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

想去玩嗎?
出自鳳凰百科
在2019年10月16日 (三) 17:36由Queenie.pan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目錄

原係古代的大食國

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的全稱叫做沙特阿拉伯王國(Kingdom of Saudi Arabia)。「沙特」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是「幸福」的意思,所以國名意為「幸福的阿拉伯王國」。

由於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在沙漠裡,中國古時候稱它為「天方國」。自古以來,這裡的人民就是過著遷徒無定的游牧生活,環境很苦,各部落間也沒有統一的組織;彼此間互相爭殺,宗教信仰也不一致。一直到公元五七○年至六三二年,才由罕默德摘取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義,創立了一個統一的伊斯蘭教,中國人稱作回教。穆罕默德不但是宗教領袖,同時也是政治上的領導者,當他逝世的時候,整個阿拉伯半島已經在回教的信仰下歸於統一。

回教民族崇尚武力,對外發展迅速。在穆罕默德死後的一百年間,阿拉伯人曾先後奪取東羅馬帝國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後來波斯也被它所消滅。在八世紀初葉,阿拉伯人又征服了西班牙半島,向東併有中亞區域,進而和中國為鄰,並且侵入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大帝國,當時中國人稱它為「大食國」。隨著阿拉伯帝國疆域的拓展,首都從大馬士革移至巴格達,阿拉伯半島終於變成邊境之地。公元九世紀,阿拉伯帝國宣告分裂。十至十五世紀被埃及統治,但伊斯蘭教的勢力並沒有衰退。進入十六世紀,由土耳其人代之而起,繼續擴張伊斯蘭教疆城,沙特阿拉伯便成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一部分,在土耳其的統治下長達百年之久。然而,無論是埃及人還是土耳其人,都無法完全控制阿拉伯半島,尤其是內陸地區,諸部族各據一方,後來成為沙特阿拉伯開國始祖的沙特家族,也是這些部族之一,它興起於十五世紀中葉。

十八世紀初葉,沙特阿拉伯征服了盛產珍珠的波斯灣兩岸廣漠地區,但是沒有多久後就受到埃及和土耳其人的侵凌,所以國勢日衰。十八世紀中葉,阿拉伯半島北部利雅德地區沙特部族統治者,結合了提倡嚴格遵行可蘭經教義運動的宗教領袖們,逐漸擴張勢力至麥加及麥地那,但是在一八一八年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所壓平。一八二四年沙特部族東山再起,後來又受到由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支持的薩瑪族所侵凌。一八八○年,沙特部族和拉希德部族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沙特部族酋長愛米爾拉曼因戰敗而被通流亡於科威特。一九○一年,愛米爾拉曼年僅二十歲的兒子伊木.沙特(Ibn Saud)率領四十名駝兵從科威特出發,以阿拉伯國家主義者自居,輾轉征戰,所向無敵。一九○二年一月,伊本沙特率領一小隊人馬,趁著夜色潛入利雅得城內伺機殺死了守衛這座城市的拉希德人總督,並奪取了城堡。這一英勇行動使過去擁護沙特部族統治的人們歡欣鼓舞,他們紛紛匯集到伊本沙特的麾下,經過兩年的奮戰,重新征服了阿拉伯半島中部的一半地區。這時,伊本沙特的父親愛米爾拉曼將權力授給他,他就宣布自己是內志地區的統治者。一九○四年,戰敗的拉希德人請求土耳其人出兵授助,同年六月十五日,伊本.沙特被土耳其人打敗,但他並沒有被趕出阿拉伯半島的中部地區,不久就重新組織起自己的隊伍,後來土耳其人終於被迫撤走。為了加強軍事力量,伊本.沙特還建立了一個軍事宗教部族組織,稱為易赫旺,就是「敬奉唯一真主兄弟會」。一九一三年伊本.沙特征服了波斯灣沿岸的哈薩區,開啟波斯灣沿岸的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伊本沙特率軍參加盟軍,對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作戰。一九一五年十一月統治蘇丹,同年十二月與英國簽訂同盟條約;條約中規定英國承認伊本.沙特為內志的君王,伊本.沙特也保證不侵犯英國的屬地,並接受英國的保護,英國政府要向他提供軍火和每月五千英鎊的津貼。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二年,伊本.沙特出兵進攻伊本.拉希德,從而結束了拉希德人的統治。從此,伊本.沙特統治除紅海沿岸漢志(Hejaz)地區以外的整個阿拉伯半島的中部地區。漢志地區是麥加的謝里夫.侯賽因統治的領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侯賽因成為漢志國王,一九二四年自立為哈里發,在阿拉伯語中「哈里發」就是「伊斯蘭社會的領袖」的意思。早在一九二一年,侯賽因的兒子阿卜杜拉就成為外約里的統治者,他的另一個兒子費薩爾成為伊拉克國王。伊本.沙特擔心被這個擁有強勁實力的家族所包圍,於是決定先發制人,入侵漢志。他依靠易赫旺去消滅對手,襲擾鄰國。一九二四年九月易赫旺攻占了麥加,從而兼並了漢志。一九二六年一月八日,伊本.沙特宣布自己兼任內志和漢志的君主,並定國名為沙特阿拉伯。一九二七年,再與英國簽訂吉達條約,獲得英國的承認。一九三二年九月二十三日,伊本.沙特將轄下的所有領土,包括內志王國、漢志王國以及屬地亞細爾、達蘭、哈薩等,合併成立了沙特阿拉伯王國,由自己出任國王,但仍將內志和漢志分開統治,分別以利雅得和麥加作為首都。一九三四年伊本、沙特在短期戰爭中擊敗也,締結塔伊夫和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沙特阿拉伯保持中立,它的中立地位在大戰快結束時才停止,因此戰後也成為聯合國原始會員國之一。一九四五年加入阿拉伯聯盟。一九四八年參加對抗以色列的第一次中東戰爭。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九日伊本.沙特國王駕崩。這位素有「沙漠之獅」稱呼的國王逝世後,遺留下了一百零四個王子。王位中沙特(Saud)王子繼承。沙特國王以穩健著稱。在國內政策方面,他繼續推行已故沙特國王的現代化計劃,特別注重增加國內的教育設施和醫療設施。對外則採取親西方的外交政策,在蘇伊士運河事件,約里事件和伊拉克事件中,他表現良好,因此使他成為阿拉伯世界中的突出領袖人物。他和他的父親一樣,像天方夜譚裡的人物,共有二十五個王子,以及數不清的公主。後來由於他沉迷於女色、賭博和名牌汽車,終日過著花天酒地和荒淫無度的生活,而被人民所痛恨。在他在位期間,大肆揮霍國家的石油所得,建造了許多豪華的王宮,宮內的許多地方都用金子堆砌而成,來訪的賓客贈予純金打造的刀子。再加上他沒有能力處理國家的財政問題,使國家瀕於破產的邊緣,因而不得不辭去大臣會議主席之職,讓自己的弟弟費薩爾(Faysal)親王出任主席,並全面主持政府工作。一九六○年,沙特國王再次出任大臣會議主席。一九六二年,任命費薩爾為首相。一九六三年,沙特國王因病到國外就醫。一九六四年三月,將一切權力移交給攝政。同年十一月二日,王室評議會正式廢默沙特國王,由費薩爾親王出任沙特國王。

費薩爾國王作為沙特阿拉伯王國的第三任國王,是他所有兄弟中最聰明和最有魄力的一位。他是革新派人物,放棄保守的路線,接受西方新的文明科技,並一改往昔浪費的風氣,呈搌財政,使沙特阿拉伯逐步走上了現代化之路。他還廢止了奴隸制度。允許女性接受教育、進口電視機等。費薩爾國王一生只娶一位妻子,她就是伊華德王妃,這在多妻制的阿拉伯社會中是十分難得的。在對外政策方面,採取靈活機動的中立政策,既不疏遠英美等西方國家,也不反對蘇聯。同時還准備為「真正的阿拉伯民族主義」出力;不但要為國內的人民服務,並且也要為全世界伊斯蘭教兄弟和貧困的人民服務,同時還要幫助其他的伊斯蘭教國家。一九六七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沙特阿拉伯站在阿拉伯國家一邊參戰。自從全世界能源危機在一九七二年發生以後,沙特阿拉伯因盛產石油而挖制了世界能源市場,從此身價百倍,被世界各國所重視。一九七五年三月十五日費薩爾國王被刺殞命,由哈立德(Khaled)親王繼位,並立法赫德(Fahd)親王為王儲。

哈立德國王繼位後,繼續實行已故費薩爾國王的政策。他把處理阿拉伯事務的大權委托給王儲法赫德。自己則親自掌管外交部,積極參與外交活動。一九七三年,阿拉伯各國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受挫後,他積極組織制訂一項統一的阿拉伯政策,准備在提議中的日內瓦和平會議上宣讀。哈立德國王還向埃及提供財政授助,對戴維營會議持溫和態度,但不支持有關各方。一九八二年,哈立德國王駕崩。同年六月十三日,法赫德親王正式出任沙特阿拉伯王國的第五任國王。

可蘭經是國家憲法

雖然一九六○年沙特阿拉伯曾制訂憲法,但末實施,所以在此地可蘭經(Koran)和先知穆罕默德的聖訓就是憲法。這個國家採政教合一的君主立憲制,沒有政黨、也沒有真正民主制度的國會,沙特王族成為唯一的政治中心。國王既是一國的元首並兼任總理,又是這個國家的伊斯蘭教的教長,具有絕對的權力,並得以大臣的輔佐,行使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不對任何機關負責。各地方首長亦由國王指定,直接向國家負責。但是這個封建王國卻具有一種政治上極富民主氣息的優良傳統,那就是每一個臣民都有權接近統治階層,面陳訴願或請求救濟。所謂統治階層,包括了國王、省長、部落酋長以及政府官員。一般貧苦無告的民眾,如有陳訴,政府機構或皇家法庭都不敢大意,一定要虛心接納受理,否則就要受到嚴厲的制裁。因為伊斯蘭教是不分高低、貴賤,一律平等的。

這個國家由國王任命大法官掌管全國司法,並任命委員三人,主席一人,成立司法監察委員會,以監督各級法院公平處理民眾的民事和刑事訴訟案件;法院分為上訴法院、中級法院和下級法院共三級。但功能上並無差別。除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回教周末外,每天王儲和一些有關的政要們,都要非正式的接見民眾,聽取他們的陳訴,採納他們的合理要求,因此這個國家能夠上下打成一片;每周並有兩次大規模和比較正式動輒數百人參加的陳情場面。宮廷裡的接待廳就是接見民眾的場所,王儲及政要們站立著接待晉見的民眾,並且接受民眾們的吻禮。書面訴願者,由傍立的助理人員收受訴狀,留待事後考慮,並交由有關部門處理。晉見者均可沿牆入座,由一名佩創的皇家待衛敬奉一杯產波的咖啡,過後由另一名待從收拾空杯。

口頭陳述的人,要蘇王儲及政要們坐定後,再跪著陳述或耳語,親王耐心靜聽,偶爾向助理人員低聲指示。面談後,涉及法律的就送給法院去酌情辦理;要求金錢救濟的,只要情形屬實,一定援助。晉見者在會談後,有時也會受邀與親王共進晚餐,沒有任何儀式,也不分貧富貴賤,菜單採簡單的西式,蘆芛湯、炸蝦、炒飯、巧克力、甜點及水果。吃得快的人可以先走,用不著向主人道別;吃得慢的可以留下與親王共飲咖啡。

這個國家的政府,雖然非常照顧人民,人民也對國王及國家忠貞不二,按理說政治應屬相當安定,但事實並非如此,沙特阿拉伯也當它的隱患。因為政治權力均操縱在眾多的親王手中,有些親王為私利在暗中控制了工商業活動而被人們所反對,加上親伊朗的什葉派回教徒從中煽火,指責王室腐敗、親美而與以色列妥協,所以境內以暴力葉抗王室的事情時有發生。

在行政方面,國王在內閣協助下統治全國,內閣由國王兼總理主持。政府首長是由第一副總理兼國民軍總司令的王儲擔任,第二副總理兼國防及航空部部長由親王擔任,內閣中其他重要的部長如外交、內政、財政兼國家經濟和石油部,也都有親王擔任。其餘的像教育、農業、商業、工業、新聞、交通、朝觀、工業、電力和科技業部的部長及內閣中國王特別顧問,則由非王室的人擔任。閣員事務不多,待遇優厚。內閣必須有三名閣員列會,才能進行閣務會議;必要時經多數通過後必須經國王的批準。內閣有二十一名部長,內閣會議每周召開兩次必要時可由國王下令加開臨時會議。

立誌權由國王主持的內閣部長會議行使,並無專司立法的議會組織,反設有咨詢會議,設有議員四十人,全部由國王任命,對國家大事咨詢及建議,以供決策參考。

沙特阿拉伯的國旗,以綠色為底,一把橫劍上,書有白色的阿拉伯父可蘭經經句:「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欽使。」為此,沙特阿拉伯的國旗從來不下半旗。

實行回教傳統刑罰

沙特阿拉伯無成文刑法和民法,一切都按伊斯蘭教規和傳統行事,傳統刑罰很多,有鞭笞、砍手、石擊、斬首等之。由於刑罰苛嚴,所以境內犯罪的事件特別少。

沙特禁酒。雖然市場上可以買到啤酒,但那是一種特制的無酒精的啤酒。其實不過是一種苦汽水。酷熱之下。倒也解渴去暑。為防止有人買酒精加水喝,藥房與醫院的酒精裡都另加一種物質,並在瓶上標明「酒精有毒,只能外用」。不幸的是阿拉伯人偏偏嗜酒,好多人是癮君子,禁酒越嚴,越想辦法弄酒。結果正如阿拉伯諺語所說:「在禁之物,更惹人愛」。有錢有勢者,家有酒櫃,內藏瓊漿玉液,品種齊全,質地上乘。因為有一條規定,在家中可以自由飲酒,但在公共場所,絕對禁止。所以海關人民對旅客的帶物檢查的很嚴格,連婦女帶的香水也要嗅之再三,唯恐是酒。根據規定,醉漢上街者要入監一周,鞭苔四十;走私酒類,監禁一月,將酒倒掉、汽車充公;秘密釀酒者,則斬首示眾。

擊手、盜竊搶劫犯,一但被捉拿歸察,將其右手砍掉,據說因為左手連心,離心近,容易造成死亡。砍右手則是既憑罰為犯人,又給他一條生路。如果砍手之後,仍繼續行竊,則將左手砍掉,殺人犯則是斬首。

未婚男女發生兩性關係成強奸女性,要享以八十大鞭;已婚男女通奸,則將奸夫與奸婦處以石擊之刑。但這兩種情況很少發生,因為有一條規定,凡這類事情必須有四名目擊者方可定刑。汽車司機超速行駛,監禁一個月,鞭笞八十;酒後行車,監禁一個月。

行刑日期是星期五。每星期五人們到大清真寺,做完聚禮和聽完伊斯蘭教的教長做關於教義的宣講之後,便到大寺門前廣場上,發著觀看行刑。行刑隊將犯人綁到廣場後,便開始施刑。如果是極刑,則將犯人背剪雙手,跪在地上,劊子手拿一把鋒利的斷頭刀,走上前來,手起刀落,人頭落地。如果是鞭笞,則派兩名經過特殊訓練的鞭子手施刑。鞭子手都是彪形大漢,他們使用的是藤鞭。施刑時,士兵將犯人翻倒在地,兩名鞭手輪流鞭書犯人的背、股和腿部。一名公證人在旁數數,數足數喊停,鞭手方可停止。八十大鞭下去,犯人皮開肉綻,鮮血淋淋,奄奄一息,有的當場斃命。即使僥幸保住性命,但也保不住臉面。這種情況嚴禁外國人觀看。在施行石擊刑時,將奸夫和奸婦,倒綁二臂,並列推倒在地上。政府運來足夠的石塊,放在周圍供人使用。行刑時,眾人揀起石塊向二人打去,直到擊死為止。其狀之慘,耳不忍聞,目不忍睹。 然而在沙特也不是所有的非婚性關係都要受處罰,那些男主人兩與女奴之間的風流事,雖被視為不道德行為,但卻是合法的,不構成犯罪。

王室生活豪華奢侈

沙特阿拉伯王室擁有巨大財富是人所皆知的。自從一九三六年在哈薩省發現石油後,國王受石油之賜突成暴富,因此沙特阿拉伯國王成為今日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在美國《世界富豪傳》中名列首位。而全國所有的三百多位親王,個個也都是家資億萬的超級富翁,所有的王孫公子們,每人每月還可領取相當七千美元的生活補助費。

沙特國王的後宮,佳麗充斥,這些嬪妃們大都來自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和埃及等地,也有少數來自歐美各處。她們在宮裡過著豪華的生活,除了行動不能夠隨便外,其他的一切應有盡有,相當舒適。一般阿拉伯女人是不容易和男人接觸的,她們平時所能看到的男人,不是丈夫,便是父親、兄弟和兒子,因此王室後宮佳麗,更非外人所能窺其堂奧。同時,宮裡嬪妃雖多,但是依照伊斯蘭教的教規,國王也只能娶四位妻子;至於後宮裡群雌粥粥,只是眼皮供養,不能胡作亂來,充其量也只能欣賞她們的歌舞表演而已。

沙特王室的生活是相當豪華奢侈的。然而這些王室成員歷來喜歡聚閉起他豪華府第的大門,隱居於重重帷幕之後,過著鮮為人知的「天方夜譚」般的生活。所以,穿越宮門,親眼目睹一下迷一樣的阿拉伯王室生活的欲望,一直強烈地吸引著世人。當然,掌握「芝麻,芝麻,開門吧!」密證的人還是有的。一九八六年初,法赫德國王的弟子阿齊茲親王首次向西方記者打開了坐落於吉達市內的宮殿大門。它的奢侈豪華馬皇富麗的程度大大超過世人的想象,猶如無邊的阿拉伯沙漠中突然顯現出海市蜃樓一般,令人眼花繚亂。就拿阿齊茲親王的一對兒女阿卜杜拉赫曼王子和薩瑪依公主的臥室來講,就已充滿了浪漫的氣息,阿卜杜拉赫曼王子的臥室呈藍色,床呈小船型狀,前後分別用四根白色繩索掛起,床頭兩側的床頭櫃做成救生圈形狀,當王子搖動白色的繩索時,就仿佛蕩漾於萬頃碧波之中。薩瑪依公主的臥室則呈粉紅色,四周夢境般的壁畫是由美國迪斯尼樂園的設計小組專門設計的。床及枕頭都有「心型」,這同一個天真少女豐富的情感十分和諧。盡管阿齊茲親王聲稱對兒子不能嬌生慣養,「不想給孩子們過一種充滿金色的順利生活」,但實際上當時年僅八歲的薩瑪依公主的衣著打扮,已相當奢侈,她身上所穿的衣服是由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家巴爾曼為她專門設計的,她所佩戴的項鏈、鑽石冠等首飾是從法國著名珠寶商馮.克勒夫那裡定制的。

根據一般估計,沙特王宮的王室家屬和所有的侍臣僕役,人數總共約有一萬人左右。以前的國王時常外出旅行,每次旅行宮內主要人物都乘坐政府航空公司的飛機。當時這家航空公司一共擁有三十多架各種大小不同的飛機,一聽到國王要旅行,便立即將一切民航班機取消,使國王可以動用所有的民航機。其實沙特阿拉伯國王的巨大耗費,只是一種傳統習慣;不論國王自己是否願意這樣做,都是不容易加以改變的,每天晚上,王宮裡必定要舉行宴客盛會,以示國運昌隆,來賓多的時候有好幾百人,少的也有幾十人。

