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 |
想去玩嗎? |
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Tunisia)是非洲僅次於埃及的文化古國,原住民為柏柏爾人。它的數千年悠久歷史,也就是一頁迦太基、羅馬和拜占庭帝國的興亡史;也是汪達爾人、阿拉伯人、奧圖曼土耳其人及法國人等征服、掠奪和和執行帝國主義殖民政策的地方,因此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原係法國殖民地
3000多年前埃及和腓尼基的航海者,就曾先後到達這裡。公元前12世紀,腓尼基人在附近沿海建立一系列貿易點和停泊港。公元前814年,稱為貿易能手的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作錫礦的生意,為尋求海上貿易中轉站,皇后迪當(Didon)選擇在突尼西亞東北部建立迦太基(Carthage)城,成為奴隸制國家,國力達到巔峰。公元前6世紀時,迦太基人是地中海一帶最強悍的民族,當時的迦太基帝國已涵括了今日突尼西亞的大部分地區,成為擁有一半南北地中海的龐大國家,曾經統治過西班牙、科西嘉島、撒丁島和西西里島等地。
公元前264年後,迦太基與後起的羅馬帝國爭奪地中海霸權。在羅馬征服義大利半島後,開始積極向海外擴張,與早已稱霸西地中海的迦太基帝國發生衝突,雙方爭奪地中海霸權長達一世紀以上。因羅馬人稱迦太基為布匿,故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戰爭就被稱為布匿戰爭(Punic Wars),又稱為迦太基戰爭(Carth-aginian Wars),經過三次歷史上有名的布匿戰爭,迦太基均告敗北。
第一次布匿戰爭發生於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是因爭奪西西里島而起。公元前264年,地處義大利和西西里島之間海峽要地的墨西拉城受壓於敘拉古,迦太基和羅馬均藉其求救機會,先後出兵,雙方爭執不下。公元前260年,羅馬建立一支大艦隊,在西西里島北岸的邁利(Mylae)海角與迦太基艦隊展開激烈的海戰,打敗了迦太基艦隊。其後在西西里和北非的戰役中,雙方互有勝負。公元前242年,羅馬新建的200艘戰艦又在海上活動。翌年3月10日,羅馬兩名執政官率艦隊遠征迦太基本土,在埃加迪(Aegates)群島大敗迦太基海軍。此後,戰爭延續十多年,雙方呈膠著狀態。公元前241年,羅馬傾盡全力終於戰勝敵人,掌握了地中海西部的制海權,迦太基被迫求和,割讓西西里島和利帕里(Lipari)群島,賠款3200塔倫特(Talent),從此西西里島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
第二次布匿戰爭是因西班牙而起,發生在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情節悲壯動人。迦太基海軍先敗,但陸軍無礙,若以殘餘的海軍強行登陸羅馬是不可能的事;於是不得不採取以迂迴方式攻擊羅馬帝國的腹背,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迂迴大戰。在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中,年僅26歲膽識過人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先以5萬名步兵、9000名騎兵,再加上37頭大象,由突尼西亞繞經今日的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然後橫渡直布羅陀海峽,上溯西班牙,再投入今日法國的南部,然後這支龐大的部隊攀越阿爾卑斯山脈,直抵羅馬帝國背部義大利北部的波河谷地,使羅馬人大為震驚,被迫倉卒部署本土防禦,但終於在提契諾河地帶被迦太基人打敗,這是漢尼拔奠定其軍事基礎的一役。
公元前217年春,羅馬軍隊退守義大利中部,但漢尼拔出其不意地繞過羅馬軍防地,通過難行的沼澤地帶,直逼羅馬首都。同年6月,一支跟蹤的羅馬軍隊在特拉西梅諾(Trasimeno)湖畔陷入漢尼拔的埋伏,4個羅馬軍團進入狹窄谷地後,遭到漢尼拔軍隊的突擊也幾乎全軍潰敗,傷亡人數高達1.6萬人,連湖水也為之變色,因之迦太基軍隊乃打開了通往羅馬的道路,但是漢尼拔軍隊並沒有直接進攻羅馬首都,而是越過亞平寧山脈折向東南方。
公元前216年8月,漢尼拔誘使羅馬軍隊進入義大利東南的坎尼。羅馬軍隊在兩翼配備力量薄弱的騎兵分隊,企圖以密集步兵強攻對方陣勢中央;而漢尼拔配置在中央的是穩固靈活的步兵橫隊,兩翼則是強有力的騎兵。當羅馬軍隊開始攻擊時,迦太基正面中央的步兵主動後撤,以騎兵猛攻對方兩翼,形成包圍之勢,陷入重圍的羅馬軍隊全軍覆沒。
此役屠殺了5萬名羅馬軍士,生俘1萬多人。但因缺乏攻城設備而始終無法攻下羅馬,乃改攻義大利中部,作長久打算。公元前212年漢尼拔佔領義大利南部塔林敦(Terentum),但苦於沒有適合的港口以確保其海外交通線。
經過多年的努力羅馬人恢復了元氣,駐西班牙的迦太基軍隊於公元210年被趕走,羅馬執政官西庇阿(Publius Scipio)攻佔新迦太基城,這是迦太基在西班牙的主要基地。公元前209年,羅馬人收復塔林敦,漢尼拔軍隊被趕至義大利半島最南端。公元前207年,羅馬軍統帥蓋尤斯•尼祿(Gaius Nero)在梅陶羅(Metauro)河岸戰役中,使用巧妙的側翼運動戰術,切斷迦太基援軍的後路,使得漢尼拔軍隊大敗,這次戰役決定了義大利半島的戰局。公元前206年,漢尼拔陷入極端的困境,哈斯德魯企圖支援他,卻被羅馬軍隊殲滅。
公元前204年西庇阿在西西里半島組建三萬軍隊,渡海進攻迦太基的北非本土,並在烏提卡(Utica)大敗迦太基軍隊,漢尼拔奉召自義大利回來支援。公元前202年在迦太基西南的札馬(Zama)決戰中,羅馬軍人數雖較少,但因訓練有素,其騎兵又發揮很大的優勢,羅馬軍採用漢尼拔於坎尼會戰中所運用的戰術,來擊敗長途跋涉而來的漢尼拔軍隊,最後落到70萬人被圍困3年,只剩下5萬人的慘況。迦太基無力再戰,只得向羅馬求和。
公元前201年,迦太基被迫接受苛刻的條件:放棄一切海外領地,割讓西班牙及地中海的島嶼,交出戰艦,放棄軍事和外交上的自主權,未經羅馬的允許不得對外宣戰,在以後的50年內向羅馬交付賠款1萬塔倫特,羅馬獲得的,不僅是此役的勝利,聲威所及並成為西地中海的霸主。
迦太基在政治上從此一蹶不振,但在發奮圖強之下,商業及物資財富上,在公元前2世紀時又迅速復興起來,乃招致羅馬人的妒忌,而「必須消滅迦太基」一詞,就是羅馬政治家、監察官加圖的判決詞。
第三次布匿戰爭發生在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在羅馬蓄意徹底消滅迦太基的意圖下,以違背條約為藉口,悍然向迦太基宣戰。迦太基再次向羅馬求和,羅馬要求交出人質和所有武器。但當迦太基實現羅馬所有要求條件時,羅馬又無理要求毀掉迦太基城,迫使其居民遷入內地。
迦太基人不甘亡國之辱,實行總動員,重建軍隊頑強抵抗。公元前149年,羅馬派軍前往北非包圍迦太基城,兩年不克,於是長期封鎖,切斷供應。公元前146年羅馬發起總攻,終以強大兵力突破迦太基城防禦。入城後又進行巷戰,迦太基連婦女也全部參戰,終因眾寡懸殊,加上極度饑餓和疲憊而被迫投降,倖存者被賣為奴隸。戰勝的羅馬人採取焦土政策,大火焚燒6天6夜,迦太基城最後變成一片廢墟,使得迦太基城從此像謎般地從歷史上消失,而整個迦太基的領土也隨之成為羅馬的行省阿非利加(Africa)省。
漢尼拔遠遁敘利亞,被羅馬人追殺,最後在比西尼亞飲藥自盡,結束英豪的一生。他生前勇敢善戰,曾數次大敗羅馬軍,並曾直逼羅馬城下,名垂青史。
現在迦太基城處處呈現羅馬帝國的風情,是羅馬帝國皇帝凱撒在公元44年時所建,已非當日原貌。到了公元200年,羅馬帝國已把迦太基建成一個重要的城市。突尼斯城一帶也成為羅馬帝國在非洲最早和最重要的根據地,並有「羅馬帝國穀倉」之稱。
羅馬帝國對突尼西亞的統治到公元429年左右,被歐洲野蠻民族汪達爾所取代。以破壞者著名的汪達爾人在突尼西亞沒有留下任何建設。到公元533年,拜占庭徹底打敗了汪達爾人,接手統治突尼西亞,將它納入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非洲總督」領土。這時突尼西亞爆發強烈的反對奴隸主的起義,後來雖然被鎮壓下去,並被趕出突尼西亞中部地區,但是起義的怒火並未因此完全熄滅。
在突尼西亞內部政治鬥爭最激烈的時候出現了阿拉伯人,公元7世紀30年代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開始取得重大的勝利。公元648年,他們擊潰拜占庭,這些阿拉伯人就是現在的突尼西亞人,公元670年將突尼西亞改稱為伊非利加(Ifriga),即阿拉伯語「非洲」之意。
自從羅馬帝國覆亡後,地中海沿岸國家,幾乎每隔百年就有一次大戰,平時小規模戰爭還不算在內。突尼西亞因歷史和文化的關係戰爭更多,先後被多國所佔領,變成了俎上肉,迦太基的光榮歷史,早已離它遠去。
阿拉伯人統治突尼西亞的時候,帶來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公元800年,突尼西亞總督易卜拉欣•阿爾•阿拉比特拒絕向阿拉伯中央政府納貢,自己建立阿拉比特王朝,控制西自摩洛哥起、東至埃及西部的大片領土,幾乎包括整個北非。它還擁有強大的海軍,曾襲擊法國、義大利和地中海的一些島嶼。
公元909年,法蒂瑪人利用柏柏爾人的力量消滅阿拉比特王朝,建立了法蒂瑪王朝,並以突尼西亞為基地,將勢力擴張到埃及、敘利亞及巴勒斯坦等地。公元969年,法蒂瑪王朝遷都埃及建立開羅城,突尼西亞成為一個省。1050年,希拉里亞人入侵。1229年,哈夫斯王朝建立強大的突尼西亞國家,首都設在突尼斯,疆土包括現在的阿爾及利亞和君士坦丁等地。它曾擊敗過法王路易九世所策劃的第八次、即最後一次的十字軍東征,路易九世本人也死在突尼西亞。
到了16世紀,突尼西亞成為爭奪北非霸權的天主教西班牙和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侵略對象。1534年,土耳其人在突尼西亞登陸,哈夫斯國王求援於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
土耳其人雖被擊潰,但西班牙卻取得對突尼西亞的保護權。不久,力量對比發生有利於土耳其人的變化。1574年,土耳其再度佔領突尼西亞,並將它變成土耳其的一個行省。
17世紀時,在土耳其人橫征暴歛下,突尼西亞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許多人挺而走險,致有突尼西亞海盜橫行於地中海,他們劫持商船、襲擊沿海基督教村鎮,後來甚至打著反基督教「聖戰」的旗號,公開從事海盜活動。
1705年,土耳其統治突尼西亞發生嚴重危機,當地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總督哈桑•本•阿里利用突尼西亞人民對土耳其橫征暴歛的不滿,在當地封建主支持下,建立了新的哈桑王朝,它雖然承認土耳其的宗主權,但實際上已經獨立,擁有自己的軍隊、鑄造新的錢幣、採行獨立外交政策、加強對外貿易關係,使用得到土耳其承認的突尼西亞國旗,而土耳其仍然把它視為行省之一。雙方這種不明確的關係,使得歐洲列強也各自按照自己的利益與突尼西亞打交道。
1830年,阿爾及利亞被法國佔領後,土耳其決定要加強它在北非的勢力,乃在次年派出艦隊前往突尼西亞的地中海沿岸,企圖建立對突尼西亞的直接統治,但是遭到法國的反對,因為法國已將突尼西亞列為即將到手的殖民地。1837年,法軍從阿爾及利亞侵入突尼西亞,佔領了若干綠洲,但在英國的壓力下撤退。
在外國的侵略威脅下,突尼西亞國王艾哈邁德乃採取一系列措施力圖轉弱為強。首先加強軍力,改組軍隊,建立常備軍,使軍隊現代化,還開辦了軍事學校。1846年進而取消殘餘奴隸制;1857年宣布臣民一律平等,人身和私人財產不得侵犯;1861年頒布第一部憲法,允許外國人在突尼西亞經營工業和擁有不動產,為外資進入突尼西亞大開方便之門。1863年後,英國與突尼西亞簽訂條約,規定英國人在突尼西亞可以擁有各種不動產;法國、奧地利、義大利和德國也起而效尤,紛紛取得在突尼西亞建造鐵路、經營電訊、自來水和購置房地產的權利。
自從歐洲人的勢力在19世紀伸入北非後,義大利得地利之便,在突尼西亞的商業競爭上逐漸居於優勢,但是它的擴張沒有得到英國和德國的支持。德國為分散法國對歐洲事務的注意力,並使法國和義大利對立,願意讓法國佔領突尼西亞。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法國同意英國佔領塞浦路斯,英國和德國也承認法國對突尼西亞有行動的「自由」權,法國因此完成了併吞突尼西亞的外交準備。
這時突尼西亞痛定思痛,確認國家必須走上現代化富強之路,不然生存大有問題。乃大舉外債,起初僅向義大利借錢,後來又向法國伸手,但是法國人未安好心,當突尼西亞向法國愈借愈多而還不起時,就露出猙獰面目,藉口突尼西亞的赫魯米爾部落侵犯阿爾及利亞領土,以懲罰這個部落為理由,於1881年4月派遣3萬大軍,不宣而戰地從阿爾及利亞侵入突尼西亞境內,同時派8000名海軍陸戰隊登陸比塞大,直逼突尼斯城,包圍突尼斯郊區巴杜(Bardo)的貝伊王宮。同年5月12日,法國希列阿爾將軍向王宮宣讀了一份在巴黎擬定的條約,要突尼西亞承認法國對它的保護,並限於5個小時內答覆。突尼西亞國王穆罕默德•薩多克貝爾擔心法國可能把他廢黜,改而扶植他的兄弟塔伊埃卜,乃簽下賣身契,於同月13日在法國事先擬好的條約上簽字。
這個條約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巴杜條約」,規定法國有權維護突尼西亞國內「秩序」、在國際上代表突尼西亞的「利益」。這個條約實行的結果,導致突尼西亞完全失去獨立的權利,在被保護的名義下,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掙脫枷鎖獨立
20世紀初,突尼西亞境內反對法國同化政策的民族主義運動興起,突尼西亞人開始要求更多參政機會,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又團結起來支持法國,提供大量人力、物力,付出了重大的犧牲,傷亡多達4萬人。戰後突尼西亞人民希望得到報償,要求法國改變殖民政策,法國不但不肯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且對突尼西亞實施更嚴厲的統治。在民族矛盾日趨尖銳的情況下,突尼西亞的民族解放運動迅速發展。
1934年,突尼西亞成立新憲政黨(PSD),推舉穆罕默德•馬達利為黨主席、包格貝(Habib Bour-guiba)為書記長,組織發展很快,到1937年已有黨員10萬,繼續為民族的解放獨立而鬥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地中海沿岸和非洲是同盟國和軸心國激烈角逐之地區。1940年6月法國戰敗後,突尼西亞又成為非洲一些重大戰役的戰場,處境艱難。1942年德、義大利軍隊佔領突尼西亞,新憲政黨被解散。1943年3月,美、英聯軍發動突尼西亞戰役。
同年5月,德、義25萬軍隊投降。在這個戰役中,突尼西亞人提供盟軍大量後勤支援,參加奪取納粹控制下重要海軍基地比塞大之戰。隨後又推進歐洲,參加解放法國、以及進攻希特勒的多次戰役,犧牲了上萬將士的生命,法國當局曾許諾戰後給突尼西亞人民以自由。但法國竟言而無信,戰後又在突尼西亞恢復殖民統治。突尼西亞人為了爭取民族和國家的獨立,又開始反法的抗爭,新憲政黨重新起來領導國人發動抗爭運動。
1950年12月,突尼西亞工人發動全國大罷工,農民及全國人民也起來響應,法國殖民當局慌了手足,使用武力鎮壓,逮捕包括包格貝在內各民族主義黨派領導人和工會領袖,送往突尼西亞南部的集中營。1952∼1954年,突尼西亞人民組織武力,以山區為根據地對法國駐軍作戰。
在強烈的民族運動一再打擊下,法國終於在1954年開始與突尼西亞坐下來談判。1955年,法國被逼同意突尼西亞實行自治。同年6月3日,雙方簽訂了內容為關於內政自治的「法突協定」,第一個清一色由突尼西亞人組織的政府建立了起來,使國內恢復了正常的秩序。
1956年3月20日,法國終於承認突尼西亞獨立。同年26日,選出立新憲政黨領袖包格貝組織政府。同年4月10日包格貝受命為總理,突尼西亞也成為不結盟運動、非洲團結組織和阿拉伯聯盟之會員國。同年11月12日,突尼西亞加入聯合國為會員國。1957年7月25日舉行全民投票,國會制定主權在民的新憲法,推翻了君主政體,改行民主共和制,廢黜原來有名無實的突尼西亞統治者穆罕默德•伊爾尼一世(Adi Mohammed Aminel)土王,由包格貝當選為首任總統,並兼任總理,新憲政黨也更名為社會主義憲政黨。1958年6月17日,法國自突尼西亞境內撤軍。
包格貝在突尼西亞所實行的政制是獨裁的民主,任內的作為十分專制而積極,他在1959年6月1日使制憲會議正式公布憲法,規定國民會議和總統均由普選直接產生,並在1975年3月18日使國會通過修改憲法,讓他成為 「終身職」的總統。此外,他還禁止成立在野黨,把法國僑民驅趕出境,強迫神父還俗和實行人民公社等。1969年,憲法修正案規定總理在總統不能視事時可取代之。由於他太貪心,終於在1987年11月7日的一次政變中被罷黜,總理扎因•阿比丁•本•阿里(Zineal-abiaine Ben Ali)以醫療報告中包格貝總統「喪失能力」的理由,撤除他終身職總統職務,並自任為總統。
阿里繼任總統後首先釋放所有的政治犯,並在阿拉伯國家中率先批准聯合國協定反對嚴刑拷問;允許6個反對黨成立,鼓勵工會領導人,促請流亡政客回歸祖國,放寬新聞檢查尺度和國營事業民營化等,試圖讓外界了解他改善民主的誠意。
1988年2月,執政黨易名為憲政民主議會黨(R.C.D.)。同年6月修改憲法,廢止總統終身職制,總統改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5年。同年9月實行多黨政治。在1989年4月2日提前兩年舉行的國會選舉中,阿里藉助包格貝時代的選舉法,在毫無對手的情況下,以99.27%的得票率贏得政權,但頗被人詬病。1994年3月大選,執政黨又獲得壓倒性的勝利,阿里再度獲選為總統。1999年的總統選舉中,本•阿里在大選中勝出,再度蟬聯總統寶座。2004年又再度當選連任。
採總統制
根據2002年4月3日修正後的憲法規定,突尼西亞是自由、獨立的主權國家,實行共和制政體,憲法採總統制,總統是國家的元首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任期5年,以自由秘密投票方式直接普選產生,在總統任期滿前的30天舉行新的總統選舉。總統候選人必須是祖父母、父母及本人祖籍三代均係突尼西亞國籍,年齡在40∼75歲的穆斯林,且必須具備全部公民權和政治權利。提名總統候選人須按照選舉法規定的條件和形式,在總統事務代理辦事處機構進行登記。總統事務代理機構由國會議長、制憲委員會主席、仲裁法庭庭長和行政法庭庭長等組成。
總統的法律權限是:與國會共同擁有立法創議權和憲法修改創議權;在國家制度、安全和主權受到威脅的危急情況下,經與總理和議長協商後,可以採取適當的非常措施。當國會彈劾政府時,總統為保護政府可以解散國會。總統也可以將關係到公共權力和批准某項條約等國家重要議案提交全民公決,以便做出最終決定的重要參考。總統有批准對外條約的權力,經國會同意後有宣布宣戰和停戰權,並有大赦權。總統也有頒布憲法和法律權,在國會議長送交法案的15天內頒布有關法令,也可以在議長送交議案的15天內將其退回國會重審,一旦議案得到國會2/3絕對多數議員同意後,總統就必須予以批准,並須在第二次獲准後的15天內頒布並立即生效。
國家元首的行政權限有:在總理輔助下掌管執政權,負責制定國家總政策和基本方針;任命政府總理,並根據總理建議任命政府各部會首長;可全部或部分委託總理行使一般管理權;有權解散政府,直接或根據總理的建議將政府成員加以免職;總統因故暫時不能履行職權時,可委託政府總理代理;因去世、辭職或失去能力等造成總統職位空缺時,由國會議長暫代總統職權,期限為45∼60天,在此過度期間要進行新總統選舉,新總統可以解散國會,並盡快進行國會大選。
總統選舉過程為兩輪制,第一輪為多數制,第二輪由兩個在第一輪中獲相對多數票的候選人競選,必須以絕對多數票當選。
國會是人民行使立法權的代表機構,採兩院制,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共同組成。國會議員在國會裡所發表的言論有免責權,非經國會的許可,司法機關不得加以起訴,也不得加以拘禁。
參議院議員是從社會各行業、各地區和各階層人群中按比例選出,其中2/3從地方和基層產生,1/3由國家任命。按照規定參議院議員中的2/3是眾議院議員,選舉產生的議員比任命的議員多一倍。參議員任期6年,每3年更換1/2。參議院權限與眾議院權限大致相同,有法律動議、修改和通過權,在與眾議院意見相左而無法協調時,由總統作最後決定。
國民議會議員任期5年,共有182個議席,議員是以秘密投票方式經普選產生,每位年滿23歲以上、具5年以上突尼西亞國籍的人都有參選資格,可連選連任。國民議會行使立法權,授權總統頒布所批准法律的法令,與總統共享有立法創議權;國民議會經2/3絕對多數議員同意後,與總統共同擁有憲法修改權。國民議會對政府各部門年度預算有監督力,為人民看守荷包,但是對總統的濫權卻沒有多大約束力,在一定的條件限制下,需同意總統行使政令公布的權責。在一些特別的場合下,國會審議的前幾天,還要先接受總統的諮詢。
根據憲法規定,國民議會每年10月至翌年7月間召開例行會議。休會期間如需召開非常會議,可向總統申請或得到多數的眾議員同意。國民議會設有正、副議長及秘書長各一人,並有政治事務、財政計劃、農工商、教育、文化、新聞和青年等6個委員會,在眾議院休會期間,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行政權屬內閣,內閣設總理一人,由總統任命,負責管理政府工作,代表總統領導部長委員會和其他政府部門,執行總統和國會交付的國家政策,包括保衛國家獨立主權、發展經濟民生、改善教育文化和醫療品質等,保證公權力的執行,對總統負責。
政府有與國會相互制衡的權利,政府成員均具有國會議員資格;任何國會議員都可以質詢政府;國會如發現政府違反國家政策和基本方針,可通過投票方式對政府加以彈劾,但需經半數以上國會議員同意才能成立,如彈劾經2/3絕對多數國會議員同意,總理須向總統提出政府總辭;如果彈劾案被總統退回國會,而國會再次以2/3表決通過,則總統必須接受政府總辭或者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國會大選。
目前突尼西亞內閣由以下22個部組成:總統辦公廳,內政和地方開展部,外交部,國防部,土地開發部,司法兼人權部,宗教部,婦女、家庭和兒童部,社會事務和團結部,教育和培訓部,高教與科技、文化、青年和娛樂、公共衛生部,體育部,就業部,財政部,農業、環境和水利部,通訊技術和運輸部,旅遊、商業和手工業部,農務、住房和領土政治部,發展和國際合作部,國有資產和土地事務部,工業和能源部等。
內閣另設有經濟和社會委員會,作為政府的諮詢機構,負責對國家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方針、政策、政令和財政預算等,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委員會主席由總統任命,委員由各省1名代表和由總統任命的人員約百人組成。
在行政區劃分上,全國分成24個省、257個市鎮、260個縣和1050個鄉等。24省為突尼斯(Tunis)、阿里亞納(Aryanah)、本•阿魯斯(Bin arus)、納貝爾(Nabul)、札格萬(Zaghwa-n)、比塞大(Banzart)、巴傑(Bajah)、朱杜巴(Jundubah)、卡夫(Kaf)、錫勒亞奈(Silya-nah)、凱魯萬(Qayr-awa-n)、卡塞林(Qasrayn)、西迪布宰德(Sidi Bu Zady)、蘇薩(Susah)、莫納斯提爾(Munastir)、馬赫迪耶(Mahdiyah)、斯法克斯(Safa-qis)、加夫薩(Qafsah)、托澤爾(Toze-ur)、吉比利(Kebili)、加貝斯(Gabis)、梅德林(Médenine)、泰塔溫(Tatawin)和曼努拜(Manubai)等。省設省長一人,由總統直接任命,負責省的行政事務。
司法權屬於各級法院,司法獨立,法官行使司法權,不受法律權限之外任何權力的支配,其目的在維護人民平等、國民融洽和社會進步,並制定有身分法、商業法、民事法、繼承法和國籍法等。法官由總統根據歸總統領導的最高法官委員會的推薦而任命,最高法官委員會負責法官的升遷和違紀處分,總統和司法部長分別擔任法官最高委員會的正副主席。
法院機構包括最高法院、普通法院和特別法庭及檢察院。最高法院僅在政府首長犯叛國罪案件時才成立。
普通法院在突尼斯設有1個終審法院,下設4個分庭,僅受理對法院判決在法律觀點上有異議提出上訴的案件;在刑事案件中,對法律問題上訴的案件有專屬審判權。此外,普通法院在全國另設有10個上訴法院,23個初級法院和83個區級法院。特別法院則包括特別民事和商事法院、特別刑事法院和軍事法庭。
