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在2017年6月13日 (二) 10:47由Queenie.pan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斐濟共和國(Republic of Fiji)的原名叫做維提(Viti),也有譯稱為飛枝的,或直接叫它做飛枝群島,一向是被世人視為海上桃園。這個小島國,曾經發現過兩千多年前的中國石刻古物,由於可以證明,斐濟和中國的歷史關係,實在已經有長遠的淵遠。

目錄

原是英國殖民地

根據考古資料顯示,大約在公元前兩千年後期,斐濟居住者說澳斯特羅尼西亞話的人。公元前一三○○年,他們成功發展製陶業。公元十五世紀後,才有波里尼西亞人前來。一直到了一六四三年,歐洲人才來問津,最先被荷蘭航海家阿伯爾塔斯曼(Abel Tasman)所發現,當時他曾到瓦魯亞島和塔韋里島。十八世紀時,英國若干探險家在一七二四年後曾陸續到過境內的其他島嶼。一七七四年,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船長曾在斐濟群島東南方的小島上登陸,發現這些島上的原住民是混雜著美拉尼西亞人和波里尼西亞的人種,各島的的迎風面由波里及西亞人統治,內陸則由美拉尼西亞人管轄,構成複雜的社會。一八三五年,歐洲貿易商和第一批傳教士抵達。

對斐濟全部領土的調查,是經由美國探險南舉威爾克斯(Chores Wilkes)所率領的測量隊於一八四○年所完成的,並將它命名為魯島(Lau)群島。當時此地因擁有名貴的檀香木而受到歐洲各國和美國的注意,使得渡海而來的歐洲人日普增多。檀香木貿易吸引著美國商船前來,當時姆波(Mbau)的酋長們把那些由遇難船隻上找來的輕武器來進行內戰。

除了經營島上的極香木生意外,島上的歐美人士又陸續展開了甘蔗及棉花的栽培,但不久就遭遇到人力不足的嚴重問題,於是開始祕密買賣奴隸,也引進許多印度勞工。一八四四年島山引進槍炮等武器,使得島上六個王國的部落間勢力失去平衡,對立日深。一八五四年,一個最有影響力的菩(Bau)族酋長卡科波(King Cakobau)成為基督徒並進兩成為傳教士,後來並成為西斐濟的國王。一八五七年英國派遺駐斐濟領事主萊武卡(Levuka)。

一八七四年,英國和卡科波間完成了無條件割讓契約的簽訂,從此斐濟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一八七五年,英國人的勢力探制了整個斐濟群島。一八七九年南山上開始大規模墾植,積極從事蔗糖生產,英國殖民當局由印度僱了六萬三千名農工前來,充作主要的勞力,他們從此留在斐濟,綿綿繁衍。由於印度婦女早婚和不節育,再加上陸續有更多的印度移民前來,因此使印度人在斐濟的勢力日益擴展。一九○○年,斐濟和紐西蘭組成聯邦的計劃被拒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斐濟群島成為盟軍的重要補給站,同時也是海島軍的重要據點,當時島民不但組成了海岸防衛隊,並且加入了所羅門群島盟軍的步兵部隊,參加叢林作戰,頗享盛譽。一九五四年,英國頒行斐濟事務赦令,使當地的土著能逐漸擔任政府的重要職位。以一九六五年,當地人民向聯合國請願獨立,並於同年制定憲法。一九六六年公佈憲法,設立酋長會議,並舉行了第一次大戰。這時,斐濟群島的全部人口,已經增加到四十八萬三千二百多人,其中印度人的後裔就佔了二十四萬二千二百多人,超過了全部人口的半數。

由於印度人成為斐濟群島的多數民族,因此他們不但控制了群島上的經濟,並且還進一步地要求支配政府。在印度人中,有的信仰印度教,有的卻是回教,因此思想並不一致。但原先斐濟土著的美拉尼西亞人,智豐較印度人差,他們是尼格羅種的黑人,和巴布新幾內亞人相同,長得很醜,過去是屬於野蠻的吃人土著都純良和善,因此成為島上被統治的少數民族。

獨立後種族衝突

一九七○年十月十日,斐濟群島自英國人的手中獲得獨立。在這一天格林威治時間下午三時,斐濟國旗在首都蘇瓦的亞伯特公園中冉冉升起,兩分鐘後,紐西蘭皇家空軍的戰鬥機隊在慶祝獨立的閱兵上空通過,慶祝會上的民眾們,為這個新獨立的國家和英國女王伊麗沙白二世歡呼,正式完成了獨立慶典。同月十三日,斐濟加入聯合國為會員國。

獨立後的斐濟成為大英國協的會員國,尊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由女王任命的總督作為女王的代表,第一位總督兼軍隊總司令是喬治•卡考鮑爵士,並由當地土著組成的同盟黨執政,後由黨魁卡米塞塞馬拉(Ratu Sir Kamisese Mard)出任總理,他勵精圖治,對外主張與所有國家友好往來,與鄰國發展密切關係,重視南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合作;對內主張民族和睦,發展民族經濟,期使斐濟欣欣向榮,走上民生富裕的道路。他上任後,採取親西方立場,但標榜中立,成為美國忠實的盟邦。

一九七一年我國在斐濟設立中華民國商務代表團,一九七五年一月五日裴濟與中共建交,一九七六年二月二十九日我在斐濟的商務代表團改稱亞東貿易中心。一九七八年九月,我派農技團赴斐濟協助斐濟發展農業。

由於斐濟的憲法和複雜的舉制度,反映出島上兩大不同民族間的分歧。因為自斐濟獨立後英國人撤離時,將群島上的土地及經濟設施留給不會耕作的斐濟土著,印度裔則以低價釀承租的方式將蔗田拿來經營,加以壟斷,打擊了原住民的蔗糖事業,並且印度裔又不斷增產人口,以致使印度裔妹成為斐濟群島上的多數民族,控制了國家的經濟,甚至進一步要求支配島上的政治權力,因此引發了種族衝突事件。印度裔人士認為斐濟土著「都是一些好吃懶做的傢伙,只會製造暴力事件,企圖趕走我們。」而斐濟土著卻指控說:「印度裔不費吹灰力就從斐濟人手中接獲大量土地,再壓搾斐濟勞工,有了錢,他們的子女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並在城市間開店做生意,而我們根本沒有競爭的機會。」因此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斐濟曾經經歷一段種分裂和政治不穩定時期。不過在一九八二年馬拉領導的同盟黨在選舉中再度勝過了勢力強大的印度國民聯邦黨後,政變為計劃性經濟之後才使國內的緊張情勢趨於緩和。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斐濟政府因國內經濟不景氣而凍結了工人的工資。一九八五年二月,斐濟政府舉行首次全國最高層次的經濟大會,遭到反對黨和工會代表的聯合抵制,終於在同年七月成立勞工國家聯盟黨,由巴旺德拉擔任黨主席,主張加強議會反對黨實力,為人民提供自由教育並實現全國醫療規劃。同年,我國駐斐濟農技續簽三年合約。

在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六年中,斐濟政府和工會間就政府經濟政策的看法分歧而日益白熱化。一九八六年六月,政府撤消了對工會代表的承認,使得工會也作出強烈的反應,號召公眾起來舉行抗議集合,尋求國際社會中止和斐濟的海、空聯繫,因此國內經濟更趨惡化。一九八七年一月,斐濟工會代表大會與政府達成聯繫,規定政府在一九八七年提高固定工資百分之十五點五。南司年四月,政府恢復了對工會代表大會的承認,使雙方長達兩年的爭端得到了解決。同年四月的國內大選中,勞工國家聯盟黨和印度國民聯邦黨贏得了眾議院中的二十八個席次,擊敗執政的同盟黨,由巴旺德拉(Timoci Bavadra)出任總理。他上台後採取不結盟政策,強調「太平洋非核化」,主張禁止核子動力或擁有核子武器的艦隻進入斐濟港口。

曾發生兩次政變

盡管巴旺德拉是斐濟族人,但他卻任命了七名印度裔人土為部長,斐濟族部長只有五名,成為自獨立以來第一個由印度裔人佔多數的內閣。此舉引起斐濟原住民的極端不滿,抗議示威與投擲汽油彈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

同年五月十四日,斐濟族的上校軍官欒布卡(Sitivervi Rabuka)發動一場軍事政,在十名蒙面的軍事人員掩護下,衝入國會大廈,將正在開會中的總理巴旺德拉及其他二十七名部長等政府官員加以挾持,軟禁在首都蘇瓦市近郊的一處軍事基地。稍後欒布卡向全國發表廣播,說明這是一次不流血的政變,目的在緩和日益升高的種族紛爭,並成立軍事委員會,迅速任命一個由十七人組成的臨時執政委員會,其中包括有前總理馬拉,由欒布卡自任部長會議主席,起草新憲法,以確保以後不再選出一個印度裔為主的政權。

加尼勞總督(Ratu Sir Penaia Ganilau)拒絕承欒布卡政權的合法性,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為了擺脫危機,加尼勞總督隨時任命了一個由十九人組成的協商委員會,包托政變領袖欒布卡及其他七名臨時執政委員會成員、和斐濟大酋長理事會(Great Council of chiefs)成員及一些公職人員。由於協商委員會中只有一名印度裔,巴旺德拉總理雖也被推荐為協商委員會的成員,但他指責協商委員會的成立是違背憲法的,因此拒絕參加。

