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 |
想去玩嗎? |
保加利亞(Bulgaria)在歷史上是一個很不安定的國家,境內的最初居民是公元前五世紀中亞突厥部落的色雷基亞(Thrakia)人,約在公元三七○年與匈奴人一同抵達伏爾加河西部歐洲乾草原,後又跟匈牙利人一起撤退,並於公元四六○年定居亞速海北部與東部的一個弧形地帶。在這同時,阿拉伯人也來到此地。六世紀時,保加利亞人時常與黑海沿岸的斯拉夫人聯合,攻擊拜占廷帝國的多瑙河各省,之後卻受到當時從亞洲進入歐洲中部的阿瓦爾人的威脅。阿瓦爾人消滅了一個保加利亞部落,其他部落為了免於遭受同樣命運,而降服另一個新來的突厥遊牧部落,即北匈奴部族屬蒙古種的烏格利亞系人,約二十年,後來大部分新來的鳥格利亞系人退回亞洲。公元二○五年後,保加利亞人在庫特統治下,開始向西移,曾建立統一的汗國,以庫班河為其南部邊界。庫特死後,其五子分成五個遊牧部落。一個部落留在亞速海沿岸,後為哈扎爾帝國所吞併;另一支移向歐洲中部,與阿瓦爾人混為一部;第三支效忠於義大利的倫巴底(Lombard)王國;第四支則遠徙北方,在伏爾加河和天馬河的合流處佔據了一塊地盤,後來繁華興旺達六百年之久;第五支由庫特的小兒子阿斯帕魯克(Asparukh)帶領,他們西渡德涅斯特河,進入巴爾幹半島東南部,於公元六七九年渡過多瑙河,侵入拜占廷領土的多布魯甲(Dobrogea)地方,並定居下來,接著又進攻東羅馬帝國,征服了當地的斯拉夫人,進而佔領東巴爾幹的米喜阿省。公元八九一年,成立了第一個保加利亞王朝,正式有了國家形式。建國後的領土,正好處在拜占廷基督教的影響範圍之內,保加利亞學習與當地的弗拉其人,斯拉夫人相混合,並學習拜占廷的文化和禮儀,崇奉希臘正教,採用斯拉夫語言和文字,慢慢地完全斯拉夫化了。
目錄 |
錯綜複雜的歷史
公元八○三年,古姆‧可汗(Krum Khan)在整頓國內的體制後,將領土擴展到東羅馬帝國的管轄區域內;公元八一一年,古姆‧可汗帶領保加利亞人再次打敗東羅馬帝國的軍隊,從而佔據了潘洛尼亞(Pannonia)、馬其頓的一部分,以及整個色雷斯;接著又數次攻打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繼續把領土擴張到整個馬其頓及阿爾巴尼亞地區。公元八六四年,鮑里斯一世(Boris I)統一了整個巴爾幹半島,並且強化了國家制度,使保加利亞人正式改信基督教。公元八九三年西美昂(Simeon)就任王位,於公元九一三年再次攻打東羅馬帝國,還佔領了阿德里安堡(Adrianople),接著又在公元九二五年攻打君士坦丁堡,同年西美昂宣稱自己為「保加利人和希臘人的皇帝」。但是由於其繼承者無能,使國家逐漸走向衰微。公元九七一年,東羅馬帝國反攻鮑里斯二世領導下的保加利亞,翌年,第一保加利亞帝國便宣告覆滅。
公元九八○年,撒姆耳(Samuel)又在馬其頓建立保加利亞國家,領土範圍西至亞得里亞海,在軍事、政治和文化上達到鼎盛時期,一度稱雄巴爾幹半島。遺憾的是好景不長,卻在一○一四年一場決定性的大戰中,敗給了巴西爾二世(Basil Ⅱ),從而被東羅馬帝國所消滅;一○一八年,保加利亞終於被併入東羅馬帝國的版圖中。
十二世紀末,由於東羅馬帝國長期對外征戰,致使勢力逐漸削弱,加羅楊(Kaloyan)便於一一八五年乘機率領巴爾幹人舉行反拜占廷起義,取得重大勝利,建立了第二保加利亞帝國,從此擺脫了從屬拜占廷的狀態。但是,由於後來蒙古人陸續自北進犯,塞維亞人(Serbia)也入侵,加上內戰不斷,致使第二帝國驟然衰退。十三世紀下半葉,韃靼人入侵保加利亞,保加利亞陷入封建割據。到了一三三○年,保加利亞被西泊爾人所侵佔;一三九六年伊凡‧西休曼(Lran Shishman)二世在位時,被鄂圖曼土耳其(Ottoman Turk)人所征服,淪為它的一個省份,開啟一三九六年到一八七八年近五百年的統治;在這期間,社會經濟和文化受到極大的壓制。十八世紀末,土耳其趨向衰落;為了使保加利亞人脫離希臘宗教的影響,於一八七○年將保加利亞總主教的職權予以獨立,因而激起保加利亞人民族意識和情感的逐漸覺醒,故獨立運動開始蓬勃發展,巴爾幹的格局也被破壞,再加上泛斯拉夫主義(Panslavism)的影響,在一八七六年,境內普羅夫迪夫地方首先發生一場反抗土耳其政府的大暴動,土耳其政府施以血腥鎮壓,造成保加利亞慘案,據統計在普羅夫迪夫約有一萬五千人被屠殺,許多村莊和隱修院遭到破壞,山區裡的起義者也同樣遭到殘酷的鎮壓,結果引起保加利亞全民性的民族革命,並得到俄國的支持,進而於一八七七年引發土俄戰爭,土耳其戰敗,於一八七八年三月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Treaty of San Stefano),迫使土耳其允許保加利亞建立自治公國。保加利亞被俄國解放後,產生保加利亞第三帝國,舉國歡騰,視為民族解放日,二十三萬人簽名上書俄皇表示永恒感激,保加利亞隨即取得自治權,同時該國領土也劃為俄國的保護範圍,當時的俄國中心人物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 of BattenbergⅡ),確立了保加利亞和俄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可是當時西方列強為了維持歐洲的均勢,唯恐保加利亞成為俄國的前哨,乃於同年六月召集了柏林會議,修改聖斯特凡諾條約,將馬其頓歸還土耳其,使保加利亞公國的領土縮小到僅從多瑙河到洛多皮山脈之間的範圍,並繼續成為土耳其的屬地,但是享有自主權,巴爾幹南部地方則成為東魯梅利亞(Eastern Rumelia)自治區。
一八七九年四月,貝登堡的亞歷山大一世獲選為保加利亞大公,時值保加利亞因東魯梅亞問題而與塞維亞發生戰爭之稱。亞歷山大一世上任後,因致力於擺脫俄國的影響,極力破壞憲法,解散國民議會,實行個人獨裁,致於一八八六年九月被俄國逼迫而退位。翌年,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Saxe Coburg Gotha)的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Ⅰ),繼任保加利亞大公,但是實際上是由攝政的斯坦姆博洛夫(Stambolov)所獨裁。一九○八年十月,保加利亞乘土耳其國內的青年土耳其黨發動革命之際,正式宣布脫離土耳其而完全獨立,成立保加利亞新王國。在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一三年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保加利亞戰勝了土耳其,並獲得馬其頓的一部分土地。一九一三年七月的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是因為分臟不均而引起保加利亞和希臘、西爾比亞發生衝突,結果保加利亞戰敗,喪失了馬其頓省,多布魯甲南部的領土也同時被羅馬尼亞奪去。
在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八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加利亞加入德奧陣線,以失敗告終,根據一九一九年十一月的納伊條約(Treaty of Neuilly),割讓愛琴海(Aegean Sea)的色雷斯地方給希臘,這樣連通往愛琴海的出口也被割取。一九二○年,保加利亞農民聯盟建立一黨政府,為緩和社會矛盾,採取一些民主改革措施,引起資產階級的不滿,國內局勢動蕩不安,在國際上呈無援狀態。
一九二三年六月,在國王鮑里斯三世的支持下,以伊、威爾可夫將軍為首的反動政府,在國內發動奪權,實行法西斯統治,嚴厲鎮壓革命運動,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為了推翻專制政權,保加利亞共產黨於同年九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在全國各地發動武裝暴動,聲勢浩大,但不久,便被鎮壓。一九三四年五月十九日,主要由中下層軍官組成的「茲維諾」聯盟又發動軍事政變,建立了以基、格奧爾基也夫上校為首的「茲維諾」政府,解散了國民議會,禁止一切政黨活動,為君主獨裁政權的建立鋪平了道路。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二日,鮑里斯三世在軍官的支持下,再次發動軍事政變,建立君主獨裁統治,這時南斯拉夫、土耳其、希臘和羅馬尼亞等四國,因提防保加利亞有恢復失地的野心,便締結巴爾幹公約,其宗旨是反對其他巴爾幹國家的進攻,確保締約國領土的完整和政治獨立。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保加利亞在初期保持中立,但在一九四一年三月德國移向東部戰線時,加入了德、義、日軸心國陣營,和南斯拉夫及希臘發生戰爭,並且對英、美兩國宣戰,佔領了過去和羅馬尼亞、西爾比亞及希臘等三國爭執的地方,但是保加利亞國王鮑里斯三世卻因為拒絕納粹德國攻蘇的要求,被暗殺身亡。
保加利亞繼由菲洛夫(Bogdan Dimitrov Filov)就任攝政,與德國的關係開始趨於冷淡。一九四四年夏季,蘇聯揮軍佔領羅馬尼亞,同年八月蘇軍直迫保加利亞北部邊境,因此,保加利亞只好向英、美兩國求和;蘇聯對保加利亞因心存覬覦,故而向保加利亞宣戰,藉此進兵幾乎毫無抵抗能力的保加利亞,佔領了索菲亞;當時以格魯吉耶夫(K‧Georgier)為首相的保加利亞新政權,只好立即宣布無條件投降,並向德國宣戰,同時參加南斯拉夫、匈牙利和奧地利等國的解放運動。接著在非正式的停戰狀態下,蘇聯扶植由蘇境隨蘇軍進入保加利亞境內的保加利亞共產黨人,與保加利亞的農民黨及社會黨共同組成以保加利亞共產黨為主體的「祖國陣線」(Father Ftont)聯合政府,同時削弱其他反對派勢力,使保加利亞完全處在共產黨的領導下。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保加利亞選出國民議會,當時的保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瓦‧科拉羅夫當選為議會主席團的主席。一九四六年九月八日,保加利亞在蘇聯支持下,舉行全民投票,從而廢除了君主政體,罷免了國王西美昂,選舉大國民議會,開始制訂新憲法,同年九月十五日,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ulgaria)正式宣布成立,但仍在蘇聯的強權下生存。同年十月,季米特洛夫當選為第一任部長會議主席,即國家總理,他是保加利亞人民民主政體的創始人,與南斯拉夫的狄托(Tito)一起提倡包括多瑙河諸國在內的「巴爾幹聯盟」,但卻遭到蘇聯史達林的反對,並迫他辭職。接任的瓦‧科拉羅夫(V‧Chervenkov)嚴守史達林的方針,給季米特洛夫的追隨者以極大的壓制,於是在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四日,保加利亞通過新憲法,規定政府組織完全效法蘇聯。
一九四八年二月四日,保共中央宣布「祖國陣線」,即保加利亞共產黨為國家的執政黨,與共產黨利益相違背的其他黨派則予以取締,禁止活動。一九四九年,隨著蘇、南兩國衝突的不斷激化,保加利亞政治氣氛也日益緊張。主張按保加利亞特點建設社會主義的保共重要領導人之一的科斯托夫,因此得罪了史達林,於同年三月保共中央全會中,被宣布為「人民的叛徒」,撤銷他的職務並逐出中央委員會。同年六月,科斯托夫被開除出黨並被捕入獄,其罪名是「帝國主義間諜」、「南斯拉夫特務」,同案牽連而受迫害者達一千多人。同年七月二日,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病逝;同年十二月十七日晨,科斯托夫被絞死。這就是震驚一時的科斯托夫案件,它是東歐蘇聯附庸國大清洗時期發生的最嚴重事件之一。
一九五四年,托‧齊夫柯夫(T‧Zhivkov)任黨的第一書記,一九五五年保加利亞加盟華沙公約組織,並於同年十二月十四日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一九六二年起,托‧齊夫柯夫兼任總理,掌握了全部的黨政大權。一九六七年,保加利亞和蘇聯、波蘭之間訂立兩年互助友好協定。一九七一年採用新憲法。同年七月,托‧齊夫柯夫改任新設立的國務委員會主席,即國家總統,托多羅夫擔任總理。一九七六年保共「十一大」再次選舉托‧齊夫柯夫為保共第一書記。一九八一年十月,托‧齊夫柯夫提出巴爾幹非核構想,並且召開巴爾幹各國首腦會議。
一九八五年七月,蘇聯駐保加利亞大使葛雷可夫因公開批評保國的經濟政策和經濟活動,使兩國關係一度產生裂痕。一九八六年托‧齊夫柯夫連任總統。
一九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在東歐各國人民要求民主改革的聲浪中,執政三十五年的保共主席托‧齊夫柯夫也在國內人民強大的抗議壓力下,答應改革,並於同年十一月十日被罷免,且因侵吞公款的罪名被判處七年有期徒刑。繼由溫和派的穆拉狄諾夫上台收拾殘局,但仍無法滿足人民的需求,所以在同月十八日,五萬群眾在索菲亞示威,要求民主、自由選舉與尊重人權。同年十二月七日成立的保加利亞政治反對派組織,聲稱其目標是推動國家民主化和改革進程,促進多黨制。同月二十七日,政府與反對派的民主力量聯盟同意舉行廣泛的會談。一九九○年一月二日,保加利亞民主力量同盟發表綱領聲明,主張取消一黨專政;解散保共基層黨組織;黨政分開;軍隊、警察、法院和檢察院實行非政治化;實現多黨制;按照民主選舉法自由競選;實行西方式議會制;三權分立;主張建立市場經濟;實現私有制,進行農業民主改革。同月十五日,國會投票廢止共產黨的領導角色;同月二十六日,保共通過接受多黨制的黨綱。同年二月三日,國會選出溫和改革派盧卡諾夫為新總理;同年四月三日,保加利亞共產黨更名為社會黨,國民議會選舉穆拉狄諾夫為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主席(即總統),同時解除保共最高委員會委員和主席團成員等職務,只保留黨籍。同年八月一日,反對黨的民主力量聯盟領袖吉列夫被選為四十年來第一位非共總統。同年十一月十五日,改國號為保加利亞共和國並成為國際清算銀行、歐安會議、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會員國。
一九九一年十月十三日,保加利亞舉行了第二次議會大選,民主力量聯盟獲勝,議會率先通過東歐各國第一部民主憲法。同年十一月,以民盟領導人菲‧迪米特洛夫為首組成的新政府,立即開始推行「非共產主義化」運動,提出關於沒收社會黨等組織財產的法案。同年十一月八日,保加利亞國會通過四十七年來,第一個沒有共產黨擔任部長的反對派聯合政府,由民主力量聯盟領導人狄米卓出任總理,他向公眾保證將信守走向市場經濟的改革路線,但是他的政府僅存續十一個月便垮台,繼任的無黨派政府也不能得到國會的支持,而於一九九二年九月因改革腳步緩慢、飽受外界抨擊而黯然下台。政治鬥爭的結果,導致法紀廢弛,亂象叢生,使許多選民轉而支持托‧齊夫柯夫時代的官員和新一代的政治人物。
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日,保加利亞舉行新的總統選舉,現任國家主席民主派的齊列夫(Zhelyn Zhelev)當選為首任民選總統,承諾推動經濟改革,逐步謀求經濟和社會穩定,實施私有化政策,將前共黨政府沒收的財產歸還給人民,建立自由市場。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八日國內舉行大選,經過第二輪投票後,民主力量聯盟險勝,由史托亞諾夫(Petur Stoyanov)出任總統,卡瓦爾吉耶夫為副總統,柯斯托夫擔任總理。
二○○一年七月十七日,國會舉行大選,國家運動黨獲勝,由其黨魁前國王西美昂出任總理,重掌國家大權。「九一一」事件發生後,保加利亞於同年十一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反怖怖盟國開放領空,提供陸上和港口設施,並將在黑海岸一座空軍基地借給美軍使用,派出一支維和部隊進駐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同月國內舉行大選,由格‧珀爾瓦諾夫出任總統。
