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羅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新頁面: 帕羅是僅次於首都廷布的國內第二大城,也是帕羅宗的所在地,一部「小活佛」電影曾選擇帕羅宗為拍攝的背景,因而使它名揚天下。 這...)
 

2015年4月29日 (三) 13:41的最新修訂版本

帕羅是僅次於首都廷布的國內第二大城,也是帕羅宗的所在地,一部「小活佛」電影曾選擇帕羅宗為拍攝的背景,因而使它名揚天下。

這個不丹昔日首都、西部重鎮,在歷史上曾經是不丹西部政治權力的中心,與中國的西藏有著悠久的商業貿易關係。它起源於公元10世紀蓮華生大士的初修虎穴寺,現在這座寺廟仍然是不丹國家的地標、人民精神的象徵。在1962年不丹定都廷布之前,這裡一直是不丹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現在仍然是不丹的夏都和國內重要的行政中心之一。而帕羅的重要性除了它有全國唯一的機場外,四世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在未登基前,曾擔任過帕羅宗的省長。

帕羅的經緯度約為東經89度28分、北緯27度30分,坐落在國境西部的喜馬拉雅山峽谷中心,海拔2280公尺,位於美麗富饒的帕羅河谷地,景色迷人,氣候也非常宜人,一月份平均氣溫為4℃,7月份平均氣溫為24℃,年降雨約825公釐。

全市約有3.27萬人口,市民主要以農為生,過著自給自足的快樂生活,並且較不丹其他地方的人民要富裕,這可從當地大部分住屋都是採用鐵板屋頂而加以證實。當地農田密集,寬闊的帕羅峽谷土質肥沃,在帕羅河兩岸修築有防洪堤,山坡上也修築有土質公路,可方便農民把拖拉機開到田裡去耕作。還發展有許多日本支援的農業項目。農產品有大米、玉米、蘆筍、蔬菜和水果等。市內有一些以農業為基礎的小型工業,如食品加工和手工藝品等。

當地是不丹對外交通的重要門戶,距離市區7公里的帕羅機場,是全國唯一的國際機場,坐落在一個平坦的山谷中,伸入田野的飛行跑道只有1000多公尺長,並且容易被霧籠罩,飛機起降都採目視,故班機經常誤點,為等待機場能見度較高時起降,以往的記錄竟然有飛機整整等了3天,故而在不丹旅行,這類意外都要計算在內,所以要提早訂位,密切注意行程。

這個袖珍型國際機場,西距廷布約55公里,航站大廈是一幢狹小而四面八方敞開的方形建築,於1999年耗資450萬美元所興建。白牆彩繪,飾有木雕圖騰,看起來有如置身畫境。觀光客通關時,海關人員態度熱忱友善,既無官腔,且一介不取,極易讓觀光客想起不丹淳樸的民風。

有多家外國航空公司的班機在此營運,由這裡起飛的航班,可以和印度和泰國連絡。不丹皇家航空公司又稱為竺克航空公司(Druk Air Corporation)或雷龍航空公司,成立於1983年,是不丹唯一的航空公司,只擁有數架小型飛機和中型飛機,開設從帕羅至加爾各答、達卡、仰光、加德滿都、曼谷和新德里的航班。它所擁有16人座的螺旋槳小民航客機,每週有兩個航班飛往新德里和加德滿都,有4班飛加爾各答和曼谷。其中飛往加爾各答航程約2小時;飛新德里則需2.5小時,票價昂貴,來回票要600多美元。機場有計程車前往帕羅市區或廷布。

帕羅對外公路交通方便,除有長途巴士通往國內各地外,還有一條經由邊境城市彭措嶺通往印度的柏油路面國家公路,是不丹國內最高級的幹線公路之一。

這裡是不丹景觀最美麗的谷地城市之一,故由空中入境的觀光客,都會在此盤桓遊賞。市區民房黑白相間,非常顯眼,傳統木瓦多被金屬瓦所取代。街道規劃井然有序,四線道的馬路中央還有種了小樹的分隔島,有的街道上甚至還有並排停車的現象,較之昔日車輛稀少已不可同日而語。街道兩旁各式商店林立,餐廳、旅館錯落,銀行、郵局、警察局、電影院、加油站、週末市場一樣不缺。市景比廷布要熱鬧,街上禁行腳踏車,行人穿梭,觀光客、一般市民外,還有許多喇嘛。

當地的旅館並不比廷布少,有許多建在賞景區,而所有市中心區的旅館都是在城市發展之前所建,故而市區內的旅館都不是最好的,而谷地的休閒度假式旅館、較隱秘的半山腰旅館通常最好。尤其是2000年之後進駐的帕羅烏瑪等大飯店吹起貴族式的度假風,每天房價是15000元以上的台幣,急起直追的本土喜媧林也要價1萬元台幣以上,2000年以前的眾多中等以上旅館,房租每天也都在2000∼5000元之間,稅金和服務費各加10%,在春季帕羅蓮師節期間都會提高住宿費,但活動也相對的增加,如旅客要求、人數夠多時會以營火會方式表演金剛舞等。