沙特阿拉伯國王擁有兩艘游艇,一艘是九十多英尺長的阿布都阿塞斯號豪華游艇,艇上擁有四枚防空飛彈。另一般叫做利雅德號,有二十五名船員,是荷蘭制的有史以來最豪華的一艘大游艇,排水是三百多噸,船全長六十四點六米,最高速度達二十節,造價一千六百萬美元。船分三層,有一個直升機起降台、手術室、三溫暖、理髮室、游泳池、戲院和健身房。船上所有的附屬裝置都鍍了金,由法國著名的設計專家負責裝修。艇上有四間皇家套房,各有臥室、客廳和浴室,另有六間招待「非皇族」貴賓的雙人套房。這艘游艇在航行中可以應付任何緊急情況,除了有手術室外,還有一間病房及一間加強護理室。沙特阿拉伯國國王購置這艘豪華游艇,不是為了皇家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為了要款待國賓。為了不必經常進港,艇上沒有一百二十噸水和燃料的巨型槽,還有一個龐大的冷藏庫,艇上所使用的陶瓷器和水晶用具,都刻有國王姓名的縮寫字母。

國家領土中東最大

沙特阿拉伯是中東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全國總面積為二百二十四萬平方公里,約合八十六萬四千八百六十六平方英里,約占整個阿拉伯半島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北與約里、伊拉克和科威特接壤;西濱紅海,和埃及、蘇丹及埃塞俄比亞相望;東北隔著巴林灣與巴林相望,隔著波斯灣和伊朗遙遙相對;南界也門。東和東南馬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及阿曼毗連。全國分為五大行政區,計為內志省,漢志省、阿西爾省、哈薩省和納季蘭省。

這個國境內沙漠綿延,境內的平原和一部高原也被沙礫覆蓋,沙漠約占全國面積的一半。它的地形屬高原類,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呈階梯狀。西部邊界順著紅海海岸有一條狹長的山脈,海拔約兩千米,並向東傾斜。南部有阿西爾(Asir)山,海拔高達二千七百四十三米,山區裡有綠洲、沃土和河谷,因此是這個國家的主要農耕地帶。東南部是沙特最大的沙漢魯卜哈利沙漠,面積達六十五萬平方公里,這個沙漠還是世界上最大的不間斷沙漠。中部的納季德高原和一千四百五十公里長的代赫納沙漠狐帶之間為一千一百公里長的圖書格山脈。北部有內夫得沙漠和約里相連,這個沙漠的面積為五萬七千平方公里。臨阿拉伯灣的海岸平原一帶,凝結有珊瑚礁,是採集珍珠之地。境內除了東北部有流向波斯灣的幾條小河流外,其他地區很少有固定性的河流,因此水流奇缺。國內沒有湖泊,沙漠中偶然有比圓桌面大一點的水坑,便視為至寶。沙特的海岸線為二千四百三十七公里長。

沙特阿拉伯的氣候主要分為兩大類型。西部紅海沿岸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所以納季德高原的西部為平曠的草原,這個草原北部寬為一百六十公里,至麥加一帶寬約四百八十公里,靠近也門一帶的地區,氣候也較溫和潮濕,年平均雨量為三十八厘米。其餘的地區則屬熱帶沙漠氣候,這些地區約占全國總面積的百分之九十五,年均雨量不超過十五厘米,據說魯卜哈利沙漠有過十年不下一滴雨的紀錄,所以沙特阿拉伯境內氣候酷熱乾燥,使人熱不可擋,夏季六月至八月間,氣溫超過攝氏三十八度,經常達到攝氏四十九度,在沙礫中白天氣溫高達攝氏六十度到七十度間;冬季也較溫和,平均氣溫在攝氏十四度到二十三度之間,沙漠地區最低氣溫有時可能降到冰點。全年雨量稀少,只有在靠近海岸的向風山坡處,才有少量雨水,大部分地區終年幾無滴雨。

農牧漁業發展迅速

沙特阿拉伯人的始祖並不是游牧民族,而是農漁民族。但由於這個國家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性氣候,水源貧乏,自然條件惡劣,全國可耕地面積僅占全國總面積的百分之十五,所以農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所需農副產品大多依靠進口。一九八○年全國小麥總產量僅十四萬噸,只能滿足全國糧食總需求量的百分之十五,成為世界糧食產量最低的國家之一。沙特人不會忘記一位美國高級官員曾發出的威脅;如果阿拉伯人實行石油禁運,美國也將對阿拉伯人實行禁運,包括小麥禁運。誠如沙特阿拉伯農業部長拉赫曼所說:「也許會有那麼一天,用我們以石油收入中得到的所有的錢,將買不到我們需要的基本糧食,除非我們作出政治讓步和屈服。因此我們把經濟自主看作是增強我們主權的要素」。沙特全國上下還多次談到,石油資源無論多豐富也終有枯竭之日,為子孫後代著想,必須建立多樣化的經濟體系,首先必須成為糧食自給的國家。

沙特政府從一九八○年起,大力發展農業,提出「一蒲式耳小麥換來一分自尊」。從一九八五年開始的第四個五年計劃中,沙特政府的農業投資高達一千三百八十億億美元,現已建成八千五百多個農場。這個國家的農場叫做椒圓,每圓等子三十三甲,國王有農場二十八個圓,圓內有慢速噴水機二十四小時不斷地移動噴水,還有直升機定時在農田上空播灑農藥。沙特的七十多家農業銀行的分行遍布全境,向農民提供無息貸款。政府還將耕地無償地分配給沒有土地的農民。凡是農民購買農業機械、肥料、種子和飼料的,政府就津貼售價的一半。為了鼓勵農民種小麥,政府規定每噸小麥補貼五百五十三美元,再加上收購價,每噸小麥農民可賣到一千美元,每噸稻米的補貼價為六百美元,政府還對大麥、玉米、椰棗等其他農副產品也實行包銷政策。政府還免費提供農業指導服務,推廣高產栽培技術。我國台灣也派有一個農技團為這裡的農民服務,現在已在沙漠裡種出了香瓜、無子西瓜和甘籃菜等農作物,並使得沙特阿拉伯的農率技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沙特發展農業的最大障礙是水。境內凡是有水井的地方,便有農田。為了解決水的問題,沙特政府不惜血本修建的二百多座堤坎和水庫,總儲水量達二億四千八百立方米。季贊河谷工程是其中較大的水坎,坎長一千零三十六英尺,底寬一百三十一英尺,儲水量約一百九十億加侖,可灌溉八千公噸的土地,沙特政府對農田灌溉系統的建設也很重視,其中修建規模最大的當數「哈薩灌溉和排水系統工程」,這個耗資二億五千萬沙特里亞島的灌溉工程,排水渠長達一千六百二十三公里,灌溉渠長達一千五百二十一公里,可灌溉一萬六千公頃的土地,使五萬多戶農民受益。沙特政府同時還積極開發沙漠中的地下水源,現已挖出了六萬三千口水井,其中的百分之四十是機井。除此之外,沙特人還向大海要水,既全國已興建了三十多座龐大的海水淡儘工廠,使水源的供應每日可達兩億加侖以上。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現在沙特的耕地面積已從一九七五年的十五萬公頃猛增到二百五十萬公頃。小麥的年產量從一九八○年的十四萬噸增至目前的三百五十萬噸,小麥單位面積產量還打破世界紀錄,每公頃達六點七噸,而農業高度發達的荷蘭,每公頃小麥產量還不到五噸。現在沙特不僅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而且每年還要向四十五個國家出口一百多萬噸的小麥。另外,沙特其他農產品的產量分別為:大麥二十萬噸、玉米二十萬噸、椰棗六十萬噸,小米二十五萬噸,高梁二十一萬噸。香瓜、南瓜、黃瓜和蕃茄等蔬菜自給之餘,已開始出口。另外沙特還生產大米、煙葉、染料、指甲花、無花果、開心果、松子、葡萄等。

沙特的椰棗樹十分有名,樹的外貌像棕櫚,棗子是一串串地結在枝葉間,鮮紅色極為美麗,但必須晒乾後才能食用,棗子糖份很多,因此吃起來很甜。椰棗樹對當地人來說,是一種聖樹,不準人隨便傷害;這種棗子長久以來,便是沙漠游牧部落的主食之一。沙特國內還有許多仙人掌,也會結果,數量極少,呈紅色,形狀像芝果,上有斑點,是一種優良的清涼去火之物。這裡的石榴也很有名,顆粒很大,糖份多,是別的地方所吃不到的珍品。沙特的植被以小草和灌叢為主。為了遏阻流涉,近年來沙特政府在國境北部還種植了不少的樹木。

沙特國內有許多人從事畜牧業,因此畜產在國民經濟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說來,畜牧業在沙特的中部地區最為發達。近年來,沙特畜牧業的重點逐步從野外放牧轉向家養,主要是發展家禽和奶牛以滿足國內需求。目前沙特已興建了三十多個大型的現代化奶牛場,位於利雅得東南八十公里沙漠綠洲中的哈吉畜牧場,不僅是沙特,而且是中東地區最大的現代化畜牧場,面積達六十平方公里,耗資一億多美元,能飼養一萬八千頭奶牛。估計沙特全國有十一萬頭奶牛,牛奶年產量約五十萬噸。此外,沙特還興建了許多大型養雞場,其中最大的瓦塔尼耶農場,飼養肉雞和蛋雞達七千五百萬只。全國每年肉雞產量已達二十萬噸,每年產蛋十二萬噸。近年沙特的牛奶、鮮蛋、肉雞已開始向鄰國出口。

沙特其他的畜類尚有:駱駝、綿羊、山羊、馬和驢等。駱駝有六十萬峰,每年輸出五萬峰;羊有六百五十萬只。這裡所產的阿拉伯名馬體小耐勞,跟中國的蒙古馬十分相似,是聞名世界的珍貴良駒。由於畜牧業發達,所以皮革、肉類和奶油等都有大量輸出。為了鼓勵鄉村人民牧養牲畜,沙特阿拉伯政府規定飼養牲畜以一百頭為起點,每年補助八百美元,用以津貼購買飼料和貼補家用,不足一百頭的不予補助;牲畜長大後賣出的收益,全歸牧者所有。除了牲畜外,這個沙漠王國還有許多珍貴的野生動物,如:沙貓、瞪羚、沙瞪羚、野山羊、印度豹和波斯山貓等。

沙特阿拉伯的漁業資源十分豐富,為了充分利用波斯灣和紅海的漁業資源,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發展漁業。一九八○年政府正式組建「沙特漁業公司」,資本約一億沙特里亞爾,政府投資百分之五十,另一半為私人集資,如今這家公司已擁有捕撈船只四十六艘,年捕魚量達一萬五千噸。此外,沙特還有不少私人捕撈漁船,全國已有五萬人從事漁業生產。全國年捕魚量已達六十二萬噸,現能出售適合顧客需要的水產品達六十六類一百一十五種,除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外,尚能每天向英、美等國出口大量的鮮魚。當然,沙特阿拉伯人不太喜歡吃魚,這也是這個國家能大量出口鮮魚的原因之一。另外沙特出產的珍珠也很出名。

第一流的現代工業

沙特阿拉伯工業的基礎原來十分薄弱。六十年代初期,除了外國公司開辦的一些中小企業外,只有一些傳統的制陶、罐頭加工、制草、肥皂、編席等手工業。從七十年代開始,政府利用雄厚的石油資金,投資上千億美元,經過三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建成了一個具有世界水平的以煉油工業、石化工業和冶金工業為主體的現代化工業體系。今天,用沙特工業如電力大臣扎米勒的話說,「沙特已成為阿拉伯世界中先進的工業國家」。

沙特的工業結構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與原油有關的石化工業和煉油工業,另一類則是與原油無關的非油工業。石化工業是沙特政府的重點投資項目,一九七六年沙特政府成立了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專門負責石化工業體系的建設,十幾年來,這家公司共投資了二百多億美元,建成了十幾個大型的石化工廠,每年生產的各種石化產品達一千三百萬噸,產值達一百五十五億美元。沙特的石化產品除國內消費極小部分外,絕大部分進入國際市場,目前已行銷近七十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大型石化廠全都和外國合資,投資的主要外國公司有美國的埃克森、莫爾比和殼石油公司,日本的三凌公司以及台灣和南朝鮮的公司,投資額雙方各占一半,沙特政府此舉的意圖在於讓外國投資公司負起主要的經營和銷售責任,以彌補國內經營管理能力低之不足。為了確保產品出口,沙特政府與合伙的外公司有約在先,如果沙特石化產品找不到其他買主,則這些外國合伙公司必須購買該合資企業生產的產品。

沙特阿拉伯的煉油工業過去很落後,盡管原油大量出口,但精煉油卻需從國外進口。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沙特政府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興建了一批大型煉油廠,目前每天的煉油能力為一百五十萬桶,除了滿足國內需求外,每天還能出口汽油、噴氣機燃料油及潤滑機油等油制品八十多萬桶。

如果說沙特工業化之前還有一些與石油有關的現代企業,那麼非油工業部門卻相當薄弱,很多產業都是一片空白,生活用品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但隨著石化、煉油等基礎工業的發展,近年來非油工業的發展速度也很快,非石油大企業已有二千多家,包括鋼鐵、冶金、水泥、機械、輕工等企業,產品種類達一萬多種,產值已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百分之十。除了滿足國內需求外,還能向國外出口塑料管道、建築材料、電纜、空調器、洗滌劑、乳制品等三百多種產品,每年可創匯三十億美元。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沙特國內出現了轟轟烈烈的建築熱潮,從而使建材工業成為沙特非油工業中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部門。鋼鐵的年生產能力已達一百八十萬噸,可少量外銷。全國最大的鋼鐵廠是朱拜勒鋼鐵廠,年產八十五萬噸鋼坯和三十萬噸鋼筋。其他的一些金屬加工業也陸續出現,如生產鉛制門窗及遮陽板的達曼壓鋁廠,產品已經遠銷歐、亞、非三大洲的吉達的電纜廠以及海巴爾鋼管廠等。非金屬建材業有水泥、預制物件、磚瓦、大理石、塑料管道等企業。沙特水泥業現代化程度很高,全園有十多家大型水泥廠,最大的沙科水泥公司,年生產能力為二百一十萬噸,現在沙特水泥總生產能力每年已達一千四百萬噸,但仍供不應求。

沙特的採礦業除了鹽、石膏和石灰石之外,其餘的還不具備大規模開採能力。但沙特採礦業的前景是很樂觀的,尤其是磷酸鹽,在與約旦交界的附近已探明有相當可觀的儲量。在紅海海岸有鐵礦石,在馬赫德達哈卜地區有金礦和銀礦,在錫易德山附近有銅礦。目前沙特政府正同法國、英國、加拿大和瑞典的公司在上述地區進行合作勘探和開採。

同建材工業相比,沙特輕工業企業的規模則要小得多,大多數屬中、小型企業。為了鼓勵私人建立中、小企業,政府規定輕工業投資項目的一半資本由國家發放利息不超過百分之二的低息貸款,對進口的機器設備免收關稅,對所銷售的產品,免稅五年。這些優惠政策極大地刺激了輕工業的發展,工廠數量劇增,產品多達五千多種,主要有清涼料、食品、造紙、清潔劑、家具、地毯、肥皂、制革等等。沙特的輕工業主要集中在吉達、利雅得、達曼、卡西姆、塔布克、阿卜哈、麥加、麥地那和胡富夫等地。

在電力工業方面,沙特阿拉伯主要是依靠火力發電,全國擁有五家大型聯合電力公司,總發電量為每年四百九十億千瓦,其中最大的東部聯合電力公司年發電量達一百九十億千瓦。我國現有一千多名台灣電力公司的工程人員,在替沙特阿拉伯建造一個發電廠和供應三百九十九個村庄用電的輸配電線路。這個發電廠是坐落於南部的一個相當偏僻的山區,地名叫巴哈,工程範圍約一千平方公里,施工地點十分荒涼,放眼回野一片岩山沙漠,並且氣候炎熱難當,工作十分艱苦。

盡管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資源很豐富,但沙特政府還是十分重視對太陽能的研究和利用。著名的「太陽村工程」是沙特政府和美國合作在歐葉奈、朱拜依某和希吉某三個村興建的。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太陽能發電站,被譽為當代的「偉大創舉」。有了這個發電站,昔日無電照明,僅用牛糞燒飯的窮鄉僻壤。成為擁有各種機電設施的現代化農村。

沙特政府為了加快工業化的步伐,還制定了許多優厚的條件,以吸引外國人來投資。近年來中國人也開始到沙特阿拉伯來做生意,幫助沙特阿拉伯增建煉油廠、肥料廠、發電廠和水泥廠等,並且承包公路和房屋建築等工程,以及協助沙特阿拉伯建立各種醫療制度。另外有一家日本人投資設立的小規模阿拉伯石油公司,專門在北部和科威特交界的中立區裡開集石油,已有相當成果。

沙特阿拉伯政府還規定,國內所有公司或企業的負責人都必須由沙特阿拉伯公民擔任,因此隨著國內經濟建設的突飛猛進,外國投資者日益增多,而使許多沙特公民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免費出任外國公司的董事長,而坐領高薪。

沙特阿拉伯人在七千年前親經具備了經商的知識,早在公元七世紀初,穆罕默德就訓導弟子「求知莫辭中國遠」。根據這一教導,他的弟子艾比.瓦噶斯等四十多人遠涉重洋來到廣州傳播伊斯蘭教,同時也揭開了中沙兩國人民商務交往的序幕。公元十五世紀,明朝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曾到過沙特,從而進一步溝通了兩國的商務往來。在對外貿易方面,一九八一年沙特創下了出口總值一千二百零二億美元的最高紀錄,占當年世界總出口額的百分之六點一。但此後因受油價下降的影響,出口總值以每年近百分之十五的幅度下降,目前年出口總值保持在三百五十億美元左右。最主要的輸出品是原油和石油制品,約占出口總值的百分之九十。另外還有鋼鐵、電纜、小麥、駱駝、肉類、雞蛋、鮮魚、皮革和手工藝品等。現在沙特每年輸入總值在一百八十億美元,隨著沙特工業化的發展,,估計今後的輸入總值還會下降。主要輸入品有機電設備、各種車輛以及零配件、機械、鋼管、鋼筋、飛機引擎、電器產品、電腦、空調機、水泥、人造纖維、煙、藥品、家具、珠寶、黃油、鐘錶、化粧品、飲水、建築材料、鐵砂、木材、大理石、成衣、咖啡、茶葉、糖、雜貨、皮鞋布料和竹制品等。沙特阿拉伯人十分喜歡西方國家的產品,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英國和法國一直是沙特高科技和高級品的主要供給國。我國台灣是沙特第八大商品供應國,主要供應男女成衣及皮鞋等。

沙特的貨幣單位為紙幣的沙特里亞爾(Saudi Riyal),簡稱SR,每一個沙特里亞爾等於一百個哈拉拉(Halaleh),里亞爾有一、五、十、五十和一百等五種,每三點八個里亞爾可兌換一美元。主管貨幣流通的是中央銀行,另外還是商業銀行、農業銀行、信用銀行、工業開發銀行和不動產開發銀行等。國內還可以自由兌換外幣,不受管制。然而沙特阿拉伯貨幣局竭盡全力防止里亞爾變成一種國際儲備貨幣,有時還調整里亞爾同美元的匯率,使之與市場預測不符,以防投機。

近年來,沙特阿拉伯的航空事業發展迅速。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有班機飛往各都市,其中以吉達到利雅得和利雅得到達蘭的班機最多。所需時間約為一小時二十分至四十分。在吉達、利雅得和達蘭有三個國際民航機場,吉達國際民航機場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場之一。沙特主要的國內民航機場有麥地那、季贊、塔伊夫、卡西姆、塔布克等,再加十一個較小的民航機場,總計有二十三個民航機場,每年客運量高達八百萬人次。有趣的是,在這裡搭乘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班的飛機是不對號入坐的,所以乘客們上飛機時要搶坐位。

