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 |
想去玩嗎? |
(新頁面: 伊斯法罕(Eşfahān)是伊朗第四大城,也是伊斯法罕省的省會、著名的觀光城,同時也是伊朗內地交通中心。經緯度為東經51度38分、北緯32度4...) |
2014年9月2日 (二) 11:34的修訂版本
伊斯法罕(Eşfahān)是伊朗第四大城,也是伊斯法罕省的省會、著名的觀光城,同時也是伊朗內地交通中心。經緯度為東經51度38分、北緯32度40分,位於扎格羅斯山和庫赫魯德山之間的薩揚德河(Zayandeh River)平原上,面積250公里,海拔1590公尺,北距德黑蘭405公里,居伊朗的中心位置,有210多萬人口。這裡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4℃,最冷可以低至0℃以下,冬天氣候寒冷,常降大雪,並經常封山,不准人們進入山區。夏天氣候炎熱,7月份平均氣溫為29.7℃,最熱時也會超過36℃,但是晚上卻很涼爽,仍需穿上薄毛衣。春秋兩季溫和宜人,平均氣溫都在12℃左右、這個城市依山旁水,景色秀美,素有「伊斯法罕半天下」之稱。 此地是座著名的古城,在公元前的歷史上就有記載,它曾是「絲綢之路」南路的一處驛站,也是東西方物資交換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20世紀後葉,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的國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rezzar)二世攻佔耶路撒冷,滅猶太王國,俘虜了大批猶太人,後來在伊斯法罕建立流放猶太人的殖民地,今日伊斯法罕市東北的「亞胡迪那」便是昔日的猶太城。公元前5世紀初,這裡被更名為阿斯巴答那。公元3世紀,這裡成為薩珊王朝的軍事要塞,並改名為沙赫里新壩。公元4~5世紀,薩珊王朝的幾位國王先後在這裡建造夏宮。公元642年,阿拉伯人佔領了這個城市,後來成為阿拉伯帝國一個廣闊省份的首府。公元662年,這裡成為阿拉伯伍麥葉王朝的重要城市。公元750年,又易屬於阿巴斯王朝。公元932年,白益王朝佔領了這個城市,使當時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 1055年,塞爾柱王朝的土耳其人在此建都。1388年,這裡受到帖木兒騎兵的破壞。1598年,薩非王朝的阿巴斯大帝從加茲溫遷都來此,大興土木,使這裡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美麗城市之一。由於他對藝術與建築的注重,下令在伊斯法罕興建伊瑪目廣場,以及圍繞在廣場四周的宮殿、清真寺和集市,四周由一系列二層拱廊與大建築物相連,將波斯的文化藝術精華、精湛的建築工藝及巧思,全部凝聚在廣場四周的三度空間裡。根據1664~1667年在此居住的法國商人所寫的一部書中記載,當時城內已有162座清真寺、48所學院、273個公共浴池、1800多家商旅客棧。 經濟的繁榮也為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波斯美術史上非常有名的伊斯法罕細密畫畫派,於17世紀早期在阿巴斯大帝的贊助下,達到藝術的頂峰。這個畫派的主要畫家禮薩‧阿巴西,曾受加茲溫肖像派代表性畫家塞迪吉‧貝克作品的巨大影響。禮薩‧阿巴西愛好自然題材和肖像畫,不重插圖,他的畫風曾在波斯細密畫中佔主導地位達200年之久。