政變引發了激烈的種族衝突,斐濟處於一片混亂中,公眾要求恢復巴旺德拉總理財務,印度裔群集街頭抗議這次政變,他們手持「民主已死」、「釋放巴旺德拉總理」等標由,遊行示威群眾高呼「為斐濟的印度裔主持正義」口號,所有印度裔經營的商店也都停業以示拉議。由於印度裔態度強烈,總督加尼勞乃對全國廣播,宣布一項新的選舉計劃,並成立一個臨時國會,進行修憲以便使斐濟族的代表比例增加。臨時國會赦免政變領袖欒布卡及同謀的罪狀,並釋放因政變推播的全部官員。但斐濟族人卻對釋放巴旺德拉一事感到憤怒,他們紛紛湧上街頭,攻擊支持巴旺德拉的人,高呼擁護欒布卡的口號,暴力衝突蔓延到蘇瓦德頭,有許多印度裔被打,車輛被搗毀,最後由軍驚開抵現場,才平息了這場暴亂。 同年七月,酋長理事會批准了修憲動議,內容包托廢除參議院,將議院議席增加到七十一席,其中斐濟族人佔四十一席,印度人佔二十二席,其餘八席留給其他民族,總理必須由斐濟族人擔任,巴旺德拉反對這項動議,加尼勞總督乃邀請馬拉和巴旺德拉會議,商討建立聯合政府和恢復民主的問題。同年九月二十二日兩人達成妥協,協定成立兩黨聯合政府,暫時擱置種族矛盾。這一切引起了以欒卡為首的政變集團的不滿,認為擬議中的新憲法已把政變成果推翻,使斐濟族人在國會和內閣中居於統治地位的優勢喪失殆盡,因此在同年二十五日再度發動政,並宣布改政體為共和制。加尼勞總督立即表示拒色接受任何改變其英國女王代表的地位。欒布卡隨時宣布廢黜總督職務,並廢除一九七○年的憲法,於一九八七年十月七日正式宣布成立斐濟共和國,同時任命一個二十二人的部長委員會,由自己擔任國家元首,並聲稱將一九八八年十月把政權移交給民選政府。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五日,欒布卡和加尼勞達成協議,欒布卡不再擔任國家元首,由加尼勞出任斐濟共和國第一任總統,由馬拉組成包托有十四名由軍人在內的二十一名部長的內閣,馬拉登任內閣總統,欒布卡擔任內政部長。至此,斐濟成為在內的二十一名部長的內閣的局面。同月二十一日,斐濟主動宣布將我國駐斐濟之亞東貿易中心,正名為「中華民國駐濟共和國商務代表團」。

一九八八年二月,位於首者蘇瓦西北方向洛拉圖島(Rotuman)島上的波里尼西亞族人宣布脫離斐濟而獨立,並拒絕承認政變後成立的斐濟共和國合法地位,宣誓將繼續效忠英國女王和大英國協,並呼籲紐西蘭、澳大利亞和英國政府對洛圖馬給予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和緊急援助,但未獲積極回應。欒布卡立即派斐濟軍隊前往鎮壓,迅速平息了分離運動。為了安撫洛圖馬島上的波里尼西亞人,斐濟新政府承諾尊重島上人民的合法權益和自治權,斐濟新憲法還專門規定在國會眾議院中拉圖馬島有一個保留席位,但洛圖馬居民與斐濟中央政府間的矛盾始終存在。

此後,頸布卡在國內實行內部安全條例,並藉口發現走私武器而擴大逮補和拘押的權力,因而與西方國家和一些南太平洋島國間的關係緊張,以致斐濟大英國協成員國的資格被中止,一直到一九八八年十一月欒布卡宣布止內部安全條例後,才與上述各國全面恢復正常關係,但斐濟已失去了改變前在南太平洋論境(South Pacific Forum)中的獨特地位,由三個美拉尼西亞國家組成的美拉尼西亞先峰集團也不同意斐濟加入,悲濟與印度關係也因斐濟族人在政治上打壓印度裔而惡化,並停止雙邊貿易關係。一九九○年四月與我國簽訂中斐農技合作協定及及製糖工業合作協定。同年七月,斐濟大酋長理事長會通過了斐濟新憲法草案。一九九一年八月,再與我國簽訂中斐糖技合作協定。一九九四年三月又與我國續簽農技協定。現在斐濟共和國為南太平洋論壇,南太平洋委員會(South Pacific Commission),可侖坡計劃(Colombo Plan),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及非洲經濟組織海會員國,現任總統為馬拉,由欒布卡擔任內閣總理。

行共和國內閣制

斐濟的政治制度國體是共和國,政體採南入閣制。根據一九九○年實施的憲法規定,這個島國定每年的十月十日為國慶日。國旗以淺藍色為底,代表斐濟是南太平洋中的島國。右上角的圖案是一面英國國旗,象徵著它是由英國獨立出來的的,左邊有一個盾形國徽,國徽白底的紅十字上端極臥著一頭帶著王冠的黃色獅子,代表斐濟土著酋長的勢力,左上方有一棵綠色的椰子樹,右上方是一叢綠色的甘蔗,在下方是一種黃色的香蕉,代表這個國家境內最重要的農產品,右下方是一隻代表愛好和平啣著橄欖樹枝的偈色和平鴿。

行政權屬於內閣總理,因此總理是國內最有權勢的人物,由國會眾議中多數黨領袖登任,並且必須是斐濟族人。內閣由總理、察總長及十七位部會首長組成,其中最重要的有內政、外交、國防、教育、財政、交通、對外貿易、農業、漁業和業等部。檢察總長及各部會首長由總理自參議院議員中選任。內閣重要的職責為編列國家預象、執行國家憲法所賦予的公權力,主持國家各項建議、保障人民各項基本人權、改善國民生活等。

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全國分為中央(Central)、東部(Eastern)、北部(Northern)和西部(Western)等四個大區(Dirision),以及(Ba)、布亞(Bua)、卡考德羅韋(Cakaudrove)、卡達武(Kadavu)、拉烏(Lau)、洛邁維蒂(Lomaiviti)、馬夸塔(Macuata)、納德羅加-納沃薩(Nadroga-Navosa)、奈塔西里(Naitasiri)、納莫西(Namosi)、拉(Ra)、雷瓦(Rewa)、塞魯阿(Serua)和洛圖馬島(The Island of Rotuma)等十四個省(Province)。

立法權屬於國會,國會分參眾兩院,眾議院權力大於參議院。參議院共有三十四個席次,其中二十四席由斐濟族人士佔有。有十二名參議員由大酋長理事會任命,有十一名由總理推薦,有十名由反對黨領袖推荐,另一名由洛國馬島義會推荐,然後由總統任命,無立法權,但是對土著地立法有否決權。參議員任期六年,可以連任,正副議長由參議員中互選產生。眾議院有眾議員七十名,採取種族保障名額制,其中斐濟人佔三十七席,印度裔佔二十七席,主要是歐洲人後裔的其他人種佔五席,洛國馬島人佔一席,眾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五年,可以連選連任,眾議員不得出任內閣閣員,眾議院正副議長由眾議員中互選產生。眾議院主要職權為審核及制定國家法律,審核國家預算,監督政府施政等。所有國會議員在國會中有言論免責權,他們在國會中所發展的言論或所有的表演,對外不負法律上的責任。除非是重罰的現行犯,非經國會的同意,司法機構或軍警單位不得加以傳訊或逮捕。

司法權多於各級法院,司法獨立,不受政治權的干涉。法院分為上訴法院、最高法院及地方法院,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兼上訴法院院長。

國內主要的政黨有以斐濟人為主的同盟黨,以印度裔為主的勞工國家聯盟黨、西部聯合陣線及斐濟人政黨等。

有八百多個島嶼

這個國家是美拉尼西亞群的一部分,由八百二十四個海底火山小島組成,如天女散花般散綴在海面上。其中面積超過一平方哩的小島一共有三百三十二個,有人居住在島嶼則有一百零六個,其餘各島多種植簡單的農作物,或成為海上漁民暫時棲身之所。這個位置在澳洲東北的島國,一向是南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戰略居點之一。它的經緯度位置是在南緯十六度到二十一度,以及東經一百七十三度至一百八十三度之間。斐濟北面隔海與艾爾利斯群島(Ellice Island)吐瓦魯和基里巴斯等島國相望,東北隔海與西薩摩亞遙遙相對,東邊隔海與東加為鄰,南距紐西蘭兩千一百公里,西和萬那杜共和國及法屬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島嶼對峙,並與澳大利亞相隔三千一百哩,因為地緣關係,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國,對斐濟有很大的影響力,而斐濟也成為澳、紐兩國赴北美必經之地,素有「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之稱。

斐濟群島散布在二十公里的海面上,其中陸地只佔百分之三,全國總面積一萬八千二百七十二平方公里,約合七千零七十八平方哩。這個島國四週的海域上,不但有許多小島,並且有許多危險的暗礁,形成一道天然的保護圈,使外來的船隻不容易侵入。

由於國內各大島嶼都是由死火山形成,因此到處都有溫泉。群島中較大的島嶼聳立著很多山,海拔約為四千呎,其中很多是人煙罕至之地,海岸地帶面積不大,平坦中微微起伏,大島上有許多水量較為豐沛的河流,流水自內陸沖來大量沙土,在河口地帶形成沖積平原。境內有席加托卡(Sigatoka)、瓦、巴(Ba)和迪呂克堤(Dreketi)等主要流川所形成的海岸三角洲,含有斐濟大部分肥沃的可耕地。島嶼四週都是珊胡礁,但是濟效用高的環礁卻不多。

斐濟的主島叫做維提島(Viti Levu)又叫做大斐濟空,它的經緯度位置為東經一百七十八度,南緯十八度,面積為一千零三百六十平方公里,全國百分之八十人口都集中在此,首都蘇瓦就在這個島上。大斐濟島屬海洋性氣候,常年如夏,但因有舒爽的東南季風吹拂,所以夏天最熱不超過攝氏三十四度,冬天最冷不低於攝氏十六度,雨量非常豐富。主島上最大的河流叫做雷瓦(Rewa)河,河水清靜,有座鐵橋跨越其上,這裡每年五至十一月是寒季,但仍然很勢,維提島上的托曼維山(Tomanivi)海拔一千三百二十三公尺,為國內最高點。

境內第二大島叫故瓦魯亞島(Vanua Levu),經緯度位置東經一百七十九度十五分、南緯十六度三十三分,面積約五千五百三十五平方公里。在它的東南海域上還有一座馬戈(Mango)島,面積兩千一百六十公頃,島上遍植椰子,年產椰子兩千公噸,日本東急會社在這裡投資六百萬美元,使它成為一座國際觀光花園。在附近的布(Bna)島上,種植有三十公頃的檀香木,也成為一處吸引觀光客的地方,但是若未獲得特別許可是不能前往參觀的。

公元一九九九年,斐濟在瓦魯亞島180度子午線穿過的地方,興建了一座由50萬塊磚頭堆砌的凹牆,以迎接新千禧年的到來,叫做千禧牆。而且把它上網,遊客可以下單認購,在磚上簽名認證,每塊500美元。在通過的海漢,鋪設一條走廊,遊客行走其上,可在同一地方和兩邊,同時看到日出與日落,十分神奇。 維提島、瓦魯亞島和許多小島構成斐濟兩側島弧,外側有瓦薩瓦群島如花錦般細碎的散列著。東側島弧則是由10萬平方公里散布的許多小島組成的勞奧列島。 塔韋里(Taveuni)島位於瓦魯亞島東方,是國內第三大島,也是一個火山島,面積470平方公里,經緯度為西經179度58分,南緯16度51分,島上最高峰海拔1241公里,有中央山脈,西岸的索莫索莫(Somosomo)是島上的最大鄉鎮,包括附近島嶼在內,一共只有一萬二千五百名人口,大部分是美拉尼西亞人,椰乾是島上的主要產物。這裡的海域是南太平洋的水中樂園,水溫經常保持在攝氏二十五度左右,全年都可以潛水,穿簿型潛水衣即可保暖此地著名的潛水點就有十個潛水點,其中有「大白牆」是水中斷崖,非常壯觀。