海港是沙特經濟發展的重要門戶。過去沙特港口的設施很落後,一九七八年全國港口只有二十七個碼頭,年吞吐能力不足九百八十萬噸,同年齋月期間,在王國主要港口等待卸貨的船只超過三百五十艘,待卸貨物約達二百萬噸,船隻等待卸貨時間長達六個月之久。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沙特政府於一九七七年成了」王國港務總機構」負責對全國港口的統一管理,政府還投資了幾百億美元,對各港口進行擴建,使延布、吉達、達曼、朱拜勒和季贊的港口成為沙特最大的五個現代化的海港。此外,境內還有十四個中等規模的港口,現全國港口共有一百八十多個碼頭,在工作效率和卸貨速度上可與世界上最現代港口相比美,是歐洲港口單個碼頭日均吞吐能力的三倍以上。每年貨物總吐吞量達六千五百萬噸,與此同時,沙特政府還大力發展海運事業,使本國商船隊的船隻由一九七七年的七十艘,增加到現在的五百多艘,總噸位達七百五十萬噸。一九七八年成立的「沙特國立海運公司」現已擁有商船三百多艘,總噸位達三百多萬噸。另外,沙特還同其他阿拉伯國家共同投資,聯合成立了「阿拉伯聯合航運公司」和「阿拉伯石油航運公司」,這兩家公司共有三十多艘巨型油輪,總噸位達四百多萬噸。隨著海運業的發展,沙特國內從事海運代理業務的公司和機構現已達一百六十家。

在鐵路運輸方面,一九五一年修築的達曼至利雅得之間的第一條鐵路,把這個國家的中部地區同東部地區連接起來。一九八二年沙特政府又耗資二十六億里亞爾,修築了長四百五十公里的達曼到利雅得鐵路新幹線,取代了長五百七十一公里的舊線路,從而使兩地行車時間從原來的七小時減少到四小時。但由於達 曼至利雅得之間有班機往返,所以外國人很少乘火車。近年來,重新使用麥地那到大馬士草的希賈茲鐵路的可能性已被提出,但由於成本高而且涉及到沙特阿拉伯、約旦和敘利亞三個國家的政治分歧;因此這個主張受到限制,至今還沒有什麼進展。

沙特阿拉伯近年來在境內修築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除了那些尚未修路的內陸地區之外,人們坐在駱駝背上搖搖晃晃地橫越沙漠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一般城鎮居民的行,幾乎全靠汽車。現在全國約有十五萬輛汽車、十六萬輛卡車,因此城市交通十分擁擠,到處都可以看到打著赤腳開著豪華的凱迪拉克、禮蘭、別克、林肯、羅斯萊斯、蓮花、積架、雪佛蘭和賓士轎的人。目前這個國家公路總長度達十四萬五千七百公里,形成了一個由四千五百公里高級高速公路、四萬四千公里雙行單行線路和支線、九萬七千二百公里鄉村公路、六千一百多個橋梁、涵洞和六十五條隊道組成的公路網,總投資達一千億里亞爾。主要幹線包括穿越整個阿拉伯半島連接西部吉達、麥加、麥地那與利雅得和東部波斯灣油田的高級高速公路,另一條是從蘭沿輸油管路線通往約里的高速公路。紅海沿岸也有一條高速公路幹線,北起延布一直延伸到也門邊界,將吉達、塔侵夫、阿子哈和季贊等所有重要的城市連接起來。這些主幹線的高速公路路面質量很好,有的降坡道頗為壯觀。自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起,一條長達二十五公里的沙巴跨海大橋正式通車達巴林。

沙特政府為了興建公路網,還制訂了許多優惠條件,來吸引國外築路公司到這裡條築公路。我國台灣榮民工程處在沙特承包了八條公路工程,共六百六十公里。由於這些公路大多數要通過沙漠或崖山,所以施工環境極其惡劣,其中尤以夏爾公路的工程最為艱苦。另外,我國台灣中華工程公司也在協助沙特阿拉伯建築了一條由吉達通往麥加的高速公路。

在電信方面,沙特阿拉伯全國有九十多萬部電話,通訊線路線計十一萬二千三百條。國內主要城市內都使用自動電話,但是要接通國際電話往往要等幾天的時間。在郵政方面,由於國內很多地方沒有街名,也沒有門牌號碼,因此郵政辦理很困難,大多數商號都是利用郵政信箱,要自己去取信。

石油儲量世界第一

沙特阿拉伯在一九三二年建國之初,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當時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是靠各國穆斯林到麥加朝覲的費用。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沙特政府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美孚石油公司簽訂了一個協定,給予這家公司「為期六十年的專利權」來勘探、開採、加工和銷售石油。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六日這家公司宣布發現了大量石油,同時開始開採,在達曼建成了第一口油井。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第一船沙特阿拉伯原油便從塔努拉角啟航,從北開創了沙特阿拉伯作為石油王國的歷史。一九四一年美國加利福尼亞美孚石油公司、德克薩斯石油公司、龍澤西美孚石油公司和莫比爾石油公司聯合組成「阿美石油公司」 (ARAMCO),開始在沙特進行勘探和開採石油。

沙特成淪石油大國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的事情。一九七三年世界石油價格暴漲後,沙特的石油收入由一九七三的四十三億美元增至一九七四年的二百二十五億美元。一九八○年世界油價再次暴漲,一九八一年沙特石油收入創下了一千一百九十億美元的最高紀錄,每日最高可產原油一千萬桶以上。但從一九八二年以來,由於受國際市場油價下跌的影響,沙特石油收入直線下降,一九八五年為三百億美元,一九八九年又降至二百二十七億美元。目前每年石油收入保持在三百億美元左右。盡管如此,沙特仍是世界上第三大產油國。目前已探明的石油量達三百四十多億噸,約合二千五百五十億桶,位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石油總儲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四萬一千三百億立方米,是世界上第四大天然氣儲藏國。據統計八十年代沙特的石油收入累計高達五千六百多億美元。巨大的石油財富使這個一度國庫匱乏,欠債累累的沙漠王國變成了富甲一方的金融大國,黃金儲備達四百七十八萬盎司,不包括黃金的國際儲備為二百四十億美元,在方園家銀行中的存款有一千多億美元,在美國擁有債券五百多億美元。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的生活已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使今日的沙特阿拉伯人每年每人平均所得增至一萬八千多美元。

波斯灣沿岸是沙特主要的石油產地。阿美石油公司是沙特最大的石油公司,擁有二十二萬平方公里的開採特許區,主要油田分布在加瓦爾、薩發尼亞、阿卜凱克、艾因達爾、貝里祖盧夫、胡爾薩尼亞、阿布薩發赫和卡提夫等地,其中的加瓦爾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薩發尼亞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近海油田。這家公司日產原油最高時可達一千萬桶,公司所屬的塔努拉煉油廠是沙特最大的煉油廠,日產量可達四十萬桶。這家公司現有五萬多名工作人員,在他們的住宅區裡,到處都是蒼翠的樹木和如茵的草地,還有新式的房屋、教堂、醫院和娛樂設施,完全是一片美國風光。

巨大的石油財富、使這個回教王國有用不完的錢,甚至為了錢太多而不知怎樣用法而發愁,所以沙特政府在國王英明的大手筆下,拼命進行各項建設,因此國內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現在國內已建立起無數的油井和規模宏大的煉油廠,在紅海附近有許多最新式的油井設備,並築有長堤伸入大海中,月夜供應原油給來自各國的大油輪,這些油輪小的排水量為兩多噸,大的有四十多萬噸,國內還有一條自大提夫橫貫沙漠北部,經約旦通過黎巴嫩的西頓和的黎波里異地中海水路相連的一千六百公里長的大輸油管,可以直接把石油輸送到地中海東岸的石油市場上去。近年來沙特還建成了一條從阿卜凱克油田橫貫整個阿拉伯半島至紅海岸邊延布的大輸油管道,長度為一千二百多公里,目前沙特的多數原油都通過這條輸油管直接出口。

近年來沙特阿拉伯的許多地方又陸續發現新的大油田。在距首都利雅得西南約一百三十公里處,發現了一個儲油量為三百億桶的大油田,使沙特現有的石油儲量又增加了百分之十以上,使得這個沙漠王國好像是浮在石油的海上。這筆天然的巨大財富,已使沙特阿拉伯成為人間樂園,因此沙特人認為上天對人們十分公平,祂給沙特阿拉伯以最荒蕪的沙漠,但也給沙特阿拉伯以致富的石油。

觀光客不容易入境

沙特阿拉伯沒有旅遊事業,一般人到這裡旅遊,申請簽證十分不易,除了要在申請書上說明宗教和訪問的目的外,還要經過照會和征信的手續。對外國人來說,除了為商務或政府公務外,一般觀光客很難有入境的機會。

大陸同胞辦理赴沙特阿拉伯訪問事宜,可到北京沙特駐華使館申請簽證。台灣同胞則可到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五百五十號十一樓沙特駐台辦事處申請簽證,該辦事處電話號碼為(○二)七○八五八五五。為期一至三個月的商務簽證,要提早一個月向沙特阿拉伯駐華大使館或駐台商務辦事處申請,申請者必需具有沙國的保證人。旅客證過期仍退留在沙國境內,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自台北前往沙特阿拉伯,可搭乘華航直飛沙特阿拉伯達蘭的班機,另外也可乘坐以吉達或達蘭為中轉站的班機。時差較中原標準時間晚五個小時,較倫敦格林威治時間(G.M.T)早三個小時,較美國東部時間早八個小時。

旅客在進入沙特國境時,要受到十分嚴格的檢查。凡是護照上有入境以色列的記錄或簽的,一律禁止入境。根據沙特海關規定,入境旅客可免稅入香煙六百支,以及適量的衣服和個人日用品,照相機和軟片的數量則要辦理登記。除此之外,其餘一律必須課稅。由於受伊斯蘭教嚴格戒律的限制,沙國政府規定,攜帶豬肉罐頭入境者罰拘禁一至二天,攜帶酒入境者則要被拘禁三個月之久。另外旅客在抵達沙國之前的班機上,飲酒必須要有節制,因為明顯醉酒的入境者也會遭到逮捕或遞解出境的處治。沙國海關還規定,旅客不得攜帶武器和藥物珍珠入境,攜帶維他命、常備藥品以及當地稀有食品入境時,均要自備其文說明書,以供海關人員檢查,色情書刊以及那些偶爾有一兩幅女性泳裝照的書刊,均不能攜帶入境。旅客出境時,需要出境許可證,也可以在機場出示護照,但需另備一張與護照同樣尺寸的照片。

旅客在沙國乘坐計程車不必另給小費,因為小費已經包含在車資中,不需要另付。在餐廳吃飯,小費約為帳單金額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這個國家的自來水可以生飲,但喝不慣此地水質的人還是以喝礦迫水為佳。

沙特阿拉伯是實行嚴厲的伊斯蘭教戒規的國家。禁止佩帶或攜帶一切偶像。未經許可不得擅自到處拍照,否則就會招來麻煩。這個國家還嚴禁飲酒和食用豬肉,只有外國使領館人員在館內可以飲酒和吃豬肉。僑居沙國的外國女人,同樣也需要遵守阿拉伯女人的規則,雖然不需太過於保守,但也不允許坦胸露背和穿超短裙,不能前往有男人混雜的公共場所。若要到海邊游泳,必須到專門為外國女人修建的海灘浴場,這種浴場四周是用板牆圍起來,不準當地人光顧。外國女人夜間也不準在街上逛,違者會被驅逐出境。因此很多外國人到沙特阿拉伯去,都不願意攜帶眷屬前往,唯恐無辜受罰。

這個國家的商業並不發達,在一般商店中,所有的接待員和店員都是男性,陳列的大都是帕來品。一些小商店,還保留著純樸的風格,尤其在雜貨店中,貨品陳列的方式和中國的小雜貨店一般無二。在偏僻的市鎮中,還可以看到以卡車列隊的流動商店,出售的都是麵粉和水等笨重貨物。人們在商店裡買東西,只能有限度地買,如果大量採購,往往會遭到拒絕,不像別的國家,你買得越多越受歡迎。

一般旅客前往沙特觀光或考察,必須注意當地的辦公時間或國定假日。政府機構的辦公時間是從上午七時三十到下午二時,銀行的營業時間是從上午八時三十分到中午十二時為止,工商行號的營業時間則為上午八時三十分到中午十二時三十分,下午四時三十分到晚上八時。依照伊斯蘭教國家的習慣,這個國家以星期五為禮拜日,星期四為周末,政府機關和石油公司到了星期四也不上班。另外,阿拉伯人都有午睡的習慣。

在一般情況下,沙特阿拉伯的國定假日有:每年九月二十三日的沙特阿拉伯國慶節,這完全是一個政治性的節日,並沒有舉行特殊的慶祝活動。但是沙國另有兩個伊斯蘭教教徒的大節日卻十分熱鬧,一個是每年回曆十月一日的開齋節;另一個便是回曆十二月十日的宰牲節,也就是穆斯林朝覲的日子,並且是世界性的,因此更是熱鬧非凡。

王都利雅得景色美

沙特阿拉伯有兩個首都,在內志(Nejd)境內東側的利雅德(Riyadh)是王都,也是沙特阿拉伯政治上的首都,是國王駐驛的地方。利雅得在阿拉伯語中是庭園或者牧場的意思。它位於阿拉伯半島中部水草稻田地區的中心,地處海尼費、艾桑和拜薩漢宰等三條干河之間的平原上,在阿科拜爾山地與圖書格山脈之間下陷地帶的最北處的綠洲上,有豐富的地下水。事實上利雅得最初只是一個荒涼的村落,它最早是發源於市區西北方的渣地塔利雅得(Dia Riyadh);自古以來偶因驟雨,水流就匯集沖刷成一條河谷洼地。這個洼地有茂密的椰棗林,結滿累累似蜜糖味的椰棗,營養價值很高,過去曾成為當地人的主食,阿拉伯人認為這是阿拉伯真神所賜。

這裡自古以來便是駱駝商隊的交叉點,並且是波斯灣到紅海的必經之道。一八一八年利雅得取代達魯伊亞成為瓦哈布派改革運動的據點。二十世紀初葉,伊本、沙特又以此處為根據地,征服了整個阿拉伯半島。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二年,伊本、沙特在郊外的沙漠中建造了王宮。一九三二年沙特阿拉伯王國成立時,便定都於此,不過當時這裡還只是一個不足三萬人口的小綠洲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利雅得城市建設雖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還是一座僅十四萬人口的小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隨著王國石油收入的劇增,使這座城市急速地發展起來,人口增至二百萬,市區面積擴至一千六百平方公里,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教育和交通中心。

利雅得天氣十分乾燥,濕度極低,夏天雖然室外火傘高張,但是人們絕無大汗淋漓的形象,這是因為汗液一經滲出人體表皮,就會立刻被蒸發掉的緣故。

在對外快速交通方面,主要是靠航空。哈立德國王國際民航機場位於利雅得以北三十五公里處,占地面積達二百二十五平方公里,開車繞機場一周須四十分鐘。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民航機場初步建成於一九八四年,到一九九○年全面建成。按照設計方案的要求,這座國際民航機場每年的客流量可達二千萬人次,每天可運行六十多條航線的一百五十個航班,每天可供六萬人出入境。

哈立德國王機場有五個航空集散站和二個大型汽車庫,車庫可容納一萬一千七百多輛汽車。機場有兩座面積共九萬四千平方米的候機大廳,每座候機大廳各有十八道門,由架空通向停機坪,大廳圓頂極富藝術性,採光充足,內部設計十分豪華,廳內各個角落都有電話,航班時刻表懸掛在內四周的墻壁上,使人不論從哪個角度都可一目了然。另外,這個機場還建有一個「國王大廳」,專門供國王、王室成員、來訪的各國元首和高級官員使用,這個大廳的裝飾極為豪華,從走廊到廳內的所有牆壁都飾有名家傑作和貴重的伊斯蘭裝飾品。

這個民航機場有兩條四千二百米長、六十米寬的飛機主跑道,機場飛航管制塔塔台高達八十一米,還有六十五個機場輔助設施可供外圍航空公司用。機場內還有一條三百三十米長、十二點五米寬的高級迎賓大道。

機場前有一處占地十八公頃的機場花圃,內有各種花草樹木三十萬株,穿過花圃區,便是一座高四十米的機場清真寺,這座清真寺一次可容納五千人同時祈禱。寺院的大理石牆壁上刻有《古蘭經》經文和阿拉伯傳統繪畫,四面牆上還吊掛著一千零八塊玻璃鏡框,鏡框裡刻有密密麻麻的《古蘭經》美術字。寺院的頂部是穹窿狀的圓頂蓋,鑲著深黃色的雕花瓷磚,從圓頂穹窿中部垂下來的九十六盞大型玻璃彩燈,在夜幕降臨時齊明,照耀得整個祈禱大廳耀眼通亮。

利雅德還有鐵路通往達曼,行車全程約需四個小時。另有高速公路可通往東、西海岸的各大城市。

這個城市的街道整齊寬闊,城內有層層疊疊的高架快速汽車專用道四通八達,還有一百公里長的外圍環狀捷運馬路,並且有很多單行道,但是交通還是很擁擠,街上駱駝和汽車競走。這個城市擁有各型汽車八十多萬輛,市內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車和計程車,公共汽車有單層式和雙層式兩種,分為十條線路行駛,每張車票兩個里亞爾,但是車內男女沍渭分明,不得踰越,女性乘客是從後門上門。計程車頗為方便,車資由政府管制,在市區內行駛價錢約在五個里亞爾左右。市內有許多行人地下穿越道,一律使用電扶梯上下。利雅得通往郊區農庄的一條高速公路,本來有六個涵洞專供駱駝通過,後來因為駱駝不喜歡走涵洞,農民們四處請願,沙特阿拉伯政府的交通部乃花了一千多萬美元,建造六座專供駱駝通過的天橋。

在利雅得舊有的市區街道上,黏土建造而成的房子密集地排列著。新街道是依現代計劃沿著巴庭干谷開拓的,街市寬廣,城內大廈林立,沿著主要街道有醫院、士官學校、高級他宅等新式建築,這些建築物的風格,從傳統的阿拉伯風格和古雅的歐洲傳統風格到現代歐美風格,應有盡有。城內所有的政府官署,幾乎都是新建的,所有達官貴人們也幾乎都在這裡營造一座豪華的公館。國王的王宮,也是新建的建築物,工程費共達五千多萬美元之巨,宮內有數不清的後宮居室和庭苑,並有王子和公主們的學校、遊戲場和游泳池。市內有一座巨大的水塔,高達六十米,比城內的所有建築物都高,人們無論在城內的那一個角落上,都可以看到它。所以這座容積為一萬二千立方米的大型水塔,不僅被用來向居民供水,而且還被看作是一座獨特的城市雕塑,現在它已成為利雅得的標誌。

利雅德有四星級以上的高級旅館十多家,共擁有三千多間客房。這些旅館都極其富麗堂皇。瑪莉特利雅得(Marriot Riyadh)旅館,擁有四百多間客房。瑪莉特庫某斯(Marriot Khurais)旅館,擁有三百多間客房。海厄特攝政宮(Hyatt Regency)飯店,擁有三百五十間客房。阿塔拉旅館(The Atallah House),有一百間客房。洲際(Inter Continental)飯店,有二百四十四間客床。

利雅得市內各大旅館內都設有夠水準的餐廳,通常是法國餐,牛羊肉都烹調得很可口,因為不準飲酒,所以用一種所渴的「沙特香檳」代酒,其實只是蘋果西打加蘇打水之類的混合飲料,最近又出現有「非洲啤」讓旅客們「過癮」,不過大多數外國旅客寧可喝「沙特香檳」。此外市內還有十多家中國餐廳,也有落干日本料理和韓國餐廳以及西餐館。不過,沙特阿拉伯最出名的傳統佳餚是烤羊肉飯,這裡的羊大多是黑身白面,毛多且長,可能是品種或是地處乾燥沙漠性氣候的緣故,肉質多無羶味。由於沙特國情保守,不對外開放觀光,因此到沙特的人,大半是工作和經商。在這個難以到達的國度裡,若有機會到沙漠中自己制作這一佳餚,那真是其樂無窮。

