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伯利亞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新頁面: $新西伯利亞$(Novosibirsk)是新西伯利亞州的第一大城,也是西伯利亞最大的 經濟、科學、交通和文化的中心,號稱「西伯利亞大地的心臟」...)
 
 

2015年3月24日 (二) 09:28的最新修訂版本

新西伯利亞(Novosibirsk)是新西伯利亞州的第一大城,也是西伯利亞最大的經濟、科學、交通和文化的中心,號稱「西伯利亞大地的心臟」擁有160萬人口,經緯度為東經82度55分、北緯55度2分,位於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南部,瀕臨鄂畢河,西距莫斯科3200公里,面積477平方公里,是俄國東部面積最大的城市。

在沙皇統治時代,此地給人們留下的貿易是遙遠、寒冷、荒涼和偏僻,既沒有城市,也沒有工廠只是一片遼闊的荒林和偏僻的凍原,成群的麋鹿漫遊無阻。這個城市堪稱鐵路的產物,1891年在建設西伯利亞鐵路時,需要建造跨越鄂畢河的鐵路大橋,當地的浯畔小村被定為鐵路橋的橋址。

1893年,橋樑開工時這個小村莊成為工程基地。1897年,橋樑竣工時,小村莊也已發展成略具規模的小城鎮,名叫亞歷山大羅夫斯基。在西伯利亞鐵路全線通車後,又成為沿線的大站,1904年1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將它改名為新尼古拉耶夫斯克。1925年改為現名,但當時它還只是一個有10.7萬人口的城市。1929年,附近地區發現了庫茲巴斯大煤田,使城市的規模迅速發展,1935年成為西伯利亞的經濟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俄國西部地區的許多工廠和居民都遷移到這裡。20世紀60年代後,當地的化學工業迅速發展,生產合成樹脂、塑膠和藥品。現在這裡已成為國家重要的工業中心,以冶金、機械製造和輕工業為主,建有現在化的煉鋼廠、全國最大的煉錫廠、煉金廠、重型機械廠、液壓機廠和電機廠,可以生產爛鋼電爐、採礦機械、精密機床、農業機械、精密儀器、收音機和自動紡織機等。市內還有大型機車修配廠、船舶修理廠、皮革廠、紡織廠、製鞋廠和化工廠等,是非常現代化的大工業城,當地有強烈大陸性氣候特徵,嚴寒酷冷,常伴有強勁的刺骨寒風,一月份平均氣溫為-16℃,最冷可達-50℃;夏季溫暖,7月份平均氣溫為19℃,最高37℃,年雨量495公釐。

這個城市也是西伯利亞的交通中心,市郊有兩座機場,較大的一座與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大城市有直飛航線,另一座機場闢有中短程航泉。河港幾經擴建並更新了設備,解凍期鄂畢河可供客運和貨連。陸路交通以鐵路為主,是西伯利亞重要的鐵路轉運站,將西伯利亞鐵路幹和通往庫茲巴斯及中亞鐵路聯接在一起。公路雖四通八達,但冬季路況不佳。市內交通以公共汽車和電車為主,城郊之間也通電氣化火車,每天客運量約7萬人次。

新西伯利亞共有9個區,美麗的鄂畢河橫貫市區,市中心區位於鄂畢河右岸,是早建的舊市區,絕大部分商店、劇場、文化機構和公共建築都集中在這裡。河左岸和市區東部的西伯利亞鐵路沿線是工廠企業的聚集地。這個城市有周密的建城規劃,市區呈棋盤狀,紅色大街是市內主要的商業街,兩旁高層建築櫛比鱗次,許多建築物是用灰色和白色的花崗岩砌成,顯得美觀堅固,這些建材採自鄂畢河岸。市內還有寬闊的廣場、美麗的城心花園和各種紀念碑,高聳的噴水池噴出高高的水簾,令人心曠神怡。

這個城市也是西伯利亞最重要的科學、教育和文化中心,全市有14所大學、37所中等專科學校和220所普通中學,現有8萬名在校學生。其中的國立新西伯利亞大學創辦於1959年,大學教師全部由科學城內各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擔任,各研究所和實驗室就是學生的實習場所,即可節省設備和開支,又能使學生接觸到最新的科研成果。

市內的文化娛樂和體育設施相當完備,共有300所圖書館、6個劇場、100多個電影院、60多個文化宮、14個體育場、265個體育館和室內運動場、9個游泳池、200多個露天冰球場和8個滑雪基地,另外還有電視台、廣播電台、電影製片廠、歌舞劇場、話劇院、木偶劇院、民族樂團、歌舞團和合唱團等文化設施和文藝團體。

市內有一座全國最大和最漂亮的歌劇芭蕾舞劇院,面積24.5萬平方公尺,超過了莫斯科大劇院。始建於1939年,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停建。1942年戰爭還沒結束,但市政府已決定繼續遠設劇院,1944年2月劇院落成。翌年5月12日,衛國戰爭勝利的那天,劇院首場演出了俄國作曲家格林卡的著名歌劇「伊凡‧蘇薩寧」。人們步入劇院,寬敞的大廳使人賞心悅目,演出大廳包括1個正廳和3座傾斜半圓形逐漸升高的廂座,共可容納2000多名觀眾。柔軟舒適的座椅使觀眾可以從任何角落清楚地看到舞台上的演出,舞台面積900平方公尺,有自動移動裝,可供上千名演員演出大型歌舞劇。在劇院的樓上,還闢有一座能容納1000多名觀眾的音樂廳。

在市區東南郊28公里處,有座全國最著名的科學城,這裡原來是一片連綿不斷的原始森林,佔地1.7萬公頃,四分之三以上面積是青松和白樺林,有花、草、樹等植物300多種,是座名符其實的天然植物園,更是各種禽獸棲息的樂土。

1958年正式動土興建科研基地,現在這裡不但有科研機構、實驗室和計算機中心,還有住宅、學校、商店、醫院、幼兒園、電影院、文化中心、圖書館和體育場、在整個科學城12.5萬居民中,有7.2萬名科究和工作人員,在科學城筆直寬敞的海洋大街兩側,雲集著俄羅斯科學院的新西伯利亞分院、全俄農業科學分院、國立醫學科學院分院的科研大樓和辦公室,規模最大的是俄羅斯科學院新西伯利亞分院,它是14個分院中唯一的綜合性分院,擔負著對整個西伯利亞和遠東濱海地區的科學研究、考察和開發的任務。整個科學城有30個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科學,以及特種工藝設計部門、試驗工廠和公共圖書館在內的大型綜合科研中心。

新西伯利亞催化研究所,是蘇聯解體後成立的第一批科研中心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催化科研單位,擁有2000多名各種科研人員,在能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和精細化工方面,都開發了自己品牌的催化劑。另外,科學城在核物理、半導體物理、有機化學和力學等領域,都達到了世界領先的地位。

科學城科研單位工作人員有1.6萬人,其中有科研人員5500人,455名博士、2700名副博士、數十名院士和通訊院士。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