另有一處「動物園」潛水者在水深七、八公尺處可以透視水深七十公尺以下的海底世院,經常可發現鯊魚等富刺激性的水中大動物,並有最美的珊瑚和蝶魚群、雀鯛和園鰻等魚群。

維提島南方隔卡達霧水道的卡達霧(Kandavu)島,經緯度位置為東經一百七十八度十三分、南緯十九度三分,是斐濟東部大區的火山島,面積411平方公里,中部有一脊,最高點的華盛頓峰海拔838公尺,坡地土質非常肥沃,南部和東南部是林區。北岸的武尼塞亞(Vunisea)是長達霧省的省會。勞奧群島(Lau Group)又稱東方群島(Enstern Group),坐落在科羅(Koro)海以東,經緯度位置為西經一百七十八度三十分,南緯十八度二十分,陸地總面積四百三十五平方公里,主要石灰岩結構,主島瓦努亞巴拉武(Vanau Balavu)有轉運椰乾的洛馬洛馬(Loma Loma)港。這個群島屬東大區的勞奧省,省會圖姆(Tubou)位在拉肯巴(Lakeba)島上,有十四萬名人口,多靈美拉尼西亞和波里尼西亞人的混血種。 亞薩瓦群島(Yasawa Group)位在維提島西北柏萊水道外,是斐濟西部大區內大約由二十個火山島組成的列島,經緯度位置為東經一百七十七度二十三分,南緯十七度,總面積一百三十五平方公里,共有四千八百名人口,旅遊業為島民的主要經濟支柱,有亞薩瓦和納維蒂(Naviti)兩個主島。

此外,斐濟境內比較重要的島嶼還有富朗河(Fulanga)、坎巴達(Kambara)、科羅、馬圖庫(Matuku)、姆本加(Mbengga)、莫阿拉(Moala)、恩高(Ngan)、蘭比(Rambi)、靈戈爾德(Ringgold)、錫孔比亞(Thikombia)、瑪娜(Mana)、太平原(Plantaton)、金銀島(Treasure)、托托亞(Totoya)、瓦圖萊萊(Vatulele)、旺加瓦(Wanggava)和瓦亞(Waya)等島。

斐濟地處東南信風帶,呈現熱帶海洋性氣候,這是因為受到兩個重要因素影響,一是正好位在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另外就是島嶼漂浮在廣大的洋面上。這個島國偶而有颶風,全年氣溫都很高,但炎熱的季節裡受清涼的海風吹拂,使暑氣降低很多。年平均氣溫為攝氏二十七度,每年十二月至翌年四月的夏季,最高氣溫為攝氏三十五度;每年元至九月的冬季,最低氣溫為攝氏十五點六度。

降雨量主要受地形地伏所影響,年雨量由西北部背風面的1780公益,至東南部迎風面的3050公釐不等。濕氣最大的地區,一年中濕氣都是固定的,而背風區的乾季和雨季則非常明顯,一般降雨量集中在每年十一月至翌年的四月。

斐濟島物產豐富

斐濟的主要產業為農業,另外還有規模較小的地下資源開發、漁業及畜牧業等。觀光業是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佔外匯收入首位。

斐濟可耕地佔全部土地的八分之一,但已耕作的土地只佔國土總面積的百分之十三,並且只限於維提島及瓦魯亞島較平坦的海岸地區。但農業發達,種有甘蔗、椰子、可可、香蕉、稻米、鳳梨、菸葉、玉米、咖啡、甘薯、芋頭、蠶豆、南瓜、花生、生薑、樹薯、水果和蔬菜等。出口方面則以甘蔗、椰子、香蕉為主。

甘蔗的栽培是島上的主要產業,國內有兩種獨立糖農,砂糖輸出額約為一億三百九十萬斐元,佔總出口額的百分之五十六點七,只要國際市場一有變動,就會直接影響斐濟的經濟,而斐濟糖的收成,也會影響世界期貨市場;經過國際糖業組織協定,再加上歐洲共同市場的商業援助,及美國、紐西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家的長期貿易合約,斐濟的砂糖業乃呈現光明的遠景。斐濟的第二項重要的商業產品則是椰子,在各島上均有生產。

在所有的農產品中,其中咖啡等產量一萬三千噸,蔗糖一百五十萬噸,椰子二十一萬噸椰肉兩萬一千噸,米兩萬一千噸,椰乾兩萬五千噸,椰油一萬六千五百噸,可可六百噸,生薑五千七百噸,花生飛千噸,樹薯九萬八千噸。

這裡的農家都飼養一些牛、羊、豬、馬、雞和鴨等家畜家禽為副業。全國有牛十五萬六千多頭,豬兩萬八半多頭,羊五萬六千多只,馬四萬多匹,家禽一百多萬隻。牛肉已有剩餘製成罐頭外銷,奶粉和乳酪則須進口。斐濟的天然林場開發後多適宜種牧草地,因此畜牧業前途看好。

境內森林茂盛,但多未開發,東及東南斜面濕氣較大,雖有濃密熱帶森林覆蓋,但很多地方沒有茂密的森林,有些地方只生長著一些細竹。斜面海拔在四百公尺以上的地區,有裸子植物森林。西及西北的斜面較為乾燥,有廣闊的草原、灌木林和熱帶莽原。

斐濟生產原木以外銷為主,面積達一百一十八萬五千多公煩,占全國土地面積百分之六十三點五,現在每年輸出原木約五百萬多立方呎。由於東南亞各國限制原木輸出,所以使斐濟原木的輸出量也在增加中。

此外,夾板工業已獲發展,現在每年可以輸出夾兩千五百萬平方呎。在斐濟森林中,有一種棲息在樹上的變色龍,卵卻產在地面上,容易被其他野獸吃掉,因此已成為被保護的瀕臨絕種動物。

斐濟四面環海,海業資源豐富,附近海域成產海參,但因捕魚設備落後,因此目前漁業年產量只有一萬五千公噸左右。但是魚類製罐工業非常發達,多收購鄰近公海上作業的外國漁船的漁獲物加工,各種魚類加工品輸出值每年過一千萬美元,其中僅魷魚罐頭每年就輸出達五千噸,由於原料供應充足,魚類制罐工業正在擴大生產中。斐濟太平洋漁業公司共擁有十艘遠洋漁船,與台灣的九艘遠洋船合作在西蘭領海捕魚。此外,斐濟也養殖有淡水蝦及鯉魚。

這個國家礦藏豐富,但多未進行開採,現在業已開採的以黃金為主,粗金年產量約肉千五百公斤,金礦在維提省北部瓦圖庫科島拉市附近,每年可以輸出十一萬兩,價值一千六百萬美元。楠迪附近蘊藏錳礦,目前已經開採。此外,境內還有少量白銀、銅、鐵攀土和石灰石的生產。

斐濟工業以輕工業為主,主要的有啤酒、製糖、農產品加工、鋼鐵、發電、水泥、汽車修護、肥料、紡織、麵粉、香煙、成衣、鞋帽、小五金、手工藝品、鋸木、魚罐頭、煉油、夾板、日用品、塑膠製品、化學製品、紙張印刷、機械修護和家電修護等工廠。其中以糖廠規模最大,是輸出物品的大宗,獨佔輸出總額的二分之一以上。

在對外貿易方面,每年輸出總值約六億六千五百萬美元,主要輸出品是砂糖、粗金、魚罐頭、牛肉、成衣、電池、果汁、椰乾、椰油、薑粉、原木、夾板、餅乾和手工藝品等。

平均全年輸入總值約為八億八千五百萬美元,主要輸入品有石油、煤、米、鋼鐵、魚貨、農業機械、電汽產品、金屬製品、塑膠產品、人造纖維紡織品、水泥、柏油、肥料、交通工具及零配件、文具、建築材料、飲料、食油、化粧品、藥品、傢俱和日常消費品等。

主要貿易對象為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大韓民國、香港、台灣、東加和西薩摩亞等。全年國家預算約九億五半萬美元。貨幣單位叫做斐元(Fiji Dollar),每一斐元分為一百分(Cents)。硬幣單位有1、2、5、10、20和50分等六種,紙幣有1、2、5、10和20斐元等五種,在匯率方面,每一美元約等於1.42斐元。國民平均所得約為每人每年4200美元。

為了振興經濟,斐濟渴望引進外姿,並訂有許多優惠辦法,當地擁有工資低且具有生產力、受過工業訓練會說英語的勞工,斐濟政府與澳大利亞、紐西蘭、歐洲共同市場、美國和日本等,都簽訂有特惠關稅優待的協定。凡外銷事業,斐濟政府給予十三年的免稅優待。

這個國家交通情況不錯,尤以空中交通為方便。楠迪國際機場是外國觀光客進出斐濟的國門,有許多家外國航空公司的國際班機在此起降。國營斐濟航空公司的班機有十四個航點,可飛往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大洋州各國。

首都為蘇瓦市近郊的瑙索里(Nausori)機場,規模較楠迪為小,是一個國內兼國際機場只能降落波音737以上中小型民航客機,自大洋洲東加、吐瓦魯和諾魯等鄰國來的小型國際班機則在此地降落,自歐美、日、韓、澳、紐來的大型國際航班,則在楠讚迪降落。由楠迪到蘇瓦距離約為兩百公里,飛機航程約三十分鐘,巴士車程要三個小時。

國內航空交通也很方便,國營的斐濟航空公司(Air pacific)FJ的班機,每天有五個航班的客機往返蘇瓦和楠迪間,蘇瓦和其他離島間,每天都有九人座的小客機營運,部分地區還有水上飛機租僅。

從機場到市區,有公共汽車和計程車服務一些較大的旅館如經事先安排,也可提供接送服務。租車服務也相當方便,在機場出口處就有許多租車公司如AVIS、Budget、Hertz和National等,可直拉洽詢,租車費用依車種而不同,通常每日60斐元左右,油費另計,另每哩車程另加收斐常15分。當地開車是靠左邊行駛,車輛方向盤在右座,與我國駕車習慣正好相反,因此租車駕駛特要特別小心,加上道路施工不良,路面不平多坑洞和滾石,如超車、超速或急轉彎未減束,都極易釀成車禍,在斐濟租車不需國際駕照,本國駕照可,租車看年齡限在21歲以上。

