灣和阿巴斯港相望。海岸線非常曲折,除了島的西北部邊緣有沙質海灘和泥灘外,一般都是岩岸,很多地方都沒有開發。島上幾乎全是平頂丘陵,有些海拔高達270公尺以上。東南岸有鹽礦,島上一般土地貧瘠,生長有少量穀物,還有一些蔬菜、甜瓜和椰棗,並有小規模漁業和手紡織業,島上共有2.5萬名居民,並有一些沙漠地帶,也有完善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並係觀鳥和參觀海龜孵卵的好地方。 島中北部濱海的拉夫特(Laft),是一個寧靜的漁村,仍保存著波斯灣傳統漁村的風貌。這裡的建築物多附有風塔,形成一片「風塔森林」,並多呈白色或淡黃色,且風塔的款式和裝飾變化多端。海岸有不少紅樹林和沼澤地帶,還有一些古造船業,都是用手工打造的dhow,現在仍活動在阿拉伯海一帶,款式不一而足,據說手工打造一艘dhow單桅帆船,要花數月至一年時間。 基什島(Kish Island)只是波斯灣上一個很小的漁村島嶼,面積為91.5平方公里,被稱為「伊朗的波斯灣之珠」,現在是伊朗有錢人尋樂避暑的勝地。這裡平靜的海濱長滿珊瑚礁,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獨特而迷人的景象。當地水質清澈,能見度深達好幾公尺,水底生動美麗的熱帶魚,令人著迷。平坦的金黃色沙灘,海浪雖然很大,但往海裡走10公尺,海水只深及腰際,水淺浪大,刺激又安全,為沖浪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島上也有一些尚未開發的地區,滿眼所見皆為砂礫地和稀疏的低矮植物。 現在島上積極開發旅遊業,興建有許多供觀光客住宿的高級旅館,其中有一家由法國人經營的謝楊(Shayan)觀光飯店,附設有高爾夫球場、騎馬俱樂部、馬球場,以及完善的水上遊樂設備。此外,基什島還是一處獨立的「自由貿易區」,吸引遊客來此消費。這裡的高級購物中心,由於實施免稅政策,因此商品比較便宜,生意也特別好,每一名來自伊朗本土的國內遊客,都可以購買80美元的免稅品回去,所以大大地增加了對伊朗本土遊客的吸引力。 入夜後,基什島開發區內燈光輝煌,一片五光十色,但燈紅而酒不綠,因為島上也開始全面禁酒,所以這裡沒有酒吧和舞廳等場所,大多數不甘寂寞的人只好到當地茶館消磨時間。這裡茶館大多數較新,但依舊承襲了伊朗本土的古老風格,天花板和牆壁上,密密麻麻地吊掛著或釘著各類銅塑品、陶製品、畫、游牧毯,還有許多盞繪上不同圖案的圓形棉質吊燈。 這裡是傳統和現代彙集的地方,可以看到用黑袍把自己包得密不透風的伊斯蘭傳統伊朗女孩,也可以看到打扮得清涼的外國女觀光客。海岸對面,隱約可眺望到海峽另一頭世界上最繁華的杜拜。 在伊斯蘭革命前,這裡就曾是達官富賈的休閒場所,現在設有一個小型國際機場,並設立了先進的電信系統、現代化的交通設施和金融系統,使現在的基什島不僅成為一個國際性休閒勝地,還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島下最值得參觀的古蹟景點是坎兒井,它與中國新疆地區的坎兒井不但發音相近,並且結構原理也相同,均係輸水蓄水的地下水利系統。此外,島上的參觀點還有哈瑞理古城(Ancient Town of Harireh),以及卡瑞茲地下城(Underground Town of Cariz)等。


油都阿巴丹

阿巴丹(Abadan)是伊朗的油都、第五大城和胡齊斯坦省的一個新興工業城市。它本來是阿拉伯古代一位聖徒的名字,境內有他的墳墓,因此得名,而阿巴丹在波斯文裡為「開發之地」的意思。 在2000多年前,它是一個興旺的沿海城鎮,以產鹽和編織出名,經過長年的風化後,市內唯一的歷史遺蹟古希臘露天劇場仍然健在。但是到了14世紀時,城鎮的規模已縮小為村落。1847年,在土耳其的斡旋下,阿巴丹成為波斯卡札爾王朝的屬地。19世紀時,阿巴丹成為一座無人居住的荒地。 1808年,因附近的阿瓦士省曾發現油田,隨後並多次鑽出石油,使阿巴丹發展成為中東地區最先進的煉油中心之一。1909年,英伊石油公司將阿巴丹建為馬斯吉德蘇萊曼油田輸油管道的終點站,並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煉油廠,又興建能停泊兩萬噸級油輪的深水港。 20世紀上半葉,胡齊斯坦省境又相繼發現了6個大油田,這些油田都有通往阿巴丹的輸油管道;後來鑑於阿巴丹石油輸出負荷過重,才又修建了馬沙爾港、霍梅尼港和哈爾克港,藉以緩解阿巴丹的壓力。20世紀50年代後,又修建了通往德黑蘭和設拉子的輸油管道。 到了20世紀70年代,阿巴丹近海又勘探出石油,海上石油鑽井平台看過去,就像是一艘艘停泊在海上的航空母艦,非常壯觀,平台上的鑽井機和抽油機在日夜不停地工作著。1980年兩伊戰爭開始前,阿巴丹煉油廠的日煉油能力達60萬桶,可提煉伊朗2/3原油,以及生產100多種石油產品,為全國最大的煉油廠,也是世界較大的石油煉油廠之一。2008年7月26日,伊朗又斥資20億美元,在阿巴丹啟用了伊朗第八大煉油廠,每天能生產23.2萬桶原油,除了能滿足國內精煉石油產品的需求外,還能使伊朗成為精煉石油產品的輸出國。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48度16分、北緯30度20分,位於伊朗西南部阿拉伯河和巴哈曼西爾河匯合處的三角洲阿巴丹島上,西北距霍拉姆沙赫爾18公里,南距波斯灣53公里,西鄰鄰國伊拉克。天氣非常炎熱,夏季烈日當空,7月份平均氣溫45℃,最高氣溫可達53℃,氣候條件非常惡劣,不適於人們的居住。但冬春溫暖濕潤,花鮮草綠,景色宜人,堪稱旅遊聖地。 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這裡經濟也繁榮起來,成為世界知名的油都,是伊朗繁榮的象徵,同時也是伊朗油田、煉油工廠和石油輸出的中心,並且是世界上三大煉油中心之一。在這裡一片廣大的地區內,有將近50座大油庫,阿巴丹煉油廠每日煉油能力高達80萬桶,是世界上最大的煉油廠。在石油工業區內有許多新式的建築物,街上有許多地方豎著「禁止吸煙」的警示牌。附近一帶,到處都是機械,有很多排除瓦斯氣體的巨大煙囪伸入雲霄,發出熊熊的火光,照得半空通明,有人稱它是「20世紀永恆之光」。 這裡對外交通也非常發達,市內有一座國際機場,可與國內外許多城市通航。港口有船隻進進出出,各國巨型油輪在此裝油外運。鐵路可通達霍拉姆沙赫爾,公路可通往周圍各城市和油田區。 市內有漂亮的石油公司雇員住宅區,還有商場、超市、銀行、醫院、學校、清真寺和運動場等。還有阿巴丹石油化工廠,一所專門培養石油技術人材、建於1939年的阿巴丹技術學院。此外,市內還有一家博物館,展出伊朗古代歷史文物。 由於這裡經濟發達,所以這個城市乞丐特別多,實在令人吃驚,滿街都是伸手向過路客乞討的人,其中以婦女和小孩最多,他們緊跟在遊客身後驅之不去,甚至有的還會擋住人們的去路,有的甘脆死皮賴臉地拉住遊客的衣服不放,非常討厭。如因不勝其煩而給一點錢想把他們打發走,結果卻會引來更多的乞丐,好像是遊客欠了他們的債,非得一一給錢不可,惹來一身麻煩,脫不了身。


克爾曼沙阿市

克爾曼沙阿(Kermanshah)原名巴赫塔蘭(Bakhtarān),是伊朗西部邊境省份克爾曼沙阿省的省會,它是公元4世紀時由薩珊王朝巴赫拉姆(Bahram)四世所建。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統治時期,這裡是伍麥葉王朝的夏宮所在地。1220年,因蒙古人的入侵而式微,其後更數度被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所佔領。 1903年,英國石油商人塔西 ,在此地以西39公里處的恰赫蘇爾克地區,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次年又打出了第二口油井,但是每口油井每天只能生產25桶原油,還不足以進行商業開採。1923年,塔西才發現這裡還有較大的油田。1932年正式投入商業性開採時,被命名為納夫特沙赫油井(Naft Shah Oilfield)。 1935年,英波石油公司從納夫特沙赫油田,修築一條跨越扎格羅斯山脈主脊,通往克爾曼沙阿的輸油管道,全長有39公里。克爾曼沙阿還建有一家石油精煉廠,每日可以精煉石油1.4萬桶,可以滿足伊朗西部地區中央地帶大部分地區的能源需求。另外,這裡還有製糖和紡織等工業,同時也是一大農產品集散地,周圍地區為伊朗最富饒的農業區之一,現在農業多已機械化,高地山谷為灌溉區,大麥、小麥、玉米、車軸草、豆類、油籽、稻米、水果和蔬菜等為主要作物,丘陵地區為良好牧場。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47度4分、北緯39度19分,位於肥沃的嘎列(Qareh)河的河谷內,是扎格羅斯山北部通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交通要衝,春秋兩季為趕往庫爾德斯坦地區商隊必經之路,也是古代自地中海到中亞細亞商旅必到之地。海拔1418公尺。氣候複雜多樣,一般是冬暖夏涼,1月份最低氣溫為3.4℃,平均氣溫是8.4℃,山區寒冷多雪;7月份最熱氣溫為39.5℃,平均氣溫為37℃,夏季雨水充沛,炎熱乾燥。現在有65.5萬人口,居民大多數是庫德(Kurd)人的許多不同部落,其中多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遷入城市中定居,現在一部分庫德人仍穿著傳統服裝,在市集中擺賣著各種傳統飾品。遊客在當地可以吃到令人垂涎的 傳統糕餅南‧柏倫吉(Nan Berengi ),以及名叫克爾曼沙阿‧卡克(Kermanshah Kak)薄如蟬翼的千層脆捲餅。 交通也非常方便,市內有一座國內線機場,有航班飛往國內各主要城市。雖然沒有鐵路,但卻有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往北可達薩南達季和薩蓋茲等城市;往西可經薩爾波勒扎哈卜、席林堡,通往鄰國伊拉克;往南則可接霍拉馬巴德、迪茲富勒、阿瓦士和阿巴丹等地。 當地有很多古蹟值得參觀,其中的塔克波斯坦(Taq-e Bostan)石刻位距市中心5公里處,包括兩個大的和兩個小的石刻圓拱,是薩珊王朝時代的石刻,刻畫著阿達希爾一世和他的兒子沙普爾一世,以及沙普爾二世和霍斯羅夫二世的加冕儀式,另有描述狩獵的場面。石刻一帶環境清幽,還有一座蓄水池。 比索頓(Bisotun)山區石刻遺蹟,坐落在克爾曼沙阿城東方30公里處,是哈馬丹和巴比倫之間古絲綢之路的骨幹,它就是位於這條路的中段,也就是去伊拉克聖城卡爾巴拉(Karbala)朝聖的伊朗人必經之路,一路不斷有路標,顯示著距離卡爾巴拉還有多少公里路。這是翻過阿爾萬德山脈中間彎彎曲曲的山路,路旁都是麥田和農田。 這一帶是伊朗重要的考古區域之一,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曾在這一帶留下戰史紀錄,並在比索頓山區,刻下了分別以古波斯文、新阿卡德文和古埃蘭文記述征戰史錄。在這些浮雕的正下方,是用古波斯文書寫的銘文,高約3.6公尺,共有4欄449行,其中第5行為後人所加。在浮雕的左上方凸出的岩石上,是兩欄141行的古阿卡德文的銘文。在浮雕的左下方,為古埃蘭文的銘文,共3欄650行。在浮雕的四周,還有1200行銘文記載著公元前521~520年、大流士與那些試圖分裂帝國的各地方統治者交戰的歷史。 這三種文字內容相同,都是記述米底亞巫師高莫達(Gaumuta),因覬覦王位、藉前任波斯皇帝岡比西斯二世兄弟之名謀反而行刺,人們都敢怒不敢言,只有大流士帶領6位同伴,在神阿胡拉瑪茲達(Ahuramazda)的幫助下,殺死高莫達,掌握了權力,登上大位。後來又蒙神的眷顧,平叛多次,先平定米底亞、再破巴比倫,戰勝亞美尼亞,再破埃蘭,殲滅帕提亞,聲威遠播希臘,乃雕刻立碑記載這些得勝事蹟。 大流士浮雕展現出統治者的姿態,手持弓箭、足踏在仰臥面前一個人的胸部,據說被踩在足下的人,便是謀反主謀高莫達。大流士面前還有9個被捆綁起來而向大流士彎腰低頭的雕像。 這些石刻高8.6公尺,寬約15公尺,高懸在距離地面90多公尺的岩壁上,是古代亞洲重要的歷史文獻之一,也是伊朗重要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周遭景緻是群山環抱的大平原,山麓還有一處天然泉眼,周圍種滿楓樹,夏季涼爽舒適,秋季楓紅層層,真是景色美不勝收。還有亞歷山大大帝當時東征波斯時,留下的希臘大力士神赫拉克利斯雕像。 1835年,熱愛歷史的英國軍官羅林森曾隨軍駐紮於此,他每每接觸、欣賞,對這些銘文產生濃厚興趣,乃冒著生命危險,花了十多年時間攀上絕壁,進行無數次拓印,製作資料進行研究,發現銘文竟包括古波斯文、古埃蘭文和古阿卡德文等三種古代楔形文字。多年後,年僅30歲的羅林森竟宣布翻譯成功全部銘文。因而被英國王室晉封為羅林森爵士(Sir Henry Rawlinson)。 大流士當年在這裡製作銘文以記錄自己的豐功偉績,是因為這裡有3個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是這裡是交通要道,比索頓山崖控制著克爾曼沙阿往東的必經之路,從米底亞通往巴比倫的商道,古代就是在這裡通過;二是在這座山崖之下,有一道終年不竭的清泉,自古以來就成為過往行旅休息之地,人們在此稍事休息之際,一抬頭就會看到山崖上的銘文;三是大流士最難忘的一點,這裡的山崖非常險峻,無論是步行或攀爬都極難到達,因此絕對不會有人破壞這些重要的石刻。現在這個比索頓遺跡,已在2006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222號世界遺產。 莫亞凡歐莫爾克塔克謁(Tek-yeh-e-Moaven Ol Molk),是坐落在古老集市中極為著名和極具伊斯蘭什葉派色彩的建築物,曾被英文版的旅遊叢書Lonely Planet評係最棒的波斯建築物之一,是專門為了紀念什葉派第三代伊瑪目胡笙而建,所以也被稱為莫亞凡歐莫克胡笙謁。整個建築體內牆,以磁磚為底再以彩釉描繪出偉大慘烈的「卡巴拉之役」的圖案,以歷史的考據和戰爭的血腥,警惕著後世什葉派子民,莫忘第三代伊瑪目胡笙為什葉派壯烈成仁的犧牲與付出。建築物內院藍色牆壁磁磚上,還有一個腳印的拓印,是複製來自什葉派聖城馬什哈德第一代伊瑪目阿里的腳印。


恩澤利盛產魚子醬

恩澤利港(Bandar-e Anzali)是吉蘭省在裏海海濱最大、最重要和最繁忙的港口城市,同時也是一個著名的休養地。這個港市建於19世紀初,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每週都有好幾趟定期班輪開往俄羅斯巴庫市。1920年被俄國人佔領,1921年撤軍。港口舊名巴勒維港(Bander-e Pahlavi),1979年改為今名,是伊朗裏海沿岸最大的兩個海港之一,北邊是恩澤利港半島,東邊是加濟亞半島(Ghāziān Peninsula),入口處有兩條防波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港口曾進行了現代化改建。港口的主要設備在北半島,主要設施有碼頭、石油庫、一所水產科學研究站和一座機構。 這個港口在拉什特西北方40公里處,有各式大型商船停泊在港裡裝御貨物,也有不少油輪、貨櫃輪和各種漁船在這裡出入。因為漁獲量豐富,不遠處就是恩澤利港的漁市場。 對外交通全靠海、陸。在海運方面,由這裡啟航的船隻,可以通達土庫曼、哈薩克、俄羅斯和阿塞拜疆等國,與拉什特之間,只要半小時船程。陸上交通也很便捷,有公路通往阿塞拜疆、德黑蘭和國內其他城市。全市約有8萬多人口,居民除了伊朗人,還有一些俄羅斯人、亞美尼亞人、高加索人和土耳其人。市內有不少建築物都有濃烈的俄羅斯色彩,因為俄國人曾在19世紀初佔據並發展此地。現在這裡已成為馬什哈德天然氣輸送管道的終點站,液化天然氣由這個港口直接輸出。 恩澤利潟湖(Anzali Lagoon)是全世界大型潟湖之一,面積約有22.8萬平方公尺,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系統,讓此地成為為數眾多的鳥類棲息地,每年來自西伯利亞的候鳥在此過冬繁殖,最高時曾達78種、70萬多隻,因此長期以來,這裡一直被愛鳥人士視為賞鳥聖地。伊朗有許多國家珍貴資產的濕地(Wetland),也是主要的禽鳥棲息地,伊朗境內有已登記為國際保育的濕地22處,佔地132.792百萬公頃,這種濕地可保存生態系統物種的多樣性、減緩浸蝕、更有維持地球上碳與氮的自然正常循環的功能。 這個港市還有一種聞名遐邇的特產魚子醬,恩澤利港所出產的魚子醬,是豪華宴會和高級酒宴上的珍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伊朗國內每磅魚子醬價格高達數100美元,一旦進入歐美大餐廳,價格又上升數倍。


玫瑰水之都卡尚

卡尚(Kāshān)是伊斯法罕省西北部的歷史古城,經緯度為東經51度29分、北緯33度59分,位於伊朗中央山脈東麓,海拔994公尺,面積約50平方公里,距離西北面的庫姆約91公里,處在庫姆至梅博德的鐵路線上。北鄰納斯拉巴德,東南與哈利達巴德為界。有30萬多人口,是今日世界上有名的沙漠綠洲城市,同時是著名的伊朗玫瑰水之鄉。 據說:在9000年前的遠古時期,就有人類在這裡居住。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此地曾成為重要的財經中心,並係最富有的都城。在11世紀時,卡尚已經有了城牆建築。到了16世紀的薩非王朝時期,市內建築了後花園。1778年的大地震,毀壞了城市大部分建築。到了18~19世紀市內重建房舍,保留至今而成為知名的旅遊景點。同時在這片沙漠綠洲中,還生產有小麥、無花果與瓜類等農作物。 卡尚市現在除了是個旅遊城市外,現代化工業發展緩慢,但手工業卻很發達,是伊朗製陶業的中心,尤以彩虹陶瓷器見著。這個城市還出產優質的織毯和絲織毯。早在16世紀薩非王朝時期,就以純絲毯而著稱,這種地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中間織有奎心圖案,中心和四角之間織以各種狩獵圖的絲毯,現在流傳下來的只有3塊,均為珍貴文物,其中兩塊最出名的地毯,現在分別收藏在維也納奧地利藝術博物館和美國波士頓博物館,均屬世界上最精緻的地毯。第二種是小地毯,絲織毛毯面,以紅色為主色調,大多數有奎心圖案,其中有4塊圖案是成行的小獸或鬥獸。這種小地毯流傳至今的也只有十幾塊,其中4塊現存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第三種是編織絲毯,做工極為精細,採掛毯織法,加有少量金線,用以提色閃光,圖案則有人物和天使。 20世紀後,這裡的羊毛毯及絲織栽絨毯大量生產,有的圖案極為精緻,蔓藤如花,蜿蜒曲折,毯面還織有許多插著鮮花的花瓶。卡尚還專門出產一些專供收藏家收藏的有人物圖案的地毯、有象徵圖案的地毯,以及華麗的祈禱毯,這些珍品都是伊朗其他地區所不常見的品種。另外,卡尚地毯拴有波斯扣,大都是絲底或棉底,這主要是根據毯面用料而定。 玫瑰水是伊朗的特產,卡尚因係伊朗著名的卡維爾鹽漠邊緣的一片巨大綠洲,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種植出獨一無二的粉紅色玫瑰花,稱之為「穆罕默德玫瑰」,成為伊朗的國花。當地擁有850公頃玫瑰園,年產3000噸玫瑰花,可以製出6000噸優質玫瑰水,其中1500噸用於出口,它的用途廣泛,除可當成保養品使用外,也可以作為食物的佐料,以及使用在宗教儀式中。 菲茵花園(Fin Garden)是波斯式花園的代表,也就是伊朗人天堂的景象。所謂「波斯」式的花園特色,是包括中央有水道噴泉,將花園隔成四角形,然後再以兩行並排的樹木,將長方形水道劃為四等分。 錫亞爾克古丘(Sialk Ancient Hill)遺址位於西南郊3公里處,是史前時期的古城,現在看過去似是土堆。事實上是屬於埃蘭文明(Elamite Civilization)三層式的塔廟建築,建於公元前2900年,旁邊有個小型博物館展示當地出土的陶器。附近還有法國考古學家挖掘出史前時期的墓地。 阿梅瑞(Ameriha)是卡尚已修復的大宅院中最古老的,佔地面積超過9000平方公尺,建於18世紀末,曾是伊朗最大的私人住宅,它的伊斯蘭風格拱頂和精緻雕刻並不比任何宮殿遜色,可惜年久失修,擋不住時光和自然風化的摧殘。幸自2000年起重修,除了要保持原有的風貌和特色外,並將改成觀光飯店。