帕羅烏瑪(Uma Paro)大飯店是不丹最高級的飯店,2008年7月港星梁朝偉和劉嘉玲的婚禮選在這裡舉行,雖然大篇幅的新聞把這裡炒得甚囂塵上,但電視或報紙上從未披露過旅館的廬山真面目,因為這家飯店就是以隱密取勝為號召。

這是一座在半山腰中、佔地約15公頃半、類似宗的不丹傳統式建築,隱約半露於厚實的樹林掩映之中,22間小套房、9座小木屋,家具採高級烏木、配上高級柔軟的墊子,內部布置高雅柔美和諧,寬敞舒適,有那種被樹林包圍卻不偏僻的感覺,拉開窗簾,寬大的落地玻璃窗,使房間的視野遼闊,晴朗的日子裡站在陽台上,即使在屋內禪坐,也可看到喜馬拉雅山美景。

附設的餐館景致宜人,大型的玻璃窗外鮮花修竹;聘請多國名師掌廚,菜餚美味可口,點心精緻,尤其甜點的香蕉起士和熱巧克力,令人回味無窮。

飯店也設有隱秘的室內游泳池、Spa附設傳統石頭浴,很多旅客進住之後,那裡都不去,只在飯店休息、Spa,享受這家旅館獨具的自然、寧靜和舒適。www.u macomo.bz tel:00-975-8-271597。

喜媧林大飯店(Shiwa Ling Hotel)的建立略早於泰姬札喜,與帕羅烏瑪同為不丹最高級旅館之一,具有集傳統文化精髓的華麗建築,雕欄畫棟,以硬體展現不丹民俗,以現代化的軟體及服務配合,讓住客有賓至如歸、卻又能深入當地文化的寧靜舒適。 Tel:00-975-8-271277, Fax:00-975-8-271456。

德欽山休閒度假村(Dechen Hill Resort)是一幢傳統宗卡式建築,位於寧靜的山腰,外面的景致幽美,有白雲襯托的藍山,有農舍散綴的阡陌,室內陳設舒適雅致,附設的大型餐廳提供高級的印度、不丹、中國及其他多國口味菜餚。tel:00-975-8-271392,00975-8-272492, www.dechenhillresort.com

奇丘休閒度假村(Kichu Reso-rt)在距市區3公里的帕羅河河岸上,是一幢石造紅頂建築,中央是餐廳、禮品區和會議中心。這家飯店入住的多係印度遊客。 Tel:00975-8-271468, Fax:00975-8-271466。

不丹壇城度假飯店(Bhutan Mandala Resort)是較新的飯店,僅12間都有陽台的客房,餐廳可一覽河谷美景,另有上網設施,氣氛溫馨,使賓至如歸。 tel: 00975-8-271997。

不丹度假飯店(Bhutan Resort)是一家擁有10間獨立小屋的飯店,每個小屋2間雙人房,房中有電視、電話,在房中可俯視帕羅河谷美景。tel:00975-8-271609。

虎穴休閒度假村(Tigers Nest Resort)位於虎穴寺不遠處,四座小屋中有15個配備齊全的房間,是觀賞虎穴寺最佳角度,天氣晴朗時,雪頂覆蓋7314公尺高的珠莫拉日(Jhomolhari)峰歷歷在目。tel:00975-8-271310。

甘迪宮(Gantey Palace)是建於19世紀的傳統宮殿式建築,曾為昔日帕羅省長(Penlop)的住所,整個建築錯綜複雜,矗立在小山丘上,俯瞰全市,1997年曾予修葺,現在只開放19個雙人房招待客人。tel:00975-8-271473。

竺克飯店(Hotel Druk)是一家連鎖飯店,外型宛如一座宗寺,位於機場西方土崗上,擁有52間客房,有酒吧、餐廳、會議室、蒸氣室及烤浴室,多印度團體來此投宿。tel:00975-8-271386。

奧拉坦飯店(Olathang Hotel)在河谷對岸,石造宗卡式的大型建築,是不丹旅遊協會於1974年為招待四世國王而建的大型建築,主建築豪華,中庭修竹流水,館壁木雕彩繪,精緻脫俗,擁有6間套房和24間高級客房,內部為名貴的維多利亞式;另有22間設備齊全的小木屋,每一間客房都設有電話、電視、電熱器,以及一個可俯瞰帕羅河谷的陽台。這些松林小築曲徑通幽,木門銅鎖,散發著古色古香的氣息,別有一番情調,當然房租也不菲。Tel:00975-8-271304。

此外,市內較便宜的旅館還有迎賓飯店(Hotel Welcome)Tel: 00975-8-271845、仁彭飯店(Hotel Rinpung)Tel:00975-8-271709和培育林飯店(Hotel Peljorling)Tel: 00975-8-271365等多家,都附設有餐廳,尚稱方便。