他的代表作「倆情人」,雖然在風格上有因襲的成分,但手、臉和服裝卻畫得非常精緻,帶有一種印象主義的特徵,色彩均勻柔和,線條飄逸,人物扭曲的體態顯得極為嬌柔,這幅畫是伊斯法罕畫派最有藝術造詣的作品之一,現在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內。 1722年,阿富汗人入侵,並攻佔了這座城市,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掠奪,城市人口銳減,從此一蹶不振。1925~1941年,巴勒維一世在位時,在這裡興建工業區,並修復許多著名的歷史建築物,使這座歷史名城又慢慢地恢復了昔日的光彩。 伊斯法罕是伊朗經濟發達的城市之一,不但商業繁榮,而且還是僅次於德黑蘭的工業重鎮,尤其是紡織業更是執全國牛耳,因為氣候和土質的關係,使附近所生產的棉花品質極佳,全市擁有數十家紡織廠,尤其是在薩揚德河南岸,有數家現代化的紡織廠,使這個城市的紡織品產量佔全國之半。 這裡也是伊朗重工業基地之一,20世紀70年代初,伊朗和前蘇聯曾合作在伊斯法罕市建起伊朗第一座大型鋼鐵廠,從此開始伊朗擁有現代化的冶金綜合企業,鋼鐵年產量達數百萬噸,不但能滿足本國鋼材的需要,還可以少量出口。伊斯法罕不但是西亞地區規模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它的輕工業規模也不小,主要在家用電器、農產品加工、食品、飲料、火柴、水泥、造紙、機床、軋棉、製鞋、醫藥、冷藏設備和電子等。另外,伊斯法罕還以生產銀器、銅器、陶器、波斯地毯和棉染織品等手工業聞名。 對外交通相當便利,郊區有座現代化的國內線機場,看來相當新穎,但是沒有空橋,乘客下機後必需步行前往機場大廳。從德黑蘭飛來這裡只要40~50分鐘時間,票價僅約70美元,每天有一個航班,也有班機和國內其他大城市營運;由機場到市區,有公共汽車和計程車服務,車程僅4公里。 在陸上交通方面,鐵路可以通往德黑蘭、庫姆、亞茲德、阿巴斯港和舒爾加茲等城市。在公路方面更是四通八達,伊斯法罕正好位於德黑蘭行經設拉子到波斯灣的公路線上,因此公路運輸顯得特別重要。往東有公路通往亞茲德、克爾曼、扎黑丹,並由此通往鄰國巴基斯坦。往西可通往伊拉克,也可前往全國各大城市。市內交通也非常發達,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車、計程車、摩托車和自行車。地鐵也正在興建中。 這個城市社會複雜。在宗教方面,有伊斯蘭教什葉派,也有伊斯蘭教遜尼派,還有祅教徒。在人種方面,除了有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外,還有猶太人和亞美尼亞人,因此這裡除了有許多清真寺外,也有基督教堂和東方正教教堂,波斯人的人口,只佔全市總人口的51%。 伊斯法罕市有兩大特點;一是有一條全長360公里的薩揚德河,它自東向西緩緩地穿城而過,不但增添了伊斯法罕市的秀美,同時也給城市帶來清新和生氣。河上多座橋樑都非常古老,具有伊斯蘭風格和多功能而聞名,在伊斯法罕居民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另外一個特點是貫穿全城南北的喬哈巴格(Chahar Bahg)林薩大道,長5公里,寬47.47公尺,將市區分割為東西兩個部分,也將新舊市區串連起來,大道兩旁開有許多商店,什麼都有得賣。因為它是薩珊王朝時代所興建的,所以路旁建有薩法維王宮及奧托迪和伊瑪目‧胡笙兩個廣場。市區周圍則盡是大麥田和小麥田,田間連綿著柑橘和葡萄園,另外還有白揚及柳樹成蔭,林木蒼翠,人們行走其間,涼風襲人。 