西北邊城烏爾米耶

烏爾米耶(Urmia)是西阿塞拜疆省的省會和省境內的最大城市,也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和文明搖籃之一,因為在烏爾米耶周圍的古代遺址上,曾發掘出一些距現在4000多年前的器皿。據俄羅斯弗拉迪米爾‧費多羅維奇‧米諾爾斯基(Vlaaimir Fedorovich Minorsky)博士的研究表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烏爾米耶草原上就出現了受凡國(Kingdom of Van)烏拉爾圖(Urartu)文明影響的聚落,包括烏爾米耶在內的烏爾米耶湖西岸,是諸多史前國家必爭之地。 公元前9世紀時,烏爾米耶地區由一個獨立的政府統治,後來加入了烏拉爾圖。公元前8世紀時,這個地區成為亞述帝國的屬地;亞述敗亡後改由米底亞王國統治,後來併入波斯帝國版圖。從1830年起,受到四個基督教傳教團的影響,此地成為亞述人的精神首都。1900年,城市人口基督徒幾乎佔去一半。1914年,俄羅斯帝國和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爆發戰爭以後,一些亞述人和亞美尼亞人離開了當地,使得此地基督徒數量急劇減少。在禮薩汗統治時期,有數千名伊朗亞述人被允許返回烏爾米耶。1918年又有許多人遷離,留下來的人大多數在俄國人撤離後遭到屠殺,一些倖存者後來也被伊朗政府遣送回國。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45度5分、北緯37度32分,位於烏爾米耶湖與土耳其之間肥沃綠洲平原的中央,是伊朗西北端最靠近土耳其邊界的城市,雙方之間的距離不及50公里。東北方距離大不里士120公里,東南方與克爾曼沙阿距離400公里。北與霍伊遙相呼應,東靠烏爾米耶湖,南界海得拉巴,西近鄰國土耳其。氣候冬寒夏暖,1月份氣溫約0.1℃,7月份約22.9℃。 全市約有65萬人口,居民主要是突厥人阿札爾(Azeri Turkish)族及庫德人,篤信基督教的亞述人和亞美尼亞人等少數民族。根據調查顯示,這裡一直是個多民族聚集的城市,現在基督徒只佔總人口的5%~10%,其餘90%是阿塞拜疆人和庫德人。庫德人是從高地移民而來,而阿塞拜疆人、亞美尼亞人和亞述人,他們原本就是在烏爾米耶湖畔的低地上生活。 這個伊朗的第10大城,也是伊朗阿塞拜疆地區(包括東阿塞拜疆、西阿塞拜疆、阿爾達比勒和贊詹四省)僅次於大不里士的第二大城,周圍地區盛產穀物、棉花、菸葉、水果、蔬菜和其他的農作物,農產品的加工業及纖維工業也相當興盛。 郊區有一座國內線機場,每天都有班機飛往德黑蘭,並有航班與國內各主要城市營運。有公路通往大不里士、克爾曼沙阿、馬什哈德和薩蓋茲。 在這一帶的平原上,散落著古居民點和古烏拉爾圖(Urartu)王國的遺跡。此外,有許多研究古代的伊斯蘭史學家,咸認為烏爾米耶是瑣羅亞斯德教(又稱拜火教或祅教)創始人瑣羅亞斯德的出生地,也是埋葬去伯利恆朝拜耶穌的東方三博士(他們可能都是瑣羅亞斯德教祭司)中的1~2位的地方,這表明了烏爾米耶是古代最大的宗教和科學中心之一。「天主教百科全書」也曾提到烏爾米耶是公元前9世紀時的重要宗教中心,但是有些伊朗的考古學家和語言學家,則不大同意以上的論點。 在景點方面,市內有三座12世紀時的圓塔,一座於1277年重建的星期五清真寺,另外還有一座考古學家博物館。 烏爾米耶湖(Lake of Urmia)的湖名,是因湖邊的烏爾米耶市而來。烏爾米耶源自古敘利亞語,是「水的城市」之意。在1930年代初巴勒維王朝時,因禮薩汗之名,曾經被命名為「禮薩耶湖」,在1970年代中期,再改為現在的名字。 這個中東地區最大的湖泊,是伊朗境內最大的鹹水湖,形似海馬,南北兩端長140公里,東西最寬處為55公里,湖盆位於阿塞拜疆地區低地處,經緯度為東經45度30分、北緯37度40分、海拔1275公尺,北面和西面群山聳立,東面和南面為高原及火山,最大深度約16公尺,湖水終年不涸。近年來因為蒸發和淤積,湖面已經逐漸縮小,湖岸也會隨湖水的漲落或擴張或縮小。水位上升時,東岸及南岸有大片土地被掩沒,變為廣闊的鹽沼。主要河川有從東北部注入的塔勒亥河(Talk-heh Rūd)和薩汗德河、從南 部注入的札里內河(Zarineh Rūd)和錫米內德河(Simined Rūd),西岸另有8條河匯入。 春季水量最大,但是高峰一過,水量就很快減少;乾旱的夏季水量微不足道。河流水量的增減,造成湖面水位的漲落,會相差達0.6~1公尺,通常水域面積保持在5.2萬平方公里左右。水位不僅有年度季節性的變化,而且有長期的波動,每次以12~20年為一週期,變化幅度在1.8~2.7公尺之間。1812~1912年的100年間有6個週期。水溫也因季節而異,表層水溫1月份為-2℃,7~8月份為35℃。由於沒有排水口,所以湖水含鹽度高,春季為8~11%,秋末達到26~28%。主要鹽分有氯、鈉和硫。因為湖水含鹽份約有海水的6倍,濃度太高,不適於魚類的生存,只有一種能適應高鹽份的浮游生物鹵蝦(Brine Shrimp)能夠生存,而湖鹽則是當地重要的資源。 湖的南部約有大小島嶼50個,全湖則有102個小島,是各類野生候鳥的過境棲息地,湖岸經常有麻鴨、紅鸛、鵜鶘及候鳥棲息。烏爾米耶湖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生物圈保留區,同時大部分區域已由伊朗政府列為國家公園。1967年,湖區已被伊朗政府列為濕地保護區。 這裡湖畔一帶為多民族聚居地,有庫德人、土耳其人、波斯人、亞美尼亞人和異教徒等。由於這一帶土地肥沃、高山淡水資源豐富,因而成為境內最富庶的農業區。 烏爾米耶湖景色迷人,遊客雲集,湖畔多溫泉,並有不少避暑處所,是伊朗著名的避暑勝地。據載曾馳騁伊朗南北的蒙古伊兒汗國創建者旭烈兀死後,就葬在這個湖的一座島上,為名湖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烏爾米耶市和大不里士市,分別是東、西阿塞拜疆兩個省的省會,中間的地理障礙就是被烏爾米耶湖所隔,因此伊朗政府從1979年開始,已著手興建跨湖堤道橋(Causeway Bridge),後來因為伊斯蘭革命而暫停,2000年又恢復興建,但工程上遭遇很多困難,直到2008年11月才完工通車;橋長1500公尺,銜接兩湖岸的長堤各長15公里。


古城巴姆

巴姆(Bam)是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中東部的一個城市,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文化。早在薩珊王朝時,它就是東西方貿易與宗教朝聖之旅的重鎮,雖然僻處盧特沙漠的東南角,但是卻得天獨厚,坐擁豐沛的地下水源,到處棕櫚樹和棗椰樹茂密成林,並且還盛產柑橘和檸檬,成為滾滾黃沙中一塊耀眼的沙漠綠洲,古代絲路之旅的商賈在這裡川流不息,拜火教的朝聖者也在此絡繹不息。 15~18世紀前葉的薩非王朝時期,巴姆已發展到巔峰。根據歷史學家的考證,當時這裡有1.3萬人口,號稱「沙漠中的翡翠」,保留至現在的建築也多半是興建於薩非王朝時期。伊斯蘭教傳入伊朗高原之後,巴姆也染上濃厚的宗教色彩,先後建成了兩座清真寺,從此可蘭經吟誦聲不絕於耳。 1722年時風雲變色,阿富汗人入侵,蹂躪一番後揚長而去。1810年狼煙再起,敵人則來自西方的設拉子地區。經過這兩次兵變,巴姆城雖然毀損但並不嚴重,城民卻如驚弓之鳥,避到南郊覓地另建新城區,古城乃落為荒城。到了20世紀,古城一度長駐軍隊,但在1932年再度荒廢,乏人問津。 巴姆的經緯度為東經58度21分,北緯29度6分,位於卡維爾鹽漠中的平原地帶上,也就是在盧特沙漠的邊緣。氣候非常炎熱,百業乏善可陳,但卻是伊朗東南的交通要站,有鐵、公路對外營運。它北與帕舒伊耶遙相呼應,東北有鐵路通往舒爾加茲,東南有公路抵達法赫拉季,西南與馬斯昆為鄰,西北有鐵路通達達爾津,全市約有10萬名居民。 巴姆古城(Bam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位於巴姆市東北郊,是伊朗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土結構建築,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傳統的伊朗風格建築。據當地人說,由於古城所在的環境非常乾旱,只有黃土,幾乎連石頭也沒有,因此巴姆古城才會被建成土坯的結構。古城高約61公尺,佔地面積約20公頃,長達3000公尺的土城牆把古城圍繞其中,周圍並圍繞著寬廣和固若金湯的壕溝,城內所有的建築物都是用泥磚、黏土、稻草和棕櫚幹搭建而成,因此古城從外觀上看來是黃橙橙的一片,幾乎沒有任何紋飾與浮雕。古城內部分為四個區域,有38座瞭望塔。還有一座雄偉的要塞,面寬約300公尺,縱深約200公尺,樓高5層,使人望而生畏。城內還散布著豐富的建築類型,有住宅、市集、客棧、軍營、監獄、體育館和公共浴室等。古城的外面北方臨河,其他三面都面對民宅、花園和農田。 在地震中完全被毀壞的巴姆城堡,是建在一座土丘上,由居民區、駐軍區、馬廄和中央區等共5層建築構成,大約形成於6000多年前,曾是「絲綢之路」和「香料之路」必經之地,因而通過作為當時巴姆與海外通商的重要港口荷姆茲港,使中國和印度的商品,能源不斷地被運到這裡。古城的安全性極高,因為當大門完全關閉時,沒有任何人或動物能從這裡出入。且古城內擁有足夠的食物和飲水,就算古城已被圍攻也不懼,守城士兵可以居高臨下予以有效反擊。 除了瞭望塔和有花紋裝飾的高牆外,凸出的風塔是古城的特別結構,其用意在捕捉風並將其直接引入古城,導向古城中的水池來降低古城中的溫度並帶走灰塵,並且不同種類的建築,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風塔。 巴姆古城的全盛時期在16~18世紀,當時約有近萬名居民,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可用來監視周邊國家的舉動,也曾充當過關押重要犯人的監獄。1722年阿富汗入侵後,古城在軍事地位上漸告衰退,1932年後被逐漸遺棄。2003年12月26日當地發生芮氏6.3級地震,大部分建築物完全被摧毀,有3.1萬人罹難,受傷的人不計其數。震後多國參加救災任務及巴姆古城的重建工作,台灣的「慈濟」不落人後,與日本、義大利和法國等最早參與古城重建計劃。