春季的策秋節期間,若住客夠多,旅館都會在晚上燃起篝火,表演歡慶的傳統舞蹈。

帕羅除各大飯店附設的餐廳外,還有不少各類餐廳和酒吧,供應國際性口味的餐飲,菜餚相當豐盛,羊肉香醇、魚蝦鮮美、雞肉甜嫩,麵飯、蔬菜、甜點、水果等一應俱全。廚師烹調手藝之高,就是美食專家也無可挑剔。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口味正宗的索蘭•托費(Sonam Trophel)餐廳,很多在帕羅的日本義工常聚在此,Tel:00975-8-271287。餐廳的樓下是不丹銀行,可以換錢。

竺克餐廳(Druk Tavern)是過客臨時填飽肚子的最佳所在,現成的菜餚,視自己食量點取,故食客都是剛下飛機要過境去廷布及其他地方的旅行團體。 Tel: 00975-8-271821。

雪景餐廳酒吧(Snow View Restaurant & Bar),這裡供應的速食,是辣味及不丹口味的菜餚,也是嗜辣者的最佳選擇,來此吃飯可遇見修行的喇嘛。

主街上還有兩家不錯的餐廳,是旅行者餐廳(Travellers Rest-aurant)Tel:00975-8-271896和四季餐廳(All Seasons Restaurant) Tel:00975-8-271665等。

另外還有一些餐廳可安排到戶外用餐,或者在市郊小木屋中吃飯,都是很特別的經驗。

在帕羅夜晚也有一些娛樂消遣,除餐廳飯後的表演民族舞蹈外,帕羅河上橋的西邊千年俱樂部(Millennium Club)有一些活動,每逢星期六的晚上還可以跳迪斯可。這裡的健康俱樂部有炭烤和蒸氣浴。Tel:00975-8-271934。

帕羅主要的商業街上各式店舖林立,購物中心也不少,但以手工藝品店為最多,展售的多為五顏六色宗教性祈福旗、轉輪、唐卡和菩薩唐卡等為主。他們也把一些手工製的布背包和跳神舞面具等掛在門外吸引顧客。

這個城市因為是昔日的國都,一般水準和城市的建築都較高級,有許多文化機構和宗教寺院、國立博物館、帕羅教師進修學院、師範學院、聾殘兒童教育中心、帕羅高級中學、帕羅初級中學和許多小學等。歷史悠久或著名的寺院也不少,其中帕羅宗自然是參觀的首要目標。

帕羅宗(Paro Dzong)是不丹著名的建築之一,是一座遠近馳名、最具代表性的不丹宗教建築,位於帕羅河一座山岩旁陡峭的坡上,高出整個市區,從國際機場到市區,這裡是必經之處。從河谷一眼看到白牆紅瓦的帕羅宗,似曾相識,特別眼熟,因為在不丹紙鈔5及10努爾特魯姆上的圖案就是它。

帕羅宗的前身是帕羅的守護神Humrel Gompo所蓋的一間小房子,他的後代逐漸壯大而控制了帕羅谷地,並將之擴充為小城堡,後來的洪雷爾(Humrel)君王為了在政治和宗教上的立足穩固,乃將小城堡獻給沙布東•那旺朗傑。1644年那旺朗傑下令在仁波切(Rinpoche)所興建的古寺基礎上改建而成,兩年後完工,這座原來連蓮華生大士都使用過的小修道院,由而成為不丹最堅固、最重要的堡壘,雄踞在帕羅河谷,並曾成功地多次抵禦西藏的入侵,如今在它的門廊木椽上還可以看到一些保留的石弩。

帕羅宗的正式名字應稱仁欽蓬宗(Rinchen Pung Dzong),原意為「珠寶堆中的城堡」,由此可見當時它被器重的程度,後來大家就直接稱之為仁蓬宗(Rinpung Dzoang)。

1897年不丹的大地震帕羅宗倖免於難,但這座珍貴的古蹟卻在19世紀末的另一場大火中嚴重受損,許多史籍和藝術品皆化為灰燼,但隨後又得以重建。1907年及後來的數度火災,均獲得重建,而釋迦牟尼、蓮華生大士和沙布東•那旺朗傑的碩大菩薩像,也是在這個時候安裝上去的。

這個宗寺的結構基本上與廷布的札西丘宗是相同的,入寺的唯一路徑是沿著山坡,穿過北牆,通向庭院的第三層,院牆、廊柱和門楣都裝飾著非常精緻的木雕和彩繪。帕羅宗的前面部分,從1649年起就是政府機構的辦公室,在首都未遷往廷布之前,不丹的國民議會就是在這裡舉行。

