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辛基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新頁面: 赫爾辛基(Helsinki)這座現代化的美麗城市,與其他歐洲國家的都市相比,顯得比較年輕,他建於1550年,距現在僅有460年的建築歷史,作為芬...)

2014年9月4日 (四) 10:46的修訂版本

赫爾辛基(Helsinki)這座現代化的美麗城市,與其他歐洲國家的都市相比,顯得比較年輕,他建於1550年,距現在僅有460年的建築歷史,作為芬蘭的首都也只有93年。由於東和強鄰俄羅斯、西與瑞典接壤,自古以來,芬蘭就一直在列強環伺之下求生存。公元1155~1809年間,芬蘭受鄰國瑞典的統治長達6個世紀,使得芬蘭無論在文化、風格及社會制度方面都深受瑞典影響。1550年,為了要和南面一海之隔的愛沙尼亞港口城市塔林(Tallinn)相抗衡,以成為波羅的海的要扼,當時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瓦薩下令在臨波羅的海的港口,離現在赫爾辛基以北5公里外的萬塔(Vantaa)河畔小瀑布附近,建立起這座以航海為主的商業城市。在此之前,赫爾辛基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鎮。它的名字是以當地原住民赫爾辛基部落命名的,在瑞典文中,這個城市名叫赫爾辛基佛爾斯(Hlsingfors),意思是「赫爾辛基人的瀑布」。由於當時建築業已很發達,所以決定採用新古典風格,因此起建之初,整座城市呈現新古典風格,今日市區大部分恢宏建築物就是在當時興建的。由於當初的城址處於峽灣的深處,地理條件不佳,不利於商船進出,所以又於1640年南遷至現址。這裡有優良的港灣,人們在城裡修建了一些木結構的建築物,並修建了土路,沿海島嶼上的居民也常到此地出售自己捕撈的魚蝦,以及種植的水果和蔬菜,城內的居民逐漸增至350人。 1710年,赫爾辛基慘遭一場大瘟疫。1713年,初具規模的赫爾辛基又被一場大火燒燬。這時候,正值北方戰爭,沙俄軍隊橫掃芬蘭,並一度佔領這個城市。在1742~1743年的瑞俄戰爭中,使瑞典的勢力大為縮小。此後,由於這個城市位居戰略要衝,瑞典人為了防禦俄國人從海上進攻,建築了斯歐梅林納堡壘。1808年,赫爾辛基又一次遭到大火的破壞,使城內的1/4建築物化為灰燼。翌年,瑞典勢力退出,芬蘭成為俄羅斯轄下的一個自治大公國。 1809年,芬蘭被帝俄直接統治,成為帝俄的一個直轄自治區。儘管帝俄允許芬蘭人使用自己的貨幣、郵政及鐵路交通等,不過,在文化及建築風格方面,卻有了極大的轉變。而且因為這些新古典風格的建築不太富有芬蘭情調,因此有一批芬蘭建築家和藝術家,幾乎為赫爾辛基的建築帶來了一次建築革命。他們幾乎把每一幢建築物都賦予芬蘭傳統的氣味與現代建築氣息,給原來沉沉欲睡的建築帶來了北方的剛毅。1812年,沙皇為了便於控制芬蘭,決定將公爵領地的首府從土庫遷到赫爾辛基,當赫爾辛基取代土庫成為芬蘭新的首都後,其建築風格也漸漸偏向俄羅斯風味,許多教堂都呈現濃厚的東正教建築風格,使市內洋溢著東正教與新古典交融的風味,赫爾辛基也因此和北歐其他首都有著迥然不同的面貌。 1815年,這個城市人口還只有2.85萬多名。1856年,沙皇從聖彼得堡派來了建築師恩格爾,為赫爾辛基設計了許多美妙絕倫的建築物。19世紀60年代後,工業的發展使這個城市的政治和經濟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並逐漸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工業城市。1917年,芬蘭宣布正式獨立,定都赫爾辛基。在此後的50年間,這個城市迅速發展,市區不斷向北擴展,人口逐年增多,1930年時已有24.3萬多名居民。20世紀50年代後,又陸續新建了17個郊區。 現在的赫爾辛基是芬蘭的第一大城和第一大港,全國有1/10的人民住在這裡,它同時也是國際談判的重要地方,並且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旅遊的中心。而獨特的文化氣息,使得它被列為公元2000年「歐洲文化首都」的候選城市之一。 作為一個中立國家,它還曾經是國際間談判的重要場所。從1969年開始,它成為美、蘇兩國召開限制戰略核子武器會談的會址。1975年,所有歐洲國家和美國及加拿大的政府首腦,曾雲集此地,召開歐洲安全和合作會議,最後簽署了赫爾辛基協議。所以赫爾辛基又被人譽為「東西方之間的城市」和「北方的日內瓦」。 赫爾辛基地處北緯60度10分、東經24度58分,除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外,赫爾辛基是世界上最北部的首都,但由於受到波羅的海影響,氣候都很溫和。