有一部民主憲法
保加利亞共和國(Republic of Bulgaria)現行憲法是一九九○年重新修正過,基本精神是表現民主、自由經濟和尊重人權。
這部憲法規定保加利亞是一個具有代議政府的議會制共和國,強調人民民主權和政權的統一,它的權力來自全體國民,並且屬於全體國民。國民經濟是全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必須採取自由開放政策。對於國家經濟關係重大的物質和民生必需品,國家不可保留生產和貿易的獨佔權。一切經濟活動,要根據自由市場的需要,政府不可強迫限制或沒收私人財產。國體採用共和體制,總統僅具禮賓性的虛位元首,由人民普選產生,沒有實權,任期五年。
立法權屬於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的國民大會(Grand National Assembly),簡稱國會。國會在本質上雖然是一院制的立法機構,但是其職權卻是多方面的,除擁有決定領土變更,批准預算和決定捐稅等一般代議機關的職權外,並且可以決定政府部門的創設、存廢、合併和改組,因此無形中成為國家行政部門的上級機構,從而包攬大權。國會還可以通過特別委員會對任何問題從事調查和質詢,一切政府機關和私人,都有接受這種特別委員會的要求以提供說明或資料的義務,因此保加利亞的國會,又兼有調查和監察的權力。
國會共有兩百四十席,由每四萬名人民普選投票產生一席,議員任期五年,可以連選連任。國會常設機關是主席團,或稱國務委員會。國會常會每年召集兩次,如果國會所選出的主席團不能如期召開國會,國會可以自行集會。經國會主席團的決議,或有三分之一以上議員的要求,國會可以召開臨時會議。國會會議公開,但如果涉及國家利益的重大問題而必須保密的情況下,則可以改開秘密會議。國會議員除了因為嚴重觸犯刑律並且經過國會的許可外,一般不受政府機構或司法機關的拘捕或起訴。國會代表在國會內所作的言論和表決,對外不負刑事責任,國會的執行權屬於主席團,負責監督部長會議,並在國會休會期間進行立法。主席團成員以代表總額過半數以上通過而選出,其中包括主席一名,副主席兩名,秘書一名和委員十五名,對國會負責。
行政權屬於部長會議,它是國家最高行政執行機關,由總理、三位副總理和各部部長組成,現在政府組織包括外交、國防、內政、司法、教育、財政、建設、農村、商業及供應、社會經濟工作、鐵路公路和水上交通、郵政電報和電話,工業和手工業、電力發展、礦業和礦產、公共衛生和勞工社會安全等十七個部,以及國家設計,國家監察、科學藝術和文化等三個委員會。部長會議的職權,在於督促人民遵守法律和政府規定,對國會負責。
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全國原劃分為二十七個州和一個索菲亞直轄市。二十七個州(Okrug)分別是:布拉戈耶夫格勒(Blagoevgrad)、布爾加斯(Burgas)、加布羅沃(Gabrovo)、哈斯科沃(Khaskovo)、克爾賈利(Kurdzhali)、立斯滕迪爾(Kyustendil)、洛維奇(Lovech)、米哈伊洛夫格勒(Mikhaylovgrad)、帕扎爾吉克(Pazardzhik)、佩爾尼克(Pernik)、普列文(Pleven)、普羅夫迪夫(Plovdiv)、拉茲格勒(Razgrad)、魯塞(Ruse)、舒門(Shumen)、錫利斯特拉(Silistra)、斯利文(Sliven)、斯莫梁(Smolyan)、索菲亞(Sofiyo)、舊扎戈拉(Stara Zagora)、托爾布欣(TolbuKhin)、特爾戈維什特(Turgovishte)、瓦爾納(Varna)、大特爾諾沃(Veliko Turnovo)、維丁(Vidin)、弗拉察(Vratsa)和楊博爾(Yambol)等。根據保加利亞國務委員會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六日令,全國劃分為布爾加斯(Burgas)、哈斯科沃(Haskovo)、洛維奇(Lovech)、米哈伊洛夫格勒(Mikhaylovgrad)、普羅夫迪夫(Plovdiv)、魯塞(Ruse)、索菲亞(Sofia)和瓦爾納(Varna)等八個區(Oblast),以及一個索菲亞直轄市(Gard)。區以下共設有兩百七十三個鄉鎮(Obstina),鄉鎮以下設村(Selo)。
市、區、鄉、鎮等地方各級人民議會是地方的權力機構,議員由當地人民選舉產生,任期三年,可以連選連任。地方各級人民議會要與中央權力機關保持一致,依法管理地方性的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並且監督公共秩序的維持、法律的遵守、公民權利的保障,以及指導附屬行政機關的活動等。在權限範圍內,可以制定地方性的決議和發布命令,地方各級人民議會可以選舉產生各級執行委員會,作為人民議會的行政執行機構,並對人民議會負責,同時還要接受上級行政機關的監督和指導。
司法權屬於各級法院,司法獨立,不受行政權的干涉。保加利亞憲法肯定了法官的地位和作用,規定司法由中央和地方的法院以法律為準繩進行量刑定罪。管轄各級法院的最高法院成員,經由國民大會選舉產生。法院機構中最高權力機關為最高法院,檢察部門負責監督各級行政。最高法院法官和共和國檢察長,都是由國會選出,任期五年。總檢察長有任命或免除各級法院檢察官的職權。
根據憲法規定,保加利亞的國徽整體形狀為圓形,中間部分有獅子向上作跳躍狀,兩側有禾穗環繞,並在獅子上方綴著五角紅星一顆,下方邊緣有「X1944」金字。國旗由白、紅、綠三色成平行排列。這個國家以玫瑰花為國花,定每年的九月九日為國慶日。
保加利亞的主要政黨有國家運動黨,成立於二○○一年四月,是國內最年輕最有實力的政黨,深獲國內中下層選民的愛戴。在二○○一年六月十七日的國會大選中,獲百分之四十三點四支持率,為國內的第一大黨,現在的執政黨。黨內有很多幹部是受過西方教育的年輕人,都是在英、美兩國銀行中工作過的經濟專家,給選民的感覺是充滿了活力。該黨對外主張加入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內主張減稅、創造就業機會,為中小企業引進外資,打擊腐敗和犯罪,允諾在三年內使一般人的月薪提高到四百美元左右。
民主力量聯盟黨是國內的第二大政黨,在二○○一年六月的國會大選中才失去政權,淪為國會中的最大反對黨。它成立於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七日,是由國內許多反對共產黨的一些民主黨派高級知識分子、工農階級所聯合組成,是個擁有不少人士支持的政治組織,在今日的保加利亞政壇上,仍有舉足輕重的力量。黨魁為雷‧因卓娃。
保加利亞社會黨的前身是共產黨,創立於一八九一年的保加利亞工人社會民主黨。該黨於一九○三年分裂為「緊密派」和「廣泛派」。一九一九年三月,「緊密派」加入了共產國際,在同年召開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即保共「一大」時,正式改名為保加利亞共產黨,一九九○年四月五日改為社會黨,退為在野黨,黨主席為格‧珀爾瓦諾夫。
農民聯盟建立於一八九九年,最初是從事農民教育的團體,一九○四年被確定為農民的政治組織,吸收各地的農民參加;一九一九年,以它為首組成了聯合政府;一九二○年,農民聯盟一黨政府取代了聯合政府;一九二三年,國內發生政變,農民聯盟政府被推翻,大部分聯盟領導人被殺害,開始了保加利亞法西斯恐怖統治時期,直到一九四四年保加利亞解放為止該黨才恢復活動。
地處巴爾幹半島
保加利亞的位置在東南歐巴爾幹(Balkan)半島東北部,國土略呈方形,處於北緯四十二度到四十四度之間。東瀕黑海,北以多瑙河為界與羅馬尼亞毗連,西和南斯拉夫及馬其頓為鄰,南與希臘及土耳其接壤,全國總面積包括河界水域在內為十一萬零九百九十四平方公里,約合四萬二千八百五十五平方哩;國境東西長約五百二十公里,南北寬約三百三十公里,國界全長兩千二百公里。
百分之七十的國土是由山地和海拔兩百到六百公尺的丘陵地帶所形成,平原只佔百分之三十。全境大約可分為五個地形區:一為巴爾幹山地區,由巴爾幹山脈從西向東橫亙中部,全長六百公里,海拔五百到兩千多公尺,其中海拔兩千三百七十六公尺的鮑泰夫(Botev)山為最高,這條褶曲的山脈將保加利亞分成南北兩個部分,北部稱為保加利亞本部,石灰岩遍布,森林茂密,帶有大陸性氣候,寒暑區分明顯;南部叫做南保加利亞,地勢較陡,有羅多皮(Rhodope)山脈北接巴爾幹山脈西部,作東南走向,橫列在南部,山勢非常陡峭,海拔超過兩千公尺,最高峰海拔三千公尺,這些山脈越過馬里乍(Maritsa)河到黑海沿岸。二為多瑙河下游平原區,包括巴爾幹山脈以北和多瑙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海拔一般為一百到五百公尺,地勢由南向北傾斜,這是一塊由多瑙河流域繁密支流所灌溉的平原,呈寬帶狀,屬瓦拉幾亞(Walaohia)平原的一部分,土質肥沃,一向有「保加利亞倉庫」之稱。三為馬里乍河谷地,位於巴爾幹山脈以南,為馬里乍河流經的地區,土壤肥沃,其間的平原從羅多皮山脈的北坡一直到巴爾幹山脈的南坡;這裡同時又是從歐洲到與亞洲聯結處博斯普魯斯(Bosporus)海峽的主要通路。在黑海沿岸也有零星分散的局部平原,土質非常肥沃,產有大量野玫瑰,每年平均可採集四十噸玫瑰花用以製造香水,所以這裡又有「玫瑰谷」之稱。四為羅多皮山區,位於馬里乍河谷地以南,當地的穆薩拉(Musala)峰海拔高達兩千九百二十五公尺,山頂終年積雪,是巴爾幹半島的最高峰。五為索菲亞盆地區,介於西部羅多皮山脈和巴爾幹山脈之間,海拔六百公尺,是國內重要的交通要道。
在河流方面,這個國家有四百八十公里長的多瑙(Danube)河環流北部,形成和羅馬尼亞間的天然界線。多瑙河的眾多支流中以伊斯克爾(Iskur)河為最大和最長,匯集了由里拉(Rlla)山流下的無數溪流所形成,上游經巴爾幹山地下切割出一條長六十五公里的峽谷,使海拔五百五十公尺高的索菲亞盆地得以與多瑙河台地互相溝通,全長達三百六十八公里,下游有伊斯克爾水庫和一系列小水電站。多瑙河另外有兩條重要支流,一條是長兩百七十一公里的央多拉(Yantra)河;另一條是斯特魯馬河,源出保加利亞境內羅多皮山脈中維托沙山。從佩爾尼克向東南流,注入愛琴海,全長兩百六十八公里,流域面積一萬零九百八十九平方公里,為索菲亞通愛琴海重要交通要道,兩岸森林密布,盛產褐煤,下游為遼闊的農業地區。此外,源於巴爾幹山地的馬里乍河婉蜒在保加利亞南部,全長三百三十九公里,經土耳其和希臘後注入愛琴海。境內的海岸線只有沿黑海一段,全長三百七十八公里,海岸線平直,因而缺少優良的港灣。
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攝氏十度半,但是全年溫差很大,最高氣溫可達四十五度,最低氣溫可低至零下三十八度。冬冷夏熱,在通常的情況下,夏季氣溫在二十度左右,冬季零下三度至二度。因為雨量少,所以全年晴朗的日子居多。一般說來,巴爾幹山脈以北屬大陸性氣候,氣溫和羅馬尼亞很相似,雨量較少。巴爾幹南方類似地中海型氣候,冬季氣溫較低,並且會降雪。山區因為地勢高,冬季積雪的時間很長,氣溫則更低;夏季比較涼爽,四季有雨,但夏季雨量較少,河谷地區屬溫和的黑海沿海地區氣候,梅斯塔(Masta)河流域則為過渡性地中海型氣候,夏季乾旱。這個國家一月分平均氣溫為零下二至三度,七月分為二十三至二十五度,平均年雨量四百五十公釐,山區可達一千三百公釐,平均年雨量為六百七十公釐。
隨著氣候的不同,境內各地動、植物的種類也很多,包括有草木八千五百種,海藻兩千種,地衣類七百種,苔類七百種,以及無脊椎動物六百二十四種。
經濟落後資源缺
這個國家曾經是歐洲落後的農業國,按照原東歐經濟互助理事會的分工,它負責生產水果和蔬菜。自從共黨政權下台後,採取改革開放的經濟政策,解散集體農場,把所有農地撥還給一九四八年以前的地主或有繼承權的私農,讓農民的所有收獲歸於己有,因此已使農業欣欣向榮。近年來加強糧食生產,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使農業一躍而成為國家所有產業中最主要的部門,現在國家總輸出的百分之四十是農產品和農產加工品。由於實施農業機械化和大規模化,使得農產品的產量逐年遞增。境內土地肥沃,耕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百分之三十六,農民佔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農產品以小麥、玉米為主,其次為大麥、黑麥、燕麥和馬鈴薯等,另有菸葉、棉花、向日葵、甜菜、甘薯、蕃茄、蜜桃、梨、葡萄和蔬菜等經濟作物,其中以菸葉最為重要,栽培面積達一千三百平方公里;向日葵的產量也很可觀,每年可達四十一萬噸左右,一般農家還兼有養蠶業。葡萄、菸葉、向日葵和蔬菜是保加利亞最重要的輸出農產品。
馬里乍河和它東部支流的登薩(Tundza)河兩岸,盛產玫瑰花,萬紫千紅,非常可愛,附近居民大多以生產玫瑰油為業,世界上最著名的玫瑰花栽培地,也就在保加利亞的玫瑰谷附近。一般而言,人們只要提起玫瑰花,就自然而然想到它的觀賞價值,但保加利亞人卻以提取香油為目的。每四千公斤的玫瑰花才能提取出一公斤的香油,半公斤玫瑰油的價值等於一斤黃金,因此,玫瑰油有「液體黃金」之稱。當地的玫瑰油是製造香水的原料,早已聞名於世,在國際高級香料市場上獨佔鰲頭,其產量和出口量均佔世界第一位,給保加利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國內森林面積三萬二千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其中羅多皮山脈便佔有全國四分之一的森林區。此外,里拉、皮林(Pirin Planina)等山地的林產資源也非常豐富。現在保加利亞政府正積極推行大規模的植林計劃,林產品逐年增加,足以供應國內的需要。
保加利亞的國土很適合於畜牧,北部以飼養牛、豬為主,南部則主要飼養山羊,羅多皮山脈南北斜坡地帶也盛產牛羊。近年來,國內牛的數量逐年增多,家禽家畜的飼養導入現代技術,正大規模地經營,每年都有大量的雞蛋輸出。現在全國有牛一百八十萬頭,豬三百九十萬頭,馬十二萬五千匹,綿羊一千二百萬隻,家禽四千五百萬隻左右,其他如養蜂業,養蠶業等也相當風行。因為黑海沿岸一帶有漁場,所以漁業情況頗佳,無論淡水魚獲還是海水魚獲都足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年魚獲量約一百一十萬噸。
國內礦藏資源並不豐富,也還沒有大量開發,主要礦產有鋁、鐵、鉻、鈾、錳、銅、鉛、鋅、岩鹽、石油、天然氣和煤等。褐煤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馬里乍河至伊斯克爾河流域之間,是保加利亞最主要的褐煤區;硬煤主要分布在巴爾幹山脈一帶;銅礦分布在布加斯附近地區,鐵礦分布在延保爾西南和西南部山地,鉻礦分布在羅多皮山地的東部,斯莫梁附近有混生金屬礦,石油和天然氣以多瑙河流域為主要出產中心,分布在東北部和西北部地區。現在全國原油年產量約二十五萬四千噸,煤兩千五百多萬噸,銅六萬噸,鐵礦石七十七萬噸,錳礦石一萬一千四百噸,鉛十一萬噸,鋅八萬噸。
這個國家的工業雖然過去得到前蘇聯大力的技術指導和經濟上的援助,但一般說來還是比較落後,仍停留在中輕型工業的形態,並且忽視了消費品的生產。蘇聯解體後,保加利亞立即短少了三分之二的出口額;更糟的是,保加利亞工廠只習慣於生產當年蘇聯所需要的低質品,因此國內半數工廠在西方人眼中猶如廢物,所以現在的主政者以引進外資和技術為當務之急,一些相關的消費工業才有所長進。據保加利亞外國投資局統計,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八年外資進入保加利亞的總金額只有二十億美元,這個數目是東歐其他國家如波蘭、匈牙利一年即可爭取到的投資數目,而至一九九八年,外國在保加利亞的直接投資金額只有五億零六百八十萬美元,其中德國是最大的投資國,金額為三億二千八百萬美元,依次為比利時、美國、荷蘭,亞洲地區在保加利亞的投資以韓國的四千七百萬美元為最大的投資國,其次是日本,中國大陸人在保加利亞的投資項目以餐館、貿易為主,其中個人直接投資最高金額為四萬美元,其餘都在一千美元到三千美元之間。