帕羅宗行政廣場的地勢,比後方僧人修行廣場高出6公尺。宗的中央部分是五層樓的高塔(Utse),也是不丹最美的高塔之一,塔內供奉著不同的神祇。

高塔最上層有兩個廟,橫樑精緻的木刻極具藝術價值。中央高塔的東方還有一座小廟,裡面是一尊有11個頭的觀世音菩薩像,極為生動。

一條梯道通向宗內的喇嘛學校,共有200人在此接受佛教的教育。每天清晨宗前的草地廣場上,都有喇嘛在做例行的早課,其禮儀看來頗為繁複,主要內容是焚香燃燭,再吹奏笛子、鐃鈸和鼓鈴等樂器助興。儀禮結束後,喇嘛三三兩兩閒坐在石階上,或數人聚在庭院裡聊天,或獨自在高樓憑欄遠眺,讓人覺得這些出家的喇嘛仍脫不了對塵俗的眷戀,對觀光客更是時時露出友好純真的微笑,自願免費充當攝影的模特兒,讓人倍感親切。

齋房(Kunre)在僧校的東南角,可以看到許多穿著袈裟的大小喇嘛前往用餐。早課後,一群小喇嘛負責準備早餐,群眾唸過謝飯經後,每人托著一碗混合著乳酪的米飯,席地而坐,以右手檢食。

每個不丹小孩從5、6歲開始都要當一段時間的喇嘛,由於自幼就浸淫在喇嘛教盛行的社會裡,住在寺院中對他們來說,並不會造成任何的不習慣。雖然偶爾也會流露出幾許寂寞感,但大部分時間都是無憂無慮的。因此喇嘛曾佔不丹男性人口相當高的比例。現在不丹男人雖然已不再嚴守這個傳統,但是喇嘛在不丹人的生活中,仍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前往齋房的途中,牆上所繪的都是蓮華生大士、三世佛和那旺朗傑等的畫像。還有一幅螺旋(Spiral)神秘圖,是不丹特有的檀城變化,得細細看,仔細研究,也許能略窺堂奧。

所謂檀城(Mandala),就是佛菩薩的淨土,也是不丹人民長久以來所尊崇的西方極樂世界,不丹人都祈願此生結束後能往佛菩薩的淨土。

僧校對面是龐大的佛堂(duk-hang),牆上的畫是描繪西藏佛教噶舉派名僧密勒日巴(Milaraspa)的生平,他曾是個殺人犯,後來殲悔苦修學佛,為瑪爾巴嫡傳弟子,他的著作「道歌」流傳極廣,影響很大。西藏文學、戲劇、壁畫多以其生平事蹟為題材。

帕羅宗大門外東北方的廣場是射箭廣場,射箭是不丹的全民運動,不丹幾乎在每個鄉鎮、每個宗都設有射箭場。這個廣場上有一片石鋪的區域,就是每年蓮師節(Tsechu)面具舞的表演場所。

在全國各地所舉行的蓮師節(策秋)中,以帕羅宗的規模最大,人氣也最旺,舉行時間長達10天。在慶典的第一天清晨,全市幾乎全騷動了起來,但是這種忙碌和往常不大相同。農夫們放下鋤頭,婦女們也停止手邊的細活,雜貨店老板把店務交給別人照顧,全都喜孜孜地盛裝前往帕羅宗參與蓮師節;上了歲數的老人家儘管這輩子已經看過數十次,但總是百看不膩。小孩子們更是開心,學校也連放5天假,使得這個節日更加熱鬧起來。

慶典的前3天,蓮師節只在宗寺內封門祭祀,僧侶們把平常珍藏的祭器、寶物和高僧遺體等拿出來祭祀,這個階段參加祭祀的人都是政府官員,祭祀過後再封藏起來,然後才開門迎客。

一般人進宗在通過橋時需經過安全及儀容檢查,不能帶任何違禁品,男人要披適合自己身分的肩披,女人則可圍上自己編織的有色肩帶,違規的人要抓去禁閉三天。接著是一連串紀念儀式的開始,這段時間宗外人山人海,有的是來看熱鬧的,也有是自四面八方趕來的地攤族,賺一年一度的宗教錢。

在蓮師節慶典的最後一天黎明時,一幅繪製於18世紀、18公尺正方形的超大唐卡,在這裡展示給大家開眼界,唐卡中央繡有蓮華生大士的肖像。由於這幅唐卡是珍貴的古物,很快就被小心地收藏起來。

宗寺下方的帕羅河上,有一座橫跨的有頂蓋的傳統木橋,是帕羅宗的出入口,橋兩端的佛像是蓮華生大士及釋迦牟尼佛像。這座木橋(Nyamaizam)是在1995年拍攝著名電影小活佛(Little Bu-ddha)的場景之一,也是人氣最旺的景點。在對岸橋稍下游處,是帕羅宗拍照取景最佳角度。

國家博物館(Gyelyong Dam-mtenkhang/National Museum)是全國唯一最大的博物館,位於帕羅宗所在地的小山上方一幢名為塔宗(Ta Dzong)的古老建築中,看起來顯得不起眼,但卻是當地最有價值的建築物。塔宗的原來意思是瞭望塔,是帕羅宗的瞭望塔,當時的帕羅省長、也是那旺朗傑同父異母兄弟Tenzing Drugda於1646年所建。