多彩多姿的省會

阿拉克(Arak)舊稱Soltānābād,是伊朗中部中央省的省會,它是個年輕的城市,建於1808年,現在約有22.3萬人口。其經緯度為東經49度41分、北緯34度5分,海拔1753公尺,位於庫姆西南面125公里處。從德黑蘭通往阿巴丹港的伊朗縱貫鐵路正好從這裡通過;縱貫公路也由山口附近經過,並可通往西北方的哈馬丹和克爾曼沙阿等大城市。 在地理位置上,東北方有塔夫雷什,東通代利詹(Deirjān),東南界霍梅恩,向南有鐵路通阿里古達爾茲,西南方鐵路可達道魯德,西有博魯傑爾法,西北與洪達卜互為倚角。 近年來,因地處縱貫鐵路線上,經濟得以發展。這裡有一家大型糖廠,毛毯和地毯的編織也很有名。阿拉克是附近地區農產品的集散地,主要作物有葡萄、水果、甜瓜和穀物等。 霍拉馬巴德(Khorramabād)是伊朗中西部洛雷斯坦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48度20分、北緯33度30分,它的位置在克爾曼沙阿東南方180公里處、洛雷斯坦山脈的一條河流的河岸上,西北通努拉巴德,東北達博魯傑爾德,東有高速公路前往道魯德(Dow Rūd),東南方有凱什瓦爾,西南方可通恰博什克和馬拉維。氣候良好,冬天的一月份氣溫平均為4.8℃,夏天8月份的平均氣溫為27.6℃。 這裡是游牧部落盧爾(Lur)人的夏季商品交易市場。在城市和河流之間的山嶺上,有一處黑堡遺址,是1155~1600年間洛雷斯坦總督府的所在地。這個城市約有25.2萬居民。 加茲溫(Qazvin)是伊朗中北部加茲溫省的省會,一直被視為伊朗的重要軍事據點。早在公元250年時,波斯國王沙普爾一世曾在此建立一個防禦設施,以控制這個地區的緊張局勢。成吉思汗入侵期間被毀,但在薩非王朝時重建,並在1548~1598年成為薩非王朝的京城。據考古學家發現,人類在加茲溫平原農業定居至少有9000年之久。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0度,北緯36度16分,居厄爾布茲山脈南麓開闊而肥沃的平原上,北通吉蘭省,與西北方的拉什特相距210公里;東北達德黑蘭省的烏錢,東可通往沙赫拉克;西南界塔凱斯坦,與西北方的曼吉勒相鄰。其位置連接德黑蘭、伊斯法罕、大不里士及哈馬丹地區的交通中心,鐵、公路交通稱便,並位居從波斯灣到裏海的戰略位置上。 城市的周遭田野盛產葡萄,所以在市中心的路口上,還豎立著葡萄形體的雕塑,工業有織布、軋棉、羊毛加工、麵粉、食品加工和電器設備製造等。也有火力發電廠和家禽飼養聯合企業。現在約有20萬人口。 在古蹟景點方面,比較重要的有加茲溫星期五清真寺(Ancient Jāmeh Mosque of Qazvin),已有1204年歷史,是公元807年薩非王朝後期興建的,並係建築在當時一座拜火教廟的地基上。這座清真寺並採用了當時最進步的空調設計,也就是風塔和坎兒井設計,以調節夏季的高溫和飲水的短缺。 德黑蘭門(Tehran Gate)是卡扎爾王朝時期所建的加茲溫市地標建築物,位於進入加茲溫市的主要門口,在興建時是作為軍事用途,現在則成為當地的重要地標。 沙赫查德陵墓(Shazdeh Hos-ein Mausoleum)是加茲溫較重要的景點,內部裝飾相當講究。在離市區東北方60公里的高山上,有阿薩辛(Assassins)時代的城堡遺址。 扎黑丹(Zāhedān)的經緯度為東經60度52分、北緯29度30分,是伊朗東南部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省會,位於薩爾哈爾德高原,海拔1352公尺,東距鄰國巴基斯坦不到30公里;東南與邊界城市米爾賈韋為鄰,兩者之間通鐵、公路,並與巴基斯坦鐵、公路相接;西南與舒魯(Shūrū)接壤;西達戈爾格;北有幹線公路可抵與阿富汗為鄰的邊界城市霍爾馬克。 當地氣候宜人,最冷的2月份氣溫為5.5℃,最熱的7月份氣溫為30.6℃。擁有28萬多人口,居民多為信仰伊斯蘭什葉派的波斯族人和信仰伊斯蘭遜尼派的俾路支(Baluchi)族人。工業有製磚、碾米、食品加工、編蓆、編籃子、刺繡、地毯和製陶等。 俾路支族是一個游牧民族,和他們的羊群一起生活在馬什哈德周圍的伊朗東部地區,以及東南部波斯灣沿岸地區。大多數俾路支手織地毯產自東南邊境的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也有許多俾路支地毯產自東北地方與阿富汗接壤的呼羅珊省。俾路支地毯主要是暗紅色、深藍色和淺褐色,多使用連續圖案、生命樹或禮拜圖案。 這個城市有國內線機場,空 中營運業務相當繁忙,每天都有航班飛往德黑蘭。這裡還是伊朗通往巴基斯坦鐵路的起點站。公路交通也是相當便利,往南可通哈什(Khāsh)、代哈克和伊朗沙赫爾(Irānshahr),並可直抵阿拉伯港恰赫巴哈爾(Chābahār);往北可通薩菲達貝、內赫班丹和薩爾比謝等城鎮;往西可通往巴姆、達爾津(Dārzin)、克爾曼和亞茲德等城市。 亞季蘇(Yesuj)是伊朗西南部博韋艾哈邁德-科吉盧耶省的省 會,經緯度約為東經51度10分、北緯30度40分,坐落在省境的東部,它的東北面被伊斯法罕省所圍繞,東南方則為法爾斯省所環抱,坐落在伊斯法罕市的西南面225公里處,有公路通往多貢巴登(Dogonbaden)、代赫達什特(Deh- desht)、設拉子、努拉巴德(Nurā-bād)和布什爾。市內有一家糖廠和一座火力發電廠,還有一些生產磚、馬賽克、牲畜飼料、蓆子、筐籃和地毯的地方工業。現在約有8.5萬人口。 沙赫爾庫德(Shahr Kurd),是伊朗西南部恰哈爾-馬哈勒-巴赫蒂亞里省的省會,也是一個發展中的都會區中心。經緯度約為東經50度54分、北緯32度23分。在地理位置上,北和東兩面被伊斯法罕省所包圍,南界博韋艾哈邁德-科吉盧耶省,西鄰胡齊斯坦省,擁有20多萬人口。 這裡出產有磚、馬賽克、大米、紡織品、牲畜飼料、糖果、襪子、手套、粗地毯、小地毯和果汁等各種輕工業和手工業。市內有一個電報局、一個微波轉播站和一個火力發電廠。現在有20多萬人。 阿瓦士(Ahvāz)是伊朗西南部胡齊斯坦省的省會和省內的最大城市,也有悠久的歷史,早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和薩珊王朝的石刻和碑文中,已有這個城市的古名出現。在薩珊王朝之前,這裡就是巴爾迪亞一個小屬國的首府。薩珊王朝統治時期,其創始人阿達希爾及其子沙普爾一世都曾來過這裡。公元638年,阿拉伯穆斯林征服此地後,改名為索奎阿 瓦士(Sūq al Ahwāz)。在伍麥葉王朝和阿巴斯王朝時期,這裡仍然較為繁榮,成為附近地區農產品的集散中心,大多數的田園種植甘蔗,並將蔗糖、米和絲綢等運往波斯全國及敘利亞,16世紀以後逐漸式微。19世紀的時候,河堤崩潰,全城幾乎毀滅。20世紀後,胡齊斯坦地區發現油田後,阿瓦士重新繁榮起來,成為一座工業城,1955年建立朱迪‧沙普爾(Jundi Shapūr)大學,現在全市共有134萬多人口。 2005年6月12日,市內發生4起爆炸性事件,至少造成8人死亡,其中4人是婦女,4人是警察。第一枚炸彈在省長辦公室門前引爆,緊接著第二枚炸彈在市住房管理部附近爆炸,第三枚炸彈隨後在少年廣播電台負責人住所前爆炸,第四枚炸彈因拆彈專家未能成功地將引信拆除,炸彈隨後被引爆。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48度42分、北緯31度19分,北界韋斯,東鄰馬倫,東南與拉姆希爾(Ramshir)接壤,西達胡茲甘,與伊拉克邊界相距只有96多公里。氣候良好,1月份氣溫12.5℃,7月份氣溫可達37.8℃。對外交通發達,當地有座國內線機場,每天都有航班飛往德黑蘭,也可以與國內各主要城市營運。在鐵路方面,是伊朗縱貫鐵路兩條支線的中轉站,一條向東南通往霍梅尼港,另一條向西南通往霍拉姆沙赫。公路網四通八達,可通往附近各城市及各大油田。 市街橫跨卡倫(Kārūn)河,有橋樑互相連接,四周是沙岩低丘陵。左岸是19世紀以後形所成的新型居民點,也就是納賽爾港(Bandar-e Nāser),可以停泊輪船和遊艇。這裡還有獨特的聯拱廊式的街道,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地區。右岸是新住宅區,建有政府辦公大樓和火車站等。工廠、倉庫、工人宿舍則建於舊城北。 當地有家五星級的法澤爾飯店(Fajr Hotel),是全市最大最豪華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200多間新式精緻的客房,還有多間餐廳、咖啡吧、購物店、游泳池等服務設施,以及賓至如歸的服務品質,為大多數外國觀光客所青睞。地址:Next to Maskan bank, Abedi St. Azadegan Ave. Ahvaz. Iran。電話:+98-611-2220091-5;傳真:+98-611-2218677。 市內還有不少其他星級大飯店,以及許多經濟型的旅館和民宿等,旅客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和喜好加以選擇。 城市的居民多數是阿拉伯人,他們生活在「魚米之鄉」之一的阿瓦士城,年輕人都投身到石油企業去工作,因此都生活得比較富裕。這裡本身並沒有吸引人的旅遊資源,但是著名的古都蘇薩,距離這裡只有110公里。另有聞名於世的世界文化遺產遺址「恰高占比爾」神殿,距此僅125公里。 還有另一世界著名的文化遺 產遺址「舒莎塔爾水利系統」(Shushtar Historical Hydraulic Sys-tem),於2009年6月28日,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315號世界文化遺產。這個位於卡倫河畔的舒莎塔爾,距離阿瓦士有92公里路程,在這裡人們可以目睹橋堰渠屋與水力磨房等水利輸水系統,其中一座長550公尺的水壩,係由羅馬戰俘所修建。整個水利系統包括了橋樑(Bridgues)、水池(Pounds)、水車(Mills)、導水管(Aqueduc-ts)、蓄水池(Reservoirs)、地下水道(Tunnels)及運河(Can-als)等。惜因積年累月廢水滲漏及浸蝕而已坍塌不堪使用。 阿瓦士郊區,還有一座由俄 羅斯承建的核電廠,內裝有兩具各為1000兆瓩的反應爐,已於2010年運作。 布什爾(Bushire)是伊朗西南部波斯灣沿岸地區布什爾省的省會,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公元前559年左右,居魯士大帝統治時期,這裡名叫佩爾西斯(Persis)。公元前190~189年,當時成為羅馬帝國諸侯國的首都;薩珊王朝時失去其重要地位,納迪爾‧沙阿(Nāder Shāh)統治時重新崛起。1734年建為海軍基地,藉以控制波斯灣周圍地區。19世紀時,成為英國駐外政治代表駐地,以及幾個歐洲國家領事館的所在地。在1980年的兩伊戰爭中,曾受到巨大的損失。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0度50分、北緯38度59分,位於波斯灣半島西部頂端附近的海島上,通過潮漫灘與伊朗大陸相聯,距西北面的哈爾克島不到40公里。東北與喬加達克為鄰,可通博拉茲詹(Borāzjān);東面可以到達阿赫拉姆;南達阿梅里;西臨波斯灣。在海港方面,現在它是國內主要海港之一,它和阿巴斯港及霍梅尼港,經營全伊朗3/4的國際貿易。 布什爾港是地區石油銷售中心和漁業中心,建有一座火力發電廠;另有一座由俄羅斯協建的輕水反應器、裝機容量為1000兆瓩的核電廠,於2004年初開始運作。此外,當地還有食品加工、機械製造等業。出口以乾果、樹膠和籽棉為主。在交通方面,這裡設有國內線機場一座,有航班經設拉子和伊斯法罕而抵達德黑蘭。水路方面,有外港和內港錨地設施。在陸上交通方面,有公路可通霍米爾、阿巴斯、坎甘和班德恰拉克等港口和城市,全城約有20萬人口。 伊拉姆(Ilām)是伊朗西部伊拉姆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46度26分、北緯33度38分,位於兩伊邊界附近,西距鄰國伊拉克約50公里,西北與克爾曼沙阿省的蘇烏爾遙相呼應,北和克爾曼沙阿省的西伊斯蘭阿巴德為鄰,東界洛雷斯坦省,西南接與伊拉克為界的邊境城市梅赫蘭。 這個城市約有16萬人口,居民大多為庫德人。城市的外貌具有鄉村風味,市區裡看不到高樓大廈。經濟相當落後,當地有製磚、軋棉、麵粉、手工織布、織粗毛毯、粗服布料和製麻布袋等小工業,還有一個氣象站和一座小型發電廠。 薩南達季(Sanandaj)是伊朗西北部庫爾德斯坦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47度,北緯35度19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哈馬丹以西161公里處,北通加法拉巴德,東北達霍斯羅瓦巴德,東方有戈爾韋(Qorveh),南界克爾曼沙河省,西達鄰國伊拉克,有公路通往馬里邁、薩蓋茲內和比賈爾。 這個城市海拔1521公尺,氣候良好,每年冬季的2月份氣溫平均為3.4℃,每年夏季8月份的平均氣溫為25.5℃。全市約有23.5萬多人口,大多數為庫德族人,也有少數是亞美尼亞人。主要工業產品有毛毯、皮革和毛皮,還有木工、綿織、金屬器皿和餐具等手工業。附近地區盛產大米和蔗糖。 阿爾達比勒(Ardabil)市位於伊朗的西北部,是阿爾達比勒省的省會。早在1220年時,蒙古征服者就曾佔領過這個城市,他們在這裡大肆屠殺無辜平民,搶奪財物,最後還放了一把大火,將此城燒燬。直到15世紀薩非王朝時才得重建,並且逐漸形成聖地。這裡圖書很多,一度是伊朗藏書最多的地方。1827年,俄國人洗劫了這座城市,劫掠了許多財富。這裡曾一度經裏海與俄國通商,但是生意蕭條。 這個伊朗最寒冷之一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8度18分、北緯38度15分,位於薩巴蘭(Sabalān)山正東面。西距大不里士約250公里,東距裏海約61公里,北有蓋爾米(Garmi),南通哈勒哈勒;海拔1400公尺。對外交通方便,有國內線機場和國內各大城市間通航,與德黑蘭之間,每天都有航班對飛。長途車站每天都有大巴前往伊朗北部各大城市,和首都德黑蘭之間,有直達車往返。當地約有42萬人口,居民多係阿塞拜疆人,他們多會說土耳其方言阿扎爾(Azeri)語。 阿爾達比勒這個名稱可能來自拜火教的「Artavil」,意思是指「一個神聖的地方」。這裡有水泥廠、地毯和毛毯工場,絲綢和地毯是當地的熱門搶手貨。 這裡早期的傳統貿易,以古老的阿爾達比勒地毯為波斯地毯中最好的經典之作。有一塊14公尺長、3.3公尺寬的絲經、裁絨大地毯,是16世紀初由薩非王朝創始者伊思梅爾一世親自下令織成的,並鋪在阿爾達比勒的清真寺內。地毯圖案豐富多采,精緻嚴謹,靛藍底色,上面布滿雅緻而細膩的花飾和淺黃色的奎心圖案,盡頭是織有杏吊的16個塔尖。毯上織有以下字樣「世界上只有在您的懷內我才能得到庇護,我的頭顱只有在此處的柱廊裡方能得到保護;聖地奴隸卡香的麥克蘇德作於回曆942年」。這件精美絕倫的地毯現藏於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內。 當地有許多溫泉。最有名的參觀點是榭赫‧薩非蒂茵‧阿蒂畢利陵寢(Mausoleum of Sheikh Safi Od-din Ardibili),它是一個圓頂的建築物,地上鋪著有美麗圖案的厚厚地毯、玻璃櫃內的貴重展品、建築風格與燈飾等,都有宗教的神秘氣氛。室內的拱門建有許多如蜂巢狀的凹框,是波斯建築風格的典型特色。牆上一成不變的圖案以藍色為主,一直延伸至高高的圓拱頂。附近的哈內加(Khānegāh)建築群,則是伊斯蘭教蘇菲派導師神休憩的場所。 贊詹(Zanjān)是伊朗西北部贊詹省的省會,也是早期阿塞拜疆非常重要的城市,13世紀時曾遭蒙古人的破壞,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前的1978年,當地曾發生市民與伊朗軍隊間的戰爭。這裡一度是中東商隊的貿易點,熱鬧的商旅驛站。經緯度為東經48度29分、北緯36度41分,位於扎格羅斯山麓,有贊詹河通過境內,北與東阿塞拜疆省交界,東與巴赫拉為鄰,東南接賽伊迪耶,西南和札里納巴德接壤,西北通尼克佩。地處德黑蘭至大不里士的鐵路線上,也有公路通往中部古城哈馬丹及西北部各主要城市,因此是國內西北部的地面交通樞紐。 這裡是高原氣候,冬季寒冷多雪,平均最低氣溫為-19℃;夏季山區和平原地區氣候溫和,平均最高氣溫約為27℃。當地平均海拔為2500公尺,約有25萬人口。 市內最熱鬧的地區,是在市中心的集市,它約建於300多年前的薩非王朝時期,具有古色古香的特色,這裡展售的冶金鐵刀和劍,在伊朗是非常有名的。還有地毯、香料和藝品,以及日常用品,應有盡有。買賣雙方喊價和殺價之聲,非常熱鬧。由於這裡是穀物產區的中心,所以蔬菜、水果、穀物和肉類攤位特別多。 在德黑蘭伊朗國家博物館裡,展示有一具鹽人的遺骸和衣著與用具,這個鹽人就是來自贊詹。在贊詹市內也有展示一具鹽人遺骸和當地文物的小博物館。 蘇丹尼葉(Soltaniyeh)位於贊詹東南方27公里處,是贊詹附近非常重要的旅行景點。它本係伊卡哈尼德王朝(Ilkhanid Dynasty)的首都,1306年再由蒙古伊兒汗王朝奧力葉圖蘇丹(Sultan Oljaytu)興建為國都,當時是為了取代大不里士舊都而建。新都建成後十年,卻因當時的可汗逝世,因繼位問題而產生嚴重的內亂分裂,致讓游牧民族帖木兒王朝勢力趁虛而入,所過之處,劫掠一空。 1384年,蘇丹尼葉古城又因戰亂而被毀,但其中的蘇丹尼葉奧力葉圖陵寢(Soltaniyen Oljeitu Maus-oleum)卻被保留下來,它本來是為什葉派第一代跟第三代伊瑪目聖人阿里和胡笙所建,但因爭奪遺體不休,奧力葉圖蘇丹就只好將它作為自己死後的陵寢。 這個陵寢是八角型的建築,它頂著一座高51公尺、覆蓋著土耳其藍陶片的圓頂,並且由8座細長的尖塔所圍繞。它是伊朗現存的最早雙層屋頂建築,內部裝飾也非常出色,都是複雜有序的幾何圖案,入口對角的一束光線,經由圓形幾何圖案的窗花格中射入,下方的入口就是通往陵寢之處。不論是天花板上還是牆壁上的圖形、花紋、精緻木雕的欄框,伴隨著土耳其藍色的馬賽克,都是美不勝收。因此,這座陵寢被一些學者譽係「泰姬瑪哈陵的先驅」,並於200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188號世界文化遺產。 薩里(Sāri)是伊朗北部馬贊德蘭省的省會,位於省境的東北部,經緯度為東經53度4分、北緯36度34分。在地理關係上,坐落在塔拉爾(Tālār)河左岸,北距裏海29公里,東北鄰內卡,南有高速公路通達濟布拉,西與巴博勒接壤,並有公路通往瑙沙赫爾、沙赫薩瓦爾和阿莫勒等沿海城市。此外,也有鐵路通往東面的戈爾甘,以及南面的德黑蘭。 此地約有28.5萬人口,居民有波斯人、土耳其人、庫德人、班加什(Bangashi)人、阿富汗人和土庫曼人。在工業方面,這裡有製磚、鑲嵌工業、棉麻紡織、軋棉、織毯、碾米、罐頭和食品加工等傳統工業。周圍地區農業發達,有10萬公頃以上的土地被開墾為稻田。建有幾個大水壩,並實行大規模機械化耕作,主要農作物有稻米、小麥、大麥、菸葉、棉花、油籽、黃麻、蔬菜和水果等。另外,還以出產阿拉伯馬而聞名。塔拉爾河盛產鱒魚和鮭魚。 塞姆南(Semnān)是伊朗北部塞姆南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53度24分、北緯35度33分,位於塞姆南省的西部、厄爾布茲山脈的南麓,西距首都德黑蘭291公里,東北有鐵路及高速公路通往伊瑪目魯德(Emāmrūd),東可前往本省中心城市拉什姆,東南有公路可達伊斯法罕省的詹達格(Jandaq),西南有鐵路經由加姆薩爾進入德黑蘭省。 這個省會海拔1138公尺。氣候良好,冬天平均氣溫2月份為3.2℃,夏天7月份平均氣溫為33.6℃。全市約有25.2萬人口。城中有12世紀修建的清真寺和大教堂,有紡織廠和蜜餞廠,還有地毯編織手工作坊,是當地穀物、棉花和菸葉市場。 拉什特(Rasht)是伊朗裏海南岸吉蘭省的省會,早在17世紀沙俄向南擴張時,就是吉蘭省省會的所在地。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數度被俄國佔領,並導致當地經濟的衰退。現在,這裡成為地區性的行政和文化中心。1962年,這裡的薩菲德河上建成一座大水壩。20世紀70年代,又擴建了一條輸油管道,促進了當地工業的發展,建有絲織廠和大麻纖維加工廠。 這個伊朗在裏海沿岸地區最大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9度36分、北緯37度16分,瀕臨薩菲德河的一條支流,西北可通恩澤利港,東與拉希詹為鄰,南達巴赫拉,擁有85萬多人口。由於善用附近恩澤利港的海運優勢,現在這裡已成為伊朗和俄羅斯間最重要的貿易往來中心。由於這一帶氣候溫和,雨量較大,因此成為農業重地。城市周圍是稻田和已經部分開墾的林區,森林中有當地特有的樹種,如高加索核桃等。大部分耕地都種植稻米,其他農作物有菸葉、水果、蔬菜和茶葉,從而使拉什特成為稻米、茶葉、花生和蠶絲的重要市場和加工中心,另外還生產肥皂、玻璃、刮臉刀片和麻袋,也是伊朗生產魚子醬的重鎮,在他和恩澤利港之間的路上,有伊朗最知名和最重要的魚子醬工廠,謝絕觀光客參觀。 市郊有一座國內線機場,每天都有航班與德黑蘭來往。與馬什哈德之間,一週有兩次班機,也可以和國內主要城市間保持空中營運,多係一週一班。這裡的長途車站,每天都有大巴士往返於伊朗西北部各大城市,尤以通往恩澤利港和德黑蘭的車次為最多。這裡市區缺乏現代化大城市的景色,大多數建築物都紅瓦屋頂的兩層樓木質樓房。但是市面車水馬龍,也相當熱鬧。 馬蘇雷(Masouleh)是市郊山區相當古老的農村,早在公元10世紀時,就開始有人居住。它像梯田一般,房屋一層層蓋在海拔1000多公尺的山坡上,主要建材是黏土磚,其特色是山村的屋舍因為建在陡峭的斜坡上而相互連結,並因差距的關係所以鮮有「道路」,樓上住家的院子同時就是樓下住家的屋頂。房屋的外觀覆以黃色黏土磚的用意,在於可使房屋在山上的濃霧天氣狀況下,能提供較為良好的能見度。 這個山村因為有點特殊,所以也成為一個小觀光景點,除了可以看到外國觀光客外,也有不少當地人和戶外教學的學生。蜿蜒的石階小路兩旁有許多商店,販賣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紀念品,但是各家商店所賣的東西都大同小異,沒有太多的當地特色,並且很多都是中國製的。