大赫爾辛基包括了赫爾辛基市區、埃斯波、萬塔和考尼埃寧(Kauniain-en)在內,全市面積114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佔501平方公里,有人口118萬。市區本身面積只有184平方公里,人口約57萬,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達3098人,是全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整個城市坐落在波羅的海北部一個伸向芬蘭灣、充滿崎嶇不平花崗岩的維隆奈米半島上,遼闊的波羅的海像母親似地,從東、西和南三面環抱著它,平靜的海面上,還有315個大大小小的島嶼,零星地散布在半島的四周。由於赫爾辛基三面環海,一面背山,港灣分外多,島嶼似星羅。城市被森林所包圍,森林又被海所擁抱。從空中俯瞰,赫爾辛基似乎被森林擠得只剩下一點兒空地。飛機場也是建在森林的空隙中,好像是個林中的木材運輸站。森林中有一片片的松樹、杉樹、樺樹、榕樹、櫟樹。林中棲息著多種鳥類與野生動物。在一些較大的島嶼上,生長著繁茂的樹木,修築有許多高大雄偉的建築物,並通過橋樑或輪渡與市區相連。這些島嶼都是古代防衛赫爾辛基的重要軍事要塞,其中以羅沙林島最大,現在都已成為指定保護的古蹟。許許多多的海灣和水道,蜿蜒伸進市區。由於大海的襯托,無論是夏日海碧天藍,還是冬季流水浮冰,整個城市總是顯得美麗而潔淨,因此素有「波羅的海的女兒」美譽。 赫爾辛基由於地處高緯度、夏短冬長,每年的9月至翌年的5月為冬季,一年中有2/3的時間是漫長的寒冬,由於受波羅的海溫暖海流的影響,冬季平均氣溫為-6℃,而且從每年10月到翌年1月間接續不斷地下著雪,10天中大概只有1個晴天,而且日照時間也很短暫,所以這裡一年中至少有130天被積雪所覆蓋,最冷的1月份氣溫有時會降至-20℃。這時港口開始封冰,當冰層很厚時,人們便鋪就一條與陸路相連的冰路。皚皚的白雪映襯著市內兩座著名大教堂的圓頂,呼嘯的寒風使冬夜中一切聲響都變得沉寂起來,那風聲彷彿是芬芳史詩卡列瓦拉中所描述的鬼魂的怒號。海上千里冰封,陸上白雪皚皚,街道兩旁生著「樹冰」,一派銀色世界風光。因此,赫爾辛基又有「北方白都」之稱。 儘管這裡的冬季非常寒冷。但是,會生活的赫爾辛基人仍然非常活躍,每年1~5月是溜冰滑雪的最好季節,這時街上有些行人穿起溜冰鞋,以滑冰代步,馬車則取下車輪充當雪橇,冰凍的近海也成為冬季運動場所,人們可以在冰上自由自在地溜冰,許多滑翔機愛好者還會在冰上展開滑翔運動。當黑夜來臨時,市民們便去看電影、歌劇、聽音樂會,參觀各種各樣的展覽會。 這個城市的夏季只有6、7和8等3個月,夏季平均氣溫為16℃。因為漫長的冬季使人們見不到太陽的光輝,所以每當大地春回,夏季到來的時候,陽光普照、冰河解凍、海上波濤重新洶湧,河水又開始流聲淙淙,白樺樹也換上了豔麗的綠衣,田舍間再點綴上白色和紫色的小花,人們也紛紛跑到戶外,沐浴在陽光下,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婦女們也在過完穿厚內衣、厚衣服和厚外套的漫長黑暗冬天後,換上了夏季最流行的美國式「T恤」,這是一種白色不用胸罩的涼快輕裝,再加上一條緊得不能再緊的斜紋布褲,使她們顯得格外活潑可愛。赫爾辛基人很喜歡到郊區遊玩,在夏季,政府機關一般都停止工作,市民們大都跑到郊外去度假,整個首都幾乎全留給外來的旅遊者。這裡的夏季白天時間很長,大都在20個小時左右,每年7月分太陽從凌晨2、3時就冉冉升起,一直到深夜10:57才落下地平線。即使在午夜12時至2時光線不特別亮的一段時間裡,天空仍然呈朦朧的鉛灰色,根本不需要電燈或月亮的幫助,人們就可以在室外任何地方讀書、看報和工作,要想入睡,就不得不拉上第二層防光的黑色窗簾,不然根本無法按時入睡。這對外國觀光客們來說,確實是個全新的體驗,總覺得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首先他們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昔日以太陽判斷時間的習慣在這裡就行不通,吃飯時也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中餐還是晚餐。睡覺時也得千萬注意,這不是在做白日夢,相偕前往芬蘭度假的情況「海枯石爛」不敢說,但「天長地久」絕對是個發誓此情不渝的好地方。 此外,這個城市的夏天每到晚上,依然到處點亮著耀眼的路燈,當地人解釋說,點起路燈只不過是為了說明現在已經是夜裡了。在夏天的夜裡,街上成群結隊的歌舞隊伍此起彼落,使赫爾辛基的整個夜晚都熱鬧無比。每年的6月24日是芬蘭最長的一個白天,稱之謂「永晝」,並將這一天訂為國定假日,但是高潮從23日的「夜」就宣告開始,市民們盡情享受每一秒鐘的日光,赫爾辛基在這個「夜」裡,成了歌舞之城。 