這座螺殼形的高塔,牆壁厚達2.5公尺,可以居高臨下,監視帕羅宗周圍的來往行人和動靜,1968年起成為國家博物館,保存不丹的重要歷史文物。

進館參觀需在週2至週6的9∼17時,外面有大大的牌子公告,入館不能抽煙、照相,皮包、攝影器材、武器、酒及藥品都不能攜入,衣服也要整齊正式。

觀光客在這裡可以膫解到不丹綜合印度、尼泊爾、中國西藏和中亞各地文化,而成為不丹獨特的藝術和生活習俗。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這裡可以看到用來書寫經文的樹皮手製紙張,各種絲織繪有佛祖或不丹先聖先賢畫像的唐卡,栩栩如生的雪豹、山貓和犛牛等野生動物標本,各種各式的古今兵器和戰袍,木雕竹器皿、銀銅飾品,以及特別值得一看的精製郵票。

博物館由國家文化事務處管理,由聯合國文教基金會及其他有關單位協助,除收藏上述珍貴物品外,還有大量不丹文化藝術品,介紹全國景觀、歷史文物、不丹文字的淵源和佛教藝術雕像等。館外的矮牆旁有一些鐵鍊,是15世紀著名的鐵橋喇嘛所建的遺物,係由各地搜集而來的。

展覽共有6層樓,每層展出不同的主題。順著動線參觀,由第四層開始,這裡展示不丹早期的歷史文化,包括石器、服飾、面具、帽子、豪華的銀雕馬具。

五樓展出的唐卡最令人矚目,數量眾多,包括古代與現代唐卡,描繪的是不丹主要的聖者、先師和歷代重要人物,其中最主要的是描繪沙布東•那旺朗傑的唐卡,他是首任不丹修道院的院長傑堪布(Je Khe-npo),以及第一任政教合一的統治者。

六樓收集展出的是各類郵票,有紙和塑膠等各種材質,方、圓、三角、浮雕和盤狀的各種形狀都有,最難得的是可以放在電唱機上當唱片的郵票。

在郵票展廊尾端的一道門出去,就到了智慧樹寺(Tshozhing Lhakhang),佛教所謂的智慧樹也就是菩提樹;內容以宏揚大智者為主題。裡面有一個敘述著佛教歷史、思想教義和派系、四面有繁複的雕刻,一面是釋迦牟尼象徵藏傳佛教四大派之一的花教薩迦(Sakya)、一面是達賴喇嘛代表黃教格魯派(Geluk)、另一面是蓮華生大士象徵紅教寧瑪(Nyingma)、維納(Vajra)、達拉(Dhara)和瑪爾巴(Marpa)等代表白教竺巴噶舉(Drukpa Kagyu)。

往下到三樓是紡織與盔甲,在展示紡織機的右邊廊道窗子向外可看到整個帕羅宗全景。左邊展示的盔甲形形色色,有竹子的、犀牛皮製的盔甲、青蛙皮的馬鞍,還有盾牌、長矛、刀箭和弓等,其中許多是擄獲西藏的戰利品;隔一道門展示的是第三任國王的收藏,約有180支各式的長、短槍。此外,還有大大小小的漆器用具、飾物,服裝飾品,包括不丹婦女慣用珊瑚和瑪瑙等五顏六色組成的珠項鏈、戒子、耳環、珠寶盒,以及魚鱗做的帽子等,都值得一看,也都是女性參觀者留連的處所。還有銀、銅製各種器皿,有的十分華麗,精工令人嘆為觀止。

二樓是不丹特產的動物展示廊,有扭角羊、白色喜馬拉雅熊、藍羊、麝香鹿、雪豹,漂亮的犀鳥和蝴蝶。

一樓展出的是實用性的器皿,有竹子和黏土製品、銀製牛角盛酒器等,從這些日常用品中,可以看出不丹人民的生活情形。

其他展品包括古代的銅鑄、石刻聖徒及神像、古兵器,許多是得自入侵的西藏軍隊。此外,還有許多雕塑、裝飾藝術品和手抄經書等,可看性極高。博物館每週2∼6的9∼16時、周日11∼16時開放,國定假日及星期一休息。Tel:00975-8-271257。

東切寺(Dungtse Lhakhang)是1433年由西藏來的唐通•杰布(Thangtong Gyalpo)所建,這位有「鐵橋喇嘛(Lama Chazampa)」之稱的西藏先賢,曾在西藏與不丹之間建造108座鐵鏈吊橋,在帕羅至札西岡也建有8座鐵鏈橋。