這個城市以薩揚德河為界,將伊斯法罕劃分為新舊兩個市區。舊市區位於河的北岸,薩珊王朝所興建的許多波斯式有名的建築物,大都集中在這裡,參觀起來非常方便。新市區又稱為喬勒法(Jolfa)地區,位於河的南岸,建有許多工廠。 伊斯法罕是國內有名的旅遊 城市,每當春秋兩季,觀光客熙來攘往;飯店經常客滿,人們如想前往參觀,最好通過旅行社事先預訂客房。市內旅館歸政府觀光局管理,無論服務設備及費用,都可以信賴。市內主要的豪華飯店有五星級的科薩國際大飯店 (Kowsar International Hotel),擁 有132間高級客房,以及應有盡有的現代化服務設備,並可俯瞰薩揚德河上的索塞波橋景。地址: Siosepol Bridge, Mellat Blvd., Isfahan, Iran。電話:+98-311- 6240230-9;傳真:+98-311- 6249975。 阿巴西大飯店(Abbasi Hotel)也是五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同時是全伊朗最漂亮的大飯店之一,但是也有人卻說它是收取五星級大飯店的費用,而服務水準卻趕不上五星級。它位於伊瑪目廣場附近的阿馬迪克大街(Ame-degeh Stree)上,由伊瑪目廣場步行前往,僅約7~10分鐘。黃色的外牆搭配著鬱金香形的窗戶,散發著古老的阿拉伯風情,華麗炫目的大廳鋪著精美厚軟的地毯,雪白石材砌成的牆面上掛著宮廷仕女人物畫像,挑高的天花板裝飾銅雕飾品,無不說明了這家大飯店的豪華和貴氣。它擁有219 間高級客房,以及餐廳、購物街和游泳池等服務設施。這家大飯店有古老的歷史,是阿巴斯大帝的母親捐資修建的,它的營業收入,大部分用以支付查哈爾巴克神學院的日常開銷,以及全校師生的生活費。電話:+98-311- 2226010-19;傳真:+98-311- 2226008。 阿里卡普大飯店(Aliqapu Hotel)是四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102間精緻的客房,以及各種新穎的服務設備。地址:Chaharbagh Abbasi Ave., Isfahan, Iran。電話:+98-311-2231282;傳真:+98-311-2231282。 觀光客用餐以飯店內設的餐廳為主,菜色方面有傳統的伊朗鄉土菜及各種乾酪。伊斯法罕有一種叫做伯揚(Beruane)的特色菜餚,是把小羊碎肉用小羊油炸過後,再加上香料和佐料合吃。還有一種菜餚是把生蔬菜、洋蔥、埃歇羅特(Eachalot)等配上乾酪合吃,也很美味可口。一種名叫加茲(Gaz)的糖果也很好吃。另外,這裡的季節性水果也非常豐富。 水果攤到處都有,水果種類多,品質好,價格公道。其中最特別的水果叫做椰棗,是中東地區人們主食之一,據說不但營養價值高,並且有壯陽的神效。 在購物方面,舊市區的卡沙利巴札(Qaisarie Bazzar)是市內最大市集,又叫做大巴札,位於伊瑪目廣場北面,是阿巴斯大帝所建,它長達5公里,是個蓋有拱形房頂的街區,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大巴札毀損得相當嚴重,馬賽克剝落不少,但仍點點殘存著美麗的藍色磁磚。這個市集是出口土產和手工藝品中心,人們到這裡購物,可以討價還價,非常有趣。市集內有多條巷道,每條巷道以銷售某一行業的商品為主。大巴札中商品種類繁多,售價相當低廉,其中有許多是進口貨物,不少是屬於中國製造的商品。大巴札內開設有多種風味的餐廳和地方小吃店、茶館、旅店,甚至還有一座清真寺。