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在2014年9月17日 (三) 09:55由Jerry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帕格島也是一個細長形的島嶼,長達63公里,寬卻只有2~10公里,位於札達爾北方,蜿蜒迤邐與克羅埃西亞海岸平行,南端與大陸本土近在咫尺,並以一條300公尺長的橋樑相連,有公路相通,與札達爾有長途巴士來往,車程約1小時。 這個島地貌獨特、幾乎全是寸草不生的石灰岩,只有少部分地區覆蓋著地中海灌木叢,遠遠看去像是光禿禿的荒島,像極了登上月球的情景,身處島上的某些部分,也儼然到達了月球,從而也吸引許多一睹究竟的遊客。 這個看似貧瘠的島嶼,位於與大陸本土之間的一大片海域,卻是得天獨厚的天然鹽場,為了爭奪這些具經濟利益的鹽田,帕格人曾與威尼斯發生多次嚴重的衝突。 帕格的羊乳酪(Paˇski Sir)遠近聞名,較法國乳酪更具口感,是老饕口中稱讚的極品。島上乳酪出名的原因是母羊吃了當地帶有鹽分的草和許多特有的香草,油和乳都散發一種特殊的香味。用母羊奶製成的乳酪,在發酵成熟之後,以特殊技巧,包裹一層當地出產的橄欖油,形成一種特別的風味,嗜乳酪的人一吃就上癮,欲罷不能,成為當地搶手特產和送禮佳品,每公斤約台幣800元左右,真可謂價廉物美。 蕾絲織品是帕格另一項極為聞名的手工藝品,當地婦女數 年來代代相傳,都擁有一身出色的好手藝,以極細的 針, 織出精美的花樣,作為茶杯墊、花瓶及飾物墊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因為售價都不低,多為喜愛手工藝品的歐洲人採 珍藏。當局為讓這項指標 的產品技術能長久延續,1906年設立了一所蕾絲學校,招收有興趣的人,並進一步研發精進。 島上的小城帕格鎮建於15世紀,當時是大師級的人規劃,有伯爵宮(Kneˇzev dvor)、未完成的主教宮和混合著羅馬式、哥德式和文藝復興式風格的教堂,都遺有雕塑大師達爾馬提納克(Juraj Dalmatinac)的大作。 洛瓦爾雅(Novalja)位於帕格鎮北面,以盛產橄欖油聞名,濃綠的橄欖樹叢漫山偏野,每當開花結實,煞為壯觀,附近有古蹟及漂亮的沙灘,自帕格鎮至此規劃有一段景觀道路。 魯恩(Lun)是帕格島最北端的小鎮,與東方的拉布島隔水相望,站在高處可以遠眺西南的洛希尼、西北的茨雷斯,是一個景觀極佳的地方,地面上和洛瓦爾雅一樣,橄欖樹叢密布,附近海灘舒適漂亮。 近年來帕格島的觀光業發展蓬勃,除獨特的景色,美味的羊乳酪、精緻可珍藏的蕾絲都是特具吸引力的招牌產品,而當地政府在保持原貌下開發觀光景點、設立景觀道路等,其用心可見。 希貝尼克的義大利文名字為Sebenico,是克羅埃西亞中西部希貝尼克縣的首府、國內著名文化古城、宗教勝地,以及重要的海港和海軍基地。它的歷史在1066年首見文獻記載,由住在聖麥可城堡的克羅埃西亞克雷西米爾四世(Kresimir IV)國王於11世紀所創立,是達爾馬提亞海岸少數沒有被羅馬和伊利里亞人佔領統治過的地方,因此舊城裡看不到寬闊馬路、豪華巨宅、競技場和羅馬浴室等羅馬式的建設,取而代之的是早期克羅埃西亞國王的宮室和平民矮小的房舍和彎彎曲曲的狹窄巷道。 1116年至1133年間,以及後來的15世紀到18世紀,這裡都是由威尼斯人統治,因此不祗整座舊城的規劃與建築都是這個時期籌建,完全是一片濃厚的威尼斯文藝復興風格面貌,而且它的名字也寫作義大利文Sebenico,因此在當地你常會看到希貝尼克的義大利名字出現。 