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在2015年4月29日 (三) 13:44由Jerry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六福村主題遊樂園

都城隍廟

都城隍廟位於新竹市的繁華地帶,地址是新竹市中山路75號,它一直是新竹市民眾的生活重心,是二級古蹟。台灣各地共有56座城隍廟,論熱鬧以台北霞海城隍最有名,論香火以「新竹城隍、北港媽祖」齊名,論神格則以新竹都城隍為最高,自從在北京的「京城隍廟」在文革時被廢廟後,曾受清朝晉封「威靈公」的新竹都城隍廟,自然成為道教掌管陰司的最高神社,也是信徒們消災解厄時最常求助的神明,故一直是新竹人生活的重心。 此廟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淡水廳同知曾日瑛倡建,廟地是竹塹首墾者王世杰捐獻,泉州溪底派名匠王益順設計建造。布局方面,以城隍廟、法蓮寺與護室三者並列,形成寬闊的正立面與連續的廟埕,並有照壁和轅門,為台灣寺廟建築所罕見。寺廟有雕刻繁複的三段式屋頂,並運用了八角木結構藻井,還有平闇天花板與移柱技巧,且在三川殿出現許多縱橫交錯的「計心造」斗栱,蔚為一大特色。三川殿是寺廟的門廳,外觀裝飾集中而華麗,入口處石雕精湛而琳瑯滿目、石獅、龍柱、壁堵和楣樑都顯現石雕藝術之美,尤其是石獅玲瓏可愛,雄獅踩球、母獅攜子,為台灣眾多石獅子神態最可親者。 這裡的城隍是道道地地的台 灣神明,也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本土廟宇,歷經各朝代帝王的封贈,晉升為都城隍,是台灣各城隍中官位最高的,也是台、澎境內唯一的、規模最大的省級城隍廟。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清華捐獻後殿、奉祀觀音佛祖;到了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又在西邊添建觀音殿,取名法蓮寺。道光八年(1828年),同知李慎彝又予以重修;道光三十年(1850年)、同知黃開基重修城隍廟。光緒十七年(1891年),光緒帝特頒「金門保障」匾額一方。現在的建築,為民國三年所重修。 道教相信人從出生到死亡,幾乎全由城隍爺監管。這裡正殿供奉的新竹都城隍爺威靈公有容乃大,雖然執掌陰間司法大權,統率面目猙獰的判官和牛頭馬面,但其本身卻相貌慈祥,儀態從容,極具親和力,受到民間的尊敬和愛戴。 正殿門口上方有藍底金字醒目牌匾上書「善遊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殿門上還懸掛一個記人功過的大算盤,算盤上也有一副對聯:「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正殿的神龕裡供祀著黑白分明的陰陽司公,前廊兩側立有李排爺和董排爺的塑像。後殿供奉著少見的都城隍夫人及大、二少爺和媳婦。偏殿是法華寺的菩薩殿,主祀觀音菩薩和彌勒佛。三川殿則有大爺謝將軍、二爺范將軍、伽爺金將軍、鎮爺銀將軍、牛頭將軍、馬面將軍、喜怒哀樂四捕快、文武判官、六司、土地公和山神等。整座都城隍廟成為既融合佛道、也兼管陰陽兩界的廟宇。 都城隍廟最能吸引台灣香客的,莫過於消災解厄的靈驗;除了每日有駐廟法師為信眾祈福、植福外,每年農曆七月一日的地官赦罪解厄日,會舉行一年一度的「脫枷消業植福法會」,是台灣唯一的「帶枷遊街示眾」活動,參加的信眾必須頸帶枷鎖(象徵古刑具)遊街示眾。有許多信徒相信包括前世和今生所有冤債孽緣,都可以藉由自己的「帶枷遊街」懺悔,而獲得都城隍爺作主脫伽、消業,這使得參加這項另類遊行的人愈來愈多。 這座都城隍廟香火鼎盛,香客不絕,不論是前來膜拜的香客或遊客,多半都會在廟口林立的小吃攤上享受一番新竹的小吃,這已成為新竹的主要旅遊特色之一。來到都城隍廟,80多年老字號的郭潤餅及鄭家魚丸、燕丸,是不可錯過的美食第一站,數十年的經驗累積創造出獨特的風味美食,不管是材料口感都堪稱一流,令人難忘。新竹並以米粉、貢丸聞名全省,有都城隍廟小吃攤開山祖師之稱的阿城號,以米粉炒、貢丸湯、什錦湯享譽城隍廟小吃圈,尤其是貢丸湯,由老板親手製作貢丸、大骨熬湯,魅力無窮。意猶未盡的還可以買幾袋富有彈性、鮮脆爽口的貢丸和含有韌性、有點像席上的珍珠味魚翅的米粉帶回家與家人共享。 都城隍廟附近新復珍商行的竹塹餅,由肉粽改良而來,皮鬆脆、餡柔軟、甜度適中、香味濃郁、不油膩,口碑之佳歷經百年而不衰。同樣有百年口碑的成家肉粽,打著「天霸王大肉粽」的全金字招牌,專賣道地的北部肉粽,成家肉粽用蒸的,吃起來香味爽口,口齒流香。都城隍廟附近的中山路上,有一家生意特別好的阿富滷肉飯,客人最常點的就是滷肉飯和肉羹湯,滷肉飯的滷肉由上選黑豬肉、蝦仁、香料和獨特的中藥材分兩次精滷而成,滷製過程繁複仔細,難怪消費者對阿富滷肉飯情有獨鍾。