現在,保加利亞國內比較重要的工業有紡織、煙酒、製糖、煉油、合成纖維、藥品、塑膠、造船、麵粉、製革、製玫瑰油、五金工具、肥料、水泥、玻璃、發電、採煤、軍火、汽車、輪胎、印刷、鋸木、製紙、電子、電器、氮肥、木板材、棉紗、毛線、家電、機械、冶金、鋼鐵、食品加工、飲料、化學、樹膠、建築材料、傢俱、皮鞋和食品罐頭等。
在對外貿易方面,平均全年輸出總值約四十八億美元,主要輸出品是木材、煙酒、飲料、向日葵油、小麥、農業機械、礦物、燃料、農產品、石化產品、銅、成衣、金屬、玉米、玫瑰花、玫瑰油、葵花油、香水、蛋品、水果、牲畜和手工藝品等,其中的玫瑰油是大宗出口品,佔全部農產品出口總額的百分之七十,是世界上唯一大量出產玫瑰油的國家。平均全年輸入總值約四十九億美元,主要輸入品有石油、機械、軍事裝備、電器、精密儀器、建築材料、通訊設備、化工品、原料、化肥、橡膠、飼料、事務儀器、汽車及零配件、飲料、醫療設備、紡織品、成衣、鞋類、草製品、玩具、禮品、耐久性消費品、運動用品、藥劑、加工食品、香水、化妝品及梳妝用具等。主要的貿易夥伴有俄國、德國、瑞士、法國、義大利、希臘、烏克蘭、馬其頓、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利比亞、伊拉克、日本、英國和南斯拉夫等,其中與俄國的貿易額佔總額的百分之五十左右。
保加利亞的貨幣單位叫做列弗(Lev),每一列弗下分為一百個斯托丁基(Stontinki)。官方匯率每一美元可兌一千九百列弗,黑市匯率每一美元可兌一千九百五十列弗。紙幣單位有五、十和二十列弗等三種,硬幣則有一、二列弗和五十斯托丁基等三種。國民每人每年平均所得為一千六百美元。
一般說來,這個國家的經濟相當落後,有百分之七十人口生活在官方認定的貧窮線以下;失業率高得離譜,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人沒有工作,一般有工作的人,每月平均收入只有一百美元。
在交通方面,航空比較發達。保加利亞航空公司在法國的協助下,已順利完成汰舊機換新機工程,營運大見好轉,現在國內各大城市間都有班機來往,和各鄰國間也有眾多的空中營運航線;國內共有八個民航機場,其中索菲亞國際機場有班機往返歐洲各國。
國內鐵路總長七千八百多公里,有兩條主幹線:一為沿伊斯克爾河谷由索菲亞經普列文、大圖爾諾沃、魯塞到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另一條線是由索菲亞經斯坦克、季米特洛夫、普羅夫迪夫到土耳其名城伊斯坦堡,其中約有五分之一已實現電氣化。
公路總長約三萬七千公里,公路網遍及境內所有的邊遠地區,各城市間的幹線大多數都是高級路面,全國共有轎車約五十七萬輛,貨車、客車和公共汽車約七十五萬輛。
多瑙河可以通行汽船,是聯繫獨立國協和西歐的重要交通管道,多瑙河畔的河灣有維丁、羅姆、魯沙等河港,馬里乍河也有水運的便利。海運以瓦爾納和布爾加斯為主要港口,可以和附近國家的港口通航。全國有排水一百噸以上的商船約兩百五十艘,總噸位約兩百五十萬噸。
觀光事業受重視
保加利亞由於歷年來外匯短缺,經濟不裕,因此對於無煙囟工業的觀光業非常重視。政府觀光旅遊局對於爭取外國觀光客的入境消費外匯,向不後人,不惜以各種優惠的方式,配以大力的宣傳,藉以吸中外國觀光客,尤其是西方國家觀光客的入境旅遊。現在平均每年都有五百多萬名遊客入境,為國家賺取近十億美元外匯的收益。
過去幾年來保加利亞的觀光業一片璀璨,大部分應歸功於當時南斯拉夫的內戰。因為南斯拉夫烽火不斷,一向喜歡到亞得里亞海(Adriatic Sea)度假的歐洲人都裹足不前,改向保加利亞海岸地區擠,讓保加利亞的觀光事業發了一筆意外之財。此外,這個國家以農立國的落後生產方式,使得境內缺少工業污染,不論景觀與文化都很少遭到破壞,許多古老的美德和傳統得以保留,這也是吸引眾多觀光客的一大誘因。在前往保加利亞觀光的歐洲人中,以德國人和英國人居多,因為他們發現到保加利亞的觀光費用,「就和待在家裡足不出戶差不多」。
我國遊客要想前往保加利亞旅遊,可以委託有信用的鳳凰國際旅行社代為辦理,所需證件為效期半年以上的護照影印本和身分證影印本各一張,兩吋半身脫帽照片兩張,往返機票及代辦簽證費三千五百元台幣。旅行社收齊證件後,必須送往新加坡、曼谷、東京或北京辦理,大約需要十個工作日。這個國家旅遊簽證有效期為九十天,分過境簽證和旅遊簽證兩種,其中過境簽證(Transit Visa)的有效期限為七十二小時,簽證費二十四美元,旅遊簽證(Tourist Visa)簽證費為四十四美元。申請簽證時,不管只去一週、十天或半個月,最好都填入境一個月,不然到時因故想延長簽證時,會發現在保加利亞國內申請延長簽證,是非常困難的事,既費時費力,又不一定會辦成功。
進入保加利亞不需檢疫,遊客入關直接由入境審查開始。入境卡需先填好有關事項,然後交給審查櫃台,此時海關人員會發給蓋有出境證明印章的白色出境卡,要好好保存,往後在保加利亞境內不論是住飯店、青年旅館、露營地或由國家旅遊局介紹經濟實惠的民宿時,都要在此卡背面蓋章,出境時海關會收回並查看住宿記錄,因此千萬不要遺失。在保加利亞觀光旅行幾乎沒有什麼限制,但貨幣管理相當嚴格,除了一些公設機關可以兌換外,其餘地方一律禁止。保加利亞本國貨幣更不允許攜出,因此出境時須到機場內的銀行換回外幣。出境時一般只要出示護照、出境卡和膳宿證明即可。
這個國家英語不大通行,一般人使用俄語,其次為德語和法語,在二十世紀七十或八十年代時,俄文是第一外國語。該國的官方語言是保加利亞語,屬斯拉夫語系。當地使用電壓為兩百二十伏特、五十週波交流電,度量衡採用公制。小費約百分之十,一般情形是飯店行李伕代客運送一件行李需付一百列弗,飯店清理房間服務生一天一百列弗,到餐廳或搭計程車需付百分之十的小費;如果到歌劇院,因入場費中已包括衣帽間的服務費在內,所以不需另付小費。由於境內多山,尤其在首都索菲亞等地,水質特佳,自來水可以生飲,而且清甜可口。在時差方面,比我國慢六個小時。
在保加利亞使用電話也很方便,國家電話代碼為三五九,打國際長途電話要先撥「○○」,國內長途電話先撥「○二」,由當地撥電話至台北的撥號方式為○○加八八六加二加電話號碼。全國各地都有公共電話,一般公用電話多設在旅館、餐廳、咖啡館、郵電局、電話亭、百貨公司、車站和機場等處。常用電話有救護車為一五○、火警一六○、報警一六六、查號台一四四及一四五、召計程車為一四二。郵票可向郵局、旅館或報攤購買,郵筒分為紅色和黃色兩種。在服裝方面,大部分時間僅須穿著便裝,冬天要穿著大衣及雪鞋,在正式場合仍需穿著晚禮服。一般的保加利亞人還習慣使用肢體語言,點頭表示「Yes」,搖頭表示「No」。
當地的辦公時間,政府機構是週一至週五的上午九時到下午四時;商業機構是上午八時三十分至下午五時三十分;銀行為上午九時至下午三時;郵電局是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一般商店則為週一至週六的上午八時三十分到下午七時三十分,有時,節假日也照常營業。
在國家假日方面,有一月一日的新年、三月三日的解放紀念日、五月二十四日的教育節、九月九日的國慶日、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的聖誕節。
這個國家的旅館不多,因各地的地理條件和設備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等級,分別為一星級到五星級不等,其中三星級至五星級的飯店,各項服務設備完善。這個國家旅館的收費由政府統一規定,內陸和黑海沿岸的收費各不相同,通常五星級的單人套房附一份早餐,每天房租約六十美元,四星級的雙人房約為四十美元,住一晚並附三餐的三星級旅館,費用較為便宜,只須二十五美元左右。觀光客在出發前最好要預約好所住的飯店,雖然保加利亞已開放旅行,但應儘量避免到了當地再找飯店,尤其是索菲亞以外的地方,飯店數量極少,預約是絕對必要的。如果到達目的地後找不到旅倌,可以找當地的保加利亞觀光單位代為介紹,通常會代為找到住一晚帶早餐(Bed And Breakfast)的民宿,一天只要五至十美元。
境內除觀光大飯店內的餐廳外,一般餐廳的水準都不佳。當地的餐廳一般除供應鄉土名菜外,也備有一些國際性的菜餚,保加利亞最著名的葡萄酒和水果罐頭,在用餐時是不可或缺的。在這個國家境內旅行,可以享受到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樂趣,因為保加利亞人是天生的肉食者,所以一般餐廳的主菜大部分是牛排。此外,他們的食品離不開一個「烤」字,不但有別具特色的烤全牛,而且「啤酒加烤肉」是所有餐館招攬顧客最常見的食品之一。此外,較傳統的食物有紹普斯凱(Shopska)沙拉,是由切成小丁塊的番茄、小黃瓜、青辣椒和羊奶做的起司組成;搭拉托(Tarato)是由新鮮的優酪乳加上小黃瓜及核桃煮成的湯,味道非常鮮美;烤羊肉串隨處可吃到;克哇馬(Kavarma)是用肉和蔬菜放入烤鍋烤熟後連鍋一起上餐桌的菜,糊糊的,非常好吃;杜洛薩爾馬(Drob Sarma)是切塊的羊腎加上蛋和米飯煮成;班奈特沙(Banitsa)是烤起司加上菠菜和煮開的鮮奶所組成,是一道多汁的菜。在城市裡各類型小點心吧隨處可見,人們在這裡可以一杯咖啡加麵包或三明治來充當午、晚餐。在這個國家裡,餐飲消費非常便宜,在環境設備較好的餐廳裡吃一餐飯及飯後甜點,還有小提琴伴奏,只需五美元。
在購物方面,對於喜歡皮製品的遊客來說,這裡是購物者的天堂,當地皮衣製作精美、價格便宜,往往令人愛不釋手,像鉛筆盒、書套、書箋等,不但外觀漂亮結實,而且做工精細,是餽贈親友的好禮物。此外,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穿上傳統保加利亞服裝的木偶、銀飾、桌巾、地毯和刺繡服裝等,都是價廉物美的禮品。
保加利亞的觀光重點,大抵可分為首都索菲亞及其周圍地帶,內陸部分和黑海沿岸等三個地區,觀光客把這三個地區大略遊覽一次,約需花費一週左右的時間。索菲亞、布爾加斯和瓦爾納等主要城市都設有國際機場,交通非常便利。遊客若純以觀光為主,可選擇到索菲亞去;如果想擁有一個輕鬆而悠閒的假期,那麼到布爾加斯和瓦爾納比較合適。
這個國家內陸部分可供遊覽的地方,主要以普羅夫迪夫和大特爾諾沃為主,這兩個城市都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古都,古意盎然且耐人尋味。觀光客可先在普羅夫迪夫遊覽一天,然後越過喜浦卡山頂到大特爾諾沃觀光一天,夜宿卡爾洛沃,這樣的行程安排,能使遊客會有較多的時間去細細體味古都的風味。
在黑海沿岸,可以到尼西壩和桑尼海岸去觀光。尼西壩至今仍留存不少的歷史遺蹟,而桑尼海岸則是有名的度假勝地。在黑海沿岸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小城,遊客可在其最大的城市瓦爾納住上一、兩天,然後以步行的方式遍遊這些小城,定能享受到另一種獨特的樂趣。另外,金色沙灘和愛貝那等地,都是保加利亞正大力開發的觀光勝地,其服務和設備等方面的條件,都不遜於首都索菲亞,並且更加熱鬧。由索菲亞到黑海沿岸,有多條高速公路可供選擇,但花費的時間較長。如果遊客希望節省時間,可以乘坐單程飛機直接抵達。
巴爾幹旅行公司是保加利亞國營公司,提供有關國際、國內旅遊及運送觀光客的服務,只要有關保加利亞旅遊的一切事宜,都可代為包辦。
從台灣沒有直達班機飛往保加利亞,必須先轉機。巴爾幹航空公司有班機從索菲亞飛抵布爾加斯。保加利亞是以布爾加斯為國際機場,和歐洲、中東、北非等各大城市連絡,主要包括阿姆斯特丹、羅馬、哥本哈根、維也納、法蘭克福、蘇黎士、伊斯坦堡、雅典、布加勒斯特、布達佩斯、柏林、布拉格、華沙、貝爾格萊德、巴黎和倫敦等。除了飛機外,也可利用鐵路由歐洲各城市進入索菲亞,主要的國際列車包括伊斯坦堡快車:由慕尼黑經薩爾斯堡、札格雷布、貝爾格萊德到索菲亞;多瑙快車:由莫斯科經布加勒斯特到索菲亞;波羅那快車:由柏林經布拉格、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到索菲亞。
到保加利亞旅遊,五至六月分是最佳時期,這時境內氣候溫和而穩定,景色尤為宜人;七、八月也是很好的時期,但由於外國觀光客大都集中在暑期來此,所以非常擁擠。因黑海沿岸從五月至九月之間均適合游泳,所以喜歡海水浴的人們,可以在這期間內任意選擇。
這個國家是狩獵者的樂土,雖然世界保育組織嚴禁各國獵殺瀕臨絕種動物,但是保加利亞對此並不重視,反而將獵熊項目作為熱門觀光賣點,因此境內棕熊命運多舛。過去共產黨獨裁者嗜好獵殺棕熊,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間,曾投資兩億六千萬美元推廣狩獵運動,興建了數十處豪華狩獵別墅,供他們接待如已故羅馬尼亞獨裁者希奧塞古之流的外賓歡度狩獵假期。現在這些狩獵設施已轉而淪為西方富豪狩獵的目標,境內三十一處國有狩獵別墅及一百六十處國有林地的狩獵場,每年吸引近萬名裝備齊全的西方闊客前來一顯身手,藉以賺取強勢貨幣。現在保加利亞境內約有一千頭棕熊,每獵殺一頭棕熊的收費約兩千五百美元至九千美元不等,還要加上三天狩獵的基本費用一千美元。境內的雄鹿、野豬、狼和臆羚也在可以捕殺之列。
首都有山水之勝
索菲亞(Sofia)是保加利亞的首都,也是全國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的中心,這個歷史悠久的古城,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居住。公元前八世紀,色雷斯人的一支部落曾在當地溫泉附近定居。公元前二十九年後被羅馬人佔領,在羅馬帝國時代稱之為謝爾迪卡(Serdica),到了公元二世紀,這裡已經發展成為自治城鎮,羅馬皇帝在此大興土木,建起城堡要塞,並於君士坦丁大帝統治時期臻於極盛。四世紀末到五世紀時,成為東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後來哥特人、匈奴人及其他蠻族相繼侵入,大肆破壞。在六世紀東羅馬帝國尤斯丁尼安時代,再度成為東羅馬的重要城市。
進入七世紀,斯拉夫人佔領索菲亞。公元八○九年,索菲亞併入保加利亞,改稱為斯拉夫名字的「斯德雷茲」,也就是「中心」的意思。一○一八年至一一八五年被拜占廷佔領、一一八七年,保加利亞貴族阿森和德德兄弟建立了第二保加利亞帝國,索菲亞就歸屬第二保加利亞帝國,自此進入一個長治久安、富庶繁榮時期。十二到十四世紀,成為發達的手工業中心,金器、鐵器,武器和美術陶瓷貿易興旺,此時仍受東羅馬帝國統治,並隨著宗教的傳播,城內修建了許多教堂,其中以聖索菲亞教堂最為宏大,因此在十四世紀末,「斯雷德茨」的名稱被「索菲亞」所代替,同時,在希臘文中,索菲亞是「智慧」的意思。一三八二年,鄂圖曼土耳其人攻陷索菲亞,成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總督駐地,土軍搗毀裡許多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並逐漸使它蒙上一層中東回教的外貌,此後,索菲亞被異族統治達五百年之久。十六世紀後,索菲亞成為保加利亞全國經濟中心,也是當時全國爭取獨立和自由的城市。一八七八年,俄土戰爭爆發後,俄軍解放了索菲亞,一八七九年四月定為保加利亞的首都至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索菲亞也遭到戰火洗劫,全城有一萬多座建築物被炸毀。戰後的幾十年間,勤勞的索菲亞人民重新營建家園,恢復生產,經過不懈的努力,使這座古城又重現繁榮景象。
這個全國第一大城,面積一百六十七平方公里,是歐洲最古老都市之一,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三度十九分、北緯四十二度四十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於境內中南部巴爾幹山脈和維托沙山脈之間的索菲亞盆地中,距南斯拉夫邊界約九十七公里,伊斯克河蜿蜒流過市郊注入多瑙河。城市海拔五百六十四公尺,四面青山環繞,北有巴爾幹山,西鄰柳林山,東南有洛曾山,南接維托沙山。這裡有一條礦泉帶,許多泉水在市內和郊區湧出,為這個美麗的城市增添了光彩,因此素有「巴爾幹礦泉城」的美譽。市內對外河谷紛歧,濱多瑙河支流的伊斯克爾河一帶,景色優美,有山水之勝;市內還有數百個街心花園,以及許多公園、綠林和玫瑰,不愧為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座美麗名城。 索菲亞為溫和的大陸性氣候,每年的二月分最冷,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二度;七、八兩個月最熱,平均氣溫也只有二十一度。年雨量六百六十公釐,一年四季綠草萋萋,鮮花盛開。每年五、六月份,各種觀賞玫瑰爭奇鬥艷,散發出濃郁的花香,故有「玫瑰之都」、「綠色之城」和「花園城市」的美稱,因此這裡成為度假的好去處。