檢察院隸屬於司法部管轄,原則上決定是否對某一罪行採取措施,以及是否要提出指控。在一般的情況下,對民事案件不予干涉,但對破產案件、有關無法律行為能力人案件,或涉及公共利益準則的案件不在此例。檢察院設總檢察長、副檢察長和檢察官。總檢察長僅在最高法院出庭,副檢察長在上訴法院出庭,檢察官在初級法院出庭。
根據憲法規定,這個國家的正式國名叫做突尼西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nisia)。「突尼西亞」一詞,是由腓尼基人崇拜的守城女神名字演變而來,又稱油橄欖之邦、世界鑲嵌畫之都。
國旗:由於突尼西亞與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淵源極深,所以國旗圖案也以紅底、新月和星星象徵伊斯蘭教世界的光輝與使命。這個國家採用紅底上有白圓心、紅色星月圖案的旗幟為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其中的紅色新月五角星象徵突尼西亞為伊斯蘭教國家,居民為穆斯林,同時伊斯蘭教認為上弦月漸漸轉變為滿月是幸福的象徵。 國徽:為盾形徽,盾形頂著紅色新月和五角星,寓意與國旗相同。盾面分為3組圖案:佔1/3的上部是海洋中航行的帆船,象徵歷史上腓尼基人第一次乘船來到突尼西亞;下面2/3的部分直分為2,左方為黃底上有一副天平,象徵正義與和平;右方為紅底上有一頭握刀直立的雄獅。盾面中間的綬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秩序、自由和正義」。 國歌:「突尼西亞共和國國歌」。
國都:突尼斯。
國慶日:6月1日(1955年)。
國花:茉莉花。
國樹:油橄欖樹。
獨立日:3月20日(1956年)。
擁有七個政黨
突尼西亞是個多黨制的「民主」國家,共有7個政黨,但是一黨獨大。法律規定,除了執政黨外,各反對黨必須遵守5個條件,即保證維護國家的最高利益、遵守憲法、愛惜國家的成就、不從事暴力和狂熱活動以及在思想和物質上不依附於任何外國;得票5%的政黨才得成為合法的政治組織。
憲政民主聯盟(Ressemblem-ent Constitutoinnel Democratique)簡稱RCD,是目前的執政黨,成立於1934年3月,黨主席即現任總統本•阿里。黨的主要目標為進行社會與經濟改革,加快市場經濟步伐,加強民族團結和保證社會公正,現在共有180多萬黨員,有7500多個基層支部分散布全國各地。
社會民主運動(Movement of Democratic Socilists)簡稱MDS,成立於1978年6月14日,主張開放、民主、憲政、多黨制政治和輪流執政,並強調公眾自由,反對暴力,在政界和知識分子中有一定的影響力,以「前景」週刊為機關報,有黨員3萬多人,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反對黨,黨主席由卡米斯•加麥爾擔任,總書記為伊斯梅爾•伯拉赫亞。
突尼西亞革新運動(Haraakat Ettajded of Tunisia)簡稱HET,原係突尼西亞共產黨,成立於1937年,1939年9月遭到法國殖民當局鎮壓,被迫停止活動。獨立後參加了1959年的大選,1963年1月因涉嫌參與謀殺包格貝總統,其領導人被捕,黨的活動也被禁止。1981年4月突尼西亞開放黨禁,同年7月18日又獲得合法地位。1993年4月23日更名為突尼西亞革新運動,宣布放棄共產主義,但仍堅持社會主義信念,反對自由化和私有化經濟政策,只有黨員1000多人,主要在大城市知識分子和工人間有影響力,黨的總書記為穆罕默德•哈米勒。
人民團結黨(Popular Unity Party)簡稱PUP,成立於1981年2月12日,又稱為「人民團結運動分裂派」,總書記為穆罕默德•貝勒•哈吉•歐麥爾。這個政黨主張建立一個充滿社會公正、自由的社會主義社會。
民主進步黨(Democratique Rassemblement Party)簡稱DRP,原名社會民主黨,成立於1983年12月,總書記艾哈邁德•納吉布•謝比。此黨自稱左派政黨,曾在20世紀60∼70年代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活動,表示要體現馬克思主義理想,但不贊成無產階級專政的觀念,要求採取「民主多於教條」的行動,主張走真正民主和多元化道路,倡導阿拉伯穆斯林屬性,增加社會經濟體制的透明度。
自由社會黨(Liberal Social Party)簡稱LSP,成立於1987年11月,建黨目的在維護最廣泛意義上的自由思想,為經濟的自由化而努力。這個黨由一些自由職業的人士組成,約有黨員1500多人,黨主席為穆尼爾•貝吉。
統一民主聯盟(Unionist Dem-ocratic Union)簡稱UDU,這個黨的黨員都是大阿拉伯主義者,共有1300多人,主張阿拉伯一體化,爭取民主與富強,其支持者多為中產階級份子,黨總書記為阿卜杜拉•馬尼•塔利里。
此外,突尼西亞還有突尼西亞勞工聯合會、突尼西亞婦女聯合會和突尼西亞大學生聯合會等民間社會團體,也選出代表參加憲政機構、參與國家諮議工作,協調各行業和各方面與政府間的關係,共同為社會樂利、經濟發展而努力。
歷史人物漢尼拔
如果說突尼西亞有什麼偉大的人物,他並不是前總統包格貝,也不是現在總統本•阿里,而是名留青史的「戰略之父」漢尼拔(Hannibal)。他是公元前2世紀迦太基的一位優秀軍事統帥,也是古代西方最偉大的軍事統帥之一,被軍事家譽為「戰略之父」。他一生與羅馬帝國為敵,在迦太基與羅馬的「布匿戰爭」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以少勝多的戰爭傑作,是古代戰史上無與倫比的典範。
這位歷史上的名將,公元前247年出生在迦太基一個軍事貴族家庭裡。其父哈米爾卡是迦太基著名將領,以英勇善戰著稱。漢尼拔早年生活也在軍中度過,公元前237年當他的父親出兵西班牙時,年僅9歲的他也隨父從軍。多年的軍旅生活,不僅豐富了漢尼拔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為後來他的掌管兵權奠下了良好的基礎。
父親去世後,子承父業,成為迦太基帝國軍隊的指揮官,進行各種軍事征服活動,26歲時即被任命為迦太基軍隊的統帥。公元前219年,他率軍包圍摧毀羅馬的同盟都市薩根敦城,從此使迦太基和羅馬這兩個強國間的軍事衝突成為不可避免。
漢尼拔的軍事天才,在古代軍事史上是可以與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和後來的羅馬凱撒相提並論的。他曾以少量的軍隊在敵國境內縱橫騁馳達15年之久,屢予羅馬人以沉重的打擊。例如在公元前218年春,他率領5.9萬名軍隊和27頭大象遠征義大利,在連續行軍作戰5個月之後,歷時15天翻越阿爾卑斯山,到達提契諾(Ticino)河以西的平原上,與義大利統帥西庇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的軍隊遭遇,結果重創羅馬軍隊。在這次會戰中,漢尼拔曾下令軍隊撤退,佯裝戰敗誘使敵軍追來,再用騎兵由左右兩側包抄夾擊,打敗羅馬大軍。
公元前217年春進軍義大利中部,在特拉西梅諾(Trasimene)湖戰役中,他以迂迴戰術在湖北岸隘路上陷敵於重圍中,擊斃羅馬軍主帥弗拉米尼,全殲羅馬軍隊。公元前216年8月初,他率軍進行著名的坎尼(Connae)會戰,採用兩翼包抄戰術,出奇制勝地殲滅數量兩倍於己軍的羅馬軍隊,創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範例,這是他在義大利境內獲得的第三次大勝利。
漢尼拔在作戰中並非全無過失,如公元前217年他在向普利亞的進軍途中,曾被羅馬主帥費邊包圍,幾乎陷入絕境,但他臨危不亂,勇敢沉著,巧用疑兵之計而化險為夷。他的軍隊組成份子複雜,除了迦太基人外,還有利比亞人、伊伯利亞人、塞爾特人、希臘人、腓尼基人和義大利人等,種族語言各異,而且風俗習慣也不一樣,但他卻巧妙地運用政治手腕和嚴明的軍紀,統御著這支龐大複雜的隊伍,使之服從命令,勇往直前。他平時生活儉樸,和士卒同甘共苦,戰時身先士卒,故而深受士兵的愛戴。
他還是一位傑出的戰略家,才能出眾,滿腹韜略。根據歷史的記載,他具有狂烈的熱情、堅強意志和豐富的軍事知識,遇事沉著,臨危不亂,善於運用敏銳的判斷和隨機應變的手段克敵致勝。在戰鬥中,他不僅會運用謀略,且善於抓住一瞬即逝的戰機。他勇敢但不魯莽,在掌握大量敵人情報的基礎上制定戰略戰術。他也常會分化敵人,集中優勢兵力,打擊主要敵人,從而使他取得一系列的勝利。
羅馬人後來對他改採新戰略,即不輕易與他發生接觸戰,但不斷騷擾,使漢尼拔逐漸陷入困境。漢尼拔的兵力有限,只得改進攻為小心防禦;加上羅馬人控制著海上交通,造成他的物質供應困難。公元前208年,其弟率援軍翻越阿爾卑斯山前來支援,但未能與他會師。與此同時,西庇阿進軍北非,威脅迦太基安全,漢尼拔乃於公元前203年撤離義大利,翌年指揮迦太基軍與羅馬軍進行札馬(Zama)會戰,迦太基軍大敗。公元前195年他離開迦太基,投效敘利亞王安條克三世,當時敘利亞正準備對羅馬開戰,他受命指揮一支艦隊,但由於缺乏海戰經驗而被擊敗,安條克三世在陸上也被打敗 。 歷時100多年的布匿戰爭,最後以迦太基的覆亡而告終。漢尼拔假道克里特島逃往比西尼亞(Bithynia),在公元前183年的某天,他的藏身處突被武裝士兵包圍,他不願成為羅馬的俘虜,便服毒自殺,享年64歲。
對於漢尼拔這樣一位歷史性英雄人物,在世界上各種史學著作的介述中評價不一。有的人譴責他的侵略政策,說他「殘酷」和「背信棄義」;有的人卻讚美他是蓋世英雄,說他是生不逢時的天才大將。
境內多沙漠
突尼西亞經緯度為東經8度25分至11度,北緯33度30分到37度,是北非四國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等在內面積最小的國家。位置在北非中部,形狀像根彎曲的鐵釘,北部突出於地中海,尾部消失在撒哈拉沙漠。全國總面積16.361萬平方公里,約合6.317萬平方哩。在全國總面積中,陸地佔15.536平方公里,水域佔8250平方公里,邊界線長1424公里,海岸線長約1148公里。西部和西南部鄰阿爾及利亞阿特拉斯(Atlas)山綿延而出的山地,邊界線長約965公里。北及東北濱地中海,與南歐各國隔海相望;東臨加貝斯灣(Gulf of Gabes)。東南和利比亞接壤,邊界線長459公里。西和西南與阿爾及利亞交界,邊界線長965公里。在地理上,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連成一片,撒哈拉大沙漠阻隔了這個地區與非洲大陸各國的聯繫。
這個國家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它的位置正好在直布羅陀和蘇彝士運河的中途,它那被稱為 「北非之角」的波恩角(Bon Cape),與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及本土構成海上一根鏈條,緊鎖著地中海的腰部,將地中海劃分為東西兩個部分。而突尼西亞也就是由兩條海岸線構成的國家,一條是繞過波恩角漫長而終年豔陽高照的東海岸,另一條是面向法國和義大利的北海岸,故而經濟和政治重要性都大見增加。
突尼西亞處於非洲大陸北部高原邊緣,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756公里,東西最寬處351公里。海拔400公尺以上高原和山區不到全國面積的1/3,1000公尺以上山地佔1%,沙漠佔全國面積的1/5,其餘地區是平原。
境內山脈都是阿特拉斯山脈餘脈。靠近地中海的小阿特拉斯山脈從阿爾及利亞向東綿延,至突尼西亞東北端海岸遽然終止。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脈又稱突尼西亞山脈,從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兩國邊境伸向東北,止於波恩角,其中的舍阿奈比(Shanabi)峰海拔1544.117公尺,是國內的最高峰。自阿爾及利亞國境到白朗角(Blanc Cape)一帶海岸,散布著許多顯著的岩石,是山脈岩壁突出海面所形成的景觀,由於多岩石,因此這一帶並沒有良港。從白朗角至波恩角間的海岸,是由海水浸蝕低地所形成的寬闊海灣,再由河川攜帶入海的泥沙堆積而成;由岩石構成的海岬所圍繞的海灣,則呈現凹陷現象。在突尼西亞山脈以南,有加夫薩山脈。南部的哲法拉草原和撒哈拉沙漠之間,有克蘇爾山區。
全國自北向南可以分為4個自然地理區。北部是多山地區,海岸陡直;東北部沿海地勢平緩;東部海岸低平,海岸線曲折,船舶只能夠在比塞大、突尼斯、斯法克斯加加貝斯等少數港口停泊。沿海有傑爾巴島、克爾克納(Kerkenna)群島、加利特(Galite)島、庫里阿特島和捷姆勃臘島等,其中以傑爾巴島最大,建有人工地峽與突尼西亞本土連接。
中部地區為廣袤的平原,海拔平均在182.88公尺以上,又可分為海拔182.88∼488公尺的東部低草原區,以及海拔在488公尺以上的西部草原區,平原南方則有一連串低漥鹽湖地帶。
中南部多鹽沼,其東部是平原區,延伸到南部後地勢較低,海拔只有十幾公尺;延伸到撒哈拉沙漠後地勢漸南漸高。這裡有個狹長的乾旱平原,與西南部的沙漠間,被許多尖銳而光禿禿山峰組成的一條小山脈所隔離。
最南部是撒哈拉沙漠區,沙漠綠洲的水源較為豐富。這裡面南部的沙漠,從傑里德湖一直到加丹美斯一帶,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是地表積有沙石廣大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部分。豐沛的自流水源使得突尼西亞南部各處可以看到適合耕種的綠洲。
突尼西亞是個缺水的國家,由於處在半沙漠地區,常年性河流和湖泊非常少,季節性雨水是水資源最主要來源。年雨量總共約330億立方公尺,滲入地下的有148億立方公尺,約佔45%;供給谷地溪流的約為27億立方公尺,約佔8%,成為地表水;其餘的水都揮發和流失。到2008年,全國擁有水資源46.8億立方公尺,其中約41億立方公尺是可以開發的,現在已開發37億多立方公尺,佔80%,人均擁有水量約39立方公尺;預計到2010年開發率可達100%,屆時大型水庫蓄水佔可用水的40%,地下水佔34%,地表水佔26%,人均擁有水量可達44.3立方公尺。
境內河流很少,主要的是北部的邁傑爾達(Medjerda)河,也是全國最大的河流,發源於阿爾及利亞境內君士坦丁區,穿過突尼西亞北部,容匯許多支流,在法臘納港注入地中海,全長460公里,流域面積2.35萬平方公里,在突尼西亞境內有1.6萬平方公里,是國內唯一的常年性河流,但河水流量很不穩定,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冬汎期,最大流量每秒鐘可達1000∼2500立方公尺,這時洶湧的河水往往會沖破堤岸,淹沒平原和莊稼;可是到了夏天,又變得像一彎涓涓小溪,流量每秒鐘只有3∼4立方公尺。這條河被廣泛用於發電和灌溉;它的支流屬雨季河。邁傑爾達河谷擁有國內最肥沃的土壤,同時也是主要的農業區。此外,北方還有許多發源於山間的溪流,大多流注入海,少數流入湖泊,水量也不規則,雨季時節,洪水奔流,而平時河水很淺。
東部的索拉德河與馬格里河流到低地時變為乾枯,只有在雨量較多時才能通往地中海。中部和南方沒有穩定的河流。雨季中部的河道裡波濤滾滾,可是一到夏天,河道或是完全乾涸,或是變成一些互不相連的水塘。在南方的許多河道裡,一年到頭根本看不到水。
雨水不足,河流水量不穩定,甚至經常乾涸,是突尼西亞河流特點。但是這種現象並不意味著突尼西亞沒有發展水利的條件。事實上,突尼西亞發展水利的潛力很大;地下泉水自動噴出在沙漠裡形成許多綠洲,也可以取水供飲用或灌溉。
境內也有少數湖泊,多屬小型湖,一般都是鹹水湖,也叫做鹽池或鹽沼,傑里德(Djerid)鹽沼是突尼西亞最大的鹹水湖,面積5000平方公里,時隱時現,在雨季時是一片汪洋;夏天表面部分被一道鹽層所覆蓋,好像白雪在陽光下閃爍,低於海平面15.24公尺。此外,境內較大湖泊還有比塞大湖和西迪湖等。
氣候受到橫斷北非西北方阿特拉斯山的影響,地中海沿岸和沙漠地區的氣候有很大的不同。突尼西亞北部地中海沿岸、與東部的哈馬馬特灣(Golfe de Hamm-amet)和加貝斯灣(Golfe de Gaba-s)之間屬地中海型氣候,溫暖溫潤,農作物富饒,古代有「羅馬的穀倉」之稱,每年的10月到翌年5月的冬季,氣候溫和多雨,年雨量可達1500公釐;每年6∼10月的夏季,氣候乾燥炎熱,但由於有高原氣壓的籠罩,所以與其他地中海國家不一樣,天氣比較穩定,從東北方吹來的海風含有濕氣,遇到境內山脈的阻擋就會下雨,雨量隨著風向越往內地越少。沿海地區氣候因受海洋影響,不像內地那麼極端。
突尼西亞中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8℃∼19℃,它介在地中海型氣候和撒哈拉大陸型氣候之間,但各地季節之間的氣溫相差都很大。
南部屬熱帶大陸性沙漠氣候,由於沒有山脈可以阻擋從撒哈拉沙漠吹來的熱風,乃形成黃沙漫漫的枯黃大地,因此整個地區非常炎熱乾燥。8月為最熱的月份,日均氣溫為21℃∼33℃,經常氣溫會在40℃以上。傑里德鹽沼以南的夏季更是非常酷熱,即使在太陽照射不到的地方,氣溫也會高達50℃。1月是最冷的月份,日均氣溫也在6℃∼14℃左右。
因此南部地區如果不實施灌溉,就根本無法耕種,沙漠地區除了綠洲外,別無植物生長。
在雨量方面,突尼西亞的雨量從北到南逐漸減少。從地中海吹來的溫潤西北風,被山脈和來自撒哈拉的氣流所阻擋,因此雨水主要都降落在北方,特別是西北部。克魯米里(Kroumirie)地區年雨量高達1500公釐,夏季還有雷雨,冬天山區有暴風雪。北方的其他地區,年雨量則在400∼1000公釐之間。中部地區年雨量約200∼400公釐,南方年雨量平均200公釐左右,沙漠地帶年雨量不足100公釐。
在突尼西亞的沿海和草原地區,掘鬆的土地每年可以吸納數十公釐的「潛雨」,即從海上吹來的濕潤空氣、夜間遇冷所凝結而成的露水,這種「潛雨」對農業生產頗有助益。
經濟朝多元化發展
突尼西亞經濟雖已朝多元化發展,但是經濟情況並不理想,現在仍負有120多億美元的外債,國內通貨膨脹率約為3.3%,失業率近15%。
經濟以農業為主,30%勞動人口務農。可耕地面積900萬公頃,已耕地佔500萬公頃,其中7%為水澆地,農業收入佔全國總收入的1/5。國內糧食無法自給自足,主要農產品的年產量為小麥39.9萬噸,大麥13多萬噸,橄欖油7.5萬噸。由於境內雨水極不穩定,因此農作物種植必須採用灌溉,而富庶的河谷、沿海低地和北部山區坡地是主要農業區。境內還種植有燕麥、橄欖、葡萄、柑橘、無花果和蔬菜等農作物。南部乾旱半沙漠地區出產大麥、玉米、高梁、哈密瓜、仙人掌和椰棗;沙漠綠洲則有椰棗樹和人工作物。此外,境內還出產香蕉、檸檬、桃、豆、棉花、蓖麻、甜菜和蘆葦草等。
東北部由突尼斯市到蘇斯和斯法克斯一帶,到處都是橄欖樹,因此突尼西亞曾被稱為「世界橄欖園」。蘇斯和斯法克斯兩地,是突尼西亞種植橄欖樹的中心。有些橄欖樹已非常古老,據說是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橄欖樹要生長15年後才會開始結實,20∼25年後才可大量出產,一般的橄欖樹能活到100∼200年。
這個國家橄欖樹種植面積有135萬公頃,佔可耕地28.7%,共有橄欖樹6600多萬株,橄欖油年產量約11.8萬噸,橄欖產量僅次於西班牙、義大利和希臘,位居世界第四,橄欖油出口則佔世界第一。
葡萄是境內出產的重要水果之一,種植面積約5.5萬公頃,年產葡萄酒41.1萬公升,其中有13萬公升出口。
柑橘也是重要的果品,主要有柑、橘和檸檬等。柑橘園多分布在東部和東北部地區,全國有柑橘類樹315萬多株,種植面積約13.8萬公頃,77%集中在東部沿海的波恩角地區,年產量約24萬噸,其中10%出口。
椰棗樹主要在南部沙漠綠洲上,種植面積2.9萬公頃,年產量2.3萬噸,佔世界總產量3%,名排第9,主要供出口往歐洲,其次是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
另外蘋果、梨、石榴、杏、李子、桃、無花果和核桃等水果,除了供應國內市場外,還可以供出口。由於國內需求增加,保鮮技術的進步和出口量擴大,近年水果產量大大增加,其中杏的年產量為3.7萬噸,核桃為6萬噸。
主要的蔬菜種類有番茄、馬鈴薯、蔥、辣椒、綠葉菜和瓜類,種植面積共約13.8萬公頃。其中番茄種植面積為2.3萬公頃,年產量95萬噸,除供應國內市場消費外,60%∼70%用於罐頭加工,年可生產12.7萬噸番茄醬,其中約5萬噸出口。馬鈴薯也是主要蔬菜之一,年產量約32萬噸,可以自給自足。辣椒種植面積約19萬噸,其中一半食用,一半用於加工辣椒醬。瓜類種植面積2.7萬公頃,年產量約37萬噸。
加工類作物方面,其中的甜菜種植面積只有543公頃,年產量不到2萬噸,影響到食糖的供應,所以現在每年都要進口3萬多噸糖。煙草種植面積3100公頃,年產量3400噸,不能滿足國內需求,每年都要進口約萬噸。
境內自然森林面積不大,只有100萬公頃,佔全國土地總面積6%。松林繁植在供水最少的地方,橡樹林和軟木叢生在克魯米里地方,主要的樹種還有栓櫟樹、榆樹和闊葉樹。突尼西亞政府現在已致力於普遍造林,森林中的野生動物有羚羊、野豬、蠍子和幾種蛇類。
畜牧業也很發達,多集中在北部和中部草原一帶,盛產牛、羊、馬和駱駝等,其中有牛51.1萬頭,山羊82.7萬隻,綿羊400萬隻,馬15萬匹;每年可以生產牛肉5.98萬噸,綿羊肉5.4萬噸,山羊肉9200噸。奶牛飼養情形良好,年產鮮奶91萬噸;肉和鮮奶都可以自足。在家禽飼養方面,發展順利,雞鴨肉年產量約9.51萬噸,雞、鴨蛋133.5萬粒。此外,每年還可生產牛皮400噸,羊皮700噸,羊毛400噸。
突尼西亞漁業資源雖較豐富,但是漁業並不發達。漁業主要集中在從北部地中海地區延伸到東南沿海地區的加貝斯灣,包括了比塞大、莫納斯提爾、納布爾、麥赫迪耶、麥德寧、斯法克斯和加貝斯等沿海地區,斯法克斯則是主要的漁產品和加工中心。境內有1.85萬多漁民,共有各種漁船6000多艘,年魚獲量約10萬噸,漁業在國家經濟活動中佔有重要的一環,也是罐頭工業的重要部分,漁產品在農副產品中僅次於橄欖油成為第二大出口產品。漁產品年產量約為10萬噸,以鮪魚和沙丁魚為主。
傳統的突尼西亞捕魚作業是沿海捕撈,機械化程度低,小規模作業和零散漁民捕撈佔很大比例。近來政府投資建設漁港碼頭,研發和培訓現代化捕撈技術,使拖網捕撈作業擴大。政府還努力建立大型捕撈漁場,引導和鼓勵發展北部漁場及遠洋漁業。在漁產品中,沿海捕撈佔27.3%,燈下捕撈佔38.7%,小漁船捕撈佔26.5%,零散捕撈佔7.5%。
礦產以磷酸鹽蘊藏量最為豐富,大約還有20億噸,年產量約200多萬噸,居世界第4位,是今日世界上重要的磷酸鹽生產國,產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其他礦產的儲存量和開採量都不多,因此沒有多大的發展。鐵礦儲量約2500萬噸,年產量約18.3萬噸。鋅年產量為7.5萬噸,鉛1.1萬噸,大多數鋅、鉛製品都用於外銷。鋁的年產量約4.3萬噸,大多數也供外銷。水銀礦集中在西部塔巴爾卡附近的賈拜爾阿加,平均每噸礦石可生產3∼4公斤水銀,少數可生產15公斤水銀,年產量約1.28萬噸。海鹽資源比較豐富,分布在沿突尼斯城向南到加貝斯灣的沿海一線,主要在三大鹽區:突尼斯的梅格林鹽田、拉底斯鹽田和蘇斯附近的莫納斯提爾鹽田,年產量約62萬噸,除了內銷7.6萬噸外,其他都外銷。
石油是突尼西亞重要礦產,也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但儲存量只有5000萬噸,用不了10年就會告罄,目前突尼西亞的部分能源需依賴鄰國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石油的供應。天然氣也是突尼西亞的重要礦產和能源,儲存量約600億立方公尺,大約還可使用25年,目前產量可以自給自足。
工業發展進度緩慢,僅佔國民生產毛額1/8,但卻雇用1/5的勞動力,且嚴重依賴外資和貸款。工業多集中在突尼斯、比塞大和本加爾丹(Bin Qirda-n)等地。大多數工廠工人都不超過5名;政府大力推動傳統手工藝,仍然是許多突尼西亞人的重要財源。現在重要的工業有煉油、電子、化工、機械、電器、紡織、食品加工、粗鋼、製鐵、皮革、成衣、印刷、家具、建材、五金工具、肥料、汽車修護、地毯、農產品加工、製橄欖油、製陶、日用消費品、煙酒、造紙和醫藥等。
對外貿易有鉅大逆差,2008年輸出總值約64.6億多美元,主要輸出品有石油、石油製品、固體燃料、磷酸鹽、鐵礦砂、天然氣、橄欖油、鋼材、鐵製品、電器工具、紡織品、成衣、皮衣、塑膠原料及其製品、水果、蔬菜、農副產品和漁產品等。年輸入總值約為92.22億多美元,主要輸入品有石油、糧食、糖、食用油、罐頭食品、奶製品、紙、紡織品、製鞋材料、工業設備、汽車、自行車、航海航空機械、化學品、光學儀器、軍事裝備、教學科研器材、各種工業製成品、飲料、醫療器材、藥品、玻璃製品、組合家具、電子產品、電器和日用消費品等。主要貿易對象是法國、義大利、德國、比利時、西班牙、荷蘭、英國、美國、瑞典、加拿大、瑞士、土耳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埃及和敘利亞等。