匈牙利史蒂芬三世(Stephen III)於1167年接手,隨之落入拜占庭帝國之手,1180年之後又經許多不同政權的統治。1412年開始直到1797年被奧匈帝國併吞為止,將近400年的長久日子,希貝尼克都是在威尼斯政權的統治之下,對整個城市的建設與風格有根深蒂固的影響,直至今日整個城市的風格仍可以見證。1797年奧地利和奧匈帝國擁有這裡的控制權直到1918年,其間只有短暫的時間由法國掌握。1922年由前南斯拉夫收回劃入克羅埃西亞行政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被納粹德國和義大利佔領,1945年獲得自由,1991年歸屬獨立後的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這個美麗的港市經緯度為東經15度14分、北緯43度14分,位於國境中西部克爾卡(Krka)河流入亞得里亞海的河口灣處,東距斯普利特約48公里,人口不到2萬。若想更深入瞭解,可上網:www.summernet.hr/sibenik察看,或電(022)214448希貝尼克遊客中心諮詢。 對外陸、海交通發達。在陸上交通方面,與札格雷布和斯普利特之間有鐵路營運,從札格雷布駛來的夜車,要11.5小時才能到達。公路交通最為方便,由札格雷布乘長途巴士前來,車程只要6個半小時。從北方的札達爾和南邊的斯普利特開車前來,大約都只要1.5小時行車時間。 在海運方面,近數十年來,這個港市發展迅速,港口以輸出鋁釩土、建築石料、木材、葡萄酒和威士忌烈酒等物資為主。有很多國內外遊艇和渡輪在這裡進進出出,尤其是來往義大利的海上客貨運最為忙碌。 希貝尼克經濟來源曾以採鋁礦為主,雖遭戰爭破壞,其他的工業仍然相當興盛,除鋁廠外,還有造船工業、鐵合金廠、紡織廠、成衣廠和電子工廠,容納不少就業人口。附近的克爾卡水力發電廠,為當地的各種工業提供足夠的電力服務。但當地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是觀光服務業。 雖然旅遊業在這個城市佔相當份量,但是旅館卻很少,因為大部分的觀光客都不會在這裡留宿,而選擇住在距離不遠、而交通更為方便的較大城市斯普利特或札達爾,因此在古城內只有1家2星級的旅館,另外在市區北郊還有一些旅館、青年旅社或露營區,如需過夜,可以請當地旅遊中心介紹,是較好的方法。 旅遊局(Tourist board):位於Fausta Vrancica 180,tel:(022)212075;另外遊客中心(Turistiˇcki informativni centar)位於Obala Dr. Franje Tu´cmana 5, tel:(022)214-448。 賈德朗旅館(Hotel Jadran)位於Obala Dr. Franje Tumana 54號,是古城唯一的旅館,聖雅各布教堂、博物館都近在咫尺,往南至海邊只有約10分鐘路程,交通方便、景觀良好,共有57個房間,電話、電視、冰箱等設施完備,並設有酒吧及海鮮料理餐廳,提供當地特產及世界名酒,餐廳裡供應的生猛海鮮,也可讓人大飽口腹。tel:(022)212-644 當地也有許多餐廳,大多數是中、小型的和簡易餐廳。其中的湯尼(Toni)餐廳位於Obala Dr. Franje Tumana 3號、是靠近碼頭的餐廳,販賣義大利麵、披薩等,價錢公道、口味道地。 