市區新型的現代化高大建築物比比皆是,筆直寬廣的馬路縱橫交錯,新舊住宅區連成一片。在新住宅區內,商店、學校和各種文化娛樂設施齊全,居民足不出區,便可享受到各種樂趣。全市劃分成三個區,東南部為文化區,西北部為工業區,商業區和行政區集中在市中央。在市中心的維托沙河大街是索菲亞繁華的商業中心,商店林立,特別是成衣店最多,每天吸引大量愛美的姑娘和各地遊客。
這個擁有一百五十多萬人口的城市,有半數以上的人從事工業、建築業和交通運輸業。全國百分之十五的大型工商企業也集中於此,工業產值佔全國的百分之十八。主要工業項目有機械、金屬製造、冶金、電子、食品、紡織、橡膠、化工和造紙等,國內四分之三的印刷業也集中在此。由於索菲亞是保加利亞的首都,自然成為國內文化教育的中心,國家科學院、農業科學院、國家圖書館、國家美術館、天文台、國家劇院和體育館都集中於此。市內各級學校非常多,除了索菲亞大學外,還有克里門奧赫里斯里大學和許多專科及職業學校等,中小學校更是不許其數。其中的索菲亞大學創辦於一八八八年,是保加利亞最古老的高等學府,曾為國家造就許多人才,保加利亞歷任各部門的重要首長,大部分是這個學校畢業的。這裡佔地廣○,建築宏偉,屬巴洛克式風格,現在共有哲學、歷史、斯拉夫語言學,西歐語言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地質和法律等九個學院、二十九個學科。
索菲亞的綠化全歐聞名,綠地面積佔整個城市的四分之一。市區內所有街巷、廣場、公園都隱現在一片蔥綠中,菩提樹、阿拉伯橡膠樹、法國梧桐和加拿大白楊等,整齊地排列在馬路兩旁。花園、草坪分布於市區街頭。當地人特別喜歡花草,家家戶戶門前窗下都栽種著生意盎然的綠色植物,白淨的牆上爬滿青綠藤蔓,人們漫步街頭,陣陣花香撲鼻而來,泌人心脾。當地的水質特佳,被譽為全世界最清潔的飲水,可以生喝。遺憾的是,近幾年來,城市和郊區大力發展工業,空氣污染嚴重,特別是在工業密集區,從市中心十八層樓的安德列葉夫大廈向下俯瞰,連街道都看不清楚。這樣一來,給這裡的水質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
隨著工商業的快速發展,這裡的房地產價位節節攀升,使得房主個個都發了財,但是還有許多人沒屋子住,很多窮人和三千多名非洲非法居民都擠在極端窮困的貧民窟裡,低矮的房屋,用鋅片蓋成的屋頂變成骯髒的黑褐色,木質門窗腐朽不堪,難以關攏、每面牆壁龜裂的程度教人心驚膽顫。當地人民日夜加班月薪不及一百美元,高薪的也只有兩百美元,僅能維持基本生活。這裡最貴的是房租和肉價,當地一般房屋月租要一百美元,一公斤豬肉五美元,一包香煙則只要三角美金,一瓶啤酒為五角美金。當地人拜金主義風行,多數人不安於現狀,因此貪污腐敗現象屢見不鮮,社會秩序混亂。
這裡雖不及西歐一些都大市繁華,但因四面環山,故而空氣清新,再加上巴爾幹獨特開朗的氣象,使這個城市充滿魅力,眾多觀光客熱衷前往。初夏是最迷人的旅遊旺季,市內花團錦簇、綠樹成蔭,嬌艷多姿的玫瑰花競相開放,芳香四溢。城區裡許多現代化大廈林立,燈火輝煌的餐館和喧鬧繁華的商店,將都市點綴得更加繁榮。奇裝異服青年、豪華轎車和手提電話充斥,艷麗的各色花果蔬菜擺滿各處市場。
索菲亞地當歐西陸空交通的要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溝通亞得里亞海、中歐和多瑙河、黑海及愛琴海的交通線,因此交通非常發達。這裡是保加利亞空中交通的中心,位於東郊十公里處的國際機場有班機和國內外各大城市聯絡,與三十五個國家之間有班機來往。水上交通也很便利,多瑙河支流可以通航小汽船。陸地交通也很便捷,公路四通八達,有長途巴士營運。鐵路運輸繁忙,是巴爾幹半島的鐵路中心,火車可通往南斯拉夫、維也維、伊斯坦保、雅典和羅馬尼亞等國,全年總貨運量近六百萬噸、客運最近三千萬人次。此車站規模龐大,設計新穎,候車大廳的巨型浮雕和站前廣場的立體石雕交相呼應,非常氣派。
市區建有外環城公路、公共交通以有軌電車、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為主,電車和公共汽車因票價低廉而受廣大市民喜愛,車上不售票,乘客要在上車前先到停靠站旁的售票購票,上車後拿到剪票機去煎,下車時不用交回,車上沒有車掌,但突擊查票頻繁。 這裡的計程車通常在停車場候客,因此在街上很難叫到流動計程車,旅客可以請飯店服務台幫忙叫車,或者自己撥打當地召計程車電話「一四二」。計程車司機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公然欺騙觀光客,要乘客照計程表多付好幾倍車資,有的在計程表上作手腳,每三秒鐘跳價一次,所以最好搭乘在車門上貼有黑白標誌的國營計程車,照表計價、夜間加收百分之六十的車資。此外,出租車的費用每天約十五美元,如果要前往維托沙山頂,可坐纜車上去。
這個都市有許多大旅館和民宿供觀光客選擇。一些觀光大飯店的設備也很豪華,其中喜來登大飯店位於鬧區,有現代化的軟硬體服務設施。最大的旅館是坐落在市中心區的莫斯科大飯店,有數百間客房,附設有夜總會和餐廳。新維多利亞(Vitoria New Otani) 是五星級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樓高二十三層,有五百間客房,並以擁有優質的服務質量和豪華的設備著名,設有加保利亞菜和日本料理餐廳,附設有賭場、夜總會和購物拱廊等服務設施。另一家叫做諾沃特歐羅巴(Novotel Europa)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樓高十六層,擁有六百間客房。巴爾幹(Balkan Grand)飯店,是一家三星級的旅館,位於市中心「列寧廣場」的一角,是座古典的建築,以高格調聞名海內外,擁有一百五十間客房,附設有充滿鄉土氣息的餐廳,可容納一百八十名食客;另有鶪尾酒廳和酒吧等。此外,一座曾象徵共產黨驕傲的苪汀納旅館,有二十二層高,外表頗為壯麗,內部卻陰暗,照明不足,服務人員臉上沒有笑容,各項服務及設施都落後。
市內也有無數大小不等的餐廳,供應各地風味菜餚。加保利亞的烹飪內容豐富,菜式也變化多端,所有的菜餚都加有許多香料。一般西餐、匈牙利菜和俄國非常風行。當地人喜飲一種叫做馬斯蒂加的燒酒,酒精含量不,高略帶點香味,是加保利亞的國酒。此外,加保利亞的葡萄酒,口味也不亞於法國的葡萄酒。
索菲亞也有多姿多彩的娛樂和夜生活,市內夜總會、舞廳、戲院和咖啡館林立,許多本國青年男女和外國觀光客融入篌色中,進入各種娛樂場所,聽震天價的搖滾音樂,跳狂熱的迪斯可舞。加保利亞因為是在希臘神話中出現的阿波羅之子奧爾甫斯(Orpheus) 居住的地方,因此人們非常喜愛音樂和歌唱。國立歌劇院、國立劇場、歌舞劇院和加保利亞音樂廳等,都是市內主要的文化、娛樂場所,觀光客若要前往觀賞,可請飯店代為購票。索菲亞主要的夜總會都在各大觀光飯店內,營業時間從晚上十時開始,到凌晨四時結束,其中從凌晨零點三十分開始的一小時為舞台表演。進入夜總會,要先支付最低消費額的入場費。
當地購物也很方便,只是肉類比較貴,食品供應比較缺乏,因此一些食品店前常會擠滿購買食物的人群。當地有許多紀念品供觀光客選擇,玫瑰油和含羞草製成的香水是有特色的土產;陶瓷、鐵器、銅器、聖畫像的仿製品、版畫、手工織品、皮革製品、金質首飾、玩偶、木刻、袖珍畫、餐具、桌巾和毛毯等,也非常受觀光客們的歡迎。要買當地的特產品或禮品,可到附設在各大飯店內的商店、茲姆百貨店或聖貝托卡地下教堂所在的地下街等正規商店選購,以免被欺騙。星期天除了餐廳和食物店外,一般店鋪都停業休息。
這個歷史悠久的名城,許多象徵昔日光榮的石鋪道路和文化遺址至今保存完好。市內有一條栗樹大道叫做洛斯基(Rouski),是古羅馬帝國時代留下的古街,路面用黃色石頭鋪成,由此聯想到當年「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帝國大道盛況,兩旁種滿栗子樹,在十月栗子成熟季節,行走在這條街道上,可要擔心帶刺的栗子打到腦袋。這條路上有重要的聖尼古拉教堂和天使橋,但最惹人注目的是許多前蘇聯軍人的銅像,因為蘇軍在解放加保利亞期間傷亡很大,許多官兵死於納粹德軍手中。
威科乍(Vitocha) 是索菲亞另一條主要大道,近幾年才興建的,是最高法院和國家博物館所在地,也是索菲亞的商業中心。這是一條步行街,在這裡可以避開汽車的喧囂,也是觀光客的匯集區。
索菲亞市內有兩座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橋樑,為這座古城增添幾分傳奇色彩,這就是鷹條和獅椅。鷹椅橫跨在索菲亞東南部的佩爾洛大河上,南接景色秀麗的自由公園,北通車水馬龍的俄羅斯大街,貌雖平常,每天卻招來無數遊客,因為它反映了索菲亞人民反抗異族統治的鬥爭精神。據說在一八七三年三月,索菲亞居民正是站在這座橋頭,迎接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也就是從深山密林中歸來的山鷹──遊畫戰士。從此,這座橋便賦有了特殊的意義。一八○九年至一八九一年,索菲亞居民重建這座橋,並在兀立於石橋四角的大方柱上塑了四隻蒼勁有力、舉翅待飛的鷹,使它成為名副其實的鷹橋。獅橋坐落在索菲亞北部的弗拉達西河上,重建於一八八九年至一八○九年,橋頭上端坐著四頭威武雄壯的石獅,這是索菲亞人為保衛自己的城市而建造的。
斯‧格奧爾基圓頂建築,是索菲亞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牆上有十世紀到十五世紀時期的壁畫,色彩鮮明,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位於市中心的三座大型現代建築:巴爾幹飯店、中央百貨大樓和黨務大廈,構成一個品字,其設計和施工原料都採用高科技,與周圍的歷大古蹟組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 聖尼德利亞(Saint Nedelia) 廣場就是原來的列寧廣場,自古以來就是索菲亞市最繁華的中心地段,許多電車和公共汽車都經過這裡。廣場中央矗立一座高大的列寧像,周圍殘留有許多歷史性建築物,巴爾幹旅行社的總公司、茲姆百貨公司和巴爾幹大飯店,都設在這個廣場附近。
蘇軍紀念碑(Monument of the Soviet Army) 是市內最顯目的建築,高三十多公尺,塑有一位加保利亞母親保護小孩和蘇軍保護加保利亞人民的碑像,據說是為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將他們從將軍手中解救出來,而由加保利亞共產黨政府於一九五四年批建的。現蘇聯已瓦解,而蘇聯帶給他們的共產制度,卻是五十年沒有進步的主要原因。
紀念碑中最具特色的是市區國民議會廣場中央的解放者紀念碑。碑上部是青銅製造的一匹昂首翹尾的戰馬,馬上端坐著威風凜凜的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這座碑是一○九七年建成的,為的是紀念沙皇出兵趕走統治索菲亞的土耳其軍隊。此外,索菲亞還有兩座紀念加保利亞擺脫鄂圖曼帝國統治的紀念碑,一個是「俄羅斯紀念碑」,一個叫做「醫生紀念碑」。市中心的「九‧九」廣場上,還坐落著一所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陵墓,這就是著名的加保利亞共產黨頭子季米特洛夫陵,它完全是莫斯科列寧陵墓的縮影。
索菲亞市內有數百個公園和街心花園,其中最著名的是市中心的自由公園(Park Nasvobodata),建於十九世紀,是加保利亞皇帝小時候的遊玩場所,因此別稱「皇子公園」。它坐落在市中心稍偏東列寧大道的南側,總面積約三點六平方公里,這是一個無邊無際、自由出入的開放型公園。園內有森林、庭院、遊園地、游泳池、音樂廳、足球場、藍球場、網球場和體育館等設施,有名的索菲亞劇院也在園內。這裡綠樹成蔭、小橋流水、垂柳依依、風光旖旎,是市民最佳的休憩場所,森林裡還有許多小鳥和松鼠等小動物棲息其間,讓人有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公園內有一座高達四十公尺的塔,是游擊戰士紀念碑,塔內安放著和納粹德軍作戰陣亡的十七位游擊隊員的忠骸。
維托沙(Vitosha) 國家公園距市區北方十公里處,從一九三四年起才被闢為公園,海拔兩千二百九十公尺,山上建有豪華的旅館,每當夏季,索菲亞市民和來自世界的遊客便喜歡到這山間密林避暑休閒;而當嚴冬來臨時,這裡又變成一個天然的阿列科(Aleko) 滑雪場,成為滑雪愛好者的天空。山腹中的科匹托(Kopitoto)地方,是在斷崖處突出的風景區,景色幽美,風光迷人,由市區驅車來此只需二十分鐘,站在這裡的瞭望台以及飯店、餐廳的陽台上,可覽索菲亞市區全貌,因此訪問索菲亞的觀光客,都會來此進餐,一邊品嘗美味,一邊欣賞市景。遊客們如果選擇從克葉希沃(knyazhevo) 村乘升降纜車來此,別有一番情趣。此地有一條由泥石流形成的「石頭河」冰河,像奔騰的河流,石礫下泉水潺潺,景色宜人,半山上有一個國際兒童公園,內展示各國捐贈的鐘。這裡有一家設備完善的旅館,擁有一百多間客房和家庭式餐廳。
柳林山(Mount Lyulin)因為景色優美被闢為國家公園,這是一個以種植杉木和綠草地為主的美麗高山公園。山頂僧院林立,沿僧院方向前行有幽靜的小徑通往引人入勝的「獵人之泉」。
這裡也有許多教堂,其中以聖索菲亞(St. Sophia)教堂歷史最悠久,始建於六世紀,綜合拜占廷式和羅馬式的建築特色。不過,當初羅馬人建築的時候,並非把它當成教堂,而是一所神父培養學校,後來隨著戰爭的不斷破壞,期間曾重建了四次,大修小改了許多回,現在已是十二世紀的作品,不再是原來的樣子。在十二世紀,拜占廷佔領索菲亞時,它一度成為土耳其人的清真寺,帶有濃厚的回教味道。這個教堂與該城市有千絲萬縷的關連,它坐落在市區內風景如畫的亞‧涅夫斯基廣場,索菲亞人對它懷有深厚的感情,因為索菲亞就是十四世紀由此教堂而得名的,故此,索菲亞人把這座大教堂的形象放到了自己的城徽上。教堂高十九公尺,大小拱頂十幾個,其中最大的一個直徑九公尺,它由三個長形堂組成,整體呈十字形,外牆砌有大塊紅磚,柱廊形的大廳設有三個祭壇,地上大理石平滑如鏡,在牆上、地上分別飾有許多花、鳥、樹等鑲嵌圖案。純白色的牆壁配以金色的圓頂,顯得格外聖潔高貴。在這個教堂裡面收藏著許多國家級文物,是全國所有教堂中最負盛名的,有「國家珠寶」之美稱。不過,在十九世紀遭到地震破壞,一九三○年加以修復,至今保存完好。在教堂的前方是加保利亞最偉大的文學家瓦佐夫(Vazov, Ivan) 的墳墓。
在聖索菲亞教堂附近,有四個規模較小的教堂。其中一個聖‧伯恩納(St. Boiana)教堂坐落在一個公園裡,是一座希臘教堂,在九世紀由希臘人興建,原本僅有一層,十三世紀時,當朝皇帝下令將其擴大,又加蓋了一層,同時,為了不影響底下的一層,另做了一個完全獨立的門,使兩層分開,直到十九世紀經改修後,上下兩層才連在一起。教堂原本有石牆保護,現已沒有,內藏有許多國家珍貴文物,因此很少對外開放,但仍值得在外面觀賞,在這裡除了可欣賞到它本身的建築外,還是眺望聖索菲亞教堂的最佳角度。
聖‧彼托卡(St. Petka) 地下大教堂,位於巴爾幹大飯店西北方、列寧廣場東側,正如其名,此教堂只有屋頂露出地面,其餘建在地下,是當年基督教徒做禮拜的場所。相傳這是在土耳其統治時代,希臘正教的建築物被規定不許超過人的高度,因此,被壓迫的加保利亞教徒便建成了這座壯麗的地下教堂,雖然外觀低矮,但內部華麗,在這裡仰視對面高聳的巴尼巴什清真寺顯得毫不遜色,彷彿象徵昔加保利亞人不屈於土耳其人統治的精神。
