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 |
想去玩嗎? |
Queenie.pan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玻利維亞 ==曾經隸屬印迦帝國== 玻利維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olivia)是南美河大陸上一個以印第安人為主的高原國家,這裡早在公元前一...) |
Queenie.pan (對話 | 貢獻) (→南美的帕米爾高原) |
(由1名用戶作出的4個中途修訂版本未被顯示) |
2019年3月12日 (二) 11:22的最新修訂版本
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olivia)是南美河大陸上一個以印第安人為主的高原國家,這裡早在公元前一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居住。關於它的最早居民,史學界說法不一。十七世紀西班牙史學家安東尼奧.德萊昂.皮內洛(Antoio de Leon Pinelo)在「新世界的天堂」一書中稱,聖經創世紀裡所敘述的有關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就發生在境內蘇克靈這個地方。他還認為當地印第安人所講的艾瑪拉語,是人類最早的語言,其他語言都是以艾瑪拉語中衍化來的。有的學者則認為美洲大陸的第一批居民是古代以色列王國中十個部落的成員,公元前七二二年,薩閔侵占薩馬里亞以來,這些人從亞述帝逃到了美洲。
目錄 |
[編輯] 曾經隸屬印迦帝國
現在史學界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認為,大約在公元前一萬年左右,維斯卡查尼人(Viscachanese)就已經居住在現在拉巴斯省的西加西加縣一帶,以捕獵和摘食野果為蟲。公元前八千年前後,阿亞姆比丹人(Ayampitinense)從北方遷移到憢內南部塔里哈谷地一帶,並懂得使用弓箭,長矛和標槍等捕貓武器。公元前四五○○年左右,無羅(Uro)族人來到奧魯羅以南的波波湖附近定居下來,他們開始播種穀物,造船捕魚和使用弓箭狩獵,並發明了自己的語言,也就是基普納語。
公元前一二○○年,這個古國進入了新石器時代,開始種植馬鈴薯,馴養羊駝。公元前四○○年,的的喀喀湖一帶出現了一個強盛的印第安艾瑪拉(Aymara)部族。在此後的八百年歷史歲月中,他們創造了這個國家史前時期最燦爛的蒂亞瓦納科(Tiahuanco)文明,後來的科拉(Colla)文明和印迦文明,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公元四○○年前後,蒂亞瓦納科帝國逐漸形成,在以後的四百年時間裡,他們在的的喀喀湖附近,修建了許多宏偉的建築物,如金字塔、廟宇和陵墓等,這些建築都是用巨石砌成的,它的建築方法是首先按等距離的間隔,樹立起石柱,然後用較小的石塊填充其間,所用的石料都是遠處運來的軟質京岩或硬質火山岩,重達百公噸以上的巨石,都經過鑿鐫,方方正正,精細勻,並用銅鋏和扣鏈固定,使得石頭銜接處非常緊固。艾瑪拉族人不但學會了製陶,而且也知道用銅和銅錫合金來製作各種農具、器皿和兵器,用金和良來製作各種裝飾品。在農業生產方面,他們學會了使用銅鋤和銅犁來耕種玉米、馬鈴薯、小麥和稻米等農產品,並掌握了引水溉灌和用羊駝類肥田等農業技術。
公元八○○年以後,以玻利維亞高原為中心的蒂亞瓦納科帝國進入了全盛期,疆域擴展到秘魯高原和智利北部,一個嶄新的政治、宗教和社會秩序帶著它自己獨特新穎的藝術風格、陶器圖案、配色方法,紡織花樣傳遍了整個安德斯中部地區。現在從玻利維亞各地的廢墟、古宇和雕刻等各方面考察,說明都具有相當的水準。可是在公苀十世紀初期,不幸遭受到一次大洪水的災害,才使這個地區的文化逐漸衰落。一二○○年,在秘魯西南部庫斯科(Cuzco)的克丘業(Quechua)族人入侵,使蒂亞瓦納科帝國逐漸崩潰,但玻利維亞高原仍是人口眾多,灌溉技術發達的農業地區。
十四世紀初期,克丘亞人逐漸征服了玻利維亞高原的各個印第安人部落,並建立了科拉帝國,以農業為經濟基礎,土地均集體所有,定期分成小塊耕作,主要的勞動工具是青銅製的犁鏟及木棒等,田裡的農作物和馴養的駱馬群、村民們輪流看護。科拉帝國的製陶技術和編織藝術與蒂亞瓦納科文化的裝飾藝術一脈相承,這表明他們是蒂亞瓦納科文化的繼人。科拉社會的權力掌握在「馬爾古」的手中,馬爾古由每年進行的選舉產生。科拉人崇拜圖騰,信奉多神教,廟宇建在的的喀喀湖中的太陽島上,稱為瓦卡斯。
一四三八年,印迦國王帕查庫提(Pachacuti)率領軍隊大舉進攻科拉帝國。一四八六年,印迦帝國業併了玻利維亞高原的十二個印第安部落,掌握了當益也的統治權一百五十多年,並使玻利維亞這個地方成為印迦帝國南部的科拉蘇尤(Kollasuyu)省。在印迦人統治時期,印迦文化對科拉人有很深的影響,印迦社會的基礎是以血緣關係組成的氏族團體,但成員間血緣關係和宗教關係,已比以前削弱了,政治和經濟關係卻得以加強。印迦人的基本生產資料,如土地、森林、水源和牧莫等也歸集體所有,但他們已將土地分成三個部分,一部分用作向他們最崇敬的太陽神進貢;另一部分用作向至高無上的印迦王納稅;剩除部分則給各個氏族使用,但不允許轉讓。印迦社會也有貴族、平民和奴隸之別,貴族包括大領主、地方領主和領主,大領主實際上就是印迦王,地方領主是組成帝國的各個地區首領,而領主則是指那些對帝國有突出貢獻的將領。國家權力掌握在貴族手中,平民是印迦社會金字塔的塔基,承擔一切勞動專務,奴隸主要是從事家務勞動。
[編輯] 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一五三三年十一月十五日,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薩羅(Francisco Pizarro)佔領了印迦帝國首都庫斯科。一五三八年,他的伙伴阿爾馬格羅(Almagro)率軍遠征智利時,曾經到過玻利維亞這個地區,遠征軍中的一位將領薩維德拉(Savedra)在奧魯羅附近的帕里亞(Paria)建立了第一個殖民點。阿爾馬格羅遠征智利失敗並撤回秘魯後,皮薩羅被玻利維亞境內的波科(Porco)銀礦所吸引,又派遣他的弟弟岡薩啟.皮薩羅(Gonzalo Pizarro)為遠征玻利維亞的統帥,他們在查卡斯(Charcas)地區建立了西班牙殖民統治的行政機構。
一五三八年,西班牙殖民者史蘇雷斯(Anzures)征服了玻利維全境,並建立了拉普拉塔(La Plata)和丘基薩卡(Chuquisaca)等新城市。由於丘基薩卡氣候良好,周圍土地肥沃,所以被選為統治中心。從此,玻利維亞便完全淪為西班牙殖民地,並改稱上秘魯(Alto Peru)。一五四二年,西班牙王室把玻利維亞正劃歸秘魯總督區管轄。西班牙人為了掠奪當地的財富,特別是貴重金屬,第一步便是鎮壓印第安人的反抗,接著便是把大批印第安人為努隸,為西班牙人作牛作馬,一五四五年四月,一位名叫瓦爾帕的印第安人,在波托西的塞羅里科(Cerro Rico)發現質量優良的大銀礦。據說早在一百年前,印迦國王就知道這裡有大量的礦藏,但當他下合開採時,天神用克丘亞語發出命令:「不要在這裡開採銀礦,那是注定要給別人的。」
一五四六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Charles V)簽發了一項皇家諭令,命名大銀礦所在地為「波托西帝國之」,這是西班牙人在尸半球無數次勘查探險中所找到唯一的「黃金之國」。一五四九年,天教在丘基薩卡設立主教。一五六一年,西班牙國王菲力蒲二世(Philip II)又在丘基薩卡建立查卡斯法庭,從一五六一年至一七七六年,這個法庭所管轄地區非常廣泛,包括上秘魯的大部分地區,圖庫曼區、巴拉圭、布宜諾斯艾利斯、阿塔卡沿海地區,以及秘魯南部的一些地區。
波托西銀礦的現和開採是十六世紀中期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西班牙國王宣佈開採者必須將開採所得的五分之一上繳給西班牙王室。波托西的人口從一五四五年的一萬四千多人,增加至一五七三年的十二萬多人,十七世紀中葉又增至十五萬人,成為美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為了無限度地掠奪玻利維亞的金銀,西班牙殖民者對當地印第安人建立了極其殘酷的勞役制度,強迫印第安人在銀礦中服勞役。在三百年殖民統治時期內,這個國家的印第安人,因勞役過重、生活惡劣而被折磨致死的達數百萬人。殖民者每年都要從各個印第安人村落中征集一定數量的勞力,他們或是去修建道路,或是陰暗潮濕的礦場中從事無償勞動,據說當被抽調的印第安人離開父母妻心時,象被綁赴刑場一樣,因為他們很少能活著回家,而西班牙殖民者在玻利維亞所掠奪的財富,卻多得驚人,據說這些財富足以建造一座從白銀產地波托西越過大西洋通徑馬德里的純銀大橋。
玻利維亞在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期間,是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中最富有、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境內科恰班巴(Cochabamba)地區的農業非常發達,當時的西班牙總督在回憶錄中寫道:「這裡的印第安人非常多,人口稠密程度超過秘魯任何地區,它的土地非常肥沃,出產大量小麥和玉米,如果不是運費高昂的話,這裡可以供應整個西班牙王國所需的一半小麥。」
由於西班牙殖民者殘暴的封建專制統活,激起了印第安人的強烈反抗。一五七一年,被處刑的印迦的亞馬爾直系子孫出現在上秘魯,雖然他的教名是「康德爾康基」,但他比較喜歡人家稱他為「亞馬爾二世」。一六一六年,玻利維亞境內發生印第安人起義,革命領袖格拉爾杜和他的同志們,喊出了「美洲人爭取自由」的口號,起義雖然最終失敗,但起義軍曾經一度攻入了殖民地總督的府邸。十八世紀上半葉,拉丁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興起了獨立運動浪潮,一七三○年,科恰班巴發生市民起義。銀匠阿萊霍。卡拉塔尤塔德(Alejo Calatayud)組織了一支三千人的起義隊伍,但是這支起義軍紀律鬆散,而且到處搶劫,流寇一桿東逃西竄,所以兩個月後便被西班牙軍隊擊敗,卡拉塔尤德被活捉,西班牙人砍下了他的頭顱,並送到拉巴斯,用以警告人們,叛亂者會有什麼下場。
一七七六年,玻利維亞改隸西班牙拉普拉塔(La Plata)總督區管轄,這個區又稱布宜諾斯艾利斯總督區,管轄範圍際玻利維亞外,還有阿根廷、巴拉圭和匈拉圭等。在此後的幾年裡,國內各地的印第安部落經常起來造反。一七八○年,玻利維亞境內波托西附近查揚塔部落中有一位印歐溫血人種,名叫托馬斯。卡塔里(Tomas Catari),他到丘基薩卡的查卡斯王室法庭上訴,聲稱他的酋長大叔被另一個印第安人所篡奪,但查卡斯王室法庭對他的起訴不予理睬。於是,卡塔里步後幾乎一千五百哩,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向拉普拉塔總督訴苦,這位總督認真聽取了卡塔里訴述的案情,並命令查卡斯王室法庭認真研究。但卡塔里剛返回故鄉就被當地西班牙殖民官阿洛斯逮捕。這件事引起了查揚塔部落的不滿,他們設法活捉了阿洛斯,然後用阿洛斯換回卡塔里。由於阿洛斯違抗了總督的命令,所以不久就被撤職,但阿洛斯的同伴們又一次逮捕了卡塔里,並且在一群酪第安人完全能夠看到的地方,把他投下懸崖摔死。結果這一事件激起了印第安人的反抗,在他兩位弟弟的領導下,以寡敵眾,多次擊敗西班牙軍隊,後來終於還是被西班牙軍隊所鎮壓。 一七八一年五月,一位名叫圖帕克.卡塔里(Tupac Catari)的教堂司事率領一支起義軍圍攻拉巴斯,並且在這座城市附近的山坡上修築了一個水,企圖用水沖跨域牆,但這一辦法沒有奏效,以致起義軍圍攻拉巴斯達五個月之久。同年十月,西班牙援軍從布宜諾斯艾利斯趕到,擊敗了起義軍,圖帕克‧卡塔里被五馬分屍,他的腦袋被懸掛在拉巴斯廣場的樹幹上,他的妻子也被絞死,另有一萬多名起義軍士兵被槍決。
[編輯] 擺脫西班牙而獨立
十八世紀下半葉,玻利維亞經濟已經很發達,文化繁榮,素有「美洲的雅典」之稱,丘基薩卡雖是西班牙在上秘魯的殖民統治中心,卻也是南美洲資產階級自由思想最活躍的地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就不可避免地在人們中起重大的啟發作用,要求革命和獨立的思想逐漸普遍傳播開來。另外,盡管玻利維亞經濟很發達,但由於殖民統治者的殘酷剝削,當地人們卻過著悲慘的生活,所以們形象地把他們稱為「坐在黃金椅上的乞丐」。到了十九世紀初,玻利維亞猶如一堆乾架,只要一有火引,便會熊熊燃燒起火。
一八○九年五月二十五日,丘基薩卡的上秘魯王帕法庭庭長拉蒙‧加西亞.皮薩羅(Ramon Garcia Pizarro)下令逮捕幾個被懷疑有「政治陰謀活動」的知識分子,結果引起市民暴動,人們攻佔了皮薩羅的官邸,並把他投入監獄。暴動的領導者都是知識界人士,他們都曾在查卡斯大學的卡羅利娜學會研究過盧梭和百科全書學派的學說。翌日,一些革命者便匆忙趕到波托西、科恰班巴和拉巴斯等,把起義消息告訴他們。
拉巴斯的一位律師名叫佩德羅.多明戈.穆里略(Pedro Domingo Murillo),他於一七五七年九月十七日出生在拉巴斯,父親是神甫。一七八一年,他入伍參軍,很快升任中尉。由於他有非凡的精力和智慧,所以又被提升為羅塞古茵將軍的副官。一八○五年,他因涉嫌參加革命,被捕入獄,因證據不足而被釋放。他出獄後就以「礦工」、「紙張匠」等為筆名,從事寫作,暗地裡四處張貼和散發革命言論的告示與傳單,抨擊殖民政府,宣傳自由和獨立,號召人民起來閗爭。當他聽到丘基薩卡的起義消息後,便和他的同志們立刻準備採取行動。
一八○九年六月二十三日晚上,拉巴斯的一群愛國者聚集在一所公寓裡,召開秘魯會議,決定舉行起義,並把起義日期定在七月十六日,因為這一天拉巴斯城將要舉行大規模的慶祝守護卡爾門聖母生日的遊行。在會上,穆里略被推選為起義總指揮。七月十五日,起義領導者們再次聚集到穆里洛家裡,詳細製訂了起義步驟,並派出人員到各省做宣傳發動工作,爭聚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配合,翌日清晨,起義負責人之一梅爾喬爾.希蒙尼斯走上街頭,偵察敵情。當天下午,人們抬著神像通過大街,印第安人用蘆笛吹奏著悲哀的曲調,圍著神像跳舞。當聖母像通過大街時,花朵和彩紙從兩旁建築物的陽台上,如雨點般地紛紛落下,起義者也趁機混入遊行隊伍。當遊行隊伍經過兵營的時候,早已被起義者爭取過來的衛兵們逮捕了軍官,起義者迅速佔領了兵營,控制了市政府主要機關,囚禁了市長達維拉和主教拉桑塔等人,接著就在廣場召開一次市政大會,宣佈取消食品稅,燒毀了官方的帳目,並呼籲市民們用自己的鮮血和財產來保衛國家的獨立。同月十九日,起義者號召全體居民作好戰閗準備,並組織了一支「拉巴斯民族團結無敵部隊」。翌日上午十時,到時委員會舉行莊嚴的彌撒,宣佈推行改革方針,取消舊政府的一切殖民制度,並燒毀了大莊園主的債券。同月二十二日,起義者成立了一個十五人保衛委員會,穆里洛擔任委員會主席。同月二十七日,保衛委員會發表了著名的獨立宣言,指出這次革命是要推翻西班牙人在美洲的殖民統治,並宣佈「現在,在這塊不幸的殖民地上升起自由旗幟的時刻終於到來了!」
拉巴斯起義爆發後,當時在秘魯庫斯科任王室法庭庭長的戈耶內切准將,奉命率領一支六千人的政府軍,前來包圍拉巴斯。為了對付圍攻,起義軍組編了步兵、騎兵和炮兵連,進行頑強的抵抗。但是,由於起義軍未經訓練,又缺乏資金、給養和彈葯,以及足夠數量的武器裝備,所以當西班牙軍隊已向拉巴斯進軍的消息傳來後,人心渙散,許多人逃跑。為了鼓舞士氣,穆里洛於九月十一日發表聲明,表示愿和大家戰閗到底,並聲稱「勝利和永恆的花環必將屬於我們」。但局勢並未好轉,尤其是起義軍領導集團內部意見不統一,保衛委員會的成員紛紛辭職,拉巴斯市民對起義軍的熱情也大為冷卻下來。在這種情況下,穆里洛於十月一日寫信給戈耶內切,倡議講和。但這封信並沒有送出城外,而是落到起義軍上尉羅德里格斯(Rodriguez)手裡,他懷疑穆里洛要出賣革命,所以把信交給起義軍總司令印達布魯(Indaburu)。同月十一日,印達布魯以這封信為藉口,解除了穆里略委員會主席的職務,並逮捕了他。隨後,印達布魯又把起義軍另外幾位領導人誘騙到自己家裡,當場把他們全部逮捕,然後便宣佈自己為委員會主席兼總司令。 許多為獨立事業而參加起義的士兵,對印達布魯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羅德里格斯上尉帶領一支二百五十多名士兵的部隊,離開拉巴斯城,則附近的查卡爾塔亞(Chacaltaya)山打游擊。但是在一次戰閗中,羅德里格斯上尉被印達布魯俘獲,並被絞死在拉巴斯兵營裡。游擊隊知道這一消息後,便攻入拉巴斯城,殺死印達布魯,並把獄中的起義軍領導人全部釋放,但穆里洛仍被關在獄中。他們認為是他引起了愛國者的分裂。隨著西班牙軍隊的日益逼近,起義軍為了避免無謂的犧牲,大多數人都離開了拉巴斯城,分散到永加斯山區,只有少數人不願撤離,堅守在城裡。
一八○九年十月二十五日,戈耶內切帶領西班牙軍隊攻佔了拉巴斯。次日,西班牙人就對穆里洛提出起訴。在法庭上,穆里洛和戈耶內切進行了長達七個小時的辨論,並堅持自己的理想。翌年一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時三十分,穆里洛和另外八名愛國者被法庭判處絞刑。接著,他們就被劊子手們綁在驢的尾巴上,拖到市中心廣場。臨刑前,他們大義凜然,面無懼色。九時三十分,穆里洛第一個走上絞刑架,他抖落了披在肩上的斗篷,用大家都能聽到的洪亮聲音發出了這樣的預言:「誰也撲滅不了我點燃的火炬!」
玻利維亞雖然是南美洲各國中,最先舉起獨立旗幟的一個國家,但它卻是南美洲最後獨立的國家。一八二四年十二月九日,南美洲獨立運動領袖玻利瓦爾手下的大將蘇克雷(Sncre),在秘魯境內阿亞庫喬(Ayacucho)與西班牙軍隊展開戰略總決戰,起義軍只有六千人,西班牙軍隊有九千三百多人,但起義軍抱著徹底鏟除西班牙在南美洲統治的必勝信念,像猛虎下山一樣衝向敵群,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南美洲人民的偉大解放史詩。經過兩個小時的浴血苦戰,起義軍大獲全勝,打死六名西班牙將軍,生俘四名敵軍元帥和十名將軍。這次戰役的勝利,標誌著西班牙人在美洲大陸三百年的殖民治宣告基本結束。
一八二五年初,蘇克雷將軍按照玻利瓦爾的命令,率領哥倫比亞軍隊進入上秘魯,趕走了船踞在查爾卡斯城內的西班牙軍隊。同年二月九日,蘇克雷將軍頒佈了著名的解放法令,對上秘魯的未來前途提出三個方案,供人民自由選擇。一個方案是上秘魯與秘魯合併;另一個方案是與拉普拉塔聯邦(Provincias Unidas del Rio de La Plata),也就是與現在的阿根廷合併;第三個方案是獨立。
同年四月一日,蘇克雷率軍與佩德羅.奧拉涅塔(Pedro Olaneta)將軍率領的西班牙殘餘軍隊,在境內的圖穆斯拉展開決戰,西班牙殘軍不堪一繫,節節敗退。在這次戰閗中,奧拉涅塔將軍親自上陣,他試圖阻止一批士兵臨陣脫逃,不料反而被這些士兵槍殺。他的死,象徵著西班牙在南美洲殖民政權的徹底結束,從而使上秘魯全境獲得解放。
翌月九日,拉普拉塔聯邦正式邀請上秘魯合併,但這裡的人民要求獨立的愿望非常強烈。同年七月十日,上秘魯議員在丘基薩卡召開大會,討論上秘魯的未來前途,大會召開了近一個月。最後,大會主席阿塞.馬里亞諾.塞拉諾(Jose Mariano Serrano)決定在八月六日,也就是胡寧戰役一周年紀念日,舉行投票。結果只有一名代表贊成與阿根廷聯合,另有兩名代表主張與秘魯合併,其餘的所有代表都贊成獨立。於是,大會當天就正式宣佈,上秘魯的拉巴斯、波托西、丘基薩卡、科恰班巴和聖克魯斯等五個省,聯合組成完全獨立的主權共和國。為了感謝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對上秘魯的援助,大會決定將國名正式改為玻利維亞,並授予玻利瓦爾的這個國家的「國父、保護人和第一任總統」等頭銜。他不在時,可以由蘇克雷將軍代行總統聯權。此外,大會還要求玻利瓦爾盡快為這個新生國家起草一部憲法。
一八二六年三月,玻利瓦爾來到這個剛成立的國家。阿根廷派出兩名將軍前去問候玻利瓦爾,聲明拉普拉塔聯邦承認玻利維亞,但要求將塔里哈(Tarija)省劃讓給他們。他們認為,從文化和地理兩個方面來看,這個省與阿根廷北部的薩爾塔(Salta)省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玻利瓦爾同意了這項要求,他認為玻利維亞沒有能力管轄這樣一個遙遠的邊疆省份。但他的決定引起了塔里哈省人民的反對,國會也否決了他的決定。在此後的幾十年裡,塔里哈省歸屬問題成為兩國近界爭執的焦點,直到一八八九年雙方簽訂了條約才得到完全解決。
同年五月二十五日,國會通過了玻利瓦爾起草的第一部憲法,憲法規定總統任職終身,國家權力分成行政、立法、司法和選舉等四個部分,每一百名選民中選出一名選舉人,選舉人任期四年,負責投票選舉國會議員,並提名法官和政府重要官員。玻利瓦爾還頒布法令,禁止以任何方式強行雇佣印第安人,禁止軍隊把印第安人當作奴隸使用,也禁止傳教士為籌集宗教節日費用而向印第安人敲詐勒索。他還提倡植樹造林,建立印刷廠,並盡一切力量促進工商業的發展。同年十月,玻利瓦爾離開這個國家。
同年十二月九日,玻利維亞國會選舉蘇克雷將軍為終身制總統,但蘇克雷因急於引退回厄瓜多爾,所以只同意擔任這一終身職務兩年。他在任職期間,試圖在玻利維亞建立穩定的政府,但不久就遭到各政黨的反對。在政治方面,蘇克雷是委內瑞拉人,卻當選為玻利維亞總統,使許多人非常忌妒,並暗中破壞他的威信,傳教士也反對他,因為他動用了教會的錢去資助國民教育事業。在財政方面,這個新國家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礦業衰敗,經濟停滯;特別是大多數地方長官拒絕按規定把應該交納的稅款上繳中央,結果使政府財政預算無法得到保證。
玻利維亞建國初期,國內還留有兩千多名哥倫比亞士兵,當初他們是為了徹底戰敗西班牙殘餘軍隊而來到這裡的,他們為這個國家的解放做出了貢獻,但玻利維亞人卻認為他們留下不走的目的是為了使哥倫比亞能夠控制玻利維亞軍隊開始襲擊哥倫比亞軍營。翌年四月,丘基薩卡的玻利維亞軍隊又向當地的哥倫比亞兵營發動進攻,蘇克雷趕到那裡,想去制止他們,結果被造反的士兵扣押起來,右臂被打斷。國內一些親秘魯分子也來機起煽動人民趕走哥倫比亞人。同年八月二日,蘇克雷被迫辭去總統職務,並且帶領哥倫比亞軍隊離開了這個國家。他對玻利維亞人民如此忘因負義,感到非常失望。 蘇克雷將軍離開玻利維亞後,國會選舉阿塞.佩雷斯.烏爾蒂尼內亞(Jose Perez Urdininea)為臨時總統,但他任職不到一個月就被趕下台。同年九月十五日,國會又選舉阿塞.米格爾.貝拉斯科為臨時總統,但也很快下台。繼任者是佩德羅.布蘭科(Pedro Blanco),但很快就成為玻利維亞共和國史上第一位被人暗殺的總統,他的任期只有五天。
[編輯] 曾與秘魯組成聯邦
一八二六年,安德烈斯.德.聖克魯斯(Andres de Santa Cruz)將軍就任總統,他於一七九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在拉巴斯城郊的瓦里納村,是一個印歐混血人種。他曾在戈耶內切率領的西班牙殖民軍中當過陸軍上校。後來投靠南美解放者聖馬丁將軍領導的軍隊。一八二四年六月,他在胡寧戰役後中國功晉升為旅長。同年十二月,在阿亞庫喬戰役中又升至師長。翌年一月二十二日,玻利瓦爾親自援予他「塞皮塔大元帥」的稱號。後來又被指定為蘇克雷總統的繼承人,但他與蘇克雷意見不和,他堅決主張玻利維亞應和秘魯合併。後來,他又被玻利瓦爾指定為秘魯代總統,直至一八二七年六月四日,秘魯國會選出阿塞.馬拉爾任總統為止。此後,他又任秘魯駐智利全權公使,直到被召回玻利維亞總統時為止。