同時,這個市集和附近一帶洋溢著一派悠閒古樸的風味,因為這一帶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川流不息的車輛。 在伊瑪目廣場的四周,也有許多小店舖,專門出售以觀光客為對象的當地傳統手工藝品,除了地毯和民族服裝外,還有用小羊皮刺繡製成的大衣。表面刻有精緻波斯花紋的各種銅壺和銅盆、用漆描繪出各種漂亮花紋圖案的餐具,以及在動物骸骨和象牙上描繪小畫像的裝飾品等。另外還用天然染料染成的各色綿布和絲帛,可以用來做桌巾和床單,也可以用來製作衣服。觀光客如想知道染製的過程,可以請導遊帶到染布手工作坊中參觀具體的作業程序。 這個城市最有名的特產就是地毯,伊斯法罕地毯(Eşfahan Carpet)素負盛名,自17世紀以來,「伊斯法罕」一詞甚至就已成為波斯羊毛彩花地毯的代名詞。這裡手工編織的地毯有不少是極大尺碼的大地毯,很多圖案是由專業設計師所設計的,繪製精細,多為卷曲蔓藤或阿拉伯花飾,米色為底,配以醒目的磚紅色大邊。這類地毯多以澳大利亞羊毛織製,織工細膩,毯面較薄;地毯上拴有波斯扣,根據不同質量採用棉底或絲底。 伊斯法罕生產的瓷器也是遠近馳名,瓷器製造和瓷繪工藝接近中國瓷藝水準。根據史料記載:中國元朝的時候,當時的波斯國王請求中國派遣千餘名製瓷技工和專家落戶伊斯法罕,幫助當地生產瓷器。這些中國技工和專家留在伊斯法罕繁衍生息,成為中伊兩國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話。 這個城市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參觀,其中的伊瑪目廣場(Imam Square)原名國王廣場,位於舊市區中心,由薩非王朝阿巴斯大帝建於1598年,完成於1616年,呈長方形,南北長512公尺,東西寬163公尺,面積8.192萬平方公尺,坐落在新建皇宮與老商業中區的交匯處,是當年阿巴斯大帝檢閱軍隊、節慶演出、其他儀式和馬球比賽的場所。馬球是古代波斯人喜愛的體育項目,如今馬球場門框的石柱仍然豎立在廣場上。廣場正中央是整齊的花圃,許多不怕人的烏鴉在草地上覓食;噴水池噴出高高的水柱,水池中清真寺的倒影清晰可見。 廣場四周拱廊環繞,每邊拱廊各開有雄偉的大門。現在廣場本身並沒有什麼可看的景點,倒是廣場四周有許多阿巴斯時代所興建莊嚴華麗的古代建築,把廣場的名氣襯托起來,並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中。廣場的南面有伊瑪目霍梅尼清真寺,西面是阿里‧卡普宮,東面為賽赫‧洛特夫拉清真寺,北面是卡沙利市集。這些雄偉的建築物上,多雕有精緻的阿拉花紋,色彩豐富。廣場四周還是金銀和五金手工藝工匠們的集中地,並有許多手工藝工作坊。 伊斯法罕的宗教氣氛非常濃厚,這裡是信奉東正教的亞美尼亞人聚居的城市之一。他們在17世紀起遷居此地,現在全市共有14座大小不等的東正教堂,其中最著名的是「全救主天主教堂」,也稱為旺克天主教堂。市區一座矮小的山坡上,還保存著瑣羅亞斯德教堂的遺址。 救贖者教堂(All Savior Cathe-dral)當地亞美尼亞人稱之為Vank church,即中文稱之凡克教堂,是伊斯法罕舊發區的最大教堂。所謂舊發區,就是亞美尼亞人在伊斯法罕聚居的地區,它是伊斯法罕南部的教區。這個地區大多數居民移自阿塞拜疆喬勒法地區的亞美尼亞族人,他們多係優秀的石匠、木師和商人。阿巴斯大帝當年在伊斯法罕大興土木時,需要大批石匠、木匠及工人,於是便以允許他們繼續保持自己的信仰為條件,歡迎他們前來移民,並聚居在薩揚德河南岸。由於他們大都來自喬勒法,所以現在他們聚居的地方,也被叫做喬勒法地區。 