在海上交通方面,因斐濟四面環海,所以在蘇瓦、楠、拉托卡和萊武卡等各港口城市,都有圖內外船隻與國外通行,除了客運多借重航空外,一船貨運進出口,還是要利用各港口的碼頭設施,也有渡輪和一般船舶往返國內各島嶼間。斐濟全國有排水量一百噸以上的商船共約60艘,總噸位約350000噸。

斐濟的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雖然也有一條鐵路,但只有幾十公里長,供在各糖廠附近載運甘蔗,都是小火車,不能作為客運的交通工具。

公路全長四萬八千公里,其中有一萬二千公里是全天候通行的公路,有環島公路連絡主島交通,一船公路都是巴士當運。

積極發展觀光業

風光明媚的斐濟群島,坐落在美拉尼西亞和波里尼西亞的交會點上,在種族結構上是屬於美拉尼西亞,在文化上卻屬於波里尼西亞。東經180度的國際換日線,正好穿過群島上塔韋里島的正中央,使來到島上的觀光客可以跨越日夜子午線,享受「從昨天走回今天,或由今天一腳跨入明天」的樂趣,這個美麗的島國,有人稱之為「南太平洋的天堂」或「南太平洋之珠」。澳大利亞有一位女詩人曾寫下一首詩讚美這個美麗、寧靜而又友善的熱帶島國,她這樣的寫著:我為斐濟歌唱:

斐濟──在熱帶,世外之蓬萊,遊樂之地;

斐濟──在南太平洋中……是太陽下的一片群島。

斐濟──土風的村落,人性友善。

斐濟──天然美景好遊歷;飛機可達,遊航在港灣裡。

斐濟──人人都說:「布拉」(Bula)!「布拉」。笑容可掬,不離口地說著:「您好哩!歡迎!」「您好!歡迎!」

「你沙‧布拉」(Nisa Bula)是斐濟人繞的問候語,Bula有祝你健康、長壽的意思,身為外來的遊客,當他們咧美嘴笑著打招呼時,只要簡單的回答:Bula即可。

由上面這首詩來看,可知斐濟是一個非常重視觀光事業的島國,國內共有兩萬三千多人從事觀光業,其觀光收入已成為外匯的最主要來源,在2000年前已有三十萬億多旅客入境觀光,每年觀光外匯收入高達三億五千五百萬美元。在所有的觀光客中,以澳大利亞人最多,其次為美國人,紐西蘭人以及日本人,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日本旅客,是來度蜜月的。

前往斐濟觀光,利用航空最為方便,但台灣沒有航班直飛斐濟。由於斐濟位處聯絡北美、澳洲的主要航線上所以空中交通非常頻繁。我國人民前往斐濟旅行,可以選擇許多航線前往。通常可借道夏威夷,然後轉乘美國大陸、澳大利亞或紐西蘭、奧克蘭、基督城等航空公司的班機,前往斐濟的(Nadi)楠迪國際機場。也可搭乘泰航班機前往韓國首爾,然後改乘韓航班機前往楠迪,兩段航程約需十三小時。日航和紐西蘭航空公司每週有兩個航班往返於東京、楠迪和紐西蘭之間,這條航線最方便,也最能節省時間。還有一條航線是由菲律賓的馬尼拉轉搭諾魯航空公司的班機飛諾魯,然後轉往斐濟,但是諾魯航空公司的班機經常會停飛,服務較差。最理想的走法是自台灣有很多航空公司的班機飛往日本的東京或大叛,再轉搭斐濟航空公司的波音七四七巨無霸客機直飛楠迪國際機場。

這個國家對觀光客非常友善,對我國人民更是友好,斐濟雖然與我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持中華民國護照入境的觀光客,都不必事先辦理簽證,只需持有回程機票,就可在機場獲得一個月時間之落地觀光許可最長可延長至六個月。進入斐濟海關驗關手續簡便。如果在斐濟停留時間需超過一個月,可以持護照到蘇瓦或楠迪的斐濟移民局辦理延期手續,但以半年為限,並且不收費用。如果想在斐濟長期居留,就必須在斐濟境內辦理公司登記或設廠,經批准後才可以申請為期三年的居留工作證。

斐濟駐台貿易及觀光代表處的連絡地址為台北市基隆路一段333號國貿大樓3212室,電話(02)2757-9596,有斐濟前往的民眾可逕往洽詢。網址為http:/222.fijittor/org.tw或http:/www.fijifvb.gov.fj 觀光客如非來自疫區,沒有任何檢疫限制。但對各類蔬菜、水果、植物、種子、肉類乳類產品和水產品等,都需持有產地檢疫證明及相關農、漁部門之許可證才可攜入,不然將被銷燬。如果攜帶狗、貓、蛇、猴等寵物入境,都要申請輸入許可證,並需要留置海關受檢一星期。

斐濟國際機場設在楠迪,旅客需在這裡辦理入境手續,首先將黃色英文斐濟移民入境卡(Fiji Immigration Arrive Card)填妥,連同護照交入境處海關人員查驗後,護照被加蓋停留期限之入境戳記、與另一聯小黃單一起夾於護照內退回,小黃單要小心保存,便於出境時繳回作電腦查核之用。這時旅客可到轉盤處取回行李,當地海關對一般觀光客的行李多免檢查。

根據當地海關的規定,每名成年旅客入境時,除了本身行李、旅行裝備及隨身飾物外,還可免稅攜入烈酒(Spirits)兩公升或紅、白酒(Wine)四公升或啤酒四公升,煙五百支或五十枝雪茄或五百公克菸絲。除水果及部分產品因受檢疫之影響不得攜入外,其他並沒有特殊規定。

這個國家有外匯管制,但執行並不嚴格。外幣在機場、大飯店或銀行都可以兌換斐幣,手續簡便;美元在一些大商店可以直接使用。離境時也不需檢查兌換水單就可換回外幣。

出境手續也多在楠迪國際機場辦理,旅客持機票護照到航空公司櫃台辦理登機手續,經劃位及繳納二十斐文機場稅取得登機卡,12歲以下孩童免稅。交運之行李超重太多需付超重行李費。出關時填寫色出境卡,連同護照、登機卡、入境時之小黃單交給關員,在護照上加蓋出境戳記後就完成離境手續。在進入候機室前手提行李需經安全檢查,通過後進入候機室離境。

這個國家電話裝置率和使用率都很高,電話設施也算進步,在首都蘇瓦市的大部分地方,都可裝設國際直撥電話(ISD),離島間都有無線電話可通,本島上一般電話也無遠弗屆,但除了使用私人、公司行號、政府機關或大飯店的自動電話外,人們要撥長途電話或國際電話都要到電話局請求撥號,並且按通話時間收現付費。斐濟的公共電話並不多見,只有機場、碼頭、車站、電信局、郵局和市場附近才有公用投幣電話,一般路旁公共電話極少。使用公共電話市內一通二十分斐元。當地電話國碼為679。撥電話回台灣在電話局或旅館都要接線生協助,旅館要加一、兩成服務費。如使用一般自動電話,應先撥012請電話局接線生接通電話;如用國際直撥電話回台北,則應先撥05,再撥我國國碼886,再撥地區號碼2(注意不加0),再撥要接通之電話。如在斐濟用直撥電話給本公司,則撥05886-25238151即可。當地緊急求救電話號碼為000,可叫救護車、消防車及警察協助。斐濟國際電信局全日二十四小時營業,可代發電報、電傳(Telex)和傳真(FAX)。

郵政服務水準尚可,遺失率不高,但是街上郵筒太少,寄信多要到郵局辦理,收信也多靠租用郵局信箱,由收信人到郵局自取;郵差挨門挨戶投遞信件的服務還不普遍。由我國寄往斐濟的航空信件六至十天可到,由斐濟寄至我國的航空信則要八至十二天,如果水運平信或包裹,則要需時四十五至六十天。重要信件仍以掛號或國際快遞較為妥當。

斐濟現在已被大家認為是最好的蜜月勝地,靜謐不會被人打擾外,還有許多活動包話:帆船、香蕉船、滑水、水上摩托車、獨木舟、快艇、潛水、打網球、高爾夫球等可供選擇。白天還有遊輪出海,遍覽各島的海上風光或乘潛水艇探賞美麗的海底世界。在享受一頓豐富的可口海鮮大多後,坐在椰影飄搖的海邊,體驗斐濟柔情的夜,或欣賞一段傳統舞蹈和過火表演。

晚上沐浴後,還可以到綠草如茵的海邊草地上,仰臥璀璨繁星密布的夜空,與愛人互訴衷情。或者到酒吧慢嘗醇酒、細啜咖啡,聆聽現場演唱的熱鬧氣氛,浪漫多彩的生活使這個蜜月之旅永生回味。

因此許多世界名流都選擇這裡做他們的蜜月寶地,包括微軟(Microsoft)老板比爾蓋茲(Bill Gates)、好萊塢巨星米雪菲佛(Michelle Pfeiffer)、金凱利(Jim Carey)都是近年來選擇斐濟渡蜜月的名人,其他巨星如Fran Dreshner(天才保姆)、Pierce Brosnan(007)、名歌手Celine Dion及Patrick Steward(星傘爭霸戰)亦都是最近曾赴斐濟渡假。由此可見這個國家的獨特媚力所在。

斐濟很多知名的五星級餐館還有傳統斐濟人所居住的茅屋,因此訂房不會有太大問題,即使在慶典的日子,儘管大飯店都已客滿,可是一般旅館價廉物美,不愁沒有住宿的地方。在飲食衛生方面,斐濟人因印度人約佔半數,受宗教信仰不同之影響,對豬、牛、羊肉各有禁忌,但我國人民前來斐濟旅遊,在飲食方面大致不成問題,一般餐廳的衛生條件也可以接受。例如斐濟有一道鰻魚沙拉可可達(Kokoda),是用生魚肉切丁拌以椰汁、檸檬汁和洋蔥碎粒。另一道當地風味傳統餐洛沃(Lovo)是將肉類或雞和芋頭等蔬菜,再用芋頭葉或香蕉葉包裹後埋入地下,上面放置炙熱的石頭或木段燃之使烤熟,充滿了原始風味,類似我國叫花子雞的做法,是太平洋一帶人民的共同食物。這些食物看似不潔,但很少有食物中毒或吃後拉肚子的情形發生。