聖克魯斯上台後,開始改組政府,革新財政制度,發展經濟,使國內社會秩序得到了恢復。一八三○年,他致信國會,極力主張國民經濟必需做到自給自足。一八三二年,他召開第二屆制憲會議,修訂了玻利瓦爾制訂的憲法。新憲法決定國家政體仍為共和制,完全取消第四種權力機構,也就是選舉院。新憲法還對總統職權做了限制,廢除總統的終身制,每屆任期四年,但可以連選連任。另外,在國務會議和最高法院的同意下,總統有權解散立法院。這部新憲法具有濃厚的寡頭獨裁色彩,它使聖克魯斯可以把職權南牛牢地掌握在手中,盡管國內有些人反對新憲法,但對他的統治還無法構成威脅。一八三四年,聖克魯斯又對憲法略加修改,允許總統有權決定與別的國家組成聯邦。另外,聖克魯斯還組成了常備軍和國家警衛隊,他還創辦了拉巴斯大學、科恰班巴大學、貿易學校和藝術學校等,聖安德烈斯大學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聖克魯斯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重新統一秘魯和玻利維亞,因為三百多年前這兩個國家同屬於印迦帝國。一八三五年,實現統一的機會終於到來了。當時,秘魯的奧爾維戈索(Orbegoso)總統,把他的政敵加馬拉(Gamarra)將軍流放到玻利維亞,並永遠禁止他返回利瑪,違者處死。加馬拉將軍在流亡期間,與聖克魯斯總統達成協議,由他率兵佔領庫斯科,並支持建立以聖克魯斯為首的秘魯一玻利維亞亞聯邦。同年二月,加馬拉將軍成功地佔領了庫斯科,但同時利瑪也發生軍事政變,薩拉維里(Salaverry)將軍推翻了自由主義者支持的奧爾維戈索政府,自封為秘魯總統,並很快與智利簽訂了關稅協定,使玻利維亞利益受損。這時,聖克魯斯將軍轉而支持奧爾維戈索,條件是奧爾維戈索復職後,必須廢除與智利簽訂的關稅協定,並使秘魯與玻利維亞合併為聯邦制國家。面對這種局勢,加馬拉將軍在庫斯科會見了薩拉維里的密使費利佩.帕爾多(Felipe Pardo),承認薩拉維里為秘魯總統,並且結盟對抗聖克魯斯和奧爾維戈索。
同年六月,聖克魯斯率領玻利維亞軍隊進必秘魯,攻克了庫斯科,並活捉加馬拉將軍。聖克魯斯看在這位昔日盟友的面子上才放他一條生路,把他流放到智利。一八三六年二月,聖克魯斯又在索卡巴亞戰役中,輕而易舉地擊敗了薩拉維里,並將他就地處決。翌月,秘魯一玻利維亞聯邦(Peruvian-Bolivian Confederation)正式成立,這個聯邦由三個國家組成,一個是以利瑪為首都的北秘魯,由奧爾維戈索任總統,另一個是以阿雷基帕(Arequipa)為首都的南秘魯,由埃雷拉將軍任總統;還有一個是以拉巴斯為首都的玻利維亞,由貝拉斯科(Belasco)將軍任總統。聖克魯斯自任聯邦「最高保護者」,總攬三國大權,而且這一職務是終身世襲的。英國、法國和美國等相繼承認這個新國家,但領國卻懼怕和反對這個強大的聯邦。
一八三六年十一月,智利向秘魯-玻利維亞聯邦宣戰,並且由軍政部長選戈.波塔華斯(Diego Portales)宣佈了全國戒嚴令。智利海軍上將曼努埃爾.布蘭科.恩卡拉達帶領一支遠征軍入侵南秘魯,結果被聖克魯斯打敗。智利國內也有不少人反對這場戰爭,叛變的士兵在瓦爾帕萊索附近刺殺了波塔萊斯。智利人把他的死歸罪於聖克魯斯,終於群起支持這場戰爭。一八三七年,阿根廷和智利聯合作戰,聖克魯斯在消耗戰中削弱了他的兵力,而玻利維亞議會主席阿塞.馬里亞諾.塞拉諾(Jose Mariano Serrano)又拒絕給聖克魯斯再派援軍。
一八三八年,智利又派遣一支遠征軍,由曼努埃爾.布爾內斯(Mamuel Bulnes)將軍指揮,再度入侵秘魯。許多反對聖克魯斯的秘魯流亡者,如加馬拉將軍和拉弗恩特等,都在智利遠征軍中擔任重要職務。同年八月,智利軍隊攻克了利瑪,北秘魯總統奧爾維戈索變節背叛。同年十一月,玻利維亞總統貝拉斯科也宣佈反對這個聯邦。一八三九年一月二十日,智利軍隊在利瑪北部安卡什地區永蓋伊城,包圍了聖克魯斯的主力部隊,雙方展開了決戰。聖克魯斯的聯邦軍在戰閗開始後,一舉擊潰了智利的騎兵縱隊,布爾內斯將軍眼看敗局已定,便下令騎兵退卻,准備把軍隊撤到皮烏拉(Piura)。但是,布爾內斯將軍糜下的一位秘魯將領拉蒙.卡斯蒂利亞(Ramon Castilla),卻觀察到聖克魯斯軍隊正在重新布陣,防線鬆散。於是,智利軍隊就抓住這個有利機會,發起反攻,雙方經過五個多小時的撕殺,智利軍隊大獲全勝,擊斃了敵人的名將軍和二千四百多名士兵,俘敵兩千多人,聖克魯斯佼倖從戰場上逃脫,但不得不引咎辭職,同年二月二十日,他正式卸任,流亡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聯邦也宣告瓦解,兩國又各自獨立。
聖克魯斯下告後,玻利維亞議會譴表他是「可惡的怪物,民族的罪人,無恥之徒,小爬蟲和刑事犯」。直到一百年後,玻利維亞人才認真到他的真正價值,他以非凡的眼力清楚地看到了國家未來的命運,如果秘魯-玻利維亞聯邦能夠堅持下來的話,不但可以保持南美洲大陸的勢力平衡,而且也不會爆發太平洋戰爭,使玻、秘兩國蒙受割讓領土的恥辱。
[編輯] 軍人當政經常政變
從一八三九到一八七九年止的四十年時間裡,玻利維亞陷入軍事獨裁和不斷政變動蕩局勢中,每一次政變,差不多都是由一位將軍,率領一部分士兵和支持者,憑藉著槍桿和刺刀,奪得政權。這些將軍們多半是寡兵黷武的考迪羅主義者。他們根本不管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也不顧什麼法律和制度,只知道利用權力盡一切可能,從事榨取和搜刮。他們貪污腐化與蠻橫殘暴的程度,就是在整個拉丁美洲歷史上說來,也是罕見的。
一八三九年二月,玻利維亞議會推選貝拉斯科為新總統,並決定將丘基薩卡改名為蘇克雷,宣佈蘇克雷為首都。同年五月,阿塞.巴利維安(Jose Ballivian)將軍發動軍事政變,失敗後被迫逃往秘魯的塔克納避難。一八四一年六月,貝拉斯科總統到科恰班巴城視察,聖克魯斯的支持者乘機囚禁了他,接著又把他流放到阿根廷去,然後他們成立了一個維新政府,並打算邀請流亡國外的聖克魯斯回國出任總統。但玻利維亞議會卻在蘇克雷宣佈,由議長阿塞.馬里亞諾.塞拉諾繼任總統。阿塞.巴利維安將軍也從秘魯返回拉巴斯,宦復原職。這時國內政局混亂,群眾無首。
秘魯國務委員會認為,如果聖克魯斯一旦在玻利維亞重新掌握,肯定會進攻秘魯,所以決定先發制人,援權加馬拉總統對玻利維亞宣戰。加馬拉總統也一直夢想著能在他的獨裁統治下,重新建立一個中央集權制的秘魯-玻利維亞聯邦。所以,他親自帶領一支六千人大軍入侵玻利維亞,並一舉佔領了拉巴斯。同年十一月十六日,阿塞.巴利維安將軍率領玻利維亞軍隊在因加維(Ingavi)地區,迎戰秘魯軍隊,就在戰閗最堅要關頭,秘魯軍隊的聖羅曼將軍臨陣脫逃,結果玻利維亞軍隊大獲全勝,秘魯總統加馬拉也在這次戰役中陣亡。戰閗結束後,玻利維亞軍方立即宣佈阿塞.巴利維安為共和國總統,他原打算率軍攻入秘魯,但因害怕國內的聖克魯斯支持者乘機起兵造反,所以決定留在國內。
一八四二年八月,玻利維亞和秘魯簽訂了和平條約。阿塞.巴利維安將軍是這個國家歷史上最好的總統之一,他積極鼓勵藝術和科學的發展,努力改進教育制度和公共服務事業;他還艘請外國專家指導礦業生產。為了減少對阿里卡(Arica)港的依賴,他還試圖開放皮科馬約河,以便貨輪通行。同年十月,玻利維亞南端沿海地區發現大量有開發價值的鳥糞層。智利聲稱對這一地區擁有主權,並把它命名為阿塔卡瑪(Atacama)。玻利維亞提出抗議。但是當時這個國家剛與秘魯交戰不久,所以國力衰弱,無法為此與智利交戰。因此,一直到一八七九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為止,這個地區始終是兩國不斷發生邊界衝突的根源。
由於阿塞.巴利維安工作出色,一八四六玻利維亞國會再次選舉他為下一屆總統。儘管他在國內頗負眾望,但還是經常受到叛亂事件的干擾,這些叛辭活動有的是由聖克魯斯煽動引起的,有的是由貝拉斯科慫恿的。一八四七年,阿塞.巴利維安對玩弄政治權術和陰謀詭計,以及南來北往鎮壓軍事叛亂感到極度壓倦,所以決定引咎辭職。他認為,只有一個未捲入政治閗爭的軍官,才能使國家恢復安定的秩序,但是他選擇的總統繼任者歐塞維奧.吉拉爾特(Eusebio Guilarte),任期只有十天,就被人趕下台,成為這個國家歷史上第二個任期最短的總統。一八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阿塞.巴利維安離開了玻利維亞,一去不返。一八五二年十月十五日,他病故於里約熱內盧。他在去世前,曾幾次企圖捲土重來,終未成功。
一八四八年一月,貝拉斯科第五次接任總統職務,他推薦曼努埃爾.伊西多羅.貝爾蘇(Manuel Isidore Belzu)將軍當選國防部長。同年八月,貝爾蘇未能被議會任命為總統。於是便暗中煽動拉巴斯和科恰班巴的警衛隊發動叛亂,貝爾蘇要求派他去北方制服叛軍,並保證忠於貝拉斯科總統。但貝拉斯科早已懷疑他有二心,拒絕了他的要求。貝爾蘇一怒之下索性辭職,並離開蘇克雷城,前往北方指揮叛軍。同年十二月五日,貝爾蘇指揮叛軍在亞細帕拉艾斯(Yamparaez)戰勝政府軍。次日,貝爾蘇正式就任總統。貝拉斯科只好回到老家聖十唬魯斯市,他於一八五九年痛故,終年六十四歲。
貝爾蘇生於一八○八年,是一名孤兒,由聖芳濟會撫養長大,直到十三歲那年,才從孤兒院裡逃出來參加了軍隊。他個子高,皮膚黑,高腦門,黑雞眼,有濃黑的鬍鬚和高高的鷹鉤鼻子,所以他的容貌威風凜凜,令人見而生畏。他最大的驕傲是能憑直覺洞察別人的內心世界,這種本領是他在孤兒院裡學會的。他出身平民,所以常常被一些政客瞧不起。所以上台後,努力爭取下層人民和印第安人的支持,歸還了一部分印第安村莊的土地。但是他對改善人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貢獻。他發表的講話和報紙上的公開言論,都是針對下層民眾的,但實際上這只是蠱惑人心的宣傳而已。
欠爾蘇與前總統阿塞.巴利維安曾是戰友。後來,欠爾蘇發現自己的妻子和阿塞.巴利維安有通姦行為。這件事破壞了貝爾蘇的婚姻,並引起了一次決閗。此後,他們之間相互憎恨持續了好幾代人,他們的子孫和各向的支持者也相互敵視。阿塞.巴利維安任總統時,把貝爾蘇由一名將軍降為普通士兵,並且把他調到遙遠南方的一支部隊裡,貝爾蘇的部下對他們的上司所受的侮辱非常氣憤,所以起來造反,阿塞.巴利維安從總統府的窗戶跳出去,才擺脫了叛亂的士兵。貝爾蘇任總統時,阿塞.巴利維安雖然流亡國外,但國內仍有他的支持者。一八四九年,國內時常發生軍事叛亂。貝爾蘇便採取恐怖統治,反對黨人遭殺戮,受酷刑,或被流放到遙遠的密林村舍,讓他們因疾病或厭煩無聊而死去。巴利維安的家屬和朋友,自然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貝爾蘇甚至用狂言亂語煽動群眾和印第安人,以致引起搶劫有錢人家的事。一八五○年,貝爾蘇總統險遭暗殺,所以他在一年內,血腥鎮壓各種顛覆活動達四十二起。
在貝爾蘇恐怖統治的八年裡,他雖然曾試圖發展農業、工業和商業,但國內政局始終不穩,使他無法取得很大成績。雖然阿塞.巴利維安於一八五二年病故,但又有一些人接替了他,繼續從事顛覆活動。在這種騷亂動蕩的局勢下,貝爾蘇宣佈說他要辭職,並提名他的女婿豪爾赫.科爾多瓦(Jorge Cordova)為他的繼泆人。他又沒法操縱選舉,使科爾多瓦將軍以九千張選票,擊敗了只獲四千張選票的競選對手何塞.馬里亞.利納雷斯(Jose Maria Linares)博士。一八五五年八月十五日,欠爾蘇成為玻利維亞獨立後第一位任職期滿的總統。並央定離開這個國家前往歐洲。臨行前,他喃喃自語地說出了一句對這個國家著名的告別辭:「玻利維亞是完全無法治理的。」
科爾多瓦總統是一位厚道的浪漫主義者,他除了作為貝爾蘇的女婿而招人厭惡外,利納雷斯等人還揚言他在選舉中有舞弊行為,所以接連發動了二十三次軍事政變。一八五七年九月八日,利納雷斯終於把他趕下台,並使他流亡秘魯。這樣利納斯就成為這個國家歷史上的第一位文官總統,並在全國範圍內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他上台後,首先削減了自己的薪金,然後消滅了各部部長和政府雇員的薪金。他還制訂了一套比較公平合理的稅收制度,把軍隊從六千人削滅到一千二百人,並且堅決主張軍隊對政府要忠誠,士兵與老百姓要友好相處。但這一切在軍營中引起了顛覆性的怨言。一八五八年八月,拉巴斯兵營發生兵變,他們支持前總統貝爾蘇,有一位將軍因長像酷似利納雷斯,結果被造反的士兵當成總統誤殺了。後來,利納雷斯總統迅速鎮壓了這次叛亂。在被捕的叛軍領袖中,有一名上校曾當過傳教士,所以玻利維亞大主教主張把他從寬處理,但利納雷斯還是把他處決了,結果引起人民的抗議。這時,利納雷斯已經感到疲憊不堪,雖然任期未滿,但決定提前大選。他的義子魯佩爾托.費爾南德斯(Ruperto Fernandez)、陸軍部長阿塞.馬里亞.阿查(Jose Marria Acha)將軍和拉巴斯地方長官安東尼奧.桑切斯(Antonio Sanchez)等人,都勸他不要這樣做,但他已無心再任總統。後來,他們三人於一八六一年一月發動一場不流血政變,接管了政權。當利納雷斯離開本國前往智利的時候,已經病魔纏身,囊空如洗。他本來是位富翁,當初他為了爭權奪位用光了錢財,得權以後,又未能撈到什麼東西。為了糊口,他只好去當家庭教師,幾個月後死於智利瓦爾帕萊索(Valparaiso)。
一八六一年四月,阿查將軍繼任總統。他上任不久的第一個行動就是召開制憲會議,通過新憲法,並且首次將「戒嚴」這個概念引進憲法,作為維持公共秩序的一種手段。他任職期間,國內政局仍然動蕩不安,軍事政變司空見慣。在國外,前總統貝爾蘇和科爾多瓦都急不可待地找返回玻利維亞奪回政權的機會;在國內,利納雷斯的親信阿古斯丁.英拉萊斯(Agustin Morales)也在伺機而動。為了保護自己不被這些陰謀家暗害,阿查總統任命普拉西多。亞涅斯上校為拉巴斯最高指揮官,此人是阿塞.巴利維安的私生子,也是貝爾蘇的死敵。他在貝爾蘇當政時期,被關押迫害了九年,所以復仇德望非常強烈。他要從一種壓迫行為在人性中可能喚起最殘酷的方式進行報復,當時有人是這樣形容他的,說他是一個沒有智慧,對上級無限忠誠,只要有命令,他就能吃掉親生的兒子。
一八六一年,前總統科爾多瓦從秘魯回國,密謀反對阿查總統,結果不慎被捕入獄。為了找到一個處決他的藉口,亞理斯便假造了一次監獄暴動事件,科爾瓦多以為有人來救他,便企圖衝出牢房,亞理斯便以此為藉口把他槍決了。後來,亞理斯又把囚禁在洛雷托女修道院裡的七十名持不同政見者槍殺了。這次大屠殺在拉巴斯市民的心中引圯了恐怖和驚懼,要求政府查辦亞涅斯,但阿查總統置之不願。於是一個月後,市民們利用一次司空見慣武裝起義的機會,攻打亞涅斯的大本營。亞涅斯企圖從屋頂上逃跑,卻被一顆槍彈擊中,跌落下來,掉在隔壁的院子裡。人們拖著他的屍體沿著大街遊行,使自己復仇的願望得到了滿足。
一八六三年,玻利維亞南端海岸地區又發現了新的鳥類資源和硝石礦,過去這個國家很少往這片貧瘠的沙漠地帶移民,只把它當作一個有潛力的出海通路。但隨著硝石的發現,這個地區突然有了極大的商業價值,智利早就對阿塔卡馬地區提出過主權要求,並且準備接管這個地區,從而造成兩國邊境爭端。阿查總統在國內積極備戰。
一八六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馬里亞諾.梅爾加雷霍(Mariano Melgarejo)將軍發動軍事政變獲得成功,阿查被迫隱退,棄官為民,直到三年後病故於科恰班巴市郊。悔爾加雷霍是這個國家歷史上最殘暴的總統,素有「魔王」之稱。他於一八二○年四月十八日復活節之夜出生在科恰班巴省的塔拉塔城,因為他的母親無法確定誰是他的父親,所以他只好用他母親的姓。他很早就參加了軍隊,因為當時軍隊是被遺棄者的最好去處。他膽大鹵莽,很不馴服。一八四○年,他還是一名小軍曹,就敢帶頭造反,反對貝拉斯科總統。造反失敗後,他不得不流亡國外。後來又回國參軍,在因加維與巴利維安一起作戰,但在一八四九年和一八五三年又兩次謀反。貝爾蘇總統想把他處死。可是科恰班巴人為他求情,使他免於一死。但他一上台就變成了暴君。一位玻利維亞作家稱他是「天生的罪犯」,並且生動地描繪出他的臉譜,說他「稀疏的頭髮下面是一個很高的前額,接著是在猿猴動物中更為常見的那種突出的眉毛,這兩綹眉毛把前額襯托得更加突出。由於嗜酒過度,他兩眼通紅,深陷的雙頰蓋著黑毡似的鬍鬚,他的相貌使最勇敢的人見了也要害怕。」
在梅爾加雷霍幸政期間,任何一位玻利維亞人只要對政府稍懷不滿就會被殺頭。梅爾加雷霍對付政敵的方法是寧願全部殺光,也不願將他們監禁起來。一八六五年,他在總統辦公室親手槍殺了前總統貝爾蘇。他甚至連藉口也不找,就下令沒收了許多印第安人的土地,使印第安人的生活更加貧困,但對於那些擁護或支持他的人,則用國家的財富去任意滿足他的,並且完全無視國家財政與人民生活的情況。他的私生活荒淫無恥到極點,縱酒、玩女人、賭博和貪污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嗜好。
他甚至爭啤酒去餵他的戰馬,強迫軍官或士兵躺在地上像卷毛狗一樣打滾,命令人民像歡度復活節一樣地去慶祝他的生日。在他統治時期內,國庫枯竭,工業凋敝,學校關門,公共事業停辦,貪污盛行,公職人員經常停發工資,甚至連國家鑄幣廠生產的銀幣也不夠標準重量,整個社會陷入了混亂狀況。
在對外關係方面,梅爾加雷霍做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事。一八六五年,西班牙軍隊佔領了秘魯盛產鳥類的欽查群島(Chincha Islands),並炮擊卡洛港。智利、秘魯、厄瓜多爾和玻利維亞等四國認為,西班牙軍隊進攻卡洛的目的是為了重新換剔南美洲大陸,所以這幾個安德斯山系的國家就結成四國聯盟,最終擊退了西班牙人。但是,頭腦簡單的梅爾加雷霍總統卻天真地認為,這四個國家今後仍可以保持兄弟般的友誼。所以戰爭剛結束,他就立即廢除了前總統阿查的「一八六三年議會決議」。這項決議的內容是:一旦有關南部邊界的和平淡判不能成功,玻利維亞就要與智利交戰。這項決義的廢除使智利人心喜若狂,智利陸軍部長類爾加拉.阿爾瓦諾授予梅爾加雷霍為智利軍隊的將軍,但這實際上只有一個一文不值的寶頭銜。一八六六年,他又與智利訂了邊界條約,使玻利維亞失去了南緯二十四度以南的領土。這個條約還規定,凡是在南緯二十三度至二十五度之間發現的京石礦藏,將為兩國所共有。所以就連當時的一位智利外交家也認為,這個條約是荒謬絕倫的。
一八六七年,梅爾加雷霍又與巴西簽訂了條約,把馬德拉河和巴拉圭河上游的十萬平方公里盛產據膠的國土,割讓牠巴西,換來的只是可以把船隻開進亞馬遜河和巴西其他河流的權利。儘管,這些喪權辱國的條約給這個國家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但當時玻利維亞人民並未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促使梅爾加雷霍垮台的直接原因,還是他的暴政。而他的情婦胡安娜.桑切斯(Juana Sanchez)任意揮霍錢財,使國庫幾乎枯竭的地步。隨著他的高壓政策日益加劇,各地起義事件不斷發生。當科恰班巴、蘇克雷和波托西都起來造反時,他不但派軍隊去血腥鎮壓起義者,而且還對這些地區進行瘋狂的搶劫和掠奪。一八七一年一月十五日,阿古斯丁.莫拉萊斯(Agustin Morales)將軍在拉巴斯發動軍事政變,他們和政府軍激戰一天,雙方一共陣亡了一千三百多人,最後梅爾加雷霍眼看大勢已去,便匆忙逃往秘魯。在德薩瓜德羅河附近,他和隨從人員遭到當地印第安人的襲擊,除了他和另外四名警衛人員逃到利瑪外,其餘的人全部被殺。
梅爾加雷霍雖然到了利瑪,但仍得到了應有的報應。他的情婦胡安娜.桑切斯的哥哥認為,他逃跑時一定從國庫和胡安娜.桑切斯的首飾箱裡帶走了大筆的財產,於是一路跟蹤而來,並於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把他殺死在他的寓所裡,這位被人稱為「災禍颶風」的暴君終於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當時玻利維亞的一位作家巴爾德斯(Baldes)對他的一生作了恰如其份的評價:「他是一個具有強壯身體而膽大妄為的士兵,又是一個非常殘酷的暴君和酒鬼。他的統治完全是建立在暴力和恐稀的基礎上。他像驅使羊群一般對待他的人民,經常用自己的雙手去殺死他的競爭者和仇敵,對於一切反抗給予極端殘忍的血腥鎮壓。最後,輪到他自己也被暴力所殺。」
梅加爾雷霍的繼任者阿古斯丁.莫拉萊斯將軍比他也好不了多少。玻利維亞的歷史學家把他們倆都叫做「野蠻的獨裁者」。莫拉萊斯從前曾企圖暗殺前總統貝爾蘇,以後也沉湎於類似的政治上的胡作非為。他公開的政治綱領是「多一些自由,少一些管束」,但是他一上台就也實行獨裁統治。他動輒大發雷霆,並且剛愎自用,輕視他部長們的忠告。所以,他在推翻梅爾加雷霍的過程中所贏得的聲望,很快就變成了人們對他的憎恨。一八七二年,他在一次癲癇症發作的情況下,激怒了他的親侄子陸軍中校最德里科.拉法耶(Federico La Faye),這位中校向總統連開了七槍,事後軍事法庭認為他完全是出於自衛而開槍,所以被無罪釋放。接著,托馬斯.弗里亞斯(Tomas Frias)被國會指定為臨時總統。
一八七三年,阿道弗.巴利維安(Adolf Balivian)在大選中獲勝,當選的總統。他曾在歐洲接受教育,自認為是個詩人和音樂家,而不是職業軍人。在他執政期間,他盡最大努力按照國家憲法辦事,准許出版自由,採用一套新的教育制度,對文職人員給予應有的政治地位,並設法遏制軍隊在國家事務中的權力。他最有遠見的行動,是在一八七三年與秘魯訂立了秘密聯盟條約。當時秘魯經歷了十年動亂後,由曼努埃爾.帕爾多就任總統,他同樣也設法減少軍人對政府的干預,所以他們倆有共同的政治主張。
一八七四年,玻利維亞與智利簽訂了新條約,確定以南緯二十四線為國界線。在此之前,智利曾提出南緯二十一度以南的整個阿塔卡玻沙漠都是它的版圖。為了對智利的讓步表示感謝,玻利維亞則同意在二十五年內不對智利在南緯二十三度到二十四度間的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硝石公司提高徵稅額。兩國關係有所改善。
阿道弗.巴利維安總統特別要保護他的祖國不受秘魯和智利的侵略,但他也清醒地認識到幾乎不可能期望在同一時期與這兩個鄰國都保持睦鄰關係。於是他決心打通出海的道路,重整國家軍備,並且制造軍艦以保護玻利維亞的海岸,但是他的政敵聯合起來反對這些計劃,他的國防部長伊拉里翁.達薩(Hilarion Daza)將軍則在搞新的軍國主義。阿道弗.巴利維安在這種情況下,憂憤成疾,病入膏盲。一八七四年一月三十一日,他把總統聯務讓給老政治家托馬斯.弗里亞斯。兩周後,他就病死於蘇克雷郊外的別墅裡。
[編輯] 曾捲入太平洋戰爭
托馬斯.弗里亞斯接任總統後,遇到的第一個難道就是各省市都不願把他們應該交納的賦稅全部上繳給中央政府,另外他還曾試圖恢復憲法上規定的自由和民主,結果遭到軍人們的反對。一八七六年,軍政部長伊拉里翁.達薩將軍發動軍事政變,他只派出一個步兵營就輕而易舉地接管了政權,並且自任總統。他當時只有三十六歲。他父親是義大利木偶戲藝人,他只有十五歲大就參軍,並養成敢作敢為的性格。他還具有殘暴虛榮、貪吃好色、言行肆無忌憚、待人好記冤仇的天性。他剛許下的諾言,馬上就會作廢。他在就職演說中對議會說:「你們提交給我的,並由我剛才宣誓保證遵守的憲法,將成為公眾和個人自由的保障。」但是第二天他就開始實行獨裁統治,對新聞記者進行迫害。當聖克魯斯省的人民在安德列斯.伊瓦涅斯領導下造反時,達薩就派部隊追蹤這個造反領袖直至巴西邊界,並把他槍殺在那裡。他還強迫與他意見不和的政府內閣全體辭職,然後提拔自己的親信擔任部長。
伊拉里翁.達薩和梅爾加雷霍一樣殘暴而無能,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還繼承了這位暴君的許多自以為是高明的愚蠢舉動。當智利和阿根廷捲入麥哲倫海峽之爭時,達薩總統於一八七八年廢除了與智利簽訂的「一八七四年條約」,並且要對每一百磅硝石增收十美分出口稅,安托法加斯塔硝石公司拒絕付稅,玻利維亞揚言要沒收這家公司的財產。這家硝石公司原為英國所有,後來為了獲得「一八七四年條約」所規定的免稅權,便把一部分股票賣給智利人和玻利維亞人。此時,這家公司便向智利需求保護。一八七九年二月十四日,智利政府接受了這個請求,並以此為藉口,出兵佔領了安托法加斯塔港。這個國家的著名歷史學家阿爾維托.古鐵雷斯(Alberto Gutierrez)在評論這項戰爭時說:「其實有沒有這一事件,結果都會是一樣的。因為智利政府已經找到了多年來一直尋求的開戰良機,而這個機會,是理應受到國民蔑視的玻利維亞政府以愚蠢的行動,自己送上門去的。」
同年三月,智利軍隊開始向玻利維亞內地挺進,玻利維亞向秘魯求援。因為根據兩國於一八七三年簽訂的防禦條約,一旦玻利維亞遭到智利進攻,秘魯要出兵援助。秘魯總統馬里亞諾。普拉多將軍起初想調解兩個鄰國間的邊界衝突,但遭到智利人的拒絕,他們還要求秘魯放棄與玻利維亞的聯盟。因為智利認為,這個聯盟的存在直接威脅著智利的商業和安全。秘魯的聲譽受到挑戰,所以普拉多總統拒絕了這種需求,並於同年四月五日向智利宣戰,從而揭開了太平洋戰爭(War of the Pacific)的序幕。