各城市風光好

托爾巴特海達里耶(Torbat-e Heydariyeh)是呼羅珊省中北部的重要城市,它的名稱源自一位名叫戈特布丁‧海達爾聖人,他於1230年逝世後,便葬於此地,聖墓遺留至今。 當地的經緯度為東經59度13 分、北緯35度16分。它位於馬什哈德以南128公里處,是當地公路交通的一個重要樞紐,有公路通往北面的馬什哈德和南面的扎黑丹。在地理關係位置上,它北鄰伊斯蘭堡,東與托爾巴特賈姆(Torbat-e Jām)遙相呼應,東南通羅什哈爾,西南近卡什馬爾(Kās-hmar)。 城內還有一座古代城堡和伊斯哈格汗方舟的遺蹟。這個城市的貿易以農產品交易為主,現在約有18.2萬人口。 加延(Oā'en)市也是伊朗東部呼羅珊省的城市,以前曾是境內南部高地地區的首府。經緯度為東經59度11分、北緯33度44分,位於托爾巴特海達里耶市以南234公里處的丘陵地區,有公路通往北面的馬什哈德和南面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扎黑丹,東經沙赫拉赫特可以前往鄰國阿富汗,南和塞代接壤,西北可接阿薩達巴德。 現在的城市建於15世紀,曾被烏茲別克人佔領過;16世紀後被阿巴斯一世所征服。現在這裡約有8.5萬人口,主要的工業是地毯和毛毯編織業,主要的農產品有穀物、蕃紅花、蔬菜和羊毛等。市內也有不少歷史遺蹟。 博季努爾德(Bojnūrd)是呼羅珊省西北部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7度19分、北緯37度28分。北隔阿特拉克(Atrak)河可與鄰國土庫曼接壤,西北可通往阿什哈內,南接埃斯法拉延,東通希爾萬(Shirvān),約有20萬人口。 1997年2月4日,在相隔1小時內發生兩次大地震,分別為芮氏規模5.4和6.1,至少造成72人死亡,200多人受傷。附近有14個村莊被夷為平地,另外45個村莊也發生嚴重災情,並有芮氏規模4~4.9級之間的餘震。 比爾詹德(Birjand)是呼羅珊省東部的一個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9度13分、北緯32度53分,位於加延以南111公里處,北鄰塞代;東和邊城阿瓦士遙相呼應,並與塔巴斯接壤;也有公路通向東南方的薩爾比謝;西南界霍斯卡;西北達伊姆。庫斯夫河穿城而過,這條河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都乾枯無水。 這個海拔1455公尺的城市,是伊朗東部南北公路的重要樞紐站。由北往南的公路至此分出兩條路線,一條可抵達波斯灣的阿巴斯港,另一條則通往扎黑丹。此地出產的羊毛品質優良,編織地毯是當地最主要的工業。現在全市約有18.5萬多人口。 古昌(Quchān)是伊朗東北部呼羅珊省北部的城市。在歷史上,它一再遭到地震的嚴重破壞,目前城市建於1895年。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8度30分、北緯37度6分,北有公路經由伊瑪目戈利和巴季古蘭兩市,前往鄰國士庫曼的阿什哈巴德(Ashgabat),西北也有公路通往希爾萬(Shirvān),西有埃斯法拉延,南和道加伊接壤,東南有公路經由恰納蘭至馬什哈德。 這個城市海拔1149公尺,人口稠密,全市有超過23萬居民,大多數是17世紀移居此地的庫德族後裔,目前許多居民仍然過著游牧生活。這裡土地相當肥沃,周圍地區盛產穀物,還有大片葡萄園。 圖斯(Tus)位於馬什哈德西北方24公里處,是呼羅珊省境內的小城。早在公元前4世紀這裡就已成為城市;12~13世紀初曾是花剌子模王國的首都,因此繁榮一時。1220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鐵騎攻掠此城,倖存下來的居民便遷居往馬什哈德。自此之後,圖斯便衰落下去,變成一個小城鎮。現在當地仍然殘存著連綿25公里長的古城牆。市內古城堡的廢墟中,有伊斯蘭教第一哲學家亞爾‧蓋沙里之墓。 城內有名的古蹟還有費杜西之墓(Tomb of Ferdowsi)。費杜西是伊朗11世紀的傑出詩人,他花了整整35年的時間,整理出自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傳入伊朗後、散失的古波斯神話和傳說,編成長篇敘事詩「國王之書」。據說如果不是他專心一志,伊朗大部分波斯神話及傳說,恐怕早已散失殆盡。 這部長篇敘事詩是獻給伽色尼王朝國王穆罕默德的。不料,穆罕默德不履行支付5萬金幣之約,僅以兩萬銀幣支付給詩人。當金幣運到時,詩人正在公共浴室洗澡,當他看到金幣袋內裝的竟是銀幣時,自尊受損,一氣之下,便將所有銀幣分給在場的人,並打算回到他出生的故鄉去。後來傳說穆罕默德國王心生悔意,決定補送5萬金幣給詩人,熟料金幣送抵城門時,詩人的出殯行列正從另一個城門出去。 內沙布爾(Neyshābūr)是呼羅珊省北部的重要城市,也有悠久的歷史,公元5世紀時由薩珊王朝國王沙普爾一世所建,將它建為當時境內的拜火教中心和貿易中心,並於公元5世紀成為皇家駐地。後來幾度興衰,13世紀時遭受兩次地震的災害及蒙古人入侵的破壞,但都能迅速加以復建。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8度50分、北緯36度12分,在地理位置上,有鐵、公路通往東面相距52公里處的馬什哈德,西南有公路通往薩卜澤瓦爾,西與蘇丹阿巴德接壤,西北有鐵路經霍克馬巴德西面的塞姆南省,北可通加伊,東北與恰納蘭相呼應。 此地有18.5萬多人口,海拔1213公尺,地處寬闊、肥沃的平原,已成為國內農牧產品的重要交易市場,種植有穀物和棉花,並經營地毯和陶器的買賣。這裡所生產的內沙布爾陶器(Neyshāb-ūr Pottery)歷史悠久,製品風格豪放,最明顯的特點是用黑色和赭色繪畫鳥類時,以白色和綠色加以點綴,也有的陶器則在裝飾背景上畫有粗獷的人物和動物圖案,據說這種風格起源於公元9世紀時河外地區,可以看得出它與薩珊王朝時代及中亞細亞的製陶藝術有著密切的聯繫。 內沙布爾留有不少中世紀時期的歷史遺蹟,有建於1643年的精美圓頂陵墓。在一座清真寺附近,還有12世紀波斯天文學家和詩人歐瑪爾‧海亞姆(Omar Khay-yam)的墓地。 卡拉季(Karaj)是德黑蘭省的重要城市,位於德黑蘭省的中西部,經緯度約為東經51度2分、北緯35度50分,位於厄爾布茲山南麓,有鐵路及高速公路前往51公里處的首都德黑蘭;它的南方為蘇丹阿巴德(Soltānābād),也有鐵路通達;西北有鐵路和高速公路通達加茲溫省的阿卜耶克。 這裡的對外交通非常便捷,德黑蘭至大不里士的鐵路正好從這裡經過,市內設有火車站。另外,德黑蘭至大不里士的公路幹線,也在此分出一條支線。 目前這個城市擁有28.5萬多人口。1961年,在附近的卡拉季河谷上,修建一座容量為1.84億立方公尺的大水庫,使這裡的農業得以迅速發展;市內並有糖廠和化工廠。 戈爾甘(Gorgān)舊稱阿斯特拉巴德(Asterābad),是馬贊德蘭省中部的一個重要城市,在很早以前就已存在,19世紀時曾連續遭受卡札爾-土庫曼(Qājār-Turkm-en)部族的破壞。20世紀30年代又遭受一場大地震,震後城市得以重建,並改名為戈爾甘。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4度29分、北緯36度51分,臨加雷河支流,西距裏海37公里,是裏海沿岸鐵路東部的終點站。西側的貝赫沙赫爾港是戈爾甘的外港,也是馬贊德蘭省最大的港口。它北與阿格加萊為鄰,東北和阿扎德沙赫爾相呼應,南界塞姆南省,西與科爾德庫伊接壤。現在全市有25.2萬人口,市內有穀物、肥皂和地毯銷售市場。 阿莫勒(Āmol)也是馬贊德蘭省中北部的城市,它建立的確切年代雖然無法查考,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早在公元2~6世紀的薩珊王朝時代,這裡就已經有了城鎮。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此地後,逐步發展為重要的貿易中心和學術中心,並且是阿巴斯王朝泰伯里斯坦(Tabaristān)省的首府,以出產精美的陶器而出名。11和14世紀時,阿莫勒又先後遭到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劫掠。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又多次遭受到地震和水災的嚴重破壞,但歷次劫難後都得以重建,而且一直都是裏海南岸地區的重要城鎮。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2度21分、北緯36度28分,臨哈爾赫茲(Harhāz)河,北距裏海26公里,東北有公路通往巴博勒薩爾,東距巴博勒22公里,並有公路通達省會薩里,南界班德帕伊,西達瑙沙赫爾。全市約有12.5萬人口。 現在的阿莫勒新城,位於舊城偏東處。這一帶盛產柑橘和稻米,附近地區還有煤礦和鐵礦。當地最出名的歷史遺蹟,是薩珊王朝時代一位大臣布祖爾米哈爾(Buzurjmihr)的陵墓。 巴博勒(Bābol)是馬贊德蘭省北部的靠海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2度42分、北緯36度33分,它臨巴博勒河,北距裏海24公里,東北有高速公路通往貝赫沙赫爾,東距省會薩里只有22公里,西可通往阿莫勒,西北與巴博勒薩爾接壤。 這裡有個國內線機場,有班機和國內各主要城市營運。公路交通比較方便,可通往裏海沿岸各城市,全市約有21.2萬人口。 市區寬敞熱鬧,房屋建築精緻,有不少清真寺和叫拜樓。市內有一些加工業,但是大部分工廠都設在南方8公里處的沙希。北面的巴博勒薩爾,以前是巴博勒在裏海邊的外港,後來因為泥沙淤積和水位下降而失去作用,現在則成為國內避暑勝地之一。 恰盧斯(Chalus)是伊朗北部馬贊德蘭省西北部濱海的度假小城,也是伊朗人的旅遊名城。經緯度為東經36度50分、北緯53度10分,位於裏海南岸潮濕的平原上,它的北方是面對一望無際的裏海;東方有公路通往瑙沙赫爾;東南與謝姆遙相呼應;南面有長途巴士前往加奇薩爾,與首都德黑蘭間相距約200公里;西南界烏錢;西北方與海邊城市通卡邦為鄰,離裏海沿岸第一大城拉什特約375公里。因為坐落在厄爾布茲山北麓,山峰迭起,雲霧裊繞,鳥瞰裏海,真是美不勝收。 在附近的哈扎爾(Khazar)度假小鎮上,有家濱海的5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阿扎迪(Azadi),在伊斯蘭革命前稱為凱悅麗晶大酒店(Hyatt Regency Inn),為觀光客提供豪華、高尚、舒適的度假和住宿服務,相信很多觀光客都會選擇這裡作為度假天堂,享受這裡一流的餐廳、獨特的精品店、遊艇、高爾夫球場和騎馬等休閒活動。飯店內還有透明電梯,可以欣賞裏海的海景。 西郊約12公里處,有一個獨特的蘭馬克阿布德(Namak Abrud)小村莊,有纜車可搭,遊客們可以搭乘纜車上山,除了可以鳥瞰整個恰魯斯附近和裏海風光外,到了山頂往往置身於雲霧中,另有一番風情。 恰魯斯與德黑蘭之間有條非常著名的公路,因為這條公路翻越壯麗、險峻的厄爾布茲山,道路彎曲,迴旋及壯闊的風景,令人拍案叫絕。 這裡居民的樣貌跟伊朗內地人的長相有點不同,根據當地人的說法,傳說諾亞一家在上帝毀滅世界後,留在裏海一帶世代相傳。因此相信在裏海周遭生活的人,身上也必然流著諾亞的善良血液。 這一帶的人,物質生活簡單純樸,街上車輛不多,有幾座清真寺。大多數居民說的是古語,那是在波斯語中,再加上阿塞拜疆語及土庫曼語。當地最熱鬧的地方是個露天大市集,也是當地農民、牧民和漁民集散的地方,由於是個伊斯蘭教國家,所以市集內男女界限分明,擺攤的一定是個男人,購物的大部分是女性,她們多半是披著黑布只露出臉部的女性。攤販多數以售賣農產品為主,如番茄、蔥、蛋和日用品等。 拉姆薩爾(Ramsar)是馬贊達蘭省北部的濱海小城,也是伊朗著名的濱海度假小鎮,位於裏海之濱,又稱為裏海度假區,它坐落在伊朗北部厄爾布茲山北麓,有很長的海岸線,終年四季長青,很像中國江南,土壤肥沃,雨量充沛,不僅是伊朗重要的農業基地、經濟發展區,更是伊朗著名的熱門景點。每年新春之際,前來觀光的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為伊朗增加了鉅額的外匯。 從德黑蘭出發,穿越厄爾布茲山,先到海邊的森林公園,它以不加任何人工裝飾的自然景觀而著稱,面積廣大,各種樹木交錯生長,其粗獷、纖弱和千姿百態,真是令人驚豔;更有四季不謝的花卉,點綴其中,有如人間仙境。鬱鬱蔥蔥的山林裡,散布著遊客租用的色彩繽紛的帳篷,更使海邊美景錦上添花。如果乘遊艇沿岸行駛,可見海濱錯落著各式可愛的度假別墅和小木屋,有義大利式的尖頂建築,也有越南式的小木屋和澳洲式的茅屋。 裏海之濱的天然浴場遊人如織,但是男女不可同泳,男女海水浴場之間用一條很寬的隔離帶隔開,婦女們在游泳時,也必須穿戴具有伊斯蘭特色的服飾。此外,這一帶部分地區有輻射性的溫泉,是全世界最高自然背景輻射地區之一,其最高劑量為每年每人超過260毫西伏特(MSV)。 依山傍海風景優美的拉姆薩爾海濱,前伊朗國王巴勒維曾在此興建一座度假夏宮,因為這裡地勢較高,可以登高望遠,可將附近的田園與裏海美景盡收眼底。夏宮建築之美和豪華,令人眼眩,深處門廳的四根柱子,均用大理石雕刻而成,尤其是兩座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石獅,更是兇猛而栩栩如生。宮中臥室是西方現代化設施,橢圓形浴池呈乳白色,前國王與他的愛妾常在此用牛乳沐浴。現在這座夏宮已改為博物館,對外開放。博物館附近,聳立著一家五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供高級遊客休憩。 拉姆薩爾在國際上最有名氣 的事,不在它是個旅遊勝地,而係它是國際濕地公約的簽署地。濕地公約又被稱為拉姆薩爾公約(Ramsar Convention),是為了保護濕地而簽署的全球性政府間的保護公約,其全稱為「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Convention of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s),宗旨在:通過國家行動和國際合作來保護與合理利用濕地。這個公約於1971年2月2日在拉姆薩爾簽署,當時有18個國家成為發起的簽約國,而於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直至2010年9月締約國增至160個,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覆蓋著1867片、總面積超過183萬平方公里的重要濕地,並定於每年的2月2日為世界濕地日。 達姆甘(Dāmghān)是塞姆南省的重要城市,位居省境的西北部,在中世紀時是古米斯(Qumis)省的首府和重要城鎮。1723年被阿富汗人摧毀,後來得以重建。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54度22分、北緯36度9分,位於厄爾布茲山脈的正南面,西南距塞姆南171公里,並有鐵、公路經由加姆薩爾進入德黑蘭省,西邊為馬贊達蘭省,北有戈萊斯坦省,東北經由海拉巴德有鐵、公路前往呼羅珊省的馬什哈德。 此地海拔為1200公尺,約有12.5萬人口。市內有一座建於公元9世紀的清真寺,是伊朗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還有幾座塞爾柱(Seljuq)時期的墓塔,附近還有重要的考古發掘地。現在這裡以經銷阿月渾子和薄殼杏核而出名。 馬拉蓋(Maragheh)是東阿塞拜疆的城市,也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13世紀時,這裡曾經是蒙古人旭烈兀所創立的伊兒汗國的國都。當地最著名的歷史遺蹟是5座12~14世紀時的陵墓。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46度14分、北緯37度23分,位於烏爾米耶湖東側,大不里士以南121公里處的德黑蘭到大不里士鐵路線上,東北與阿札蘭遙相呼應,南與米揚道阿卜(Mjāndowab)為鄰,全市約有20多萬人口。 最近幾十年來,這個城市現代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成為附近地區的水果產區中心,每年都要輸出大量的乾果。當地出產的馬拉蓋大理石非常出名,主要為黃色和奶白色,並帶有紅、綠色紋理。 馬哈巴德(Mahābād)舊稱Sāūjbūlāch,曾經是庫德民族主義者策源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庫德人一度在此建立了馬哈巴德共和國。它是伊朗西北部東阿塞拜疆省南部的一個城市,經緯度是東經45度43分、北緯36度45分,位於烏爾米耶湖南方一片肥沃的狹窄谷地上,北距烏爾米耶市48公里,與烏爾米耶湖南端的海得拉巴接壤;西經皮蘭沙赫爾界鄰國伊拉克;西南越過霍姆蘭可與鄰國伊拉克接壤;南面與庫德斯坦交接;東和薩因代日相呼應;東北和米揚道阿通公路。 當地海拔1302公尺,靠近伊 拉克邊界,戰略地位重要,目前是伊朗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 ,有公路通往大不里士及伊拉克的摩蘇爾(Al Mawşil)。現在有40多萬人口,居民以庫德人佔多數。當地還有一些未經考古發掘的土墩。 梅博德(Meybod)是亞茲德省西北方的一個沙漠綠洲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53度40分、北緯32度10分,位於德黑蘭市通往阿巴斯港的主要道路上,以及靠近德黑蘭及克爾曼鐵路交通線上,早在薩珊王朝時期就被命名為梅博德,在伊斯蘭世紀的早期,這個地名就常在史書中被提及,雖然這個古城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已部分多次遭到損毀,但是它仍然在歷史上是重要的古城。 這裡的建築多由泥磚砌成,整個城市有濃厚的綠洲城市味道。城市的最高點是在小丘上一座傾頹的石榴堡(Narenj)遺蹟,面積相當大,周圍有一些頹圮的土牆,已經辨認不出它原先的作用,可能是第二層城牆。這個古老複合式建築,在米底亞王朝統治時期,就已經是王室和貴族,以及高階軍官的居住地。在這個地區,曾挖掘出土許多薩珊王朝時期的硬幣。 石榴堡共分6層,3層在地面上,3層在地下,越下層年代越久遠,整座古堡狀態並不理想,下層的泥磚早因年代久遠及上層泥磚的壓力,化為一堆泥土。地下數層的建築目前幾乎都是掩埋在沙土中,整個石榴堡目前只有上層能夠供遊客參觀,古堡的外圍還可以看到10多公尺高的外城牆遺蹟,據說這座城堡幾千年來從未被攻克過。 市內所有的房屋都是用泥磚建築而成,一直綿延到遠方的沙漠上,高聳的風塔點綴著城市的上空。距離石榴堡不遠處,有一個10多公尺高的圓錐形建築物,木製的大門後是個約5公尺深的大圓洞,還有階梯環繞而下可達底部。稻草和泥沙混合製造的泥磚所搭建的圓錐形外型,可以抵擋沙漠上的高溫,不論地面上氣溫有多高,地底下多能保持28℃恆溫。到了冬季,地下室內會出現-0℃以下的低溫,這時人們會注入泉水,結成超大的冰塊。等到氣候變暖,便在冰塊上鋪層稻草隔熱;到了夏天,可以把冰塊慢慢挖出來販賣。 附近有個古代驛站改建的博物館,裡面有現場的地毯編織展示,還有一家波斯餐廳,供應有沒有酒精清涼的伊朗啤酒。博物館圍繞著中央廣場,廣場中央有個深入地下約1公尺的小亭,有清涼的泉水汨汨流出地下水池,它是坎納特水道系統的一個出口。 梅博德近來積極發展觀光事業,整個沙漠綠洲城市的規模已在逐漸擴張中,城市的邊際已經逐漸與西北邊的阿爾達坎(Ardak-an)市連接融合了起來。 納茵(Nain)是伊斯法罕省東南部的一個小市鎮,經緯度為東經53度5分、北緯32度52分,西距伊斯法罕市約150公里,北通內耶斯塔納克,東北與阿納拉克(An- arak)遙相呼應,南與亞茲德省為鄰,西南與亞茲達巴德接壤。 這個城鎮雖非最古老的地毯編織城市,但卻是高品質地毯產地之一,因為它吸收了伊斯法罕大多數的地毯編織技巧,同時還融入自身的編織特點。納茵地毯通常是羊毛與真絲合織,用白色的真絲構織花紋的輪廓,是它典型的特徵;絲和毛的比列非常協調。 扎蘭德(Zarand)是克爾曼省中北部的一個小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56度30分、北緯約30度32分,東南距省會克爾曼60公里,西北與首都德黑蘭間有700公里距離,北面有鐵、公路通達庫赫博南(Kuhbonān),東北有公路直達拉瓦爾,東南與戈韋哈內為鄰。全市只有1.8萬人口。 這個城市於2005年2月22日上午10時25分,發生芮氏規模6.4級強烈地震,一陣山崩地裂後,建築物紛紛轟然倒塌,慌亂的民眾在大雨嚴寒中爭相逃出戶外,但至少已經有377人喪失,超過千人受傷,有90%房屋被毀。 卡澤倫(Kāzerūn)是伊朗南部法爾斯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1度38分、北緯29度37分,位於設拉子以西96公里處,西南距布什爾港121公里,北有高速公路通努拉巴德(Nūrâbâd),東北與舒勒呼應。現在約有15.5萬人口。 這個城市地處公路幹線旁,四周是椰棗樹、柑橘園、麥田和菸葉田,也盛產稻米、棉花和葡萄。城北19公里處,有古城遺址,在山洞中有公元3世紀薩珊王朝沙普爾一世的雕像。 博魯傑爾德(Barūjerd)是伊朗中西部洛雷斯坦省北部的重要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48度51分、北緯33度59分,位於哈馬丹以南125公里處,東北與哈馬丹省為界,東南與道魯德間有公路相通,西北和努拉巴德對峙,地處從波斯灣和胡齊斯坦省到首都德黑蘭的主要公路線上,海拔1700公尺,市內有許多古蹟,現在約有18.5萬人口。 蘇薩(Susa)是古代埃蘭王國的首都,也是伊朗重要的古都之一,據悉早在公元前7000年便有人類在此居住,但在歷史上,它最少曾有三次遭到徹底的摧毀。第一次是在公元前647年,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Ashurbanipal)在入侵時,澈底毀壞了這座城市,直到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定都於此,蘇薩才得以復興。到了公元638年,伊斯蘭穆斯林軍隊入侵此地時,使它又遭受到毀滅性的破壞。1221年,入侵的蒙古軍隊同樣澈底毀滅了這座城市。從此以後,蘇薩就消聲匿跡,而今成為一個人口約6.5萬的小城。 1850年,英國考古學家洛夫特斯(W. K. Loftus)確定這裡是蘇薩遺址,一共有四個堆:第一堆是城堡,出土有方尖碑、石柱和漢摩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第二堆在東面,是大流士一世王宮所在地;第三個在南邊,有埃蘭的王城;第四個是貧民居住區。並在遺址的最低層,發掘出極為精緻的陶器。 古都蘇薩遺址的位置,在底格里斯河東方240公里處,也就是在胡齊斯坦地區卡爾黑(Karkheh Kur)河畔的札格羅斯山麓,現在除了成為熱門觀光景點外,也是考古學的重要地點,並因什葉派穆斯林與猶太人的先知但以理而聞名於世。 