斐濟雖然是個落後的島國,但過去在英國殖民時代已為它建立了良好的衛生條件和環境。所以歷年來傳染病極少,偶爾有登革熱局部流行,也都會被迅速撲滅。可是這個國家境內蚊多而虐,外國人居住在這裡,最需要的東西就是紗窗。這裡紗窗價格很貴,動輒百元美金,臥床上也非掛蚊帳不可。來自台灣的紗蚊帳在這裡銷路很好。

斐濟時差比我國快四小時,在第一流的觀光大飯店裡自來水可以生飲,但仍以飲礦泉水、開水或飲料為佳。

小費方面,政府的旅館和餐廳徵收百分之十附加稅,一般服務業政府並不鼓勵小費制度,願觀光客如自願給予小費,當然更受歡迎。

電源規格兩百四十伏特五十週波交流電,使用圓形三平腳(3pin)型插頭,但觀光飯店裡有一百一十伏特電壓轉換插頭。電視系統探用與澳、紐相同的PAL系統,但國際系統的電視機及錄影機相當普遍。

當地一般的民生消費額為:中、下級旅館每晚十至五十元斐幣,高級度假旅館為65元至300元斐幣,晚餐約5至25元,電影票1.5元,啤酒每罐2~3元。

因地處南半球亞熱帶,與我國寒暑顛倒,但因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四季如春,沒有冬天,所以在衣著方面只需夏秋裝,不需要冬裝。在斐濟一般性應酬中,男性以穿香港衫為主,很少有穿西裝的場合,女性也以洋裝為主。當地男人們都穿叫做蘇魯(Sulu)的褲子,女性則穿一種叫做川巴(Chamba)的傳統服裝;印度裔多穿一種叫紗麗的服裝。最特別的是當地男人穿直筒褲屬於正式服裝。觀光業者穿的裙襬是平直的,而飯店的警衛或警察的裙襬則作鋸齒狀。一般說來,這裡人們對穿著採放任態度,他們衣著無拘無束,極不論究,除了上教堂穿著比較整濟外,平時上班、會客、酒會、宴會以穿著香港衫的居多;還有一些年輕男子會信手拈來一朵花插在耳上。

在風俗民習方面,當地文化落後,民風保守,女性遊客衣著不可過份暴露。斐濟人相當友善好客,如它邀前往作客,宜略帶禮物以視禮貌。此外,拜訪斐濟土著村落時儘量不要載帽子,以免觸犯了酋長的尊嚴。也不要輕易摸他人的頭,那是一種侮辱。在進入斐濟人的住屋時,一定要脫鞋。

到了蘇瓦和勞杞卡市遊覽的旅客,只要花十至十五美元不等,就可乘搭一種專供參觀活動、有冷氣設備的小型公共沈車,作環島沿途參觀、訪問一些村落和古老的神廟,還可以前往各回教寺或印度廟膽仰。

島上椰林處處,青椰子的汁是最清潔和最營養的飲料,並且有退除肝火的神效。島上土人爬樹和猴子一樣靈活快速,他們擲給你一個大椰子,打開一喝,其趣味絕非住城市中所能體會到。

伊薩來(Isa Lei)是斐濟最能表現情感的名歌,歌詞情意綿綿,在賓客將要離去的時候,島民們男女合唱,旋律有些悲凄,深富情感。

這裡的夜總會中可以看到土人表演走火石、叉魚舞、扇子舞、土風音樂以及歌唱舞蹈。遊客們在斐濟海灘上游泳和作日光浴,也是一大享受;沿海淺灘上可以看到土人們,男男女有圍成圈子捉魚,別有一番情趣。

這個國家的辦公時間,政府機關每週一到週五辦公五天,每天是上午八時至下午一時,然後再由下午二時到四時三十分;因為星期五是週末,因此下午辦公時間為二時至六時。一般公司行號大多數和政府機關相同,也有少數私人企業上午還有部分人員工作半天。銀行上班時間和政府機關同,但對外營業時間為週一到週四的上午九時三十分到下午三時,週五自上午十時到下午四時,中午內部輪休,對外不休息。電信局和郵局上班時間是週一到週五的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中午不休息。一般商店的營業時間週一到週五是上午九時到下午五時,星期六是上午九時到下午一時,星期六公休,但是免稅商店星期六也營業。

在國定假日方面有一月一日新年(New Year's Day),三月十日青年節(Youth Day),復活節後的星期五(Easter Friday),四月份復活節後的星期一(Easter Monday),五月二十九日Ratu Sukuna Day,六月十九日女王生日(Queen's Birthday),七月二十四行憲紀念日(Constitution Day),八月四日銀行節、八月七日先知穆罕默德誕辰(Prophet Mohammee's Birthday),十月九日斐濟日(Fiji Day),十月二十三日Diwah,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Christmas Day)和十二月二十六日聖誕送禮節(Boxing Day)等。

蘇瓦市景色優美

蘇瓦(Suva)位於維提島的東南部,是南太平洋上僅次於檀香山的大都會,它正好坐落在面積十五萬平方公里的半島上,瀕臨南太平洋的海灣,形成一個天然良港,自古以來就是繁葉的貿易港口,是全國最重要的貨物線吞叼,主要農產品都由這裡輸出;現在則是環球豪華客輪停靠的港口。

蘇瓦自一九八二年以來,一直是斐濟首都,也是全國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的中心,並且是國內最大的城市和最主要的港口,也可算是南太平洋諸島中除紐、澳外最具國際化及活力的城市,約有十四萬名人口,其中印度人佔半數以上,它的位置在南緯十八度二分、東經一百七十八度二十四分間。多雨及陰雨不定是當地的特色,平均年雨量有三千公釐。七月分平均氣溫為攝氏二十二度,十二月分平均氣溫為三十度。

市區很小,沿著海岸向東西兩面發展。市內有很多免稅商店,大概是想學香港,要把蘇瓦變成自由市。市面一般商店所售的物品,以印度手工藝品和皮件最多,電器用品和照相機等也都有,但是價錢不算便宜。

這個小都市的交通非常方便,郊區的瑙索里(Nausori)民航機場有不錯的場站設施,有民航班機和楠迪國際民航機場以及國內其他的小型民航機場通航,班次很多,非常便利。自機場至市區有機場巴士營運,營業時間為每天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車程約三十分鐘,票價約一點三斐文。如果從機場搭計程車至市中心,車資則為十三斐元。海上交通更是發達,由這裡出發的船隻,可以與各鄰國的港口通航。市區對外交通有公路巴士,非常方便。

市區大罪運輸工具以公共汽車為主,各路線由公共汽車總站出發,十五分鐘就有一班,非常準時。由於天氣熱,車上又無空調,所有公共汽車窗戶都沒有玻璃。又由於當地汽車進口稅很高,大多數人都買不起轎車,大約只有十分之一人擁有自用車,其他人的日常交通多仰賴公共汽車。公共汽車計價以距離計算,車上有售票員計費,由楠迪國際機場到蘇瓦約一個半小時車程,每人收費十元斐幣,車資不便宜;但是五人合坐計程到蘇瓦,每人只要八斐元,比坐公共汽車更合算。由於市區範圍不大,搭乘計程車在時間上比較經濟,在每一家旅館前都有計程車招呼站,二十四小時營業,也可以請旅館代叫,隨叫隨到,非常方便。這裡的計程車採計程收費,起跳為五十分,每走四分之一公里加十五分,車資低廉,但是遠距離則不照錶跳,最好在上車之前先談好價錢。旅客在蘇瓦如果要赴郊外或其他市鎮旅行,可請旅館安排搭乘通運公司每天定時開出的巴士,或直接前往汽車總站搭乘長途巴士。如果要赴離島的城市去遊覽,必須搭乘國內航線的小飛機前往。

為了發展觀光事業,這裡的旅館業已急速地發展,並且還有許多外國人來此投資開設觀光大飯店,現在島上各種大大小小的旅館已經超過一百家。

蘇瓦市共有二十多家觀光級旅館,每日房間租金約二十五到一百二十美元不等,設備及服務尚佳。除了每年八月舉行紅花節(Hibiscus Festiual)慶典期間旅館房間較為難訂外,平時訂房並無問題。

市內最大的觀光飯店叫做貿易風旅館(Trade Winds Hotel),建地很大,設備也很現代化,旅館的一面臨公路,一面瀕海邊,水陸兩路都可以抵達,由外國人投資興建,生意興隆。

斐濟政府雖然發展觀光旅館事業,但是錢都被外國人賺去,政府只能在外國人老板身上收一點稅;再就是一些低階層的斐濟工人,站在櫃台邊伺候客人,或端盤子,開車門,掙點小錢而已。

最好的旅館叫做斐濟旅館(Fijian Resort Hotel),曾被推薦為世界各地最佳旅館之一。

太平洋(Grand Pacific)大飯店的位置靠近阿爾伯特(Albart)公園,是創業於一九一四年的老飯店,這棟殖民地式樣的建築物,現在還是蘇瓦主要的社會交誼場所,大文豪毛姆曾在這裡居住,在它的新、舊兩館內共有七十二個房間。

蘇瓦旅行之家(Suva Travelodge)是市內最高級的飯店,擁有一百三十六間客房。 洛夫(Roffer)國際觀光大飯店有一百一十間優雅的客房,還有新式的服務設施,購物洽公都很方便。

蘇瓦康特西酒店(Suva Courtesy INN),是距離市中心約三分鐘路程的一般飯店,有五十六個房間。

此外,較具規模和較現代化的旅館還有莫金寶旅館(Mocambo Hotel)、塔諾亞旅館(Tanoa Hotel)和分散在斐濟各地的五家旅客之家(Travel Lodge)等。一般高級旅館房間的價格為每天約三十五美元,中等旅館約為二十美元,國際觀光大飯店為一百二十美元。有些旅館還特地為遊客搭建了一些原始茅屋,能享受鄉野情趣。

有些五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備有很多水上遊憩設備,點點遊船航船就停靠飯店碼頭旁,白天等著載客雲遊大海,夜幕低垂後回泊,燈火斑爛,令人神往。

此外,還有不少頂級的度假村,每晚要價5000~15000美元一夜,但對入住的客人也特別挑剔,要富有、有名望。世界知名飲料公司Red Bull的老板擁有的私人島嶼度假村Laucala,就是一個這樣的所在。這是12平方公里的小島嶼,四周景色如晝,椰園、農場的魚場一應俱全,設備豪華向來深受全世界名流喜愛,美國名主詩人歐普拉是它的VIP之一。