聖喬治東正教堂(St. Georges Church)位於巴爾幹飯店的內庭,大約建於三、四世紀,在當時,可能是異教徒的廟宇或教堂、浴場,直到羅馬帝國時代才被作為教學使用。這座教堂在五世紀時曾破壞,六世紀再被重建,成為土耳其人的伊斯蘭寺院,寺內外植滿玫瑰花,芬香四溢,因此又被稱為「玫瑰教堂」,深受大眾喜愛。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紀念教堂(Alexander Nevsky Memorial Church)是全市最莊嚴的建築物,也是巴爾幹半島上最大的天主教堂,位於索菲亞大飯店對面,面積一千三百平方公尺,始建於一八八二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所建的拜占廷式東正教堂,花了近四十年時間才建造完成,是以俄國將領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為名,並為紀念在一八七七年至一八七八年為解放索菲亞而進行俄土戰爭中,英勇就義的二十萬名俄國將土而建。這個教堂的屋頂,有許多拱頂,其中有幾個是用金泊製成的,教堂的內部與一般的天主教略有不同,它有十二個鐘,其中最大的一個離地面五十三公尺,重十二噸,內部牆壁上全是俄羅斯、捷克和加保利亞著名畫家所燴的壁畫,但最值得欣賞的是地下室的宗教美術館。這是一座藝術寶庫,展示著中世紀的聖母像和許多古代的寶物,還有各個年代的壁畫和聖畫。這些收藏畫是用珍貴的寶石、琥珀、土耳其、玉蛇紋石和石頭等材料鑲嵌而成。
博亞那(Boyana)教堂位於索菲亞以南八公里處,即維托沙山麓的博亞那村內,它分別在十一、十三和十九世紀三期建造而成,教堂以擁有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文化產物的壁畫「最後的晚餐」而聞名。這幅完成於一二五九年義大利文藝復興之前的現實主義作品,一直受到人們高度評價。
里拉修道院(The Rila Monastery)是加保利亞最著名、規模最大的修道院,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它的存在相當於加保利亞「耶路撒冷」,不但是加保利亞信仰的聖地,也是民族獨立運動精神的支柱。加保利亞人到九世紀中葉才逐漸信仰基督教,並以東正教為國教。此時也是加保利亞帝國社會和教會的腐敗,以及對平民採取嚴苛的統治時期,全國人民飽受不平等的虐待。最早對這種不合理現象提出批判的是伊凡‧里爾斯基(Ivan Rilski) 教土,他因厭惡宮庭和教會的庸俗作為和不虔誠的信仰,而於公元九二七年隱居深山,獨自潛修,他所居住處也就是里拉修道院的發祥地,他的悟道精神彷彿變成了抵抗暴政的象徵,於公元九四六去也世。後來,他的信徒組成小型的自治團體,定居於距現在里拉修道院約三公里處,不但道路崎嶇難行,而且物質環境非常惡劣,但前來祈禱、膜拜的信徒絡繹不絕。十四世紀初的一場地震摧毀了許多建築物,僅殘留一些小禮拜堂,其中的聖路克(St. Luke)禮拜是迄今唯一殘存的原始遺蹟。
一三三五年,修道院遷趕至現址。十四世紀末鄂圖曼土耳其的入侵,使加保利亞開始長達五百年的黑暗統治,里拉修道院因僻處交通不便的深山,也就成為基督教徒們最大的避難所,因此這裡成為加保利亞正教的中心,不但來自全國的教徒齊聚,也成為民族獨立運動的精神搖籃,加保利亞語言和風俗也才得以保存。修士們冒生命危險保護院中貴重的寶石、文獻資料和許多十五世紀末期的宗教文書,還有用斯拉夫語言寫在羊皮紙上的「格拉萬爾經典」手抄本等,都成為現今珍貴的歷史文物。一八三三年修道院遭大火燒燬,僅殘留木質門和院長的座椅,不久後重新興建新院。修道院位於索菲亞南方約一百二十公里處、海拔一千一百四十七公尺洛多皮山脈中的里拉山上,因山水圍繞而與世隔絕,這裡有蔥郁的森林、清新的空氣和絕倫的美景。這是一座四層樓高的木建築,還有一個寬大的中庭,全院其有三百多個房間,大部分是修士進修和起居之處。中庭是一座建於一八三四年至一八三七年間的教堂,由三個大圓頂組成。在教堂內部、外牆和大花板上有一千二百多幅精美壁畫,是一八四○年至一八四八年間富有的加保利亞人所捐贈,裝飾的主題都是宗教故事和有教訓意味的圖畫,並繪有天使、殉教者和聖經故事中的主角,還有花、鳥、藤蔓等植物的飾圖,另外還有三十六幅以聖經故事為題材的聖畫像和維妙維肖的石雕。修道院中林立石柱、彩色的迴廊和涼亭令人神往,庭園中建有二十二公尺的高塔和多個教堂。其中最著名的是修道院中央的聖母升天大教堂。這裡每天清晨到下午六時開放,不收門票,但歡迎自由樂捐,早上六時和下午四時五十分在中庭參觀修士們的祈禱儀式,氣氛特別莊嚴肅穆,首先由一名修士用木頭敲打木板繞修道院一周,堅實的「鐸鐸」聲告知修士們準備祈禱;再上教堂旁的鐘塔拉鐘,鐘的大小不一,鐘聲也有不同,有的清脆悠遠,有的低沉,然後所有修士們開始膜拜,整個修道院布局嚴謹,與山勢和諧統一,整體風格酷似中心紀的古城堡,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物,使它成為加保利亞的「民族精神堡壘」,已被列入,世界名錄中。
巴尼巴什清真寺(Banya Bashi Mosque)聳立在市內季米特洛夫(Georgi Dimitrov) 大道上,是土耳其人於一五七六年所建的寺院。它有回教寺院所特有極為顯目的尖塔,象徵著在土耳其支配下屬菲亞的面貌。
索菲亞還有一些地方也是很好的參觀點,其中的洛克斯(Lcones)是一個宗教歷史生活的書廊,從左門進入,順著時針的方向走,轉一圈下來,就可以了解到加保利亞從十二世紀到十九世紀的宗教生活。若想了解現今加保利亞人的生活,索菲亞市中心的克科伯(Kikkob)菜市場是這個城市的縮影,附近還設有許多咖啡店和小吃店,不妨邊品嘗當地的風味小吃,邊觀察過往的加保利亞人,叩有一番風趣。
國立美術館(Art Gallery) 的位置在魯西基(Rousski) 大道,是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物,過去這裡曾是皇宮,加保利亞知名藝術家的繪畫、版畫和雕刻作品,經常在這裡展出。這棟建築物的另一半是民族博物館,加保利亞各時代的民族服裝和布料集中在此展出。
國立考古學博物館(National Archaeo Logical Museum) 位於市區巴爾幹飯店東側,以前曾是伊斯蘭寺院,後來改為博物館。這裡收藏著加保利亞從古至今的歷史文物,包括從石器時代到中世紀居住在加保利亞境內各民族生活和文物遺物,以及繪畫、雕刻等,由此可欣賞到加保利亞,悠久的歷史全景。
沙代卡(Serdica) 遺蹟,它包括從二到十四世紀沙代卡的城牆和兩座五角形塔,還有一些出土的壺類和記錄當年遺蹟挖掘作業的照片。
博羅維特斯(Borovets)是索菲亞東南方七十二公里處一個著名的觀光山區,屬里拉山脈的一個分支,位於穆薩拉山的北斜面,是海拔一千三百公尺的山丘度假區,以擁有加保利亞一流的滑雪場而聞名國內外。這裡是夏天的避暑勝地和冬天的熱門旅遊點,一年四季都有許多觀光客前來訪問,山上建有設備齊全的博爾(Bor) 大飯店供遊客投宿。
索菲亞溫泉(Mineral Bath of Sofia) 浴堂聞名遐邇,位於巴尼巴什清真寺的東方,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物,完成於一九一三年。溫泉水溫帶常年高達攝氏四十六點八度,據說對風濕病、腸胃病和皮膚病具有療效。後來這個溫泉大浴堂遭大火焚毀而關門大吉,每個窗口都殘留焦黑的痕蹟,當地政府將這泉水用大水管引到室外一個泉池上,四周設有水龍頭,全天二十四小時為民眾免費供應。
索菲雅區(Sofiya Okrug)是首都索菲亞的郊區,面積寬廣、工廠林立,擁有四十多萬人。東南方三十九公里的伊斯庫爾大水壩,不是是觀光風景區,並且是附近地區農業灌溉和水力發電的水源。在距市區東南方十五公里處,有美景如畫的班查列夫(Pancharevo)湖,在市區和附近的郊區中,還有許多有益健康的溫泉。
古都普羅夫迪夫
普羅夫迪夫(Plovdiv) 是普羅夫迪夫區的首府,也是一個具有六千年漫長歷史的古都,自古常招外患,在公元四十六年曾落入羅馬人手中,經過羅馬人數百年的建設經營,臻於繁榮。但在五世紀時,卻遭到匈奴人的摧毀,直到六世紀時由查士丁尼大帝極力重建,才再度輝煌,不料又於十一、十二世紀,東征的十字軍與拜占廷政權來回的掠奪,使它一直在戰亂和動盪中,於一三六四年又被橫掃歐亞地區的鄂圖曼土耳其人佔領,而溶入中東伊斯蘭特殊的建築風格中。在一八七六年,為反抗土耳其政府的殘酷統治,這個城市率先發生大暴動,但以失敗告終。數千年來,經過多少次改朝換代的變遷,直到一八七八年加保利亞獲得解放後才重返祖國的懷抱。但此時它已演變成多種族、不同文化的混血城市。
這個城市原來的名字叫非利波波利斯,經緯度為東經二十四度四十五分、北緯四十二度九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於馬里乍河上游,距索菲亞東南方約一百五十五公里丘陵地帶,即處在羅馬尼亞平泉的中央。市區橫跨巴爾幹山脈,海拔一百五十公尺,擁有九十萬名左右人口,是僅次於索菲亞的國內第二大城。這個城市年雨量六百九十八公釐,由三座丘陵和卡斯茲雅河為中心的市區,再向四周拓展開來。新的高樓大廈接踵而起,工商業非常活躍,到處生機盎然。城市周圍是肥沃的農地,也是農產品的大集散地和食品加工業中心,同時產生有機器零件、有色金屬品、紡織品、地毯和化肥等,每年舉行一次商品交易會。
普羅夫迪夫是加保利亞南部的交通樞紐,因此交通非常便利。在航空方面、有巴爾幹航空公司的班機和瓦爾納、布爾加斯等市連絡,單向航程只要數十分鐘;在陸上交通方面,由於城市處在貝爾格萊德到伊斯坦堡的鐵路線上,所以鐵路也非常便捷,每天有四至五班火車開往索菲亞,車程約兩小時二十分至三小時;公路更是四通八達,搭乘長途巴士到索菲亞只需三小時車程。
這個城市也有很多高級旅館可供選擇,其中的諾沃特爾(Novotel) 是市內最大的旅館,也是一家四星級的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擁有兩百二十五間客房,並有餐廳、夜總會、購物街等服務設施。泰曼提姆(Trimontium)旅館是一家三星級的觀光大飯店,有一百九十間客房及相當不錯的服務品質。加保利亞大飯店是一家大眾化的高級飯旅館,有六十六間客房,且房租比較低廉,並附設有餐廳。
市內另有許多餐廳和小食店,可以滿足各階層人士的飲食需要,也能讓觀光客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在Uliza Cyril Nectariev 街十七號、小木門門面的A-La-Frangite 高格調餐廳,消費啤酒、沙拉、大餐、甜點和咖啡在內,只需三美元。此外,市區也有一些百貨公司,超級市場和一般商店。在這裡,食品和日用品雖然供應無缺,但要想買到理想的物品,新鮮的肉類和蔬菜,主婦們就得早早出門排隊。
到這個歷史悠久的古都,遊覽路線主要是以歷史古蹟為主,對於一些喜歡探究古蹟的觀光客來說,來此造訪定會有不虛此行之感。遊覽普羅夫迪夫全貌,應先由市中心廣場為起點,沿著廣場北邊的Uliza Vasil Kolarov 大街上行,可看到土耳其人遺留下來的禮拜五清真寺(Djoumaya),現在還是回教徒做禮拜的重要地方。寺的對面是公元二世紀被羅馬帝國征服後所興建的羅馬劇場和競技場,是昔日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由羅馬劇場沿著Maxim Gorki 街上行穿過舊城牆,是市區精華所在。這裡的康士坦丁和海蓮娜教堂,保有著無數聖像的珍品和主教的皇冠,以及十九世紀加保利亞著名畫家Zahari Zograf 的名作。
市內重要的景點還有聖母教堂(Church of the Virgin),建於一八四四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教堂,內部裝飾有貴重的聖像畫,這些畫不僅是名貴的古物,還具有不容忽視的藝術價值。
聖瑪利亞教堂(Sveta Marina Church) 也是一座古老的教堂,建於一八五三年,這是十九世紀時希臘正教(Orthodox)對抗伊斯蘭教的歷史見證,今日則是市民舉行婚禮的場所。教堂內的花窗和繪畫非常精美,聖像和天主教座椅等都是深具藝術價值的傑作,由其中更可探究加保利亞藝術的精髓所在。
民俗博物館(Ethnographic Museum) ,位於市內古羅馬時代城牆遺蹟喜撒凱派(Hissar Kapi) 古城門旁,是一幢建築優美的木質房子,屋頂呈現一種波浪形狀,是極罕見的建築造型,它曾是土耳其富商的宅邸。館內展示有樂器、一般生活用品和民族服裝等,由這些展示品中可以看出若干歷史的沿革,以及文物方面的變遷。
考古學博物館(Archaeological Museum) 展示的物品相當豐富,大約有一萬五千件,由這些物品中,可以充分瞭解到加保利亞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其中最著名的一組葡萄酒杯,大約是在公元四世紀時用純金製成的,還有公元前四世紀出土的九個金瓶,相當名貴。到這裡來的遊客,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大飽眼福的機會 雷瑪汀博物館(Lamartine Museum),因法蘭西浪漫派詩人雷瑪汀曾在此居住,後來闢為博物館,便依這位詩人的名字而命名。雷瑪汀於一八三三年造訪此地,有感於普羅夫迪夫的景緻美麗、迷人,而把它寫入詩中,而使這個城市聞名國內外。
尼柯維克屋(Nedkovic House)位於三座丘陵之上,大約建於十九世紀,內部裝飾非常講究,是十九世紀相當有代表性的建築物。對古代建築物感興趣的遊客,千萬不同錯過來此一遊的機會。
古城是普羅夫迪夫最傲人的古蹟,經過數千年歲月的輾轉,羅馬時代石砌的石牆已斑駁垂老,但依稀可見其曾經擁有的輝煌,城牆邊一座座波浪形紅瓦屋頂的土耳其式豪宅。一排排巨大羅馬神柱在曲折的街道上忽隱忽現、古樸得就像博物館似的。它與一座座拜占廷圓頂寺院相互對望,給人以一種寧靜安祥的氣氛。每幢古屋都有雙併、不經修飾的木製大門,並且每個樓閣上都有一扇扇突出屋牆的木質外推式窗戶。
第三大城瓦爾納
瓦爾納(Varna) 是加保利亞東北部瓦爾納區的首府,素有「黑海女王」之美譽,於公元前六世紀由希臘人所建,曾經歷馬其頓、羅馬、拜占廷和土耳其等國的統治,並且曾是加保利亞抵抗土耳其時的一個游擊據點。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徑二十七度五十分、北緯四十三度十三分。地理位置在黑海瓦爾納的北岸。這個擁有五十一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是加保利亞的第三大城,海拔四十八公尺,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年雨量五百零五公釐,是國內一個重要的工商業和旅遊中心。市容繁榮,城區依山臨海,景緻壯麗迷人、有寬闊的林蔭大道、海濱公園和海灘,各種新式的現代化建築物櫛次鱗比,到處工廠林立,有造船、內燃引擎、纖維、機械、金屬、化學、食品、煙酒、電器用品、魚罐頭、麵粉、家庭用具和紡熾等工廠;由於當地有許多果園和葡萄園,因此這裡出產的葡萄酒非常有名,不亞於法國葡萄酒,並已銷往國內外。市內設有大學、海軍學院和醫學院等高等學府,還有海洋漁業研究廳、博物館。劇場、歌劇院、美術展覽館和皇宮等文化學術機構,不愧為一個豐富多彩的城市。
這裡對外交通相當發達,郊區有一座現代化國際機場,可以和國內外各大城市通航。由索菲亞搭乘巴爾幹航空公司班機抵此,約需四十五到六十分鐘,由布爾加斯到此只要二十分鐘,另外,西歐各城市也有定期班機往返這裡。如果遊客不想坐飛機,也可利用鐵、公路從索菲亞前來,並能欣賞到沿岸明媚的風光,只是花費的時間較長、約需九到十個小時。
瓦爾納是加保利亞最重要的出口港和漁港,並且靠貿易港的地位而繁榮起來。當地的港口非常繁忙,每天都有很多各式的船隻出入,可以容納排水量兩萬噸級的輪船停泊,由這裡出航的船隻,可抵達國內外各大港口、水上運輸量佔全國的二分之一,國內許多牲畜、糧食和食品都是由此裝船出口運往各地。
這個城市的食宿非常方便,市內有多種檔次的飯店供不同階層人士選擇,其中最著名的是瓦爾納飯店,具有完美的設備服務。各大觀光旅遊景點飯店林立,如金色沙灘有七十四家飯店,庫茲貝有十四家高級飯店、愛貝納也有三十九家旅館,而在貝西克的度假山莊飯店,更多達四百六十家。
這個風光迷人的港都,是黑海沿岸的中心,都市和度假勝地,有許多娛樂和遊覽點。市內尚存有羅馬時代的公共澡堂和給水塔的遺蹟,由於其歷史悠久,因此每當遊客至此,往往不禁引發思古之幽情。
考古博物館位於市區,有四萬件展示品,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尤其值得一看的是一件木乃伊頭的古物,它是加保利亞境內所發現的獨一無二珍品。
水族館和海底園,收集有許多黑海的動、植物,以及地中海珍貴和瀕危的動、植物,極富趣味性。
太陽海灘在瓦爾納附近,是黑海沿岸屈指可數的旅遊勝地,風景如畫,沙灘及沙丘綿延不絕,置身其間,會給人一種蒼茫、寂寥的感受。