赫爾辛基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全國1/3的產業工人集中在這裡,工業產值佔全國17%,市內有金屬加工、印刷、服裝、食品加工、紡織、造船、電子、化學、造紙、橡膠、陶器、製材、機器和冶金等工業。海港優良,年吞吐量佔全國的1/5。專門製造破冰船、客輪和海底纜船的沃特西拉造船廠(Wärtsilä shipyard),以及阿拉比亞瓷器廠,都是國際知名的廠家。特別是它所生產的破冰船和破冰技術,是全球最先進的。破冰船用船頭撞擊海水,闢開海道供船隻航行,冬天海面全面結冰,沒有破冰船就沒有海運。 這個都市的交通非常方便, 從市區到北郊20公里處的萬塔(Vantaa)國際機場,車程約30分鐘。這是世界上傑出的空港,有45條國際航線的定期班機飛往世界各大都市,由赫爾辛基飛紐約或北京為8小時,到香港12小時,飛倫敦為3小時,到斯德哥爾摩和聖彼得堡都是1小時。 萬塔國際機場最大營運量每年可以接待900萬旅客,航站大廈為3層樓設計,地下一層有美食廊、餐廳、洗手間和機場飯店。地面一樓是入境大廳,設有海關入境護照檢查櫃台、行李輸送轉盤、換幣店、洗手間、租車公司、計程車候客站和機場巴士站。地面二樓是出境大廳,分國際和國內兩個登機廊,設有眾多航空公司服務台、海關出境護照檢查櫃台、咖啡室、酒吧、餐廳、洗手間、換幣店、貴賓休息室和免稅店等;免稅店除了有菸酒和化妝品等供應外,還有三文魚、起司、玻璃器皿和姆米玩偶等芬蘭特產品供應。 為了進一步推廣旅遊觀光業的發展,芬蘭航空公司還向各國觀光客出售一種期限為15天的通用機票,遊客只要付出120歐元,就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搭乘航班飛行全國各地,次數不受限制。北歐國家觀光客也可以購買這種優惠機票,但期限只有10天。芬蘭人也能購用這種機票,但要受到更多的限制。 在赫爾辛基的東北郊,有國內最大的吉連拉赫基港,年吞吐量約1000萬噸,全國50%的進口貨物,都是經由這裡卸運;國內大批物資的出口也是通過這裡運往世界各地。從這裡出口的貨物主要的是紙張、紙板、紙漿、木材、金屬機械產品,牛奶和奶油等;從這裡進口的貨物主要有各種工業原材料、石油、煤、機器、運輸設備、棉花、菸草和輕工業產品等。每年進出這個港口的遠洋船隻達3000多艘。每年12月至翌年4月間,港口就會被冰雪封住。船隻出入必須依靠破冰船開路,不然船隻就進不來,也出不去。 這個港口共有5座專用的深水碼頭,都可以停靠萬噸級遠洋巨輪。西碼頭主要是裝卸來自大西洋方向的貨輪;東碼頭主要是裝卸來自波羅的海和北海方向的貨輪;北碼頭主要是停泊國內航線的旅遊客輪;南碼頭是造船廠和修造廠,世界著名的沃特西拉造船廠就在這裡。此外,還有一座奧林匹克碼頭,興建於1952年,是為了應付當時在這裡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特意建造的,現在已成為國際航線客輪停泊處,人們可以從這裡乘船前往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丹麥的哥本哈根、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和德國的漢堡等地,這些遠洋豪華客輪每5年更新一次,船身猶如一座6層樓高的活動旅館,船上設有娛樂場、音樂舞廳、外匯商店、餐廳和電影院等。其中有一艘詩麗雅(Silja)號豪華遊輪,每日定期往返赫爾辛基和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間,排水量5.6萬噸,高203公尺,相當於12層樓,有950間客房,可容納2500多位觀光客,並可承載450輛轎車或60輛巴士。每晚6.5時從赫爾辛基啟航,乘客必須預定艙位。船上一切娛樂和服務設施應有盡有,裝飾高貴華麗。乘客們可在此聆聽現場鋼琴演奏,觀看波羅的海美景,享用生猛海鮮,在美心餐廳裡享受最優雅的法國式用餐氣氛。夜幕降臨,人們在各個遊樂場所放鬆緊張的身心,眺望兩岸夜景,與親朋好友分享愛的溫馨、甜蜜;獨行的人也容易在此邂逅一段浪漫迷人的愛情。次日早上9時到達斯德哥爾摩,再去領略另一種北歐風情。總而言之,這5個碼頭專業性強,分工明確,整個港區的工作有條不亂。港區設施也很新穎,整個碼頭的操作完全現代化。港內鐵、公路縱橫交錯,火車、汽車、拖車和電瓶車往來如梭;滿載貨物的船隻朝著港口徐徐駛來,離開港區的船隻漸漸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停泊在碼頭旁的船隻正忙著裝卸貨物,海浪的拍岸聲、機器的轟隆聲和人們的喧鬧聲交響成一片。整個港區熱氣騰騰的繁忙景象,使人目不暇給。 赫爾辛基的陸路交通也很方便,鐵路往北可通耶爾文佩、許溫凱、里希邁基、海門林納和坦佩雷等城市,往西可通卡里亞、薩洛和土庫等城市。