國民平均所得每人每年為2528美元,中央銀行和阿拉伯突尼西亞銀行為主要外匯銀行。突尼西亞貨幣叫做第納(Dinar),1美元約等於1.4第納。1第納等於100米利姆(Millimes),硬幣種類有10、20、50、100和500米利姆,紙幣最小的面額為5第納。
交通發達
突尼西亞交通相當發達,空運方面,國內有突尼斯迦太基、莫納斯提爾、傑爾巴吉爾吉斯、斯法克斯塞伊那、托擇爾奈夫塔、塔巴爾卡的「11•7」和加夫薩蓋塞爾等七大國際機場。另在突尼斯市南方60公里處建有奈菲台機場,將是國內最大的國際機場,年營運能力可達500萬旅客。此外,加貝斯國際機場也在積極興建中。目前共有80多家國際航空公司在突尼西亞設有服務櫃台,年航空總客運量已超過1200萬人次,年貨運量約3萬噸。
國營的突尼西亞航空公司,成立於1948年,承擔國家主要的空運業務,擁有近百架A319、A320和波音737-600型民航機。另有幾家私營航空公司,其中的新突尼西亞航空公司專營國內不固定航班,使用MD 803和A320等型客機,年客運量約100萬人次。還有一家航空公司專營國內航線及一條飛往鄰國馬爾他的航線,使用波音737飛機,年客運航為48.5萬人次。
國內短途航空公司是家小型公司,年客運量約1萬人。還有一家航空勞務公司承接特殊事務營運,擁有5架直升機。
在海運方面,國內有突尼斯市的拉古萊特(La Goulette)和拉第斯、比塞大、曼澤爾•布爾吉巴(Menzel-Bourguiba)、斯法克斯、吉爾吉斯、加貝斯和蘇斯等8個商港,其中拉古萊特和拉第斯兩港,是經過改造後由電腦管理的現代化港口,也是國內兩個國際客運港。國內另有22個小型港口,一個斯希臘石油港。其中斯希臘港是輸油的中樞,連接鄰國阿爾及利亞和國內各油田的油管在這裡交接,再由此出口義大利,或輸往國內的各煉油廠。突尼西亞各港口年進出船隻約6100艘,客運量約40萬人次,貨運量約2500萬噸。突尼斯航運公司是國內最大海運公司,擁有6個分公司,22艘商輪,總噸位約23.5萬噸。另擁有一艘迦太基號大型豪華客輪,成為海上客運生力軍。
陸上交通方面,國內鐵路全長2190公里,其中軌距僅1公尺的窄軌鐵路佔1713公里,其餘則是軌距1.44公尺寬軌鐵路。國營鐵路公司擁有136輛機車,車廂5267節,年客運量約4000萬人次,貨運量300萬噸。突尼西亞的鐵路,基本上是在法國殖民地時期遺留下來的基礎上,加以翻建和修復而發展起來的,由突尼西亞國家鐵路局統管,以首都突尼斯市為樞紐,有1條主幹線,從北部的比塞大到南部的加貝斯,縱貫南北;有4條連接東西的支線,分別從突尼斯到朱杜巴(Jen-douba)、卡夫、卡塞林和托澤爾,主要是作為海岸與內陸間的輸送工具。客運鐵路還有一條從突尼斯市經拉古萊特港到馬爾薩(Marsa),長約20公里的輕型電氣化鐵路,以及1條突尼斯市內的輕軌鐵路網,均由突尼西亞輕型鐵路營運公司管理,年客運量達到11.64億人次。
公路全長2萬多公里,公路網連接各城市和鄉村,內含2000公里農用道路。由突尼斯經東南方的蘇斯到馬薩肯,有一條四線道的高速公路,全長140公里。第二條高速公路由突尼斯北往比塞大,全長51公里。全國有汽車約95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佔61%。全年公路客運量達6.1億人次,貨運量約10萬噸。有一半公路鋪有柏油或混凝土路面,路旁設有完善的路牌和里程牌,並有英語和阿拉伯語說明。在南部的沙漠中,駱駝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郵電事業也很發達,全國約有135萬條電話線路,接近每戶家庭都有一部電話。移動電話在城市非常普及,將近有65萬個用戶。郵政事業發展快速,全國有1000多個郵局,包括郵遞、快遞、郵包、掛號、發送等業務,寄到台灣的航空信大約一週就可以到達。全國有17個郵政快遞公司,還建立了郵票出版和發行管理中心,郵政業務也採用電腦管理系統,開展了網路郵寄業務。
觀光業非常受重視
突尼西亞是北非重要觀光國家,觀光設施是地中海沿岸非洲國家中最完善的,全國有7萬多觀光從業人員,有100多萬人靠觀光業維生。國內設有一所高級旅遊學院和5所旅遊學校,每年都為旅遊界造就不少管理及服務人才。現在全國約有20萬張旅遊床位,旅遊飯店750多家,其中三星級飯店220多家、四星級110多家、五星級有30多家,每年有690多萬外國觀光客入境消費,為突尼西亞帶來26億多美元外匯收入,僅次於石油出口的收入,約佔全國外匯總收入的20%。
在入境的外國觀光客中以德國人為最多,其次是英國人、法國人和義大利人,再其次是美國和加拿大人,也有中歐人和土耳其人,來自台灣和中國的觀光客也在逐年增加中。 一般外國觀光客到突尼西亞去是看兩個主要的「S」,一是太陽(Sun),另一是沙(Sand)。太陽使天氣炎熱得像「能使寶劍在鞘裡像蠟燭一樣地融化」,沙使「口中永遠有嚼不完的東西」。但這個國家真正的觀光三寶卻是藍藍的海、美麗的沙灘和便宜的物價指數。有很多經濟情況不是很好的歐洲人,到突尼西亞卻能生活得像富豪,因此有很多歐洲人入境並不熱衷於旅行參觀,只是住下來享受便宜的生活而已,有的住3個月都捨不得走,一直到簽證期滿才不得不離去。
突尼西亞之所以對外國遊客有致命吸引力,主要是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蹟,甚至現在還保留著迦太基時代以來的200多處古建築遺蹟。北部沿海更是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風景區,也是世界上良好的遊覽和休養勝地。
突尼西亞依據各具特色的旅遊資源,開闢了七大旅遊區,即北方的比塞大∼塔巴爾卡、突尼斯及其郊區、波恩角的哈馬馬特∼納布爾、東部的蘇斯、莫納斯提爾、傑爾巴島和南方的沙漠旅遊區。
我國人民前往突尼西亞旅遊須辦理入境簽證,可以委託有信用的國內旅行社,代為向突尼西亞駐日本領事館申請,代辦費用約為400美元左右,需要15個工作天(不含例假日),所需文件為護照正本和身分證影印本各一份,正身脫帽半身彩色照片2張,填寫親筆簽名的申請表一份,正確訂位記錄一份,基本資料(公司名稱、地址、電話、職稱、住家地址及電話)一份,對方邀請函影印本,訂房記錄一份,簽證效期依訂位、訂房記錄及邀請函內容核發。
自台灣前往突尼西亞沒有直達班機,可至曼谷轉搭約旦航空公司的班機,經安曼再轉往突尼斯。也可以搭乘土耳其航空公司班機,經伊斯坦堡轉機前往。自歐洲各大轉機點,如義大利的羅馬、法國的巴黎、德國的法蘭克福、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和瑞士的蘇黎世等地,都可轉機前往。如果選擇海上交通,突尼西亞與許多義大利港口及法國馬賽間都有固定船班往返,與馬爾他和西班牙各港口,每天都有很多船班。
突尼西亞標榜觀光立國,機場入境通關寬鬆,觀光客誠實接受檢查,通常都不會有任何問題。按照當地海關規定,來自疫區的旅客須持有黃熱病防疫證明。每位成年旅客入境可免稅攜入個人行李、生活用品、飾物和適當的禮品,並可攜入酒2瓶、香煙400支或雪茄100支或菸草500公克,以及香水一瓶。
入境時所攜入的外幣也不必申報,但是在當地銀行兌換外幣時,必須保存「水單」;出境時原兌換金額的30%可以換回外幣,但以100第納為上限。事實上市區內的銀行、觀光大飯店和禮品店等都可以兌換外幣。這裡沒有黑市,匯率也相同,因此無需在機場大廈兌換,以免受到限制。而且像Visa、Amex和Master card等主要國際信用卡,在突尼西亞都可以使用,非常方便,並可避免兌換過多的第納。
出境免收機場稅,但是除零錢外,第納是禁止攜帶出境的,否則有被沒收的可能。機場大廈的角落上設有多部公用電話,大廈裡還設有電信局,可以打國際電話及傳真。同時在突尼西亞各地的街頭上都可以看到公共電話,不但可以打國際電話,而且是打國際電話最便宜的方式。
突尼西亞國際冠碼為00,國碼為216。從突尼西亞打國際電話回台北,為00-886-2-電話號碼;由台灣打電話到突尼西亞應撥002-216-城區代碼加對方電話號碼。在打突尼西亞國內長途電話時,要先撥城市代碼,再撥對方的電話號碼。國內主要城市代碼為突尼斯01、比塞大05、托澤爾06。和大多數國家一樣,在旅館房間內打長途電話,費用是正常費率的兩倍,因此國際電話可以到電信局或公用電話亭打。在緊急電話方面,報警為197、火警為198、救護車為264600。
這個國家郵政服務還不錯,但是郵遞速度仍嫌稍慢,郵票可以在郵局或香煙店中買到。包裹必須到專門收寄包裹的郵局(Colis postaux)交寄,不可事先包裝,以便檢查。 在突尼西亞境內各地旅行,除旅行團的空調巴士外,以搭乘火車較為舒適,車票分頭等和二等兩種,班次很多,部分路線可買往返票,享受7.5折優待,但限8天內有效。
公路長途巴士路線無遠弗屆,車票比火車便宜,班車常提早開出,必須提早到車站候車。境內公路限速每小時90公里,高速公路時速增至110公里。這個國家的租車業務也很發達,有好幾家租車公路為觀光客服務。通常一輛小型客車的每日租金為15第納,每公里另加0.2第納,汽油每加侖費用約為3.7第納,還要加上保險費和14.3%稅金。
這個國家衛生設施並無問題,醫藥也不虞匱乏,但初春有病毒性肝炎,秋初有霍亂發生,所以觀光客在境內旅遊時對食物的選擇一定要特別小心。所以遊客到突尼西亞旅遊,除了要購買包括醫療、住院等項目的旅行保險外,還應攜帶一些常備的腸胃藥、感冒藥、止瀉藥、暈車藥和驅蚊劑等。在突尼西亞南部沙漠地區旅行,因為沙塵多,有人會因過敏而流鼻水,所以鼻子不好的人宜戴口罩防沙。一般旅館只供應肥皂,洗髮精和吹風機都需自備,又因空氣乾燥,滋潤性好的皮膚保養品如乳液等,也是不可缺少的。沙漠上沙細如粉,容易隨風灌進相機中,所以在沙漠中拍照動作要快,並且要背著風。
在飲食方面,常年處於溫暖炎熱氣候中的突尼西亞,其飲食習慣自成一格,並融入具有地中海系的風味,以清爽的食物料理為特色,對自己傳統食物非常自豪,除法國菜還能稍被接受外,一般的外國菜餚很難被當地人所接受,因此連中國餐廳都非常少,吃不慣突尼西亞口味的中國遊客,又找不到中國餐廳,只好多準備泡麵自求多福了。
一般傳統的突尼西亞餐,餐前會先來一道清涼爽口的沙拉,在氣候炎熱時吃起來特別爽口,令人暑氣全消。當地人在吃麵包時,多會沾一種特製的哈利沙(Harissa)醬料,吃起來非常香Q。另一道叫做庫斯庫斯(Couscous)的主食,是將牛肉或羊肉和青椒或南瓜炒在一起,再淋在蒸熟的小米上,也是一道香噴噴的佳餚。「磚塊」(Brick)則是一種油炸的蛋皮盒子,裡面有碎雞肉和青菜做餡料,吃的時候再淋一些檸檬汁在上面,有去油膩之效。
在正式店舖或百貨公司購物是不二價的,在帳單內都已含有銷售稅(Sales Tax)。一般藝品店或攤販購物,則要懂得討價還價的藝術,在一來一往之間增加不少人際的互動與趣味,尤其是在當地傳統市場中的古物小攤,更要講究議價之術;並要當心膺品,例如一般小販所售的「千年蜜臘」和「千年琥珀」,看似真品,其實絕大多數都是膺品。 當地有許多令人愛不釋手的特產,如銀器、銅器、陶瓷器、阿拉伯彎刀和手織地毯等,不過最值得購買的萖是貝殼化石和沙漠玫瑰;突尼西亞的貝殼化石中,有許多都含有美麗的水晶石。
沙漠玫瑰則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一種特產,主要產地在撒哈拉沙漠地區,是一種在鹽質沙漠下約6公尺深的結晶岩所形成外型宛如一朵盛開玫瑰的風化石,它呈現出一瓣瓣形狀經幾萬年風化而成,儀態萬千,是遊客的最愛。在傑里德鹽沼區一帶的沙漠綠洲城鎮上,都可以看到擺滿沙漠玫瑰的攤子,以顏色透明度高、外型愈接近玫瑰花瓣者愈佳,通常以米黃、赭紅和綠色為主,而一些罕見的其他顏色,多半是不肖商人的染色處理,選購時要多加注意。沙漠玫瑰小的如拇指,大的有半人高,價格可以論塊計,也可以論斤算,通常一小塊價值1美元,一大塊則以5美元起跳,外型愈完整,色澤愈美麗,體積愈巨大,則價格愈高。有時也可以用紗巾、原子筆和打火機等小東西以物易物,和小販交換,買賣雙方皆大歡喜。
在突尼西亞旅行,要準備不同的衣服以應付不同的天候。每年的5∼10為夏季非常炎熱,有時高溫達50℃以上,偶而有難受的乾燥熱風,遊客可著輕薄夏裝,但此時並非旅遊季節。10∼11月秋季,宜穿秋裝,早晚溫差大,需備夾克或外套,但此時是境內最佳的旅遊季節。12月到翌年4月為冬季,要準備厚暖冬衣,且秋冬豪雨集中,多洪水。
突尼西亞的水質普通,最好不要生飲,因為沙漠地區水質會略帶鹹味,以購買瓶裝礦泉水飲用為宜,一般市場和購物中心的礦泉水價格公道,觀光地區的售買高達4倍以上。此外,突尼西亞雖然是伊斯蘭教國家,但是觀光客可以飲酒,不像其他伊斯蘭教國家有各種各式的約束。該國所生產紅、白葡萄酒及摩倫(Mor-ang)酒,口感不錯,不妨嘗嘗。
這也是一個流行小費制度的國家,觀光客給侍者的小費,每次以200∼300米利姆為準,計程車的小費為車資的10%∼15%,餐廳也一樣,不過許多餐廳的帳單中已包括有服務費,因此給一些零錢即可。飯店的床頭費一天約0.5美元。
在突尼西亞旅行,使用現金的機會很多,應多兌換一些5角及1元的第納,除小費外,去參觀古蹟攜帶相機也要付1元第納,到中南部騎駱駝、看表演,都需付5角或1元第納,買一般土特產和椰棗等,也多以硬幣給付,因此要多備零錢才方便。此外,一些鄉下地區的小孩,甚至是成年人,有向外國觀光客要小禮物的習慣,遊客不妨帶些便宜的小東西,如原子筆、打火機和香煙等去作國民外交。
突尼西亞人以阿拉伯語為主,很多人會說法語,英語有時在觀光區用得上。當地時間比台灣慢7小時。度量衡使用公制,但一些地方仍沿用古老的傳統度量衡。電壓為220∼380伏特,電源插頭為圓形雙圓插;電視系統為SECAM-B&G。
這是個伊斯蘭教國家,治安情形良好,即使在邊遠地區旅行,也少有搶劫情事發生,但是為防萬一,無論是白天或夜晚,仍以結伴外出為宜。旅行時有許多宗教上的限制必須注意,以免言行舉止違反當地風俗。譬如伊斯蘭教曆的9月齋戒月,突尼西亞也和其他伊斯蘭教國家一樣,人民在這個月份實行絕食,除了遊客、老人、小孩和孕婦外,人們整個白天不得進食。齋戒月期間,全國縮短上班時間,餐廳日間也不營業。齋戒月隨年度而有所變動,遊客最好先打聽清楚,避免在這個月份赴當地旅行,以防不便。由於突尼西亞重男輕女,女性遊客穿著盡量別暴露。
在上班時間方面,當地公家機關及公司為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上午8∼12時,下午2:30∼6時;星期六是上午8:30到中午12:30。私人企業和銀行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1時,下午2∼6時,星期六上半天班。自每年6月15日至9月15日的夏季上班時間,改為從上午7時至下午1時;齋戒月期間,原則上只上班半天。郵局的營業時間冬季是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上午8∼12時,下午2∼3時;星期六是下午8∼12時。夏季則為上午7:30∼下午1:30,齋戒月是星期一到星期六的上午8時∼下午3時。
突尼西亞的國定假日、宗教假日和習俗假日主要的有1月1日新年。
1月18日革命節,是紀念1952年抗法保衛領土及解放的革命紀念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突尼西亞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從1952年1月18日起,群眾在全國各地掀起大規模的示威運動,反對法國的殖民統治,要求民族獨立。1954年突尼西亞人民組織民族解放軍,進行武裝鬥爭。獨立後突尼西亞政府將每年的1月18日定為革命節,每年都會在各地舉行紀念集會。
2月1日全國團結日。1980年1月31日,突尼西亞政府規定,每年的2月1日為「全國團結日」。
2月10日的齋戒月開始(視伊斯蘭教曆而定),3月12日為齋戒月的結束(也視伊斯蘭教曆而調整)。
3月20日的獨立日,1956年3月20日法國宣布廢除「巴爾杜條約」,正式承認突尼西亞獨立,突尼西亞政府將這天,定為獨立紀念日。
3月21日為青年節,全國各地青年學生集會紀念。
柑橘節在每年的3、4月間舉行。納布爾是突尼西亞的柑橘主要產區,為了進一步發展這一地區的柑橘生產,從1963年起,突尼西亞有關部門每年都要在納布爾舉行柑橘節慶祝活動,舉辦多彩多姿的文化、藝術活動。
4月9日烈士節。1938年4月9日在突尼西亞民族解放的奮鬥史上,是非常有意義的日子,這天突尼斯市8萬市民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殖民主義統治,遭到法國殖民當局的野蠻鎮壓,死傷2000多人,被捕的有3000人,不少人隨後被放逐國外。1956年政府決定將每年的4月9日定為「烈士節」。
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
6月1日為國慶日,又稱勝利紀念日。自1881年法軍入侵突尼西亞,並將之降為「保護國」,激起突尼西亞人民的強烈反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突尼西亞民族獨立運動獲得進一步發展,並在廣大地區展開了武裝抗爭。法國殖民當局被迫於1955年6月3日突尼西亞簽訂「法突協定」,承認突尼西亞內部自治。1956年3月20日,突尼西亞宣布獨立,並定於每年的6月1日為勝利日,也就是國慶日。
6月24日(1956年)為建軍節。
7月25日共和紀念日,又稱為共和國日。突尼西亞獨立後,制憲會議於1957年7月通過決議,決定廢黜國王,宣布成立突尼西亞共和國,並定7月25日為共和國日。
8月8日穆罕默德紀念日。
8月13日婦女節。1956年8月13日突尼西亞頒布「人權法」,規定男女平等,婦女也有受教育和參加勞動等權利,突尼西亞政府根據這一法典,宣布每年8月13日為婦女節,藉以提高突尼西亞婦女的地位。
10月15日的比塞大撤軍紀念日(Evacuation of Bizerta),是紀念外國軍隊撤軍的紀念。突尼西亞獨立後,法國在比塞大、突尼斯、加夫薩和斯法克斯等城市仍有駐軍。1958年2月8日,法國反對突尼西亞支持阿爾及利亞人民的抗法戰爭,乃出動戰機轟炸突阿邊境的突尼西亞鄉村,村民受到重大傷亡,突尼西亞全國掀起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要求法軍撤出。經過5年多的抗爭,最後一批法軍終於在1963年10月從比塞大撤出。因此每年的10月15日,突尼西亞都在比塞大市舉行集會,慶祝最後一批法軍撤出突尼西亞。參加集會的群眾會前往烈士墓,緬懷為突尼西亞獨立奮鬥而犧牲的烈士。
11月7日為變革日,是現任總統本•阿里就任共和國總統紀念日,他就任總統後繼續實行多黨制,執行民主、開放、法治的路線,同時積極推行經濟自由化政策。此後每年11月7日就被命名為「變革日」。每年的這一天,執政的憲政民主聯盟都會在全國各地舉辦各種類型的盛大活動,以展示變革給國家帶來的成果。
植樹節在每年雨季開始後的11月份第二個星期日舉行。突尼西亞獨立後非常重視綠化工作。1958年規定全國性的植樹節,每年在植樹節前後會展開一次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總統和政府高級官員帶頭植樹。
沙漠節又稱為撒哈拉聯歡節,每年的12月突尼西亞都在南部的杜茲城舉辦撒哈拉聯歡節,是個典型的旅遊節日。
首都突尼斯
突尼斯(Tunis)是突尼西亞的首都,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它名稱的由來,據說源於腓尼基人所崇拜的 「塔尼斯」女神之名,美麗的女神是光明的象徵,為人間帶來繁榮和幸福。後來經過輾轉傳譯,「塔尼斯」變成了「突尼斯」。這個城市將古代希臘和羅馬文明融為一體,恰似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吸引著世界各地遊客。 它具有悠久歷史,是地中海地區最古老城市之一。始建於公元前12世紀,曾是柏柏爾人聚居村落、漁港和市場集散地,最初由利比亞人建立於迦太基附近。迦太基城是以航海經商著名的腓尼基人、在突尼斯灣建立並逐步發展成為強大的迦太基帝國。公元前8世紀後,突尼斯被納入迦太基勢力範圍,成為迦太基首都,以及貿易、文化中心。在第三次布匿戰爭中被羅馬人佔領燒燬,戰爭結束後被羅馬人統治。
公元7世紀末,阿拉伯穆斯林征服此地,成為「馬格里布」東部的首都。公元698年,倭馬亞王朝在此地大興土木,建設新的城市、港口和船塢,使得迦太基城居民紛紛遷來居住。從公元12世紀初到13世紀,摩洛哥的阿爾莫哈德王朝佔領北非期間,突尼斯成為其總督府駐地。13世紀初到16世紀末的哈夫斯王朝正式定都突尼斯,開始興建宏偉的宮殿、大型水渠工程以及阿拉伯市場,積極發展文化事業,使它成為當時馬格里布地區的文化中心,城市並因商業而繁榮。
1574年,進入奧圖曼土耳其王朝統治時期;18世紀初,由於哈桑王朝(Hussein Dy)的興起,突尼斯脫離土耳其統治而獨立。1881年成為法國屬地,「突尼斯」的名字才正式被標示在世界地圖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遭到納粹德軍佔領,1956年突尼西亞共和國獨立後,正式成為首都。
這個城市的經緯度為東經10度11分、北緯38度48分,地理位置在國境東北部,瀕臨地中海南岸的突尼斯灣,坐落在突尼斯湖和斯利米湖邊往地中海的地峽上,東北距突尼斯灣僅9.6公里。
突尼斯是全國最大城市,面積1333平方公里,擁有230萬多人口,是個既具濃鬱的阿拉伯風光,又有歐洲色彩的現代化城市。市區處於地中海與沙漠間,屬地中海型氣候,風景秀麗,古蹟馳名,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和國際會議中心,也是阿拉伯國家聯盟所在地。
對外交通便利,是歐洲、北非及中東的交通要衝,位於郊區的迦太基國際機場,可以起落最新式的民航機。每年出入境的航空旅客有130萬人次,年營業額超過1億美元。這裡是開羅和直布羅陀間北非最大的航空站,有班機往返羅馬、巴黎、阿爾及利亞和非洲各地,與國內各大城市間也有忙碌的航線營運。這個國際機場有一種非常特別的現象,即除了餐廳和咖啡店接受突幣第納外,幾乎機場內所有免稅店都不接受突幣,他們只接受歐元或美鈔;此外,必須消費額達到50美元以上才肯刷卡。
海運方面,這裡是地中海沿岸著名港埠,可以和國外的各大港口通航。1967年建成的突尼斯和拉古萊特港口聯合體,使港口客貨運輸能力大增。同時,港口風景優美、景色之佳不亞於那不勒斯海灣,富有歐洲的色彩和風光,一向是歐洲人的遊樂勝地。地中海12萬噸級的巨型豪華郵輪歌詩達號和巴拿馬公主號,經常帶來數千名觀光客。
對外的陸上交通有鐵、公路,火車服務設備不錯,公路上有長途巴士營運。
市區交通以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和計程車為主。公車有單節及雙節式兩種,都比較老舊,路線四通八達,其中35路公車從機場直達市中心區,每30分鐘開出一班,服務時間由早上6時至晚上9時。綠色有軌電車穿梭在街頭,憑添城市浪漫氣氛。計程車有黃色的小計程車(Petits Ta-xis)和大計程車(Grands Taixs),數量不多,尖峰時間很難叫到。小計程車最多乘坐4人,限在市區行駛,晚上9時後至早上5時加50%車資。大計程車收費比小計程車高。機場與市區距離28公里,觀光客利用機場大廈前排隊候客的計程車最為方便。機場內候客的野雞巴士最好不要搭乘,因拉客黃牛會漫天要價。如持有國際駕照,可租轎車代步,車輛靠右行駛。街頭還可見到驢子和馬拉著拖車緩慢地行進,與急馳而過的汽車形成強烈的對比。
市內大小旅館林立,觀光客不必預訂房間,最有名的是希爾頓國際豪華觀光大飯店。這是一家4星級的觀光飯店,有一流服務設備,但因坐落在郊外,從市中心開車須15分鐘車程。另有四星級的非洲大飯店和國際大飯店都位於市中心區,交通便利,設備完善,適合商務旅客住宿。其中的非洲大飯店樓高21層,是全市最高建築物。市區內另有阿布納瓦斯(Abou Navas)、艾爾邁恰爾(El Mechtel)和外交家(Piplomat)等四星級大飯店。另有伊本赫勒坎(Ibnkhalcun)和道拉斯(Du Lac)二星級飯店,設備也都不錯,費用較廉。其中的道拉斯飯店有「倒金字塔」造型,又像一把打開來的摺扇,是市區造型獨特的建築物。還有許多不同等級的旅館,有的日租金要458美元,有的只要20美元,任憑旅客選擇。
市內餐廳充斥,有各種口味的菜餚供觀光客選擇。豪華的大餐廳多附設在觀光大飯店內,並且提供肚皮舞表演。大多數餐廳供應法國菜、突尼西亞菜、義大利菜和韓國式中國菜,其中以法國餐廳數目最多。街頭巷尾也有許多小食店和小吃攤,賣的是價廉物美食物。
主要的突尼西亞傳統菜都有肉桂和柑橘的香味:不萊克(Bri-ck)是一種類似餃子的蛋皮盒子,以雞肉和佐料為餡,是香噴噴的油炸物;塔琴(Tajine)是煎蛋內加碎肉;庫斯庫斯是北非人主食,在磨碎的小麥中,加上羊肉或牛肉、埃及豆和青椒、南瓜等蔬菜一起煮,再添加佐料調味。此外,烤雞腿、燒烏魚也很好吃,蔬菜類吃法與歐美人相近,以生吃、涼拌的居多。歷史悠久的葡萄酒和無花果酒,也是風味獨特的佳釀。餐廳多供應法國式麵包,嚼起來蠻香的。水果四季都有,春天桃、杏上市;7、8月是哈密瓜季節;葡萄成熟在8月底9月間,仙人掌果也正當時令;10月後輪到椰棗大豐收,每年年底至翌年是柑橘季節,其中有一種橙子,果粒飽滿多汁又香甜可口。