城堡餐廳(U.O. Castello)在聖約翰教堂西北側的Bozidara Petranovi´ca街8號,提供義大利麵、漢堡、披薩等義大利料理,配上一瓶飲料,價格公道,是逛累了歇腳、裹腹的好地方。 tel:(022)336-385 泰內爾(Tinel)餐廳在市政廳往北的Puˇckih kapetana廣場1號,這裡以海鮮聞名,也是當地較好的餐廳,美味可口的魚及各種海鮮,配上一杯克羅埃西亞出產的葡萄酒,讓人回味無窮。 tel:(022)311815 希貝尼克的商店、藝術品店分散在古城的主要觀光點附近廣場及巷弄裡,尤其是古城東部希貝尼克戲院附近的Ante ˇSupuka街一帶,出售的物品與其他城市大同小異,風景明信片、房屋模型、紀念T恤等。 這個城市有美麗的海景、淳樸熱情的民風,以及文藝復興式的古城,更重要的是擁有一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聖雅各教堂,加之正好是前往克爾卡和科爾納蒂群島兩座國家公園的交通門戶,自然而然地發展成觀光重鎮,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國內外觀光客來此探訪。市區範圍不大,安步當車可更深入體會這個小城的可愛處。 聖雅各大教堂(Katedrala Sv. Jakova)位於古城中南部近海岸的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廣場(Trg. Republike Hrvatske),在12、13世紀以來歐洲各國都以城市有個出色的大教堂為傲,同時達爾馬提亞幾個較大城市都擁有一座不錯的大教堂,不願相形見絀的情況下,於1298年開始提議要建大教堂,於是從教會、主教、政府、居民,萬眾一心的努力,終於在長達150年之後,他們有了這座舉世無雙、奇巧美麗絕倫的教堂。tel:(02)214-899 聖雅各大教堂規劃始於1402年,1432年著手建築,完成於1555年,歷時一個半世紀時間中,其建築風格由初建時的哥德式變為落成時的文藝復興式。大教堂主體建築沒有使用一根木頭或一塊磚頭,全部採用達爾馬提亞沿海各島嶼所產的石材搭砌,包括布拉奇(Braˇc)、科楚拉(Korˇcula)、克拉克(Krk)和蘇薩克(Susak)諸島生產的白色石灰岩石和拉布島(Rab)的紅色角礫大理石。從教堂的牆壁、圓弧形半筒形的屋頂,以及似 子帽般8片組合式的圓頂,都是採特殊的技術以石塊準確的搭砌而成,建築的外貌和內觀幾乎一樣。歐洲在19世紀之前的建築,一般只能用木材當榫頭與磚頭接榫而形成架構,大教堂完全用石材的建構方式遂成為空前絕後的傑作,致而能於2000年以單一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是一幢結構明顯的三殿式教堂,前頭屋頂由3片長筒弧形拱頂,中央高、兩側低,後面順著三殿式結構向後延伸是四方形耳堂,耳堂基座上方是一座8片向上收縮如 皮帽式大圓頂,最後以3座後堂聖殿收尾。整座教堂設計以羅馬十字架為架構,擴展為長方形,寬14公尺,長38公尺,內部高32公尺。 教堂正面(Façade)哥德式拱門最為惹眼,門框上方多層次的細緻繁複雕刻,是米蘭雕刻家波尼洛(Bonino)的作品「最後的審判」,兩扇銅門上的浮雕則是新約聖經故事。大門上方有一扇和大門一樣寬的圓形玫瑰窗,是中殿主要光源之一;其上方主殿半圓山牆及兩傍側殿的山牆上各有一個較小的圓形玫瑰窗,這也是文藝復興風格。大門兩側各有一扇哥德式長形拱窗,與上方的小玫瑰窗,藉以照亮側殿內部,雖然整個立面哥德式與文藝復興式風格並存,不僅不覺突兀,而且顯現一種特殊的美。 