這是一座舍利塔型的廟,寺廟的三層樓分別代表天堂、人間、地獄,整個設計像一座壇城,不同的樓層代表不同的階段,再漸漸引入壇城中心。

一樓有包括鐵橋喇嘛自己在內的各個歷史上人物、五個佛陀的冥想圖、不同化身的觀世音像、面相不同的財寶天王,以及許多保護神。

二樓象徵層次較高的思維,外牆是大黑天的各種面相;裡面是在死亡和重生之間的境界,即「中陰身(Bardo)」的種種想像。

三樓外牆的密集金剛(Guya-samaja)、大威德金剛(Vajrabh-airava)、上樂金剛(Cakrasamvara)、喜金剛(Hevajra)、時輪金剛(Kalacakra)、金剛亥母(Vajr-avarahi)、馬頭明王(Hayagriva)、大幻化王(Mahamaya)等,是屬於最高境界的密教法門的偉大神祇。內牆畫的是所謂大成就者(Mahasiddhas)的84位印度聖者,以及由大成就者得到法門的西藏聖者紅教學校創始人,包括馬爾巴(Marpa)、密勒日巴(Milareba)、岡波巴(Gampopa)等,另外還有12世紀創立白教噶舉派學校的倉巴嘉惹(Tsangpa Gyare)。可惜這些不丹最稀有的畫,不隨便開放供人參觀。

烏顏佩里宮(Ugyen Pelri Pa-lace)是帕羅河南岸一棟隱蔽的木造建築,由1900年代初期帕羅省長在帕羅宗的西側所建,形式美麗,是不丹最具代表性的木造建築,現在皇后的母親住在裡面。

在烏顏佩里宮路旁有五個方形塔,是為紀念首任國王烏顏•旺楚克而建,參觀烏顏佩里宮後,和尚一定會提醒你來此一看。

丘登寺(Chhoeten Lhakhang)是一幢不丹式塔形大寺,因就在市中心廣場南側,成為廣場地標,在市區遊訪可順便參觀,在管理員的允許下還可以看看設在樓上的一個廟堂。

竺克科亭(Druk Choeding)位於市區是那旺•丘加爾(Ngawang Chhogyel)於1525年所建,他是西藏一個修道院院長的兒子,也是沙布東•那旺•朗傑的祖先,故而在當地信眾極多,香火鼎盛,經常可見民眾手轉經輪、順時鐘方向圍著寺廟繞圈圈。

帕羅的郊區也有許多景點可供參觀,其中最有名的是虎穴寺(Taktshang Goemba/Tiger Nest),按其發音應為大倉寺(takthang),其原意也就是虎穴。

虎穴寺位於帕羅西北郊帕羅河谷口上方海拔2950公尺高、陡峭崖壁中央的900公尺處,因係憑崖險立,故奇景懾人,是不丹最聞名的修道院和國家旅遊的地標。它的高度比中國北岳恆山的懸空寺更高出不少,此地山風呼號,其聲如猿如虎。據傳說:寺院是肯多瑪(Khandroma)女神將建材背上崖壁,然後用頭髮將建築固定在崖壁上的。傳說歸傳說,其實當時建材究竟是怎樣拿上去的,則無人得知。

通往虎穴寺的道路,當地人稱為Taktshang Pelphug,海拔高900公尺,但迂迴陡峭,爬上去就需要三個小時,還好現在已可以馬代步,騎馬上山可省大半腳程。沿著小徑前進,路邊的奇花異卉、高聳藏柏,有的似曾相識,有的肯定從未見過,但整個的感覺是自然而美,空氣中更是洋溢著一片清新與舒適。

路旁不時可見松枝和石塊堆成一人高的祈福堆,由此可見這個國度人民的純真。這時在角度對的地方,不僅可看到雪峰蓋頂的美麗喜馬拉雅山,有時也可遙見鑲嵌在半山腰的虎穴了。

過河之後、穿過森林是個小村落,耳邊傳來悅耳的叮叮噹噹美妙鈴聲,原來這裡的轉經輪是由河水在推動,少不得又拿出數位相機拍下這罕見的情景。

繼續前進,走過一片草地,地形大約已往上爬升了100公尺左右,再經過美麗的杜鵑花林和櫟樹林,迎風飄動的風馬旗劈叭作響,這就到了第一個平台,旁邊就是海拔2940公尺的木頭小咖啡廳,通常來到這裡已費時1小時半。遊客在此略作休息用餐,並由此欣賞對岸的虎穴,令人驚豔而勞累頓消。從此地起,前往虎穴的路都十分陡峭,必需步行,需再走一個半小時,如果未獲特別參觀通行證的,只能在這半山稍作留連而折返下山。

走路穿過松蘿纏繞的林區和第二座風馬旗陣,地勢已高於虎穴,很多人來此本想感受一下「危樓高百丈,伸手摘星辰」的消魂感,但在陣陣暈眩之下氣勢已不再。往虎穴的路是貼著崖壁下坡,更讓人提心吊膽,生怕一閃神就墜入萬丈深淵。

