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王公廟 |
想去玩嗎? |
出自鳳凰百科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新頁面: 十八王公廟又名「大眾爺廟」,也是全台灣香火最興旺的義犬廟,位於石門區淡金公路上。其由來據說是從前開發石門調和街至現在廟址前...) |
2016年1月29日 (五) 08:50的最新修訂版本
十八王公廟又名「大眾爺廟」,也是全台灣香火最興旺的義犬廟,位於石門區淡金公路上。其由來據說是從前開發石門調和街至現在廟址前的路段時,工程一直無法順利進行,後來鄉民們乃向當地神靈「山水有應公」擲筊,神靈卻顯示祂想留一塊土地蓋廟,公路只好轉個大彎空出廟前的空地。 消息傳開後,基隆國立海洋大學附近建商周文發因其房子賣不出去,乃向祂祈求在年底前如能將房子全部賣光,將為祂重建廟宇,後來果然靈驗,廟乃蓋成。信眾又想若只供奉「山水有應公」,會顯得不夠氣派,於是就安了18尊大眾爺金身。廟後還有「海安堂」,廟碑上寫「海上仙人靈位」,主要奉祀漁民出海打撈到的17具無名無姓的骸骨。 現在的十八王公廟,已是一座香火鼎盛的觀光廟宇,也是個大名鼎鼎的沿海風景區,自清朝迄今已逾數百年歷史。傳說清朝時有一艘大帆船,船上乘有17位福州巨紳及一隻家犬,擬赴台灣投奔鄭成功,途中突遇狂風巨浪襲擊,結果船毀人亡,屍體隨海水飄流到石門鄉乾華村一帶,鄰近居民將屍體收集,共葬一處以安其靈,唯一生還的那頭家犬也投身墓中以身殉主,故名「十八王公」,這就是廟名的由來。自從此事發生後,附近的討海人、漁民及漁船公司老板們,每當在出海捕魚時,或農曆7月15日中元節時必前往祭拜,祈求保佑平安。由於「十八王公」有求必應的神蹟傳遍鄰近鄉鎮,故各地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的人數逐年增加。有趣的是,相傳「十八王公」嗜菸,因此香客在焚香祈禱之餘,總不忘會點上一支香菸立於神像前,形成少見的景觀。
原廟的位置在乾華村,新廟則位於白沙灣附近。開始時「十八王公」墓為龜狀,位於淡金公路旁,是以砂土填墓;民國52年信徒們捐資建了一座寬約3公尺、深約2公尺的小拜亭,並以鋼筋、水泥和瓷磚,將墳墓加以修築;到了民國60年,台電公司選定在乾華村興建核能電廠,必須拆除原來的小拜亭,經信徒們多方爭取,台電建造一座較大的拜亭作為補償,並於民國64年10月13日落成;民國66年又籌建了地下室。近年來,由於前來朝拜的善男信女日益增多,不但造成淡金公路的交通不便,也使得乾華村的「十八王公」本廟顯得擁擠不堪,於是又在白沙灣附近蓋了一座新廟,民國74年農曆10月落成,廟堂寬敞舒適,交通更為便利,並闢有大型的停車場,供信徒們順利停車。由於香火愈來愈旺,現在的廟宇已經無法容納更多信徒膜拜,所以又有再遷廟的建議。「十八王公」的靈驗事蹟大家都耳熟能詳,而且據說「十八王公」算是邪神,所以風塵女郎和特殊行業的信徒比一般人多,入夜後人潮比白天更洶湧,加上攤位密集,宛如一個市集,景觀非常奇特,而廟後供奉的一頭高達30多公尺的大狗塑像,更是非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