這個地區共有14座亞美尼亞教堂,救贖者教堂是其中最大的一座,由於受到伊斯蘭文化影響,在外觀造型上很像清真寺,有土黃色帶有十字架的外牆。內部聖壇也以波斯風格的馬賽克裝飾,建築藝術風格非常引人入勝,因此有「建築博物館」之譽。內部裝璜也不以華麗的顏色取勝,而以精雕細刻的鑲嵌與縷空技巧聞名。西側聖堂的聖龕是有名的「天國之門」,在石灰泥的牆上刻有細緻的鑲嵌與鏤刻技巧。內部壁畫也質樸動人,許多地方都有些斑駁,石地板上雕刻著400多年來埋葬在這裡的教士墓碑,上面記錄著他們在這塊異教徒的土地上,為上帝所奉獻的生平。 北側聖堂是個滿眼土磚的世界,因它是塞爾柱土耳其時所建,所以沒有亮眼的磁磚鑲嵌牆,只有碩大的大石柱,以及外牆上蜂窩似的六角形鏤空窗戶。 教堂旁有一座博物館,一樓 陳列的大多數是亞美尼亞基督教文物,包括多本手繪聖經在內。二樓展示的是亞美尼亞人與舊發區的歷史,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1915年,發生在土耳其的百萬人大屠殺的照片,在數十張黑白照片中,有被奧圖曼土耳其官員吊死的亞美尼亞人,也有堆滿平民屍體的無名塚。 全市有200多處大大小小的清真寺,48家經學堂,因此宗教氣息濃厚,其中的伊斯法罕大清真寺(Jameh Mosque of Eşfahān)又名禮拜五清真寺,位於舊市區東北部,是國內歷史最古老、也是伊朗境內最大的清真寺,始建於公元771年,迄今已有1240年歷史,後來被火燒燬。1070~1075年,賽爾柱王朝統治者馬里克沙(Malik Shāh)的大臣尼札姆‧穆爾克(Miz¸ām al-Mulk),主持重建清真寺的中央聖所。1088年又建成寺院的圓頂大殿及其他部分;小禮拜堂,附屬圖書館、寺院學校和庫房等建築,陸續建於11~18世紀,其中宣禮塔高達48公尺,寺前的廣場上,還有藍色的蓮花形水池。 這座清真寺建築雖然陳舊,但卻是非常宏敞壯麗,古色古香,正門是呈圓形波斯風格的穹形門,並用彩色石板的馬賽克覆蓋,兩側分別有一座尖塔。寺中並展示有陶器、雕塑、鑲嵌和繪畫等。 伊瑪目霍梅尼清真寺(Mosque Imam Khomeini)原名國王清真寺,一般人則稱其為藍色清真寺,坐落在伊瑪目廣場的南側,它是阿巴斯大帝從1613年開始興建,花了34年時間才建成,造型保持了傳統的波斯建築風格。精緻的鑲嵌藝術、藍白相間的波斯圖案和優美的大理石雕刻,都給它增添了不少氣勢。全寺由翠藍色和碧綠色的馬賽克磁磚所覆蓋,再配以金色的紋飾,無論是寺頂、尖塔、門窗和走廊,都以藍綠色為主,至於天花板,則由伊朗獨特的鐘乳石裝飾,看起來華麗奪目,不落任何宗教建築的巢臼。 一般清真寺只有兩座尖塔,但它卻有四座尖塔。它的窗穹式半圓形屋頂氣勢宏偉,左右聳峙著兩座尖塔,風格瑰麗雄偉。進入庭院,中央有正方形水池和周邊的磁磚相映成趣,寺院的正面和另外兩座尖塔,則朝向西南方的聖地麥加。站在廳堂的中心,對準穹形屋頂,人們拍一下手或講一句話,立刻會傳回陣陣回音,整整7次,像是萬壑同嗚,因而這裡又叫做「七音殿」。在廳堂西面牆壁下,有塊三角形淺綠色的大理石,每到正午就沒有倒影,實際上起了古代日晷的現象。根據當時資料估計,建造這座清真寺一共用了1800萬塊磚,47.25萬顆鉚釘。同時這座清真寺在設計時,為了朝向聖地麥加的關係,故意稍稍偏離廣場的中軸線,使偏轉現象的運用恰到好處。 賽赫‧洛特芙拉清真寺(Sheikh Lotfollah's Mosque)又稱為酋長清真寺,位於伊瑪目廣場東側,阿里‧卡普宮的對面,它以阿巴斯大帝皇后的名字加以命名,建於17世紀,是阿巴斯大帝聘請黎巴嫩學者耗時18年所設計建造,沒有宣禮塔是它的特徵。這座迷你型的清真寺規模雖然不大,但是造型卻十分壯麗,尤其是朝北入口處的鐘乳石裝飾,更是遠近馳名。