同年四月十一日,智利軍隊來到阿塔卡瑪沙漠裡的一個小村莊卡拉瑪(Calama),這裡離太平洋只有幾公里。村民們一聽說智利人入侵,便自發地組成了一支愛德華多.阿爾羅亞(Eduardo Abaroa)為首的自衛軍,共有一百三十五名成員。他們用僅有的八十五枝來福槍,英勇地抵抗著一千多名智利入侵者,戰閗從早晨七點開始,直到下午三時全體自衛軍陣亡為止,愛德華多.阿瓦羅業也戰閗到最後一顆子彈,他臨終前的誓言成了跟隨他一起苦戰的玻利維亞人的鼓舞力量。他說:「我是玻利維亞人,我保衛的是玻利維亞國土。我寧願戰死,決不臨陣脫逃。」
卡拉瑪戰訊傳到拉巴斯後,七千多名愛國者志願跟隨達薩總統向海岸進軍,並於同月三十日抵達塔克納。達薩總統打電話給秘魯總統普拉多將軍說,雖然他們衣著簡陋,武器低劣,但這九千人熱情飽滿,閗志昂揚,隨時準備接受普拉多的指揮,並投入戰閗。達薩甘願屈從秘魯人的指揮,似乎令人費解,但實際上他自己確實也缺乏指揮大規模戰爭的能力。一般說來,當時玻利維亞的將領無論軍術多高,大多是由於在內戰時期見風轉舵投靠一個又一個發動政變的軍事首領而獲得晉升,所以缺乏指揮大戰役的能力。
玻利維亞軍隊在塔克納地區與智利軍隊打了一年多的拉鋸戰。對於進行沙漠戰爭,雖然智利陸軍的裝備也不是很好,但他們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一八七九年十月八日,智利海軍取得安加莫斯海戰的勝利,獲得了制海,他們的艦隊從此可以沿著太平洋海岸自由地運送軍隊,而不再受長途沙漠行軍的酷熱和折磨。同年十一月,智利海軍將一萬二千名士兵運到阿里卡(Arica)和伊基克(Iquique)間卡馬羅內斯河入海口的皮薩瓜港,殲滅了一千多名玻利維亞守軍,摧毀了停泊在港內等待裝運硝石的貨船。達薩在塔克納拖延了很長時間,然後才決定派兩千名士兵去奪回皮薩瓜港。顯然,他是希望在進攻前,先與伊基克的秘魯守軍會師。但是,他的軍隊既無行軍路線圖,又無糧草供應,所以當軍隊到達卡馬羅內斯河後,他又下令回師。儘管他的部下曾懇求他慎重考慮,但達薩卻堅持已見,說智利人即將進攻莫羅德薩瑪,他必須率軍去守衛。結果,國內人民就嘲笑他是「河蝦英雄」。再此同時,達薩還要求僑居聖地亞哥一位很有名望的玻利維亞智知識分子加夫列爾.莫雷諾,向智利暗示玻利維亞想進行停火談判,但沒有成功。於是,達薩就歐斯塔基奧.謝拉的假名與智利直接進行聯繫。他在信中提出,只要智利支付給他個人一筆報酬,他就同意放棄與秘魯的聯盟,並交出玻利維亞的太平洋沿海地區,但智利政府拒絕了他的要求。
一八八○年一月十九日,達薩帶了一大筆從庫盜取的公款,走上了一條離棄軍隊、逃亡歐洲的道路。納西索.坎佩羅(Narciso Campero)將軍因此就任臨時總統和聯軍司令。
這位新總統曾在歐洲的軍事學院學司,一八三七年在丘基薩卡取得法學學位,同年進入政界,並以上尉身份參加了因加維戰役。戰後進入政界,成為利納雷斯總統的親信。一八六一年貝爾蘇驅逐了利納雷斯後,他回家隱居了三年。此後,他參加了梅爾加雷霍反對貝爾蘇的軍事政變。後因無法容忍梅爾加雷霍的暴力統治,再次離開祖國。他在阿根廷協助了國內推翻暴君的閗爭。一八七二年,他擔任過短期的軍政部長,後又辭官為民。太平洋戰爭暴發後,他出於愛國熱忱,自願出任招募新軍的工作,並訓練了一個新兵師。 納西東.坎佩羅上任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組織軍隊,但不幸的是,無論玻利維亞人還是秘魯人,在與外國入侵者作戰時,都沒有表現出他打內戰時的那種技巧和熱情。真可謂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一八八○年五月二十六日,秘魯巡邏隊在塔克納附近,捕獲一輛智利運水車,坎佩羅從俘虜的口供中得知,在附近的智利軍隊有兩萬二千多人,而玻利維亞軍隊還不足一萬人。坎佩羅深信採用突然夜襲的戰術,可以彌補軍事上的劣勢。於是他分兵兩路,從左右兩翼包圍敵軍,試圖把敵人消滅在睡夢中。子夜時分,玻利維亞軍隊剛剛出發,秋霧便從海上襲來,遮蔽了嚮導賴以識路的所有路標,結果使他們迷失了方向,找不到敵軍營地。坎佩羅別無選擇,只好下令軍隊返回基地。左翼部隊好不容易才順原道撤回,右翼部隊卻被敵人哨兵發現,雙方交上了火,玻利維亞軍隊將全部的炮兵投入戰閗,早上八時三十分,雙方停止射擊。在隨後的三個多小時裡,使人窒息的沉靜,籠罩著整個沙漠。玻利維亞人偶爾可以看到智利人隱蔽在沙丘後面,在做進攻前的準備。中午十二時整,智利軍隊發起總攻擊,而玻利維亞軍隊經過徒勞的夜行軍和吉凶難測的等待,已經是筋疲力盡了,但他們仍堅持戰閗到黃昏。戰閗結束後,玻利維亞陣亡五千多人,傷者無數。這次戰役失敗意味著玻利維亞已經無力抵抗智利的入侵。
一八八○年十月,美國國務卿詹姆斯.布萊恩(James Blaine)出面調解,希望儘早結果這場戰爭。玻利維亞、秘魯和智利等三國外交部長在美國拉卡瓦納園軍艦上舉行會談,美國方面反對智利要求玻、秘兩國割讓領土的要求,而智利外交部長卻說:「智利的權利來自戰爭的勝利」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最高法律。」最後,會談沒有取得任何結果。
一八八一年一月十七日,智利軍隊佔領了秘魯首都利瑪。一八八三年十月二十三日,智利和秘魯簽訂了安孔條約。這個條約規定秘魯把塔拉帕卡省割讓給智利,允許智利佔領塔克納省和阿里卡省十年,十年期滿後,讓當地居民投票決定兩省的歸屬問題。條約還規定,智利軍隊所佔領玻利維亞沿海地區的阿塔卡瑪省全部割讓給智利,面積達四萬六千多平方哩,這意味玻利維亞將完全喪失盛產硝石的沿海地區和通往太平洋的走廊,並以此變成內陸國。玻利維亞拒絕在安孔條約上簽字。當時的一位玻利維亞著名學者阿夫東.薩維德拉(Abdon Saavedra)在「海岸權的收回」一書中寫道:「智利已在我們的脖子上,套上了名為和平條約的枷鎖,取消了我們的海關,強迫我們免稅進口他們的產品。一句話,就是把玻利維亞變為智利的工廠。」儘管玻利維亞沒有在安孔條約上簽字,但智利軍隊實際上已經佔領了阿塔卡瑪省,把它視為自己的領土。
一八九四年,坎佩羅總統任職期滿,他離任後隱居在蘇克雷郊外的故鄉,直到一八九六年病逝為止。在他執政期間,國內沒有發生軍事政變,但太平洋戰爭卻費盡了他的心血。他的繼任者是百萬富翁格雷戈里奧.帕切科(Gregorio Pacheco),他一八三三年出生在波托西的一個小康之家,早年就顯示出刻苦和勤奮的精神,因而積蓄了一筆相當可觀的財產。他慷慨地把大筆資產施捨給許多慈善機關。從他執政起,這個國家進入了一個為期十五年的「白銀時代」,因為他和隨後的三任總統都致力於銀礦的開採,使這個國家的經濟有很大的敵觀。
在帕切科總統執政期間,這個國家政治穩定,選舉程序有所改進,經濟開始發展。他修通了從蘇克雷到巴拉圭河的公路,並推動了巴拉圭河的航運,從而打開了通往境內東南部地區的通道。他還興建了帕切科港,架設了通往普諾的電報線路,修通了前往聖克魯斯的公路。他用自己的總統薪金在首都蘇克雷修建了精神病醫院。
一八八八年,阿尼塞托.阿爾塞(Aniceto Arce)合法地繼任總統,他開發當時國內最富的烏安查卡銀礦發財。隨著財產的增多,他的政治野心越來越大,專橫作風也更加嚴重。他的保守主義思想激怒了自由黨人,所以他就職不到一個月,自由黨就於同年九月八日煽動他的衛隊起來造反。他當時正在蘇克雷大教堂,於是便化裝成修道士逃離了首都,到達科恰班尸後,帶領政府軍追殺反叛者,並在卡里卡里將所有謀反者槍決。這樣一來,他與自由黨人的關係就更加緊張,在他以後的任期內,政局一直不穩,謀反事件時常發生。儘管這樣,他在國內還是修建了一系列工程,如從波托西到科恰班巴的公路,以及這條公路橫跨皮科馬約河和格蘭德河的兩座令人驚嘆的大橋。他還從歐洲請來了一批教授和工程師,到國內各大學任教。並對軍事制度進行改革,制訂了兵役法草案。一八八九年,阿根廷與智利因邊界糾紛,兩國關係再度緊張。阿爾塞總統施展外交手腕,請求阿根廷說服智利接受他提出的有關阿塔卡瑪被佔領土的解決方案,報酬是玻利維亞將考慮與阿根廷聯合,共同對付智利。阿根廷放棄對玻利維亞塔里哈省的主權要求,而玻利維亞則將境內皮科馬納河和貝爾梅霍河間的一塊面積為六萬五千平方哩的無人居住地割讓給阿根廷。從此結果了由一八二五年玻利瓦爾的決定所引起的有關邊界問題的爭執。
一八九二年五月十五日,阿爾塞總統不顧自由黨的反對,修通了由奧魯羅通往安托法加斯塔港的鐵路,使烏安查卡礦山的礦京得以出口。同年六月,阿爾塞總統支持馬里亞諾.巴普蒂斯塔(Mariano Baptista)為下屆總統候選人,這個人也是一名保守黨,對國際事務的主張以及對發展經濟的願望,與阿爾塞觀點一致。但他在選舉時只以微弱的優勢獲勝。更糟的是,自由黨人在議會中獲得二十一個席位。阿爾塞總統不願過巴普蒂斯塔在不穩的總統室座上對付強有力的反對黨,於是在同年八月五日,也就是任職期滿前一個月零四天時,下令全國戒嚴,並把所有自由黨議員押往內地遙遠的偏僻村莊,同時還囚禁了自由黨領袖卡馬喬將軍。阿爾塞總統事後自鳴得意地說:「自由黨給我一個九月八日,我回敬他們一個八月五日。」
同年九月八日,巴普蒂斯塔正式就任總統。他於一八三二年生在科恰班巴郊外,以優等成績畢業於蘇克雷大學,並見有雄辨的口才,甚至未成年就被選入議會。他曾與利納雷斯合作,在梅爾加霍執政期間,他不得不逃亡國外。回國以後,他支持弗里亞斯、巴利維安、帕切科和阿爾塞等歷屆政府。在出任總統以前,他所做的事,實際上都是為反對專制政治、擁護立憲政府而努力。但是,阿爾塞離任前頒佈的全國戒嚴令,反而使他處於篡權者的位置。他在執政期間幾乎一直在公開反對他的自由黨人作閗爭。自由黨人聲稱,他取得政權時,就已經放棄了他的自由民主原則。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定被流放的自由黨人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出國定居。同時,他還准許恢復出版自由,但好心不得好報,大公報對他進行了無情的嘲笑和攻擊。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初,世界市場對白銀的需求日益減少,各工業大國需要大舉的錫。巴普蒂斯塔開始吸引外國資本,以便開發錫礦。一八九三年,在太平洋戰爭中攜款外逃的前總統達薩,從歐洲寫信牠西普蒂斯塔,表示願意回國為國會指控他侵吞巨額公款一事進行辯護。實際上他已經把十四年前帶到歐洲去的那筆巨款,揮霍殆盡。他回國的真正目的是要自荐為總統候選人,參加下屆總統大選。巴普蒂斯塔允許他回國。當他抵達安托法加斯塔港時,巴普蒂斯塔寫信通知他,在智利和玻利維亞邊界將有一名衛兵陪同他入境。在烏尤尼火車站,有一名衛兵迎接了他,但誰也不知道這名衛兵是否由官方派來,結果達薩還沒走出火車站,就被幾名身分不明的殺手暗殺。凶手到底是誰,無人知曉,人們對他的死無不拍手稱快,這是因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前總統竟在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離職外逃。
一八九五年,智利在阿根廷的壓力下,被迫與玻利維亞簽訂了和解條約,這個條約與以前或以後的任何邊條約相比,都更有利於玻利維亞。這個條約規定,阿塔卡瑪劃歸智利所有,但智利必須將這個省最大的港市安托法加斯塔歸還給玻利維亞,並在兩年內劃出一條通向這個港口的走廊地帶給玻利維亞,以便貨物自由輸入或輸出。但是,當智利和阿根廷彌補了他們的分歧以後,智利便立即單方面廢除了這個條約,並繼續佔領阿塔卡瑪省。
一八九六年九月八日,巴普蒂斯塔總統任期屆滿。原內閣部長塞維羅.費爾南德斯.阿隆索(Severo Fernandez Alonso)反以微弱的多數票當選為新總統。他自從在蘇克雷放棄對神學的研究轉學法律以後,當過幾個礦業公司的律師,積攢了一大筆財產。起初,阿隆索以善意及和解的態度,試圖與反對他的自由黨人交朋友。但他自己的黨羽背棄了他,他們欺負他性情溫和,領導軟弱,於是姿意妄為,作奸犯科,結果導致內戰。這次衝突的起因始於國會中的丘基薩卡代表團的一項提案。他們提出總統必須住在法定首都蘇克雷,這項議案在國會中被通過。以往歷屆總統和許多立法長官大多寧願住在拉巴斯。當年,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決定定都蘇克雷時,拉巴斯還是一個不發達的小城市。到十九世紀末,拉巴斯人口增多,商業地位提高,交通便利,所以成為全國政治中心。拉巴斯議員深為丘基薩卡代表團的提案所激怒,宣佈退出國會。當他們回家時,拉巴斯自由黨人向他們歡呼喝采。接著,把巴斯議員很快又起草了一份請願書,要求把拉巴斯變為特別行政區。阿隆索總統派軍隊驅散了請願者。於是,反對派便在阿塞.愛努埃爾.潘多(Jose Manuel Pando)將軍的領導下,起兵謀反,並於一八九九年在克魯塞羅德帕里亞(Crucero de Paria)擊敗了阿薩索的軍隊,阿隆索被迫流亡國外。幾年後,局勢平穩時,他又回國重新擔任國會和外交方面的職務。
一八九九年九月,阿塞.曼怒埃爾.潘多將軍被議會補選為總統。他修通了瓜基至拉巴斯鐵路,聯上了的的喀喀湖鐵路的火車輪渡,這樣就和秘魯境內的鐵路終點站普諾相銜接。一九○二年,玻利維亞和巴西因邊界問題關係緊張。當時,兩國西北邊境地區發現豐富的橡膠樹林,巴西的橡膠獵取者經常越過界非法採膠,玻利維亞自衛軍企圖把他們趕走。同時,玻利維亞人還在隆索港設置關卡,對大量外運的橡膠徵收關稅,居住在玻利維亞的巴西商人,以此藉口在本地人中煽動分裂,企圖成立獨立的阿克里共和國。玻利維亞副總統佩雷斯.貝拉斯科率領一支遠征軍鎮壓了分裂者,接著政府把這片橡膠林全部租給本國橡膠大王尼古拉斯.蘇亞雷斯(Nicolas Suarez)。但是不久後,當地的印第安人又起來造反,而巴西人則在幕後操縱。最後,玻利維亞只好在翌年與巴西簽訂了皮特羅普利斯條約,把一塊面積達六萬平方哩長滿橡樹林的土地割給巴西,而巴西只付給玻利維亞一千萬美元作為補償。同時,巴西還同意沿馬代臘河急流區域修建一條鐵路,以便使玻利維亞的進出口物資從馬莫雷河遠至瓜雅臘米科後,由火車轉運至巴西的書洛港,然後再沿馬代臘河通往大西洋,因為根據一八六七年西國簽訂的條約規定,玻利維亞商船可以自由出入巴西河流。
一九○四年,潘多總統任期屆滿,軍政部長伊斯梅爾.蒙特斯(Ismael Montes)繼任總統。此人是國內著名律師,擁有相當數量的財產。同年十月,玻利維亞與智利簽訂了和平條約,玻利維亞正式承認割認阿塔卡瑪省給智利;智利則將阿里卡港和安托法加斯塔港為自由港,並付給玻利維亞一百五十萬美元作為失去硝石產地的補償,而且一筆勾銷玻利維亞所欠智利的一切債務,還同意出資興建一條從拉巴斯到阿里卡港的鐵路,使玻利維亞的物資可以順利地輸出或輸入。鐵路建成十五年後。在玻利維亞境內的那段鐵路將成為玻利維亞的財產。後來,智利基本上履行了這些許諾。一九○六年八月,蒙特斯總統設法使國會通過了自由黨有關宗教改革的法案,並保證公眾信仰宗教自由。在此之前,國民只能信奉天主教。
在蒙特斯執政期間,開設了蘇克雷師範學校,並採取很多辦法,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做出貢獻。一九○八年,他的任期屆滿,由於他的繼任者費爾南多.瓜查利亞(Fernando Guachalla)病故,所以又繼續留任一年。翌年九月,埃利奧多羅。比利亞孫擔任總統,他是一個富有的律師。在他任職期間,國內經濟有長足的進步。他很明知利用國庫資財繼續修築鐵路和公路。 一九一三年,伊斯梅爾.蒙特斯再次當選為總統,他的第二次任期籠罩在第 次世界大戰的陰影裡。這次戰爭使大部分拉丁美洲國家陷入嚴重的經濟蕭條中。由於缺乏資金,他只能建立一所拉巴斯師範學校,完全鐵路修建和有限的幾項公共工程。一九一七年,阿塞.古鐵雷斯.格拉(Jose Gutierrez Guerra)就任總統。他沒有處理行政工作的能力,而把精力集中於改進國家的教育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個與美國有密切關係的共和黨,開始出現在玻利維亞政治舞台上,並得到礦業主的支持。
一九二○年一月,格拉總統認為錫礦主西蒙.帕蒂尼奧(Simon Patino)有漏稅行為,所以對他提出起訴。此人是當時全球屈指可數的大富翁,擁有世界最大的卡塔維錫礦,政府依靠他的巨額稅收,在境內修建了鐵路和公路,軍隊的武器裝備也得以更新。所以他被起訴後就利用雄厚的財力煽動軍隊造反。同年三月,格拉總統被迫辭職,逃到智利的安托法加斯塔,九年後死於此地。
格拉總統下台後,軍人接管了政權,他們用戰後已經貶值的歐洲仰幣,清還了許多外債。幾個月後,包蒂斯塔.薩維德拉(Bautista Saaredra)成為共和黨第一任總統。他一上台就碰到鐵路工人罷工,幾個月後,拉巴斯軍團發動叛亂,他被進行武力鎮壓。一九二二年,他設法使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宣佈八小時工作制,並承認罷工的權利。一九二五年,玻利維亞成為世界第一大產錫國,錫和錫礦石出口量達六萬三千噸,價值約一千六百萬美元,差不多佔當時世界錫礦需求量的四分之一。
[編輯] 在查科戰爭中失利
一九二五年,費利佩.古斯曼(Felipe Guzman)就任臨時總統。翌年,埃爾南多.西萊斯(Eernando Siles)在和平選舉中獲勝,出任總統,他先後當過聖哈維爾大學校長,駐墨西哥和秘魯大使及國務部長等職務。為了調解各政黨間的不和,他想讓各政黨領袖都參加內閣,但內閣沒有足夠的職位安排那麼多的人。為了使每個人都有任職機會,他輪流任用各政黨領袖。結果,既削弱了自己的行政權力,又得罪了那些不得不解職的人。
一九二八年,玻利維亞與巴拉圭為爭奪皮科馬約河以北、巴拉圭河以西面積約二十六萬平方公里的大斥谷(Chaco)地區發生了衝突。早在太平洋戰爭中,玻利維亞因戰敗而失去沿海地區。戰後,玻利維亞為了擺脫內陸國的不利處境,企圖經拉普拉塔河係通往大西洋,而大斥谷地區又正好處在這條路線上。大斥否地區原本是一片無人居住的荒野,由於種種原因,玻、巴兩國在此地一直沒有明確的國界線。後來,美孚石油公司在此地發現了石油,所以玻利維亞就在這裡設立了軍事據點,但很快遭到巴拉圭軍隊的進攻。同年十二月,三百多名巴拉圭士兵突然襲擊了玻利維亞的巴瓜迪亞堡壘,擊斃了二十五名守衛堡壘的玻利維亞士兵。西某斯總統連夜召開內閣會議,商討對策,最後決定不護大衝突規模,力求和平解決。翌年,在華盛頓召開仲裁與調解的泛美會議上,宣佈巴拉圭犯有侵略的罪行,並要求巴拉圭為玻利維亞重建巴瓜迪亞堡壘。
一九三○年,世界經濟大危機爆發後,國際市場錫的價格大幅度下跌,玻利維亞國家財政收入銳減,失業人數增多。在這種局勢下,西某斯總統又企圖爭取連任,國會認為他的舉動違背了憲法。同年六月,卡洛斯.布蘭科.加林將軍發動政變接管了政權。翌年,丹尼爾.薩拉曼卡(Daniel Salamanca)當選為總統,他是國內知名的經濟學家,為了阻止經濟的進一步衰退,他首先採取的措施是實行嚴格的外匯管理制度。
一九三二年六月初,陸軍少校奧斯卡.莫斯科索(Oscar Moscoso)在乘飛機視察大斥否時,發現這一地區的中央有一個面積很大的湖泊。雖然玻利維亞和巴拉圭都沿皮科馬約河由南向北修建了一連串的碉堡,但誰也沒有想到要佔領這一戰略要地。莫斯科索回到拉巴斯後,立即將這一情況報告給陸軍總司令菲利維托.奧索里奧(Filiverto Osorio)將軍。薩拉曼卡總統下令迅速搶佔這個湖泊。於是,莫斯科索少校率領三名中尉和二十五名士兵,經過三個星期的艱苦行軍後到達湖邊,他們發現巴拉圭剛剛在湖邊建立了一個小據點,而且只有十名守軍。所以玻利維亞人輕而易舉地趕走了他們,從而引發了大斥谷戰爭。
戰爭爆發後,巴拉圭總統下達了全國總動員令,在一個半月的時間裡,招募一萬二千名新兵;而玻利維亞只下了部分動員令,招募了五千名新兵。大斥谷的矮橡樹林和灌樹叢林,對依靠游擊戰術的巴拉圭軍隊頗為有利,而且巴拉圭的瓜拉尼士兵對戰後的熱帶氣候非常適應。玻利維亞士兵大多數來自寒冷的高原地區,進入氣候炎熱的熱帶叢林中作戰,水土不適,疾病纏身,昏昏欲睡,蛇咬蟲蜇使他們疼痛難忍,不得安寧。儘管如此,玻利維亞軍隊依仗著良好的訓練素質,認為很容易就可以擊敗瓜拉尼士兵。將軍們也想趁此機會打開通向大西洋的道路,用以代替被智利佔領的港口。但是,薩拉曼卡總統並不積極致力於這場戰爭。一九三二年七月,玻利維亞軍佔領了科拉萊斯(Corrales)、托萊多(Toledo)和博克龍(Boqueron)等三個重要堡壘後,薩拉曼卡總統下令停止進攻,他斯望中立國和國際聯盟出面調停,以免局部的小衝突演變成全面戰爭。但巴拉圭堅持要收回它失去的三個堡壘,否則就決不罷休。
一九三二年八月,埃斯蒂加里維亞中校率領巴拉圭軍隊,何博克龍堡壘發起第一次大反攻,並於九月底攻陷博克龍堡壘。消息傳回拉巴斯,各政黨要求重新奪回博克龍的呼聲非常強烈,以致總統府門前一片混亂,薩拉曼卡總統把這場災禍歸咎於奧索里將軍,於是把他撤職,換上了蘭薩將軍,並集中兵力向納納瓦堡進攻,雙方激戰數月。
一九三三年五月十日,兩國交戰將近一年後才正式宣戰。同年十月下旬,巴拉圭軍隊在全線發動進攻,並取得重大勝利。翌月下旬,第七屆泛美聯盟大會在蒙得維亞召開。美國代表團團長斜德爾.赫爾(Cordell Hull)強烈要求玻、巴兩國儘快結束這場戰爭。同年十二月十九日,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簽訂了停戰協議。
一九三四年一月七日,兩國重新開戰。玻利維亞得到美孚石油公司和智利的支持,而阿根廷和英荷賣牌石油公司則通過各種方式資助巴拉圭。同年三月至七月,雙方展開激烈的戰閗,十一月十七日,皮科馬約河上游的巴利維安要塞失守,玻利維亞防線全線潰敗。薩拉曼卡總統免去了蘭薩將軍的職務,並從德國召回漢斯.庫恩特將軍接替他的職務。但庫恩特將軍也未能扭轉敗局。於是,薩拉曼卡總統又撤換了庫恩特將軍,改由恩里克.佩尼亞蘭達(Enrique Penaranda)將軍指揮作戰,而佩尼亞蘭達將軍又聽任比利亞蒙特斯城被圍,薩拉曼卡總統又想撤換他。高級軍官們對這位年老體衰的總統失去了耐性。於是,在一次他視察前線時,佩尼亞蘭達將軍和布施少校將他扣押,使他不得不辭職。十一月二十七日,副總統何塞.路易斯特哈達.索爾薩諾負責指揮軍隊。
一九三五年一月,巴拉圭軍隊攻進玻利維亞領土,血腥的戰役一個接著一個,最後雙方都感到筋疲力盡。同年六月十四日,在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魯、烏拉圭和美國的干預下,兩個交戰國簽署了停戰協定。這場戰爭雙方大約陣亡了十萬人。翌年五月,戴維.托羅.魯伊洛瓦上校政變成功,成為新總統。他一就職就對他的同脆們宣佈,他是在軍隊的一致同意下接管政府。他是一個國家社會主義者,他的政府在實行獨裁統治的同時也還呼吁群眾的支持,為了遜合青年人和印第安人的心意,他開始向富人徵收賦稅,增加工人的工資,創立礦業銀行以資助中小型礦山企業,並對剛成立的勞工部進行改革,以便能設法改善勞動條件。當時國內公眾與論認為,這場戰爭是美孚石油公司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挑動起來的。為了附和這種呼聲,魯伊洛瓦總統便下令將這家公司在境內的財產收歸國有,同時成立了玻利維亞國家石油儲藏公司。但是,世界性的經濟蕭條和戰爭所引起的通貨膨脹,給這位總統帶來了唯以應付的麻煩。
一九三七年七月,格爾愛.布施上校發動政變,接管了政權。他的父親是德國醫生,母親是玻利維亞女人,他自幼在貝尼的熱帶叢林中長大,這使他在大斥否戰爭中成為參戰部隊中的第一流指揮官。他出任總統時,年僅三十二歲。一九三八年七月,玻利維亞和巴拉圭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簽訂和約,巴拉圭獲得有爭議地區的四分之三的土地,面積約十八萬平方公里;玻利維亞則獲得通向巴拉圭河一條走廊,面積約八萬平方公里,包括石油產區,並得以使用巴拉圭河上的卡薩多(Casado)港。同年十月,布施總統召集制憲會議,邀請工人出席。翌月國會頒佈了新憲法。新憲法中最主要的一條,是宣佈境內所有礦山和地下資源歸國家所有;允許政府對國家的經濟命脈,主要是貿易和工業,有干預的權利,設立免費的公立學校;承認工人有罷工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但是這部憲法因反對派的阻礙,無法實行。一九三九年三月,玻利維亞和巴西簽訂了合同,以便加快建設從太平洋到大西洋的鐵路。同年八月二十三日,布施總統因癲狂病發作,用手槍自殺身亡。他死後,以卡洛斯.金塔尼利亞(Carlos Cluintanilla)將軍為首的軍官組成了軍事委員會,臨時接管了政府的一切權力。
