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新頁面: 米蘭(Milan)是義大利第二大城市,位於義大利中北部波河平原的中心,東南至羅馬四百八十公里、至佛羅倫斯二百五十公里;北至瑞士僅...)

2015年5月3日 (日) 20:47的修訂版本

米蘭(Milan)是義大利第二大城市,位於義大利中北部波河平原的中心,東南至羅馬四百八十公里、至佛羅倫斯二百五十公里;北至瑞士僅約五十公里,靠近阿爾卑斯山南麓的湖泊地帶,海拔一百二十公尺,是一個風光綺麗的著名觀光城。

這個城市是高盧人在公元前六○○年左右建立的,塞爾特人曾以此地為部落首府達幾百年之久。公元二二二年羅馬人統治稱「梅迪奧拉農」,當時已是附近最繁榮的城市之一。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在位期間,米蘭是義大利第十一個區,後來成為西羅馬帝國第二大城,僅次於羅馬。公元三世紀為皇帝的住地和行政中心。公元四五二年被匈奴劫掠,五三九年被哥德人摧毀,十世紀下半葉才開始復興,一○四五年建立了自治政體,一一六二年歸附神聖羅馬帝國。一九四四年落入法王路易十二之手,一五四○年至一七○六年由西班牙統治,十八世紀初淪為奧地利的殖民地,一七九六年拿破崙 率領共和軍進入米蘭,將它併入北奧地利。

雖然米蘭的命運坎坷,並未磨滅米蘭人的意志力,一八四八年三月十八日,在米蘭發展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因為這一天,米蘭市民對統治他們的奧地利人展開了反抗行動,這就是所謂「米蘭的五日」,米蘭市民爭取自由的戰爭從此開始。一八五九年,隨著彼得利奧二世進入米蘭,這座城市歸屬了義大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米蘭是法西斯黨徒的大本營,致而遭受盟軍十五次大空襲,受到嚴重的破壞,一片殘敗。戰後政府與人民積極致力重建,很快就恢復舊觀,重振聲威,再度成為義大利產業和工商業中心,也是世界經濟中心之一。

這個面積兩千七百六十二平方公里的平原都市,約有兩百多萬人口。氣候適中,夏季雖然較熱而乾燥,七月份的平均氣溫也只在攝氏二十五度左右;冬季較濕冷,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也有攝氏一點九度。一年四季分明,卻又沒有嚴寒酷熱,十分怡人。

以國際時裝中心著稱的米蘭,教育文化發達,早在幾百年前已經就是歐洲的學術教育中心,工商業發展也極為先進,汽車、飛機、摩托車、電器、鐵路器材及其他金屬製造等工業,就吸引了當地百分之四十五的勞力;另外還有紡織、服裝、化工、醫藥、出版印刷和食品等,其中以纖維工業最盛,養蠶業很發達,所以也是國內的絲織中心。米蘭郊外就是一片煙囪林立、煙霧瀰漫的工業區,出口以人造纖維、棉毛織品、化工和機械為主。

這座充滿活力的摩登城市與佛羅倫斯和威尼斯不同之處,是市區內凌雲大廈多為商業機構和銀行;有人說,羅馬有多少教堂,米蘭就有多少銀行。非正式的統計,米蘭的銀行共有六百多家。米蘭的街道,古雅漂亮,市內擁有全國最大的批發市場和證券交易所,是義大利最富裕的城市。但米蘭同時也保存了中古世紀的文化資產,聳立在市內具有文化特色的宮殿、古城堡、教堂和博物館等,都像一座座鐫刻著歷史的紀念碑,敘述著米蘭過去的輝煌。

這裡交通十分方便,由空中可以與國內外各大城市通航,市內有利那特(Linate)和馬爾噴沙(Malpensa)兩個機場。米蘭與歐洲各城市的航運班次十分頻繁,往巴黎每天有七、八個航班前往,約需一小時二十分鐘;倫敦每天有六至八次航班抵此,約需兩小時五十分鐘;日內瓦到這裡每天有兩個班次,只需五十分鐘;法蘭克福每天有五個班次,約需一小時十分鐘;維也納每天一至二班次,約需一小時二十分鐘。國內班機從羅馬前來,每天有五至九班次,約需一小時零五分鐘;威尼斯來此每天兩個班次,約需四十五分鐘航程;從比薩來這裡,每天三個班次,只需四十五分鐘;由巴勒摩飛來,每天有三至六個班次,約需一小時四十分鐘的飛行時間。

國內及歐洲各地來的航班,通常都在利那特機場起降,由於距離市內的中央車站約十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可乘計程車、或乘搭由中央車站每二十分鐘開出一班的巴士可達。從美國、加拿大前來的飛機是降落在馬爾噴沙機場,距離市區約三十公里,有機場巴士及計程車乘搭。

米蘭的鐵、公路交通相當發達,有連接二十六個國家的鐵路線。鐵路列車服務良好,由米蘭至羅馬六百三十多公里,乘坐特快車需時五小時十分鐘;至威尼斯兩小時四十五分鐘;至佛羅倫斯兩小時五十分鐘;至拿坡里需時七小時。購買為期兩個月的公里票,可合計乘搭國營鐵路三千公里。購買歐洲大陸通用票,可自由乘搭歐洲十六國的列車;另有一種國際減價票,在義大利購買可自由乘搭歐洲二十一國的列車,有效期限為一個月。米蘭全市共有七個車站,三個較重要車站之中,又以中央車站(Stazione Centrale)已為主,所有的快車和特快車都停靠這裡。中央車站建於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一年,宏偉氣派,充分展露義大利人崇尚建築的風氣。

