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 |
想去玩嗎? |
莫斯科(Moscow)是俄羅斯的首都,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交通的 中心,且係是全國第一大城,經緯度為東經37度35分、北緯55度45分,地處俄羅 斯西部東歐大平原心臟地帶,坐落在瓦爾代丘陵的東南邊緣,跨莫斯科河及其支 流烏扎河兩岸,有1條長127公里的運河通往伏爾加河,全市總面積878.87平方公 里,分為10個行政區,共125個小區。整個城市以克里姆林宮和紅場為中心,呈 環形放射狀以4000多條大小街道向四周延伸。寬闊秀麗的莫斯科河,從克里姆林 宮南面緩緩流過。在當地瓦茨人的語言中,「莫斯科」一詞的原意是「划船者」 ,但也有人認為是「石匠的城寨」之意思。 這個城市已有8831年的悠久歷史,不僅是著名的歷史古城,也是俄羅斯民族的文 明搖籃,曾多次擊退了外國入侵者,且歷劫必勝,成為俄羅斯民族的象徵和精神 支柱。它的歷史應從1125年說起,當時弗拉基米爾二世駕崩,龐大的基輔羅斯大 公國分裂成幾個小公國。1147年這裡是貴族地主伊萬諾夫‧庫切科的領地,弗拉 基米爾二世的兒子羅斯托夫‧蘇斯達里‧尤里(長臂將軍)於同年3月,曾在此 設豪宴款待盟友,因庫切科接待不周而遭處決。關於這點還有個浪漫的傳說: 1156年,尤里大公愛上了庫切科的妻子,庫切科採取某種行為侮辱了他,乃被處 決,並將領地和全部財產據為己有,隨後他的兒子還娶了地主的女兒。 後來尤里大公發現這個村莊建在一個小山坡上,挾兩河交匯之利,易守難攻,且 交通便利,就決定在此築城,將公國的統治中心遷來這裡,從此正式展開了莫斯 科城的歷史。 最初它只是一座有手工作坊的木結構小城,因地處前往當時俄羅斯政治經濟中心 基輔的商業通道上而逐步繁榮起來。13世紀下半葉,這裡又成為莫斯科公國的都 城,再加上南方古都基輔的衰落,使它成為南方北歐諸地貿易的交會點,並且控 制著從奧卡河到伏爾加河的商業通道。 1327年,伊凡一世被金帳汗賜為弗拉米爾大公後,決定將統治中心從弗拉米爾城 遷至莫斯科,並設法使俄羅斯大主教的駐地也從特維爾城遷至莫斯科,使它成為 全國的政治、經濟和宗教中心。從14世紀開始,俄羅斯人就以莫斯科為中心集合 周圍的力量反對蒙古統治者,最終統一了俄羅斯,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
有趣的是在世界名城中,和火神交往最多的城市也首推莫斯科,在它建成的頭50 0年間,發生了100多起火災,平均每次有5000多幢房屋被焚燬,其中有30次是大 火災,全城更是燒得一片焦土。由於城內的木造建築比比皆是,居民稍不謹慎就 會發生火災。據編年史學家的統計,當年平均每3年就會發生一次大火災。最早 的一次是發生在1331年5月3日,一場大火將全城燒燬。1335年,火神再次光顧重 建的新城。伊凡一世好不容易重新建造了各種住房和設施,又在1337年6月13日 的衝天火光中化為灰燼,精疲力竭的伊凡一世還未看到再次重建的新城完工,就 於1341年駕崩。其子伊凡二世繼位後,又花了兩年時間才使新城初具規模。不料 ,1343年5月31日,這個城市又一次在火神的親吻和擁抱中化為一片焦土。 在莫斯科人的腦海中留下不可磨滅印象的還是發生在1365年有名的「眾聖火災」 。當時全國各地正值大旱災,由於長期乾旱,河流水位大幅度下降,河沼乾涸, 泉水枯竭,氣溫持續上升。教堂裡時時發出陣陣沉重的鐘聲,人們都在誠煌誠恐 地祈求上帝把雨水遍灑蒼生,但太陽仍然高懸,發出灼人的光芒。火神在灼熱的 颱風推助下,從克里姆林宮以西的眾聖教堂跨出第一步,開始了新的莫斯科肆虐 ,烈焰從古老的教堂衝出,把周圍的貧民茅舍引燃,火舌很快延伸到克里姆林宮 內的建築,克里姆林宮木牆在大火中化為灰燼,兩小時後莫斯科已不復存在,數 千人在烈火中喪身。這次火災後,季米特里大公籌劃了浩大的重建工程,沿克里 姆林宮營造了一座長2000公尺的白石圍牆,因此人們又把莫斯科稱為「白石城」 。但是,這道白石圍牆也未能把火神拒於門外。 14世紀末,莫斯科有了保護神。1395年,草原蠻荒部落的塔蔑爾蘭率大軍攻向莫 斯科,瓦西里‧德米特里耶維奇大公準備率隊迎戰,但眾寡懸殊,必敗無疑。市 民乃將希望寄托於上帝,從弗拉基米爾請來了聖母像,幾乎全城的人都到城市發 源地的庫切科夫田野去迎接,在聖母像前全體跪拜祈禱,並將聖母像安放在聖母 升天大教堂內。塔蔑爾蘭獲悉此事,乃停止進門,撤離莫斯科地區,因此莫斯科 市民把每年的8月26日定為迎接聖母日,這尊聖母像也就成為莫斯科的保護神。
1433年,尤里‧德米特里耶維奇大公允許謝拉費米主教建造私人石屋,以減少火 災,此後莫斯科城內出現了大量的私人石屋。但在15世紀中,火神又曾前後16次 光顧莫斯科,最嚴重的兩次:一次發生在1445年7月,大火再度燒燬了整個城市 ,就連石頭結構的教堂也在烈火中坍燬;另一次發生在1468年,大火燒燬了5000 家民房,至少使3萬多人流落街頭無家可歸。 15世紀下半業,莫斯科的建築開始發生變化,磚瓦建築逐漸取代了木房子。1471 年,一個外號名叫蟑螂的富商在城內建造了一座磚瓦邸宅,防火性能遠超過當時 最高統治者居住的木屋。1485年,伊凡雷帝決定用10年時間改建克里姆林宮,建 造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包括聖母升天教堂、天使教堂、多稜宮等,到處聳立著直 入蒼穹的塔樓,奠定了現代克里姆林宮的規模。但是,就在改建工程進行時,市 區仍經常發生火災。1493年,一場大火再次燒燬了這座城市。同年,伊凡雷帝頒 布俄國最早的防火令,規定夏季時居民在茅屋和浴室內不准生爐子,晚上不准把 火源保存在室內,鐵匠應在遠離民舍的作坊裡作業,更不准在城區開設玻璃作坊 。這項法令頒布後,火災次數明顯減少,這個城市也成為國內最大的政治和經濟 中心,再加上由於紡織、皮革、陶器、珠寶業和商業及建築業的發展,促使莫斯 科的人口增多,市區面積擴大。 1504年,莫斯科實施一套嚴格的防火措施,建立了全國最早的消防隊。儘管如此 ,16世紀還是發生了兩次大火災,特別是1571年的那場大火將享有盛名的伊凡雷 帝圖書館付之一炬,館內蒐藏800多部出自希臘和拉丁作者手筆的手抄著作,其 中不少是孤本書或是鮮為人知的珍貴圖書。17世紀初,市內人口達到7萬多。 1649年,沙皇下令凡是縱火犯一律拋入火災現場活活燒死。1713年,彼得大帝決 定遷都聖彼得堡。但是,莫斯科作為帝國的陪都,仍是全國最大的經濟、商業、 紡織和文化的中心,1755年,建立全國第一所大學。 1812年9月4日,拿破崙率領60萬法軍佔領了莫斯科,當晚拿破崙就寢於克里姆林 宮富麗堂皇的沙皇寢宮中。但是,半夜時分市區四處火起,衝天的烈焰及灼人的 熱浪把法國皇帝從睡夢中驚醒,寬達200公尺的火舌向克里姆林宮高速推進。翌 日凌晨,在強風的推波助瀾下,那些原本孤立的火源連成了一片,成為名副其實 的火海,並已燒及克里姆林宮鐘樓,拿破崙在衛隊的保護下在「火的迷宮」中來 回奔波,最後從下水道來到莫斯科河畔,沿河奔向郊外的霍羅舍夫村,越過浮橋 抵達法軍總司令部所在地彼得羅夫行宮。莫斯科大火直至9月8日才完全熄滅,當 法軍沿著灰燼飛揚的道路返回焚燒一空的莫斯科時,昔日繁華街道已不復存在。 當時城內有26萬居民,共有8520家店舖、9151幅住房和464家工廠,這一場大火 卻燒燬了6800多家商店和6100多幢住宅。經過大火折磨的法軍士兵整日在廢墟裡 搜尋殘剩的金銀珠寶,紀律嚴重渙散,連拿破崙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軍隊已成為一 群不聽命令的烏合之眾。次月8日,拿破崙下令把殘留的克里姆林宮全部炸燬後 ,撤出了這座城市。 翌年,沙皇成立了莫斯科城市建設委員會,開始大規模的城市改建,使它成為全 俄工業品交易中心。1851年建成鐵路。1895年,莫斯科成立工人協會。1897年, 這個城市人口已超過100萬,成為全俄最大的輕工業城市和鐵路樞紐。次年,俄 國社會民主工黨在此地成立。1905年12月,莫斯科成立工人蘇維埃,舉行武裝暴 動未獲成功。1917年11月16日,蘇維埃政權在莫斯科取得勝利。翌年3月12日, 蘇維埃政府決定將首都遷回莫斯科。1922年12月30日蘇聯正式成立,定莫斯科為 首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莫斯科成為全國的軍事中心,在戰爭最初半年中,共有 36萬市民加入紅軍,有45萬婦女參加城防工事的修築。1941年10月至1942年4月 ,希特勒調集許多德軍精銳師團參加莫斯科大會戰,並下令工兵運來許多紅色花 崗石,準備攻克莫斯科後,用來建造勝利紀念碑,他兩次下令,讓柏林各家的報 紙預先留出版面,準備隨時刊登莫斯科陷落的消息。希特勒還向全世界誇下海口 ,要在冬季來臨前,佔領全蘇聯。但莫斯科市民和軍隊緊密的站在一起,挺胸捍 衛首都,許多歐在一天只領600公克麵包的極度艱苦條件下,忍著飢寒加緊軍工 生產,前線的士兵也以驚人的毅力頂住德軍的進攻。翌年1月,保衛莫斯科的蘇 聯紅軍趁德軍進攻銳力大減時,發動全線反攻,一舉消滅了德軍50個師,其中絕 大部分是在歐洲橫行了2年未吃過敗戰的精銳主力師。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鼓 舞了全世界反法西斯者的士氣。這場戰役結束後,有百萬莫斯科市民榮獲「保衛 莫斯科紀念章」,至於希特勒運來的花崗石,後來成為特維勒斯基大街上一排高 大建築物的基石。 20世紀60年代前,莫斯科一直是一座以市中心區為中心的輻射狀環形城市。1960 年,附近的一些城鎮納入市區範圍,形成了大莫斯科區。1971年經過了「莫斯科 發展總規劃」,城市布局發生很大變化。市內住宅區建設快於人口增長速度。現 在全市約有近900萬人口,住宅總面積有1.3億多平方公尺,平均每人住房面積為 14.4平方公尺,居世界各大都市前茅,99%住房有下水道及集中供熱系統、衛浴 設備,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電話,並使用煤氣和電器設備。 這個著名的綠都市,除市中心區外,因其他地區都比較空曠,所以多種上了花草 和樹木,平均每個小區擁有100公頃以上的綠地。市內綠化林帶、公園、街心花 園、廣場和草坪比比皆是。現在全市綠化面積3.4萬多平方公尺,約佔市區面積 近40%,每名市民擁有44平方公尺綠地面積,居世界之首。全市有11個自然林區 、32座綠化公園、56個區級公園、14個大花園和800個街心花園。另有8條綠色 林帶如同8個綠色楔子從市中心延伸到郊區,將市區各種綠色公園和郊區森林公 園連成一體。整個城市被郁郁蔥蔥的樹林掩蓋,林蔭路比比皆是,構成了完整的 綠化系統,使城市景色和自然環境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顯得自然開闊和寧靜幽雅 。每年4月開春時節,所有市民都要參加傳統的週末義務綠化勞動,清掃積雪、 整理綠地、種植花草、美化環境。 在市區四郊30至40公里內還有一圈森林帶,面積達7200多公頃,有11個自然森林 區像綠帶般環抱著整個市區,這不僅對淨化城市空氣、保護城市環境極為有利, 同時也為市民提供了空氣新鮮的假日休憩區。雖然這個城市有「重工業堡壘」之 稱,但由於綠化得當,因此既無工業城市常見的√霧,也沒有鬧市經常聽到的噪 音。 莫斯科雖然環境好,但是人們活得並不快樂,除了有車臣恐怖份子的陰影外,人 們不時會面臨假酒、勒索和綁票等威脅。這裡自來水不能生飲,伏特加酒也不保 險,商店都安裝鐵門鐵窗,人們擁槍自重。鑽法律漏洞和走後門路已成為莫斯科 人生活的一部分,他們認為人無橫財不富,賄賂和逃漏稅是司空見慣的辦企業手 段。 莫斯科現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工業產值居全國首位,工業部門齊全 ,擁有機械製造、金屬加工、汽車製造、化工、紡織、電子、航空、食品加工、 造紙、建築、印刷、石油加工和木材加工等行業,共有2300多家工廠;全國50% 的紡織工業集中在此地,所以享有「花布之城」的美稱。重工業發達,有國內著 名的利哈夫汽車廠、狄納摩電機廠、國家鋼鐵廠、加里寧刀具廠和葉費列莫夫機 床廠等大型企業,使莫斯科成為俄羅斯的「重工業堡壘」。另外,全國最大的商 業機構、金融機構和證券交易所也設在這裡。為了滿足工業用電和居民用電,當 地的火力發電廠用管道從北高加索和烏拉爾地區輸入天然氣為燃料,並建有大型 天然氣庫和環城管道。伏爾加河上的烏格利奇、雷賓斯克、下諾夫哥羅德、古比 雪夫和伏爾加格勒等大型水力發電廠,運用高壓輸電線向莫斯科供電。另外,城 東還建有火力發電廠。 為保護城市環境,俄羅斯政府規定禁止修建耗能源和耗水量大的工廠,禁止新工 廠在淨化設備安裝前開始生產,規定市區大氣中有害物質含量的限度,凡嚴重破 壞生態環保的企業要負刑事責任。目前,已搬遷了400家有害環境的工廠,拆除 了4500多個工業鍋爐,安裝了1.25萬多個消煙吸塵裝置,建立大氣質量監測網, 從而大大輕減了大氣污染的程度。市內還興建了五座大型垃圾加工廠,每年加工 處理垃圾約2500萬立方公尺。在收集、運輸和處理垃圾過程中全部使用機械化。
在解決城市用水方面,將伏爾加河上的雷賓斯克大水庫的水引入莫斯科河,保證 了莫斯科居民用水和工業用水。俄國人民用水都是免費的,各大城市民眾所用的 熱水不是由自家燒熱,而是由政府統一供應。莫斯科是由30個小熱水廠、15個大 熱水廠來負責提供,一來由於幅員廣大、熱水管過長,二來民眾並不珍惜資源, 據估計有五分之一的冷熱水都被消費和漏掉了。 流貫全市的莫斯科河,不僅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水源,還為發展莫斯科的水上運 輸和美化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如今這條河每天可以向城市供水500萬立方公尺 ,每天所排出的廢水也大部分得到淨化。隨著城市的發展和運輸量的增加,城市 噪音越來越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決定將幾百個櫮聲音很大的工廠遷往郊 區,對機械設備採取了各種消音措施,並禁止車輛在正常情況下無故按喇叭。 莫斯科市政建設也在不斷發展,1971年時,全市5層樓以下的建築物約佔一半。 如今,在市區內到處都可以看到高大的住宅群,9層以上的住宅樓已經佔60%,郊 區出現了許多小住宅區,一幢幢白色大樓平地而起,外觀日趨多元化,住宅樓還 設有清運垃圾的垂直管道,樓下一層有停車場和車庫。 這個城市分布在7個山丘上,平均海拔只有120公尺,地勢平坦,僅西南部有捷普 洛斯坦斯卡亞高地,但最高點海拔也僅253公尺。這裡屬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雨 量約583公釐;降雪量大,平均年積雪期達146天。每年8月,當南方尚處在酷暑 中的時候,莫斯科的秋天已經來臨。10月就開始降雪,冬季漫長且天氣陰暗,晝 長僅6個小時,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約-12.7℃,最低溫度可降至-42℃,戶外 是雪的世界,皚皚白雪覆蓋著屋頂、空地和樹枝,給整座城市披上了潔白的銀裝 ,喜歡冰雪運動的人紛紛走出室內,有的在雪地裡滑雪,有的在冰面上溜冰,有 的甚至在結冰的河上砸開一個窟窿,坐在上面釣魚。每年4月份平均氣溫為5.7℃ ,此時冰雪融化,春天來臨,萬物復甦;但6月份還會降霜,平均氣溫為15.8℃ ,夏季很短暫,只有一個多月,最溫暖的7月份平均氣溫為17.8℃,最高達37℃ ,所以莫斯科人很珍惜短暫的夏日時光。
目錄 |
莫斯科地鐵名氣大
這個城市是俄羅斯最大的交通樞紐,對內對外交通都很發達。在航空方面,它是 全國最大的航空港,擁有四座民航機場,可以與國外上百個國家的首都、大城市 及國內200多個城市連絡,每年要接待國內班機乘客2000多萬,其中乘坐國際班 機的乘客達800多萬人次。 謝列梅捷沃(Sheremetjevo)國際機場是規模最大的機場,建成於1980年, 設備新穎,是具有現代化水準的國際航空港,也是國外班機進入俄羅斯的主要門 戶。在這裡入境的旅客要接受海關檢查,海關人員坐在一道玻璃後面檢查旅客的 簽證和護照。在檢查行李時,最要緊的是要誠實地填報所攜外幣的金額,其他一 切值錢的物品也要報關。由機場到市區距離約50多公里,有長途巴士和計程車服 務。 伏努科沃機場位於西南部,是莫斯科第二大民航機場,也是俄羅 斯國內航線的主要機場,大部分行經國內西部地區的班機,以及飛航各獨立國協 成員國之間的航班,都在這裡起降。由於機場距離市中心較近,所以又成為接待 各國元首和國賓專機的機場。迎接外國元首和外賓的候機大廳和停機坪,與一般 旅客使用的候機廳完全分開。在專用候機廳門口建有一個小廣場和一條專用公路 ,這是禁區,一般人不准進入,專供檢閱三軍儀仗隊和迎送國賓使用。 多莫杰多沃機場位於東北郊80公里處,它譯成中文意思是「灶王爺」機場,這 裡專供飛往中亞、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國內航班起降。 貝科沃機場規模最小,供飛往國內中部地區的班機起降。 水運方面,這個城市雖居大陸內部,但卻是可以通往裏海、亞速海、黑海、波 羅的海和白海的「五海之港」,年貨運能力達2900多萬噸。這是由莫斯科運河、 雷賓斯克水庫、白海‧波羅的海運河和伏爾加河‧頓河運河所組成的運輸網。莫 斯科運河建成於1937年,全長128公里,河面寬85公尺,河底寬46公尺,水深5.5 公尺,包括11道船閘,雷賓斯克水庫約佔全部河道的六分之一,可以通行2000噸 級船舶。這條運河不但使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和下諾夫哥羅德市的航程分別縮短了 1100公里和110公里,而且使伏爾加河船隊可以直抵莫斯科。目前,莫斯科共有 南、北和西等三個大型河港,規模最大的是北港,又名希姆金斯基港,是莫斯科 的水路門戶,闢有莫斯科至阿斯特拉罕航線,全長3142公里,航程需時21個晝夜 ;另外還闢有至下諾夫哥羅德城、羅斯托夫和伏爾加格勒等定期航線,旅客年乘 載量達800萬人次,許多人是乘船沿河觀光兩岸的名勝古蹟。南港以貨運為主, 直接通鐵路,主要貨運物資是小麥、石油、鋼鐵和各類工業品等。西巷以運送建 築材料為主,如水泥、鋼筋、碎石、礫石和沙子等。 莫斯科是全國最大的俄羅斯鐵路樞紐,每天有2000多輛客貨運列車在這裡進出 ,客運量達200萬人次;全年接送旅客高達7億人次,營運量佔全國總量的十分之 一,有11條電氣化鐵路主幹線通往四面八方;往南有2條鐵路線,1條可至烏克斯 頓巴斯後通往各支線;另1條可經烏克蘭首都基輔,直達黑海軍港奧德薩。往西 有3條鐵路線,1條直達利沃夫;另1條經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後至布列斯特,也 可以經明斯克折向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再至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還有1條經 大盧基直抵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往北有2條鐵路線,1條經聖彼得堡直達摩爾曼斯 克港;另1條經阿爾漢格爾斯克和利諾沙後,再通往沃爾庫塔的支線。向東的鐵 路線有3條,1條往雅羅斯拉夫和彼爾姆後,到達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另1條是經 喀山至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還有1條是經薩瑪拉至車里雅賓斯克。 全市共有9個火車客運站,而且都下以列車行駛的終點站或中途站來命名的,聖 彼得堡站原名尼古拉耶夫站,是全市歷史最悠久的火車站,建於1851年,是通往 聖彼得堡的起點站。 喀山車站是全市最大的車站,外觀造形美麗,融合了古俄羅斯建築和東方建築的 風格,本站塔樓是東大仿著名的喀山城堡造型,塔頂還有一條龍的雕塑。車站內 的候車室可以容納幾千名旅客,設有兒童專用候車室。另外,這個車站還設有旅 館、餐廳和郵政、電訊支局等。旅客可以從這裡車前往中亞細亞各國及烏拉爾和 西伯利亞地區。 雅羅斯拉夫火車站是莫斯科至海參崴的特別快車起點站 ,這條鐵路全長達9000 公里以上。另外,旅客還可以從這裡前往塔拉索夫卡、瑪蒙托夫卡、扎格良斯卡 亞、庫爾斯克和薩瑪拉等地。 庫爾斯克火車站的位置最接近市中心區,位於靠近繁華的花園環行路的廣場上。 這個車站原名尼日格羅德站,這裡的列車可以開往高加索、伏爾加河工業區、下 諾夫哥羅德市、查坡落什和烏克蘭等地。 帕維烈茨火車站也位於花園環行路上,是莫斯科至烏克蘭頓巴斯的起點站。 基輔火車站是市內最漂亮的車站,列車可直達烏克蘭首都基輔。 白俄羅斯車站原名斯摩稜斯克車站,後又改名布列斯特車站。位於馬蹄形的下諾 夫哥羅德廣場上,有許多國際列車從這裡駛往西歐,所以這個車站又被譽為「走 進歐洲的大門」。 薩維洛夫火車站是莫斯科前往伏爾加河工業區的起點站,鐵路線沿莫斯科運河延 伸,沿途景色迷人。 里加火車站位於市中心區至全俄農業展覽館的路上,列車從這裡可駛向拉脫維亞 。 此外,莫斯科還擁有幾十個貨運站和洛西諾奧斯特洛夫斯基、霍夫里諾、彼羅沃 、留布林等11個大型調車站,每天要編組幾千節車廂。由於車次多,乘火車很方 便,一般都能買到當日或次日的火車票,且票價低廉,從莫斯科到聖彼得堡車程 約需9個小時,臥鋪票只需5美元。從莫斯科至烏克蘭的契爾洛夫策,全程近30小 時,車票也只有10美元,相當於一公斤香腸的價格。 由於目前俄羅斯治安不佳,一些鐵路線已成為犯罪者的天堂,特別是在外國觀光 客經常乘坐的莫斯科至聖彼得堡的火車上,犯罪分子成群結伙地作案,使許多乘 客徹夜不得安眠。據說犯罪分子作案方法很多,有的是用刀槍明幹,有的是用一 種毒氣使包廂內的乘客昏迷後作案,許多臥鋪包廂的門已經刀痕累累多次被撬, 提心吊膽的乘客有的自帶鐵鏈和鎖加固車廂門,有的只好輪流守夜,同時給值班 人員送一些小禮品,囑咐他們多加關照。客運如此,貨運就更不安全,有時一個 車後的貨物會被偷掉一半,甚至連小轎車也會被偷得無影無蹤。 公路交通也很發達,莫斯科擁有14條公路主幹線通往全國各地。 市內交通也非常方便,很少發生大都市常見的塞車現象,10多條主幹線路從市中 心呈輻射狀伸向四面八方,由5條環形路從裡向外分布,形成了蜘蛛網狀的市內 交通網,路面寬敞,中間有綠化帶,左右車道各有2至4條,最繁忙的二環路也就 是園林環城路有8線車道,而且逆向行駛不會相遇,減少了撞車事故。市中心區 的老街道一律為單行道,交叉口一般都建有花瓣式的雙層立交橋,結構簡單也不 漂亮,不適合修建立交橋的交叉路口,就讓左轉的車輛先右轉,然後再掉頭,以 免影響直行車對開。 莫斯科市內見不到人行天橋,車輛來往多的大路上廣設地下人行過街道,在市中 心的加里寧大街上,每1公里路段設有5個人行地下道。克里姆林宮附近的大街, 車輛和行人熙來攘往,每隔200公尺就有一個人行地下道,連急性子的人也犯不 著違規橫穿馬路。司機沒有旁顧之憂,連速大為提高,加里寧大街行車時速可達 90公里。為了方便推嬰兒車的媽媽,地下道入口處大多在兩側修有緩坡的嬰兒車 道。許多地下道還和地鐵入口處相連,附近有書報亭、劇院售票處、冷飲和小吃 攤等。 俄羅斯採國際通用的交通規則,車輛一律靠右行駛,只要熟悉國際交通規則,即 使俄文一字不識,在莫斯科照樣駕車自如。街上的交通標誌和分道線都很清楚, 重要岔道提前500至800公尺就標明各個方面的路名和前方居民點,複雜交叉口往 往有大幅示意圖,標明周圍的道路和重要建築物的名稱。交叉路口白天由交通警 察控制紅綠燈,夜間車輛不多的路口採用自動燈,交通繁忙的路口則由交通警察 用手勢指揮,馬路上聽不到汽車喇叭聲。一位外國記者在莫斯科工作4年,車 按喇叭次數不超過30次。此外,街頭的交通警察很多,每個交警都採用微型步話 機,能在方圓30公里內通話,主要的交叉口還停有警車。違規駕車的司機會被攔 截罰款,嚴重的要在駕駛執照上打個洞,一年打上4個洞就會被吊銷駕駛執照。
市內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車、小巴、有軌電車、無軌電車、出租汽車和地 鐵。全市有200多條公共汽車路線,總長達2100多公里,共有7600多輛公共汽車 。市內還有2200多輛無軌電車和1500多輛有軌電車,共闢有60多條無軌電車路線 和40多條有軌電車路線,電車路線總長為1072公里。公共汽車和電車主要用於市 內短途交通,以補地鐵不足,並連接地鐵進出口處,將乘客送往全市每個角落。 公共汽車和電車大約每500公尺就有一站,為了方便學生上課,公共汽車在莫斯 科大學周圍設有3個招呼站,幾乎所有的車站都設有長凳和玻璃棚,為等車的乘 客擋風遮雨雪。公共汽車和電車票價低廉,無論坐多少站,都只要1張票,車票 可以提前購買,最少買10張,每張2盧布。也可以上車買單張票,但每張要2.5 盧布,車上無人售票,乘客要自動往售票裡投硬幣,一按板手,就會彈出1張票 。這裡市民比較自律,很少逃票,經查獲要罰重款。定線小巴路線多,比較快捷 方便,每張車票3到5盧布不等,端視路程之遠近而定。 由於交通便利車資低廉,使市內出現車客運量只佔總客運量的5%,全市只有1.5 萬多輛計程車,大都不掛牌,車身一律黃色。也有一些私人車順路招攬生意,撈 些外快,可以直接議價,車資會比一般計程車便宜一些。一般說來,這裡計程車 車資並不貴,特別是年紀大的司機要價公道,服務態度也不錯。但現在有一些年 輕的計程車司機一看到外國觀光客就漫天開價。在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候客的出 租車司機,有的不管遠近開價就是30至50美元,有的會載著外國人亂兜圈子多要 錢。 當地摩托車價格便宜,只需普通工人一個月貿,但因氣候的關係,使用者不多。 市區的馬路上禁止自行車行駛,只能在郊外或運動場上使用,無人把它當作交通 工具。全市約有60萬輛私人轎車,但多係國產性能不夠好的陽春車,二手貨轎車 只要1600美元就可買到。這裡車牌頭2字號碼為77或99的是莫斯科車輛,頭2字是 50或90的是莫斯科郊區車牌,頭2字是78的則是聖彼得堡車牌。現在莫斯科家庭 擁有私人轎車的比率已達41%,但一天的汽油費足夠乘一整個月的公共汽車,所 以有車階級的人平時上下班也都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只有假期才驅車到郊區遊玩 。 地鐵是莫斯科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縱橫交錯的地鐵線路共有11條,包括10 條幅射線和1條環行線,全長320公里,有地鐵站168個,可通往市中心區,各個 大住宅區、郊區、以及莫斯科9個火車站中的7個車站,每天客運量1300萬多人次 ,最高可達1700萬人次,佔全市公共交通年客運量的52%,2007年全年載客量高 達47.45億人。 每個地鐵站通常是由進出口、自動電扶梯、地下過道、候車廳、服務台、月台和 一整套技術設施所構成,所有的進出口處都有「M」字標記。這些進出口設在3種 地方,一種是單獨的地鐵進出口建築物,另一種是附設在大商場或高樓大廈的第 一層,還有一種是和地下道相結合。中等以上的地鐵站地面常有3至4個進出口, 每個進出口的門廳內設有6至15台硬幣兌換機,自動門的自動化程度相當高。 建築宏偉、著名的莫斯科地鐵兼具防核戰功能,所以車站往往建在地下100多公 尺的深處,這些車站都建有兩級電梯,有的一級電梯就有近百公尺,站在一路到 底的扶手電梯上往下往,常會產生墜崖式的感覺。。每個人進出口都擁有3部自 動扶手電梯,一部上一部下,中間一部供高峰時刻或上或下,加快乘客的疏散。 地鐵站內備有通風設備,每小時更換兩次空氣,使乘客在100多公尺的地下就像 在地面上一樣呼吸自如。日常使用的地鐵車輛約有300列,每列有不很現代化且 互不相通的8節車廂,總共擁有2400多節車廂,每天平均開出8900多次列車,每 列地鐵車由一名司機用自動駕駛儀來操縱,列車的速度由車上傳感器接受沿線顏 色燈信號來決定:綠燈時速90公里,綠黃燈時速75公里,黃燈時速60公里,黃紅 燈時速40公里,紅燈就會自動剎車。由於使用電腦系統集中調度車次以及自動信 號裝置,使地鐵運行的正點率達99.9%,最高時速達90公里,包括停站時間在內 的運行速度也從每小時26.7公里上升到41.2公里。 儘管莫斯科地鐵每日客運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很少看到人山人海似的乘客在車站 等候,這主要是製作方向前後車次間隔一般只要2、3分鐘,高峰時兩列相隔不到 80秒,所以乘客不需要用很多時間來候車。即使是在1991年俄羅斯經濟最困難時 期,地鐵行車仍很正常。最令人讚嘆的是,各地鐵站無論是過道和自動扶手電梯 ,還是候車廳和月台,都乾淨整齊,這一點是巴黎和紐約的地鐵所無法相比的。 市內最早的地鐵站距今已有60多年歷史,但看不出一點破舊的跡象,那些精英的 大理石站台依舊完好明亮,車廂也很整潔,這除了政府重視維修外,乘車人有良 好的公共道德修養是重要原因。莫斯科人乘車,人再多,上下車都不會你推我擠 爭搶座位,年輕人上車後一般先環視一下周圍,見無老人、婦女和兒童站著,才 會坐下。列車行駛時,車上總是靜悄悄的,無人高聲講話,莫斯科人認為在公共 場合亂喊亂叫是非常沒有修養的行為,車上的乘客無論站著還是坐著,都習慣拿 出一本書或一張報紙來看。即使車上很空,人們也都兩腳收攏,規規矩矩地坐著 ,從不見翹二郎腿的張狂模樣。 在全部的地鐵車站中,有10多個是兩線交匯站,有4個是三線交匯站,所以站台 也相應有2層或3層。天橋和過道縱橫交錯,有的過道長達4公里,據說是為了應 府戰爭的需要。