首先,人們應事先設法弄到一輛可防止輪胎陷入沙漠中的回輪驅動吉普車,車上應備有己除去蓋面兩端有小凹槽的無汽油味的五十加侖汽油桶,還有米、水、炭、鐵鏟、兩端磨尖的鐵叉、破地毯、磚塊和大桶蓋等。然後駕車到市區羊市集中去選購活羊,一般來講,五、六十公斤重的肥羊是最適合作烤肉飯的,因為它羊油多,羊肉肥厚。一只羊最多叫價五百元沙特里亞爾。選定後,即可驅車前往沙漠中,到達目的地後,就可以分工合作,殺羊的殺羊,生火的生火。

殺羊時,殺羊者可以手持一把非常鋒利的小匕首,另外兩人先放倒羊,分別按住羊頭、羊身、羊腿,殺羊者對準羊咽喉刺去,頓時鮮血直流,不過五分鐘後,即伸腿瞪眼,隨後用繩子在羊的兩前腿上打活結,將羊整隻抬起,綁在吉普車的上面柱上,先把羊頭剝去、剝開羊皮,然後開膛破肚取出內臟,略為清洗,不消三十分鐘,待烤。

負責生火的人,要在沙漠中挖一大坑,深寬度足以容納一個五十加侖的汽油桶,將該桶放入後,讓桶面離沙面約二十公分,即在桶內底部置數塊磚疊起,並將炭放在磚塊四周,先把炭火引著,不斷加炭,直燒到桶內紅通通的,再把一個內放生米、松子、葡萄乾、豆蔻、茴香、蕃茄醬和水的大飯鍋,以大鐵夾挾放在磚塊上,然後以兩端尖的鐵叉,分別插住羊身,各露出兩頭尖端,灑上鹽,即架在桶的小凹槽上,如此羊油可滴入飯鍋內,蓋上足以蓋住桶面的桶蓋後,隨即將浸濕的破地毯鋪在大桶蓋上,並以鐵鏟將沙土鏟上,堆成一個小土堆,再拿另一塊破地毯,亦淋濕置在小土堆上,等地毯烘乾,再灑水其上,反復數次,大約經過二個半鐘頭後,即移去上述等物,一掀蓋,一陣陣肉香撲鼻而來,分別將羊肉、飯鍋取出,並將熟飯倒在一大鋁盤上,羊肉置於飯上,大伙就用手取食,若有沙特朋友在場,就只能用右手取食,用左手就要犯大忌。另外,若再配以生洋蔥、番茄、大蒜就口,那種肉香、飯香的滋味,直讓人口水直流。尤其在初秋薄暮時分,帶有寒意,那種席沙漠而坐,大塊嚼肉的氣象,具有粗獷夠味之感,水滸魯智深在世,亦必垂涎三尺,惟其痛處,不能在沙特阿拉伯喝酒。

利雅得和沙特阿拉伯其他地方一樣,完全禁酒,沒有酒館,路上行人不准吸煙,也沒有電影院,舞廳妓院等夜生活設施,電台和電視台也禁止播放流行歌曲。所以外國人一般都不喜歡居住在極端保守及伊斯蘭教氣氛濃厚的利雅得,因此有些外國大使館也不設在這裡,多設在吉達,大使及大使館其他外交官員必須來往於吉達和利雅得之間,執行公務。設在利雅得的外國大使館多集中興建在利雅得的特區內。

利雅德的商業還是比較發達的,市區也十分熱鬧,到處商店林立,超級市場裡百貨齊全,許多歐美國家生產的高檔消費品在這裡都可以買到。這裡的珠寶店除了可以公開買賣黃金外,還可以自由兌換外幣。街頭則有很多賣羊肉券的攤販。

利雅得市區有許多清真寺和學校。沙特國王大學原名利雅得大學,是國內的最高學府創建於一九五七年,現有兩萬多名學生,是沙特最大的綜合性大學。

市內還有一座相當規模的國家運動館,除了有許多第一流的室外運動場地,還有現代化豪華的室內游泳池,兩層的游泳館各有大小四座游泳池,水溫可以隨時調節,人們上跳水台也電梯代步,兒童池泳池的地底,還可以調整高度,使嬉水兒童絕對不會發生危險。另外,市內還有一座規模很大的博物館,展出阿拉伯民族的古代文化和伊斯蘭教的歷史文物。

古城由里亞赫是現代沙特王室的發洋地,它位於利雅得西郊,是一座至今仍保留著阿拉伯古老風格的城市,城內有狹窄的街道和重疊成排的土磚牆;內戶上裝飾有幾何圖案,以及十九世紀初期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所摧毀的建築物殘骸。

法赫德國王家體育場,位於利雅得北郊,它是一座造型十分獨特,規模極為龐大的白白建築物。從遠處望去,就像聳立在原野上的一頂巨大的圓形帳篷。這座極富民族特色的體育場建成於一九八八年三月,耗資四億多美元,是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體育場之一,可容納七萬五千名觀眾,規模之大完全可以和柏林、慕尼黑和洛杉磯的奧林匹克體育場相媲美,這座體育場圓形看台的上方是由二十四個帳篷形狀的白色玻璃纖維鋼構成的頂棚,能遮陽蔽雨。主席台上有一封閉式的皇家包廂,其正面是塊巨型防彈玻璃,一按電紐就可以自動開啟。包廂內有七十九個錦緞軟座,前排四十個座位前裝有閉路電視和專用電話。體育場內設有健身房、小型醫院、接待大廳和休息室等。健身房設備齊全,可作練習館和比賽場地之用。小型醫院不僅能進行急救手術,還可做常規醫療。接待大廳和休息室的牆壁上噴有金花,真可謂「金壁輝煌」。另外,體育場內所有的設備材都是世界名牌產品。計時、通訊、指揮和防火等系統都屬世界第一流水平。最新式的電子監視系統將場內每一角落都置於電眼監視之下。在休息室裡,來賓也能通過閉路電視觀看比賽。

在利雅得市郊區,還有兩三個專門買賣駱駝的市集,每天都有來自各地的阿拉伯人在這裡精心挑選,然後把看中意的心愛駱駝牽至市集中心的大廣場上,借助繩索、鐵架和滑輪等物,大伙兒七手八腳地把駱駝弄上大型沙漠卡車,而完成交易。

西部最大城市吉達

吉達(Jidda)有「紅海新娘」之稱,位於漢志區中部,東距麥加七十二公里,是麥加的外港;西瀕紅海,有閃閃發光的海水與澄藍的天空。這裡不僅有明淨的海灘和光怪陸離的海底花園,而且是通向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和麥地那的門戶。自古以來,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朝覲者,在他們一生最重要的旅程中,都要在這裡集散。現在的吉達城是公元前三世紀開拓的。公元六四六年至六四七年,哈里發奧斯曼使這個城市成為伊斯蘭教徒橫渡紅海去麥加朝聖的港口。也是伊斯蘭教全盛時期前往印度的中途港,更是十五、十六世紀時,與地中海、太平洋各地往來的門戶之一。一五○二年和一六一六年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 Empire)的領土,同年又被穆罕默德的後代候賽因所據。但不久後又被土耳其人征服。一九一六年吉達土耳其駐軍向英國軍隊投降,吉達便成為漢志王國的一部分。一九二五年被伊本、沙特征服。根據一九二七年吉達條約,英國承認沙特阿拉伯對漢志和內志的統治權,從而使吉達並入沙特阿拉伯。「吉達」一名有「女祖先」或「祖母」之意,由當地著名的夏娃墓而來,一九二八年沙特政府以其宣揚迷信為由而將墓地拆毀。吉達城原有圍線城市的城牆,在城東通往麥加方向、城北通往麥地那方向和城南通往季贊方向,分別有三個城門,一九四七年因人口劇增及都市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而被拆除。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石油收入的不斷增加,吉達的城市建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港口建設發展迅速,人口也增加到一百五十萬,並成為沙特紅海岸邊最大的城市。目前,吉達已建成了一批具有相當規模的工業企業,如:軋鋼廠、煉油廠、水泥廠、電纜廠、海水淡化工廠和服裝廠等。過去吉達因水源不足,不得不從十一公里處的利亞幹谷安裝取水用的引水道。現在吉達已連成了一座日產淡水一千萬加侖的海水淡化工廠,從而解決了水源不足的問題。除大型企業外,吉達還有許多小型工業,係從事修理和零配件及小商品生產的工場,多數由經過職業培訓的沙特人開設,這裡僅汽車修理工場就有數百家。它們對當地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補充作用。

由於吉達還有「沙特阿拉伯之窗」的性格,所以對異教徒特別開放,許多國家的大使館都設在這裡。沙特國王的行宮,沙特政府的外交部,宗教部和新聞部等也都設在這裡,每年夏秋兩季,沙特政府官員多在這裡辦公和會見外賓,所以吉達事實上是沙特阿拉伯外交、商業和宗教上的首都。

在對外快速交通方面,主要依靠航空。距離吉達市二十五公里處的阿布杜拉.阿齊茲國王國際民航機場,是當今世界上最大和最現代化的機場之一,可以起落今日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飛機,每日可接納八萬名旅客。這座機場的興建,主要是為了便利每年一度人數高達三百萬的伊斯蘭教徒前往麥加而設計的。機場占地一百零五平方公里,造價為七億美元,由西德的哈歇佛公司泆建。機場所有設施都納入冷氣系統,包括一個專門接待貴族和國賓的貴賓室,一個供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使用的侯機室;一個供外國航空公司用的侯機室;還有一個專門供穆斯林朝覲者使用的侯機室。一個可以堆積四萬六千噸貨物的倉庫,一個空軍基地,一所有兩百張病床的醫院,七座清真寺,還有機場人員的宿舍,以及一間寬廣的飛機保養場,所有地面都鋪大理石。這座機場最豪華的部分是航空站,占地約四千一百平方米,整個航空站就像一頂帳篷,用纖維玻璃作屋頂。航空站還設有每天可制造二萬五千立方米的淡水廠,及廢水處理系統,經過處理後的廢水可以導出用以灌溉防風的樹林。機場有三條世界上最長的跑道,每條長四千二百四十米。另外,機場大廈外面還有一片像帳篷的白色巨大建築物,一座接著一座,據說這是為了伊斯蘭教徒朝覲而建的,目的是讓所有來朝聖的人在這裡沐浴、更衣、休息,以等待安排朝聖事宜。

在港口方面,吉達伊斯蘭港的是沙特王國最古老的港口,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有史以來,這裡一直是裝載象牙、香料、檀香木、孔雀羽毛、牛奶和其他貨物船隻的停泊港,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又成為連接歐洲,亞洲和非洲的海上貿易的紐帶。但至七十年代中期,這個港口只有八個碼頭,年裝卸能力僅四百六十三萬噸,所以口擁擠不堪,停泊在港外等待卸貨的船只最多時達二百多艘。八十年代以後,沙特政府投入大筆資金,對這個港口進行擴建。目前它已擁有長一百八十米至二百五十米、水深七米至十六米的碼頭六十三個。年貨物裝卸能力提高到二千二百六十萬噸,每年的泊港船隻達六千多艘。另外,吉達伊斯蘭港還建有活畜、冷水船、散裝穀物、隻裝箱和危險品等專用碼頭,危險品專用碼頭和他他碼頭相隔絕。目前,吉達伊斯蘭港已成為沙特最大的進口港,全國一半以上的進口貨物經由這個港口進口。同時它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畜接卸和轉運港口,每年接卸活畜約四百萬頭。

吉達伊斯港還擁有大型貨倉和貨棚五十八個,面積為四百萬平方米。各類貨倉和貨棚的儲存能力因用途不同而異,浮動式水泥倉庫儲存能力為九千六百噸,穀物倉庫的容量為十二萬噸。港務局以象征性租金為商人提供這些貨倉或貨棚,每平方米的租金僅二十五哈拉拉。

吉達伊斯蘭港的設施現已達到世界先進港口的水平,實現了裝卸和轉運的現代化、機械化和規範化,港口有計算機系統控制中心,各類裝卸和轉運設備二千多台,主要包括碼頭起重機五十一台,集裝箱起重機十四台、叉式起重機九百二十台、移動式吊車九十六台等等。

另外,港內所有建築和倉庫都設有自動消火網。一九八三年吉達伊斯蘭港被國際海運組織評為「世界上布局最好的港口」。

在對外陸路交通方面,吉達有高速公路通往麥加、廷布、阿卜哈、利雅得和達蘭等全國各主要城市。

吉達的舊城是公元三世紀前開拓的,所以靠近南邊一帶都是舊街道。現在吉達的城市面貌早已煥然一新,許多高樓大廈聳立在矮小古老的房屋群中,這些大廈充分展現了各自的設計風格,給人以一種極具造型藝術美的感受。這裡到處都可以看到聰郁的樹木,只是保養這些樹木,花費可觀,光是灌樹花的水,就非一般人所能負擔,因此在吉達凡是有庭園之家,房子設計都十分精美,都是屬於達官貴人和有錢有勢的人。

近年來吉達新建了許多高級旅館,客房不足的現象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客房仍較不足,一旦有政府關係的回教團體需要,本來預約的房間也會被取消,最好盡量委托當地的公司職員代為預約,並且確預約的效果。吉達主要的旅館有:海厄特攝政宮(Hyatt Regency)旅館,有三百零三個客房。洲際(Inter-Continental)飯店,有五百個客房。紅海宮(Red Sea Palace)大飯店,有三百個客房。子午線(Meridian)旅館,有三百六十七個客房。謝拉頓(Sheraton)飯店,有五百六十三個客房。

這個城市的市面十分熱鬧,可以買到世界上最好的商品,外商也多集中在這裡活動,各國公司的行號分店也多設在此地。市內有西式餐廳,市中心的皇后大廈是個大百貨公司,附近還有許多小公司,一般超級市場供應有齊全的日常用品,但是價格昂貴。城內露天市場有賣新鮮大椰棗的水果商、吸水煙筒者、銅匠以及珠寶商等。晚上市區霓虹燈燦爛奪目,很多茶館把電視及桌椅擺到路旁,這裡的電視節目沒有商業廣告。

這個城市的馬路很寬敞,外來的旅客要步行通過馬路時必須舉起手作手勢,要車輛停下來讓你過街,不然是很難到達對街的。馬路的安全島上有美麗奇異的設計圖,多用石頭嵌成。一些公園裡有各式吉達塔,美不勝收。市區內還有一處引人入勝的噴泉,它的噴水高度比日內瓦的噴水池高出六十五米,達一百八十米,是世界上噴水高度最高的噴泉。另外,市內散見有許多足球場。在吉達開車要特別小心,因為馬路上有駱駝、驢子和羊群,駱駝都有編號。撞死一只羊要賠償五百里亞爾。驢子會到處亂跑,野驢的叫聲十分難聽。吉達市還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加油路,共有二百零四具加油機。

吉達城內還有一個叫做「漢志城」的地方,是專門供給外來朝聖者住宿的所在。這裡有很多朝聖者的向導,其中高明一點的,還可以為朝聖者講解宗教上的道理和哲理。

這裡的海濱景色十分迷人,紅海沿岸有紅色的岩石,把海水都成紅色,從吉達市區到海邊,有條長達一百公里的被載入《吉尼斯世紀錄大全》的海濱大道,這條道路乾淨寬闊,大道兩旁綠樹成蔭、花草繁茂,沿途可以看到兩百多座極具藝術氣息各種各式的現代雕塑,並且幾乎每一座都風格各異、形式不同。這些雕塑是沙特政府用高薪聘請世界各國名家雕塑而成。這些藝術雕塑品內容風格迴異,從阿拉伯伊斯蘭教風俗,及伊斯蘭教精神生活的象征,到極具現代感的抽象藝術,以及象征著日漸邁向工業科技現代化的標志,都各自衍化成一個別開生面的不同主題的作品。這些作品有不少是用大理石雕成的,有的是用水泥塑成的,還有些是用舊引擎、電容器、幫浦、水管和油桶等來塑造的,甚至還把真正的船搬上雕塑台。其中最著名的一座藝術雕塑叫做「祈禱的雙手」,是意味著一般向上天祈求向真主請求祝福的情趣。還有一座名叫「請注意交通安全」的雕塑也很有特色,在巨大的正方形大理石的上方及四周,分別有一輛插進大理石的小轎車,意在提醒開車者要注意行車安全。而在紅海大飯店旁的海岸市場上,則有一座巨大的水泥雕塑,像煞了船,又像波濤,又像雲的造形,真不知是出自那位名家之手。

紅海海濱是沙特阿拉伯人最喜歡去的地方,所以沙特阿拉伯政府就在紅海的海濱興建了許多遊憩場所,吉達的民眾休假時,就帶著全家大小到這裡晒太陽和戲水。這裡不僅海邊景色優美,海底突然的斷層尤為奇特,珊瑚裡的熱帶魚游來游去,也吸引了很多欣賞者。另外有趣的是,海灘還一直伸展到吉達市內,於是政府便花錢將伸展到市內部分的海濱用一堵比膝略高的水泥牆圍起來,於是海水無波,所以一到夜晚,就有許多阿拉伯人來這裡乘涼,有的是全家福,一位先生帶著一兩位或三、四位太太,以及一群孩子,還帶著地毯、電視和冷飲,一堆堆的坐著,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倒也其樂融融。

距離吉達西北方約八百公里和鄰國約旦的交界處,遺留有瑪旦沙烈的遺跡,巨大的岩壁上,有人工雕鑿的神殿,是沙漠民族留下來罕有的古代藝術與歷史遺跡,那雄偉的景觀令人神往,雕工的精神也會令外來的人嘆為觀止。

伊斯蘭教聖城麥加

麥加(Mecca)是伊斯蘭教的聖城,位於阿拉伯半島西部漢志(Hejaz)境內錫拉山區易卜拉欣河及其數條短支流的幹河床上,東距吉達市七十二公里,現有人口八十萬人。這裡氣溫高、降水量少,但因地勢較低,故有時會受季節性水患的威脅。

麥加是阿拉伯半島上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早在公元六世紀就已聞名於世,成為阿拉伯南部和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通商往來的要沖。古達爾(Quraishes)部族以寡頭政治的形態在經濟上、宗教上支配著麥加。公元五七○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在此誕生,並在這裡創立和傳播伊斯蘭教。公元十世紀時,先和穆罕默德的後代法地與王朝掌握了麥加的統治權。從一五一七年起,麥加被土耳其人征服,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 Empire)的領地,直至一九一六年候賽因.伊本.阿里率領漢志地區的阿拉伯人奮起反抗土耳其人的統治,才使麥加又回到阿拉伯人的手中,一九二四年伊本.沙特又征服了麥加。從此加便成為沙特阿拉伯的聖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市區沿著穿過山口的道路向外擴展,舊城經過改建,已具有現代化城市的面貌。現在這座城市有平坦的街道,兩旁種植有樹木,市街非常熱鬧,有法學院、師範學院、清真寺、醫院、圖書館、郵局、文化俱樂部,以及水電服務系統。市內小商店特別多,專門出售傳統商品,生意都很忙。市內四個主要廣場上均建有噴水池,現代化的七層到十層的新式建築物,也有幾十棟,許多房屋是專供朝覲者租用的,每逢朝覲季節,因三百多萬朝覲者的到達而使人口劇增,非穆斯林不准在城內居住。

長期以來,朝聖收入一直是麥加的主要經濟來源,城市經濟全部為商業性經濟,以與朝聖有關的交通業和服務業為主。近年來,以朝聖者為對象的制陶業、皮革業、餐具業、銀器制品業等傳統工業發展迅速。為了使經濟多樣化,還發展了紡織、家具生產等其他行業。這裡的交通很發達,為使朝聖者來往方便,麥加也建有民航機場,同吉達、麥地那等城市有高速公路相連接,市內汽車和出租車很多,朝聖者前往各宗教聖跡交通方便。

由於麥加是伊斯蘭教始祖穆罕默的誕生地,因此成為全世界穆斯林心目中的聖地。據《古蘭經》記載,穆斯林要承擔五項宗教義務,即「五功」,朝覲便是其中之一。所以世界上無論什麼地方的穆斯林,只要在經濟、健康和家庭狀況許可的情況下,一生中最少要到麥加朝聖一次,用以表示虔誠的信仰。如果可能,還要到麥地那去。