義大利有六千公里長的高速公路,從米蘭向外的數條公路與之銜接,四通八達,如有國際駕照自己駕車或搭乘長途巴士旅遊都十分方便,長途巴士班次密集,沒有久候等車之虞。米蘭市區交通之便捷居歐洲前茅,地下鐵、巴士、電車是三大主幹,路線四通八達,發車次數頻繁,而且可以一票三用,但是在上下班的顛峰時間會發生道路擁塞情形。

地下鐵共有紅、綠、黃三條線,車站入口以「M 」為標誌,很易辨認。買一張車票,上車刷卡後七十五分鐘內可以任意換乘各式公共交通工具,約每三、五百公尺就有一站;這些車站也有商店,出售傢俱服飾、書報等,牆壁則常被塗鴉,許多遊客特別喜歡看這種「地下文化」。路面的電車是米蘭最重要的車輛,車站如網點般布滿米蘭的通衢小巷,在電車達不到的地方還有巴士銜接。但巴士路線過於繁雜,旅客較不適宜。在這個城市等車、搭車都相當愉快,無論駕駛人、乘客都是笑臉迎人,動作不慌不忙、慢條斯禮;倉皇追車,負氣坐車的情況幾乎是見不到。米蘭的計程車必須以無線電話召喚,但機場和中央車站隨時有車可叫,市中心的大廣場,也設有乘車站;車資按錶計費;體積較大的行李,要另外加費;如果開出市區,再加相當於十公里的車資。

來這個以商業為主的大都市旅遊,最好預訂飯店,尤其在四月十二日至二十七日期間,因舉辦國際商品展示會,住宿更是困難。一般說來,米蘭的住宿費相當昂貴。

市區五星級的高級飯店有埃克塞西奧加里亞(Excelsior Gallia)飯店,它位於中央車站前,交通方便,較適合商務旅客,擁有兩百六十間客房。宮殿(Palace)飯店有兩百三十二個房間,是擁有義大利色彩的設計和超級摩登房間的飯店。薩伏亞王子(Principe eSavoia)飯店在歐洲屬於首屈一指的大飯店,擁有兩百九十八個客房,它以傳統風格聞名,大廳的壁畫更是優美。米蘭希爾頓飯店(Milano Hilton)靠近中央車站,設備豪華而整潔,共有三百四十六間客房。靠近斯卡拉劇場的米蘭大飯店(Grand Hotel de Milan)則是一幢傳統風格的建築物,共擁有九十間客房。

此外,還有許多四星級以下的飯店、客棧和青年會館等。對於自助旅行的個人或小團體來說,不妨居住在位於米蘭東南城區的莫扎特(Mozart)旅館,這是一個三星級的大飯店,安靜而又單純,價格較便宜,最值得一提的是它親切、可靠的服務,這裡的服務人員都有十年以上專業經驗,個個態度和藹、體貼。旅館陳設雅潔而衛生,共有一百二十二間客房,還附設了會議廳、資訊室各一,樓下餐廳除了供早餐外,其他時間開放做咖啡廳使用。這裡交通也方便,步行五分鐘就有車站,可以搭乘電車或巴士到購物區和觀光點。旅社不遠處是華人街,附近還有假日市集和小公園,無論開會、商務或旅遊都非常適合。

米蘭在義大利以美食聞名,菜名常常冠以「米蘭」兩字,米蘭菜的特色是使用大量的優良奶油和米,在烹調上也有特色。一種叫做Antipasto的開胃菜,以義大利臘腸為主,和蔬菜包肉片一起吃,佐以用紅、白蘿蔔做成的奶油沙拉,非常可口。還有叫做Risotto的爽口炒飯,是用米、碎蔥、鸚肉加上紅番茄、酒和乳酪燉成。另有一種叫做POlenta 的玉米粥,相當好吃,是用玉米、大麥和栗粉煮成,再拌以番茄醬和乳酪。Costoletta 這一道菜是用小牛的肉排浸入蛋中,再沾麵包屑在奶油中炸成;Gssobucco 是將切薄的小牛筋肉片加番茄醬和小碗豆緩緩烹調而成;Osso S Buco是用小牛犢的腿肉和蕃茄同時蒸煮等,都非常美味可口。另外,米蘭的水產如湖魚、鱸魚、蹲魚和貝類,也都是不錯的佳餚。一般餐後的點心是葡萄乾加水果蛋糕和冰淇淋等。米蘭的披薩又香又厚,下面有硬餅一層,除乳酪、蕃茄醬外別無佐料,味美耐嚼,宜配紅酒和礦泉水。這裡的酒類多以葡萄酒為主。

當地水果價廉物美,夏季的西瓜、桑椹、水蜜桃、草莓尤其好吃,這些水果在市場上買也很便宜。這裡的咖啡很濃,而且量少,但後勁十足,如果要坐下來喝,還得另付抬費。米蘭的水,石灰質重,不宜多喝,口渴時可以飲用礦泉水。

市區高級餐廳很多,吉尼諾(Giannino)是米蘭最高級的餐廳,以小牛肉做的料理最佳。塞維尼(SaVini )餐廳位於艾瑪努二世商場內,前往斯卡拉劇場的旅客順路最愛光顧這家店,招牌菜是用米炸小牛肉。畢發斯卡羅(Biffi Scalo)餐廳靠近斯卡拉劇場,遊客欣賞完節目後常到這裡用餐,擁有現代化的裝橫,招牌菜是牛排和牛肉。阿發奧(Alfio)餐廳內部裝飾得多彩多姿,將食物材料和水果札成一束一束地掛在天井上,招牌菜是比目魚的奶油燒烤。埃圖拉(Eitoula)餐廳位於斯卡拉劇場後面,晚餐時間這家餐廳經常滿座,招牌菜是牛肉和美味的葡萄酒。倫巴底餐廳內部裝橫以黑色系統為主,客人多為商界人士。佳維納格寧塞素(Javerna del Gran Sasso)餐廳以義大利南部口味為主,服務生穿著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服裝,招牌菜是琵琶通心麵(Maccheroni alla Chitarra),上面撒著調味醬,味美可口。