赫爾辛基火車站是市內的著名建築之一,由著名建築師艾里爾薩里寧設計,始建於1905年,完工於1914年,它是用粉紅色的花崗岩建成,巨大的拱門由4個斯拉夫形象的巨人手持燈盞構成,整個建築布局嚴謹,曾獲1922年國際建築設計競賽銀質獎。 公路交通四通八達,有8條公路通往全國各地。市內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有公車、有軌電車、地鐵和計程車。這裡的計程車比私家車新;還有7人座的大型麵包車式的計程車。私家車名牌、新的和漂亮的很少。自行車有專用道,不可騎到快車道上,有的自行車後面還附有嬰兒車座。市內交通秩序井然,街上見不到交通警察,交通管理都由電腦控制。街上人們都很遵守交通規則,嚴格按照信號燈的指示橫過馬路。為了減少交通事故,轎車和汽車全年12個月都必須亮燈行駛。街上有許多出租車,有的是賓士牌的出租車,車內裝有電話、空調、音響和小冰箱,人們可以用信用卡付款。這裡的計程車叫Taksi,發音和英文的Taxi一樣,在街上就可以叫到,空車在路上行駛時,車頂上的黃色標誌會亮著;乘客如果有很多行李,也可以在旅館內用電話叫車。 公共汽車和電車的車票有一次性的和10次的兩種,可以在火車站、小商亭(Kioski)、地鐵站自動售票機或向公共汽車司機購買,可以在1小時內換乘公車汽車、電車和地鐵。一般芬蘭人對別人都非常信任,乘客上下車根本無人過問,也很少人有人查票,但萬一被查到無票乘車,要罰30歐元。街上車輛雖多,但沒有亂按喇叭的習慣,交通有條不亂。 一般外國觀光客為了方便和省錢,都會購買赫爾辛基卡。24小時成人24歐元,兒童9歐元;48小時成人32歐元,兒童12歐元;72小時成人38歐元,兒童14歐元;凡是持卡的人,可以免費乘用赫爾辛基市的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車、電車、地鐵、海上的渡輪和遊艇。還可免費參觀約50家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遊樂園和景點。並可免費參加一個1.5小時的導遊觀光團,每日上午10時出發,全年無休。觀光團在每年5月17日至9月15日期間,分別在早上11時和下午2時出發。此外,聽音樂會、觀賞戲劇、餐飲、購物和住旅館等,也可獲得折扣優待。 這個城市沿港灣而建,馬路高高低低,很像美國舊金山。市區西部地勢較高,連接港灣的東部地勢較低。市內街道寬闊、整潔,地上沒有果皮和紙屑,更看不到一口痰或一根香煙屁股。這裡的市民有良好的衛生習慣,這也是這座文化之城的文明標誌。市內到處是蒼翠的樹木和如茵的草坪,市中心大街的街心花園裡繁花似錦,異彩紛呈。市內建築物風格獨特,多用淺色花崗岩建成,故赫爾辛基又有「北方潔白城市」之稱。 芬蘭採用紅、白相間的花崗岩石鋪路,鋪得路面非常典雅,成了誘人迷惑的圖案。這種型式,和歐洲一般老城十分相近,只是所用的石塊更大也更厚,那些石塊厚度驚人,鑲鋪就的路面看似一塊磚,挖起來才發現它是深埋在地表下三倍於磚厚度的「根」,換句話說,這石塊就像石樁插入地下,只留出1/4可見,一旦損壞,只要挖出重鎮路基,再把石樁插回去就好了,那塊壞了修那塊,根本不需大事翻修影響交通,這種路基經久不壞,在冰雪裡也不會令人滑倒跌交,只是,它在夏天卻專門坑陷高跟鞋的跟,一不小心卡在縫中就會令人哭笑不得。 赫爾辛基市及其附近建有一些雙線的「高速公路」,以方便附近居民的上下班。只是,這段不算長的公路竟「違背」一般高速車道不可迴轉的規定,而築造了許多迴車道。 市區街道保持著18世紀末時都市規劃的棋盤式形狀,並逐漸發展成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市區的建築與周圍的海洋,島嶼及森林搭配得恰到好處,城市周圍是繁茂無垠的森林,從四面八方擁向市區,整個城市猶如淹沒在森林的海洋中,遍地茂密的蒼松翠柏,常年累月地為這個城市掛著節日盛裝,綠茵茵的草坪,遍布整個市區,無論大街或者是小巷,到處都可以看到芬芳的花壇,花開季節,城市顯得格外年輕。所以,赫爾辛基又是歐洲有名的「森林之都」和「花園城市」之稱。 這裡街道寬闊筆直,路面整 潔、空氣新鮮,市面繁榮,商店鱗次櫛比,汽車來往如梭,行人熙熙攘攘,市民穿著時髦華麗,服裝顏色鮮豔,令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並且治安良好、少扒竊、搶劫事故發生。市內建築物多用淺色花崗岩建成,建築風格非常獨特,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外觀別具一格。 