科學工業園區

科學工業園區是今日國際上耀眼的工業城,位於新竹市新安路2號,是民國69年為配合台灣總體科技工業的需求,而設計的台灣第一個科學工業園區,佔地約2000公頃,其中多半面積已經開發,集結有250多家廠商,從業人員約8萬名,設有許多與精密科技有關的高級工廠,是台灣最成功的一個科技集中區,在台灣科技產業上不僅締造了300多億美元的年產值,同時也創造出一個堪與歐美社區媲美的優美景觀環境,是政府科技建設重要的「新竹經驗」。 這個世界性的積體電路和電腦通訊產業基地內的高科技廠商,可以分為電腦及周邊產業、積體電路產業、通訊產業、光電產業、精密儀器和生物技術產業等六大類,還有享譽國際的國家級實驗室,如國科會精密儀器發展中心、行政院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國科會國家高速電腦中心、行政院國家太空計劃室和國科會晶片製作中心等。 園區內羅技公司生產的電腦滑鼠產量,佔全世界的50%強。宏碁和神通兩家電腦公司生產的個人電腦,產量佔全球的1/15。世界上的掌上型掃瞄器,有85%產自園區內的鴻友公司。這裡的台揚科技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大、中、小「耳朵」的生產公司,在海灣戰爭中發揮極大功效的海事衛星通訊系統就出於此。園區內高品味、高格調的生活品質和生活環境,也值得稱道和借鏡。 園區內景觀協調,乾淨整潔,各種休閒設施完善。為了因應好幾萬名從業人員的良好工作環境和便利的配套服務,設有非常完備的人材培訓中心、警察安全維護措施、醫療體系、海關、銀行、郵局、加油站、就業服務輔導、報關、餐飲、購物中心、美容美髮部、洗衣部、汽機車修理中心及活動中心等。 科學園區管理局對園區內的景觀要求也相當嚴格,規定不得在廠房或宿舍加裝鐵窗,並因此組建了一個保警中隊,對進出園區的人嚴格把關,使失竊率降到最低。在落實雨水和污水下水道分流措施上,也做得非常徹底,對廠商所排污水的嚴格管制,早已超過國家標準,除了廠商的放流水必須流經污水處理廠外,實驗中學、員工宿舍等單位的污水,也都必須由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才可排出。 在執行園區綠化和公園化方面更是嚴格,要求廠商興建廠房時基地必須退縮6~10公尺,每個停車位至少要附設5%面積的綠地,每三個停車位要有一棵喬木,甚至連樹的高度及樹幹的粗細都有規定。廠商招牌的造型、顏色、材料和字體都需報請管理局核准;園區並採用顏色管理方式,用顏色區別各個區域,各廠商的建築、招牌也都要予以配合。 住宅區一帶的湖光山色,也是園區的一大特色,因為在園區開發之初,就已經規定佔地約8公頃的庭園景觀。園區重要休閒區的「靜心湖」畔廣植花台,還有一大片狗牙根草坪,供民眾坐在草坪上賞荷。湖區分為碼頭區、廣場區、烤肉區和中國亭園區。碼頭區能泊多艘小舟,供遊客划船或垂釣;廣場區內的石台用花蓮紅白石鋪設而成,最大的特色是擺設一座5公尺高、4公尺寬的朱銘雕刻「太極」;烤肉區內有許多烤肉架和矮桌椅,供遊客野餐;中國亭園區是最精彩的一區,用現代化的建材作出傳統的景觀,材質上採用現代化的鋼鐵材料,因此園內只有黑、白、灰和紅磚的簡單顏色,非常素雅,各涼亭間用曲折廊道串聯,予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這裡的涼亭也相當有特色,有的只有半亭,亭上的支架會隨著陽光的光線而移動,造成日晷觀時效果,體現了中國古人對物理現象的認識。 靜心湖中央有座小島,四周種植有耳莢相思、紫薇、樟樹和柳樹等植物,一片綠意。靜心湖右邊是一家日式餐廳和游泳池,再往前走是一座可供20多人練球用的高爾夫球練習場。 科學工業園區內的廠商都有自己專屬的保護神,走一趟園區周邊,可以發現高科技業者拜土地公比一般老百姓還要虔誠。 這裡的廠商們拜土地公,是園區成立以來就有的習俗,基本上園區內一、二、三期內的廠商,各有自己祭拜的土地公。一期廠商大都以位於關東橋派出所旁的康榔伯公為主;科管局與污水處理廠附近廠商祭拜的土地公,是位於污水處理廠圍牆外的百年老土地公。至於三期廠商則以集福宮為主,從集福宮圍牆上記載的捐款名單上,可以看到像聯華、華邦、茂矽、光磊等都是捐款較多的廠商。每逢農曆初二和十六這兩天,集福宮外不少年輕科技新貴來來往往,人手一朿香。台積電大廠也不例外,台積五廠與二廠在工廠後方還有專屬的土地公廟,台積五廠拜北地廟,二廠拜小土地公,放置天公爐處還有個巨大的白石,上面用紅筆書寫天、地、人等奇怪的文字。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