在候車廳和過道的兩側,都標有換車方向和出站後的街名。在地 鐵隧道壁上齊車窗處,醒目地標示著本站和此區各站的站名,以及可以換乘的路 線。車廂還貼著全市地鐵總圖,門楣上畫著本次地鐵的行駛路線和換乘站的站名 。這樣,只要略懂俄文,初到莫斯科的人,也不會迷路。莫斯科地鐵運行時間很 長,從上午6時開始,至深夜1時為止。 雖然深夜1時後,各站都關了門,所有的列車也開回車庫,但這個地下迷宮並未 停止活動,幾十輛巡道車在各條線路上檢查路況,各種清洗機、吸塵器和擦光機 也在各地鐵站忙碌起來,電工開始檢修大吊燈、燈柱、壁燈、立燈和日光燈等各 種照明設施,為翌日的地鐵正常營運作準備。 莫斯科地鐵車資非常低廉,並且可以任意換乘,即使你在地下轉一整天,遊遍所 有的地鐵站,也無須多交分文。如此便宜的票價,使得不少莫斯科人寧願把小轎 車停在車庫裡而乘坐地鐵上下班。許多外國遊客還把觀光地鐵車站視為一項花費 很少、卻變化最多的遊覽項目。最值得遊覽的是1955年以前修建的50個地鐵站, 它們的風格千姿百態,無一雷同,而且豪華得宛如宮殿,宏偉得如同教堂,裝飾 得又像博物館、藝術館,月台、候車廳和過道都採用各種耐久性強、經得起潮濕 和便於清洗的名貴大理石,採用最多的是烏拉爾淡灰色和白底紅紋的大理石、喬 治亞白紋紅底大理石和克里木橙黃色大理石等。據說僅第一、二條地鐵路線的22 個車站就用了7萬多平方公尺的大理石,這比十月革命前50年間沙皇裝潢宮殿所 用的大理石還要多一半以上。許多車站的柱子和牆壁是用一種稀有的美觀而耐久 的拉布刺多石來裝飾,這是一種深灰色底上面嵌著閃光藍點的石料,另外還廣泛 採用雲斑石、花崗石、青銅、彩石和各種陶瓷及彩釉的板片,還裝設了13萬盞獨 特的照明燈具,再加上名師高手們創作的大量塑像、浮雕和彩繪,顯得格外富麗 堂皇。許多車站甚至還用黃金來點綴各種浮雕,設計之精緻,使得這裡的許多設 計裝飾得過世界性的設計獎。 馬雅可夫斯基地鐵站建成於1938年,氣勢恢宏,地下中央大廳兩旁的站台上有兩 排整齊高大的柱子,柱基是用深玫瑰色的彩石作裝飾,柱面用不銹鋼。這些不銹 鋼柱子順著中央大廳構成了68個拱門,擎著高高的穹頂,穹頂上有26個橢圓形框 子,每個框子裡面都用彩石鑲嵌了一幅華麗的壁畫,地面上鋪著白色的大理石, 中間鋪一條紫紅色的大理石通道直通候車大廳的兩端,猶如紅地毯,盡頭是一尊 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半身塑像。由於這個候車大廳很長,所以在1941年納粹 德軍圍攻莫斯科時,蘇軍曾在這裡舉行十月革命慶祝大會和閱兵式。 蘇軍地鐵站建成於1934年,是用了80噸烏拉爾白色大理石建成的豪華車站,候車 大廳內有許多再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騎兵、坦克兵、砲兵、傘兵和海軍英 勇作戰的生動雕像,站的正中是一幅紅軍官兵在紅場歡慶勝利的巨大浮雕,這個 浮雕用了4公斤黃金作裝飾。 北極地鐵站有3排紫色的短柱形掛燈,射出的光線像絕美的北極光,地面及牆面 都是冰雪似的白色大理石,人們走進這個車站,真的像到了北極一樣。 環線地鐵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個地鐵站,建成於1953年,進出口處有5部自 動手扶電梯,候車大廳長達150公尺,高9公尺,比別的車站要大一倍以上。建築 師巧妙地運用紅色的花崗石、金光閃閃的五彩玻璃、碧玉和大理石來裝飾這個車 站。在發亮的赭紅色花崗石的地面上,對襯地矗立著72根大理石八角柱,穹頂當 中掛著一排9個水晶隻層大吊燈,每個大吊燈上有80個蠟燭形的日光燈,把整個 候車大廳照得一片通明。兩個大吊燈之間的穹頂上都有一幅壁畫,共計8幅。每 幅壁畫面積達35平方公尺,是由30萬塊各種顏色的彩石、陶瓷、大理石和五彩玻 璃嵌成的嵌石畫。這8幅彩畫中有5幅表現俄羅斯古代民族英雄的事蹟,另外3幅 是有關衛國戰爭體裁的繪畫。 摩爾斯克鐵站候車大廳是用46根白色大理石柱著,外層用不銹鋼裝飾,穹頂的花 燈鑲著青銅和水晶玻璃,閃亮而均勻的燈光把地鐵照耀得如同白晝。換車廊的中 央安設一個巨大的石柱,柱上飾以雕塑的花環。 謝爾普霍夫地鐵站候車大廳以5個大吊燈和許多大理石燈柱為照明,雪白的弧形 穹頂上裝飾著精美的塑像,顯現出一片富麗堂皇的氣象,大廳迎面的牆壁上細工 鑲嵌的壁畫是用彩色玻璃拼嵌而成,後面襯托著明亮的燈光。 儘管莫斯科地鐵早已聞名於世,令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嘆為觀止,但鮮為人知的 是莫斯科還有一條供高層官員使用的秘密地鐵和一座稱為「諾曼第」的秘密地下 城。據稱這條秘密地鐵和地下城始建於1941年,當時史達林為了對付蘇德戰爭中 可能出現的不測風雲而興建的,並在後來的東西方冷戰時期得到不斷充實改善。 這條秘密地鐵由前蘇聯KGB第15局負責控制,他們肩負著非常時期政府要員的保 衛工作。前蘇聯解體後,原KGB高級官員向新聞界故意泄漏了這個秘密,一時間 成為莫斯科市民街頭巷尾議論的熱門話題。這條秘密地鐵可以連接克里姆林宮、 前KGB總部和大劇院等政府要員經常出沒的地點,向西南穿越市中心一線環形地 鐵,從列寧體育場和莫斯科河下穿過,直達列寧山上的莫斯科大學西南側,全程 10公里。秘密地鐵終點站在諾曼第地下城,它的主體位於地面以下70~120公尺 深處,最深點在地下300公尺,可供3萬人居住。這個地鐵配置有包廂、發電站和 旅館,建築布局為多重構造。此外,秘密地鐵和地下城都擁有獨立的換氣裝置、 抽放水裝置、水管線和電線系統,而且還有1條並行的雙線汽車道,可供「海鷗 」高級轎車行駛。如果有機會到紅場去逛一逛,別忘了去紅場旁邊的大劇院前, 因為這裡的噴水池畔就有一處由鐵欄杆圍起來的秘密地鐵出入口。
幅射狀城市布局
莫斯科是個布局嚴整的都市,它以克里姆林宮和紅場為中心,一環套一環地向 四周幅射延伸,而且從內向外分別為街道環、園林路環、大莫斯科環城鐵路和莫 斯科環城公路,每個環區的作用和建築風格各不相同,反映了莫斯科不同的歷史 發展階段。街道環是莫斯科的心臟地帶,只包括克里姆林宮和紅場。園林路環以 內至街道環以外主要是政府機構所在地和商業區,大部分國家機關和主要飯店、 商店、劇場、博物館、美術館和圖書館等都建在這裡。在園林路環和環城鐵路之 間,大部分為18世紀末和19世紀建築區,包括諾沃得維奇女隱修院教堂鐘樓、俄 羅斯科學院、中央體育館、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大學、烏克蘭飯店、火車站和工廠 等。環城鐵路以外到環城公路以內是20世紀60至70年代興建的工業區和住宅區, 市內街道總長達5600多公里,主要街道有20多條。 環城公路是市區和郊區的分界線,全長109公里。環城公路以內是市區,呈大橢 圓形,從南到北長42公里,從東到西約長35公里。人口平均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 1.02萬多人,其中有89%是俄羅斯人,其餘是猶太人、烏克蘭人、韃靼人,還有 少數華人。 這個位居世界第六大的都市可以劃分為中心、北、東、東南、南、西南、西和西 北等8個行政大區。中心區位於圓林路環,也就是二環路以內,它又稱為內城區 ,是舊市區,也是全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面積約180多萬平方公尺,人口約 200多萬,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2.9萬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 一,也是克里姆林宮、紅場、政府和議會所在地,大劇場、博物館、大商店、高 等院校和名勝古蹟大都集中在這裡。中心區現有幾十條街道和幾十個大小廣場, 還有9個地段屬文物保護區,區內沒有現代化建築,但保留大批具有俄羅斯建築 風格的古建築,並有12條不准任何車輛通行的步行街。 北區是展覽和體育中心,有國民經濟展覽館、植物園和室內體育場等設施,還建 有百貨商場、豪華餐廳和大型影劇院,並新建了一批25至30層樓的現代化高樓大 廈,形成了一個具有100多萬人口的城區。東區是繁茂的森林區,樹木種類繁多 ,最常見的有白樺樹、羅漢松、白楊、垂柳和楓樹等,可以用來調節市內空氣和 儲蓄水源。東南區是工業區和污水淨化基地,這裡集中了莫斯科大部分的工廠, 全國最大的利哈喬夫汽車製造廠就是位於這個區內。南區是新住宅區。西南區是 科學城,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大學、俄羅斯科學院等許多高等院校和科學研究機構 都集中在這裡。西區是所謂的「軍事愛國主義」教育的中心,建有俄法戰爭紀念 建築物和凱旋門,還闢有紀念衛國戰爭的勝利公園。西北區是莫斯科運河中心區 ,3大河港都集中在這裡,還建有大片新住宅區,樓房聳立,式樣各異,給城市 增添了色彩。 這8個大區平均每區人口100萬以上,每個大區又劃分成若干個小區,全市共有32 個小區。二環路以內的中心大區可以分成13個小區,形成內城區:二環路以外至 環城公路,也就是五環路以內,又可以劃分成19個小區,稱為外城區或邊緣區, 面積約690平方公里,約佔市區面積的四分之三;共有600萬人口,約佔全市人口 的三分之二。每個小區約有20至40萬人,又分成幾個居住區,每個居住區約住3 至7萬人,居住區內再分成若干個居民新村。居住區內住宅套房的大小和數量, 都考慮到家庭人口的數目、年齡和職業。每幢樓內都設有處理垃圾的設施,樓下 建有停車場和車庫,附近建有商店、餐廳、學校、醫療所和郵局等,公共事業工 程完善。除鬧市外,市民的居住面積都很寬敞。 高爾基大街是這個城市的主幹大道,也是全市最繁華的街道,1935以前名叫高 爾基大街,原是一條石砌路,早在900年前就是莫斯科的主要街道,在1812年的 俄法戰爭中,保衛莫斯科的俄軍就是從這條街道開赴前線,現在已成為莫斯科最 熱鬧的通衢大道。這條大街不算筆直,從紅場出發,向西北延伸,直至白俄羅斯 火車站廣場,並連結通往聖彼得堡的公路,最寬處達60公尺,大街兩旁有100多 座7、8層樓房的建築,底層幾乎都是用花崗石疊建的,外表色彩豐富,有墨綠色 、絳紅色、天藍色和米黃色等。樓房前的人行道寬闊,美麗多姿的菩提樹碧綠成 蔭。這也是一條有名的文化街,俄羅斯美術家協會、柴可夫斯基音樂廳、木偶劇 院和滑稽劇院等都在這條街上。 這條大街的盡頭是白俄羅斯火車站廣場,高爾基紀念碑屹立在廣場中央,它是人 們從伏努科沃民航機場乘車進入市區途中見到的第一個雕像,塑造的是大師晚年 的形象,身穿大衣,右手握著手杖和大沿帽,左手插在衣兜裡,像是在漫步。這 座雕像的原型出自雕刻家沙德爾之手,可惜未能完成就去世了,他的遺志由穆希 娜、澤蓮斯卡婭和伊瓦諾娃等3位女雕塑家完成。高爾基逝世15週年時,舉行了 這座紀念碑的落成典禮,碑座上刻著一段碑文:「為紀念偉大的俄羅斯作家馬克 西姆‧高爾基而立。蘇聯政府,1951年6月10日。」這條大街除了上述3座文學家 紀念碑像外,還有法捷耶夫、奧斯特洛夫斯基。愛倫堡、庫馬奇、里亞什柯等7 位作家的故居,在他們住過的樓房門牆上,鑲嵌著刻有他們齊胸頭像浮雕的大理 石紀念像。 阿爾巴特大街是全市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一條古老街道,街名源自阿拉伯語 ,是「城郊」的意思。這條東西向的大街長500公尺,在12世紀時,克里姆林宮 是城堡,宮外幾百公尺處就算是郊區了,當年在這裡經商的阿拉伯人就稱它為阿 爾巴特。這裡一向是全市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早在沙俄時代就是貴族闊佬的聚 居地,有許多19世紀古典風格的小洋房,這些洋房都是1812年莫斯科大火災後建 造的。就在這條街上,詩人普希金告別了光棍生涯,與嬌妻娜塔利婭一齊住進53 號二層的房間,詩人布洛克則在51號和55號的樓房住過,大文豪托爾斯泰當年曾 頻頻光顧這裡的一家食品店,店內至今還珍藏藉托爾斯泰親筆寫的購貨單。 現在這條街不但是莫斯科第一條行人徒步街,也是市內9大文物保護區之一,路 面仍舊用石磚鋪設,路中央綴以花壇;更引人注目的是街道旁戴著圓形玻璃燈罩 的古典式街燈,泛濫著濃郁古老煤氣燈時代的情趣,路旁設有供遊客小憩的長椅 ,街道兩旁建築物外牆裝飾仍保持舊貌。這條街道只有850公尺長,一端是著名 的布拉格餐廳,另一端是詩人普希金的故居,雖然很短,但卻是全市最富詩情畫 意的地方。街道兩旁有100多幅沙俄時代2至3層的別致樓房,外表呈橘黃色,天 藍色、粉紅色和青灰色,遠遠望去像是彩色積木搭起來的童話世界。這些樓房的 一層都店面,有璀璨生輝的珠寶店、令人迷戀的舊書店、琳瑯滿目的禮品店、供 應熱帶魚和鳥雀的花鳥店,還有食品店、糖果店和藥房等;二樓多是俱樂部、圖 書館和錄影廳,三樓為住房。街上還有幾家20世紀初建造的電影院。 當人們步入阿爾巴特街,首先被那些街頭賣畫的藝術家吸引了目光,是他們營造 了阿爾巴特街的波希米亞文化氣息。這裡畫家們年齡不等,有的鬍髭滿腮,有的 白髮蒼蒼,他們掛在牆上或擺在商店櫥窗下的作品,流派不同,風格各異,有寫 實的風景畫,也有現代派的抽象畫;有的以宗教題材招徠遊客,但更多的畫家作 人物像速寫,顧客坐在椅子上,或者就站在路邊,全神貫注,揮筆作畫,片刻之 間就告完成,收取低廉的報酬。在牆上掛著的待售畫像之間,還掛著一些紙張, 走近細看,才知道下詩歌,大都是抒情之作。詩人就坐在旁邊的小凳子上等待著 知音購買。街頭賣畫,世界各地都有,不足為奇;牆頭懸詩求售,卻似乎只有阿 爾巴特街所獨有。俄羅斯人是一個熱鬧詩歌的民族;所以欣賞牆頭詩的人還不少 ,有的人掏出盧布,詩人不聲不響,就從隨身帶來的夾子裡取出打印好的詩稿交 給顧客而感到欣慰。 街道中間還有一些個人攝影師的攤位,他們用繩子圍一個圈,裡面擺了許多卡通 式的大型動物玩具,可以作為拍照的道具和布景。父母帶孩子們來遊玩,往往會 被吸引過去,讓孩子留下一幀紀念照片。有的攝影攤位旁還有一輛古老的花式馬 車,人們可以登上車得意洋洋地拍一張酷似舊時代風貌的照片。 這裡的首飾店門庭若市,長長的櫃台中,擺著金項鏈、戒指、胸針、耳環、袖扣 和玉器等貴重裝飾品。雖然俄羅斯盛產黃金,金價較便宜,但櫃台前仍是看的人 多買的人少。街上還有一個手錶銷售中心,它的經營方式與眾不同。店堂周圍上 設置了長列的大櫥窗,分別掛著國內各手錶廠生產的各式紅星錶,每種錶的下面 刻有編號,並且標明了特性、誤差度和價格。顧客看中那一種,就到售貨櫃台開 票付款,然後去店鋪後室領取手錶。俄羅斯手錶大都式樣陳舊,所以售價低廉。 街道兩旁還有一些零星攤販,有的賣塑膠製的藝術頭像,有的賣小裝飾品和小玩 具,還有一些街頭藝術家邊跳邊唱。 但現在這條街已過分商業化,觀光客的人數遠超過當地的市民,無形中哄抬了物 價,造成藝術家越來越市儈,連二流畫家都炙手可熱起來。地下交易在這條街上 也越來越猖獗。有人分發海報,指明何處可以購得手槍:一些書攤上可以公開出 售色情刊物。儘管阿爾巴特街是畫家活動的天地,卻不像巴黎蒙馬特高地小丘廣 場那樣充滿藝術氣息,也不像華沙古城那樣優雅悠閒;它雖然也是步行街,但比 不上東京銀座那樣繁華。但是,阿爾巴特街有它自己的迷人處,為莫斯科增添了 風韻與魅力。 加里寧大街長600公尺是全市最現代化的大街,街道兩旁都是10層和20層以上 的高樓大廈,被稱為莫斯科的「樣板街」。街上有一家老舊的紅星書店,專門出 售各類軍事書籍及戰爭回憶錄。書店還設有一項幫助讀者交換書籍的服務,有個 專門的大型書櫥,裡面陳列著幾千本讀者用以交換的書籍;旁邊還定期張貼著讀 者希望換回的書籍的書目,這樣的服務項目在別處的書店很少見。此外,市內的 主要街道還有沙多沃環行大街、聖彼得堡大街、第一米向斯克大街和雅羅斯基大 街等,在這些街道的兩旁,高樓大廈櫛比鱗次,樹木蔥蘢,每條街都建有街心公 園,設有噴泉,漫步街頭,令人精神為之一爽。 在市政建設和街道改建過程中,莫斯科人也曾走過不少曲折路。十月革命勝利後 ,俄國人滿懷砸碎舊世界的豪情,摘下克里姆林宮塔尖上代表沙皇專制統治的鷹 徽,換上象徵無產階級政權的紅五星。但是,市中心不少漂亮的建築物,如高峻 華麗的蘇哈列夫塔樓、紀念1812年俄法戰爭勝利的凱旋門等,都在20世紀30年代 被史達林當作舊世界的痕跡而一起拆除。據統計,僅1935年,市中心就拆毀了大 約500座古老建築物。然而,到了現在,莫斯科人在市郊新住宅區看膩了大同小 異的現代建築,再到市中心古老而幽靜的小胡同走走,欣賞一下上幾個世紀留下 來的小別墅和院落,總會感到耳目一新。那些挺拔的立柱、奇巧的欄杆和瑰麗的 浮雕,無不凝結著俄國歷代工匠們的心血,它們和冰冷呆板的「火柴盒」一截水 泥建築住宅相比,不可同日而語。怪不得老莫斯科人常對遊客說,不看看莫斯科 的舊建築,就不會真正了解這個城市。 在1971年制訂的莫斯科城市發展總體規則中,制訂了城區擴建的原則是建新和修 舊並重,使古今建築和諧一致、相得益彰,一共要修復1800個古建築和文化遺跡 。但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又發生偏差,當年就出現了共產黨執政以來大規模拆 毀古蹟的第二次浪潮,文學家契訶夫故居、別林斯基故居和音樂大師拉赫瑪尼諾 夫故居都被拆掉而改成綠地,作家布爾加科夫舊居成了變電所;文學家阿克薩科 夫父子的故居也一度面臨化為瓦礫的厄運,幸虧市民舉行抗議活動,才得以倖存 。1986年,政府制訂古蹟保護修復綱要,才使這些古建築得以有效保存。物以稀 為貴,老房子拆一幢就少一幢。目前市內86%的建築是1956年以後建的,1918年 十月革命以前建的只佔房屋總面積的3.8%。現在,上幾個世紀遺留下來的1867幢 古建築,全都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對象,另有2000幢20世紀初建的房屋也陸續 列入國家文物保護清單,並在市中心列出9個文物保護區,區內房子一律不准拆 除,萬不得已需要拆遷別處或改建,都要經過一個由歷史學家、藝術家和建築藝 術師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討論批准後才能動工。一些廣場、街道和小區的改建方案 還在報上公布,廣泛徵求市民的意見。 除了阿爾巴特街外,市中心還有4條古街被列為文物保護區,一條是保持著18至 19世紀「貴族區」風貌的克魯鮑特金街;另一條是建有許多18至20世紀初的莊園 和別墅的赫爾岑沃羅夫斯基街;還有一條是具有500年歷史的基洛夫大街,著名 文學家格里鮑格多夫和詩人普希金都曾在這兒留下足跡;最後一條是赫梅利尼茨 基街,街道兩旁有許多古老的住宅,由於這條街地勢起伏,胡同錯綜複雜,成為 市交通局考核汽車司機駕車技術的考場,能在這裡駕車自如,技術一定合格。
西方商品充斥
住宿是俄羅斯觀光事業的最大障礙,旅館內部設施兩極化,除了少數觀光飯店 和外商合資飯店外,大多數旅館雖有雄偉的外觀,但卻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內部裝潢和設備卻和外觀成反比。有的號稱五星級飯店,但實際上只有兩星級的 水準。只要遠離莫斯科以外的觀光地區,雖號稱當地最具規模的觀光旅館,設備 皆比不上西方國家一般風景區的度假旅館。但市內也有一些真正的五星級觀光飯 店,設施和西方國家的標準相差無幾,還有一些合資飯店也不錯,但房租也和西 方國家看齊。 市內觀光飯店房間數量明顯不足,真正稱得上觀光飯店的只有20多家,客房數總 共只有1.6萬多間。由於莫斯科民房寬裕,所以越來越多的莫斯科人把自己的房 間租給外國觀光客,賺錢貼補家用。通常在火車站和巴士站前面,就有許多這種 民宿「老板」在拉客;一般來說,這種民宿房租低廉,包租一個月只要120美元 。這些年在莫斯科的中國「倒爺」大多租這種房子,可是幾個月住下來,房東往 往說什麼也不願再租給中國人住了,他們嫌中國人把房間弄得又髒又亂,還在房 間裡做飯,把餐廳的刀叉盤碗在臥室和客廳到處亂丟,衛生間總是泡著髒衣服和 臭襪子,地毯上弄得圈圈點點,廚房裡油漬斑斑,澡盆內一層黃鏽。打開房間任 何一個抽屜,都少不了破盆子、廢紙、空瓶子和香煙頭,還有吃剩的鹹菜或速食 麵,沒有一個地方整潔乾淨。目前,市內所有旅館都對外開放,但就是對中國人 去住不勝惶恐。 麗池卡爾登(Ritz Carlton)全球知名的連鎖大飯店,是一棟9層樓的大建築, 擁有334間客房,基本套房每晚房租1000美元,總統套房要1.6萬美元,比杜拜帆 船飯店還貴。 民族是四星級飯店,位於莫霍瓦亞街,樓高六層,有170間標準房,61間套房 ,設施完備,房租260至300美元。 國際也是四星級大飯店,由美國人投資建成於1980年,擁有許多服務設施,有 數百間客房,房租240美元。 國際旅行社四星級飯店位於特維爾街,樓高22層,擁有446間客房,一夜房租 為160至190美元。 俄羅斯(Rosslya)三星級大飯店是座21層樓大而無當的建築物,坐落在莫斯 科河畔,西邊1000公尺就是莫斯科的心臟地紅場,建成於1976年,獨佔四條街, 有5500間客房,能接納8371名住客,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飯店,目前仍是歐洲第一 大飯店。是個正方形的建築物,四面都有門,很難分出那個是正門,剛住進去時 總弄不清方向,並且從一個門到最近的一個門要走150公尺。這家飯店每層都有 幾百間客房,所以每一層都設有餐廳,二樓還有一個供大型旅遊團集體用餐的主 餐廳,這裡沒有圓桌,不是方桌,就是長方桌。每間客房設施古樸而莊重,顯眼 的是那些木製家具,木板很厚,一律呈紫檀色,顯得非常笨重;茶桌上的茶具也 是仿古的,茶壺大肚子高手把,茶杯也是厚墩墩的,電冰箱上放著仿18世紀形狀 的俄國花瓶。房間裡的沙發一律不用套子,沙發面料的顏色和席夢絲床面的顏色 以及床罩的顏色都是一樣的,而且質地相同,窗帘布圖案有點古色古香。這家旅 館雖然號稱五星級大飯店,但實際水準頂多只有兩星級,房間裡有一台24吋黑白 電視機,每一層只有一台公用的彩色電視機。每個房間都有收音機,安放在床頭 ,顯得又大又笨。房內鏡子極多,牆上、辦公桌前、門上、衛生間內都有,據說 俄羅斯人認為鏡子能驅逐邪氣,所以到處都是鏡子。但房內卻沒有熱水瓶,只在 每層服務台邊才設有一個熱水瓶,旅客喝開水要另外收費。衛生間內的毛巾和浴 巾都是化學纖維或亞麻布做成的,又粗又硬,擦在皮膚上非常不舒服;香皂的味 道也是怪怪的,東方人聞不習慣。這家飯店的衛生情況不佳,曾有旅客在「莫斯 科時報」上刊文說房內有大老鼠和蟑螂,導致這家飯店不得不全面封館滅鼠消毒 。 大都飯店(Metropol Hotel)靠近波修瓦大劇院,是全市最豪華的旅館,是一家 四星級飯店,有400間客房,最便宜的單人房每日房租330美元。它建於1919年, 是棟由蘇格蘭和俄羅斯著名建築師共同設計的典雅建築,外表雖平淡無奇,只是 一幢五層樓的黃色建築,但內部裝潢非常氣派,大理石地板和牆面、水晶吊燈、 彩繪玻璃天花板,再加上寬敞的空間,令人難以相信自己是置身在俄羅斯。大餐 廳面積很大,過去曾是列寧演說場所之一,英國著名導演大衛‧雷恩也曾在這裡 拍攝過奧斯卡得獎影片「齊瓦哥醫生」,大文學家托爾斯泰也曾在這裡住過。 宇宙(Cosmos)飯店也是莫斯科最現代化的國際觀光大飯店之一,是幢坐落在 鬧區中的現代化半月形摩天大樓,高達26層,擁有1200間客房,服務設備比較新 穎,每間房都有大型的玻璃窗,旅客站在窗前,可將莫斯科全市景觀盡收眼底。 但電梯設計很不科學又不方便,單層和雙層遠遠分隔在大廳左右兩側,而且15層 以上和以下的電梯也分開,沒有開關按鈕,旅客若住在15層以上,就要換乘兩次 電梯。這家飯店內有從事色情活動的女郎,其中有不少是來自鄰國的淘金撈女。
莫斯科(Moskva)飯店規模也很大,獨佔4條街,擁有上千間客房,另有購物街 、餐廳、咖啡廳、會議廳和大停車場等服務設備,外出交通方便。 烏克蘭三星級飯店是史達林時代的典型建築物,樓高29層,外觀雄偉壯麗,中 央高、兩側低,建築物頂上的高高塔尖直指雲霄,塔尖上還有一顆五角紅星。擁 有1609間客房及餐廳、土特產品店、酒吧、夜總會和狄斯可舞廳等服務設備。房 租60至180美元。 觀光者(Intourist)大飯店位於紅場旁邊,高達22層,建成於1970年,原是 美國駐蘇聯大使館,後因KGB特工在樓內安裝了隱秘的竊聽系統,美國遂放棄了 它,另建新館。於是,前聯聯最大的國際旅行社就接手改為旅館,開闢了1500多 間客房。它雖號稱五星級飯店。但燈光昏暗,電梯老舊,地毯汙濁,餐廳簡陋, 給它評兩顆星級都已太抬舉了。 薩伏伊(Savoy)大飯店是一家由芬蘭的INFA旅館集團和俄國合資的五星級飯 店,也是全市首家設有賭場的大飯店,位於日丹諾夫大街3號,賭場裡只收外匯 ,不收盧布,尤其是喜歡使用信用卡的顧客。這個飯店招收大學或專科學歷的人 擔任員工,並由專家負責訓練,傳授他們服務方式和管理方式,也准許員工收取 客人小費。由於政府禁止用現金賭博,因此在這裡外國人只能用佣卡或外幣兌換 籌碼來進行各種賭博。所以,贏客只能取到由芬蘭銀行開立的支票,並且這種支 票也只能在俄羅斯境外兌領現金。 阿羅斯塔(Aerostar)飯店是前蘇聯為了舉辦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而興建的四 星級飯店,共有415間客房,現由加拿大和俄羅斯航空公司合資經營,主要接待 各國商務代表團和商人,每日單人房最低租金也要215美元。 蓬塔(Penta)飯店也是當年為了舉辦奧運會興建的四星級飯店,現由德國和 俄羅斯合資經營,擁有數百間高級客房以及新穎的服務設備。 雷狄遜(Radisson)飯店,位於基輔火車站附近,是一家由美國和俄羅斯合資 經營的四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數百間標準房及少數套房,另有餐廳、酒吧 、咖啡廳、舞廳、土特產紀念品、庭園和大停車場等。 肯賓斯凱(Kempinsky)飯店坐落在莫斯科河畔,是德國和俄羅斯合資經營的 三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這裡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有200多間舒適的客房,以 及餐廳、會議廳、咖啡廳、舞廳、酒吧、美容室、健身房和大停車場等服務設施 。 金環大飯店位於外交部大廈對面,落成於1998年,是座外表銀灰色28層樓高的 大建築物,擁有400多間優雅的客房,以及良好的服務品質。觀光客在這家4星級 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投宿,房租中已包括了一客豐盛的西式早餐在內。 文藝復興也是一家四星級的國際觀光大飯店,擁有487間高檔客房,其有標準 房472間,豪華套房11間和4間總統套房。另有12個不同標準的洽談室和宴會廳; 1個可容納300人的自動化會談廳,有5國語言同步翻譯設備。這個地上10層地下2 層的大飯店,適於商務人員投宿,附設有各式餐廳、銀行櫃台、旅遊及租車櫃台 、健身房、游泳池、桑拿浴、購物街和大停車場等,有賓至如歸的服務品質。 此外,莫斯科比較有名的旅館還有十月、巴爾丘克、老北京、明斯克、貝爾格萊 德、烏拉爾、日出、陽光、阿拉木圖、星星、紅寶石、全俄展覽中心、克雷拉茨 科耶和喬普霍斯坦等。市內還有一些小旅館和民宿,設備比較簡陋,只有客房、 公共浴室和公共洗手間。 莫斯科是個大都市,所以也有上千家大大小小的餐廳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台灣、 東方、北京、布拉格、烏克蘭、孟買、京都、柏林、布達佩斯、羅斯、阿格拉維 、俄羅斯、莫斯科、烏茲別克、索菲亞、蘇維埃、綠寶石、騎士、雪花、列加塔 、國家、阿拉格維、巴庫、水晶、圖爾克梅尼亞、昆采、切廖穆什基、南方、埃 列布尼和羅索什等,大多數都是供應俄國口味的菜餚,少數也供應匈牙利、捷克 、保加利亞和中國口味的名菜。其中的北京酒店,是一家專門為西方人士、觀光 客和俄羅斯權貴們所設的中國式豪華大餐廳,地址設在莫斯科大圓路一號 (Bolshaya Sadovayal)。這家公營餐館據說可以供應200多種中國菜餚,其中以 海蜇皮、龍蝦、花菜和松花皮蛋等最受歡迎;燕窩是這家餐館的名菜,炸雞、鮑 魚、海參、竹筍、炸春卷、炒雞丁、紅燒豬肉、白斬雞和干貝芥菜,也使顧客們 趨之若騖。莫斯科外國文出版局印行的莫斯科導遊手冊裡,還特別加以介紹。滿 庭芳、麗麗王和唐人等大酒樓,也是第一流的中國餐廳。 布拉格餐廳位於阿爾巴特街頂端,是家相當堂皇的大餐廳,上下3層,底層大廳 是衣帽間,有7、8名穿制服的侍者殷勤接待來客,客人離店時取出外衣還會幫客 人把外衣穿上。登上大理石樓梯是二樓主餐廳,一般都要預訂座位,只有三樓餐 廳偶爾才有空位。這家餐廳不供應酒,連啤酒也不供應,只有礦泉水等飲料。有 的餐桌旁會有一隻大魚缸,魚缸內彩色的熱帶魚舞姿翩翩。餐廳深處的音樂台上 ,有鋼琴和小提琴演奏員各一名,他們演奏一些古典名曲和流行樂曲。女小提琴 手還一邊拉著琴,一邊繞場到每張餐桌前向顧客致意。 烏克蘭餐廳也是市內較有名的餐廳,顧客也需預訂座位。這家餐廳裝潢美觀,美 酒音樂,頗富羅曼蒂克情調。 一般來說,市內各觀光飯店都有附設的餐廳,觀光團旅客3餐供應無缺;如果是 自助旅行,則要事先預訂餐廳位子。俄羅斯大飯店雖然設備不佳,但二樓主餐廳 不錯,供應的主食是麵包、油餅和各式西點。麵包有兩種:一種是類似大瓜形的 白麵包,用餐時要把它切成小片,放在較大的盤子裡;另一種是其貌不揚、但營 養豐富的黑麵包。米飯只做配餐用,而且是像元宵般大小的鹹飯團,只能當菜吃 。和麵包相配的是各種奶油和果醬,奶油分裝式樣很多,有的弄成蠶蛹狀,有的 包成小扁方盒,果醬一般裝在小塑膠盒中。菜餚分熱菜和冷菜兩種,但以冷菜為 主,這家餐廳冷菜式樣很多,每餐總要先端上一盤沙拉,中間有幾片酸黃瓜和鮮 辣椒,有時還供應沙拉拼盤,擺成各種有趣圖案,常見的是把沙拉堆成一隻公雞 的造型,用紅蘿蔔片剪成雞冠,用芹菜葉作雞尾,看上去富有美感。