市內最著名的商業街名叫曼海姆大道(Mannerhe-imintie),它是為紀念1939~1940年的「冬戰」和1941~1944年連續戰爭中,指揮芬蘭軍隊以一當十,抗擊外來人侵者的芬軍總司令曼海姆元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這條大道從中央火車站右側的中央郵局開始,自南向北縱貫整個市區,大道兩旁商店林立,非常熱鬧,沿著這條大道可以到達市中心的參議會廣場,廣場四周集中了這個城市最著名的建築物。大道兩旁有許多書店,報亭和讀報欄。在首都,一般人都要訂閱報紙,60%的市民至少訂閱兩種雜誌。據說,這裡的書店是全歐洲最好的,圖書種類繁多、紙張好、印刷量大。當地的學術書店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家書店,每年有200萬讀者前來購書,書店內的書籍貯存量達100多萬冊,老板聲稱在他的書店中便可買到所有的芬蘭書籍,以及所有用瑞典文出版的書籍。有趣的是在曼海姆大道上,人們還可以看到一家專門出售中文圖書和報刊的書店,店主是位漢語迷,曾先後18次訪問過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每次訪問後都要帶一批中文圖書回國。 遊客要想輕鬆而迅速地逛遍 市區各個景點,可以搭乘咖啡電車(Sparakoff),事實上是由電車改裝的活動餐車,遊客可以一邊啜飲咖啡或啤酒,一邊觀看市景,全程約40分鐘,可以在中央車站廣場、國家劇院和露天市場等三處上下車。 這個城市的通訊事業非常發達,包括公共電話在內的任何一部電話,都可以與世界各地聯絡。當地的電話始於1882年,當時要成為一個電話用戶,必須購買電話公司的股票。現在的100多萬個用戶中,有50萬持有電話公司的股票。住在赫爾辛基,離開電話簡直寸步難行,因為即使在那裡住上一年,要想辨清這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時,電話號碼簿就是一個最好的幫手,它分為上下兩冊,共2569頁,只有3公斤重,前40頁是市區和郊區的詳細地圖。走訪親友前,可以按對方的姓名找到他的電話號碼,號碼後註有地址,然後按電話號碼前兩位數字的指示,在地圖內相應頁碼的街區詳圖上,找到所需的街道和門牌。當地許多用戶還在電話簿中註明本人的身分,如教授、工程師、公司經理或企業主管等。但是,這種補充說明是要付費的。這裡的電話服務項目也是五花八門的,有報警、火警、救護車、世界股市行情、雨雪預報、尋找工作、向年輕主婦提供各種食譜。人們也可以用電話收聽新聞,一般先用瑞典語播音,4小時後改用芬蘭語,還可以聽到英語新聞。人們也可以與幾個受話人同時通電話。更有趣的是,如果你怕睡覺睡過了頭,還可以請電話局打電話叫醒你。 赫爾辛基是個具有雙重性格的都市,一半屬於芬蘭的氣息,另一半卻帶有瑞典的情調。在語言上也是雙語城(Bilingual City),大約有70%的市民說瑞典語,大多數居民說芬蘭語。幾乎市內每一條街道的名字、交通標誌和公共廣告,也都是以芬蘭文和瑞典文來共同標示的。許多電視節目和廣播,也是用這兩種語言播放的;就是連電話號碼簿中,也有專門一章介紹瑞典姓名芬蘭語的表達方法。儘管這樣,許多外來觀光客面對一本洋洋大觀的電話號碼簿,在不很精通芬蘭語和瑞典語的情況下,常常還是不知該按芬蘭語還是瑞典語字序查閱,最後還是再求助於電話查號台。 當地也有許多觀光飯店,但豪華大飯店不多,一般都是中小型旅館和出租公寓,食宿租金都很公道。其中的多尼飯店(Doni Hotel)高達22層,是市區最高級的觀光大飯店,也是市內最高的建築物,人們登上飯店的頂層,可以鳥瞰市區的夜景,只見繁華的市容、萬家燈火、輝映著條條閃閃發光的水道和附近的港灣,微風起處,像是有人撒下片片碎金,遠處一座座高大建築的頂尖,在蔚藍色的夜空襯托下,好像是一幅名家的精美油畫。 西濱大飯店(Best Western Hotel)有四星級的服務品質,樓高八層,有364間高級客房,12間會議室,還有餐廳、酒吧、商務中心、游泳池和桑拿浴等。 庫摩勞斯(Cumulus)也是四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樓高五層,鄰近購物區和市內鬧區,入住者咫尺就可享受到都會的繁華。 朗塔錫皮(Rantasipi)是被自然美景環抱的大飯店,也是度假者的最佳選擇,除了有優質的服務品質外,住客還可以同時享受冬夏不同的戶外活動樂趣。 拉馬達總統飯店(Ramada Pr- esidentti Hotel)位於鬧區,是國際連鎖企業之一,七層樓的大廈擁有495間幽雅寧靜的客房,並有多間餐廳,還有夜總會、游泳池和賭場等服務設施。 索科斯(Sokos Hotel)是三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也有最新式的服務設施,共有130間高級客房,其中44間為單人房,86間為雙人房,以及餐廳、室內游泳池等服務設施,但是最誘人的是它由半圓木建築成的芬蘭浴室。 