這個港都市面相當繁榮,碼頭及中央廣場附近有巴士總站,馬科斯大道和哥登大道非常熱鬧,街道上有許多義大利風格和英國式建築物毗連著各種商店和餐廳。沿安情形良好,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都市之一,就是夜晚外出也沒有安全上的顧慮。但是由於當地工商人員是星期五發薪水,因此在星期五和週末兩天的晚上,市中心鬧區的酒吧和舞廳裡擠滿了人群。斐濟人和印度人都嗜酒如命,不醉不歸,致常無故挑逗滋生事端,觀光客應避而遠之。

蘇瓦市還有全國唯一的水上餐廳,設在停泊於蘇瓦岸邊的一艘船上。這艘船原是搭乘遊客出海的遊艇,現已成蘇瓦市最好的海鮮餐廳之一。船上有兩處酒吧及一個餐廳,夜晚時分,經常賓客滿座,享受燈火輝煌的海上美餐。附近漁人回航,首先將魚載到這裡挑選後,剩餘的才賣到市場去,因此,餐廳供應的海鮮非常新鮮。

市內除了本國餐廳外,還有中國餐廳、中國式自助餐廳、義大利餐廳和法國餐廳等。

市內的大音樂廳,設備新穎,經常舉行音樂演奏會,有時也充作商展的會場。當地一些民俗藝術和土風舞,也常受到遊客的欣賞。

市內值得一遊的,還有蘇瓦碼頭附近的公營市場(City Market),是斐濟的傳統購物地,也是各種民生必需品的集散地,除了有各種熱帶水果、蔬菜和海產的攤販外,還有富地方色彩的服飾和工藝品販售,印度獨有的香料也可以在這裡買到,各式各樣的貨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睱給。位於維多利亞大道上的總統府,則有穿著和英國白金漫宮衛兵相同服裝的衛兵表演換班時的交接儀式。

蘇瓦最美麗的地方,應該是鄰接總統府的阿爾伯特公園一帶,這裡原是飛行家金斯福特史密斯於一九八二年降落的地點。公園以北是櫛比鱗次的政府辦公大樓,以西是愛德華風格的太平洋港國際大飯店(Pacific Harbour International Hotel);以南則是碧茵的植物園。另外,位於蘇瓦市政府辦公大樓對植物園一角的斐濟博物館(Fiji Museum),是一九○四年由歐洲人和美國人協助成立的,裡面陳列很多斐濟上著歷史文物,如古代海上戰爭用的獨木舟、戰棍、矛槍、食人族所用的叉子、象牙項鍊、陶器、工具、烹飪用具和梳子等。博物館內還展示有許多傳統的藝術品,如棕櫚編織品、木雕、陶品等,還有一種用樹皮製成的土布,也很受遊客的喜愛。

這個小市裡的植物園,是一片綠野平地。這裡最先是土著聚居的地方,英國人把他們遷移走後,就改成了植物園,供市民休憩之用。這裡市民很友善,同時愛好音樂和跳舞,此地氣候良好,沿著海岸都是濃密的熱帶雨林,也有高大的棕櫚,椰子樹也很多,海風習習,椰影婆娑,海灘風光綺麗,草地上養有許多駿馬,新式的建築物隨處可見,但是很少有高樓和摩天大廈,一般市民所住的新式水泥住房面積都不大,一家一長方塊而已,一些市民所築的草屋,結構完善,為南太平洋各島之冠。

在蘇瓦市郊沿途,可以看到很多麵包果樹香蕉和芒果樹。郊區的印度人開墾有許多旱田,牧場上也有一群群的牛續。此外,還可以看到一些小啤酒廠和水泥廠,給人以一種和平知足的印象。

蘇瓦市東南端外海上貝卡島附近有一處觀光勝地,叫做奧魯魯(Oolooloo)珊瑚礁公園,這裡水中景觀排行榜為世界第五,不但海上水流平靜,清澈異常,海裡到處都是艷麗的軟珊瑚,構成令人眼花撩亂的繽紛花園,遊客可乘玻璃底小船俯視海底,可以看到成群的彩色熱帶魚游來游去。遊客還可以潛水捉大海龜和進行水中攝影,海底自然形態非常壯觀,可以看到千奇百怪的植物和海藻,以及許多奇形怪狀的原始珊瑚,牠們有的像樹枝,有的像香菇,有的像海參,陽光射入海中,愈深處愈暗。讓潛水人印象最深的是由條條珊瑚裂隙所構成的「巷道」,兩邊側牆排滿搖曳生姿的軟珊瑚,枝椏間還有數不清的小生物。海底的圓鰻完全不忌生,任由潛水人盡與拍照,連在台灣海中極難看到的五彩鰻,也憨憨地任由人們用近鏡頭取景。

蘇瓦港附近,還有很多典型的熱帶雨林型小島,密密厚厚地覆蓋著叢林,一片濃綠。島邊一些樹木不怕鹽水,根就生長在海水裡,照樣能夠滋長。最妙的是在這些小島中,居然有一個名叫蜜月島的小島,實際上只是突出水面的一場大石,但是被濃密的草和樹蓋滿了;當地官方的觀光宣傳小冊上說得好:只容得兩個人(Just room for two)。

附近的蘭花島(Orchid Island)介紹先民文化、居室環境及若干蘭花和其他花卉,並展出爬蟲類生物和各種手工藝品。

市都還有一個森林公園(Bouma Forest Park),位於蘇瓦和瑙索里間新闢公主道的中段,有小型流泉瀑布。

對來自繁忙大都會的旅客而言,蘇瓦的寧靜及悠閑頗值得品味。在市區的遊覽途中,蘇瓦會偶爾出現高過椰子樹的建築物,而紅綠燈也較斐濟其他地方多一些。 晴時多雲偶陣雨是蘇瓦的特色,旅客在這裡常有機會體驗到陰晴不定的遭遇,所以出門記得帶把傘。

斐濟文化中心位於距離蘇瓦市區50公里外的太平洋港高爾夫球附近,有一座斐濟太平洋古代文化中心(Pacific Harbou Cultural Contre),專供觀光客瞭解十九世紀初期歐洲人前來拓荒之前的斐濟土著生活情形,現在已吸引了大量外國遊客前來參觀。

文化中心裡設有一個實景重現的文化村,將古代斐濟人的風土人情展現在觀光客之前。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堡壘,四周牆壁裝有矛槍木柵,是古代斐濟人用來抵抗外人來侵的防禦之事,但是現在這些矛槍卻變成了吸引遊客的裝飾物。

中心內的古代街市,街道兩旁的風景和建築物,都與維多利亞女皇時代第一批歐洲移民抵達斐濟時的情景一模一樣。店舖內陳列著土產的皮革、木器及其他的手工藝品,也有各種貝殼和珠寶出售。觀光客在遊覽古代市場後可以登上雙船身的獨木舟,暢遊於運河及門美湖(Man Made)環礁,藉以縱覽文化中心的全貌。河邊一座座高架茅屋藝麟櫛比,茅屋內身穿傳統服飾的斐濟人正在制作各種手工藝品。他們有用鋒利的貝殼切割淍葉再編織草籃草蓆,還畫上色彩繽紛的花紋;有的雕刻木器,也有的用粗糙的石斧砍削樹木製造獨木舟。這裡的各種用具以及飲食習俗,也都模仿百年前的古老傳統。遊客在船上可以攝影留念,也可以和這些「古代」的斐濟人談論他們的工作與歷史。

文化中心附近設有一個鳥舍,飼養兩百多種的斐濟鳥類,這裡還有一處蘭花展覽場,足可與世界上其他著名的花展媲美。

此外,文化中心每天晚上都有民族土風舞演出,遊客在夜幕降臨後,坐在高坡的露天餐廳或是河邊茅舍中,都可以欣賞這一片天然舞台上土著藝術家的載歌載舞。


楠迪也是觀光城

楠迪(Nadi)市是斐濟的第三大城,經緯度位置為東經一百七十七度二十五分。南緯十七度四十八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大斐濟島西部,拉托卡市的南方,因為它是斐濟國際民航機場的所在地,所以成為斐濟群島的門戶,地位變得非常重要。

這個城市過去只是個種植甘蔗和有少數商店及市集的小村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急速發展起來,如今已成為一座國際化的小都市。

這個城市有一萬二千人口,交通相當發達,距離市區六公里處有一座大型的國際民航機場,有民航班機和鄰近島國及澳大利亞通航。大多數外國航空公司的民航班機,都是在這裡起降。這裡的辦事人員態度親切,令觀光客大為感動。入境的旅客在這裡由移民局驗照,由海關檢查行李。要到蘇瓦去參觀的觀光客,還得在這裡換乘小飛機。楠迪至蘇瓦的距離還有兩百公里,航程約為三十分鐘。在這裡出境的旅客,每名需付機場稅十元斐幣。往返機場和市區之間,有客貨兩用巴士服務,頭班車於早上七時三十分自機場出發,票價低廉。也有計程車為旅客服務,自機場到附近的攝麗晶大飯店車資約十斐元,自機場至市區的斐濟大飯店車資要四十五斐元。

市區交通非常方便,因為楠迪面積很小,驅車十分鐘就可繞完市區一圈,通常在市區活動步行即可。市內有叫客計程車,車資都不超過十斐元。搭乘計程車跑長途,須先談好價錢。這裡還有一種觀光計程車,可以請旅館的櫃檯叫車。半日費用約一百斐元,全日則要一百八十斐元。

在住宿方面,這裡是斐濟旅館業最發達的地方,國際機場附近渡假飯店林立市區飯店較少,很多斐濟飯店採用一種叫做「扶雷」的別墅型式。高級飯店單人房租金是八十到一百四十斐元,雙人房是一百至一百八十斐元。一般飯店的租金是單人房約七十斐元,雙人房為八十斐元。

這裡最有名的旅館叫做攝麗晶(Regent)大飯店,這幢兩層樓白色牆壁的建築物,大廳前有游泳池和大片白色海灘,飯店前的海上不時有水上飛機起落,也有觀光船隻出入,全店共有三百間高級客房。

莫三坡(Mocambo)大飯店坐落在國際機場附近的小丘上,從機場前來車程約八分鐘,擁有一百三十二間客房及良好的服務設備。楠迪航空旅行之家(Nadi Airport Travelodge)是一家高級的觀光大飯店,距離機場只有五分鐘車程,擁有一百一十四間高級客房。

國際自治領(Dominion International)觀光飯店,擁有八十五間客房,距離國際機場也只有五分鐘車程。

塔尼亞(Tanoa)大飯店有一百零九個房間,服務品質優異,距離機場也只要五分鐘的車程。

馬塔曼洛亞島度假村(Matamanoa Island Resort)和斐濟人度假村(The Fijian Resort)等,也都是離楠迪國際機場很近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有第一流的休閒度假設施。