此地有一些古蹟和景點值得觀光客的參觀,首先可以參觀先知但以理的墓(Tomb of Daniel Holy Shrine)。但以理是生於猶大國的希伯萊人,被巴比倫國所俘虜,國王尼布里尼撒選了很多希伯萊青年俘虜作為自己的侍者,但以理便是其中之一。之後他在巴比倫宮中接受教育,且在宮廷中任職,因能解釋尼布甲尼撒國王一些無法理解的夢,故倍受國王的重用。巴比倫亡國後,被米底亞和波斯兩帝國所取代,但以理一直都被重用,並在波斯帝國中任官職。他死後被葬於當時波斯帝國的京城蘇薩,並建築了華麗的墓園。後來帖木兒入侵波斯,搶奪他的遺骸安葬在今日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Samarkand)。但以理之墓有別於伊朗其他伊瑪目或聖人陵寢的建築式樣,他的陵墓並非圓頂,而是狀似霜淇淋純白色尖塔,並一樣受到人們的崇敬,每逢假日、先知紀念日或悼念日等重要日子,民眾會前來祈禱。 阿帕大拿宮殿(Apadana Palace)遺址也是在蘇薩境內,公元前538年,居魯士大帝奪取了蘇薩,他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將京城遷到蘇薩。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蘇薩,他猝死後帝國分裂,由帕提亞王朝取代之,將泰西封(Ctesiphon)作為夏都,蘇薩則定為冬宮。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在公元116年從帕提亞帝國手中攻下蘇薩,但他因擔心後方的反叛而被迫撤兵,直到公元3世紀後的薩珊王朝時期,蘇薩仍係繁榮大城市。現在城內的阿帕大拿宮殿遺址,只剩下荒煙漫草,零散的斷柱殘跡,非常悽涼。 恰高占比爾(Chogha Zanbil)神殿,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伊朗第一個世界文化 遺產。它坐落在蘇薩以西約25~30公里處,是古埃蘭時期的塔廟式建築,也是少數幾個不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內的巴比倫塔廟建築。係由古埃蘭國王翁塔許‧納布泰爾瑞夏(Untash Napirisha),為了對蘇薩保護神茵夏希內克(Ishushinak)表示崇敬,而於公元前1250年建立了這座神廟,是一座由5座同心圓的塔壘建而成的塔廟建築,最裡面和最高的一座離地面有50公尺,底部的長度約1200公尺,目前僅存最底的3層基底堪稱良好,現在從地面往下俯視,已經看不到當初下面建造的磚牆和隔間,而是現在所看到的土堆,因為當初在塔廟裡所使用的建材都是未經過窯燒的土磚,經過700多年的風化後,而轉變為現在所看到的土堆。但是塔廟的外牆是經過窯燒製程的磚塊所砌建,並且都是在離牆基一公尺高的磚塊上刻有古埃蘭的楔形文字。在神殿的整個地下區塊中,還有整套完整的供水系統,令人讚嘆不已。 阿加賈里(Agna Jari)是胡齊斯坦省東南部的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49度30分、北緯30度20分,位於哈夫特蓋勒東南方96公里處。北鄰帕里斯,東南與帕扎嫩接壤,南通亨迪詹,西南方有霍梅尼港,有公路向西北通往拉姆希爾。 1937年,英波石油公司在這裡發現了大油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石油市場因經濟蕭條而萎縮,所以這個油田戰前並未投產。1944年,由於戰爭的需要,阿加賈里油田開始投產。伊朗其他油田的原油比重都較低,在提煉過程中出產較多的汽油和煤油,而阿加賈里油田的原油比重屬於中高級,能出產較多的燃料油。 1946年,這個油田修建了一條長51公里的輸油管,接通加奇薩蘭油田通往阿巴丹的輸油管道,後來又接通了至馬舒爾港的輸油管。1966年,這個油田又鋪設一條169公里長的輸油管道,接通加奇薩蘭油田至哈爾克島的輸油管系統,以便原油從那裡直接裝船出口。現在阿加賈里油田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油田,產量約佔全國原油總產量的一半,而且也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目前全市約有25.3萬人口,大多數都是油田工人。 帕扎南(Pazamun)是胡齊斯坦省東南部的重要城市,經緯度約為東經50度、北緯30度10分,位於阿加賈里和加奇薩蘭之間,北與帕里斯遙相呼應,東有幹線公路可通貝赫貝漢,西南方鄰享迪詹,西方與霍梅尼港相對峙,西北方和阿加賈里接壤。 這裡有國內最大的天然汽田,它的發現純屬偶然;1937年,在鋪設加奇薩蘭至阿巴丹輸油管道的工程中,偶然發現這裡地下儲藏著極為豐富的天然氣。1943年,帕扎南天然氣田正式投產,以生產航空氣、油所需要添加的液化氣。 1948年後,隨著馬沙爾油港的建立,已停止運油的加奇薩蘭輸油管,改而用來從帕扎南氣田向阿巴丹輸送液化氣。1960年,帕扎南也發現了油田,但是產量不大。目前這裡有21.5萬人口,大部分是氣田和油田的工人。 迪茲富勒(Dezfūl)也是胡齊斯坦省的城市,又叫做迪斯孚爾(Dizfūl),經緯度為東經48度24分、北緯32度23分。它位於省境的北方,臨迪茲河,處於札格羅斯山麓旁,海拔143公尺。西北與安迪梅什克(Andimeshk)為鄰,東南和舒特塔爾接壤,西南達舒什。這是洛雷斯坦地區牧民的冬季市場,現在約有21.2萬人口。 迪茲河上有一座長410公尺的古橋,據說是公元4世紀時,由沙普爾二世修建而成。在冬末,當聖經上說到過「晚雨」降到高地雪堆上的時候,發源自札格羅斯山脈的迪茲河,水量就會驟然大增,再加上迪茲富勒海拔底,因而常常會受到初春時節水患的災害,有時竟會被水連續淹沒達100多天之久。 1962年,迪茲河大壩建成後,水災得以消除,後來伊朗政府又興建一系列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使這裡成為農業產區,稻米產量顯著增加。除了稻米、小麥、大麥、蔬菜和水果等原有農作物外,還引進了甘蔗、油籽、靛青和豆類等農作物。 這個城市在迪茲河的右岸,有一座國內線機場,並有航班和國內各大城市營運。伊朗的縱貫鐵路也經過這裡,迪茲河右岸建有火車站。在迪茲河上游多魯德以下133公里長的鐵路線上,就有48公里長的隧道,並且跨越迪茲河9次,還伴有陡彎和螺旋隧道。在一個地方,4公里長的鐵路線的直線距離只有299公尺,修建之難度可想而知。另外,迪茲富勒的公路交通比較發達,可以通往伊朗西南部的各大城市。 霍梅尼港(Bandar-e Khome-yni)原名沙赫普爾港(Bander-e Shahpur),經緯度為東經49度4分、北緯30度26分,位於波斯灣頂端胡爾木薩灣東北部的岸上,西距阿巴丹不足60公里,西北有鐵路通往阿瓦士,與東北方的拉姆希爾(Ramshir)通公路,也有公路前往東南方的享迪詹。 這裡是伊朗縱貫鐵路南端的終點站,它偏離阿拉伯河口,在此地建立港口,既可以避免因阿拉伯河口污泥淤塞而造成的航行困難,又能夠避免和伊拉克發生領土糾紛,因為這裡的兩伊國界線,不是像通常那樣劃在河流的中心線上,而是沿著東海岸劃定的。這個港口主要的輸出品是原油和原油製品,港內還有一家化肥工廠。 馬沙爾港(Bander-e Mahsh-ahr)位於霍梅尼港以北16公里處,港口始建於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戰爭的影響停止修建。大戰結束後,工程重新上馬,並於1948年重新開港。建設這個港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輸出加奇薩蘭油田,以及阿加賈里油田所生產的原油,以緩解阿巴丹港的壓力。 「馬沙爾」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是「鹽水」的意思,而在波斯語中卻是「月亮」之意。這裡的天然條件要較阿巴丹港優越,阿巴丹港因受阿拉伯河所限,只能停靠2.5萬噸的油輪,而馬沙爾港則可停靠排水量4萬噸級較大型的油輪。 後來,隨著阿加賈里油田和加奇薩蘭油田原油產量的大幅度增加,馬沙爾港已無法滿足實際要求,乃於1966年又建成哈爾克港取而代之。馬沙爾港也停止輸出原油,而改成專門輸出阿巴丹煉油廠、所生產的各種精煉油的出口港,為此又興建了幾條由阿巴丹通往馬沙爾港的輸油管道,其中有一條是加溫管道,以便在較冷的冬季運送燃料油。另外,港口還興建有許多貯油設備。 霍拉姆沙赫爾(Khorramshahr)是胡齊斯坦省西南部的一個河港,1837年時曾遭到土耳其人的破壞,1847年劃歸波斯卡札爾王朝。1887年,一位英國商人在卡隆河上,開闢了霍拉姆沙赫爾至阿瓦士汽船航運業務,航線全長為160公里。20世紀初,英國人搭西在卡隆河上游尋找油田時,所需的一切設備都是從這條航線運去的。1924年,這裡由伊朗中央政府直接管轄,才改稱為霍拉姆沙赫爾,意思是「碧綠色的小鎮」,因為這裡有大片的綠色樹林。 1927年,伊朗巴勒維王朝的禮薩王,決定修築一條長1418公里標準路軌的南北向鐵路,連接霍拉姆沙赫爾至德黑蘭。這條縱貫鐵路經由許多國家的合同商組成的修建公司,經過11年的艱難施工,才於1938年建成通車,從而大大改善了霍拉姆沙赫爾港的吞吐能力,當年這裡設有許多外國領事館,伊朗海關總部也是設在此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伊朗縱貫鐵路的銜接,港口設備大獲改善。20世紀50年代後,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將全國總部設在首都德黑蘭,而將油田總部設在霍拉姆沙赫爾,以便更有效地協調和管理胡齊斯坦省內的七大油田。在20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中,這裡成為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無數次的激戰曾在此展開,所以這裡曾一度改名為胡寧沙赫爾(Khuninshahr),也就是「血戰之城」的意思。 這個城市舊名叫做穆哈姆默拉(Mchammareh),經緯度為東經48度11分、北緯33度30分,坐落在卡隆河右岸,卡隆河流經此地後,便匯入阿拉伯河的河口。東南面距波斯灣72公里,距阿巴丹僅18公里;北有鐵路經由哈米德,再通往庫姆至德黑蘭;西界鄰國伊拉克;現在約有32萬人口。目前這個港市每年裝卸進口貨物161萬噸,出口物資45萬噸,多為精煉石油。 舒什特爾(Shushter)是伊朗西南部胡齊斯坦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8度51分、北緯32度3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卡隆河與其一條小支流匯合處下游的小高原上,西北距迪茲富勒21公里,東離拉利市10公里,南與馬斯吉德蘇萊曼接壤,是個要塞型的城市。在2009年6月28日前,世人對名不經傳的它完全陌生,由於這天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列入第1315號世界文化遺產,才讓人對它有了興趣。 這裡氣候炎熱,夏季高溫可達53℃,7月分平均氣溫也在47.3℃左右,市內有許多磚石房屋和華貴住宅,都建有夏季避暑用的叫做Zir Zamin的地下室。這個城市有發達的公路網和周圍地區相連,現在約有12.5萬人口。 城市以古代卡隆河水利工程而聞名,建於薩珊王朝一座長550公尺,架在瓦萊里安(Valerian)橋上許多曲拱上的石築水壩,由羅馬戰俘所修建,為了防止大壩上游河床遭受侵蝕,河床都鋪上用鐵條綑在一起的大石條,它控制著卡隆河水。到了19世紀時,大壩已不堪使用,現在已成為廢墟,只有35個橋拱被保存下來。 1973年,巴勒維王朝開始實施一連串振興當地的經濟計劃,在卡隆河的另一側興建一個新城區,提供當地從事糖業及加工製造業僱員的住所,還包括了商店、清真寺、學校、車站及休閒設施。但是工業發展已造成廢水污染,對當地環境有嚴重的不良影響。 現在部分河水仍用於驅動磨粉機和發電,深達30公尺的加爾加爾運河周圍仍係農業區,生產小麥、大麥、蔬菜和水果等農作物,也生產甘蔗、粙籽、靛青和豆類等經濟作物,所產農作物大部分供應給周圍的石油產區。 哈夫特蓋勒(Haft Gel)是胡齊斯坦省中東部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9度32分、北緯31度27分。坐落在馬斯吉德蘇萊曼東南方53公里處,西距阿瓦士61公里,東北通伊澤(Iaeh),東南鄰拉姆霍爾木茲,西南界馬倫,有公路網與周圍地區相連,現在有10萬多人口。 1928年,英波石油公司在這裡發現了大油田,產量不久就超過了馬斯吉德蘇萊曼大油田,建有輸油管道通往阿瓦士,隨後併入馬斯吉德蘇萊曼到阿巴丹的輸油管道,目前是伊朗國內第4大油田。 納夫特薩非德(Naft Safid)也是胡齊斯坦省的小油城,位於馬斯吉德蘇萊曼和哈夫特蓋勒之間,北距馬斯吉德蘇萊曼20公里,南和哈夫特蓋勒之間有16公里距離,並有發達的公路網和周圍地區相連,現在有8.5萬人口。1934年,英波石油公司在這裡找到了油田。1954年,這個油田修建了一條長20公里的輸油管道,接通了馬斯吉德蘇萊曼油田至阿巴丹的輸油管系統。目前這裡原油產量居國內各油田的第八位。 貝赫貝漢(Behbahān)也是胡齊斯坦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0度14分、北緯30度35分,坐落在馬倫河旁的扎格羅斯山麓,北距加奇薩蘭19公里。隨著附近油田的開發而繁榮了起來,有公路通往北面的阿瓦士和南面的卡澤倫。現在有20萬人口,附近有薩珊王朝阿拉詹古城的遺蹟。 拉利市(Lali City)是胡齊斯坦省東北部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9度20分、北緯32度50分,現在全市有8萬多人口。它位於馬斯吉德蘇萊曼以北36公里處,西北為迪茲富勒,西南鄰舒什塔爾,東南方有伊澤。 這個城市於1938年發現石油;1948年,修建了一條38公里長的輸油管道,接通了馬斯吉德蘇萊曼至阿巴丹的輸油管道系統。拉利市目前石油產量在國內各油田中名列第9位。 馬斯吉德蘇萊曼(Nasjed-e Soleyman)是胡齊斯坦省的重要城市,也是伊朗第七大石油中心。這裡最初的地名叫做邁丹納夫頓(Maidan-e Naftun),意思是「油田」。又由於這裡第一口石油井,是在拜火教的蘇萊曼廟遺址上打出來的,後來就用廟名為城市的名稱,以示紀念,而「馬斯吉德蘇萊曼」恰是蘇萊曼廟的中文音譯的譯名。 1901年,在澳大利亞開採金礦發了橫財的英國人威廉‧諾克斯‧塔西,取得了在伊朗全境開採石油的租借權。有趣的是,雖然塔西沒有準確的地質資料來指導他的勘採行動,但他卻堅信,古波斯拜火教廟宇祭壇上不滅的火苗,一定是從地下油層中竄上地面來的油苗。這些油苗大多位於胡齊斯坦省內,於是他就帶領鑽油井隊,在這一地區年復一年不斷地勘探,但都未能找到有商業開採價值的大油田,而他的大部分資金也即將耗盡。 1908年5月,就在塔西幾乎要放棄這項事業時,皇天不負苦心人,非常意外地在一座拜火教廟宇祭壇遺址上,打出了一口高產量的原油井,並隨之在附近地區找到了大量的石油。 1909~1910年,塔西組建的英波石油公司,修建一條從馬斯吉德蘇萊曼至阿巴丹的輸油管道,全長216公里,並設有3個增壓站。為了改善食品供應,石油公司還在產油區設立了數個牛奶場和蔬菜園。 油田區內有一個地方名叫波蘭,因為當年鑽井隊中有許多人是來自波蘭油田,他們對馬斯吉德蘇萊曼油田的開發,有過很大的貢獻。20世紀20~30年代,這個油田得到很大發展,現在這個油田仍是伊朗第七大油田,也是今日世界上最著名油田之一,這裡還建有一家小型煉油廠,用以滿足油田區的用油需求。 馬斯吉德蘇萊曼的經緯度為東經49度18分、北緯31度58分,位於阿瓦士東北方95公里處的丘陵地帶,北與拉利為界,西北有幹線公路通舒什塔爾,西與喬加贊比爾接壤,東和伊澤(Iach)為鄰。現在有15萬人口,大部分都是油田職工。油田生活區設備齊全,有大片的油田工人住宅區,並有大型商店、運動場、學校、醫院和電影院等。 哈爾克島(Kharg Island)是波斯灣北部的島嶼,經緯度為東經50度20分、北緯29度15分,其地理位置東距伊朗本土約38公里,東南距布什爾港55公里。這裡氣候非常炎熱,不適合人們的定居,但是現在卻成為伊朗重要的島嶼之一,這是因為這裡現在已成為伊朗最大的石油輸出中心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石油輸出港。 早在15世紀的時候,這個島嶼就曾引起荷蘭殖民者的注意,他們在島上建立了貿易站。1766年,這裡曾被一群波斯灣海盜所盤踞,此後島上長期荒蕪,沒有人煙。 20世紀後,哈爾克島成為伊朗石油冶煉中心之一,地位日益重要。20世紀60年代後,石油工業的大規模發展,加上馬沙爾港水深不足以容納排水量5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沒有多大的發展餘地,而波斯灣東海岸大都是淺水區,不適合停泊超級油輪,於是地處波斯灣中的哈爾克島,便成為新油港的港址。 目前哈爾克港輸油碼頭長達2550公尺,可以同時停泊10艘大油輪,其中5個泊位可以停靠排水量10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另外最大的一個泊位,可以停靠排水量20萬噸以上的超級大油輪。這個油港裝油速度也非常快速,每小時可以裝一萬噸以上的原油,每天裝油量超過200萬桶。 由於加奇薩蘭油田所處的海拔為671公尺,比哈爾克島高地上最高點的海拔還要高出許多,所以來自油田的輸油管道,途中都不需要設立增壓站,原油在地球重心引力的自由作用下,會沿著輸油管自動地到達哈爾克島高地上的貯油區。這裡的儲油能力為1800萬桶原油,燃料油300萬桶。這裡的石油可再利用地球重心引力的作用,自上而下地送往輸油碼頭,不需要任何動力驅動。輸油碼頭位於哈爾克島1220公尺外的海面上,與本島之間有堤道和棧橋相接。由於這裡裝船方便,開港後超級油輪多願在此裝油。 島上還有一座硫磺廠,伊朗海軍也在此建有一處海軍基地,另外還有一座現代化的溫室,屬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所有,它可以向島上的油港職工提供充足的蔬菜。此外,島上還有一座小型的海水淡化工廠。 加奇薩蘭(Gachsārān)是伊朗西南部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50度47分、北緯30度12分,位於佐赫雷河北岸,西距波斯灣東岸91公里,南與法爾斯省為界,東可通達巴什特,西北界貝赫貝漢,有發達的公路網和周圍地區相連,現在約有38萬人口,大部分都是油田職工;也有少數說土耳其語的卡什伊族人,他們至今仍在油田附近從事農業。 1928年,英波石油公司在這裡發現了大油田,而且和其他地方的所有油田一樣,在高壓下溶於原油中的石油氣驅動之下,原油會自動沿著井管上升,甚至噴出井口,不需要用油泵汲油。 1940年,建成一條通往阿巴丹的輸油管道,全長264公里,從而使油田產量大增。後來鑑於阿巴丹港原油輸出量太大,為了減輕那裡的壓力,乃決定於胡爾木薩灣另建一油港,這就是現在的馬沙爾港。 20世紀60年代,這個油田產量大增。1961年,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建成一條自加奇薩蘭,通往設拉子的天然氣輸送管道,全長469公里,藉以滿足設拉子對能源的需求。1965年,鑑於馬沙爾港的水深,無法容納10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乃在西南方154公里處的哈爾克島,建造了一個新油港,並從加奇薩蘭油田鋪設一條口徑42吋的輸油管,途經120公里非常崎嶇的地區後,抵達波斯灣岸邊的加納韋赫(Ganaveh),再鋪兩條口徑為30吋的輸油管,先經過海底34公里到哈爾克小島後,再經過5公里的海底,最後抵達哈爾克島。目前,加奇薩蘭已成為國內第二大油田區,也是今日世界上最大油田之一。 塔格博斯坦(Tag-e Bostan)位於克爾曼沙阿市的東北方,它雖然是一處小村莊,但卻以薩珊王朝的岩雕而聞名,有些岩雕是薩珊王朝的阿達希爾二世和沙普爾三世的雕像,沙普爾三世的雕像,是在一個三邊開鑿的桶狀圓頂人工洞穴內。 霍伊(Khvoy)是伊朗西部西阿塞拜疆省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44度58分、北緯38度33分,位於烏爾米耶湖北面,南距烏爾米耶市130公里,西可通往鄰國土耳其,北達納濟克,東北通焦勒法與鄰國阿塞拜疆交界,東與鄰省東阿塞拜疆接壤。有鐵路通往大不里士及鄰國土耳其。 這個城市是附近一帶的貿易中心和交通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市區街道寬廣整齊,溪流清澈,垂柳成行,建築布局合理完善。市內有清真寺、商店、旅館和幾座漂亮的花園。郊外土地肥沃,寬闊平坦,灘渠密布,農業發達,盛產穀物和各類青菜、水果。市內現在大約共有18.5萬人口。 比賈爾(Bijar)是伊朗西部的小城,位於薩南達季以北110公里處,居民多為庫德人,從事手織鋪地用品,所產地毯有「波斯錢毯」之稱。比賈爾地毯之所以聞名,是以分量、結實和異常挺硬及耐折著稱。這種毯面非常厚的地毯,是使用獨特的濕織架技術,在編組過程通過噴水使打結的羊毛和經緯線保持濕潤,且多採連續圖案。 這裡地毯多為毛底、雙經、拴土耳其扣,以分量重、結實和異常挺硬而耐折著稱。所謂雙經指的是經線緊紮,而相同抽緊的經線成為兩層,一層幾乎正在另一層的後面。 許多比賈爾地毯具有略為粗笨的奎心圖案,奎心和四角都有花飾,但大地為單一的紅色。其他產品多為重複圖案,包括赫拉特(herāti)圖案,有菱形格子自玫瑰花葉叢中隱約出現。比賈爾還生產大量的織物小樣,有多種式樣和大邊的圖案,供作織製大地毯的模式。 此外,國內重要的城市還有 阿納拉克(Anarak)、阿斯塔拉(Astara)、貝傑斯坦(Baiestān)、班普爾(Bampūr)、巴夫特(Baft)、倫格港(Bandar-e Lengeh)、巴斯塔 姆(Bastām)、博魯傑爾德(Borūjerd)、恰赫巴哈爾(Chan Bahal)、達拉卜(Dārāh)、費爾道斯(Ferdows)、菲魯札巴德(Firūzābād)、戈納巴德(Gonābād)、貢巴德卡布斯(Gonbad-e Qābūs)、伊朗沙赫爾(Iranshahr)、賈赫羅姆(Jahrom)、賈斯克(Jāsk)、喬勒法(Jolfā)、卡 什馬爾(Kashmar)、拉迪茲(Lādiz)、拉希詹(Lāhijān)、拉爾(Lar)、馬蘭德(Marand)、內赫班丹(Nehbandan)、拉夫桑詹(Rafsanjan)、薩布澤瓦爾(Sabzevār)、塞德巴德(Saidabad)、薩蓋茲(Saqqz)、薩韋(Saveh)、沙阿禮薩(Shahreza)、沙赫魯德(Shahrud)、薩拉赫斯(Shakhs)、舒魯(Shuru)、蘇爾馬格(Surmaq)、扎博爾(Zābol)和扎蘭德(Zarand)等。