里卡飯店(Rica Hotel)是坐落在海濱的三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這是一幢白色的五層樓大建築物,距離機場只有3.5公里,擁有174間高級客房,其中包括87間不抽菸客房,2間殘障人士客房。另有餐廳、酒吧和芬蘭浴室各一間,還有一間可以供120人開會的大會議廳。 這個都市有許多各種各式大大小小不同的餐廳,一般當地餐廳多供應有清燉鮭魚、煙燻七鰓鰻、羊肚菌、煮鹿舌和北極草莓等特色的名菜。芬蘭人愛吃鮭魚,尤其喜歡吃烤鮭魚,因此研發出一種烤鮭魚罐頭,市面上到處都買得到。把買來的烤鮭魚罐頭上面打開,在下面點火燒熱,就是一道美味的烤鮭魚;對繁忙的上班族和郊外旅行者都極為方便。主要的餐廳還有著名的薩斯萊克(Saslik)俄國餐廳、拉皮(Lappi)拉普蘭菜專賣店、柯史莫斯(Kos-mos)傳統芬蘭菜餐廳、薩伏伊(Savoy)美食餐廳和帕米爾(Pamir)芬蘭野味魚鮮餐廳等。市內還有30多家中國餐廳,以廣東風味為主,其中較具規模的有長城樓和京城酒家。遊客們在這裡也可以吃到法國菜、義大利菜、奧地利菜、希臘菜、西班牙菜和俄國菜等,甚至有時還可以吃到日本料理。8月是芬蘭青豆生產的旺季,芬蘭人都喜歡吃生的芬蘭青豆,又嫩又甜,新鮮極了;還有美麗的櫻桃和草莓,讓人欲罷不能,經過露天市場的食品攤位,海風吹來陣陣香味,不禁令人垂涎三尺。這裡的餐廳衛生整潔,顧客不必再給小費,除非你要向侍者要求特別服務,因為13%的服務費已加在帳單上,週末服務費會增至17%。值得一提的是,街上掛有Baari字樣的酒吧,通常只是普通的咖啡店或小飲食店,因為芬蘭幾乎完全禁酒,公營的酒店只賣酒給持有配給證的人,如果醉酒鬧事,配給證就會被沒收。在城裡的酒店和夜總會內,還設有測醉機,顧客們只要放進一枚硬幣,就可以知道自己醉酒的程度。在這裡醉酒的駕駛人,初犯便被吊銷駕駛執照,並且罰勞役3個月。當地人喜歡喝咖啡,傍晚時分馬路旁會出現許多露天咖啡座,人們下班後,總不免要到這裡喝上一杯咖啡,休息片刻以消除一天的疲勞。特別是夏天多陰雨,一到豔陽天,路旁的咖啡座便人滿為患,大家出來曬太陽、聊聊天、喝啤酒,但是不敢恭維的都是抽煙的濃煙味,弄得行人道烏煙瘴氣,行人掩鼻疾走而過,成為不雅的畫面,完全沒有巴黎路旁咖啡店那種優雅的形象。 雖然赫爾辛基是個限酒的城市,但是這裡的男人仍然嗜酒如命,沒有酒的宴會便不能算是宴會。有一次當地芬蘭酒商罷工,兩個月下來,芬蘭人幾乎快要瘋了,甚至有一天在宴會中,人們居然用純度98%的酒精滲入可樂中,喝得不亦樂乎;芬蘭人對酒的狂熱程度可想而知。不過,一般芬蘭人對於飲酒都訓練有素,他們可以從中午一直喝到深夜12時而面不改色;女士們也不例外,那些滴酒不沾的女孩子有個專用名詞「水女孩」(Water Giral)。多數的芬蘭女人也喜歡抽煙,在咖啡館和小飯館裡,青年男女竊竊私語,消磨時光,姑娘們吞雲吐霧,抽起煙來比小伙子還要兇。 啤酒船是人們喝酒的好去處,赫爾辛基的白色啤酒船是獨具特色的,在卡拉河旁的公園內散步,許多啤酒船悠閒地飄浮在水面上,天氣熱的時候,很多人都湧到海邊的啤酒船上,船上只賣生啤酒,沒有任何菜餚,也沒有「閒人」去招呼!人們走進去隨便擠到一張凳子,擠上一個桌角坐下,堂倌自會送上大小杯的啤酒,要什麼就拿什麼,拿了就付錢,吃完就走,如果不夠再喝一、二杯也無妨。坐在船邊,一邊喝酒,一邊欣賞著來往的船隻,別有一番風味。這裡到處都可發現盡是手提酒瓶的醉漢,有的穿了水手裝,有的戴了船員帽,都是大眼大鼻的大鬍子,都在高聲談笑,手持酒瓶相互邀飲。有的支持不了,就地一躺,也不管警方正在旁邊等著。 市內共有3個劇場和幾十家電影院,由於芬蘭人多通曉外語,所以來自歐洲各國的影片和歌劇不需要翻譯就可在這裡上演。在歐洲享有盛譽的芬蘭國家歌劇芭蕾舞劇團和3個交響樂團,曾到世界上許多國家演出。每年10月至翌年5月,平均每週有2~3場大型音樂會。另外,每年8月底到10月初,這裡還有為期3週的赫爾辛基藝術節,各種節目包括交響樂、歌劇、電影、爵士樂和流行音樂等,屆時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的樂團和藝術家前來表演。 芬蘭人熱愛森林和湖泊,他們喜愛大自然的同時,也酷愛田徑、滑雪和滑冰等各種體育運動,所以芬蘭人幾乎個個都是體魄健壯的運動員。市內共有300多個大大小小的運動場,可供夏季和冬季比賽使用。這個城市還擁有近320公里長的滑雪道,可供滑雪愛好者大顯身手。每逢夏季,許多海灘和多岩石的島嶼便擠滿了游泳、滑水、航海和享受日光浴的人們。每到冬季,冰封的港灣則點綴著滑冰和冰上釣魚愛好者的身影,賽車也可以在冰凍的海面上行駛。總之,赫爾辛基是個濱海的城市,任何一個靠海城市所應有的樂子,赫爾辛基都發展得淋漓盡致,因此是個愛海人的天空。 田徑是芬蘭人最喜愛的運動項目,芬蘭前總統基科寧便是一位長跑運動愛好者。如果以人口和所獲得奧運會田徑獎牌的比例而言,就連田徑大國的美國也自嘆弗如。自1908年以來,芬蘭運動員已在歷屆奧運會田徑比賽中獲得35枚金牌,32枚銀牌和28枚銅牌,並先後主辦過1952年第10屆奧運會,1970年歐洲田徑錦標賽和1983年第一屆世界田徑錦標賽。