一九四○年三月,里恩克.佩尼亞呈達將軍被選為總統。他的大大半是在軍隊中度過的,對管理國家毫無經驗。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所引起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他廢除了前總統布施的一切改革措施。當時,境內僅拉巴斯一地就有八千多德國僑民,所以法西斯主義在國內一度很活躍,他們製造社會與論,迫使佩尼亞蘭達總統下令禁止猶太難民移居玻利維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由於的本佔領了馬來西亞、印尼和中南半島,美國所需的錫、橡膠、鎢和銻等重要戰爭物資的來源大為減少,所以美國打算從玻利維亞進口這些物資。但是,國內的法西斯勢力卻鼓吹當時已經站立軸心國一邊的阿根廷才是玻利維亞的最好鄰邦,阿根廷也趁機宣佈將為玻利維亞的石油勘探和鐵路建設提供貸款。但是,佩尼亞達蘭總統卻越來越傾向於同盟國。一九四一年一月,他下令沒收了境內的德國羅意德航空公司,因為這家公司對維修他們納容克飛機和對事故賠償的保險問題不負責任。美國立即宣佈願為玻利維亞提供新式的美國飛機和汽油,以及信用貸款。境內的法西斯分子對這件事非常不滿,並陰謀發動政變,企圖使玻利維亞加入軸心圓。但這次政變沒有成功,德國公使也因此事被驅逐出境。
一九四二年一月,玻利維亞宣佈與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等國斷絕外交關係。隨後又與美國簽訂貿易協定,規定在以後幾年內,玻利維亞所生產的全部鎢、銻和橡膠,以及百分之五十的錫將出口美國。同年三月,玻利維亞又付給新澤西美孚石油公司一百五十萬美元,作為賠償一九三七年托羅總統執政時沒收這家公司財產所受的損失,而美國則向玻利維亞提供一筆貸款。
一九四三年一月,美國在境內開設了一家玻利維亞開發公司。同年十二月,卡塔維礦山的七千名礦工舉行罷工,政府因急需錫礦石,便派軍隊前去鎮壓。礦工們由他們的妻子和孩子在前面引路,組成三個縱隊向軍隊逼近。在雙方相距一千碼時,軍隊朝天鳴槍,示意礦工們停止前進。但他們毫不理睬,繼續向前逼近。士兵們在軍官的強迫下,戰戰兢兢地舉起了槍,並向遊行隊伍開火,結果造成十九名婦女和兒童死亡,三十多人受傷。反對黨以此事為藉口,在國會捍擊執政黨,接著又煽動軍隊廢黜了佩尼亞蘭達總統,以瓜爾維拉。比利亞羅埃爾少校為首的一批軍官接管了政府,但只有阿根廷承認這個政權。一些人認為這次政變是由阿根廷人和德國間謀暗中操縱的。
在比利亞羅埃爾執政期間,這個國家傾向軸心國,並用法西斯主義維持統治。許多反對黨領袖或是被暗殺,或是被綁架。一九四四年,奧魯羅發生工人罷工,結果十一名罷工領導人被槍決,罷工遭到鎮壓。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加入聯合國,為創始會員國之一。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拉巴斯大學生走上街頭遊行示威,結果遭到軍隊的鎮壓,進而引發了市民暴動。同月二十一日,憤怒的市民襲擊了軍械庫,搶奪了大批武器。高級將領們也對比利亞羅埃爾的鐵腕政策極為不滿,下令軍隊待在營房裡。所以,市民們很快就攻入了總統府,並將比利亞羅埃爾總統和他的兩名親信當場擊斃。隨後,市民們又將總統的屍體懸掛在街頭的電線桿上,以解心頭之恨。隨後由最高法院法官內斯托爾.基廣出任臨時總統。
一九四七年九月,醫學博士恩里克.埃爾佐格當選為合法總統。他放棄了前任總統的獨裁政策,扶植私營企業。在他執政期間,國內錫的年產量達三萬兩千噸。他還創立了社會福利事業,開設工人儲蓄銀行和醫院。在城市興辦了許多學校,並設法推動農村教育業的發展。同時,他還積極吸引外國資本,美國各公司在玻利維亞的投資總額達一億五千萬美元。一九四八年四月三十日,參加美洲國家組織。一九四九年八月,卡塔維錫礦爆發工人罷工,工人們殺死了兩名美國工程師,政府被迫派軍隊前往鎮壓。同年十月,埃爾佐格總統被迫辭職。他的職務由副總統馬梅爾托。烏里奧拉戈伊蒂亞(Maroerto Urriolagoitia)接替。
[編輯] 民族主義運動興起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國內出現了許多左翼政黨,如民族主義革命運動,工人黨和共產黨等。在一九五一年的總統大選中,當時仍在阿根廷流亡的帕斯.埃斯登索羅(Paz Estensoro)得票最多,但烏里奧拉戈伊蒂亞認為這位民族主義革命運動領袖,有強烈的排外情緒。於是,他就把政權交給軍隊總司令烏戈.巴利維安(Hugo Ballivian)。
在巴利維安執政期間,玻利維亞第一次到聯合國的技術援助,並和美國談判提高了錫礦價格。在政治上,他一方面禁止工人罷工和示威遊行,取消言論自由;另一方面又允許流亡在國外持不同政見者回國,民族主義革命運動便利用這次政治大赦的機會,開始武裝工人,並把警察部隊也爭取過來了。
一九五二年四月九日,奧魯羅工人、礦工和警察聯合起來,發動武裝暴動。當時正值復活節,對暴動者來說,耶穌受難日這個日期使他們的事業成為神聖十字軍運動。拉巴斯工人也武裝起來,就連內政部長官東尼奧.塞萊梅(Antonio Seleme)也公開參加反政府暴動。巴利維安總統下令政府軍從聖豪爾赫兵營向市區進攻。他們用高射炮,迫擊炮和飛機轟炸市內的暴動者,嚇得塞萊梅躲到智利大使館中避難。這些暴動者經過三天的血戰,終於取得最後的勝利。一週後,埃斯登索羅以布宜諾斯艾利斯回到拉巴斯就任總統。當晚,有五萬名市民高舉紅旗湧到穆里略廣場向他致意問候,而他則表示要把礦工收歸國有。
埃斯登索羅就任總統後,首先解散了一萬二千名政府軍,並把軍隊的武器交給工人自衛隊,許多高級將領被監禁或流放。所以在此後的十二年裡,一直沒有發生軍事政變,這對於一個建國僅一百二十八年而政變次數卻達一百七十九次的國家來講,真可謂是一種幸運,但勢力強大的工人自衛隊有時也能左右政局。一九五二年這個國家的錫產量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錫礦砂所得佔全部外匯收入的一半以上。當時境內有巴蒂諾、霍赫西爾德和阿拉馬約等三大礦業公司,由美國、智利和瑞士的股票所剛,每年錫礦砂全部輸往美國和英國。
玻利維亞「四月革命」後,美國拒絕按每磅一點九美元的上漲價格購買錫礦砂,埃斯登索羅總統因急需外匯資金,便接受美國提出的每磅礦砂一點二一美元的要求,但礦業和石油部長胡安.萊欽(Juan Lechin)堅決反對總統的決定,並發動一萬名工人自衛隊和四萬名礦工向政府施加壓力,要求立即把礦山收歸國有。同年六月二日,埃斯登索羅總統授予礦業銀行以出口銀礦砂的專營權,不經礦業和石油部長批准,三大礦業公司不能向國外匯換美元,不能用美元支付外國技術人員的薪水 也不能用美元購買外國設備。同年十月五十一日,埃斯登索羅總統正式簽置國有化文件,宣佈境內所有的錫礦山收歸國有,並成立國營的「玻利維亞礦業公司」。由於這個國家的礦山需要外國技術人員,更需要國外市場,所以答應支付給外國礦業主一筆總額為兩千二百一十二萬六千美元的賠款。
礦山國有化後,國營的礦業公司逐漸衰成一個龐大的社會福利機構,工人總數比國有化前增加了兩倍,有時工人每天只工作三小時,而公司一直未魴以優厚的薪金、良好的生活條件來安撫不斷增多的礦工,結果使每個礦工的生產率下降了百分之六十,出口總值也下降了一半以上。為了求得另外一大部分人的支持,政府又於一九五三年八月二日頒布了全國土地改革法,使十五萬印第安農民獲得一千五百多英畝的土地。這項法令廢除了束縛印第安人的契約,使他們有了自己的土地並獨立自主地生活,這是自印迦時代以來前所未有的事。農村還開展了掃盲,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另外,印第安人還獲得了選舉權,所以各左翼政黨都想從他們那裡獲得選票,但他們對共產黨卻很反感,他們本能地意識到馬克思理論將迫使他們加入集體農莊,去過他們不願意過的那種公社生活。
一九五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埃斯登索羅總統簽署了一項新的法令,允許外國石油公司在境內勘探石油,條件是必須交付純利潤的百分之十一,並對所備租的土地付稅。這一政策使石油產量提高了五倍。翌年六月,埃斯登索羅總統任期屆滿,離任後出使倫敦。埃爾南多.西萊斯(Hernando Siles)當選為總統,他的父親在三十年前也當過總統。同年十二月,他制定了基本社會福利法,並建立國家社會安全基金會,雇員薪水的百分之七點五和雇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要交給基金會。這項福利政策使十三萬雇員和三十五萬家屬享受了補助金。
一九五七年二月,由於通貨膨脹,拉巴斯市四千多名市民舉行了反飢餓大遊行,他們燒毀了政府的伊利馬尼電台。在和警察的衝突中,有五人死亡,二十五人受傷。西萊斯總統認為這次遊行是長槍黨策劃的,所以他下令逮捕三百名長槍黨分子。一九六○年八月,埃斯登索羅在大選中獲勝,再度當選為總統。一九六四年五月三十一日,他又第三次當選為總統,並把礦業工會萊欽逐驅出民族主義革命運動組織。同年九月,礦工舉行罷工。同年十一月四日,副總統雷內.巴里恩托斯(Rene Barrientos)將軍發動軍事政變。兩天後,推翻了民族主義革命運動領導的政府,從而結束了這個政黨長達十二年的統治。
民族主義革命運動垮台後,這個國家絕大部分時間都處在走馬燈似的不斷更選的軍政府統治下。新上台的軍政權,各念一本經,都宣稱要拯救國家的經濟,但都沒做到,而且接連不斷的政變使經濟狀況不斷惡化。這個國家獨立至今不足兩百年,但政變次數卻超過了兩百次以上,比國慶節的次數還多。這不但在拉丁美洲,就是在世界歷史上也屬早見,所以這個國家流行這樣一句話:「睡下時是一個總統,醒來時又換了另外一個總統。」
一九六六年五月三日,臨時政府發布大赦令,允許一切政黨參加競選。巴里恩托斯將軍當選為總統。翌年,國會重新制定了憲法。一九六九年九月二十六日,武裝部隊司令阿爾弗雷多.奧萬多.坎由亞將軍發動政變上台執政,把控制全國石油總產量百分之八十的美國海灣石油公司的全部財產和設施收歸國有,並允許進行土地改革。一九七○年十月,激進派胡安.阿塞.托雷斯(Juan Jose Torres)將軍在粉碎陸軍司令羅赫略.米蘭達未遂軍事政變後繼任總統,他與工會組織和學生運動和解,並採取一系列反美政策,驅逐美國和平隊,收回美資礦業公司的馬蒂爾德鋅礦租讓權,撤銷了阿爾托美國空軍基地。
一九七一年八月,在美國支持下,陸軍參謀長烏戈.班塞爾(Hugo Bamzer)上校聯合社會主義長槍黨和民族主義革命運動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托雷斯政府,並提出收回出海口和發展民族經濟的「國家復興」計劃。翌年二月,班塞爾指責蘇聯使館人員搞間諜活動,與反政府勢力有勾結,宣佈驅逐一百一十九名蘇聯外交人員。一九七四年一月下旬,拉巴斯和科恰班巴的十萬礦工、工人、農民和學生相繼舉行罷工、罷課和集會遊行,要求軍政府還政於民,結果遭到軍政府的武力鎮壓。
一九七五年二月,玻利維亞為了收品出海口,與智利恢復外交關係,並就這個問題不斷舉行雙邊談判,但無結果,玻利維亞指責智利在談判中毫無誠意。一九七六年五月一日至六日,礦工工會不顧軍政府取締工會組織和禁止集會的法令,舉行了第十六次全國礦工代表大會,通過了包括十五項要求的閗爭綱領,國內部分礦工開始罷工。同年六月九日,由於政府出動空軍和裝甲車佔領礦區,逮捕工會領袖,使罷工迅速蔓延到全國礦工,並持續了二十多天,有五萬人參加。 一九七七年底,班塞爾面對國內外廣泛要求實現民主政治的強大壓力,被迫答應翌年舉行大選,但對一些關押在獄中的反對黨領導人和工會領袖不實行大赦,一些被排除在大赦外的工會領袖的家屬於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宣佈絕食,並提出全面政治大赦的要求。這一閗爭迅速擴大到國內七大城市,共有一千五百多人參加了歷時三的絕食抗議活動。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七日,全國五萬多名錫礦工人舉行罷工,聲援絕食閗爭,班塞爾終於宣佈實行全面政治大赦,取消禁止工會活動的禁令。
一九七八年三月十七日,玻利維亞與智利因出海口問題談判破裂,導致再度斷交。同年七月,玻利維亞舉行了自一九六六年以來的第一次總統選舉。在全國選舉法庭因反對派揭露軍政府搞選舉舞弊後,宣布選舉結果無效。官方總統候選人胡安.佩雷達.阿斯本(Juan Pereda Asbun)發動軍事政變,就任總統。同年,玻利維亞正式加入不結盟國家會議。
一九七九年二月,阿斯本總統在國內外壓力下,宣佈繼續民主化進度,允諾將於翌年重新舉行大選。並表示他本人將不參加競選。後因反對派要求儘早大選,所以同年七月提前大選,但因幾個總統候選人所得票數很接近,只好推選格瓦拉.阿爾塞為臨時總統。同年十一月一日,納圖什上校發動軍事政變,自封為總統,但因國內人民的激烈反對,納圖什執政僅十五天就宣告垮台,被迫把政權交給議長利迪業.蓋萊爾。一九八○年六月,國內再次舉選大選,人民民主聯盟候選人西萊斯當選總統的可能性最大。翌月十七日國內軍人又發動政變,使剛剛起步的民主進程又淹沒在血泊中。兩天後,政變者成立軍事執政團,推選陸軍總司令賈西亞為總統。他上台後,對內實行更加殘酷的獨裁統治,大肆逮捕反對政變的政界領袖,西萊斯也被迫流亡國外。 一九八一年八月三日,軍隊再次發動政變,梅薩總統於翌日辭職,軍事執政團另外推選陸軍總司令托雷利奧將軍繼任總統。翌年七月十九日,托雷利奧政權在各方面壓力下,將執政權力交給陸軍參謀長比爾多索。由於軍人統治者治國無方,貪污腐敗,走私販毒,使玻利維亞經濟瀕臨崩潰,日益惡化的經濟危機激起國內人民普遍不滿,國內外輿論要求恢復民主和儘快結束軍人統治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同年九月十五日,在全國總工會的是召下,拉巴斯十萬工人走上街頭示威遊行,要求軍隊交權。在這種形勢下,軍方被迫宣布恢復一九八○年大選時所產生的國會。翌月五日,重新舉行總統選舉,推選出人民民主聯盟候選人西雷斯為總統。並於同月十日宣誓就職。至此,這個國家結束了長達十八年的軍人統治,開始步入新的民主進程。
[編輯] 開始步入民主進程
在西雷萊斯執政初期,他毅然調整了軍事領導機構,把一批護憲派軍官安插在各個關鍵崗位上,結果招致一些軍人的不滿。他還下令整肅法紀,打擊國內猖獗一時的販毒集團,所以人他又被販毒集團視為眼中釘。為了解決嚴重的經濟危機,政府採取緊縮政策,全面控制外匯,提高燃料和食品價格,禁止進口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但這些措施對經濟復甦起不了大作用。一九八三年,玻利維亞又遭受嚴重水災和特大旱災,農業減產四分之一,給人民生活帶來更大的困難。政府為了擺脫困境,決定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談判,並接受這個組織提出進一步採取緊縮政策的要求。這種作法遭到工會的指責和反對,以至罷工風潮迭起,社會動亂加劇。迫於工會的強大壓力,西雷斯總統於一九八四年五月宣佈,暫時停止償付外債的本金和利息。在拉丁美洲負債國中,玻利維亞是第一個採取這種行動的國家。
經濟危機也加劇了社會動蕩,使少數右翼軍人感到有機可乘,他們和受到政府通緝的販毒集團相互勾結,精心選擇時機。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凌晨,六十多名荷槍實彈的士兵突然包圍了總統府,一群彪形大漢闖進總統臥室,用槍逼住西雷斯總統,喝令他迅速穿衣。隨後西雷斯被推入一輛吉普車,帶往拉巴斯效外。這次閃電式的綁架行動是一批反政府軍官勾結販毒集團策劃的。他們企圖利用十幾天前一百名陸軍中級軍官聯名要求陸軍部長辭職,以及幾天前全國總工會宣布那將舉行總罷工的聲勢,以這次綁架總統行動為導火線,形成一呼百應之勢,乘機奪取政權。參加綁架行動的是總統衛隊和反毒品走私警察部隊的成員。他們沒有想到招來的卻是舉國上下的一片反對聲。事件發生後,軍隊首腦立即宣布效忠於民主政府,並下令全國軍隊外於成備狀態。政府內閣在外交部長古斯塔夫.費爾南德斯主持下舉行緊急會議,決定動員全國治安機構尋找總統。幾小時後,根據一名參加政變陰謀的軍官提供線索,軍隊很快就包圍了拉巴斯東南郊的一家紡織廠。經一名記者的斡旋,財政部長與劫持者直接談判,在答應保障劫持者生命安全並送他們去外國使館避難後,西雷斯獲釋,安全返回總統府。
這次政變陰謀不到十小時就告失敗,這說明堅持民主在玻利維亞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國內人民對以往軍政府的長期專制統治早已深惡痛絕,軍隊內部的大多數軍官也對軍人統治者的倒行逆施表示憤慨,對一些高級將領爾虞我詐、頻繁發動政變感到厭倦。在這次綁架總統以前,軍隊內部雖出現一些不穩定的苗頭,總工會也揚言要舉行全國統罷工,但一旦得知總統被綁架,軍隊首腦立即表示支持民主政府,總工會則把反政府總罷工改為反對綁架總統的總動員。這是多年來軍隊和工會首次一起與政府結成捍衛民主進程的陣線。
儘管西雷斯總統得以繼續執政,但始終未能扭轉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率高達百分之五百,城市失業率上升到百分之二十一,國際貿易收支逆差增大,外匯儲備幾乎告罄,外債高達四十五億美元,經濟處於二十年來最困難的時刻。同年十一月,政府被迫宣布提前大選。
在一九八五年六月舉行的大選中,總統候選人雖多,但無一人獲得過半數選票,最後在得票最多的三名候選人中,由國會選出民族主義革命運動候選人維克托.巴斯.埃斯登索羅(Victor Paz Estenssoro)為總統,並於同年八月五日宣誓就職。在他執政期間,這個國家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強調鞏固民主進程,努力穩定政局,政治和經濟漸有起色。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玻利維亞舉行了三十八年來首次市政選舉,結果執政黨失利,反對黨勢力大增。同年年底,這個國家與國際和人銀行重新談判,達成買回部分債務的協議,並與阿根廷和巴西等國達成協議,使一些雙邊債務得以抵銷,這兩項措施使玻利維亞外債減少了近百分之三十。
一九八九年初,由於大選的需要,執政的民族主義革命運動,單方面撕毀了與最大的野黨民族主義民主行動之間執行了三年多的「民主協約」,致使兩黨反目。在同年五月七日舉行的大選中,由於沒有一位總統候選人得票超過法定半數,根據選舉法,國會於同年八月初進行了第二輪總統選舉,民族主義民主運動總統候選人烏戈。班塞爾宣佈放棄總統角逐,轉而支持左翼的民族主義革命運動候選人海梅.巴斯.薩莫拉(Jaime Paz Zamora),從而使薩莫拉以九十七票贊成,五十票反對,當選為第七十六屆總統,民族主義民主運動推出路易斯.奧西奧,聖西內斯(Luis Ossio Sanjines)為副總統,組成了兩黨聯合政府。同時,為協調兩黨關係,還成立了以民族主義民主運動主席班塞爾為首的全國聯合團結政治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對政府各項政策擁有審議權。內閣的十八名部長席位由兩黨平分,從而實現了二十五年來首次正常的政府更選。
薩莫拉總統上台後,對內基本上沿襲上屆政府的經濟緊縮正策,力求在控制通貨膨脹穩定經濟的同時,使經濟有所發展,但政府也為此付出了較高的社會代價。同年十月下旬,教師為增加工資舉行絕身活動,並很快發展成有工會、學生會等各界人士參加的全國性抗議浪潮。翌年十五日,政府頒佈全國戒嚴令,逮捕了部分絕食教師,使治安得到恢復。同年十二月初,兩年一度的市政選舉如期舉行,執政兩黨聯合參選,並在多數省會城市取勝。
在對外關分方面,薩莫拉總統率行獨立和不結盟對外政策,維護民族獨立和主權,不干涉別國內政。支持孔塔多拉集團為和平解決中美洲衝突所做的努力。加強兩美國的密切關係,是拉丁美洲地區接受美國援助的主要國家之一。另外還重視發展與拉丁美洲各國,特別是安德斯集團以及巴西和阿根廷等鄰國的傳統友好關係,積極主張拉丁美洲一體化,並參與安德斯集團的政治、經濟和外交一體化行動。這個內陸國家為了重新獲得出海口岸,多次與智利談判。玻利維亞要求智利讓出沿兩國邊界至阿里卡港市之間的一條通往太平洋東海岸的走廊,或是讓出智利北部地后一塊飛地作為玻利維亞的主權出海口,並積極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智利則認為兩國邊界早已由國際條約確定,不存在懸而未決的問題,反對第三國插手玻利維亞出海口岸問題,致使兩國關係一直不好。同年九月,薩莫拉總統表示願從新角度考慮與智利關係。翌日,秘魯總統要西亞建議,與原屬秘魯、現屬智利的領土上向玻利維亞提供一個出海口,結果遭到智利的反對。
[編輯] 國體採民主共和制
這個國家的第一部憲法頒布於一八二六年,是由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起草。現行憲法修改於一九六七年。根據憲法規定,玻利維亞為共和制主權國家,並且三權分立,國家主權屬於全體國民。這個國家的國旗自上而下由紅、黃、綠三個相等平行長方形組成,旗幟的中央繪有國徽,旗上三種顏色的原來含義是紅色象徵為國犧牲的烈士鮮血,黃色象徵未來的希望,綠色象徵神聖的國土。現在的含義是紅色代表動物,黃色代表礦產,綠色代表植物。另外,還定於每年八月六日為國慶日。
行政權屬於內閣,內閣採總統負責制,總統有很大的權力,他不但是國家元首和三年統帥,同時也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首長。總統與國會有意見分歧時,有權重新審查國會通過的法律,總統同時又是內閣會議主席。總統和副總統年齡不得低於三十歲;由人民普選產生,任期四年,不得連選連任;如果總統在任期內死亡,由副總統接任,行使總統權力,直到下屆大選為止。內閣成員全部由總統委任。閣成員共有二十人,除總統和副總統外,還有外交與家教事務部,內政、移民與司法部。總統府部,不管部,國防部,計劃協調部,財政部,教育文化部,交通郵電部,工商旅遊部,勞工和勞工發展部,社會福利和公共衛生部,礦業治金部,農民和農牧業事務部,能源燃料部,城市事務部,航空部和新聞部等十八位部長。
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全國分為拉巴斯、貝尼(Beni)、科恰班巴、丘基薩卡(Chuquisaca)、奧魯羅(Oruo)、潘多(Pando)、波托西、聖克魯斯和塔里哈(tARIJA)等九個省,每個省設省長一名,由總統任命,免責全省最高行政和軍事事務等。九個省下,又劃分為九十九個縣和一百九十八個市,縣設縣長一人,由省長任命。市沒有市議會,市議會議員由民選產生;由市議會中再選出市長管理市政。各省的公共事業、教育和交通等,歸由中央政府管制。
立法權屬國會,國會分參眾兩院,擁有頒布和修改法律、審查議員資格、處置違法議員、彈劾政府部長和組織調查等職權。國會設主席一人。憲法規定,共和國副總統是當然的國會主席。參議院有參議員二十七人,每一個省各佔三名,由直接選舉產生,凡年滿三十五歲、具有當選眾議員資格的公民才能當選,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可以連選連任。眾議院有眾議員一百三十人,接個省人口比例分配名額,直接選舉產生,凡年滿二十五歲、服過兵役、無犯罪記錄、由政黨或團體提名的候選人才有資格當選,任期四年,可以連選連任,每兩年改選半數。參眾兩院各設議長一人,由兩院議員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一年,可以連選連任。國會必須有三分之二議員出席,才能開會。國會議員有言論免責權,在國會中所發表的言論,對外不負責任;不是現行犯,政府無權加以逮捕。
司法權屬於各級法院,司法獨立,不受行政權的干涉。中央設最高法院,地點設在蘇克雷,由十六名大法官組成,大法官年齡不得低於三十五歲,由眾議院選舉產生,任期十年。各省設有地方法院。此外,尚有第一審法院和第二審法院。
國內共有大大小小的合法政黨七十多個,主要有民族主義革命運動(Movimento Nacionalista Revolucionario)釽立於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五日,共有七十萬黨員,初期主要成員是知識分子和中產階級,後來有大量的工人、農民和城市居民加入。因成份複雜,曾多次分裂。這個黨以民族主義為旗幟,政治主張介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