在海邊迪拉勞(Denarau)島上,有斐濟喜來登度假村(Sheraton Fiji Resort)是一家五星級的國際觀光度假大飯店,擁兩百八十五間豪華客房,以及第一流的服務設備。

在耶魯卡(Yanuca)島上,有一家香格里拉(Shangri-La)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四百三十六間高級客房,並有賓至如歸的服務品質。如果要住便宜一點的旅館,天屋(Sky Lodge)、斐濟海濱俱樂部(Club Fiji Beach)和甘迺迪(Kennedy)等飯店是最佳的選擇,不但價廉物美,並且服務親切。

楠迪市區有不少餐廳,其中比較有名的是龍宮(Dragon Palace)中國餐廳,位於皇后路,面臨楠迪河,供應的食物有炒麵、炒飯和炒菜,口味道地,收費較高。 咖喱餐廳(Curry Restaurant)位於克萊(Clay)路,是一家印度餐廳,以咖喱菜味道最好。

當地的鄉土名菜有新鮮的海鮮類、龍蝦、一般蝦類和新鮮水果,以及將豬肉、山芋和魚等在土穴中燒烤的斐濟菜等。斐濟風味的生魚片,是將切成薄片的魚肉加上葡萄汁、椰子汁和牛奶等搗在一起的食物,進食時用山芋葉包裏,味道極美。當地的大餐廳多附設在各大觀光旅館中。可以一邊觀賞表演,一邊享受美食。斐濟境內主要餐廳的口味有波里尼西亞、印度、中國、英國和斐濟等。

在購物方面,市區有商場、印度人經營的商店和寶石店。主要的街道可分為五段,街旁林立著印度人開設的商店,但如果想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則最好是到市場去,那裡不但貨品琳瑯滿目,並且在購買時還可以討價還價。當地因為是自由港,所以免稅店特別多,鑽石、珠寶、香水、銀器、水晶製品等世界名貴的一流商品,都能以免稅的價格購買,尤其是在貼有斐濟政府觀光局標誌的免稅商店,觀光客們更可以放心選購。此地有許多手工藝中心,展售的特產品有手編的籃子、珊瑚、貝殼製品、木雕品、塔巴桌巾、印度紗麗和龜甲等。這裡色彩鮮艷的印度銀器製品、特別受外來觀光客的喜愛。

這裡氣候乾燥炎熱,但市區相當繁榮,除了商店、銀行和政府機關外,還有很多印度教和回教的寺院。大致上說,楠迪街道整潔、行人道上林立的椰樹,充分顯示出南太平洋的旖旎風光。一些穿著「紗麗」的印度女性,將街道點綴得多彩多姿。當地並沒有特別值得遊覽的地區,也沒有什麼值得介紹的娛樂休息場所,一般遊客只能在此逛街、購物。

楠迪是旅客遊覽鄉野風光的好去處,整個市鎮景觀是蔥翠碧綠,綠油油的鄉野風光,足讓來自繁忙都市的旅客頓忘憂慮。這裡著名的諾斯里高地(Nausori High Lands)一帶,令人回想到早期的鄉村景致。山間坎坷的泥石路旁,盡是一片綠意,偶見幾名印度小孩害羞地和旅客們打著招呼,路旁的牛隻背上,幾隻飛累的小鳥棲息構成一幅和樂原野風光。

在楠迪的威洛柯(Wailoko)路,有一個頗為著名的睡巨人花園(Garden of the Sleeping Giant),種著許多蘭花和多種花卉,是市民們休憩的好地方。

自楠迪到蘇瓦市之間,沿著大斐濟島西南側的皇后公路,有一條長一百六十六公里的美麗海濱,叫做珊瑚海灘(Coral Coast),這裡一帶的氣候溫暖,天氣晴朗,並且經常有舒爽的季節風,因此成為戲水休憩的觀光勝地。

此外,在楠迪西海岸外的休閒島(Resort Island),又叫做瑪瑪魯卡(Mamannca)群島,這是一群風光明媚的海上仙島,在這個群島的五個島嶼上,都有飯店和完善的海上娛樂及海上運動設備。

蔗糖之城勞托卡

勞托卡(Lautoka)是維提島西北岸的城市,也是西部大區的首府,同時是斐濟的第二大城和第二大港,經緯度為東經一百七十七度二十七分,南緯十七度三十七分。這個地區名稱的由來,有一段傳說。據說過去勞托卡聚居著兩個部落,有一天兩族酋長大叫「勞托卡」意思為「射中了」,從此這個城市便被稱為勞托卡。 歐洲人最先發現勞托卡是在一七八九年五月七日,當日凌晨布菜船長(Captain Bligh)率眾登陸。在十九世紀末期,殖民地糖業加工公司選中勞托卡設廠,奠定勞托卡為斐濟最大製糖中心的基礎。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建市,現在是西部的主要商業城和商港。

這個城市的位置在大斐濟島的西北岸,北距楠迪三十公里,在市區南郊十多公里處就是楠迪國際機場。

這裡已成為南半球製糖工業中心之一,也是蔗糖的輸出港,有斐濟最大的糖廠及載運甘蔗的鐵路,有巨大的糖廠煙囟聳立在空中,空氣中也洋溢著甜甜的蔗糖香甜。

蔗糖和旅遊斐濟兩大支柱產業,其中蔗糖業更盛一籌。全國約80萬人中就有二萬二千人在種甘蔗,其他從事與蔗糖業相關的還不計其數乘車從楠迪場出來,沿著寬闊的女皇大道行馳,公路兩旁就是一望無際的甘蔗田。斐濟的水充沛長年如夏的日照,生長的甘蔗又肥又粗,高達八、九尺,寬寬的葉片,酷似我們端午節包粽子的棕葉,據說水分多,甜度夠加上斐濟沒有污染,生產的蔗糖品質特別優良,銷往歐、美,極受歡迎。

斐濟人種植甘蔗的歷史悠久,過去農民種植僅供嚼食。1862年有一位名叫大衛的人,在蘇瓦成功的成立了一座小型的糖廠,而開創了斐濟的蔗糖業,隨之逐漸增加,全盛期全國共有34家榨糖廠,因而也造成競爭激烈,優勝劣敗,大吃小的情況下,最後只剩下四家大廠。其中1901年開工的勞托卡糖廠是最早、最大、條件又最好、靠近深水港,出貨運輸都極為方便,現在是最大的現代化廠區,每小時可榨製蔗糖353噸。

這裡設有一座苗圃試驗站不斷進行甘蔗種植、蟲害防制、品質改良和新品種開發的研究,並派成員深入農村,指導蔗農實作運用。

勞托卡也是國內宗教中心,所有來自印度重要的宗教,都在這裡設廟,在市中心的回教寺院也很顯眼,除了供人禱拜外,也成為觀光客遊覽之處,來此的遊客還可向當地旅遊中心申請免費參觀糖廠。

這個有四萬多名人口的港市,是國內最大的輸入港,市容繁榮,交通秩序也很好,港口停滿了商船、遊艇和漁船。

勞托卡興建於一九八○年,擴建於一九八六年,皇后卸貨碼頭有良好的裝卸貨物設備及貨櫃場,碼頭十分忙碌擁擠,但沿海一帶景色優美,有很多好奇的觀光客來此參觀。

這裡也是出海到離島度假的基地,沿海的畢屈坎伯島、金銀島、瑪娜島及龜島等離此只有十分鐘船程。

因此當地有了不少旅館供觀光客休憩,其中比較出名的有馬那島度假村(Mana Resort)、畢坎伯島度假村(Beachcomber Island Resort)和濱水區大飯店(Waterfront)等。

各大城市風光好

蘭拉巴薩(Lambasa)市,經緯度為東經一百七十九度二十四分,南緯十六度二十六分,位於斐濟第二大島的瓦魯亞島西北岸,人口約七千人。這個美麗的小城,景色優美,市民們多以漁農為生,市區的商業活動,則多係印度裔的天下。 法杜庫拉(Vatukoula)市的經緯度為東經一百七十七度五十一分,南緯十七度三十一分,是斐濟的第四大城市,也是國內的礦業中心,有一萬二千多名人口。這裡交通方便,空氣清新,林蔭夾道,景色優美,夏天特別涼爽,是國內有名的避暑勝地之一。

萊武卡(Levuka)市的經緯度為東經一百七十八度五十分、南緯十七度四十一分,是南太平洋歐瓦勞(Ovalau)島東岸的城市,也是斐濟洛邁維蒂省的省會,在一八七四年至一八八二年的時候曾為斐濟的首都。這個擁有五千多名人口的城市,現在是附近一帶商業、行政和教育的中心,對外,交通以海陸為主,有公路通經附近城市,同時它是國內三大港口之一。

那峨(Navua)市的經緯度為東經一百七十八度十分、南緯十八度十四分,擁有兩千多名居民,是一個風景秀麗的鄉村化城市,街市整潔,人民勤樸友善,是斐濟南部牛肉和牛乳的產地,農牧業都很發達。

此外,國內的重要城市還有莫巴(Mba)、莫布阿(Mbua)、莫布薩(Mbutha)、莫米(Momi)、南博瓦魯(Nambouwalu)、南杜利(Nanduri)、瑙索里(Nausori)、辛阿托卡(Singatoka)、瓦伊萊卡(Vaileka)、楊格拉(Yangarra)、拉凱拉凱(Rakiraki)、塔瓦(Tavua)、科羅(Koro)和威武(Waiyevo)等。

有八十多萬人口 全國人口有八十多萬,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四十四人。在斐濟人口中,由美尼拉西亞和波里尼西亞族人組成的斐濟土著佔百分之四十八點四,印度裔佔百分之四十六點四,其他各少數民族如東加人、三毛亞人、密克羅尼西亞人、歐洲白人和混血種共佔百分之五點二,中國人約有6000人。在全國人口中,男人約佔百分之五十點五,女人為百分之四十九點五。在所有人口中,一歲至十四歲的佔百分之三十六點六,十五歲至五十九歲的佔百分之五十七點八,六十歲以上佔百分之五點六,全國有縮分之二人口住在鄉村。由於這個國家限制移民入境,所以人口成長率不高。

斐濟國民平均所得約3000美元左右,物價低廉,一般人不想收入不敵溫飽,因此生活悠閒快樂。旅客沿途可見他們聚在一快談天說地,孩子追逐嬉戲於山澗中,快樂的手抱吉他隨興唱歌跳舞,一副祥和的景色。他們對政府所提倡的觀光事業都十分支持,因此一般人民也都熱情好客,連府的警察樂隊,也成為當地觀光項目之一。

