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天險 |
想去玩嗎? |
(新頁面: 海門天險位於中正公園東北部,坐落在二沙灣和民族英雄墓附近,又名二沙灣砲台,位臨海口高處,藏於密林之間,地勢高聳,形勢險要,...) |
2015年4月16日 (四) 12:01的修訂版本
海門天險位於中正公園東北部,坐落在二沙灣和民族英雄墓附近,又名二沙灣砲台,位臨海口高處,藏於密林之間,地勢高聳,形勢險要,傳統中國式石砌城門依山而建,非常雄偉,門額上題刻有「海門天險」四個大字,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它佔地1322平方公尺,防衛嚴密,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當時鴉片戰爭爆發,台灣兵備道姚瑩判斷基隆港口水深面闊,英國人必來窺伺,便在東岸二沙灣築砲墩16座,置各種大砲10門,是為二沙灣砲台初建的文獻記錄。完工後,每天由鄉勇和營兵輪流守衛。因其固若銅牆鐵壁,且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故被稱為「海門天險」。
1841年11月正當鴉片戰爭激戰時,清廷無法以全力兼顧台灣防務,英國認係天賜良機,便派遣「納爾布達」號艦駛進基隆港口,對砲台開火。守城總兵達洪阿率領官兵猛烈還擊,一時間砲火連天,砲聲隆隆。由於砲台相當隱秘,敵明我暗,加上清軍奮勇作戰,終於擊中英艦,英軍倉惶遁逃。同年9月和次年3月,英艦再度來犯,在守將邱鎮功指揮下,又被猛烈砲火擊退,艦上200多名印度兵也被俘上岸,從此英軍不敢再犯基隆,「海門天險」也因此聲威大振。
清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兩國因「安南事件」而爆發戰爭,台灣巡撫劉銘傳令所部加強海防以防法軍偷襲,果然在同年5月間,法艦「波爾達」號強行進入基隆港,要求補給煤炭,清吏為息事寧人而勉強答應,法艦才返航。同年7月,法艦「威拉爾」號由副水師李士卑斯指揮,先偵察基隆港情勢,準備配合法軍陸戰隊登陸。同年8月法軍開始進攻,要求割讓基隆港,遭到嚴詞拒絕。次日法軍先破壞海岸砲台,然後搶灘登陸,「海門天險」砲火又大發神威,猛烈反擊,雙方死傷慘重,砲台也有燬損,戰後劉銘傳重建西式砲台,即係今日所見的「海門天險」砲台。
進入「海門天險」城門後,視野豁然開朗,上面台地平坦,溝渠井然,溝旁兩排營房遺蹟中間碎石子台地,可能是以前砲台操練的場地。台地上面是一層層階梯,寬廣壯觀。歷經中英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及乙未年割台之役洗禮的「海門天險」,深具歷史價值,現存的部分建築,如兩門代表性的大砲和砲墩殘蹟、古城門、營舍、牆基、石砌的彈藥庫、以及一條清幽的砲台古道等,都各具特色,已被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整個砲台與古城牆給人的感覺,酷似台南憶載金城;人們在砲座上俯瞰港口,就可以體會到「海門天險」的雄偉氣勢。「海門天險」一帶港區為東10號碼頭,是長榮海運租用的專用碼頭,每天都可以見到船隊在這裡裝卸貨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