冰淇淋的造 型也頗具匠心,在鋁製的高腳杯裡先盛上幾勺冰淇淋,再放上幾顆紅櫻桃,洒上 幾滴紅色的果汁,猶如一朵盛開的白蓮花。有的冷菜拼盤幾乎像一幅精美的山水 畫,一個荷包蛋會製成一個有片片白雲襯托的一輪金黃色圓月;海邊聳立一塊用 牛肉丸子做的礁石,下面擺上幾縷油炸蕃薯絲,猶如波濤滾滾的海水;紅、青蘿 蔔雕刻成一對戀人,紅男綠女相偎相依、漫步海灘,令人不捨得下刀叉。熱菜以 牛排和豬排為主,像中餐的炒菜幾乎沒有,牛排和豬排全是精瘦肉每塊足有3兩 以上,而且燒得很嫩,常常帶有血筋。湯類東方人多喝不習慣,因為他們調味料 根本沒有魚露、醬油、醋和味精,桌上放的調料品是胡椒、鹽和芥茉。吃魚的時 候往魚盤子裡放幾片鮮檸檬片,用酸來解腥味。冷飲是西餐中不可少的,飯桌上 總是先放上一些礦泉水、汽水、果汁露和可口可樂一類的涼飲料,飯後都上一道 冰淇淋,量很大,有時往往是一小碗,東方人一般都吃不完,奶油很多,味道不 錯。咖啡和茶也是西餐中不可缺少的資料,多半是在飯後才上茶或咖啡。這個餐 廳每天早餐都供應鮮牛奶和酸牛奶。 麥當勞位於高爾基大街上,開張於1990年1月31日,是俄羅斯境內開設的第一家 美國速食漢堡大王麥當勞的分店,有700個座位,僅次於北京的麥當勞分店,是 世界第二大麥當勞店,開張以來門庭若市,熱鬧非凡,每天有1.5萬多人光顧。 這家店以白色地板、金色長柱、一塵不染的鋼製櫃台,以及熱情好客的服務態度 吸引顧客。店內的數百名服務員個個笑容滿面,他們是從2.5萬名應徵者中精選 而出的,其中大多數曾在加拿大的漢堡學院受訓。由於俄羅斯馬鈴薯不合麥當勞 的品質要求,所以這家漢堡店所用的馬鈴薯都是自荷蘭運來。來這裡就餐的有三 分之一是外地客;當地人來吃漢堡的,多半只叫杯冰淇淋、一個蘋果派和一包薯 條。 市內一般的餐廳大多不合東方人的口味,所供應的肉類不外是烤牛肉、雞排、炸 魚和烤魚。湯的種類較多,滋味也不錯;但是蔬菜種類很少,多以生菜為主,並 且吃來吃去多數是黃瓜。這裡餐廳的餐飲有個特色,就是麵包多,牛油多,甜點 粗而膩人。這裡的麵包有黑麵包、白麵包、大麵包、小麵包、長麵包、圓麵包、 胖麵包和瘦麵包等,真是五花八門。甜點是一般是蛋糕、冰淇淋,但是奇甜無比 。俄國女人過了30歲後,身材胖得像水桶,這跟她們的嗜吃甜點大概有很大的關 係,俄國一般家庭對於吃,是低水準和馬馬虎虎的。一些家庭主婦到行人道邊的 公營水果亭上買水果,多數只能買到一些比乒乓球稍大而且有點腐爛的蘋果。一 般的家庭午餐,只有幾片冷麵包、一塊牛油和一鍋羅宋湯而已。 這裡還有許多咖啡屋,較著名的有北京咖啡屋、愛麗她、阿拉拉特、豎琴、藝術 、宇宙、友誼、紫羅蘭、青春、江嬰粟、君影草、聖彼得堡、夏天、青年、莫斯 科之星、林憩、鵜鶘、布拉格和涼爽等咖啡館,而且還相當西化,內部布置摩登 ,氣氛浪漫,除了爵士音樂外,還有西方新潮派的狂熱音樂,樂聲震耳欲聾,情 人座上更是紅男綠女偎依,但多是西方人士和在莫斯科出現的第一代有錢人的子 弟,他們總是身著舶來品,打五顏六色的領帶,厚底鞋子,飾以白縐紗,蓄著長 髮,塗髮油;還有一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莫斯科小姐們,在那裡和朋友們喝咖啡 抽煙,跳舞接吻,真是羅曼蒂克。 莫斯科滿街都是售物亭,大多是個人經營的雜貨亭。售物亭以販賣民生消費品為 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過仍以菸酒為大宗,水果酒有櫻桃酒、橙酒、 檸檬酒、椰子酒、鳳梨酒和香蕉酒等。售物亭的趣味不止這些,亭內的櫥窗裡泡 泡糖和保險套並列,有的居然還能看到公開陳列男性性器官模型。在市區廣闊的 行人道上,隔不多遠就有一個賣冰淇淋的小攤販,莫斯科的市民們都愛吃冰淇淋 ,無論男女老少,一邊走路一邊啜著冰淇淋,是他們喜愛的一種享受。路邊還有 許多做小生意的小販,他們向行人兜售橙子、檸檬、汽球、糖果、飲料、書籍和 玩具等。路邊還擺有許多投幣的售貨機,專門出售飲料和糖果。 周末的街頭,經常可見結婚彩車,這是一種裝飾著彩帶的出租汽車,載著新人和 他們的親友緩緩地穿過鬧市,有時停在紅場旁邊,穿著禮服的新人走到無名英雄 墓前獻上鮮花,在克里姆林宮紅牆下攝影留念。結婚彩車經常停留的另一估地方 是列寧山上的一片高地,這裡可以居高臨下,遙望市區,莫斯科市容盡收眼底。 據說19世紀俄國貴族革命家赫爾岑和奧和廖夫在這裡盟誓,誓要推翻沙皇的專制 統治。現在新婚夫婦和他們的親友在這裡徜徉,自有另一番的山盟海誓。 每年有3個節日是莫斯科街頭最熱鬧的時刻,一個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另一個 是五九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還有一個是六一二俄羅斯獨立日。5月是莫斯科人 最喜歡的美好季節,漫長的冬季過去了,街頭的積雪也已融化。冬日裡難得見到 陽光的人們,現在有機會在春天燦爛陽光下散步,和煦的春風吹綠了樹枝和草地 ,到處飄蕩著丁香花和金合歡的芬香,小夜鶯也飛來助興,它們躲在樹叢中從深 夜唱到黎明。五一節之夜,市內各主要樹道五彩繽紛,夜空中不斷出現節日的禮 花和焰火,青年人可以在紅場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蔚為壯觀的是5月9日的莫斯科街頭,這天是俄羅斯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 紀念日,在這場反法西斯戰爭中,俄羅斯人民獻出3000萬人的生命代價,所以他 們歷來都很重視紀念這個節日。上午9時,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從四面八方絡繹 不絕地來到高爾基公園,人群中有許多身穿早已褪色的軍服胸前掛滿了勛章的退 伍老兵,他們之中有的人佩戴將軍的肩章,有的身穿校官制服,有的人雖已白髮 蒼蒼,卻戴著普通士兵的肩章,就連胖胖的老奶奶也穿上自己當年的女兵服裝。 公園裡的高音喇叭時而播放雄壯的軍樂,時而是纏綿的抒情歌曲,如「卡秋莎之 歌」和「青年團員之歌」等,這些歌曲曾激勵著當年蘇軍士兵在極為艱苦的條件 下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 在莫斯科運河的河濱大道上,許多老兵老淚縱橫地聚在一起,一些當年的校官手 舉一塊木牌,牌上寫著××集團軍××師,不斷地高高舉起,看看能不能召集到 當年的老戰友。中午時分,川流不息的人群仍不斷湧向高爾基公園,使節日氣氛 越來越濃,只見公園裡萬頭鑽動,軍旅飛揚,笑聲和叫喊戰友的歡呼聲混成一片 。許多老兵還帶著自己的兒女和孫子,甚至曾孫來和戰友們會面,這種一家幾代 人走上街頭共享勝利日的喜悅已成為莫斯科人的傳統活動。據說有許多老兵是從 各共和國遠道而來參加這個盛會,而且還享有免費乘車的優待。莫斯科大劇院前 的廣場也是老兵見面的傳統地點,這一帶有許多飯店和咖啡館,對那些在飯店裡 預訂了座位的老兵們來說,這個會面地點是很方便的。這個勝利紀念日不但是老 戰士的節日,並且似乎把昨天、今天和明天連結在一起,使老一代人和青年一代 人有了加深彼此了解的機會,也表達了人們對老兵的敬意。 莫斯科是全國的藝術中心,全市擁有高爾夫球和勞動賽艇等250個俱樂部。電影 院共有119家,主要的有小白樺、布達佩斯、塔林、埃里溫、切廖穆什基、維佳 濟、青年、刻赤、火星和土星等,共有6.8萬多個座位。有新話劇院等話劇院23 家。大型歌舞劇院有28家,最出名的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波修瓦劇院,位於 市中心最熱鬧的舊廣場中央,高21公尺、長25公尺、寬26公尺,可以容納2153名 觀眾,這裡經常有歌劇、芭蕾和交響樂團等表演,只有少數優秀的表演者才能在 此演出,很多市民省吃儉用,將省下來的錢買票參觀這裡的演出。,這個劇院豪 華典雅的建築風格堪稱一絕,外觀是一棟白色花崗石的羅馬式建築,八根希臘式 圓柱昂然矗立,屋頂上有座阿波羅駕著戰車威風凜凜的黑色雕像,劇院牆壁上裝 飾著金色浮雕花紋,天花板則有淡青色彩繪的繆斯女神,加上全部紅絲座椅,顯 得美輪美奐。 馬里劇院與波修瓦劇院齊名,就在不遠處,建於1824年,演出以話劇藝術為主 ,真實地反映出俄羅斯文化生活在社會思想發展上佔有的重要地位,同時也培養 出不少知名演員。在劇院的入口處,設有俄國名劇作家奧斯托夫斯基的雕像。 市內享有盛譽的文藝娛樂殿堂還有諷刺劇院、國家大劇院、莫斯科大劇院、莫斯 科小劇院、莫斯科藝術劇院、莫斯科杜羅夫劇院、塔干卡話劇喜劇院、莫斯科國 立中央木偶劇院、國立兒童音樂劇院、俄羅斯回家交響樂團、柴可夫斯基音樂廳 和莫斯科馬戲團等。 莫斯科大劇院(Bolshoi Theater)是俄羅斯人民的驕傲,也是俄羅斯藝術的精 華匯集地,俄國人常說如果你到了莫斯科,不到莫斯科科大劇院去看看就等於沒 到過莫斯科。這所世界聞名的大劇院坐落在離紅場不遠的斯維爾德洛夫廣場上, 是一幢淡黃色的俄羅斯古典建築,已有200多年歷史。最初位置在彼得洛夫卡大 街上,因此得名「彼得洛夫斯基劇院」。1805年,一場大火將它焚燬。1825年才 在現址上重建,並成為當時歐洲第三大劇院。1853年,一場大火又將它夷為平地 ,許多人認為它再也不會重新建築起來了。但在1856年再次得以重建,而且規模 更大,成為當時僅次於義大利米蘭市著名的斯卡拉歌劇院的世界第二大劇院。十 月革命後又多次擴建,使它更加雄偉。大劇院門前有一座小巧別致的街心花園, 每到夏日,鮮花盛開,噴泉如柱,是遊客憩息的好地方。 大劇院的正門前庭非常雄偉,由8根粗大雙人合抱的愛奧鳦亞風格大圓柱支撐起 嵌有浮雕的三角牆頂,圓柱上有繁雜的雕花,顯得莊重和諧,頗具古希望建築的 遺風。入夜時分,劇院門前巨大晶瑩的噴泉水柱,在強烈彩燈照射下,與門庭上 的8根大圓柱交相輝映,顯得格外迷人。在三角牆的頂端,有一座阿波羅駕駛馬 車的黑色銅像,顯得古樸壯觀。阿波羅是希臘神話中太陽和光明之神,也是文化 藝術的保護神。在這組雕塑中,阿波羅腳踏戰車右手揚鞭,左手握住﹡繩,威風 凜凜,鞭策著四匹神馬放足飛奔,非常生動,銅像中的這四匹神馬,前蹄騰空而 起,振鬃長嘶。據說四匹神馬分別象徵著音樂、舞蹈、戲劇和歌劇藝術。劇院的 內部裝飾更是華麗,富有俄羅斯民族風格,人們步入正門後,就可以到達用大理 石金門成的寬敞大廳,左右兩邊的牆上,各有一尊典型的俄羅斯浮雕像,大廳的 右側是座供觀眾休息的小吃部和咖啡廳,左側有衣帽間和醫務室。 穿過一條長長的拱廊,便可到達金碧輝煌和豪華莊重的演出大廳,整個大廳都是 用金色藝術品和浮雕布置起來的,除了底層的普通觀眾席外,還有5層環狀包廂 ,舞台正面和兩側的底層包廂,是劇場中最好的座位,以前曾是沙皇和貴族的專 用包廂。這裡可以容納2150名觀眾,所有的觀眾席都是用紫紅色絲絨鋪織成的, 在古雅的燭形燈火柔和照耀下,顯得華麗莊重、古色古香,整個大廳宛如一座用 各色鮮花裝飾起來的美麗花壇。包廂門口垂著厚厚的門帷,雪白的牆壁上刻滿塗 金的浮雕花枝。大廳圓頂正中淡青色的天花板上,精心彩繪著七位栩栩如生的繆 斯藝術女神,她們手持各種樂器,翩翩起舞,衣裙飄揚,形態優美傳神,加上屋 頂正中垂掛著的巨大枝形水晶吊燈,映照著舞台上紅絲絨的大帷幕和觀眾席上紫 紅色絲絨的坐墊及扶手,使整個劇場顯得富麗堂皇。 莫斯科人到這裡觀看演出,男士都要穿上燕尾服或西服,女士一律穿晚禮服和古 典式的長裙,衣冠不整的一律謝絕入內,這是沙皇時代就已經形成的規定。另外 ,演出開始後,遲到的觀眾只能在大廳等待,直到幕間休息時才能入內就座,據 說這一規定就連當年沙皇也帶頭遵守,以示對藝術的尊重。此外,這個大劇院也 是前蘇共歷任頭目經常光臨的地方,建有秘密地下道通往克里姆林宮。 在正門的二樓還闢有大劇院紀念品展覽大廳,人們在這裡可以了解到大劇院建院 以來的輝煌藝術成就,200多年來大劇院一共上演了幾百個劇目,俄國的古典歌 劇芭蕾舞藝術在這裡獲得充分的發揮,並獲得顯赫的國際聲譽,被譽為「俄羅斯 歌舞劇的搖籃」。許多俄國一流藝術家的作品都在這裡舉行過首演。格林卡的歌 劇「伊凡‧蘇薩寧」、穆索爾斯基的歌劇「鮑里斯‧戈東諾夫」、義大利威爾第 的歌劇「奧賽羅」和「茶花女」、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天鵝湖」和「睡美 人」、普羅科菲夫的芭蕾舞「羅密歐與朱麗葉」、哈恰圖良作曲的芭蕾舞「斯巴 達克」等許多大型優秀劇目,分別代表了大劇院藝術發展的不同階段,成為大劇 院的傳統保留劇目,長期以來,這些劇目以俄羅斯民族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著千 千萬萬的觀眾,影響之大,遠超過了國界。 展覽廳中人們可以看到各國曾經在這裡演出的著名劇照和傑出藝術大師的塑像或 照片,如1824年首次演出格林卡著名歌劇「伊凡‧蘇薩寧」和1877年3月首演的 著名芭蕾舞劇「睡美人」、「青銅騎士」、「巴赫奇薩拉依的淚泉」、「斯巴達 克」、「奧賽羅」、「吉賽爾」、「羅密歐和朱麗葉」等劇照。館中還陳列著著 名芭蕾舞大師烏蘭諾娃、瓦崗諾娃、曾莉謝茨卡婭、瑪克西莫娃、列別辛斯卡婭 、扎金斯卡婭和歌唱家阿爾希波娃、維杰爾尼可夫等人的塑像。在第二次世界大 戰莫斯科保衛戰期間,大劇院的藝術家們被送往邊遠的古比雪夫市,在4年艱苦 的戰爭中,許多藝術家經常深入前線和後方,為士兵和民眾舉行了一萬多場音樂 會,有12名藝術家到前線演出時陣亡,所以館中也陳列著這12位烈士的大理石雕 像。 目前這個大劇院共有1800多名藝術家,轄有芭蕾舞團、歌劇團、管弦樂隊、合唱 團和話劇團,可謂精英薈萃,人才輩出。特別是大劇院的芭蕾舞團,更是蜚聲全 球。芭蕾舞藝術自出現之日起,便逐漸形成三大流派,以俄羅斯古典芭蕾舞影響 最大,它以悠久的歷史,優良的藝術傳統和高超豪放的舞姿而聞名於世,在俄國 眾多的芭蕾舞團中,大劇院芭蕾舞團不愧為王中王,可以說大劇院之所以享譽全 球,主要是這個芭蕾舞團的功勞,它幾乎演遍了各國的大都市。 大劇院不僅以上演古典名劇聞名於世,而且成為俄羅斯舞劇和歌劇藝術的最高學 府,培養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蜚聲環宇的傑出舞蹈家、指揮家、作曲家、演奏家 和歌唱家。特別是1918年,俄國戲劇界鼻祖斯坦尼拉夫斯基在大劇院成立表演訓 練班以來,為大劇院表演手法的日臻成熟和人才輩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劇院 最傑出的舞蹈家是西方譽為「世界芭蕾舞超級明星」的烏爛諾娃,她不僅是俄羅 斯人的驕傲,也是大劇院的驕傲。21世界20年代後,大劇院之所以在國際上享有 崇高的聲譽,都與她有直接關係,人們稱她為「俄羅斯芭蕾之神」。1981年,聯 合國教科文組織為她的80歲生日在巴黎隆重舉行了一場晚會。1984年,她的故鄉 聖彼得堡為她豎起半身塑像,這是前蘇聯政府首次為活人豎立的紀念像。現在, 這個大劇院經過200多年不懈的努力和藝術實踐,積累了一整套創作和表演經驗 ,形成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每年演出季節中,要上演五十多個劇目,平均每月 演出52場。 莫斯科小劇院位於莫斯科大劇院旁,建成於1824年,是全市最古老劇院之一, 創始人是19世紀俄國著名話劇藝術表演大師米哈伊爾‧雪普金和巴維爾‧莫查諾 夫。這個劇院是19世紀俄羅斯進步文化的活動基地,當時俄國一批傑出的文學家 如別林斯基、赫爾岑、杜布洛柳波夫、普希金、格里勃多耶夫、果戈理、奧斯特 洛夫斯基和托爾斯泰等人所創作的劇本,都曾在這裡上演過,對民眾的思想啟蒙 活動起了重要作用。目前以演出俄羅斯古代話劇為主,也演莎士比亞和莫里哀的 話劇。 莫斯科藝術劇院(Moscow Art Theatre)位於特維爾林蔭路22號,由俄羅斯戲劇 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聶米羅維奇‧丹欽科於1898年創立,最初劇團由業餘演員 組成,這些演員來自「藝術和文學協會」與「莫斯科交響樂團協會」的戲劇班,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丹欽科在德國邁寧根劇團的影響下,開始對演員作有系統的 訓練。同年10月23日舉行首演,演出了托爾斯泰的名劇「沙皇費多爾」。這個劇 院上演的第五齣戲是契訶夫的「海鷗」,因而名聲大振,從此海鷗就成為這個劇 院的院徽,法國近代戲劇之父安特萊‧安托瓦納、英國著名導演戈登克萊和萊因 哈特,以及英國名演員吉爾古德等人,都曾先後在這裡工作過。1917年十月革命 後,受到列寧和盧納察爾斯基的扶持,近幾十年來輔育了許多實驗性劇團。 這家劇院的新劇場是由建築師庫巴索夫花了10年時間才完成設計圖,於1972年落 成,是幢沉甸的建築物,門前是三級巨石台階,夾著兩道小石階。劇場正面的外 牆是用赭色石磚砌成,沒有窗戶,牆上安裝著四盞形狀不尋常的燈,既不是現代 化的霓虹燈,也不是螢光燈,而是古色古香用黑色鐵框罩著的燈。進門後,休息 廳非常寬敞,但不規整,不方也不圓,全部舖紅色地毯,休息廳內也沒有窗戶, 晝夜全靠燈光照亮。廳內豎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丹欽科的上半身塑像,分別擺 在一根碑柱上,柱前一塊半公尺高的平台上刻有裝飾性圖案。旁邊有幾張單人軟 椅,後面是一盆花,擺在一平方公尺的木架上,離地約有半公尺高。休息廳內還 擺有各種式樣的軟椅,有的有靠背,有的無靠背。在這些座位附近有花壇和水池 ,有展覽櫥窗和禮品陳列櫃。牆角上還擺著一些齊胸高的胸瓶,從天花板上垂下 來奇形怪狀的燈具,別具一格。 休息廳旁有個小吃部,一邊是櫃台,供應礦泉水、百事可樂和夾心麵包;另一邊 是用矮牆隔開的雅座,供應快餐。整個小吃部布置考究,從雕花的桌椅到酊玻璃 燈盞,都別有一番風味。莫斯科人到這裡看戲,衣著整齊,如同參加盛會,節目 單上還註明:「開場後禁止觀眾入場」,以示對藝術的尊重。劇場內的布局呈現 代派風格,可以容納約1350名觀眾。 莫斯科杜羅夫劇院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動物劇院,位於市內的動物之角小廣場 上,由俄羅斯著名丑角兼馴獸師弗拉基米爾‧杜羅夫創辦於1910年,當時只是個 簡陋小劇場,1971年改建為高大的圓形劇場,設備齊全。這座劇場有4個入口處 ,分布在東、西、南、北等方向,每個入口處上方都有兩頭狼手持長號角吹奏的 青銅塑像,線條簡潔生動,活靈活現。南方入口處是正門,房頂上有頭大象雕塑 ,前面兩腿高高騰空而起站立著,用長長的象鼻表演頂著一根銅管的平衡節目; 這個塑像是這家劇院的院徽。劇場的舞台在正中央,觀眾席圍繞著舞台由低往高 呈圓形分布四周。動物劇院上演的節目輕鬆愉快,動物不僅能表演馬戲和雜技, 且還能在童話劇中扮演各種角色,如兔子扮演鼓手、小馬駒扮演舞蹈家、狼扮演 成洗衣婦;最精彩的節目是人獸同台演出,如聖誕老人和掃雪的熊在一起、小紅 帽姑娘與大灰狼同台演出、狼的三合土用手風琴伴奏、貓樂隊在人的指揮下居然 能演出美妙的樂曲。這些節目是由劇院創始人杜羅夫編創的,世代相傳至今。目 前劇院的負責人是娜塔莉婭‧杜羅夫,她是杜羅夫家族的第四代藝人,劇院裡還 保留著當年杜羅夫本人親自製作的古代動作雕像。 塔干卡話劇喜劇院位於契卡洛夫街與拉季謝夫街交叉處,佔據了街頭的三角地 。它成立於1964年,前身是莫斯科喜劇院,1971年改建,外形具有現代派建築風 格,好像幾個不規則方形的大盒子套在一起,牆壁突出的部分伸延到人行道上空 ,高高的紅磚牆上有一些白邊窗戶。牆上鑲嵌著一塊紅色花崗石紀念板,上面嵌 有銅鑄的列寧雕像,刻有一行俄文,註明1920年5月13日列寧曾在這裡向工人發 表演講。在休息廳內立有劇院創始人著名導演留比莫夫的塑像,牆上掛著主要演 員的照片。劇場的舞台上沒有幕布,喜劇院雖然只有30年歷史,但已經上演過許 多劇目,不少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如杜思妥也夫斯基的長篇小說「罪與罰」、高 爾基的小說「母親」等,改編的劇本帶有強烈的政論性,有時還藉古典作品的語 言針貶時弊,深受觀眾歡迎。 莫斯科國立中央木偶劇院位於繁華熱鬧的高爾基大街上,是世界著名的木偶劇 院之一,除了舞台劇和芭蕾舞外,木偶劇也是俄國引以為傲的國際級水準的戲劇 劇種之一,它在俄羅斯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但真正將木偶戲水準提升到顛峰的是 20世紀俄國最優秀的木偶戲大師奧勃拉茲佐夫(Obraztsov),他於1923年首次在 莫斯科成功上演了現代木偶戲,這位出身於莫斯科大學物理系的高材生,以高超 的技巧和嚴謹的風格很快成為俄羅斯現代木偶藝術的創立人。從1931年後,他一 直擔任國立中央木偶劇院院長,直到他90歲去世時為止。在他生前多達幾十次的 牽團出國演出中,他們所表示的木偶節目使國外觀眾為之傾倒,有的節目仍有全 世界流行。他還創造了一種能用兩隻空手作木偶表演示範的方法。 這家劇院木偶戲的木偶操縱方法有三種:一種是用手指套入木偶中央操作;另一 種是以拉索方式來操縱木偶,在木偶的眼珠、眼瞼、鼻嘴、頭髮和頸項及手腳等 各部位都有活動機關,牽索就操縱在演員手上,有時一個較複雜的角色,往往需 要兩、三個演員來聯手操縱;還有一種表演方式是讓真人穿上道具與木偶同台演 出。劇院有一個表演訓練班,專門負責為全國各地的100多家木偶劇院培養演員 。 劇院每天要演出兩場,白天一場專供學校學校觀賞,晚上一場是正規演出,有些 節目規模很大,如「阿拉丁神燈」和長達2小時的「莫格涅」等,竟有100多個木 偶同時登台表演。現在俄羅斯政府雖然不如當年蘇聯政府那樣全力支持藝術表演 活動,但對兒童喜愛的木偶戲劇還是很重視,凡是兒童觀眾觀賞木偶戲劇一律免 費入場,成年人也只收非常低廉的票價,如果沒有政府的財政補助,這家擁有 200多名演員的劇院連薪水都發不出來。此外,劇院還附設一家全國聞名的木偶 藝術博物館,館中陳列著許多當年奧勃拉茲佐夫出訪世界各國時收集回來的各國 木偶,有爪哇的傀儡、英國的丑角木偶、印度和人一樣大的木偶及烏克蘭的走輪 木偶,另外還有來自中國、蒙古、法國、義大利和日本的木偶,千姿百態,引人 入勝。 國立兒童音樂劇院位於維耶納德斯基大街,前面有個小廣場,廣場中央噴水池 四周是美麗的花壇,還有許多雕像,出自俄羅斯當代雕塑家克雷科夫、布爾加諾 夫和葉菲莫夫之手。這些雕塑都是兒童文學作品中的主人翁、神話故事中的小精 靈和動物故事中的小伙伴。這個劇院是一幢長方形建築物,劇場正面有五個大門 ,每個門上都刻著大型浮雕,房頂上豎立一隻飛鳥和豎琴交織在一起的院徽,劇 場的內部結構與眾不同。更像是兒童娛樂中心,休息廳有四、五間,明亮富麗, 色彩斑斕,牆上繪製著各種鮮豔的壁畫。有個休息廳的綠色地毯中央立著一個圓 型大鳥籠,內有金絲雀、鵪鶉和鸚鵡等鳥兒,飛上飛下,唧唧啾啾;鳥籠頂端有 尊火雞雕像。另一個休息廳內的裝飾也很特別,聽中央屋頂上掛著三個雕像,一 在吹笛、一在彈琴、另一在演奏。它們分別是民間故事中的三位音樂人物保揚、 列里和奧飛,廳內擺有一架鋼琴,會彈琴的小觀眾可以即興彈奏。劇院有兩個劇 場,大劇場有1200個觀眾席;小劇場只有3000個觀眾席,是專為兒童舉辦交響樂 音樂會的場所。 大劇場內除了正中的舞台外,旁邊還有2個輔助舞台,3個舞台可以連成一片,寬 約60公尺。中央舞台的幕布是一幅大畫,取材於歌劇「薩特闊」,表現主人公薩 特闊在海底王國彈琴的情景。觀眾的座位分成3段,顏色各不相同,前部座位藍 色,和中央舞台平行;中間綠色座位略高一些;後部紫色座位更高一些。有趣的 是這家劇院總是在演出前一小時開門,演出結束後一小時才關門,以便讓小觀眾 在劇院內玩耍。劇院中還闢有小畫室,室內擺著畫有民間圖案的桌子和椅子,桌 上有彩筆和紙張,看戲前後或中場休息時,小觀眾可以在這裡揮毫作畫,然後張 貼在室內的展覽板上供大家欣賞。劇院內還有一間故事室,滿牆都是大壁畫,由 帕列赫民間的藝人繪製,畫中的人物都是歌舞劇中的主角,如寶石花公主、左撇 子、紅小鬼、魯斯蘭和柳德米拉等。演出的內容適合少年觀看,成年人也可以帶 學齡前兒童前來觀看,但這些學齡前兒童到了劇院後有時不願看戲,反而喜歡遊 玩,所以這家劇院還設有一間「小弟弟小妹妹遊藝室」,家長們可以送孩子到這 裡玩耍,遊藝室內有各種各樣的玩具,從車輛、飛機、木馬、布娃娃到小鋼琴等 ,應有盡有。另外,這家劇院還為沒有戲票的家長們準備了一間等候室,父母可 以將孩子交給工作人員,由他們把孩子送入劇場看戲,工作人員將一個帶有牌子 的項鏈掛在孩子的脖子上,這種牌子是劇場的特有標誌,意思是讓所有在場的觀 眾能夠關心帶牌子的孩子。沒有戲票的父母可以在等候室內的閉路電視看到劇場 舞台的演出,散場後再把孩子接走。 柴可夫斯基音樂廳位於大花園街,是全市規模最大、音響效果最好的音樂廳, 這裡上演的節目以交響樂為主,莫斯科交響樂團和全俄廣播交響樂團經常在這裡 舉辦音樂會。俄軍戰旗歌舞團下轄的合唱團經常在這裡登台獻藝,這個合唱團的 前身是世界聞名的頓河哥薩克合唱團,節目是清一色的男聲大合唱,氣勢磅礡, 令人振奮,使人領略到俄羅斯合唱藝術的精華。此外,每4年一次的柴可夫斯基 國際音樂比賽,也是在這裡舉行。 在全球享有盛名的莫斯科大馬戲團坐落在列寧山上,離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大學 很近,是一幢圓形現代化建築物,每到夜晚就放射光彩奪目的霓虹燈光,把整個 馬戲院裝扮得像神話中一座寶石花水晶宮殿,凡是到莫斯科來觀光的外國遊客, 幾乎都要到這裡欣賞精彩的馬戲表演。步入大門後就是寬敞的休息廳,分上、下 兩層,呈圓長廊形,人們可以沿著長廊繞著整個劇場散步,長廊內側的牆上用大 玻璃鏡子鋪蓋,使長廊顯得寬敞明亮。在-30℃的嚴冬,莫斯科人照樣吃冰淇淋 ,所以休息廳內出售冰淇淋的攤位生意興隆。劇場中央的舞台可以自動升降,在 幾十秒內換上一台全新的布景和裝置。舞台效果的裝置也很講究,可以從空中降 下茫茫大雪,使觀眾感到和真的一樣,但落到地板上後,卻看不到任何雪的痕跡 。這個劇場是久負盛名的俄羅斯國家馬戲團的主要演出場地。 馬戲團成立於1927年,近80年來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馬戲演員,並且馬戲團 也是奧運選手們退休後轉業的第二春,演出效果當然是令人嘆為觀止。現在有 100多名各民族的演員,分別組成幾十套節目。有些節目如馬術表演、走鋼絲、 耍狗熊、耍獅子和老虎等都很精彩,大狗熊不僅能走鋼絲,且能在鋼絲上翻跟斗 ;還有駱駝、駱馬、驢子和山羊等,也能做出高難度的表演動作。有一個叫隱身 人的魔術節目也令人大開眼界,開始時有一輛無人駕駛的摩托車駛上舞台後突然 停下,這表示「隱身人」已經進入舞台,接著隨廣播喇叭的解釋,台北的「隱身 人」坐上轉椅,在桌子上打電話,用鋼筆和紙寫字,還能搬東西,似乎有一個人 在舞台上活動。實際上這些表演,都是採用了最新的跟距離遙控電子技術來操縱 。還有一些串場的滑稽節目,也頗受觀眾歡迎,滑稽演員化妝成一對青年戀人, 男青年為了博得姑娘的愛情,跪在姑娘面前對天發誓,但結婚後卻對女方百般挑 剔,喜新厭舊,表演動作誇張逗人;一位演員請一位觀眾上台,看上幾眼後,蒙 上眼睛在幾秒鐘內就能畫出一幅速寫人像,形象生動。空中飛人是全場演出的壓 軸戲,劇場頂部設計成奧秘莫測的星空,在碧藍的夜空中繁星閃耀,隨著柔和的 音樂伴奏,一位輕盈的女演員在不斷轉動中的燈光照射下,突然出現在半空中, 她飄舞在夜空,動作熟練自如,儘管難度很大,但飛行的幅度和空間很寬,還要 在空中做出各種各樣的翻騰動作。整場演出,節目安排得很緊湊,精彩的節目一 個接著一個,一氣呵成。 一般說來,莫斯科人員酷愛藝術的民族,兩個多世紀來不僅造就了無數的藝術大 師,並給人類留下一批極為豐富的藝術遺產;一部世界藝術史如果缺了俄羅斯, 那將是不可想像之事。 當地人的夜生活以歡看芭蕾舞,聽交響音樂會和歌劇,以及看電影為主。這個 城市擁有世界超一流的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和歌劇團,並有一批具有國際頂尖水 準的芭蕾舞大師、指揮家、鋼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歌唱家,從20世紀初到 現在,有一大批俄羅斯籍的藝術大師活躍在歐美舞台上,就連世界著名的紐約芭 蕾團的創始人,以前也是俄羅斯的舞蹈家。儘管前幾年莫斯科政局動蕩、物價飛 漲,但市民們對藝術仍然一往情深,各種高雅的藝術演出仍然相當活躍,這些超 一流的芭蕾舞團和交響樂團出訪歐美國家時,不僅場場爆滿,而且每張門票最低 也要120美元,但在莫斯科演出時,票價卻很低,過去只需10盧布,現在雖然漲 到兩美元,但市民的收入現在也已水漲船高,一般都還負擔得起。所以,每晚到 劇場觀看演出的人很多,特別是代表國家水準的莫斯科大劇院門票更是極難買到 。由於票價低,各劇院門前總有一批賣門票的黃牛,一見到外國人開口就是一張 20元,而且毫無講價餘地,因為這個價格對歐美觀光客來說還是很便宜的。 每年的9和10月是文藝節目演出的旺季,市內各主要劇團都非常繁忙,到處張貼 自己的演出海報,演出內容也多彩多姿。著名劇院上演的,大部分是古典名劇和 經典名著芭蕾舞和歌劇,各劇院一般按月預告演出曲目和演出日期,每月莫斯科 文化活動有一張各場音樂會、芭蕾舞、歌劇、馬戲和話劇的演出內容一覽表,在 劇場出售或是在地鐵出入口和地下道的售物亭中出售。外國觀光客如果想自己挑 選節目,可到地鐵出入口售物亭購買一本附有地鐵圖的小記事本,上面刊載所有 劇院、電影院和旅館的地址及電話號碼,請導遊或翻譯打電話到劇場去洽詢,便 可知當天的節目和演出時間。另外,地鐵出入口售物亭還專門預售當月各劇院的 門票,票上都標示有地點、時間和種類,音樂會、芭蕾舞、馬戲和木偶戲等都有 特定的符號,一看就知道。如果委托國際旅行社購票,一張「天鵝湖」芭蕾舞門 票索價120美元,但在開演前半小時趕到劇場外,黃牛票叫價只要10至20美元。