此外,還有青葉(Bembu)、天福樓(Fratel Tai)、大華(Ta Hua)、龍門(La Porta Del Drago)、金獅(Leon D'oro)、龍鳳樓(Lon Fon)和雪園(Mandarin )飯店等中國餐廳,提供中國菜餚。一般說來,米蘭的餐廳清雅、乾淨、服務態度好,但是菜式變化不多,價格也不便宜。

米蘭的夜生活是多樣而豐富的,如果運氣好買得到票的話,最值得去欣賞的就是斯卡拉Teatro Alla Scala)劇場內的演出,,以義大利重視建築藝術來說,建於十八世紀的這家劇場可以說是貌不驚人,並無特殊之處,然而它卻是全世界知名的歌劇劇場,音響效果特別好,內部裝橫也極為豪華。其內的歌劇、音樂會、芭蕾舞等,都是世界名藝術家在表演,通常都要很久之前預訂,才能買到座位。其次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夜總會和狄斯可舞廳,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羅馬咖啡屋(CaffeRoma)、卡利(Charley)和安尼塞(Amnesie)等。諾瓦埃的亞(Nuova Idea)是一家聲譽不錯的狄斯可舞廳,卡波林娜(Capolinea)是一家充滿爵士音樂的夜總會。魔幻(Magia)是具有搖滾或藍調色彩的夜總會。另外,米蘭也有許多舒適的鋼琴酒吧。在米蘭還有一家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小戲院」,是義大利「脫星」小白菜(Cicciolina)撈錢的地方。據說它的主人原是西西里巴特諾城(Paterno)巨富維吉利陶(Michetangelo),這位先生在去世前將所有財產全部捐給了巴特諾的嘉布遣修道院,其中也包括這個名字叫做「小戲院」的脫衣舞廳。當修道士知道「小戲院」的真相後,曾透過律師交涉,希望它不再演出脫衣的把戲,結果引起舞女們強烈的抗議,這一醜聞爆發出來後,曾引起喧然大波,至今還沒找出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

走在米蘭的街區,可以感覺到一種大都會特有的氣質,像是他們所擅長的馬賽克彩繪,各行各業組合在一起的都是精彩的部分,甚至穿梭往來的人們,除了穿戴時髦得宜外,在舉手投足間更流露出世故和自信的神情。這些居民大部分是北方高盧人和半島土著混血的後代,加上法、奧、西等國殖民的混血,米蘭的男女都修長健美,五官輪廓分明,態度也很儒雅;不像法國人的驕傲,也不像德國人的不易親近,更沒有南歐人的漫不經心。他們講究生活之美,並且把它具象化;喜歡表現自我,可以終日盛服而不覺得受拘束。他們精於工藝,且能發揚表現在服飾、皮件、傢俱等生活商品的設計上。因此崛起了雅曼妮(Arman)、梵薩西(Versace)、費瑞(Ferr'e)、和華倫提諾(Valentino)、古吉(Gucci)等現代服裝設計家,他們掌握著世界流行的變遷,一年四季發表許多時裝的展示會,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美麗、高雅的款式,領導著世界的流行,如果運氣好,也許可剛好恭逢其盛的看到名模特兒,在伸展台上出色的表演。此外,絲、皮革、餐具、玩具、古董、食物和酒等產品,常讓購物者掏空腰包。這個購物者天堂的城市中,最有名、最能表現米蘭流行風尚的地方是維托艾瑪努二世拱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和德拉斯帕卡大道(Via della Spiga)、蒙提拿破崙大道(Via Monte Napolene)和聖安德拉大道(Via Sant' Andrea)等街的丁字路兩側。艾瑪努二世拱廊有十多家名牌店,主要是皮件、女裝、領帶、家居服和銀器等。市中心的蒙提拿破崙大道和聖安德拉大路是真正為米蘭贏得「服飾之都」雅號的地方,雖然名叫大道,其實只屬尋常小街,不祇是義大利最有名的服飾公司在這裡設點,連法國、瑞士等國的名牌,也以在這個老街區佔得一席為榮,這兩條路上的名牌店大約有五、六十家,被人稱為「名店街」。但一般層次的遊客如果能往分布在布宜諾斯艾麗斯大街兩側的大眾消費區跑一跑,也許更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高貴不貴的米蘭名牌。這條街有一千多公尺長,有數百家男女服飾、鞋帽、皮件、傢俱和珠寶飾品的專賣店,從廉價品到最高級的都有。

到米蘭採購,文藝復興百貨公司可不能錯過。這家百貨公司堪稱是義大利唯一的綜合百貨公司,在全國共有十家分店。米蘭的這家共有八層樓,地上一樓以香水、化妝品為主,二、三樓賣男裝,四樓為女裝,五樓賣旅行、休閒用品,傢俱、擺飾在六樓,商品貨色齊全,綿、麻、皮衣和鞋類、化粧品、玩具、珠寶、桌椅等都有,產品多來自全國各地。七樓是咖啡廳,從窗子可看到多摩教堂的塔尖。公司的服務項目包括修改衣服、市內送貨到府、售後一週內換貨等,另外對於外國的顧客,購買香水、化粒品類,還給予百分之十的折扣。

