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特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在2015年4月14日 (二) 08:56由Jerry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切斯特(Chester)是英格蘭西北部赤郡(Cheshire)的首府,北距利物浦二十四公里,面積四百四十八平方公里,人口約二十五萬,它的農業區與西面的威爾斯交界,是重要的乳酪產地。這個城市位於迪(Dee)河河口灣上端細砂岩山脊上,原為羅馬最強的二十軍團總部的大本營,一度是羅馬的重鎮,五世紀時被廢棄。十世紀麥西亞國王重建此城,形成這個王國繁榮的居民點。一○七一年由諾曼第威廉一世征服此地,曾遭到強烈的抵抗,但仍成功地將此地設為有王權的伯爵領地中心,後來英格蘭也以此當成征服威爾斯的基地。一一七六年建制,一二三七年歸王室管轄。

自從羅馬時代以來,這裡就是迪河的外港,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十三至十四世紀時成為重要港口。迪河淤塞後,市況日益蕭條,終被新興的利物浦港所取代,昔日的繁榮,除留下一些古蹟供追思外,仍然是行政中心,十九世紀鐵路通車後再度成為興旺的商業中心。

這個城市交通頗為方便,遊客可以從倫敦的尤斯頓車站搭乘鐵路特快車來此,車程兩小時四十五分;也可以自利物浦中央車站乘特快車前來,車程約一個小時可達。

切斯特市有數家觀光旅館供觀光客住宿,雖然沒有國際觀光大飯店的規模,但是精緻寧靜,服務品質不錯。當地的餐飲和英國其他小城一樣,相當方便,觀光旅館內多附設有高級資廳、夜總會和購物店。

整個市區被羅馬時代遺留下來長三公里多的紅砂岩城牆所圍繞,城牆的北側及東側都還可以看到羅馬時代的遺跡,西側和南側可以看到十二世紀後半期到十三世紀初都鐸式的建築。到了十四世紀,這個古城又增加了好幾個城門,同時在中心的出入口設有瞭望台、格子門和跳板橋,遊客可由東門上城牆繞城一周,目前的城牆是一七六九年修建的。

市中心的街道,仍保持羅馬時期的布局,,中世紀的房屋觸目可見,四條大道垂直交叉,主要的鬧區在水門街(Watergate Street)、東門街(Eastgate Street)和橋街(Bridge Street)一帶,這裡連綿不絕的木造商店的一、二樓都有商品展售,二樓的陽台上,有手扶欄杆包廂式人行道與對面相通,這種獨特的模式只有在切斯特市才能見到。據說這是因為大馬路上有許多羅馬時代建的關卡,通行不易,所以中世紀的商人才決定把二樓的陽台連成一線當成通道,目前都還保存得很好。

城市的東北角,有一個查理王塔(King Charle's Tower),十七世紀倡導君權神授說的查理一世在位時,曾和議會派發生衝突,因此曾率領大軍在此駐屯達兩年之久,在一六四五年九月的一次戰役中,國王的軍隊被議會派擊敗,當時的查理一世就站在這個塔上目睹自己軍隊的潰敗。現在查理王塔內所展示的資料,大多數都是與這次內戰有關的文獻和武器。城外的護城河已於一八○八年改為運河,北門則是監獄的所在地。西北角有一個突出的水塔(Water Tower),建於一三二二年,它原來是切斯特的瞭望塔,現在用來展示中世紀的史料。城牆西側中央的水門(Watergate)中世紀時是海關,從水路帶商品進入切斯特的商人在這裡加以課稅。介於西側城牆和迪河之問有一處賽馬場,每年五月都在這裡舉行切斯特錦標大賽;城牆南側則有建於一七八二年的橋門。城牆東側的新門(New Gate),有羅馬時代留下來的石柱庭園,以及最近被控掘出來的羅馬時代劇場遺蹟。

切斯特城堡一七○○年代已予重建,所留下十三世紀所建的阿格里科拉(Agricola)塔樓,現在由皇家博物館管理會管理,其他大部分古物都在格洛夫納博物館。

格洛夫納博物館(Grosvenor Museum)的位置在格洛夫納路上,是來此訪問的觀光客所必到的觀光點。這家博物館內收藏了很多珍貴的古玩,同時展示羅馬時代在切斯特境內的各種軍事基地模型,以及這座古城的考古學和歷史發展的資料。

1421962277.jpg

在切斯特東北部有一座完成於公元九八五年的教堂,是諾曼時代晚期的建築物,全部用茶紅色的砂岩為建材,外觀非常華麗。這座教堂到了一○九二年成為本篤會的修道院,並擁有四周廣大的土地和傲人的權勢,在十三世紀至都鐸王朝期問,修道院的面積又不斷向南擴張,到一五四一年又改成英國國教的教堂。

城牆東外側還有一所聖約翰教堂(Santa John's Chruch),是十一世紀時所建的諾曼式的教堂,四周風景非常秀麗。

這個古城至今還保持著通報官的角色,每到一定時問,身穿傳統服飾的通報官就會出現在市中心的水門街至東門街,手持一支響鈴,拉開喉嚨,宣布一兩則新聞,他語帶幽默,嘹亮的聲音傳得很遠。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