左派革命運動(Movimiento de la Izquierda Revolucionaria)成立於一九七一年,共有五十五萬黨員,是國內第三大黨,主要成員是工人和自由職業者。主張實行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民主行動(Accion Democratica Nacionalista)成立於一九七九年,主張實行新形式的民主民族主義,宣稱反對外國勢力干涉和滲透,維護企業主和中產階級利益。此外,國內較重要的政黨還有玻利維亞共產黨、祖國意識黨、左派聯盟、基督教民主黨、團結公民聯盟、全國左派運動、四.九革命先鋒黨、社會黨和自由玻利維亞運動等。
國內主要的政治團體有兩個,一個是玻利維亞總工會(Central Obrera Boliviana)成立於一九五二年四月,約有五十萬名會員,是全國性的工會組織,曾多次發動全國性罷工,對政局有很大影響力。另外一個是玻利維亞礦工工會聯合會,下轄國內各主要礦區的基層工會,約有五萬六千名會員。
[編輯] 南美的帕米爾高原
玻利維亞是南美洲僅有的兩個內陸國家之一,它的位置在南美洲大陸中西部的安德斯高原上,素有「南美洲的帕米爾高原」及「南美洲屋脊」的稱呼。它介於南緯九度三十五分到二十二度五十八分、西經五十七度三十分到六十九度四十五分間,西北和秘魯毗連,西南界智利,北及東北被巴西環繞,東南和巴拉圭接壞,南界阿根廷。全國總面積一百零九萬八千五百八十一平方公里,約含四十二萬四千一百六十五平方哩,是南美洲第五大國。
境內地形東低七高,地勢複雜,且海拔高度差距很大,全國地形按地貌特徵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大部分。西部為山地高原地區,由安德第斯山的西條支脈東、西科迪勒拉(Cordillora)山和著名的玻利維亞高原組成,約佔國土總面積的百分之十六。西科迪勒拉山是玻利維亞和智利的界山,平均海拔約五千公尺,山脊上分布著眾多冒氣的火山,這裡地勢險峻,氣候乾旱,人煙稀少,除了火山地帶流向高原的河流兩側能種植土豆和大麥外,其餘地方都是不毛之地,只能放牧羊和羊駝。東科迪勒山是高原地區和中央谷地之間的天然屏障,海拔六千公尺上山峰有三、四座,山的東坡溫潤,森林茂密;西坡乾燥,植物稀少。著名的玻利維亞高原就夾在東、西科迪勒拉山之間,海拔約四千公尺。這個高原的北部,從秘魯邊境的的喀喀湖向南一直延伸到阿根廷邊境,長約八百三十公里,寬約一百三十公里,是世界上人類最高的居住地方。這裡地勢平坦,雨水充足,土壤肥沃,礦藏豐富,是境內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精華區域,擁有全國三分之二的人口,許多重要城市、工礦業、交通網和文化中心也都集中在這裡。
中部是山谷地區,由峽谷區和楊加斯(Yungas)地區組成,約佔國土總面積的百分之十四,擁有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峽谷區海拔在一千八百公尺到兩千七百公尺間,有許多小山谷和陡斜山坡潰形成的隘道。這裡氣候宜人,土壤肥沃,又有許多河流提供灌溉之便,盛產玉米、小麥和葡萄等,是國內最發達的農區。楊加斯地區是雨林區,位於東科迪勒拉山麓的東北坡上,雨林區南端是玻利維亞境內亞馬遜河水系的發源地。這裡氣候宜人,雨水充足,土壤肥沃,農作物種類繁多,既有寒帶區出產的土豆和燕麥,又有熱帶區出產的金雞納、橡膠、咖啡、木薯和甘蔗等,也有溫帶出產的小麥和豆類等,也是國內重要的農業產區。
玻利維亞東部和東北部是遼闊的亞馬遜河沖積而成的低窪平原,海拔在一百五十公尺到六百公尺間,有大沼涯、積水的山麓地,並且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五分之三,人口稀少。這個地理區域由北到南又可分為三個部分:北部是亞馬遜叢林區,面積約二十萬平方公里,有一百多種林木;林區內還有許多大小河流,水力資源非常豐富。中部是莫克斯草原,它是阿根廷潘帕斯(Pampas)草原的自然延伸,面積約三十五萬平方公里,地勢平坦,氣候溫潤,牧草生長旺興,是全國最重要的畜牧區;這個草原南部的聖克魯斯地區是國內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另外這裡還有大油田。南部是格蘭大斥谷(Gran Chaco)草原,是拉普拉塔(La Plata)平原的一部分,面積約十五萬平方公里。
境內有很多山峰的海拔都超過六千公尺,安科烏瑪(Ancohuma)峰是境內的第一高峰,海拔高達七千零一十四公尺;伊蘭普(Illampu)峰海拔約六千五百五十公尺;伊利瑪尼(Illimani)峰海拔約六千八百八十二公尺;薩哈瑪(Sajama)峰海拔約六千五百二十公尺,另外還有十幾座海拔五千公尺以上的山峰。境內山區佔全國總面積十分之一,這些高峰終年積雪,堅冰厚封,在陽光照耀下,好像戴著大白帽子的巨人,雪光山色,蔚為奇觀。
國內河川可以分成亞馬遜河、拉普河和的的喀喀湖等三大水系。亞馬遜河水系分佈在境內的東部平原地區,在河水泛濫時,這個流域約十二萬平方公里的曠野區完全被水淹沒,僅有高地突出水面,就像海洋中的島嶼。這個水系最重要的河流是瑪莫雷河(Mamore Rirer),它由幾條源自安德第斯山脈的河流匯集而成,源頭在科恰班巴附近,從南向北穿過貝尼省,到巴西邊界處接納伊特內斯河,並成為兩國界河,流至貝亞(Bella)鎮後,匯入瑪德拉(Madeira)河。全長一千四百九十六公里,大部分河段水流湍急,有許多險難,僅有部分河段可以行船。
[編輯] 瑪德雷德迪奧斯河
[編輯] 貝尼河
[編輯] 瓜波雷河
[編輯] 喀喀湖
[編輯] 波波湖
[編輯] 烏尤尼鹽沼
[編輯] 科伊帕薩鹽沼
玻利維亞雖然位處熱帶,但是氣候卻因地勢不同而有多種類型,各地氣溫和雨量差界非常懸殊。東部平原和中部谷地屬熱帶草原氣候,炎熱潮濕,降水豐富,年平均氣溫為攝氏二十五度;由於東部地區位處南、北回歸線間,受緯度的影響,再加上大西洋低氣壓的作用,有東南信風過境,所以全年可分為乾濕兩季,每年五月到十一月是乾季,乾季中差不多沒有雨水,在晴朗的夜間可以看到冰,但是中午的溫度,卻又比夜間高出攝氏十三度以上;每年的十二月到第二年的四月是雨季。這一地區年雨量高達兩千公釐。
西部山地為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在攝氏十三度至十九度間,溫和宜人,年雨量約一千二百公釐。西部海拔四千公里以上的高原地區屬山地氣候,年平均氣溫約攝氏七度,寒冷而乾燥,白天溫暖如春,晚上寒氣逼人。由於高原地區海拔高,早晨和黃昏時刻,太陽在地平線下,天氣異常寒冷,人們的手腳幾乎都受到凍僵的苦楚。冬季寒風凜冽,嚴霜重冰滿使人感到非常難受,海拔五千公尺以上的地區還有凍結的冰河。就是高原上土生土長的印第安人,也要用毛質的厚布巾蓋臉,頭上包著頭巾,全身緊裏在長袍裡;但是當太陽升起的時候,直紙的陽光,馬上就會帶來酷熱。高原地區降雨量少,年雨量約為兩百至四百公釐。
總結的說,這個國家氣候不好,境內有很多地方都是草木零落,滿目荒涼,間或聳立著幾座積雪的高峰,加上沒有出海口,所以地理形勢不理想,以致建設緩慢,影響國家進步。
[編輯] 工業落後交通閉塞
玻利維亞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農業人口約三百五十萬左右,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二,但全年農業產值卻只有九億三千五百萬美元,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一點七。農業落後有主、客觀兩大原因,客觀原因是這個國家的地理條件限制了農業的發展,在全國的土地中,原始森林佔了五十六萬平方公里,天然牧場和草原共佔三十三萬平方公里,河川、湖泊和市鎮等不能耕種的土地佔二十萬平方公里。在河谷和湖泊周圍也有一些適於農業種植的耕地,但可耕地面積只有二百四十七萬一千多公頃,約佔國土總面積的百分之二點二六。
這個國家農業落後的主觀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政府雖然早在一九五三年就開始土地改革,廢除了大莊園主制和契約農,重新分配了全國的耕地,使印第安人獲得了土地。但由於歷史上的原因,國內人口百分之七十五居住在西部高原和峽谷地區,那裡土地比較貧瘠,人多地少,傳統的牛耕人種的種植方法,一直都沒有改變,所以產量很低;而人煙稀少的東部平原地區,卻有大量的肥田沃土無人耕種。盡管政府想盡一切辦法,通過提供貸款和給予獎勵的辦法,鼓勵高原農民向東部平原遷移,但收效不大,致使原本已經少得可憐的耕地,只有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的土地得以耕種,實際上已種植農作物的耕地不及一百萬公頃。截至目前為止,大部分農作物都栽植在土壤貧瘠、氣候不良的高原地區,東部和北部平原一帶的良好農耕地,反而很少開墾。另外,這個國家自一九八五年實行新經濟政策以來,重工輕農,使農業生產總值連年下降,一九八六年下降了百分之六點三,一九八八年下降了百分之二,一九八九年又下降了百分之三點六,使原來就不景氣的農業受到嚴重打擊。
現在國內主要農產品的年產量約為小麥六萬八千多噸、大麥五萬五千多噸、大米十一萬五千多噸、馬鈴薯六十九萬七千五百多噸、木薯二十三萬八千多噸、咖啡二萬五千二百多噸、玉蜀黍四十八萬七千多噸、甘蔗三百二十五萬八千多噸、香蕉二十二萬三千多噸、大豆十五萬八千多噸、絲蘭十萬多噸、花生十萬多噸、藜藿十萬多噸,甜菜二百二十五萬三千多噸、棉籽一萬三千多噸、柑橘九萬五千多噸。此外,還生產可可、煙葉、古柯、檸檬、芒果、鳳梨、無花果、腰果和疏菜等。糧食不足,每年必需由國外進口數千萬美元的食糧。
這個國家有豐富的熱帶森林資源,森林面積廣達五千六百萬公頃,約佔國土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二點一,共有兩百多種樹木,主要分佈在東部和北部地區。由於交通落後,豐富的森林資源開發有限,所以林業不大發達,每年生產圓木約五百一十二萬三千多立方公尺,主要林產有奎寧、樟腦、胡桃、橡和古柯等樹。橡樹和奎寧樹是最重要的林產,奎寧樹皮就是金雞納霜,大量外銷作藥材;橡膠年產達七千五百多噸。另外也生產一種很輕的巴爾沙木(Balsa Wood)。
畜牧業正在發展中,貝尼地區是國內重要的畜牧地帶。有許多歐洲白人移民成為玻利維亞牧場上的大地主,他們多從事養牛事業,僱用當地的印第安人為勞動力的來源,收益相當可觀,在一些大牧場附近,都有冷凍加工廠的設備。全國現有牛四百一十八萬八千多頭,豬一百七十八萬三千多頭、山羊三百二十五萬八千多隻,綿羊九百二十二萬五千多隻,馬四十一萬兩千多匹,騾子十一萬四千多頭,驢七十八萬八千多頭,駱駝約十一萬五千多頭。境內畜牧場每年大約可以生產豬肉三萬五千八百多噸,牛奶七萬八千五百多噸,雞八百五十五萬隻,鮮蛋二萬六千六百多噸。每年畜牧業產值約四億五千多萬美元。此外,玻利維亞還有栗鼠皮、駱駝絨和紅狐等畜牧產品馳名於世。在境內的熱帶森林中,還有猿猴、虎、豹、山貓、浣熊、貘、樹獺、大食蟻獸、天竺鼠、眼鏡斑熊、鱷魚、蜥蜴、龜、鼈、蛙、蟒蛇、野豬、鹿、犰狳、臭鼬鼠、秀鷹、駝鳥、大鸛、鸊鶘、潛水鳥、水老鴨、海鷗、紅鶴、蜂鳥、鸚鵡、巨嘴鳥、駝羊和駱馬等珍奇動物。
玻利維亞是世界聞名的礦產品出口國,礦業是這個國家的經濟支柱,礦業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植的百分之十四點八九,全國共有九萬多名礦工,礦業產值每年達十二億美元,是這個國國家財政收入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礦產品佔出口總額的百分之六十二。這個國家的礦產資源不但儲量豐富,而且品種齊全。錫的儲藏量為一百一十五萬噸,約佔全球錫儲藏量的百分之二十五;銻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二位,約佔全世界總儲藏量的百分之十四,鐵礦石儲藏量達四百五十五億多噸,在拉丁美洲僅關於巴西,居第二位,靠近巴西邊境的穆通鐵礦,蘊藏量高達四百二十億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鐵礦之一。境內疏磺儲藏量約兩千六百多萬噸,另外還有銀、鎢、鋅、鉛、銅、鎳、秘、金、鹽和鎘等礦藏蘊藏量也很豐富。
玻利維亞曾經是世界最大產錫國,錫礦山主要集中在拉巴斯、奧魯羅和波多西等省份,目前每年錫的產量約三萬多噸,位居世界第四,國內有四萬多名挖錫工人,大部分是印第安人,他們每於工作辛勞之際,便咀嚼可口草,這種草便是製造可口可樂的主要原料。此外,這個國家鉛的年產量約六千二百五十噸,鋅年產量約三萬三千四百多噸、銅年產量約一千八百六十多噸,銻年產量約一萬二千一百多噸、鎢年產量二千三百多噸、銀年產量約一百二十二噸,鉍年產量約一百五十九噸、鎘年產量一百一十五噸,金年產量約七百六十三公斤。另外還有岩鹽和硼砂等礦產,鐵礦尚未大量開發。
這個國家還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古探明的石油薀藏量為一億桶,天然氣蘊藏量為七萬億立方呎,石油工業成為僅次於礦業的第二大外匯收入來源。石油工人有兩萬多,每年可以生產原油一百一十二萬五千多噸,天然氣年產量約二百三十二萬五千多立方公尺。境內的油田和天然氣田主要分佈在聖克魯斯和塔里哈省,並以聖克魯斯為中心,建成了四條石油輸送管道。境內石油輸送管道全長約三千五百公里。
玻利維亞工業落後,全國工廠約有一千三百多家,工業產值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九,冶金、石油化工、煉油和鋼鐵等重工業,因資金缺乏,發展緩慢。國內工業以輕工業為主,目前國內主要工業是食品加工、釀酒、捲煙、紡織、製鞋、製糖、水泥、肥皂、煉油、造紙、肥料、麵粉、冷凍、皮革、玻璃、木材加工、傢俱和建築材料等,製造加工業多為私人所有。每年可以生產水泥二十五萬八千多噸、棉織品九百二十五萬三千多公尺、啤酒六千五百四十多萬升,精煉油三十五萬噸、白糖二十八萬六千多噸、香煙十三億三千六百多萬根。
這個國家煤礦資源貧乏,火力發電廠不多,再加上政府並沒有設置專門的機構去開發電力及推行電氣化工作,所以電力不足也是形成國內工業落後的一大因素。近年來,政府不惜血本在的的喀喀湖水域和貝尼河流域修建許多中小型水力發電站,使這個國家的電力事業有很大的進步,目前國內發電裝機容量也達五十一萬三千多瓩,其中水力發電佔五百之四,火力發電只佔分之一,全年總發電量達十七億五千多萬度,國內人民每年每人平均用電量二百九十一度。
這個國家的交通,由於地形險峻,所以陸路交通有待改善,既使是現在,尚有許多村落還是只有狹窄的小徑,非得仰賴家畜,否則無法進出,邊遠地區的城市要依賴航空聯絡。在航空運輸方面,國內共有大小民航機場二十二處,拉巴斯國際民航機場,闢有國際航空線,有定期班機往返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利瑪、聖地牙哥和聖保羅等拉丁美洲大都市,每年旅客吞叼量約一百二十萬人。境內大部分城市間通定期航班飛機。國營的玻利維亞埃德航空公司擔任國內各大城市及對鄰國間的航空交通,另有五家外國經營的航空公司也在境內設站,最大的一家是美國航空公司,有定期班機飛往美國及中南美洲各重要城市。
僅管玻利維亞是個內陸國家,沒有出海口,所以沒有海運業可言。但是這個國家卻也居然在大力發展海上運輸事業,目前也擁有一艘排水量七千八百七十一噸的玻利維亞號半貨櫃輪,以秘魯和智利的港口為主要寄泊地,僱佣外海員,參加國際航線營運。內陸河流眾多,可通航的河流有一萬九千八百多公里,大部分在森林地區和低地,巴拉圭河是往南通往南部區域的主要航道,的的喀喀湖是玻利維亞和秘魯主要的水口通道。此外,貝尼河、瑪莫雷河、瑪德雷德迪奧斯河、聖米格爾河、伊德拉斯河、歐東河和皮科瑪約河,都可以通航小型船隻。目前國內商船總噸位約一萬八千九百三十多噸。 陸路交通不發達,國內鐵路全長三千七百四十五公里,其中二千三百六十一公里是國營鐵路。境內鐵路又分西部和東部兩大幹線,西部幹線經過玻利維亞高原的主要城市和礦業中心,往北經的的喀喀湖由火車輪渡聯接秘魯境內的鐵路線;往東可通智利的兩個太平洋海港阿里卡和安托法加斯塔;往南可通阿根廷的胡胡伊(Jujuy)。東部幹線由聖克魯斯往東可通鄰國巴西,往南可通往阿根廷。
國內公路全長四萬零九百八十七公里。其中高級路面只有九千六百多公里。公路中設備完善的,是從的的喀喀湖經過拉巴斯經往阿根廷的注美高速公路,全長二千八百四十八公里。全國共有四萬五千多輛小轎車,卡車和公共汽車約三萬九千五百多輛。在山區,主要交通工具還是駱馬和羊駝。
在對外貿易方面,全年平均輸出總值約十億二千五百萬美元,主要輸出品是錫、鉛、銅、銀、石油、天然氣、鋅、金、橡膠、奎寧、鎢、銻、木材、棉花、皮革、咖啡、大豆和栗子等。主要輸出國是美國、阿根廷、英國、巴西、荷蘭和德國等。全年平均輸入總值約合九億五千三百多萬美元,主要輸入品有機械、鋼鐵製品、車輛及其零配件、紡織品、塑膠製品、化學製品、糧食、電器和日常消費品等,主要輸入國是美國、阿根廷、日本、德國和巴西等。 貨幣單位叫做玻利維亞諾,在匯率方面,每一美元約可兌換三點一玻利維亞諾。境內有十四家銀行和它的兩百多家分行。國內通貨膨脹率很高,約為百分之十六點六;失業率約百分之十一。全年國內生產值約四千六百一十八億美元,人民生活貧苦,國民平均所得每人每年只有七百八十美元,法律規定公司廠礦的職工最低可工資不可以少於二十五美元。
這個國家的觀光事業不發達,全國共有飯店和旅館三百七十五家,共有十六萬六千六百九十張床位。每年來這裡觀光的外國遊客約有十三萬三千一百多人,每年觀光收入約三千五百多萬美元。到玻利維亞觀光的最佳時間,是每年五月到十一月,因為在這一段時間中,不但是乾季,並且氣候涼爽。入境不需辦理簽證,但必須持有觀光證,可自玻時而維亞駐世界各地領事館或航空公司申請發給,通常期限是九十天,並且入境時攜帶貨綜沒有限額。
台灣沒有直達班機飛往玻利維亞,如果要前往這個國家,就要到美國轉機,從紐約搭乘美國東方航空公司的班機前往拉巴斯,需要十一個小時;從邁阿密搭機前往拉巴斯,航程約需八個小時。另外,從秘魯首都利瑪飛往拉巴斯,只要一小時四十五分,從布宜諾斯艾利斯搭乘阿根廷航空公司的班機,大約需要四個小時。
玻利維亞的電話服務是私營企業,全國電話線線長約一萬多公里,有電話機五萬五千多架。在無線電報方面,私營的南方電報公司,擁有國際電台;政府也有二十八個電台作為國內通訊的用途。
在小費制度方面,觀光飯店和機場的服務生,要給玻利維亞諾,餐廳要另外加算百分之十服務費,計程車司機不用另給小費。這個國家的電壓分為一百一十伏和二百二十伏兩種,度量衡採用公制,自來水不可以生飲。在時差方面,當地時間要比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慢四個小時,比中原標準時間慢十二個小時。
這個國家政府機關辦公時間,從星期一到星期五為上午九時至中午十二時,下午二時至六時。商店營業時間星期一到星期五為上午九時至中午十二時,下午二時至六時,星期六是上午九時至中午十二時。銀行營業時間是星期一到星期五為上午九時至中午十二時,下午二時至四時,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 玻利維亞的國定假日有一月一日的元旦,二月十日奧魯羅節,三月二十三日阿瓦羅亞節,四月十五日塔里哈節,五月一日勞動節,五月二十五日丘基薩卡節,七月十六日拉巴斯節,八月五日、六日和七日是獨立節,九月十四日是科恰班巴節,九月二十四日是聖克魯斯節,十月十二日是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泛美節,十一月二日是萬靈節,十一月十日是波托西節,十一月十八日是貝尼節,十二月二十五日是聖誕節。
[編輯] 拉巴斯城空氣稀薄
拉巴斯(La Paz)是玻利維亞事實上的首都,也是國內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它的位置在峰巒連綿的東科迪勒拉山麓地帶的同名河谷裡,也就是在南緯十六三十一分和西經六十八度零三分。海拔高達三千五百七十七公尺,是今日世界上地勢最高的首都。它的四周高峰聳立,峰頂終年積雪不化,一片銀色世界,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山鷹巢安祥地躺在群山的環抱中,景色非常優美。在它的北面聳立著一座海拔六千五百五十公尺的伊蘭普尼山,山頂覆蓋著皚皚白雪。在它的東南方也聳立有一座海拔六千八百八十二公尺的伊利瑪尼雪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滑雪場。這兩座雪山,都是美洲境內最高的山峰。
這個美麗的山城,在四百多年前還是一片荒涼,那裡只有一個印第安人的小村落,原名丘基阿布(Chuquiabo)。由於它地處盛產銀礦的波托西,與當時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陸的殖民統治中心利瑪間的交通要道上,往來的羊駝商隊都在這裡停歇,並躲避高原的剌骨寒風,而且附近的喬克亞波河流域又發現了金礦,所以西班牙殖民者,丘基薩卡都督阿隆索.德.門多薩(Alonso de Mendoza)上尉選中地,在一五四八年十月二十日正式破土動工,開始興建城市,取名為「西烏達德.德努埃斯特拉.塞尼奧拉.德拉巴斯」(Pueble Nuevo de Nuestra Senora de La Paz),意思是「聖母瑪麗亞和平新城」。西班牙人以為用武力征服了印第安人,從此就會天下太平。但是自從這座城市建立後,從未有過真正的和平。一六六一年和一七八○年,印第安人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在這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
一八○九年七月十六日,拉巴斯市民在佩德羅。多明戈.穆里略的率領下,舉行武裝起義,趕走了西班牙人,建立了革命政權。不久,西班牙軍隊捲土重來,殘酷鎮壓了起義。一八二四年,蘇克雷將軍率軍進入玻利維亞,驅逐了西班牙人,並幫助這個國家獲得獨立。為了紀念蘇克雷將軍在阿亞庫喬戰役中徹底擊敗西班牙軍隊,使南美洲大陸擺脫了殖民統治,這個城市又於一八二七年改名為「阿亞庫喬和平城」(La Paz Ayacucho)。一八九八年,玻利維亞大部分政府機構從蘇克雷遷到此地。從此以後,這裡被正式命名為拉巴斯,並成為事實上的首都,蘇克雷只保留法定首都的名義。現在這裡已成為全國第一大城,人口約一百五十萬,城市面積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達一萬二千五百人,經濟比較繁榮,有製糖、罐頭、食品加工、纖維、化工、捲煙和皮革等工業。
這個城市的對外交通大部分是由空運維持,距離市區十二公里外的埃爾阿爾托(ElAlto)國際民航機場,是建築在一個海拔四千零五十公尺的高大山嶺上,四周被遠近重疊的雪山所包圍,空氣稀薄得會令人無法忍受,因此它也可以算是今日世界上最高的飛機場。每天有許多班機飛往北美和南美各大城市。這個機場也是國內航線的中心站,每天也有許多班機往返於境內各主要城市。和它相形之下,拉巴斯城區卻顯得羞怯怯地躲藏在機場邊緣一個狹長的深谷中,有巴士和計程車經由高速公路往來於機場和市區間,單程需時十五分鐘。
在陸上對外交通方面,也有鐵路和公路。這裡的火車服務也不錯,有餐車和臥鋪設備,火車往西至瓜基,由火車輪渡寡過的的喀喀湖,可以和秘魯境內的鐵路網相連;往西南經維亞查、科羅科羅、卡拉科塔和查拉尼亞後,直達智利海港城市阿里卡,這條鐵路要翻越一萬四千呎高的安德斯山脈,陡坡的路段鋪設了齒軌;往東南經錫卡西卡、托馬斯巴龍、奧魯羅、波、瓦爾和里奧木拉托斯、至尤烏尼後分為兩條鐵路線,一條經里奧格蘭德進入智利境內,可以到達太平洋東岸的安托法加斯塔港,另一條經喬卡亞圖皮薩和維利亞松後,通往阿根廷北部重鎮胡胡伊。境內西部地區的鐵路線要在崇山峻嶺中盤旋,所以火車的速度太慢,時間上很不經濟。長途巴士班次很多,可以和國內的其他城市連絡,也可以通往智利的阿里卡、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和巴西的聖多斯等城市,除了通往科恰班巴和肚克魯斯間的公路鋪8設得很整齊外,大部分道路路況不佳,長途搭乘不很舒適;公路車輛一律靠右行駛。
市內交通以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為主。公共汽車服務良好,因車資低廉所以很擁擠。計程車牌照為桔紅色,在市區到處流動,且不使用計程錶,多半是幾人同路共搭,個別收費。市內有一種叫做Trufis綠旗標誌的計程車,晚上收費比白天貴,攜帶行李也要另外收費。觀光客在這裡也可以租用轎車,有司機的比較貴,是以鐘點計費,但有時司機會向乘客要求多餘的費用。市區還有一種簡單的公共交通工具叫做機車計程車,就是利用一般的機車來搭載客人,一輛機車只能乘坐兩人,前面是駕駛,後面是乘客,車資非常低廉。