帕貝特卡迷里(Pabitikameni)石頭世界,位於港口附近,那裡有千萬根天然大石柱高聳在海灘上,有的像黑熊,有的像美國德州騎馬的牛奶,有的像飛機,有的像大砲,千奇百怪,令人嘆為觀止。
卡拉海角位於瓦爾納灣的南端,以其明媚迷人的風光久負盛名。此地有一座叫做「漁人飲酒屋」的餐廳,由於名稱非常別致,顧客往往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接踵而至。附近海灘上還有古城牆的遺蹟,年代久遠,是公元七世時所建造的。
度茲貝(Druzba)位於市區北方約十公里處,是一個幽靜的森林度假地。這裡的餐廳大都富有鄉土色彩,並有民族舞蹈的表演,還有野外劇場和一些運動設施。
金色沙灘(Golden Sands)位於市區北方十七公里處,是個久負盛名國際性的度假勝地和海水浴場。此地的沙灘正如其名,像黃金般耀眼,長達四公里。每逢盛夏,遊客紛紛而至,迷你高爾夫球、網球、滑水、帆船、海浴等活動項目,任人選擇;在綠色的樹林間,豪華飯店、山莊、別墅、夜總會、賭場和餐廳林立,洋溢著一片祥和卻又繁華的景象。這裡的飯店設備一般都很齊全,旅客在此可以享受到一流的服務。
多魯吉巴毗鄰金色沙灘,也是境內一個聞名世界的遊覽區。在加保利亞語言中「多魯吉巴」是「友好」的意思,此地美景如畫,休閒度假設施齊備。
愛貝納(Albena)在金色沙灘北方十三公里處,是一九六九年開闢的海濱度假她,一幢幢新穎的白色飯店林立在美麗的海岸邊,顯得十分雄偉壯觀,吸引許多慕名而來的國內外遊客。
貝西克(Balcik)被稱為「黑海小巧玲瓏的寶石」,由此名稱便足以說明當地的風光是如何的美麗動人。在羅馬尼亞統治時代,曾是女王的別墅,當時在這裡留下的宮殿和庭園,卻給西方的景區披上一層東方的色彩。它位於愛貝納北方十二公里處,當地的居民住房點點散布在小丘上,是一座風光旖旎的小鎮。
古城大特爾諾沃
大特爾諾沃(Veliko Tu~rnovo) 是加保利亞的一個古老城市,因其獨特的地理優勢,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火不斷。在八一一八五年到一三九六年間,曾為加保利亞第二帝國的都城,有二十位加保利亞皇帝在此登基,直到被土耳其佔領後才遷都。一八七九年加保利亞第一部憲法在這裡通過,一九○八年在此宣布建立獨立的加保利亞王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城區經修復,成為國家歷史和文化的紀念地。
這個擁有近四十八萬名人口的城市,是加保利亞的第三大城,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五度三十九分、北緯四十三度四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加保利亞的中北部,位於多瑙河支流揚持拉(Yantra)河峽谷陡坡台地上,有許多古老的房屋,並排矗立在風景秀麗的兩邊河岸上。這個城市東與特爾戈維什泰接壤,西鄰洛維奇、南是卡贊勒克、北界會塞。
大特爾諾沃是輕工業和手工業的中心,出產有食品、飲料、傢俱和紡織品等。全市分為西邊新城和東邊舊城兩個部分。大多數的行政機構、飯店、劇院、電影院、郵局、電信局等都設在新城。博物館、教堂、古街和皇宮等觀光點在舊區內,還有狹長的街道和美麗的噴水池,古老的路燈和古老的房子交相輝映,別有情趣。舊城區的房子建築格局都很矮,分做兩層,樓上是住家,樓下是店,這可能是適應戰爭生活所採取不得已的措施,因為樓上比較安全。不過這種樓上住家樓下開店的情形,在共產制度下一度消失,近年來為了提高經濟活力,又再度開放。在街道兩旁開設有零售店、麵包店和書店,但是最多的還是小咖啡店和小酒館,所有店面的裝飾都富有民族特色和風味。一條叫做GS. Rakovski的小小石頭街,卻是大特爾諾沃市的藝術家之術,這裡每一家店面都是小小的,但展售的物品卻不盡相同,以手工製品居多,有皮雕、陶瓷、刺繡和小擺飾等。
城有許多內老牆,牆上有樹,同時這裡的市民都很愛花,每家窗上幾都有乎盆花,走在街上可以感覺到一股股清香撲鼻而來。此外,市民非常熱愛自己的城市,並以公元○○八年定為開城日,紀念對異族的反抗。市民們對觀光客尤其有禮貌,常常會主動邀請遊客到家中大吃一餐,在這個充滿溫馨的城市,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吸引眾多遊客前往。
這個城市是重要的交通樞紐,不論南來北往、東西相向,大都由此轉奔,因此對外交通便利,由索菲亞可沿公路幹線直達此地,也可利用索菲亞至瓦爾納線搭乘火車到此,單程約六小時;市內交通以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為主。
大特爾諾沃市的飯店不多,但服務設施和質量都不錯,其中以揚特拉飯店最為出名,約有三十八間客房。此外,在市區內還有五、六家小旅館,共有五十多間客房。
典型山城的大特爾諾沃未進城時就可以看見很高的懸崖,整座城就建在懸崖上。入夜後,從中央馬路走上山巔約有二十分鐘路程,一路沿山石小徑上去,兩旁有一百多家小酒館和咖啡店,生意興隆。每個星期一夜裡十時有表演「燈海」節目,屆時山巔的大教堂建築群裡,不約而同閃亮出千百盞彩燈,把全城變幻成一個璀璨的燈海王國,長達十五到二十分鐘之久,吸引不少遊客。
大特爾諾沃素有「歷史劇院」之稱,殘留的古蹟就是最好的見證。其中最著名的是皇宮,建於公元七百年,但在戰火中屢次被焚,也屢次重建,特別是公元八百年的一次戰火最為嚴重,幾乎被夷平,所幸後來又重修,不過發生在它身上的戰火太多,雖已重建,但已喪失原貌,許多珍貴文物在戰亂中丟失而找不回來。這座皇宮高踞在市內小山上,山下有牆。用以保護皇宮,現在這石牆已經半廢,看起來很有歷史感,目前皇宮還有一部分沒有修復,皇宮文物已非常稀少,展品以書畫為主。
這個城市由於是加保利亞著名的古都,至今仍保存著十三、十四世紀的城門、城牆、古塔和十七座中世紀教堂的遺蹟,由此足以想像到當年文化繁榮的情景。白色的牆壁、紅色的屋頂和綠色的樹林構成一幅秀麗的圖畫,無怪乎被稱為「都市中女主」。 市內教堂眾多,單是天主教堂就有十四個。在平時,教堂是信仰的中心;在戰時,教堂則是反抗軍中心,在土耳其佔領時,教堂成為地下軍集營地,所以幾乎每個教堂都被戰爭破壞過,即使是後期所建的教堂,也都受程度不同的戰火洗禮,從這些可以了解到大特爾諾沃的歷史變遷。這裡的教堂外觀別緻,不同於歐洲的教堂,是大特爾諾沃人生活和文化的結合。其中最精緻的是建於十七世紀的阿巴納西(Aibanassi) 教堂,內有三千五百幅壁畫。最著名的地方,是不孕的婦人如想生個娃娃,可以向聖母祈禱,據說非常靈驗。
大特爾諾沃博物館頗具規模,是加保利亞的第二博物館,大古羅馬、拜占廷、斯拉夫和加保利亞等各時代的文物都在此展示。其中有珍貴的歷史資料,包括參加抗暴集會的人們,密謀反抗鄂圖曼土耳其國的計劃,還有紅絲幕所包圍的集會堂,並有刀、劍等武器展示,也有大幅的名人肖像。這座博物館的地下室是考古博物館,多係陣列一三九三年後因土耳其軍隊攻入而燒燬的宮殿的斷柱殘垣,以及在附近出土的古物。
從博物館出來右行約五分鐘,就可到達特薩瑞夫特斯(Tsarevets) 山巔入口的山門處,這是唯一的出入口,形成易守難攻的局面,但在一三九三年土耳其人入侵時,山上的皇宮等古建築幾乎全被摧毀。
國家解放博物館,內部展示許多有關加保利亞與土耳其戰鬥的資料,土耳其的佔領對他們的影響至深且巨,因此這裡成為加保利亞革命運動博物館,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蓋維克山丘(Carevcc Hill),大特爾諾沃三座丘陵中最有名一座,也是加保利亞第二帝國建都時的宮殿和城堡,後加以重修,恢復它的原貌。遊客在這裡參觀遊覽後,定會對古代建築有更深入的瞭解,由山丘上可俯瞰大特爾諾沃市的全景,視野遼闊,風光迷人,令人神往。
愛貝西(Arbansi) 鎮位於市東北方約三公里處,鎮裡有許多中世紀時的教堂和修道院,氣氛祥和靜謐。置身其中,不禁使人發思古之幽情。有趣的是,每天早上鎮裡有奇異的搖鈴聲,那是全鎮所雇請的牧羊人通知大家把羊趕出來,讓牠放牧,只見他所走過的地方,家家戶戶都把羊趕出來,從一開始的兩三隻羊,聚集到約有一百隻的羊群,直到傍晚才將這些羊交還給農民。
艾塔(Etar)小鎮距離市區約五十五公里,坐落在山谷間的溪旁,車程需一個多小時。整個小鎮是加保利亞政府為了完整地保存民俗特地興建的民俗村落博物館。它完全仿造十八、十九世紀加保利亞當時村落實景而建,不但是一座靜態的展示村,落還敦請民間藝匠來此展現手藝,因此觀光客在這裡可以欣賞到傳統的雕刻藝術,以及古法織布的作業情形,還可以看到各種工藝品,諸如繪畫、首飾、陶壺、鐵器、捏糖、剛出爐的麵包,還有用豬皮製成的鞋子等。小鎮街道兩旁的農家和賣店的房屋式樣都非常古老,並具代表性,彷彿是一個神秘的世界,令人嚮往。
布爾加斯風光好
布爾加斯(Burgas)市是加保利亞布爾加斯區的首府,在東羅馬帝國時代稱為彼爾哥斯(Pyrgos),十四世紀時已發展為繁榮的都市,但在土耳其統治時代卻走下坡路,直到十九世紀末葉才再度興盛,現已成為黑海沿岸的著名都市。
這個城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七度二十八分、北緯四十二度三十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國境東部,東臨黑海布爾加斯港灣的細長海角,西界舒門,南與米丘林(Michurin)接壤,北為托爾布欣。
布爾加斯是全國第五大城,擁有五十三萬多名人口,是國內最大的貿易港,同時也是國內重要漁港之一,港區有優良的碼頭和倉貯設備,經常有巨輪在此進出。除了海上貿易和漁業發達外,這裡還是國內乳製品、穀類和葡萄酒等土產品的集散地,並且有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機械製造、造船、水產加工和煉油等工業部門。
這個重要的港口城市,交通非常方便,市郊建有一座民航機場,由索菲亞搭乘巴爾幹航空公司班機前來,大約只要五十分鐘,歐洲各都大市也有定期班機抵此。在陸上交通方面,從索菲亞坐火車到這裡,需七到八個小時。莫斯科、伊斯坦堡等也都有火車直接抵達此地。市內交通四通八達,非常便利,公共交通工具以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為主。
此地有許多飯店,其中普利莫勒特(Primorets) 旅館,是當地最高級的飯店,由巴爾幹旅行公司經營,內部裝飾華麗,設備相當完善。此外,還有其他各類型的飯店可供觀光客自由選擇。
布爾加斯市容鼎盛,景色優美,為境內理想的度假勝地,當地居民極為注重精神生活,在夏季裡經常舉辦一些民族祭典、歌劇和戲劇的演出等活動,對傳統文化的保存和發揚不遺餘力,因此這裡也是一個文化氣息濃郁的城市。
這個憑藉得天獨厚地理條件的遊覽勝地,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當地風光旖旎,名勝眾多,其中尼西巴(Ne Sebar)位於市邊沿,是一處東西長六百公尺,南北寬兩百公尺的小海角,僅有兩條狹長小路與陸地連接,遊客到此會有身處孤島之感。這裡還存留許多歷史遺蹟,由於年代久遠,極具研究價值,因而此地又被指定為國立博物館。
桑尼海灘(Sunry Beach) 位於市區北方三十二公里處,擁有不少沙丘和森林,海岸線長達八公里,各類海上娛樂活動在此都很盛行,如划船、滑水等,遊客可充分享受到海上休閒運動的樂趣,因此這裡與瓦爾納的「金色沙灘」並稱為加保利亞的兩大度假勝地,聞名世界。此地約有一百一十家旅館,其中以布爾加斯飯店最為高級,內部服務設備齊全,附設有餐廳、夜總會和賭場等。
普利莫斯庫(Pnimorske) 位於市區以東約十五公里處,是斯特蘭薩(Stransia0) 山脈下的一個山麓海角,這裡海灘極美,往往使人流連忘返。
卡贊勒克玫瑰谷
卡贊勒克(Kazanlu^k) 市的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五度二十一分、北緯四十二度三十八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保加利亞中東部,東與斯利文接壤,西鄰海拔兩千三百七十六公尺的帕納久里什泰博泰夫峰,南為舊扎戈拉,北界大特爾諾沃。
這個擁有十五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歷史悠久,為境內古老的手工藝區,盛產玫瑰,是全國最大、最重要的玫瑰花產地,也是聞名遐邇的玫瑰集中地。當地玫瑰種植業始於十七世紀,主要為香水工業提供原料,現在這裡還種植了薰衣草和薄荷等經濟作物,其他工業有紡織、食品加工和樂器製造等。
保加利亞以「玫瑰之邦」聞名於世,玫瑰花是國民心目中的「花中之王」,並係國花。自玫瑰花瓣中提煉精油,是這個國家久負盛名的產業。現在無論是玫瑰園或蒸餾提煉玫瑰油的工廠,都已收歸國營,再加上保加利亞生產玫瑰油的工藝不斷更新,對玫瑰種植和改良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後,目前玫瑰油已成為這個國家的一大外匯收入。 在卡贊勒克附近海拔一千三百二十六公尺的喜蒲卡山頂,可以俯瞰綿延百里的玫瑰谷美景。玫瑰谷是世界上最大的玫瑰種植基地,位於巴爾幹山脈以南,分佔兩個山谷和數十個小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濕潤、土地肥沃,最有名的是黑海沿岸自卡爾洛沃至卡贊勒克一帶,共種植有一百多種玫瑰花。從每年的四月中旬開始,玫瑰谷中的玫瑰就已含苞待放,五、六月間是玫瑰花的盛產期,朵朵玫瑰爭奇鬥艷,滿山滿谷的玫瑰掩面而來,一片花海,景色非常壯麗,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賞花,同時,花農們也開始了忙碌的採收活動。據說,玫瑰花辮必須在清晨潮濕的空氣中採摘,才能保存香味;一到日出,花辮上的精油便會蒸發殆盡,影響玫瑰油的產量和質量。於是,拂曉時分,圍著薄圍裙的婦女們就已挽著竹籃忙碌開了,片刻間便將籃子堆成粉紅嬌麗的彩籃,構成玫瑰谷五月醉人的綺麗美景。到了六月初,玫瑰已被採集一空,玫瑰谷重新恢復為一片綠色。
每年六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忙碌後的玫瑰花農便開始舉行一年一度、規模盛大的慶祝活動,前後長達一個月,是在玫瑰谷各個村鎮內依次進行,其中以卡贊勒克的最為壯觀。保加利亞政府把這一富於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定為「玫瑰節」。節日當天,玫瑰谷的男女老少都身著色彩艷麗的民族服裝,歡度這個盛會,戴著玫瑰花冠的美麗少女,穿上繡著紅邊的白衣衫,以摘花舞拉開序幕。熱情好客的花農們看見觀光客,會在他們的脖子上套花環,以表示歡迎;而看見圍觀的保加利亞老人或小孩,就會向他們拋撒玫瑰花辮;如果天氣好,還會有幾架子飛機低空掠過,噴酒玫瑰香水,並撒下片片花辮,宛若「天女散花」,使觀光客沐浴在淡淡的花香裡。接下來的是化妝舞蹈表演,只見腰繫銅鈴、頭戴面具的「老人」與「玫瑰姑娘」跳起輕快急湊的舞,這是玫瑰花農們為驅邪趕惡和祈求豐收的儀式。緊接著是民族歌舞表演,一隊隊穿著民族服裝的保加利亞青年男女,在高節奏的民族音樂中翩翩起舞,熱情奔放,就在舞蹈高潮時,突然飄來陣陣玫瑰花香,原來是有人在空中灑香水。最後,這些表演隊伍還要遊行至鎮外三公里遠的地方,玫瑰節才宣告結束。節日同時,鎮上的民俗博物館會展出有百年歷史的古董蒸餾器,並表演玫瑰油的傳統製作過程,讓外國觀光客瞭解這項獨特工藝的工序流程。
在這個世界玫瑰花古都裡,也有許多國營的旅館和餐廳,可供觀光客自由選擇。市內設有博物館、劇院、歌劇院和美術館等,其中玫瑰博物館內,陳列有玫瑰花栽培及提煉玫瑰油工藝等相關資料,在此可充分瞭解有關玫瑰花的知識,也可以領略到擁有幾百年提煉玫瑰油歷史的古城風彩。
此外,一九四四年發掘的特拉奇雅人墓,據說是公元前三、四世紀一位不知名統治者的葬地。幕內繪有許多代表古代文明的壁畫和殉葬品,極具考古價值,適合考古愛好者前往一遊。
各大城市景色佳