市內各觀光飯店一般都設有賭場,全市最氣派的賭場設在薩伏伊飯店內。卡西諾 賭場位於高爾基大街接近紅場的邊上,是全市最有名的一家賭場,也是外國觀光 客常去的一處夜生活地點,入場費10美元,一律用美元下賭注,不准拍照,有21 點、吃角子老虎機和輪盤賭等。特維斯卡亞街有點像紐約的第五街,是夜總會、 賭場、餐廳和精品店雲集的地方,一到晚上街道兩旁耀眼的霓虹燈不斷閃爍,至 於能夠進入這些場所消費的人,除了了外國觀光客外,還有一批數目雖少但卻在 不斷增加的俄羅斯第一代新富人。一般人民的生活並不富裕,無力承受這些醇酒 美人加賭博的高消費液生活。過去觀光飯店的夜總會只對外賓開放,本地人是不 准進入的。但現在只要你有美元,任何人都可以進去消費。現在的市場經濟已經 造就出莫斯科第一代富人,這批人大約有30多萬,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中,他 們大多數是商人和私營企業主,出入駕駛自用車,穿戴名牌進口服飾,一擲千金 毫不吝嗇,也不忌諱大多數同胞還生活在困苦中。現在俄羅斯人民的貧富差距像 高山與深谷一樣,莫斯科的極富階級,出門都坐價值15萬美元的賓士600轎車, 保鏢前呼後擁,他們在歐洲買高級別墅,子女也在歐洲學校就讀。其中約有60% 的新貴走的是巧取豪奪的路子,他們把前蘇聯垮台時掌管的國營企業據為己有,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把偷偷摸摸的不法勾當發揚光大。這些極富族生活奢侈,即使 以西方標準看來都屬罕見。在通往克里姆林宮的特維司卡亞大街上的非洲女皇時 裝店、富豪轎車和無數的水晶及珠寶店毗鄰而開,刺眼的霓虹燈爭相﹎豔。在克 里姆林宮面對大都市裝潢開張的古姆百貨公司內的艾斯卡達、班尼頓等名牌專賣 店內,擠滿了俄國人。法國超級髮廊連鎖店賈克迪桑在市內開了一家分店,門庭 若市,這些俄國人只管漂亮,對價錢根本不在乎,他們不只是要穿法國貨,連頭 髮和腳趾甲都要有法國味。 現在的俄羅斯一切都對外開放,就連色情行業也不例外。市內的烏克蘭飯店每晚 都要舉辦脫衣舞表演,要想觀看演出要預先訂位,還必須連帶餐費一起開銷,看 過表演的評價不一,有的外國人認為簡直比巴黎的脫衣舞孃還美,有的人認為色 情了些。有趣的是莫斯科還出現了第一所脫衣舞學校,35歲的校長姬母騷娃 (Kirmusova)女士看準了自由化後聲色犬馬事業大有搞頭,便創立了這所專門訓 練脫衣舞女郎的「愛神脫衣舞孃學校」,而且還向俄羅斯內務部登記立案,成為 完全合法的學校。為了招收學員,這所學校在莫斯科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危言聳聽 的廣告:「拋棄你的衣服和羞恥,加入高新的行列」。廣告刊登出去後不久,就 有上千名女郎前來應考,應考者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她們有的是醫師,有的是在 校女生,有的是公司職員,有的是良家婦女,有的是妓女:還有一些十來歲的少 女,竟然是在她們母親的強迫下來報考的。一位餐廳女招待硬是拖著17歲的女兒 前來報考,並命令女兒在評審人員面前脫光衣服,搔首弄姿一番,以證明具有入 學資格:有的母親見到廣告後,居然拖著女兒搭乘了2天的火車,從外地趕來「 試脫」;還有些女子是在丈夫或男朋友的陪同下前來應考的。報名者很多,但錄 取率卻只有4%,甄選標準相當嚴格,要求胸部豐滿、臀部渾圓、雙腿修長、臉蛋 漂亮,還要有性感誘人的魅力;但同時具備上述條件的考生寥寥無幾。曾經在德 國夜總會當過脫衣舞孃的女校長姬母騷娃表示,她除對學員進行舞蹈練習和美姿 儀態的訓練外,還要教她們如何在觀眾面前輕解羅衫的藝術。 這所脫衣舞學校豔名遠播,德國、挪威、瑞典、義大利、以色列和新加坡,以及 一些郵輪上的夜總會訂單紛至;留在國內的學校,也已簽約訂好秀場;在校的女 生,更已經編織好西方淘金的美夢。這些脫光衣服露乳擺臀的光光秀女郎,一旦 到了國外,不可能會想再回莫斯科,有道是「由奢侈返儉難」,幸運的找個外國 老公,從良為人妻母;不幸的當然是一路光光下去,或者乾脆下海當妓女。儘管 如此,仍有許多妙齡少女前來應考,她們把脫衣舞秀視為翻身的大好機會,就算 是一種色情行業也毫不在乎。有趣的是竟然還有不少俊男前來叩響脫衣舞學校的 大門,就連女校長也始料不及,但她又表示某種年齡的女土會對他們感到興趣。
雖然政府仍明文宣布賣淫屬非法活動,但卻已經是睜一眼閉一眼了,一些俄羅斯 旅行社的導遊人員,會公開地介紹當地妓女的服務項目,做為夜生活的一項活動 內容,並希望外國觀光客能試試斯拉夫女人的「異國風味」。現在紅場附近已經 有了紅燈區,春宮戲院和脫衣舞俱樂部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彷彿要將西方國家 200年爭取才獲得的性解放,在2年內完成。史薇塔拉娜是當今莫斯科最紅的高級 妓女,她靠自己的胴體做無本生意成為國內鳳毛鱗爪的百萬富翁,可以在薩伏伊 觀光飯店的賭場內一擲千金。現在俄羅斯世風日下,開始出現笑貧不笑娼的現象 。據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認為女性最好的職業是當妓女。西方報紙和雜誌為了吸 引讀者常常報導影星和歌星的花邊新聞,但莫斯科的一些青年報紙則以公然介紹 名妓特寫叫座,專門刊登她們穿皮裘、駕名車的誘人生活,無形間將她們塑造成 女性爭相效尤的典範,使不少正值荳蔻年華的女孩更是迫不急待地投書報刊,探 詢成為名妓的門道。幾年前,莫斯科的妓女幾乎都在18歲以上,但現在10名妓女 中就有2名是未成年女孩。雖然政府也意識到妓女業猖獗的嚴重性,但迄今仍無 有效的辦法予以繩治,警察最多只能以「買賣外幣」的罪名拘捕她們,但每次顧 問小女孩是否賣淫時,她們多藉口是在找丈夫所以真正被抓住的少之又少。一旦 少女時期嘗過當妓女日進斗金的甜頭,即使日後結婚生子,仍有許多婦女背著丈 夫賺取外快,不願從事任何正當職業。在宇宙大飯店,儘管有許多保安人員嚴密 把守大門,以防竊賊潛入作案,連一般人模人樣的紳士學者進出都得接受翻箱倒 櫃的檢查,唯獨打扮嬌豔的妓女能如入無人之境,而且侍者還明目張膽地給她們 穿針引線拉皮條。一位在莫斯科科警署打擊妓女委員會工作十多年的女警官向總 局報告了這個情況,反而被停職兩年。一般說來,國際大飯店裡的落翅仔最貴, 一夜美金100元;在紅場邊巧遇的反而便宜,有的肯收盧布,有的10美元就夠打 發。但千萬不要把落翅仔帶回自己租的公寓過夜,也不要賣弄美元,也不要透露 真實姓名。否則,第二天落翅仔可能帶人前來呼喚叩門,搶劫一空而去。 這個城市的夜生活已到紙醉金迷的地步,「上下俱樂部」加入會員的會費是500 美元,晚上去俱樂部消費的極富族,都得先在門口把槍交出來保管,然後被男招 待帶往二樓,看美女跳舞跳到一絲不掛。這家俱樂部裡的XO一杯要100美元,一 杯只有一小口。這裡根本就沒有外國人光顧,因為沒有辦法跟外國人解釋這麼高 的消費究竟它的特色何在。 莫斯科市民對運動非常重視,不但晨跑、早泳和體操是全民運動,且各種運動 場所多不勝計,有大型體育館94個、一般體育場館1600個,60多個人工游泳池, 運動項目多不勝計,1980年第22屆奧運會就曾在此舉辦。主要的運動場所有狄納 莫體育館、狄納莫水上運動場、奧運村、奧林匹克露天體育場、魚雷體育場、列 寧中央體育場、10月體育場、莫斯科人體育場、水上運動基地、科學體育館、火 車頭中央體育館、盧日尼基體育場、火花體育場、兒童體育館、跑馬廳、射箭場 和工會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現在莫斯科市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夏季是足球, 冬天則非冰上曲棍球莫屬。 狄納莫體育場是全市最早的體育場之一,建於1926年,1934年擴建,可以容納 6.5萬名觀眾,是個可以舉行足球、田徑、排球和籃球等項目的綜合體育場。 奧運村柜莫斯科大學3公里多,也是一處值得參觀的地方,這裡是1980年7月世 界奧林匹克運動會所在地,佔地1.7平方公里,由18幢高16層的大廈所組成,裡 面可以容納1.25萬名運動選手和職員,以及20多萬名觀眾。這些建築物外表看來 非常結實,因為塗白漆,所以在陽光下非常耀眼。奧運村四周建有柵欄,柵欄角 落的兩邊,裝有電子眼。村內主要的設施是1座露天體育場、3座體育館、4座足 球場。其中宏大的奧林匹克露天體育場是田徑比賽的場地,可以容納10.2萬名觀 眾。旁邊附屬的室內體育館分別為可以容納5000人的排球場、可以容納1.2萬人 的體操和柔道比賽場,以及一個可以容納1萬人的水球場。 在奧林匹克露天體育場北方10公里處,並立著2座體育館。一幢是奧林匹克室內 體育館,圓形的鋼筋水泥建築中間有浩劫隔間設備,必要時可分隔成兩個較小 的運動場,不分隔時可以容納4.5萬名觀眾,號稱歐洲最大的室內體育館。另一 座室內體育館是水泥牆和玻璃頂的建築物,裡面是室內游泳池,中間用厚玻璃牆 分隔為2,一半作為比賽游泳和水球之用,一半是跳水比賽之用,各可容納5000 多名觀眾。 世運村內設有4個自助餐廳和1個有各種娛樂設備的娛樂中心,像迪斯可舞廳、 咖啡店、圖書館、電影院和酒吧等。在奧運村的娛樂中心內,也為基督徒、穆諅 林和猶太教徒們分別設有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現在,奧林匹克體育場在沒有比 賽項目時,就由莫斯科市政府出租給生意人,讓他們經商,使這裡成為市民和觀 光客都喜歡逛的市場,人們在這裡可以購買到各種生活用品和旅遊紀念品。 在購物方面,莫斯科是這個國家最大的商業中心,高爾基大街、阿爾巴特大街 和加里寧大街等,都是市內最主要的商業街,全市有6000多家商店,其中大型購 物中心、百貨公司和超市有80多家,在一些觀光點附近,更是紀念品攤販充斥, 各種市場更是不計其數。 古姆(GUM)是全國最大的百貨公司,也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商店之一。位於紅場 南側,是一幢幾乎和紅場一樣長的大型漂亮建築物,長達500公尺以上,這座商 場始建於16世紀,原來本是沙皇的宮殿,19世紀改建後於1893年開始作為商場使 用,用大理石、花崗石和最名貴的木材裝飾,十月革命前名叫「上市場」,是上 流貴族的購物場所。這家商店外觀屬典型的19世紀末俄國式建築風格,有高聳密 集的城樓和尖塔,壯麗的哥德式窗戶加上仿中世紀的通道。內部安裝有通風設備 和暖氣裝置,裝飾極具歐式建築氣派,以水晶高級玻璃天窗作屋頂,地面鋪以大 理石。這家商店共有9個出入口,走進商店就可以看見3條平行的大理石通道,每 條通道都有500公尺長,它們的上端是水晶玻璃製的大穹頂,形成別具一格的拱 形連環長廊,據說這種造型靈感來自俄羅斯農村木雕和刺繡的藝術。這種透明亮 度很高的玻璃穹頂連拱形長廊結構的建築風格也傳到國外,加拿大多倫多市最大 的商場也採用這種建築結構。每條大通道中央還有一個噴泉,另外還有7條過道 橫穿在這3條大通道之間。在商店的二樓上,有環繞一間間店面的走廊和跨越大 廳的天橋,這種天橋以細長的金絲細工黃銅裝飾,形象完美。 這家商店被視為歐洲最美麗的實用商場之一,3層商場分別漆成藍色、青色和黃 色,每層都用半圓形拱門支撐,每扇拱門寬約10公尺,將每層自然隔成一間間商 店。商場建築面積達7萬平方公尺,體積有50萬立方公尺,共有240多家各種類型 的商店,裡面擁著8萬多種商品。人們如果從商場第一層的3個大通道和第二層的 6條走廊上來回瀏覽一遍,要走3公里長。商場共有4000多名員工,每天可以接待 30萬名顧客。一樓各商店主要經營家用電器、照相機、彩色電視機、高級音響設 備、運動器材、鐘錶、絲織品、棉織品和毛織品等,大部分商品幾乎都是舶來品 ,並有許多外國名牌商品專賣店,如法國克麗絲汀迪奧服裝專賣店、英國休閒裝 專賣店和阿迪萊斯運動服裝專賣店等,電器店中賣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日本商品, 如松下電視、東芝電視和日立電冰箱等,攝影機和照相機也是日本產品。二樓商 店以出售服裝、帽子、玩具、布料、文具、皮鞋、被子和旅行用具為主,商品大 部分也是舶來品。二種布料店貨架上五顏六色的各種布料分別來自中國、法國、 德國、日本、韓國、立陶宛、巴基斯坦、愛沙尼亞和義大利。在這家百貨商場的 三樓,不時也會舉辦各種時裝表演會,吸引許多顧客駐足觀賞。 名店街購物商場距離克里姆林宮只有一箭之遙,由市政府斥資3.5億美元興建 ,落成於1997年9月,整個商場為現代化的地下商業中心,佔地6.9萬平方公尺, 其中商店和餐廳的面積合計2.9萬平方公尺,分3層樓設店,為全球最大的購物商 場,百貨齊全,什麼都賣,營業時間人潮不斷,來此光顧的族群多為中產階層, 生意之旺,已使古姆百貨公司相形見絀。 中央百貨公司也是全國最大百貨商店之一,位於禍心彼得羅夫卡大街上,是幅 四層樓高的綜合商店,營業面積為1.8萬平方公尺,共設有115家商店,並在附近 各處分出了化妝品店、帽店、自衛車店、摩托車店和家具店等。這裡共有5萬多 種商品,包括皮鞋、照相器材、收音機、兒童玩具、布料和家用電器等,每天約 有8萬人來此購物。這裡的鞋店生意興隆,有100多種式樣的鞋子供顧客選購,而 且還有多台X光儀器可以測定鞋子的準確尺寸,免得顧客來回試穿是否合腳,據 說這家鞋店每天要售出2000多雙鞋子。兒童世界商店位於捷爾仁斯基廣場旁邊, 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兒童用品商店。 厝姆百貨公司較為平民化,更適合婦女購物,這家公司最能吸引顧客的是外國 原裝化妝品,包括蜜粉、眼影、眉筆、胭脂和口紅等,是國外化妝品公司以經濟 援助方式在這家公司低價出售的,等養嬌了莫斯科女人後,再恢復正常價格。這 裡出售加拿大名牌化妝品的敷臉火山岩泥、磨砂浴劑、洗髮精、椰奶油霜等化妝 品,價格會比世界上其他大都市便宜很多。另外,狐皮、貂皮和皮夾克等樣式也 不錯,價錢也較低。但狐皮、貂皮最好穿在身上出關,或是藏在箱子的底層,以 免出關時被沒收。 在厝姆百貨公司旁有家全市有名的蛋糕店,俄羅斯蛋糕向來有名,但這家店的蛋 糕卻別具一格,麵粉是用某種料酒和蜂蜜蒸出來的,特別糯香甜美,嗜甜食者不 可錯過。 農莊自由市場位於羅蒙諾索夫大街上,方型的屋頂、黃色的外牆,顯得氣派, 儼如大型超級市場。踏入大門,眼前一排排用白色瓷磚鋪砌的攤位顯得井井有條 ,數百個攤位按各種不同的商品分區設立,各種農產品琳瑯滿目,即使在前蘇聯 時期,這裡的農產品就比國營食品店豐富,攤主都是郊區的農民。現在這裡的農 副產品更加豐富,到處陳列著新鮮的豬、牛、羊、醃肉,活雞、活鴨、魚、黃瓜 、蕃茄、草莓、鮮蘑菇、酸菜、辣白菜、雜糧、豆類、奶酪、酸牛奶、蜂蜜、鮮 花、花籽、蔥、蒜和花椒等,有些攤位是明碼實價,但大部分攤位的農產品是不 標價的,價格隨行就市,顧客可以和賣主討價還價。這個市場禁止出售酒類和日 用品,也不允許未成年的兒童到這裡來營業,攤販大部分是農婦。市場內還有一 套嚴格的管理制度,設有管理處負責市場的管理、監督物價、檢查食品衛生、收 取攤位租費和稅金,另外還替攤販辦理貨運、貨物寄存和代客冷藏等服務項目。 在市場周圍還停著幾十輛莫斯科人牌和麗古麗牌小轎車,都是攤販的車。 塔什干寵物市場又名烏雀市場,位於莫斯科市郊的塔什干廣場上,可乘搭地鐵 到塔干斯卡亞站下車。它夾在兩片住宅區之間,佔地約兩公頃,平時很安靜,但 一到星期六和星期日就人山人海萬頭鑽動,成為全市最熱鬧的市場。外圍停車場 上,經常可看到汽車擋風玻璃上或大型招牌上張貼著當天自國外進口珍禽異獸的 廣告,入口處有獸醫的攤位,擺著各種動物醫療藥品和疫苗。市場內出售的動物 品種繁多,有純種的德國牧羊犬、英國的捕鼠犬、歐美種的長毛垂耳狗、杏黃色 的卷毛狗、高加索牧羊犬和中國的長毛狗等,牠們都附有族譜,標明出產地、特 徵和疫苗紀錄;另外還有熱帶魚、非洲鸚哥、海狸鼠、蛇、青蛙、蜥蜴、白老鼠 、烏維、烏龜、蟋蟀、蟒蛇、獅子、鱷魚、蠍子和海螺及各種貓等。只要是有漂 亮羽毛或毛絨絨的寵物,莫斯科人是不會為價錢眨一下眼的。這些寵物大多關在 漂亮而又細緻的柳條筐籠、木箱和鐵籠子裡,隆冬時節,寵物市場依然熱鬧,小 貓小狗就藏在販子的大衣裡待售,熱帶魚須用瓦斯爐加溫;蛇、蛙、鳥、蜥蜴、 海螺和蠍子等則裝在塑膠盒中以免凍死。售價最貴的是中國長毛狗,另外德國失 羊犬和高加索牧羊犬也受歡迎,由於莫斯科治安很糟,買回去可兼看門之用,特 別是高加索牧羊犬有抗鬥狼、豹和山熊的能力、更令竊賊和強盜聞風喪膽。現在 寵物市場已成為市民週末的一項活動內容,所以不買寵物而來湊熱鬧的也大有人 在。 受到熱門音樂電視MTV的影響,在莫斯科最熱鬧的阿爾巴特街上,販賣CD的小攤 位越來越多,特別是俄羅斯傳統音樂和古典音樂的CD很受市民的歡迎,知名度很 高的英美流行歌手比利喬、喬治麥及麥可傑克遜等人的CD也很暢銷。每張CD一般 價格是20美元,即使賣25美元也有人買,與芭蕾舞和舞台劇一張票價不到兩美元 相比,CD的售價顯然較昂貴,但熱愛音樂的俄羅斯人會想辦法賺錢購買。 跳蚤市場位於尹斯萬公園中,要付10盧布入場費才能進入,但絕對是值得的。 市場佔公園面積很大的部分,完全由木造攤位組成,舉凡水晶、琥珀、軍徽、披 肩、俄羅斯娃娃、毛帽子和漆器盒等,應有盡有,且有很大的殺價空間,逛上一 整天也看不完。 中國貨市場就在跳蚤市場附近,規模相當大,舉凡紀念品、手工藝品、食品和 琳瑯滿目的生活用品,還有從鄰國輸入的中低檔進口貨,樣樣不缺,是莫斯科人 檢便宜的地方,價錢比市區內的市場要便宜得多,這裡不但是莫斯科市民喜愛之 地,很多外國觀光客也不會缺席,大家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當地比較有名的商場,還有甘加、韋什尼亞基、巴拉頓、布達佩斯、莫斯科、貝 爾格來德和布拉格等。
壯觀的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宮是俄國歷代皇帝的宮殿,也是莫斯科的象徵和標誌,更是觀光客必 遊之地。它也是市內最古老的建築物,位於市區的最中心,所以又成為莫斯科的 心臟。此宮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得羅夫斯基花園東南與紅場相連。這裡 原名捷吉涅茨,是個不起眼的小莊園,1156年尤里大公將它改建為用木頭建造的 小城堡,外圍築有木牆,以防蒙古騎兵的侵入。據說:「克里姆林」一詞即來自 蒙古語「木柵」,後演變成「內城」的意思。此後克里姆林宮不僅成為莫斯科的 行政和文化中心,也成為800多年來俄羅斯歷史的基石、俄國人的精神支柱。 1331年,一場大火將克里姆林宮燒得精光,當時莫斯科已是繁榮的商業城市和全 國的政治中心,,所以沙皇伊凡一世又用橡木重建了克里姆林宮,面積擴大到28 公頃。但是,火神好像總跟他過不去,在位期間又兩次燒燬了克里姆林宮。他的 兒子伊凡二世繼位後,好不容易再次重建,不料1365年兇猛的大火又吞噬了克里 姆林宮。翌年,沙皇季米特里檢討慘痛的教訓,乃在克里姆林宮中心的教堂廣場 上,建造幾座白石教堂和長達2000多公尺的白石圍牆,祈將火神拒於門外。但在 15世紀,克里姆林宮竟先後又發生了16次大小火災,連白石教堂也未能倖免。 1485年,沙皇伊凡雷帝為了以莫斯科取代君士坦丁堡而為東正教中心,不惜重金 禮聘義大利巴洛克巨匠來設計並重建克里姆林宮,規模及面積和現在的克里姆林 宮相差無幾。後來它雖多次受到火災和戰爭的破壞。但每次都越建越漂亮,在圍 牆內有宮室、林木、花園、兵器庫、教堂、修女院、劇院、辦公室等,成為一個 自給自足的小城,以前皇室人員在此受洗、結婚、登基、喪葬、受教育、觀劇、 飲宴和處理國家大事等,都不必離開宮門一步。 18世紀初,彼得大帝把政府遷往聖彼得堡,但莫斯科仍然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克 里姆林宮更是王權和宗教精神所在,歷代沙皇都在這裡舉行加冕典禮。1895年5 月26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這裡登基為「全俄羅斯皇帝及獨裁者」。翌日, 尼古拉二世在紅場舉行大規模的市集慶祝活動,因籌劃不周,造成數百人被踩死 和數千人被擠傷的大慘劇,這似乎預示著這個新朝代的不祥結局。 1917年十月革命中,擁護列寧的布爾什維克軍隊佔領克里姆林宮,擊斃了700多 名守軍。翌年3月,蘇維埃政權決定遷回首都莫斯科,列寧的辦公室就說在大克 里姆林宮第三層樓上的一間小屋內,此後這裡就成為蘇共政權中心,現在仍是俄 羅斯政府的所在地。在帝俄時代,這裡門禁森嚴,非皇族及王公大臣不得進入。 列寧時代也是警衛重地,外人不得入內。在史達林未死前,這裡也是禁地,閒雜 人員嚴禁進入。到了赫魯雪夫時代才開放部分建築物供外界參觀。現在每年前來 克里姆林宮參觀的國外遊客已超過1000萬人次,成為全國最重要的觀光勝地。 克里姆林宮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建築,而是一組建築群,由許多雄偉壯麗的宮殿、 教堂、塔樓和廣場組成,色彩繽紛又和諧,凝聚了數世紀來俄羅斯所得有的現實 主義藝術的各種特徵,又融合了拜占庭、巴洛克、古羅馬和希臘等不同建築特色 ,是東西方建築風格巧妙融合的傑出代表,也是俄羅斯建築藝術最完美的體現。 不僅以獨特的建築風格成為世界上最優美的建築群之一,且以宮內豐富的收藏品 成為人類文物藝術的寶座,故係當今世界上一座古老華麗具藝術價值的大城堡。
整個宮殿區平面呈三角形,面積約43萬平方公尺,由2235公尺長帶有垛口的紅色 三角形宮牆所圍繞,牆高10至24公尺不等,牆厚6.5公尺,牆基和台座都用白石 建築,上面用紅磚砌成,牆腰還鑲一層白石。牆的有些地方是彎曲的,輪廓像人 的心臟,故它也象徵著俄羅斯的心臟。三角形牆的每一邊,有7座外觀各不相同 的塔樓,高、矮、圓形、橢圓形、方形和16角形的都有;有些塔樓中還挖了井, 以防圍城時急用;有些牆樓間通過城牆內部通道而相聯。 克里姆林宮有個入口處,分設在斯巴斯基、托洛尼茲雅、聖尼古拉、特羅依茨克 和波羅維次等5座最高的塔樓下,這5座樓由主樓和射擊樓組成,以防敵軍攻入宮 內,其餘各塔樓都只有一個主樓。1935年後,蘇聯政府在五座最高的塔樓尖頂上 分別安裝了一個五角紅星,每顆星重達1000公斤,半徑達3公尺;這些星是用瑪 瑙製成的,都裝在軸承上,白天有風的時候,就會隨風轉動,散發出耀眼的金光 ,夜間強光水銀燈會使它射出紅寶石似的光彩。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攻 到距莫斯科20公里的郊區時,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德軍指揮官雖能看到克里姆林 宮塔樓上的紅星,但在蘇軍的反攻下,只好後退。 斯巴斯基塔樓又名救世主塔樓,是克里姆林宮城牆上最美麗的塔樓,位於城牆 的東北角,面對紅場,建成於1491年,是當年伊凡雷帝重金聘請義大利米蘭建築 師蘇那利的傑作,這座高達79公尺的塔樓不僅具有防衛功能,且在頂部還嵌有一 座四面直徑達6公尺的大鐘,字盤以黃金鑄成,在陽光的照耀下放出金色的光芒 ,長期以來成為莫斯科的象徵。 這個大鐘的鐘聲是一刻鐘響一次,一小時奏一次俄羅斯國歌,它的旋律己被灌成 錄音帶,每天清晨6時和午夜可以從收音機中聽到,它代表莫斯科標準時間。此 外,這個塔樓也是克里姆林宮的東大門,警衛禁嚴,不是一般人可以進出的,在 帝俄時代也只准特許的大臣和外國使節進出,當他們通過這座塔樓時,騎馬者一 律要下馬步入,也不能有什麼帽飾戴在頭上,即使是當年沙皇進出這裡時也要脫 帽,以表示對這座塔樓的尊敬。蘇共統治時代,這裡也是城門緊閉,因為一進城 門就是蘇維埃主席團重地,現在這個塔樓也未對觀光客開放,遊客一般是從西大 門的托洛尼茲雅塔樓進入克里姆林宮,這座塔樓是克里姆林宮圍牆上最高的一座 塔,高達80公尺,也有人稱它為俄國的凱旋門。 多稜宮位於克里姆林宮教堂廣場中央,人們從紅場步入宮門,便可看到用石頭 鋪成斜坡形的教堂廣場,廣場中央是一座用多稜白石砌成的宮殿,它是克里姆林 宮內最古老的建築,始建於1487年,建成於1491年,它和當時舊的木造宮殿一樣 ,屬典型的俄羅斯傳統建築,由門廳、側翼、走廊相互連接起來的幾個大廳構成 ,規模宏偉,裝飾極為華麗,大廳的正面還有3道紅石台階,顯得更加壯觀。這 個宮殿的二樓大廳是沙皇寶座所在地,殿堂寬闊,面積達460平方公尺,呈正方 形,中間有一根巨柱,托架著4個箭形穹窿。這個大廳是彼得大帝以前歷代沙皇 的辦公室場所,大臣們常被召到這裡共商國事。這裡也是沙皇正式接見各國使節 的地方。由於這個大廳很寬敞,皇室的結婚典禮儀式也難這裡舉行,伊凡雷帝曾 在這裡舉行過3天3夜的征服喀山慶功宴。 在多稜宮的背後,建有一些精美的亭台樓閣,這些建築物是17世紀俄羅斯建築師 依照從前木造府邸的風格建造的,穹窿形的天花板低垂著,牆上描繪著五顏六色 的花卉。門框和圓屋頂的天花板上布滿精美的雕刻,光線透過小窗照進屋內,小 窗上嵌著紅、黃、藍等顏色的彩繪玻璃。屋內的火爐用玻璃磚砌成,上面鑲嵌著 各種美術圖案。據說當年彼得大帝的王父亞歷克賽‧米哈伊洛維奇就是居住在這 裡。
烏斯賓斯基大教堂又名聖母升天教堂,位於多稜宮旁邊,建於1479年,是由義
大利威尼斯建築師亞里斯多德‧菲奧拉文物在舊教堂原址上設計建造的一座大型
建築物,它融和俄羅斯和拜占庭風格於一爐,上面裝置5個鍍金的大圓頂,莊嚴
的裝飾形式和白石牆面,具有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地區和諾夫哥羅德地區建築
的遺風,外表巍峨壯觀,是克里姆林宮內最傑出的宗教建築物,也是莫斯科最大
的教堂,內部寬敞明亮,有整齊粗大的圓柱,柱上繪製歷代俄國著名畫家的精美
壁畫。這個教堂也是俄羅斯東正教大主教的駐地,是全國的宗教中心,15世紀以
後成為歷代沙皇舉行登基加冕儀式的重要場所,所以人們又稱它「俄羅斯第一教
堂」。
天使報喜教堂位於烏斯賓斯基大教堂右邊,始建於1484年,落成於1489年,白
牆金頂,非常顯目,是普斯科夫地區能工巧匠們在1397年被拆除的白石底座上磚
砌而成。當初只有3個頂,16世紀60年代翻修重建,在屋頂四角又建了4個小頂,
在西邊也加了2個,而成為帶有拱廊、頂端有9個圓頂的美麗建築物,伊凡雷帝並
在教堂的圓頂上鍍金。這是專供歷代沙皇使用的皇家教堂,也是皇族子孫接受宗
教洗禮和舉行結婚典禮的地方。十月革命後,這裡一度成為蘇聯最高蘇維埃會議
的場所,也是舉行條約簽字儀式,接見外國使節和頒發列寧勛章及史達林勛章的
場所。教堂內保存著15世紀一面古聖像壁,上面有出自俄羅斯名家之手的聖像。