當地有很多咖啡店,有的擺了露天座,顧客清一色是男人,因為這裡是男人的聚會所,叫杯可樂、咖啡或一瓶礦泉水,三三兩兩的擺龍門陣是當地男人的一種休閒文化。其他娛樂場所也很多,夜總會、戲院和運動場所都可以為觀光客提供服務,夜總會中最常見的節目是肚皮舞秀。
購物方便,到處都是商店,很多土特產店內有紀念品出售。突尼斯名產有地毯、掛毯、橄欖木做的鳥籠、水晶原石、皮製藝品、銀飾、銅器、彩繪玻璃盆、阿拉伯彎刀、手工銅盤、香精、橄欖油皂、漢娜(Henna)染料、單峰駱駝偶、古董、飾品、陶瓷器和沙子結晶的漂亮沙漠玫瑰等。
突尼斯城是全國工商業中心,市內和郊區建有許多工廠,主要有發電、食品、橄欖油、建材、紡織品、地毯、機械、汽車裝配、電子、電力等工業和鐵路工廠、由這個港口輸入的物資有食品和工業製品等,輸出鐵礦、磷礦、鉛礦、葡萄酒、水果和穀物等。旅遊業佔非常重要的地位,可同時為5000多名遊客提供住宿,並設有醫院和診所近60家,電訊交通設備相當便利,為觀光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這個城市氣候宜人,冬季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也有10℃,夏季最熱的8月份平均氣溫27℃。市民們對外來的觀光客特別友善。自法國殖民地時代以來,突尼斯可說是北非第一個徹底歐化的城市,有很多公園和綠地。
西部舊城和東部的突尼斯之間,是歐洲風格的新城,被稱做「歐洲人城」,事實上突尼斯境內30多萬名歐洲人,大部分都居住在這裡。寬60公尺、長1.5公里的法蘭西(France)大街和延伸部分的包格貝大街,以及舊城五光十色的扎伊圖納(az-Zaytunah)大街等3條大街相接並穿入新城,成為全市交通的大動脈。新城是人類先進技術征服自然的典範,平整後的土地劃分成格狀,中央軸線連接海之門(又稱法國門)和港口。3、4層的建築豎立在這裡,商店分散在道路兩邊,窗戶開在街上,樓房底層是經濟貿易活動區,上面幾層用作公寓和辦公室。新城區內高樓林立,別墅鱗次櫛比,各國使領館、著名大飯店、豪華夜總會、電影院、銀行、超級市場、酒吧、咖啡屋、辦公大樓和公共建築等多集中在這裡,一切上流社會的活動也多在此舉行。大道中心被又深、又厚、又高的樹林所分割,這些樹下由報攤和賣糖的小販所佔據著。
市中心是繁榮的商業街,北面貝爾韋代爾公園坐落在一片樹木蔥蘢的丘陵上,一年四季鮮花盛開,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是芳草如茵。這個公園本身就是一個植物標本園,被譽為「植物標本的王國」,凡生長在地中海地區的樹木花草都應有盡有。
以突尼西亞國父名字命名的包格貝大道,是新城區最熱鬧的街道,有「突尼西亞香榭麗舍大道」的美譽。道路中間有大片供人散步、休憩的徒步區,裡面設有花攤和書報攤,濃蔭下有椅子供人乘涼。道路兩旁的觀光飯店、餐廳、影院、精品店和咖啡座等,都是法國統治時期留下來的建築,非常具有特色。
包格貝大街東頭有共和國廣場,中央有一座包格貝騎馬的銅像,模樣彷彿是一位中古時代的君主。在包格貝大街與法蘭西大街交會處的勝利廣場又稱獨立廣場上,矗立著突尼斯古代歷史學家卡爾敦的銅像。這一帶是阿拉伯式的傳統小樓和歐式現代化大廈,許多清真寺的綠色圓頂和高聳的尖塔,給突尼斯蒙上一層宗教的神秘色彩。法蘭西大街的另一端是包伯阿巴查門,之後便是迷宮一般的舊市區。
舊市區位於市西部和南部,當地人稱「麥地那」(Medina),是「城中之城」之意。舊城內公共場所和私人住宅是分開的,這是因為舊城以大清真寺為中心,四壁開有窗戶向著環繞的市場,組成一個獨特的生產和銷售工藝品的經濟網。與新城區外向型的建築風格不同,舊城區是內向型的,環繞的房屋開闊而沒有屋頂天井,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城內建築物多低矮而呈白色,一般不超過6、7層。市區北邊主要是住宅區,東南方靠近港口和車站附近開發為工業地帶。舊市區仍停留在古代特有的型態上,市區依商品類別、職業差別而分的商店和工作房分布在街道兩旁。這裡有兩條主要巷道,右邊一條以賣服飾、鞋子、香水為主,光顧的多為當地人;左邊一條,主要賣紀念品、手工藝品、古董等,來逛這條街的以觀光客居多。
舊市區麥地那,已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這裡沒有大道,最長的街道不會超過200公尺,並且沒有一條路是直的。小路太多、太窄、太短、太曲折,進去容易出來難。路和店都沒有路名和門牌號碼,也沒有汽車和摩托車,偶爾可見腳踏車。舊市區沒有大公司,只有小店和攤販,出售的東西從吃的、穿的、用的,到死亡的都有,包括服飾、鞋襪、帽子、地毯、銅陶製品、皮件、古玩、珠寶、香水、乾果、糧食、各種小玩意,一直到牛、羊肉等,令人目不暇接。熱心的店家會令遊客招架不住,紛紛大掏腰包。
麥地那的街道和建築物都較小,高低一致。傳統市場有個大蓋子,使太陽和沙都進不來,但是人們的汗臭味、香水味、肉類食物的腐敗味也宣泄不出去,所以百味雜陳,很不好受。人們置身麥地那阿拉伯市場中,彷彿是到了「一千零一夜」的神話故事裡。這裡的房屋不是土磚的原色,就是漆成白色,在湛藍的天空下顯得特別搶眼。門的造型也非常特別,上端呈圓弧狀,門面則顏色不一,繽紛炫麗。如果在一列白色的房屋中,看到夾雜著鮮豔粉紅色門牆的屋子,那是專門賣雞、鴨、牛、羊的屠戶。
古城牆已拆建成環城馬路,但仍保存兩座城門。為了改善交通、兼顧保持城市傳統和現代化風格,突尼斯正進行一系列城市規劃。其中,治理分布於市內零散的鹽水湖,是一項耗資鉅大的工程。佔地28.3平方公里的突尼斯湖經過治理後,已成為景色優美的著名度假地,挖出的污泥又在湖岸填出許多新生地。據估計,在15年內可填出800公頃的空地,建成可以容納30∼50萬名居民的新興市區。而完成這項計劃,約需耗費30億美元。
在包伯蘇伊卡區,市政府正修建一條地下道,以減輕地面上交通瓶頸的問題。市區還設有許多重要的行政機構,其中的阿希斯堡係突尼西亞執政黨所在地,是一座現代化大建築。另外,許多阿拉伯聯盟機構的總部也都設在市區,其中阿拉伯聯盟總秘書處(Alecso),是負責推動阿拉伯聯盟國家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機構。阿拉伯廣播電視聯盟組織(ASBU),以及阿拉伯人造衛星的接收總站,也設在突尼斯。阿拉伯聯盟總部大樓是全市最顯眼的大廈,耗資3000萬美元,內部可以容納1000名辦公人員。
建於1960年的突尼斯大學,是當地較大的現代化建築。它的醫學系是阿拉伯地區相當知名的大學科系,在設備上雖仍需借助姊妹校法國土魯斯大學的儀器和模型進行研究,但它光榮的歷史傳統令一些歐洲國家不得不折服。早在中古世紀歐洲還流行庸醫時,阿拉伯人就已經研發出現代化的醫療技術,長久以來歐洲所使用的一些高級醫學著作,幾乎全是阿拉伯文的譯本。
在郊外的地中海濱,建有許多現代化觀光飯店和大片歐式度假村,周圍有茂密樹林,景色非常秀麗。離海灘不遠處一座小山上建有一座燈塔,人們登上塔頂,可以飽覽突尼斯市全貌和美麗壯闊的地中海風光。現在已成為著名的觀光勝地。
突尼斯有許多名勝古蹟可供參觀。單在突尼斯古城就保存了700件紀念物,其中包括139座宮殿、200間伊斯蘭教寺院、40所學校、100多處聖人塚及一些皇室陵墓。市中心有座國家民俗藝術館,觀光客在這裡不但可欣賞到突尼斯各種珍貴的藝術品,且可以買到當地代表性土特產。旅客盡可直接與商販討價還價。
巴杜博物館(Bardo Museum)位於郊區,是突尼西亞的 「故宮」,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考古學博物館,其前身是1881年的王宮,當時法軍入侵突尼斯,就是在這座王宮內迫使突尼西亞末代國王薩多克貝爾簽訂「巴杜條約」,使突尼西亞淪為法國的殖民地。直到1956年突尼西亞獨立後,在突尼斯慶祝建市100週年之際,才將這座曾先後住過19位國王的王宮,改為國會和巴杜博物館。
博物館佔地很大,保存著突尼斯全部歷史資料,收藏大量的古羅馬藝術品,是瞭解突尼斯歷史和文化的好地方。全館分為一、二樓和地下室,匯集全國在羅馬帝國時代所遺留下來的鑲嵌畫(Mosaics),用許多不同顏色的馬賽克瓷磚拼貼而成,表現古代突尼西亞人捕魚、打獵、耕種和航海等生活場景,構圖嚴謹,造型逼真,色調鮮明和諧,令人驚嘆不已。鑲嵌畫中的羅馬神話故事,是館中最特別的陳列品,其中最有名作於公元3世紀的一幅「詩人與謬斯」,是從蘇斯搬來的,係羅馬詩人魏吉爾(Vitgil)和兩位主管史詩與悲劇的謬司女神,三者各有所思的馬賽克像,表情栩栩如生,連畫中人物衣服上的皺摺都清晰地呈現,被譽為最佳代表作,堪稱鎮館之作。另外一幅在杜加出土精美的馬賽克畫,同樣是公元3世紀的作品,描述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男主角尤里西斯(Ulysses)。他為了全船的人在航行中不被美妙的女妖之歌(The Sirens' Songs)所誘惑,除了用蠟將同伴耳朵塞起來,還命部下將自己綁在桅桿上,同時要求他們,到時無論他如何哀求也不要鬆綁,如此一來,他可以欣賞曼妙的歌聲,又不會受到三姊妹妖女的誘惑而被殺死。館內還有一幅全世界最大的馬賽克畫,內容是描述海神的勝利。此外,館內另有一些體積龐大、圖案細膩,如畫般的非馬賽克瓷磚製品。
一樓的迦太基館最為著名,所蒐集的迦太基文物都是稀世之寶,包括羅馬時代的神像、青銅雕刻、石膏器皿、建築物、拼花地板和一艘希臘古船等。二樓展出馬格里布(Maghribian)文物。馬格里布是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三國的統稱,這一部分顯示出北非早年的文化生活。地下層是布匿文物,所謂布匿也就是指迦太基人,他們和羅馬人之間的幾次大戰,羅馬帝國稱之為布匿戰爭,這裡展出的就是戰爭中漢尼拔用過的胸甲、兵器及珠寶、陪葬品和文件。
另有一座現代化的國立迦太基博物館,裡面陳列著許多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兩具外面雕著人像的大理石棺最引人注目,其他大理石雕刻也不計其數,並有大小石彈好幾百顆,大的如籃球,小的像鉛球,據說是當時攻城的石彈。博物館裡出售精裝成冊的突尼斯最著名的拼花藝術彩色影本。全冊有圖片數百幀,每一頁都是藝術精品。有些當地人在這裡向遊客兜售有漢尼拔頭像的陶器油盞,歷史上有名的大將漢尼拔就是出生在這裡。 總統官邸是非常精緻豪華的建築物,但一般人只能在電視上一睹風貌。白色的總統官邸位於安東尼(Antonine)溫泉路旁被青蔥樹林包圍,裡面除了前包格貝總統的塑像外,還有大將漢尼拔、努米底亞王朱古達•聖奧古斯丁,以及伊本凱爾敦的塑像,他們都是在不同文化時期,對突尼斯有巨大貢獻的重要人物。遊客不可向官邸方向拍照,以免記憶卡被抽掉。
這個城市每走幾步路就有座清真寺,每座清真寺都有一、兩個或多個尖塔,非常醒目。其中以大清真寺(Grande Mosquee)最為著名,始建於公元644年,直到公元732年才告完成,前身是世界上最古老大學之一的塞圖納大學。總共有15個殿,184根圓形大支柱,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高聳的尖塔顯露在外,氣派不凡,非教徒不得進入。
另外還有阿吉扎•阿圖曼的墳墓、罕穆達•巴夏將軍的靈廟和幾個宗教學院等歷史古蹟,以及現代化的大學、圖書館等文化建築。
在突尼斯市西南方海拔600公尺的山丘上有一處著名的杜加(Dougga)遺址,它的經緯度為東經9度13分、北緯36度25分。在這裡俯瞰一片金黃色的麥田,居高臨下,其地位極具戰略價值,由其名稱及建造的位置上,可以看出與一般建在平原上的典型羅馬城市不同。
杜加於公元前4世紀首見記載,公元前2世紀是馬西尼薩(Massinisa)的基地,曾幫助羅馬人對抗迦太基,因此在公元2世紀羅馬人抵達前杜加便已存在。
這裡有座半圓形的羅馬劇場遺蹟,舞台後方猶殘存著作為布景的石柱,表面已經斑駁,卻依然軒昂地矗立天際,默默地見證歷史的推演。這種羅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劇院建於公元166年,可以容納3000∼3500人觀眾,荒廢後曾用來儲存水果。如今,在每年6月的杜加戲劇節,還被用來作為節目表演的場地。
距離羅馬劇場不遠處,有一個相當特殊的路標,石頭上刻著男性生殖器及女性乳房,指向一片斷垣殘壁,這是當時一家造型非常優雅的妓院,也是古羅馬時代重要的社交場所。妓院內有美麗的柱廊和花園建築,入口處是一般平民百姓出入的大門,另有專門為貴族進出所開的邊門,因為有錢有勢的人可不希望被人看到他們的黑暗面,畢竟嫖妓是不太名譽的事。
此外,當時的杜加已有公共廁所的設施,這裡有一處可供12人使用的公廁。
布拉雷吉雅(Bulla Regia)遺址是突尼斯郊區的重要景點,它雖然在所處的地勢或建築上,比起地勢險要的杜加遺址要略遜一籌,但卻有自己的特色。這裡房屋不同於一般羅馬帝國城市的房子,有一樓和地下室兩層,為什麼建築地下室,至今還是一個謎。
遺址中亨特之屋是建在地下的房子,格局完備,有豪華的柱廊、浴室、廁所及貼滿馬賽克的房間,中庭上方有類似天井的設計,用來改善通風及採光問題。房子地上的馬賽克較為平民化,石頭的顆粒較大,以白色和灰色為主,雖無法與豪宅馬賽克瑰麗精緻的圖案相比,但另有一種特殊的風味,無論是神話故事、動物、簡單的圖案,無不栩栩如生,十分細膩、精緻。
房子是以屋內最具特色的馬賽克內容命名,以便於辨識不同的房間,諸如享特之屋(House of the Hunt)、漁人之屋(House of the Fishing)和安菲特里特(House of the Amphitrite)等。
卡皮特爾(Capitol)神殿是杜加遺址中保存得最完整、最壯麗的建築,常常可以在突尼斯宣傳海報上看到。神殿建築比例非常優美,正面高達10公尺。裡面供養的神祇是天神朱比特(Jupiter)、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宙斯,天后朱諾(Juno)也就是希拉,以及祂們的女兒蜜妮娃(Minerva)即雅典娜。其中朱比特石像高達6公尺,現在只有身體部分與碎片留存下來,收藏在巴杜博物館內。
突尼斯還是柑橘之鄉,遊客在這裡漫步,會發現許多街道兩旁都種植有橘子樹,開花時節到處飄香。出產季節市場上擺滿了柑橘攤,出售各種各式的柑橘,其中有細皮小橘、臍橙、血橙、香橙、子母橙、美國橙和中國橘等,特別是那小巧玲瓏、金光燦爛的「中國橘」,最引人注目。
關於「中國橘」有段動人傳說:據說在公元8世紀左右,一位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沿著海路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商,發現那裡種植有一種品質極好的橘樹,就特地採下幾枝,小心翼翼地帶到西亞地區,後來輾轉傳到北非的突尼斯一帶,插栽成功,長成大樹,開花結果。由於突尼西亞北部受地中海氣候影響,溫暖濕潤,陽光又充足,因此所生長的中國橘雖然個頭小,但是味道香甜可口,橘皮金黃細軟,極受人們歡迎,所以種植面積日益擴大,在突尼西亞眾多柑橘中,產量最高,並大量出口到西歐各國。
迦太基古城遺蹟多
迦太基遺址(Carthage Ruins)是突尼斯最有名的景點,它是北非古老民族腓尼基(Phoenicia)人於公元前814年所建造的皇城,傳說公元前9世紀初,黎巴嫩地中海東岸腓尼基人蒂爾王國的國王穆托駕崩,太子庇格馬隆繼位後大權獨攬,殘酷無比,連胞妹艾莉莎(Elissa)也不肯放過,併吞她的財產,殺死她的丈夫。艾莉莎為了避免遭其胞兄殺害,便含憤在僕人的保護下,攜帶著財富,悄悄逃離王宮,從現在黎巴嫩的推羅(Tyre)城遠渡重洋,乘船在地中海上漂泊,於公元前814年左右,千里迢迢地來到地中海南岸北非陌生的突尼斯海岸,受到當地柏柏爾族人的歡迎,於是她向當地一個大部落的首領馬西塔利求借「一張牛皮」之地棲身,對方不假思索地滿口答應。誰知這位聰明的公主把一張大牛皮割成一根根細絲,再連成一條長線,然後用它在靠海的比薩山丘上圈出一塊地皮,在上面修建一座行宮,以此為中心招兵買馬,擴大實力興建迦太基城,並逐步發展為當時異常強盛的迦太基帝國,自稱女王。
聰明狡黠的艾莉莎在迦太基稱王時,地中海對岸希臘名城特洛伊剛被奧德賽用「木馬計」攻破。傳說中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Acneas)隻身逃出,幾經磨難後漂泊流亡到迦太基,年輕的艾莉莎女王與這位希臘王子一見鍾情,倆人便墜入愛河,如膠似漆。不料在就要正式結婚之際,突然出現一個偽裝成「神的使者」的女巫,前來召埃涅阿斯王子回國,為他的人民復興自己的國家;在「復國大義」感召下他乃不辭而別。當艾莉莎獲悉情人已登船出海時,心中悲痛難抑,便在海邊搭起篝火,以迦太基的殉情方式而自焚,而這段為愛情而殉難的悽愴傳奇故事也被流傳下來。
後來古羅馬著名詩人維吉爾根據這一傳說,創作出動人心魄的12卷史詩「埃涅阿斯記」,其悲劇性情境不僅影響了中世紀偉大詩人但丁(Dante Alighieri) 「神曲」(The Divine Comedy)的創作,且影響到以後歐洲文藝創作,直到近代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像普契尼(Puccini)、柏遼茲和普賽爾等著名音樂家,都以這部史詩為題材,創作出一部又一部歐洲音樂的經典作品。如今,巴黎羅浮宮內保存有一幅19世紀法國畫家蓋蘭(Guérin)的油畫原作「埃涅阿斯向艾莉莎講述特洛伊的不幸」,表現了這對戀人的深厚感情。
大約在艾莉莎女王殉情500年後,她的後代中又出現一位烈女,再演出一幕與她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殉情悲劇。當時,迦太基國王哈米卡爾在位,柏柏爾青年英雄馬托,率領義軍包圍並闖入王宮,一眼就看上了美麗絕倫的公主薩倫波,當時她正藏在祭台的帷幕後偷偷地瞧著這位義軍英雄,並為他的英姿所傾倒。馬托為追求薩倫波而將祭台的帷幕搶走,國王大怒之下命女兒前往索回。但當她一接觸到馬托時,兩人便相見恨晚,激發出愛的火花。薩倫波的遲遲不歸,使國王大怒而派大軍前往擒拿馬托,並按照迦太基人的傳統要殺他祭神。國王命令女兒薩倫波親手執行此使命,但這位認為「愛情高於一切」的公主不忍心對馬托下手,就當著父王面前飲刃自殺。馬托見此慘狀,也拔劍自刎,雙雙殉情,乃釀成一大悲劇。
這個故事在歐洲流傳上千年,19世紀法國大作家福婁拜(Fl-aubert)就以這個故事為素材,寫出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薩倫波」。不久後,與他同時代的法國作曲家雷耶爾,也根據這部小說的悲劇情節,創作了同名的五幕歌劇,而享譽歐洲舞台。
迦太基王國在公元前3世紀時,曾壟斷地中海而空前強大起來,首都迦太基建設規模擴大至今日被保存下來的古城廢墟的範圍。後來因崛起的羅馬帝國覬覦迦太基財富、爭奪地中海霸權,從而爆發了震驚古代的三次「布匿戰爭」,最後以迦太基的失敗而告終,迦太基文明也被羅馬軍隊的縱火焚燒而埋葬。
就在迦太基古城最後陷落之前,堅持到最後的迦太基將軍哈斯都農家中,發生了一場觸目驚心的悲劇。當這位將軍在最後時刻向羅馬軍隊舉白旗投降時,其妻索芙妮絲身感忘國之痛,以及對丈夫變節降敵的不齒,悲憤之餘將尚未成年的幾個兒女一個個地扼死後投入火堆中,然後自己也縱身於火中自焚;其悲壯的義舉,連羅馬軍統帥西比昆本人也為之感動不已。
因此,後來世界各國曾經在50多個劇本中,用不同的語言讚頌這位可歌可泣的迦太基女英雄,其中以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悲劇大師高迺伊的歷史名劇「索芙妮絲」最為有名。
迦太基從公元前814年由艾莉莎女王創建起,至公元前146年被羅馬人摧毀時為止,在歷史上持續7個世紀,其間所發生的一場場悲劇性歷史事件和英雄傳奇,就鑄成了迦太基這部彪炳千古的文明史,使迦太基人的聰明智慧、不畏強梁的民族精神,閃爍古今。
公元前112年,羅馬人掃蕩北非後,在原來迦太基城廢墟的基礎上,按照羅馬自己的風格,重新興建了迦太基城。羅馬迦太基城面積315公頃,城垣周長34公里,城牆高13公尺,厚8公尺,全部使用從義大利裝船運來的石頭砌築而成。城內有縱橫交錯的街道,排列有序的住宅,宏偉高大的宮殿,建築精美的太陽神廟,布局精巧的羅馬劇場,多功能的競技場、教堂、墓地和講究的公共浴室等,也多半是石頭建築,其中一些建築的地面,還用五色鵝蛋石組成一幅幅精美的圖案。整個迦太基羅馬古城的氣勢宏偉,建築豪華,充分體現出古羅馬文明和別具風格的羅馬建築藝術精華,迄今還依稀可辨。
再度繁榮起來的迦太基城,成為羅馬帝國北非省最重要的城市,是僅次於羅馬及安提阿的地中海第三大城,一直是古羅馬人和東羅馬拜占庭人在北非的統治中心,並且延續了700多年。
後來由於奴隸的起義反抗,使羅馬帝國的統治發生動搖,迦太基城先後被汪達爾人和拜占庭人所佔領。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突尼西亞並擊敗拜占庭人,阿拉伯帝國的西征大將軍哈薩尼•本•努爾曼,在率領穆斯林大軍攻佔突尼斯後,懷著對羅馬人的刻骨仇恨,一舉將迦太基羅馬古城摧毀,變成今日人們所看到的一片廢墟。
迦太基羅馬古城遺蹟現在屬於突尼斯郊區的一部分,位於市東北郊17公里處,瀕臨地中海,從南到北長約6公里,沿著海岸分布,與中國萬里長城和埃及金字塔一樣,成為世界各地觀光客仰慕的地方,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內。為了保存古蹟原貌,此地曾列為禁建區,但是由於特殊的原因,一些有錢有勢的外國人卻能在這裡興建現代化的高級住宅區,並與古蹟打成一片,這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是難得一見、嚴重的特權現象。
這裡也是當年漢尼拔艦隊出發的港口,在港口的南方,有腓尼基人的托菲特(Tophet)祭壇,那是一個因祭祀而犧牲的嬰靈紀念碑,在祭壇上還發現了人們獻給妲尼特(Tanit)女神及貿易之神貝爾(Baal)被燒焦了的小孩殘骸。傳說迦太基有用活人祭祀,以祈求城市繁榮的習俗,人選多係貴族家中1∼6歲的長男,祭司就在石砌的祭壇上將小孩殺死,與此同時會有樂隊在旁演奏,以掩飾小孩的哀哭聲。隨後,將童屍放入坑內焚燒至第二天,再將骨灰放在甕中埋入土裡,並立下石碑。因此整個托菲特祭壇就像是一座考古公園,裡面豎立著6000多個碑林,一塊塊紀念被活活燒死犧牲童靈的石碑,彷彿在講述著古老而又野蠻的傳奇歷史。
後來羅馬人統治時期,廢除了這種殺童祭祀的惡習,改用動物祭神,因此在巴杜博物館裡,可以看到刻有動物的石碑。
迦太基古城氣候非常炎熱,降雨稀少,因此「洗澡」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浴室也就成為各種公共建築和私人住宅中不可缺少的設施。羅馬人佔領了迦太基城後,也繼承了阿拉伯地區的這種建築習慣,在城市建築中將公共浴池列為一項重要的建築項目,並將它作為社交場合。古羅馬人喜歡在公共浴池裡會見親友,談論政治、交流社會新聞,有的政府重臣則在浴室裡處理公共事務。
安東尼浴池(Antoniac Baths)已經傾塌,曾是羅馬第三大浴場,由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始建,在他繼任者安東尼手中完成。浴場佔地3.5平方公里,地上建築共有兩層,地下層供輸水和排水。整個浴場分為男浴室和女浴室,建有更衣室、溫水室、冷水室、可調控溫熱水室等,並附設蒸浴室、按摩室、健身室、體操室、熱水游泳池、談話廳等,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整個浴池的用水從60公里外的扎古旺經由渡槽引來,石築的渡槽高達數十公尺,形成一條氣勢非凡的「人間天河」,至今仍殘存數段清晰可見,當年蓄水3萬立方公尺的貯水池,至今仍然可以使用。人們到浴池洗澡時,先進入高溫蒸汽室內出一身汗,然後到熱水中洗澡,在溫水中浸泡,並且到冷水中沖一遍,再進行一番按摩,塗上橄欖油,最後還要到健身室活動,到談話廳散步、休息等,才算完成洗澡的所有程序。
這裡保存有一座圖形階梯式的古羅馬露天劇場,觀眾席位從上到下一共有21層台階,分成3個部分,樂隊席後面有5個大台階,安放有活動座位。舞台對面的看台作半圓形排列,這是建於羅馬帝國征服迦太基王國後的馬可•奧勒留時代的露天劇場,供羅馬將領的尋歡作樂。如今修繕一新,一年一度的「迦太基國際聯歡節」就是在這裡舉行。
在地下4公尺深處發掘到腓尼基人的城市,城內有整齊呈長方形的街道,以及豪華別墅建築。其中有一幢建於公元5世紀的教堂,裡面使用來自義大利、土耳其、希臘和北非各地的大理石為建材,這就是非洲最宏偉最古老的聖路易大教堂。是1890年法國人在這片原屬於迦太基和古羅馬的廢墟上興建起來,用以紀念1270年因黑死病逝世於此城附近的十字軍領導者,也就是後來被教皇封為聖者的法王路易九世。