米蘭還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假日市集,是假日的米蘭最有生氣的地方之一。在這些地方,可以買到一些真偽莫辨的波斯古幣、一雙價格非常便宜的上好倒店貨皮鞋、一隻講拉丁語的鸚鵡、阿拉伯樂器、二手貨轎車和拼裝機車等。另外,米蘭也以產白石著名,外來的觀光客都喜歡買幾個白石的精工雕像帶回去作紀念。在這種市集中,一定要記得狠狠殺價達三、四成也不必臉紅。這種什麼都買得到的市集多在巴奧那(Barona)區,又賣花又賣鳥的在米蘭教堂邊,圍繞著中央郵局的則以賣舊郵票、古物、中古傢俱為主流。

專賣領帶的小攤或小店,米蘭處處可見,帥氣而又典雅,各有自己的特色,價格也很公道。正統的西裝和長褲,以深色、瘦長型為主,功力表現在縫製技術和剪裁上。義大利的襯衫主要在領子上見高下,有的精神奕奕而尖挺,有的豪邁自然而開敞,通常在有櫥窗的店裡,襯衫質料不會差到那裡去,而在流動市場裡,可能就會買到劣品。如果是買休閒衫,可以到文藝復興百貨公司或布宜諾斯艾麗斯大街去看看,美國的粗獷型、西歐的貴族型和義大利本土的自然型都有,也都比較便宜。

皮鞋、腰帶、各式手提袋等皮製物件,在米蘭買最合適,第一是因為貨色集中,各種款式、價位的貨品都有;第二是因為其他衣、帽、飾物都集中在米蘭,而買皮件時可以整體考慮,全身搭配,不致出現不和諧的窘狀。米蘭滿街的櫥窗大抵都將皮件和衣飾配好擺出,不管色澤和樣式都很具參考性;另外,名店街的店員所提供意見也是很寶貴的。材質相同、設計相近的腰帶和提袋有時價錢相當懸殊,如果不是要刻意追求花俏時髦,宜多往平價的百貨公司、一般商店、甚至假日集市去選購,尤其是選購腰帶,在這些地方可以找到價錢便宜的好東西。

義大利的鞋子聞名世界,他們的設計,在流行重鎮的歐洲也是首屆一指的。在製作技術上,更是無懈可擊,不僅研發出許多新款式,同時也保留了細緻的手工。米蘭名店街的女鞋,以雅緻、新潮的高級品為主,新潮的女鞋式樣大方,不會有乖張、奇怪的感覺,所用面料除牛皮外,麂皮、蛇皮、絲絨等都有,穿起來一派嫻淑風韻,動感十足。米蘭的男鞋也和上身的西裝一樣,有瘦長型的傾向,用材考究,除傳統的牛皮外,還有蛇皮、鱷魚皮等。這些鞋子製作精良,沉穩典雅。但名店街的鞋子價錢都不便宜,對一般人來說,最好是在名店看鞋,而到平價區買鞋。

這裡每年有許多重要的國際展覽,有四月底舉行的國際商展(International Trade Fair),九月舉行的傢俱展。每年十一月的米蘭國際皮革展,也受到國際業者的矚目,成為生產高級皮革進步技術的供應地。

這個城市值得參觀的地方很多,市區內有許多廣場,街道井然有序,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有很多新式的建築物,景色非常優美。市中心在多摩廣場,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會到此一遊。廣場建於一八六二年,四周有拱形的商店街,街道兩邊咖啡店林立,在裡面喝咖啡、聊天,非常愜意。廣場中央有艾瑪努二世紀念碑。廣場附近有高大雄偉的多摩大教堂,在這個十九世紀風格的廣場上,無時無刻總有數以千計各種膚色的人在這裡嬉戲。

多糜(Duomo)大教堂由白色大理石建成,是一座融合了法國式和哥德式的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坐落在米蘭市中心,規模僅次於羅馬聖彼得大教堂。這個主教大教堂,雄偉壯觀令人咋舌,一百三十五個尖塔形的精緻雕刻,形成教堂金字塔形的外觀,高低參差的托立著兩千四百座雕像,都是羅馬時代的人物和聖經故事的主角;中央的尖塔最高處一百零八點五公尺,最上面是聖母瑪利亞。

教堂的裝飾雕刻總共三千一百五十九尊,兩千二百四十五尊屬於外圍大理石雕刻,多數是羅馬和聖經時代的故事,九十六尊是巨大的妖魔和怪獸造形的排水口,與巴黎聖母院所見的怪獸造形相比,似乎更有意味。這座教堂光是宏偉的外貌,要細細的看,恐怕三天三夜都看不完。大文學家馬克吐溫曾說:這是一個用大理石寫詩的地方。

教堂於一三八六年開始動土,直到一八一三年歷經五個世紀才完成,據說十五世紀和十六世紀時,法國和德國也曾參與建設工程,部分的青銅門,甚至是二十世紀才完成的。教堂前後深一百四十八公尺,入口處矗立著青銅製的艾瑪努二世(Emanuele)皇帝的騎馬像。正門的入口處寬六十一公尺,高五十六公尺,是在一八○五年至一八○九年間由拿破崙下令做的。青銅門上有義大利雕刻家的「瑪利亞的一生」及米蘭市歷史的浮雕。教堂的內部,由五十二根巨大的圓柱所支撐,鑲嵌著無數精美絕倫的彩色玻璃,仰首四壁,讓人彷彿走入了彩繪玻璃的美妙故事裡。在透過彩色玻璃射入的光線照耀下,內堂充滿了莊嚴的氣氛,不由得會讓人興起一股虔誠之心。當年拿破崙征服義大利後所加冕的皇冠,至今還在這個教堂裡存放著。在教堂的後面有一百五十八階的樓梯可以通達屋頂陽台,站在陽台上可以看到林立著的四十四個尖塔群,造形各異;怪獸形狀的排水口及空中飛舞般的天使、聖者雕像、逼真得彷彿迫在眼前,令人印象深刻。在這裡遠眺米蘭,視野開闊,如果是晴天,也可以看到阿爾卑斯山著名的馬特峰。