阿爾罕蓋里(Archangel)教堂又名大天使教堂,位於烏斯賓斯基大教堂左邊 ,始建於1509年,是座帶有5個圓頂典型的俄羅斯傳統教堂,裡面安葬著彼得大 帝以前54位莫斯科大公和沙皇的遺體,最早的一位是莫斯科大公伊凡‧卡利塔, 最後一位彼得二世。助祭室聖像牆壁後面,是伊凡雷帝和他兩個兒子的陵墓。 1963年春天,為了保護這個教堂的建築結構,必須使地下下降,所以挖出一部分 的地面,並對一部分皇陵進行考古挖掘。 長期以來,科學家和公眾最感興趣的是伊凡雷帝的真面目究竟如何,過去由於對 伊凡雷帝的面貌一無所知,所以畫家筆下的伊凡雷帝可謂千姿百態。經過考古挖 掘證明,伊凡雷帝年輕時身高1.78公尺,身材勻稱,肩寬腰圓,臉盤狹長,前額 很窄,鼻子高而略彎,留著又長又密的棕紅色鬍子,一雙灰色的眼睛距離很近, 雖然不大,但目光犀利,充滿熱情。一般說來,他接近典型的西斯拉夫人種,長 相並不難看。但是他到了34歲後,臉部發生了很大變化,與年輕時相比判若兩人 ,臉部被狂暴的神態所扭曲,面色陰沉,嘴唇抿得很緊,表情越來越嚇人。 他於1584年猝死後,民間盛傳他是被人扼死的,或是被毒死的;其實真正死因是 由於活動太少,飲食過度和酗酒,引起心臟血管系統障礙,年僅54歲,就因心肌 梗塞不治而亡。當時的英國外交官吉洛姆‧戈爾賽在伊凡雷帝統治後期駐節莫斯 科,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在伊凡雷帝下葬時,遺體四周全是珍寶和鑽石,價值5 英鎊;但現場發掘推翻了這種說法,伊凡雷帝的棺槨內僅發現一隻用天藍色威尼 斯玻璃製成的高腳杯,非常精美,飾有鮮豔的三色圖案,杯口鑲有金邊,它是伊 凡雷帝生前最喜愛的用品之一,他生前嗜酒,死後做為一個酒鬼,也要將酒杯帶 入地獄。 伊凡大帝鐘樓是克里姆林宮中最高的建築物,也是座具有特殊風格的教堂鐘樓 ,初建成於1505年,是在伊凡‧列斯雅契尼克古教堂原址上修建的,1532至1543 年又在它的旁邊設計修建一座比它略低的鐘樓。1600年,根據沙皇鮑里斯‧果杜 諾夫的命令,在該建築上面建起了伊凡大帝塔,至此全座鐘樓才告竣工。地基深 10公尺,非常堅固,外形也別具一格,重疊5層,冠以金色蔥頭式圓頂,外表呈 八角稜形層疊狀,樓內共有30口小鐘和21座大鐘,最大的一座重達700噸;在每 個稜面的拱形窗口上都安置1個自鳴鐘。這座鐘樓從地面到頂層高76公尺,如果 包括尖頂的十字架在內,總高度達81公尺,是當年莫斯科最高的建築物。 當時沙皇之所以耗費巨資修建,是為了防止敵人的偷襲,它實際上是座瞭望台和 信號站,哨兵站在頂層,周圍30公里以內的景物盡收眼底,一旦發現敵人,立即 敲響大鐘和小鐘,鐘聲可以傳遍全球,向人們發出戰鬥警報。現在,這座鐘樓已 成為觀光站,遊客可以沿鐘樓台階拾級而上,至樓頂飽覽克里姆林宮全貌和市容 景觀。 沙皇鐘位於伊凡大鐘樓右側柱腳的大石壇上,號稱世界鐘王,最早鑄於17世紀 初波里斯$戈杜諾夫時代,重為1.7788萬公斤,原來懸掛在伊凡大鐘樓上,後來 在一次大火災中從樓上掉下來摔碎。17世紀50年代,俄羅斯工匠利用碎片並增添 了新材料鑄造了一座新的大鐘,重量為13.1噸,是前者重量的7倍,人們費了好 大的力氣才把它又掛上鐘樓,但是這口大鐘在1701年又再次成為火災的犧牲品, 碎片有很長一段時間放在克里姆林宮中。 1733年,沙皇決定把這個摔碎的大鐘重新鑄造起來,俄羅斯鑄鐘匠伊凡‧費多羅 維奇‧馬托林和他兒子米哈伊爾‧馬托林克負責大鐘的重鑄工作。1735年,馬托 林未等大鐘鑄成就去世了,後來在伊凡巴里亞秦斯基總監的領導下,由馬托林克 鑄成了現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鐘,高約6.14公尺,直徑為6.6公尺,鐘壁厚約65 公分,重達2010噸,鐘上刻著人像浮雕和題字。據說如果將它懸掛起來敲,響聲 可以傳遍莫斯科周圍50公里,可惜這座鐘從來沒有發揮過作用,因為人們當時無 法將他吊裝到伊凡大帝鐘樓上去,所以大鐘鑄成後放在一個台座上。 1735年5月,這座大鐘鑄成不到一年,一場大火將台座燒塌,大鐘周圍的木結構 建築也被燒燬,莫斯科人奮力救火,終將大火撲滅。但大鐘受不了由織熱到冷卻 的急劇變化而脫落,大鐘燒裂後陷入大土坑達99年之久。在這期間有人提出各種 抬起大鐘的方案,都沒有成功,直到1836年才由工程師蒙費蘭把它重新抬起安置 在石台上,旁邊還放著缺角的部分,重約十幾噸,足有一人高。 砲王又名俄羅斯砲位於伊凡大帝鐘樓左側,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代鑄砲 ,由俄羅斯鑄造師安德烈‧楚霍夫於1586年鑄造的。砲重39.3噸,長7公尺,口 徑1.2公尺,砲口可以同時爬進兩、三個人,砲車的鐵輪有一人高,砲座鑄成一 頭張著嘴的雄獅形象。這尊大砲停放在一個高約40公分的石台上,據說是當年伊 凡四世為他兒子鑄造的禮物。砲口下面的地上堆放著四顆大鐵球,是當年使用的 砲彈,每顆重達1965公斤,砲膛可以裝491公斤的炸彈,威力無比,以致當年無 人敢於試放,只好放在這裡當擺設,成為人們爭相攝影拍照留念的目標。克里姆 林宮內還有三門古代巨砲,一門是特羅伊爾砲,重約7噸;另一門是阿斯皮德砲 ,重為6噸;這兩門砲都是由安德列‧楚霍夫於16世紀鑄造的,還有一門大砲是 俄國製砲工程師馬爾捷米揚‧奧西波夫於1658年製造的,重達13噸。這3門巨砲 和砲王一樣,至今仍未發射過一發砲彈,而且外部裝飾都非常精美。 大克里姆林宮是克里姆林宮的主體宮殿,始建於1838年,落成於1849年,由俄 羅斯著名建築師多恩仿照古代俄國的建築風格設計修建的。這是一幢白色的美麗 大建築物,正面高三層,後面為兩層樓,大樓正面中央的頂上蓋著彎曲的金色圓 頂,頂上豎立一根13公尺高的紫銅色旗桿,假日時用於懸掛俄羅斯國旗。白色的 寬闊石台階將人們引入大樓的一層大廳,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閃耀的枝形燈架 非常精巧,地板鋪著明亮的名貴大理石。二樓有700多個廳堂,最漂亮的是聖喬 治大廳和格奧基耶夫大廳。 1918年3月18日,列寧搬進大克里姆林宮,更名為蘇維埃宮,此後這裡就成為歷 任蘇共首腦辦公的場所。1934年,二樓的格奧基耶夫大廳和葉卡捷琳娜大廳改建 為議會大廳,成為蘇共、蘇聯政府和最高蘇維埃開會的場所,現在這裡成為俄羅 斯總統府。二樓的聖喬治大廳金碧輝煌,長約61公尺,高約15.7公尺,大理石和 金質建材交映生輝,牆上有許多精美的壁畫,反映了俄羅斯先民的奮鬥史。在白 色大理石上,金色的字體鏤刻著歷代俄軍的部隊番號和將領名字,如庫圖佐夫、 蘇芙洛夫和巴革拉席等,廳內唯一現代化的設備是6個輝煌的鑲金水晶電燈。當 年列寧的辦公室位於3樓的一間房間內,拱形的天花板和淺色的牆紙,使房間顯 得簡單大方,兩扇窗戶正對著克里姆林宮的特羅伊茨卡婭塔樓。室內的陳設保留 了當年的原樣。 克里姆林宮大會堂始建於1959年,落成於1961年,這是座由白色大理石和大玻 璃結構建成的現代建築,和克里姆林宮內的古建築搭配在一起顯得很不協調。內 有800間套房,有個可以容納2500人就餐的大宴會廳,還有個6000人座位的會議 廳,原來是舉行最高蘇維埃會議的場所,現在成為舉辦各種國際會議的所在。從 1961年開始,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也在這裡舉行芭蕾舞演出,這裡的燈光、音 響效果、舞台和座位,甚至比莫斯科大劇院還要好,只是演出節目變化不多,而 且就是那幾齣。頂樓旋轉餐廳有飲食供應,中場休息時旅店最喜歡難那兒小吃並 拍照留念。 捷列姆宮是克里姆林宮中從未重建過的兩個宮殿之一,是1635至1636年根據沙 皇米哈伊爾的指令俄羅斯建築大師奧古爾措夫、烏沙克夫、沙魯金和康斯坦丁諾 夫等人負責設計興建,採用精美的磚石結構建築風格,是幢上面2層紅白色、下 面3層黃白色的5層樓小宮殿,正門、飛檐和門窗邊框都飾有白石雕刻、壁畫和美 麗的瓷磚浮雕,雙斜面的屋頂和雕花的屋脊,像是為整個宮殿加上了皇冠。捷列 姆宮建築群還包括有斯巴斯‧涅盧科特沃爾教堂和基督復活教堂等小教堂,並加 建了共同屋頂,頂上建有11個頸部裝飾有細膩瓷磚雕刻的小金頂;教堂內壁保存 著許多17世紀傑出的壁雕。 宮內共有6間廂房,頂層有個小閣樓,上有小瞭望塔。宮前小廣場上有排鍍金的 鐵欄杆,宮殿內部裝飾得金碧輝煌,壁爐上貼有彩色陶磚,壁上裝飾著精美的雕 刻藝術品,室內擺著古色古香的家具。這個宮殿原是皇后的「黃金寢宮」。據說 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訪問莫斯科時就住在這裡,宮內的華麗程度使他目眩神 搖,他承認道:「我們絕對無法給蘇聯領袖提供同樣豪華的住所。」 娛樂宮建於17世紀後半葉,這裡早在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維奇時代就成為皇室 成員的各種娛樂場所,又成為皇族成員和近臣侍衛觀看戲劇和芭蕾舞的地方。這 座宮殿雖然經過多次整修,但建築造形始終未變,所有的裝飾也保存至今。 娜塔莉婭‧基里洛芙娜宮始建於1674年,是彼得大帝生母皇太后娜塔莉婭‧基 里洛芙娜的寢宮。這位皇太后原是塔魯薩一個小莊園貴族的女兒,1671年她19歲 時成為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伊諾維奇的第二個妻子,翌年生下彼得。據駐莫斯科 的羅馬大使雅可夫‧萊登費里斯描述,娜塔莉婭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女人,有一雙 黑而突出的眼睛和一張大嘴,前額很高,聲音響亮悅耳,舉止非常優美,年輕寺 性格開朗樂觀,沉醉於各種娛樂中,喜歡看戲和接見外國使節,還不顧陳規,拉 開大馬車的帘子在市內街道上來往,使行人大飽眼福。 她的寢宮是彼得出生兩年後建成的,後來隨著彼得長大,1679年又在原地建造了 新樓。當時,克里姆林宮內經常發生火災,這座寢宮也屢建屢燬,1739年的一場 大火終於將他完全燒燬,直到1965年蘇聯政府才根據考古挖掘和歷史檔案的記載 加以重建。這座寢宮共有5層,高度和克里姆林宮其他房屋差不多,朝東4層,朝 西5層,1、2層為石結構,上面3層為木結構,彼得大帝的臥室長24.9公尺,母后 的臥房長18.8公尺,寬度都是27.7公尺,房間裡鋪著綠色地毯,窗上掛著深綠色 窗帘,圓形屋頂也漆成綠色,屋脊飾有木雕,窗內鑲有彩色雲母製成的各種圖案 。在這棟樓裡,彼得和他弟弟巴維爾的家庭小教堂佔有重要地位。教堂為石造, 在3個半圓形屋頂上有5個角樓,頂角鍍金,刻著金十字架,教堂南北兩端經走廊 和起居室相連,祭壇東側還有個長18公尺,寬8公尺的「空中花園」,被鉛板撐 高的花園地板上鋪有89公分厚的泥土,還有水管和小水池,可以種植花卉。 三角形廣場位於克里姆林宮北角,後面是城牆上的聖尼古拉塔樓,廣場上原有 個美麗的花園,但在蘇共統治時代被毀。兵工廠位於三角形廣場左側,現已闢 為兵器陳列館,牆旁陳列著幾百門大砲,這是1812年俄軍擊潰拿破崙軍隊時虜獲 的戰利品。 軍械博物館又名兵器館,事實上它還是一個傲視世界的珍寶收藏館,位於克里 姆林宮西角的博羅維茨基塔樓旁。這幢黃白相間的3層樓房建於1511年,已經是 近500年的悠久歷史,當時沙皇瓦西里三世為了製造典禮所用的武器,從國內外 禮聘了一批優秀的武器工匠、金銀細工師傅、木雕匠、骨雕師和繪畫家等,集中 在這裡從事各種兵器和珍寶的製作。17世紀末彼得大帝就位後,把這裡的工藝師 們全部帶到聖彼得堡,兵器館就成了一座保管兵器和戰利品的軍械庫。到了18世 紀初,被闢為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的王室私人博物館。十月革命後,收藏範圍已不 再局限於兵器;至1967年才對外開放。 這裡的參觀規定非常嚴格,禁止拍照、錄影和作筆記,遊客在入館前要穿上由館 方供應的帆布大套鞋。館內共有9間展覽室,收藏4萬多件4至20世紀令人驚嘆的 俄羅斯古代兵器、歷代沙皇使用過的鑽石皇冠、鍍金馬車、絲禮服、象牙鳥籠、 玉茶壺、盔甲、佩劍、銀器、檯布、家具、用具、畫像、珍奇時鐘、權杖、雪車 、鑽石寶座、象牙寶座和黃金寶座等。還有鎧甲、長鏈手提香爐、祭服、女皇加 晚禮服、古代勛章、藝術繡品、聖像、聖十字架和轎子等,館內的燈光刻意投射 在這些展品上發出詭譎的閃光。 軍械博物館堪稱俄羅斯國寶庫,早在彼得大帝時代國寶是用大木箱收藏,只有在 舉行隆重儀禮時才會啟用,平時木箱用3把大鎖鎖上。後來稀世珍寶越來越多, 大木箱容納不下,才移藏到冬宮鑽石室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末代沙 皇尼古拉二世覺得聖彼得堡靠近邊界不大安全,匆忙將這批國寶運往內地的古都 莫斯科,他做夢也沒想到,從此國寶與他訣別而歸屬了蘇維埃政府。1922年冬天 ,蘇聯政府委派1個專門委員會打開這批百寶箱,隨後交給一個礦物家小組研究 ,終於找出7顆號稱「天下七奇」的璀璨大寶石。 七奇之首的奧爾洛夫鑽石,重約189.62克拉,是370多年前在印度發現的,由印 度鑽石工匠磨成多稜狀,歸屬當時印度的莫臥兒帝國統治者,所以這顆鑽石原名 「莫臥兒大帝」。不久,鑽石易主,改名為「光焰海」,以別於另一塊大小相仿 的稀世鑽石「光焰山」,這兩顆大鑽石都屬當時波斯王納迪爾所有。波斯王死後 ,「光焰海」落入珠寶商拉扎列夫之手,他把這顆鑽石送到阿姆斯特丹銀行的保 險箱裡。1773年,風流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情夫之一、權勢顯赫的格里戈里‧ 奧爾洛夫公爵以40萬盧布的代價,從珠寶商拉扎列夫那兒把他買來,在女皇命名 日那天奉獻了這份厚禮。起初誰也沒有注意到這顆大鑽石的分量。1914年,這顆 鑽石由於太重,從沙皇尼古拉二世權杖頂上的金框裡掉了出來。對皇上來說,這 是個不祥預兆。3年後,權杖果然從他手中失落,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皇上也 難逃一死。 七奇之二是波斯王鑽石,重量雖然只有88.7克拉,身世卻同樣顯赫。這塊長形的 八角形金剛鑽也發現於印度,石上刻有三行小字,註明了年分和所有著的名字, 第一行註明的年分是1591年,所有者是艾哈邁德納古拉加拉;第二行註明的年分 是1641年,所有者是當時印度莫臥兒立國皇帝;第三行註明的年分是1824年,所 有者是波斯國王,但是5年後,波斯國王不得不忍痛割愛,將它獻給沙皇贖罪。 這是因為俄國著名女作家,小說「聰明誤」的作者格莉包耶多夫人在德黑蘭任俄 國駐波斯公使時,被一群闖入使館的暴徒殺害,波斯國王害怕強鄰俄國遷怒於他 ,兵戎相見,所以趕快送上稀世之寶謝罪。 七奇之三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顆扁平狀鑽石,如鏡子一樣,可以照出人的形象。 第四奇是一塊紅寶石。18世紀的俄國傑出珠寶匠波齊埃製造了一頂皇冠,上面密 密麻麻地嵌綴了幾千粒金剛鑽,挨成枝葉和十字架狀。這顆重達398.72克拉的紅 寶石便高踞在皇冠的頂端。這塊寶石由於太重,年深日久後,黃金的冠架竟然凹 陷,這對沙皇來說又是一個不祥的徵兆。 七奇之五是一顆外表並不顯眼的綠寶石,這顆世上最大、最純淨的橄欖石重 192.6克拉,是11世紀西歐十字軍東征時從巴勒斯坦掠奪來的寶物,長期存放在 德國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內,後來幾經易主歸沙皇所有。當時,歐洲無人知曉這種 稀世寶石的產地,直到19世紀末,才有人在紅海的一個小島上找到橄欖寶石礦。
七奇之六是一顆重136克拉的祖母綠那塊號稱莫臥兒大帝護身符的祖母綠也只有 它的一半重。據說這塊祖母綠產自西半球的哥倫比亞,被印第安人視為神的象徵 ,西班牙殖民者從當地的神廟裡把它偷走帶回歐洲,幾經易主後落入沙皇之手。 這塊祖母綠可貴之處不僅大,而且濃豔絕倫,專家發現寶石上有幾條細細的裂紋 。使他的色澤顯得更加神秘深沉。 七奇之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塊藍寶石,重258.8克拉。這位藍衣美人來自斯 里蘭卡,像印度洋海水一樣清澈、純淨和湛藍。這塊寶石是沙皇100多年前從倫 敦拍賣行購得的珍寶,隨後俄國珠寶匠又再加上,磨成100多個稜面,真是鬼斧 神工。 館中還有一顆重106克拉的瑪麗亞鑽石,是女工瑪麗亞‧科年舍在1967年於西 伯利亞發現,所以用她的名字命名。館內也展出歷代沙皇授予俄軍傑出將領蘇沃 洛夫、庫圖佐夫和納希莫夫等人綴有寶石的高級勳章。在博物館出口處陳列著幾 塊明晃晃的大金塊,有一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金塊「大三角」,重達36 公斤。還有兩塊形狀奇特未經加工的天然金塊,一塊名叫梅菲斯特,重約21.25 公斤,狀如鬼頭;另一塊名叫兔耳朵,重約3344公克,形狀像兔子的耳朵。 這個博物中還有許多價值連城的寶物,最著名的有上面鑲嵌著800顆鑽石的沙皇 寶座,星光閃閃;一頂16世紀沙皇伊凡雷帝的皇冠,上面鑲滿了無數的珍珠 、錄玉和石榴石,熠熠生輝,令人眼花撩亂;一件1654年為尼康大主教縫製的 聖袍,是用義大利天鵝絨刺繡而成,上面縫綴16公斤以上的珍珠;另一件是女 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長袍,上面竟綴有15萬顆珍珠,也是一件稀世之寶。館中還 有一本1521年印製的福音書,封面鑲著許多寶石和26公斤重的黃金;還有一輛 法式御用馬車也很精美,這輛紅木馬車外表用黃金做裝飾,金光閃閃,氣派非 凡。 大皇冠是件無價之寶,是天才的御用首飾設計師耶列米亞‧波澤在1762年特別 為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加冕禮而製作的,由2個鏤空刺繡的半球組成,2半球間有1 條弧形花帶,皇冠上共鑲有5000枚小鑽石與碩大的珍珠交相輝映,非常美麗壯觀 。皇冠上名貴的尖晶石重達389.72克拉,由當時俄國駐華大使帶回的。 葡萄酒容器也是一件珍貴的寶物,外形是一隻站在印章上的雪豹,豹頭用作容 器的蓋子,可以開啟。雪豹體形碩大,身上布滿非常細小的線狀裝飾,有似鹿皮 毛。雪豹的2隻前爪支撐著一面盾牌。
- Z-IA22-3.TXT
克里姆林宮周圍,還棲息著成群的烏鴉,他們停滯在克里姆林宮包著金箔的圓頂 上,破壞了金箔。以前,金箔每5年更換一次,烏鴉進住後卻需每3年就換一次, 同時烏鴉也嚴重破壞了四周的生態環境,啄光了附近樹木的樹皮,嚇走了其他小 鳥。
莫斯科中心紅場
紅場是莫斯科的中心廣場,也是世界最知名廣場之一,位於莫斯科市中心,西 起克里姆林宮的紅色宮牆,東止古姆百貨公司,北起馬涅化廣場,南至莫斯科河 的沿河大街,南北長約695公尺,東西寬約130公尺,呈不規則的長方形,面積 9.035萬平方公尺,規模遠不如中國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是全市最繁華的地方, 也是國內外觀光客必遊之地,平時禁止任何車輛通行,廣場上滿是鴿子,地面是 用一塊塊長方形茶褐色鵝卵石鋪成,很像古代將軍身上穿的甲冑,閃閃發光。當 清晨的霞光映射在克里姆林宮古教堂金色的圓頂上時,廣場的景色寧靜迷人;夜 晚時分,廣場四周建築物有聚光水銀燈照射,成為觀光客拍照的好時機,如果能 將相機放在三腳架上用慢速拍下紅場的夜景,效果更佳,與白天紅場的韻味截然 不同。這個廣場始建於伊凡三世時代,原是商人進行交易的場所。20世紀中葉後 ,成為全市的中央集會廣場和貿易廣場,並改名為紅場。 紅場本意在俄語中除了紅色外,還含有漂亮的意思;更正確的意思是「優美而華 麗的廣場」,人們站在紅場上,可以看到四周那些富有歷史性的宏偉建築物,使 人彷彿可以呼吸到中古時代的氣息。紅場雖然不如想像中那麼寬闊,但卻是俄羅 斯歷史的見證人,廣場上每一塊石板都曾飲過鮮血,歷代沙皇都曾在紅場中洛布 內禮台上,發布各種詔令,沙皇的宣喻官也在此向人民吶喊出征,恐怖的伊凡和 彼得大帝都曾把紅場當刑場,大肆屠殺政敵和造反的士兵。十月革命後,紅場又 成為蘇聯慶祝重要節日的地方,千軍萬馬和各式重型坦克及飛彈都在這裡接受檢 閱,現在這裡仍是莫斯科政治活動中心和節目集會場所。 衛國戰爭紀念廣場坐落在波羅金諾戰役全景畫陳列館的西北方,始建於1983年 ,落成於2000年,佔地24公頃,遼闊而雄偉,共有四大部分。一為衛國戰爭紀念 館,建在波科隆小山上,館前半圓形白色的大理石柱面向廣場,後面方形主樓是 白牆至頂的巨大天穹式建築,不同於十月革命後千篇一律的哥德式大廈模式,館 內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全景畫規模超過波羅金諾戰役全景畫。二是中心紀念方尖碑 ,主體用鋼鐵鑄成,高達141.85公尺,碑頂部有勝利女神妮卡的雕像。此碑象徵 俄國人民鋼鐵的抗戰意志,以及衛國戰爭長達1418天之意。三為噴泉廣場,定寺 噴出紅水,象徵衛國戰爭所流之血。四是廣場兩側保護神長勝將軍聖喬治‧巴別 多諾謝茨鄉村式東正教小教堂。 普希金廣場位於高爾基大街上,從早到晚人群熙來攘往,非常熱鬧。售賣外國 郵票的小攤位上五彩繽紛的各式郵票令人目不暇給,手舉進口香√,啤酒和罐頭 的老婦人們在高聲叫賣。在這些合法買賣的背後,地下生意也相當火爆,小到來 自阿富汗和中亞的毒品,大到從高加索流進的武器等,應有盡有。不久前,這裡 又新添了一樁黑市生意,那就是走私難民。據俄羅斯勞動部聯邦移民機構掌握的 資料顯示,目前境內有10萬名偷渡來的非法難民,他們主要是阿富汗人、伊拉克 庫德人、衣索匹亞人和索馬利亞人。這些蜂擁而來的逃亡者並非看中了俄羅斯的 「風水」,只是把莫斯科當作逃往西歐的跳板。逃亡者長年累月地躲在莫斯科的 居民區或郊外,缺吃少穿,擔驚受怕,迫不急待地想逃往西方。 於是,一些不法之徒就開始在他們身上打起發財的主意,走私難民應運而生。眼 下比較便宜而且通暢的逃亡路線是乘搭從吉布提到莫斯科的飛機,也可以經阿塞 拜然或塔吉克到莫斯科,然後再從莫斯科轉道經過波羅的海三小國或加里寧格勒 州前往西歐國家。要想流亡莫斯科並不困難,比如伊拉克的庫德人只要向阿塞拜 然駐土耳其、伊朗或其他回教國家的領事館,交上300美元簽證費,就很容易進 入阿塞拜然,再利用俄阿兩國免簽證的空隙,花100美元買一張機票,就可以到 達莫斯科;問題是假道莫斯科前往西方國家卻沒有這麼容易。這些難民在莫斯科 舉目無親,只能靠那些人口販子前來幫忙。這些人神通廣大,只要肯出錢,什麼 國家的護照和簽證都可以弄到。當然這些證件全是假的,能否過關全憑運氣。由 於莫斯科官方對這種走私難民的黑市活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普希金廣場上 販賣假護照的生意日漸昌熾,一本俄羅斯出國護照原先要價100美元,後來漲到 500美元,如果要買帶有瑞典、丹麥或比利時等國簽證的假護照則要付800美元, 要是再加上離開莫斯科的黑市機票總共需1500至4000美元,據說這個價錢要比在 波蘭或保加利亞偷渡來得便宜。 列寧墓位於紅場西側克里姆林宮牆的中段,1924年1月23日、也就是列寧去世 的兩天後,蘇聯政府命令建築師舒謝夫製定列寧陵墓的設計圖,他只用一夜的時 間就繪製出臨時的木造陵墓設計圖,翌日就得到政府委員會的同意。同年27日晚 ,在安葬列寧時,水晶石棺便能安放在已經建好的陵墓中。翌年,列寧陵墓改建 ,使它更為壯觀。1930年,舒謝夫重新設計為石建陵墓,一半埋在地下,一半露 出地面,外表呈階梯形,採用深紅色和黑色花崗石及大理石建成,以深紅色為主 ,紅色代表革命旗幟的顏色,黑色代表人們的悼念之情。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舊的水晶棺換上了新的水晶棺,陵墓內部也重新加以修飾,使它更加莊嚴肅穆 ,墓前刻有列寧名字的碑石淨重60噸,墓頂修有寬敞的檢閱台,重要節日時前蘇 聯領導人在這裡檢閱遊行隊伍和武裝部隊。平台兩側是用花崗岩修建可容納萬人 的觀禮台。 到了1961年,列寧遺體已經腐爛得無法挽救,當時蘇共第一書記赫魯雪夫下令火 化遺體,只留頭顱,此後在列寧墓中人們所瞻仰到的遺體,是真頭和人工軀體的 連接。列寧墓每逢星期1和星期4對外開放,謁陵者沿黑色大理石台階而下,進口 處的建築是用深紅色花崗石建成的,平平正正沒有特別式樣,只在進口上方用俄 文寫著列寧的名字,轉兩個彎後便進入安放列寧遺體的地下大廳,四周環鑲紅磚 ,有專門設計的燈光照明牆壁上有用花崗岩雕刻的蘇聯國徽和國旗,列寧安祥地 躺在鋪著紅色鐮刀錘子旗的水晶棺裡,穿黃色上衣,身上放著他那隻因中風而變 形的手,胸前佩戴一枚紅旗勛章。 到列寧墓參觀的大多數是外國人,不能帶行李入內參觀,照相機要交給在門口等 的導遊,入內前要搜身檢查,遊客在門口排成單行,一個個魚貫進入,戴帽子的 人要把帽子拿在手上,圍著陳放列寧的水晶棺材環繞一周,廳內有8名衛士守護 著。在蘇聯未解體前,列寧墓門口由兩名哨兵晝夜保護著,每一小時舉行一次換 崗儀式,這個崗哨稱為「俄羅斯一號崗」。蘇聯解體後,列寧的遺體也不得安寧 ,先是他身上原先覆蓋的蘇共黨旗,被成一塊黑布;1993年10月6日,撤消列寧 墓一號崗和換崗儀式,陵墓由軍人從內部保衛,外面只有兩名警察;俄羅斯一號 崗改設在無名烈士墓前。直到今日,雖有許多人提出要遵照列寧的遺囑,把列寧 遺體遷往聖彼得堡市的沃爾科夫公墓,讓他和他母親長眠在一起,但至今也未見 政府有任何舉動。列寧遺體維護工作由俄羅斯生物結構科學研究中心負責,每週 兩次為列寧遺體「補粧」,用一種特殊藥劑塗抹列寧的臉孔和手,這兩處是列寧 全身上下唯一未被衣物或錦巾覆蓋的地方。此外,陵寢內經由過濾的特殊燈光打 在列寧臉上,產生柔和的粉紅色彩,可以使蒼白的列寧遺像看來略帶血色,出現 紅潤的色彩,使肌膚表層也產生彈性與光彩的假象。目前,列寧頭部內的大腦保 存在俄羅斯的研究機構,作為學術研究之用。從臭皮囊到金頭腦,都是列寧死後 的「剩餘價值」,他對國家作出的「貢獻」,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形容, 猶有過之。更有趣的是負責列寧遺體維護的「生物結構科學研究中心」宣布,只 要出價25萬美元巨款,就可以為任何人的遺體提供「列寧級」的屍體防腐保護服 務。 莫斯科的墓園可以分成好幾級,特級就是上述的列寧墓。第一級則是設在克里姆 林宮紅牆前有雕像面積約2平方公尺的陵墓,史達林的陵墓就在這裡。他的遺體 本來和列寧同放在特級墓的水晶棺中,赫魯雪夫當權後將他的遺體加以火化,改 葬第二級墓園裡;在布里茲涅夫時代,又給史達林升了一級,改葬在這個有雕像 的一級墓園裡。這裡另葬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聯英雄朱可夫,前蘇聯開國元勛 斯維爾德洛夫和捷爾仁斯基,還有前歷屆蘇聯領導人加里寧、蘇斯洛夫、布里茲 涅夫、安德洛波夫和契爾年柯等人,另有3位死難的太空人、協助列寧革命的法 國女友和同情蘇聯革命的美國記者。這裡的基地上建有墓台,台頂立著每位死者 的半身大理石像和墓碑,碑上刻有死者的姓名和生死年份。 第二級墓園設在紅牆前的地面,只有墓碑沒有雕像。第三級墓陵是在紅牆上的小 孔中放骨灰盒。 第四級墓園是名人墓,現在已成為莫斯科重要的參觀景點,園內蒼松翠柏,地面 有各色墓碑和雕像,是往生者的天國,沒有身分、地位和名氣的人,死後是很難 葬在這裡的。前蘇聯元首赫魯雪夫的墓陵也在這裡,他的墓碑很有特色,是用一 半黑色大理石和一半白色大理石砌成,他的頭像嵌刻在上方的空隙處,蹙著眉、 嚅著嘴,好像還要爭什麼似地,黑白分明的大理石,說明他大是大非,也像他在 執政期中功過參半。米高揚(1895~1970)的墓也在此地,他是前蘇聯政壇的不倒 翁。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墓碑,是三段階梯式的墨綠色大理 石構成,最上面一段是他的浮雕肖像,他仰臥在床頭,緊握左拳,兩眼炯炯有神 地凝視前方,中間一段大理石上金字草書刻著他的俄文全名,下面一段大理石更 寬些,在石階上安放著石頭雕成的布瓊尼軍帽和軍刀。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女英雄卓婭的墓也在這裡,她的正直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曾 經激勵過幾代俄羅斯人。她的墓地上立著一尊青銅色的立體雕像,生動地勾勒出 少女優美的曲線,她高仰著頭,裸露著胸膛,面對敵人不屈不撓,表現出女英雄 赴湯蹈火,大義凜然的浩然正氣。 著名劇作家果戈理墓碑顯得很高,圓形的花崗岩石台上,端立著這位19世紀文學 大師的半身像,齊耳的長髮和飄逸的斗蓬,凝視著這方的神情,彷彿在構思著新 的作品,他的長篇小說「死靈魂」和諷刺喜劇「欽差大臣」已成為不朽之作。 小說家契訶夫(1825~1898)的墓地在這裡,相當別致,一邊是他夫人的墓,一邊 是座小石頭教堂的模型。 20世紀俄國小說家法捷耶夫的墓碑頗具特色,在他高高的石雕頭像下面,還獲擁 著他的小說「青年近衛軍」的5位英雄,昂首挺胸,視死如歸的浮雕形象。 這裡還有俄國著名歌唱家夏里亞賓的陵墓,這位名男低音歌唱家出生在喀山的農 民家庭中,少年時代曾當過鞋匠學徒和店員,1892年在提弗里斯隨烏薩托夫學習 聲樂,翌年就登上了歌劇舞台。1906年以後,他不斷在歐美各大城市巡迴演出, 獲得很高的國際聲譽。1917年10月革命後,出任莫斯科瑪莉亞歌劇院的藝術指導 。1922年,成為當時蘇聯政府獲推出國巡迴演出的少數幾位一流藝術家之一。後 來僑居法國,直至1938年在巴黎去世為止也不願回國。儘管這樣,前蘇聯政府還 是為這位俄羅斯聲樂史上傑出的代表性人物建造了豪華的墓地,使他能夠死後回 國安息,墓地上他那和真人一樣大小的白玉石雕像,悠閒地仰坐在躺椅上,那優 雅的姿態和慈祥的笑容,似乎仍在為俄羅斯歌唱。 女歌唱家舒莉仁柯的雕像安置在離紅牆不遠的地方,她彷彿置身在舞台中央,亭 亭玉立,生動的臉皮活現出生前的風采,令人的是她那飄動在肩頭的藍紗巾,當 年她就是以一曲「藍紗巾」的民歌而成名。 有位著名旅行員的墓碑雕像頗具創意,一隻蒼勁的雄鷹立於長方形的碑上,一隻 翅膀折斷了,覆蓋著半邊墓碑,另一隻翅膀卻直指蒼穹,象徵著這位英雄的身軀 雖已消失,但傲翔天空的理想卻永世長存。 這個墓園中還葬著年僅31歲自殺而死的史達林妻子阿麗盧耶娃,墳上有尊雪白的 大理石頭像被罩在玻璃罩內,顯得格外純潔和嫵媚。 戈巴契夫的夫人戈巴契娃的墓地也在這裡,她從雕像看來是位憂鬱的年輕女性, 卻嫁給個願在政治風口尖浪上搞新思想的丈夫,難怪不得長壽。 這個名人墓園有成百上千個墓碑,托爾斯泰、馬雅可夫斯基、綏拉菲摩維茨、富 爾曼諾夫、馬卡達科等大批名人也埋葬在此地,而且個個傳神逼真,碑文短小精 簡,富有哲理和寓意,每日參觀者絡繹不絕,使人領略了俄羅斯的墓地文化,欣 賞到精湛的雕塑藝術,這一點是別的公墓所無法相比的。 新聖母公墓坐落市區西南部的莫斯科河左岸,因靠近聖母修道院而得名。這座 古老的公墓,長眠著許多俄國和前蘇聯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作家、政治家和 高級將領,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人們來這裡不僅是對逝者的緬懷和追憶,而 且也是對俄羅斯歷史和文化的回顧。步入公墓不遠,可以看到幾位著名俄國作家 的墓地。 洛布內禮台位於聖巴西爾斯教堂附近,它是座高約一公尺的圓形白石高台,是 沙皇時代宣讀詔書、判斷書和對死囚執行死刑的地方,所以紅場真正是被鮮血染 紅了的刑場,當年暴君伊凡雷帝就喜歡在這裡處死政敵,處死的方法非常殘忍, 花樣很多,有絞刑、笞刑、澆滾水刑和灌熔鉛刑等。1671年俄國農民暴動領袖拉 辛就是在這座高台上被絞死。 無名戰士紀念碑位於紅場北側的亞歷山德羅大斯克花園中,這是為了紀念在第 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幾百萬紅軍將士而建,它使後人回想起當年法西斯給人民 帶來的災難及蘇聯人民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深紅色的大理石碑上有一面石雕的蘇 軍紅旗和一頂紅軍戰士的鋼盔,碑面上刻著一行俄文:「你的名字是無名的,但 你的功勛是不朽的。」大理石碑前的火炬終年都燃燒不滅,有許多新婚夫婦會到 這裡奉獻婚禮上的鮮花。從1993年10月6日起,無名烈士紀念碑前設置「俄羅斯 一號崗」,碑前由兩名哨兵晝夜守護,且全年不斷,不論風霜雨雪都得守衛。這 個哨位每小時換一次崗,換崗儀式成為觀光客拍照的項目;離整點還有5分鐘時 ,兩名哨兵在一名軍官的帶領下,從克里姆林宮東城門走出,他們身穿藍綠色軍 服,肩扛鋼槍,一前兩後、以一秒一步的速度,踏著正步走向無名烈士紀念碑; 走到紀念碑前台階前稍一停頓,然後跨出大步,向上踢出的腿與另一條腿呈九十 度角,雄壯地跨上台階,立定站穩時,克里姆林宮救世主塔樓正好響起宏亮的整 點鐘聲,當大鐘敲響第二下時,兩名哨兵與站崗的哨兵迅速調換位置,換下崗的 哨兵在軍官帶領下跨著同樣的步伐返回克里姆林宮。 尤里‧多爾哥魯基銅像位於內市一個美麗廣場上,是由俄國著名雕塑家奧爾洛 夫、安特羅波夫和施塔姆設計的。