圓頂和拱頂(Dome and Vault)是大教堂最具特色的地方,採簡單的文藝復興式,由菲倫蒂納克(Nikola Firentinac)設計完全用石頭建造,圓頂立於方形基座上,以樑柱隔成16扇窗,每兩扇窗上接一片圓頂的石板,愈上愈窄,形成八個面的 皮帽似向內收縮,再以石條壓在8條接縫上。3尊雕像立於圓頂的四方基座半圓山牆上,聖麥可像面海,眼光凝視遠方,似在守護乘風破浪的勇者;聖雅各背對教堂,目光向下注視著過往的人們;面朝廣場的大天使聖米迦勒像,腳踏撒旦、手舉鐵棍,似在專心的把對方打落深淵。 主殿及兩邊側殿的3個筒形圓屋頂,也是用長條形的石片一片搭上一片,再加上小片連接壓在接縫上,像極了木桶上的桶箍,因此屋頂上才會像有五道箍的3個半邊桶蓋在頂上。 北邊立面(Northern façade)面對廣場有一座門和7扇哥德式拱形窗,窗子的形式簡單,值得細看的是置有石獅子座像、名為獅子門的側門,精緻的8角形雕花石柱上左右的亞當、夏娃像皆出自名雕刻家波尼洛之手。亞當、夏娃上方聖龕華蓋裡分別有聖雅各和聖彼得的雕像,是教堂用石材建築的創始者達爾馬提納克所作。聖龕華蓋向兩邊延伸還縷刻著細緻的花紋人像和 物像,兩扇銅門上也有聖經故事的浮雕。 後堂(Apse)是教堂外面最令人注目的地方,三座後堂在一層與二層樓之間的飛簷口,總共鑲嵌了3顆獅子頭及71個長像各異、表情不同的人頭像,這也是達爾馬提納克大師以精湛的手法生 的表達人類喜怒哀樂及複雜情緒的傑作,十足展現人本主義在文藝復興早期的被重視。 教堂內部(The interior)3個長殿堂以哥德式敞廊劃分,中殿主祭壇坐席的最前方,左右兩側列柱林立,列柱敞廊之內各有6座小禮拜堂和聖龕,入大門內兩側各置石棺一口,其中右側石棺是15世紀名家達爾馬提納克所雕造,他也是教堂主要建造者,石棺裡是主教Juraj ˇSiˇzgori´c長眠之地。左邊第3座小禮堂中有2尊天使雕像出自名雕塑家菲倫蒂納克之手;第6座小禮拜堂中十字架上的耶穌木雕則是彼特洛維奇(Juraj Petrovi´c)1455年所雕製,都是教堂重要的聖物。 洗禮堂(Baptistry)位於右翼後堂的裡面,有整個教堂最華麗的裝飾,天頂畫上是金光閃耀繁複的天使浮雕;洗禮台的支柱上是3個神情天真歡悅的裸體小男童天使、彼此反手互握;洗禮台正上方手握鴿子的天父浮雕,象徵對世人的聖靈恩寵。 共和廣場(Trg. Republike Hrvatske)在聖雅各大門前,除大教堂外廣場四周圍繞著多幢具歷史的建築,北邊是建於15世紀、擁有9個拱門的兩層樓建築物老敞廊(Gradska vije´cnica),這裡原來是市議會所在地,現在已改為咖啡座,常有遊客在逛大教堂累了,在此叫上一杯飲料,坐在遮陽 下意猶未盡的凝視著教堂精緻特殊的石頭建築。 廣場西邊是建於1542年的市政廳,設有文藝復興式的涼廊,引人注目。 走在廣場附近塊石鋪地的古城狹窄巷道中,不難發現兩旁的房屋都是非常悅目的白牆紅瓦,但窗子卻多採用深綠色,並且都雕著不同的有趣花紋,形成這個城市與眾不同的特色。 廣場上的銅像是達爾馬提納克,以及20世紀克羅埃西亞名雕塑家梅斯托維契的作品。 希貝尼克博物館(Muzej grada ˇSibenika)是一幢晚期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隔著一條小巷子與聖雅各大教堂的後庭相對望,1925年設為博物館,以收藏希貝尼克發展的歷史、組成民族等的文物為主,並珍藏豐富的考古及世界各地蒐集品,內容極為充實。 