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的喀喀湖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新頁面: 的的喀喀(Titicaca)湖是南美洲第二大湖,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邊境的安地斯山脈,海拔3810公尺,是全世界最高通行大船的湖,面積8300平方...)

2019年2月23日 (六) 10:25的修訂版本

的的喀喀(Titicaca)湖是南美洲第二大湖,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邊境的安地斯山脈,海拔3810公尺,是全世界最高通行大船的湖,面積8300平方公里湖是193公里,最寬處80公里,來到湖邊,幌若看到大海,湖水比海水還要湛藍。

這個湖泊和安地斯山脈是一對天然佳偶,因為低溫和強風是這個地區的兩大災害,但安地斯山脈以巨大的峭壁屏障保護著這個湖泊,減輕了強風的襲擊,而這個「高原之海」的存在,使這一帶的氣溫和濕度得到調節,使生物繁衍,景色秀美,引人入勝。

人們泛舟湖上,可以看到許多居住著三、五戶人家的「浮島」。這些漂來漂去的「浮島」並非陸地,而是鳥羅人用湖中的香蒲草綑扎而成的。這些浮島的產生,據說是位多貧窮的人,在普諾沒有能力置產,只好往水上發展。香蒲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達兩公尺,葉子細長,可以編織草席和蒲包。厚厚的香蒲草鋪疊在一起。浮力很大,烏羅人就在上面用香蒲蓋起簡陋的小草屋。烏羅人在這香蒲世界中,保持著世代相傳的生活習慣。烏羅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用整根香蒲綑扎起來的小筏,約有兩公尺長,可以載四、五個人,用長篙撐駛,縱橫馳騁在香蒲叢生的淺水區中。千百年來,烏羅人就是用這種小筏從事捕魚或攬客泛舟等貿易活動。所以,到的的喀喀湖觀察烏羅人的生活,是一項別開生面的旅遊活動。

湖中島嶼星羅棋布,共有大大小小的島嶼五十一座,地貌呈棕紫兩色,湖光島色,交相輝映,非常美麗。大多數島嶼都有人居住,島上茅屋錯落,綠樹成蔭,無數的水鳥也在島上棲息。的的喀喀島是湖中最大的島嶼,島上有印迦時代的神廟遺址。烏洛絲(Uros)浮島是代表性的浮島之一,是普諾附近最重要觀光點,走在浮島上,厚達三十公分的草墊令隨著人們踏上的重量而往下沉,像踩在彈簧床上,其軟無比,腳步收回時,草墊又彈回來。大約有一人足球場大的浮島上,約莫有近一百人生活在上面。草屋中舖上了地毯,不會挨凍受餓,但都極其簡陋,起居作都配合觀光而安排,極為有趣。太陽島上有許多極具考古價值的歷史遺跡,如太陽神廟、印迦古王宮和印迦粗石工程等,都是早年印迦人高度文明的結晶。島上的印地安人還是依循著幾千年前的生活,沿著湖邊靠漁耕生產度日。據說印加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就是在這裡落地生根而發揚光大的。埃斯特維斯島也是湖中較大的一座島嶼,它的地勢是兩頭高,中間低。在島的中央建有一座漂亮的觀光飯店,環境優雅,從臥室到餐廳。都可以俯微煙波浩渺的湖面。所以,遊客在這裡下榻,有臥於水波之上而攬山光水色之樂趣。

這裡雖然景色迷人,但人們的日常生活卻很艱難。湖區的印第安人有編織和製陶的天賦,粗笨的農具,香蒲草編製的舟筏,原始的魚叉和魚網,是他們維持生計的手段。湖的周圍有少量的耕地,當地印第安人農活要根據月亮的運行周期來決定耕種的時間。打獵是當地居民重要的副業,夫妻倆利用圍圈技術把獵物包圍起來,然後用石頭或石球把獵物打死。對於湖中島嶼上的水鳥群,他們也會設圈套捕捉;一些小動物,只要稍施毒藥就可以到手。由於食物的缺乏,人們學會了各種保存獵物的方法;有些人一天只吃一頓飯,糧食用石頭磨製,食用時往鍋裡加水和鹽。

湖區典型的農民生活是以家庭為單位。房屋大部分是直角的正方形,房頂用香蒲草蓋成圓錐形。人們按照幾何圖案織出各種顏色的花布,男人一般穿著無袖的斗蓬,女人們戴著頭飾,穿著各種各樣的裙子。當地居民還定期舉辦以物換物的交易活動,大家換完所需的物品後,便聚集在一起,在笛子和鼓的伴奏下,縱情地唱歌跳舞,直到夜幕低垂方才散去。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