芬蘭人還以擅長中長跑而蜚聲遐邇,在歷屆奧運會中曾獲得1萬公尺和5000公尺冠軍各2次,3000公尺障礙賽冠軍4次,1500公尺冠軍兩次,馬拉松冠軍兩次。最負盛名的運動員是拉‧維倫(L. Viren),他曾在德國慕尼黑和加拿大蒙特婁兩屆運動會上囊括了1萬公尺和5000公尺冠軍,並曾多次打破這兩個項目的世界記錄。芬蘭的標槍成績也非常出色,男子標槍選手曾5次稱霸奧運會。另外,在鐵餅和摔跤比賽中也頗具知名度。 滑雪也是芬蘭人在寒冷冬季裡最喜愛的一項運動,在冬季奧運會中,曾獲得許多輝煌的成績。這種傳統的運動,在戰爭中也曾被巧妙地運用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富於動機性的芬蘭滑雪警備隊曾經活躍一時。在芬蘭也流行玩雪橇,雪橇有許多種類,有高的、低的,也有裝上彎曲溜冰刃型的。芬蘭人還喜歡釣魚、狩獵和騎自行車。每當冬季來臨,許多芬蘭人會很耐心地在冰洞旁釣魚,一釣就是幾個小時。他們有的還喜歡騎摩托車上街兜風,甚至把小汽車開到冰凍的海面上玩。 城裡的居民還對飼養小動物非常感到興趣,每天清晨或傍晚都可以在大街小巷遇見牽著狗到外面「蹓狗」的人,甚至「蹓狗」也成為一種職業,有錢人家可以雇人每天替他們蹓狗,按時間的長短付給工錢。狗多自然狗屎也多,在公園裡經常可以見到狗屎。一些外國人對一向講究公共衛生的赫爾辛基市,竟然容忍在大城市裡養狗,實在感到難以理解。養鴿之風也很盛行,人們常可見到成群的鴿子在天空展翅高飛,輕盈矯健,逗人喜愛。鴿子象徵和平,也給綺麗的城市風光增添了許多誘人的美感,更給遊客以生活的樂趣,但是鴿屎卻非常討厭。 娃波(Vappu)節是這個城市最熱鬧的節日,在每年的5月1日舉行。相傳娃波原係英國公主,為向日耳曼民族傳播基督教,獨自一人來到德國,創辦了海登海姆修道院,去世後,於公元7世紀末的一個5月1日被封為聖女,這一天恰好是世俗的民間節日,因此德國就有歡度娃波節的傳統,後來這個節日也隨著基督教傳入芬蘭而流傳下來。在芬蘭的民間傳說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春節前夕在人間傳播邪惡與災難的女巫騎上長柄掃把,去與魔鬼幽會,並躲在陰暗的角落裡,向人類射出罪惡的冷箭。因此,人們在娃波節前夕要清掃門庭和房屋,並敲擊響器,點燃篝火,以驅邪避災。現在這種帶有宗教色彩的活動己不多見,但芬蘭人在每年的4、5月間清掃住宅,自動組織起來打掃環境衛生的習俗卻一直延續至今。到了16世紀,娃波節成為城市貴族一年一度的盛會。每年這天,貴族們便挑選兩名英俊少年,分別扮作春神和冬魔,並讓他們持劍格鬥,最後春神總是穩操勝券。如今,市民們還是會在娃波節上街購買各種小玩意和五花八門的零食,而且這一天也是國際勞動節,所以大家都沉醉在節日的狂歡裡。 仲夏節(Midsummer Festival)更是人們狂歡的盛會。夏季是芬蘭最美好的季節,人們渴望陽光會給他們帶來快樂,因此把每年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時節定為仲夏節,通常在每年6月20~26日之間的星期六歡度這個節日。據說仲夏原是人們紀念聖約翰的誕辰而舉行的古老宗教節日,隨著時間的推移,仲夏節已漸漸失去了宗教色彩,而成為民間慶祝光明和萬物繁茂的盛會。在城市的公園和廣場,人們豎起一根根高柱,柱上懸掛著松枝和花束紮成的花環,五顏六色,蔚為壯觀。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吹奏著各種樂器,男女老幼,圍著花桂載歌載舞,盡情歡樂,有的甚至帶著全家老少,跑到森林或海濱,燃起熊熊篝火,唱歌跳舞,一直鬧到次晨才盡歡而散。而城市的郊區,至今仍流傳著仲夏夜選丈夫的習俗,據說姑娘們在這天晚上,歡欣歌舞後,會獨自跑進樹林裡摘下10朵不同顏色的鮮花帶回家去,放在自己的枕頭下,然後睡覺,這樣就可以夢見自己理想的丈夫是誰。 來過赫爾辛基旅遊的人都不會忘了帶上一點土特產回去當禮物,在市內的一些公園和廣場,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擺有各種皮貨和手工藝品的貨攤,並且常常會被外國觀光客圍得滿滿的,芬蘭生產的狐皮、貂皮、馴鹿皮,以及用各種毛皮製作的皮大衣、皮夾克、皮褲、皮鞋和皮帽,還有掛毯、芬蘭刀、泥塑、陶瓷、首飾和各種旅遊紀念品,琳瑯滿目、五光十色,極受外國遊客的青睞。 觀光客們在赫爾辛基市場上,以中等的價格就可以買到非常保暖的高級毛皮製品,大多數是手工製造的精緻品。芬蘭最大的百貨連鎖公司史塔克曼(Stockm-ann),在國內各大城市中都有分店,任何世界上的名牌服飾都可以在這裡買到。總公司位於亞歷山大大街(Alexsanderu Katu)52號,樓高七層,有石頭建造的舊館與玻璃帷幕的新館等兩個部分:新館前面有「三鐵匠銅像」,是市民們約會的地標;舊館大門口的時鐘是百貨公司的招牌,也是青年男女們約會的熱門見面地。 