玻利維亞將首都拉巴斯建在四面環山的河谷中,其原因是因為四周凜冽的寒風吹不進來,冬天固然可以暖和一點,夏天的烈日也照不到深谷,氣也會比較涼爽。於是,這個位於安德斯山主脈高原山谷中的城市,就成了拉丁美洲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每到四月至十一月的乾季,這裡陽光燦爛,碧空禺里,氣候宜人,是遊覽觀光的最好時節,這時國內外的遊客便紛至沓來,以領略美麗山城的豐姿艷容。由於這座城市是建在河谷畔,街區隨著山勢的起伏,向上一層層逐級鋪開,參差錯落,像階梯狀,別見一格,低層為商業區和政府機關,高層為住宅區,有的街道傾斜度達三十至四十度,山坡上鱗次梯比地排列著許多簡陋的印第安人住房,層次分明,富有山城特色。綠蘭叢中,掩映著各式風格的建築,古老教堂的尖頭與現代化的玻璃大樓,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閃光,相互輝映。碧波鄰鄰的拉巴斯河宛如一條監色飄帶,霧過市區施邐向前淌去。遠處,伊利瑪尼山與伊蘭普山云嵐繚繞,積雪的山頂晶營奇目,儼如兩個擎天巨人衛護著旖旎的山城,給拉巴斯平添了動人的風韻。
拉巴斯可以明顯地劃分為新、舊兩區,舊市區位於聖克魯斯大街以北,一條條狹窄陡斜的老式街道縱橫交錯,四四方方,井然有序,仿佛像是一個棋盤。這種方塊形的街區布局是這座城市的奠基者門多薩親自設計的,屬於典型的西班牙城市布局。這裡街道是多用小石塊砌成的,由於多年來過往車輛的磨損,石塊表面烏油發亮,像鋼磚一樣。蕉市區的建築大多數是低矮古老的西班牙舊建築。
新市區位於聖克魯斯大街以南,有不少新式的高樓大廈,甚至有二、三十層樓高的摩天大樓,都是用鋼筋、水泥和玻璃帷募做材料,非常堅固整齊。市內寬闊的大馬路中間有種植花圃的安全島,尖頂紅瓦的小別墅,分散在一些角落裡。沿建有許多白牆紅瓦的房屋,街上行人們看起來都非常悠閑。這裡的夜景更是迷人,每當晚上,滿天星斗,四周雪山反映出微微銀光,使整個世界都浸沒在一片銀白色的光線裡;這種自然界靜止的美,只有在拉巴斯才能夠欣當到。
聖克魯斯大街是市內最主要的街道,它從拉巴斯城西北到東南呈對角線貫穿全城,正好處在拉巴斯盆地的底地,以它為中心,南北兩側有細長的街道貫其間。這條大街道路寬敝,雙向都可以容納三輛汽車並行,一路上隨處可見鮮花盛開的街心花園,大街兩旁林立著許多高樓大廈,人行道上花木扶疏,精心修剪的樹寇下綠草如茵。這裡商店雲集,行人接踵摩肩,完全可以和墨西哥城與加拉加斯城的繁華區相媲美。尤其是到了每個星期天上午十一時左右,這條街上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原來,每逢這一時刻,市政府的交響樂隊和銅管樂隊,便分別佔據大道兩端,做相沿成俗的定時露天演出,悠揚的樂曲聲招來了成千上萬的行人。每當黃昏時刻,夕陽的餘輝把大街染成一片金黃色,人們便三三兩兩漫步而來,寬敞的大道變成散步休憩的絕妙場所。
這個市也有很多旅館供遊客休憩,由於這裡地勢太高,空氣非常稀薄,外國遊客到達後一般都有一些高山反應,感到頭重腳輕,呼吸困難,胸口發悶,所以這兒的觀光旅館大多有氧氣供應裝置。另外,旅客入睡前要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進來,同時旅客在旅館裡最好不要洗熱水澡,才能把高山反應減到最輕程度。旅館要再加百分之二十三小費。當地旅館建築都不夠氣派,連五星期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看起來也不起眼。旅館裡的自來水呈鐵銹色,因此不可以生飲。市內最高級的旅館是拉巴斯喜來登(La Paz Sheraton)大飯店,位於市中心附近的阿爾塞大街旁,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執政的班塞爾軍政府從國外貸款兩千萬美元興建的,共有三百五十間客房,並附有浴室,餐廳的供應也很充實。里伯拉特多爾(Liberatdor)飯店位於舊市區卡爾.波多斯托(Calle Potost)街,共有八十間客房。廣場(Plazal)位於市中心區,是一個擁有兩百間高級國際觀光大飯店,有優異的服務品質。另外,埃爾多拉多(El Dolado)飯店擁有九十間客房,克賴倫(Crillon)飯店有七十間客房,格羅里亞(Gloria)飯店有九十間客房,它們雖然規模很小,但都是可以安心投宿的飯店。
拉巴斯也有許多餐廳,最高級的餐廳多附設在各大觀光大飯店中,市中心區開設有許多專業化的餐廳和飲食店,還有許多小吃攤,有的大餐廳還有預約制的民謠表演。市內有三十多家中國餐館,最出名的是位於東第德廣場附近的港(Hong Kong)餐廳。喜歡吃日本料理的,可以到有的的喀喀湖鱒魚的日本會館去。在大餐廳中進食,要付百分之五稅金和百分之十小費,小食店則稅金小費全免。餐館裡還供應有多種鄉土菜餚,由於玻利維亞是馬鈴薯的原產地,所以有很多用馬鈴薯作的菜,尤其以被稱為「丘羅」(Chuno)的乾燥薯最為有名,它是用熱水浸泡後復原型再來作各種菜的。「烏丘庫塔」(Uchu cuta)是用辣椒醬調味的味菜。當地還有一道很有名的點心,狀如熱狗,用豬肉、雞肉、橄欖、葡萄乾、馬鈴薯、胡椒和辣醬油做成,味道很好。 街上有許多電影院,也常放映外國影片。觀光客們也可以在拉巴斯觀看交響樂團和芭蕾舞團的演出。街上也有跳脫衣舞的夜總會和狄斯可舞廳。比較出名的夜總會有兩家,一家是位於七月十六日路(lb de Julio)的桑舍特(Sunset)夜總會,另一家是位於凱尼達斯特隆克斯特路的杰特(Jet)夜總會。卡薩布蘭卡(Casa Blanca)和黃道克(Zodiac)是兩家較有名的狄斯可舞廳。
這裡的購物也很方便,市區有不少百貨公司、超級市場和一般商店,甚至還有一些古老的市場。市內最主要的商業街是聖克魯斯大街、七月十六日大街、薩格納根(Sagarnaga)大街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大街等。在這裡,人們可以買到各種進口衣料、服裝、日用百貨和現代化的家用電器。這裡的商品如果以當地一般人的工資來衡量,價格就顯得非常昂貴,一件襯杉往往超過工人的平均月工資,一件大衣則需幾個月的工資才能買到。各項生活必需品,如麵粉、麵包、肉、糖和食油等。都由政府統一定價。這裡供應觀光客較出名的土特產有羊駝衫、金製和銀製的珠寶首飾、木製的裝飾品、手工編織品、陶器、地毯和錫工藝品等。在這裡購物必須小心討價還價,才不會吃虧。這個高原古國的手工編織藝術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他們的手工織物成為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實用工藝品,被譽為「世界紡織史上的奇跡」。在離萊昂.德拉巴拉小巷裡,還有一處稱為「中國市場」的集市,那裡出售有各式各樣精美的餐具。
城裡的市場上堆著各式水果籃子,路上有許多駄著貨物的驢馬,以及穿著五光十色服裝,熱情而客羞的印第安女子出售土特產品,一堆一堆地擺在益也上,她們絕不二價,並且童叟無欺。在果菜市場裡販賣果菜的印第安婦女,她們販賣的方式非常奇特,把各種果菜像一個鳥巢似擺在她的周圍,自己就坐在「巢」中間,彷彿在孵卵的母雞,有人來買果菜時,只要說出價錢,她就把身邊的果菜抓一把給買的人,沒有討價還價的習慣,有時甚至彼此不必說一句話。這些販賣果菜的印第安婦女,多數是大胖子,恍如一尊「活佛」,坐在果菜窩裡。
城裡值得觀光的地方,有穆里洛(Murillo)廣場,它坐落在舊市區的中心,玻利維亞總統官邸、中央政府各機構、國會大廈和首都大教堂,都是在這個廣場附近。這裡原名阿瑪斯廣場,廣場中央高高聳立著一座二十公尺高的紀念塔,塔頂是一尊玻利維亞民族英雄佩德羅.多明戈.穆里洛的青銅雕象。此人於一七五七年九月十七日出生在拉巴斯。一八○九年七月十六日,領導拉巴斯的愛國者發動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並發表了著名的拉巴斯宣言。翌年一月二十九日,起義失敗,他被西班牙人絞死在阿瑪斯廣場。後人為了表彰他為祖國獨立所作出的功勛,將阿瑪斯廣場改名為穆里洛廣場,並在廣場上建造了這座高大的紀念塔,塔的底座和支柱均用玫瑰色大理石雕琢而成,寬大的底座四周分別鎸刻著團結、和平、光榮和正義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塔身還雕刻有一幅幅反映玻利維亞人民反抗殖民統治波瀾壯闊的史畫。 廣場中還有許多供行人休憩的長椅,椅上坐著不少人,他們當中有年逾花甲的老人,也有依偎在母親懷抱中的兒童,有悠閑地翻閱著當日報刊的印第安人,也有好奇地打量著一切的外國觀光客。成群的鴿子在人們腳下大搖大擺地啄食著遊人投撒的食物。入夜,廣場上燈火齊明,把四周古老的建築物照耀得更加肅穆莊嚴。不過,廣場上的路燈是一九四六年以後才安裝的,當時這裡治安很差,晚上經常發生搶劫,所以才安裝了路燈。
總統府位於穆里洛廣場南側,是一幢別緻的灰白色三層樓建築,屬典型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當地人常愛把總統府稱為「樊宮」,這是因淪這座建築物在短短的一百多年歷史中遭受過兩次大火災,後來照原樣修復,並且在牆頭上裝飾著古色古香的圖案。總統府門前還站著四名古裝衛兵,他們頭戴飾盔,身穿天藍色上衣,下著紅色長褲,服飾華麗而有趣,使人恍若又回到了那遙遠的年代。但是,更為引人注目的是,除了古裝衛兵外,這裡還有三、四名頭戴鋼盔,荷槍實彈的士兵,在附近巡邏。
國會大廈(Palacio Legislativo)位於穆里洛廣場東側,也是一座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古老建築,由於多年的風雨侵蝕,大廈的廓柱有的已開始裂開一條條細縫,這似乎向人們表明,它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
國立藝術博物館(Museo National de Arte)位於總統府旁邊,中間隔著索卡巴亞(Socabaya)街。這裡曾是宮殿,外觀和中庭都很美麗,館內展示有許多西班牙殖民統治時代的繪畫作品。這裡的開館時間是星期二到星期五的上午十時到下午六時三十分。星期六為上午時時至下午四時為止,星期日和星期一休館。
露天市場位於新市區的薩格納根(Sagarnaga)街,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市場裡人潮如湧,小販的叫賣聲,人群的嘈雜聲,小吃攤上散發出來刺鼻的胡椒香味混雜在一起,到處可見穿著色彩鮮艷民族服裝的印繳安小販,他們不分男女頭上都戴一頂圓毡帽,婦女身著波浪形長裙,肩搭羊毛披巾,男人則穿中間開有領口的穗飾披巾。密密麻麻的攤子上擺著五光十色的商品,有閃光發亮的銀飾物,有編織精的地毯,有巧奪天工的工藝品,有價廉物美的駱馬皮,有光地出產的土豆、酢漿草和來自的的喀喀湖的鮮魚,以及從郊區運來的蔬菜和水果等農產品。小販們賣力地兜售自己的東西,顧客則興緻勃勃地挑選心愛的商品。繁忙喧鬧的場面,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印第安人生活的畫面,使這座山城顯得更加生機盎然。
穆里洛故居位於舊市區的里奧西尼歐(Rosinio)廣場旁的珍(Jaen)街,是一幢西班牙風格的兩層樓建築物,當年穆里洛就是在這幢房屋內,召集愛國志士,共謀獨立大業。現在這裡已經闢為博物館供人參觀,館內陳列著當年穆里洛使用過的一些遺物,二樓展廳裡的玻瑙櫃內,還存放著穆里洛的日記本和大量的書信及文章。另外,在街上,還有胡安.德巴爾加斯風俗博物館、黃金博物館、人類學和民間文化博物館等觀光點。琇街東側三百公尺處還有一個阿隆索.門多薩廣場,廣場南側的聖塞瓦斯蒂安教堂建於一五四八年,與拉巴斯建城的時間相同,是市內歷史最悠久的教堂。廣場北側的戈伊蘇埃拉街是拉巴斯最古老的街區,據說這片街區建築布局是這個山城奠基者門多薩設計的。
聖弗朗西斯科廣場位於拉巴斯市新舊城區的交接處,廣場北面和東南面是新城區,西北面則是繁華的工業區。廣場的西南面屹立著莊嚴肅穆的聖弗朗西斯科教堂(Basilica de San Francisco),屬典型的巴洛克建築風格,它是一五六二年由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派來的十二名修道士主持興建的。教堂內有許多精美的壁畫、石雕、木刻和金屬工藝品,從鐘樓上圓塔頂層,可以眺望市街全景。這個教堂現在已經對外開放,供遊客參觀。
從聖弗朗西斯科廣場往東南方向行走,就可以步入著名的聖克魯斯大街,一個個奇妙的噴泉,一座座典雅的街心花園,為這個街區增添了永恆的春色。這條街也因此成了觀光客必遊之處。委內瑞拉廣場(Plaza Venezuela)就位於這條大街的東端,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尊南美偉大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的騎馬銅像,他是委內瑞拉人,也是玻利維亞獨立後的首任總統。這個廣場的東側就是馬聖克魯斯大街相連的七月十六日大街,它又稱普拉多(Prado)大街,也是市內主要街道。
大學生廣場(Plaza del Estudiante)位於七月十六日大街的東端,這裡是全國的文萃集中地,著名的國立聖安德烈斯大學就在廣場北側,它創建於一八三○年,現有一萬七千多名大學生和九百多名大學教師,是目前國內規模最殉的高等學府,以西班牙語為教學語言,校圖書館有三十五萬冊圖書。這個廣場的西南側有市立圖書館(Biblitoteca Municipal),具有國家圖書館的職能,負責指導全國各個公共圖書館的業務活動,並且是全國文獻中心。 蘇克雷廣場(Plaza Sucre)位於七月十六日大街西南側八百公尺處,在廣場中央的綠樹繁華叢中屹立著一尊南美解放者蘇克雷將軍的紀念像,只見他英姿颯爽地騎在一匹駿馬上,昂頭面向日出的東方,象徵著當年拉丁美洲人民渴望自由的堅強意志。
蒂亞瓦納科博物館(Maseo of Tiahuanaco)位於七月十六日大街附近,它是一座土著文化藝術館,收藏有早期珍貴的印第安古代藝術品和文物,對於研究古代印迦文化,有深厚的價值。市內還有一座比普通人高出兩倍的孔子銅像,是中國台北市人民贈送的,這座孔子銅像身高九呎,連基座高十二呎,重達一千三百公斤。
當地的人常說:「拉巴斯離天很近,卻又在地上。」當人們來到城北山腰處的蒙蒂庫羅瞭望台時,就可以鳥瞰拉巴斯全城的美麗景色,舉目環視可以發現市內既有殖民時代建造的巴洛克式建築,也有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還可以見到印第安人居住的低矮房屋,整個城市隨著山勢的起伏,向上一層層逐級鋪開,猶如一個巨大的浴盆,遠方開來的火車,拖著長長的青煙,從盆沿蜿蜒地爬到盆底。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見到幾十公里外的的喀喀湖像一顆碧綠的明珠,靜靜地躺在城市的北邊。如果是晚上來到這裡,只見山腳下層層疊疊閃爍的燈光,猶如千層高樓,非常壯觀,那二十五公里長的萬家燈火與廣袤無垠的天空繁星交相暉映,更是妙不可言,天上和人間渾為一體,使人無法分辨。
在拉巴斯,印第安人佔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印歐混血人種佔百分之四十,白人、亞洲人和黑人僅佔百分之十。在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中,人們很容易區別出印第安人。這主要是他們裝來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印第安男子為之炫耀的是有一頂鬆軟的羊毛帽子,帽子的兩側分別有一串下垂到腳的護耳,像長毛狗耳朵似的擺來擺去,肩上還要披上一件南美式的羊毛斗篷。這個城市的女孩最好的頭飾是圓頂硬禮帽,她們很斯文地戴在頭上,令人裝美不已。這種圓頂硬禮帽是由英國建築工人十九世紀到南美修築鐵路時帶來的。後來,德國人用船大批量逐入。現在,製帽已成為當地一頂重要的手工業。據說,這種圓頂硬禮帽最初是紳士們作為一種禮物賞給印第安女僕的。除了西方去的旅遊者,什麼時候你都不可能見到一個自尊的印第安男人戴它,但也看不見一個自尊的印第安人女沒有它。在市內無論哪一條街道的角落裡,都能看見幾個印第安姑娘用這種帽子做遊戲。當地的印第婦女背上總是背著一個做工精細的布制背囊,用來攜帶各種物品,也用來背小孩,既使是空的也照樣背在肩上。
在拉巴斯街頭,人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呢製小帽、身穿民族服裝的印第安婦女,一手拿著小笤帚,一手拿著土簛筧,邊掃邊撮,靠她們的辛勤勞動使市內的街道非常清潔。同時,無論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擺小攤的印第安婦女,她們中間有五、六十歲的老婦人,有三、四十歲拖兒帶女的中年婦女,也有十五、六歲的姑娘。她們賣的東西,從各種小吃到大眾化的衣服鞋襪和日常用品,應有盡有。
這個城市由於空氣稀薄,城裡的居民們走起路來都是慢悠悠的,看起來非常秀氣。警察多數是印第安人,他們把交通秩序維持得很好。一些外來觀光客初到拉巴斯,要服用一種紅色的藥丸,藉以增加體內紅血球。由於空氣乾燥,遊客們在這裡要多擦些潤膚油才會覺得舒服。有些人因高山反應還會流鼻血,因此要多喝水。在城裡的一般人家住宅中,都種有一種黃色的小花;如果這一年花開得特別茂盛,便代表這個人家有好運道,事事順利。這裡人們對門戶都非常小心,因為這個國家的人民並不富裕,按人口平均收入計算,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治安不好,盜賊很多,郵件如不掛號,很可能就會收不到。
在拉巴斯不遠的郊外,有個氣勢懾人的峽谷,景色非常壯觀,會讓遊客們留下難望的印象。
[編輯] 法定的首都蘇克雷
蘇克雷(Sucre)是玻利維亞的法定首都,正丘基薩卡省的省會所在地。它的位置在境內中南部東科迪勒拉山東麓富庶的卡奇瑪約河谷,也就是在南緯十九度零二分、西經二十五度一十七分,和拉巴斯相距有五百一十一公里,海拔約二千七百九十公尺。人口約十二萬五千多。
一個國家,通常只有一個首都,但玻利維亞卻有個例外,它有兩個首都,一個是拉巴斯另一個就是蘇克雷。這裡在十六世紀初還只是一個小山村,原名丘基薩卡(Chuquisaca)。一五三八年,西班牙殖民者為了管理波托西(Potosi)銀礦,便講此地興建城市,並命名為拉普拉塔(La Plata)城。一五六一年,這裡成為上秘魯查爾卡斯(Charcas)區的首府所在地。一六二四年,在西班牙王室和羅馬教皇的授意下,胡安.德弗里亞斯。埃爾安神甫在這個城市成立了聖弗朗西斯科.哈維爾(San Francisco Xavier)大學,是南美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當時這所大學的教授都是傳教士,並用拉丁語授課。後來,這所大學的畢業生組成了卡羅利娜學會,接受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一七八○年,秘魯境內發生了圖帕克.阿瑪魯(Tupac Amaru)領導的印第安人大起義,並使拉普拉塔市引起強烈反響。
一八○九年初,這個城市的市民公開傳閱要求獨立的手抄本,而聖弗朗西斯科.哈維爾大學和卡羅利娜學會則成為玻利維亞獨立運動的策源地。在這種情況下,城裡的歐洲移民後裔也參加了爭取獨立的閗爭。於是,同年五月二十五日深夜,拉普拉塔爆發了反對西班牙殖民當局的起義。同年十月底,西班牙陸軍元帥涅托率兵鎮壓了這次起義。但是它卻引發了拉巴斯、利瑪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城市的武裝起義,使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統治開始動搖。 一八二五年初,蘇克雷將軍在阿亞庫喬戰役中徹底擊敗西班牙軍隊後,率軍進入這個國家。隨後,他頒布了一項法令,將召開國民代表大會,由玻利維亞人民自己決定國家的未來。同年四月二十五日,蘇克雷將軍來到拉普拉塔市,受到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他們向蘇克雷敬獻了花環,上面用紅寶石鑲嵌著蘇克雷的名字。同年八月六日,國民代表大會在此地召開,通過了獨立章程,定國名為玻利維亞,同時將拉普拉塔定為臨時首都。一八三九年,玻利維亞議會通過一項法案,將拉普拉塔市更名為蘇克雷,以紀念這位玻利維亞第二任總統,並宣佈克雷為正式首都。
一八九八年,國會中的一些議員建議把首都遷往拉巴斯,理由是拉巴斯所在的西部地區集中了全國百八刀之七十五的人口,而且是全國重要的農業產區,交通比較便利,所以有利於對全國的控制,而國會中的另一部分議員則提出強烈的反對意見,並最終導致內戰的爆發。幸好這場內戰很快就結束了,最後雙方達成一個折衷的方案,將政府的行政機構和國會遷往拉巴斯,把最高法院留在蘇克雷。雖然,蘇克雷仍保留了法定首都的資格,但它實際上已失去政治中心的地位,所以發展緩慢。一九六二年,一位歐洲旅行家曾經對這座城市作了生動的描述,他說:「蘇雷有市內電車、廣場、白楊樹林蔭道和咖啡,表面上看起來很像是一座城市,各種膚色的外國人雲集在街上,但是人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它離荒野並不太遠。在城裡人的禮服和高禮帽中間,你可以看到許多身穿灰色勞動服頭戴破舊大邊毡帽的採礦者。街旁的商店裡,成堆的土鞋和時髦女士穿的高跟皮鞋擺在一起,看上去很不諧和。街頭巷尾還時時刻刻可以看見面黃飢瘦的印安人。」
這個城市現在已經成為國內中南部地區日溢重要的農業和商業中心,並有輸油管道通往東南面二百六十五公里外的卡米里(Camir)油田,市內有煉油廠、水泥廠、捲煙廠、石油化工廠、機械製造廠和食品加工廠等。對外交通以航空為主,郊外有一座國內線民航機場,有定期直達班機飛往拉巴斯、科恰班巴、聖克魯斯和奧魯羅等主要城市。陸路交通因受地理條件的限制而不太方便。這裡是鐵路終點店站鐵路往南經波托西,至里奧木拉托斯後,可與西部鐵路主幹線相連,從拉巴斯乘直達列車到此地,車程約需二十個小時。在公路交通方面,每天都有長途巴士通往科恰班巴和聖克魯斯,但山路崎嶇不平,車速很慢,從科恰班巴搭汽車到此地,約需十二小時;從拉巴斯經由波托西來此,車程要十八小時。
蘇克雷城素以「小巧」和「僻靜」著稱,所謂「小巧」是指城市規模變化不大,沒有一般現代化都市的氣息,但卻保留了古城的風貌;所謂「僻靜」是指地處南美大陸的腹地,介於雷阿爾山脈和科恰班巴山脈間的平原上,空氣新鮮,環境優美,沒有受到任何工業污染,是當今世界上少有的世外桃園,所以對觀光客很有吸引力。市區內,由殖民地時代所建造的西班牙式建築和獨立後修建的辦公樓,混來在一起。這裡的街道非常清潔,是國內著名的衛生城。市政府還規定街道兩旁建築物的外觀都要漆成白色,所以在街上漫步,到處都可以看到令人印象深刻的白色建築物,因此這座城市和秘魯的阿雷基帕共享有「美洲白色城市」的美稱。
市內的旅館不太多,主要的觀光飯店有慕尼西帕爾(Municipal)、帕里斯(Paris)和倫德瑞斯(Londres)等。當地有一種「瑪黛」茶,能消除旅遊者的疲勞,振作精神,恢復體力。瑪黛是當地的一種常青灌木,它那密密匝匝的枝葉上,掛滿了橢圓形的翠綠葉片,枝葉間盛開著雪白的小花,採摘下來的嫩葉經過景晒以後,就成為別具風味的瑪黛茶。飲用瑪黛茶已成為當地印第安人的習慣。每當親朋好友來作客時,敦厚好客的主人便親自動手,給每一位來賓泡上一壺濃郁的瑪黛茶,然後邀請所有在的人品嘗。飲用瑪黛茶的方法饒有風趣,茶水沖泡在圓形或葫蘆形的壺裡,壺頂周圍插滿了細管,管口扁平,在場的人轉圈傳遞茶壺,興致勃勃地喝著那略帶苦澀的濃茶。茶中含有當多的咖啡因成分,所以喝了能夠提神,使人興奮。客人喝得越起勁,主人就越高興。這是因為瑪黛茶在當地還是友誼的象徵。關於這一點,當地還流傳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據說很早很早以前,月亮女神亞西和玫瑰女神阿拉伊偷偷來到人間。在原始森林裡,她們突然遭到一隻美洲虎的襲擊,幸虧遇到一位印第安老獵人的搭救,才倖免遇難。老獵人還把亞西和阿拉伊帶到自己家中,用僅有的一點玉米粉烙餅款待她們,然後又護送她們安全地出了莽莽林區。回到天上後,兩位女神深深懷念救命恩人。一天夜裡,當老獵人熟睡時,亞西和阿拉伊再次來到老人的茅屋旁。月亮女神在茅屋四周敏捷地播撒種籽,玫瑰女神則引來霏霏細雨灌溉這片土地。第二天清晨,老獵人走出房門時驚異地看到,房子前後左右長出了大片青蔥的小樹。正在納悶的獵人又從遙遠的地方聽到女神的聲音:「老伯伯,我是前幾天您搭救過性命的亞西,為了報答您的恩情,我和阿拉伊幫您栽種了這些樹苗。這種樹名叫瑪黛,它是友誼的象徵。每當您喝到瑪黛茶的時候,就會想到我們之間的深厚友誼;當您和所有正直與善良的人,一道喝著瑪黛茶的時候,也會增進彼此的友誼和瞭解。」