聖瑪利亞葛拉哲(Santa Maria delleGraie)教堂是一座略帶黃色的中世紀建築物,一四六五年至一四九○年由多明尼哥派的神父建造完成,是米蘭文藝復興時代代表性的教堂。從教堂左邊門進入,是多明尼哥派的舊修道院膳廳,裡面有一幅長八公尺、寬四公尺的名畫「最後的晚餐」,是達文西傾注畢生心力,於一四九七年完成的作品。後來教堂雖曾經過多次修建,但是這幅巨作始終被珍貴地保存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一九四三年四月十五和十六日的半夜,近兩噸的炸彈將這座教堂夷成平地,但由砂囊做成的防護壁,完整地保存了這幅名作。重新修復的教堂內,展示有當時慘烈情形的照片。

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生於一四五二年,卒於一五一九年,享年六十七歲,他是偉大的畫家、雕刻家,也是工程師、音樂家和科學家。他的「最後的晚餐」是描寫耶穌基督在被釘十字架的前一晚,和雅各、聖彼得、猶太等十二門徒共進晚餐。用餐時,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之中,將有一個會背叛我。」達文西把十二門徒以三人為一組的組合,敏銳的畫出每個人的動作和心理的表情。據說他畫這幅畫時,曾在米蘭街頭遊蕩了很久,以期找出一張猶太的臉。

聖安布雷佐教堂(Basilica di Sant'Ambrogio)是在公元四世紀末,由聖安布雷佐所創設的教堂,現存的教堂是一四九二年至一四九九年由布拉曼特(Bramante)加以改建成羅馬式的建築。教堂的兩側是雄偉的鐘樓,右側建於九世紀,左側建於十二世紀,聖安布雷佐的遺體,安葬在地下室,供人瞻仰。

帕維亞修道院(Certosa di Pavia)位於米蘭南邊約二十六公里處,是一三九六年支配當時米蘭市政的維斯康提(Visconti)家族建造的修道院,但是到了十五世紀才全部完工。它是一座文藝復興式的建築物,進口處的兩側有華麗的裝飾,窗戶周圍飾以聖經和基督生涯等浮雕,中央入口處有描繪教會歷史的浮雕。七個米蘭王公肖像裝飾在入口的舊聖具室裡,有九十四尊象牙製的小像和六十六幅十五世紀的浮雕。內部有精緻的雕刻及鑲嵌飾品的聖誦隊座位。此外,有五十根柱子圍繞的中庭和二十四間被一百二十二根柱子所圍繞的神父房間,也都會給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紀念墓地位於斯一福才古堡北方約一公里處,是米蘭上流階級的墓地所在,義大利二十世紀傑出大指揮家托斯卡尼尼(Toscanini),以及十九世紀反教權主義的詩人和作家曼佐尼(Manzoni)等人,都長眠在這裡。

斯福才古堡(Castelo Sforzesco)是一座外觀古樸黝黑的建築。離多摩大教堂約十多分鐘路程,坐落在長一百七十公尺、寬九十公尺的軍事廣場(Piazzad d' Armi)上。它是統治米蘭地區達兩個世紀之久的斯福才家族的大本營,原為喬凡尼設計,經過布拉曼特和達文西之手,最後由來自佛羅倫斯的菲拉雷特完成。這座完成於一四六六年的古堡,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遭大規模轟炸。一九四三年的轟炸行動,斯福才城堡被破壞了近三分之二,後經大幅修建,才恢復了舊觀。古堡展現了十五世紀王城模式,外表充滿陽剛之氣,巨碩森嚴的城牆,深潤迴繞的護城河,顯示了當年領主的不可一世。古堡的內部也很豪華,擁有彩繪玻璃窗、刺誘帷幔、拚花地板以及達文西手刻的繩紋天花板。這座古堡現在是精緻的藝術收藏館所在地,遊客可以買票進入參觀。

它包括考古美術館、樂器博物館、圖片陳列館及法國和荷蘭作品收藏館等五個部分。其中最有觀光價值的是考古美術館(Museo d'Arte Antica),展示的除了公元前的作品外,也有羅馬時期、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代多項收集品。米開朗基羅去世前幾天還在雕製的「聖母慟子像」大理石雕像就是在這裡陳列著。此外,還有貝爾尼尼的作品「聖母、聖子」。在繪畫陳列館中可以看到文藝復興時期和十七世紀義大利大師作品,如曼特尼亞(Mantegna)和李比的「聖母瑪利亞」,以及柯勒喬(Corrggio)和蓬托莫(Pontormo)等人的作品。在古堡的後面有一個新波尼( Sempione)公園,有高一百零九公尺的瞭望臺,可以俯瞰米蘭市區的景觀。

布雷拉美術館(Plazzo e Pinaeoteca di Brera)位於布雷拉大道北端,是北義大利的藝術寶庫,當時是奉拿破崙的命令創辦的,於一八○九年八月十五日拿破崙生日那天正式開幕。它是義大利大型陳列館之一,原展品是布雷拉宮美術館的藏品,後來又有增加,這裡擁有威尼斯畫派的繪畫作品和壁畫,以及荷蘭、佛蘭德(Flander )等地畫家的寶貴作品。