在一座高約6公尺黑色長方形大理石上,豎立 著高約8公尺的銅像,這位莫斯科的奠基者一副武士打扮,頭戴尖鋼盔,身披盔 甲,威風八面地騎在一匹駿馬上,左手勒住﹡繩,右手好像是在指明莫斯科的建 城位置。 米寧和波扎爾斯基青銅塑像位於聖巴西爾斯教堂前面,庫茲馬‧米寧又名蘇哈 魯科,本來是下諾夫歌羅德的商人。1610年波蘭軍隊佔領莫斯科,波蘭王子成為 新沙皇,引起俄羅斯人的不滿。翌年9月,米寧當選為縉紳會議首領,他拿出三 分之一的財產在下諾夫哥羅德組建第二民軍,並規定全市商人將自己收入的五分 之一提交給民軍使用。 波扎爾斯基出身於斯塔拉杜布斯基公爵家族,本人也是公爵,是17世紀上半葉俄 國最富有地主之一,曾任御前大臣,並帶領第一民軍試圖收復莫斯科未獲成功。 後來,米寧建議選舉波扎爾斯基公爵為第二民軍軍事首領。1612年4月,第二民 軍溯伏爾加河北上,佔領了距莫斯科180公里的雅羅斯拉夫爾市,成立了以米寧 和波扎爾斯基為首的臨時政府。同年8月20日,民軍主力形成對莫斯科的包圍, 波蘭國王急忙派遣大批雇佣軍前來增援,遭民軍頑強阻擊。同月24日,波蘭援軍 再次發起攻勢,固守在城內的波蘭軍也同時出擊,民軍腹背受敵,處境危險。在 這緊要關頭,米寧率領幾百名哥薩克突擊隊員從南部渡過莫斯科河,出奇不意地 攻擊敵人的側翼,使敵人陣腳大亂。波扎爾斯基公爵也從正面發起強大攻勢,波 蘭軍隊全線崩潰,慌忙撤退,民軍繳獲敵人400輛輜重車,斷絕了莫斯科城內波 蘭軍隊的糧草。同年10月26日,走投無路的波蘭軍隊被迫投降,莫斯科終於獲得 解放。 米寧和波扎爾斯基被稱為「莫斯科的解放者」。1818年沙皇決定為他們塑造紀念 像,19世紀烏克蘭傑出雕刻家馬爾托斯塑造了這座紀念像,它是用青銅製成的, 裝置在磨光的花崗石基座上,紀念像的浮雕上刻畫了當年民眾為第二民軍搜集武 器的情景,以及1612年戰役的場面。這尊紀念像原來豎立在紅場中心,是莫斯科 最早豎立的紀念像。1930年,為了閱兵和遊行隊伍行進的方便,這座銅像被移至 聖巴西爾斯教堂前面,蘇聯解體後,又有許多人建議將它再移回紅場中心的原址 。 奧斯特洛夫斯基(Ostrovsky)銅像位於莫斯科小劇院入口處,他是19世紀俄 羅斯現實主義劇最偉大的劇作家之一,早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法律系,1843至 1848年,曾在莫斯科少年法庭任書記員。1850年,他出版了劇本「自家人好算帳 」,揭露了當時莫斯科商人的假破產行為,結果惹出許多麻煩,最後被解除公職 。後來,他索性當起職業劇作家,並利用他在法庭工作時接觸過的五花八門案件 ,創作了一系列反映社會各種腐敗現象的戲劇,引起文學評論界的注意。1874年 他出任俄國劇作家協會首任主席,1885年出任莫斯科小劇院院長。他一生創作了 47個劇本,且全部曾在莫斯科小劇院上演過。 普希金紀念碑先是位於普希金廣場西面特維爾林蔭環路終點附近,20世紀50年 代移至普希金廣場上,碑頂站立俄國大詩人普布金的全身塑像,他的頭微微向下 似陷入沉思中,並彷彿正在傾聽內心裡剛剛產生的詩句。 尤里‧加加林紀念碑1980年在加加林廣場落成,40公尺長的灰色基座就像火箭 器升空的燃燒著的尾巴,基座下方的台基上放置著一個地球。身著太空裝的尤里 ‧加加林全身像站在基座端,他雙手叉開,彷彿準備衝上太空。 中國城:有人說克里姆林宮離中國不遠,因為它的東面就是中國城,按照古代 占星術的理論,克里姆林宮之東是泉貨之府,因而建成全市的工商業中心。建城 時間在1535至1538年間,範圍包括部分紅場及紅場外圍地區,命名為「中國城」 ,足以顯示當時來自中國的移民和中國工商業在莫斯科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巨大影 響。當年,中國城周圍還修建了一條長約2600公尺、高6公尺和厚6公尺的城牆, 曾是銀行、商店和修道院集中的地方。20世紀30年代城市擴建時,中國城中的世 建築拆毀了500多座,宏偉的中國城牆被拆毀,城牆上雙尖塔和雙拱門造型的復 活門,也隨之化為瓦礫,蕩然無存。 現在,中國城已成為全市9大古蹟保護區之首,它和克里姆林宮一起構成歷史上 全市經濟和文化中心。早在20多年前蘇聯政府就曾耗費巨資,繼續修復中國城裡 近400幢古建築、中世紀殘留的街區布局和各時代遺留下來的古建築,使這裡具 有濃郁的中世紀氣息。這個保護區內的拉辛街保護得最完整,幾乎每座房子都是 古建築藝術品,號稱「露天建築藝術博物館」。這裡有16世紀伊凡雷帝為英國商 人建的英國客棧,有18世紀俄羅斯科學界泰斗羅蒙索諾夫就讀過的俄國第一所大 學斯拉夫拉丁學院的舊校樓,有彼得大帝視察過的古造幣廠,有沙皇米哈伊爾‧ 費多羅維奇出生的「17世紀貴族之家」,有18世紀俄國著名建築師克瓦林格設計 的斯特蘭諾普里姆內伊大樓等。 莫斯科的中國城和其他國家的中國城不同,它並不是當地華人聚居的地方。目前 莫斯科約有2至3萬名華人,正式定居者不及500人。在當地所有的華人中,有300 多人是來自港、台兩地的商人和留學生,其餘的多為中國內地的商人。 莫斯科電視塔位於科羅列夫院士大街12號,搭乘地鐵在經展館站下車,塔上有 七重天餐廳,可鳥瞰莫斯科市容。 莫斯科河畔古建築保護區也是全市九大文物保護區之一,位於克里姆林宮南側 ,是沙俄時代商人和小官吏聚居區,這一帶房子小,籬笆高,反映出小市民求安 逸、怕惹事的心理。這裡有38幢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和樓房,著名油畫收藏家特 列季亞科夫和世界上第一座戲劇藝術博物館創始人巴赫魯申都曾在這裡居住過。 當地的古建築大部分已闢為各種類型第博物館,綠、淺黃和赭紅石是此地建築物 的主色調,區內種植了上千棵綠樹和幾十片的綠色草坪,景色非常迷人。 亞烏扎河畔古建築保護區也是全市九大文物保護區之一,這條小河寬僅20多公 尺,但卻是藏龍臥虎之地,彼得大帝兒時曾在這條小河上泛舟。河畔有座「德國 營」,是來莫斯科的外國人聚居地,少年天子彼得常到這一帶找外國朋友談天、 遊玩。他親政後,又把國務中心從克里姆林宮移到亞烏扎河畔,在這裡營建了豪 華的宮殿,風格酷似彼得堡涅瓦河畔的建築。也是在這條小河畔,彼得大帝萌發 了遷都的念頭和建立強大海軍打開出海口的雄心壯志。當時這裡地處莫斯科郊外 ,現在已成為鬧區。這裡最著名的古建築是列福特宮,建於1698年年,由宮庭建 築師阿克薩米托夫修建,1707年又由建築師明什科夫加以改建。19世紀,建築師 卡查科夫又在列福特宮旁邊建造了一所雄偉的軍醫院。安德羅尼科夫修道院也建 在附近。落成於1427年,是全市最古老、保存完好的教堂。 全市共有各種博物館和展覽館80多個,莫斯科的博物館可以分為歷史學、民族學 、文學、教育、戲劇、音樂、美術、建築和科學技術等門類。 內政部中央博物館是由18世紀的「軍火部」改建而來,裡面所展示的武器、制 服和圖片等,都在訴說俄羅斯人民自衛隊的歷史及事蹟。其中有個展覽廳,專門 展出1993年10月俄羅斯政變的過程。觀光客可以登上軍事瞭望塔,憑弔當年共產 制度的氣氛。 國立歷史博物館位於紅場北側馬涅什廣場上,是座造型藐藐的朱紅色建築物, 具有鮮明的俄羅斯建築風格,兩側各有一座高聳的塔樓,在節日遊行時,遊行隊 伍從東西兩邊在博物館前匯合,然後進入紅場。博物館建於19世紀,1883年正式 開館以來從來沒有關閉過,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莫斯科被德軍包圍期間也堅持 持續開館,它不僅是俄羅斯歷史的生動寫照,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科學教育機構 之一,十月革命前只有17個展覽廳,現在有48個展覽廳,分別按年代順序排列, 館中收藏有420萬件以上的文物和6800萬頁的文獻資料。 從博物館古老的手抄目錄和現代的卡片目錄上,參觀可以了解到這些文物的來歷 ,一些物品上標明獲取資料的途徑,如「來自帝國考古委員會」、「朱可夫將軍 贈」、「購自農民特魯什金」和「發掘自克拉斯諾雅爾斯克」等。這家博物館的 展示品不僅有50萬年以上舊石器時代的文物,也有反映現代俄羅斯歷史重大事件 以及社會變遷的展覽品。 館內豐富的考古資料展現了遠古時代的面貌。在這裡人們可以看到巨大象骨和一 枚重達6公斤的象牙,以及俄國著名雕刻家、人類學家格拉西莫夫保存的骸骨化 石複製的北京猿人和尼安德特人的頭骨。展覽品中還有在伊爾庫茨克附近發現的 古代人類遺址的模型。1912年在摩爾達維亞的鮑羅金諾附近挖掘古墓時所發現的 15件「比薩拉比亞之寶」,曾一度轟動世界考古界,其中有用金鑲嵌的銀製槍頭 、短劍和用暗綠色軟玉精心製作的斧頭等,這些瑰寶現在也藏在館中。參觀者還 可以看到公元前8世紀俄羅斯最早的文字,這是烏拉杜國時代刻在建築物石頭上 的楔形文字,是在亞美尼亞境內發現的。館中還有大批文物生動的再現了公元9 至12世紀初俄羅斯帝國的歷史,如經過多年挖掘發現的當時境內最大城市諾夫歌 羅德的街道、住宅區、公共設施和工場的遺蹟模型,當年的鐵匠和寶石工匠的骨 刻工藝品及各種鐵具等。館中還陳列著400年前的印刷機、彼得大帝用過的雪橇 、羅蒙諾索夫用彩色玻璃做的嵌鑲物品、十二月黨人的運動史料,別林斯基、赫 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布留波夫等人從事反對沙皇的資料等。 館中也陳列著不少反映俄羅斯戰爭史的文物,特別珍貴的是1380年庫里科沃戰役 中俄羅斯士兵穿的鎖子甲,在那次戰役中,俄軍擊潰了金帳汗國的韃靼軍隊,從 而擺脫了長達3個多世紀的韃靼統治。還有在1812年擊敗拿破崙軍隊的俄軍戰旗 和文物,包括著名的庫圖佐夫將軍的整套行軍餐具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博物館的一些工作人員也開赴前線參戰並帶回了大批文物。現在館中闢有兩個專 門展覽廳,展現蘇德戰場戰局發展的過程。為了充分反映當代製造技術、人們的 興趣愛好及生活方式的演變,博物館收藏了從商店出售的物品到獨具特色的藝術 作品。 館中的許多收藏品是個人或有關部門贈送的,如1945年5月8日朱可夫元帥在德國 投降書上簽字時穿過的軍服,以及次月24日他在紅場檢閱慶祝勝利的遊行隊伍時 佩帶的軍刀;世界上第一位遨遊太空的尤里‧加加林的私人物品;著名作曲家阿 拉姆‧哈恰圖良的指揮棒等。這個博物館附設了一個學術研究機構,擁有100多 名學者和專家,出版介紹博物館各種珍藏品的小冊子和論文集,並定期舉行特別 展覽、巡迴展覽和學者講演會,還專為中小學生設立了20多個歷史指導小組和美 術指導小組。博物館每週開放6天,每天開放8小時,每逢星期6和星期日,博物 館門前總是排著長隊,參觀者絡繹不絕。每年參觀人次達200萬以上。此外,這 個博物館還有4個分館。 俄軍中央博物館成立於1921年,它反映俄羅斯現代軍隊成長的歷程,館內陳列 著俄軍各部隊的軍旗,以及1945年蘇軍攻克柏林時插在德國國會大廈屋頂上的那 面戰旗。 中央列寧博物館坐落在紅場上,館內12萬多件文物展示了列寧的生平,其中有 列寧的手稿、著作、照片、衣服、用品,以及列寧被刺時穿的厚大衣、兇槍、3 顆子彈和4個空彈殼。 俄羅斯倥軍博物館位於莫斯科市郊,車程約一小時,佔地約12公頃,包括展覽 館本館、兩座停機庫和廣闊的露天展覽場,這裡陳列著俄羅斯空軍使用的154種 戰機,包括SU-27戰﹎機,米格29戰﹎機,以及世界最大型的MI-12型直升機。另 外,館內展示著大約2000種裝配在戰﹎機上的武器,包括炸彈、機關砲和各式飛 彈等,還有大約3萬件相關的圖書、照片、、文件和軍服等展覽品,規模可與美 國的史密孫航空太空博物館相比。現在這裡已經成為俄羅斯重要的觀光據點,開 放以來每年大約吸引1.57萬名外國觀光客。每張門票15美元,如果要拍攝戰﹎機 照片,另加6美元的拍攝費。這個博物館還順便銷售俄製戰﹎機,一架米格29戰 ﹎機售價約3000萬美元。各國還有不少旅行社將米格機的試飛列入觀光項目中, 大約40分鐘的米格23戰﹎機試飛加上市內觀光,費用約一萬美元,若要搭乘最新 的米格31戰﹎機,則約需1.6萬美元。 普希金美術博物館位於克里姆林宮西南側的沃爾宏卡街上,兩旁還有黑格爾博 物館和托爾斯泰博物館,三幢建築物呈「品」字形排列。19世紀時這裡是座豪宅 ,1916年俄國貴族知識分子和年輕軍官組成了「12月黨」,是為反對沙皇專制統 治的開始。此後,12月黨人和同情他們的普希金經常在這裡活動。1825年12月24 日沙皇尼古拉一世舉行登基典禮時,12月黨人拒絕宣誓,發動起義,因起義總指 揮臨場膽怯逃脫,失去大好時期,12月黨致被鎮壓。由於大詩人普希金曾常與他 的12月黨人的朋友經常在此聚會,1896年莫斯科議會決定將此豪宅改建為博物館 。 這是仿古羅馬式樣所建的灰白色二層樓建築物,正門前為淡紅色的大理石台階, 排列著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題材的雕塑組合,左右兩側有愛奧尼亞式大理石柱 廊,入口頂部高懸著希臘文的古代格言:「人生最可貴的事便是對美的認識」。 在入口處的平台上,可以看到通往2樓大廳的主樓梯,樓梯上方的畫廊被20根愛 奧尼亞石柱所圍繞,石柱用玫瑰色大理石製成,柱冠和基座為鑲金的青銅材質。 畫廊牆壁上繪飾有古希臘題材的壁畫。 博物館有個特點為「真偽兼藏」,因為館內除了許多無價之寶的真品外,還有米 開朗基羅名雕「大衛」等仿製品,但水平極高。全館藏品超過60萬件,包括5000 幅繪畫、35萬張素描和版畫、3.5萬件工藝品和雕刻品、10萬多件古幣和徽章。 在館內的8個大廳中展出5萬件展品,固定展品今為3個部分:一為古代文物,包 括古埃及、古亞洲、古希臘、古義大利、古羅馬和地中海東岸文明,以及黑海的 北岸的文物,也有中國、日本和其他榯國家的珍貴文物。二為由古希臘、羅馬時 代、中世紀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享有盛譽的雕塑作品及仿製品構成。三為繪畫陳 列館,包括西歐的繪畫作品和中世紀至當代的雕塑品。 這個博物館另一大特色是以印象派為主的現代繪畫作品非常豐富,佔據了全館34 個展廳中的14個,不僅有西班牙蘇巴朗、畢卡索和荷蘭魯本斯等現代派大師的油 畫,也可以欣賞到法國印象派繪畫大師諾瓦、莫內和畢薩洛等名家的繪畫,還有 法國點彩派大師德加、現代派大師高更和荷蘭現代派大師梵谷等人的真跡。最名 貴的畫有「聖母與聖嬰」、「黑衣女郎」和「女皇」等。館內最多的是造型藝術 的雕塑,從埃及的雕刻到義大利的塑像、從希臘的神像到羅馬的武士從中國的瓷 器到日本的家具,真是洋洋觀。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生於莫斯科的阿爾巴特街,父親是俄國古老的貴族,外曾 禰原為阿比西尼亞的王子,被賣到君士坦丁堡當奴隸,後由彼得大帝收養。普希 金自幼生長於文學氣息濃厚的家庭,於1811年他12歲時進入專為貴族子弟興辦的 高等政法學校就讀,並開始其文學生涯。 1817年18歲時就在聖彼得堡的外交部工作,且加入文學團體阿爾札馬斯和兩一個 秘密的政治學會,在那些以手稿形式廣為流傳的反沙皇專制詩中,使他成為12月 黨人的代言人,因而被亞歷山大一世流放到南俄去,但在那裡他卻得到浪漫主義 敘事詩的素材。1820年詩作「魯斯蘭和柳德米拉」問世,就是浪費主義的詩歌, 以敘事風格寫成,採用許多民間傳說故事。以後的「高加索的俘虜」、「強盜兄 弟」、「巴赫奇薩賴的噴泉」等詩作提高了他的聲譽,成為19世紀20年代俄國浪 漫主義和熱帶自由詩人的領袖。 1824至1826年,又因褻瀆上帝而被押解至普斯科夫他父親的領地米哈伊爾莊園, 交由地方政府監視。他雖歷經磨難,但對文學均執著追求從未稍減,有時還穿上 農民服裝,擠進離祖居不遠處熱鬧的聖山廟會;有時和農民交談,用心傾聽鄉親 們的歌謠、俗語、俚諺和民間傳說,了解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為文學創作搜集 素材。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俄羅斯自由精神的最後一點殘餘在這裡一息尚存 ,這是個產生靈感的地方。」 在這段幽居的兩年間,他共寫下了長短不等的文學作品100多種,包括著名長詩 葉甫根尼‧奧涅金的第3~第6章,以及1825年所寫的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 」。在這段難以忍受的孤獨日子裡,只有他兒時的老保姆阿琳娜朝夕相伴。1825 年,他的兩位同窗好友普欣和杰利維格曾來探望過他,後來隨著12月黨人起義的 失敗,大局逆轉,幾乎再也無人上門了,他唯一的社交活動是到3公里外的三山 村看望奧西波娃一家,他的詩作「致奧西波娃」、「如果生活欺騙了你」、「承 認」和「致吉娜」等,都是為這一家人創作的。 同年夏天,普希金在奧西波娃家與安娜‧克恩不期而遇,彼此歡聚多日;她離去 時,他以「致安娜‧克恩」一詩相贈。一般認為這是普希金抒情詩中最傑出的一 首,後經作曲大師格林卡譜曲,至今詠唱不絕,而安娜也因此流芳百世。此外, 普希金還被莊上一位名叫奧莉加的村姑所打動,多情風流的詩人很快使這位美麗 多情的姑娘懷孕。翌年初,普希金將她送到他父親的另一個領地鮑爾金莊,生下 了私生子。 1826年沙皇准許他回到莫斯科,但都會親自檢查他的作品。在莫斯科普希金個人 自由仍受限制,行動也受到監視,但在這段時期內他的創作才能達到顛峰,藝術 境界煥然一新。到了1827年又完成了「魯林伯爵」、「吉卜賽人」。 1830年秋,他在波爾金諾度過了整個藝術生涯中最不平凡的幾個月,寫出了「貪 心的騎士」、「莫札特與莎萊莉」、「石客」和「瘟疫時期的宴會」等4部小型 悲劇,另有5側短篇散文小說的「別爾金小說集」,喜劇詩「科洛姆納的小屋」 及許多抒情詩和評論文章。1831年完成了「葉甫蓋尼‧奧涅金」長篇詩體小說, 聲譽更隆。同年,他和岡察羅娃結婚,定居聖彼得堡,因妻子熱愛社交生活使他 非常痛苦。1834年出版「黑桃皇后」,1836年「上尉的女兒」問世,使他奠定了 在俄國文壇大師級的地位。1837年為了妻子而與人決鬥,結果身負重傷,而於同 年2月10日逝於伊卡濱河街的寓所中,享年才38歲,英年早逝,俄國痛失良才; 後葬在他的故鄉米哈伊洛夫斯科的聖山鎮。 普希金是俄國詩人、小說家和劇作家,被公認是俄國最偉大的詩人和近代文學的 奠基人。他的作品富有崇高思想,強調公民的責任,充滿肯定生活的精神,深信 理智必能戰勝奴役和壓迫,故在全球引起共鳴。他的作品被譯成世界上所有的主 要文字,為普世所同欽。 托爾斯泰博物館位於克魯包特金大街上,距離普希金美術博物館不遠,這裡是 俄羅斯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在莫斯科的住所,1872至1901年也曾在這裡居住過 。它是一幅不起眼的兩層樓建築物,門口豎著一幅托翁的大肖像,大門的門楣上 有一幅用俄文寫的「托爾斯泰故居」的題匾。這裡是國內外遊客常去觀光的地方 ,所以有專門接待人員引導參觀,入內時要脫換鞋套。樓內有書房、會客廳和餐 廳各一間,另有臥室和衣物室數間,室內的各種物件都保持著他生前的原狀。 這位出身貴族家庭的大文豪,居室並不豪華,卻有一種典雅的風格,那些房間並 不寬敞,穿堂過室的樓梯和走廊也不太結實,也許是年代已久的緣故,樓梯已吱 呀作響,書房的桌子上放著他的原稿和筆,牆上掛著他和友人的合影照片及他的 衣服帽子,走廊上放著他生前騎過的自行車。從布置在書房和會客廳中的生平史 料可以看出他的一生。 托爾斯泰是俄國的作家、道德思想家和改革家,1828年9月9日出生於莫斯科南 方約160公里處圖拉市的亞斯納亞‧波利亞納莊園。16歲時進入喀山大學深造, 由於父母早亡,年僅19歲時就單獨繼承了莊園,並獲得伯爵頭銜,他當時毫不惋 惜地中斷了喀山大學法律系的學業回歸故里。 1851年受大哥尼古拉的影響參軍去高加索。1852年在「現代人」雜誌上發表處女 作「童年」。1854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經歷了歷史上著名的塞瓦斯托波爾保衛 戰,官升中尉,後來曾在他的作品「塞瓦斯托波爾故事」中,敘述了他的這段經 歷。1855年開始寫一系列短篇小說如「少年」和「青年」,與過去的作品「童年 」一起,構成了自傳體三部曲,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問題上。 退役後於1860年到西歐旅行,漫遊名山大川,欣賞異國風光,大部分時光在法國 度過。最後在1861年回到莊園,並於1862年結婚,在婚後的15年中,創作了「戰 爭與和平」及「安娜‧卡列妮娜」等兩部曠世鉅作。「戰爭與和平」被認是世界 文學中最偉大的兩、三部長篇小說之一,他為了寫作這部宏偉的史詩幾乎用了長 達7年的時間,無論是作品的規模還是對問題的探討,這部傑作都遠遠超過了他 以往的作品,全部生活素材都被編織在一幅巨大的花毯中,對許多人物特性和豐 富材料的處理,都是非常客觀而細致。但是小說裡難免也有一些章節受到文學評 論家的批評,認為他對戰爭和策劃者的長篇議論有損於全書的協調,成為藝術上 的一個缺陷,但也無傷大雅。1873至1877年,他又完成了長篇小說「安娜‧卡捷 琳娜」,雖然在敘事方法和風格上與前者相似,但卻比較協調。 在寫作上述兩部小說之間的一段日子裡,他的人生觀正處在變化過程中,「戰爭 與和平」是一部熱帶生活的樂觀小說,書中主要人物有健全的道德觀,而且能夠 主宰自己的內心衝突;《安娜‧卡列琳娜》則是悲觀主義小說,書中主人翁的內 心衝突往往無法自拔,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1880年後,托爾斯泰長期以來對人 生目的苦苦探索使自己經歷了一場精神危機,他花了很多時間就自己的宗教觀念 、道德思想、藝術觀和社會觀等各個方面寫了許多專著和論文,使他成為一名道 德思想家;他還就人類的道德問題和性問題寫了許多中短篇小說和劇本。 1899年,71歲高齡的托爾斯泰完成了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復活》,書中有許多出 色的篇章,特別是上集部分中的一些章節具有一種使人入迷的詩情畫意。但就藝 術性來說卻比《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琳娜》大為遜色,有倉促成書的跡 象,書中對司法制度。刑事制度和教會宗教儀式的激烈抨擊及道德說教,都彷彿 是出自辯論家之手,而不是文學家之手。1901年後,他因在小說《復活》中抨擊 教會,被開除了教籍,他住在莫斯科也已得不到安寧,因而決定回出生地雅斯納 亞‧波利亞納莊園定居。 1910年11月中旬,日益惡化的家庭關係迫使82歲高齡的他,在有一天夜裡偷偷地 離家出走,同月20日因患肺炎在梁贊省偏僻的阿斯塔堡火車站去世,享年83歲。 兩天後,遺體被抬回莊園,當晚埋入莊園西北角密林中,送葬的人跪在地下,唱 起了悲愴的「永恆回憶」,儀式上沒有神父參加,這是俄國第一次為名人 舉行簡樸的非宗教葬禮。 東方文化博物館成立於1918年,館中陳列了喬治亞、阿塞拜然、亞美尼亞、烏 茲別克、印度、中國、蒙古、日本、伊朗及土耳其等國的豐富藝術品,如古代的 地毯、布匹、繪畫、雕刻和美術工藝品,以及骨、木、漆等各種製品,特別是中 國的古代藝術品,對觀光客有莫大的吸引力。 民間藝術博物館所收藏的文物也能引起參觀者極大的興趣,館中陳列著古代俄 羅斯農民藝術品和18至19世紀的民間手工藝品,如木刻、骨雕、金屬製品、陶器 和刺繡等。 國立巴赫魯申中央戲劇博物館成立於1894年,館中陳列著許多沙俄時代和蘇聯 時期的各種舞台裝置、服裝草圖、戲劇演出模型、戲劇海報和節目單等,是俄羅 斯戲劇藝術史的生動寫照。 克洛明納莊園博物館是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分館,15世紀時,這裡是莫斯科大公 的郊外村落,17世紀時成為沙皇的近郊行宮,現在已成為市區的一部分。一些重 要的歷史事件曾在此地發生,如1606年鮑洛特尼科夫領導的農民起義、1662年莫 斯科市民暴動等。這個露天博物館區內有一些造型優美的古俄羅斯建築,如1532 年建成的升天教堂、1546年建成的吉亞科夫教堂、17世紀的水塔和18世紀的莊園 別墅等。 格林卡(Glinka)音樂中心博物館坐落在環形公園附近的亞姆斯基大街上,創 建於1912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博物館,步入博物館正門,可以看到大廳正 中豎立著一尊俄羅斯偉大音樂家格林卡的半身塑像,雙眼炯炯有神,沉思在旋律 的海洋中;他的背後是用金屬製成的五線譜,譜上的音符是他的代表作《魯斯蘭 與柳德米拉》歌劇序曲中的一段旋律。格林卡是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奠基人,也是 第一位在國際上受到重視的俄國作曲家,被人稱為「俄羅斯音樂之父」,所以這 家音樂博物館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步入展覽廳後,人們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各種樂器,令人目不暇接,世界各民族 的樂器在這裡應有盡有,一共收集了公元6世紀以來的各種樂器3500多件,展覽 廳中央陳列了800件,定期輪換展出。這些樂器以俄羅斯的為主,中國、日本、 蒙古、匈牙利和捷克等國家的各種樂曲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中國樂器很多,有 二胡、馬頭琴、竹笛、琵琶、板胡、京胡、笙、簫、古箏和月琴等,其中有些樂 器在中國已經失傳。每一種陳列的樂器下方都標明樂器名稱、出產地和年代,而 且旁邊還有一個開關,按一下電鈕,經過電腦就可以播放出用這種樂器演奏的樂 曲。當今世界上所有的管樂、弦樂和打擊樂的樂器,在這裡都可以看到它的原形 。館中陳列著一把16世紀製造的義大利小提琴,只有1尺長。有一支長笛是用玻 璃製成的,還有許多19世紀製造的各種手風琴,大小不一,造型各異。有一個手 鼓的鼓面上,畫有一幅古代樂隊演奏的繪畫。館中還陳列了一張由法國廠送給當 代俄國世界級小提琴大師大衛‧奧依斯特拉赫的金質唱片,旁邊有一台20世紀初 製造的鋼琴自動操縱器,它能把要演奏的曲子先用一種特製的紙記錄下來,然後 再命令鋼琴去演奏,大有今天電子控制的味道。20世紀以來,俄羅斯出現了一批 世界著名作曲家,館中陳列著他們寫的大部分曲譜、手稿、遺物和錄音製品,以 及各種雕塑品、紀念品和寫生畫等。 高爾基博物館位於沃羅夫斯基大街上,創辦於1937年,這裡原系高爾基晚年的 故居,裡面陳列著許多當年他使用過的生活用品和一系列社會活動照片。 這位出身貧寒的俄國大作家,1868年3月28日生於下諾夫哥羅德市,出身中下層階 級,青少年時代刻苦自學在貧困中度過。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於1892年問 世,並寫了許多類似野性浪漫主義的傳說和寓言。1895年出版的「切爾卡什」是 一部相當好的作品,1899年寫的「26個和1個」是優秀的短篇小說,使他在人才 濟濟的俄國文壇上佔有重要地位,成為20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性作家,在國 內外均有聲譽。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他摹創作一系列劇本和長篇小說。1906年出版的「母親 」寫得很失敗,但因它是唯一的一部可以反映俄國革命運動的作品,故在當時「 政治掛帥」的俄國仍具有相當的政治價值。1913至1923年間發表的「童年」、「 在人間」和「我的大學」的自傳三部曲,成為當時俄國最優秀的自傳文學之一。 1929年他成為史達林的支持者,乃成為蘇聯作家協會第一任主席。「阿爾塔莫諾 夫家的事業」出版於1925年,是他最優秀小說之一,表現出對革命的熱忱。1936 年出版的「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是描寫1870至1924年俄國知識分子的四部曲 ,備受讀者欣賞。 這位作家逝於1936年6月14日,享年67歲,死後被正式尊為蘇聯文學的最高典範 。雖然他的文學才能不能同托爾斯泰相提並論,但卻是唯一全面反映俄國革命前 後兩個時期的蘇聯作家,是當時最重要文學家之一,他審察生活的能力、塑造人 物性格的才能,以及對俄國平民的知識,都是使他獲得盛譽的主因。 農奴藝術博物館坐落在地鐵經展館站的第一奧斯坦基洛大街5號,原為俄國貴 族謝列梅杰夫的產業奧斯坦基洛宮,主要建築是一幢3層樓高的木樓,具俄羅斯 古典主義風格,內有一個供農奴演出的劇場,現仍保存完好,一些廳室裡陳列著 農奴創作的藝術品,非常難能可貴。 國家陶瓷博物館和18世紀庫斯科沃莊園位於青年街2號,由地鐵站拉新大道下 車可達,這裡珍藏藉2萬多件貴重的俄羅斯陶瓷製品,從俄羅斯瓷器製造業鼻祖 維諾戈羅德的第一件作品,直到蘇聯解體後的作品都有。在外國瓷器展廳裡也收 集著古希臘、古羅馬、中國、德國、英國、法國和丹麥的陶瓷精品。 這家博物館的前身是舍列梅捷夫大公產業的庫斯科沃莊園,它有規劃精微的花園 、整齊的林蔭道,並均勻地排列著大理石雕塑和大大小小的池塘。主建築庫斯科 夫宮坐落在大水塘畔,還有小教堂、膳廳和帶尖頂的小鐘樓,另有舞會廳、牌室 和台球室,所有建築及裝飾都極具匠心,令讚賞,海岩洞、義大利屋和露天的空 中劇場都令人著迷。現在博物館和莊園對外開放,週一休息。 建築藝術博物館是前莫斯科大公和沙皇的克洛蒙斯基莊園,位於莫斯科河南岸 ,它的大大小小塔樓、教堂和宮殿,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這座俄羅斯沙皇的 夏季行宮,美輪美奐,古意盎然,是帝王們夏季休閒避暑勝地,彼得一世曾多次 來此,葉卡捷琳娜二世老年也曾帶孫兒們在此休息。經過了無數歲月,一些古老 的宮殿已走進歷史,現在留下來的還有1640年建的汲水塔樓、餐宮、軍校殿和御 膳房等20多座古建築。這個博物館區內最引人注目的古俄羅斯樣式的木製建築中 ,包括有由阿爾漢格爾斯克運來的彼得一世木屋,還有尼古拉‧卡列里修道院的 門樓等。現在,這裡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休閒地方,經常舉辦有俄羅斯歷史事件討 論會和民俗活動。 阿爾漢格爾斯克莊園博物館位於莫斯科河畔,主要的建築中心是宮殿,是建於 18世紀80年代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物,兩層樓高的宮殿矗立在莊園的最高處,外 貌非常古樸,朝向花園方向裝飾著半圓形凸出的廳堂。整個宮殿挺立在10.5公尺 高屋頂上的小景觀樓襯托下,顯得更加勻稱和諧。館內收藏有珍貴的名家繪畫作 品,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雕像,精美的家具、鏡子、吊燈、水晶和瓷器等。在花園 的林蔭路上,有許多精巧的亭台樓閣和噴泉,並有3座漂亮的涼台,在河邊錯落 著,沿途都裝飾著大理石雕像,其中有尊普希金的半身像。 科洛文莊園位於安德羅波夫大道39號,地鐵科洛文站下車可達,這是沙皇家族 在眾多的莊園中供打臘休息的場所之一,有石造及木造的建築物,現在對公眾開 放,週二休息。 留蘇勃夫莊園在莫斯科郊區人跡稀疏的森林中,和俄羅斯的其他一樣,就像個 小王國。莊園建於葉卡捷琳娜時代,面積很大,長寬各約2公里,園中最高的建 築物是教堂,2層樓的主建築前面有法式花園,並有馬廄、磨坊、穀場等,還有 個小市場,但只剩下一個旅遊紀念品商店,外邊也有展售舊書和小古董的貨攤。