布拉戈耶夫格勒(Blagoevgrad) 是索菲亞區的重要城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三度六分、北緯四十二度一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索菲亞西南方、斯特魯馬(Struma)河谷地區,東鄰穆薩拉峰,西為馬其頓國境,南界佩特里奇。這個擁有十一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是地區的重要貿易中心,主要經營東方菸葉貿易,也有木材、罐頭、紡織和手工業等。此地曾是古色雷斯聚落,現為溫泉療養地,因此吸引眾多觀光客前來休憩。市內有一所私立美國大學,由保加利亞政府和美國緬因大學合作創辦,採用美語教學方式,師資設施完善,每年學費約兩千美元,現已成為保加利亞和鄰近國家如希臘、土耳其和羅馬尼亞等權貴子弟的新羅,許多權貴人士將子女送來就讀。
丘斯藤迪爾(Kyustendil)是保加利亞西南部索菲亞區的重要城市,它的經緯為東經二十二度四十一分、北緯四十二度十七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斯特魯馬河流域沖積盆地的邊緣,東鄰伊赫蒂曼,西是南斯拉夫和馬其頓國境,東南與布拉戈耶夫格勒為界,東北為索菲亞。現已發展成地毯工業中心,並有毛織、水果加工、菜油和罐頭等工廠。市區周圍是肥沃的農業區,種植有大型果園和葡萄園等。
佩爾尼克(Pernik)也是索菲亞區的重要城市,自一三九六年起,被土耳其人統治達五個世紀之久。它的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三度二分、北緯四十二度三十六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距索菲亞西南方三十公里的斯特魯馬河畔;全市約有十四萬名人口。自一八九一年起,這裡大量開採煤礦,一躍而成為國內工業中心之一,工業產品和礦產品的產量及質量居全國之冠。這個城市也是國內重要的文化中心,設有全國設備最完善的季米特洛夫文化宮,另有礦業學校、大型體育館、劇場和博物館等。
科普瑞斯提卡(Koprivstioa) 是個歷史小城,曾率先發起革命,導致了土城戰爭的爆發,使保加利亞走上了獨立的道路。它坐落在索菲亞以東一百一十三公里處的斯雷德納哥拉(Sredna Gora) 山地間,整個市區被美麗的托波列特佐(Topoinitzo)河所貫穿。這裡的建築物多由石頭和木頭構成,紅色的屋頂、藍色、原木色和灰石的牆,給人一種清新、愉悅感。此地到處鳥語花香,一幅靜謐的鄉村美景令人嚮往。因地處僻遠,對外交通不便,除了汽車外,距市區十公里遠才有火車站。市內交通有公共汽車、計程車和古色古香的馬車,因此路上馬糞可見。市內只有兩家小旅館,每日房租僅四至六美元,相當便宜。現在這裡已被當地政府刻意保護為活的開放式博物館。市區不少建築也被改建為不同的博物館,石塊砌成的圍牆饒富古意,古樸的木屋木門透露著歲月的痕跡,使人彷彿走進十八世紀的時光隧道中,遊客只要花兩角美元,就可全覽這裡的博物館。
革命起義英雄托杜爾(Todor) 的故居,仍保存當初發難起義時的原貌;舊富商奧斯勒可夫(Oslekov) 的豪宅,也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建築物的外表滿是花、鳥的裝飾,屋內傢俱村質上等,為昔日保加利亞上層社會的豪華生活留下見證。著名民族詩人蒂米特恰‧迪比萊亞諾夫(DimtchoDebelianov) 的住宅保存完好,屋右前方有一尊詩人母親的雕像,臉上刻劃出其待愛子歸來的焦慮和不安。率領保加利亞人誓死抵抗土耳其入侵的民族英雄喬吉‧班可夫斯基(Georgi Benkovsky)的故居,坐落在半山腰上,山頂上還有他騎馬的石雕像,手上持劍,仍轉身回頭凝視都他的村莊。
米哈伊洛夫格勒(Mikhaylovgrad) 市是米哈伊洛夫格勒區的首府,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三度四十三分、北緯四十三度二十五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於保加利亞西北部,東有普列文、西是南斯拉夫邊界、南為索菲亞、北界洛姆。這是座新興的工業城,擁有二十六萬多名人口,市內街道整潔,有許多高樓大廈。市區周圍土地肥沃,盛產糧食、水果、葡萄和蔬菜,並培育良種牲畜,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市郊還有可以狩獵的森林,林中有麋鹿、野雞和野兔等動物,每到狩獵季節,便會有眾多狩獵高手雲集此地,一比高低,場面非常熱鬧。
維丁(Vidin) 是米哈伊洛夫格勒區的城市,它的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二度五十二分、北緯四十三度五十九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於保加利亞國境的西北部頂端,東南與洛姆接壤,西為南斯拉夫國境,南濱多瑙河,北鄰羅馬尼亞國境。這個擁有二十多萬名人口的城市,由於瀕臨多瑙河,因此也是國內一個重要的河港,水上運輸業非常發達,並係保加利亞西北部的農業和貿易中心。此地出產的酒類十分有名,特別是葡萄酒。
弗拉察(Vratsa)市的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三度三十三分、北緯四十三度十二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西巴爾幹山北麓,東有梅茲德拉,西北鄰米哈伊洛夫格勒,南毗老山山脈,北濱多瑙河。這個擁有七萬五千多名人口的城市,是保加利亞重要的鐵路區紐,承擔繁重的客貨運輸工作,特別是西北部的貨物運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裡的工業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以工業生產為主的繁榮城市,主要有化學聯合企業和紡織、傢俱、陶瓷、金屬等工業。市區博物館內有豐富的展示品,能滿足遊客對弗拉察市的好奇。
普列文(Pleven)是洛維奇區的古老城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四度三十七分、北緯四十三度二十五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國境西北部,位於多瑙河支流維特河以東幾公里處,東南毗洛維奇,東北鄰斯維什托夫,北瀕多瑙河,西為米哈伊洛夫格勒。這個擁有二十二萬多名人口的城市,交通發達、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物產豐富,因此已成為境內有名的農業大城,主要農產品有糧食、葡萄和水果等,畜牧業以飼養牛為主。此地也是保加利亞石油產地和石油化學工業中心,另有食品加工、紡織、機械、水泥、木器、橡膠和菸草業工業。市內林蔭夾道,市面繁榮,建有許多古建築、紀念碑和博物館。
尼科波爾(Nikcpol) 市也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公元六二九年拜占廷皇帝在此建造要塞,一三九三年為土耳其人佔領,直到一八七七年才被俄國人解放。它的經緯度為東經二十四度五十四分、北緯四十三度四十二分,東鄰拉茲格勒,西與普列文接壤,南界洛維奇,北臨多瑙。這個美麗的城市擁有一萬多名人口,曾是繁忙的港口,但近年來其地位已被索莫維特取代,當地居民主要經營農業和種植蔬菜,並以捕魚為生,工業不發達,因此經濟比較落後。
洛維奇(Lovech)市為洛維奇區首府,經緯度為東經二十四度四十三分、北緯四十三度八分。在地理位置上瀕臨奧瑟姆河,東與大特爾諾沃為鄰,西界梅茲德拉,南毗巴爾幹山脈,西北是普列文。這個擁有八萬多名人口的城市,交通便利,工業發展迅速,盛產自行車、摩托車、汽車、農機和皮革等。市內參觀點以自然景觀為主,其中以德韋塔希卡岩洞最為出名,洞內有石筍、鐘乳石、地下河和瀑布等,是領略自然風光的好去處。
斯維什托夫(Svishtov)是洛維奇區的重要城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五度二十分、北緯四十三度三十七分,東北與魯塞接壤,西南鄰普列文,南濱多瑙河,北為羅馬尼亞國境。這個擁有五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是多瑙河岸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洛維奇區文化、農業和漁業中心。此地交通便利,經濟繁榮,設有高等金融與經濟學院等高等院校。
魯塞(Ruse)市為魯塞區的首府,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五度五十七分、北緯四十三度五十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於多瑙河南岸公路、鐵路和河川航線的交接點上,東南鄰伊斯佩里赫,西為羅馬尼亞的國境,西南與拉茲格勒為界,北臨多瑙河。這個擁有近三十三萬名人口的城市,海拔四十六公尺,年雨量六百九十六公釐,是個具歐洲風貌的現代化都市,也是保加利亞著名的工業基地,並係境內物質大集散地之一。市區西部集中有金屬、機械、纖維、製糖、製草、煉油、車輛、船舶、紡織、食品加工、農業機械、陶瓷和榨油等工廠。這裡交通非常發達,不但設有民航機場,還與鄰國羅馬尼亞的久爾久(Giurgiu) 市之間,靠一座跨越多瑙河兩岸的「友誼之橋」相連接,加強兩國間的經貿往來。此地還是保加利亞北部的鐵、公路交通樞紐,南來北往的車輛穿梭不停。同時,這裡也是國內最大的河港,港口設施齊備,水上運輸非常便捷,每天都有大量貨物進出,特別是穀物的輸出。
拉茲格勒(Rzagrad) 市是個具有悠久歷史城市,緯緯度為東經二十六度三十一分、北緯四十三度三十二分,在地理位置上瀕臨白洛姆河,東鄰托爾布欣,西北是斯維什托夫,南與特爾戈維什特接壤,東北界伊斯佩里赫,全市有二十三萬多名人口。當地工業發達,生產有抗茵素、水泥、瓷器和玻璃等。此外,市區四周為農業區,農產品豐富,主要生產有糧食,蔬菜和木材等。這個城市以歷史古蹟為主要觀光景點,市內仍保持古清真寺、羅馬碉堡等值得遊客參觀的遺址。
錫利斯特拉(Silistra)市是重要的港口城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七度十六分,北緯四十四度七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於國境的東北端,東為羅馬尼亞國境,西臨多瑙河,西南與伊斯佩里赫接壤,北界羅馬尼亞重要城市克勒拉希。這個擁有十八萬五千多名人口的城市,主要工業有紡織、傢俱、磚瓦、草蓆、包裝材料和薄製板等。這裡也是重要的農業區,以出產糧食、豆類、甜菜、蔬菜和牲畜聞名。因其優越的地理環境,因此交通非常便利,鐵路可直接通往魯塞和瓦爾納兩大城市,途經多個城鎮;公路四通八達,可以通往鄰國羅馬尼亞,港口運輸繁忙,特別是糧食運輸量大。
托爾布欣(Tolburhin) 市是瓦爾納區的一個重要城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七度五十分,北緯四十三度三十四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國內東北部,東鄰卡爾納,西為拉茲格勒,南與瓦爾納接壤,北界羅馬尼亞國境。這個擁有二十七萬多名人口的城市,對外交通發達,因位於瓦爾納和羅馬尼亞康斯坦察市之間的鐵路幹線上,所以市容繁榮,現在已成為重要的商埠,特別是與羅馬尼亞的貿易來往最為密切。現在主要工業有紡織、傢俱、農機零件、食品加工和化肥等。
舒門(Shumen)市是保加利亞重要工業城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六度五十五分、北緯四十三度十六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於境內東北部,位於舒門山東麓谷地,東鄰瓦爾納,西南為特爾戈維什特,南毗巴爾幹山脈,北界伊斯佩里赫。這個擁有二十七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是保加利亞東北部鐵、公路交通的樞紐,也是聯繫魯塞、瓦爾納、大特爾諾沃等大城市間的轉折點。當地的主要工業有菸草、罐頭、傢俱、搪瓷和農機配件等,所產的碑酒間聞名遐邇。此外,農業和手工業也很發達。這裡的旅遊景點以古建築為主,著名的有湯布爾清真寺、歷史博物館和科拉羅夫故居博物館等。
普雷斯拉夫(Preslav) 是接近舒門的一個小城市,始建於八世紀,十世紀時曾為保加利亞的首都,也曾一度臻於繁榮。它的經緯度為東經二十六度四十九分、北緯四十三度十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普雷斯拉夫山麓。城市人口稀少,土地肥沃,當地居民以種植農產品為主,現已發展為一個農業基地,因為城市歷史悠久,因此存留有許多古建築可供欣賞,頗具歷史紀念意義。
特爾戈維什特(Tuorgovishte) 是保加利亞一個新興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六度三十四分,北緯四十三度十五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國境東北部,東北與舒門接壤,西南鄰大特爾諾沃,南毗巴爾幹山脈,西北為拉茲格勒,瀕臨弗拉納河。全市約有五萬多名人口,是重要交通中心之一,為國內五條主要公路的起點站。現已發展成為手工藝中心,主要工業有紡織、傢俱、瓷器和食品加工等。
斯利文(Sliven)是巴爾幹山脈東麓的一個繁榮城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六度十九分、北緯四十二度四十分。位於諾沃塞爾斯卡和阿塞諾夫斯卡兩河的匯流處,東南鄰布爾加斯、西界卡贊勒克、南臨登薩河,西北是大特爾諾沃。這個擁有十一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是保加利亞中部鐵路和公路交通的樞紐。也是境內紡織和手工業中心,有織襪、地毯、木器、玻璃器皿、釀酒和糧食加工等業部門。市內設有圖書館、劇院、博物館和文響樂團等文娛設施。
揚博爾(Yambol)是布爾加斯區的一個重要城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六度三十分,北緯四十二度二十九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於境內東部,東鄰布爾加斯,西濱登薩河,西南為埃爾霍沃,西北是斯利文。這個擁有二十三萬名人口的城市,當地主要工業有紡織品、製鞋機械、陶瓷、傢俱、食品、酒類和飲料等。
內塞伯爾(Nesebuor) 又有「博物城」之稱,是個具有相當悠久歷史的城市,以歷史古蹟之多和旅遊勝地見著,是布爾加斯區黑海沿岸一個陸連島上的小城。早在拜占廷時代,這裡就是拜占廷犯罪貴族流放的地方,為了信仰,也為了贖罪,這些被流放的貴族們,爭相出資在當地興建教堂,所以小小的一個海角小城,就有了四十多座雄偉壯觀不同式樣的教堂,成為這個小城最具吸引力的觀光點。這個擁有一萬多名人口的美麗島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七度四十四分、北緯四十二度三十九分。市內有許多鋪著石子的小巷和整潔的庭院,並有各式各樣形狀奇特的民宅建築,多建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大部分是木石結構,帶有濃厚的土耳其式建築風格。當地居民本來非常鄙視這種建築物,因為這會使他們憶起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殘酷統治了五百年的血淚史,曾一度想加以摧毀,但因政府鑒於這些古建築是有價值的觀光資源,乃下令加以保護,用公費修葺保養,市民們也逐漸接受了這種觀念,而不再加以破壞;但博物館們看到多外國遊客對自己的房子大感興趣的樣子,仍覺得是件莫名其妙的事。至於城內所遺留下來磚築古教堂,幾乎全是十四世紀後加以重修的,雖然花紋雕刻早已剝落破舊,但仍然稀可辨。