保迪貝佐利美術館(Museo Poldi Pezzoli)位於斯卡拉劇場東北約兩百公尺處的曼佐尼街(Via Manzoni),是十九世紀收藏家保迪貝佐利的故居。一八七九年他去世後,把建築物及收藏品捐贈給市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被炸毀,後來又重建。對於愛好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作品的人來說,這裡可以說是一大寶庫。一樓展示的作品有十四至十八世紀精良的武器和盔甲,還有貴重的十六世紀波斯絨毯;樓梯由馬尼亞斯科用風景畫裝飾。二樓展示有文藝復興時期倫巴底畫派畫家們的作品和盧伊尼的作品;其他名作還有克羅納卡所作的「路德夫婦」的畫像,曼特尼亞所作的聖 母像,包提契利的聖母像等。但丁館的裝飾,完全是新藝術派的風格。

安布羅斯圖書館(Biblgteca Ambrosiana )位於多摩廣場西方,是十六世紀初期,由博羅梅奧(Borromeo)樞機主教所設立的圖書館,藏書多達七十五萬冊。圖書館的二樓是美術館,主要展示十五至十七世紀畫家的作品,除了包提契利的作品外,還有皮沙諾、布魯蓋爾等人以及拉斐爾的「雅典學院」作品的初稿,另外也珍藏著達文西「大西洋(Atlantic)的手稿」和「音樂家的肖像」。尤其是「大西洋的手稿」,是由一千七百五十張素描組成,充分表現了達文西的才能。

達文西科學技術博物館(Museo della Scienza e della Tecnica Leonardo da Vinci)位於聖瑪利亞教堂南面,是一九五三年為紀念達文西誕生五百周年所建造的博物館,展示達文西時代以來種種文明進步的資料。達文西是一位曠世奇才,是藝術家、科學家,也是市政專家,曾在米蘭住過很長的時間,留下了很多作品,米蘭今天的成就,大半也要歸功於他。達文西科技博物館就是把這位大師在科技方面的天分,以實物模擬展現出來。這座博物館中最值得參觀的是二樓,陳列著達文西發明的各種有趣的機械類、道具類模型。

艾瑪努二世拱廊(Galleria Vitorio Emanuele)又稱十字街,位置在多摩廣場正面的左側,建於一八七八年,是個有玻璃頂棚的十字形拱廊,巨大的拱形建築和玻璃閃閃生輝,富麗堂皇。商店街的中央裝有與兩邊房屋一樣高的圓形玻璃透明屋頂,街道地面則是用彩色大理石鋪設成圖案,整條不過長約一百公尺的街道,給人的感覺是精緻而舒適,不怕風吹雨打,繁華而不喧囂;凡是膜拜過多摩教堂的各種膚色遊客,都會來這裡小憩一番。十字路口有象徵著美、亞、非、歐四洲的鑲嵌畫,市府要舉辦的各種活動也在這裡公布。據說米蘭最好的飲食店、咖啡廳和商店都聚集在這裡。地方雖然不大,可是每天有幾萬人穿梭流連,有的閒坐露天咖啡座,有的挨戶看精品,是個很高雅、舒服的地方。

斯卡拉劇場(Teatro della Scala)位於艾瑪努二世拱廊附近的斯卡拉廣場左側,劇場前面屹立著達文西師生的塑像。劇場的前身是聖瑪利亞斯卡拉教堂,這個教堂是一三八一年米蘭王公貝魯拿保• 維斯康提的王妃建立的。一七七六年至一七七八年在教堂的遺蹟上建起了新古典式的劇場,根據王妃的名字來給劇場命名。由於十九世紀時有許多歌劇選在斯卡拉舉行第一次公演,因此斯卡拉劇場盛名遠播,成為世界性的歌劇院。威爾第根據莎士比亞的悲劇奧塞羅所作的歌劇奧塞羅(Othello)和普契尼的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首演,都是在這裡舉行。進入二十世紀後,大指揮家托斯卡尼尼的活躍,使得斯卡拉劇場聲名得以不墜。但是當時的建築受到一九四三年大空襲,被破壞殆盡,直到一九四六年才由海外歌劇愛好者,籌募基金重建完成,劇院內部鋪著紅色的華貴地毯,擁有兩千八百個座位,演出高水準的歌劇和芭蕾舞。

斯卡拉歌劇院博物館(Museo Teatralealla Scala)坐落在斯卡拉歌劇院旁邊,館內陳列著歌劇和芭蕾舞的珍貴樂譜和有關資料、原稿、半身像、舞台服裝和很多有紀念價值的歷史文件,並保存有托斯卡尼尼使用過的指揮棒,李斯特彈奏過的鋼琴和威爾第的原稿等。

蒙扎(Monza)這個古色古香的小城,它的歷史可溯至銅器時代,但由於西南方僅十一公里的米蘭過於耀眼而掩蓋了它的光芒,直到遭受異族入侵才為人所發覺,東哥德族公元四七四年在義大利建國之後,狄奧多里克(Theodoric)國王曾以這裡為避暑地開始建設,六世紀時倫巴底王后建造了宅邸和隱修院。

後來曾多次遭圍攻和洗掠。一九○○年七月二十九日,義大利國王翁貝托就在這裡遇刺。雖然蒙扎位置形同米蘭的郊區,但它已發展為倫巴底區的第三大城市,聚集著紡織、冶金和機械工廠,是一個繁忙的工業中心,生產氈帽、地毯、紡織品、機械、傢俱和玻璃等,市景也很繁榮。