聖路易大教堂後方,有一幢叫做「白色神父」的修道院,當時的教士們就是從這裡出發到非洲各地去傳教,企圖在伊斯蘭教盛行的土地上為基督教爭取一些疆域。在發掘出土的文物中,大多數是墳墓、石棺和墓葬品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元前400年左右的數個石棺,棺蓋上雕有死者石像,如真人大小一樣,顯然是受到當時埃及文化的影響。
此外,在古城遺址上,還殘留著貯水場、水道、古羅馬人的住宅區,以及公元534∼647年拜占庭時期的宮殿遺址。這座迦太基古城遺址目前仍在繼續發掘中,據說在地面30公尺以下還有大量文物,使整個迦太基城有如大型的歷史博物館。突尼西亞政府非常重視保護古代文物的工作,準備把整個迦太基古城建成一個 「國家考古公園」。
橄欖城斯法克斯
斯法克斯(Sfax)是全國的第二大城,也是國內有名的繁忙港口之一,因盛產橄欖被譽為橄欖城,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腓尼基和羅馬時代,斯法克斯就已形成城市的規模,中世紀時為商業中心而繁榮起來。1148年,西西里島的魯吉羅二世佔領此地,1159年又回到阿拉伯人之手,1881年因係反法戰爭的據點而遭到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軸心國的基地。
這個擁有28萬多人口的港市,經緯度為東經10度46分、北緯34度44分,位於加貝斯灣北岸,在加貝斯市的東北方,蘇斯市的南方。交通四通八達,對外有機場和港口相通,並且是國內鐵、公路網的要衝。這裡是加夫薩地區磷酸鹽市場,是磷酸鹽的最大出口港;也是主要的漁港,生產魚罐頭,用於大量出口。此外,這個港口也輸出橄欖油、穀物、北非蘆葦草、海綿和鹽等。當地工商業興盛,食品、纖維和化學等工業相當發達;內地並有油田和輸油管。
當地有80%人民以種植橄欖維生,橄欖在當地的經濟上是重大的支柱,市區及市郊一帶擁有1500萬多株橄欖樹,因此真是一座「橄欖城」,在北郊30公里處,有個專門種植橄欖的希阿爾農業合作社,平均可年產橄欖2萬多噸,出油率高達25%。
當地的榨橄欖油早已使用機械化作業,橢圓形的橄欖先被機械壓成泥漿,然後送入電動榨油機內,以每平方糎2000公斤的壓力榨出油汁,再流回大鍋爐裡加熱提煉,除去其中的酸性物後裝瓶,成為高級橄欖油,用以出口賺取外匯。
每年10月到翌年3月,是橄欖的豐收季節,也是斯法克斯人歡樂的日子,婦女們穿起鮮豔的民族服裝和小伙子們一起活躍在橄欖林裡,小伙子們登梯打摘,姑娘們在樹下搶著收拾橄欖果,歡樂的歌聲和笑聲回蕩在橄欖林裡,不少青年男女就是在這種歡樂的勞動中成為情侶。
全市有新舊城區之分,新城區在舊城區與港口間,這一帶相當寬敞並富有歐洲風格,林立著政府機關和高級商店等建築,航空公司、船務公司、報關行、旅行社、銀行、飯店、餐廳和購物中心,人氣都很旺。影院、劇場和藝術中心不缺,市景非常繁榮。斯法克斯並以精美的銀飾珠寶聞名,在這個沙漠城市裡可以買到一些具有北非風情的飾品。
舊城區又稱為麥地那,四周被9世紀的建築和城牆所圍繞,在這裡可以看到古阿拉伯街市、10世紀的大清真寺、峽門和古堡,另有考古學博物館和民俗藝術博物館等。
這裡的傳統市場也非常熱鬧,不但可以看到當地居民許多生活的點滴與傳統手工業的蹤跡,而且也是電影 「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的背景。這裡的傳統市集沒有觀光味,所有的商家都是為當地市民服務,很少有外國觀光客光顧,市集內窄小的巷弄內,每天都是擠滿購買日常物品的市民,店舖除了法國麵包店和許多小吃攤外,最特別的是許多香料店,還有少數的製鞋店和打鐵舖。
當地市民喜歡騎自行車或摩托車,他們以勤勞為榮,唾棄懶惰。這個城市裡,看不到男人整天泡在咖啡館裡喝咖啡、吸煙袋的現象;而這些現象在突尼西亞北方一些城市裡卻司空見慣。北方的突尼西亞人瞧不起斯法克斯人,常說斯法克斯人太小氣,為了省公共汽車票錢而寧可在自行車背上過一輩子。斯法克斯人則反唇相譏:「北方人太懶,從來不勞動,卻靠我們來養活國家。」
市西北郊外有一片大沙漠,但是在2000多年前卻是一處有樹有田的好地方,現在這裡還有一座羅馬時代大劇場的遺址,當時能夠容納好幾萬人,這是在中世紀時此地資產豐盛、商業繁榮的一大佐證。斯法克斯殘存的古羅馬式城牆,整齊的雉堞像鋸齒般排列著。這裡的海水浴場設備良好,吸引很多觀光客前來戲水。
蘇斯是花園港
蘇斯(Sousse)是蘇薩省會、國內的第三大城,也是突尼西亞中東部東岸的港市之一,早在公元前9世紀由腓尼基人所創建,後來成為羅馬帝國時代重要的殖民都市。在汪達爾人及東羅馬帝國統治下一度衰微,公元7世紀時再度興起。自公元9世紀中期開始逐漸成為一個典型的阿拉伯城市。12世紀時,西西里島的諾曼人(Normans)佔領此地,後來又遭到西洋人的迫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也曾蒙受戰火的摧殘。
這個城市位於哈馬馬特灣南岸,經緯度為東經10度38分、北緯35度49分。是個活躍的漁港,也是個繁榮的商港和商業中心,輸出以鹽和農產品為大宗,工商業相當發達,經濟以纖維、製靴、機械、沙丁魚罐頭、汽車零配件、汽車裝配、橄欖油加工和棉紡織為主。交通相當發達,有鐵、公路通突尼斯、斯法克斯、加比斯和加夫薩等地。這裡距離首都突尼斯市約142公里,車程只要2小時可達;此地並係從突尼斯前往撒哈拉沙漠的重要通道。
擁有13萬多人口的蘇斯市,可分為有城牆圍繞的老城區、港口及其附近一帶的新城區,市區南部的工業區和西部的住宅區等4個部分。當地市容繁榮,馬路上來往的行人和車輛相當擁擠,夜市也非常熱鬧,海鮮更是有名,且有許多旅館為遊客服務。自從這裡旅遊業興起後,很多市民賣掉以前賴以為生的橄欖種植園,蓋起了旅館,並且很快致富。這裡吸引來無數外國觀光客,尤以德國人為最多,不久前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還授予一名德國觀光客一枚特別獎章,獎勵他第40次前來蘇斯市旅遊。這裡景色優美,擁有美麗的海水浴場。觀光客們如果喜歡打高爾夫球,當地也有18個洞的標準球場。
港口風景很美,終年停泊著遊艇,很多歐洲有錢人直接駕駛著遊艇到這個港口上岸,在旅館的海灘上享受度假的生活。旅館和餐廳也沿著港灣排列,白色是當地建築的主色,但是家家戶戶都會巧花心思加以略為改變一番,庭園中的咖啡座以時令水果為裝飾,早春是一盤橙子,初夏有肥嫩的杏子,暑天有鮮甜多汁的瓜果。而古城區狹窄的街巷、曲折的小徑、林立的店舖、高聳的尖塔,具有濃鬱的阿拉伯時代風味。同時在這裡民宅門牌上,還可以找到一些寫著阿拉伯數字的非常古老的門牌,味道古樸,與新城區的現代文明形成鮮明的對比。現在這裡已成為著名的海濱休閒勝地,每到旅遊旺季,便有許多外國觀光客前來度假。
目前蘇斯市還保存有10個世紀以來的環城古牆、馬格里布的伊斯蘭教建築代表、初期基督教時代的許多地下墓穴、大清真寺和利百特古堡等。其中建於公元245年的古城牆,是由於當時商業和軍事需要而建,全部用石塊或者碎石疊成,高大體厚,堅固無比,牆上還保留有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時代為安裝大砲而改造牆體的遺蹟。城牆東南角聳立的卡萊福方塔,高達30公尺,底部邊長8公尺,頂部5公尺,塔內分上下四層,這座穆斯林塔式建築,平時可作為宣禮塔供祈禱院使用,戰時可用來瞭望敵情和抵禦敵軍,這是由於頂端瞭望台的視野極佳,可眺望沿山丘而建的整個舊城區、海港及大清真寺。
地堡式修道院是具有宗教和軍事雙重價值的古建築,高高的石牆環繞,四角和四邊中間均建有塔樓。院內的建築精美絕倫,迎面是廊柱環繞的庭院,廊柱頂部是呈半圓形穹頂或呈交叉穹頂,廊柱下方是無窗的修煉室、淨身房和祈禱大廳。祈禱大廳內被隔為11條長廊。廳內壁龕除頂部覆一突角穹頂外,無任何裝飾。
城內的大清真寺始建於公元850年,已有1159年的歷史,是一幢具有伊斯蘭風格,建築技藝精美,迄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外牆用巨大的石塊堆砌而成,院裡的柱子是用大理石為材料,給人以一種莊嚴、肅穆和聖潔的感覺,又因古意盎然,一種歷史的溫馨,躍然而出。
距離大清真寺不遠處,就是利百特(Ribat)古堡,原係保衛蘇斯的堡壘,後來成為十字軍東征時的整編處,以後又變成赴麥加朝聖的穆斯林休息站,現在則成為清真寺。古堡有高牆圍繞,最高處有個瞭望塔,可將整個蘇斯市區收入眼底。如今在通往古堡路上的城牆上嵌有一幅精緻的馬賽克畫,是詩人魏吉爾和兩位謬斯神的肖像,表情含蓄而生動,都是用一塊塊如指甲般大小的馬賽克拼貼出來的。
蘇斯博物館也值得觀賞。鑲嵌畫是突尼西亞文化寶庫中瑰麗奪目的一枝花,館內珍藏著一幅不可多得的年曆鑲嵌畫珍品,年代已超過3500年,呈方形,每邊長3公尺,由16個畫面組成,表現人民一年四季勞動生活的場面,畫面上人物栩栩如生、服裝豔麗、色調、筆觸絕倫,很難辨認出畫面上石塊相併的界線。
另外還有一幅「太極圖」,在白色小石塊鑲成的圓形中央,有「S」形的黑色曲線將圓形均勻分成兩半,表達了一分為二、對立統一的哲學原理,說明寫著 「這幅圖案看來是經由絲綢之路傳入非洲的。」證明了當時中、突兩國間的友誼。
這個建築風格豐富多彩的古城,既富於阿拉伯文明的特色,又具有歐洲文明的神韻,是今日世界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故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中。
蘇斯是名詩人吉巴布出生地,故有「詩人之鄉」之稱。當地賣花的都是男人,他們戴著墨西哥式大草帽,上面插滿了花,極為有趣。這是因為此地人民生活保守,婦女不得外出從事任何謀生活動。在舊市區裡展售物五花八門,可以買到長10公分長的活蠍子,以及10公尺長的大花蛇。
海空基地比塞大
比塞大(Banzart)是比塞大省的省會,也是北非的主要港都,以及地中海中部的咽喉。腓尼基羅馬時代這裡是一座古都,公元7世紀中葉曾被阿拉伯人征服。法國殖民時期,成為商業中心和海軍基地,同時是一處戰略要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美軍隊佔領了比塞大。突尼西亞獨立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意使用此處的海軍基地,法軍因而留駐於此,但在1961年7月,法、突雙方發生武力衝突,兩年後法軍撤離此地。
這個擁有12萬多人口的城市,經緯度是東經9度52分、北緯37度17分,坐落在北部的地中海岸。比塞大港由外港和內港組成,外港在地中海,內港就是比塞大湖,中間有運河相連,因此是海灣內的天然良港。北部沿海面向連接比塞大湖與地中海的運河一帶,有大清真寺、西班牙統治時代的要塞,以及17世紀的城堡等古代建築。
比塞大是突尼西亞的軍港,也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海空軍基地之一,同時還是全非洲最北端的地中海重要海港。不但軍艦在這裡頻繁進出,並且有許多新式的戰鬥機在附近空軍基地飛行跑道上起落。此地也是重要的商港,並且有漁港的功能,附近地區的鐵礦、糧食、軟木和水泥等,都是由此地輸出。
這個城市對外交通方便,有鐵、公路與64公里外的首都突尼斯相連,還有航班對外聯絡。
這是一個混雜著不同風格的港口城市,街上的氣氛總是鬧哄哄的,店舖裡擺滿了刺繡、小地毯及加工精細的鐵器等土特產手工藝品,街旁的咖啡館和小茶館也總是人滿為患,大家悠閒地窮聊天,藉以打發時間。
由於這裡有優美的風光和不少古蹟,因此也是個觀光勝地。最熱門的觀光點是舊城,古代城市的規模、城門和城牆都保存完好,其中包括伊斯蘭教清真寺、傳統市場和許多摩爾人風格的建築物。向北延伸的柯尼地區,是條著名的旅館街,大多數設備又好又舒適的旅館都坐落在這裡,每家旅館都有自己的一片沙灘,觀光客根本不必費心去尋找戲水的地方,只要一出旅館門,就可以躺在潔白細緻的沙灘上擁抱藍天、碧海和陽光。
比塞大的伊其克烏爾國家公園,是北非地區唯一的一個沼澤湖泊區。公園面積1萬多公頃,因園內巍然聳立一座高達500多公尺的伊其克烏爾山而得名。園內地勢低漥,有3條小河流經,形成一個瀉湖,與另一個和海洋相通的湖泊構成一片沼澤地帶,水原豐富、野草叢生,每年都有10萬多隻波絨鳥及成千上萬隻赤脖鴨、白鸛、天鵝、骨頂雞、豆雁和許多粉紅色的火烈鳥來這裡過冬,特別是許多在歐洲沼澤地帶已經滅絕或數量極少的鳥類如骨頂角雞、紫水鴨等,在這裡卻相當多,並且自由棲息和繁殖,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鳥類世界。
從1976年開始,這裡引進了數十頭在3000多年前已被人類馴化的矮種水牛,牠們是在迦太基帝國以前從印度引進的,人們試圖著將這些矮種水牛放養在這裡,以免絕種。因此這個公園是非洲地區難得的自然遺產區,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此地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並宣布這裡為「人與生物圈」計劃內的生物保護圈,成為考察研究「人類如何保護野生動物及與生物如何和諧生存的理想」課題的科學研究基地,倍受國際人類學、生物學和動物學界的廣泛關注。
開羅安是文化古都
開羅安(Kairouan)又稱凱魯萬(Qayrawan),歷史悠久,建於公元761年,是阿拉伯穆斯林在北非所建的第一個首都,為征服北非的基地,是他們支配馬格里布的據點。9世紀時,阿古拉布王朝也曾以此地為首都,後來逐漸衰微,1881年遭法軍佔領。它在古代一直是突尼西亞的政教中心,尤其是在宗教方面居重要地位,因此是北非伊斯蘭教的聖地,也是繼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之後的第四大聖城。一般突尼西亞人相信,到開羅安朝拜七次,抵得上去聖地麥加朝聖一次。
據說,此地是由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奧克巴•伊本•納菲所建立的,他曾把長矛插在這裡的地上,並宣布:「這裡就是我們的家和伊斯蘭教的心臟!」
今天的開羅安還是保持著原貌的古都,擁有近25萬多人口。經緯度為東經10度7分、北緯35度41分,位於國境中北部、中泰勒(Central Tell)東南部內陸黃土沙漠上,周圍地區係半乾旱沖積平原的低草原,盛產穀物和橄欖,是活躍的農牧產品集散地,所種植的大片橄欖園宛如一長串綠寶石,鑲嵌在這個伊斯蘭教聖地四周,為其古老的文明增添了蓬勃的生意。市郊草原上放牧著牛、駱駝和羊,使這一帶看來生機盎然。當地的銅製品、皮革、飾品和手工編織的地毯頗有特色。
當地有八成的婦女從事手工編織地毯的工藝,因為這項技藝多係母女相傳,而且每一條地毯的圖案都印在編織者的腦海裡,她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織出她們自己心目中的圖案,因此每一條毛毯的花樣,都是世上絕無僅有的。這裡出產的地毯以藍色和綠色為主,用當地出產的純羊毛手工織成,上面不但有各種美麗對稱的圖案,且配有用阿拉伯字母連接起來的條紋。在中世紀開羅安地毯是獻給朝廷的貢品,每年要精選出120條精緻的地毯,運往巴格達的阿巴斯王朝王宮。
關於地毯也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一位名叫蘇阿塞的開羅安姑娘,愛上了一位王子,她用自己秀髮為心上人編織一條小毯子,王子便對姑娘產生了火般的愛情,於是美滿成婚,白頭偕老。這位新娘子還把她親自織出的一條地毯獻給當時的市政官,於是後來開羅安的姑娘在出嫁前,多向市長贈送自己編織的地毯。獨立後的突尼西亞政府,曾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設立專門的地毯發展基金,舉辦地毯展覽等,大力扶持這種傳統的手工業。
在市區一些地毯專賣店和舊市場中,到處可見各種不同類型和圖案的地毯,有些古巷的大型賣場樓上,也各展售著各種不同花樣和超大尺寸的地毯。通常在這裡地毯專賣店買地毯的情形是:店家會先請客人上座,奉上當地生產的薄荷茶,然後將一捲捲的地毯鋪放在地上讓顧客挑選,並且不厭其煩地將一條條地毯打開展示。事實上在一些觀光客經常被導遊帶往參觀的地毯專賣店,價格都不便宜,從小塊的門前踏腳毯到掛在牆上的大壁毯,價格從數百美元到上萬美元不等。
這個海拔60公尺的城市,是國內重要的公路網中心,由北方150公里外的首都突尼斯驅車南下,約1小時又40分可達;也有鐵路和高級公路通往東北海岸的蘇斯。市區交通也很方便,可以搭乘公共汽車,也可以用包車的方式四人共乘一輛計程車上路,前往突尼斯車資不會超過20美元,平均每個人只要負擔5美元。
現在的開羅安市,分為新城區和舊城區兩大部分。新城區建於13世紀,多歐式建築,有現代化市貌,市容相當繁榮。舊城區已有900多年歷史,被一道固若金湯的古城牆所圍繞著,依然堅固地捍衛著聖城。這裡多狹窄的街道,也非常熱鬧,並多傳統的伊斯蘭建築。由於當地古蹟眾多,所以開羅安也是個著名的觀光勝地,外國遊客眾多,故市內也開設有不少旅館和餐廳,其中的大陸大飯店(Continental Hotel),是市內一家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180間高級客房,還附設有餐廳、咖啡館、土特產店和游泳池等服務設備,住房率很高。
當地有很多可以參觀的地方,大部分以清真寺和古堡為主。人們走在開羅安街上,就會感受到富饒的宗教氣息,林林總總地加起來,全城有50座左右的清真寺,密度之高全國第二。這裡隨處都可以看到伊斯蘭教堂的圓頂和尖塔,洋溢著一片安祥聖潔的氣氛,令人頓感心平氣和。伊斯蘭教是在穆罕默德死後第38年的公元670年傳入突尼西亞的,而開羅安便成為它的主要基地。
大清真寺(The Great Mosque)是當地穆斯林的精神堡壘,隨時都有凝聚人心的力量。它建於公元670年,並於公元836年整修過,最近的一次整修是在1970年,是為了建寺1300週年而修。此寺位於開羅安古城東邊,佔地30公頃,全長135公尺,寬80公尺,高38公尺,四周圍有高約4公尺的圍牆,全部用大理石為主要的建材,屋頂則採用大理石、花崗石和各種顏色的斑岩所組成。
寺內主要由祈禱廳、中庭和宣禮塔等三個部分組成。祈禱廳有280根大理石柱,柱子來自蘇斯、迦太基遺址和拜占庭遺蹟,有的上面還刻了十字架,有的據說是查理曼大帝所賜,由於包容多種不同來源的建材,造就祈禱廳不同凡響的風格;廳內的巨型水晶吊燈,以及阿拉伯字雕花等藝術裝飾,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在祈禱廳的最深處,有類似門的形狀,即象徵麥加,上面高處有宣講台,神職人員站在上面宣教。由於伊斯蘭教社會民風保守,在祈禱廳鋪著毛毯的大理石地面,穆斯林女左男右分坐兩邊。祈禱廳正面開有25扇門,每扇門由400∼800塊雕有各種圖案的小板塊鑲嵌而成,而整個祈禱大廳又由280多塊印度名貴的杉木片構成,上面精緻地雕有花鳥、橄欖和葡萄等美麗的圖形。宣講台後面凹進牆內的大神龕,由28塊陰陽雕刻的大理石構成。神龕頂部,由繪有各種帶有宗教色彩精美圖案的135塊陶瓷片鑲嵌,堪稱一幅中世紀鑲嵌畫的傑作。
寺內最突出的是位於寺院西邊的宣禮塔,是長方形三層梯式尖塔,高38公尺,內部宏偉壯觀,人們站在上面,可以鳥瞰開羅安城全境。寺院中庭有許多石柱,有科林斯式,有輪型的愛奧尼亞式,還有波利安式和各式各樣混合式石柱,蔚為奇觀。由於當地雨水稀少,因此庭院中開有多口用以集水的水井,設有收集雨水的井口,井口四周還設有馬蹄狀的凹槽,有沉殿灰塵作用。
遊客在參觀這座可以容納8000多人做禮拜的大清真寺時,女性衣褲應該及膝,男性不可穿著短褲,並應遵守「異教徒不可進入主殿」的規定。對突尼西亞伊斯蘭教徒來說,如果一生中無法到麥加朝聖一次,那麼至少會到開羅安大清真寺來朝拜七次,功德可以算圓滿。
理髮師清真寺(The Barbier Mosque)也是當地有名的清真寺,因為規模較小,所以又叫做小清真寺,位於距離大清真寺不遠處,建於17世紀,建築有三個門,它的牆面上貼滿花色磁磚,並有雪白的圓拱屋頂,其華麗鮮豔的色彩是典型的安達魯西亞風格,屋頂上方的白色雕花則屬於阿拉伯風情。寺內供奉著伊斯蘭教聖者西迪薩希(Sidi Sahid),他曾追隨過先知穆罕默德,據說因他擁有三根穆罕默德的頭髮,所以這座清真寺才叫做理髮師清真寺。這座寺院在當地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每年的齋月、穆罕默德的誕辰,以及各種重要的慶典,一些貧窮人家的小孩,會選擇到寺內舉行免費的割禮。 此外,在城外的西迪沙阿卜經學院內,有伊斯蘭教一位聖人弟子的墓地。
開羅安古城位於新城區西面,有相當悠久歷史。公元670年阿拉伯帝國駐北非總督奧格巴•本•納非厄,用5年的時間,調集當地的柏柏爾民工,按照阿拉伯古城風格,興建了這座開羅安古城。這座古城四面都築有高約10公尺的石頭城牆,四方各有一道城門,北邊的城牆上還建了一座雄偉的城堡。東城牆內,建有一座清真寺。現在古城牆大部分仍保存完好,但只剩下東、西兩個城門。東門由中央一個大門和兩個側門組成。西門內兩側,建有兩座三層阿拉伯式的古樸樓房,係當年總督府所在地。古城內有一大片古阿拉伯傳統市場,有兩條石板街從市場中間穿過。
比卡特大水池建於公元9世紀初,位於古城西門外,是座圓形大蓄水池,直徑長128公尺,深5公尺,可蓄水6.28萬立方公尺,旁邊還有一排水井和一個小水池,全部用石塊砌築。從西面的山上用長槽將水源的水引來,先流入小水池內沉澱,再流入大水池和水井裡儲存。這些建於1100多年前的蓄水建築,供應當時開羅安全城的用水,現在雖已不用,但並未廢棄,是作為人類古老文明的見證而被保留下來。
觀光地哈馬馬特
哈馬馬特(Hamma-ma-t)是古代由腓尼基人所創建,現在是突尼西亞東北部有「突尼西亞花園」之稱的加彭(Cape Bon)半島南端的古城,也是一處充滿悠閒浪漫、歡樂氣息的海濱度假勝地,並係哈馬馬特灣的優良漁港,經緯度為東經10度40分、北緯36度5分。它的東北面有納布爾,南方有蘇斯,西北距首都突尼斯約65公里,坐火車約70分鐘可達,是全面觀光程度最深的城市,同時也是觀光帶的核心。「哈馬馬特」的意思是「鴿子」,因此這個海濱觀光勝地也像鴿子般追求著和平,藉以廣結善緣,招徠世界各地愛好和平自由、追求休閒度假的觀光客前來消費。
當地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沿海有大片鬆軟漂亮沙灘,漫步其上,步履輕盈,很有飄飄然的感覺;海上清澈碧藍,煙波浩渺,水天一色,不管冬夏,都有很多人在海邊弄潮戲水。
這個擁有8萬多人口的觀光城,景色幽美氣氛好,歐洲名流如文學家福婁拜、莫泊桑、汪德爾和政治家邱吉爾等人,都曾經在這裡愉快的消磨過一段時光。
全城可分為旅遊區和老城區兩個部分,其中的旅遊區旅館林立,連綿的海灘幾乎成為度假旅館的後院。為了接待日益增多的外國觀光客,市區裡法式餐廳、迪斯可、鋼琴酒吧、夜總會、賭場、小咖啡館和購物中心應運而生,一片花花世界繁榮景象,連街上走動著的當地年輕人,也衣著時髦,趕在流行的尖端。
老城區仍然保持著幾個世紀以前的格局,幾遭毀壞的部分建築也都已按原樣修復。老城區由居住、經商和遊覽三個部分組成。居住區大多數都是呈赭黃色或白色低矮的一層建築,窄小的巷弄彎彎曲曲,有的巷弄窄得只容兩人擦肩而過。
老城的阿拉伯市場非常熱鬧,遊客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小店面內出售著當地生產的成衣、手工藝品和各種尺寸的廉價地毯。露天攤位上出售用金、銀、銅和其他合金製成的耳環、戒指和胸針等各種具民族風味的首飾,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發光,吸引著過客駐足選購。還有很多遊客順便前往附近的公共澡堂,體驗一下洗公共澡的滋味。
城內最高建築物,是具有1200多年歷史的古堡,過去是為了抵禦來自海上的敵人而建。呈正方形,周長為40公尺,堡牆高15公尺,牆頂寬約3公尺,只有一道門可以進入,遊客只要花1美元購買參觀門票,就能攀上古堡塔頂,盡情欣賞藍得有點神秘的地中海,以及依水羅列的白色伊斯蘭式屋頂,相映成趣。緊挨著古堡的是12世紀哈馬馬特的一位酋長的陵墓,如今古堡和陵墓已成為哈馬馬特市的象徵。
在這個城市內可以搭乘觀光列車,只要花40分鐘就可以繞城一周。如果不嫌臭,有時間,願意多花一點小錢,體驗馬車的顛簸也不錯。這種古老的交通工具會在結實纍纍的杏仁、柳橙和檸檬樹前的海岸公路上奔馳,微鹹的海風迎面吹來,愜意舒適。
內夫塔是最西城市
內夫塔(Naftah)是托澤爾省的美麗綠洲城鎮,也是橫越撒哈拉沙漠商隊的中心站。它約有2.5萬名人口,經緯度為東經7度53分、北緯32度52分,坐落在傑里德鹽湖西岸,是突尼西亞最西邊的城市,與阿爾及利亞為鄰。
這裡主要出產椰棗。白天太陽很毒,溫度經常高得曬昏人,當地婦女和突尼斯全身裹著白布的傳統阿拉伯婦女不同,她們是穿著看起來會熱上加熱的一身黑,據說因為當地風沙大,穿黑的比較不容易髒的緣故;到這裡來的遊客都要全副武裝,需頭頂大草帽、鼻樑上架著太陽眼鏡、身穿長袖白襯衫、肩掛大水壺,再塗上防曬油、護唇膏,才足以保護自己。前來觀光的觀光客主要是要在此一嚐海市蜃樓的奇妙感覺;明明一個長著青草的水塘就在眼前不遠處,但當人們快步奔向前方時,卻又永遠到達不了。
但到了黃昏的氣候卻涼爽宜人,是拜訪綠洲的最佳時候。這裡的綠洲是坐落在漥地上,據說地底被152條小河所貫穿,所以範圍很廣,綠洲上清一色長著椰棗樹,茂密得像熱帶雨林,所生的椰棗會甜死人。