自封齋時起的第一百天,也就是伊斯蘭教歷十二月上旬,是穆斯林朝覲的日子。每逢這個時候,世界各地有三百萬穆斯林不辭辛苦,紛紛湧進麥加,他們當中有官有民、有貧有富,語言不同,膚色各異。他們當中有的徒步而行,跋山涉水;有的扯起船帆,飄洋過海;有的騎駱駝、驢,有的乘飛機。其中一些貧苦的朝覲者往往把畢生的積蓄作為路費,不少穆斯林因種種原因終生未能如願而引為憾事。

麥加的中心,坐落著舉世聞名的伊斯呈教聖寺,也叫做「禁寺」,它高達二十四米,有二十五道大門和六道小門,門上鑲嵌著各種裝飾品,寺的四周由兩層柱廊圍成,第一層柱廊的上方有一百五十個白色的大圓屋頂,第二層柱廊的頂部是巨大的平台,平台的四周有七座伊斯蘭教風格的尖塔。禁寺經過歷代的修葺擴建,總面積由最初的三萬平方米擴大到今天的十六萬平方米,據說禁寺廣場一次可同時容納五十萬人作禮拜。 禁寺廣場的中央是巍峨肅穆的聖殿克爾白,又稱「天房」,是用以供奉伊斯蘭教真主「阿拉」(Allah)的,也是全世界穆斯林每天五次朝拜的方向。另外他們死後也要面向克爾自方向埋葬。「克勻白」在阿拉伯語中是「方形房屋」的意思,它是以灰色石塊和大理石建成,長約十三米,寬約十二米,高約十五米,四角分別對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天房內有三支柱子支撐著屋頂,房內還懸有金銀燈盞,此外別無他物。據說天房是先知伊卜拉欣和他的兒子易司馬儀為了表示對真主的崇敬,而於公元前十八世紀時建造的。

天房自上而下蒙罩著印有花草圖案的巨幅黑色錦緞帷幕。在帷幕中間繞著一條長四十五米、寬一米的帶子。在帶子和門窗上,用金線繡著《古蘭經》。據說這需要大約一百二十公斤金線。天房的帷幕在每年舉行朝聖活動時更換一次。這個傳統,自伊斯蘭教創始以來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現在,埃及每年在朝聖季節裡,都照例派駝轎給天房送帷幕。天房內部每年都隆重地洗刷兩次,一次在伊斯蘭教歷七月,一次在十二月。由天房的同事主持儀式。洗刷時,沙特國王也親臨參加。洗刷過的水由參加聖典的各國知名朝聖者收集起來,盛在一些容器裡,和掃帚一起贈給知名官員。

在天房外面東南角的堵壁上,有塊黑色的石頭被鑲在銀框裡,這就是著名的「玄石」。它實際上只是一塊隕石,有一點五米高,零點三米寬。另外,在天房的東側有一塊曾被先知易卜拉欣踩過的石頭,名叫「駐足石」,為了保護這一聖跡,人們便用純金作了一個籠罩將它罩起來。附近還有一處名叫「滲滲泉」的泉水也很出名。

關於禁寺中的這些聖跡,在阿拉伯人中流傳著許多與被伊斯蘭教徒推崇為真主的「首任使者」的伊卜拉欣有關的傳說。據說,伊卜拉欣生長在伊拉克一帶,因受迫害,攜妻薩拉輾轉於巴勒斯坦、埃及蘇地。埃及法戈賜給伊卜拉欣二個名叫海吉拉的女奴,生子名叫伊斯馬代。因家庭不和,伊卜拉欣只得帶海吉拉母子來到麥加。當時麥加水源匱乏,荒無人煙。伊卜拉欣當下水和食品後就離開了。海吉拉母子就住在一個小紅石坡上,即現在天房在此地。不久,水喝完了。為了找水,海吉拉在薩法和麥爾臥兩座小山之間奔走七個來回而滴水未獲。伊斯馬儀因乾渴啼哭,小腳亂蹬,最後踢翻了一塊石頭,地下涌出一股泉水,這就是著名的「滲滲泉」。後來,又有一堅游牧部落到這裡定居。伊斯馬儀娶了部落中的一位姑娘為妻,從此子孫繁衍。阿拉伯人認為伊斯馬儀就是他們的祖先。有一次,伊卜拉欣來看望兒子,不巧,伊斯馬儀示外打獵未歸,兒媳雖不認識公公,卻熱情招待,給他搬來一塊大石頭,當做下馬石,這就是現在天房旁的伊卜拉欣駐足處。又過了許多年後,伊卜拉欣再次來到麥加,並為伊斯馬儀建造房子。行將竣工時,發現東南角還缺一塊石頭,父親便讓兒子去找石頭。伊斯馬儀回來時,他的父親已安上了一塊黑石,並告訴他說,這塊黑石是百利天使從天上來的,安放這塊黑石,是為了表示這座房子是天房。現在穆斯林一日五次朝向天房作禮拜,那塊黑石便是朝覲時繞行天房的起點。

盡管麥加聖城一直被世界各國的穆斯林視為「清淨之地」,但這些年來,每逢朝覲期都要發生不幸事件。在一九七九年的朝覲活動中,有一群武裝分子突然占領了天房,並迫使正在朝拜的穆斯林承認他們的頭領為「救世主」,同時他們還向寺外開槍,殺傷數人。從這年起,麥加幾乎每年都發生暴力事件,影響較大的一次是發生在一九八七年七月三十一日,那天朝覲者正在禁寺聚禮,這時寺外有幾千名伊朗穆斯林舉行示威遊行,高呼反美、反以口號,並焚燒汽車和里根模擬像。於是什葉派的伊朗人馬遜尼派的沙特警察便爆發了沖突。結果造成四百零二人喪生,六百四十六人受傷。事後,伊朗人沖入沙特駐伊大使館,扣留了使館工作人員,並揚言要為死難者復仇。這一事件雖沒導致兩國兵戎相見,但卻在兩國穆斯林心頭上蒙上了一層陰影。

過去伊朗每年都有幾萬人去麥加朝覲。現在沙特政府規定伊斯蘭國家每千人有一個朝覲名額,這實際上是為了控制伊朗的朝覲人數。同時,沙特在朝覲期間採取嚴格防範措施,機場海關層層設卡。雖然穆斯林進入麥加前就已換好了只有兩塊白布拼成的戒衣,但海關人員對他們還是要渾身上下仔細搜索,甚至用於送禮的盒裝茶葉也要倒出來查看一番。盡管這樣,不測事件仍層出不窮。一九八八年七月十日晚,在通往禁寺的過街天橋上又發生了炸彈炸事件,導致一人死亡,十六人受傷。沙特警方事後逮捕了肇事者,並處決了十六人。

一九八九年七月二日在麥加朝覲活動中又發生了一起極其慘痛的不幸事件。這天是古爾邦節的第一天,大約有二百多萬朝覲者以阿拉法特山涌向米那山谷,人們要經過幾條過山隧道,這些隧道有二十米寬,八米高。這天,在近五萬人擁擠在一條長五百米的隧道裡,裡面氣溫高達攝氏四十三度。隧道外實在太擁擠了,以致在隧道上方路面上有七人被擠落摔死在出口處,頓時秩序大亂。外面的人拼命往裡擠,裡面不明真相的人又拼命往外擠,結果造成了一千四百二十六人被擠踩致死的慘劇。事發後,沙特政府立即派人趕去救援,法赫德國王親臨米那行官督理此事,並發表公報對遇難者深表哀悼。

麥加朝覲儀式繁多

相傳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於回歷十年十二月四日到麥加朝覲。他先到天房撫摸和親吻黑石;然後從黑石開始環繞天房走七圈;再到伊卜拉欣駐足石處作禮拜;在天房附近的薩法山和麥爾臥山之間奔走七趙;飲「滲滲泉」泉水;到阿拉法特山朝拜;又到米那山谷,向三根立柱各投擲七粒石子,然宰牲六十三頭;再回到禁寺,繞行天房七周,飲「滲滲泉」泉水,然後離開麥加。穆罕默德在這次朝覲中所建行的各項活動,包括地點和順序,都被後人定為朝覲的正式儀式。

凡是來麥加朝覲的穆斯林,在進入麥加之前都要事先受戒,以兩塊白布裏身,不穿其他衣服,赤腳穿草鞋,不理髮,不修容、不剪甲、不許爭吵、不許傷害生靈,以示穆斯林一律平等,同舟共濟,共同維護真主「阿拉」所創造的一切。

每逢朝覲時,禁寺天房的帷幕和門帘都被高高地撩起,許多虔誠的穆斯林,抓住天房的石壁飲泣,當洗淨儀式完畢後,朝覲者便按逆時針的方向,以黑石為起點,摩肩接踵,前呼後擁地繞行天房七圈,他們一面走一面高頌著「阿拉」,每當經過黑石時,便爭先恐後地接近它,以便像先知穆罕默德那樣能親吻它,而擠不進去的人,只好舉雙手致意。這項儀式做完後,人們便來到天房東側的伊卜拉欣「駐足石」面前,默默地作祈禱。隨後人們便到天房附近的薩法山和爾臥山之間作七趟往返疾行。近年來沙特阿拉伯政府已在這兩座小山之間築起了一座大理石雙層長廊,朝覲者可在長廊來回疾走的修行,以免受烈日暴曬之苦。做完疾走儀式之後,朝覲者便回到禁寺,飲「滲滲泉」泉水,以表示對古聖先知的懷念和對「阿拉」的感恩;接著再將泉水酒在自己力白衣上,因為這件白衣是他們死後穿的壽衣。另外,飲「滲滲泉」泉水是要付費用的。

上述朝覲儀式完成後,朝覲活動的舞台便移到了位於麥加東南方向十六公里處的阿拉法特山。按朝覲儀式,所有的朝聖者必須於古爾邦節的前一天,也就是回歷十二月九日,同時進駐阿拉法特山,舉行盛大的禱告儀式。人們必須在這裡整整站立一天,儀式從清晨開始,幾百萬朝覲者密密麻麻地站在山上,面向禁寺天房方向,口誦經文,做嚮禮和晡禮,以迫頌先知穆罕默德的豐功偉績,同時還要懺悔自己一生的過失,午後聽伊瑪姆在山頂作布道演說,直到太陽落山後,儀式才告結束,於是人們又浩浩蕩蕩地來到阿拉法特山腳下一處名叫瑪芝達里發的地方歇夜,這裡供朝覲者居住的臨時帳篷多達幾十萬頂,形成了一望無際的帳篷的海洋。

回歷十二月十日是伊斯蘭教最盛大的節日古爾邦節。所有的朝覲者必須在這一天從阿拉法山前往米那山谷。這個山谷位於麥加和阿拉法特山之間,「投石打鬼」儀式和宰牲儀式就在這裡舉行。相傳先知伊卜拉欣夜夢真主阿拉,命他宰殺自己的兒子伊斯馬儀,以考驗他對真主的忠誠。伊卜拉欣遵照真主之命正準備殺掉自己兒子時,魔鬼撒旦三次誘引伊卜拉欣違抗真主旨意,放走祭獻的兒子。伊卜拉欣不為所動,投石斥退魔鬼。正當伊卜拉欣要動手殺掉自己兒子時,旁邊突然出現了一頭羊,原來這是真主鑒於伊卜拉欣對他的忠誠,決定不要伊卜拉欣殺子,可以宰殺這頭羊以作替代。這就是「替罪羊」典故的出處。朝覲中的「投石打鬼」和宰牲儀式,以及伊斯蘭教的宰牲節,也就是古爾邦節,都源出於此。

在米那山谷中不同的三個地方,分別立有三很粗的柱子,象征魔鬼。相傳先知伊卜拉欣曾在此三次投石驅鬼。所以,朝覲者到此也要仿效先知,分別向三根石柱各投擲石子七塊,一邊投一邊叫喊「魔鬼散去」。投石儀式結束後,就進升宰牲儀式,將趕來的羊宰殺,祭祀之後,便將羊肉分給眾人,於是大家便一起歡度古爾邦節,這是一場奔波勞碌後相當粗獷的大野餐。最後,所有朝覲者還要回到禁寺,再繞行天房七圈,再次飲「滲滲泉」泉水。這樣整個朝覲儀式才算全部做完。

由於朝覲者必須在數日內頂著攝氏四十度以上的高溫完成這一連串的朝覲儀式,所以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肉體上,都要忍受巨大的折磨和考驗,真可謂是苦行。對於穆斯林來講,只有全部做完這些朝覲儀式,才能取得「哈吉」的稱號,在阿拉伯語中「哈吉」就是「聖地巡禮結束者」的意思,能取得這一稱號對他們來講是終生莫大的榮譽,所以朝覲結束後,每個朝覲者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表情。

先知的城市麥地那

麥地那(Madinah)是沙特阿拉伯的一個重要城市,也是伊斯蘭教的第二聖城。他位於沙特阿拉伯西部賽拉特山區的一個開闊平原上,南距麥加四百四十七公里,西距紅海港口城市延布一百六十公里。城市現有六十萬人口。

麥地那原名雅斯里布(Yathrib)。公元六二二年七月十六日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因麥加城貴族反對他在麥加傳教,於是便帶領他的信徒遷赴麥地那,這就是穆斯林所說的「聖遷」(Hegira),這一天被定為伊斯蘭教紀年的開始。由於穆罕默德在此傳教,並自稱是「安拉唯一的使者」,所以穆斯林便將這座城市稱之為「先知使者之城」(Madinat al Nabi Auah),後簡稱「麥地那」(Madinah)。

麥地那是先知的母親阿米娜.賓圖.瓦海卜的誕生地,先知以這個城市為大本營先後派遣他的將士參加了巴德爾戰役、伍候德戰役、左賴扎戰役和海巴爾戰役,終於把全體阿拉伯人一在同一宗教之內和同一旗幟之下。在先知和三位哈里發(Caliph)時代,這裡是阿拉伯帝國的首都,至伍麥葉(Umayya)王朝時代,阿拉伯帝國的中心移到大馬士革。公元六八三年的內亂使麥地那一度衰落,但不久又因這裡是穆罕默德及其家屬的陵墓所在地,而成為伊斯蘭教徒心目中的聖地,而倍受崇敬。

一五一七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征服了這個城市。一八○四年至一八一二年間,一度被瓦哈布派所控制,但緊接著又被埃及人和土耳其人所征服,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被麥加統治者侯賽因所控制。一九二四年伊本.沙特打敗了侯賽因後,地那才為沙特阿拉伯領土的一部分。

近年來,麥地那的經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除了朝覲收入外,農產品如椰棗、葡萄、蔬菜、柑桔等市場交易也十分繁榮。麥地那還是伊斯蘭教教義的研究中心和教育中心,城市內設有三所伊斯蘭教學院。在交通方面,麥地那建有民航機場,有航班往返於全國的各大城市。往麥加時口紅海沿岸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

麥地那有許多著名的伊斯蘭教的聖跡,如:穆罕默德住過的房子、陵墓、大清真寺,以及穆罕默德女兒的陵墓等都令人感興趣。所以每年去麥加朝覲的穆斯林通常都來這裡拜謁,人數不下百萬。

先知寺是麥地那最著名的聖跡,它位於市中心。相傳這個寺是先知穆罕默德及其教徒們修建的,後幾經擴大和重建。現在建築是一八四八年到一八六○年間,由奧斯曼土耳其蘇丹阿卜杜拉‧麥吉德修建的。這座清真寺的最後一次擴建工程是在公元一九五五年完成的,寺院的面積由原來的一萬零三百多平方米擴大為一萬六千三百二十七平方米。先知寺圍牆的四周分別屹立著五座高高的尖塔,另外還有五道大門。這座清真寺建築藝術之高超,裝飾之堂皇,遠遠超過麥加聖寺和伊斯蘭世界的其他清真寺。在先知寺內的東南角有一塊用黃銅欄桿隔開的地方,這裡便是先知穆罕默德的陵墓。先知寺內的廣場上,到處都是鴿子,而來此朝聖的穆斯林都把飼鴿視為積善的行為,他們認為鴿子是吉祥的象征。

白云寺又稱禮拜處清真寺,傳說先知穆罕默德曾在這裡渡過古爾邦節和開齋節。

勝利清真寺在麥地那城西北的賽勒耳山上,那裡還有先知穆罕默德所修的戰壕。

雙正向寺是一座小清真寺,位於麥地那西北。所謂的正向是指穆斯林做禮拜時,應跪朝的方向。有趣的是這個清真寺竟然有兩個正向,頭一個正向是向北的,朝向耶路撒冷;第二個正向是向南的,朝向麥加。據說先知穆罕默德早年在麥加傳教時,規定穆斯林做禮拜時要面向耶路撒冷。

古巴義清真寺位於麥地那的西南,距城三公里。據說這是自有伊斯蘭教以來修建的第一個清真寺,先知穆罕默德親自主持並參加了這個寺院的修建。在清真寺的院子裡有一塊地方,據說是先知穆罕默德的駱駝伏臥的地方。在清真寺大門口附近有著名的艾里斯井,據說在奧斯曼.伊本.阿凡任哈里發時,他戴的一枚戒指不憤掉入這眼井裡,由於這枚划指是先知穆罕默德佩戴過的。所以他就叫了許多人來打撈這枚戒指,但終無所獲,所以這口井後來又被稱為戒指井。

延布(Yanbu)是沙特阿拉伯漢志省的省會。位於北緯二十四度,東經三十八度線上,東距麥地那一百六十公里,西瀕紅海,南距吉達二百七十公里。每年來麥地那朝聖的埃及和非洲一些國家的穆斯林,都是從這裡登陸的,所以過去經濟上一直依賴於朝聖貿易和農產品出口。目前人口已有十五萬。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沙特政府決定將延布和朱拜勒建成新興的工業城。於是專門成立了「朱拜勒和延布王室委員會」,負責城市規劃、布局及建設方面的事務,法赫德國王親自擔任這個委員會的主任。八十年代初,建成了從沙特東海岸的阿卜凱克油田和加瓦爾油田至沙特西海岸延布的輸油管道,這條橫貫阿拉伯半島的輸油管長達一千二百公里,一九八五年又完成了復線工程,從而使每日輸油能力提高到三百六十萬桶。現在沙特的多數原油都從延布出口。與此同時,沙特政府還投資二百九十億美元,興建了六個大型煉油及石化工業,近五十個深加工工廠和其他輔助性工業廠家。

為了減輕吉達港的壓力,同時也為了適應大規模原油和石化產品的出口需要,政府投資興建了一個現代化的港口,就是延布法赫德國王工業港。現在這個港口每年貨物總吞吐能力為二千萬噸,成為僅次於吉達伊斯蘭港的全國第二大港口。另外,這個港口還是全國最大的出口港,每年出口貨物量達一千八百萬噸,約占全國貨物出口總數的百分之四十。

延布港還設有一批大面積的貨倉和貨場,以適應王國工業振興的需要,並設有可容納四萬二千噸水泥的浮動貨倉。還修建了一個危險品專用碼頭。另外,港口還裝備了防污染設施、配有油水分離器,除油材料以及廢油自動處理船隻。隨著港口設施的現代化和綜合工業體系的建成,延布已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大型石化工業、煉油業的出口工業區。

季贊是沙特阿拉伯西海岸的一個新興港口城市,位子北緯十六度五十四分、東經四十二度二十九分線上,北距吉達港六百二十四公里。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季贊港只是一個深不足五米、長不到一百米的用土堆成的小碼頭,只能接納水泥駁船和捕魚船。當時季贊和沙特阿拉伯南部地區小至縫衣針、大到汽車等一切所需品都要通過吉達港從陸路轉運。八十年代以後,政府投資四十億里亞爾,興建了十五個碼頭,港口裝卸設施可與世界上最現代的港口一比高低。港口還設有總面積達十萬平方米的貨場和貨倉,裝有防污染、抽取水面廢油及油水分離設施。並設有一個海水淡化站,備有垃圾焚燒處理裝置和一個供捕魚船及小型船隻使用的碼頭。現季贊港每年貨物吞吐能力達二百萬噸。是沙特全國第五大港口,在西海岸僅次於吉達港和延布港。