此外,它的圓頂磁磚裝飾是經過特別設計的,隨著一天中時間的不同,圓頂的顏色會因為日照角度的不同而改變,傍晚夕陽映照的圓頂,會散發出淡淡的粉紅色。光線透過圓頂上的格窗射進室內,形成一道細長的光束,拖曳在清真寺內形成像孔雀開屏般美麗的光影,神奇又絢麗。 進入清真寺後,必須先走一段狹窄昏暗的長廊,轉45度斜角後,再由右側小門進入正廳,主要因為伊瑪目廣場四周與麥加聖地朝拜方位呈45度角,教徒進入聖堂大廳,方可一路到安置有麥加朝聖方向的牆面膜拜。大廳四壁共有連續16個蒜頭尖形拱門圖形,每一扇拱門都以一個藍、綠色螺旋麻花辮子般鑲邊。廳內聖殿上方有個呈半圓形的圓頂,它與牆面轉接處上方,巧妙的安置有一圈32扇小窗戶,是鏤空的玫瑰花窗,陽光正從小窗戶上的小洞攢進來,像32盞搖曳於天花板上的小燈籠。聖殿範圍不大,正對著光線的牆面,變成了光影的舞台,以小磁磚鑲嵌在壁面上的可蘭經文圖案,也跟著光影在跳躍飛舞。 這座沒有宣禮塔的精美華麗清真寺,專門供女穆斯林祈禱之用。據說阿里‧卡普宮以前有條地下道通往這個清真寺,賽赫‧洛特芙拉皇后進行祈禱時,就不用拋頭露臉地從廣場上通過了。 查哈爾巴克神學院(Madreseh Chahar Bagh)是阿巴斯大帝的母親捐資修建的,所以又名為王母神學院,它位於查哈爾巴克大街旁,是一座兩層樓的建築物。正門兩旁分別有座尖塔,方向都面朝麥加。整座建築物都以閃亮的藍色磁磚為底色,用馬賽克做裝飾,成為波斯傳統的藝術。這所學院是兩層樓的建築物,庭院中有呈十字形的泉池。 阿里卡普宮(Ali Qapu Palace)坐落在伊瑪目廣場西側,由阿巴斯大帝所建。據說Ali Qapu就是「阿里之門」之意,傳說這個門是阿巴斯大帝從伊拉克卡魯巴拉什葉派第四代大師阿里的靈廟遷移過來的。這個宮殿共有六層樓高,六樓是阿巴斯大帝和后妃們居住的地方,設有音樂鑑賞廳,四面牆上滿是鏤空刻花圖案,形成雙層撓音的牆壁,圖案不僅有花卉,還有鳥雀、人物和駱駝等,內廳天花板像鳥巢般有層層凹陷,還雕刻出人形或樂器形狀。二樓的陽台和遊廊由纖細而優雅的支柱撐著,據說是當年阿巴斯大帝經常在陽台上閱兵和觀看馬球比賽的地方。在400多年前能創造出這樣高超絕倫的建築,反映了古代波斯文化的輝煌燦爛。 不同於清真寺嚴禁人物畫像,阿里卡普宮裡現在正保存一些斑駁的壁畫,有很濃厚的中國風。原來,波斯在11~12世紀時,繪畫曾受到中國很大的影響,這或許因為突厥或蒙古人等外來的征服者都是來自東方,而這些征服者本身在藝術上也深受中國的影響。 四十柱宮(Forty Columns)是伊朗許多古代建築之一,坐落在阿里卡普宮西面的一條街上,離伊瑪目廣場不遠處,是前來參觀的遊客所必到之地。它是阿巴斯大帝所建的一座純波斯風格的宮殿,也是他遊憩和享樂的地方,同時是他接見和宴請外交使節的場所。國家重要慶典也是在這裡舉行,他還經常在這裡大宴賓客,極盡奢華之能事。 這座完全木造的宮殿面積很小,大約只有200坪左右,周圍綠草如茵,松樹成林,最優美的是宮殿前面有個大清水池,裡面有錦鯉悠游,無風時池面有如鏡子,光可鑑人。宮殿的陽台屋頂正對著這個大清水池,陽台屋頂是用20根木柱支撐著,底部有雕刻精細代表薩非王朝的獅子,守護著雅致的大清水池,木柱則立在獅子的背上,經過200多年戰亂,這20根木柱都已龜裂褪色。若由水池的另一端遠望過去,水中又有20根木柱的影子,加起來就變成40木柱,因此這個宮殿就被叫做四十柱宮。 宮殿內四壁和天花板上,畫滿了薩非王朝的豐功偉業,包括與烏茲別克人的戰爭,與宿敵奧圖曼土耳其人的戰爭,與騎著白象的印度人戰爭;壁畫中擠滿了雙方的士兵,波斯士兵奮勇地向前廝殺,表情、衣著與裝備也描繪得栩栩如生。宮內還陳列有不少肖像畫、繪畫、壁畫和石板畫。