附近的傑里德(Jarid)鹽湖,是國內最大鹽湖,面積4900平方公里,約合1900平方哩,湖長150公里,寬50公里。這個湖經過長期不斷蒸發和在強風的吹拂下,大部分都已乾涸,變成一大片鬆軟、含鹽量極高的土地,只殘留一些粉紅、藍色和綠色含有磷酸鹽的鹽澤湖,鹽的結晶在烈日的照耀下,散發出寶石般的光彩,令人為之驚豔。很多觀光客會到湖畔去撿一塊狀似水晶的結晶鹽,帶回去留作紀念。除了雨季,大鹽湖僅在最低處有水。在30℃以上高溫的大晴天,這一帶海市蜃樓出現頻率很高。湖岸四周寸草不生,湖面似有水若無水,彷彿打了蠟般的發亮。湖面還插有一些木樁,據說是指示古道的路徑,但是在鹽湖區活動,最好不要離開越湖公路,因為有些鹽沼看不清,掉下去就會喪命。
沙漠綠洲杜茲
杜茲(Douz)在柏柏爾人方言裡是「山丘」之意,它是突尼西亞西南部吉比利省海拔100多公尺、人口6萬多人的小市鎮,經緯度為東經9度1分、北緯33度38分,位於傑里德鹽湖東南方、省會吉比利南方、馬特馬他的西方,是撒哈拉沙漠外圍、進入撒哈拉沙漠的門戶和補給站,以及觀光客足跡的終點站,這是突尼西亞1.2萬個綠洲中最大的一個。
從這裡開始越往南行英語就越行不通,只能用法語及阿拉伯語和當地人交談,民風也開始較為保守而驃悍,很多當地人都是阿拉伯伊斯蘭教十葉派穆斯林,婦女們的服裝是從頭包到足,只有少數不蒙臉,若要向她們拍照,要事先獲得同意。
交通不很方便,要到杜茲最好由首都突尼斯出發,每天有兩班長途巴士到吉比利,再轉車前往杜茲,車程約25公里。由於是沙漠地區門戶,因此外國觀光客時常會前來拜訪,所以當地也有許多旅館可供投宿,但旅館門外所掛的星級標誌,僅供參考而已,並不足為其服務品質的保證。
沙漠綠洲城市予人感受是很不同的,在灰沙漫天的街道上,一些居民悠閒地以馬車代步,以騾、驢和駱駝馱負重物,讓人感覺到時空倒退到中世紀。此地以傳統市集最為熱鬧,販售的多為阿拉伯頭巾、色彩鮮麗的陶瓶、地毯、沙漠玫瑰、小毛驢玩偶、水煙筒和阿拉伯軟鞋等,頗有地方色彩。
晚上也有夜生活,這裡夜總會的肚皮舞(Danse du Ventre)頗有可看性。一陣低沉樂聲響起,一身明麗的舞孃出場,一襲長袖、黑花、紫紗和繡著金線的舞衣,全身包得密實,看不見白潤的肚皮,但腰旁各有一根長約半公尺帶子,上面綴滿亮片,臉部也蒙在紗裡。俄頃間樂聲急促,舞孃腰以下的身體完全變成顫抖的音符而鮮活了起來,兩根帶子隨著腰的旋轉而擺動,或急或緩,整個人就像音樂的一個章節。
杜茲市駱駝市集在星期四開張,突尼西亞人聚在這裡交易駱駝,範圍大而熱鬧。駱駝是典型的沙漠大型動物,能負重耐旱,從外表看有小小的頭和長長的脖子,嘴巴拉成一條扁長弧線,一付馴良的樣子,但其實是很性格的。牠不發卑氣就好,一旦發起脾氣可不好伺候,連駝夫都不見得能控制得住,有時候駝夫使勁拉繩子,把駱駝的嘴都拉出血來,但是倔強的牠就是不低頭,大聲嘶叫扭頭,場面有點嚇人。
騎駱駝是觀光客在這裡一定要嘗試的節目,一般旅行團會安排一小時騎駱駝遊程,讓遊客坐在駱駝上一探撒哈拉沙漠奧秘。駝商會提供全套裝備,包括頭巾及阿拉伯袍子等。因為沙漠風大,最好再載上太陽眼鏡,相機也要妥善保護。這裡全係單峰駱駝,都經過嚴格訓練,騎坐起來還算安全,只要用手抓穩鞍具,快速登上駝背,駱駝便會自動起身。但是上駝背卻有一點技巧,因為駱駝站起來是前腿先站,後腿再立,最後還會稍微調整站姿,所以背上乘客是先向後仰,再向前倒,然後小角度後仰,儘管手都抓緊鞍具,但有時俯仰幅度太大,一個不小心還是會摔下來,吃一嘴沙。在騎駱駝遊沙漠時,吃沙也是少不了的。當駝蹄踏上真正的沙漠時,揚起的細沙被風不斷吹到臉上,嘴巴進沙、真的很難倖免。
每年12月底一連4天,杜茲會舉行一項別開生面的「撒哈拉聯歡節」民俗遊藝節慶,是沙漠遊牧民族一年一度的嘉年華,又稱為「杜茲駱駝節」。屆時舉行許多活動如賽馬、賽駱駝和鬥駱駝,中間穿插著詩歌朗誦、民俗歌舞、說故事比賽、婚禮表演和選美比賽等,非常熱鬧。
1910年當突尼西亞還是法國殖民地時,法國總督見沙漠各部落所舉辦的駱駝競賽非常有趣,於是突發奇想,就在這一年把各部落的競賽集中起來,統一舉辦了第一屆的「麥哈里馬拉松」;而麥哈里指的就是比賽的母駱駝,當時冠軍獎品是一頭駱駝。這種比賽原本只是一種地方性的民間活動,但因沙漠遊牧民眾本來娛樂就不多,有一年一度和其他部落比賽的機會,可以讓別人知道自己部落駝術或馬術有多厲害,所以沙漠部落年輕人都將它當作本部落的年度大事,駱駝或馬匹及參賽者無不精心打扮出場。
1967年突尼西亞脫離法國獨立,麥哈里馬拉松改名為杜茲撒哈拉節(Sahara Festival)。從1981年開始,有些其他阿拉伯和非洲國家也組隊參加,使節慶更加熱鬧。到了2008年已有30多個國家參與,包括歐美國家和遠從亞洲來的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已變成規模盛大的國際年度大賽。
每逢杜茲撒哈拉節開始時,當地居民會在節目開幕前用羊奶和椰棗招待遠道而來的外國遊客,中午在好客的牧人帳篷裡品嚐風味野餐,接著便是乘坐四輪轉動的越野汽車奔向沙漠,或騎上「沙漠之舟」的駱駝在椰棗林叢中徜徉。到了下午3時慶典正式開始,由當地七個綠洲英俊的姆拉齊格牧民組成的盛大儀仗隊、威武的馬隊、駱駝隊,以及身穿傳統民族服裝的鼓隊,緩緩行進,隨後是身穿各色鮮麗衣裳的婦女、兒童表演民間歌舞。再後來才展開賽馬、賽駱駝、鬥駱駝和狗追兔子等壓軸戲,好不熱鬧。
賽馬內容有的是跑馬競速,有的是比技術。進場比賽的馬匹,不是高大純種的阿拉伯馬,就是北非最慓悍的柏柏爾馬,每匹賽馬都精心打扮,馬主也穿著代表自己部落的勁裝出賽,這些馬隊一出場,個個氣宇軒昂,帥勁十足,引來陣陣熱烈的掌聲。比賽時,十多匹良駒一字排開,號聲一響,群馬爭先衝刺的場面非常震撼,引起跑道旁的觀眾情緒高漲,不斷喊叫。最酷的是騎士還會拔出長槍,邊騎邊擊,或在疾速前進時耍搶。
賽駱駝雖然是一種國際比賽,但是場地規劃不清,秩序倒像台灣迎神廟會般隨興,看台只設一邊,上面擠滿了共襄盛舉的觀眾,旁邊象徵性的圍著柵欄,不讓閒人進入。還沒有上場的表演者、帳篷、一大堆馬匹和數量更多的駱駝,就隨意圍在四周。賽駱駝和賽馬不同,駱駝會一邊跑,一邊噴口水,觀眾若與比賽中的駱駝離得太近,會被駱駝的臭口水噴得滿身滿臉。在賽駝競速中,一頭在快跑中的賽駝時速可達60公里。
在鬥駱駝時可充分看到「一群不容二雄」的駱駝習性,互鬥的是兩頭公駱駝,牠們一上場立刻衝向對方,又咬、又踢、又壓地打成一團,凡是駱駝所能使用的招式都會全部用上,非要鬥到一頭被趕走為止。駱駝是不管觀眾席不觀眾席,有時打得昏了頭,雙方全往觀眾席上衝,嚇得人們驚叫連連,忙著避開。但也不是所有的駱駝都想打架,有些駱駝才上場就想蹓,這時難免觀眾席上是一片噓聲。
在賽駝之後,有大隊駱駝帶領的昔日傳統婚禮重現、各式歌舞表演、各部落年輕勇士間的鬥劍,以及獵狗追殺兔子等的表演,精彩節目不一而足。還有不少參賽的馬和駱駝留在現場,飼主帶著向想騎快馬或飛毛腿駱駝的觀光客兜攬生意。
這座位於沙漠邊緣的綠洲小城,被無垠的沙原和沙丘所環繞,往南走便是渺無人煙的大漠,因此在城市周圍種植了不少擋風樹和椰棗樹,以阻擋沙漠的擴散。這裡的椰棗樹引進地下溫泉灌溉,有時水溫可達40℃,是當地椰棗樹最適應的溫度,因此椰棗樹都生長得特別茁壯,高度可達25公尺,給綠洲憑添無限風媚。
從杜茲到凱畢里(Kebili)綠洲一帶,沿途有綿延達120公里的椰棗林,這一帶所生產的椰棗佔全國產量的1/3。在每年的9∼11月是盛產期,這時可以吃到新鮮的椰棗,口味比曬乾後的果實還要可口,並可喝到新鮮的椰棗酒。據說由這裡越往南走,所生產的椰棗就越香甜;看來天公是非常公平的,將雨水送給北方,而將椰棗送給缺乏雨水的南方。
吐澤市有峽谷景觀
吐澤(Tozeur)又稱托澤爾(Tawzar),是托澤爾省會,也是沙漠邊緣的綠洲城市,經緯度為東經8度8分、北緯33度55分,位於傑里德鹽湖和蓋爾塞鹽漥地之間的地峽上,坐落在今日阿爾及利亞的比斯克拉到加貝斯的商路間,是突尼西亞草原地區以南城市,有「沙漠的門戶」之稱,也是古代重要的努米底亞城鎮。
這個擁有4萬多名人口的城市,風景優美,有許多現代化設施,並有很多鹽質漥地和棕櫚林,放眼望去,鬱鬱蔥蔥,令人心曠神怡。當地的熱空氣和鹽質漥地閃爍發光的礦物鹽,經常產生奇特的海市蜃樓景象,使吐澤聞名遐爾,很多外國觀光客慕名前來觀賞,給這個城市帶來一筆可觀的觀光收入。現在對外交通便利,郊區有一座民航機場,加上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為遊客提供了高品質的交通服務。
市區有繁榮的市容,也設有銀行、航空公司、旅行社、商店、清真寺和許多旅館。在市郊的一家現代化旅館,有一座露天游泳池就蓋在沙漠旁邊,觀光客在享受海水之樂的同時,黃沙萬里的景觀就在眼前。
吐澤的舊城區和國內其他城市的麥地那一樣,有些巷弄只能讓兩人擦肩而過,小巷兩旁的攤店像大雜燴般混在一起,逛街的人們有時會被擠得寸步難行。這裡的建築物多用泥磚建成,上面還雕刻著許多幾何型的花紋,呈現一種典雅的氣氛。
這裡最多的商品是地毯,連城牆上都掛滿了手織的地毯,在烈日的照曬下,土黃色的城牆與色彩鮮豔的地毯交相輝映,形成特殊的畫面。
當地的吐澤博物館就像一座莊園,收藏著突尼西亞自古以來生活風習的各種紀錄,遊客可看到歷代不同地域的各種用具、服飾和習俗。館內展示著以前用來鎖女人的各式大鎖,因為對古突尼西亞的男人而言,女人就是男人的財產。
這裡還有一座著名的吐澤市立沙漠動物園,展示著生活在沙漠及綠洲上的動物。這裡的動物數量並不多,但園方為遊客安排的動物秀卻非常精彩,有喜歡喝可樂的駱駝、長相怪異的四不像,以及小巧玲瓏的沙漠狐狸等,都是很受觀眾的歡迎,再配合園內解說員肢體語言豐富、令人心驚膽戰的表演,如把玩有毒尾巴的蠍子、沙魚(Sand Fish)和蝮蛇,兼具了趣味與教育性。
塔馬札(Tarmerza)山區在市區西北方,是鄰近阿爾及利亞邊界的一個觀光綠洲。這裡的觀光節目除了騎駱駝外,還有饒富情調的馬車遊,尤其是在陽光和煦的早晨,聽馬蹄聲俐落的敲在地面上,搖搖晃晃地走進椰棗林深處,不時有清泉小湧一側相伴,在沙漠的邊緣可以說是人間仙境。
從吐澤花40美元坐當地四輪傳動的吉普車去搭馬札山區,是一段豪邁的行程,兩小時的顛簸,繞著山路爬到這個與阿爾及利亞交界的山區,一路上可以看到類似美國大峽谷的壯麗景觀,沿途沙岩的山壁盤踞,到處都是古拙的黃土色,古老的岩壁上留下一層層曾為滄海的水痕。
這個與雪碧卡宛如攣生兄弟的塔馬札,有完整的高山綠洲、小溪、椰棗林和地熱溫泉,並且隔著一個山頭就是阿爾及利亞,在1969年曾被阿爾及利亞的大洪水波及,使得在沙丘上的小城變為廢墟。這裡還擁有深而廣大的峽谷地形,壯麗的風光宛如小一號的「美國大峽谷」。附近新穎的塔馬札宮綠洲飯店有特殊的建築外型,以及現代化的休閒飯店設備,讓住客可以完全享受高山綠洲的生活情調。
吐澤附近還有兩個美麗的綠洲可以參觀,距離市區大約一小時車程的雪碧卡(Chebika)綠洲,有毒蛇和蜥蜴等動物出沒。在這個闢有階梯的綠洲上,有一條山泉從地底下的源頭急湧而去,清澈河流所到之處,便是椰棗樹生長的地方,一片黃土山谷中聳立著高大的椰棗樹,令人精神為之一振,只是這些椰棗樹都蒙上了灰灰的沙塵。這一片由地下泉水所灌溉的綠洲,還生長著橄欖樹和作為染料的漢娜草,這些植物需水量低,適合在乾燥的地區生長。這個典型的山嶽綠洲,坡度從平緩到陡峭,其間差別極大,造成豐富的視覺效果,山谷間泉水源頭直瀉的一道長瀑,在乾涸的沙漠邊緣發出驚人的水聲,為寧靜的綠洲配上天籟。據考證,它原本沉在海底,因地殼運動而成為陸地,由部分裸露的山頭發現海中生物化石可得到證明。
距離吐澤約75分鐘車程的米德斯(Mides)綠洲,地勢比雪碧卡低緩,村落也較繁榮,一條高15公尺的瀑布騰空而下,瀑布邊聚集不少小販,販賣扇貝化石、地毯和各種手工藝品。在這裡可以俯瞰附近深邃壯觀的峽谷,視野極佳。電影「英倫情人」的背景,也選擇在此人間仙境拍攝。
東部門戶加貝斯
加貝斯(Gabès)是突尼西亞東海岸的一個良港、加貝斯省的省會,以及國境中東部的門戶,也是著名的濱海綠洲,經緯度為東經10度7分、北緯33度53分,坐落在加貝斯灣中心,約有15萬人口。城市依山面海,景色非常壯麗,市內街道整潔,有不少新式建築物,市容相當興盛,教堂、清真寺、旅館、商店、餐廳、電影院和學校林立,其中加貝斯工學院和工業專科學院,非常有名。國內南部的出口物資,大部分在這裡裝船,郊區有許多磷酸肥料加工廠和化學工廠。港口還有著名的海棉和金槍魚加工業。
到加貝斯旅遊別忘了參觀當地壯觀的香料市場,因為這個城市是突尼西亞中東部的香料集散地,市場內每家香料店都有30多種不同香料和染料,堆積成塔,五彩繽紛,令人看得眼花撩亂。
城市距離沙漠很近,從此向西走就進入沙漠地區;但因同時也面臨加貝斯灣,在氣候上或多或少會濕潤一些,因此當地綠洲作物種類不少,且依高低排列,層次分明,最高的是椰棗樹,其次是石榴樹,再次是橄欖、葡萄和仙人掌,最後是小麥。水果價廉物美,特產是籐編籃子。這裡有座西迪布巴博物館,西迪布巴是中世紀本地的一位先知;館內收藏的是柏柏爾人的傳統手工藝品、金銀首飾和日常生活用具。
加貝斯西南方有處聞名的馬特馬他(Matmata)高原。因它的外觀奇特,高低起伏的沙漠與岩石、遍布地表的大小火山口洞穴,看起來就像月球表面,名影片「阿拉伯的勞倫斯」,以及「法櫃奇兵」和「星際大戰」等,都曾在這裡取景。滿目荒寒的山區,的確有奇特的外星情調,在山頭上還豎立有「歡迎蒞臨馬特馬他」(Matmata Welcome)幾個大字。 據說這些火山口般的洞穴,是過去突尼西亞的原住民柏柏爾人遭到阿拉伯人的侵略,逃到這裡後將岩石挖掘而成的地下村莊,現在大約還有3000多人住在裡面。在地面上,人們只能看到一個坑洞連著一個坑洞,根本看不到房屋。他們之所以選擇這種居住的方式,除了逃避阿拉伯人的迫害外,主要還是與當地的惡劣氣候有關。這個地區因受撒哈拉大沙漠的影響,終年乾旱酷熱,每當刮風季節常會飛沙走石,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而柏柏爾人的地下村莊內則環境安靜,空氣清新,住在裡面冬季溫暖、夏季涼爽舒服,一年四季都不會受到氣候的影響。
古代的柏柏爾人為了生存,他們順著丘陵的地勢,先向地下挖一個直徑約10公尺、深約6∼7公尺、呈圓柱形的大洞,到洞底後便朝橫向發展,然後再在坑底挖一個個似尉洞的居所。坑底中央則成為一個露天大院,坑內居室可以鑿成單層,也可以鑿成上下兩層。居室用繩索製成的「樓梯」而上下相通,同時還用黏土加固洞壁四周,使地洞既牢固又美觀。一個坑洞可供多戶人家居住,許多洞穴連在一起,遂形成了地下村莊,它與地面間有個坡形的洞道相通。由於這裡是沙漠性氣候,終年難得下雨,因而也不必擔心洞道進水而倒塌。
最初地下村莊非常簡陋,能住就好。現在較「現代化」,每個洞入口處多用輕型材料做成的門窗與外界隔離。很多人的居室都分為臥室和客廳,室內擺放著家具,還有電燈照明,備有天然氣、自來水,還有倉庫和驢、羊、雞等家畜及家禽的飼養處。一般洞穴不但有門,還可以上鎖,並且向下分成好幾層,最上層大多作穀倉用,有管子和地面相通,穀物可以直接由管子注入穀倉。
人們從洞穴口進入後,首先要經過一條數公尺長的通道,通道長廊上是飼養牲畜和家禽的地方,不外是十幾隻雞、十來隻綿羊或山羊,最多再加一頭驢子。與通道相連的天井四周牆上,有許多6公尺多高,不同用途的房間,裡面冬暖夏涼,和地面上的溫度相差十幾度,即使外面的氣溫超過40℃高溫時,室內依然涼爽宜人。較高處還鑿有一個大房間,是個儲藏室。這些奇特的洞穴,現在已成為突尼西亞重要的觀光資源。
由於在馬特馬他過夜更可以體驗穴居的感受,所以當地觀光旅館也都是順應特殊環境而建的 「穴居飯店」,所有設計和原理都跟真的洞穴一樣,只不過房間變成客房,每家飯店大約都有40間左右帶有衛浴設備的客房,上下洞穴的繩索也由現代化的樓梯所取代。此外,遊客不要錯過嘗嘗椰棗和烤羊肉,那種僅能在沙漠中吃得到的天然蜜餞及烤得恰到好處、配方獨特的嫩羊肉,會令人回味無窮。
地下村莊的地面四周,有大片的棕櫚樹,環境非常幽美,柏柏爾人在地下村莊還建有小型工廠,加工橄欖油。
旅遊城莫納思提爾
莫納思提爾(Monastir)是突尼西亞東海岸中部著名旅遊城,也是莫納思提爾省的省會,本來是沒沒無聞的小漁港,因為出了一個突尼西亞首任總統包格貝而聲名大噪。包格貝於1903年出生於此,他成功地領導突尼西亞的獨立運動,也為本身累積了一大把不義之財。在他掌權期間,曾於3年時間內動用1200萬美元來建設他的故鄉,幾乎是國家年度預算的1/8。有錢好辦事,由於有包格貝的大力支持,當地的公共建築、道路、花園、遊艇碼頭和飯店等,現代化都市所必需的基本建設,很快地便已完成,甚至於還蓋了一座國際機場。
此外,他還在這裡興建一座宏偉的豪華夏宮,高牆鎖住宮院,豔紅的九重葛爬滿宮牆。另外還建有一座氣派恢弘的陵寢,佔地廣大,金色圓頂配上兩座白色高塔,顯得非常壯觀,光是陵寢前的大道,步程就要7、8分鐘。他的陵寢在正中,左右兩側綠色圓頂的陵墓分葬著他的母親和妻子,後面陵墓葬的是他的父親。
莫納思提爾的經緯度是東經10度50分、北緯35度47分,位於地中海哈馬馬特灣南岸,在蘇斯市東南方24公里處,兩城靠得很近。在歷史上,這裡曾經是腓尼基人的驛站,以及古羅馬統帥凱撒在非洲的重要戰略要地。公元8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在這裡建造了馬格里布的第一個伊斯蘭城堡,也是北非地區最古老和最大的阿拉伯人的軍事建築。 這個擁有6萬多名人口的可愛港市,屬地中海型氣候,冬天晴朗時氣溫約為11℃∼13℃;夏天比較炎熱,氣溫總在34℃左右,但是晚上從海面吹來的習習涼風,令人神清氣爽。 當地市容也相當繁榮,工業興盛,主要有紡織、製鹽、食品加工、汽車修護、小型造船、印刷、罐頭和橄欖油生產等。沿海一帶並有金槍魚的捕撈業。
莫納思提爾對外交通方便,除了設有國際機場外,海運也是勿遠弗屆,可以和國內外各港口互通有無,有鐵、公路往返蘇斯,非常便捷;並與鄰近的斯卡納斯聯合構成一處著名的海濱遊覽勝地。市郊有大片棕櫚林,海濱沙細水碧,景色非常旖旎。近年來這裡又興建了現代化旅館,為旅客提供完善的服務,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外國觀光客前來度假。 當地也有不少觀光景點,如建於公元前180年的寺院古堡、古清真寺、1968年興建的大清真寺;市區西面還有一些腓尼基人和羅馬人的遺蹟。
羅馬競技場的伊利捷
伊利捷(El Jem)是位於蘇斯和斯法克斯之間、突尼西亞東部的觀光小鎮,古時稱為「塞斯特魯斯」,建於公元230∼238年,當時因橄欖種植業迅速發展,而成為北非最富有的三個城鎮之一,擁有當時羅馬城的一切先進設施,包括在古羅馬統治時期所建的北非25座羅馬競技場中,規模最大和最完整的伊利捷競技場,排名世界第三。
競技場地處丘陵地帶,其所用的石頭都是用船從義大利運來的,羅馬總督動用上萬名北非戰俘,經過8年才告建成。當時的競技場內外都貼滿從西西里島運來的白色大理石,每塊長一公尺、寬70糎、高50糎,但歲月滄桑早已洗盡昔日風華,而曾經濺灑其上的鮮血和骨骸也隨風而逝,如今只留下褐色的大塊原石供人憑弔。考古學家在這座橢圓形競技場牆上所發現的石刻圖案,都足以證明當時是古羅馬太平盛世的享樂時代,圖案多以女人、酒和運動為主。其中一幅圖案是一個可憐的奴隸在古羅馬士兵槍尖的威逼下,向張著血盆大口的獅子戰慄著前進的情景。
競技場總面積3635平方公尺,周長148公尺,高36公尺,圍有3公尺的高牆,氣勢十分雄偉。四周看台非常寬闊,共有18層坐台,整個競技場可以容納3.5萬名觀眾,國王和總督的包廂設在南門上面,一般觀眾只能從北門進出。共有四層拱廊,不過第四層從來未完成過,每一層都有60個拱門。第一層為VIP席,入座的是身分不凡的貴賓,第二層是一般平民百姓,第三層則為外國人的座位。整個競技場中間的鬥獸場長只有65公尺,寬39公尺。東側地下5公尺深處建有兩排石洞,一排關著獅子和老虎等猛獸,另一排關押著戰俘或犯人,從中挑選出勇士參加決鬥。
當年這裡是羅馬帝國懲治異教徒與奴隸的罪惡地,有野獸與野獸、人與野獸,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血腥搏鬥,場面非常驚險殘忍,看台上的觀眾卻瘋狂地嘶喊、咆哮,以觀看這些手無寸鐵的人以肉身與野獸搏鬥為樂。兩排石洞分別有洞口通至鬥獸場內,但僅有一個鋪有石階。格鬥時人從石階上走上來,而猛獸則由跳板彈到地面。
異教徒或奴隸們一旦被送到這裡,基本上是很難再活著踏出鬥獸場,生命就在此畫上句點,因為與猛獸搏鬥的結果,十之八九都是以卵擊石,就算僥倖鬥贏,也是很難全身而退,通常是傷痕累累,傷重而死。
由於伊利捷固若金湯的建築結構,自然成為絕佳的防禦工事,因此曾成為羅馬人對抗汪達爾人的戰場,而柏柏爾人也曾利用此處對抗來自阿拉伯半島的穆斯林,北非人民在反抗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的戰爭中,這裡都發揮過重要的作用。1695年突尼西亞曾爆發一場抗捐抗稅的農民暴動,佔領了這座競技場,土耳其統治當局為鎮壓起義民眾,用猛烈的砲火摧毀了競技場的部分建築。1726年再遭土耳其軍隊的破壞,使得現在保存下來的競技場,僅有部分地下通道、拱廊、階梯及座位等殘存下來,面積不及原來的3/5,以供後人觀覽憑弔。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有納粹德軍躲在此地,遭盟軍的空軍轟炸,炸毀的半面牆至今仍清晰可見。突尼西亞獨立後,得到修葺的競技場再現當年雄姿,每年6月「伊利捷古典音樂節」就是在這裡舉行,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1979年,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伊利捷大劇場建於公元238年,是羅馬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傑作,也是當時北非最大的劇場。整座劇場就像一把展開的扇子,東西長140公尺,南北寬96公尺,擁有石砌的半圓形舞台和看台,可以容納4萬名觀眾。劇場設計異常精巧,音響設計精密,在任何位置觀眾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演員的表演,清晰地聽到歌聲和台詞。這樣一座建於1771年前的先進劇場,堪稱人類奇蹟。
卡塞林有羅馬神殿
卡塞林(Qasrayn)是突尼西亞西部邊境卡塞林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8度48分、北緯35度11分,地理位置在加夫薩市的西北方。全市有5萬多名人口,是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也是鐵、公路的樞紐和附近農業區的中心。西北方的卡塞林山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突尼西亞戰役的戰場,現為重要的參觀點。
在郊外東北方31公里處,有一個叫做史貝特拉(Sbeitla)的古羅馬城市,最初可能是公元17∼24年時,對努米底亞叛亂者塔克法里納斯(Tacfarinas)作戰時的一個軍事據點。在公元69∼79年間,由羅馬皇帝韋斯巴辛(Vespasian)改為市制。公元161∼180年的馬可•奧利烏斯(Marcus Aurlius)時代和他的兒子康茂德(Commodus)時代,又變更為征服區的駐防地(colonia)。公元646年,這個城市曾被阿拉伯人所毀。
史貝特拉的經緯度為東經9度8分、北緯34度14分。正如內陸其他地方一樣,由於羅馬人善於貯藏和使用有限的水源,史貝特拉以種植油橄欖為主的農業一片欣欣向榮。在古城廣場周圍,留下一些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古蹟。凱旋門建於公元138∼161年,由羅馬皇帝安東尼•庇護士(Antoninus Pius)所建。另有三座神殿供人憑弔,其中史貝特拉神殿是著名的羅馬神殿,坐落在開羅安西方約100公里處,舊名稱為蘇菲吐拉(Sufetula)。由於史貝拉特鎮過去曾是羅馬人殖民地一個富庶的城市,在羅馬帝國強大的當時,身為羅馬人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因此有錢人紛紛去購買羅馬人的公民權,不過這樣做似乎還不足以讓這些人達到誇耀他們財富的目的,因此在史貝特拉神殿附近的居民開始大興土木,造成世界上絕無僅有三大天神共處一座大神殿的奇蹟,殿裡分別供奉著眾神之王宙斯、王后赫拉及其女兒勝利女神雅典娜。這座三神同處一個神殿的設計,堪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創舉,並極盡氣派、建築雄偉壯闊之能事,目的就是為了炫耀財富。
各大城市概況
納布爾(Nabul)又寫作Nabeul,拉丁語為Neapolis,是突尼西亞東北部納布爾省的省會,也是加彭半島東南部的旅遊城。經緯度為東經10度44分、北緯36度27分,位於哈馬馬特北方12公里處,瀕臨哈馬馬特灣,擁有4.6萬多名人口,是著名的陶瓷工藝中心,突尼西亞清真寺牆上所貼的瓷片幾乎全都產自這裡,並且有許多人前來購置瓷器。這裡有白堊石開採和石刻工藝;生產柑橘、種植鮮花,並有葡萄栽培和香水工廠;交通便利,對外海運方便,有鐵、公路通往首都突尼斯。西南部沿海地區,是聞名的海濱遊樂勝地。 這個城市的市標醒目,就是在十字街頭矗立的巨型花瓶和瓶中一棵仰之彌高的杉樹。當地的陶瓷器有粗細之分,講究品味的遊客需到標榜藝術創作的工作坊去,才能買到質地精緻、造型富創意的瓷藝品。街上有些店面整片外牆都貼上彩瓷畫片,繽紛花俏,與一般藍白兩色的建築色調大異其趣。很多店家都用陶盤貼滿牆壁及門面來招攬顧客,更增添這個陶瓷小鎮的風情。