有7750多萬人口

全國約有7750多萬人口,其 中波斯族(Persian)為主要氏族,屬白種人,佔有全國人口66%,約有5115萬人。他們屬雅利安(Aryan)人種,是最早在伊朗高原生存的古代亞洲人,從土耳其到地中海一直延伸到扎格羅斯山脈,主要以農牧業為生,用土坯造房屋。後來慢慢地與當地人融合在一起,形成「印歐語系人」的一支。 伊朗這個名稱是由「波斯」而產生的,所以至今西歐人仍慣稱伊朗人為波斯人,其實波斯只不過是伊朗的一個省份,現在被稱法爾斯,那裡的人都自稱為伊朗人。而古代的歐洲人都稱波斯人為「住在獅子和太陽地方」的人,因為不論是古代的波斯或現在的伊朗,一直都用「獅子和太陽」做國徽。 雅利安人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分成三支遷移:一支遷往小亞細亞;一支遷往印度;另一支則遷往伊朗,與當地土著融合形成波斯人,並在伊朗高原上建立兩個王國,即米底亞王國和波斯王國。居魯士大帝在公元前550年統一全境,建立波斯帝國。 波斯族主要分布在德黑蘭與哈馬丹一線之南,沿著扎格羅斯山內側和中央高原之間,如中央省、德黑蘭省、法爾斯省、呼羅珊省、塞姆南省和設拉子等地。波斯族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及宗教界中,都佔有重要地位,他們講波斯語,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屬什葉派;極少數人信仰拜火教,多分布在亞茲德和克爾曼附近的一些農村中。 伊朗除了波斯族外,還有許 多少數氏族,其中的阿塞拜疆人(Azerbaijan)約有1007.5萬,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3%,是國內最大的少數民族,屬歐羅巴人種,講阿塞拜疆語,信仰伊斯蘭教,多屬什葉派,大部分居住在國境西北部鄉村中,多以農牧為生。 庫德族(Kurd)佔全國總人口的3%,共有232.5萬人,是西亞的古老民族之一,屬歐羅巴人種,講庫德語,信仰伊斯蘭教,多為遜尼派,和伊拉克的庫德族是同宗。他們多分布在國境西部與伊拉克邊界處,聚居在以西部薩南達季市為中心的庫德斯坦省境內,在阿塞拜疆、克爾曼、加茲溫和馬贊達蘭等地也有庫德族散居,多數從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庫德族人的民族性和獨立性很強,長期以來一直在謀求自治。這個民族非常團結,在播種到收成的這段時間,大家都住在農村裡幹活,待農忙一過,就趕著畜群到牧場去過著游牧的生活。另外,女性在庫德族中人極受尊重,甚至可以擔任族長。 吉蘭族(Gilāns)約佔全國總人口的2%,共有155萬人,他們通用波斯語,但也講吉蘭語方言,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信仰伊斯蘭教,屬什葉派,主要聚居在伊朗北部的吉蘭省,多數從事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 馬贊達蘭族(Mazandarni)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6%,共有124萬人,屬波斯族近親,他們講波斯語和馬贊達蘭方言,信奉伊斯蘭教,屬什葉派。多數人從事農牧業,也有一部分人從事漁業和手工業。 盧爾族(Lur)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2%,共有93萬人,他們說波斯語和盧爾族方言,信奉伊斯蘭教,其先民稱「依蘭人」。依蘭人和波斯人融合後的後裔就是現在的盧爾族人。他們主要分布在洛雷斯坦省和克爾曼沙阿省南部,從事農牧業。山區的盧爾人仍保留著部落的社會組織。生活貧苦,性格強悍。 巴赫蒂亞爾族(Bakhtarān)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共有77.5萬,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講波斯語,信奉伊斯蘭教,是從盧爾族中分出來的,主要聚居在恰恰爾馬哈勒-巴赫蒂里省及其鄰近地區,個別地方至今還保留某些部落結構,從事農牧業。雖然很多巴赫蒂亞爾族人一向都在扎格羅斯山區從事畜牧業,但隨著當地石油工業的發展,許多人已改行當石油工人。 俾路支族(Baloch)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9%,共有69.75萬人口,屬歐羅巴人種,講俾路支語,信奉伊斯蘭教,分布在國境東南部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一帶鄰近巴基斯坦處,半數以上過著游牧生活,其餘則務農為生,個別地區還保存著部落結構,當地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後。 阿拉伯族(Arab)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1%,共有85.25萬,屬歐羅巴人種,講阿拉伯語,信奉伊斯蘭教,多數為遜尼派,主要聚居在胡齊斯坦省及波斯灣沿岸,從事農牧業和商業,他們與伊拉克人及波斯灣的阿拉伯人關係密切。因為聚居地區自然條件較好,經濟文化也較為發達,人們的生活水準也較高。 土庫曼族(Turkmen)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9%,共有69.75萬人,分布在國境東北部與土庫曼交界的地方,過著傳統式的游牧生活,他們與土庫曼人同種,在過去的幾百年時間內,無視於邊界線的存在而襲擊各地村落,因此成為歷代王朝頭痛的根源,即使在現代,他們的勢力範圍界線依然不明確。 他們使用土庫曼方言,但是外表卻似蒙古人,總是戴著圓形無帽沿的大帽子。一般說來,土庫曼族人喜歡吃羊肉,他們認為羊肉的營養價值最高。他們通常把所有的飯菜都摻上羊肉,如將羊肉和米一起煮成飯,或是用羊肉在油中炸,加鹽燒煮等。羊頭和羊角更被視為珍品,羊的腦髓也被視為上品,通常是留給小孩吃。土庫曼族人最喜歡吃的是羊排,還愛把羊骨頭敲開,吸食骨髓,羊奶製品也是他們不可或缺的主食。 巴克泰族(Parktai)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2%,共有93萬人,多數是部落居民,聚居在庫德人居住的南方。 卡什凱族(Karshkay)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8%,共有62萬人,分布在境內的西南部,他們是土耳其人和蒙古人的後代,性格比較凶悍,雖然一年中有9個月是在帳篷和家畜一起生活,但對農耕也非常在行。冬季在南部的盆地上、夏季在山區峽谷間耕作,栽培小麥和玉米,收成很好,品質也不錯。當然,他們的看家本領還是在於畜牧,尤其是馴馬的本領更是無人能及,而地毯的編織,也是非常有名。 他們的家常便飯,是用煎鍋或燒熱了的石頭,烤出像煎餅般的麵包,再加上生洋蔥。他們也喜歡吃大米、蔬菜、酸乳酪、蠶豆、蘿蔔乾,以及蘑菇等食物。至於肉類,則以羊肉最為普遍,牛油也很美味,他們常常帶著東西和外地人交換茶及糖。此外,他們生產的乳酪製品風味也很獨特。 此外,境內還有一些少數民族。馬桑達拉民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8%,共有62萬人。吉卜賽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8%,共有62萬人。阿夫沙爾族佔全國總人口的0.9%,共有69.75萬人。土耳其人佔全國總人口的0.79%,共約61.225萬人。塔特人也佔全國總人口的0.81%,共約62.775萬人。亞美尼亞人佔全國總人口的0.56%,共有43.3萬人。沙塞文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6%,共有46.5萬人。旅居伊朗的華人,不及600人。 全國人口分布非常不平均,城市人口佔63.4%,鄉村人口只有36.6%,居民多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中,特別是石油工業地區。農村人口正在逐步減少中,但也多集中在自然條件較好的農業區,如裏海沿岸一帶,扎格羅斯山區的綠洲和南部盛產石油和油氣的胡齊斯坦省。全國人口增長率為1.6%。一般來說,伊朗北部、西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中東部人口較少,男性多於女性,年輕人超過全國總人口之半。 這也是個貧富分配不均的國家,城市居民一般都比較富裕,也比較西化,因此他們在文化上和保守的伊斯蘭教教士是格格不入的。大多數的伊朗人是貧窮的,許多低收入家庭的就業者,通常在業餘時間裡都會再從事第二職業,藉以補貼家用,因此很多窮苦家庭的男主人都沒有休息時間,更不奢求保健運動,只有不停的勞動,因此睡眠時間太少。政府只好實施免費教育的9年制義務教育,對低收入家庭實施有限度的公費醫療制度,只收象徵性的費用。對普通家庭的生活,也有一定的保障,並有一種低價配給的民生必需品,如米、麵、肉、奶、蛋、植物油、糖和洗衣粉等。國內的加油站對本國機動車輛供應燃油價格,只及世界油價的1/4。 伊朗的官方語言為波斯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古波斯文用楔形字母,7世紀後改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寫,吸收了阿拉伯語、突厥語和蒙古語的一些詞彙;且由於中伊兩國在歷史上時有來往,所以也吸收了一些漢語詞,例如將茶稱為Chai;將瓷器稱之為Chini;將印刷稱為Chap,是來自漢語的「鈔」字。使用這種印歐語系波斯語的,主要是波斯族人、吉蘭族人、馬贊達蘭族人、盧爾族人、庫德族人、巴赫蒂亞爾族人和俾路支族人等。 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主要使用者為土耳其人,他們主要居住在伊朗西部的伊、土兩國接壤處。此外,使用突厥語的,有土庫曼人、阿塞拜疆人、卡什卡伊人和凱加人等。應用閃含語系的主要是阿拉伯人,他們講阿拉伯語,集中居住在南方的胡齊斯坦省和波斯灣沿岸。 這個國家懂外語的人很少,只有少數政府中上層人士和貿易商,以及德黑蘭和一些熱門旅遊點的服務人員會說英語,也有更少數的人會講法語和德語。所以不懂波斯語的外國人來到伊朗,會遭到許多語言上的麻煩,因此外國觀光客在伊朗境內若要單獨出門,務必事先請人寫好波斯文的地址,否則就只好在市區瞎找。若是到海關、機場、銀行或企業公司去,大量的波斯文表格就會使人束手無策。談生意時,即使是想買一、兩件小紀念品,也會長時間搞不清楚賣方所說的價格,所以最簡便的方法,是儘快掌握當地實際的阿拉伯數字,以便用筆或計算機來談價格。


教育有待改善

伊朗對教育相當重視,國家教育經費已佔國家總預算的10%以上。伊朗中央政府設立有兩個管理教育的機構,即教育部、文化和高等教育部。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之前的教育事務;文化和高等教育部則負責主管高等教育的所有事務。 這個國家的教育分為四個階段:即學前教育(幼稚園),初級教育(小學),中等教育(普通中學、中專和職校),以及高等教育等。政府還為有「天才」的兒童設立特殊教育學校,也為弱智和殘疾青少年開辦另一類的特殊教育學校。 已實施9年制中小學免費義務教育制,規定初級教育(小學)為強制性的普及教育,學制為5年;中等教育學制為7年,其中初中3年、高中4年(包括中等技校)。兒童入學年齡為7歲,中學畢業時約為18歲。 根據2010年的不完整統計,全國約有小學63151所、學生1046萬人,小學教師約30萬人。中學約30050所,其中初中約22948所,高中7102所,共有中學生約1125萬多人,其中男生約828萬多人,女生約297萬多人,中學教師22.92萬人。技術學校及職業學校1082所,學生34.91萬人,其中男生約20.6萬人,女生8.61萬人,教師2.19萬人。師範學校563所,有學生2.15萬人,其中男生13745人,女生7715人。全國中小學生共達2171萬人,其中小學生為1046萬人,中學生為1125萬人(包括技術學校、職業學校及師範學校在內)。 伊朗教育部還為居住在海外的伊朗中小學生開辦學校,主要是分設在海灣地區國家和歐洲國家。伊朗小學生的入學率,在第三世界國家中,還是比較高的。 這個國家的高等院校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的正規高等院校,一類是非正規的由神職人員開辦的「伊斯蘭自由大學」。現在全國有傳統的公立高等院校44所(不包括私立的高等大專院校在內),其中15所公立高等院校集中在首都德黑蘭,另外29所公立高等院校分布在其他14個省市內。全國公立高等院校共有學生約37萬人,其中男生約24萬人,女生約13萬人,教師約2.85萬人。在大學生中,學習人文科學的最多,其次是醫學科系,選讀理工科的學生不多。現在全國共有公私立傳統高等院校346所,全部大學生132萬。 非正規的特殊大學「伊斯蘭自由大學」,由神職人員主辦,其經費不靠政府,而是由穆斯林公眾的捐款而來。這種自由大學也設有人文科學、理工學科和醫學科。學校分全日制和夜校兩種課程,報考者不需中學畢業證書和其他有關證件,但入學考試和傳統正規大學相同,且學費比公立大學貴。全國在各地共設有自由大學約百家,在校學生約有40萬人,但最先不被文化和高等教育部所承認,後來在伊朗最高文化革命委員會的壓力下,才向神權屈服。 德黑蘭大學是國內最負盛名的大學,興建於1934年,有近萬名在校大學生。設拉子大學創辦於1945年,現有6500多名在校大學生。大不里士大學創辦於1949年,有5600多名在校大學生。伊朗國立大學成立於1959年,有8500多名在校大學生。馬什哈德大學創辦於1956年,有在校大學生6000多名。另外,伊斯法罕醫學院在國內也很有名。 雖然伊朗已實施9年免費義務強迫教育,但是全國仍有14%的文盲,約1055萬人,其中女文盲約佔全部文盲人口的69.2%。 全國約有各種報刊雜誌1700多種,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德黑蘭出版發行,其他的分散到各城市去。其中報紙有415種,包括26種日報、94種週刊、25種雙週刊、154種月刊、21種雙月刊或季刊。各種雜誌不下1200多種,其中大部分也是在大德黑蘭地區發行。 伊朗的報刊大多數是官辦的,少數獨立經營的報刊,也是處在政府機關的監管下。在11種波斯文日報中發行量最大的7家都集中在大德黑蘭地區。其中的世界報(Kayhan)發行量約35萬多份,還出版英文和阿拉伯文的國際版,土耳其文的世界報國際版則不定期出版。消息報(Ettela' AT)發行量約50萬份,是極受讀者歡迎的一份報紙。伊斯蘭共和報(Jomhuri ye Eslami),曾經是執政的伊斯蘭共和黨的機關報。使命報(Erssaliat)發行量約10萬份,對讀者具有不少影響力。虔誠者報及和平報,也是兩份發行量較大的報紙,相當受讀者的歡迎。還有英文版的德黑蘭時報(Tehran Times)和伊朗新聞(Iran News),也很受歡迎。另外,還有一些日報是在設拉子、伊斯法罕、大不里士、馬什哈德、克爾曼沙阿、拉什特和薩里等大中城市或省會出版。在伊朗出版的雜誌中,有幾種是用英文、法文、阿拉伯文和亞美尼亞文出版的。 這個國家的伊朗共和國通訊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訊社,成立於1936年,在1979年革命前稱為波斯通訊社。這家通訊社除了用波斯文為全國報紙發送消息外,還用英文為外國報紙發送消息。同時,它在倫敦、波恩、巴黎、貝魯特、伊斯坦堡、新德里和北京等地,也設有辦事處。這家通訊社還專門用波斯文為伊朗政府機構和有關官員,發送新聞簡報;還有一種英文版的簡報可供訂閱。此外,波斯文日報的伊朗報,也是由這家通信社經辦的。 伊朗國家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也開辦有一家獨立的通訊社,稱為「中央新聞部」。 在廣播電視方面,伊朗廣播電台成立於1940年,現在稱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之聲」,它的無線電廣播範圍能夠涵蓋全國。共有三套廣播網,其中第三套廣播網為宗教台,專門誦讀可蘭經、宣講伊斯蘭教義、轉播禮拜五(主麻日)祈禱宣講,以及其他有關宗教活動的節目。 除了首都德黑蘭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之聲外,全國有20多個城市也設立了廣播電台,它們除轉播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之聲的新聞和節目外,還用地區方言廣播節目(如奧扎里語、摩德語和魯爾語)。全國約有收音機1250萬台。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對外廣播電台的「伊朗之音」,除用波斯語廣播外,還用阿拉伯、土耳其、庫德、烏爾都、普什圖、亞美尼亞、孟加拉及中、英、法、德、西、俄等24種語言對外廣播。 這個國家的第一家電視台建於1958年,是一家私營的電視台。1966年由國有的伊朗國家電視台接管,1979年改稱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聲像組織,負責人的主席必須經由伊朗最高領袖任命,任期為5年。除了這家設在德黑蘭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聲像組織外,全國有17個省擁有各自的地方性電視台,但是它們的新聞節目及許多比較重要的節目都轉播自德黑蘭的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的第一頻道覆蓋全國總面積的94%,第二頻道為87%,第三頻道為67%,第四頻道為57%。伊朗中央電視台有7個台播放節目,並有3個衛星台向海外播出。 電視機在伊朗比較普及,全國共有235萬台,可以說是家家都有,一般小康之家還另備有一套錄影機。遺憾的是伊朗電視節目非常單調,宗教節目大約佔總播放時間的1/2,電視螢幕上常直接出現整篇的可蘭經文,同時還伴有抑揚頓挫的音樂,還有宗教首腦的名稱及宗教活動場面,以及有關宗教問題的智力測驗和講座等。有時也會報導一些體育、經濟等方面的消息。偶爾也會出現譯製的外國電影,不過大多是軍事題材方面的。此外,伊朗的電視上從無歌舞節目,更沒有色情畫面。 在環境衛生方面,伊朗情況已有改善。在改善全國醫療衛生工作方面,政府採取兩種積極措施;一種是努力擴大清潔飲用水的供應工程,這對農村地區尤為重要,現在全國飲用自來水和其他乾淨飲用水的人民,已佔總人口的96%,其中城市為98.4%,農村為79.12%。另一種是全力發展醫療衛生機構,據聯合國發展計劃署估計,伊朗得到醫療服務的民眾已佔全國人口的94.5%。 伊朗的醫療衛生機構實行三級制度:一,在全國大中小各城市中都擁有公立醫療機構,但是全國著名的醫院和醫學研究機構,大多集中在首都德黑蘭和其他大城市中。二,設立遍及全國城鄉的醫療衛生中心和診所,特別是在鄉鎮及邊遠地區。三,政府鼓勵開辦私營醫療機構,包括私人開業的診所和宗教機構開辦的醫院。 根據2010年統計,全國有各級醫院約730多家,其中大型醫院有15家,衛生中心和診所1.71萬家。醫生已增加至5.5萬人,大多數醫生都是由本國培養的,而在國內的外籍醫生已減少至340人左右,這種情況與伊朗高等院校醫科院系擴大招生有密切關係。在全部的醫生中,專科醫生約2萬人,普通科醫生約2.7萬人,牙科醫生約8000人。每1409人可分配到一位醫生,每9687人可分配到一位牙醫。全國有病床10萬張,平均每775人可以分配到一張病床。全國有護士1.8萬名,由於醫護人員的嚴重不足,所以近年來伊朗政府不得不聘請約4000名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國的護士入境服務,以解決國內護士荒的嚴重情形,現在每3523人可以分配得一名護士。 目前伊朗雖然還沒有實施免費醫療制度,但低收入民眾的就醫卻有充分的保證,這是因為設備完善的醫院收費低廉,地方醫療衛生中心和診所收費更低,其中部分醫療機構還實行免費看病;宗教機構開設的醫院或診所基本上是屬於慈善性質,以免費服務為主。 此外,伊朗境內的高原氣候不易繁殖細菌,所以雖然有許多貧民,但是奇奇怪怪的病症並不多見,一般人都很健康,百歲老人經常可見,一些70~80歲的鄉間老年人多半眼明耳聰,一樣下田工作。一般伊朗人的家裡都有浴室,但是人們每個星期至少還要到公共澡堂去沐浴,他們認為這是保持身體清潔所必需。多數人洗澡是用又粗又輕的石頭來代替肥皂擦身。婦女們去澡堂時,多數盛裝豔服,但外面都圍著一種叫做「恰朵」的黑袍服,其隱隱約約地半露著臉,既可遮避風沙,又可避開男人們色迷迷的眼睛。伊朗街上有兩種警車,一種是抓罪犯,另一種專門抓不帶面紗、不披黑袍子的婦女。