斐濟最初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歐洲傳教士在十八世紀末期漸漸來到南太平洋,又經過幾十年後,才有一位名叫約翰戴維思(John Dauies)的傳教士,開始研究南太平洋各地的方言。最後在一八三五年,有歐洲人卡吉爾(Cargill)開始將斐濟語言,用英文字母寫出,編成文字。這種字母的讀法有幾個人為的特點,F字的前面有M音,D、G和Q三字的前面有N的音。所以斐濟楠迪國際機場的英文寫法為Nadi,但是要讀成Nandi。現在斐濟以英語為官方語言,斐濟語和印度語通用。

斐濟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特別是衛理公會,大多數是美以美教徒。印度裔則信仰印度教、回教和錫克教等,境內甚至還發現有猶太教公墓。大致上說起來,信上帝的人口佔百分之五十一點五,信仰印度教的人約佔百分之三十九點三,信奉回教及其他宗教的佔百分之九點二。

這個島國的教育辦得還不錯,除了有幾所專科學校和農業學校外,國內還沒有一所南太平洋各島中最大的大學,叫做南太平洋大學,除了本地學生外,還有來自諸魯、西薩摩亞和東加等國,以及所羅門群島的學生,紐西蘭政府還承認這所大學的學分。國內白人所辦的高級學校,也準許土著進入就讀。印度人辦的學校,全部使用印度文教學。全國有學生約二十萬名,其中小學生約十四萬名,中學生約五萬五千名,大專院校學生約五千名。義務教育到初中止,由初中升高中必須會考及格後才能就讀,高中畢業後通過大學聯考,才可升入大學。

斐濟的印度人,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宗教儀式和習俗。其中最著名的是過火儀式(Fire Walking)。在塔米爾(Tamil)歷的月圓日,印度教徒將針刺入身體,然後赤足在燃燒的木柴上走過。這項儀式每年八月在蘇瓦豪(Howell)路的默赫迪維(Mahadevi)寺院舉行。

此外,斐濟人也有相同的過火儀式,每月的第一、第三個星期五,在比加(Bega)島上的薩瓦(Sawau)舉行。而在楠迪的麗晶和莫三坡飯店、高拉沙灘的斐濟飯店、蘇瓦的文化中心和遊樂中心等地,則另有專為觀光客表演過火儀式的場所。 根據傳說,這種人行走在熱石頭上的「過火」能力,始於班加族(Mbenggal)的一位勇士,他在海上捕捉到一條神靈化身的鰻,鰻對勇士說,只要放了牠便賜給他和他的族人在火上行走的能力。結果武士放走了鰻,他的後人至今還擁有「過火」的能力。在過去,踏火者必須禁慾兩週,且不准吃椰子。這些人從火紅炙熱的石頭上踩過,竟能毫髮無傷,好像中國各地鄉村中的乩童。

印度教另一項著稱的傳統慶典則是火明節(Dinali Festival)。火明節在每年十及十一月之間,當天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並以果物祭拜神祇。

能歌善舞的斐濟人有一種代表性的典型美拉尼西亞舞蹈,舞者穿著纖維織成的塔巴布(Tape)做成的衣服,以花及樹葉做的飾物來裝飾身體。這項舞蹈還以白木做成獨木舟形的鼓及用穿孔的竹節敲打地面伴奏。大飯店中,每週會有二至三次默克舞蹈的表演。

這種表演用的木鼓稱為拉力(Lali),是當地傳統發號施令的工具。過去斐濟人擊打拉力,是對村人宣佈集合的訊號,村內有重要大事,都備有拉力,作為表演和展示用。

斐濟是以米飯、芋頭(Daro)和樹薯(Casava)等為主食,以雞肉和魚為副食。也喜愛吃雞和魚。

一般土著生活比較簡單,他們日常都以樹薯。麵包果,以及一種像樹根叫做塔洛(Taro)的植物為主。

他們喜歡吃自己釀製叫做卡瓦(Kara)的酒,我們喝起來有點像水煮的綠豆湯,是澱粉植物類中的一種,喝起來毫無味道,而且喝後滿口發麻;但是據說清涼去火的效力很強,因此 土人非常喜歡喝。

卡瓦酒是斐濟的國粹,每當接待嘉賓時,照例必舉行儀式暢飲卡瓦酒,以示歡迎,就像我國以茶道待客,並且相沿成習。據紐西蘭航空公司的介紹,卡瓦酒在土語中稱為耶奎納(Yaquna),以廣東話音譯為「飲乾啦」,不單發音吻合,並且與當地人豪飲的情形相比,更是貼切。

外國訪客倘蒙斐濟人舉行「飲乾啦」儀式,是他的無上光榮。上賓受邀坐在木雕有三隻腳的卡瓦酒碗旁,而迎賓的斐濟人則盛裝盤膝而坐,隔著酒碗與嘉賓相對歡聚。儀式首先是按當地人的風俗先調製「飲乾啦」繼之由主人致詞歡迎嘉賓,後由司儀按嘉賓之等級,依次獻飲,步驟有條不紊,禮儀周到。客人飲畢,應配合主人鼓掌三饗,以示歡愉感謝。

這種酒是用波里尼西亞一種胡椒樹的根製成。最常用的一種胡椒樹,高約四公尺,葉呈心形,淡綠黑色,樹色黑而起結。這種樹根晒乾後砍成小塊,再磨成粉末,用圓瓶存放,視同黃金一樣珍貴。每逢有盛大儀式,土人便用紗袋裏著這些胡椒根末,擠出其中最細的粉末,再用大缸清水調製成「飲乾啦」,然後用木碗或椰殼盛來開懷暢飲。

這種酒沒有酒精成分,但是有麻醉的特性,飲後都會令人有飄飄欲仙之感,心境一片平靜,甚至有時更會令人睏倦欲眠,所有緊張煩惱一掃而空。斐濟人譽為「長生不老藥」每飲必醉。

大概因為這種酒需要大量清水調製,被認為對腎臟非常有益。但是有利必有害,斐濟人日日如是,以致普遍患上一種起鱗癬狀的皮膚病,加上每晚盤膝而坐數小時,下身氣血不順,以致腿部也有毛病。現在這種「飲乾啦」已自成一格,隨著旅遊業的發達而變得舉世知名。

觀光客們在參觀斐濟文化中心時,只要喝下一碗「飲乾啦」就可獲得貧發證書一紙,證明的確是受過斐濟「飲乾啦」招待過的貴賓。

境內的印度人由于信仰印度教、回教和錫克教,教義不同,素食者多,對於豬、牛和羊肉也各有禁忌,因此普遍營食不良。

在蘇瓦只有三家印度餐館,中國餐廳卻有十多家,價錢還算公道。在一些市區內有許多小吃店供應早、午餐,多係平民化收費,非常方便。

斐濟人的社會基礎是家族,擁有共同血統的家族集合一起,就構成了樹落和氏族。父親是家族之長,父死就將權力交給長子,而村長則由該村家長中推選產生,各氏族的族長,從屬於地伅最高的最崇高的酋長;酋長權限非常大,各村要向酋長納貢,並需氏族長本人或其代理人親自獻上貢品。斐濟的部族有將自己不用的土地出借給其他部族而收取租金或產品的習慣,而任何一個族人有必要時,也都有向比自己富有的人要求援助的權力;而且為了使每個人不致於陷入困境,部族也會定期將多餘的財產分配給眾人。


華裔有斐受歡迎

斐濟境內有華僑和華裔近八千人,除了近年由香港、新加坡、東南亞及台灣前往經商設廠外,當地的華僑和華裔共有六千六百多人,大多數是來自中國廣東省的新會、台山、開平、東莞和中山等縣;有一半以上的華僑居住在蘇瓦市和蘇瓦郊區。近三十年來,斐濟的華僑人口不但未見增加,反而減少了數百人。因為早年經營成功了的華僑,多數到澳大利亞、夏威夷,甚至回國投資。受過高等教育或出國留學的華僑子弟,學成後多留在海外工作,並且接家人前往團聚。還有一項因素是當地印度移民人口已快超過本地土著,印度人刻苦耐勞,善於經商,華僑的零售業已無法與之競爭,加以華僑子弟有不少無意子承父業,因此使旅華僑人數不增反減。

旅斐華僑在斐濟仍掌握著當地經濟命脈,如今在商業方面,設有一百五十多家一般商店,八十多家雜貨店,六家小型超級市場。僑營雜貨店有部分貨源是自行向外採購,境內有八家進出口商,都頗具規模。其中李氏貿易公司專門向我國採購機器設備和工業原料,並開設有餅乾廠和麵包廠,同時經營運輸它的關係工業部門的產品外,在當地的運輸業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這裡的華僑經營二十多家中國餐廳,裝修華麗堂皇,頗具中國味。此外,還有咖啡及冷飲店四十多家、屠宰商兩家、家用電器、五金製品、水果批發、藥房、夜總會、舞廳和島際運輸公司各一家。此地華僑在工業上也很有份量,開設有十二家麵包餅乾廠,十一家塑料製品廠,六家汽水廠,冰淇淋、木工、椰子粉及薑粉廠等各一家。

在農牧方面,境內僑營的鄺氏農場佔地兩萬零二百三十四公畝,以機械種植水稻,並飼養淡水魚、進行綜合性經營。

此外,華僑種植生薑的有二十多家,供應僑營薑粉廠原料;也有少數種植蔬菜。僑營的余氏牧場,飼養牛隻四百多頭,豬兩千多頭。另一僑營的潭氏牧場養有牛三百多頭,均自設屠宰場,直接供應市場肉類。

斐濟華僑還設有僑校,其中的逸仙學校包括了中、小學,現在已成為斐濟的貴族學校,斐濟政府自總統以下的政要和企業家,都將子女送來就讀,因此該校華裔學生佔一半以上,其他學生有紐、澳的白人及斐濟人,每日有一小時中文課程。 這裡有一些定期班船、經常運來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貨品;來自台灣和香港的中文書報,蘇瓦市面也可以買到。中國的武俠片用英語配音後,時常在蘇瓦市的電影院中上映,很受歡迎。

台灣的遠洋漁業,常以蘇瓦港為補給基地。台灣有很多漁民到這裡來捕魚,經常有來自台灣的遠洋漁船停泊在蘇瓦港。斐濟和台灣間的貿易量,也一年比一年增加,2000年之後台灣運銷斐濟的商品,總金額超過了四千萬美元。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