克利亞(Kelibia)是加彭半島北端最大的漁港和現代化港口,有突尼西亞漁業學校及一座拜占庭時代的城堡。哥布斯(Korbous)的溫泉遠近馳名,遊客甚至可以泡在海裡享受溫泉。
附近的克觀(Kerkouane)為一重量級的觀光點,是今日世界上少數僅存的迦太基遺址之一,也是過去迦太基帝國的首都所在,它建於公元前6世紀,是當時腓尼基人由黎巴嫩至西班牙通商、在地中海建立的許多中轉站之一,加上它的位置在懸崖邊,可以居高臨下控制整個海域,極具戰略性與堅強的防禦力;不過,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在羅馬帝國的焦土政策下被放火連燒了17天,使迦太基帝國在這裡所留下來的豐富文物,幾乎蕩然無存。
195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列為被保護的世界遺產目錄中,而挖掘的考古工作,至今仍在繼續中。
遺蹟的最大特色是有內外兩道城牆,外牆馬路旁只有一些商店的遺蹟;一般民宅遺蹟則在第二道城牆內。從殘存的屋舍牆基中,依稀可見數千年筆直的街道,兩旁的商店和一些住宅,都設有收集雨水的蓄水池,供飲用及盥洗之用,並有將廢水排入海中的設施,從這種獨特的設計中可以看出這裡當時是個相當進步繁榮的社會。在靠岸的懸崖邊還殘留著幾根石柱,地面上也發現有腓尼基人所崇拜的坦尼特(Tanit)女神的符號圖記,更是迦太基遺址的確證。這裡的迦太基人住家中,幾乎每一戶都有個小型馬蹄狀的浴缸,相當具有實用價值,可以看出迦太基人比改建公共澡堂的羅馬人更懂得享受。
西迪布賽(Sidi Bou Said)是突尼斯市的東郊,也是加彭半島上的海濱小鎮,城名來自一位叫做Bou Said的基督教聖者。這裡位於迦太基古城遺蹟的西南方,車程半個小時就可到達,目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100個受保護城市之一。
興盛於13世紀的西迪布塞,其先民多係為躲避西班牙宗教迫害,而從伊比利半島渡過地中海遷居此地的,所以這裡的建築由海邊排到山頂,融合了安達魯西亞與阿拉伯的建築風格,全部是白色圓頂房屋和藍色的門窗,窗子上都裝有鐵欄杆,款式多樣,美觀大方;門上黑色鉚釘組成各種美麗的圖案和幾何圖案。家家戶戶都有個小庭院,並種植有紅色的九重葛、茉莉花、金銀花、扶桑和爬山虎等爭妍鬥豔,還有火焰般的「非洲紅」爬得最高,再再都反映出獨特的藝術氣氛。
這個擁有1萬多人口的休閒小鎮,市區沿著陡峭的海邊懸崖而建,全鎮只有一條寬6公尺、高高低低有坡度的石板路街道,不便行車,只宜步行。整個市區以清真寺尖塔為中心,從小鎮停車場往上走,街道旁都是一些販賣雕刻銅盤、瓷器、布偶、皮件、沙漠玫瑰、郵票冊、旅遊小冊子、乾椰棗和阿拉伯傳統服裝的紀念品商店,當地最出名的工藝品卻是球莖造型的鳥籠,用藍和白兩色木條或鐵絲編製而成。
街旁有很多露天咖啡座,一把把小遮陽傘下有一張張小圓桌,三五好友圍著談天說地,令人心曠神怡。很多西方遊客走累了在此休息,喝喝咖啡,玩玩咖啡粉算命,享受十足的阿拉伯式休閒。靠近懸崖邊有家著名的藝術家咖啡館,一些度長假的歐美遊客,在這裡要份報紙、叫杯咖啡,或香甜的薄荷茶,俯視下面海景和船隻,莫不賞心悅目,可以消磨半天時間。
這裡到處都是美景,每條巷弄都令人驚豔。外港有座羊博物館,前身可能是要塞,因瀕臨港灣視野良好,是觀海賞景的好地方。在這個已擁有100多年歷史的博物館內,只有一隻羊的標本和十幾張羊的照片,但是,卻有無數隻啁啁亂叫的小雞和洗衣服的女人,再有的就是伸手要錢的小乞丐;古堡上飄揚著的不是旗幟,而是曬太陽的衣服。
胡瓦里耶(El Haouaria)位於加彭半島東北端,北為波恩角,西南有西迪布賽,隔海距義大利西西里島只有130公里。這是一處巨大的採石場,從公元前6世紀就開始挖採石灰岩,是突尼西亞重要的建築石材和墓碑石產地,國內歷代著名建築如安東尼浴場,就是取這裡的石塊為建材。由於長時間不斷開採,許多採石場已變成一個個大大小小相通的巨型人工石洞,反而構成一幅奇特美麗的圖案,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參觀。這裡清澈、翠綠的海水,湛藍的天空與造型奇特的岩石和石洞,都是遊客攝影的好題材。
由於每年的4月,有大批鷹群由非洲經過這裡前往歐洲,因此這個城鎮就以鷹作為市標。當地捕鷹及馴鷹高手特別多,在每年5月中旬的捕鷹節(Festi-val of Falconry)時,有一連串熱鬧的慶祝活動。
巴傑(Bajah)市是突尼西亞北部巴傑省的省會,係在迦太基古城瓦加遺址上興建起來的。經緯度為東經9度11分、北緯36度44分,位於突尼斯市西方、比塞大市西南方,有鐵、公路與首都突尼斯連接。這個有6萬多人口的城市,商業發達,市景繁榮,主要有麵粉和製糖業,是邁傑爾達河流域農產品的集散中心,市內還設有一所農業研究站。
布爾吉巴營(Menzel-Bourgu-iba)是突尼西亞北部比塞大省城市,因附近有海軍基地和造船廠而得以繁榮。1963年法國撤除海軍設施後,經濟曾一度衰退。這個擁有6萬多名人口的海濱小港都,北鄰比塞大,經緯度為東經9度48分、北緯37度10分,現在興辦有鋼鐵、汽車裝配、金屬、化工和印刷等工業,經濟得以恢復。這裡景色瑰麗、市容繁榮,對外交通方便,海運四通八達,鐵、公路可通往比塞大。
朱杜巴(Jundubah)是突尼西亞北部朱杜巴省的省會,南鄰卡夫,北面是巴傑。經緯度為東經8度47分、北緯36度30分,坐落在首都突尼斯至阿爾及利亞的鐵路線上。它擁有3萬多名人口,是小麥等穀物的種植和出口中心,周圍是炎熱乾燥的沖積平原,也利於耕種低水分農作物。在市區北郊8公里處,有努米底亞(Numidian)人和羅馬人的遺蹟,因此也是一個觀光點。
錫勒亞奈(Siliya-nah)是突尼西亞錫勒亞奈省的省會,經緯度為東經9度15分、北緯36度,坐落在西部山區的邊緣,距離古代遺址馬克塔爾不遠,有公路與東北方的首都突尼斯相連。這個城市只有2萬多人口,是重要的農業中心,工業也頗為興盛,主要以食品加工和礦業為主。
傑姆(Jamm)的經緯度為東經10度43分、北緯38度18分,原係古羅馬的蒂斯德魯斯(Thysdrus)市,位於東北部、海濱城市蘇斯南方。當地本來就有原住民居住,約公元前45年的時候,羅馬帝國凱撒手下一批退伍軍人前來屯墾,遂成為羅馬殖民地。
現在市內仍有一座建於公元230∼238年的圓形古競技場,是非洲最大的古羅馬建築,也是保存得最好的古羅馬競技場,在世界上現在的羅馬古競技場中名列第三。
馬赫迪耶(Mahdiyah)是突尼西亞東部馬赫迪耶省的省會,也是薩赫勒沿海地區的漁港,經緯度為東經11度4分、北緯35度30分。此地經濟以橄欖種植、橄欖油加工、魚罐頭製造和手工業為主,漁業也很興盛。這裡有4萬多人口,市貌繁榮,有鐵、公路通往蘇斯。
市內建於10世紀的清真寺,16世紀的土耳其要塞和古城牆殘垣,都可供遊客參觀。
卡夫(Ka-f)是突尼西亞西北部卡夫省的省會,在土耳其統治期間為重要據點,現在是地區集市中心和戰略公路樞紐。這個城市擁有4萬多名人口,經緯度為東經8度43分、北緯36度11分。市內保存許多古蹟,其中以古城牆、羅馬浴室、廟宇、土耳其古堡和大蓄水池等較為著名。
蘇海拉(Sukhayrah)是突尼西亞東部斯法克斯省的海港,也是國內6個主要港口之一。只有2.5萬名人口,經緯度為東經10度6分,北緯34度17分,位於薩赫勒地區加貝斯灣畔。這裡為卡塞林省杜拉卜油田輸油管的終點站,也是出口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石油的專用港,有許多大型油輪在此進進出出,非常忙碌。
班加爾丹(Ben Gardane)是突尼西亞東部城市,經緯度為東經11度13分、北緯33度8分,位於拉斯阿吉特市西方33公里處。這裡人口稀少,市內大部分是土房石屋,顯得頗為荒涼。
西迪布宰德(Sidi Bouzid)是突尼西亞中部西迪布宰德省的省會,也是現任總統本•阿里的故鄉,經緯度為東經9度30分、北緯35度2分,擁有10萬名人口,有公路西通加夫薩,東北達開羅安,是國境中部的重要城市,但是市貌並不現代化,街上甚至沒有電燈桿和紅綠燈,除了清真寺的建築有點看頭外,其他房屋低矮破舊,市容清淡,車馬也少,偶見幾家古董手工藝品店,出售有許多奇怪的東西。
加夫薩(Qafs´ah)是突尼西亞中部加夫薩省會,也是北非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經緯度為東經8度48分、北緯34度25分,位於中西部富庶綠洲中,擁有10萬多人口。對外交通方便,有鐵、公路對外連絡,當地出口物資都可經由火車運往斯法克斯港。市內交通以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為主,有美麗的凱比爾千河流過市區。
自古以來,加夫薩就以盛產磷灰石聞名,並係傑里德鹽沼區所產磷酸鹽的主要運輸中心。當地主要生產北非蘆葦草、穀物、椰棗和橄欖。
這裡有長流不息的溫泉、古老的大清真寺,以及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古羅馬時代的文物古蹟。當地的兩個古游泳池非常有名,面積各為200平方公尺,都是採用方石砌成,池中泉水清澈,水深達6公尺,池中石壁縫裡依然清泉淙淙,長流不絕。
梅德寧(Madaniyin)是突尼西亞南部梅德寧省會;擁有4.5萬名人口,經緯度為東經10度30分、北緯33度21分,位於加貝斯東南方、傑爾巴島西方、班加爾丹的西北方。這裡是椰棗、橄欖、穀物和北非蘆葦草的貿易中心,也是公路網的樞紐,在它南方的泰塔溫(Tata-win),則是橫跨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地點。這裡市面繁榮,商店林立,有很多沙漠特產的
「沙漠玫瑰」風景片、古錢和陶器玩具等紀念品出售。
康大維港(Port El Kantaoui)是位於蘇斯北側的天然良港,有許多海軍艦艇在此停泊。由於它也是一處刻意經營的遊艇休憩港,因此有許多來自歐洲各國富豪的私人遊艇在這裡停靠。港口邊更有不少長期出租的房子,提供給懂得享受人生的旅客作為長期度假之用。港口還有一些裝飾逗趣的「海盜船」,作為海上餐廳,或提供出海巡航的服務。
這個港鎮在建造時,是以休閒小鎮西迪布賽作為藍本,港口周圍有安達魯西亞式的白屋和配套的休閒設施,搭配看遊艇和藍天碧海,具有輕鬆的浪漫氣氛,吸引很多的觀光客。遊客可以沿著岸邊漫步,迎著海風,欣賞波光粼粼,船桅如林的港灣風情;也可以在露天咖啡座上,享受難得的消遙時光。入夜,七彩的霓虹將康大維港妝點得更加絢麗繽紛,飲酒作樂的觀光客擠滿了音樂流瀉的露天餐廳,伴著幽幽的海上月光,別有風味。
沙吉壤(Ksar Ghilane)是突尼西亞西南部吉比利省的小城,經緯度為東經9度53分,北緯33度,東南邊不遠處就是泰塔溫省。這個位於沙漠深處的綠洲城市,對外交通非常不便,觀光客必須先經由公路到達一些沙漠前緣的城市,再轉搭四輪傳動的吉普車,經過長途拔涉才能抵達。
這個沙漠綠洲小鎮和其他沙漠城市一樣乏善可陳,只有數千人口,市面冷冷清清,人們與風沙為伍,生活清苦,但卻也是一座小型的旅遊城,擁有一家四星級的The Pensea觀光大飯店,有非常有趣的設計,它的60間客房,是由60座用油布和麻繩取代鋼筋水泥的帳篷構成,這些帳篷都是雙人房,內部配備有豪華衛浴設備與床組,而餐廳、酒吧、會議室、圖書館和藝廊等,則集中在主建築內。飯店並附設有游泳池與觀景台,因有沙漠溫泉資源,故飯店附近長滿了椰棗樹,住客可以享受溫泉浴,很多喜歡探險的外國旅客,將這裡視作沙漠探險的「中途之家」,因此幾乎全年客滿,且多數都是老客人。
此外,國內重要的城鎮還有阿爾西布羅斯(Althiburos)、西迪泰維堡(Bruj Sidi at-Fawi)、吉賴伊拜(Ghurayyibah)、聖堡(Hatta-bah Burj)、豪邁特蘇格(Hawmat as-Su-q)、傑爾吉斯(Jarjis)、卡沙里美(Kasserimé)、邁哈萊斯(Ma-hras)、邁賈茲巴卜(Majaz al-Ba-b)、邁克塞爾(Makthar)、馬薩克(Masa-kin)、馬特爾(Ma-tir)、馬特馬他(Matmata)、吉蘭堡(Qasr Ghila-n)、古萊比耶(Qulaybiyah)、雷馬達(Rama-dah)、史塔塔(Spei-ta)和札格萬(Zaghwan)等。
傑爾巴島橄欖多
傑爾巴(Dierba)是突尼西亞最大的島嶼,經緯度約東經11度50分、北緯33度48分,它的位置在國境東部加貝斯灣的東南方海上,西北距首都突尼斯約500公里,全島面積約510平方公里,島長27公里,寬26公里。島上遍植橄欖樹和棕櫚樹,被譽為「花園島」和「綠洲島」。在島上一大片橄欖樹林中,有一棵老橄欖樹據說已有3000歲高齡,當然已生不出橄欖來,只是保留在島上當樹瑞供養。這裡的橄欖樹耐旱,所以能夠生長在雨露罕見的沙漠邊緣,並且多產、每年的10∼12月是橄欖採收季節,農人採收時在樹下鋪著塑膠布,用以接掉下來的橄欖。每棵樹三年一個生產循環期,第一年產量最多,次年中等,第三年最少,到了第四年又恢復盛產。
這座觀光島對外交通相當方便,與突尼西亞本土間有渡輪往來,除南部的肯塔拉(El Kantara)鎮上有海堤公路通往大陸外,突尼斯每天都有航班飛抵,與鄰近南歐國家間也有直升機營運。
每年都有許多來自法國、英國、德國和北歐的觀光客來此度假,島上設有許多旅館,其中達爾吉巴大飯店,可以算是全非洲最大的國際觀光豪華大飯店之一,擁有2450個床位,有非常完善的服務設備,並附設有賭場。
傑爾巴島約有16萬人口,氣候宜人,海岸風光優美,也是個著名的海水浴場所在地。島上環境非常幽靜,居民住宅設計典雅別致,即使是人們日常的生活用品,也常顯示出藝術匠心。島上有數以百計的陶瓷工廠,仍舊沿用古代腓尼基人留下來的土法製陶工藝。每年的8月,此地都舉行文化、旅遊聯歡節。
在環島沿岸,有16世紀土耳其人和西班牙人建造的堅固城堡;清真寺到處可見,分立於椰棗樹、橄欖樹、無花果、胡椒和松樹等林木之間,別有一番風味。
島上還有兩個小村落,住著猶太人的後裔,據說是在25個世紀以前,他們的祖先為逃避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的恐怖迫害,而遷移到此地。
島上最熱鬧的地方是首府霍蘇克(Houm Souk)漁港,當地擁有一處海濱市場、一個鎮公所、一個博物館和兩座猶太大會堂,其中一座猶太大會堂,是2600多年前來此避難的猶太人所建。其中的博物館內除了展出當地古代男女服裝和金銀飾物外,還有房屋建築雕刻和各式陶器等,內容相當豐富。
沙漠世界
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面積廣達860萬平方公里,從東到西幾乎布滿非洲大陸的北部,橫跨10個國家,突尼西亞所佔的只是一小部分。一望無垠的沙漠有如巨浪起伏,有些似溫柔水波,有些像同色條紋布上纖細的紋路,寸草不生的無邊無際。看似平整柔和,堅實的踩下去,是一個個漸行漸遠的腳印;鬆軟的卻是無形的陷阱,搞不好讓人跌入死忘的深淵。但在沙漠中最令人驚恐的是一陣大風吹來撲天蓋地的沙,這就是所謂「風搬沙」。
對活動在撒哈拉沙漠的人來說,他們不怕大沙漠上的酷熱,也不怕踩到陷阱,而最怕的是風搬沙。有時一夜之間,一大片如山堆的沙漠不見,在十里或百里外卻有整個小村落被沙埋沒。
突尼西亞人更討厭的是柏油公路會在一夜之間被沙堆得柔腸寸斷,公路變成一截一截的,甚至整條道路完全不見。為了維護沙漠公路,政府採取兩個辦法,一是不斷地用堆土機把公路上的沙推走,但沙也會不斷地再埋沒公路,而推土機再努力挖出公路,形成推土機前後都是沙,只有推土機附近才有公路,汽車像是陷在沙海裡;另一個辦法是在公路臨風的一側建一排阻沙柵欄,有的長達十多公里,當風起時,狂風夾著狂沙被柵欄阻住了,但大風沙也會埋沒阻沙柵欄,人們只好在原來的阻沙柵欄上再增築新的阻沙柵欄,並且節節升高,於是公路外側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這邊卻是高矗的人造沙壁。
住在沙漠邊緣的人,很少居住在地平線上,而是以地下洞穴為家。他們在選擇住屋時,都會選有小小坡度的,並且是背風背陽的,因此大都選在丘陵的小坡上,而且一個洞穴只做一種用途,住人就不作廚廁用,一般一個家都有好幾個洞,廚房、臥房和廁所各距30多公尺。人們先在平地上挖出一個籃球場般大的深坑,深約10公尺,再從坑的四壁挖出各自需要的房子,而深坑則成為院子,中間再挖個採光用的天井。
這裡人們一生都住在土裡,連死後墳墓也是在地洞裡。洞穴住宅裡牆壁粉刷得潔白,但沒有正式家具,只有地毯;也沒有真正的炊具,食物僅是一些乾果和椰棗等,偶爾有點風乾的肉,並且存糧不多。只有在少數較「富有」的人家天井上,才看得到電視天線,也是在地表上唯一現代化的東西。這種洞穴住宅,可用百年以上,它雖然不怕太陽不怕風沙,並且需要雨水飲用;但是對雨季的來臨卻也憂心忡忡,因為雨水會使土層鬆軟,滲入洞穴後導致屋內變得潮濕、寒冷,最糟糕的是說不定會因此屋洞倒塌。不過再大的雨一時也不會使洞穴淹水,因為內院挖有隱藏式的蓄水坑來容納雨水;但如果排水溝阻塞,洞穴也會積水盈尺。
撒哈拉沙漠邊緣的突尼西亞女人,仍過著幾個世紀前的生活,鄉村裡只偶爾看得到匆匆而過的汲水女人,她們蒙頭遮臉,多以黑、白兩色布包身,只有極少數用鮮紅色布。這裡不分男女,都有包頭的習慣,男人是用一條長布包頭,平時繞在頭上像帽子,風沙來時便成為蒙頭包臉的大面巾。婦女則從頭到腳都在布裡,只有眼睛前那塊布是透明的,寬僅一寸,長不及尺,能隔著布看東西。婦女們在包上這塊布後,兩手都要拉住布頭,否則布會被風刮走;但是如此無法做事,於是改用一隻手拉著兩個布頭,另隻一手做事;如果需要兩隻手都做事,那就用牙齒咬住兩個布頭;所以常見她們低頭走路,不是害羞,而是非這樣做不可。
全身包在密實衣服裡的撒哈拉沙漠邊緣的婦女,對於化妝是非常講究的,她們雖然沒有現代化的化妝品,但卻有取之不盡的天然化妝品,如香料、染料、花及口水等。口水雖不衛生,但卻是當地一種神秘的化妝催合劑。她們的化妝著重手,再次為腳,最後才是臉。
她們化妝手部十分耗時費工,並且自己無法處理,必須請人幫忙。第一步工作就是先將花和葉輾成泥漿,再混以叫做漢娜的染料。第二步是化妝師把這種泥漿含在嘴裡,用牙或舌搓成比筷子還細的半固體泥條,將它敷在手背,並可隨心所欲地編排花樣,日後染出來的花紋就是泥條的圖案。翻到手心來,工作方法依舊;又得再花口水,完成手心、指背和手縫的化妝。最後整隻手就像從泥巴裡拔出來一樣,為了怕手指動而導致泥條脫落,還須替手戴上一個類似拳擊手套的袋子。雙手化妝好後就輪到腳了,腳也分腳背、腳心和腳趾的化妝,方法和手一樣。
最後化妝臉部,臉上所用化妝品是一種取自鹽澤的紅色泥土,再混以撒哈拉獨特的紅羚花加上不可或缺的口水,敷在臉上就成,但為了預防脫泥,要用布緊緊包住頭。 根據經驗,把這些泥裡的色素染到皮膚上最少要3天,一般要7天,最好是15天,在這段時間內化妝的女人什麼事都不能做,要有耐性地忍受長期不動、不移、奈熱、奈癢的難受。拆封後會臉紅如血,手腳密密麻麻的都是咖啡色圖案。3天拆封大約可保持一週的美麗,7天拆封可保持15天的美麗,15天拆封就可保持一個月的美麗,過期就會褪色,如果還要美麗就得重來一次。
現在已經有不少已現代化了的少女,別的方面都已西化,紅豔豔的臉不再靠「泥」,使用現代的胭脂口紅方便多了,指甲也有了不同色澤的指甲油,唯有手腳依舊還保留著這種化妝法,因為那種咖啡色的花紋還沒有找到替代品。
教育、出版和媒體
全國共有1030萬人口,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3人,人口年平均成長率為9‰,人口分布很不平均,大多數居住在沿海地帶,有半數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整個突尼西亞南半部人口稀少。在全國人口中,近2/5人口年齡低於15歲,一半人口年齡低於25歲。人民平均壽命已達74.2歲,其中女性為75.63歲,男性為72.77歲。
在所有的人口中,90%以上是阿拉伯人,約佔927萬,多住在東部、東北部和城市中;柏柏爾人只有18萬,多數在草原區過著遊牧生活。另有法國人26萬、義大利人15萬、猶太人和其他族裔共佔44萬。在全國男性人口中,73%從事農業,27%參加工商業活動。
關於宗教方面,伊斯蘭教為突尼西亞國教,國內有98%以上人口是穆斯林,其中大部分為遜尼派,但是對教規執行得相當靈活,不致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會進步。法律規定每週五全天禁止售酒,因為這天要做禱告,人們應該保持頭腦清醒;其他的日子可飲酒,每天自下午1∼6時允許商店賣酒。學校裡也規定一週只用一天時間來學習伊斯蘭教義,學生們在學校中可以不必做禱告,男女學生可以一起學習。還有1%人口信奉基督教,其中大部分是天主教徒,少數是希臘正教和新教徒,且多係外來人口。另有1%人口是猶太教徒。
突尼西亞人以阿拉伯語為國語,少數人講柏柏爾語,知識份子大多數流行法語,從事工商業或旅遊業的人多會講英語。
這個國家相當重視教育,在政府預算中20%是教育經費,其教育制度實行個人自願和享受國家補貼原則,禁止種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視。政府為保證青少年受教育的權利,已實行中小學免費的義務教育制度;並加強中學及大學教育的素質,向大、中學生提供獎學金和補助,現在大學生中有60%人數享受到獎學金,高中生接受補助的人數也達到30%;國家並大力推展全民識字能力運動,全國只有5%人口為文盲。
突尼西亞實行6∼16歲的青少年義務教育,而整個教育過程是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包括大學預科1年),分為人文、數學、科技、經濟和管理等5個科目;大學專科2∼3年,大學本科4∼5年,碩士研究生2年。
一般學童自6歲開始入學,最初2年只學習阿拉伯語,後4年研讀阿拉伯語和法語。6年小學畢業後,可進入職業學校接受3年教育,或進入普通中學準備畢業後再升學。現在全國有小學約3500所,小學生約160萬多名,小學教師有6.2萬多人。
中學教育除準備升大學的普通高中外,一般中學以職業訓練為主,設有師範、公共工程、郵電、公共衛生、旅館和觀光、海事和民航等學校,使畢業生能夠順利就業。現在全國有中學約1000所,職業學校學生和中學生近100萬,中學教師3.8萬人。
全國有大學生約19萬人,其中碩士生在專門教授指導下,進行2年以上的學習和科研,學術論文考試通過後,獲博士學位;如果10年內不能通過論文考試,則自動放棄博士學位。大學有教師8000多人,其中副教授以上約有1100多人。全國有7所大學,下設95個學院。
突尼西亞第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大學)正式成立於1988年3月,校址設在首都突尼斯,下設巴努巴文學院、突尼西亞社會人文學院、新聞和信息學院、突尼西亞布爾吉巴語言學院、高等文獻學院、新聞和信息學院、迦太基•德爾邁克高等兒童幹部學院、高等教師培訓學院等。
突尼西亞第二大學(自然科學、工程和醫科大學)也是1988年3月正式在首都突尼斯設立的,下設突尼西亞數理和自然科學學院、比塞大理學院、突尼西亞高等技術教育師範學院、突尼西亞城市規劃和建築工程學院、納布爾工程師預科學院、納布爾高等技術學院、突尼西亞國立農學院、摩格拉內農業學校、邁德吉茲•埃爾•巴伯高等農業設備學校、塔巴卡農林學院、卡夫高等農業學校、馬特爾高等農業學校、突尼西亞高等食品工業學校、西迪•塔巴特國立獸醫學院、突尼西亞醫學院、突尼西亞高等衛生技術學校、卡薩爾•賽義德高等體育運動學院、卡夫體育運動學院、卡薩爾•賽義德殘疾人培訓教院、國立信息學學校、科技預科學院、突尼西亞國立工程師學校等。
突尼西亞第三大學(管理、經濟、法律大學)也是1988年3月在首都突尼斯成立的,下面設有突尼西亞政法學院、突尼西亞社會政法學院、突尼西亞經濟管理學院、高等旅館和旅遊學院、突尼西亞高等商業學院、迦太基高等商業學院、突尼西亞高等管理學院、突尼西亞高等財會學院、突尼西亞國力勞動和社會學學院、突尼西亞高等技術學院等。 中部大學(綜合大學)1988年3月在蘇斯正式成立,下設開羅安人文學院、蘇斯文學院、蘇斯法律和政治經濟學院、蘇斯醫學院、莫納斯提爾醫學院、莫納斯提爾高等衛生科技學院、莫納斯提爾藥學院、莫納斯提爾牙科學院、莫納斯提爾理工學院、莫納斯提爾國立工程師學院、肖特•馬里埃姆高等園藝學院、克薩•埃拉爾高級紡織技術學院和蘇斯商業船舶學院等。
南方大學(綜合大學,斯法克斯大學)於1988年3月在斯法克斯成立,下設斯法克斯人文學院、斯法克斯法學院、斯法克斯理學院、斯法克斯經濟管理學院、斯法克斯醫學院、斯法克斯衛生技術學院、斯法克斯工程師預科學院、斯法克斯國立學院、斯法克斯高等體育運動學院、加貝斯國立工程師學院、加貝斯高等技術學院、加夫薩高等工礦工藝學院。
突尼斯宰敦大學(宗教神學)設在首都突尼斯市宰敦清真寺內,建於1283年,是北非和阿拉伯國家有名的伊斯蘭神學院,1988年前附屬於突尼斯大學,同年11月才分出,下設突尼斯高等宗教學院、突尼斯高等神學院、突尼斯高等伊斯蘭文明學院和宰敦大學等。
曼努拜大學(綜合性大學)設在突尼斯市郊,建於2000年。
社會教育方面,全國有100多個職業培訓中心,以社會青年和各類在職人員為培訓對象;高級班為兩年,其他多短期培訓,時間自數個月至一年不等。