希貝尼克藝廊(Galerija ˇSibenik)設於一座12世紀所建的聖喀爾旭文教堂(Sv. Krˇsevana)中,這幢原為古羅馬風格、15世紀擴建加入哥德式的建築,二次世界大戰被炸燬,按原樣重建,外形簡單 獷,以大小不同規格的石頭砌成,立面有一面刻著羅馬數字的大時鐘,旁邊圓形窗、弓形窗、哥德式長形窗混立,山牆頂上是簡單的大小兩個鐘架,小鐘架掛著一口大鐘,大鐘架一上一下的掛著兩口小鐘;邊門地上還放著一口鐘,是13世紀在達爾馬提亞海岸塞爾巴(Silba)小島發現的,因年代久遠已氧化而生銹。 聖約翰教堂(Crkva Sv. Ivana/ St. John's Church)位於希貝尼克藝廊東北方聖保祿二世廣場(Trg. Ivan Pavle II)的東面,是一幢建造於15世紀後半期、融合文藝復興與哥德式風格的建築,教堂文藝復興式欄杆和教堂後方高塔窗台上的雕塑,都出自菲倫蒂納克大師之手。高塔上1648年按了一面漂亮的白色時鐘,這是當地第一個大機械鐘。 聖方濟修道院(Franjevaˇcki Samostan)位於聖雅各大教堂東方的Vladimira Nazora,從大教堂東面出古城往巴士總站時,可順便前往參觀。這是一幢建於14世紀、外型簡單、白牆橘頂的哥德式建築,珍藏了希貝尼克城市重要遺產,包括歷史文件、檔案、繪畫藝術等,其中11世紀至15世紀的手抄本100多卷堪稱希貝尼克之寶。 修道院北側於15世紀加建了禮拜堂,17世紀加添巴洛克式風格的天頂畫作為裝飾。 希貝尼克劇院(ˇSibenic kaza-liˇste)位於巴士總站北方希貝尼克主街道Kralja Zvonimira的1號,因這裡地處新城的鬧區,在1864年之前一直是小歌劇團的表演會場地,經民間及戲劇界人士的努力籌資,1864年開始建造劇院,共花了6年才完成這座可容納500位觀眾的現代化劇場,是克羅埃西亞重要藝術節目演出場地。 著名的希貝尼克國際兒童節(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estival)每年都在希貝尼克劇院舉辦活 ,吸引全國及世界多國兒童參與,也為城市帶來一片生機,詳細內容可上網查詢www.mdf-si.org。國際兒童節協會在劇院中有常設機構,平常日子也經常聯合舉辦各種活 。 聖安娜堡壘(Tvrdava Sv. Ana)位於市區西北部一座海拔60公尺的小山上,這是1066年威尼斯統治時期為扼阻奧圖曼土耳其的入侵而建,在歷次的戰爭中都發揮過禦敵的效應。1663年及1752年曾先後兩次遭到嚴重破壞,不僅迅即修復,並略有擴充。到了1864年部分被拆除,時至今日所剩不多,且多為殘垣斷壁,但仍可略窺昔日規模,觀光客來到此地除憑弔遺蹟外,在這個具戰略地位的制高點,雖然每當風起塵土飛揚,但仍是俯瞰古城最佳位置,大教堂高塔及圓弧石頂突出於一片紅豔豔的屋頂之中,遠處形狀迥異的小島依列,船帆穿梭於島際之間,情景令人縈懷。 茲拉寧(Zlarin)島橫陳在希貝尼克海港西南方,從15世紀開始這裡就以出產海綿和珊瑚而聞名,故而巡禮珊瑚礁和海綿的情景也是重要項目之一。島上博物館的展出就足以證實這項傳統的產物,即使今日在冬季前往該島旅遊的旅客,將可得到一條珊瑚項鏈的贈禮。 此外,由希貝尼克乘車前往東北方的克爾克國家公園入口只需15分鐘,往西南方海上的科爾納蒂國家公園也極為方便,可向遊客服務中心諮詢。 tel:022-214448,214411。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