景色迷人的阿卜哈

阿卜哈位於沙特阿拉伯境內東南方阿卜哈省內,東距紅海九十公里。這座城市建在海拔兩千多米高的崇山峻嶺間,因為這裡地勢高,所以涼爽並且有雨季,是國內重要的農業區。市郊有一個民航機場,是對外交通的主要通道。這個城市馬路是四線道,路中的安全島種植有各種花木,非常美觀。

這個城市的市區,新舊建築物並列,包括市政府大廈在內的一些新建築物,完全是現代化西式的造型。因建築物是古老的葉門式,房子都很高大,方型平頂,牆的下半部用石塊砌成,上半部則是土塊牆。為了防雨,在每兩層土塊間插有一片突出的石片,讓雨水可以順著層層而下的石片滴落。它的內部分成三層,第一層是養牛,第二層是女眷的起居屋,第三層則是男人活動的空間,兼作待客用。這種房子的牆都很厚,至少有一米,據說能冬暖夏涼。窗子很多,但都很小,不但有優良的採光,同時還可以避免陽光的直射。建材多用土黃色,和周圍環境的顏色很相近,但是在牆中間塗上一兩層白色,或在窗子上塗著白框,美麗而容易辨認。有的人家屋頂上豎立一面白旗,那是表示有女待嫁,歡迎各方公子貴卿去求親的意思,因為沙特阿拉伯社會風氣保守,大家都不知道誰家女兒已到適婚年齡,這與歐美男女開放大膽的作風,大異其趣。

郊區丘陵很多,在每個小山丘的山頂,可以看到用石塊堆砌成圓柱型的烽火台,那是十九世紀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時代所修建的防御工事。有的山丘上還可以看到石砌的小古堡,有完整的,也有已成斷垣殘壁,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現在已成為供人憑吊的古跡。附近的阿卜哈大峽谷有懸崖,斷壁和深谷,煞是壯麗,視野遼闊,觸目驚心。

阿卜哈是沙特阿拉伯境內一處引人入勝的觀光區,這裡有國內最大的國家公園,沙特國王有一座行宮就建在這裡,炎夏的時候,沙特阿拉伯國王偶爾會來這裡避暑,從這個涼爽的山區國家公園的斷崖上看落日,顯得更富有詩意。這個國家公園名叫阿西爾國家公園,占地面積達四十五萬公頃,整個公園共分五處,都是由美國人設計的,保留了原始自然的風味,有憐峋的怪石,有雄偉的峽谷,以及滿山的村,很令人著迷,尤其是在浩瀚的沙漠區裡更屬珍貴。

這個國家公園中的達拉更公園,又叫做乳石公園,園內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有些石頭一個搭一個,層層上疊,其中又有大小、圓、尖不同的造型,是自然界的奇觀。在一座小山丘頂端的一塊大石頭上,有兩千年前石刻的羊,線條簡單而古樸,是沙特阿拉伯古跡之一。

這個國家公園中的卜拉公園,是一個露營地,沙特阿拉伯人到這裡郊遊時,喜歡帶一隻羊來現宰現烤,所以這裡又設有烤羊區。這裡還有一個遊客中心,其中附設有一所沙特阿拉伯的文化陳列館。

在阿西爾國家公園的蘇打公園裡,有茂密的樹林和幽靜的小徑,人們在這裡可以居高臨下俯視著寬闊壯麗的峽谷,以及乾涸的河床。這裡有沙特阿拉伯境內難得一見的天然草坪,並且附設有兒童樂園及纜車遊樂設施。附近的山頂上有成百的野生猴子,或坐、或站、或走、或爬,悠閑地活動在岩石及小村之間。這個城市的房屋都偎依著丘陵蜿蜒排列,夾在綠樹中,加上氣候宜人,因此使許多遊客在此流連忘返。

塔伊夫(Taif)是沙特阿拉伯西部的一個避暑勝地,它位於麥加東南面蓋茲旺山上的高地上,兩地相距八十公里,現約有三十五萬人口。

塔伊夫是阿拉伯半島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原名瓦志,後因在城四周修建了一道防御性圍牆,因而得名塔伊夫,阿拉伯語「Taif」的意思就是指「圍牆」。在蒙昧時代,塔伊夫的名氣很大,幾乎是和麥加相提並論,《古蘭經》中也將這兩個城市通稱為「兩鎮」。

由於塔伊夫地處海拔一千五百米的高地上,因而一年四季氣候涼爽,環境幽美,整年都有來自國內各地的避暑遊客,所以有「王國夏都」之稱。沙特國王在此建有行宮,王公貴、巨富豪紳們也在這裡修建了許多別墅。這些房子大多數是用花崗岩建造的。

塔伊夫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盛產穀物和水果。據神話傳說,塔伊夫原來是敘利亞的一個小村庄,當時先知易卜拉欣祈求真主恩賜麥加人以穀物和水果,於是真主就把益塔伊夫移到麥加附近來。這裡出產的水果,品種繁多,有石榴、葡萄、桃子、杏子、榅桲、檸檬、橙子、朱欒、香櫞、梨等,其中石榴是世界上最優良的品種。塔伊夫出產的薔薇也很出名,能提煉出名貴的薔薇水。另外這裡編織的傳統阿拉伯服裝也深受人們的喜愛。

在交通方面,塔伊夫建有一座民航機場,每天都有噴氣式民航班機飛往利雅德,還有高速公路通麥加和吉達。這個城市的市內交通也很發達,苜蓿葉形的立體道路四通八達,且有五十萬株行道樹點綴其間。

塔伊夫市區街道相當熱鬧,清真寺和商店林立,並且有好幾家銀行和觀光大飯店,規模最大的是夏洛頓大飯店和洲際大飯店,在海灣戰爭期間,科威特薩巴赫王族便住在夏洛頓大飯店中。

阿巴斯清真寺是塔伊夫最著名的聖跡。它以先知穆罕德的堂弟阿布德.阿拉.伊本.阿巴斯的名字命名的。阿巴斯是同時代人中最聰明,學識最淵博的人物之一,並以虔誠聞名於世,他是穆罕默德「聖訓」的傳述人之一,也是阿巴斯王朝的祖先。公元六八七年,阿巴斯去世後就葬於這座清真寺中,另外這裡還葬有穆罕默德兩位夭折的兒子,因而倍受穆斯林的敬仰。

這個城市的市立動物園是國內第二國家動物園,裡面有獅、豺、狼、狒狒、鸛和朱鷺等動物。市區內還有三十個市立大公園,其中以法赫德國王公園(King Fand Park)最為幽美,這個公園占地達二十多萬平方米。

塔伊夫城牆建於一七九九年,拆除於一九四七年,但城牆原有的幾座城堡被保留了下來。最著名的是要塞城堡,奧斯曼人曾把這個城堡做為專門關押重要政治犯的監獄,奧斯曼帝國的宰相艾哈邁德.米德哈特帕夏就曾被關押在這裡,他曾兩次廢黜土耳其的蘇丹,並宣布了土耳其的第一部憲法,但最後還是被他的政敵勒死於要塞城堡中。

麥斯那位於塔伊夫西南約五公里處,這裡有阿達斯清真寺,它是以塔伊夫居民中最早信奉伊斯蘭教的信徒阿達斯的名字命名的。據說當年先知穆罕默德到塔伊夫傳教時,遭到當地人的辱罵和痛打,他在返回麥加的途中,在一座葡萄園裡休息時,葡萄園主的僕人阿達斯摘了一串葡萄送給他,他接過後說了聲:「奉真主之命」後才開始吃了起來,阿達斯端詳著先知的面孔說:「憑上帝發誓,這句話是本地人不會說的。」先知問他:「你是從哪個地方來的?」他說:「我是一個基督教徒,我的老家在兩河流域的尼尼微城。」先知說:「你是聖賢優努斯.伊本、馬太的同鄉嗎?」阿達斯說:「你怎麼知道馬太呢?」先知說:「他是我的哥哥,他是先知,我也是先知。」阿達斯就叭在先知身上吻他的手和頭,並信奉了伊斯蘭教。後來當地的穆斯林為了紀念這件事,就在阿達斯入教的地方,修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清真寺。

阿雅德水坎遺址位於塔伊夫面十公里處,這座大坎是石頭砌成的,在大坎的岩石上至今還留一段庫法體的銘文,上面寫道:「這是信士們的長官穆阿威葉的兒子阿卜杜拉的水坎,回歷五十八年阿卜杜拉.伊本.易卜拉欣奉真主之命而修建」,回歷五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六八○年,可見這座水坎的歷史已相當悠久。 歐卡茲集市遺址位於塔伊夫東北面三十五公里處。這個集市在阿拉伯史上很有名氣,是當年阿拉伯半島演說家的會場和思想領域的軸心,許多傑出的詩人在這裡集會和賽詩,而獲勝者的光榮足以同當時古希腊奧林匹克運動會冠軍相媲美。當時這裡的集會是在每年的禁月也就在回歷一月、七月、十一月和十二月舉行。

東部城市工業發達

達曼(Damman)是沙特阿拉伯沙爾基亞省的省會,東瀕波斯灣,南距達蘭十二公里。是沙特東海岸最大的城市,現有人口約二十萬。

達曼昔日只是一個小漁村,直到一九三八年因發現了儲量極大的油田,而逐步發展起來。現在這裡已現為沙特阿拉伯重要、石油和天然氣中心,以及東部商業中心和全國唯一鐵路的東部終點站。除了石油工業外,農業尤其是乳品業也很出名,試驗農場飼養著大群的菜牛和奶牛。

達曼還是沙特東海岸的一個重要港口城市。達曼阿卜杜拉.阿齊茲國王港建於一九四八年,直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港口的年貨物吞吐能力只有四百萬噸。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經過大規模的擴建,碼頭總數達三十九個,其中普通貨物碼頭二十八個、集裝箱碼頭六個、散裝水泥碼頭三個、散裝穀物碼頭一個,危險品碼頭三個。年貨物吞吐能力為一千五百萬噸,成為國內第四大港口。

隨著港口的擴展和裝卸能力的提高,貨物轉運設備的數量也隨之增加,普通吊車達五十六台、集裝箱吊車八台、叉式起重機五百五十四台、移動式吊車一百六十八台。這個港口的貨倉和貨場總面積達七百萬平方米,居全國各港口之冠。另外還有一座日產淡水九百立方米的海水淡化站。

作為沙特東海岸的商業中心,達曼市區街道兩旁綠樹成蔭,新式建築物鱗次櫛比,市面相當繁華,一點沙漠城市的景色也看不到。在油田工作的人大部分都住在這裡。達曼還設有費薩爾國王大學和一所港務培訓中心。

達蘭(Dhahran)是世界的油都,也是沙特阿拉伯石油工業的中心。這個城市位於距波斯灣岸邊港口城市達曼約十二公里的內陸沙漠地帶,和東北方的達曼有鐵路相通,在沙特阿拉伯還沒有發現石油時,這裡只不過是一片不被人注意的荒漠,現在卻成為東西航線的要沖和世界石油的重要產地,從遠東到歐洲的國際民航班機,如果不經過科威特,就多數要經過這裡。所以達蘭有一個設計十分完備的國際民航機場,每天的飛航業務都十分忙碌。機場侯機室十分漂亮,外表就像中國台北清真寺一樣的格調,圓錐形的屋頂,周圍一圈藍色的玻璃,別具一格。

達蘭城內的居民大部分是阿美石油公司的從業人員,這座城市最初也是以這家石油公司為中心,逐步發展起來的。達蘭石油公司的職工人員宿舍,就設在達蘭國際民航機場的附近,這是一座美觀而設備完善的大廈。城裡還有高級旅館,達蘭國際飯店有一百七十五個客間,達蘭馬里特(Dhahran Marriot)飯店有三百個房間。這個油都還有一些寧靜的社區,房屋一律是平頂兩樓雙拼式建築,巷道寬闊,人行道兩側種有行道樹及薄荷草,房屋全部土黃色外壁,乳白色圍牆,若大社區房舍,外貌一律完全相同,住宅區內沒有店鋪,寬闊平坦的柏油巷道上很少見到行駛的車輛,尤其是在上班時刻,整個社區一片寂靜,路上也很少行人。

朱拜勒(Jubayl)是沙特阿拉伯東海岸一個新興的工業基地和港口城市。它位於阿卜德阿西斯海軍基地附近,南距達曼八十公里。一九七三年前只是一個捕魚和採珍珠的小漁村。由於朱拜勒地處大油田附近,於是被政府選為以重工業和石油化工工業為基礎,利用天然氣為能源的工業綜合企業的主要地點。一九七六年政府成立了「朱拜勒和延布王室委員會」,負責城市規劃,布局及建設方面的事務,目前,沙特政府已投資五百多億美元,在此興建了二十家大型石化工廠和鋼鐵廠,以及各種為建設服務的建材、鋼筋、管道等廠家近百個,從而使朱拜勒成為國內最大的綜合工業基地。另外,市政工程和各種配套的生活設施也和初具規模,市區街道寬廣,高樓大廈林立,別墅新穎別致,城四周還有棕櫚種植園。在對外交通方面,建有一座機場,另外還有高速公路通往宰赫蘭和達曼等城市。

朱拜勒還是沙特阿拉伯的一個重要港口城市,它由朱拜勒商港和朱拜勒法赫德國王工業港組成,兩個港口每年總吞吐能力達一千八百萬噸,居全國第三位。

朱拜勒商港現由兩個專業化碼頭組成,一個是位於港口北部的工業碼頭,另一個是位於港口南部的商業碼頭,兩個碼頭共十六個深水泊位,水深十一米到十三米之間,年貨物吞吐能力為六百萬噸。這個港口主要的裝卸設備有:起重能力達一百噸的活動式吊車二十三台、起重能力為三十五噸的叉式起重機一百七十六台、起重能力為三十噸的集裝箱吊車十台。這個商港設有總面積為九萬七千平方米的貨倉十三個,而貨場的面積則達五十萬平方米,還有一個面積為五萬四千平方米的浮動式水泥專用倉庫。此外,港口還設有一個面積為九千平方米的集裝箱進貨站,以及面積為2千平方米的危險品貨棚。這個港口還配有防污染設施和廢油自動處理船隻。

為了適應朱拜勒工業區各種產品的出口需要,沙特政府決定在已有朱拜勒商港的情況下,另外專門建設一個工業港,這就是朱拜勒法赫德國王工業港。為了適應朱拜勒工業城的發展需要,港口的各個碼頭都是專業化碼頭。如石化產品專用碼頭,普通貨物碼頭和油輪碼頭等,從而使這個港成為沙特第一個專業化港口。目前這個港口的年吞吐能力達一千二百萬噸,其中出口貨物量達一千萬噸,成為僅次於延布法赫德國王工業港的全國第二大出口港。

臘斯坦努拉是沙特東海岸的一個重要油港,它位於朱拜勒東南面七十五公里處的坦努拉角。阿美石油公司在這裡興建了一個月產四十萬桶精煉油的大型煉油廠。這裡地面布滿了大型石油管道和冷卻水管,還有許多由巨大儲油罐組成的油罐場。這家煉油廠生產的精煉油,大部分通過輸油管直接輸入停泊在海上的巨型油輪。

海灣戰爭期間,坦努拉煉油廠承擔為美軍提供海陸空三軍所需燃料的任務。為了防止伊拉克的襲擊和破壞,美國派重兵把守這個港口,坦努拉煉油廠四周都布滿了鐵絲網,所有進出車輛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查,在油輪停靠站附近還部署了地對空導彈。

蓋提夫(Qatif)是沙特阿拉伯沙爾基亞省的一座石油城,它位於蓋提夫油田的北面,東瀕波斯灣,南距達曼不到十公里。這裡油井林立,到處都輸油管道,還設有油氣分離廠,這裡還建有大片的工人住宅區,現人口約有三萬,又由於蓋提夫地處哈薩綠洲的北部,建有大型的灌溉工程,盛產椰棗、苜蓿、稻米、水果和蔬菜等農作物,所以這裡還是全國最大的農業區之一。

胡拜爾(Khubar)是沙特東海岸的一個工業油港和綜合工業區。近年來,沙特政府在這裡投資了三百億美元,興起了十六大型化工、鋼鐵企業和上百家制造業廠。這裡還有一個規模巨大的工業油港,含二十個深水泊位,可停泊三十萬噸巨型油輪。這裡的海水淡化廠每天可生產淡水七萬二千噸,堪稱世界之最。工業區內電腦監控的公路體系與全國高速公路網相連。另外,這裡水土條件好,地處綠洲所以農作品也很豐富。

宰赫蘭(Zahran)是沙特阿拉伯東海岸的一座城市,位於達曼和胡拜爾之間,距一九三八年沙特阿拉伯首次發現石油的地點不遠。一九四五年建有重要的美國空軍基地。現在這裡已成為現代化的社區,阿美石油公司的總部就設在這裡。另外,這個城市還有一座民航機場。

胡富夫(Hufuf)位於大哈薩綠洲和利雅得至達曼的鐵路線上。考古學家曾在這裡發現具有鮮明的古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特征的古代陶器碎片,從而證實胡富夫是遠古的一個貿易中心。十九世紀時瓦哈比人控制了這一地區。現在這裡已視為全國的農業貿易中心,有十五萬人口,盛產稻米、椰棗、水果和蔬菜等農作物,還建養馬場,附近有費薩爾國王大學的農學院和獸醫學院。另外還有紡織、水泥等工廠。

胡富夫還頗富自然景觀,那寧靜的湖泊、曲折的小溪、繁茂的花草樹木,相映成趣,渾然一體,是度假和野營的理想去處。這裡到處都可以看到蒙著面沙的沙特婦女在路上行走。

布蓋格(Abqaiq)是沙特阿拉伯東部的一個城市。位於國內產量最多油田之一的布蓋格油田的南端。一九四○年這裡發現大油田後,發展迅速。一九五○年成為橫貫阿拉伯半島的輸油管南端終點。另有輸油管通往達蘭、坦努拉角和加瓦爾油田。

哈伊勒(Hail)是沙特阿拉伯哈伊勒省的一個城鎮,位於內志地區北部伊拉克去麥加朝聖的要道上。現有八萬人口。直到十九世紀,這裡仍受伊本.沙特家族的敵手拉希德家族的控制。一八八五年,兩個家族之間在附近的沙漠中進行了一場大戰,結果是拉希德家族獲勝。十九世紀十九年代後,這裡成為阿拉伯沙漠區的首府,一九○一年兩個家族之間又發生了一場戰爭。結果仍是拉希德家族獲勝。一九○二年伊本、沙特控制了利雅得,一九二一年伊本.沙特終於攻占了哈伊勒。現在這裡已成為沙特北部一個地區性的集市和綠州。出產椰棗,水果和穀物。在哈伊勒的西部,人們還發現了古代哥法爾人城鎮的遺跡。

布賴代(Buraydah)是沙特阿拉伯蓋西姆省的省會。曾一度控制阿拉伯馬的出口和阿拉伯駱駝隊貿易。現為沙特阿拉伯北部沙漠地區主要的綠洲和農業中心,有大面積桃棘林和玉蜀黍田。現有十萬人口。

歐奈宰(Unayzah)是沙特阿拉伯北部城鎮和綠洲,北距布賴代十四公里。是這一地區重要的商隊中心和農業中心,也種植海棗、飼養牲畜,有金屬制品工業。現有八萬人口。

哈立德國王軍用城市(King Khalid Military City)是沙特阿拉伯東部省城市,它位於蓋蘇邁以南七十五公里,米什阿卜角以西二百五十公里的人煙稀少的沙漠內。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由陸軍工程兵建造。