文化藝術方面,突尼西亞全國有20多個官方的文化機構,以及作家聯合會和藝術家聯合會等民間團體,並定於每年的10月27日為「全國文化日」,每年這一天都會組織慶祝活動,總統也會在慶祝大會上致辭,並向文化藝術和新聞界優秀人士頒獎。
在電影方面,這個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發展自己的電影事業,現在已經有多種類型和風格的電影出品,包括動作影片、社會性影片、戲劇片、新聞片和動畫片等,其中「陽台上的孩子」在法國戛納電影節等多個國際電影節上曾獲多種獎項。反映突尼西亞年輕人現代生活的影片「賽義達」,1997年在阿拉伯國家電影節中得到大獎。此外,突尼西亞每年都舉辦國際電影節和有多國參加的電影週。現在國內有48家電影院,170家電影製作公司,7個影片發行公司。全國已拍攝100部左右電影長片,有11個電影俱樂部,4個兒童電影俱樂部,14個電影愛好者俱樂部。
突尼西亞戲劇是20世紀初興起的新型藝術,最初是由埃及、黎巴嫩和敘利亞等國傳入,並受到法國和義大利等歐洲戲劇的很大影響。目前國內戲劇種類有話劇、歌劇和芭蕾舞劇,都以西方現代劇種和風格為主。海來丁宮是國家戲劇中心,也是文化部直屬的戲劇單位。卡夫和加夫薩兩地的戲劇中心,還有國家木偶中心也都全國聞名。現在全國有6個國家劇團,80個地方劇團,150個業餘劇團,692所戲劇學校,40所戲劇學院。
這個國家的音樂擁有多種風格,古典音樂主要源於西班牙安德魯斯具有古典樸實風格的努巴(Nouba),以及土耳其的詹格胡爾(Chghoul)和巴什拉夫(Bachraf);民間音樂則受到芳投(Foundou)和金達尼(Zidani)兩種流行音樂風格的影響;而阿拉伯風格音樂則源於埃及、敘利亞和黎巴嫩。1934年拉西德指導教學機構的成立,引導並促進了民族音樂的流傳。官方和私立音樂學校及1938年建立的國家廣播系統,對突尼西亞的音樂推動和傳播也積極以赴。現在國內有202個弦樂隊、245個管弦樂隊、84個管樂隊、696個各類民間樂隊、13所音樂學院,並擁有一批著名的作曲家、演奏家和歌唱家。
舞蹈方面,突尼西亞基本上是民間流傳下來的傳統舞蹈,反映了民間日常勞動、生活、宗教儀式、婚嫁和節日慶典等,形式簡潔,節奏明快,內容樸實。現在全國有689個民間舞蹈團體,50個古典舞蹈團,60個歌舞團,還有一些舞蹈學校。
突尼西亞新聞媒體也相當發達,其中的突尼西亞非洲通訊社是國家通訊社,成立於1961年1月1日,有記者和編輯130多人,抄收世界40多家通訊社的新聞電訊,並向巴黎、波恩、紐約、布魯塞爾、阿爾及爾、約翰尼斯堡、拉巴特、開羅、達卡和北京等地派駐記者。在國內有130家新聞訂戶,在各省市也有分社。
國內主要有七大報紙。其中的輿論報(Al-raey al-amm)是全國性綜合阿拉文日報,為私人商業性報紙,創刊於1993年2月16日,每週二至週日出版,每天出4開16版,日發行量約3萬份,主要讀者為突尼斯市和國內各大、中城市,以報導政治、體育、經濟和文化消息為主,對國際新聞也極重視。
時報(le Temps)是全國性法文綜合性日報,也是私人商業性報紙,創刊於1975年6月1日,每週一到週日出版,日發行量約2萬份,為4開共16版,報導內容以政治、經濟、體育、娛樂和文化消息為最多,特別重視體育新聞。
曙光報(Ach chourouf)是全國發行量最大的阿拉伯文日報,日發行量約7萬份,讀者約50萬人,還向利比亞、法國和德國等地的突尼西亞僑民發行,也是由私人發行的全國綜合性報紙,創辦於1988年11月7日,每週2至週日出版,每天出8開32版,對國內外新聞及體育消息特別重視。
突尼西亞新聞報(la Presse de tunisia)是國內全國性和綜合性最大的一家法文報紙,創刊於1936年3月12日,為半官方性質,每天4開20版,週一至週日出版,日發行量約4萬份,主要讀者是商人、職員和知識分子。重視國內外政治、社會、體育和經濟新聞。 自由報(Al haurria)是執政黨憲政民主聯盟的機關報,也是全國綜合性的阿拉伯文日報,原為創辦於1934年6月1日的行動報,1988年3月20日改為今名,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出版,星期四為8開32版,其他時間為8開28版,內容比較廣泛,有國際新聞、國內新聞、社會新聞、經濟新聞、文藝體育副刊,特別突出於宣傳突尼西亞在工業、農業、商業和教育方面的成就,還向在法國、德國、義大利和利比亞的突尼西亞僑民發行。
復興報(le Renouveau)是突尼西亞執政黨憲政民主聯盟的機關報,也是全國性的綜合法文日報,原名行動報,創辦於1932年11月1日,1990年3月1日改為現在的名字。每週二至週日出版,發行量不大,主要讀者是黨員、政府部門職員,並向法國、義大利、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各國的僑民發行。內容以報導政治、經濟、文化與體育及執政黨的活動為主,國際新聞較少。
晨報(Assabah)是國內最大的阿拉伯文報紙,也是全國性的綜合日報,為民營的商業性報紙,創辦於1951年2月1日,每週二至週日發行4開16版,日發行量大約為5萬份,發行對象為國內大、中城市的讀者,也向法國、義大利、德國、比利時及一些海灣國家的僑民發行。立場中立公正,內容多彩多姿,甚受讀者喜愛。
在廣播電視方面,突尼西亞廣播電台是國家廣播電台,屬總理府的新聞國務秘書處管轄,台長也由政府任命。廣播電台創立於1938年,1939年正式命名為突尼西亞廣播電台,擁有600名職工,播出四組節目,用阿拉伯語、法語和義大利語播音。
全國廣播覆蓋率為100%,擁有4個發射台,每天用阿拉伯語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播音,在播出的節目中,有1120分鐘用於新聞節目,有360分鐘為體育節目,1199分鐘播放文化和文學節目,465分鐘為青年節目,965分鐘為宗教節目,284分鐘為農民節目,235分鐘為教育節目,740分鐘播放文藝節目,餘下的時間分別播放兒童、服務、戲劇、經濟、科技、社會和娛樂等節目。其中最受聽眾歡迎的有新聞節目、廣播劇、電影錄音剪輯,球賽直播、說故事、專題討論、名人訪問、生活常識和科普知識,這些節目都非常生動活潑,妙語如珠,扣人心弦。
除了突尼西亞廣播電台外,國內還有一個突尼西亞國際廣播電台,以及斯法克斯、莫納斯提爾、加夫薩、卡夫和塔塔芬等5個省級電台。平均每4人有一台收音機。
突尼西亞電視台係官方機構,創建於1966年5月31日。1991年由政府授權開播私人負責承辦的地平線(Horizons)頻道;1992年11月7日開播第7頻道中央電視台,以及突尼西亞有線電視台;1994年11月7日起開播第21頻道青年台,並聯播法國二台節目;第27頻道則接收義大利一台(義大利TV)節目。
圖書和出版方面,全國有公共圖書館和書店約300多家,圖書出版社約250家,迄今已出版圖書200多萬冊,公共圖書館藏書約40萬冊。突尼西亞國際書展每兩年春季或秋季舉辦一次,有不少國家參展。
醫療和福利
突尼西亞憲法確認國民享有醫療衛生保健的基本權利,國有、公私合營和私營的三種衛生體制都為國民提供防病和治病的服務,政府建立了城市醫學院附屬醫院、地區醫院和基層衛生所等三級衛生醫療系統,向全社會提供醫療服務。
現在全國有30所醫學院附屬醫院,30多所地區醫院和120多個地方醫院,並有計劃生育和保健站、衛生所等2000多個,急救站有150多個,17個基層衛生協會、70多所私人診所,1300多家私營葯店,81個捐血站,有專業醫生7357人,3.5萬多名護士,2.5萬張病床。平均每1400人有一名醫生,平均約300人有一名護士,每412人擁有一張病床。全國享有醫療服務的人達到80%,享受免費醫療的人為8%。
突尼西亞已有效根除了天花,也控制了傷寒、白喉和斑疹等重大傳染疾病,並注意防治小兒痲痹、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改善急救服務質量,重視提高全民醫療水準,增加醫療機構、設備和疑難病症醫療科目,如已建立骨髓移植中心,採用了核磁共振設備,進行腎移植、心臟手術等複雜的治療。
該國的嬰兒死亡率為1.65%,人口增長率為1.4%,每人每日平均食物攝取熱量達到標準的2700卡路里以上,家庭平均人口為4.8人,私人住房擁有率85%,失業率為15.7%,用電率95%,飲用水率93%,電視擁有率86%,收音機擁有率80%,電冰箱擁有率69%,電話擁有率27.5%,私人汽車擁有率18.2%。目前突尼西亞人民的健康情況及經濟狀況雖不理想,但比一些開發中國家為佳。福利計劃也有進步,已擴及大多數勞工,包括老人、殘障和死者遺族的津貼,疾病、妊娠和工作傷害補助及免費醫療服務等。
婦女地位獲提昇
突尼西亞法律規定,國內婦女已經和男人一樣處在平等的地位上,不再過著被幽禁式的女奴生活,她們已經可以自由結婚,外出也不一定要戴面紗,社會上已禁止一夫多妻制,婦女也能夠自由進入學校接受教育和謀求職業,同時婦女也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法律規定,結婚必須由男女雙方當事人的同意,也建立了離婚的司法訴訟程序,授予配偶雙方提出離婚的權利;將婦女最低的婚姻年齡定為17歲;在父親死亡的情況下,母親擁有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
在家庭關係方面,婦女擁有與男子一樣的平等權利,妻子有權與丈夫共同擁有家庭財產,並有權處理自己獨立的個人財產,以及與丈夫同等支配家庭財產的權利,有權在受到丈夫傷害時提出離婚申請。
在阿拉伯世界中,突尼西亞是唯一婦女可以提出離婚的國家。婦女在離婚後可以獨立實施對子女的監護權,男人必須保證支付離婚妻子及其子女的贍養費。對於離婚家庭,應提供男孩的贍養費至其學業結束;提供女孩贍養費至其經濟能夠獨立或有固定收入,不論其是否結婚。政府並規定婦女離婚後,仍可享受家庭應有的一切補貼。
突尼西亞的勞工法規定,男女同工同酬;國籍法規定婦女與外籍人士結婚,其子女經其父親同意後,可以入籍突尼西亞;刑法並且規定根據暴力對夫妻關係的不同傷害程度加以不同程度的處罰。
婦女的社會地位如今已得到充分的國家法律保障,同時也獲得一定的肯定。目前突尼西亞婦女在高層社會中也有優異的表現,其中國會議員名額的12%、地方議會議員的22%、執政黨憲政民主聯盟中央委員的23%、中央政府部會首長的24%、政府中級及低級公務員的26%、法官的18.45%、教師的30%、新聞記者的26%、企業部門各級經理的11%、工程師的25.5%都是由女性擔任。
這個國家有20多個各類婦女組織,包括政府組織和社會專業協會及團體,在社會事務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政府婦女組織有婦女和家庭事務部,突尼西亞全國婦女聯合會,突尼西亞婦女資料情報和研究中心。
社會婦女專業協會和團體主要的是:突尼西亞母親協會,突尼西亞婦女研究和發展協會,突尼西亞全國女企業家聯合會(突尼西亞工商業和手工業聯合會的下屬機構),突尼西亞勞工總會婦女部,突尼西亞農業和漁業聯合會婦女部,婦女經濟項目建設協會,「突尼西亞21」婦女協會,持續發展婦女工作協會,以及婦女對外聯絡聯盟等。
風俗習慣
突尼西亞的風俗習慣與伊斯蘭教息息相關,即使今日國家已邁向現代化,伊斯蘭教對社會的約束力仍然根深蒂固,有關誕生、結婚和死亡等的人生大事所舉行的儀式典禮,全部皆需沿襲伊斯蘭教的禮儀。
男孩子出生一星期後,就要舉行慶祝儀式,對蜂擁而至的賓客們招待餅乾糖果。嬰兒的照料、養育、教育均由家中的女性負責。
伊斯蘭教世界中的婦女對自己的孩子有絕對的權威。不過,這種對孩子的權威在男孩舉行割禮後即告結束,這意味著孩子已越過對母親的從屬期,加入成年人的社會。
鄉村男孩舉行割禮後,便進入可蘭經學校學習讀書寫字,經過一段短期教育後,或者立即就業,或者再接受職業初級訓練學習基層技藝,然後投入基層建設,或者再進入小學接受正規的義務教育。
按照突尼西亞傳統的婚儀慣例,青年若決定結婚,要先向母親說明,告知結婚對象的姓名與住處。由他的母親前往拜訪,和對方碰面,也和對方母親聊天,以瞭解他們的家庭狀況及教養程度等。若覺得滿意的話,再請父親出面,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陪同,到女方家裡向女方的父親正式提親。
一旦雙方意見一致,就決定日期舉行婚禮,並集結友人朗讀可蘭經中的一節,婚約即告正式成立。
幾個星期後,就舉行「結婚契約」儀式,雙方父親前往清真寺,在證婚人與聖職人員面前簽署結婚契約書。婚禮前一星期,新娘需整理出閣的衣物器具,手上塗指甲油。婚禮當天晚上7時左右,新婚夫婦入洞房時,人們奏起音樂,並跳起舞來慶賀。
突尼西亞的葬禮也是按照伊斯蘭教的傳統來舉行的。人死後,由鄰近最年長者將手洗淨,為死者主持告別儀式,若死者是女性則由年長的婦女來做。遺體安置後,由親戚守護一天,隔天才由最親近的友人用擔架抬往墓地,墓地通常是位於景致最美好的地方,屍體埋葬後,立上小小的石碑作為標記。
突尼西亞全年中最重要的節慶和祭祀儀式,是齋戒月結束後兩個月所舉行的「宰牲日」祭祀。在祭祀中,即使貧窮的家庭也要殺羊,富有的家庭則殺牛和駱駝,並將肉分給其他負擔不起的人們。這一天所有家庭的飯桌上必定有羊肉,吃羊肉的意義,在於紀念「伊斯瑪儀的犧牲」。這段期間,很多人都會組成參禮團到麥加去朝拜。
齋戒月和平時最大的不同,便是穆斯林在這期間必須守戒,戒律是不能邪淫並且杜絕所有不端正的言行,太陽上山到下山前不得進食、喝水、抽煙和結婚。但是這些禁戒僅限於白天,天黑後一切不只恢復正常生活,而且更形熱鬧忙碌,幾乎徹夜不眠;隔日又是同樣的情形。齋戒月期間,體力不支的老年人,12歲以下的少年和孩童不必封齋,女性經期或懷孕中、穆斯斯林在外旅行不便封齋時,也可以不必封齋,但以後要把自己未守的齋日,在下次封齋時提早封齊,悉數還給阿拉。
在每年封齋前的幾個晚上,教徒會在清真寺聚會,總統也會蒞臨其中一座清真寺觀看月亮,以決定封齋時間。
齋戒時,每家都會準備一種用穀類烤成的薄餅,還有以當地堅果和椰棗製成的各式甜點,在慶祝開齋時食用;主婦們會提前準備,同時分送給親友及窮人享用。開齋之日就是小過年,人們在早上會帶著各種食物到親友墓前拜祭,並將這些食物放在墓前,供窮人自行拿走。
慶祝伊斯蘭教新年的禮儀叫做「阿休拉」,在這個節日裡,有錢人要依可蘭經的戒律,將收入的2.5%施捨給窮人。「阿休拉」慶典儀式開始後,人們在廣場上燃起篝火,演奏音樂,一群青年男女興高采烈地跳起舞,年輕而有朝氣的歌聲使整個村鎮充滿歡樂的氣氛。
突尼西亞有很多澡堂,都是穆斯林捐款興建的寺院資產,一些年代久遠的澡堂,至今仍保存著羅馬統治時期的建築型式,因為一般家庭沒有為淨身特設的澡盆,所以公共澡堂仍舊有存在的必要。尤其是在一些古老的城市中澡堂更是穆斯林聚會、聊天和放鬆心情的最佳場所。有些公共澡堂還設有三溫暖及按摩設備。通常突尼西亞人一個星期只洗一次澡,並且絕大多數是上公共澡堂。男人都是上午去澡堂,女人是下午前往。
一般說來,突尼西亞人的個性是寬容、深思熟慮、彬彬有禮、謹慎保守和樂於助人,而且對外國人沒有偏見,能以友好的態度相待。
在服裝方面,大多數突尼西亞人的穿著,與其他阿拉伯國家的人差不多。男的穿著阿拉伯式長袍,年輕男性的服飾多已脫離了伊斯蘭的傳統,大多身著長褲、襯衫、T恤等西式時裝,款式新潮。
婦女比較傳統的則是一襲紗服從頭蒙到腳,尤其是年紀較大的婦女仍穿著傳統的袍子,披著覆面頭巾;北部的阿拉伯婦女穿著白色的袍子和頭巾,南部原住民的柏柏爾人婦女,則一身黑色打扮。年輕女孩的打扮與世界各地女孩一樣,牛仔褲、T恤,非常大方,尤其是在城市裡,她們的穿著也非常時髦,而且總是不吝露出美麗的笑容。
突尼西亞人對「吃」的問題也相當講究,主食是大麥和由大麥製成的麵包。烤肉、烤魚和「舒爾巴」(用番茄醬與一些菜類煮製而成的湯類佳餚);特色的糕點是拌有油、糖和香料的各式小麵點;在南方,椰棗和羊肉是餐桌上常見的食品。
突尼西亞有一種傳統的美味佳餚,名叫「庫斯庫斯」它是把硬麥粉加工成小米般的顆粒,蒸熟後配上煮好的雞、羊、牛肉或魚肉和各種蔬菜、澆上肉汁後食用,香氣四溢,味道醇厚又營養。不過這道佳餚製作過程繁瑣,費時費力,因此一般家庭平時是難得吃上一次,只有在節假日或款待貴賓時才能有機會一飽口福。政府在宴請外國貴賓時,也都少不了一大盤「庫斯庫斯」。吃完這道突尼西亞的美味後,再飲上一杯薄荷茶,是一種令人難以忘懷的享受。
另一道叫做布里克(Brich)的蛋皮盒子,用雞肉和青菜做餡,皮炸得酥酥脆脆的,有點像韭菜盒子,也很好吃。裹麵包屑的炸魚,沒有腥味,相當可口。
在餐桌上,最常見的是一瓶綠油油的橄欖油,淋在生菜沙拉上,可增加味道的鮮美。用法國麵包蘸著吃,味道更妙。因此橄欖油在突尼西亞和義大利一樣,是餐桌上必備的聖品。
雖然現在的突尼西亞婦女已獲得相當程度的自由,但是有些地方還是女人的禁地,如茶館和咖啡館等。由於這個國家失業率頗高,加上一些從事農牧工作的男人,為躲避白日的炎陽,多選擇泡在茶館或咖啡館內,不用花多少錢卻可消磨一整天,因此看起來,這種地方總是坐滿了看起來是無所事事的男人。除了偶而有女性觀光客坐下來喝喝飲料外,一般突尼西亞婦女是不會光顧這種地方的,因為在當地人的觀念裡,只有不正經的女人才會駐足這種場所。
在咖啡館中,可以看到非常特別的突尼西亞水菸袋,大約80公分高,在構造上可以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下半部的底座很像一隻大花瓶,裡面裝著水;上半部像個大獎杯,菸草就是裝在頂端的杯罐裡,另外有條長長的小橡皮管插在杯座的下部,它的功能相當於中國古代的旱菸袋桿。
清香美麗的茉莉花,是突尼西亞的國花。在突尼西亞各地的街頭巷尾,到處可以看到小販兜售紮成一束束的茉莉花,一些男人買來掛在耳朵上,女人則別在胸口,有點像台灣的白玉蘭。在當地五花八門的自製香水中,茉莉花香水是非常普遍和受歡迎的一種。 在突尼西亞各地,偶而可以看到一種房屋,上半部漆成鮮豔的粉紅色,與大多數白牆藍窗的民宅有所不同,這是突尼西亞屠戶的標誌,他們還經常在屋前的庭院上,掛著一隻全身光溜溜剛被宰殺的羊隻。
原住民柏柏爾人
柏柏爾人(Berbers)是突尼西亞的原住民,他們有非常明顯的特徵,臉型和皮膚像歐洲人,只有眼球是黑色的,頭髮是棕紅色的,不知道的人常常會把他們當作歐洲人。
突尼西亞人有95%自稱是阿拉伯人種,但是他們卻或多或少都混有柏柏爾人的血統。今日的柏柏爾人,也不是純種的柏柏爾人,在近千年中,他們曾經歷迦太基、羅馬、拜占庭、汪達爾、阿拉伯、土耳其和法國人的侵略,自然成為一個血統比較複雜的民族。為了保存自己的傳統文化,最後變成穴居民族,從突尼西亞西北部一直逃難到南部,接近沙漠的馬特馬他一帶,建立他們的穴居家園,並以耕種和畜牧維生。
早期柏柏爾人生活上的需求完全自給自足,他們耕種穀物和豆類,將穀物去殼研磨成粉,製造各種食物。他們也飼養牛羊,還有雞和驢,剪羊毛製成毛線,再編織成布料、衣物。
在他們的穴居庭院中,都有一口水井和鍋爐。這口水井是柏柏爾人所有用水的來源,包括喝、煮及洗澡等。因為沙漠邊緣相當乾燥,水井的水源完全來自雨水,他們挖一個洞沉澱雨水雜質後,再流進深約6公尺的井中備用。未經消毒的水,柏柏爾人喝了一輩子,也沒聽說發生過什麼問題,據說是天氣乾燥,細菌不易滋生之故。
早期柏柏爾人洞穴的門,都是用各種方法隱蔽,以防敵人的殺害。現在已不再隱蔽,在出入口的壁門上方,都有兩個傳統標誌,一隻黑手掌印和一條魚尾圖案,黑手印是用來驅邪的,魚尾圖案為了祈求豐收。
柏柏爾人是突尼西亞的真正原住民,雖然他們現在深受阿拉伯民族的影響與同化,但是仍然保有自己的傳統和習慣。柏柏爾人的婦女絕不戴面紗,她們可以和男人一起接受教育,也可以進出路邊咖啡座等公共場所(這是其他地方阿拉伯女人所絕對不許可的),也可以到市場出售自己製造的手工藝品,或在家中接待來訪的客人。他們還有一項獨特的習俗,只要是群體進入公眾場所,都會「喔嚕嚕嚕」的尖叫,以表達他們內心的喜悅,也告訴你他們的來臨。
這個民族是刺青民族,女人刺青是為了美,通常女孩子到15歲便開始在臉上刺青,表示要開始找婆家,有意的男子可以上門求親;男人刺青則是代表強壯。
柏柏爾人們辦喜事,一般儀式要長達4天。尤其是新娘,每天要換不同的衣服,準備工作更多,前3天是新娘染漢娜的時間,各方親友前來道賀,第4天新娘穿上禮服,由男方娶走。新娘禮服是用許多珠片縫綴而成,非常貴重。在新郎方面,這4天每天都由親朋好友輪流陪伴,第一天去理髮,其他3天和親友共度最後的單身日。
喪禮簡單而隆重,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人臨終時,親友們會圍繞著不斷地叫著臨終者的名字,以免當他歸天見到真主阿拉時忘記了自己的名字。
他們通常是一個家族使用一個墳坑,死者被包在布中直接埋進坑裡,經年累月後屍體腐化為土,他的子孫仍然可繼續不斷重用這個墳坑。
迷你型國防軍
突尼西亞擁有一支袖珍型的迷你國防軍,其武裝力量實力並不足以護衛國家領土的安全,但在21世紀並無戰爭威脅的情況下,其國防能力尚稱聊表一格。同時這個國家主要是執行「預防性外交」,強調以外交手段保證本身的安全,其戰略目標是努力建立一個和睦與穩定的馬格里布地區,支持建立南歐和地中海和平穩定、互補發展及共同繁榮的區域。因此國防軍實力雖然不強,但仍然積極參與聯合國的國際維和行動,藉以維護世界和平。
根據突尼西亞的憲法規定,總統為武裝部隊的統帥,最高國防決策機構是國防委員會。國防部是政府各部門中的一個部,是最高軍事行政機關。武裝力量則由正規軍和準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為陸、海、空三個軍種。國民軍參謀部隸屬於國防部,負責全軍的作戰、訓練和後勤等工作,總統經由國防部長對全軍實施領導和指揮。
2008年國防預算佔國家年度支出的1.4%,約為3.7億美元。同年度國外軍援約350萬美元,主要援助國是法國等歐盟國家和美國。
這個國家實行徵選兵役制,應徵年齡為20歲的男性,服役期限為一年,前4個月實施基本軍事訓練,後8個月正式服兵役,如果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得延長服役期限。國家也有志願兵,其服役期限為5年。這個國家也有一些女軍人,大多從事行政和醫務工事,也有部分女兵從事軍性軍人的工作。
在軍階方面,突尼西亞軍銜分為4等11級,即將官3級,包括中將、少將和准將;校官3級,包括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3級,包括上尉、中尉和少尉;准尉2級,包括一級准尉和二級准尉。
突尼西亞全部兵力為4.7萬人,包括2.34萬名預備役在內。其中陸軍2.7萬人,海軍4500人,空軍3500人,國民衛隊1.2萬人;另外還有1.3萬名警察部隊。國民衛隊和警察部隊隸屬於內政部管轄,負責國內治安保衛和公共秩序。
陸軍兵力共2.7萬人,編組為3個機械化旅,每個旅由1個裝甲團、2個機械化步兵團、1個砲兵團和1個防空團組成。另有1個沙漠步兵旅、1個特種部隊旅和1個工兵團。
主要裝備有各型坦克139輛,內有M-60A3型54輛,M-60A1型30輛,SK-105騎兵式輕型坦克55輛。裝甲車59輛,內有撒拉丁式裝甲偵察車24輛,AML-90型裝甲偵察車35輛。裝甲運輸車268輛,內有M-113A1型和A2型裝甲運輸車140輛,EE-11型裝甲運輸車18輛,菲亞特F6614型裝甲運輸車110輛。大砲117門,其中M-101A1和A2型105糎口徑大砲48門,M-114A1型155糎口徑大砲12門,M-198型155糎口徑大砲57門。自走砲28門,其中105糎口徑自走砲10門,155糎口徑自走砲18門。迫擊砲179門,其中81糎口徑迫擊砲95門,107糎口徑迫擊砲66門,120糎口徑迫擊砲18門。火箭砲共600門,分別為LRAC-89型和M20型89糎口徑火箭砲。無後座力砲210門,其中M18型57糎口徑無後座力砲140門,M-40A1型106糎口徑無後座力砲70門。高射砲共115門,其中20糎口徑高射砲100門,37糎口徑高射砲15門。反坦克飛彈565枚,其中陶式反坦克飛彈65枚,米蘭式反坦克飛彈500枚。地對空飛彈73枚,其中RBS-70型防空飛彈48枚,M-48小榭樹式防空飛彈25枚。
海軍兵力4500人,擁有比塞大、斯法克斯和克里比亞等三個海軍基地。主要裝備為野人級護衛艦1艘。飛彈快艇6艘,其中拉•蓋利特級(法國「戰士」3型)飛彈快艇3艘,每艘裝備有「飛魚」式海對海飛彈8枚。「比塞大」級法國製P-48型飛彈快艇3艘,每艘裝備有SS-12型海對海飛彈8枚。另外還有海岸巡邏艇15艘,後勤補給艦2艘。
空軍兵力3500人,擁有各種飛機108架,其中美製F-5E/F型戰鬥機15架。教練機計MB-226K型和L型5架(可用於作戰),MD-263B型5架,SF-260C型和W型18架,L-59型12架。運輸機美製C-130H大力士型2架,C-130B型5架,「獵鷹」20型1架,LET-410型3架。聯絡機S-208M型2架。武裝直升機SA-341型5架,HH-3型2架。運輸直升機AB-205型15架,AB-350型6架,UH-1型4架。另有空對空響尾蛇式飛彈若干枚。
準軍事部隊有內政部管轄的國民衛隊1.2萬人。主要裝備有禿鷹級海岸巡邏艇5艘,牛虻級海岸巡邏艇5艘,加貝斯級海岸巡邏艇4艘,其他型號海岸巡邏艇10艘。P-6型巡邏機5架,SA-318型和319型直升機8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