順著路往下,過橫跨深峽谷的橋,到了虎穴下方一座關閉房,這種建在岩壁凹洞的關閉房,是鍛鍊清苦修行者氣節的所在,自然非凡人所能體會其堅毅。

附近有一處泉水,傳說這道聖泉是蓮華生大士許多妻子之一的Yeshe Tsogyel,不小心把念珠遺落在此而突然冒出水來,虎穴就在泉水上方,爬一段陡峭的階梯即到。

這座國寶級寺廟之神奇,不得不付諸於傳說了,其中有一說是公元8世紀,西藏國王邀請印度聖者蓮華生大士到西藏弘法,途經不丹,聽說帕羅谷地有8個惡魔搗亂,就騎著一隻母飛虎飛來這樣,化身為憤怒相金剛多羅(Dorje Droloe)以八法(Kagye)降伏了8個惡魔,就地在那裡的一個洞穴中關閉冥想3個月,消息傳開遂成為信徒朝聖之地。

虎穴寺的最早寺院,由西藏紅教(Nyingma)喇嘛建於14世紀,結構較為簡單。1646年沙布東•那旺•朗傑來此參禮,曾言要重建寺院,因政事及帕羅宗的重建使他無暇兼顧。但來自全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的朝聖者絡繹不絕,據說密勒日巴(Milarepa)大師也是在這裡關閉冥想,在那一段期間鐵橋喇嘛唐通杰布也在虎穴寺找到了轉世者。

1692年不丹第四任德西丹增•拉布傑(Tenzin Rabgye 1680-1694)環繞著聖洞重建寺廟,這也就是現在所見虎穴寺的初丕。拉布傑總算替那旺朗傑完成了心願,可惜他已無緣見到這座令人驚豔的建築了。

165年之後第34世的傑堪布薩杜普•沃澤(Shadup Ozer 1861-1865)曾作一次全面整修,之後雖遭大火燒損,但於1951完全修復。不幸於1998年4月19日一場大火,又使寺院嚴重受損,主體建築及內部設備付之一炬,不丹政府撥出巨款於2000年開始重建。

虎穴寺層層相疊的規模,共有3間由小而大主要的寺院組成,順著階梯而上,建築物都在入口右邊。第一間最小,卻是這個聖地的源頭,是當初蓮華生大士冥想洞穴的所在,由一道木刻屏風遮掩洞穴,左邊岩壁上繪著蓮華生大士的天堂,右手邊牆上滿繪著蓮華生大士教授普巴(Phurba)法門;洞穴外是一尊憤怒蓮師騎在母虎上守護著。

在這間寺廟上方是第二間寺廟,入口前方的天頂畫是蓮師重要弟子朗欽•帕其•辛傑(Langc-hen Pelkyi Singye),他的四周有5個惡魔,左邊供奉蓮華生大士神像;據說神像剛請來時曾開口說話,故這間廟又名「蓮華生大士開口說話神像廟」,受到信徒特別的尊敬。

神壇上還有建廟人丹增•拉布傑,以及朗欽•帕其•辛傑的神像,蓮華生大士曾將制服惡魔的八法傳授給他,神壇左側的畫就清楚的詮釋著八法。

廟中最令人感興趣的是一進去,在正面牆上蓮華生大士8個化身法相及他兩位太太的畫像。

更進一層是虎穴寺面積最大的主殿,從外觀看它的樑宇就極為經典、不同凡響。內部也是以供奉蓮華生大士為主,牆上有他及8個化身法相,以及他在眾保護神協助下鎮懾惡魔的畫。窗子兩旁繪有恭道(Gongdu)法門的眾神祇,靠神壇牆上畫的是無量壽佛(Amiyayus)。

虎穴寺主殿外圍有一大排經輪,是讓信男善女進入主殿參拜之前,先迴向自己,再迴向眾生,同時將佛法的氣氛延伸至每一個角落,使佛光普照。

據稱:蓮華生大士(Padmasa-mbhava)是一位那爛陀學院的神學教師、大乘(Mahayana)派的佛教學者,不丹佛教徒稱他為古魯•仁波切(Guru Rimpoche),藏語稱為Slob-Dpon,或是Padma'byung-Gnas ,即大師、學者的意思,說他是「第二個如來佛」。

據說他是巴基斯坦人,精通密宗教義及瑜伽,在那爛陀寺任教,公元747年受吐蕃王(今西藏境內)墀松德贊之邀到吐蕃,乃成為把印度佛教密宗傳入西藏的僧人,在西藏建立了第一座寺院,並將多種梵文密教經籍譯成藏文。1125年陸續發現一些他所埋藏的寧瑪派重要經典,故西藏佛教寧瑪派自稱是蓮華生教義的直系宗奉者。

他首次到不丹講經後,就去西藏講經傳教,之後又回到不丹,巡視帕羅河谷修建新寺院的情況,並在布姆塘成立傳教中心,使佛教在不丹得到較快的發展。實際上在不丹的藏傳佛教有一個特色,他們非常強調夢境與真實世界是一體兩面,也是高僧對佛法精髓「無常」的一種詮釋。