柴可夫斯基故居紀念館位於赫爾嶺大街,由列寧指示將他的故居闢為國家重點 文物保護對象,由一幢故居、一個馬廄、一間浴室和一座小音樂廳組成;浴室和 小音樂廳是10月革命後加建的,屋後左邊還有一片佔地約5畝的林園。這是一座2 層樓的俄式木造房屋,一層主要陳列作曲家的樂曲手稿和親友們的照片。二樓有 一間約40平方米的大房間,是柴可夫斯基生前工作、會客、彈琴和休息的地方, 房間的正中央是一架大鋼琴,進門處的兩壁,放兩個大書櫥,南邊靠牆壁的窗口 有一張大書桌,主要用於讀書、寫信和寫日記,中間靠壁爐處放幾把沙發式的椅 子,他在這裡和朋友們討論音樂和藝術上的問題。 他的臥室約有25平方米,家具簡樸,臥床是單人床,短而狹窄。寢室內最突出的 是一張長方形的木桌,他就是在這張平常的木桌上,寫出許多曠世優美的樂曲, 他的最後一部第六悲愴交響曲也是在這張木桌上寫出的。他生活簡單而規律,除 星期一和星期四接待客人外,所有時間幾乎都用在作曲上。 重視友情是柴可夫斯基突出品德之一,在他的故居,沒有華麗的陳設和名貴的油 畫,也沒有精緻的雕刻品,但各個房間都掛著許多親友的照片,有他父母和兄弟 妹的合影,還有同時代的德國音樂大師勃拉姆斯和挪威民族樂派奠基人格林卡的 照片,也有他的幾位得意門生的照片。有時他還到托爾斯泰家去做客,同他的家 人住在一起,為他們彈奏鋼琴,徵求他們對自己作品的意見。托爾斯泰特別喜歡 他以俄羅斯民間歌曲為素材所寫的樂曲,聽了他的演奏,托翁常常激動得淚流滿 面。莫斯科音樂學院院長、著名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也是他的摯友,他創作著 名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由魯賓斯坦擔任鋼琴獨奏並首演成功。 柴可夫斯基生於1840年5月7日,他是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曲家,被世人譽為 「俄羅斯的貝多芬」,是俄國浪漫派最傑出的大師,他與音樂已成為不可分割的 整體,一生之中曾寫下無數優美的樂曲,作曲領域涉及層面之廣,令許多世界著 名作曲家都自嘆弗如。他畢生勤奮作曲,刻苦程度令人難以置信,作曲成為他生 命的唯一意義,他有一句名言:「靈感從來不會找懶惰者。」他寫過許多交響曲 、歌劇、藝術歌曲、芭蕾舞曲、鋼琴協奏曲、鋼琴小品、弦樂四重奏、大提琴協 奏曲、小提琴小品和小提琴協奏曲等作品,都留下了不朽之作,這在有史以來的 作曲大師中是極為罕見的現象。 這位大師在音樂方面是個早熟兒,因其神經質而極易激動,父母認為音樂對他將 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在1850年將他送入法律學校預備班學習。1862年在司法部任 職期間曾入新開辦的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畢業後曾在法國巴黎和一位女歌唱 家戀愛而同居,但遭家人和親友反對。他們認為柴可夫斯基如和法國女歌唱家結 婚,就得長期移居國外,無法集中全力從事俄羅斯音樂創作。儘管他很愛那位女 歌唱家,但為了音樂還是忍痛割愛,回到祖國。在他故居工作室內,有幀面目清 秀長裙曳地的年輕女子照片,就是那位法國女歌唱家。 1865年底,他出任莫斯科音樂學院和聲學教授。1866年由於在創作「g小調第一 交響曲」時操勞過度,曾受到精神崩潰的危機。1869寫下了「羅密歐與茱麗葉」 的幻想序曲。1867年當他39歲時,和一位院內鋼琴系女生結婚,這位女士因無法 忍受他對音樂的狂熱,2個月後就離婚了,此後他未再娶。 同年,他的崇拜者俄國富孀梅克夫人和他建立一種柏拉圖式的愛情關係,她的丈 夫是德國人,在俄國興建了鐵路,為妻子留下了大筆遺產。梅克夫人酷愛音樂, 特別喜歡柴可夫斯基寫的東西,拿出鉅款讓他辭去莫斯科音樂學院的教職,以便 能專心從事音樂創作。1877年,柴可夫斯基創作了著名的第四交響曲,將它獻給 梅克夫人,並稱這部作品為「我們的交響曲」。在柴可夫斯基故居中,有梅克夫 人送給他的2張照片,第一張約8寸大,第2張有12寸。從照片中看,梅克夫人不 僅像貌清秀,而且是有頭腦、有思想的女人。但有趣的是,他們相交13年,相互 寫了1200多封信,卻從未謀面。 19世紀70年代中期他再次精神崩潰,在1877至1878年投入「f小調第四交響曲」 與歌劇「尤金‧奧尼根」的創作活動時,有精神異常的現象。1888年他開始在歐 美旅行演出,獲得很大的成功。在德國萊比錫指揮自己作品演出中,以「黑桃皇 后」、「睡美人」和「第五交響曲」為主,但這時他精神再度崩潰。 1890年梅克夫人突然對他中止了通信和資助關係,更加劇了他的病情。1893年獲 英國劍橋大學名譽音樂博士學位。同年10月底,他在親自指揮完最後一部傑作「 第六悲愴交響曲」後的一個星期,因染上傷寒症而於同年11月6日離開人世,享 年53歲,真是天忌英才。這位最偉大的古典芭蕾舞曲的大作曲家,他為後人留下 的「弦樂小夜曲」及「胡桃夾子」、「睡美人」、「天鵝湖」等3部登峰造極的 芭蕾舞曲,令人欽仰不已。 特列季亞科夫國家畫廊是全市最著名的美術館,位於莫斯科河南岸的高爾基中 央文化公園入口處的正前方,是一幢外貌奇特的紅色建築物,創立於1856年,本 來是俄國富商巴米‧特列季亞科夫私人收藏名畫的處所,當時俄羅斯巡迴展覽畫 派一批傑出畫家,創作的優秀繪畫作品不被畫坊權威人士所重視,但特列季亞科 夫卻獨具慧眼,認定這個畫派的作品將和同期法國所出現的印象派繪畫一樣,日 後將大放光彩。所以不惜奉金大量收購這個畫派的作品,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到 19世紀80年代中期後,俄國巡迴展覽畫派終於得到國內外美術界極高的評價,許 多畫家也成為美術史上著名的大師,現在任何一部世界美術史都不可能不談這個 畫派。 1892年,特列季亞科夫將這個畫廊無償地捐獻給莫斯科市政府,他去世後,俄國 著名風景畫家奧斯特羅烏霍夫,感於對特列季亞科夫長期以來對俄羅斯巡迴展覽 畫派的大力扶持表達敬意,毅然將繪畫事業退居第二位,以後半生37年的精力用 於管理這個畫廊來作回饋。奧斯特羅烏霍夫也是巡迴展覽的一位大師,他從小 天賦極高,年輕時代師承俄國著名美術教育家奇斯嘉科夫教授,這位教授培養出 了列賓、蘇土科夫、波列諾夫、謝洛夫和弗魯貝爾等一批19世紀俄國繪畫大師, 被西方美術界稱為「俄國唯一的真正美術教師」。後來,奧斯特羅烏霍夫創作出 《寒風》、《小河的夜晚》、《金秋》、《白樺樹》、《池塘睡蓮》、《暴風雨 過後的暮色》等一批名畫,使他名聲大噪,特列季亞科夫生前就收購許多他的作 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寒風》,被視為19世紀末最優秀的風景畫之一,列賓稱這 幅畫是特列季亞科夫畫廊中一顆奪目的珍珠。 奧斯特羅烏霍夫任職特列季亞科夫畫廊期間,以行家的眼光不斷收集優秀的美術 品,同時又十分注意收藏作品的藝術水準,他夢寐以求的理想是把這個畫廊辦成 歐洲藝術珍品收藏的楷模,為此他耗盡了後半生所有的精力,把所有的藏畫作出 分類並編目,還用英、法、德、俄四種文字編排目錄。他不僅以當代名人的佳作 來充實畫廊,同時和當年的特列季亞科夫一樣獨具慧眼,收購一批嶄露頭角、後 來又被證明是造詣很高的年輕畫家作品,現在這家畫廊已成為世界第一流的美術 博物館。1990年全館重新擴建,是俄羅斯目前少數有餘力對館內濕度、採光加以 考究的博物館。俄羅斯文化部官員聲稱無論目前經濟如何不景氣,政府也會不遺 餘力地保護這家畫廊,因為它是俄羅斯繪畫的精華所在地。這家畫廊收藏的俄國 11至19世紀許多藝術大師的傑作達10萬多件,價值高達1000億美元以上。 展覽品陳列大致分為四大部分:在11至17世紀繪畫作品展覽廳中,陳列了安德烈 ‧魯布列夫、吉奧尼西和西蒙‧烏沙科夫等人的作品;十八世紀俄國藝術展覽廳 中,陳列著安德羅波夫、羅科托夫、列威茨基、勃羅威科夫斯基、洛辛科、舒賓 和科茲洛夫斯等傑出畫家的作品。 19世紀俄羅斯美術展覽廳最引人注目,人們在這裡幾乎可以看到俄羅斯19世紀所 有傑出大師的繪畫作品,包括列賓、克拉姆斯克伊、蘇里科夫、列維坦、基普林 斯基、特羅比寧、布留爾洛夫、伊萬諾夫、費多托夫、彼羅夫、馬科夫斯基、亞 羅辛科、阿依瓦佐夫斯基、希士金、普基列夫、謝羅夫、波列諾夫和安托科里斯 基等人的作品。館中還專門開闢兩個展覽廳來陳列列賓和蘇里科夫的作品。 20世紀俄羅斯藝術展覽廳的展品也很豐富,這裡陳列著巴克舍耶夫、戈拉巴里、 尤恩、涅斯捷羅夫、馬什科夫、麥什科夫、格列科夫和布羅德斯基等畫家和雕刻 家的作品。這家世界一流的畫廊門票低廉,屬平民化消費。 波羅金諾戰役全景畫展覽館和庫圖佐夫小屋是這個城市重要的觀光點之一, 位於加里寧大街附近的庫圖佐夫街中段,當年這裡是荒郊,一眼望去是遼闊的俄 羅斯原野,現在成為人聲喧囂、車水馬龍的鬧區,周圍是一幢幢現代建築,把原 本頗有氣派的庫圖佐夫小屋比得格外矮小和寒傖,整治布局給人一種極不協調的 感覺。在展覽場旁邊的庫圖佐夫街上,建有一座凱旋門,是為了紀念1812年俄國 抵抗拿破崙侵略的勝利而修建,形式和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完全相同,略小一些。
在波羅金諾戰役全景畫展覽館前面的廣場上,有座高達8公尺的巨大石雕,花崗 石的長方形基座兩旁有兩隊整裝待發的俄羅斯士兵,基座平台上的庫圖佐夫沉著 穩健地騎在高頭大馬上,極目遠視前方。這座雕像是俄羅斯當代著名雕塑家托姆 斯基花了整整25年的時間,才於1973年落成揭幕。雕像基石上寫著:「紀念1812 年衛國戰爭的卓越指揮者,俄羅斯人民的兒子米哈伊爾‧伊拉利奧諾維奇‧庫圖 佐夫」。 展覽館是座巨大的圓形建築物,高約42公尺,外表飾以玻璃牆面,四周是四季常 青的樹叢,展覽廳內有專職解說員。沿著螺旋形的樓梯拾級而上登至頂層,舉目 環視,展現眼前的是一幅1812年9月5日波羅金諾戰役全景的壯麗畫面,呈圓桶形 ,最近處是野草漫生的土地,稍遠處的原野上灌木叢生,古樹橫斜。近景的土地 、樹木和雜草都是實物實景,順著草地的樹叢透視過去,遠處是繪畫而成的綿亙 起伏的丘陵和蜿蜒曲折的小河。灰濛濛的天幕上彤雲密布,戰塵翻滾,遼闊的原 野上屍體狼籍,硝√瀰漫,千軍萬馬在搏﹎拼殺。畫面的一端是拿破崙的大本營 瓦盧耶沃村,這位矮小的法國皇帝坐在馬上,由幾十位將軍簇擁著,不可一世。 畫面中間是爭奪最激烈的謝瓦金諾多稜堡。在燈光照映下,只見雙方士兵正在進 行一場驚心動魄的白刃戰。整個畫面生動地重現了波羅金諾戰場的實況,真景與 繪畫渾然一體,栩栩如生,使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據史書記載,當年拿破崙 深知,勞師遠征,在離開法國本土幾千公里的荒蕪、貧窮和充滿敵意的大國中進 行曠日持久的戰爭,本身就意味著毀滅,因此決定速戰速決。大戰前夕,拿破崙 徹夜未眠。翌晨太陽剛剛升起,他下達了總攻擊令,並指著東升的旭日,躊躇滿 志地說:「這是奧斯特里茨的太陽!」但是,隨後就傳來令他不安的消息,俄軍 英勇抵抗,法軍損失慘重。在爭奪謝苗諾夫鈍角堡的戰﹎中,法軍投入了13.5萬 名士兵和587門火砲,俄軍投入10.3萬名正規軍、7000名哥薩克騎兵和640門火砲 。在幾個小時的激戰中,肉搏的士兵犬牙交錯,雙方的大砲來不及判明敵我,就 朝人群密集處轟出。經過一天的拼殺,俄軍突然轉移。拿破崙部下有47位將軍被 打死打傷,6萬名士兵躺在戰場上,這位法國皇帝的臉上第一次流露出陰沉的神 情。拿破崙以為俄軍會在莫斯科城下進行新的會戰,但庫圖佐夫當機立斷,召集 重要軍事會議,決定放棄莫斯科城,以保存實力。 現在的庫圖佐夫小屋就是他當年召開會議的舊址,位於全景畫展覽館旁邊,門前 有尊庫圖佐夫頭像的石雕,也出自雕刻家托姆斯基之手。這座小屋在1821年不慎 失火焚燬,只搶救出當年庫圖館夫坐過的一把交椅,其他遺物已經蕩然無存。18 87年,莫斯科市決定重建庫圖佐夫小木屋,現在的小屋就是當時重新設計建造的 複製品,比原來的規模大,面貌也不盡相似,石基和木牆比原來的堅固寬敞。屋 內陳列著反映小屋原貌的一幅油畫,還有渺小皇尼古拉一世等人的畫像,以及當 年戰爭的歷史資料。牆壁正中掛著基夫申科1880年創作的一幅油畫,再度呈現關 係俄羅斯命運的歷史場面,畫中有盞昏暗的燭光燈,右眼失明的庫圖佐夫端坐在 木椅上,右手緊握著扶手,左手揮動著,似乎正在宣布不戰而退的決定,圍坐在 農桌旁邊的將領們聚精會神地傾聽著庫圖佐夫對整個戰局的分析。拿破崙戰敗回 國時曾無比感嘆地說:「從偉大到荒謬只差一步。」 國立圖書館位於市中心加里寧大街上,前身是魯勉采夫博物館,裡面大多數是 18世紀俄國開明貴族魯勉采夫和另外幾個貴族的私人藏書。十月革命後被沒收充 公,成為國立列寧圖書館,蘇聯解體後改為現名。圖書館佔也面積達5萬平方公 尺,體積為30萬立方公尺,分為新、舊兩館,舊館也就是原來的魯勉采夫博物館 。由18世紀俄國著名建築師巴勒諾夫設計,建成於1786年。巴勒諾夫當時旅居國 外,被西歐幾個國家的科學院選為院士,他在創作才華鼎盛時期曾回國效力,但 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對他不太重視,他設計的許多宏偉建築,包括克里姆林宮新 宮殿計劃也大都未能施工。這幢建築是他當年為莫斯科設計建成的少數建築中最 漂亮的一座。新館亥於舊館右側,建成於1930年,由建築師格里弗列赫和舒科設 計,是一幢長方形白色大理石建築物,式樣遠不如舊館美觀,兩者排在一起,風 格極不協調。館內藏有3000多萬冊圖書、1650萬多冊期刊和報紙,以及38.5萬多 件手稿和古抄本。書庫中的書架總長達386公里,是世界上藏書最多的圖書館, 每天上午9時開館,深夜12時閉館。全部分為採購、編目、期刊、流通、閱覽、 專家咨詢、文獻交換、手稿和古籍等部;還有個附屬的書籍博物館。全館有23個 閱覽室,共有2550多個座位,書庫有19層,最大閱覽廳可容納600名讀者,每年 接待250萬人,一年出借圖書約120萬冊,共有3000名館員。外文部中收藏著160 種外文的200多萬冊書刊。手稿和珍本書籍部中藏有13至14世紀的手抄本,還藏 有俄羅斯第一位印刷工匠伊凡‧弗羅多夫印刷的書籍。另外,還有18世紀以後俄 國著名科學家和文學家的手稿,如羅蒙諾索夫、捷爾沙文、普希金、萊蒙托夫、 屠格涅夫、別林斯基、赫爾岑、季米利亞捷夫和門德列耶夫等人的手稿。另有一 些是聖彼得堡神學院圖書館、基利爾別洛澤爾斯基修道院、諾夫哥羅德的索菲亞 大教堂所收藏的手稿和古代繕本書。 國家經濟成就展覽館(The National Economic Achievement Exhabition) 位於宇宙大飯店正對面,館外豎立著一座高約100公尺的太空紀念塔,塔的外形 是以一具巨型的太空火箭為塔尖,拖曳著一道長長火焰的尾部是塔身,線條彎曲 自然,設計非常巧妙。紀念塔採用青銅花崗岩和金屬鈦為材料建成,在陽光下閃 閃發光,是俄羅斯成為全世界首次發射火箭進入太空的驕傲象徵。紀念塔附近有 個大型停車場。 這座展覽館佔地廣達300多公頃,建有房舍300幢,內有80個展覽區,規模相當宏 大,各展覽區按國內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民族習性和經濟特色來布 置,目的在反映幾十年來俄羅斯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各展覽區都非常寬 敞,展覽項目包羅萬象,並分門別類展出農、工、理、化、礦、牧、水利、樹林 、機械、電器、醫學、工藝、交通和太空等各方面的成果;展覽品包括照片、圖 表、模型和實物等,每個展覽場都很寬廣,布置及採光等也都經過精心設計。 在這些展覽場裡除了可以看到火箭、水力發電、汽車、牽引機和電子等各方面發 展的情形外,還可以看到食品、建材、紡織、皮毛、煉油、煉鋼、機械、畜牧、 醫藥、礦冶、釀酒及一些手工藝品,像木偶、披肩、檯布和樂器等,琳瑯滿目, 美不勝收,若要仔細觀賞,可能要花上好幾天。 最能吸引國內外遊客的是太空科學館,館中陳列著俄羅斯歷次太空探險的太空 船艙和各種資料及圖片。這裡還陳列著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太空飛行員加加林( Gagarin)完成人類首次實現太空飛行所乘座的太空艙,從此揭開了人類試圖探索 宇宙無窮奧秘的序幕。此外,館中還按原樣陳列著俄羅斯18世紀科學泰斗羅蒙諾 索夫的實驗室,他曾在這裡發現了物理學上著名的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平衡定律 ,以及波爾祖諾夫發明的俄國第一部蒸汽機、波波夫發明的收音機、近代摩托車 、自行車和汽車的模型。 全俄農業展覽館位於雅羅斯拉夫街,面積7000多平方公尺,建於1932年,中央 高、兩邊低,是典型的史達林時代建築物,內有花園和花壇。現在這裡成為歐美 各國為爭奪俄羅斯市場而經常舉辦商品展售會的地方,俄羅斯外貿部的高級官員 也經常光顧這裡。 沃爾科夫宅邸位於萊蒙托夫廣場附近的赫羅穆瑞巷內,相傳是伊凡雷帝當年修 建的獵宮,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宮內有個無柱大廳,跨距約14公尺,屋頂為閉 合式的穹窿,上面有精美的繪畫。後來這幢建築成為貴族沃爾科夫的私人住宅, 十月革命後被收歸國有。
莫斯科大學
國立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大學簡稱莫斯科大學,它不僅是俄羅斯文化教育中心和 全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也是世界名牌大學、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創辦於 1755年,是莫斯科歷史最悠久的大學,200多年來培養出一大批傑出的科學家和 文學家,如實驗物理學創始人彼得‧列別捷夫、生物學家謝契諾夫、航天之父朱 可夫斯基、思想家別林斯基、詩人萊蒙托夫、文學家契柯夫和屠格涅夫、戲劇家 奧斯特洛夫斯基等,前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也是這所大學1955年的畢業生,而他 就讀莫大期間與其夫人蕾莎的相識,更是傳為佳話;另外,政治、經濟、學術思 想界,也有許多莫大的畢業生,中國一些高層官員也曾留學過這所大學。 1948年,根據史達林的提議,在全市地勢最高的麻雀山,原名列寧山上開始興建 這所大學的新校舍,1953年全面竣工。新校園由各種教學樓、學生宿舍、廣場和 花園組成,總面積達320公頃,是美國最大的哥倫比亞大學面積的15倍。全校共 有37座大廈,有4.5萬個面積比較小的房間和大廳,僅僅走廊就長達160公里。總 體積達261.1萬平方公尺,有人說到莫斯科大學一天住一間房間,一輩子也住不 完。 校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幢高達36層的主教大學大樓,兩翼各為16層,共有2.3 萬個 房間,這種高、兩側低的建築物是史達林時代典型的建築風格。全校有 148個大講堂、1000多個科學實驗室。大講堂大的可以容納800人,小的也可容納 150人;每個講堂中都有放映幻燈和電影的設備,音響效果很好。大講堂中的任 何一個角落都可以聽得非常清楚,講堂內整齊排列著帶有斜面的桌子和長凳,呈 梯形分布,坐在任何位置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黑板,每個桌面上還裝有小電燈 。 這所大學的規模超過國內任何一所高等學校,全校共有3.8萬多名學生,包括來 自世界10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留學生,在全校7900多名教師中,有100多位俄羅斯 科學院院士和80多名前蘇聯史達林獎金得獎者,還有7名諾貝爾獎得主,師資十 分優良。這所綜合性大學設有哲學、歷史、法律、文學、經濟、心理、新聞、物 理、化學、生物、土壤、地理、地質、力學數學、體育、高等師範教育、航海、 天文、計算機、計算數學、控制論和航空等20多個規模龐大的系,以及亞非語言 研究所、資料科學院,8個專業學術研究所、3個博物館、4座天文台、360多個實 驗室和11個科學教育中心等科研機構。 在這所大學裡,自然科學受到重視,最著名的數學系,有4000名學生,生物、物 理和化學等三個系的學生達1.3萬多人。強調數學的科學性,提倡教學和科研相 結合,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教學設備齊全,如規模不算太大的海洋專 業研究所就配有30艘不同功能的科學考察船。這所學校不僅每年為國家培養了大 批各學科的專家和大學教師,學生中也不乏有奧運金牌得主。 校內的高爾基圖書館位於教學主大樓內,有800多萬冊豐富的藏書,大閱覽廳可 容納1500名讀者,是教師和學生作科學研究和學習的重要場所,各系也有自己的 圖書館。這個大學的植物園在國內也很有名,佔地42公頃,栽植各種花草樹木, 從春到秋,花開不謝,在阿爾卑斯山形的花崗石假山上有世界各地山中的植物標 本。校內還有一座天文台。 莫斯科瞭望台位於莫斯科大學廣場附近,這裡是鳥瞰市容的理想場所之一,玉帶 似的莫斯科河從西北而來,在列寧山下蜿蜒成馬蹄形的大轉彎,向北繞到克里姆 林宮前,又折轉東南,流向伏爾加河。會議廳是莫斯科大學中最華麗的大廳,裡 面有1500個座位,大廳三面有大理石圓柱圍繞,地板的嵌木很有藝術性。在圖案 非常美麗的天花板上,懸掛著5個重達3噸的大宮燈,大廳牆壁都飾有金色織物的 帷幔,經常舉辦各種學術研討會和音樂會。校內還有一個大學生俱樂部劇場,有 800個座位,經常演出各種由學生自編、自導和自演的文藝節目。校內體育設施 也很完善,有兩個面積各為600平方公尺的體育館,旁邊是舉行拳擊、舉重和摔 跤比賽的專用體育館,附近還有一個佔地7公頃多的大型體育場,是每年一次的 校運會主會場,可以舉行田徑和足球比賽。 舊校區位於紅場附近,立有一尊偉大科學家羅蒙諾索夫(Lomonosov)的雕像, 基座為白色大理石,高約1公尺,上面是一尊高約2公尺的青銅雕像,怡然地坐在 一張方椅上,左腿架在右腿上,雙眼凝視著遠方。羅蒙諾索夫不僅是18世紀科學 界巨擘,對自然科學也有重大貢獻,而且也精通文學,為俄國詩歌開創了新的表 現風格,他也是莫斯科大學的創始人。這位大科學家於1711年11月19日出生在距 阿爾罕格爾斯克80公里的德維納河的小島上,10歲時開始做漁民。由於當地知識 匱乏已不能滿足他日益增長的求知慾,故隻身步行到莫斯科尋求出路,他隱瞞了 微賤的出身進入學校,用5年時間完成了8年的學業。在此期間內,他自學了希臘 語並攻讀古典哲學。1736年,考入聖彼得堡學院,稍後赴德國馬爾堡大學留學。 1739年在弗賴堡學習採礦、冶金和玻璃製造,1741年回到聖彼得堡。1743年5月 ,因對當局不滿遭到逮捕。由於他送給伊麗莎白女皇的兩首頌歌及他在學院中的 聲望,使他在翌年1月獲釋。1745年,他被俄國科學院任命為教授。1755年1月25 日,俄曆的1月15日,他在伊麗莎白女皇的支持下創辦了莫斯科大學。由於他在 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院士稱號。 校園內還有一座烈士紀念碑,建於1975年,是為了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國捐 軀的校友而興建的。另外,校園內還有各種商店、雜貨店、餐廳、醫院、銀行、 電信局、郵局、出版社和印刷廠等。宛如一座小城市,生活在其中十分方便,不 但可以買到日常生活用品,而且每年自己出版印刷20種左右的刊物、各類專業著 作、教科書、參考書及叢書等。 在俄羅斯人眼中,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大學一直被看作是人生最難攻克的堡壘,每 年的入學考試長達1個月,異常嚴格。學校紀律也很嚴厲,有80名常駐警察負責 維持治安,每天學生進樓上課必須出示證件,每學期只要有一門功課不及格,就 會被勒令退學。對每年可支付3000至5000美元的西方國家留學生,則只設了簡單 的俄語入學考試。即使只面對這一關,有些留學生也乾脆用美金打通關;有的留 學生為了應付入學考試,聘請出試卷的俄文老師為他每月輔導兩小時,每小時支 付30美元的報酬,老師到時就會心領神會地向他透露試題的內容;更簡單的辦法 是去找那些校辦商業公司。 莫斯科大學有個沃尼采道爾公司,委托這家公司辦理留學手續只需留學生按月支 付500美元,便可為你辦妥免試入學。據說要求前來留學的學生中以韓國和日本 青年最多,其次是德國和美國的學生。目前,這所大學已成立了20多家類似的公 司,使校園內出現了公司熱。一些根本不具備入學資格的本國學生,只要付甦起 相等的免試入學費,也可以通過這些公司免試入學。儘管俄羅斯人尚不富裕,但 仍有不少人付得起這筆鉅款,目前文學系有15%學生屬於這種類型。入學後,這 些學生在考試評分時也受到優待,成績不及格也不會被打上紅圈。按規定,有一 門成績不及格就會被退學,但校方不願失去這些財神爺,所以大開綠燈。新生入 學後的學制長短也可視交納多少學費而定,按校方的規定,來這裡攻讀學士學位 的學生,每年支付500美元,兩年就可以拿到畢業證書;如果每年支付3500美元 ,就必須延長一年。那些憑真才實學進入校內的學生受拜金主義的影響,也想方 設計賺錢,校園裡幾乎所有男生都在忙著做生意,不少新生販賣洋煙,而高年級 學生則無所不幹,有的甚至敢於走私毒品和軍火。校內有一所專供教授居住的住 宅樓,以往是充滿學術氣氛的地方,現在已變成一座「越南村」,80%的房間被 越南商人租用,房內堆滿了各色雜貨,他們大都經營布料,並樓內私設銀行、樓 內酒吧、餐館、糧食店和肉店一應俱全,儼然一所移民點。這些越南商人憑藉腰 包裡大把的美元以轉租方式擠走了合法的原住宿者,一座書香之樓變成了商賈天 下。莫斯科大學之所以如此挖空心思地賺取外匯,據校方的解釋是要把這筆錢用 於進口教學和科研必不可少的高級計算機等尖端設備,但真正用在改善設備方面 的錢微乎其微,而校園裡的進口轎車卻明顯增加。又因為莫斯科大學是熱門的觀 光點之一,所以附近的莫斯科河畔聚集了不少出售紀念品的小販,出售的紀念品 不外是歷代錢幣、各種集郵簿、明信片和一些蜜蠟、瑪瑙等,但是品質粗劣。 莫斯科還有個重要的學術機構叫做俄羅斯科學院,是全國最大的科研中心,由 彼得大帝於1724年在聖彼得堡創立,翌年由葉卡捷琳娜女皇下令改為科學藝術學 院,以後不斷更名,直到1925年才用現名,1934年遷來莫斯科。早期有些外國學 者,如著名的瑞士數學家歐勒和貝努利等,都曾在這裡工作過。 20世紀以來,這個科學院湧現大批世界聞名的科學家,如1904年諾貝爾生物將獲 得者巴甫洛夫(I. Pavlov)、植物生理學創始人季米利亞捷夫、雙曲幾何學創始 人洛巴切夫斯基(N. I. Lobachevsky)、代數拓撲學派創始人蓬特里金、1958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契連科夫(P. A. Cherenkov)、塔姆(I. Y. Tamm)和弗蘭克 (I. M. Frank)、195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謝苗諾夫(Semyonov)、1964年由發明 光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巴索夫(N. G. Basov)和普羅霍羅夫(A. M. Prokhorov ),以及宇宙航空科學家科羅廖夫等。目前這個科學院擁有268名院士,每5年從 院士中選舉一名院長,他的級別高於政府部長,受總統直接領導。院中設有物理 學和數學部、化學和生物學部、地理科學部和社會科學部等4個總學部,每個總 學部下轄有若干個學部,每個學部又下轄若干研究所和學術委員會,全院共有 265個學術委員會和175個研究所。 聖巴索教堂位於紅場南新,地鐵中國城站下車可達,是座令人眼花撩亂、最色 彩、也是最具有特殊情調的建築物,始建於1554年,建成於1560年,是伊凡雷帝 為了慶祝於1552年和1556年先後收復喀山和納格而公園而建。此後每有征戰勝利 就在此加蓋一個木造小教堂以資紀念,前後共蓋有8座,並以戰勝當日守護神的 名字加以命名,如聖母顯露教堂和聖巴索教堂等。其中的聖巴索俗稱瘋修士,因 曾成功地預言伊凡將殺死自己的長子,而被視為聖者,並以他的名字為小教堂命 名,後來更成為整個教堂群的泛稱。 到了19世紀的「恐怖伊凡」時代,決定重新用石頭教堂來取代這些易被火焚的木 頭教堂,而岩石結構的教堂在能工巧匠的心血下,巧妙地呈現出俄羅斯傳統的木 造建築藝術。 這個獨特的東正教教堂,造型別具一格,由大小9座高低錯落、造型不一、疏密 相間、色彩各異的圓頂塔樓組成,中央塔樓最高處達47公尺,當年曾是莫斯科最 高的建築物,上部是圓頂,頂端豎著一根十字架。另外8個塔樓對稱地分布在周 圍,高度、造型、色彩、裝飾和雕刻都不相同,有的塔樓呈螺旋形、有的呈菱角 形,有的似洋蔥頭、有的像、有的像火炬,形狀奇特,極富異國情調;色澤也多 彩多樣,有的呈紅綠色,有的紅白相間,有的黃綠結合;外表雕刻也不相同,有 的斜紋,有的直紋,外牆上更有許多鑲著白邊的不同圖案,有半圓形、魚鱗形、 拱門形和三角形等,使整個建築物五彩斑爛光怪陸離,並且具有濃厚的東方文化 和宗教色彩,使整個教堂彷彿是從童話故事中走出來般。 當這座教堂完工後,伊凡四世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他竟下令將建築師巴爾馬‧ 波茲尼克的雙眼挖去,以免世上再出現一座更美的教堂。教堂的牆壁很厚,最底 層修有許多曲折的通道,有些地方很容易改建為倉庫和秘室,可以作為防禦敵人 進攻克里姆林宮的堡壘。現在這裡已被闢為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分館,展出16至17 世紀的軍事武器。教堂內精美的聖像都出自17世紀俄國最優秀畫家西蒙‧烏沙科 夫之手;教堂內還陳列著許多17至19世紀的藝術品和各種生活用品。 這座教堂堪稱是俄羅斯古代建築藝術的典範,每天都吸引著大批遊客前來觀光, 夜裡還有特殊的照明設備把它照射得更加美麗。現在每年10月1日收復喀山紀念 日,教堂都會舉辦慶祝活動。 呈母領報大教堂位於教堂廣場西南方,建於15世紀,來自波斯的瑪瑙和碧玉鋪 成了教堂內的地磚,無論從外觀及內部裝飾來看,這座教堂都是建築藝術的精品 。關於它的圓頂組合還有一段典故,它本來只是一座有3個圓頂的教堂,伊凡四 世認為皇家的私人教堂應該比較氣派,所以在教堂的四個角落各增建1個側祭壇 ,其後又在西側加上2個裝飾性的圓頂,使它和聖巴西爾大教堂一樣,都成為擁 有9個金頂的大教堂,在陽光下光芒四射。皇室成員在此受洗、舉辦婚禮,沙皇 也是在這裡做宗教禮拜。 聖母升天大教堂矗立在教堂廣場中,白色的建築物有5個金色圓頂,建於16世 紀,歷代沙皇的登基和結婚典禮都是在此舉行。走入教堂內部,可以強烈的感受 出特有的俄羅斯宗教藝術,四面的牆上和天花板上畫滿了平面的聖母聖子像,是 一種貼金箔的宗教畫。 大天使教堂也坐落在教堂廣場上,是為紀念大天使麥可而得名,原為大公和沙 皇們的基地,存放著彼得大帝以前歷代君王的遺體,共有46具沙皇家族的棺木。