生活中的形形色色

一般說來,伊朗人對人非常友善,時常會對外國遊客發出內心的微笑,也樂意和觀光客拍照、聊天,雖大部分人英語都說得不好,但多半年輕的伊朗人都會說上幾句。伊朗人也有客套的習慣,對於金錢更是禮多人不怪,像乘搭計程車時你問司機車資多少?他們多會說:「不要錢,不要緊!」,但這並不表示不要錢,可以免費搭車,這僅是他們客套的習慣。通常你要回答說:「不行,一定要付錢的!」他還是會客氣地回應說:「不要緊!不要緊!」當然,最後你還是要付足車資,可能還會多付一點。 人們會面時言談舉止非常講究,在說話或跟對方正面而坐時,應將雙手平放而不可交叉,否則會被認為態度傲慢。由於左手用於大解時的清潔工作,故左手被認係不潔的,所以在接觸、取物及向人打招呼時都不可用左手。相互打招呼時的禮貌用語,是體現良好素養的時候。人們相見時一般都要說「薩拉姆」,是「您好!」的意思。伊朗人喜歡別人打招呼時稱他們的姓,並加上學術或職務的頭銜。人們在見面時,習慣以握手為禮,然後親吻對方雙頰。但因等級觀念強,見面禮節也有區別,身分相同的人以互吻嘴唇為禮;身分稍低的人以吻臉頰為禮;身分差距很大的人,則以身分低的一方俯身在身分高的面前為禮。 在伊朗人的生活中離不開「七」字,它雖然只不過是個數字,但卻和伊朗人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按照伊朗人的傳統習俗,每當伊朗曆法新年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在案頭擺上盛有七樣東西的拼盤迎春。這七件東西的波斯語的拼法都是以波斯字母「S」字開頭,象徵著七喜。正當中是剛發芽的翠綠麥苗,周圍的小盤中分別盛放著蘋果、山梨、香料、醋、蒜和一種由糖和麵粉加上麥苗汁製成的「薩馬努」糖。這是伊朗表示對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喜悅之情的重要習俗之一。若缺少其中一樣物品時,也可用S字開頭的錢幣或其他植物代替。這一習俗的感染力很強,許多僑居異國、漂泊他鄉的伊朗人,每逢佳節都忘不了要舉行這一喜慶儀式,以此寄托思鄉之情。 吉蘭省的人們,甚至在新婚之夜的洞房裡也會擺上「七喜」,以示慶賀。當然,新娘盛妝濃抹也離不開「七」,古時人講究用指甲草、胭脂紅、滑臉粉、染髮青、描眉黛及淡黃、淡灰等七種色澤,裝飾打扮美麗的新娘。儘管現在現代化的化妝品已多得不可勝數,但「七彩」依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意味著五彩繽紛的萬千色澤。 中國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而古代伊朗人則將世界分成七大國,即羅馬、印度、中國、阿拉伯、土耳其和非洲,而伊朗則居於世界的中心。基於這種觀念,於是又出現了「七重天」、「七大海」,甚至「七層地獄」的說法。 說起開國的君主,中國人習慣說「三皇五帝」;而在伊朗,人們每每使用「七大國君」,這是指波斯最先開始的七位國王。更有趣的是中國人常用「四肢」來形容身體,但是伊朗人卻用「七肢」,即頭、胸、腹、雙臂和雙腿來泛指人的身體。中國古代常用統帥「三軍」來形容某一位兵權在握的大將軍,但伊朗將帥統領的卻是「七軍」。中國人說「過五關斬六將」,伊朗人卻說是過「七關」。又如,伊朗人所謂的「七舊」,是泛指各種破爛廢品。通曉「七種語言」係泛指博學多才,「七月生的」形容一個人辦事毛手毛腳,「七室」泛指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七種境遇」包羅了世間萬千悲歡離合。 在文學作品中「七」的運用更是趣味橫生,著名史學詩「列王記」中的大英雄魯斯塔姆,為了拯救祖國而勇闖「七關」,首先殺死雄獅,接著斬斷巨蟒,除掉害人的女妖,戰勝原野守護神並割掉他的雙耳,然後闖過杳無人煙的荒漠,斬殺白妖,最後降伏了惡魔阿拉克,終於救出國王,使祖國得以轉危為安。史詩中的另一位英雄埃斯凡迪亞爾的英雄業績,也是用「過七關」來概括的。 伊朗的法律規定,婦女在公眾場所除了臉和手外,身體的其他部分都不准裸露;男人穿著也要樸素。違規者一旦被道德警察抓獲,輕的警告和訓誡,重的鞭打74下。海關也獲得指示,不准讓身著不符合伊斯蘭教規的伊朗人離境,但有趣的是,伊朗當局至今也沒有對所謂的頹廢服裝給予明確定義。 境內農村受西方影響極微,所以民風仍舊非常保守,每個村落最少都有一個清真寺,由神職人員「毛拉」負責管理,由於伊朗是以可蘭經為法律,所以「毛拉」在審理案件時,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平時他還負責監督村民們是否嚴守伊斯蘭教戒律。 對於游牧民族來說,由於他們時常遷移的緣故,所以對政局的變動多漠不關心,無論是誰掌權都不關他們的事。而中央政府也很難掌握他們的情況,更說不上統治。對於游牧民族來說,帳篷的重要性等於是他們的生命財產。窮人家裡只有一頂帳篷,但是有錢的人則有兩頂帳篷,一頂是男人們聚集談天之處,另一頂則為婦女和小孩的住所,以及家具雜物及糧食的儲藏所。晚上,鋪在帳篷中央作為寢具的地毯,在白天則捲起來掛在帳篷上。帳篷中央經常有母雞、小雞及小山羊等小動物來回走動。帳篷的顏色大多為黑色,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顯眼。勞動之餘,婦女們不是織地毯,就是修補帳篷。牧民的餐點非但量豐,並且美味。部落首領的餐點更是奢侈,由於他擁有絕對的權威和龐大的財產,所以生活過得十分奢侈,晚餐有整隻烘烤的小山羊、煮得熟爛的鵪鶉肉,以及抹有果醬的獸肉料理等。 由於伊朗盛產石油,國內燃料非常便宜,一公升汽油只要5美分。境內機動車輛很多,儘管許多道路都是高速公路和單行道,但仍時常發生車禍。一般性撞車已司空見慣,以致於司機們都習以為常,只是事後雙方查看一下損傷情況,接著互相指責一番,最後不了了之。只有重大事故或造成傷亡時,警察才會出面解決。在停車場可以看到約有1/5的車輛都有碰撞的痕跡,其中不少車輛傷痕累累。據了解,當地人只需經過20小時訓練,便可獲得駕駛執照,難怪車禍事故會如此之多。 伊朗人成熟得早,老得也快,有的女人不過才30歲出頭,看起來就有點像老太太;有的男人才27歲,就留著兩撇小鬍子,顯得老氣橫秋。 這個伊斯蘭教國家的法律非常嚴厲,司法也是根據伊斯蘭律法行事,凡是犯了謀殺、性侵、持械搶劫、褻瀆真主、走私毒品、雞姦累犯、通姦、賣淫、叛國和間諜等罪,都是死刑。現在伊朗的竊賊被抓到後,要被砍斷右手,真是慘不忍睹。通姦者則被綁在街心讓路人用石頭砸死。販毒者死,2008年1月2日,伊朗古城庫姆在白雪紛飛的廣場上執行絞刑,把3名販毒罪犯用吊車吊死。同日,全伊朗共處決了13名死刑犯。 伊朗人最出名的美食,要算是魚子醬(Caviar)了,它是世界上三大珍饈(魚子醬、松露、鵝肝)之一,又以伊朗所出產的野生魚子醬最為著名。魚子醬是裏海中特有的鱘魚卵所製成的珍貴食材,裏海的野生鱘魚嘴長、背突、皮滑無鱗,分為帶星紋和不帶星紋的兩種,長大後長可達3公尺,重約200公斤。儘管俄羅斯、土庫曼、阿塞拜疆和哈薩克擁有80%的裏海海岸線,但屬於伊朗的裏海南部氣溫較高,聚集的鱘魚又多又肥大,魚卵又密,所以伊朗的魚子醬較俄羅斯的魚子醬在國際市場上更受歡迎,並且伊朗生產全球50%的魚子醬。 早在19世紀初,伊朗就開始了鱘魚養殖業和魚子醬加工業。目前,恩澤利港擁有伊朗規模最大的鱘魚養殖場和工廠。對鱘魚的養殖僅限於幼年期,養殖場將鱘魚分門別類,按生長過程,將5、6月大的、一年的、兩年的、三年的鱘魚分池養殖,最大的可以養到5、6年。 魚苗在深池中精心餵養,不用擔心受到其他天敵的傷害,所以都長得很快。等到飼養到5、6年時,就將牠們放回裏海海灣養魚場裡,任其自由生活。在牠們長到15~16歲時,方能捕撈,剖腹取卵,製成鮮美的魚子醬。據說,此時正值鱘魚的青壯期,腹中的魚子不但多,而且新鮮滋潤,極富營養價值。太早捕撈或太遲捕撈,都會影響到魚子醬的質量。 在製造魚子醬時,先把捕撈上來經冷凍後的鱘魚剖腹、取卵,再在魚卵堆裡加鹽調拌,而後由專家鑑定合格後方可裝盒,再經過低溫消毒,才算成品。 魚子醬種類很多,據說因為來自鮮魚體內,含有多種維生素,對人的身體有很大的補益,不管其味是酸、甜、苦、辣,甚至是臭,都有人愛吃。上等魚子醬魚卵大小均勻,顆粒飽滿又互不粘連。吃法有兩種,一種是塗在小圓餅上或麵包片上,慢慢咀嚼品嚐;另一種是在鹹酥餅乾上先塗黃油,再抹魚子醬,最後還要擠上幾滴檸檬汁以去腥味,味道也很可口。為了增添情趣,人們在吃魚子醬時,還常常佐以各種飲料。據說,伊朗的魚子醬和俄羅斯的「伏特加」酒合而食之,在歐美宴席上是一道佳餚,也是一道絕配。 這個國家的魚子醬因為有政府的監管,製作技術佳且品質穩定,故被公認係世界品質最好的魚子醬。製作完成的魚子醬依等級分裝封存後,直接送到由國家管理的倉儲存放,再由來自歐美各地的高級大飯店、餐廳專業人員的公開競標作業後,即銷往國外。伊朗是世界最大魚子醬出口國,每年平均出口430噸,而美國則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每年平均進口295噸。在歐、美地區,每100公克魚子醬要價700美元,每年全球合法魚子醬的貿易額高達1000億美元,所以在伊朗國內要買到魚子醬的機會是不多的。 由於國際市場對野生魚子醬的需求量大,全球野生鱘魚數量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因過度捕撈而銳減了90%,華盛頓公約組織「瀕臨危險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自2001年起開始管制全球魚子醬交易,以拯救野生鱘魚的數量,規定自2006年起暫停全球魚子醬的貿易,直到各國提出合乎永續復育原則的捕撈方案為止。濱裏海國家因必需仰賴鱘魚產業,乃紛紛開始於致力保育鱘魚的工作,其中以伊朗最為徹底,伊朗政府也積極進行裏海鱘魚的復育工作,由國家設置魚苗養殖場,在專業人員的照料及監控下,等魚苗發育至一定程度後再將其野放回裏海,以確保鱘魚數量的穩定成長,從繁殖至野放,都要經過層層關卡維護,讓美味的魚子醬依舊可得。 因為復育有成,因此近年來由於來自伊朗的魚子醬污染較少,且其捕撈、生產作業一律由國家嚴格控管,相較於市場日益紊亂的俄羅斯魚子醬,而日益受到各方的肯定。雖然如此,因魚子醬利潤的驚人及全球需求量之大,故使國際上非法捕撈行為日益猖獗,每年高達100噸。伊朗所生產的魚子醬都以外銷為主,在國內販賣是非法的,只有在國際機場和五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的免稅專櫃內才偶然可見。 伊朗魚子醬分為白色大鱘魚 (Beluga)、Oscietre及Sevruga等3種級別,其中最高級的就是Beluga,全年產量不到100尾,只有超過60歲以上成熟的白色大鱘魚,才有資格用以製作Beluga魚子醬,其製作過程繁複而嚴謹,稍有疏漏或不慎就會影響品質及口感。處理魚子醬這種珍貴的食材,通常是由代代相傳的魚子醬師傅(Caviar Master)操刀;一刀劃下使魚在無痛中死亡,若稍有疼痛,魚體分泌的腎上腺素,就有可能會破壞魚子醬鮮美的原味;接下來的20分鐘就是製作魚子醬最關鍵的時刻,魚子醬師傅必須掌握時間:鱘魚剖腹,取出魚卵,除去薄膜,經人工仔細分類、清洗、瀝乾,再撒鹽略醃。如何引出魚子醬的原味,決定魚子醬的品質,成熟度與上市時間,全靠師傅的觸覺及經驗。鹽的使用份量,也要看師傅的功力,越上乘的魚子醬含鹽量越少,在台灣網站上查詢,一小盒30公克的Beluga魚子醬要價新台幣6000元,黑漆漆的顆粒好比黑珍珠,因此又被食界稱為黑金(Black Gold)。 番紅花(Saffron)也是伊朗有名的特產香料,是外銷的搶手貨,伊朗全國年產番紅花僅170噸,全球各地的總產量也只有2100噸,現在台灣每公克番紅花的售價是500元新台幣,因此有「紅色黃金」之稱。 這種又稱為藏紅花的名貴植 物,是鳶尾科(Iridaceac)具鱗莖的多年生植物,學名叫做Crocus Sativus,其辛辣的金色柱頭非常名貴,多用於食品調品和上色,又可用作染料。古代印度蒸餾番紅花柱頭,會得到一種金色水溶性布匹染料。在釋迦牟尼去世後,其弟子以番紅花為法衣的正式顏色。在幾種文化中,王室服裝也都用這種染料染色。在希臘或羅馬,番紅花是被作為香料撒在會堂、宮廷、劇場或浴室。番紅花與古希臘的藝妓也有密切關係,當尼祿回羅馬時,街道上灑滿番紅花。 一般認為番紅花原產於地中海區、小亞細亞和伊朗。在許多時期,番紅花貴於同重量的黃金,今天仍係世界上最貴的香料。從花中採摘三個柱頭,攤放在托盤中,用炭火烤乾便可用於食品調品和調香。0.45公斤(1磅)番紅花就需要7.5萬朵花,所以它是今日世界上最貴重的香料。 開心果就是阿月渾子(Pista-chio)的俗稱,又名無名子,也被稱為「美心花生」,是一種乾果,類似白果,有裂縫而與白果不同,主要產地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如義大利、法國、希臘、土耳其和敘利亞等國,以及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和美國西南部等地,其中以伊朗是全世界最大的開心果生產國,所以也算是伊朗的特產之一。 傳說在公元5世紀波斯和希臘的戰爭中,波斯人英勇無比,在惡劣的環境中愈戰愈勇,並於最終打敗了希臘人,其「秘密武器」就是士兵們吃了開心果,因此古代波斯國王就將開心果視為「仙果」。 它是高營養的食品,味甘無毒,溫腎暖脾,調中順氣,有潤腸通便作用,能治療神經衰弱、浮腫、貧血、營養不良和慢性瀉痢等症,並有保健心臟、保護視力和讓身體苗條等功效。 細密畫(Miniature)是波斯藝術中非常重要的項目,始於可蘭經邊飾圖案,色彩華麗,富於裝飾性,一般認為起源於歐洲的手抄本和小型木板蛋膠畫,在帖木兒王朝時達到鼎盛,18世紀後因歐洲殖民者入侵而幾乎被遺忘。 波斯的宮筆細密畫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以其細膩度和精緻著稱於世,使用的畫筆是用貓毛製作而成,15~16世紀曾盛及一時,迄今不衰。它是一種精細刻畫的小型繪畫,主要是作為書籍的插圖和封面,以及盒子、鏡框、寶石和象牙首飾上的裝飾圖案之用。題材多為人物肖像、圖案或風景,也有風俗典故。多採用礦物質顏料,甚至以珍珠、藍寶石等的磨粉作顏料。 宮廷細密畫最早出現在古埃及文物上,古希臘和羅馬時代就很流行,16世紀後普遍出現在聖經和可蘭經的邊飾圖案上。它是為少數人展現的藝術,本質上是貴族藝術,並沒有在民間普遍流傳。如今在伊朗上流社會中,宮筆細密畫被視為珍品而互相贈送、收藏和玩賞,且其藝術風格,仍對伊朗現代的藝術,繼續產生影響。