肖像畫以阿巴斯為首的薩非王朝歷代國王為對象,繪畫多以宴會為主要題材,壁畫和石板畫則多為小畫像,以藍色為基調,描寫薩非王朝的宮廷生活,披著薄紗的宮女,豐乳細腰的誘人身材,周旋在留著翹鬍子的國王與貴賓間,顯然當時波斯的社會風氣要比現在的伊朗開放得多。 伊斯蘭教的戒律是禁止描繪人物的,也不可雕刻塑像,但是在四十柱宮內卻公然違反這個戒律,這也許是什葉派的戒律不如遜尼派嚴格的緣故。這可讓我們仔細欣賞到這近代波斯藝術。 全市共有11座橋樑,其中5 座是薩非王朝興建的舊橋。比較出名的三十三拱橋(Si-o-Se Pol),它的Si-o-Se是伊朗語數字的33,Pol係指大橋,它是橫跨在薩揚德河上的一座古橋,興建於16世紀,全長295公尺,寬14公尺,橋上人來人往,橋下有33個橋拱,作水壩用,使河水可以灌溉良田,所以這座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橋樑,現在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歷史遺蹟之一。 哈鳩橋(Pol-e Pol)位於三十三拱橋東側,17世紀時由阿巴斯二世所建,以橋的歷史性意義和構造上的美感而聞名於世。此橋是兩層樓結構,上層有長形迴廊,透過落地窗般的拱門,可以邊走邊觀賞美景。下層有23個拱門,有水壩的功能,可以調節河水流量,以及調節水位的高低,還可以把河水引到市區。水壩上的部分為馬賽克覆蓋的兩層橋樑,橋中央有座六角形的樓閣,由橋的兩端和中央樓閣,可以登上橋最頂層的露天長廊。由這座橋畔往東延伸的林蔭大道叫做達蘭‧比希斯特(Dalan Behesht)大道,其兩旁是遊客休憩的理想場所。 沙哈雷斯坦古橋(shahre-stan),是橫跨在薩揚德河上的石橋,它位於哈鳩橋的東面,兩橋之間的距離不足500公尺。它長155公尺,有26個橋孔,橋上有4層長廊,兼具水壩功能,可以調節水位的高度,以便將河水引入市區。 詹班尖塔(Minaret Jonban)在西郊約5公里處,它坐落在一座建於13世紀初葉的古清真寺內,看起來很侷促,也很破落。14世紀時,一名僧人於1316年逝世後葬於此地。寺兩側的尖塔是17世紀時增建的,它們不高也不大,但令人費解的是,只要有人爬到塔頂拉著塔柱搖晃,塔就也會跟著搖晃,因此俗稱為「搖晃塔」,這可能是由於共振原理所造成的效果。到了20世紀初,一位英國考古學家曾拆掉其中一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也沒有找出任何答案,由此可見當時波斯人建築技術的高超。 鴿子塔(Pigeon Tower)在伊斯法罕市內和郊區有好幾座,樣式也各有些許不同,但可謂都是有趣的小建築物。當地自古以來就有著這種的小建築,是建給鴿子遮風避雨的好場所;但也不脫與埃及人愛吃鴿肉美味的飲食習慣有關,而今伊斯法罕的鴿子塔內,已經很少有人養鴿了。 伊斯法罕市南郊,有一處叫做阿泰斯瓜(Ateshguen)的地方,相傳是拜火教的遺蹟之一,因此也很出名。此外,這個城市還有加利浦王室花園、沙斯雷曼宮、公眾集會廳等名勝古蹟。 夏哈伊庫德(Shahr-e Kurd)是座美麗的小城,坐落在扎格羅斯山中段,整個地貌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多元變化的河流風采。這個地方更適合於放牧的生態,當地住著Bakhtiari游牧民族。這一帶地方生產著磚塊和精緻美麗的馬賽克,以及傳統的磨米工業,還有美麗的編織手工藝,相當富有民俗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