總領天使教堂在莫斯科顯得孤芳自賞,外觀相當樸素,不大像典型的東正教堂 ,但它卻是16世紀以來安放沙皇和大公遺體的地方。在13世紀的時候,由木結構 教堂改建為白石教堂,一度還曾是克里姆林宮區內最大的教堂。 聖母瑪利亞報喜教堂是莫斯科重要的東正教堂,它有一個沙皇門,但是與沙皇 沒有一點關係,據說耶穌從天堂下來時都會通過這個門,故稱沙皇門。在18世紀 時,俄國人的知識還不普及,當時將耶穌叫做「天上的沙皇」。這個沙皇家人時 常來此做禮拜的教堂有3個白色洋蔥頂,代表東正教的聖父、聖母、聖靈三位一 體。天主教將聖母排在第一位,用兩指按上、下、左、右次序坐著祈禱;但東正 教是耶穌排在第一位,用3個手指代表三位一體,劃十字是上、下、左、右,並 站著祈禱。聖壇是這個教堂內最神聖的地方,只有牧師才能上去,供有麵包和葡 萄酒,因為在耶穌最後的晚餐時只有這兩樣東西,耶穌對門徒們說:「麵包代表 我的身體,葡萄酒代表我的血,以後當你們在吃麵包和葡萄酒時,就會想起我。 」教堂內的祈禱台上方中間有耶穌像,左邊是聖母瑪利亞,右邊是施洗者約翰, 後面還有大天使和使徒。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矗立在克里姆林宮圍牆西邊不到300公尺處的莫斯科河畔, 是為紀念1812年抵抗拿破崙入侵勝利而建,在20世紀30年代曾被布爾什維克分子 炸毀,蘇聯解體後開始重建,在2000年普京總統執政時完成。教堂高105公尺, 佔地4400公尺,錙金圓頂直徑就達25.5公尺。底層是褐色花崗岩地基和地下室, 上面3層是白色的石灰岩主體建築,來正式的大桃形門楣足有一層樓高,主堂上 是頂樓和<金圓頂,四角各有一個同樣的小圓頂拱衛著,整個教堂就像一座扼守 莫斯科河美麗的巨型碉堡,它的金頂和克里姆林宮還相輝映,成為莫斯科的一個 新地標,許多當年在抵抗拿破崙入侵時犧牲的俄國將軍,都安眠在教堂的地下。
聖母顯現修院教堂距離克里姆林宮只有500公尺,是莫斯科巴洛克式建築中的 上乘之作,它裝飾繁複,設計高雅,跟俄羅斯一般宗教性建築風格迥異。這座東 正教教堂上的「>」形十字架與天主教的「十」字形十字架不同。據說是耶穌被 釘死十字架上時有2人鎬釘,左邊的一人說我堅信耶穌是神,能原諒我們的罪狀 ,我們死後會升天;右邊的人臨死前說我不相信,耶穌是騙人的,結果十字架斜 成「>」形,信者上天,不信者下地獄。 天使長大教堂建於1505年,建成於1508年,也是莫斯科一個宗教信仰中心,教 堂內有四層聖像壁,收藏有14至18世紀許多古老而珍貴的聖像,主要的是阿爾漢 戈爾天使長和米哈伊爾的聖像。這裡也是莫斯科大公和沙皇的陵寢,安葬著伊萬 ‧卡利塔、德米特利、頓茨基、伊凡三世和伊凡雷帝等,墓石上的人物肖像,就 是安葬在墓裡大公和沙皇的肖像,特別引人注目。 喀山教堂坐落在紅場上,是1630至1633年間,為紀念靈通的喀山聖母像,由大 公德米特利‧波日阿爾斯基出資興建的。17世紀初,在抗擊波蘭干涉軍的戰爭中 ,喀山聖母像曾陪伴著俄羅斯士兵,一直到戰爭勝利為止。20世紀30年代紅場擴 建時教堂被拆毀,1993年重建,是座粉紅色白邊的建築。 新聖母修道院位於克里姆林宮西南方4公里莫斯科河岸的山丘上,具體地址為 新聖母修道院橫路一號,出地鐵體育館站可達,是由沙皇瓦西里三世於1525年下 令建造的著名古建築,也是俄羅斯建築藝術的典範之一。傳說當年俄羅斯公國曾 從各地挑選一批年輕少女送到這裡,經短暫訓練後再奉獻給欽察汗國,致使這個 修道院又有「新處女修道院」之稱。 中世紀的俄羅斯有個不成文的傳統,以興建大教堂來紀念歷史上的大事,新聖母 修道院也不例外,它是為爭奪波蘭與立陶宛交界處的斯摩稜斯克的勝利而建。在 帝俄時代,這裡專供皇室女眷居住,可以算是皇室的修女院,因為皇室中女人死 了丈夫後,就會被送來這裡居住;後來又成為在權力鬥爭中失勢皇后或公主的囚 禁地。當年,彼得大帝同父異母的姐姐索菲亞公主、失寵的第一任妻子愛芙多琪 亞、被伊凡雷帝殺死的太子伊凡的遺孀等,都曾被迫送來這個皇室深宮怨婦的「 冷宮」出家,並老死於此,所以這裡是貴族少女、皇后、王妃和公主的終結地。
這座莫斯科典雅優美和最具有歷史意義的修道院,遠看起來有點像封閉城堡的教 堂區,堅固的城牆和12座防衛塔樓,牢牢地架構成如同遺世獨立的城堡,整個建 築群錯落在森林中的天鵝湖邊,環境非常幽雅。在高大圍牆內的修道院最重要的 主建築是斯摩尼聖母大教堂,四層樓的主堂是白牆,上面有四個淺綠色的洋蔥頭 頂圍住一個鍍金的大洋蔥頭頂,頂上都有鍍金十字架,堂內金碧輝煌,水晶燈高 懸,滿壁聖像,像其他的東正教堂一樣,珍貴的飾物滿廳滿壁,連門框上都有精 英的雕刻。 修道院的六層鐘樓非常有特色,落成於1690年的彼得大帝時代,小巧精緻、精雕 細刻的紅色塔樓上綴以白色窗框,在藍天白雲下像童話故事中的建築,非常迷人 。 自從1934年起,這裡成為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四個分館之一,收藏著俄國著名藝術 家西蒙‧烏沙科夫、米哈伊爾‧米留金、吉列爾‧康德拉基耶夫等人的不朽傑作 。 修道院旁有著名的勝景天鵝湖;修道院內則有新聖母公墓,埋葬著許多俄羅斯名 留青史的顯要和叱吒風雲的人物。 頓河修道院是莫斯科著名的古建築之一,它由1593年興建的老教堂、1698年興 建的新教堂和1714年興建的納德甫拉特禮拜堂等三部分組成,是俄羅斯16至18世 紀建築藝術的典範之一,位於頓河廣場一號,地鐵沙波洛夫站出口即達。1934年 後,這裡被闢為俄羅斯建築藝術博物館,陳列有18至20世紀俄國歷代建築大師 烏赫托姆斯基、拉斯特列里、卡查科夫、巴熱諾夫、沃羅尼辛、斯塔羅夫、克瓦 林加、茲里亞爾基、巴舒謝夫、若爾托夫斯基和弗明等人,所設計的建築原始設 計圖和建築模型,充分展示了俄羅斯的建築藝術史。館中還陳列著莫斯科運河、 地鐵、住宅和公共建築物的各種模型。此外,院內也埋葬有無數名人。 丹尼諾夫男子修道院位於丹尼諾夫斯基堤岸22號,地鐵圖拉站出口可達,它是 莫斯科及全俄東正教大主教的正式官邸和行政中心。修道院是13世紀末由莫斯科 大公們的始祖丹尼爾‧阿列克桑德羅維奇、在莫斯科河南岸興建的,曾抵禦過韃 靼人的進犯,也曾在克里米亞汗卡薩基列伊的騎兵進犯時,保衛了莫斯科。這個 修道院面積遼闊,白牆綠頂的建築擁有5個金蔥頭,黃牆綠頂有金蔥頭的三聖教 堂非常雄偉。 三位一體修道院位距莫斯科40分鐘車程的郊區,建於14世紀,整個修道院區就 像俄羅斯歷史與建築的大型戶外博物館。在長長的城牆內有5座大型建築物,包 括了14世紀的三位一體大教堂、15世紀的聖靈教堂、16世紀的聖母升天教堂、17 世紀的聖米歇爾大教堂,以及18世紀由葉卡捷琳娜所建的鐘樓等。每個世紀都有 不同潮流的建築型態,並且建築內部都還了令人驚嘆的古老裝飾與搜藏。在修道 院的牆外,是個空無長物的廣場,販售紀念品的攤位一字排開,只留下一條路徑 讓遊客參觀選購。 莫斯科是座非常美麗的綠化城市,市內郊外都有許多非常好的公園。其中的高 爾基中央文化公園坐落在市區中心莫斯科河畔的河堤上,地址為克里斯基堤岸9 號,地鐵10月站出口即達通往公園的克里姆橋。這座莫斯科最著名的公園建於 1928年,面積廣達100公頃。公園入口處的花壇上,豎立著用花草編成的巨幅高 爾基像,像的背後是一句用花草編成的高爾基銘言:「我們是用和平服務的國家 」公園有3、4公里長,園內綠樹成蔭,鮮花盛開。 全園可以分成3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園的東部,介於克里姆林宮牆入口和夏季 綠色劇場之間,幾乎所有主要的娛樂場所都設在這裡,包括遊藝場、展覽會、體 育場、小湖、兒童城、高空遊艇、雜技院、電影場、少年自然科技館、蠟人室、 氣象站和天文台等;第二部分是公園西部沿莫斯科河岸的綠化地帶,這裡有以綠 色世界著稱的涅斯庫契內伊花園,與河岸平行的是一條寬敞的林蔭大道,地面鋪 著紅沙碎石,遊人可在這條大道上眺望莫斯科河景,河對岸聳立著著名的莫斯科 大學和斯摩稜斯克大廈,河上不時有白色輪船往來,也常有人在這裡划船和游泳 ,這裡有時還舉行熱鬧的划船比賽和游泳比賽;第三部分是公園中部的一座人工 小山崗。 這個公園也是市民舉行各種節日慶祝活動的主要場所,平時也是市民休息和散步 的好去處。中央林蔭大道入口處有大泉池,池中央佇立著一尊船槳的少女塑像, 彷彿是她把噴泉的水花噴向四方。林蔭大道上還有一排男女運動員塑像,錯落有 致地豎立在花壇中,顯得生氣勃勃。這裡有許多著名運動健將閒時與青少年體育 愛好者見面的地方,也是這個國家每次參加奧運會的金牌得主們回國時與市民聯 歡的場所。公園內還有一個體育場,可以舉行足球和田徑比賽,另外有10個排球 場和籃球場,有跑道、跳高、跳遠及投擲鉛球和靶場的專用場地,還有兩個網球 場、一個體操館和拳擊館。夏季時在莫斯科河中中開闢游泳場;冬季時利用莫斯 科河結冰很厚的冰面,形成了10個溜冰場,面積可達10萬平方公尺,開設溜冰學 校,教授溜冰技巧,傳授初學溜冰、速滑、花樣溜冰和冰上舞蹈等,成為培養冰 上運動項目優秀運動員的基地。 公園裡還有夏季綠色劇場、露天大歌舞劇場、露天小歌舞劇場及電影院等文藝活 動場所。最出名的是夏季綠色劇場,它是個露天劇場,四周種植著參天大樹, 形成天然牆壁,裡面有1.2萬個座位,全市重要的文藝團體在夏季時,都要在這 裡舉辦大型文藝演出,一些外國大型歌舞團也會在這裡演出歌舞。 露天大歌舞劇場可以容納3000名觀眾,夏季時經常舉辦交響樂會,著名的莫斯 科交響樂團會給聽眾帶來豐富的節目。公園中有個一日休養所,買了休養券入 內後,一日三餐由休養所負責供應,人們可以在這裡儘情遊玩一天,林間還有吊 床,供人們午間休息用。公園中有一所藏書38萬冊的圖書館,館內闢有11個閱 覽室,圖書館還經常組織讀書和演講會,舉辦圖書展覽和漫畫展覽,邀請俄羅斯 當代著名文學家、詩人、作曲家、指揮家和演奏家來館中為讀者舉辦各種專題演 講等。還有一個國際西洋棋俱樂部,每天有300多名棋迷在這裡下棋,俄羅斯 的逐一著名西洋棋特級大師也常到這裡指導棋迷的棋藝,有些小棋迷只有5、6歲 。另外還有一些專門為少年兒童設立的娛樂設施,如兒童城、兒童遊樂場和動物 園等。 奧斯丹金諾公園位於奧斯丹金諾大街旁,以宮殿式的博物館和美麗的橡樹叢林 而著名,園內有許多精緻的雕像,還有個美麗的人工湖開挖於18世紀,夏天可划 船,冬天能溜冰。園內也有劇場、電影院、圖書館、展覽館、體育場、雜技表演 場、露天舞台、演講廳和兒童遊樂場等各種設施。 俄軍中央館公園位於公社廣場附近,園內樹木茂密,花草盛開,有許多林蔭散 步道,還有可供划船的人工湖,運動設施齊全,有網球場、排球場和籃球場,還 有室內劇場、夏季大眾露天劇場、交響樂演奏台、露天舞場和遊樂場等,是人們 休閒娛樂的場所。 政治公園位於莫斯科河畔,裡面陳列著包括列寧和史達林在內的蘇聯歷史時期 高級共黨人物的各式雕像,遊人踏入公園,彷彿回到了鎌刀錘子旗四處飄揚的共 黨統治時期。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政府決定將市內所有街道上的幾十尊各式蘇共 政治人物的雕像,全部遷來這裡存放。 伊斯梅洛夫公園位於莫斯科東北角,每逢週日都要舉辦熱鬧的繪畫展銷集市, 上午9時數百名畫家陸續來到,在長約2公里的一條濃蔭蔽日的街道兩旁,就地陳 列自己的油畫、粉彩畫和水彩畫。在幾千幅作品中有各種流派的繪畫,既有古典 派、現代寫實主義和印象派作品,也有現代抽象派作品。題材從俄羅斯的白樺林 、麥浪、農村、雪景、山湖倒影、大海怒濤、外高加索和中亞的風情到花鳥、靜 物、人物肖像、歷史場面、珍稀動物等,琳瑯滿目。畫家多是中青年,有些已小 有名氣,有些雖不甚出名,但筆觸、用色和風格已顯示出才華和天分。這些作品 隨行就市,價錢往往只有商店售價的1/5或1/10,深受市民的歡迎,他們可以從 這些油畫海中挑幾幅稱心如意的藝術品來美化家庭,有些人則明顯是帶著收藏目 的前來趕集,一旦看中了所要的畫,不論價錢多少,當即付錢拿走。除了繪畫作 品外還出售各種手工藝品,如新潮首飾和風格特異的裝飾品、玩具和陶瓷等,甚 至還有插鮮花用的銅鐘座。這裡還有為顧客現場畫像的畫家,也有為顧客所買的 油畫做外框的木工,他們量了尺寸後,幾分鐘就可以把外框木條的四個角準確地 鋸好粘好,一回家馬上就可以掛起來。 索科爾尼克文化休閒公園位於莫斯科東北部郊區,建於1862年,是全市最古老 的大公園之一面積達600公頃。在沙俄時代,這裡曾是工人秘密開會和集會的場 所。1905年,秘密警察為了便於監視遊園者,砍伐了公園內的大片灌木和矯樹叢 ,破壞了園林的自然生態。1931年經過整修後,又種植了各種樹木和花草,使它 和附近的郊區自然森林區相連。公園大門兩側設有交響樂露天演奏台、展覽會館 、電影院和餐廳,正門入口處有個美麗的大花壇,公園中央是個大型噴水池,以 它為中心有8條林蔭道,呈放射狀通向四面八方,園中生長著許多白樺樹、菩提 樹、楓樹、松樹和西伯利亞雪松及各種花草,到處一片蔥綠。這裡還以各種花卉 馳名,闢有美麗的丁香花園和薔薇花園等,可算是園中之園。 公園內設有許多文化娛樂和休憩設施,如圖書館、演講廳、能容納5000名觀眾的 綠蔭劇場、運動場、能容納1500名觀眾的夏季劇院、靶場、台球室、遊戲場、舞 場、日光浴場、噴水浴場、一日休養所和雜技場等。兒童娛樂設施也很多,有騰 空椅、測力錘、滑翔機、哈哈鏡、垂直轉輪、秋千船、少年自然科學站和少年氣 象站等,以及一個汽車摩托車運動俱樂部。公園深處闢有建築藝術展覽館,每年 在這裡舉辦建築技術新成就展覽。公園裡每年還要舉行傳統的越野賽跑和自行車 賽。冬季設有面積達40萬平方公尺的大型溜冰場和滑雪場。1973年又修建了一個 可以容納1.1萬名觀眾的索科爾尼克體育宮。 伊茲邁爾公園位於莫斯科東郊,在國際上也頗有名氣,面積達1180公頃,不僅 是全市規模最大的公園,也是市民週末度假的理想去處。這裡古木參天,風景如 畫,園內設有綠蔭露天劇場、夏季劇院、電影院、展覽會、歌舞場、雜技場、餐 廳、咖啡館、一日休養所和人工浴場等文化娛樂設施。這裡還設有科學自願者體 育協會騎馬運動學校,擁有一個兩公頃大的賽馬場。冬季體育訓練館面積約900 平方公尺,供人們從事各項室內體育活動,它的休閒廳裝飾精美,具有濃郁的俄 羅斯氣息。 大學院大植物園位於奧斯丹公園內,佔地約360公頃,是全國最著名的植物園 。這裡種植有1.6萬多種植物,按原產地分門別類,不僅有種類繁多的喬木和灌 木,還有薔薇、丁香、黃水仙、鬱金香、鳶尾、唐菖蒲和芍藥等觀賞植物和花卉 ,也有許多熱帶和亞熱帶植物。這個植物園受轄於俄羅斯科學院化學和生物學總 學部,是生物學家和植物學家科研工作的基地,可以從事植物引進和培植的基礎 研究,所以這裡還種植了幾百種北美和南美地區的植物。園中的標本室內,陳列 著1.5萬多種植物標本。 莫斯科動物園是國內最大的動物園,也是世界著名動物園之一,創建於1864年 ,佔地20公頃,園內設有小型開放式場地和放養大群動物的大型圍場,廣泛飼養 北方動物和許多外國動物,有北極熊、虎、豹、獅、象、猴、狼、鹿、袋鼠、貓 、企鵝、各種鳥類和蛇類等動物共500多種,總計3000多隻,每逢週末假期,就 成為小朋友們的重要參觀地。每年12月中旬,莫斯科天氣嚴寒,有時氣溫會降到 -28.8℃,動物園的管理員就會提供伏特加烈酒給大象禦寒,免遭凍斃。
各大衛星城市
臥城又名太陽城,位於莫斯科西南方16公里處,是在蘇闊夫村的地址上興建的 新城,歷史上這裡曾經是特魯別茨基大公的領地,1852年才只是一個只有27名農 民的小村落,後來鋪設了鐵路支線,成立火車站,有一部分居民就乘車去莫斯科 工作。1937年,由於莫斯科城改建,大批莫斯科人被分配遷到這裡居住。每天早 晨當太陽升起時,這裡的居民都匆匆忙忙乘坐火車到莫斯科上班,因此當地人又 把它稱為「太陽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內建起了高層住宅小區,鋪設了新 路,開闢了6條公共汽車路線。現在這裡居住著8萬名居民,城裡修建了商業中心 、文化宮、電影院、體育場、學校、醫院和游泳池等,市內的綠化面積達3.5萬 平方公尺,成為一個公園式的小城市。 杜布納是莫斯科州城市,經常度為東經37度10分、北緯56度44分,南距莫斯科 128公里,地處莫斯科運河和伏爾加河交匯處,也是莫斯科運河的起點,交通便 捷。小城建於1937年,1956年正式建市,1960年河對岸的伊萬科沃鎮被併入這個 城市,此後又有大伏爾加鎮和6個村加入,擴大了市區範圍,還修建了電氣化鐵 路直通莫斯科,有公路經季米特洛夫與莫斯科相連。現有6.5萬多名人口,世界 著名的俄羅斯核子物理綜合科學研究院就設在這裡,它是全俄物理專家薈萃的地 方,另有許多國家的科研工作者也在這裡從事科學研究。這裡靠近莫斯科,科技 支援力量強,信息傳遞愜直接靠近伏爾加河水利樞紐,能夠為科學實驗提供充足 而穩定的電力,再加上這裡原是人口稀少的森林地區,建城用地受限制,可以利 用天然森林建立公園,供科學家們休息和活動。 扎戈爾斯克原名塞爾吉耶夫,1930年才改為現名,是旅遊俄羅斯金環7個城鎮 中的第一站,17世紀時被波蘭人和立陶宛人聯手進攻過,一度曾被圍困達16個月 之久。這座建於14世紀的城市經緯度為東經38度8分、北緯56度18分,坐落在莫 斯科東北方約71公里處,約有12萬多人口,曾是俄羅斯東正教的總根據地,1742 年創建的修道院神學院至今仍是俄國最重要的神學教育機構。著名的塞爾吉聖三 一大修道院建於1422年,是當時朝聖者的聖地,整個修道院用圍牆圍起,佔地廣 達10萬平方公尺,牆內林木蒼郁,掩映著鐘樓圓塔,幽靜雅致。院內收藏著數不 盡的繪畫精品,金飾、寶石和古董,就像是國家級的博物館。四周常見穿著黑袍 的修士,對觀光客不苟言笑。市內還有建於1476年的聖靈會和建於1585年的聖母 升天大教堂,故被人稱為宗教城。 這個城市的工商業也很發達,現在擁有機械工業和多種輕工業,並舉行有一年一 度的國際商品交易會。在聖三一大修道院門前的大集市廣場上,人群熙攘,商人 、僧侶、朝聖者和手工藝人匯集成絡繹不絕的人潮。 這裡也是俄國最大的莫斯科娃娃製作中心,廣場上有許多專門向外國觀光客兜售 五彩繽紛大小不同的俄羅斯娃娃。早在1900年的巴黎國際博覽會上,俄羅斯娃娃 就得到世界公認為最受歡迎的紀念品之一,目前已有數十個國家的進口商經常前 來大批採購。這裡生產的俄羅斯娃娃共有65個品種,而且大小不一,彩飾各異, 套裝的數目自5至24個不等,俄羅斯娃娃肚子裡套裝的小俄羅斯娃娃數目越多越 值錢。所彩繪人物形象的選擇非常廣泛,從帶有早期特徵的村姑,到著名的體育 明星和演員,乃至普京、布希等政治人物的漫畫形象都有。 當地俄羅斯娃娃作坊保持了傳統的製作工序,原材料通常用椴樹或樺樹,春天時 把樹鋸下來,剝掉樹皮晾乾,然後準備將加工的原木鋸成各種尺寸儲備待用。這 些原木在到達鏇工手裡之前要經過15道工序,故要求操作者需具有高超的技藝, 因為全套工具僅由一把刀子和幾個鑿手組成。鏇工工序結束後,下一道工作是將 雪白的木胎仔細磨光,然後塗上濃粉漿,以使表面光滑無瑕,而且塗上的顏料不 致四溢,待晾乾後便可彩繪了。 埃列克特羅斯塔爾位於莫斯科東郊58公里處,也是莫斯科州的城市,有鐵路通 往莫斯科,是莫斯科郊區最大的工業中心,以電爐煉鋼聞名全國,素有「電鋼城 」美稱,當地的冶金廠建於1911年,有優質鋼冶煉工藝。隨著電鋼城的發展,又 建立了為當地居民服務的新企業,有麵包、服裝、混凝土漿和印刷等廠。此外, 城中還有莫斯科學院業餘大學和機械製造學院,成為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基地。
普希金諾(Pushkino)也是莫斯科州的城市,位於莫斯科東北郊30公里處的烏恰 河右岸高地上,是全國著名的紡織城。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斯拉夫人的居住地, 但發展緩慢,直到18世紀還是一片莊園景色,只有14個手工業作坊。19世紀,建 立了第一個呢絨工廠,後來發展成工廠村。1917年後利用原有的生產基礎,發展 了現代化的紡織工業,先後建立了7個織布廠、印染廠和亞麻紡織廠。1926年只 有3600多名居民,現在已發展成為以紡織工業為實體的衛星城市,擁有7.8萬多 人口。這裡風景優美,建築別致,有電氣化鐵路通莫斯科。此地還是莫斯科人休 假的好去處,每到夏季就有大批莫斯科人來這裡度假、游泳和釣魚。 希姆基(Khimki)也是莫斯科州的城市,位於東經37度26分、北緯55度54分,地 處莫斯科西北郊,聖彼得堡至莫斯科的鐵路線正好途經此地。這個衛星城建於 1939年,從一個小小的夏季避暑別墅區成為工業中心,現在有家具、磚瓦、機械 、金屬製品、襯衣、建材及玻璃等廠。1971年,城市面積擴大至130平方公里, 現有人口13萬多,由於這裡有天然森林和灌木叢,附近有15至16世紀的石材建築 古蹟,並有8世紀造的著名的弗拉基米爾教堂,再加上這裡又是20世紀初俄羅斯 文化科學和自由運動的中心地,因而吸引許多旅遊者前來觀光。這裡交通便利, 旅遊療養設施較齊全,闢有夏季避暑別墅區,每年都接待大量的國內外遊客。 阿布拉姆采沃鎮位於莫斯科郊外,本係19世紀末俄國大工業家薩瓦‧馬蒙托夫 的私人莊園,後來因為生產俄羅斯娃娃而名聲大振,成為繁榮的小鎮。在外國人 眼中,最能代表俄羅斯傳統工藝的民間工藝品就是這種名叫瑪特廖什卡的俄羅斯 娃娃。100多年前,熱心弘揚俄羅斯文化事業的巨富馬蒙托夫在這裡建立了創作 室,聘請民間藝人和列賓、瓦斯涅佐夫、弗魯別利等一批享有盛譽的藝術家在此 並肩創作,製作各種身穿俄國各地居民節日盛裝的娃娃,在製作過程中,他們嚴 格遵守每件服裝的民俗特徵。不久,畫家謝爾蓋‧馬柳京將幾個彩繪木娃娃的樣 品帶到創作室,木娃娃被重新塑造成一個圓臉蛋的村姑形象,她身穿絲花襯衫和 長馬甲,繫著圍裙,頭上紮一塊花頭巾,懷裡還抱著一隻黑公雞。俄羅斯娃娃可 以拆開,裡面還有一個小俄羅斯娃娃,再拆開裡面還有一個,這樣一個套一個, 共有8個大小不一、色彩圖案各不相同的俄羅斯娃娃,所以又稱套娃。這種非同 尋常的娃娃當初稱為「瑪特廖莎」,源自拉丁語,是母親的意思,與俄羅斯娃娃 形象體現出的特徵非常吻合,因為旺盛的生育力、健康的體質和粗壯的身材,是 俄國平民階級對女性的起碼要求。後來這種俄羅斯娃娃又更名為瑪特廖什卡,是 表示任何一種用車床鏇製成的可以拆裝的木製套裝玩具。據說當年馬柳京製作瑪 特廖什卡的想法是受馬蒙托夫人從日本本州島帶回的日本玩具的啟發,這種日本 玩具是個面容和善的禿頂老人,稱為「智慧老人」。有趣的是在老頭的「肚子」 裡也套裝著一個比一個小的老頭。日本人確認,第一個製作這種玩具的人,是位 曾住在日本本州島的俄國修道士。 巴雷克(Palekh)距離莫斯科約有6小時車程,這個莫斯科州的小鎮是全國有名 的細密畫中心,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世紀蒙古人統治時期,當時蒙古的韃靼 騎兵四處放火,洗劫教堂和修道院。為了逃避災難,修道士帶著一群手工藝匠躲 到此地,後來逐漸發展成小鎮,鎮民多以繪製各種聖像和宗教像為生。到了17世 紀,俄國最負盛名的一些大教堂,大多由巴雷克鎮的畫家負責裝飾。世上絕無僅 有令人讚嘆的聖像藝術,就在此時出現在世人眼前,這也是俄國聖像畫的黃金時 代。1917年以前,鎮上1000位居民,便有一半是畫家,換句話說,這裡簡直就是 畫家之城。十月革命後,聖像在共產黨員眼中簡直一文不值。所以,官方不但關 閉所有的畫坊,將數千幅聖像草圖和文稿銷毀,還將部分畫家流放到西伯利亞。 為了使聖像繪製傳統藝術不失傳,畫家果力科夫開始在小小的盒面上繪製細密畫 ,以通俗化的主題來繼承這種古老的技藝。蘇聯解體後,鎮上新一代畫家利用細 密技巧,重新恢復了聖像畫,300多名畫家組成一個商業公司,將作品分銷給莫 斯科的商販。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取最多的利潤,許多畫家粗製濫造,不顧品 質的大批生產,過去可能要花一、兩年才能完成的作品,現在只要幾個小時就應 付了事;鎮上也有一些畫家對這種現象痛心疾首,他們成立了「巴雷克畫家聯盟 」,以維護傳統為己任,讓聖像藝術代代相傳。 波多爾斯克(Podolsk)是莫斯科州的城市,位於東經37度33分、北緯56度26分 ,北距莫斯科35公里,瀕臨莫斯科河支流帕赫拉河,有鐵、公路相通。城市的歷 史不算長,1781年才正式建鎮,19世紀末通火車後慢慢發展起來,現成為20萬人 口的首都衛星城,有機械製造、有色冶金、水泥和食品加工等工廠。 克林(Klin)是莫斯科州的城市,位於東經36度4分、北緯56度19分,距離東南 面的莫斯科約61公里,兩地通鐵、公路,交通便利。早在1234年的古代文獻中就 已提到過此地,但長期以來發展緩慢,直到18世紀,因地處莫斯科至聖彼得堡的 陸路交通要衝得以繁榮起來,10月革命後成為化學工業中心。20世紀50年代後成 為莫斯科衛星城,並發展為擁有10萬多人口的化學工業中心。 謝爾普霍夫(Serpukhov)也是莫斯科衛星城,位於東經37度5分、北緯54度55分 ,北距首都81公里,兩地通鐵、公路。這個城市地處納拉河和奧卡河交匯處,, 自古以來便是戰略要地,早在1374年,俄國人就在此地修建要塞,作為莫斯科防 衛的前哨,以阻止蒙古韃靼騎兵的進攻。1382年和1408年,韃靼騎兵曾兩次佔領 此地。現已發展成大型的紡織城,機械製造業也較發達,現有15萬多名人口。 奧列霍沃‧祖耶沃(Orekhovo Zuyevo)也是莫斯科的衛星城,經緯度為東經38 度59分、北緯55度49分,西距莫斯科62公里,兩地通火車和汽車。這個瀕臨克利 亞茲馬河的城市歷史較短,1917年由幾個工業村鎮合併而成,現在有14萬多人口 ,也是國內規模較大的紡織城,尤以棉紡著稱,化工和機械製造也較發達,附近 地區有泥炭開採業。 科洛姆納(Kolomna)是莫斯科的衛星城,經緯度為東經38度45分、北緯55度5分 ,西北距莫斯科116公里。早在1177年古代文獻中就已提到此地,當時這裡曾經 是斯拉夫人最早居民點之一,14世紀時因遭韃靼人三番五次搶劫和破壞,逐漸衰 落。直到19世紀50年代後,因鐵路的建成而得以恢復,後來又成為俄國歷史上最 早的火車頭製造業中心之一。現有人口約16萬多,工業發達,有內燃機製造、重 型機械製造和合成橡膠等工廠。 佩列亞斯拉夫爾‧薩雷斯基(Pereyaslavl Zalessky)也是莫斯科州的城市,素 有「水上城市」之稱,它是俄羅斯歷史上有名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公的誕生 地,他曾於1242年在結冰的楚德湖上擊退日耳曼騎兵的入侵。這個城市位於扎戈 爾斯克市東北方的普列席弗湖畔,是由多爾格盧基大公於12世紀時興建,成為俄 羅斯海軍的發祥地。就在這裡,彼得大帝建立了他的「娛樂」小艦隊,時為17世 紀末,因而寫下了俄羅斯造船業和航海業的第一頁歷史。當地古教堂林立,主要 的有斯帕索普列歐布拉森斯基大教堂,是俄羅斯東北部最古老的大教堂之一。戈 里茨基修道院建成於1430年,正門飾有奇異豔麗的飾品,並已成為修道院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