克楚寺(Kyichu Lhakhang)在帕羅市西北方14公里主道路左後方的懸崖上,由兩座寺院組成,外有矮圍牆環繞,經旗簇擁,金頂彩身,是不丹最古老、最漂亮的寺院之一,傳原寺為西藏松贊干布(Songtsen Gampo)王建於公元659年,是鎮壓食人女巨魔所建的108座佛寺之一,其實它重要的作用在傳播藏傳佛教。

松贊干布是文成公主的丈夫,因此此寺內原有供文成公主的塑像,後為大火所燬。1839年帕羅省長重建為金頂、眾多塑像的大寺,一尊大型千手觀音像就是這時加建的。這裡還有大家尊敬的西藏王松贊干布國王,以及鐵橋喇嘛唐通•杰布的塑像。

1968年皇后的母親Ashi Kes-ang贊助加建一座同樣形式的古魯寺(Guru Lhakhang),並重修原寺煥然一新,內供5公尺高的蓮華生大士及手持花弓箭的紅度母(Kurukulla)。

廟裡有一座舍利塔,裡面是1992年過世的迪果•欽切•仁波切(Dilgo Khyentse Rin-poche)的骨灰,他被尊稱為寧瑪(Nyingma)派之主和皇太后的精神導師,所以旁邊放著他的雕像及皇祖太后和第一任國王的照片。

寺院的廣場上有一個很大的轉經輪,川流不息的信眾不斷地手撫經輪轉動著;一堆昔日鐵橋喇嘛造橋鍛造殘存鐵環,令人矚目。牆上的壁畫是一位水女神、騎著紅馬的女山神和鎮守四方的四大天王,酷似中國洛陽白馬寺天王殿內的四大天王。另一幅繪的是西藏好戰國王格薩爾王(King Gesar),他的軼事廣為流傳。

正對入口的是座老寺院,一向信眾頗多,主要大門都貼著金箔,鑲在地板上的綠松石和珊瑚等也都是信徒所奉獻的,牆壁上繪著佛陀的12個化身的生活,窗子左邊上面畫著蓮華生大士像,他下方是那旺朗傑和不丹第一任政教合一統治者的德西,再下方是第25世傑堪布(大喇嘛)。窗子右邊是佛陀和16羅漢。牆角上方騎白獅子的是長壽佛(Tshherin-gma),下方則是女山神Genyen Dorje Dradul。

佛堂擺著許多塑像,都是信徒所奉獻的,包括松贊干布、手持長壽瓶的無量壽佛(Amitayus);以及無數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Avalokiteshvara)。

約沃寺(Jowo Lhakhang)內廳有一座釋迦牟尼8歲的王子等身塑像,據說是文成公主在公元641年嫁入西藏時由長安帶來的,是不丹最珍貴寶物之一。

竺節修道院(Drongja Goem-ba)位於克楚寺附近,是寧瑪教的迪葛•岑池•仁波切所建,內設皇家貴賓招待處。

竺給宗(Drukgyel Dzong)距離帕羅約14公里,已是一座殘破廢屋,這是沙布東•那旺•朗傑於1649年所建,當時這裡是前往西藏的重要轉運點,也是從西藏出發經過特雷莫(Tremo)隘口進入帕羅谷地的戰略位置,1644年不丹抵禦西藏的入侵而獲得勝利,為紀念這次勝利故取名Drukgyel,Druk意為不丹,gyel則是勝利。

這個宗有一個假入口是誘敵入甕的欺敵設施,進入後是一個無路可退的封閉廣場,在1648年西藏第二次入侵時曾發揮極大的功效。當西藏停止攻擊之後,這裡成為不丹和西藏法利(Phari)市之間的貿易要道,非正式的小型貿易持續在進行中。

1914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刊登介紹不丹,並因竺給宗成為該期彩色封面而名噪一時。可惜在1951年因神壇所點酥油燈起火而被燒燬,時至今天雖然不復往日英姿而成廢墟,但斜坡上仍未崩塌的五層樓高大主建築,仍然令人側目。主建築較高的後方有兩座瞭望塔(ta Dzong),塔間的廣場是拍照的最佳處所。在天氣晴朗的日子,這裡可以清晰的遠眺海拔7314公尺白雪靄靄的不丹第二高峰珠莫拉日聖山(Jhomolhari),相信這是女神珠莫(Jhomo)居住的地方,即使經核准的國際登山團體也不許攀登峰頂,以免打擾到女神。

竺給村(Drukgyel Villige)就在虎穴寺附近,距離帕羅約11公里,位於帕羅河谷西方,再過去10多公里就靠近西藏的眾山峰。這一帶經常垂柳夾道,稻田遍布,據說這些都是受西藏的影響,也就是公元641年下嫁西藏松贊干布王的文成公主教化所致,故此地有些地方可見文成公主的塑像。村裡有一所竺給高級中學(Dru-kgyel High School),這所學校部分是與英國合作計劃所建,教育水準頗高。這裡還有一些軍事設施,在村旁的叢林及針葉林中,隱約可見不丹的軍事訓練機構。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