蘇克雷城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種族多,不同膚色的人民友好和睦地生活在一起,住在城裡的白人並不強迫當地土著居民進行種族同化,所以城裡到處都可以看到印第安人,他們不但講克丘亞語,而且還保留著本民族傳統的生活可俗,穿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城裡還有一個專門研究印第安人生活習俗的學術組織,名叫「瑪希斯」,它的含意是「我們都是朋友」。這個組織的成員都是年輕的大學生,他們熱心研究克丘亞印第安人的音樂,並積極參加演出,他們的節目具有較高的文藝美學價值,曾應邀去歐洲演出。另外,他們還向人們傳授有關克丘亞音樂、舞蹈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每年三月,城裡的居民都要舉行慶祝「福吉利亞」的傳統民間節目,吸引了許多外地遊客。 這個城市雖然比較古老,但卻充滿了青春活力,城裡的居民有百分之二十五是大學生,他們學習生活比較艱苦,很多學生為了支付學習費用,就要利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參加勤工儉學活動。在飯店、商店、旅館和餐廳裡,有許多大學生打工。學生們的居住條件也比較差。因此,市內最大的五月二十五日雁場,每當夜暮降臨,總有很多學生在路燈下攻讀。白天,這個雁場人聲嘈雜,大學生們就到市內公園或是去佈置的像公園似的公墓陵園去看書。
這個城市居民的業餘生活也富有情趣,城裡有兩個著名的小山丘,一個名叫希卡希卡山,另外一個名叫丘魯克利亞山。人們可以在這兩座山上觀賞市容風光。按照當地習俗,每逢星期四夜晚,教堂和名勝古跡的燈火輝煌。青年男女紛紛來到五月二十五日廣場散步,習慣是小伙子們按順時針方向沿廣場邊緣繞圈,姑娘們則按逆時針方向繞圈。這樣,兩服人流不斷交錯,各自物色意中人,只要男女雙方彼此情投意合,就可以攜手散步,談情說愛。所以當地人又把這個廣場稱為情人廣場。
市內的觀光點以教堂為主,全城共有大大小小教堂三十多座,最著名的是聖米格爾大教堂,它是由西班牙建築師胡安.米格爾.貝拉門迪於一五七○年修建的,是南美洲大陸上晚古老的教堂之一。一六八○年,西班牙建築師何塞.岡薩雷斯.梅爾克爾特為這座教堂重新設計了大門。現在這所教堂的外表已經全部粉刷為白色,教堂內的門廓、祭壇、大燭台、幃屏和十字架台等,都貼有印第安風格的金銀箔裝潢紋飾,並以金銀的豐富藏量而自豪。教堂內還有南美最古老的宗教壁畫。這所教堂已經對外開放,供遊客參觀,開放時間是每天下午六時三十分至晚上八時。
聖費利佩(San Felipe)教堂建於十八世紀,深受法國洛可可建築風格的影響,教堂正門兩側各有一個四層樓高的六角形尖頂鐘樓,尖頂外分別立有一個十字架,中庭周圍有厚重式樣迴廊的大聖堂,被認為是市內首屈一指的建築,這個教堂也已對外開放,參觀時間為每天上午十一時至中午十二時,下午四時至六時。另外,除了附屬於大學的考古博物館外,還有展示印第安藝術品的美術博物館和保存有玻利維亞獨立宣言的獨立宮博物館等,都是值得遊覽的觀光點。
[編輯] 聖克魯斯盛產石油
聖克魯斯(Santa Cruz)是玻利維亞平原區的最大城市,也是國內第二大城市和東部地區最重要的城市,人口約六十五萬,居民以未經混血的西班牙人居多。城市南北部地區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是國內重要的石油工業基地。它的位置在科恰班巴山東麓普納河右岸,也就是在南緯十七度、西經六十三度外,和西面的科恰班巴市直線距離約三百二十五公里,與拉巴斯相距約一千公里。這個都市地處熱帶低地,海拔約四百一十六公尺,是境內地勢最低的城市。
早在印迦帝國時代,查內斯(Chanes)印第安人就已經統治了這裡。一五四八年,西班牙人首次來此,他們委托瓜拉尼印第安人對這個地區行使宗主權,並把此地命名為格里多塔(Gritota)。一五六一年二月二十六日,西班牙殖民者努夫洛.德.查維斯(Nuflo de Chaves)帶領六十個西班牙人和一百個瓜拉尼印第安人來到這裡,正式開始建城,查維斯用他在西班牙誕生地的地名,把此地更名為聖克魯斯。一五六八年,查內斯在征服伊塔廷(Itatine)印第安部落時被殺。一六二一年,聖克魯斯和附近的聖洛輪索城正式合併。由於這裡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又有很好的灌溉條件,所以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這裡成為東部移民拓荒基地,許多西部高原區的印第安人遷居到此地,從而使這裡逐漸發展成國內最重要的農業產區,現在已是東部地區最大甘蔗、稻米、可可、咖啡和煙草等農產品的貿易中心。
十九世紀末,聖克魯斯省發現儲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吸引了外國石油公司前來投資。現在聖克魯斯城已成為全國石油工業中心,並有四條輸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通往國內主要城市,往北有一條輸油管道通往三百二十一公里外的比利亞羅埃爾港,然後由小型內河油輪沿瑪莫雷河運往巴西;往南也有一條輸油管道與卡米里油田和薩南迪塔油田相連,往來建有一條天然氣輸送管道經聖何塞,至邊境港市蘇亞雷斯,然後與巴西境內的天然氣管道相連;往西有一條十二吋口徑的輸油管道通往西部高原錫卡西卡,全長約七百二十公里。市內有石油精煉廠、水泥廠、製糖廠、捲煙廠、酒精廠、皮革廠和傢俱製造廠等。
這個城市是境內東部地區的交通要衝,城郊十五公里有維爾維爾(Vir Vir)國際民航機場,它建成於一九八四年九月,有班機飛往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等國也可以和國內各大城市連絡,從拉巴斯搭乘飛機到此地約需五十分鐘。這裡也是國內東部鐵路幹線的最大樞紐站,往東經塞羅、聖何塞、羅博雷、聖地牙哥和蘇瓦雷斯後,與巴西鐵路網相連;往南經卡貝薩斯、查拉瓜、瑪查雷提、蒙特斯和亞奎巴後,通往鄰國阿根廷。在公路交通方面,一九五○年建成了通往科恰班巴的柏油公路,它是境內路況最佳的道路。
市內的街道比較寬敞,呈棋盤狀佈局,既有老式的西班牙建築,也有印第安人居住的兩層樓木板房,還有一些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市內的觀光旅館不多,主要有羅斯.塔耶布斯(Los Tajibos)飯店、克魯斯大飯店和玻利維亞飯店等三家。這個城市幾乎沒有名勝古跡可以參觀。市內最主要的觀光項目就是觀看閗雞比賽。閗雞場為圓形,直徑只有十公尺,地鋪黃沙,四周砌起一道矮牆,場外可以容納八百名觀眾。參加角逐的都是經過特殊訓練的公雞。閗雞前,先由雞的主人把雞展示給觀眾,並判紹雞的名字,體重和以往比賽的成績。比賽開始後,相閗的兩隻雞走到場地中央,直立起身子,張開雙翼向觀眾亮相,以便讓人欣賞一下牠們矯健的身姿。兩隻雞爭閗起來,精神抖擻,勇猛搏擊。進攻的嘴啄、翅扭、爪撓,左右開弓,上下呼應;防守的橫竄豎跳,時而佯攻,時而避讓,有的干脆仰面朝天跪跌臥地,以逸待勞,伺機反扑。各自使出渾身招數,廝閗得頭破血流,難解難分。參加角逐的閗雞可不是赤足空爪,而是爪綁利刃。因為閗雞人已經事先用橡皮膏把彎月形的刀片固定在雞爪最上面的趾上,所以一旦撓到對方的脖頸上,輕則流血如注,重則身首異處,立刻斃命。得勝的雞,挺胸張翼,喔喔高啼,一派得意神色。敗北的雞,輕傷者待傷愈後還可以重返沙場;傷重者則碎身於刀俎下,成為主人的盤中餐。
觀看閗雞比賽需要購買門票,也可以賭輸贏,賭注根據雞的品質優劣,本領高低而定,也隨著賭博人的相互叫勁而抬價。這樣就使閗雞比賽和打賭人的命運聯繫起來了。所以閗雞時,觀眾們會拼命地為自己下注的雞吶喊助威,斗到緊要關頭,觀眾目不轉睛,屏氣斂息,有如千鈞一髮,輸贏在此一舉。對於喝倒彩的人,輕則橫眉相對,重則拳腳相加。有時觀眾也會分成兩派毆打成團,這時比賽只好中止,請警察予以平息。
聖克魯斯也是一個生氣勃勃的文化都市,市內的加夫列爾.雷內.莫雷諾夫大學創辦於一八八○年,現有五千六百多名大學生和八百多名教。每年為國家培養了一千多名專業人材。另外,市內還有一些學術研究機構,如石油公司所屬的石油科學研究院等。
這個城市的郊區是一派田園景象,道路沿途都是西部電影中常可看到的木造房屋,及熱帶水果堆積如山的農貿市場等。
[編輯] 第三大域科恰班巴
科恰班巴(Cochabamba)是科恰班巴省的省會,也是國內第三大城市,它的位置在拉巴斯東南方的科恰班巴盆地,也就是在南緯十七度二十四分、西經六十六度零九分處,西距奧魯羅約一百六十二公里。海拔兩千五百五十八公尺,氣候宜人。
這個城市是由西班牙人貝狄雅於一五七四年創建,原名奧羅貝薩。一七八六年才改名科恰班巴,它在印第安克丘亞語中是「大草原湖」的意思。在玻利維亞獨立戰爭中,這個城市的市民們發揮了強烈的愛國心,因此名聞遐邇,現在已成為全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人口約四十五萬。周圍地區人口稠密,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盛產穀物、馬鈴薯、咖啡、甘蔗、可可、煙草和水果等,奶牛飼養業也很發達,是國內重要的農業產區,素有「玻利維亞穀倉」的美稱,市內有煉油、纖維和捲煙等工廠,和卡米里油田有輸油管道相連,從而使這個城市成為扼守玻利維亞經濟發展命脈的東部低地大門。 在對外交通方面,郊外有一座民航機場,有班機往返於境內各大城市連繫,從拉巴斯搭飛機到這裡只需三十分鐘,每天都有班次。這裡的鐵路線往東南可至壬壬,往南經阿爾克,可至奧魯羅,並與境內的西部鐵路至幹線相連,從拉巴斯到此地的鐵路總長約四百五十公里,火車每天有兩班,車程約需十二小時。在公路交通方面,往南經艾基累,可通蘇克雷和聖克魯斯;往西經奧魯羅,可通拉巴斯。每天都有長途巴士通往拉巴斯,車程約十小時,路況條件非常好,沿途風景也不錯。
這個城市背靠海拔五千公尺的圖納里(Tunari)山,山巔白雪皚皚,景色壯觀。市內有許多西班牙式的建築,也有新式的建築物,街道整潔,林蔭央道,市面非常繁榮。市中心在中央廣場,街道呈棋盤狀,到處都可以看到綠樹和鮮花,見有休閑的氣氛。
市內有不少觀光飯店,但規模都很小。最大的是格蘭大使(Gran Ambassador)飯店,只有七十個房間。大科帕卡巴納(Gran Copacabana)飯店有五十個房間。首都(Capitol)飯店只有三十四個房間。這三家飯店設備比較完善。街上有許多餐廳和小食攤,當地出產的奇薩(Chicha)酒很有名,它是用玉米釀造的,甘甜清香。
這個城市在每年天主教封帝期前要舉行十五天盛大的狂歡活動。每年的九月十四日是科恰班巴節,市民們要放假一天來慶祝由埃斯特萬.阿爾塞領導的一八一○年革命,在購物方面,市內有一處常設的市營市場,另外由郊區聚集而來的小攤販,只在星期三和星期六才設攤零售,人們在這裡可以買到毛皮、衣服和各種印第安民俗工藝品。
城內主要的觀光點是殖民地時代修建的教堂和博物館。大教堂(Catedral)位於中央廣場,它的外壁如大理石般發出熠熠的光輝,是市內外觀最華麗的教堂,考古博物館也值得一看,內藏有印迦時代和蒂亞瓦納科時代的出產物。內有兩所大學,聖西蒙(San Simon)大學創辦於一八二九年,有一萬八千多名大學生和三百多名教師,校圖書館擁有三十五萬冊書,校園內的考古博物館中,收藏了許多前印迦時代的象形文字和手稿。
這個城市附近有安托、基亞科約、西佩西佩和薩卡瓦等四個衛星城,城郊的聖塞巴斯蒂安(San Sebasstian)山上有一個瞭望台,可以遠眺科恰班巴市街全景,此地還有一座獨立戰爭紀念碑。另外,城郊還有許多溫泉。
[編輯] 有色金屬城波托西
波托西(Potosi)是境內南部地區波托西省的省會,也是國內重要采礦和活金城市,素有「有色金屬城」的美稱,它的位置在雷阿爾山脈中的波托西山麓中,北距蘇克雷約一百一十二公里,西距里奧木拉托斯一百三十八公里,也就是在南緯十九度三十五分、西經六十五度四十五分。這個城市地處寒冷荒蕪的高原區,海拔高達三千九百七十九公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
一五四五年四月,波托西附近的塞羅里科(Cerro Rico)山發現了蘊藏豐富的銀礦。同年八月,西班牙人在這裡開辟了第一個銀礦區。當時已有一萬四千名人口,到處都是礦工居住的木棚和茅屋。一五四六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正式簽發了一項皇家逾令,將此地命名為波托西,但後人對城名解釋不一,有的人認為它源自印第安語中的「波托西卡」(Potosci)一詞,意思是「吵鬧的人」或「發出吼聲的人」,這可能是指在礦山從事勞役的印第安人,因不滿繁重的體力勞動而發出的怒吼抗議聲,或者是指眾多的礦工在山上採掘礦石時所發出的嘈雜聲;還有人認為城名的意思是「富饒的銀山」。
波托西銀礦的發現和開採是十六世紀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在境內也折起了一股「白銀熱」。一五六九年,利瑪總督唐.弗朗西斯科.德托萊多在波托西修直升加寬了街道,還開闢了雷戈西約廣場,使此地從一個礦山營地發展成為城市。一五七一年,這裡成立了皇家造幣廠,它不僅鑄造出秘魯總督轄區中最早流通的硬幣,而且還免責化驗銀礦砂的成色。一五七三年,這個城市人口增至十二萬,成為境內最大的城市。一六二一年,礦山附近修建了一系列人工湖,從而使銀礦提煉可以使用水力作動力。十七世紀中葉,這個城市人口增至十五萬,成為當時美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
十八世紀中葉,波托西已成為美洲大陸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銀礦產值每年高達六百萬美元。市內商業繁榮,人們在這裡可以買到西班牙格瑞納達地區出產的絲織品,也可以買到波斯地毯、阿拉伯香水、中國瓷器、印度寶石和威尼斯的玻璃制品。這裡的白銀不但使西班牙政府獲得大筆財富,也為玻利維亞獨立運動的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十八世紀未葉,這裡的銀礦資源逐漸枯竭,人口隨之劇減。兩個世紀以來,這裡以開辟第一個礦區到銀礦砂枯竭為止,總共開鑿了兩千多個礦井,礦產總值高達十億美元。但另一方面印第安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由於生產設備非常簡陋,勞動條件異常惡劣,大量的印第安人被折磨致死。據估計,至少有四百萬名印第安人葬身於波托西礦井,甚至連當時的秘魯總督在給西班牙國王的信件中也不得不承認:「運往西班牙去的已不是白銀,而是印第安人的鮮血和淚水。」
一八二六年三月,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來到波憮西,他登上塞羅里科山,親手升起了第一面玻利維亞共和國的新國旗,並對士兵們宣布說:「我們已經把這面自由的旗幟,從奧里諾科的熾熱沙漠,勝利地帶到這裡,並把它插上了這座高聳的山頂。這是我們的光榮。這座山的白銀寶藏是使整個世界為之驚愕和羨慕的財富,但我認為比起我們的光榮來,這些財富是一文不值的。」 十九世紀末葉,波托西又成為全國錫礦中心之一。現在這裡已經擁有十二萬人口,成為錫、鋅、銻、金和銀等礦產資源的集散地,並有冶金、食品加工、製鞋、傢俱製造和電器等工業。在對外交通方面,郊區五公里處有一座民航機場,有班機往返於境內各大城市。有鐵路可通北面的蘇克雷;往西南至里奧木拉托斯,可與境內西部鐵路至幹線相連。從拉巴斯到波托西,鐵路總長約六百三十公里,其中里奧木拉托斯至波托西的鐵路支線是世界上海拔位置最高的鐵路之一。在公路交通方面,往西北可通奧魯羅和拉巴斯,往南經卡馬爾戈、阿貝夏和維利亞松後,通往鄰國阿根廷。從拉巴斯搭長途巴士前往波托西,車程約需十二小時。
這個城市的市面非常熱鬧,有很多新式的建築物,並且有銀好的公共服務設施。市內有不少殖民時代的教堂,歷史最悠久的是聖胡安教堂,它建於一五八六年,但最有名的卻是聖洛倫索(San Lorenzo)教堂,這座巴洛克式的建築物始建於一七二九年,教堂內有太陽形象的雕刻和半人半鳥的神怪木雕。另外,聖馬丁教堂內有用大量黃金作為壁畫。市內還有聖托馬斯弗里亞斯大學,它成立於一八九二年,現有三千多名大學生和三百多名教師。
[編輯] 考古城蒂亞瓦納科
蒂亞瓦納科(Tiahuanacu)是拉巴斯省的一個小縣城,人口僅一萬三千多,它的位置在的的喀喀湖南側約十六公里處,地處拉巴斯至瓜基的鐵路線上,車距首都拉巴斯約七十公里,海拔三千八百四十三公尺。據考證,在十三世紀以前,汞里曾是蒂亞瓦納科帝國的都城,它原本建在的的喀喀湖畔,後因湖水退走,城市才遠離湖岸十幾公里。「蒂亞瓦納科」一詞在古印第安語中是「創世中心」的意義,昔日古代印第安人就在這一帶發展了燦爛的蒂亞瓦納科文化,在建築、雕刻、繪畫、幾何學和天文學等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一二○○年,玻利維亞高原科拉部落首領烏尤斯征服了蒂亞瓦納科帝國,並把這個繁華的都城加以摧毀,成為一片廢墟。自十九世紀末以來,歐美各國的考古學家在這裡相繼挖掘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使此地成為南美最重要的考古場所。
蒂亞瓦納科文化遺址的面積為四百二十公頃,東、西寬二千八百公尺,南北長一千六百公尺,是按星座定位興建的,分宗教、宮殿和居民等三個區。遺址中聳立著大量用巨大方石塊建成的宏偉建築物,保存最完好的是卡拉薩塞亞(Kalasasaya)神廟,佔地達兩公頃,它是由一座長一百一十八公尺、寬一百一十二公尺的長方形石台面組成,順著通道的石階往上走,便是一個寬敞的內院,院內有豐富多彩的巨大石像和石柱。最大的一尊石雕人像高二點四公尺,重四噸左右。據考古學家研究,這裡可能是昔日蒂亞瓦納科人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神廟周圍有堅固的圍牆,是用重達幾噸側至幾十噸的整塊巨石砌成的,表面平整、銜接得十分嚴實。這座神廟的東牆是回音壁,長約四十三公尺,壁上有聽音孔,耳朵貼在上面可以清楚地聽到遠處人們對著牆壁說話的聲音,與北京天壇公園的回音壁非常相似。
阿卡帕納金字塔(Akapana Guillermo)位於卡拉薩塞亞神廟東南面三百二十公尺處,這是一座宏偉的建築物,金字塔底座的四周石壁上鑲嵌著許多出自蒂亞瓦納科能工巧匠之手的精美石雕人形神像,這些石像雕刻細膩,神態動人。金字塔的頂部有一座大型的四方廟堂,在殖民統治時期被搶劫財寶的西班牙人破壞了,直到現在它看上去非常像一座碉堡。在金字塔離地面五十呎外,有一個水注,當年蒂亞瓦納科人就是借助這個水池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行。
太陽門位於卡拉薩亞神廟東北角,是蒂亞瓦納科文化遺址中最著名的古蹟,它是用一塊巨大的石塊雕鑿成的,寬三點八四公尺,高二點七三公尺,厚零點五公尺。太陽門是於一九○八年經過修整後,放置在這裡的,它原來究竟修建在什麼地方無人知曉,有的考古學家認為它是阿卡帕納金字塔頂上廟堂的一部分。門框上刻有眾多的花紋和神秘的人形淺浮雕,中間是維拉科查太陽神像,他雙手各持一把金剛神鞭,頭部放射出很多道光芒,並夾雜著蛇神,在神像的兩旁,平列著三排花紋錯綜複雜的方形圖案,圖案中有插翅欲飛的勇士,還有美洲豹及貓科動物的正面頭像。圖案下方還刻有一排完整的「金星曆,考古學家認為,太陽門是蒂亞瓦納科人計算太陽曆的工具。有趣的是,每年六月二十一日,黎明的第一道曙光總是不偏不倚地沿著門洞的中軸線冉冉升起,它的準確程度令人贊嘆不已。
石棺廟位於太陽門附近,它是一個方形建築物,大部分建在地下,所以又稱半沉沒神廟,它是用不同顏色的巨石塊堆疊而成的,有些石塊上還雕有栩栩如生的頭像。
普瑪朋庫金字塔(Puma Punca Pyramid)是用砂石板和玄武石塊組成,石塊上鑿有舌槽,石塊砌疊起來後,再用青銅釘加以固定,整個建築沒有使用灰漿,從採石、砌疊到裝飾,都是使用石切削工具和青銅切削工具,這說明印第安人的建築水準非常高超。
在蒂亞瓦納科遺址附近還發現一條印迦古駱的路基,它的寬度與現在的公路差不多,從路跡延伸的方向判斷,很可能是從厄瓜多爾的基多通往秘魯庫斯科的古道。另外,遺址附近還有個私人的博物館,館內陳列著一些當地出土的考古文物,但最精美的雕刻已移往拉巴斯蒂亞瓦納科博物館展出。
科帕卡巴納(Copacabana)位於的的喀喀湖畔,是一個突入湖中的小半島,從拉巴斯乘火車到這裡約需三小時,有許多遊客前來觀光,這裡的印第安人至今還保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致使人們把這裡稱作「蒂亞瓦納科獨立王國」。每當大地從晨曦中蘇醒過來的時候,印第安人便開始了一天的勞作,他們有的劃著用蘆葦或香蒲編織成的輕便舟筏,有的到山坡上的梯田裡耕作。漁民們下湖時要舉行占十和祈禱,在湖上使用魚網和魚叉。幹農活則根據月亮的圓缺變化來確定。男人們寫著無袖的斗篷、穿著艷麗的土布花裙。定期的貿易集市是印第安人的節日,男女老少除了進行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換以外,還要在鼓和竹笛的伴奏下盡情地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跳的是「古艾卡」舞。跳時,姑娘們左手輕提褶裙,右手動手帕,在明快而急速的樂曲旋律中飛轉著健美的身姿,小伙子們則用各種俏皮而風趣的動作向姑娘們作出求愛的表示。周圍的老少或者用手打著三步的節拍伴喝;或者情不自禁地加入年輕人的行列,翩翩起舞。
太陽島(Isla del Sol)位於的的喀喀湖中,是觀光客最多的島嶼,面積約十四萬三千多平方公里,是以前哥倫布時期安德斯山脈東部居民區的重要中心。島上有太陽廟,相傳廟址為印迦王朝創始人甚科.卡帕克和他的妹妹瑪瑪.奧柳被太陽神派遣到地球上來的著陸地。島上有保存完好的印迦古王宮,也有些失修的印迦粗石工程。另外,還有傳說可返老還童的泉水。
巴哥島(Isla del Paco)位於的的喀喀湖中,是當地主要的觀光點,在此可以看到印第安人的日常生活,色彩鮮艷的機器織布作業及蘆葦舟的製作過程等。蘆葦舟至今還是印第安人唯一的湖上交通工具,因為這裡沒有樹木,便割下湖岸的蘆葦牢牢地捆札,船頭綑札成較細的形狀,這是繼承自古代技術製成的船隻。
[編輯] 各大城市風光明媚
奧魯羅(Oruro)是玻利維亞中西部地區奧魯羅省的省會,也是國內礦業中心,附近地區盛產錫、鎢、錮、銻、鉍和銀等礦產。它的位置在麓薩瓜德澲河左岸,南距波波湖北端約五十五公里,北距拉巴斯約二百二十六公里,海拔高達三千七百零二公尺,氣候寒冷乾燥,人口約二十一萬。
這裡原是一片無人居住的荒涼之地,後因白銀的發現,西班牙人才於一五九五年前來開採白銀,一六○六年正式設市。從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這裡是國內重要的白銀產地。十九世下半葉,銀礦資源逐漸枯竭,人口驟減,大部分礦工離開此地,另謀生路,從前繁榮的市鎮,罩上了經濟蕭條的陰影。二十世紀初,這裡又發現了豐富的錫礦,使這個城市再度興盛起來。目前,城南利亞利亞瓜(Clallagua)的「二十世紀礦」,是全國最大的錫礦。另外,煉鐵、治金、食品加工、化工纖維和製鞋等工業也相當發達。從卡米里油田通往拉巴斯的石油輸送管道經過此地,為當地採礦業的發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這個城市是全國交通中心之一,對外交通非常方便,郊區有一座民航機場,有班機飛往拉巴斯。這裡還是全國鐵路網的中心,北可通拉巴斯,往東可至科恰班巴,往南可通領國智利和阿根廷。另有泛美高速公路經過此地,有長途巴士通往拉巴斯和科恰班巴等重要城市。市內交通以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為主。