在城裡有座公元五九五年興建的聖瑪利亞大教堂,裡面保存著狄奧多里克時的鐵王冠,這頂為歷代使用的王冠,曾經在一三一一年以後在米蘭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加冕,一八○五年為拿破崙加冕。大教堂已於十三世紀和十四世紀重建為希臘式,外觀是有拱門迴廊,建築正面是採綠色和白色大理石拚鑲出橫條花紋,紅色的窗子則為三色窗櫺,十分美麗。內部小禮拜堂的壁畫是由四十四幅圖組成,是當時倫巴底重要畫作,教堂內更存有許多早期重要史物。另外值得參觀的是一七七○至一七七八年所建的雷亞內別墅(Villa Reale),以及它二千四百平方呎的大花園。

另外,這裡還有世界著名的奧托多摩(Monza Autodromo)賽車場,位於一座美麗的公園內,有世界上車速最快的賽車道,每年九月份的比賽,盛況空前,十分執一鬧。另外這裡還有高爾夫球場、競技場和游泳池等設施。

米蘭的吸引人還有在阿爾卑斯群峰環抱中的五個湖區,搭車一小時可以到達。這裡遠離市區的喧鬧,也聞不到工業排出的煙霧,是米蘭的度假勝地,可以游泳、划船,將自己放鬆在橘子樹林和雪峰間。這五個湖泊由西到東分別是馬吉雷、盧加諾、科摩、伊塞奧和加爾達,它們就像五個手指伸入阿爾卑斯山脈。

馬吉雷(Maggiore)湖長三十四哩,最寬處有七哩,面積八十二平方哩,最深處一千二百二十呎。北端有十六哩深入瑞士境內,提契諾(Ticino)河自北向南穿湖而過,另外還有馬賈、托切等河注入這個湖,西岸附近有著名的博羅梅安島群。這個湖是義大利眾多湖泊中最美麗的一個,兩岸有如畫般的漁村,山茶花和杜鵑花從山坡延伸至藍色的湖水邊,偶爾還有漁人在岸邊手持釣竿釣著湖裡特產的鱒魚、狗鯊、腓魚和鱸魚。

湖區南端湖畔的阿諾納(Arona)是一個古老的城鎮,沿著美麗的湖邊公路,剛過這個小鎮保諾米奧的雕像就佇立在鎮上,他生於一五三八年,曾擔任米蘭的主教長達二十二年之久,鎮上觸目所及的環湖土地在當時都由他的家庭所擁有。這座保諾米奧的雕像非常大,遊客可以沿著螺旋梯攀登到達他手上。

另一個湖畔西南岸小鎮史特薩(Stresa)可以說是湖邊所有度假勝地中最受歡迎的地方,它位於一片橘子園和葡萄園中,是湖岸最佳散步之處。

由小鎮的岸邊還可以乘小船到神話般的博羅梅安(Borromean)群島,島的面積約二十公頃,幾個世紀來,這裡的遊客絡繹不絕。其中的貝拉島(Isola Bella)又稱美麗之島,以十七世紀的豪華宮殿和梯形花園聞名。島上的美術館收藏著豐富的綴錦畫、繪畫和甲冑,館外的花園除了滿園芳香的植物外,還有洞穴和雕像。

群島東北的馬德雷島(Isola Madre)又稱母親之島,有華麗的十八世紀宮殿和飼養著孔雀和金黃色雉雞的庭園,在島的四周種滿了棕櫚樹和柏樹。

皮卡托里島(Isola dei Pescatori)又稱漁夫之島,島上雖沒什麼特殊景觀,但是到色彩豐富的漁村走走,也能享受到散步的樂趣。

從史特薩繼續北行,穿過蜿蜓的道路就來到位於西面卹角上的帕寧扎(Pallanza)鎮,鎮上有一個植物園,是十九世紀時一位蘇格蘭人帶來分布世界各地的植物而建立的。從這個小鎮乘纜車可以到達塞索法羅(Sasso dell Ferro),這是眺望阿爾卑斯山脈的好據點。

阿爾卑斯山腰上有一個十四世紀的隱居所,是盜匪的教育感化所,在所上方突出一塊巨大的鵝卵石,據說是瑪利亞所放的。從這裡繼續北行,經過橄欖樹林,就來到一些離岸不遠的小島,這裡以前是個海盜窩,現在還可以看到十五世紀海盜所建、造型奇特的城堡廢墟。

科摩湖(Lake Como)位於馬吉雷湖東方阿爾卑斯山邊緣地帶被石灰石和花崗岩環繞的低地中。這個湖外觀呈細長狀,南北長四十六公里,最寬處四點三公里,面積一百四十五平方公里,湖的深度為四百二十公尺,是歐洲最深的湖泊。這個湖接納了許多河流和山泉,並有阿達河穿湖而過。湖中盛產鮭、鰻、鮮等魚類。湖岸植物繁茂,是一片橄欖樹、無花果樹、桑樹、栗樹和夾竹桃的多彩世界。由於湖岸高山雄峙,加上受地中海型氣候的影響,溫暖的天氣和美麗的風景使這裡自古以來就成為一個旅遊勝地。羅馬帝國時代和十八、十九世紀時期,歐洲王室、富豪及藝術家們爭相在這裡建造宏偉的別墅,這些豪華雅緻的別墅和群山綠水相映,形成了獨特迷人的特殊風格。