富姆購物中心 (Forum Shopp-ing Center)是市內最大的百貨量販店,什麼東西都賣,價格很有吸引力,在這裡可以看到設計感十足、高品質和使用全球最好材料的陶瓷、玻璃製品,以及充滿原始趣味的藝術品,因此吸引了不少遊客。這裡的芬蘭名酒伏特加舉世聞名,觀光客在赫爾辛基不妨略加品嚐,但一般酒量不大的觀光客,對它不免望而卻步。一般農家自製的黑啤酒度數很低,並且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很受觀光客的歡迎。 東部購物中心(Itäkeskus)坐落在市區東部,是北歐最大的全封閉式現代化室內購物中心,整個中心建築面積18萬平方公尺,營業面積也達8萬平方公尺,雲集有170多家大大小小的各種店舖,其中還包括芬蘭最大的4家超市連鎖店在內。一條長200公尺、寬16公尺、高22公尺的室內步行街將這些商店聯結在一起。步行街兩旁種植著四季常青的樹木,每隔數公尺就有一盞街燈和休息長椅,街道中央還有噴泉、雕塑、詢問服務處、甜點和賣冰淇淋的小商亭。 卡勒瓦拉(Kalevala)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珠寶首飾店,位於聯合大道25號,珠寶首飾設計樸實無華,富有個性和民族特色,非常耐人尋味,是芬蘭婦女為自己創作的極有生命力的特色工藝品。它將古老傳統和現代文明巧妙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成為現代最時髦的首飾,受到不同年齡和不同職業婦女們所喜愛。芬蘭古代神話中象徵力量和智慧的動物,如熊、蛇、鳥、魚和老鷹等的造型,也都成為卡勒瓦拉首飾的圖案。 裘皮服裝店在赫爾辛基是服飾店的主力,在主要的商業街上都可以看到亮眼的裘皮專賣店。芬蘭的貂狐養殖業非常發達,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皮毛生產國之一。用芬蘭生產的高質量貂皮和狐皮製作各種裘裝,能夠加工得像綢緞般的輕柔滑軟,並且能夠將亮眼的色質充分表現出來,款式不但生活化,也講究實用化,同時也走出「貴族團」的形象,輕柔的貂皮大衣重不逾1公斤,可以疊放在手提箱內不起皺,成為隆重場合中女士的時裝,也可以作為日常生活和出門旅行中的時裝。 在芬蘭最值得購買的紀念品是芬蘭刀,尤其是產自卡烏哈瓦(Kauhava)地區的芬蘭刀更是久負盛名,可與瑞士刀相媲美。芬蘭刀造型流暢、用材講究、工藝精湛,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卡烏哈瓦的伊薩基‧耶爾文拜(Iisakki Järvenpää)公司所生產的芬蘭刀最有名氣,它所製作的樹皮刀柄獨具特色,工藝非常特殊,先將1糎厚的樺樹皮衝壓成大小不同、中間帶孔的橢圓形墊圈,然後按由小到大又逐漸變小的順序,一個個地套在刀把上,形成線條流暢的刀柄,上面不規則的斑紋會產生一種特殊的韻味,能夠令人感受到森林裡的氣息。最名貴的刀柄還有一道特殊的工序,是用黃銅絲在樺樹皮鑲崁出各種造型精美的圖案,有的刀柄上還鑲有馬頭等裝飾物。上等牛皮製成的刀鞘上也用黃銅或鎳鋅合金作為裝飾,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加上精粹鋒利的鋼刀刻字,使它成為精美的工藝品,並且更具有觀賞和收藏的價值。 議會廣場周圍有許多專賣各式各樣紀念品和特產品的免稅小商店,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由昔日赫爾辛基富豪之一的基塞列夫(Kiseleff)兩層樓豪宅改裝的商店街,這是一間小百貨公司,價格比其他百貨公司便宜;店內設有一間展覽室,陳列著過去芬蘭小孩常用的玩具。 在議會廣場前方也有一些風味特殊的商店,有些專賣古董、或賣特殊收集品。這些小店門面看起來很不起眼,有些也不過類似住宅人家的小門,上面掛個小招牌,露出一點被窗廉遮住的透明玻璃,只能夠讓人猜測一點點裡面的情況,可是一走進去,卻別有洞天。 自由市場(Kauppatori Market)是從天主堂廣場走向海濱的露天市場,也是全市最繁榮、活躍的區域,商店集中,人潮如湧。這個就在碼頭邊的市場,每週一到週六天天開市,四季如常。走近人潮,一座座撐著朱紅色篷頂的攤位,下面展售著吃的、用的、看的、玩的一應俱全。最特別的是大家都買生豌豆,一塊錢一包,買來後拿在手上剝著吃,都把綠色的殼隨手丟到地上,使得滿地殘綠,踩在腳下畢剝作響。另有攤位出售一種黃色的鮮菰,價錢也很便宜,購買者絡繹於途,味道有點像我們待炒的生菰,這種淡而無味的東西大家都喜歡吃。附近室內古老的農貿市場,紛陳芬蘭美食,是個色、香、味俱全的小天地。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