沙特人民信奉回教

全國人口約一千三百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為六人。在種族方面,沙特人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九,也門人占百分之七,其他人占百分之四。目前沙特阿拉伯定居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三,這些被稱為「哈達」的定居人民又可分為二種,一種是居住在綠洲或偏僻村落,以務農為生;另一種則是住在沿海地帶的都市,參與商業行列的。比較而言,以務農為生的人所居住的住所較差。至今仍過著半遊牧生活的貝多因(Bedourins)族約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

這個國家的遊牧民區族逐水草而居,住活動帳篷,性格強悍保守,但是現在的生活已獲得很大的改善。由於他們沒有明確的時間觀念,一年只以四季為單位加以區別,所以一到春天,他們就為尋求新牧場而遷移。駱駝是他們遷移時運載一切物品的主要運輸工具,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也兼用貨車來運送山羊、帳篷和家庭用具。往來於各牧區中。

一般來說,人們要想十分清楚地劃分遊牧民族和定居民族的界限有時是很困難的。因為位於自然條件較佳的綠洲村落,人們多以務農為生,但在自然條件較差的綠洲村落。僅靠種地是難以為生的,所以飼養駱駝、羊等牲畜便成了農民的付業,有的乾脆就不種地,專門僅事牧畜業,這樣村落就愈發荒涼,直至最後一個村民捨棄綠洲的定居生活,而往沙漠中尋找牧場專心從事畜牧業的情形並不少見。但這樣一來又使原來牧草面積有限的沙漠,無力飼養不斷增多的牲畜,於是一些遊牧部族便又回過頭來尋找新的綠洲,重新過上以務農 為生的定居生活。爾後,他們又回到沙漠牧場放牧,就這樣在沙漠和綠洲之間不斷循環反復,所以要明確劃分遊牧民族和定居民族及其他的住區界限並不容易。隨著沙特阿拉伯工業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牧人的下一代已成為油田技工、工廠工人和督導以及噴氣式飛機的飛行員。

伊斯蘭教是沙特阿拉伯的國教,所以全國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信奉伊斯蘭教,只有百分之零點八的人信奉基督教,其餘的人則信奉其他不同的宗教或沒有宗教信仰。

這個國家的穆斯林絕大多數屬於遜尼派中戒律最嚴的瓦哈比(Wahabism)教派。國王身兼瓦哈比教派的教長和最高指導者,現行的行政法律也都根據伊斯蘭教教義制定,總而言之,伊斯蘭教不但對沙特阿拉伯人的精神生活有深影響,也透過政治影響到整個國民日常生活。

這個國家的每個穆斯林必須每天在黎明、中午、下午、黃昏和夜晚,面朝麥加做五次禮拜和祈禱。做禮拜之前,每個穆斯林都必須沐浴淨身,以示對神的聖潔。沐浴淨身的方式又有好幾種,大淨洗全身,小淨洗手、腳、臉、摸頭、淨下,用水擦洗的叫「水淨」。在沒有水的地方,把兩手放在潔淨的地面拍一拍,摸摸臉、搓搓手稱為「代淨」或「土淨」。

作為穆斯林,每周星期五午後還要到清真寺做一次集體「主麻拜」。參加「主麻拜」的穆斯林,頭戴白、花帽,面朝麥加方向跪在雪白的毯子上,在身著傳統教服、頭戴伊斯蘭帽的伊瑪姆也就是教長的帶領下,作站立、贊頌、鞠躬,叩頭、跪坐等動作,然後聆聽伊瑪姆經布道宣講教義。禮拜結束後,穆斯林們互道「色蘭」,也就是相互問候,方才一一離去。

伊斯蘭教徒每年都有許多宗教活動。每年回歷一、七、十一、十二月四個月為「神聖月」,在這四個月裡,禁止一切激烈活動。九月是齋月,阿拉伯語稱「拉瑪丹」除病人、孕婦、乳嬰、旅行者及作戰士兵外,所有的穆斯林都必須封齋一個月。由於回歷沒有潤月,所以齋期每年都要比前一年的齋期提早十天,同時日期不是固定的。在開齋節的前一個月,第一次看到月亮之後,全國鳴炮宣布齋期開始,於是人們更換新衣,白天不吃不喝,連滴水都不能進,不談論別人的是非長短,更不能有房事和娛樂活動,人人閉門思過,作虔誠的念經和禱告,到了晚上才能進食和做其他的活動,所以齋月期間的夜晚是很熱鬧的,街上擠滿自清真寺回歸的人們,歌手們盡情地唱著頌揚真主的歌曲。這裡為期一個月的齋期,目的在於訓練伊斯蘭教徒們的忍耐力。一個月之後,也就是回歷十月一日,便是開齋節,這是穆斯林最要的節日之一。根據伊斯蘭教規定,在回歷九月二十九日齋月期滿時,由阿訇登樓望月,專看「新月」和天象,確定開齋時展。若能看到月即行開齋,次日為開齋節。如不見月亮則繼續齋戒一日,開齋節順延。每年的開齋節非常隆重,人們一大早就起床做禱告,男女老少沐浴換裝,探親訪友,大吃大喝,以盛大的方式來慶祝開齋,大家互相請些親朋好友到家中相聚,烤一整隻羊以餐賓客,並將收入的四十分之一捐給窮人,以示善心。

在使用的語言方面,阿拉伯語是這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機場、旅館和大商站可以用英文溝通,但一般的計程車司機幾乎不會說英語。

沙特阿拉伯有華僑及華裔五萬二千人,他們大多數都已加入沙特國籍。這些華僑大多數都來自中國西北各省,百分之九十為新疆的維吾爾,他們大多數都是在一九一一年左右就來沙特阿拉伯定居的老華僑,其餘百分之十分別來自甘肅、青海、寧夏和西藏等省,也有少數來自雲南和四川。旅沙華僑都是虔誠的穆斯林,他們嚴守可蘭經的教條,因此也受到沙特阿拉伯政府相當公平的待遇。有百分之七十的華僑定居在風景迷人的避暑勝地塔伊夫,其餘的人分別居位在各大城市,從事士、農、工和商等各種職業,在塔伊夫的老一輩華僑多數經營成衣、制帽業及百貨生意,年輕的則以開藥房為生,因此華僑經營的藥房在當地占了半數以上。在塔伊夫的華僑還辦了慈善館,專門收容接濟一些孤老無依的老華僑,由大家捐助以供食他們的生活。另外還設有華僑會館,是一般華僑彼此聯絡感情和相互交流的聚會場所。

教育衛生發展迅速

沙特阿拉伯國王法赫德曾經說過:「人類社會的發展,主角是人」。所以,沙特阿拉伯政府對教育事業和醫療衛生事業極為重視,近年來,政府每年所撥給的教育經費和衛生經費都要遠遠高於軍費開支。所以說沙特阿拉伯政府在內政上的這兩個豪舉,是今日世界各國所無與倫比的。

沙特阿拉伯的教育事業原來極為落後,一九五五年全國只有十所學校,全國文盲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石油工業的迅速發展和落後的教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當時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熟練技術工人的奇缺,於是只好雇用大批外國勞工。為了迅速扭轉這一局面,沙特政府將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五年的第三個五年計劃首要目標規定為使工人本國化。為此大力興辦教育事業,現在每年的教育經費高達一百億美元,占整個國民經濟總產值的百分之六點四,而這個國家的國防經費才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百分之三點二。

為了鼓勵國民接受教育,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獎勵措施,不僅各級學校都實行免費教育,而且學生上學念書每月還可以領到津貼。一個小學生可以領到相當於一百美元的津貼;高中生和大學生的津貼就更高,有不少高中生和大學生是開著自己的轎車去上課的。高中畢業生總成績在七十二分以上的,就公費保送赴歐美各大學去深造,每月給生活補助費二百五十美元;高中畢業成績在七十二分以下的,如果願意就讀於國內大學,每月給予相當一百五十美元的補助金。大學生畢業後,政府立即分配一塊土地,並給予一萬五千美元的創業金。

經過多年的努力,沙特阿拉伯的教育事業得到了很大發展,現在全國共有各類學校一萬五千多所;在校學生達二百五十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教師總數近十一萬人。其中小學有九千三百多所,在校小學生達一百三十萬人,小學教師為五萬八千人。全國有中學四千五百餘所,在校學生為九十萬人,中學教師有二萬九千多人。沙特現有各類成人教育和職業學校九百三十多所,有近二十萬的學生,教師有六千多人。沙特阿拉伯的各類高等學校有八十一所,在校學生近十六萬人,有教師一萬一千多人,其中大學有十七所,伊斯蘭大學是世界性的,供給全世界研究可蘭經的青年前來求學,並且給予全部公費的特遇。沙特國王大學原名叫利雅得大學,是所綜合性大學,是國內的最高學府建於一九五七年校區非常遼闊,建校經費高達一百億美元,有十二個學院和一個藏書八十萬冊的現代化圖書館,學生人數約兩萬,校舍分成教學區、教職員宿舍及學生宿舍區等三個單元,全部都有中央空調氣調節系統,教學區分分房屋均以廊道相連,以免受室外熱浪的侵襲,總面積超過兩百萬平方米,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房屋。吉達大學創建於一九六七年,設有經濟和管理學院。目前國內各大學共有七十多個系,其中百分之四十五屬醫藥和理工科系,大學畢業生還有四十個專門進修機會可供選擇,大學生中女生約占四分之一。

沙特阿拉伯政府對女子教育也很重視,現由沙特阿拉伯女生教育總管會管理的各類女校達四千五百多所,在校女生達八十六萬一千多人,約占全國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從而使今日沙特阿拉伯婦女也能普遍接受教育,參加社會發展的工作。不過女子所學的科目多集中於護理、一般科學和藝術等,有的學校也開設一些實用課程,如吉達的達費克女子學校就開設了電腦、烹飪、修車等實用課程,這個國家是不允許女人開車的,但為什麼卻要學修理汽車的課程呢?這所女校的校長解說,如果婦女懂得修車,萬一司機告訴她車子壞了,她就可以判斷出司機有沒有說謊。另外十分有趣的是,這個國家的學校不但實行男女分校,並且女生受教育是由女教師傳授,如果由男教師上課,則需以閉路電視為之。自一九八○年開始,沙特阿拉伯禁止國內女性到外國留學。

沙特阿拉伯的醫療衛生事業過去很落後,一九五六年全國只有三家醫院。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政府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每年的衛生經費占當年國家財政總支出的百分之八左右。現在全國已有一百五十多家醫院和二千一百多個保健中心,病床總數達三萬二千多張,醫務人員達六萬二千多人,其中醫生有二萬四千多人,全國平均每六百人就有一名醫生,護士有三萬八千多人。國內現代化的大醫院有七家,每個大醫院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第一流醫生和護理人員,以及最齊全的醫療儀器為病人服務。位於首都利雅得西北部的費薩爾國王專家醫院是全國設備最先進、醫療條件最佳的醫院,院內還有十名沙特女醫生給男病人治療,這在伊斯蘭教規異常嚴厲的國度裡是罕見的事。

沙特阿拉伯現在實行的是全民醫療免費制度,人民不分富貴貧賤,只要一生病,就能夠得到政府的最佳醫療照顧,如果病人所患病症本國無法治療,就用公費送往國外就醫。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現在沙特阿拉伯男子平均壽命已提高到五十九歲,女子平均壽命已提高到六十一歲。

沙特婦女十分保守

沙特阿拉伯實行一夫多妻制,但是在外國人的眼中,沙特阿拉伯卻是一個「沒有女人的國度」。久居在這裡的外國人,不但無法一親阿拉伯女人的芳澤,甚至很少能夠看清楚一個女人的面貌,因為這個國家的婦女不準與家人以外的男子交往,外出必須頭戴黑面紗,身穿黑長袍,從頭到腳都遮得嚴嚴密密的,如果有開口的話,禮其量是將兩眼部位的面紗,剪一個眼睛大小的洞,以便觀物。在社會生活中,據據沙特阿拉伯勞工法第六條規定:「在任何情況下,男人和女人不得混在一起工作」,所以目前沙特阿拉伯婦女是不準進入工廠做工的,而且大多數都待在家裡作專職的太太,年青的女性們也十指寇丹,身材曼妙,足登高跟鞋,只是五官卻在雲深不知處。

這個國家還不允許婦女下海游泳,也不準婦女開車子或單身乘坐計程車。有一次,三位美國女遊客合乘一輛計程車,其中有一人坐在司機旁邊,結果這倒楣的司機被警察抓去痛揍了一頓,理由是他斗膽敢跟並非是自己妻子的女人並排共坐,居心叵測。

這個國家還不準許單身女子到旅館投宿。有一次,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位女記者打算投宿阿爾庫巴的海灣大飯店,雖然她早已訂妥房間,但飯店的職員卻要她先去一趙警察局,申請一份證明她不是妓女的許可證,否則收留單身女客住宿的職員會因此而下獄的。

在婚姻方面,沙特阿拉伯仍盛行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男女雙方必須門當戶對,若能在本族內結緣,那是最理想的,因為這種堂表兄弟姐妹間的婚姻會使雙方都感到十分高興。沙特人擇偶時,先由媒婆登門說親,說到一定程度,男方的母親,舅母、嬸母及姐妹等,便到女方家看人,回來後跟小伙子描述女郎的風韻。然後,小伙子本人可以任選一天到女方家中相親,姑娘出來送茶、遞咖啡、倒過一輪後便退下。在這期間,男女雙方只能是眉目傳情,不能彼此交談,更不觸摸。一般來說,到這時已不太可能再出現反覆的情況。由於結婚在雙方親友眼中,視同締結契約,所以訂立婚約時,還需有兩名成年男子作見證人。定親後,雙方便忙著籌備聘禮和嫁妝,盡管貝多因游牧民族還是以牛羊做聘禮,但隨著時代的進展和財富的增加,過去那種只要送五頭羊就可以做聘禮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現在城市裡講究的是別墅、汽車和金首飾,別墅裡還要有地毯、電視、收音機、錄音機、留聲機、小型電影放映機、錄音機和豪華家具,這些東西都要購置齊全,缺一不可。雖然伊斯蘭教義規定一個男子可以娶四位妻子,但因聘禮昂貴,使得一般城市居民實際上無法娶四位妻子。當然,那些豪商巨貴,達官貴人,則不僅有妻有妾、還有若干女「傭」和情婦。

在沙特阿拉伯結婚儀式要舉行兩天。第一天在女方家中舉行,女方家的親朋好友以及左鄰右舍都來慶賀。主人則殺雞宰羊,大宴賓客。第二天,新郎家的親友,陪同新郎前往新娘家迎親,新娘上車少不了哭哭啼啼,而親友中的婦女們則口打顫音,發出震耳的叫聲以示祝願和慶賀,新郎家也要宰牲設宴,熱鬧一番。

這一天,在阿拉伯式的客廳「迪萬」之中,男女賓客各據一處,各道吉祥。客廳裡鋪滿地毯,順著牆根放一圈墊子,並隔一段距離放兩個靠枕,中間是空地,沒有其他家具。賓客們就坐在墊子上,一僕人拿來玫瑰花香水,灑在客人手上,另一僕人,捧來香爐,內燃一種印度產的香水,冒出一股清煙,頓時香味撲鼻。僕人走到客人面前,客人便雙手將清煙攏住,嗅一嗅,往身上搧一搧,取意吉利。接著便是喝阿拉伯咖啡,它是由阿拉伯產的咖啡豆炒製而成,加豆蔻,不放糖、味略苦,但很清香。送咖啡的侍者,左手拿十來個酒蓋大小的咖啡盅,右手提一把長嘴高裝的咖呩壺、壺嘴上塞一些好似棕櫚纖維一類的棕色椰棗纖維,倒咖啡時起過濾作用。侍者從一邊開始,給每人一盅咖啡,當客人接到咖啡時,不應放下而是接過來就一飲而盡,遞還小盅,如欲繼續喝,則拇指食指端著小盅等待不動,那侍人就會繼續倒,直至客人喝夠為止。然後將小盅左右搖一搖,就表示不要了。侍者便將小盅收回給下一位客人倒。喝過咖後有紅茶、果汁、汽水之類,任客人自選。飯前還端上一盤新鮮的椰棗和甜食。祝願新婚夫婦幸福。宴席上吃抓、烤全羊是最受歡迎的。喜宴結束後,新娘夫婦便入洞房。

當然結婚儀式也可以到清真寺花壇舉行,這是一種非常庄嚴的儀式。婚禮當天,花壇中鋪上一層地毯,並點亮五顏六色的燈。正中央,擺著各式各樣的餅乾及茉莉花籃。沿著兩旁的牆壁,來賓們成行成列地坐著,最前一排的中央是長老,長老左側是新娘的父親,右側則是新郎。

儀式進行時,長老讓新娘的父親與新郎握手,並蓋上一層黑布,念著:「基於伊斯蘭教信仰和先知的訓誨,您的小姐願意做我的妻子,與我度過終身嗎?」新郎跟著重覆每一字,每一句,新娘的父親則應說:「同意」。

男女雙方結合後,一旦家中有長男出生,父親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提高,而且他的名字上就可以加上「阿父」,也就是指父親的意思,借以炫耀自己有了後代。

有趣的是沙特阿拉伯人沒有所謂的家族姓氏,因為姓氏是表示家族因血緣的關係而結成一族,但在沙特阿拉伯則不存在家族,因為一旦一家之主去世,其妻妾都將各自離開,留下的只是部族血統而已。所以這個國家的所有嬰兒,出生數日之內均被稱為穆罕默德,出生後一星期,親朋好友共聚一堂舉行慶生會,並於宴會中,由雙親為新生兒命名。男子在三歲至九歲之間要接受割禮,也就是割陰莖包皮的儀式,此時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會。直至九歲之前,男女皆受到平等的待遇與照顧。九歲以後,男女分別以不同的方式接受教育,女孩交由母親負責,受母親的監督教養,直至結婚為止,在這期間也可以上學念書。男孩則受父親的監督教養,也可以上學念書。

女孩子長大成人結婚後,要求絕對服從於丈夫,完全獻身於家庭。在游牧部落中,由於沙漠生活條件較差,許多事情都需要妻子幫忙,對於游牧部落來講,女人對部落種族存續和繁榮,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比較而言,他們要比定居居民較為尊重婦女。

姑娘的貞操在阿拉伯民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娘之夜,如果丈夫認為妻子不貞潔,只要連說三聲「休」、「休」、「休」,則婚姻立即告吹,離婚後,如果男子想破鏡重圓,仍可重新結合,但只許第二次結合,不許第三次團圓。這裡的男人可以娶四位妻子,而女人卻只能有一位丈夫,而且女方還不能提出離婚。盡管這個國家的婦女在婚姻問題上無法做到男女平等,但可蘭經中也有一些尊重女性權利的規定,如男子再娶第二、第三或第四位太太時,必需征得第一位太太的同意,並保證妥善照顧子女。

這個國家在法律上決不允許男女私通,未婚男女發生兩性關係,要被鞭笞八十大鞭;已婚男女通奸,既使是離婚夫婦幽會,也要被處以石擊之刑。法赫德國王的伯父阿布拉吉茲親王的孫女米莎公主,就因為婚外戀,而遭殺頭之厄運。

米莎公主二十歲的時候,和就讀於雷巴隆大學的一位男大學生偶然邂逅,兩人陷入無法自拔的熱戀之中。當時米莎公主已是結婚的女人,丈夫是石油王國的一位大使。由於伊斯蘭教划律絕不容許結過婚的女人談戀愛,即使是王宮名門出身的公主也不例外。為了避免殺身之禍,米莎公主和情人計劃遠走高飛,不料潛逃計敗露,結果雙雙在吉達國際民航機場被捕。

米莎的婚外戀暴露後,王族曾試圖以「離婚」的辦法,為公主求得生存的機會,然而他的丈夫卻拒絕了王族提出的「離婚」要求。按這個國家的法律規定,女人未經丈夫同意不得離婚,若與他人幽會則要處以死刑,因此米莎公主必須為她的行為付出生命的代價。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在吉達市阿拉伯露天廣場上,美麗的米莎公主和情人在眾目睽睽之下被砍下腦袋。兩個人的人頭被高掛在吉達市場上示眾,以告國人不要犯通奸的罪行。