湖畔的科廉鎮是個擁有十萬人口的小城市,位於湖的南端,是倫巴底區科摩省省會,這個鎮名稱來自於「科莫師匠」一詞,指石匠、建築師和裝飾師的巡迴行會,他們在中世紀將倫巴底風格傳遍歐洲。

公元前一九六年被古羅馬征服,當時這裡是軍事的前哨基地。公元三七九年成為主教區,一三三五年開始由米蘭的維斯康提家族和斯一福才家族統治,這時期當地的織絲業和羊毛貿易對米蘭經濟有重要的影響。倫巴底、西班牙、法國和奧地利曾先後統治這裡,一八五九年,被G加里波第佔領,成為義大利領土。古羅馬學者老普林尼和小普林尼以及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Volta)都出生在這裡。這個城市的印刷業歷史悠久,一四七七年曾在此印刷了「聖• 約翰卡皮斯特拉諾的生平」。今天的科摩是鐵路交通樞紐和旅遊中心,並以歷史悠久的絲織業著名,設有國家絲綢研究所。

市內著名的古蹟有聖瑪利亞馬吉雷教堂,又稱為多摩教堂,是十四世紀的建築,採用哥德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格,用大理石建成。在教堂外面有一些聖徒雕像,其中有兩個與眾不同的是伯寧斯叔佺像的雕像,這兩個人都是死於因維蘇威火山爆發而遭掩埋在龐貝城內。教堂的附近還有十三世紀建成的市政府大廈和鐘樓,市博物館內收藏著考古文物。

哥諾比(Cernobbio)鎮位於科摩鎮北方約五公里處,是個別致的休閒地,擁有世界聞名的艾斯泰別墅(Villa d'Este)高級飯店,這個飯店十六世紀開始時就是歐洲王公貴族的別墅,歷史悠久,還附設有花園。

多摩鎮的東北方還有多哥(Dongo)鎮,是一九四五年墨索里尼逃難的地方。另外在科摩湖東岸,還有一座華麗的修道院,是羅馬式建築。

伊塞奧湖(Lake Iseo)是五個湖泊中最小的一個,但是湖中小島面積十三平方公里的伊索拉山,卻是義大利境內所有湖島中最大的。島上布滿栗樹和橄欖樹。這個湖名稱的由來被認為是取自埃及女神伊希斯(Isis)之名,因為她的神殿曾經建築在岸邊。這個湖現在是垂釣者的天堂,湖南端的伊塞奧鎮是一個風景幽美的避暑勝地。

盧加諾(Lugano)湖位於馬吉雷湖與科摩湖之間的阿爾卑斯山谷中,大部分屬於瑞士的領土,在義大利境內只有湖的東北部伯勒扎(Porlezza)地方,以及西南部的切瑞斯奧(Ceresio)港。湖全長三十五公里,深達兩百八十八公尺,景色宜人,遊客可以乘觀光遊艇漫遊湖上。

加爾達湖(Lake Garda)位於五大湖區的最東部分。長五十二公里,寬十八公里,最深處三百四十六公尺,面積為三百七十平方公里,是義大利最大的湖泊。薩爾卡河從北端注入,湖水從南端經明喬河導出。湖中出產鰻、鯉和鮭等魚。西、南岸一片蒼翠,種植有柑橘、橄欖、葡萄、月桃、夾竹桃、柏樹和棕櫚等樹木。湖的北側高山環繞,阿爾卑斯山阻擋了大部分冷風,天氣溫暖,呈現地中海式氣候。這裡是北義大利風景最美麗的地方之一,自古就被羅馬詩人所歌頌,德國詩人歌德也從這個湖得到過創作戲劇的靈感,迷人的風光,不僅吸引了眾多的義大利遊客,不少外國人也 慕名而來。加爾達湖畔,有一條環湖的公路,交通非常方便。

在湖的最南端,有一個名為塞米尼的小鎮(Sermione),是突出湖中的一個半島,鎮前有一座狹窄的橋和古老的通道帶領遊客進入半島。半島上有一座城堡,在靠近城堡處有一個洞室,詩人們都說這是力量的源泉。湖的西岸,遍植橄欖樹和檸檬樹,南國色彩濃厚,人們常將它與地中海岸的美麗風光相提並論。湖西南岸最寬處的塞羅(Salo)鎮,街道狹窄而古老。

塞羅東北方約五公里的湖畔,有一個小鎮加爾多尼(Gardone),市內無論是建築物還是花園,都遺留著戰火的痕跡。還有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勇的詩人戰士安魯薩(Gabriele d'Annunzio)的故居。

從加爾多尼鎮往北的山更為陡峭,成排的橄欖樹種植在山坡上,空氣中泛溢著陣陣水菜和花的香味,湖畔更有數不清的別墅和花園。

里瓦(Riva)位於加爾達湖東北端陡峭的山頂,這座山伸展至加爾達湖中。因此到里瓦旅遊必須經過好幾個隧道;這裡有十三世紀的城堡,也是風景獨特的休閒勝地。

加爾達湖東岸的托里本亞西(Torrid del Benace)是湖區的主要城鎮,鎮上有一個十四世紀法蘭克人所建的城堡,後來這個鎮的地位被加爾達鎮取代。加爾達鎮(Garda)是個古老的城鎮,它的年代可以遠溯到石器時代,這裡曾發現史前的洞穴和遺蹟,鎮南部葡萄園是葡萄名酒的原產地。另外,湖畔的馬爾卡辛(Malcesine)曾經是威尼斯艦隊在湖岸的重要據點,可以遠眺阿爾卑斯山。此外,這裡還有古代羅馬人建築的城堡,曾被倫巴底人毀壞過,後來又由法國人重建。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