索佐波(Sozopol) 市位於布爾加斯的南方,是黑海沿岸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內有許多古建築保存完好,還有許多藝術家曾在此留下足跡,使這座小城靜謐而又富有趣味性,是懷思古幽情和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舊扎戈拉(Stara Zagora)是哈斯科沃區的一個重要城市,經緯度東經二十五度三十八分、北緯四十二度二十五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國境南部,坐落在斯雷德納山脈南麓,西臨登薩河,西南與普羅夫迪夫接壤,南濱馬里乍河,北為卡贊勒克。這個擁有十六萬五千多人口的城市,街道整潔,新舊建築物交相輝映,工商業繁榮,主要的工業有棉花、紡織品、化學原料、化肥、農具、香煙、釀酒和罐頭等,郊區盛產農業品,當地居民種植有葡萄園、無花果、杏樹園和石榴樹園等。
加布羅沃(Gabrovo) 是毗鄰舊扎戈拉的一個重要城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五度十九分、北緯四十二度五十二分,位於揚特拉河畔。這個擁有二十三萬多名人口的城市,為全國主要工業中心,尤其是紡織業非常發達,其他工業品有機具、靴鞋、電機、紡織機械和木器等。
哈斯科沃(Knaskovo)是哈斯科沃區的首府,始建於一三八五年,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五度三十三分、北緯四十一度五十六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於境內東南部,東臨馬里乍河,西南毗連眾多的山脈,南接克爾賈利,北為舊扎戈拉。全市人口約十萬名,居民中有許多馬其頓人和色雷斯人。這裡工業較為發達,主要有絲、棉織品、菸草加工、蔬菜罐頭和金屬器皿等工業部門。市內設有美術館、劇院、博物館等文化學術機構,西郊有許多自然溫泉供遊客享受溫泉浴。
季米特洛夫格勒(Dimitrovgrad)是哈斯科沃區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五度三十六分、北緯四十二度三分。位於馬里乍河流域肥沃的低平原處,全市約有二十六萬名人口,市內有化工品、水泥、石棉、罐頭等工業部門,附近出產褐煤。這裡農業發達,採用高科技發展農業,特別是當地國營農場的溫室蔬菜種植技術聞名全國。
克爾賈利(Ku○rdzhali) 是哈斯科沃區一個主要城市,一九一二至一九一三年巴爾幹戰爭後才併入保加利亞,它的經緯度為東經二十五度二十二分、北緯四十一度三十九分。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國境南方,坐落於阿爾達(Arda)河谷,東為土耳其國境,西南是斯莫梁,南毗羅多皮山脈,西北為哈斯科沃。全市約有十五萬名人口,是一個既富有濃郁東方色彩,又是現代化的工業城市,過去主要生產菸草,現在以冶煉鉛和鋅等礦產為主,並生產石棉。
斯莫梁(Smolyan) 是普洛夫迪夫區的一個重要城市,經緯度為東經二十四度四十一分、北緯四十一度三十五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在保加利亞南境,位於眾多皮山脈東南的切爾納河畔,東北鄰克爾賈利,西毗夸斯托斯河,南是希臘國境,北為普眾夫迪夫市。這個擁有十八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是國內農業中心,也有木材和採礦業,市區四周有許多森林和湖泊,因此空氣清新,景色優美,是一個很好的避暑度假場所。
帕扎爾吉克(Pazardzhik)是普羅夫迪夫區的一個古城,經緯度為東經二十四度二十分、北緯四十二度十二分。在地理位置上坐落於保加利亞南部、位於馬里乍河上,游東與普羅夫迪夫接壤、西毗穆薩拉峰,南是羅多皮山脈東麓,西北為索菲亞。這個擁有三十五萬多名人口的城市是保加利亞東西部的鐵、公路樞紐。市內馬路整潔,綠蔭夾道,現代化建築物拔地而起,一副繁榮昌盛的景象。這裡是工業中心,有紡織、橡膠、傢俱、機械和農產品加工等工廠。位於市中心的博物館和聖瑪麗亞教堂是兩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建築物,值得一覽。
此外,國內比較重要的城市還有河塞諾夫格勒(Asenovgrad)、艾托斯(Aytos) 、巴爾奇克(Balchik) 、貝洛格拉奇克(Belogradchik)、鮑泰夫格勒(Botevgrad) 、比亞拉(Byala) 、切爾文布里亞格(Chenven Bryag) 、奇爾潘(Chirpan) 、杜洛沃(Dulovo) 、杜蘭庫拉克(Durankulak)、埃爾霍沃(Elkhovo) 、戈采代爾切夫(Gotse Delchev) 、伊瓦伊洛夫格勒(Ivaylovgrad) 、卡爾諾沃(Karlovo) 、卡爾諾巴特(Karnobat)、庫布拉特(Kubrat)、列夫斯基(Levski)、洛姆(Lom) 、小特爾諾沃(Malko Tu~rnovo)、馬里乍(Maritsa) 、新扎戈拉(Nava Zagora) 、新帕札爾(Novi Pazar)、奧雷霍沃(Orekhovo)、帕納久里什泰(Panagyurishte) 、帕夫利凱尼(Pavlikeni) 、佩特里奇(Petrich) 、皮爾多普(Pivdop)、波波沃(Popovo)、普羅瓦迪亞(Provadiya) 、拉茲洛格(Razlog)、薩莫科夫(Samokov) 、塞夫利耶沃(Sevlievo)、斯維倫格勒(Svilengrad)、托波洛夫格勒(Topolovgrad) 、特倫(Tran)、圖特拉坎(Tutrakan)和韋林格勒(Velingrad) 等。
約有一千萬人口
保加利亞全國約有一千萬人口,人口成長率為千分之五,是東歐人口第二少的國家,僅次於阿爾巴尼亞。國內共有八個主要民族,其中黃種匈奴族混有斯拉夫族血統的保加利亞人,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八左右;最大的少數民族群土耳其人只佔百分之六,吉普賽人約佔百分之五;其餘的猶太、馬其頓、羅馬尼亞、亞美尼亞、俄羅斯和韃靼等族共佔百分之一。土耳其少數民族是古代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者留下來的後裔,多聚居在保加利亞北部的魯多哥利(Ludogorie) 地區,以及南部的羅多皮地區;有百分之十的土裔居住在索菲亞及其附近地區。華人在保加利亞境內約有八千多名。
一般說來,保加利亞人性情儉樸耐勞,強悍善哉,富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人民多信奉希臘正教,其中百分之三十八的人信奉希臘正教,又叫做東正教;百分之二十六點五的人信仰基督教;百分之十點六的人信奉伊斯蘭教;猶太教徒佔百分之零點一;信仰其他宗教的共佔百分之八點六。但在年青一代中,無信仰的人已愈來愈多,超過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六點二,這種現象已逐漸擴展到農村和山岳地帶。
國內以保加利亞語為國語,當時受前蘇聯的影響,保加利亞語和俄語在文字上,除了有兩、三個字母不同外,別無差別。因此,俄語也就成為最簡單、最流行的外語。此外,法語和德語在這個國家也很流行。現在隨著全球貿易化的發展,保加利亞人也更加重視英語這門國際語言,許多大中院校都闢有英文課程。
這個國家人民生活的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但近年來失業率卻居高不下。教育普及,已實現從六歲到十七歲的國民義務教育。中等教育分三年制和四年制的高等學校。全國高等教育機構除了東菲亞大學、瓦爾納大學、大特爾諾沃大學和美國大學外,另有許多醫學、藝術、經濟和農業等專科學校。現在全國約有小學兩千八百所,小學生兩百二十萬人;中學八百所,學生二十一萬人;各類職業學校五百三十所,約有二十一萬名學生;師範院校十六所,師範生一萬六千人;大專院校二十八所,共有十萬一千名大學生。其中一所著名的私立美國高中,也成為國內的明星學校。保加利亞培養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知識分子,但也有許多被保送出國的學生一去不返,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
在文化設施方面,這個國家有十四家報紙、十五個電視台和八十五家廣播電台。其中保加利亞通訊社(BTA) 是巴爾幹半島,也是全歐洲最古老的通訊社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過去,通訊社有國家特權支援,現在必須加入市場競爭,自給自足。德國報業集團(WAZ) 前幾買下保加利亞銷路最廣的工人報和二十四小時日報。而民主報和杜馬報也有一定的支持率,另一份剛成立不久的監視報也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愛。全國高達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口可以閱讀,農民多閱報且具時事知識,他們常會藉週末聚會談論時事,早在土耳其人統治時期便形成這種「清談」的社會習性,現在更是百無禁忌。隨著國家開放,保加利亞的媒體改變也很快,沒有一個新聞工作者會承認缺乏評論自由,但一定會強調:「不再是口號、宣傳,現在擁有的是真正的工作感受。而這是過去保加利亞新聞工作者前所未有的一分真實感。」
保加利亞百分之八十的人民擁有自己的房地產。因為對於保加利亞人而言,「沒有房子,生活就不真實」。許多月薪平均只有一百五十美元到兩百美元的工薪階層卻擁有房子。這裡擁有全歐洲年紀最輕的退休人士,佔總人口百分之三十二以上,每月退休金為美金十五到五十元之間,有的靠「坐擁房地產」增加收入。同時,這裡也是長壽老人的福地,為全世界壽星最多的國家之一。人口出生率偏低,死亡率也低,全國超過九十歲的老年人共有十八萬多,約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二,並且是男性比例高於女性。現在保加利亞人的平均壽命為男人七十二歲,女人七十七歲。在國內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白髮的農夫用木碗喝酸奶,這種酸奶是用乳酪發酵製成,喝到口裡有酸腐之味,沒有喝過的人根本無法下咽,據保加利亞有關專家推斷,國人的長壽一定與酸奶有密切關係。
這裡的婦女一般都很漂亮、熱情,富有一種野性的美。境內大多數女子身材苗條,有白色或棕色的皮膚、薔薇紅的雙唇、金色或黑色的頭髮,配上一對迷人的眼睛,模樣非常動人。一般看來,保加利亞女性比較聰明賢惠,她們和男人一樣參加工作、下班後還要料理家務和教育孩子,因而很受男人的尊敬。總之,保加利亞女人不但溫柔美麗,並且還熱衷於工作,會跳舞和精於打扮。
多彩多姿的習俗
保加利亞的風土人情,在西歐顯得與眾不同。由於歷史上曾受到鄂圖曼土耳其人的五百年統治且影響深鉅,使得自己的傳統文化幾乎與西方世界隔離,結果讓回教文化和土耳其文化大行其道。直到現在,當外國觀光客來到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時,往往會感慨地說「這個國家實在很難與歐洲連接在一起」。
在巴爾幹半島各國中,保加利亞傳統民俗服裝不但色彩最為艷麗,也是品種最豐富的。男性的服裝中最早的是白色長褲和襯衫,再罩一件背心,而所配的刺繡花樣會因地而異,現在境內這種白色服裝已不多見;在東部,男人們最經常穿的是黑色服裝,褲腳寬鬆的長褲,再配繡著金錢的背心。代表保加利亞女性傳統的民俗服裝是斯庫曼和莎亞兩種,斯庫曼是無袖且長及膝的外衣,以黑色或深藍色的布料製成,並繡上華麗的刺繡,下身再搭配一條長裙;莎亞是開前襟的及膝外衣,有長袖也有短袖,內穿襯衫,下身配裙子。這種莎亞是用多彩的條紋花布製成,南部較為多見。在這裡,女性通用的圍巾是用棉、絹或毛織品織成,折成三角形披在肩上。
這個國家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族舞蹈「歐羅舞」和羅馬尼亞的「和拉舞」、以及南斯拉夫的「科羅舞」非常相似。走在保加利亞街上,似乎時時都可以看到跳舞的人,他們在假日跳舞、節慶跳舞、婚慶時跳舞、生日跳舞……碰到任何值得快樂的事情,就用跳舞表示,所以在保加利亞幾乎整年都可欣賞到民族舞蹈表演。因為各個城市多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所以這裡的民族舞蹈也繽紛多彩,令人眼花撩亂。在保加利亞一些古老的餐館中,一邊大啖美食,一邊欣賞民族舞蹈,別有一番情調。國內的民謠已超過三萬首,可分為抒情歌、敘事曲、祭典曲、哀悼歌等,都大採用原曲調、旋律婉約哀怨。其中大多數歌曲是在土耳其統治時期所作、內容也多是歌頌反抗土耳其愛國志土們的高尚情操。所有這些民間舞蹈和歌謠無不充滿人生的悲喜、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民族前程的祝福。
保加利亞人民酷愛自然,母親講給孩子們聽的童話故事中,大都以自然為主題。運動在國內也很流行,愛好自然的保加利亞人很喜歡登山或狩獵,狩獵的對象以野兔居多,有時也能獵到鹿和野豬等。此外,騎馬也是保加利亞人的一大愛好,古書上曾記載:保加利亞人側坐或跨坐在馬背上做買賣、吃喝,有時甚至趴在馬背上睡覺。直到現在,騎馬仍是國內最盛行的運動之一。在全國各地,許多運動場所和設施正不斷地擴充、摔跤、射擊、藍球等體育項目已達國際水準,並多次獲得獎項,目前國內的體育運動團體已超過一萬八千個。
這裡的人們對傳統節日非常重視,並以他們獨特的方式慶祝節日。在一月一日元旦這天,往往通宵不眠,待到凌晨零時,便不分男女狂熱地互吻,同時,還要舉行各種狂歡晚會,全國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慶的氣氛中。
在保加利亞,復活節的前四十天之間是四旨節。就在進入四旬節的前一天,要舉行火祭,又稱為火節,這是未婚男女青年們的盛大節日。當天,每個青年男子要到森林裡砍伐楓的樹枝,做成十支左右的細箭,然後登上附近的山丘,點燃大型的營火。此時,年輕的姑娘們便同時打開家裡的窗戶,於是小伙子們風速跳過營火,把箭頭點著火後,分別射往自己所鍾愛的姑娘窗前。在這裡,火象徵著生氣和熱情,是愛情的見證。待到進入四旬節的前七天,便接著舉行春之祭的「古給利」,是由希臘語的「古古拉」,即「戴著面具的男人」演變而來。屆時,年輕的男人們每十人或十五人組成一隊,戴著面具,化裝成古希臘戲劇中的人物,穿街走巷地四處遊行,有時還夾帶一些滑稽的小醜式表演。入夜後,慶典活動達到高潮,在村子中央的場地上舉行全村性的盛宴,並選一位扮成老年人的年輕人為主,宴會後由這個扮演王者的人帶一桶穀物撒向田溝,與此同時,村子裡會追出一班人馬,把這個「植物精」王者抓住並「殺掉」,到此為止,祭典才告結束。
對於境內的基督教徒來說,聖誕節才是他們最隆重節日。各地慶祝聖誕節的日期不盡相同,但一般都是從十二月二十二日開始,這期間被稱為「可烈魯達」的聖歌隊,伍便唱著基督降生的聖歌在村裡遊行。每一支聖歌隊伍都包括一對老夫婦、四位歌手,以及說祝福話的人、風笛手、接受贈物的人等,此外還有十位左右的年輕人在隊伍中不停地學著貓叫,並挨家挨戶地祝福和接受捐贈。慶典活動持續到翌年正月,好幾隊「可烈魯達」繼續頻頻登臨教徒家門,甚至連家畜、房子、爐灶等都接受他們的祝福。
擁有精悍國防軍
保加利亞也有強大的國防軍力,實行義務兵役,陸軍和空軍為兩年,海軍三年。目前國內三軍總兵力共約十萬人。其中陸軍兵力約佔七萬三千名,共編組成八個戰鬥師,內有四個摩托化步兵師,五個裝甲師和一個騎兵師。地面部隊全部使用俄製武器,並已接受核子攻防戰訓練,主要的裝備有一千二百輛各型坦克和裝甲人員運兵車、一千門一五五口糖口徑以下各型大砲,還有一些SS-23 型等地對地短程戰術性飛彈,防空飛彈和武裝直升機。
海軍兵力約六千多人,擁有小型艦艇三十多艘,其中有驅逐艦和潛艇各兩艘,另有一些飛彈砲艇、運輸艦、登陸艇和魚雷快艇等。
空軍兵力約兩萬一千人,擁有五百架飛機,共編組成十個戰鬥機中隊,四個攻擊機中隊,全國共有二十二處空軍基地,主要的機種有Mig-21、Mig-25和Il-28 等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