伊朗女人

伊朗是個有名的出美女國度,波斯美女自古以來就是很有名氣的,她們有歐洲人白色的皮膚和五官,但卻有亞洲人的黑頭髮、眉毛和眼珠;濃髮、長睫毛、大眼和高鼻樑,就是伊朗女子的特寫。不過,這裡的女性是屬於粗線條的,她們爽朗、豪邁但不嫵媚。一般伊朗女子在20歲以前都長得非常漂亮俏麗,30歲後體態就一天比一天粗肥,因為她們都不講究節食,抓到機會就猛吃猛喝,含大量羊肉、乳酪的食物,加上過度生育,都是肥胖的主因,所以多無法保持身材。可是這裡的男人們,卻希望自己的太太愈肥愈好,他們咸認為肥胖就是美,太太越肥,自己才越有面子。 青年男女的婚姻問題,少數是經由自由戀愛,大多數是經人介紹而結合,在落後的農村中,仍保持著奉父母之命的婚姻。城市女孩子上學,有專門的女子學校。婦女如年輕時參加工作,婚後多數就不工作,而回家生兒育女操持家務。 伊朗報紙曾經報導,一名叫做查娜的9歲女孩子和一名25歲的男子結婚,現在年已42歲的她,一共生育了13個兒子和12個女兒,其中3名女兒因病早逝,其餘22個子女均存活,在伊朗西南部的揚阿巴德村幫父母耕田,她才在「霍梅尼援助會」的幫助下做了節育手術。 這個國家人民的婚儀非常有趣,伊朗人的老式婚禮中,有一項祈禱魔法保佑的特殊儀式,新娘手握一顆雞蛋,然後面對聖地麥加的方向,將它擲到牆壁上碰碎。這種儀式表示新婚女子的處女膜將像雞蛋一樣一觸即破,另外還有祈求新娘婚後盡快受孕的含意。 伊朗土庫曼族婚俗也非常獨特,男方要送給女方60隻羊作為聘禮,定親後直到結婚前,男女雙方都不得見面。結婚當年,男方派出迎親隊伍到女方村莊中,村中女人就用棍子打迎親的人,然後對方才能將新娘抬走。成婚一週後,新娘回到娘家,等到懷孕後才回到夫家。妻子若沒有懷孕,丈夫就設法瞞過女方家人與妻子團聚,直到妻子懷孕,再返回夫家。 現在伊朗雖然致力於現代化,但是婦女們的地位實質上並沒有提高,大多數婦女是文盲,不僅無法參加現代化的工作,而且仍然受到傳統禮法的拘束。她們主要的職責仍然在生男育女、做家事、伺候丈夫,並且無事不得出門。婦女們的對外活動,也多只限於與鄰居及親友往來,以及參加伊斯蘭教禮拜。儘管伊朗婦女並不想多生孩子,但是為了爭取社會地位,不得不盡量多生,不能生育的婦女會自認為命苦。為了減輕生活的寂寞,伊朗婦女們往往會找鄰居婦女一起做家事,例如結伴到河邊洗衣服,或是彼此幫忙烤麵包或做葡萄汁。工作完畢後,就一起坐在庭院裡閒話家常,順便做點針線活。 這裡的婦女們參加宗教活動,必須先得到丈夫的首肯,因此伊朗婦女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宗教活動。大多數的伊朗婦女不能獨立謀生,完全是依靠丈夫生活,所以一切也只有唯丈夫之命是從,並且默默地忍受著古老傳統的約束。 不少伊斯蘭國家還在實行一夫四妻制,伊朗也不例外。當然,一夫四妻也不那麼簡單,要先以未婚妻名字買下房子、家具,到時還要下聘禮聘金,在農村至少也要1萬美元,不是人人都出得起的。至於有錢人因文化水準較高,是不會多娶女人的,因此真正擁有四個妻子的人並不多。 伊朗是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教國家,宗教對人民的約束力等同法律,誰也不敢違抗。自1979年伊斯蘭宗教革命成功後,就要求女性在公開場合穿著須遵照伊斯蘭教律法,最理想的選擇就是「恰朵」,阿拉伯文原意為「帳篷」,就是從頭到足都要罩著黑袍,只能露出臉部和雙手,尤其要注意遮蔽頭髮和頸部。一般伊朗婦女從9歲開始,就必須穿著這種「黑夾布」(Hejab)的穿法,它和大床單類似,沒有拉鍊鈕扣,也不用腰帶,穿時要用雙手拉緊才不會散開。另一種是伊朗女中、小學生的制服,採取三合一的穿法,是採用縫製而成的頭巾,將頭部全部包起來,只露出額頭到下巴的部分,像修女用的頭套,稱為馬那(Magnae),蓋到上身的一半,或用絲巾包頭綁在頸部。上衣為寬鬆半長風衣,長度至少到臀部以下,稱為羅普(Rouposh),下身穿長褲。 每年的夏季,伊朗會展開一年一度的服裝取締行動,在短短的兩個星期內,光在德黑蘭一地就有1.6萬名婦女遭到「警告」、「違規」的婦女們被迫簽下一份載明姓名和地址的切結書,保證絕不再犯,否則將被送上法庭,這份切結書也將成為證書,法庭藉此就可將她判刑入監兩個月。每天平均有150名犯行嚴重或態度不佳者被直接送進拘留所。取締者也對男性開刀,舉凡蓄留「西式」髮型、穿著短袖T恤、或修過眉毛的男人,都被指責係不愛國的人。只是「愛美」是人類的天性,尤其是革命後出生的新世代,她們或自行發揮創意,對「恰朵」的剪裁和顏色做出各種變化;或接受外來風氣的薰染,直接挑戰政策的底線。 對入境的外國女性觀光客也不放過,就連簽證用的二吋女性照片也要戴頭巾,要不可以用粗黑簽字筆自行塗鴉,塗到畫面只剩一張傻臉蛋為止。女觀光客在伊朗境內除了要戴頭巾外,還不可穿短袖、短裙。所謂「短袖」是袖子要超過手肘、長度要遮住臀部;「短裙」是不能讓他人看到小腿,最好還要穿上深色的襪子。為了挽救上衣只到腰部的難題,女觀光客們變通的辦法是將原本當作遮陽用的長袖大襯衫綁在臀部,如此便可在伊朗各地暢行無阻了。 在伊朗,有的計程車在車門上貼有告示,沒有穿著伊斯蘭服裝的婦女,不准乘坐計程車,這讓許多女觀光客大感吃不消。但是最讓女觀光客吃不消的是上廁所,因為伊朗的廁所沒有衛生紙,只提供一條清潔用的水管,一般公共場所的廁所都沒有馬桶,只有登坑,因此每次女觀光客上完廁所,那件長袍尾端就會沾到髒東西,因為手要用以抓緊頭巾和長袍,就沒有多餘的第三隻手去擦拭髒東西,就只好勞駕老公服務了。 現在伊朗的女性,比革命前更具自主性,因為根據最新的一項調查統計顯示,現在伊朗的離婚率已增加逾9%,而結婚率僅增加4%。革命後離婚禁忌已不存,不僅男人可以隨時隨意休妻,婦女也可以提出離婚的要求。現在的伊朗婦女很多寧可不要贍養費,甚至願意出一半公證費用來辦理離婚,離開時還滿臉笑意。 伊朗離婚率的升高,一方面是女性自主性增強,另一方面主要是經濟使然。伊斯蘭革命後經濟普遍困頓,迫使一些女性也不得不外出工作,女主內的基本觀念已告式微。女性畢業生和新的女學生人數大增,婦女在政府機構和私人公司佔據要津者日眾,薪水和丈夫一樣多,有的甚至更高。婦女經濟上的獨立自主,使她們勇於對抗傳統所謂「丈夫永遠是對的」婚姻教條。很多婦女被丈夫迫得走投無路時,只好認命。但當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後,也會把欺壓過自己的老公給甩了。 婦女地位的提升,可以在體育運動方面看出。在伊朗革命前,全伊朗登記有案的女運動員只有6000人,現在卻有40萬人。在政界方面,290席的國會議席中,女性佔了9名,甚至曾有女性擔任過伊朗的副總統。在各級學校的教職員中,50%是女性的天下;在大學教授中,女教授也佔了1/4。在醫院的醫護人員中,有38%是女性。 一些伊朗婦女想嫁給外國人,但必須通過官方的把關。據伊朗官方表示,是因為看到太多的伊朗婦女嫁給外國人後成為棄婦。因為伊朗婦女如果是在官方祝福下成婚,他日如果情海生變,官方才會在離婚法庭上維護伊朗婦女的權利,或是給予子女以伊朗的國籍。經常娶了伊朗婦女,但後來拍拍屁股走人的,以阿富汗男士最多。許多伊朗婦女嫁雞隨雞到了阿富汗後,遭到始亂終棄的命運。


什葉派的大本營

關於伊朗的宗教,根據伊朗憲法第一章第12條的規定:「伊朗的國教為伊斯蘭教,屬12伊瑪目派,這是永久不可變更的原則。而伊斯蘭教的其他支派,如哈乃菲派、沙菲儀派、馬立克派、罕百里派和裁德派等,也均受到憲法的尊重,這些學派的信徒可以根據自己的法學規定,在舉行自己的宗教儀式方面擁有完全的自由。」 憲法第一章第13條規定:「信仰瑣羅亞斯德教、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伊朗人,只作為少數宗教信仰而被得到承認,在法律範圍內擁有履行自己宗教儀式的自由,在個人事務和宗教教育中可以根據其宗教教規行事。」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政體是政教合一,其信仰基礎是:信仰獨一的真主(萬物非主唯有主),一切主權和立法權歸於真主,必須要服從真主所有的命令。伊朗憲法規定,國家最高權力和實權必須由神聖人員執掌。伊朗憲法也承認基督教、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這3種宗教的信仰者,佔伊朗總人口的0.7%、0.3%和0.1%。 伊斯蘭教的歷史非常有趣,公元570年,有一位叫做穆罕默德的阿拉伯族亞伯拉罕(Abraham)後裔的人降生於世,父母早逝,隨著叔父長大,天資非常聰明,並有豐富的想像力,相貌英俊過人,年成後隨叔父到敘利亞等地經商,後來娶前王之女卡第查公主為妻,在40歲的時候,他自以為是神的使者,對外揚言受至真主的感召,到附近一座山中去求道,不久後出山,自言受天使加伯列精神之命,遵從可蘭經的主旨救世度人,並稱他自己所創的宗教為伊斯蘭教,他的教義是以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義為基礎,以祈禱、清潔、齋戒和布施為功德,並頒布五大戒律:一是復誦伊斯蘭教信條,二是每日祈禱5次,三是嚴守齋戒,四是捐錢給清真寺,五是要到聖地麥加朝聖。 這是一個非常嚴格保守的宗教,規定在公共場所中男女必須隔離,人們不可暴露身體,不許喝酒賭博,凡是喝酒的人要受鞭打,犯偷竊行為的人必須砍掉一隻手。他辛辛苦苦傳了三年教,才收到40名信徒,他的教義和戒律都被寫在一本聖經裡,就是可蘭經。不久以後,他因言語失當,抵譭了當地的一個富商,致遭權貴人物的忌妒和憎恨,眼看就有殺身之禍,乃於公元622年6月19日逃往麥地那,這一年,後來就成為伊斯蘭曆的紀元。 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受到當地貴族的庇護,供錢給他興建寺院,鑄造印章,讓他公開傳教,因此信徒日益增多,當地民眾對他非常信服,並委以行政立法大權,使他於公元623年在麥加執政,並率軍對鄰近的反對者用武力征服,佔據了大部分的阿拉伯世界,於是伊斯蘭教獲得迅速發展。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傳位給他的女婿阿里。他青出於藍,勇敢強悍,素有雄獅的綽號,允文允武,能唸詩和寫文章,著有格言集和情詩集。他在56歲時,繼任伊斯蘭教教主,但是在位僅5年,在一次祈禱中被教徒刺死。從此以後,伊斯蘭教分成兩個不同的教派,即正統的遜尼(Sunnite)派和非正統的什葉(Shit-te)派。現在伊朗國內的什葉派佔全國總人口的91%,遜尼派只佔7.8%。 伊斯蘭教的經典是可蘭經(Qr'ān),另外還有一本補充的典籍叫做桑那,是根據穆罕默德的言行而集成,被視為伊斯蘭教的律法;正統的遜尼派認為可蘭經和桑那並重。可是什葉派只承認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阿里為伊斯蘭教的合法繼承者,不肯承認前代教主,也不承認桑那是正式經典,並說代表神發言者的先知,是真主的信徒,同時伊瑪目為其死後的代表,因此他們稱什葉派開山祖師為伊瑪目阿里,自他以後的傳位人也被遵稱為伊瑪目,可是傳至第十二位伊瑪目時,這位伊瑪目突然失蹤。後來為了需要有個伊瑪目的代表出來領導教徒,這位代表就被稱為教主。但每一地方都有一位教主,而少數實力雄厚的教主,會迅速地擴展他的影響力,便成為許多教主的領袖。 由於伊朗人大都是什葉派穆斯林,因而對阿里非常崇拜,儘管伊斯蘭教嚴禁偶像,但是伊朗家家戶戶,以及所有的公共設施都懸掛著阿里的肖像。另外,殉教的教主們也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 阿里的陵墓位於伊拉克的納傑夫(Najaf),什葉派穆斯林非常重視到麥加和納傑夫朝聖,每一個穆斯林都希望在他的一生中最少能夠到納傑夫朝拜一次,萬一無法實現願望,則在臨終時,必囑咐親人將自己的遺骸葬在納傑夫。霍梅尼於1964年被巴勒維國王驅逐出境後,就曾流亡納傑夫達15年之久。 在什葉派的信仰中,對於喀巴拉(Karbala)戰役中被殺的胡笙,也成為崇拜的對象。他的忌辰是伊斯蘭曆1月10日,因此這個月所有的什葉派穆斯林都要服喪,每年的伊斯蘭曆1月10日,什葉派都要舉行盛大的宗教儀式,這一天都稱為「阿蘇拉之日」。在儀式隊伍中,男人們裸露著上身,一邊鞭打自己的身體,一邊跳舞,非常狂熱。各地還要上演以胡笙的生涯為題材的受難劇「塔細那」。而在什葉派的清真寺及聖地,一定會出現一隻手的象徵物,據說這是仿照砍敵人砍下的胡笙之手所打造的。 伊朗什葉派穆斯林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脅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對自己的信仰可以撒謊,這對於初期備受迫害的少數伊斯蘭教穆斯林來說,不失為一種明哲保身的權宜之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伊朗人常有說謊的舉動。什葉派信仰上的另一個特徵是,在伊斯蘭教所有神職人員「毛拉」中,凡是特別優秀的,會封以「姆捷塔菲德」的尊稱,而在伊朗的所有大城市裡,都會有一位乃至數位的「姆捷塔菲德」。 什葉派教主們的陵墓幾乎全部都在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拉克境內,第八代伊瑪目阿里‧禮薩和他妹妹法蒂瑪的陵墓,分別建在馬什哈德和庫姆,於是這些地方也便成為伊朗什葉派穆斯林朝拜的地方或聖地,而每年的朝聖活動,都非常熱鬧。 瑣羅亞斯德教(Zorastrianism)又稱為拜火教或祅教,是伊朗歷史上最古老的宗教,全球約有5萬名教徒,其中大約有2.5萬名信徒在伊朗過日子,受到或多或少的不平等待遇,他們是伊朗的二等公民。 這個宗教起源於公元前550年的阿富汗境內,創始人瑣羅亞斯德(Zoraster),曾被公元年6世紀末的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定為國教。這種古老的宗教認為,世界是在兩種對立的本原鬥爭中。一種本原是善,而光明之神胡拉瑪達是善的化身;另一種本原是惡,黑暗之神安赫臘曼紐,是惡的化身。善和惡之間的鬥爭是永遠都不會停止的,因而生命本身也是一種長期的鬥爭,正人君子的任務便是在正義的旗幟下,幫助光明之神胡拉瑪達獲勝。 火是善及光明的代表,故被拜火教徒視為神聖萬能的,因此拜火教徒們家裡都點著一盞燈。最古老的聖火在格拉斯燃燒著,禮拜聖火是拜火教的主要宗教儀式,在一些鄉間,吸煙和救滅火災都在禁止之列,因為這是污辱和敵視火神的行為。 公元3~7世紀,拜火教又成為薩珊王朝的國教,拜火教的宗教領袖對於王位的繼承,曾有決定性的作用。公元642年,阿拉伯伊斯蘭教穆斯林滅薩珊王朝後,拜火教在伊朗境內逐步消失,一部分拜火教徒逃到西印度,還有一部分拜火教徒逃到中國,並在當時唐朝的都城長安建立一座拜火教寺廟,中國人則稱拜火教為祅教。現在伊朗境內仍有少數拜火教徒,「麻葛」則是拜火教祭司的稱呼。另外,拜火教的教義「波斯古經」仍得以流傳下來,它的原本是用古代東部波斯的方言寫成的,內容包括宗教神話、戒律、讚歌和禱辭等,是研究古波斯和中亞細亞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每年的6月4日,來自一些遍遠山區的拜火教信徒,都會聚集在伊朗中部沙漠地帶的查查(Chak Chak)區,舉行為期5天的朝聖慶典,用歡欣的心情和他們所信仰的神溝通,教徒們點燃象徵神的光明蠟燭,並膜拜創教先知瑣羅亞斯德所立的「善念、善言、善行」的信條。 伊朗的拜火教信徒,平時也受到嚴厲的伊斯蘭教條約束,每年只有到祅教慶典期間,才換上與伊斯蘭教有別的祅教裝束,重新熟悉祅教的文化和語言。根據伊朗憲法的規定,祅教、猶太教和基督教,都是伊朗合法的少數宗教,並受到憲法的保障,在國會中也享有保障名額,但是祅教信徒卻常抱怨受到歧視,因為他們在政府中不得擔任高層職務,也不能進入軍隊服役。有些祅教徒則抱怨說,他們曾受到改信伊斯蘭教的壓力。根據伊朗法律,改信伊斯蘭教的祅教徒,在繼承遺產時要比未改信伊斯蘭教的祅教徒分得更多,實際上只及伊斯蘭穆斯林之半。 巴哈教(Bahā'i Faith)是世界各類宗教中,地域分布最廣、遭受迫害最深的宗教,其信徒被人視為異類。它是由出生在德黑蘭的巴哈(意味真主之光)於1844年所創立,源自伊斯蘭教什葉派,但教義卻大相逕庭。巴哈教認為真主是不可知的,不是世人所能形容的。真主是透過使者來顯示自己,耶穌、穆罕默德、摩西、釋迦牟尼、亞伯拉罕、瑣羅亞斯德是一體的,都是真主在世間的代表,而他自己則是上述各教中的共同使者,故為各種宗教所不容。 這個宗教的信徒廣布在世界各國中,有七大祈禱寺院,分布於巴拿馬、德國、美國伊利諾州的維米寺、澳大利亞、烏干達、西薩摩亞,總部則設於以色列的海法,共有550萬教徒,最大的族群在印度,共有120萬。在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地盤裡,也有35萬巴哈教徒,算是第二大教區。 自從創教以來,巴哈教頻遭宗教迫害,尤其是在伊斯蘭教國家中最為嚴重。在19世紀中葉,有兩萬多名教徒遇害,並且迫害巴哈教徒的行徑,一直延續到文明的今日。今日在伊朗苟延殘喘的巴哈教眾,更是形同賤民,伊朗法律不允許異教徒領取政府機關的薪水,他們的信仰一旦被發覺,退休金會遭取消。異教徒也不准接受高等教育,更不可以出國旅遊。巴哈教眾雖遭伊斯蘭教世界的打壓,但在西方世界上教徒仍努力宣揚世界和平,四海一家的教義。 猶太教在伊朗有30座教堂,另有一些教會學校和社團,並且得到伊朗憲法的承認。 基督教是在伊朗被承認的合法宗教之一,伊朗境內的基督教徒多數是亞美尼亞少數民族,其中有羅馬天主教徒、新教督和聖公會教徒等。如果伊朗的伊斯蘭穆斯林改信基督教的,可能會被判刑。 「真主旅」是活躍在伊朗和巴基斯坦邊境地區的一個伊朗反政府武裝,主要據點在巴基斯坦境內。2009年10月18日,伊朗南部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靠近與巴基斯坦邊界的皮辛地區,發生一起自殺式的爆炸襲擊事件,造成42人死亡,死者包括革命衛隊7名官員,以及當地部族首領在內。真主旅已宣布對爆炸襲擊事件負責。


擁有精悍武力

憲法規定,伊朗最高領袖兼任武裝力量總司令。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為國防事務的最高決策機構,由總統、國會議長、司法總監、外交部長、內政部長、國防部長、武裝力量總參謀長、革命衛隊司令和兩名最高領袖的代表組成,負責研究國家的國防政策和武裝力量的建設方案。武裝力量總參謀部,作為武裝力量總司令(最高領袖)的最高辦事機構,負責制定軍隊、革命衛隊的長遠規劃,監督武裝力量貫徹執行總司令的指令,並統一領導國家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作戰訓練。各軍種參謀部和伊斯蘭革命衛隊聯合參謀部,負責各自部隊的陸、海、空三軍的指揮和協調工作。國防部則負責軍事預算、軍工生產、武器裝備的採購、財務管理、建規立法、軍事工程設計,以及部隊的醫療衛生工作等。伊朗政府並在軍中建立了由神職人員任職的「政治委員」,對軍隊進行了全面的監督。除了對官兵進行伊斯蘭思想教化外,還擁有一定的軍事決策權。 為了保證伊斯蘭政權的鞏固,伊朗建立了一支具有宗教屬性的伊斯蘭革命衛隊,由最高領袖直接指揮,其主要任務是保衛伊斯蘭政權,防止政府走入歧途,鎮壓反伊斯蘭政權的行動,支持伊斯蘭革命輸出,支持世界各地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解放運動,並保持伊斯蘭革命衛隊的獨立地位。 伊朗實行義務兵役制,士兵的服役期限為兩年。整個伊朗的武裝力量是由正規軍、伊斯蘭革命衛隊和準軍事部隊等三個部分組成。其中的正規軍共有30萬人,分為陸、海、空等三軍。 陸軍兵力共26.2萬人,以師為戰略作戰單位,共有27個師和16個獨立旅,包括有步兵師、裝甲師、機械化師、沙漠師、特種部隊師,步兵旅、獨立裝甲旅、機械化旅、空降旅、突擊旅、砲兵營、飛彈營、工兵營、通訊營、陸軍輕航空隊等,主要裝備有坦克500多輛,包括有T-54、T-55、T-62、T-72、M-47、M-60等,裝甲運兵車500多輛,203糎口徑以下各型大砲1700多門,高射砲1800多門,各型直昇機200多架,輕便連絡機50多架,數千枚各型飛彈。 海軍兵力約2萬人,包括海軍航空兵及海軍陸戰隊在內。分成3個海防區,主要裝備有3艘潛艇、5艘護衛艦、各型飛彈快艇21艘、各型巡邏艇150多艘、布掃雷艇21艘、兩棲艦艇共12艘、各型輔助艦艇23艘。主要海軍基地有阿巴斯、布什爾、哈爾克島、安扎港、霍梅尼港、馬赫沙赫爾港和查巴爾港。海軍航空兵2000人,有海上巡邏機、反潛直升機、掃雷直升機、運輸機及運輸直升機等各一個中隊。海軍陸戰隊2600人,編成兩個旅。 空軍兵力約1.8萬人,編成8個中隊,3個地對地飛彈旅(擁有俄製飛毛腿B、C等型,以及自製的射程可達1300公里的流星三型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數百枚),1個防空飛彈旅。擁有110架各型戰鬥機,包括美製的F-4、F-5、F-14,俄製MiG-19和Su-24,法製幻象F-1E機。還有自製的閃電式戰鬥轟炸機。另有C-130和C-5A等美製運輸機。 伊斯蘭革命衛隊約有12萬名兵力,它是在1979年推翻巴勒維國王後,將各地民兵統一組織而成,是一支以防衛國家、保護政要、取締經濟犯、糾舉傷風敗俗行為等任務無所不包的武裝部隊。這支革命衛隊有權先從徵兵名單中,挑選身家清白且宗教戒律嚴謹的優秀青年入伍。 這是伊朗武裝力量中一個特殊的兵種,由陸、海、空3種部隊組成,在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中,以敢打敢拚著稱,是屬於禁衛軍的一種,無論在伊朗武裝力量中,還是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都享有較高的地位和待遇,所以在伊斯蘭革命衛隊中服役的軍人,必須在政治上絕對可靠。 伊斯蘭革命衛隊地面部隊約有10萬,編有16~20個師,包括2個裝甲師、5個機械化師、1個特種作戰師和15~20獨立旅,裝備有坦克、運兵車和各種大砲。海上衛隊約有2萬人,裝備有40艘快艇,1個旅約5000人的陸戰衛隊。此外,革命衛隊中還有空中衛隊,但概況很少對外公開。 準軍事部隊即「民眾動員軍」(Basij),平時約有30萬人,都是地面部隊,大部分是年輕的志願者,戰時可以動員至100萬人,可編組為900個營,僅裝備輕型武器。這支準軍事部隊,是接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指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