盡管在伊斯蘭教法律下,沙特婦女顯然受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有許多婦女卻樂意維護傳統。她們認為限制婦女行動的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她們,因為過去交通不便,出一趟門要花好多天,甚至好幾個月,男人是基於憐愛與保護之心,才不準她們任意行動。許多婦女還非常擁護戴面紗出門這一傳統的男女之防,她們認為面紗只是一層布,不會蒙蔽她們的心智。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婦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沙特女性獨立的風氣似乎已經處在萌芽階段。女子除了辦學校外,有的還合伙經營電腦專業人才訓練公司。在海灣戰爭期間,首都利雅得有七十多名婦女開車上街示威,要求政府允許女性駕車,這在沙特也是破天荒的。

盡管沙特阿拉伯是實行嚴厲的伊斯蘭教教規的國家,但阿西爾大部分地方的婦女,卻可以不戴面紗地在處拋頭露面,她們還可以與男人打交道,參加男人的閒聊,不管在坐的男人是親戚還是外人。

阿西爾地區的婦女除了做家務以外,還可以去集市做買賣,因而這裡男子一旦看上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就可以直接到集市上去找她,並直接對她說:「我要你。」如果姑娘願意,就也說一句:「我要你」。然後姑娘就直接將小伙子帶回家去見自己的父親或監護人,這樣就算訂了婚。如果姑娘對求愛者不感興趣,就說:「我不要」。另外,在阿西爾地區,男人也可以直接到女方家,向姑娘的父親提出求婚的意願,姑娘則有接受或拒絕的全權,強迫女子同她不喜愛的男子結婚的事在阿西爾是很罕見的,只要姑娘對她父親說一聲:「我不要」,她父親就會尊重她的意見。

奇異的風俗和習慣

有人說,沙特阿拉伯人可以用IBM三個字來形容他們樂天知命的性格,因為這三個字母代表了阿拉伯最常用的三句話。「I」是指Inshalah,音如「應許阿拉」,意思是「一切都看真神阿拉的意思」.他們虔誠地信仰真神阿拉,你和他約定明天早在八點準時見面,如他說說「應許阿拉」就是表示答應你了,到時候他如有意外不能及時趕到,那就是神的意願,誰也沒有辦法。「B」是「Bokra」,意思是「明天」,他們也許是在沙漠生活太久了,永遠顯得有耐性,不著急,從別處去的人,有時會對他們那種耐性感到困惑,但是他們不懂得別人為什麼要急吼吼的,明天再說不是一樣嗎?「M」是Malish,意思是「沒有關係」,除了宗教上的事情和禁忌外,他們是很好說話的;「沒有關係」有點像中國所說的馬馬虎虎。

一般說來,沙特阿拉伯人沒有種族歧視,人們都有點聽天由命的心理,並且民性善良,客氣和重感情,富有單純儉僕的美德,他們非常友善和熱情洋溢,殷勤待客的盛情更是使人難以忘懷。阿拉伯半島沙漠過去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如果旅客來到貝多因游牧部落的帳篷裡做客,一定會得到至少三天的熱款待。由於宗教和刑罰的力量,以及人民生活水準的迅速提高,少有刑事犯罪事件發生,加上民性溫和,人和人之間都彼此信任,幾乎可以說做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地步。所以社會秩序良好,整個社會充滿了祥和溫厚的氣氛。

這個國家嚴禁飲酒和食用豬肉;還嚴禁一切偶像。工藝品中的人物塑像、兒童玩具中的「洋娃娃」,以及商店櫥窗中的模特兒等等,都在嚴禁之列。因為他們認為這類偶像都是為了頂禮膜拜而造的,而崇拜偶像又是同伊斯蘭教戒律背道而馳的。所以任何人不得攜帶人物雕塑或雕像、洋娃娃等入境,如果發現敢於私自央帶者,則人犯正法,偶像砸碎。

由於嚴禁偶像,沙特阿拉伯商店中的模特兒,都是無頭之鬼,兒童玩具娃娃也「洋」得出奇,都是有身無頭的。據說連學校上美術課也絕對禁止畫人物畫,更有趣的是十字路口特設的交通牌上,畫著幾個無頭的行人,還寫了一行大字:「橫穿馬路,注意車輛!」,讓無頭的行人注意安全,真是聞所未聞。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近年來這種狀況在逐漸改變。政府對玩具和藝術品人物雕像的限制也在不斷放寬,只要不是為了膜拜而造,也可以在市場上出售。

在穿著方面,沙特阿拉伯男性的衣著並無階級之分,一般均穿傳統的長袍,顏色以白色或灰色為主。由於白天酷熱,長袍的質料以絲和麻為主,也有以西裝料為之。長袍上總有幾個垂直的口袋,像護照、身份證、駕駛執照、鈔票、記事簿和筆等隨身物品,都可以放在這些口袋裡,有時較大的口袋還可以裝報紙和飲料。這種長袍最大的好處是裡面空洞洞的,空氣十分流通,極為舒適。但是在利雅得,出入皇宮的王室,則穿土黃色的長袍,另加絲邊,反而久之,乃自成一格。貝多因族的男性穿上傳統長袍後,還要披上斗篷,這種斗篷可以用羊毛作材料,若能用既暖和又輕便的駱駝毛作材料,就更為理想。斗篷的顏色是飾色或白色,並加上縐祤縫制成而成。由於這種厚的毛斗篷,白天可以吸汗,非常涼爽,晚上可以保持體溫,所以是游牧民族不可缺少的財產。男性內衣的形式是棉制的長襯衫;寬袖子、束腰。男人們都有戴頭巾的習慣,頭巾多為白色,也有紅色的,但是顏色的取捨,完全是視個人的喜好和經濟狀況而定,沒有特別用意。這裡男人臉部輪廓很深,但多留有鬍子,如果剃去鬍子,則夠得上東方的「英俊瀟灑」標準。

游牧民族女性的服裝極為樸素,穿著青色的長袍,裙長至腳踝,腰上繫著紅色或有刺繡的帶子。另外,也和男性一樣,再披上一件斗篷。遇慶典或祭拜日,順著紅上衣,頭部用有顏色的布裏著。

在注重傳統服裝的同時,在一些大城市裡,特別是在富有的社會階層,現代的西裝和皮鞋也很普遍。盡管如此,女性既使穿洋裝外出,仍然要披上白色的傳統服裝,並蒙上黑面紗。另外.這個國家的女性都非常愛好裝飾品,貝多因族的女子只要有黃銅手鐲、戒指就心滿意足,但城鎮裡的女性,則常將寶石、金銀、琥珀、珍珠、金幣等帶在身上裝飾。

沙特阿拉伯人的食物是很簡單的,日常飲食都以麵包、牛肉和水果為主,白米飯則很少吃。一般人主要食物是麵食,多將麵粉制成薄餅,相信是早期游牧生活習慣使然。這裡最貴的食物是飲用水,一公升飲用礦泉水要賣四角五分美元,真是水比油貴,塑料瓶裝著亮澄澄的礦泉水,在攝氏四十多度的高溫下,發出爛燦爛的光芒,簡直是可愛極了。這裡人們喝的水,還講究是從那一國進口的,最受歡迎的是法國水。由於缺乏淡水,因此國內的盥洗和灌溉用水,全部是由海水淡化而來的,這種非飲用的淡水,人民都可以免費使用。

在沙特阿拉伯,招待貴賓最隆重的大菜是烤羊全餐,用整隻羊烤,吃烤羊肉要用手,並且只能用右手,絕對不可以用左手,邊撕邊吃。烤羊的下面有煮熟的米飯,拌以松果和葡萄乾,用右手捏成飯團,加上乳酪等佐料,味實在是別具一格。在沙特阿拉伯吃鴨子是很貴的,因為這個國家缺水,所以鴨子賣得特別貴,通常一隻鴨子要賣到十二美元。雞卻很便宜,只要花三美元就可以買到一隻,因為國內有大規模雞場。這裡的人們還嗜吃四腳蛇,四腳蛇有堅厚的外皮,頸部有明星的皺紋,顏色因氣候而異,可由黑變黃,也可由黃變黑,與周圍環境的顏色一致,起到了保護作用。這種蛇長約六點四米,牙齒鋒利,吃四腳蛇可以照吃雞的方法烹調,味道十分可口。沙特阿拉伯人還忌吃螃蟹,因為「螃蟹」一詞的讀音在阿拉伯語中是「癌」的意思。這裡的水果和甜食也依賴進口,但由於外匯充足,所以也不虞匱乏,因此在沙特阿拉伯也能吃到來自世界各國的四季水果,其中以葡萄、水梨、石榴、香蕉、芒果和菠蘿等為最多。

在住的方面,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建築,不但占地廣,而且變化多,每棟建築物多富有宗教色彩,有錢的人都把自己的房子布置的像王宮一樣,力求享受,有的人鋪上價值二萬五千美元的金絲波斯地毯,有的人水龍頭是採用金光閃閃的黃金把。大多數人住在高樓大廈,也有少數低階層的人住簡陋的平屋,但不論是華屋或陋屋,都有空調機、電冰箱和彩色電視機等家電用品。

貝多因游牧民族居住在內有電器和地毯的帳篷裡。這些帳篷多為黑色,通常是由貝多因婦女用山羊、綿羊或駱駝等動物的毛皮或布料縫制而成的,所以非常結實,據說至少可以用三十年之久。為了能抗住沙漠中的狂風,帳篷都用樁木結實地繫住。這種帳篷通常有十米長,四米寬,為長方形帳篷。另外還有一些不同於這一尺寸的帳篷,如夏天用的帳篷就比較小。帳篷內部則是用粗繩子拉高至肩部或頭部的高度,並區分為兩部分,靠近入口部分是男性的住處,並充當接待朋友、客人的客廳。女性則住在裡間,這裡排列著簡單的家具和物品,同時也作為糧食貯藏室。

「部族」是游牧民族社會生活的基礎,多由幾個氏族組成,氏族的領導權由最年長的長年執掌。自古傳下的部族名稱中,卡哈丹、巴利、朱亥那、穆魯拉等都是比較有來歷的名字,但由於征戰與飢餓而三番五次的遷移,致使許多曾以名聲與實力自豪的部族衰落逐漸地衰落下去。至於部族間或為同盟或臣服的關係,受通婚而形成的姻親關係影響頗大。

在游牧部落中,一個人一旦從部落中被放逐,就意味著完全失去社會地位,於是放逐就成為重刑犯所得到最嚴厲的刑罰。被除名的人若想再回到部族中,需得到部族全體的同意,才能正式回到部族。凡是再回到部族的人都被授予同其他人完全平等的權利,並深以相同的義務。

部族的法例、章程、過去的經驗以及只有首領才具有的權威,均是貝多因人必須尊重服從的。部族的首領由部族全體成員選舉產生。要當上部族首領,首要的條件是要具有豐富的經驗,因此只有老人才有權力和資格參加選舉首領要熟知牧草場所在地。要有能力率領整個部落遷移,還要制訂遷移行進中的各種規則,負責指定宿營地點,下令安營扎寨,所有這些都是首領的職責,一旦部落之間發生武力沖突,首領還擔任部落的軍事總指揮。因此,說他掌握了全族人的命運並不過分。

有趣的是貝多因各游牧部落都設有審判官,並委以司法權,審判官採世襲制,除了每年由各家族貢獻一頭山羊外,不得收取其他的報酬。審判官在審判過程中是依據以往發生過的案例來判決的。如果是兩個部落之間發生糾紛,往往要委托第三部落來審判。

貝多因游牧部落的日用品多以皮革、布和木頭製成。游牧部落也有經商做小買賣的人,但是他們的社會地位很低,常受到輕視。

沙特阿拉伯的甸蠻族人是一個禁止笑的部族,他們認為笑是不友好的象征,是對神明的褻瀆。所以這裡聽不到笑聲,也看不到笑臉。人們見面時都是板著面孔,晚輩見了長輩,只能淡淡的問安,一旦笑了,就被認為大逆不道,立即會受到長輩的斥責。一對熱戀的情侶,他們在一起時也只能「平淡」地交談,以表示相互間的愛慕之情,但卻不可有任何笑聲。如一方笑了,對方就會認為是對自己的侮辱行為,或者是另有新歡,於是愛情便立即告吹。更有趣的是甸蠻人舉行婚禮時,無論新郎新娘還是來賓都不能笑,整個婚禮在一種肅穆庄嚴的氣氛中默默地進行。如果哪位賓客不由自主地笑了一下,主人可能會立即把他趕出門去,在甸蠻人的夫妻日常生活中,也不許有笑,夫妻雙方若有一方笑了,定會遭到另一方的一頓臭罵,嚴重者還會為此把一個好端端的家庭拆散。

這個國家的手工藝品在東部地區較為發達,有地毯等纖維制品、金銀製品、武器上的裝飾品及木雕。裝飾品的外觀大都使用抽象的花樣,因為基於宗教的原因,不得以生物為外形。沙特阿拉伯的工藝品比起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製品要樸素簡單得多,但像香煙、咖啡研銖、鍍銅大鐵箱、短劍和軍刀之類的青銅或黃銅制品,卻十分吸引人。而金、銀和珠寶等裝飾品以及防水的笛子也都很精巧。

這個國家游牧民族所畜養的每一頭駱駝都有名字,人們對待這些駱駝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幾十峰駱駝聚在一起,主人隨口就可以喊出每一峰駱駝的名字。駱駝和阿拉伯游牧民族有著一種不可分的密切關係,除了當作四海為家最有效的交通工具外,駱駝的糞便可以用來作燃料煮阿拉伯茶,駱駝奶又可以當水喝。忠實的駱駝還可以在沙漠中很遠就嗅到水源,沙漠中的颶風即將來到時,還能及時地向主人發出警報。到了晚上,游牧民族在地上鋪上地毯睡覺時,駱駝也會圍在四周,做一個最忠誠的伙伴。

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多,越來越多的沙特人都擁有自己的汽車。據說,耗油量大的汽車在這個國家特別受歡迎,因為這裡汽油十公升才賣五角美元。沙特阿拉伯人喜歡開快車,也頂愛按喇叭,因此車禍常見,但是他們都不習慣修車,一般車子發生毛病,稍為嚴重一點的,都被棄之不用,很少有人願意花心思去修理它。街上飛馳著的名牌轎車,大都撞得凹凹凸凸,慘不忍睹。這種不愛惜車子的原因,固然是這裡的車子便宜;加上一般人民富裕,但是最大的原因,卻是交通法規的健全和交通警察執法如山的緣故。

就交通法規來說,任何汽車修理廠遇到汽車進廠修理,都得開一式五聯單,從車主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車子牌照、車型種類、何處損壞和修理費等一應俱全。一聯交車主作為付款提車的憑據,一聯作為修車廠存根,一聯送繳交通警察局,另外兩聯也要分送有機機關。交通警察接到單據後,就到修理廠去檢查車子,是自然損壞的,立即簽字後準許修理,如果是碰壞的,就傳車主到來,查訊有無傷人,為何不在現場報警?這時候,輕則罰款,傷人則拘押偵辦。所以車子一旦撞壞了,駕駛者多數不想修理,破損較為嚴重的,乾脆棄之不用。

擁有精銳的國防軍

沙特阿拉伯是一個與世無爭的石油王國,可是對於賴以維護回教聖地及龐大石油命脈安全的國防力量。卻是十分重視。近年來,這個沙漠王國每年用在國防上的經費,都高達好幾十億美元。用大筆的石油收益,向國外購買了許多最新式的國防裝備,其中大多數都是今日世界上第一流美制防御性武器,作為維護回教世界及中東和平與安定的實力。這個國家由於財力雄厚,長久以來都對鄰近的回教兄弟國家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它的國防軍政策是採精兵主義,以極機動的裝甲部隊為主要,配以新式的海、空軍力量,再加上擁有高度機密的最新電子戰設備,建立起一個肉眼看不見的完全由電腦指揮運作的三度空間立體防御體,因此今日沙特阿拉伯,已經成為阿拉伯世界中戰鬥力量強大的國家。一般說來,這個國家的國防武力基干,是分屬三個各自獨立的指揮系統;一是王儲兼第一任總理及國民軍總司令所統轄的國民軍,二為第二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所指揮的正規軍,三是內政部部長所領導的邊防、海防及警察武裝。

這個國家平時實行志願兵役制,凡是十八歲至三十五歲的男子都可以志願入伍參軍;戰時則實行義務兵役制。陸海空三軍總兵力為六萬六千人。陸軍兵力為四萬一千多人,是沙特阿拉伯軍隊中最主要的軍種,擁有機械化部隊、裝甲、歲兵、傘兵、炮兵和導彈等部隊。在編制方面,有四個機械化歲兵旅,四個裝甲旅,一個精銳的沙漠步兵團,一個空降旅、六個炮兵營和十八個防空導彈營。

陸軍主要武器裝備有:主戰坦克八百六十五輛,其中美制新式M1-A1型坦克有三百一十五輛,AMX-30型坦克三百輛,其餘的二百五十輛為其他各種型號的坦克。輕型戰車有五百多輛。裝甲運兵本有一千三百多輛,其中一千一百輛為M113型裝甲運兵車。軍用卡車有三千多輛,沙漠步兵團除了有機動車輛代步外,還有許多駱駝可供巡邏或運輸之用。陸軍中的炮兵部隊擁有一五五厘米口徑以下各型大炮五百多門。反坦克導彈有一萬枚,防空導彈有一千多枚,其中包括一百四十一枚沙希(Shahine)導彈,這是響尾蛇導彈的一種,另有一百二十八枚M-M23型導彈,這是鷹式低空防空導彈的一種;另外還有力士高空防空導彈和東風三型洲際導彈等型號的導彈,地對空導彈系統則由刺針型和紅眼型導彈組成。沙特軍還擁有兩百多輛直升機,機槍三萬挺,自動步槍五萬支,手槍一萬支,另外還有大批雷達和電子通信設備。

空軍兵力約有一萬七千人。擁有戰鬥機、教練機、救護機、偵察機、運輸機和直升機等共八百多架。其中美制戰鬥機有六十三架F-5E戰鬥機、二十架F-5戰鬥機、四十二架F-15C戰鬥機和三十架F-4C戰鬥機。英國制的戰鬥機有三十六架閃電式戰鬥機和七十架旋風戰鬥機,另有三十架英制反游擊戰用的ABC-167型螺旋漿攻擊機,九十架鷹式教練機及三十架PC-g型教練機。此外,還有少數法制的幻影四型戰鬥機。多數戰鬥機的翼下都可攜帶響尾蛇及麻雀三型空對空導彈、小牛式空對地導彈以及與佛雷克式精靈炸彈。另外,沙特阿拉伯空軍還擁有五架E-3A波音空中雷達預警機及七架KC-135加油機。這個國家的空軍以高薪聘請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一流飛行員,為它架駛F-15戰鬥機和空中預警機,並作訓練該國空軍軍官之用。

海軍總兵力約七千二百人,分成波斯灣及紅海兩支艦隊,擁有四艘巡洋艦,九艘驅逐艦,四十二艘小型巡邏艇、魚雷艇和導彈快艇等,另外還有一些輔助艦隻,總排水量約二十多萬噸。此外,沙特阿拉伯海軍在波斯灣海岸的朱拜勒,新建了一個阿齊茲海軍基地,這個基地耗資五億三千四百萬美元,有最新式的岸勤和安全設備。

除了正規軍之外,沙特阿拉伯還有一支擁有五萬六千名官兵的國民軍,分別駐扎在政治中心和重要心臟地區,以保護王室和油田的安全,裝備有V-150型裝甲運兵車、一○五厘米口徑大炮、防空武器以及常規武器等。另外這個國還有二萬多名部落武裝,這是效忠國王的一支傳統武裝力量,擁有精良的中輕型武器。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變換
動作
導覽
工具箱