市區的特色是垂直相交的街道,以及一排排漆上鮮明色彩的兩層樓建築物,市內的居民大部分是礦工。由於地處高寒地區,錫礦的礦坑入口處終年懸有冰柱,但礦井裡面又非常酷熱,礦工們不得不脫去上衣,赤膊幹活。由於勞動強度大,礦工們還經常在下礦井幹活時,隨身攜帶古柯葉,以便嗣嚼提神,同時也對礦井裡的毒氣所引起的頭痛失去的感覺。在每年一度的狂觀節來臨時,當地礦工就組成遊行狂觀的舞蹈隊,在街上跳起魔鬼舞。跳舞的人頭帶猙獰面具,身穿類似中國京劇武生的服裝,左手拿一條假蛇,右手拿著一條絲綢手帕。他們的表演動作也很奇特,每往前跳一步,再向後來個大轉彎,又往前跑,邊舞邊叫喊,聲勢頗為雄壯。據說,當地人跳這種魔鬼舞是為了把礦井裡的磨鬼驅趕出去,以保佑礦工們一年平安。
科比哈(Cobija)是玻利維亞西北部潘多省的省會,它的位置在亞瑪遜盆地的阿里克河南岸,與巴西的布拉西萊拉(Brasilera)隔河相河。這個城市雖然只有六千五百多人口,但卻是境內西北部地區重要的河港,也是橡膠、稻米、香蕉、巴西堅果等熱帶物產的交易地。
千里達(Trinidad)是境內北部地區貝尼省的省會,並且是國內的牛市場。它的位置在安德斯山脈東麓熱帶低地的莫克索斯平原上,和西南面的拉巴斯相距三百七十五公里。這個城市建於一五五六年至一五六二年,現有人口四萬八千多。在對外交通方面,郊外有一座民航機場,有班機往返於國內各大城市;此地沒有鐵路,有公路通巴伊維安港和科恰班巴。市內有榨糖廠,還有一九七六年創辦的玻利維亞馬里斯卡爾.阿塞.巴伊維安大學。交區盛產甘蔗、稻米、棉花、牛肉、駝絨和皮革等,是貝尼省主要的貿易中心。
塔里哈(Tarija)是境內南部地區塔里哈省的省會,它的位置在南部大塔里哈河谷地,南距玻利維亞和阿根廷邊境線約一百二十二公里,北距波托西約二百二十五公里,海拔約一千八百六十六公尺。一五七四年初,利瑪總督托萊多委派路易斯.德.富恩特斯(Luis de Fuentes)去玻利維亞南部地區建立一座殖民城市。於是,富恩特斯便從拉巴斯和波托西招募了一批西班牙和印第安克丘亞人前來,並於同年六月四日正式創建塔里哈城。克丘亞人與當地土著托馬塔人結成同盟共同對付凶殘的奇里亞諾人,並使這個城市逐漸發展起來。一九四六年,城內建立了胡安米薩埃爾薩拉喬大學。現有人口約六萬八千多。此地對外交通比較落後,主要依靠空運和公路。周圍地區盛產玉米、蔬菜、小麥、馬鈴薯和葡萄等農作物,是國內富庶農業區之一,但因交通不便,農產品外運有困難,所以僅供當地消費。
蘇亞雷斯港(Puerto Suarez)是聖克魯斯省的邊境港市、國內東部地區重要的河港,也是聖克魯斯省橡膠和咖啡的貿易中心。它的位置在聖克魯斯市以東五百九十公里處,東距巴西港市科創巴(Corumba)只有十五公里,西南臨卡塞雷斯湖,並有塔門戈運河溝通巴拉圭河,現有八千五百多人口。這裡交通便利,通飛機和火車,但沒有公路。附近有鐵礦和錳礦。
在郊外的巴拉圭河中,栖息著凶殘的鰐魚,雄的長達四公尺以上,雌的長約三公尺。鰐魚背面褐色,腹部呈黃色,嘴扁而闊,口內長有一排排鋒利的獠牙,性格凶猛殘暴,時而在河中興風作浪頂翻小船,時而鬼鬼祟祟竄上岸來偷襲絲畜,傷害兒童。但鰐魚再凶殘也逃不過獵鰐人鋒利的刀槍。這裡的獵人藝高膽大,持利刀伏於岸邊草聳中,待鰐魚露出水面,立即躍身激流中,與凶惡的鰐血展開搏閗。獵鰐人用兩隻鐵鉗般的雙手緊緊挾住鰐魚的嘴巴,使它的獠牙無用武之地。但鰐血也不示弱,還有一條鋼鞭似的齒尾,可以橫掃堅抽。要是被它打到,輕則血肉模糊,重則腦裂骨碎。獵鰐人一面用腳踩水,躲過掃來的齒尾,一面繼續用雙臂夾住鰐魚的嘴巴。使它無法張開。此時河水翻騰,浪花飛舞,就好像哪咤鬧海,好不壯觀。相持一陣後,鰐魚技窮力乏。氣焰頓消。趁此機會,獵鰐人手起刀落,刺入魚的心窩,頓時血染江水,一隻鰐血便被斬決。為了吸引觀光客,當地還舉辦一個捕捉尚不會傷人的小鰐魚的項目。遊客們懷著獵奇的心理,駕著一葉扁舟,身穿游泳衣,頭戴潛水鏡,跳入特定的水域,追捕小鰐魚,非常有趣。
烏尤尼(Uyuni)是玻托西省的一個重要城市,它的位置在寒冷多風的玻利維亞高原上,海拔高達三千六百六十六公尺,北距奧魯羅約三百公里,現有一萬三千多人口。這個城市建於一八九○年,是國內西部鐵路主幹線上的一個重要樞紐站,往北可通奧魯羅和拉巴斯,往東南經喬卡亞、阿貝夏城和維利亞松等城市,可通往鄰國阿根廷;往西南經里奧格蘭德,可通往領國智利。這個城市的東北面有普拉卡約(Pulacayo)和萬查卡(Huanchaca)銀礦,從而使烏尤尼成為境內採礦和貿易中心之一。
查卡爾提雅(Chacaltaya)是世界上最高的滑雪場,海拔五千六百公尺,在這裡無論是眺望終年積雪的海拔六千公尺以上的山脈和高原,還是的的喀喀湖,視野都很理想。在山頂還設有一座天文觀測所。從拉巴斯搭計程車到這的需兩小時。
此外,國內重要的城市還有瑪諾阿(Manoa)、貝亞鎮(Villa Bella)、里貝拉爾塔瑪(Riberalta)、聖羅莎(Santa Rosa)、里科港(Puerto Rico)、聖洛倫索(San Lorenzo)、埃克薩爾塔雄(Exaltacjon)、卡維納斯(Cavinas)、普林西佩德貝拉(Principe de Beira)、西累斯(Siles)、聖華金(San Joaquin)、馬格達萊納(Magdalena)、巴雷斯(Baures)、伊克夏瑪斯(Ixiamas)、亞塔(Pata)、魯雷菅世金(Rurrenabaque)、聖安娜(Santa Ana)、聖佩德羅(San Pedro)、聖伊格納西奧(San Ignacio)、聖米格爾(San Miguel)、康塞普西翁(Concepcion)、佩塞維蘭西亞(Perseverancia)、蔔特克里斯托(Monte Cristo)、聖博爾哈(San Borja)、科羅伊科(Coroico)、維亞查(Viacha)、瓜基(Guaqui)、聖地牙哥(Santiago)、卡拉科塔(Calacotar)、科羅科羅(Corocoro)、錫卡西卡(Sicasica)、查拉尼納(Charana)、波波(Poopo)、溫西亞(Uncia)、科爾克查卡(Colquechaca)、阿拉尼(Arani)、米斯克(Mizque)、波塔丘埃洛(Portachuelo)、聖羅莎德拉羅卡(Santa Rosa de La Roca)、塞羅(El Cerro)、艾基萊(Aiquile)、聖拉斐爾(San Rafel)、聖馬提亞斯(San Matias)、聖荷西德奇基托斯(San Jose de Chiquitos)、羅博雷(Robora)、卡貝薩斯(Cabezas)、格蘭德城(Valle Grand)、帕迪利亞(Padilla)、拉克利亞斯(Lagunillas)、里奧穆拉托斯(Rio Mulatos)、萬查卡(Huanchaca)、科塔蓋塔(Ctagaita)、卡馬爾戈(Camargo)、喬卡亞(Chocaya)、圖皮薩(Tupisa)、阿貝夏城(Villa Abecia)、維利亞松(Villazon)、克特納(Quetena)、雜庫巴(Yacuiba)、蒙特斯城(Villa Montes)、馬查雷提(Machareti)、卡米里(Camir)、查拉瓜(Charagua)、拉韋諾堡(Fortin Ravelo)、蘇瓦雷斯阿拉臘堡(Fortin Suarez Arana)、穆圖姆(Mutum)、阿索恩辛(Asoension)、亞力加(Arica)、大瑞哈(Tarija)、和阿波羅(Apolo)等。
[編輯] 教育落後生活困難
全國約有七百三十一萬四千人口,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六點六人,男性人口佔百分之四十九點二六,女性人口佔百分之五十點七四,大約有百分之四十四的人居住在城市,百分之五十六的人居住在農村。國內人民由五大種族集團組成,白人佔百分之十一,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種約佔百分之三十一,印第安克丘亞人佔百分之三十三,印第安艾瑪拉人佔百分之二十點六,叢林印第安人佔百分之二點二,還有少數黑人和黃種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每年千分之二十七點七。平均壽命男人四十九歲,女人五十三點五些。 玻利維亞定羅馬天主教為國教,但是人民也可以自由信仰其他的宗教。國內百分之九十二點五人民信奉天主教,百分之二點三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還有百分之二點六的人是巴哈派穆斯林回教徒,另有百分之二點六的人信奉其他宗教。這個國家以西班牙語為國語,英語也很流行,印第安人通用克丘亞語、艾瑪拉語和瓜拉尼語等,一些西班牙人後裔中還講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地區的方言。
一般說來,玻利維亞教育落後,雖然教育預算佔國家些出的百分之二十八,但是文盲仍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七,現在國內兒童自七歲到十四歲要強迫接受義務免費教育,城市小學採六年制,農村小學採四年制。全國約有五千八百五十一所鄉村小學,共有八十二萬三千多小學生;城市小學約有三千八百八十九所,共有五十五萬六千多名小學生。全國共有普通中學九百一十五所,共有二十一萬三千五百多名中學生和七千九百多名中學教師。職業學校約一千兩百多所,學生約五萬六千多人。大學共有二十五所,分設在拉巴斯、蘇克雷、科恰班巴、奧魯羅、波托西、聖克魯斯,以及特千里達等城市中,共有十五萬八千多大學生和八千五百多名大學教師。各級學校教員素質很差,有些更是濫竽充數,教學方法也不科學。由於國家經濟困難,官吏貪污成風;教員薪水不但很低,並且不能按時發給,這當然大大影響了他們的教學熱忱。因此,玻利維亞很多人因知識落後而陷入貧困,同時又養成了狂醉和齷齪的壞習慣,在各地做苦工,過著水準很低的生活,好在他們大多數都能安貧樂道。
公務員多數是由西班牙人後裔的白種人擔任,他們都受過較好的教育,在社會上處於領導的地位。白印混血人種多數身體健壯,思想敏捷,待人也很溫和,並且受過部分教育,因此成為社會上居多數的中堅份子。 這個國家每年大約出版五百二十多種新書,圖書發行量約五十二萬三千多冊。國內共有二十五家報社,主要報刊有天主教會主辦的現狀報,每回發行量為七萬五千份,是國內第一大報,每日新聞報發行量約四萬五千份;日報發行量約三萬五千多份;最後一點鐘報每日發行量為三萬四千多份;祖國報每日發行量約三萬三千多份,今日報每日發行量為兩萬六千多份,這些報紙都是用西班牙文。國內共有大大小小的廣播電台一百五十九家,大部分是私營商業電台,分別用西班牙語、克丘亞語和艾瑪拉語播音。全國共有六十五萬三千多台無線電收音機。境內共有十六家電視台,最大的是國家電視台,創建於一九六四年,在境內除貝尼省外,都沒有轉播台。另外,私營電視台共有四十四個電視頻道。國內共有四十五萬台電視機。
這個國家共有公共圖書館五十多所,總藏書量約二百二十萬冊。電影院共有二百二十八家,有十六萬五千多個座位,每年觀眾約三千一百萬人次,平均每人每年觀看六部電影。這個國家只有一個電影製片家,一年只能拍兩、三部電影。所以電影院大多數放映歐美各國和拉丁美洲國家生產的故事片。在郵電事業方面,全國共有四百五十八所郵電局,每年信件收發量約五千八百六十八萬八千多件;收發電報約三十八萬三千多份。全國共有十八萬一千八百多部電話。
國家衛生開支佔國家總預算的百分之八點三,國內共有大大小小的醫院三百四十五所,約有一萬四千八百多張病床,百分之七十六的醫院屬國家所有,另外百分之二十一為私人商業性醫院,還有百分之三為私人非營利性醫院。平均每人每年的醫療費用約九點二美元。全國共有三千一百多名醫生、一千三百多名牙醫、一萬八千多名護士和一千九百多藥劑師,每千名活產嬰兒死亡率為一百三十八人。境內自來水工程落後,國內只有百分之三十四的人使用淨化水。
[編輯] 約有兩千多名華僑
我國旅居玻利維亞的華僑和華,目前總共有兩千多人,其中華裔人數約佔一半。大部分華僑聚居在首都拉巴斯和聖克魯斯市,其中在聖克魯斯市的約有一千五百多人,在拉巴斯市的有兩百多人,其餘的散居在國內的其他城市。 旅居玻利維亞的華僑,多係早年來自廣東和廣西兩省,經濟能力薄弱,完全靠克勤克儉起家。新近移民來此的新華僑,多係來自台灣省的各縣市,他們有很高的經濟水準,受過良好的教育,並且多學有專長,加以資本雄厚,因此在玻利維亞成為生活水準較當地人還要高出很多的投資移民,極受當地政府和人民的尊敬。但近來有不少經濟犯、票根犯、黑道分子逃來玻利維亞,也有不少中國大陸人民經由這裡偷渡往美國,引起不少是非。
一般舊華僑的經濟事業,多以經營中國廳及小型加工業為主。目前共開設有大小雜貨零售店八十多家,食品店五家、進出口貿易行六家、禮品店和照相館各兩家,多屬小型企業及家庭式商店。其次有餐飲業九十多家,其中三十多家開設在拉巴斯市,六十多家分布在聖克魯斯市一帶。在工業方面,計有製鞋廠及麵包廠各三家,傢俱、汽車修理及電器修理廠各一家,均屬中小企業性質。在農業方面,共有小型農場六家,都是種植蔬菜和飼養肉鷄出售為主。在服務業方面,華僑在玻利維亞境內開設有針炙、內心科、骨科、婦產科和牙科診所各一家。
[編輯] 玻女很喜歡搞愛情
玻利維亞和一般拉丁美洲國家一樣,也是陰盛陽衰,往往在一場舞會中,男女的比例數是一比三,女子多過男子三倍。因此當地少女曾說:「我們這裡的男人喜歡搞政變,搶當總統;我們年輕的女人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我們只想搞愛情,多換個把男朋友。」
對玻利維亞土著印第安婦女們來說,她們之中沒有串門子的「長舌婦」,也沒有惹事生非的「多嘴婆」;一般男人在開會時,也沒有疲勞轟炸的演講詞,更沒有「王大娘的臭裏腳布」似的冗長工作報告,大家有話就簡單扼要地講,絕不轉彎抹角的「賣關子」。這也是因為這個高原國家空氣稀薄的原因。
這裡土著印第安婦女們,外貌和服飾雖然嫌呆板,臉上也缺乏表情,但是內心裡多熱情似火,如果在感情上你跟她們開玩笑,她們可能會當起真來;你如沾上了她們,可別想輕易開溜,她們必然要跟定你一輩子,甚至會像我國「孟姜女萬里尋夫」那樣,不遠千里地把你抓回去,或出國來跟你結婚。因此男士如果有機會到玻利維亞去觀光旅遊或做生意,千萬別跟當地印第安姑娘們鬧著玩,不然煩惱可大哩!
在這裡枯燥的生活環境裡,玻利維亞白種女人和印歐混血種婦女,她們調劑生活情趣的方式,是音樂、舞蹈、美酒、歡宴,尤其是珍視友情和愛情。她們說:「如果沒有了這些,不知怎樣才能活下去。」在一般交際酒會中,她們經常是跳一種拉丁土風舞,男女右手各持手絹一塊,翩翩起舞,花式繁多,輕盈而美妙,場內還準備有氧氣筒,如果發現有人呼吸急促,喘不過氣來,就用氧氣筒急救;因為這裡地勢太高,空氣稀薄,不得不作萬一的準備。 大致上說,玻利維亞因為地勢高亢,空氣稀薄,人們呼吸空氣要比平地人用更多的力氣,所以肺的活動量也要較平地人寬闊,這種情形,在婦女方面特別顯著,她們胸脯非常發達,幾乎每位玻利維亞婦女的胸圍尺碼都是非常可觀。
這些婦女們,由於長年累月居住在「山窩窩裡」,所以對崇山峻峻,堅冰厚封的枯燥生活,都早已感到非常厭倦,因此,她們都有濃厚的好奇心,對山谷外面的新奇世界,幾乎是接近盲目的響往;對外面來的陌生事件,幾乎毫無保留地接納。近年來,大約有一百萬印第安婦女到領國謀生,她們大多數是當佣人。
[編輯] 傳統習俗根深蒂固
有一些人種學家認為,玻利維亞土著印第安人,可能是遠在冰河時代,從中國西藏,跋徒千萬里,再渡過寒冷的白令海峽移民到玻利維亞的。這種說法頗有蛛絲馬跡可循,因為現在當地的土著印第安族婦女們,多頭戴小呢帽,身穿臃腫的粗布衣裙,有的腿上還綁著厚布帶。腳穿長統靴鞋,很像我國西藏婦女的裝扮。
玻利維亞人很喜歡戴各種各樣的帽子,所以這裡帽子種類很多,從最精心製作的絲絨和錦鍛繡花的帽子到女學生用的配有最素爭緞帶的巴拿馬帽,應有盡有。據說在印迦帝國時代,每個人戴的帽子都有區別,帽子的類型是根據戴帽者會地位來區分的,只有貴族才能戴用羽毛,上等羊毛或駝毛絨製成的帽子。直到現在,帽子也依然是富有的標誌。男子的地位可以通過帽子的數量和質量來判斷,甚至在窮級僻壤的農舍中,也能看見懸在牆上的幾頂帽子。帽子甚至還可用來轉達男女愛慕之情,女人們常常在自己的帽子上繡上她所喜愛的男人的名字,然後作為禮物送給男方。帽子也可以作為轉世投胎的象徵,某人去世後,他的帽子要掛在屋子外面,以便他轉世。在宗教儀式或一些重要場合中,帽子常常可以象徵性地代表缺席的客人。
土著印第安人,一直到現代還保持著許多古老的傳統習俗,過著較為貧苦的生活。這些印第安人又分為兩個種族,艾瑪拉人生性蠻悍,一有機會就會強橫霸道,無所不為;奇楚亞人比較溫順和白人很處得來。這兩族人大多數住在人口較多的高原地帶。在東北部邊界的低溫地帶內,還有瑪夏、吉倫多和吉列圭諾等族的印第安人,大多數印第安人的生活水準,還停留在農牧時代。但這個國家印第安人的金匠手工,精巧絕倫,聞名於世。
奇楚亞人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但手工業也很發達,紡織是最主要的副業,男女老少都會紡織,婦女不做其他事時,就紡線。織布則是男人幹的活,當地有幾種原始織布機,最簡陋的是帶有支架的水平織布機,也使用有機械附件的織布機。在特別小的織布機上可以織出兩糎寬的綵帶,這種線帶是用來做襯衣、裙子和斗篷的鑲邊。
奇楚亞人的住宅大多是用土坏蓋成的,住屋不大,沒有窗戶,地上沒有鋪水泥,廚房一萬多與住屋分開。奇楚亞人結婚時要蓋新房,在房屋奠基前,要用古柯葉和契契酒供奉土地娘娘。牆是用土坯砌成的,屋頂一般用蘆葦草搭蓋。正面牆上多飾有動物、武器和家庭生活場面的雕刻畫。房內幾乎沒有傢俱,就連桌子和椅子也很少看到,床板白天當椅子坐,晚上鋪上駱馬皮或綿羊皮,就當床睡。牆上有壁櫥,裡面存放一部分器物,而大部分日常用品則掛在支撐尸頂的立柱上。
他們的服裝至今還保留了許多古老的特點,男人的外衣是斗篷,用兩塊厚羊毛料子製成,斗篷正中一分為二,冬天時可以把斗篷扣緊,夏天時把扣子解開。女人穿一種名叫「利克留」的披肩,也是用家庭紡織的毛料做的,這種披肩在胸前用一個大銀胸針別住,在背上還有一個大口袋,可以用來背小孩。奇楚亞人大多數赤足或穿樹皮鞋,只有村長才穿皮鞋,而且也只是在盛大節日時才穿。
奇楚亞女人很喜歡佩戴各種金屬飾物,其中一種像湯匙的大胸針,既可以用來別住披肩,又可以用來裝飾外衣。銀和銅製作的身環、胸針和戒指,是婦女們在節日時所炫耀的物品。另外,婦女們還戴用各種貝殼、錢幣、彩石和骨頭製成的項圈。通常項圈是按同心圓一個個套入,直到整個脖子戴滿為止,胸針的造形多種多樣,有火雞、兀鷹、駱馬和人的形狀。奇楚亞人還以戴長毛絨或鵝絨做的舊式帽子為榮,帽子上面裝飾著有綠帶和羽毛。他們還喜歡把深暗的色彩與鮮艷的色彩協調地搭配在一起,不只是斗篷,就連鞍囊也都是用彩色的毛線織成的,深褐和深紅的色彩與淺藍、嫩黃、翠綠的色彩交織在一起,非常艷麗奇目。
艾瑪拉人的房屋像金字塔似的,房內沒有窗戶,也沒有出煙孔,灶煙把房屋燻得「漆黑」,門總是開在東邊牆上,門上掛有一張毛皮作門簾,房內的牆上沒有壁櫥,用以存放衣服。沿牆用石塊砌坑,炕上鋪有駱馬皮。燈盞是土製成的,點駱馬油,燈蕊是用駱馬毛製成的。在穿著方面,男人內穿緊身短上衣,外扎腰帶,然後披上斗篷;婦女內穿束腰緊身衣,外穿寬裙子和短外衣,外面罩著披市。另外,艾瑪拉男人全都穿皮涼鞋,女人則終年赤足,甚至在嚴寒季節也不例外。
艾瑪拉人宗教信仰混雜,常將天主教儀式與當地的風俗結合起來。在農作物收獲季節,都要舉行宗教盛典和民間慶祝活動,人們在音樂伴奏下載歌載舞狂歡一場。女人自穿著幾條寬大的裙子,跳起環圈舞,把最新的鮮豔裙子穿在外面,裡面裙子的裙裾可以下面看到,好像是邊飾。她們時而拉成圈圈,時而分成單個,飄起的裙子產生很好的藝術效果。有的男子則戴假面具,穿化裝服,參加各種舞蹈。特別奇妙的是舞蹈裝來中的頭飾,大多是用羽毛做的。有時舞蹈圓圈的直徑達一點五公尺,給人們造成夢幻般的景象。某些舞蹈如兀鷲舞、豹舞、駱馬舞等,明顯地起源於對圖騰的蒙拜。普西皮亞舞音樂輕快,富於節日氣氛。克納克納舞是戰士舞,動作輕巧,好象長著翅膀在飛舞。在艾瑪拉人所有的民間舞蹈中,都有一個獨特的角色參加,它就是猴子庫西略,它是用破布做的玩偶,由舞蹈者控制。它身穿束腰緊身衣,裙上飾著花邊,花邊上繡著鮮艷的花紋,在剪了髮的頭上豎著三隻破布做的角,並飾有彩色羽毛。庫西略是舞蹈的靈魂,他跳著各種滑稽的舞步,四肢可笑地活動著,同時還敲著鼓,在舞蹈者中間進進出出。還有一種有趣的奧基奧基舞,這是老人舞蹈,它夾有不少不協調的動作,非常幽默。
艾瑪拉人幾乎個個是文盲,但他們在認識和熟悉周圍自然界方面,卻積累了很多知識和經驗,巫醫就是在這種基礎上產生的,他們會用草藥治病。印第安人把巫醫叫做「利利亞瓦尤」,他們一般穿著專門服裝,如毛織的襯衣,窄長的斗篷,藍色的毛長褲,下端飾有穗纓,頭戴寬邊草帽,兩肩上都掛著裝有藥材的皮口袋,在節慶時,巫師的裝扮是,頭上包著頭巾,上面再戴著大帽子,身穿綴有古銀錢的薄毛衣服。許多艾瑪拉人都相似這些巫師勝過普通醫師。雖然巫醫也出售符咒,但他們的絕大部分藥材是用植物製的,多採用奎寧、叼根和其他列入藥典的藥材。在印第安人中,很難在民間醫學和巫師的江湖醫術間劃一條界線。
印第安人善於紡織,他們織的布匹色澤艷麗,圖案別緻。每到農閑季節,男女老少都成了紡織的能工巧匠。姑娘為吸引小伙子們的愛慕,會給自己織一件漂亮的衣服。小伙子則織一條帶子送給心上人。作為報答,姑娘可以為他織一隻盛放古柯葉的口袋。在小伙子們的眼裡,那位姑娘織布的技藝高超,將來必定成為料理家務的能手,這樣的姑娘始終是小伙子們追求的對象。
在玻利維亞與巴西交界的地方,有一個由十六個印第安人組成的小部落,他們屬於印第安納姆比克瓦拉部族,他們不分男女終年赤身裸體,身上唯一的服飾是掛在脖子上的項圈。這種項圈由一種叫做「圖庫姆」的棕櫚樹果實和樹葉製成。他們能歌善舞。據說,小部落的每一個人都能唱上千首動聽的歌曲,而且能講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他們所建的村社具有獨特的風格,村社中共有七座金字塔形的茅屋,在卡皮瓦拉河邊沙灘上一字排開,茅屋用棕櫚樹的枝條蓋成,印第安人一般習慣睡吊床,他們樂於躺在鬆軟的沙地上。白天,儘管炙熱的陽光把沙子晒得滾燙,到晚間卻變得清涼起來,睡在上面別有一番愜意的滋味。這裡蚊子不常來打擾,一覺能睡到天亮。
這個十六個人的小部落非常勤勞,他們靠種田和狩獵為生,自己能製造木鋤,瓦罐和短的弓箭,還會編製柳條筐。他們的耕地離村子頗遠,隱藏在密林深處,地裡種植玉米、豆類和花生等農產品。他們使用的工具和耕作方法雖然很原始,但由於辛勤勞動,每年的收成還不錯。他們的狩獦很有風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捕捉鸚鵡。在他們的七座茅屋裡,都餵養著捕來的鸚鵡。他們的屋頂上塗有天然樹膠,鸚鵡飛來粘在上面,動彈不得,便乖乖地成了俘虜,來被粘住的鸚鵡則被他們的短箭擊了。
在玻利維亞北部地區,當地的印第安人曾流行著紋身的習俗。紋身是具有社會意義的,阿比波勒族的婦女在面孔、手臂和胸脯上刺滿了花紋,有的婦女只在面孔上刺幾條黑色的帶子。姆巴亞族貴族婦女只在手臂上刺花紋,面孔上刺花紋則表示社會地位低下。另外,在西部叢林中,還有一個克楞加印第安部落,他們以狩獵為生。至今仍過著原始生活,他們固聲帶不能發出聲音,所以只能用手勢交談。
[編輯] 軍隊的戰鬥力不強
玻利維亞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一年,每年的軍費開支為兩億美元。三軍總兵力為二萬七千六百人。陸軍共有兩萬名官兵,擁有一百輛裝甲車和一百一十九門火炮;海軍共有三千六百名官兵,擁有各類內河船艇四十一艘,還有三架巡邏機;空軍共有四千名官兵,擁有二十二架噴射式戰閗轟炸機和九架武裝直升機,另外還有一百三十三架教練機、運輸機和偵察機等。
這個國家的軍力雖然不算強大,在保疆衛土方方,不見得十分靈光。但是在對內干預國家政治方面,卻經驗豐富。事實上,玻利維亞自獨立以來,軍隊在歷次對外戰爭中從未打過勝戰。一般說來,這個國家軍隊素質較差,軍人沒有中心思想,因此時常鬧政策。在輕嚴重的政變中,會有少數人傷亡,小政變就和開玩笑差不多。政變者指使軍方派出五、六輛坦克,三、五十名武裝軍人,包圍總統府,朝天開槍,但是事先必需將其他軍隊控制好,並與各省行政長官談妥。然後政變者和執政者洽談條件,也就是談錢,談妥後立即辦理移交手續,也就是一手交權一手拿錢。另外,還要保證下台者平安無事離境,政變者隔天就是總統。這時市面上一切照常,路上行人依舊。只有華僑比較敏感,他們一得到政變消息就會停業關門,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會打麻將的就打幾圈,等一、兩天事過境遷,就一切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